一代宗师 发表于 2013-12-30 12:31:57

对联起源发展

来源:恒言故事网
作者:dfdfhdfgdh
=================================================

  对联到底起源于何时,尚无确考。目前学术界有两种说法:一种认为对联起源于桃符。但在桃符上写“神荼”、“郁垒”二神名,其目的只是为了辟邪,直到《淮南子》记述有关二神时,尚无独立使用对仗句的意识,“神荼”与“郁垒”也非对仗句子。因此,这种说法很难站住脚。另一种认为,对联起源于五代后蜀主孟昶。理由是《宋史·蜀世家》记载有“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的提句。但从后来发现的材料看,在孟昶以前的唐代,已经有人作对联了。因此,把对联的起源时间定在五代,为时过晚。
  谭伺同似乎看到了这一点,他在《石菊影庐笔识》中,把对联的起源时间定在梁代。他说:“考孝(梁代)刘孝绰罢官不出,自题其门曰:‘闭门罢庆吊,高卧谢公卿’,其三妹续曰:‘落花扫仍合,丛兰摘复生’。此虽是诗,而语皆对仗,又题于门,自为联语。”但这个结论同样不严密。因为,对联上下联末句句脚要求一仄一平,而“卿”与“生”都是平声,且正好押韵,因此两人是在作诗,而不是对联。
  还有人把对联的产生定在西晋,谓“云间陆士龙,日下荀鸣鹤”是我国最早的对联。这也是难以另人接受的。考证结果,说明这两句之合于对仗,不过是二人自报家门时的一种巧合而已。

  对联的产生时期- 唐

  对联产生于唐代,是有史实根据的。陆续发现的一些出现于唐代的实实在在的对联作品,便是有力的说明。方东先生就在《霞浦县志》和《福鼎县志》上发现三幅唐代的堂室对联:
  大丈夫不食唾余,时把海涛清肺腑;
  士君子岂依篱下,敢将台阁占山巅。
  (这是唐代进士林嵩所题自己读书草堂之联,时间在(860--873))
  还有两幅对联为陈蓬所题。
  一:
  竹篱疏见浦;
  茅屋漏通星。
  另一:
  石头磊落高低结;
  竹户玲珑左右开。
  陆续发现的唐代对联逐渐增多,这至少说明唐代对联的确实存在。导致对联产生于唐代的理由,绝非偶然。从对联产生的途径可以说明。
  对联的产生途径,除了对偶的修辞手法而外,最关键的就是律诗。律诗除排律外,八句中要求中间的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且合一定的平仄,对联也讲对仗平仄。这说明对联最本质的东西,是从律诗直接继承和发展而来的。根据很多史料记载,唐代很多诗人创作时,并非先得全诗,而是将律诗中比较精彩的中间两联写出,最后再配全诗。贾岛《忆江上吴处士》一诗就是如此。据《唐才子传》载:
  (贾岛)逗留长安,虽行坐寝食,苦吟不濯。时秋风正厉,黄叶可扫,遂吟曰:“落叶满长安。”方思属联,杳不可得。忽以“秋风吹渭水”为对,喜不自胜。
  此对后来入了诗,因此没有被作为对联。没有能够独立成联,这说明律诗之“联”与对联,有联系又有区别。由律诗之“联”转化为对联,还有一定得条件。这一点,香港的梁羽生先生在《律诗之“联”不同于对联》一文中,介绍得非常透彻。他举例说,杜甫的《蜀相》中的颈联:“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可说是概括了武侯生平,因此可以独立出来作为武侯祠的楹联;但颔联“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莺空好音”就不能独立出来作为武侯祠的楹联。
  除了律诗以外,在唐代,也还有一些其他因素从不同程度上,促进了对联的产生。这些因素,主要是联句、摘句和书壁等。
  联句,是旧时作诗的一种方式。由两人或多人共同作一首诗,相连成篇。后来习惯于一人出上句,续者对成一联,再出上句,轮流相继。这种作诗方式唐代很常见。《孟浩然集序》中记载:(浩然)间游秘省,秋月新霁,诸英华赋诗作会。浩然曰:“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举座叹其清绝,咸搁笔不复为继。
  联句在唐代,又扩展为酒令、口号等。在此就不一一介绍了···
  摘句,就是把一篇作品中特别精彩的句子摘出来单独使用。程千帆先生在《关于对联》一文中说:将一篇作品中特别精彩的句子摘出来,单独加以赏析,此风起于六朝,盛于唐。白居易18岁入长安时,在《赋得古原草送别》一诗中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句,就被广泛传诵。
  书壁,即将诗句写在壁上。唐代一些诗人和书法家都喜欢如此。无锡惠山有唐代张祜题壁联:“小洞穿斜竹,重街夹细沙”便是一例。
  除了上述因素外,还有诗的隔句对的特殊影响。这些限于篇幅,就不一一介绍了,大家可以结合有关书籍自己课外阅读吧。
  总之,从以上几个方面可以看出。在唐代,各方面的条件都具备对联的产生,不管通过何种途径,对联作为独立的文学体裁,都可谓瓜熟蒂落、水到渠成了。

  对联的发展时期-宋元明

  唐代以后,对联便逐步推广开来。到宋代就正式向各个领域深入了。吴越广顺初(951年),龙华寺僧人契盈一日陪吴越王游碧波亭,适逢黄浦江潮水初满,舟楫如云,契盈称可谓:
  三千里外一条水;
  十二时中两度潮。
  时人称为佳对,便题到了碧波亭上。这时游览题联,曰之为胜迹联。南宋绍熙五年(1194),朱熹筑沧州精舍,自书一联:
  佩韦遵考训,
  晦木谨师传。
  这是书斋题联。南宋权臣贾似道镇淮扬时,上元张灯,客有摘句作灯门联:
  天下三分明月夜;
  扬州十里小红楼。
  这是灯门题联。寿联和挽联在宋代也已经出现。同时,对联开始用于文学作品中,也在宋代。宋话本小说,常常用对联进行章节的总结。总之,对联在宋代被广泛应用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并逐渐被人们喜爱。
  元代对联录载不多。赵子昂奉忽必烈之命所书的两副对联,是为元帝歌功颂德的,影响比较大。书于大殿上的一副录王维的诗句:
  九天阊阖开宫殿;
  万国衣冠拜冕旒。
  书于应门的一副是:
  日月光天德;
  山河壮帝居。
  赵子昂还在扬州迎月楼题了这样一联:
  春风阆苑三千客;
  明月扬州第一楼。
  明初,由于朱元璋的提倡,对联得到了一次大的普及。“春联”这个名称,就是朱元璋提出来的。史书载,朱元璋建都金陵后:“除夕传旨,公卿士庶家,门上须加春联一副。”为了检查执行情况,朱元璋还“微行出观”,据说,他还专门为一家阉猪的题写了这样一联:
  双手劈开生死地;
  一刀割断是非根。
  朱元璋还有一副题写秦淮河的对联:
  佳山佳水佳月佳风,千秋佳地;
  痴色痴声痴情痴梦,几辈痴人。
  由于朱元璋对对联的重视,上行下效,于是每年春节,家家户户都贴春联,久而久之,便成了一种习俗。春联的推广,有力地促进了对联的发展。

  对联的鼎盛时期-- 清代

  命清以来,出现了无数撰写对联的高手。明代的解缙、清代的孙髯翁、郑板桥纪晓岚、曾国藩、俞樾等。有关他们的对联轶事,至今还在流传。他们所写的对联,有的已集而成册。
  对联汇集,远在宋元两代就已经出现。周守忠的《姝联》、钱德苍的《玉堂巧对》就是。明代扬升庵所著的《榭华启秀》,是今天所见到的较早的一部对句专集。
  清代,凡值大典庆成,皆有进御文字,为对联的鼎盛时期。康熙、乾隆年间曾有两次编辑楹联,因未见其书,不知面目如何。清代汪升刻了一部《评释古今巧对》汇集了康熙以前的趣联巧对,可称当时趣巧对联的集大成者。乾隆年间,李谦堂所著《联经》,共四卷,集儒家经语或根据经意自撰成联。有影响的还有:王有光的《吴下谚联》,梁章钜的《楹联丛话》、《楹联续话》、《楹联三话》影响最大。个人专集有曾国藩的《求阙斋联语》、左宗棠的《盾墨馀沈》、俞樾的《楹联录存》等等。章太炎、吴恭亨等也有专门的对联集,而且中多精华。还有诸如《对联汇海》、《对联大全》之类的联集。
  清代对联的发展在四个方面比较突出:一是越写越长。号称“海内第一长联”的昆明大观楼长联,有180字,已属洋洋大观,但就字数来说,清代光绪以来有不少对联都超过了它。如吴可读题甘肃举院长联、钟耘舫题成都望江楼长联、俞樾题杭州西湖彭玉麟祠长联、潘柄烈题武昌黄鹤楼长联、张之洞题屈原湘妃祠长联等等,每副从192字到1612字不等,可谓鸿篇巨制。二是越写越巧。把许多艺术手法都运用上了(以后在“对联的艺术技巧”中将详细介绍,在此不再赘述)。三是使用越来越普遍和广泛。风景甚佳有景物联;某人去世,有挽联;感于世情,有喻志联;交朋会友,有娱兴联。诸如此类,官民皆有。四是对联独有的整套格律-----马蹄韵不仅形成,而且已经完善(这在以后的讲解中有专门介绍,也不再展开)。总之,对联在清代以来,进入了它的空前鼎盛时期。

一代宗师 发表于 2013-12-30 12:35:45

对联发展的起源及最终确认
来源:新浪博客
作者:东坡未名(雪冬)
========================================

    中国的艺术瑰宝对联究竟何时产生,何时成熟,其演变过程怎样,发展前途如何,现在均无定论,对联的起始一般人认为是在五代末宋初,但异说颇多,或说在唐或说在梁萧或说在东晋,有人甚至把起始时间盲目推前,盲目的认为起源越早越有光荣之意,光荣固然可贵但历史即是事实,我想无论作为学术研究的学者还是喜爱衔觞赋对的文人我们都应该尊重事实,以正确的心态去研究对联的起源史与发展史,做到实事求是!
    很大关联的,其中将对仗句、对偶句、骈文等与对联混淆就是弄乱对联真正起源时间的一个重要原因,五代人王保定《唐遮言》有“文豹且异于骊龙,采斯疏矣;白石又殊于老蚌,割莫得之。”这在原文中已经指明这是骊句,非对联。又如南宋末贾似道门客以贾似道名义所撰《全唐诗话》云“远比赵公,三十六年宰辅”,未得其对,温庭筠对以“近同郭令,二十四考中书”。但这只能算是骈文中的对偶句,也非对联。所谓对联是要求不仅上下联字数要相等,而且上下联所对词性均应相同,同时上下联还要平仄音相对,使其音韵和谐,错落起伏,上面所举例子虽在字数和词性上皆相互对应,但在平仄音上很是不符对联的要求,所以硬说以上例子属于对联,甚是牵强啊!
    在唐朝由于科举制的不断发展与完善,考生用骈文答卷已是屡见不鲜,而其中骈文的体裁形式最为讲究的就是对仗工整,上下呼应,其中上下句多为对偶句,而对联的体裁也讲究的是对仗工整,所以我们说对联是得源于骈文而发展下来的史实是无可厚非的,但能不能就说骈文一定就是对联呢?我个人在骈文即是对联这一观点上是迟否定态度的,首先我们认定对联作为一种文学形式是不能离开文学的主流而独自凭空发展的,主流是骈文即是源,而对联则是分枝,所以我们可以认定对联是在骈文成熟后的派生物,同时我们可以说对联是对仗工整的对偶句或骈文,但则不能说骈文或对偶句就是对联,因为在词性上对偶句与对联虽相近却不同,是不能是为一物的,比如在高中教材学过的《滕王阁序》;“时维九月,序属三秋。”上下句对偶但只是在表达作序是在九月的意思,上下句没有一个完整的主题,同时骈文为求骈往往多重叠之句如“时运不济,命运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逢,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这三组八句只是简单用来说明时运不佳的意思,骈文之所以能如此迂回表达就是因为骈文最早渊源于赋,而赋是尚铺陈的,而对联讲求精练、短简。就整体而言骈文可以看作是一种修辞手法而对联确是一种完整的文学体裁,所以由此可见骈文与对联二者并非同一事物,所以说对联起源于唐的说法是站不住脚的。也许有些人会认为我的说法太过主观了,但我们可以试着分析一下,以唐代诗人之多才,作几副对联,本俯拾即得,然而现在史料中竟无一副对联流传下来,也无一个关于对联(对偶句除外)的故事流传下来;而且,唐宋人有关唐朝事的著作中,亦不见提及“对联、楹联、联语”等类字眼。所以说对联始于唐,尚待进一步确证。
    根据现在现有材料说明最早出现的对联是春联,而春联的渊源是桃符,所以可以说桃符是对联的母体,桃符亦称仙木,本是将画像雕刻于桃木上用来驱鬼辟邪用的,不知从何时起,桃符板上不在用来画像而用题迎祥之词。确为对联者最早应见于北宋张唐英的《蜀檮杌》;“后蜀孟旭未归宋前一年,除日,命学士辛寅逊题桃符板于寝们,以其词非工,自命比云:‘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宋太祖建隆元年(960)年诏订于其生日二月十六日为长春节。孟旭所题既表示新年纳福愿望,也表示拥戴宋朝,希望宋不灭掉蜀,能容许它永为属国的一片苦心。对仗工整,措辞得体,确是一副春联。其中在《楹联从话·自序》中提到“楹联之兴,肇于五代之桃符,孟蜀‘余庆’‘长春’一联最古也。至推而用之楹柱,盖自宋人始。”这两句话的大体意思也就是说楹联原来是题在桃符上的,孟旭一联是被确认最早的对联,而且楹联离开桃符后开始被书写于纸上,虽不能确定具体时间但可以确定北宋已有人开始撰写对联了!但在当时联与桃符旧名混用,没有完全取代桃符之名,亦未与桃符完全分家。作为一种新文学形式的“联”,“楹联”名目已经出现。对联内容,或截取诗文成句,或专题特写,只是偶一为之,或游戏出之,并未经常的有意识地将它作为一种独立的新的文学形式来进行创作,跟在当时所兴的词是没法相比的,并且不被作者认为是传世之作,不收入自己的诗文集中,总之,北宋中后期对联已经诞生,但尚属于爬行阶段。但在此应该附带提及,对联在此时虽未普遍化,而北宋在儿童教育中已经普遍开始练习属对,《韵语阳秋》有东坡令孙仲益属对事,他书亦多记载(可惜我未曾读过只是在网上查资料时查到的),虽说练习属对在当时只是为作诗赋打基础,不是为作对联,但已经有此基础无异为对联的发展准备了土壤!
    如果说对联的起源在北宋那发展必然是在北宋了,并且初具规模。陆游《老学庵笔记》记载临安(今杭州)扁牍有“乾坤湿气四斤丸,偏正头风一字散”“东京石朝议女婿乐驻泊药铺,西蜀黄先生弟子寇保义卦肆。”这是集店铺的招牌联,也是一种创作,大诗人已经属意如此,可见对联的地位已有所升高,与陆游同一时的朱熹可以撑的上是历史上最早的理学家,他一向讲究理学,注重人伦日用,反对舞文弄墨,但在他的著作中却有对联的存在,如“爱君希道泰,忧国愿年丰”又如鸟识玄机,衔得春来花上弄;鱼穿地脉,挹将月向水边吞。”等等,由此可见对联的领域在不断拓宽,使用场合不断增多,其艺术手法也有所增多。皇帝、重臣、学者、理学大师都曾撰写,或载入著作。在南宋对联开始以一种新的文学体制,崭露头角。比北宋之晨星数点,大有发展。
    而对于元朝对联的发展状况,史书记载不甚明了,因为元联传者即少,则作者更是少见,从整个文艺发展状况看,元代虽以科举取士,而儒伦为第九等,除曲一枝独秀外,诗、文、词都处于停滞状态,名家不多。对联为文艺小分枝也不例外。而又没有荟萃之书,更形寥落,所以对联在元朝发展甚微!
   而到明朝可以说对联进入全面兴盛时期,因为学习对联的书籍不断出现吴与屠的《对类考注》和程锡类的《对类便读》等都是专攻世人学习对联之用,同时作者的不断增多使对联出现样式风格多样化的局面,上到国家皇帝下到平民百姓皆可根据自己需要拟对做偶,这也从侧面展现出对联用途在不断增多,无论是婚丧嫁娶在宫殿亭阁楼台旁皆能看到对联的出现,其使用频率之高与数量之多,亦迥非宋元可比。明朝对联的的兴盛与当时的教育是存在很大关系的,我们大家都知道明朝是以八股文取士的,其中八股的主体部分是起股、中股、后股、末股四段。这四段各分两股,其文字繁简、声调缓急要相对应,换句话说也就是四句准对联,这样,当时所培养的知识分子,尽管才智、学识、笔路有高有低,但决没有不知属对者,这就为对联发展提供肥沃的土壤。同时也可以说对联在明朝发展与当时的社会经济也是有着密切关系的,学过高中历史的都应知道在明朝时出现资本萌芽,手工作坊发达,大商巨富兴起,城市更为繁荣。商店、作坊、酒馆、茶楼、妓院乃至寺庙都需要新的宣传,美的装饰,以抬高声价,招徕顾主。所以许多店老板都会请名人题对挂于楼前,与其说是爱风雅,毋宁说是作广告,但也就是这样“广告”的宣传使对联在不知不觉中深化到人们生活的理念当中,使对联在无形中不断推进,蔚然成风!
    降至有清,特别是乾隆以后,对联的发展可谓是登峰造极,对联可以说是无处不在,它充斥官府,遍布都市,遍布农村;寻常百姓家,三教九流也,无处不有,无论是逢年大节还是歌功颂德,贺吉吊凶,联谊交友,皆有对联的出现,清朝对联兴盛的原因有很多,但其中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文学上的原因,我们都知道任何一种文学形式都经历兴起,发展、鼎盛延续的过程。赋在西汉是文学的主流,到南北朝而鼎盛。宋以后虽有延续,却不占文坛的主导地位。诗起源甚古,梁宋期间近体兴起,历隋与唐初,至开元天宝之间而鼎盛。宋时仍不乏诗作然主导地位已不能不让之于词,词虽发展深远但至元时却无法与曲相比,所以大抵一种文学形式,经过鼎盛之后,后人再不能超越前人,则渐趋于别种新起形式,于是新文学形式占据文坛主导地位,这是文学史上的一条规律,所以对联的发展途径大致也是如此,经过北宋形成‘南宋发展和明朝深化,对联到清朝时已经形成了一种区别于骈文与对偶的文学体裁形式,所以可以断定对联的最终形成与确认是在清朝!
    至于清朝以后由民国到现在对联的风格已有所改变,对联在公共场合已不多出现,除婚娶的贺联或丧葬用的挽联外对联已几乎不可见,所以我个人认为对联的发展历史应该从北宋考起而非唐朝或是更早,而发展与不断完善大体时间应该在南宋至明朝间,直至清朝才最终以一种文学方式被确认下来!至于对联从民国期间到现在的不断衰落是所有现有史学家与文学家有目共睹的事,也正像我在前面提到的那样,一种文学体裁形式,经过鼎盛就必然走向衰落,这是规律,是我们改变不了的,所以对联的衰落也是如此!

一代宗师 发表于 2013-12-30 12:41:22

本帖最后由 一代宗师 于 2013-12-30 12:43 编辑

楹联鼻祖陈蓬
来源:霞浦县志
作者:不详
=================================================



    据民国《霞浦县志》记载:“陈蓬,号百水仙。乾符间(874—879年),驾舟从海上来,家于后岐。尝题所居云:‘竹篱疏见浦,茅屋漏通星。’又云:‘石头磊落高低结,竹户玲珑左右开。’又留诗云:‘东去无边海,西来万倾田,东西沙径合,朱紫出其间。’……”
    上述留诗预言松山岛将会“东西沙径合”成为半岛,后来应验了;而两副对联连同林嵩的一副对联,“大丈夫不食唾余,时把海涛清肺腑;士君子岂依篱下,敢将台阁占山巅。”则被中国格律文学社社长熊建文先生等楹联的界的专家“确证”为“推翻了五代蜀子孟昶的‘第一联’之说,把楹联的起源推进了整整100年”,从而提出“霞浦是中国楹联的发祥地”的新见解。东方、常江、李先鸿、牛宏泰等中国楹联界著名专家也都有专著介绍与推崇陈蓬的楹联。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对联起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