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敌大眼睛 发表于 2015-9-23 18:06:47

人生成长的启示==《老子》全文解说

来源:新浪微博
作者:李航
==================================================

第0章:《老子》的结构
  《老子》与现代物理学的联系是自波尔以来很多物理学家感兴趣的话题,然而,这之间的联系之密切程度可能比我们所能想象的还要高许多。
  05年夏天,读过《时间简史》之后,又一次拿起了二十年来一直反复阅读的《老子》,当读到第十四章时,发生了奇妙的联想,眼前的“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俨然是物理学不确定性原理的翻版,而“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又是光速恒定原理的准确表述。在《时间简史》中,霍金以两个原理为基础构建了描述宇宙诞生及发展的大爆炸理论,而《老子》的第十四章中通过“复归于无物”将两个原理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这种奇妙的联想所产生的兴奋让我进一步在《老子》中寻找现代物理学的影子,果然在《老子》二十一章中找到了对黑洞的精确描述;在第二十五章中看到了大爆炸理论所展示的宇宙的诞生和演变;在第四章中看到霍金为了描述宇宙之初由于时间刚刚诞生使得数学推理工具没有可依据的时间轴所设立的虚时间;同样在第四章可以看到霍金对大爆炸理论的最新贡献--黑洞辐射;更令人惊奇的是,现代物理学的重要原则,“费恩曼历史求和”所阐述的认识世界的方法正是《老子》二十一章中的“自今及古”。《老子》与现代物理学的吻合不是简单的巧合,而是全方位的、系统的吻合,霍金在《时间简史》和《大设计》中所介绍的物理、宇宙理论,其中所有的重要环节和原理都可以在《老子》中找到精准的、并且是更加简练的阐述。尽管《老子》与现代物理学成果的吻合着实令人惊奇,但更令人着迷的是老子是怎样发现这些真理的。显然,和今天的我们不同,老子没有现代物理学的观测手段,也没有两千多年来人对宇宙认识的积累。那么,发现同一个自然真理的老子走的只能是一条与物理学家不同的路,用的只能是与物理学所不同(观察自然、宇宙)的方法。老子自己说的清楚:“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意思就是,通过人来了解地、通过地来了解天、通过天来了解道、了解了道就可以了解道所创生的万物自然。显然,老子告诉我们他是通过了解人来发现今天物理学家通过物理理论、天文观测所获得的宇宙真理的。现在,当我们假设老子用与物理学迥然不同的方法,也就是观察人的方法发现了宇宙万物所遵循的规律(老子称其为“道”)时,一个更加令人振奋的推论就自然地呈现在我们眼前,那就是物质宇宙与人文精神虽然看上去有着很大的不同,但它们都源自同一个起点。就如同京广铁路和京沪铁路,虽然走的路线不同,铁路线两侧的景观不同,但顺着它们都能找到北京这个共同的起点。
  老子与现代物理学的殊途同归意味着万物自然、人文精神都来自与同一个源头,这个结论恐怕比老子与现代物理学成果的吻合更加有意义。顺着这个思路,结合《老子》和《时间简史》,很自然地我们就可以发现绝对光速宇宙观,这个宇宙观基于自二十世纪初至今一个世纪以来所建立的现代物理学,通过两千余年历久弥新的老子思想的跨学科印证,物质世界和人文精神通过这样的宇宙观找到了它们共同的起源---道。以老子思想和现代物理学的全方位吻合为基础,设想人文精神和宇宙物质来自同一个起点,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二十世纪以来的物理学大发现所带来的不仅仅是生活方式的改变。还有,也可以说更为重要的,是宇宙观的改变。三百年前由牛顿、伽利略所构建的,以无限时空为背景的绝对时间宇宙观就会被新的宇宙观所替代。新的宇宙观以不确定性原理和光速恒定原理为基础,我们将其简称为绝对光速宇宙观。由于绝对光速宇宙观基于现代物理学和老子的发现,而他们的发现又是通过两条完全不同的道路完成的。因此,绝对光速宇宙观就成了物质世界和人文精神共同的基础。有了这样的基础,我们不仅能够通过它来解释物质宇宙的运动规律,同时也能解构人文空间的构造及奥秘;有了这样的基础,我们不仅能够看清楚以往物理学、宇宙学(例如地心说、牛顿力学)的合理部分和局限性,同时也能够看清古今中外各种解释人及万物起源的人文思想中的合理部分和局限性。绝对光速宇宙观就如同一把尺子,不仅可以量出牛顿力学所适用的范围,告诉我们牛顿力学为什么不能解释宇宙的诞生;与此同时,由于这个宇宙观同样适于人文思想,它还可以量出孔子思想与孟子以及儒家的思想完全不同,反而和老子思想有着本质上的一致。以上这些想法和思路,乃至严格的逻辑推论都写在我的第一本书《道纪》之中。
  依据《道纪》所构建的绝对光速宇宙观,以老子思想和孔子思想的一致性为基础,参照现代物理学对物质世界的研究成果,我们就可以构建一个用于研究人精神世界的人文系统。绝对光速宇宙观就如同一把衡量自然万物以及人文精神的尺子,在这把尺子的梳理下,原本不太容易通过精确的科学语言来描述的人文世界,就可以通过科学的语言和方法非常精确地呈现出来。老子和孔子思想中的许多概念,诸如道、德、仁、义、礼,以及解释人文精神的一些概念,像欲望、逻辑等等都在这样的梳理之中成为了人文系统的组成单元,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在道的运动之中,它们所组成的系统获得了动态平衡。这个依据老子、孔子思想和现代物理学的成果所建立的人文系统可以使得我们清晰地看到自身的运行状况,指导我们应对人生所面临的诸多问题。这个人文系统的建立过程,以及它的运用方法是我第二本书《玄德》的主要组成部分。
  《道纪》和《玄德》完成之后,获得了不少朋友的喜爱和支持。这两本书中有许多地方引用了《老子》和《论语》中的某些片段,并且依据绝对光速宇宙观对这些片段进行了全新的解释。很多朋友可能不满足于仅仅解释这些片段,多次建议我全解《老子》。这些建议我曾经很认真地考虑过,并一度试图开始这样的工作。实际上,在现代物理学的印证下,《老子》之中最难解释的几章,像四、六、十四、二十一、二十五章都可以获得完满的解释。其余的章节解释起来似乎并不困难,因为绝对光速宇宙观为我们提供了至少两类很有用的信息,其一就是刚刚提到的最难解释的几章,通过这几章的内容,按照逻辑一贯的原则,我们可以较为容易地学习其它章节。除此之外,在《道纪》和《玄德》中所建立的人文系统模型较为清晰地解释了《老子》中的所有基本概念,一直以来,我们认为的那些含义模糊的人文概念,诸如道、德、仁、义、礼、欲望等等都在人文系统的帮助之下获得了令人满意的解释和定义。有了这两方面的信息,全解《老子》似乎已经成为了可能。但是,事情并非像我想象的那样简单。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我发现单独解释《老子》中的各个章节可能问题不大,最大的问题出现在各个章节的联络上。很显然,《老子》不是一本文摘或言论集,其八十一章的前后顺序一定包含某种含义。也就是说第一章“道可道”之后为什么是“天下皆知美之为美”的第二章,这之中一定有着某种内在的逻辑关联。找不到这种逻辑关联,《老子》会由于各个章节自说自话而显得逻辑凌乱,其思想价值也因此会大打折扣。很长时间,我一直在致力于寻找《老子》各章之间的逻辑关联,在没有头绪的情况下全解《老子》的意义不大。
  以我们今天写文章的思路来看,老子写下这五千字所依据的逻辑线索不应该太复杂、不应该在行文之中随意更换。也就是说,老子应该是依据一个简单的、前后一致的逻辑线索,通过五千字完美地展现了道的特征。然而,令人失望的是,在翻看了许多《老子》的注释,经过了很长一段时间的思考后,我依然没有找到这样的线索。对《老子》全文的解释就这样被耽搁了下来,直到有一天,我接近7岁的女儿为我提供了奇妙的机缘。
  6岁多的女儿正在上小学,和每个同龄的孩子一样,她也会遇到各式各样的成长问题。处于这个年龄的她比以前多了一个毛病,就是爱自夸,并且是在贬低别人的基础上的自夸。当我询问了她在班里的状况并且接触了她的一些同学后,我发现这不是她独有的毛病,而是这个年龄段孩子的普遍现象。他们都或多或少地表现出怕别人说自己某方面不强、爱出风头、喜欢通过贬低他人而证明自己等特征。面对这种状况,我开始寻找一些“品德故事”来和女儿共同学习,但效果不明显。我想其中原因是,这些“品德故事”在宣传谦让、宽容的品格时刻意地忽略了人争胜的本能,也就是忽略了人的欲望。而作为生活在当代的人,特别是中国家长非常在意的一个特质:创造力,恰恰和这个有着竞争色彩的欲望紧密相关。事实上,家长很大程度上直接地、或间接地在鼓励孩子保有创造力,保有竞争的激情。保有竞争力的同时,人的争胜本能就不会被压制,如此一来,那些“品德故事”就显得没有什么说服力了。于是,我开始在《老子》里寻找适用的章节。很顺利,我发现《老子》的第七章“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耶,故能成其私”正好符合目前我女儿的状况。与那些“品德故事”相比,老子没有忽略人的争胜本性,而是告诉我们只有谦逊、宽容(后其身),才能获得真正的荣誉和自身价值的体现(身先)。我将这一章的意思讲给女儿听,果然起到了我期望的效果。不仅如此,进而我又发现,《老子》的第八章“上善如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也很适合她。于是,我将这两章讲解后让她背诵,过了一段时间,她自夸的毛病就明显改善了。这件事引发了我的思考,为什么《老子》五千字、八十一章中,只有第七、第八章非常适合我6岁多的女儿?难道......?《老子》的章节顺序是人的年龄顺序?!
  就如同一层窗户纸被捅破,一霎那间,《老子》各章之间被人的年龄串联起来。我开始翻阅其它章节,发现这样的设想是合理的。《老子》前面几章主要描述道的特性,这符合婴儿就是道体这个老子一直阐述的观点。不仅如此,有关治国、治民的篇章都出现在40章之后,这和大多数人会在40岁后逐渐获得社会给予的权力,成为各自单位的大小领导是相吻合的。如果我们看一看在《时间简史》和《大设计》中霍金是怎样通过物质世界来阐述道的,就会发现他是通过宇宙的诞生、发展、壮大、直至消亡来阐述那些反常的规律的。也就是说,霍金是通过宇宙的年龄来展示道生宇宙、并推动宇宙发展的过程。同样的道理,如果老子通过某种方法获得了现代物理学家通过观察宇宙所了解的道,那么老子也会同霍金一样,借助某个道所创生的个体的发生、发展过程来诠释道的特征。而这个老子所研究的个体是人,于是,按照人的年龄来观察每个年龄段所反映出的道的特征也就顺理成章了。
  如果《老子》各章是人的年龄顺序,那么第一章应该对应的是人的第一年,而这一年并不是我们现在所说的一岁。现在我们习惯使用的一岁是指一周岁到两周岁之间,实际上是人来到这个世界的第二年。由此可见,《老子》的章节数目所对应的并不是现在我们使用的周岁,而是中国在西方文化介入之前所习惯使用的虚岁。虚岁所表明的是人来到这个世界上的年数,例如说一个人虚岁35,就表明这个人正处在他人生的第35个年头。可见,《老子》的某一章所反映的正是一个人处在这一章的数目所对应的那个年份出现的问题或呈现的特点。我女儿6岁多时,正是她人生的第七个年头,于是,《老子》第七章正好反映了她在这个年龄所面临的问题和解决方法。当时她的年龄距离7岁,也就是人生的第八个年头并不远,于是,《老子》第八章也很适合她。
  搞清楚《老子》各章排序所以据的逻辑背景令我兴奋异常,因为这种逻辑关系符合我的预期。以年龄为基础,这样的逻辑顺序简单而有效,霍金依据宇宙的年龄来阐述道就说明了这一点。
  好了,既然我们已经找到《老子》各章的排序依据,按照这样的思路,在绝对光速宇宙观的基础上来全解《老子》就变得有可能、有意思了。心动不如行动,就让我们从人生成长角度看一看老子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怎样的道的画卷。 目录:

第一章:人生的起点
第二章:相对性的产生
第三章:欲望容器率先长成
第四章:一个新阶段
第五章:以众人为刍狗的萌童
第六章:传道成为可能
第七章:人的社会性开始建立
第八章:人在社会中应该如何定位
第九章:山峰方案,无以为继
第十章:德容器的出现和天门的关闭
第十一章:有无相对性之于德容器
第十二章:身心的建立
第十三章:身心带来了惊患
第十四章:宇宙观
第十五章:做什么样的人
第十六章:认识道的路径
第十七章:相信始终伴随我们的道
第十八章:社会中反常的逻辑关联
第十九章:社会管理的基本规律
第二十章:毕业寄语
第二十一章:黑洞与费恩曼历史求和
第二十二章:自我实现的充分条件
第二十三章:陌路殊途
第二十四章:自我实现的必要条件
第二十五章:自洽的人生和宇宙
第二十六章:风华年代待君临
第二十七章:可以做到最好
第二十八章:守住前行的方向
第二十九章:取天下者,情非得已
第三十章:血气方刚,戒之在斗
第三十一章:强有力者,恬淡为上
第三十二章:像道一样去创造
第三十三章:旅途加油站
第三十四章:跟随道的洪流
第三十五章:放胆前行
第三十六章:接近收获时的放手
第三十七章:伟大的收获时节

无敌大眼睛 发表于 2015-9-23 18:08:01

第一章:人生的起点     对于每一个人来讲,这都是一个伟大的时刻,虽然他的出生并不是人所共知的事件,但作为那个个体本身,他总会脱口说出自己的生日,尽管那个时刻的他还没有任何记忆,尽管他诞生的情景都是听父母讲述的。每一个人在回望自己的出生时总会带有很多美好和神奇的遐想。的确,出生对于一个人来讲是再伟大不过的事情,可是你想过没有,人的出生还有着一个更为伟大的意义,伟大到远远超过个体诞生对这个人的意义,那就是道创生了一个生命。由于所有的生命、乃至天地宇宙都是道创生的,于是,一个人的诞生所展现的道的形象对我们来说就有着跨越时间、空间,理解宇宙万物生生不息的借鉴作用。观察生命的诞生,就如同欣赏道的直播秀,这对于一直在问“道是什么”的我们有着不可言喻的重要意义。
    刚刚出生的生命是那样的奇特,我们甚至很难将其称之为婴儿,感觉上婴儿应该是满月以后的生命所具有的称谓。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呢?因为诞生初期的生命一切都是那样的反常,几乎没有什么与成年后的人相似。别说站立、坐起,甚至连脖子都需要用外力加以固定,也就是说,他连头都抬不起来。至于吃饭、说话等成人必备的功能,在生命起始点的这个生灵都不具备,就连视觉也没有完全形成。这个刚刚诞生的生命是道创生的,他距离道很近,可以说他表现出的反常特性正是道的特征。我们能够描述这个生命起始点的生灵的特征吗,显然可以,尽管他是如此的反常。道正是这样的,如果我们看看霍金是怎样描绘宇宙诞生之初所显示的道,就会发现那与生命的诞生有着非常相似的状况。霍金在《大设计》里是这样说的:     的确,正如当今科学中的许多概念,它似乎违反常识。但常识是基于日常经验之上,而非基于通过一些无比美妙的技术被揭示的宇宙之上,这些技术中有一部分使得我们得以窥探原子或者观测早期宇宙。     直至现代物理的出现,一般认为有关世界的一切知识都是可以通过直接观测而获取。事物就是它们看起来的样子,正如我们的感官所觉察到的,但是现代物理学辉煌的成功显示,情况并非如此。现代物理学是基于诸如费恩曼的与日常经验相抵触的概念之上。     显然,宇宙的诞生并不神秘,完全可以描述,但这个过程所揭示的规律与我们日常的经验不符,是“违反常识”的。比起宇宙的诞生,人的出生距离我们更近,更为我们所熟悉。对比宇宙的诞生,我们发现了道在创生万物时所拥有的共性。我们完全可以用上面霍金在描述宇宙诞生所使用的语言来描述人的诞生时刻:“的确,正如婴儿所显示的许多概念,它似乎违反常识。但常识是基于日常经验之上,而非基于在所有方面与成人相反的婴儿所揭示的人之上,这些信息中有一部分使得我们可以窥探道和观测刚刚开始的人生。”当宇宙和人并列在道面前时,他们的诞生向我们提供了完全类似的信息。他们的诞生过程是道的特征的显现,完全可以被描述,并且是违反常识的。我们可以将这样的特点简称为“道可道,非常道”。
    由于宇宙、人、乃至一切事物在诞生点和成熟之后呈现完全相反的特征,于是对事物的命名就有了困难。我们还是用宇宙来举例,宇宙最基本的特征是空间和时间,但是当我们将空间和时间这两个名字拿到宇宙诞生点,就发现这两个名字并不合适。现代物理学显示,宇宙诞生点尺寸为零,密度极高,没有尺寸还可以叫空间吗,那时的宇宙一点也不空。同样,宇宙诞生点的时间是停滞的,停滞了还可以叫时间吗,显然有问题,这违反时间即流逝的常识。可见,我们平常所使用的对宇宙的命名是基于常态宇宙,而不是基于包含了宇宙诞生点的整个过程的。如果我们一定要给包括宇宙诞生点的同一事物命名,就会发现,我们只能使用一些无法描绘常态的名字。空间和时间在这样的规则中可以被命名成“维”。例如说我们的宇宙包含三维空间和一维时间。但遗憾的是,“维”无法表达空间所表达的空旷,也无法表达时间所表达的流逝。同宇宙命名相类似的是,对人的各种命名也具有同样的问题。例如人的腿,说到“腿”这个概念,我们知道它可以支撑身体直立,可以用来走路。但是这种命名所包含的意思用到刚出生的婴儿身上就不成立了。很少有人会在讨论婴儿的这个部位时用“腿”这个字,而是用“小腿儿”来替代,原因就是我们本能地在将“腿”这个字和行走、直立联系在一起。如果一定要给人的这个部分起一个名字,并且这个名字一定要包含婴儿和成年阶段,或许“下肢”这个词要贴切一些。同样,找到了这样的名字,并不意味着它可以表达“腿”所表达的直立、行走等内涵。这样的、可以包含事物诞生点的名字可以找到,但它不是平常我们使用的名字。这就叫“名可名,非常名”。
    站在人生的起点处,就如同站在宇宙的起点处,很容易看到他们是从何而来的。宇宙诞生于137亿年前的大爆炸,那个当时爆炸、后来膨胀为今天整个宇宙的东西,我们叫它为黑洞。黑洞没有尺寸、没有时间,但是它有很高的能量,很高的温度,很密集的质量。不仅如此,这些高能量、高质量以基本粒子的形态存在于黑洞之中。面对这样的状况,为了更好地描绘宇宙、生命的诞生,我们需要引入“有”和“无”的概念。
    有和无是相对的,它们无法脱离彼此而单独存在。也就是说,没有绝对的“有”,也没用绝对的“无”。如果我把做成房子的水泥、砖、玻璃定义为有,那么房子里的空间就成为了无,尽管这个被定义为“无”的空间里依然存在空气。虽然有空气,但是相对于组成房子的固体物质,我们还是可以将这个含有空气的空间定义为无的。同样,我们在生活中经常这样使用“有”和“无”的概念。例如,某个人说他自己一无所有。这样说的人实际上并不是什么都没有,否则他早就无法维持自己的生存了,那是在表达这个人没有他想拥有的东西。在这里,“无”同样也相对于“有”成立。现在,当我们面对宇宙、生命的起始点,我们也需要运用“有”和“无”这一对基于对方而相对成立的概念。我们可以将常态宇宙、常态生活中所拥有的东西称为“有”,与此相对,常态宇宙、常态生活中没有的就是“无”。用这样的概念来观察宇宙起始点就会发现,大爆炸时刻的宇宙没有空间、没有时间,没有常态宇宙的任何特性;它有的是高能量、高密度、基本粒子,所有这些都是常态宇宙中所没有的。然而,就是这个没有常态宇宙所具备的任何特征的点是宇宙的起始点,因此,我们就说,“无”是宇宙的起始点。我们的古人习惯用天地来表达现代语言中的宇宙,用这样的语言讲就成了:“无”是天地的起始点。这个结论来同样适用于人的诞生,一个人的起始点是一颗受精卵,这颗受精卵也是从常态中并不存在的能量中诞生的。如果我们看人的精神世界更是这样,人们甚至无法回望自己4岁以前绝大部分记忆,更何况记住自己在生命诞生时刻的精神世界了。人生起始点的精神世界也是常态人生不存在的东西,属于我们所定义的“无”。“无”不仅仅是天地的起始点,也是人生的起始点,是一切事物的起始点。
    当天地从无中诞生之后,无所创造的常态宇宙所拥有的东西,或者简称为“有”,就开始了它的发展过程。霍金在《时间简史》第八章中有如下的描述:

    在大爆炸后的大约100秒,温度降到了10亿度,也即最热的恒星内部的温度。在此温度下,质子和中子不再有足够的能量逃脱强核力的吸引,所以开始结合产生氘(重氢)的原子核。氘核包含一个质子和一个中子。然后,氘核和更多的质子中子相结合形成氦核,它包含二个质子和二个中子,还产生了少量的两种更重的元素锂和铍。可以计算出,在热大爆炸模型中大约4分之1的质子和中子转变了氦核,还有少量的重氢和其他元素。所余下的中子会衰变成质子,这正是通常氢原子的核。     可见,在大爆炸后的大约100秒时,常态宇宙中所具备的东西就出现了。包括10亿度、这个最热的恒星内部的温度;组成宇宙的基本原子,氢、氦、锂和铍等等。霍金描述了宇宙创生从“无”到“有”的过程,这个过程历时很短,这个过程创造了常态宇宙所具备的特征,创造了“有”。不要小看这个被创生出来的“有”,霍金说得明白:“温度降到了10亿度,也即最热的恒星内部的温度。在此温度下,质子和中子不再有足够的能量逃脱强核力的吸引,所以开始结合产生氘(重氢)的原子核。”这个常态宇宙中最热的温度使得基本粒子得以束缚,从而产生了原子核,进而产生了原子。可见,从“无”中创生的“有”再进一步的发展,生出更多的“有”,乃至万物。现在我们要讨论一个重要的差别,简单地说,“有”进一步生出更多的有,和宇宙诞生点的“无”创生出“有”是有着本质不同的。从宇宙诞生点的无生出常态的有之后,无就转变为了有。由于无是常态中不存在的东西,我们无法在常态中找到它。但是,当最初的“有”被创生出来并进一步发展、“有”再生出更多的有的时候,生出更多的有的那个“有”并不像宇宙诞生点的“无”那样会消失,而是保留在常态宇宙之中。就如同霍金所说的:导致原子诞生的宇宙温度(10亿度)被保存在常态宇宙中最热的恒星内部。如此一来,可以进一步生出万物的“有”就如同母亲一样,在生出万物后并不像“无”一样消失、转换,而是存留在常态之中。于是,我们可以说:“有”是万物之母。
    从“无”创生出“有”,再到“有”进一步生出万物,“有”和“无”作为宇宙、人生起始点的重要元素为我们了解道的运行规律,以及道所创生出的宇宙万物、人文精神的种种特征和界限有着不可言喻的重要作用。常态中所不存在的“无”,例如黑洞、例如基本粒子总是直接显示道的特征,我们完全可以通过了解这个“无”来了解道最本真的奥妙。也就是说,用常态中不存在的无(常无)来了解道的奥妙。与“无”不同,“有”是常态宇宙所具备的东西,通过了解宇宙、人生中的各种“有”,就可以帮助我们了解道所创生的这个世界的种种界限。也就是说,可以用常态中存在的有(常有)来观察道所建立的事物的边界。由于2500年的时间间隔,边界这个词在《老子》里被称为“徼”。“无”和“有”各有各的用途,分别观察它们,可以使得我们了解宇宙万物的奥妙和边界。然而,这里出现了一个逻辑问题,那就是“无”本来是常态宇宙中不存在的东西,我们怎么去观察它呢?失去了观察“无”的可能,我们又怎么能够了解宇宙中万物的奥秘呢?别着急,有一个可行的方法使得我们可以间接地观察“无”。
    “无”和“有”相对而生,通过向对方的转换来实现万物的诞生和死亡。当一个事物无中生有时,这个事物就诞生了。这个事物可以是我们的人生,也可以是那个看似很长久的宇宙。在另一方面,当一个事物进行了从有到无的转换时,这个事物就从这个世界消失了,我们也可以称其为死亡。“无”和“有”之所以进行相互的转换,是因为它们原本就是一家,它们来源于同一个东西。是的,是道造就了他们的相对性,是道导致了它们的相互转换。原本简单、一体的道通过它的巨大能量造就了可以相互转换的、完全相反的双方:“无”和“有”。这一切并非我们的猜测,是老子通过观察人生所获得的准确认识。之所以说它准确,因为这样的认识在2500年后被物理学家通过科学手段证实了。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对黑洞长时期的思考使霍金得出了“黑洞不是这么黑”的推测。霍金认为,由于黑洞的大引力场的作用,在黑洞的边界处应该时时刻刻发生着粒子从无到有,再从有到无的过程。也就是说在黑洞的边界处,由于巨大的能量,不时凭空诞生一对对正粒子和反粒子,而这些粒子都很短命,它们产生后便找到它们的伴侣并与之相湮灭。但是有些反粒子不慎掉进了黑洞,与它相伴的正粒子找不到相互湮灭的对象,从而有可能逃逸到太空之中。于是人们有机会观测到这些逃逸到太空之中的粒子,于是人们也就有机会找到黑洞。关于粒子从无到有,再从有到无的推测是巧妙而准确的,如今在高能加速器中就可以创造这样的过程。
    上面的事例中出现了这样一个状态,即粒子存活的时间很短,也就是“有”状态的时间很短,与此对应,“无”状态的时间也很短,粒子实际上一直处于不停地诞生和湮灭,这是一个粒子不停进行有无转换的状态。在这样的状态中,我们很难区分什么是“无”,什么是“有”。于是我们需要一个总称,这个总称要包含相互对立的双方“无”和“有”,同时也包含他们之间的相互转换。我们当然可以将它们的总和称之为道,但是考虑到这个总称所表达的是道创生万物、推动万物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特殊阶段,我们最好还是给出一个独有的名字来表达“无”和“有”的总称,并包含他们之间的相互转换。我们就将这样的总和称为“玄”。 <IMG title="《老子》全文解说第一章: 人生的起点" style="LIST-STYLE-TYPE: none; BORDER-TOP: 0px; BORDER-RIGHT: 0px; BORDER-BOTTOM: 0px; PADDING-BOTTOM: 0px; PADDING-TOP: 0px; PADDING-LEFT: 0px; MARGIN: 0px; BORDER-LEFT: 0px; PADDING-RIGHT: 0px" alt="《老子》全文解说第一章: 人生的起点" src="http://s1.sinaimg.cn/mw690/0017VUsQzy6H4mHpiIEc0&690" width=690 height=401 real_src="http://s1.sinaimg.cn/mw690/0017VUsQzy6H4mHpiIEc0&690">
图1: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得注意的是,“玄”所表达的内容不仅仅是“无”和“有”这两个概念的简单组合,“玄”之中还包含了从无到有、以及从有到无的相互转换过程。这个概念在常态中或许用处不大,因为常态是一个以“有”为存在形式的状态。例如我们的人生,“有”的状态会有几十年,而出生的从无到有、死亡的从有到无的时间并不长。如果看宇宙,它存在的时间就更长了。我们将这样长存的“有”和创生点的“无”合起来思考可能会有意义,但我们不一定非要这样做。也就是说,如果我们将“无”和“有”分开来考虑在常态下也是可以的,我们没有被迫使用它们的总称“玄”的必要性。只有在一种情况下,我们非常需要“玄”这个概念,那就是前面例子中所描述的粒子不停地产生和湮灭的状态,因为“有”和“无”相互转换的太快,我们无法区分“有”还是“无”,此时我们需要使用“玄”这个概念。我们被迫使用“玄”才能描述的状态正如前面的例子中讲到的,处于黑洞的边缘。什么是黑洞,黑洞就是“无”,我们宇宙的起始点就是一个黑洞。于是,我们了解了,那个分不开有无的“玄”状态距离宇宙的起始点很近。由此类推,“玄”状态距离人生的起始点也很近。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宇宙、生命都起源于无,在从无到有的过程中,一定会经历一个分不开“有”和“无”的“玄”状态。

<IMG title="《老子》全文解说第一章: 人生的起点" style="LIST-STYLE-TYPE: none; BORDER-TOP: 0px; BORDER-RIGHT: 0px; BORDER-BOTTOM: 0px; PADDING-BOTTOM: 0px; PADDING-TOP: 0px; PADDING-LEFT: 0px; MARGIN: 0px; BORDER-LEFT: 0px; PADDING-RIGHT: 0px" alt="《老子》全文解说第一章: 人生的起点" src="http://s15.sinaimg.cn/mw690/0017VUsQzy6H4mR0YYm9e&690" width=690 height=558 real_src="http://s15.sinaimg.cn/mw690/0017VUsQzy6H4mR0YYm9e&690">

图2:“玄”状态介于“无”和“有”之间     现在,让我们来观察这个“玄”状态,很容易我们就会发现它是在不停地变化的,因为那里一直在发生着有和无的相互转换。尽管它在不停地变化,但也不是难以把握,也不是无法获得任何消息。恰恰相反,在这里我们所获得的信息将解开宇宙诞生之谜。还是那个粒子诞生、湮灭的例子,我们发现在粒子不停地有无转换的过程中,有些粒子由于找不到与之相互湮灭的对象而逃逸到宇宙之中。如此一来,原本连光都无法逃出来的黑洞就通过它周围的这些“玄”状态下跑出来的粒子使得它“不那么黑”了,使得我们可以找到它了。如果我们换个说法就是:那些原本在常态宇宙、人生中不存在的“无”就是通过它周围的“玄”状态所逃逸出来的信息使得我们可以发现它。只有找到了“无”,我们才能通过对“无”的观察来了解道的奥妙。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方法呢?显然是通过观察“玄”状态的变化。换一个数学一些的表述就是,我们通过对比“玄状态一”和“玄状态二”,从而找到那些逃逸出来的粒子、逃逸出来的信息。再通过这些信息发现原本我们无法发现的“无”,进而通过观察“无”来了解道的奥妙。了解了道的奥妙,就可以通晓宇宙万物的发生、发展规律,通晓万物的奥妙。这样的对比不同“玄”状态的方法叫“玄之又玄”。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知道,这样的方法是通晓道和万物的方法和途径。<IMG title="《老子》全文解说第一章: 人生的起点" style="LIST-STYLE-TYPE: none; BORDER-TOP: 0px; BORDER-RIGHT: 0px; BORDER-BOTTOM: 0px; PADDING-BOTTOM: 0px; PADDING-TOP: 0px; PADDING-LEFT: 0px; MARGIN: 0px; BORDER-LEFT: 0px; PADDING-RIGHT: 0px" alt="《老子》全文解说第一章: 人生的起点" src="http://s2.sinaimg.cn/mw690/0017VUsQzy6H4mXJq93a1&690" width=690 height=256 real_src="http://s2.sinaimg.cn/mw690/0017VUsQzy6H4mXJq93a1&690" action-type="show-slide" action-data="http%3A%2F%2Fs2.sinaimg.cn%2Fmw690%2F0017VUsQzy6H4mXJq93a1%26690">
图3:玄之又玄的方法     人生的起点处给了我们大量的关于道的信息,在以上的论述中我们不仅仅使用了对人之初的观察,也更多地借用了现代物理学对宇宙之初的认识。物理学有着严密的逻辑和现代观测手段,如果我们没有老子那种从人的诞生中发现人生的“玄”状态的本领,借用现代物理学对宇宙的认识来理解老子所阐述的内容就不失为一种简便而有效的方法。
    上面论述了人生第一年、特别是人生起始点所展示的道的特征和了解道的方法,这些论述可能过于冗长,我们现在就将其简化为如下的诗一般的语言: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无敌大眼睛 发表于 2015-9-23 18:08:42

第二章:相对性的产生
    走过了人生第一年的小人儿经历了许多不平凡的时刻,已满周岁的婴儿在这一年的发展中已经呈现出许许多多自己独特的个性。有过孩子的人或多或少都会记得他们的儿子或女儿站起来走路的种种片段,这样的神奇事件就发生在周岁的前后。婴儿有些像一个顽强的探索者,他们用一个成人拥有的特性---走路,走进了人生的第二年。就在我们为他们的成长欢呼的时候,婴儿也在逐渐走向成人、走向常态的路上距离他们出生时刻的道越来越远了。
    远离道的第一个信号就是道的唯一性幻化出二元的相对性。在上一章中我们看到,宇宙、人生的诞生时刻是“无”,世间万物都从“无”中出生而后走向常态的“有”。在“无”向“有”过度的过程中有一个无法分清“有”还是“无”的“玄”状态。“有”和“无”是道创生万物后出现的第一个相对的事物,道在创造一个事物之后首先将自己的唯一性分裂,一系列相对的概念在这个事物诞生不久就随即出现。例如,在宇宙诞生不久就出现了有无混合的“玄”状态,之后又出现了原子核和电子,正、负电就是一对相互对立、相互依存的概念。
    同宇宙一样,人生的诸多相对性在距离人生起始点不久的第二年出现。许多人可能会有这样的印象,刚刚出生的婴儿的长相都差不多,把两个毫无血亲的新生儿放在一起会被人误以为是双胞胎。然而,用不了多久,他们的长相就出现差别了。不仅仅是长相,他们的身高、体重、性格等等都显现出不同的生长发育程度。这个阶段的父母最喜欢做的事就是比较自己孩子与其他孩子谁更高些,谁更重些,尽管这些比较在孩子长大一些他们就懒得做了。虽然我们可以批评孩子的父母这样做很无聊,也无助于孩子长高或长胖,但这并非家长有意为之,而是人生成长到第二年所反应的突出特征所导致的。尽管相对性将伴随我们一生,但当人长大之后,某些指标的相对落后并不能显示一个人的落后。例如,一个人跑得慢并不能说明这个人不成功,成年的人需要许多综合指标来统筹考虑。如此一来,某个指标的相对性就不那么重要了。然而对于一个离开人生起始点不久的婴儿来讲,由于衡量他的指标还不多,人们愿意用身高、体重来代表他的一切来比较孰优孰劣。因此,在人生的第二年,相对性就非常清晰地展现在我们眼前。于是我们就遇到了一个探讨人生诸多相对性的绝佳机会。
    在讨论相对概念之前,有个问题需要澄清,这个问题是由于古今词义的变化而导致的。由于《老子》中某些词的含义与现代语境中所表达的意思有着较大的差异,这种词汇对理解《老子》有着很大的干扰。对于这样的词,我们遇到一个分辨一个。现在马上要遇到的是“美”和“善”这两个概念,现代语境中“美”更多地指向外部形象,它不仅用于人,也用于物,从它的反义词“丑”我们就可以体会到这一点。当然,现代语境中,“美”也可以指向人的行为,此时,“美”的反义词就不能用“丑”,而是用“恶”了。这一章出现的“美”是指人的行为,因为它的反面不是“丑”、而是“恶”。如果只是针对“美”这个概念,我们原本不需要费这么大的事,因为即便将这里出现的“美”完全想象成现代汉语中的意思也不会对《老子》的理解产生太大的偏差,但问题出在后面紧跟着出现的“善”上面。现代语境中,“善”更多地指向人的内部品格,从而延伸至人的行为。比如我们形容一个对社会有利的行为,通常使用“善行”,而不是“美行”。这样一来,当我们将“美”和“善”两个概念放到一起的时候,很自然地就将“美”划归为人或物的外表定义语,而将“善”作为对于人的品格和行为的定位词汇。但是,在这里、乃至以后所有章节中出现的“善”,它的反义词都不是“恶”,而是“不善”。因此,我们有必要澄清一下“美”和“善”在《老子》中所代表的含义,以便能够在这两个概念出现是不至于被现代语境中它们的含义所干扰。
    由于反义词是“恶”而不是“丑”,即将出现在这里的“美”是对人的品格和行为的定义语,它代表了现代汉语里“善”所代表的形容人的品格的那部分含义。以至于现代语境中的善人、善事、善行、善良等在《老子》里应该是用“美”来表达的。有了这样的认识,我们就可以澄清《老子》中的“善”是什么意思了。有着“不善”作为反义词的“善”不是定义人的性格和品质的,也不是用来说明某件事情是有利于社会还是有害于社会的。《老子》中所出现的所有的“善”都指的是一个人做事的水平。如果一个工匠能做出优美的艺术品,那么,针对做工艺品这件事而言,这个工匠就是“善人”。于此相对应,刚刚开始实习,无法做出完美工艺品的人就是“不善人”。《老子》中出现的“善人”不代表现代汉语意义中好人的意思,它表示某个能将事情做到极致水平的人。同理,《老子》中所出现的“善”也没有现代汉语中表达好人好事、与“恶”对应的那个含义。也就是说它不包含“善良”之“善”,而仅仅是“善于”之“善”。现在我们可以总结一下,《老子》中的“美”与“恶”相对应,表达一个人的品格和行为;而“善”与“不善”相对应,表达一个人做事的水平,是“善于”的意思,与人的品格无关。
    好了,现在我们可以回到相对性的话题上。像“有”和“无”一样,相对的概念一定是相互对立并相互依存的。如果“有”不存在,我们就无法定义“无”。众所周知,世间有很多这样的概念,例如“美”就是相对于“恶”存在的,美的行为就相对于恶的行为而存在。正是因为社会中有了诸如见死不救、落井下石等等恶的行为,与之相对比,见义勇为、施舍接济穷人才成为美的行为。假设一个社会中没有那些恶行,人人都自觉地做好事,那么不会有人将这些行为归为美,原因是那些衬托美的恶行不存在,人们会认为这些好事像吃饭、睡觉那样平常。这就是相对性所面临的问题,失去了比较的对方,概念本身就无法成立。因此我们说:美之所以是美,是因为与恶的比较中才成立的。
    与美一样,善也是这样一个因与自身的反面“不善”比较而存在的概念。一个人能将事情做到最好,那是因为有做不好的人存在。奥运会体操冠军,由于动作完成出色而获得掌声,获得高分,这些都是与同场竞技的对手比较而得来的。只有一个人的表演,就谈不上冠军。如果我们将几次运动会的冠军同时比较,很难说这次比赛的冠军就能获胜。因此,对于某件事情做得是否优秀,完全取决于比较。不是和别人比,就是和自己的过去比。一个人做事是否优秀,完全是由于有可以比较的人存在。因此,我们可以说善于做事的人之所以让人们认为他做的好,是因为有那些不善于做事的人的存在。
    像上面那样相对的概念还有许多,例如第一章就出现过的“有”和“无”,他们相互依存,由于对方的存在而存在。
    除此之外,还有“难”和“易”。由于做成一件事所耗费的时间、经历的不同,我们将其理解为难和易。但是没有绝对的困难,也没用绝对的容易。做一辆汽车要比做一个风车难,但比起做一架飞机,做汽车又是容易的。
    长和短也是如此,你说一列火车是长还是短呢?没有参照物,这个问题没法回答。它比汽车长,比隧道短,“长”和“短”因比较而得名。
    比了长短,我们再比高低。同样的道理,我们说不出眼前的山是高还是低。不是有那么一个脑筋急转弯吗,说是人总比山高,因为人站在上山。人要与山争高低,就要征服那座山。可见,是因为相互的竞争才分出高和低,或者说分出“高”和“下”。
    在音乐中有许多不同的发音方法,单音独响叫“音”,多音和鸣叫“声”。正是由于有音的概念,才有多音的声存在。音和声是通过和鸣来表现彼此的存在的。
    还有一对概念是“前”和“后”。一个队伍行进过程中,后面的人要跟随前面的人走,通过跟随我们分辨谁在前、谁在后。有时,队长会下令停下、向后转,队伍原路返回。此时,原来前面的人变成了跟随者,变成了后面的人。如果这个队伍只有队长一个人,没有人会费心地去想他到底在前、还是在后。
    类似以上的这些相对的概念生活中还有很多,我们没有必要在此一一列举。我们的问题是,当知道了这些是相对的概念,即便一个人获得某种以这些概念标注的地位,那也是相对的。例如,我们在某个竞争中跑到了前面,但突然道路反向,我们就如同折返队伍中的排头兵,转眼间变成了最后一名。因此,真正了解道的运行规律的、我们将其称之为圣人的人是不会将自己的精力耗费在这些相对性上的。圣人会怎样做呢?他们会顺应自己的身体自动地做事,因为自动的行为不累。例如我们走路,谁也没有想过先迈那条腿,一般的行走是不会很累的。现在我们做个实验,先用脑子想迈哪条腿,然后再迈,你会发现走不了几步人就会累。不用想就可以行动的身体行为叫“无为”,也可以说是自动的行为。为什么圣人会依从身体做自动的事呢?因为无论所做的事获得一个什么样的结果,都是相对的,这些相对的结果随时都会变。就如同前面说的那个例子,队伍一转向,排头兵变成了队尾。如果你做的是自动的事,是无为的事,无论结果发生什么变化,你已经有了收获。因为身体自动的行为没有消耗你的精力,比起那些绞尽脑汁、拼命向前钻的同路人,你是舒适的,是不那么累的。
    生活中充满了人与人之间的争论,这些争论都是在为自己所走的路进行辩护,当两个人之间的道路产生分歧时,争论就不可避免地发生了。面对这样的情况,孔子告诉我们:道不同,不相为谋。老子的态度也很类似:行不言之教。可不是嘛,如果我们像前面所说的圣人那样依循自己的身体自动地做事,由于我们做的事没有通过大脑指挥,我们可能无法在第一时间说出自己为什么要这样做。可是,无论我们是否言说,依据无为所做的事情已经展现出结果。不用我们说什么,我们所做的事已经说明了一切。这就是行不言之教。
    为什么我们要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呢?前面说了,因为相对性难以把握。但不仅仅如此,还因为这样做符合道的特性。在这里我们可以对比一下道和基督教中的上帝,虽然都是创生万物,但他们对待所创生的万物的态度和后续做法是完全不同的。上帝创造了天地、山川和人,在创造人之后,他屡次向人类表明他是创生者,让人们相信他。对于不相信的人,上帝采用了各种惩罚方式,包括大洪水这样的灭绝性灾难也被上帝用来惩罚不相信他的人。道不是这样做的,道在创生了万物之后就任由万物自由地、无为地发展,并不干扰其发展过程。虽然生出了万物,但道并不像上帝那样将自己创生的万物据为己有。在万物发展过程中,道不仅没有干扰其发展过程,反而用自己的能量来推动其发展。推动了发展也不去显示,甚至到了成功那一刻也不会将功劳归于自己。在这里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上帝和道的不同之处,上帝总是不停地告诉人们:跟随我才有光明,不跟随我必遭惩罚。为什么会有如此的不同呢?其原因是道创生了万物和人之后,一直存在于它所创生的对象之中,并推动其发展。于是,尽管道没有将万物发展的功劳归于自己,它的作用也不会因此而有丝毫的动摇。就如同一个成功人士,他不会将自己在社会上的成功归于自己每天所吃的饭,但他清楚地知道,如果不吃饭,早就没命了,何谈成功。
    回到我们前面讨论的圣人,除了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外,他还会依照道的规律做事。推动事物的发生、发展而不居功。不居功并不意味着他会被忽略,他的作用将由事物的发展完全显现出来。
    人生的第二年显现出明显的相对性,由于相对性,才有了以上的讨论。现在我们或许可以更为清楚地理解《老子》各章背后的逻辑关系了。以人的年龄作背景,每一年都会显现出他作为人所具备的共性,这些共性就是道在推动人生成长过程中所留下的足迹。例如,在人生的第二年所讨论的相对性并不是只有这一年的人才拥有的,只不过是这一年的人会突出反映这个特征。借用人生成长各个阶段所反映出的不同画面,我们完全有可能为道画出一幅完整的画像。
    还像上一章所做的那样,我们用简练的、诗一般的语言来简化这一章讨论: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无敌大眼睛 发表于 2015-9-23 18:09:19

第三章:欲望容器率先长成
    直立行走了将近一年的人走进了他人生的第三年,也就是我们现在习惯所说的两岁多的这一年。在这一年中最为明显的已经不是他身体的变化,而是他精神世界的形成。对比于他的生理系统,我们可以将他的精神世界称之为“人文系统”,或“心理系统”。
    人的“心理系统”和人的“生理系统”一样,也是由诸多不同的单元所组成的。不仅如此,心理系统中各个单元的成长时间也各不相同。在心理系统的某些单元还没有长好的儿童期,他们会面临诸多与成人完全不同的问题。儿童心理学成为心理学中一个独立的分支就说明了它的特殊性。
    两岁多的儿童开始使用“要”、“不要”来表明他的渴望,比起前两年的他,我们会明显地感觉到他的欲望的出现。在人生成长的第三年,我们遇到了第一个后天成长的单元:欲望容器。要想说明这一点,还需要首先介绍一下所谓“心理系统”,或“人文系统”中都包含哪些单元。
    在我的第二本书《玄德》中使用了一个“人文系统图”,这张图的组成过程由《玄德》的第二部分详尽描述。在这里直接引用这张图: <IMG title="《老子》全文解说第三章:欲望容器率先长成" style="LIST-STYLE-TYPE: none; BORDER-TOP: 0px; BORDER-RIGHT: 0px; BORDER-BOTTOM: 0px; PADDING-BOTTOM: 0px; PADDING-TOP: 0px; PADDING-LEFT: 0px; MARGIN: 0px; BORDER-LEFT: 0px; PADDING-RIGHT: 0px" alt="《老子》全文解说第三章:欲望容器率先长成" src="http://s12.sinaimg.cn/mw690/0017VUsQzy6HiQAQfof3b&690" width=690 height=406 real_src="http://s12.sinaimg.cn/mw690/0017VUsQzy6HiQAQfof3b&690">

图4:心理系统图     也许你看到这张图的第一感觉是复杂,那是由于你不熟悉它。如果我出示一张这样的图你会觉得复杂吗: <IMG title="《老子》全文解说第三章:欲望容器率先长成" style="LIST-STYLE-TYPE: none; BORDER-TOP: 0px; BORDER-RIGHT: 0px; BORDER-BOTTOM: 0px; PADDING-BOTTOM: 0px; PADDING-TOP: 0px; PADDING-LEFT: 0px; MARGIN: 0px; BORDER-LEFT: 0px; PADDING-RIGHT: 0px" alt="《老子》全文解说第三章:欲望容器率先长成" src="http://s11.sinaimg.cn/mw690/0017VUsQzy6HiQDdZV04a&690" real_src="http://s11.sinaimg.cn/mw690/0017VUsQzy6HiQDdZV04a&690" action-type="show-slide" action-data="http%3A%2F%2Fs11.sinaimg.cn%2Fmw690%2F0017VUsQzy6HiQDdZV04a%26690">
图5:人体八大系统之一的循环系统     上图所展示的不过是人的八个生理系统之一的循环系统,此外还有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等等。这八个系统相互协作并相互影响。难道人的心理系统就该比人的生理系统简单吗。如果我们能够接纳人的生理系统图,那么心理系统图,也叫人文系统图对我们来说应该并不复杂。
    如图4所示,组成人的心理系统的各个单元由我们较为熟悉的人文领域的概念来代表,它们并不是以完全相同的形式存在于系统之中的。其中,“礼”、“仁”、“逻辑”表现为旋钮,它们可以被调节。通过调节这三个旋钮使得我们的心理系统更加健康。而“欲望”和“德”表现为容器,它们中间存在着相互制约的关系,欲望和德的此消彼长影响着人的心理状态。另外几个单元也各有特点,我们无需急着在这里一一叙说,因为在我们观察的人生成长旅程中,它们会依次长成,我们有很充裕的时间和篇幅来熟悉它们。
    在图4的心理系统组成图中的大部分单元都是需要后天长成的,只有一个单元随着人的出生一起来到这个世界。这个单元就是处于系统图正中间的“倾向无为单元”。在上一章我们看到了,处无为之事是道的特性。人,这个生于道的个体自然会带着道的特征开始他一生的旅程。这个单元使得人总是倾向于自己身体的自动行为,在人生漫长的成长过程中,这个单元所起的作用是不能用一个简单的好和坏来概括的。在后面的讨论中我们会看到,只有将我们自己身体的自动行为锻炼成有益的,这个“倾向无为单元”的作用才会对身心发展有利。    除了这个先天形成的“倾向无为”之外,心理系统中其它的组成部分都是后天形成的。这些有待依次长成的单元中最先出现的是在人生第三年形成的欲望,其它的单元会在13岁之前依次长成。人文系统中各个单元的成长是必要、而且是有益的事情,但在后面的讨论中我们会看到,每个单元形成的时候,人们首先面对的是这个新单元所带来的问题。于是,在人生的第三年,当人的欲望开始出现的时候我们首先要面临的课题不是欣喜,而是如何限制它。这是由于欲望会要求获得满足,从而给人带来麻烦。要想限制欲望,首先要了解它。欲望都有什么样的特点的呢?较为简单的说法是:欲望需要满足,欲望难以被满足。如果一个人的欲望总是得不到满足,这个人会出心理问题;另一方面,无论在什么程度上去满足一个人的欲望,那个人的欲望也不会被满足,欲望会在我们填充它之后自动变大。尽管后面会有章节专门阐述欲望的特点以及制约它的方法,但现在我们所面临的问题是,这个有着奇怪特性的欲望在人文系统的其它单元还没有出现的时候率先出现了。 <IMG title="《老子》全文解说第三章:欲望容器率先长成" style="LIST-STYLE-TYPE: none; BORDER-TOP: 0px; BORDER-RIGHT: 0px; BORDER-BOTTOM: 0px; PADDING-BOTTOM: 0px; PADDING-TOP: 0px; PADDING-LEFT: 0px; MARGIN: 0px; BORDER-LEFT: 0px; PADDING-RIGHT: 0px" alt="《老子》全文解说第三章:欲望容器率先长成" src="http://s8.sinaimg.cn/mw690/0017VUsQzy6HiQONpPN07&690" width=690 height=421 real_src="http://s8.sinaimg.cn/mw690/0017VUsQzy6HiQONpPN07&690">
图6:人文系统中只有倾向无为单元和欲望容器     一般来讲,当一个事物呈现某种好的、或是坏的特征时,它的制约方就在它附近。就如同《神雕侠侣》中有着剧毒的情花的解药就长在它旁边一样,这个无法满足的欲望也一定有一个制约的单元存在于同一个心理系统之中。这样的想法是完全合理的,制约欲望无限扩大的单元就在它附近,但遗憾的是,在人生成长的第三年,欲望出现的时候,那个制约欲望的单元却还没有形成。人的欲望在生命的早期有着一段没有制约方的发展期,然而,它的发展对于它的主体来讲不一定是件好事。
    欲望以容器的形式存在于人文系统之中,欲望的特性是自动变大,也可以说是无为变大,满足它的填充物会变成新的欲望。于是,在没有有效的制约手段的情况下,尽量回避它不失为一个解决方法。显然,对于到9岁才会长出“欲望容器”的制约者--“德容器”的孩童来讲,尽量不去接触孩子的欲望,帮助他们制约欲望是家长、老师和社会都不可推卸的责任。面对2到9岁这个阶段的,甚至是对更大一些的孩子们,在他们之间引入竞争,标榜贤才,对人的早期成长都是不利的。因为竞争、标榜贤才挑动的就是人的欲望,这对于一个还没有控制自身欲望能力的人来讲是非常有害的。
<IMG title="《老子》全文解说第三章:欲望容器率先长成" style="LIST-STYLE-TYPE: none; BORDER-TOP: 0px; BORDER-RIGHT: 0px; BORDER-BOTTOM: 0px; PADDING-BOTTOM: 0px; PADDING-TOP: 0px; PADDING-LEFT: 0px; MARGIN: 0px; BORDER-LEFT: 0px; PADDING-RIGHT: 0px" alt="《老子》全文解说第三章:欲望容器率先长成" src="http://s10.sinaimg.cn/mw690/0017VUsQzy6HiQYf4pP19&690" width=690 height=443 real_src="http://s10.sinaimg.cn/mw690/0017VUsQzy6HiQYf4pP19&690" action-type="show-slide" action-data="http%3A%2F%2Fs10.sinaimg.cn%2Fmw690%2F0017VUsQzy6HiQYf4pP19%26690">
图7:两个相互制约的容器     人文系统中存在着相互制约的两个容器,一个出现得早,一个出现得晚。如果在“德容器”出现之前“欲望容器”就已经膨胀得很大了,就算9岁的时候“德容器”如期出现在人文系统中,由于两个容器的大小悬殊过大,他们之间相互制约的效应在一开始就呈现一边倒的格局,那么,我们人生旅途中要起到重要作用的“德容器”就有可能在成长的初期就被扼杀在摇篮里。因此,我们有必要在这个欲望单独成长的时期考虑如何不让它变得过大。
    在没有制约方的情况下,回避它是明智的,也是别无选择的选择。标榜好的人,就会使得人们去竞争,就如同小孩的父母常说:看看人家的孩子多优秀,你向人家学学。这样的方法就是标榜贤才,这样的父母如今遭受了许多批评,因为大家看到了标榜贤才所带来的问题。不标榜贤才,使得人们不去竞争就是回避欲望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法。
我们的世界里除了贤才,还有难得的东西。所谓难得的东西就是大家都想要的东西,由于人人想要,人人都抢着要,使得这样的东西变得稀少、贵重。如果一个社会喜欢夸耀这样的难得的东西,其结果就是产生盗贼。难得的东西之所以难得,实际上是人的欲望导致的,是人人都想拥有这样的欲望造就了难得的东西。此时,如果我们再夸耀这些东西如何如何贵重,无疑是在推动欲望的变大。于是,要想回避欲望问题,不夸耀难得的东西才是正确的,才不会人为地制造盗贼。
    除了以上两种方法,回避任何可以刺激人的欲望的事物当然也是一个有效方法。如果一个领导人能够判断出那些事物会激发人们的欲望,激发人们的竞争意识,而后对这样的东西进行回避,这种方法就叫做“不现可欲”,这样做的结果是使得人心不会被欲望搅乱。
    现在我们看到了,在人生第三年,欲望率先产生。在没有制约方的情况下,回避欲望成为一个有效的方法。虽然这里我们面对的是2到9岁的“德容器”还没有出现的人,但回避欲望的方法不仅仅是对这个年龄段的儿童有效的。由于“欲望容器”自出现在人文系统中的那一刻起就将伴随我们一生,因此,这个方法尽管有些消极,但却是有效的,是我们在人生任何阶段都可以使用的。特别是在一些欲望膨胀极快的时期,或管理他人欲望的时候。
    如果我们获得了一定的社会责任,有了某个规模的团体让我们管理,那么管理团队中成员的欲望就成了团队稳定、健康发展的前提条件。由于每个人管理自己欲望的程度各有不同,作为管理者,使用前面我们讨论的回避欲望的方法都会起到“使民心不乱”的作用。如果一个圣人管理这个团队他会怎么做呢?让大家吃饱、穿暖、身体健壮,但是要少想事情、少一些志向,经常使得团队的成员处于一种无知、无欲的状态。如果一个团队能时常保持这样的状态,那些自以为聪明的人就不敢妄为。如果团队能够按照这样的方式自动地运行、无为地运行,就不会出问题。
    说到这里,或许你会反对,这不是愚民政策吗?表面上看是这样的,但问题不那么简单。这里有一个让人联想到愚民的词是“无知”,现在我们就来看看它代表什么意思。对一个事物的了解可以分为“无知”、“有知”和“至知”三种状态,有知就是知道一些,而至知就是全部了解。如果我们将这三种状态排序的话,“无知”并不是最坏的状态,一知半解可能才是最差的,才是最有助于欲望变大的。过去的几十年中我们经历许多次不同的物质流行潮,例如彩电、例如汽车,这些物质的流行导致了人们欲望的膨胀,而欲望膨胀最厉害的阶段就是对这些物品一知半解的时期。你不得不承认,当这种物质潮涌来的时候,人们的物欲横流,社会状态反而不如不知道这些物质存在的时期好。当然,这种对物质的追逐热潮会随着人们对这种物质的理解而降温的。当年的彩电如是,今天的汽车热也随着人们对汽车历史、性能、品牌的了解而即将恢复正常温度。可见,对人的欲望膨胀最为不利的状态是“有知”。实际上,完全了解一个事物,即了解事物的边界才是解决欲望问题积极、有效的方法。这种积极的方法需要有“德容器”的参与,我们将会在三十七章讨论这个方法。现在,我们至少知道了“至知”是制约欲望的积极方法,而“无知”是防止欲望变大的消极方法。可遗憾的是,当一件事物出现在我们面前,从“无知”到“至知”的过程中,一定要经历那个一知半解的“有知”过程。要想回避这个“有知”过程给人生成长所带来的负面效应,一个可行的方法是,将对一个事物一知半解的状态统统归结为“无知”。我们可以这样告诉自己,也将这样的思想传达给我们所管理的团队。就是说,当我们还没有完全了解一件事情的时候,就把它归结为完全不了解,让我们的团队只存在“无知”和“至知”两种状态。不鼓励任何形式的一知半解,就是“常使民无知”操作方式。如此一来,你还能说这样的方法是愚民吗?
    这一章所面对的情形是在我们无法使用“至知”的、积极应对欲望的方法时一种回避欲望变大的消极方法。“至知”也叫“知止”,“知止”就是了解事物的边界,就是完全了解它,而“知止”是需要“德容器”的。在“德容器”还没有出现的这几年,甚至在人长成之后必须要经历对某些事物一知半解阶段的时候,这一章所讨论的防止欲望变大的消极方法是非常有用的。
    还是像前两章那样,我们将这一章所总结的方法简化如下: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无敌大眼睛 发表于 2015-9-23 18:09:56

第四章:一个新阶段
    人生分成不同的阶段是毋庸置疑的,因为不同阶段的人生所展现的特点和所面临的问题完全不同。人生的第一个阶段就有着非常鲜明的特征,我们将这个时期称为人的婴儿期。婴儿期的人所展现出的方方面面都是非常独特的,就像第一章中介绍的那样,婴儿距离道很近,因此像道一样,展现出许多反常特性。
    很长一段时间,我一直认为人生的第一个阶段,也就是婴儿期要到4岁的时候才会结束,并在5岁进入到人生的第二个阶段,我们可以将第二个阶段称为孩童期。其原因是,我们对于4岁以前的记忆几乎完全没有,而这些记忆就是在5岁的时候消失的。我女儿的成长为我提供了相关的证据,她在5岁的时候会很快地丢掉她不久前的、哪怕是很近的记忆。这种情况在4岁的时候是没有的,2-3岁时我教给她的诗歌,她可以在4岁的时候一字不漏的背诵,而在5岁的时候完全将它们忘掉。对一个人来讲,好像4岁以前是另一个人生,与自己完全无关。从记忆的角度看,人生的第二个阶段的确应该从5岁开始。
但是,随着这次以年龄为线索学习《老子》,我发现人生的第一个阶段(婴儿期)到第二个阶段(孩童期)有一个长达两年的过渡期。也就是说,从这一章我们面对的人生第四年,或是我们现在概念中的3岁开始,孩童期就已经开始建立,人生第一个阶段到第二个阶段的过渡就已经开始。许多征兆表明了3岁的孩子已经不那么像一个婴儿了,他们能说话了,开始长牙,走路已经完全没有了初学者的萌态。但他们还是在很多方面保有了婴儿的特征,例如对人际关系的一无所知。而更为重要的特征是,这一年还处在人的第一个记忆期,记忆没有切换表明人生第一阶段到第二个阶段的转换没有完全完成。
    至于为什么我改变了看法,认为人的孩童期可能会从3岁时开始呢,其主要的原因是《老子》这一章的内容。在《老子》八十一章中,有几章专门阐述道的特点,这几章都不挨着。第一章是很显然的,除此之外,还有第十四章、第二十一章,我们现在讨论的第四章也属于这一类。为什么以人的年龄顺序为背景的《老子》八十一章会在这几章专门讨论道呢?这几章基于什么特性属于同一类型?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我基本上可以认定,这几章所代表的年龄都是人生的阶段起点,如此一来,这几章就和第一章就有了一个共同的基点。
    当人生的第一个阶段婴儿期逐渐淡出的时候,我们在这里遇到了人生第二阶段的起点。从这一年开始,直到人的记忆转换完成,也就是5岁时“逻辑旋钮”出现时,这两年的人处在从婴儿向孩童转换的过渡期。后面我们还会遇到人生第三、第四个阶段的起点,与这一章一样,我们会借人生新的阶段起点这样的契机来研究道的特性。
    在第一章讨论了道的反常特性之后,我们在这里继续讨论道的特点。除了反常之外,道还具备流动性。对流体的特点我们可以借助气、借助水来加以了解。什么样的情景最能显现流体的特点呢?显然不是在它们静止的时候。反之,当我们搭建一个让流体流动模型,流体的特点就会凸显出来。比如让水从高处倒进一个容器,让气体从风扇中吹出来。此时,流体会显现出来的特征是“冲”。道就具有这样的特点,当它处在可以流动的环境中,它会冲来冲去,不会停歇。
    除了“冲”,道还在被使用后显现流体的特点。如果有一盆满满的、充盈的水,当我们用过一些之后水就不那么满了、就“不盈”了。有意思的是,在上一章的欲望出现后,马上就遇到了道的消耗,这两件事实际上是有着密切联系的。目前的状况是欲望的制约方——“德”还没有出现。德之所以能够制约欲望,还是因为德里面所存储的道。在后面的讨论中我们会看到,对于流动的道,德就是一个存储它的容器。现在德容器还没有长成,但欲望并没有休息,于是就只能消耗人文系统中流动的道,于是就出现了道不那么充盈的状态。
    尽管道在消耗中不那么满了,但是不要紧张,因为作为流体的道并不那么浅,用一用就没有了。反之,道非常深,比深渊还深。深到什么程度呢?看不到底,以至于万物似乎都是从那里来的。经常潜水的人会有体会,越往深处潜,身体所承受的压力就越大。中国的蛟龙号创造了下潜新纪录,很多评论将这样的成果和太空技术相提并论,其原因就是下潜的深度标明了蛟龙号所承受的巨大压力。试想一下,如果有一个比阿里亚纳海沟还深的深渊可以让我们无限制地潜下去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呢?显然,潜水船会由于承受不住巨大的压力而被压碎。这样的地方不是不存在,我们的宇宙中就有这样的、比阿里亚纳海沟深得多的深渊,我们管它叫“黑洞”。
    可以想象的是,老子肯定是通过这个年龄的人看到了道像流体那样不盈,也看到了道比深渊还深。我们可能还不具备老子那样的观察能力,但这并不要紧,现代物理学所描述的宇宙诞生点就是这样一个比深渊还深的东西。借用现代物理学对黑洞的描述我们完全可以理解这一章老子所阐述的道的特性。
    黑洞是霍金为了解释宇宙的诞生将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相结合所创立出的一个模型,它没有空间尺寸,没有时间的流逝。它的密度极高,可以吞噬一切物体,就连光也无法逃出来,因此叫它黑洞。在霍金创立了这个模型后不久,物理学家就由于它“不那么黑”而发现了它。
    和深渊不同,黑洞里面流动的可不是水,而是比水密度大得多的基本粒子。当物体进入黑洞后,其后果比潜水器被压碎要严重得多。无论多么复杂的物质进入黑洞都会被分解和简化,我们将其简称为“解其纷”。黑洞分解和简化了进入它的所有物质,都分解成什么了呢?现代物理学给出了答案,都分解为和黑洞原有的物质完全一样的东西。黑洞里没有我们宇宙中复杂的物质构成,只有光(或者说是能量)和基本粒子。进来的物质所化成的能量汇入到原有的能量中,这是“和其光”。而化成的基本粒子与原有的粒子完全一样,没有任何区别,这是“同其尘”。说到这里我们好像忽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物体会完全进入黑洞吗?老子说不是,道并没有完全接受被它分解的物质,而是将一些组成这个物体的信息分割出来,并扔掉了,这叫作“挫其锐”。这样的说法获得了物理学家的证实,霍金在2004年修改了他的黑洞理论,他说:最新计算结果表明黑洞的表面存在起伏和波动,给信息逃逸提供了可能。也就是说,黑洞吞噬的物质不可能完全没有痕迹地消失,它们将最终被一点儿一点儿地释放出来,并携带着原来物质的一些信息。黑洞没有“完全”将物体吸入,而是在吸入时,将部分物体在漫长演化过程中所形成的信息“挫”掉,而后又给吐了出来,这不正是“挫其锐”吗。于是,物体进入黑洞后的境遇就是“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
    将物体吸入并进行上述整合的黑洞在第一章就有所介绍,通过霍金的重要发现“黑洞不那么黑”我们才可以找到它,所以我们说道就是这样“湛兮似或存”。
    这样一个具有流动性,又是非常之深,深得能够分解所有物质的道是从哪里来的呢?道又是谁生的呢?我们不知道,也没有人知道。它在一切事物的开始就存在了。当宇宙还没有诞生的时候,时间还没有出现。没有时间,我们怎样来描述宇宙的诞生呢?霍金想了一个办法,那就是引入一个概念:“虚时间”。虚时间就是假的时间,假装儿有一个时间存在于宇宙诞生点,基于这个我们假设的虚时间,我们就可以讨论宇宙诞生时的大爆炸了。霍金反复强调,这个“虚时间”只是为了方便理解宇宙的诞生而作的数学假设,不要真的以为它存在。在我们讨论道从哪里来的时候,也会遇到霍金在讨论宇宙诞生时所面临的困难,因为那会涉及到时间还没有出现的状况。于是我们也需要使用虚时间来解决这个问题,虽然我们说不出道是谁生的,在假设了虚时间后,我们可以说,它像是在一切事物出现之前就有了,这就是“象帝之先”。因此,道不是谁生的,而是永恒的。道属于公理,是我们理解这个体系所必需首先相信的东西。
    经过这一章的讨论,我们对道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但是关于道的特性的解说还没有完成,在后面我们还会遇到人生的阶段起点,还有机会让我们更加清晰地认识道。现在我们就将以上的讨论简化如下: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无敌大眼睛 发表于 2015-9-23 18:10:27

第五章:以众人为刍狗的萌童
    我们马上就要走完人生的第一个阶段了,这一年的孩童就如同大学里的最高年级,他们将向人们展示这几年的成长成果,然后在下一年开始他们完全崭新的阶段。比起即将到来的新阶段的开始,这一年的他们完全是成熟而老练的,就如同大四的学生会比刚刚进入社会的毕业生显得成熟一样。所有能让我们开怀大笑的所谓成熟的萌态都将在4岁这一年集中展出。而过了这一年,那些令我们有些惊讶、有些怀念的成熟与自信都将随着记忆的转换而消失。下一个阶段开始的孩子突然会变得紧张、惊恐、不那么自信了。现在,面对4岁的萌童,我们还没有必要为即将到来的新阶段而担忧,因为这一年的孩子会给这个社会带来无尽的快乐。
    之所以我们会被这个年龄的萌童逗乐,缘于他们已经懂了一些事情,同时也缘于他们没懂一些事情。在半懂半不懂之间,他们会给我们许多人生的启迪。他们到底都懂了一些什么呢?有了欲望的他们会了解人类社会最根本情感,渴望、幻想和创造,这些出自欲望的情感他们都能感知,并以他们的理解为我们演绎。他们还不懂什么呢?“逻辑旋钮”没有长成的他们对逻辑性是没有感知的,他们往往会玩弄逻辑,这也是最让我们开怀的部分。“仁旋钮”还没有出现的他们对“做正确的事”毫无感觉(关于“仁”就是“做正确的事”的定义可以参见拙著《道纪》和《玄德》),他们做事是完全无为的,是自动的,而不管正确与否。从这方面讲没有“仁旋钮”的他们是“不仁”的。同样,他们的“礼旋钮”也没用长成。“礼旋钮”是人理解社会、融入社会的关键单元,没有这个单元,社会中的人在他们眼里没有任何区别。将这两个特点合并起来说,由于仁和礼在他们的系统中还没有出现,他们是不仁的,他们看待除自己之外的所有的人没有区别,包括他们的父母。
    在进一步的讨论之前我们有必要先更正一个自古就有,而且今天我们依然在使用的词汇,这个词是百姓。尽管这个词我们一直在用,但今天的用法和老子时代的用法有很大区别。今天我们一说百姓,或是老百姓,就会感觉到这个词里面包含的意思是普通人。例如,军人会对非军人称老百姓;官员会对被管理的民众称老百姓;一些人要表达自己本来是个普通人会用老百姓。总体来说,今天百姓这个词的意思是普通人、被管理者的意思,我们很难将领导人和百姓划等号。但是,百姓这个词在老子时代不是这个意思,它的意思要简单得多,就是百家姓的意思,即用百姓代表所有的姓氏,进而代表所有的人。也就是说,老子时代百姓这个词不仅包括芸芸众生,也包括帝王将相,就是除了我以外的他人的意思。如果老子时代百姓这个词不代表被管理者,不代表有别于帝王将相的普通人,那么什么词才代表普通人、代表被管理者呢?这个词存在,可以在许多先秦典籍中找到,它就是“民”。就如同第三章的“不尚贤,使民不争”里的民就有着清晰的被管理者的含义。
    在澄清了百姓这个词的含义之后,如果用老子时代的语言来说明4岁以前的婴儿所具备的特点,我们就可以这样讲:婴儿不仁,百姓在他们眼里没有区别。再强调一次,百姓在这里是除自己之外所有的人的意思。
    关于对待所有的人都没有区别,我们还需要举一个例子。假设有一个祭祀场所,上面一尊神像,祭坛上摆着许多草扎的狗,草扎的狗在老子时代叫做“刍狗”。这实际上是一场对话,在神像和“刍狗”之间进行。而这座神像就像婴儿面临百姓的时候,他所看到的就是面前的“刍狗”。“刍狗”不同于其他物品,不同于神殿里的供桌、摆设,它是来与神像对话的。每一个“刍狗”背后都有一个编织它们,送它们到这里来的人。而不同的人又有着完全不同的社会地位,相邻摆在这里的编织品可能来自身份、地位非常悬殊的人。因此,每一个“刍狗”实际上都标注了祭祀的人的身份和地位,也就是标注了人文空间,人文空间实际上就是“礼”。另外,送“刍狗”来的人在编织它们的过程中寄托了各式各样的期望,因此在制作的时候会将自己的感情也编织于其中。这是一个寄托了人种种情思的作品,属于“乐”,也就是人文时间。因此,拿到祭坛上的“刍狗”远远不是草扎的狗那样简单,它是人文时空——“礼乐”的体现。当这样各自独立的人文时空摆在神像面前时,神像是如何看待它们的呢?显然,在神像眼里,他们没有任何区别。无论它们出自高官还是平民,虔诚的信徒还是路过的旅人,在“刍狗”与神像的对话中,看不到有任何差别。神像与祭品(刍狗)之间的对话就如同4岁以前仁和礼还没有出现在系统中的婴儿与其他人(包括他父母)之间的关系。因此,我们可以说,婴儿不仁,以百姓为刍狗(祭品)。
    如果我们将场景变换一下,假设某个人过生日请亲朋好友前来相聚,很自然,大家会送礼物。曲终人散之后,这位接受礼物的人在面对形形色色的礼物时会是什么样的状态呢?会如同神像面对“刍狗”一样视所有的礼物没有任何区别吗?礼物同“刍狗”一样,也代表着送礼之人的身份、地位;礼物的选择、包装、贵重程度也是送礼之人情思的表达,礼物也是人文时空的代表。但是接受礼物的人可不会如此的淡定,老领导的一幅字可能在他看来比什么都珍贵;同事、朋友所送礼物中那些包装精美、用心选择的礼物可能会打动他的心;无话不说的密友所送的小物品,由于承载了两个人之间的故事而会使他充满感动。是的,在面对所有人,也就是面对百姓的时候,我们大多数人就像这位过生日的老兄面对礼品一样,看到的是不同的人文时空,我们实际上是“以百姓为礼品”的。这样一来,我们就了解了婴儿看待百姓和我们眼中的百姓有着什么样的差别了。但是,我们错了吗?领导的鼓励不值得珍视吗?不应该被同事、朋友所表达的心意所打动吗?不应该为无话不说的密友所送来的祝福所感动吗?当然不是,这些感情中的种种尊敬、友爱都是正确的。况且,我们这样的反应自然发生,不是在公共场合表演给谁看的。做正确的事没有什么不对,这就是“仁”。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会有这样的情感,具备这样情感的人是君子,因此,君子仁,以百姓为礼品。
    进一步我们还可以讨论小人的不仁。小人的不仁和婴儿的不仁完全不同,百姓在小人眼里又是什么样子呢?孔子说的好:“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因此,说到小人眼里的百姓,场景会再次转换,这次是商场。由于“小人喻于利”,因此,所有的人在小人眼里都是标注了价格的,就像商场里的商品。商品不像礼品,它不包含情谊,完全由价格标注,商品对人的意义是有没有用处。而且,当价格合适,手里的商品完全可以随时出卖。将人标注为有价格的商品显然是不正确的,因此是不仁。于是,小人不仁,以百姓为商品。
    以上的讨论可以综合如下:     婴儿不仁,以百姓为祭品(刍狗),
    君子仁,以百姓为礼品,
    小人不仁,以百姓为商品。     关于婴儿的讨论使得我们可以了解宇宙,因为,处于反常态的婴儿在很多方面和宇宙万物是相通的。婴儿的“仁旋钮”、“礼旋钮”还没有长出来,而天地根本就没有这两个东西。于是,天地和婴儿就有了相通的部分。如果说婴儿不仁,以百姓为刍狗,那么,同样的句子就是: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仁的定义是做正确的事,天地做事是不依据其正确与否的,它和风细雨,不因为此地礼乐教化;它山崩地裂,也不缘于此地恶贯满盈。
    除了宇宙对万物的看法和婴儿相通外,一个在成年之后再度回归于婴儿状态的人也是和婴儿相通的,这样的人叫圣人。圣人将“仁旋钮”中“做正确的事”的功能修炼成自动地做事、无为地做事,仁旋钮有些像汽车的手动档,当其变成了自动档后,就不再是“仁”了。于是,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在圣人眼里,以人文时空为标注的百姓是完全一样的,没有谁比另外的人更特殊,没有谁可以成为别人的标准,也就是说人文时空是完全相对的。在天地眼里,以时空为标注的万物是完全一样的,没有哪个比另外的一些更特殊,没有哪个可以成为其他事物的标准,也就是说时空是完全相对的。由于时空是相对的,他们就会向着各自相反的方向运动,时间可以变快或变慢,空间可以膨胀或压缩。宇宙从没有尺寸的空间“无”开始,而后膨胀,最终还要压缩为零尺寸的“无”。在尺寸归零之后,再来一次爆炸,循环往复,这样的天地可不就像一个风箱(橐钥)吗,它虽然空虚,但不会穷竭,运动起来有喷薄欲出之势。而这样的运动都是由于时空完全相对造成的。
    要描述这样的运动实在不容易,因为它一直处于运动之中。描述这样的运动,语言往往是不够用的,用语言来表达这种不停的运动就一定会穷尽。然而,时空这样的运动并不是随意的,我们总能找到某个恒定的东西来描述这样的运动。宇宙虽然在不停的运动之中,但宇宙运动所依据的两个基本原理就各自拥有一个恒定值。它们是光速恒定原理中的光速和不确定性原理中的普朗克常数。我们会在后面的第十四章遇到它们,到了那时我们在详细了解。在这里我们先粗略地看一下恒定值在描述运动状态时的作用
光速恒定原理中的恒定值是光速。由于速度是空间距离除以时间的结果,如果光速恒定,那么当空间膨胀,时间一定会变慢,而时间如果变快,空间一定收缩。因此,只要找到了这个恒定值,空间和时间的变化再多也不会缭乱。恒定的光速就像个中心,空间和时间围绕着它来运动,我们将这样的方法称为“守中”。宇宙的另外一个基本原理,不确定性原理也是一样,当粒子小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会发生速度和位置的不确定。粒子越小,速度和位置的不确定性就越大。要说清楚粒子的状态的确不容易。然而,这里也有一个恒定值,就是普朗克常数。粒子的位置不确定性,速度不确定性和粒子的质量,三者的乘积要大于等于普朗克常数。可见粒子的位置不确定性,速度不确定性和粒子的质量,三者是以普朗克常数为中心相对变化的。普朗克常数就是我们在观察微观粒子的速度和位置时需要守住的“中”。可见,只有在这纷繁变换的运动中找到恒定不变的“中”,才能摆脱“用语言表达总会穷尽”的无奈。
    在人生第五年,4岁的萌童给了我们如此之多的道的信息,使得我们在天地、人生之间找到了契合点。这样的信息对我们了解道的特性和运作规律有着巨大的帮助。在人生走完第一阶段的时刻,我们要赶紧记下所获得的启示: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钥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无敌大眼睛 发表于 2015-9-23 18:10:59

第六章:传道成为可能
    这是非常神奇的一年,就像我们在上一章讲过的,所有的孩子都在这一年将自己自此之前的记忆忘掉。忘掉记忆是件可怕的事情,有许多电影演绎过一个人在忘掉了自己过去的全部或部分经历所带来的困惑和麻烦。然而,当所有的孩子都将自己过去五年的记忆忘却的时候,似乎没有人感到困惑,好像孩子自己也没有觉得麻烦。由于每个孩子都是如此,使得我们把这当作一件平常事对待了,然而,就如同电影里所演绎的那样,忘却自己的记忆本不是件平常的事。一定是在我们的身体里发生了什么,否则不会出现这么大的事件。
    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呢?道在创生万物并推动万物演化的过程中为在有限宇宙和生命中传递自己提供了方法。然而,并不是所有道创生的事物都具备传递道的能力。可以这样讲,具备道的传递能力的事物和道一样具备永恒性,属于我们认识范畴中的几大之一。在二十五章我们会看到,人就属于这之中的一大,与人并列的有天、地和道。我们认识范畴内总共有四大,人是其中之一。人由于具备传道的功能而使得自身成为与天、地、道并称的四大之一。在这一点上,人和动植物有着根本的不同。动物和植物只是“地”的一部分,而人是与地并称的四大之一。由于具有传道功能,使得人不同于看上去与自己很类似的动物,却等同于看上去与自己很不同的天地。而这个传道的功能就在人生的第六年,也就是5岁的这一年长成。
    有趣的是,人的传道功能反映在人文系统中是逻辑的建立,而逻辑旋钮的出现使得人文系统中的“失循环”率先打通。这个循环是道的消耗循环,也就是说,为了使得人具备传递道的功能,首先要做的是让人自身的系统开始消耗道。这有些像练武,要想练就能打人的武功,首先要练习挨打。 <IMG title="《老子》全文解说第六章:传道成为可能" style="LIST-STYLE-TYPE: none; BORDER-TOP: 0px; BORDER-RIGHT: 0px; BORDER-BOTTOM: 0px; PADDING-BOTTOM: 0px; PADDING-TOP: 0px; PADDING-LEFT: 0px; MARGIN: 0px; BORDER-LEFT: 0px; PADDING-RIGHT: 0px" alt="《老子》全文解说第六章:传道成为可能" src="http://s10.sinaimg.cn/mw690/0017VUsQzy6HD73gi0h69&690" real_src="http://s10.sinaimg.cn/mw690/0017VUsQzy6HD73gi0h69&690">
图8:逻辑旋钮的出现和人文系统中的失循环     人的逻辑主要是由大脑来完成的,而大脑也是记忆的主要存储器。当然,人的身体也是有记忆、有智能的,所谓无为的(自动的)的动作就由身体的智能和记忆直接完成,而并不通过大脑。可以说人的身体智能并非以逻辑为基础,它通过条件反射自动完成特定的动作,这些动作不一定非要符合逻辑。人在5岁这一年所忘掉的记忆并不包括身体智能的记忆,因此,这一年的主要变化是大脑中逻辑的出现。人的大脑与身体智能不同,它具有很完备的逻辑思考、判断功能。逻辑在人文系统中以旋钮的方式出现,这个旋钮上的三个点K、S、G分别代表宗教、哲学和道纪三种宇宙观。由于宗教、哲学和道纪分别以绝对空间、绝对时间和绝对光速为标志,因此“逻辑旋钮”上的三个档位分别是空间、时间和光速的拼音字头。
    逻辑旋钮的长成,使得人文系统中的一个循环可以闭合,这个循环就是图8所示的“失循环”,由于人文系统中连接各个单元的通道中流动的是道,因此“失循环”中连接逻辑和欲望的通道中所流淌的就是道。遗憾的是这个循环是一个消耗道的循环,自身逻辑给予自己欲望的是一个加强效应,也就是说,用自己的逻辑来解释自己的欲望会使得欲望进一步变大。欲望的变大是通过消耗道来完成的,因此我们看到,由“欲望容器”和“逻辑旋钮”组成的循环是消耗道的循环。现在我们面临一个严重的问题,在人文系统中制约欲望发展的“德容器”,和可以蓄积道的“德循环”还没有长成之前,这个消耗道的循环就已经开始运转了。于是,只有道的消耗,没有制约消耗的力量,没有道的补充,这个系统岂不是一个道逐渐减少的系统?总有一天,系统中的道消耗殆尽,系统因此而死亡。请放轻松,不用紧张,人文系统自有其过渡的方法。在这个系统中蓄积道的能力还没有发育之前,人拥有一个正常成人状态所没有的吸收道的输入口。这个输入口与天地相通、与道相通,我们可以将这样的输入口称作“天门”。 <IMG title="《老子》全文解说第六章:传道成为可能" style="LIST-STYLE-TYPE: none; BORDER-TOP: 0px; BORDER-RIGHT: 0px; BORDER-BOTTOM: 0px; PADDING-BOTTOM: 0px; PADDING-TOP: 0px; PADDING-LEFT: 0px; MARGIN: 0px; BORDER-LEFT: 0px; PADDING-RIGHT: 0px" alt="《老子》全文解说第六章:传道成为可能" src="http://s4.sinaimg.cn/mw690/0017VUsQzy6HD75GOLFb3&690" width=690 height=473 real_src="http://s4.sinaimg.cn/mw690/0017VUsQzy6HD75GOLFb3&690" action-type="show-slide" action-data="http%3A%2F%2Fs4.sinaimg.cn%2Fmw690%2F0017VUsQzy6HD75GOLFb3%26690">
图9:早期的人文系统具有连接天地的天门     现代心理学研究发现人在生命的早期拥有在我们习以为常的感官之外的某种接收外界信息的能力。彼得•圣吉在《第五项修炼》中也提到了婴儿时期的人具备这种不为我们所知的感知周围环境的能力,这样的能力随着人的成长而消失了。也许你想知道,这样的能力是在何时消失的,在后面的第十章我们会看到,随着人文系统中“德容器”和“学习单元”的出现;随着“德循环”开始闭合、工作;随着人文系统中道的蓄积成为可能,这个在人生早期的、弥补“失循环”消耗的、向人文系统注入道的输入口“天门”就在9岁这一年关闭了。
    逻辑旋钮的出现,标志着人生已经完全进入到了第二阶段。正如第四章所说的那样,人从3岁开始有了孩童的特征,但3到4岁的孩子还没有完全结束人生的婴儿期;而与此同时,人生的第二阶段,即孩童期已经展开。但在5岁这一年,随着记忆的彻底切换,随着逻辑性的出现,婴儿期宣告完全结束,人生度过了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共同发展的时段而完全进入到孩童期。由于逻辑的出现,由于记忆切换为长久记忆,从这一年开始,人就可以学习一些技能和知识而不会忘掉了,这些知识和技能同时也是传道能力的一部分。
    这个由大脑来完成的逻辑有两个功能,一是以逻辑为基础进行思考和判断,另一个就是传道。因为人文系统有了这样的单元,就使得人可以学习前人总结的知识,并归纳整理,从而传递下去。几千年来,人类对世界的认识有了很大进步,现代科学用十年、二十年所获得的知识可能要比古代几百年、上千年所获得的知识总和还要多。但无论知识怎样多的不可思议,人们总是有办法简化它,使得它可以传递下去。我们的思维逻辑具备将道世代相传的本领,这使得人成了有别于动物,与天地并称的四大之一。当然动物也有脑子,也具备一定的逻辑功能,但动物的逻辑思维能力有限,达不到可以传道的水平。因此,动植物只是作为四大之一的“地”的一部分,而不能成为与天、地、道并称的一大。
    为什么无论知识如何暴涨,我们都有能力将其简化而传递下去呢?那是因为我们的思维逻辑有着深不可测的归纳、整理能力,这种能力是道所赋予的,是道为了自身的传递而设计的。不仅如此,深邃的、看不到底的特点本身就是道的特征。我们可以将这种深邃称作“谷”,将这种不可思议称为“神”,正是这个“谷神”使得人具备了传道的能力。尽管人有生死,但是这个可以传道的“谷神”却不死,人的传道能力是和道一样永恒的。在第一章我们就了解了道在创生天地后,有一段无法分清有无的玄状态,有和无的相互快速转换是万物无中生有的必经阶段,道也是通过穿越这样的阶段而跨越生死的。因此,人的传道功能也是要穿越玄状态。或者说,人的传道能力本身就是一个无法分清有无的玄状态。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讲,那个在人生这一年长成,具备传道功能的“谷神”,就是一个表现为无法分清有无的玄状态的母体,母体所开放的大门像天地的根源一样。天地的根源有什么特点呢?前面几章我们介绍过,宇宙之初的状态是个黑洞,黑洞不那么黑,里面有着巨大的能量。于是,这个类似于天地根源的、有着玄状态的母体也具备这样的特点,它细小、隐约存在(不那么黑),但里面有着用之不竭的能量。也就是说: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无敌大眼睛 发表于 2015-9-23 18:11:26

第七章:人的社会性开始建立
    尽管孩子从出生起就在人的环境中成长,但直到这一年,他或她才开始意识到别人的存在。也许你觉得这么说有些不可思议,实际上从这一刻往前,孩子眼中的他人并不是完全与他相同的人。孩子可能会把他周围的人当作玩具,当作他吃、穿、睡等各种需求的提供者。然而,从这一年开始,6岁的孩童发现他周围的其他人也有着同他一样的精神和物质的需求、也有着和他一样的情绪和渴望。他或她突然发现了身旁的人不像以前所认为的那样是自己生活陪衬或环境,那些他原本认为是自己的玩具的小朋友一下子变成了直接的竞争者。
    这样的认识转变对他来说是很突然的。可以这样讲,过去几年中的孩童一直是以自己为中心来看待周围的环境,他们不会、也没有可能从他人的角度来看世界,这是因为他们人文系统中的社会性单元——“礼旋钮”还没有出现。 <IMG title="《老子》全文解说第七章:人的社会性开始建立" style="LIST-STYLE-TYPE: none; BORDER-TOP: 0px; BORDER-RIGHT: 0px; BORDER-BOTTOM: 0px; PADDING-BOTTOM: 0px; PADDING-TOP: 0px; PADDING-LEFT: 0px; MARGIN: 0px; BORDER-LEFT: 0px; PADDING-RIGHT: 0px" alt="《老子》全文解说第七章:人的社会性开始建立" src="http://s6.sinaimg.cn/mw690/0017VUsQzy6HJt1k7cha5&690" width=690 height=479 real_src="http://s6.sinaimg.cn/mw690/0017VUsQzy6HJt1k7cha5&690">

图10:人文系统中的社会性单元---礼旋钮     在人文系统中,社会性是一个人与他人相处所必需的部件,就如同说话需要嘴一样。人的社会性在人文系统中以旋钮的形式出现,它的结构是一个类似于音量调节的旋钮,可以从左至右连续地调节。由于礼是相对的,是建立在道的基础上的,于是对礼的认识程度就表明了旋钮所处的位置。旋钮最右端是“知礼”,说的是这个人完全了解礼的特点和使用方法,完全了解礼的相对性,此时从礼旋钮流出的道最多。而最左侧的位置是“礼”,这个位置表明这个人会将礼绝对化,将行为规范绝对化。所谓绝对化包括空间范围的绝对,即使用一个行为规范来要求所有人,拒绝入乡随俗;还包括时间范围的绝对化,即用今天我们对社会中行为规范的理解来衡量过去并要求未来,拒绝与时俱进。就如同我们通过对宇宙空间的探索而了解了道的规律一样,我们也可以通过对人文空间的认识而了解道,而人文空间恰恰就是礼。了解礼,并使得自己逐渐知礼,就在是我们调节自身的礼旋钮,使其可以更好地为系统提供流动的道。
    礼旋钮的出现为人提供了新的功能,它的功能是界定人与人之间的边界,是人与他人交往的规范,礼旋钮使得人通过与他人的边界可以看到由人组成的社会。然而在这一年,当礼旋钮出现的时候,当孩子通过自己的社会性单元认识世界的时候,呈现在眼前的图像是他们所无法接受的。为什么这样讲呢?试想一下,自我中心的认识模式使得孩子认为周边的一切都是为他准备的。但在此时,他看到了原本以为是自己玩具的小朋友原来是和自己一样的孩童,有着和自己一样的需求。不仅如此,这样的孩子还有千千万万,我只不过是这千千万万中的一个。这样的认识落差是需要勇气去接受的,面对难以接受的状况,孩子首先做的是自我防卫。其防卫的方法最简单不过,就是自夸和贬低他人,通过自夸来延续自我中心的认识模式,通过贬低他人来确信社会因我而存在认识基础。但问题是,我们所处的社会绝不是为某个人准备的,孩子的这种自我中心的认识与社会真实状态有着根本的差别。可见,当我们面对孩子通过贬低他人来自夸的时候,不去理睬而任其发展是非常有害的。在孩子礼旋钮开始成长的这一年,如果我们没有对孩子的这种自夸行为加以正确的引导,那么这个孩子会有很大的可能在成年时成为一个有着自我中心认识的人。这样的人只有在他真正成为社会的中心时才会符合他的认识,但这样的机会有多大?一旦成为不了社会的中心,自卑感随即产生,这样的转换不是良性的,有这种并非良性转换经历的人,人生的道路会异常曲折。可见在人生的第七个年头,也就是6岁这一年,伴随人的社会性的成长所出现的问题,需要孩子的家长和老师给予正确的引导。礼旋钮的成长过程会比人文系统的其它单元要长,大约经历两年左右的时间。在6、7岁这两年,我们如果很好地解决了孩子的自夸现象,那么,可以说对于这个特定的孩童,他的社会性得以健康成长,这将对他日后人文系统的良性循环打下重要的基础。
    怎样才能解决孩子贬低他人、并自夸的思维模式呢?当然,告诉他社会的真实状况是可行的,对他说你是千千万万孩子中的一个,没有什么特别的。但是这样的说法会引发孩子的认识落差,不仅是孩子,成年人要接受这样大的落差都需要很大的勇气。这样说的结果有可能会导致这个年龄的孩子产生强烈的失落和自卑感,何况这样的解释也并非完全真实。尽管我们是万千众生中的一个,但我们应该从作为与道、天、地并称的四大之一的角度来解读自我的位置。由于人是与天、地相通的,我们就来看看天、地有什么特点。很明显,天地最为明显的特征就是天长地久。天地为什么可以这般长久呢?原因是它不能自己生出自己,我们人可以通过生产儿女来延续人的存在,这样一来,作为个体的人就无法长生。天和地没有生产其自身的功能,于是,只好让它们的寿命长久一些。正是那些无法自己生出自己后代的事物,像天、地,就可以存活的长久一些。这是道为它所创生的万物所定义的一个规律,如果不给它生产自身的能力,就会让它存在的久一些。反过来,如果一个事物具备自身繁衍的特点,那就无法长生。繁衍自身是一个物种保持长存的方法,是这个物种想尽办法求得自身延续所做的努力的结果。当这个物种想尽办法要获得长生的时候,其结果是它自己反而得不到长生。天地却不一样,它们从来就没有为自己的长生做过任何努力,他们将长生这件事完全忘掉了,其结果是,忘掉了长生的天地获得了长久的存在。这样的规律还可以扩展到所有的概念之中。例如,如果一个人想获得利益,就首先要让利;想获得荣誉,要首先承受苦难、遭遇挫折。人文系统的成长也是一样,传道功能的具备以逻辑旋钮长成为标志,而逻辑旋钮的出现使得系统消耗道的循环率先运转。想要传道,首先要消耗道。因此,想获得什么,就需要先忘掉它、或消耗它,这是道为万物所创立的一个重要规则。用数学语言写就是:要想得到A,首先要忘掉A、或消耗A。圣人是了解道的人,他们知道这个规则,因此当他们要想获得人群中的领先地位时,就先将自身至于众人之后。这样做的结果是,他们获得了众人的拥戴。同样,在危险时刻,如果想要拯救自己的生命,就需要首先将自己的生命置之度外。其结果是,他们解救了处在危险边缘的生命,同时解救了自己。这样的甘于人后的、忘我的行为不是很无私吗?没错,依据我们刚刚阐述的这条规则,正是由于人的无私,才成就了他的私。根据逻辑的特点,这个规则的逆反原理同样成立,那就是如果一个人念念不忘他想要的东西,最后的结果是他根本就得不到。于是,我们看到,自己夸耀自己的结果是无法获得别人的称赞。要想让自己获得他人的尊重,成为某个集体的中心,他就需要首先放弃自夸。
    作为与道、天、地同大的人,不是沧海中可有可无的一滴水。人可以像天地一样,成就道才能完成的宏大事业。但想要成就这一点,就需要遵循“要想得到A,首先要忘掉A”的规则,彻底忘掉自己是一个与众不同的人,彻底去除自我中心的思维模式,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在日后的某一天成为一个与众不同的、伟大的人。这一章以人的社会性单元的出现为契机,阐述了道为人、为社会、为万物设立的一个重要规则。现在我们要做的是,将以上的论述简化如下: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无敌大眼睛 发表于 2015-9-23 18:11:56

第八章:人在社会中应该如何定位
    上一年,人的社会性单元——礼旋钮开始出现在人文系统中,但它还没有完全长好,带着需要继续成长的礼旋钮,人生进入到了第八个年头。我们的社会中流传着一句老话儿,叫做:七、八岁,讨人嫌。这里所说的七、八岁应该指的是虚岁,分别对应的是人生的第七和第八个年头,用现在常用的周岁年龄来说明的话,应该是6岁和7岁。和这句俗语相对应,就在这两年,人的社会性开始出现和形成。但这并不是什么巧合,而是因果关系。正是由于人的社会性的出现,使得6、7岁的孩童开始意识到社会的存在;正是由于社会性的形成,使得这个年龄的孩子可以用自己的社会性单元——礼旋钮来为自己与社会的关系予以定位。上一章所介绍的延续自我中心的努力将贯穿礼旋钮形成的这两年中的每一个日子,而在更早一些时间出现的逻辑旋钮,经历的几年的历练,将在此时为维护自我中心而派上用场。以自我中心为基础,将周围的人视为自己的陪衬和玩具,并有一套自以为合理的逻辑相伴随,此时的孩童往往会将大人逼入墙角。于是,我们看到的七、八岁的孩童是那样拿着不是当理说,是那样的令人气愤,是那样的“讨人嫌”。
    当一个新人出现在某个组织中时,不可避免的就是他要为自己在组织中的地位以及与组织中其他人的关系予以定位。与此相同,随着孩童的成长,他或她以新人的面貌出现在社会之中。以什么样的姿态融入社会?给自己在社会中确立何种地位和形象?这些问题都是刚刚进入社会的新人必需首先要回答的问题。延续孩童的自我中心意识是一种方案,很多家长会选择这个方案。其原因是这种定位会使得这个年龄的孩子接受起来相对容易,家长也乐见自己的孩子被众人围绕。同时,这个方案在初期操作起来也不太困难。延续孩子自我中心意识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可以为他找一些朋友,其主要目的是陪他玩,人为地建造一个以他为中心的小环境;还可以为他培养一种技能,通过在学校比赛、表演,从而获得自我中心的心理感受;或是不论孩子所做的事产生什么结果都激情澎湃地对他说:你是最棒的。在这两年使用这些方法都会强化孩子的自我中心意识,这样的意识原本是人的社会性单元(礼旋钮)出现之前孩童的思维模式。显然,延续他的思维模式比改变来得容易,孩子也乐于接受这样的方案。这个方案的特点是让孩子将自己定位为社会的中心,认为自己是人群中的山峰,我们可以称其为山峰方案。
    山峰方案显然不太好,甚至是太不好了,尽管有许多家长选择它。这个方案的初始操作难度小,给孩子带来的心理变化小,孩子易于接受,家长也喜欢看到自己的孩子拔尖和出众。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选择这个方案的家长和孩子会发现路越来越难走,问题越来越难以应付。为一个6、7岁的孩子找几个小朋友,让他成为这个小环境的中心可能还容易些,花些钱,办几个聚会就可以做到。但是到了15岁,再要找几个孩子来陪着你那个自以为中心的孩子玩就不是件容易的事了。随着年龄的增长,维持这个年轻人自我中心意识的成本会越来越高,自我中心思维模式的孩子为了维持山峰方案会逐渐消耗这个家庭前辈所积攒的家庭财富、人文关系和社会地位。这个方案能维持多久,完全取决于这个孩子的家庭有多少财富、多大的名声和多高的地位可以用来消耗。普通家庭能将孩子的自我中心维系三、五年就已经很不错了。那些社会名人,高官、巨富当然可以让自己的孩子在自我中心的环境中生活的久一些,但也不会久多少,到了15岁,最多到20岁,这些在家长精心设计下,延续自我中心思维模式的孩子就会为这个家庭带来无法承受的重压。几代人所积累的家庭财富、名誉和地位将完全填进山峰方案之中。
    山峰方案不好,那就换一个好一些的方案。显然,在孩子礼旋钮成长的这两年,不去改变他的自我中心思维,尽管获得了短期的平顺,但却给未来造成了巨大的麻烦。应该告诉孩子他不是社会的中心。不是中心,总要是些什么。在家里如果不是所有的人都众星捧月般地对待一个孩子,那么这个孩子就不会完全延续自我中心的思维模式。他可能会将自己看作是一块石头,石头比山小,由于大小、材质的不同会在某些时候成为中心,某些时候淹没在人群中。我们将这样的方案称作石头方案。《红楼梦》中的贾宝玉就是一个典型的石头方案所塑造的人。由于他的父亲一直压制他,尽管家里的其他人都视其为珍宝,他还是没有形成自我中心的山峰思维模式。采用石头方案的孩童会在礼旋钮形成的这两年经历一定程度的心理落差,但是这个方案可以走得长远很多。比较山峰方案,这个方案不需要投入太多的家庭财富和社会地位来加以维系。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保持自己从这两年开始就形成的自我认识,对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会有一个相对理性的定位。由于生活环境、自身经历的差异,他可能认为自己或是块宝石、或是块顽石。尽管这种思维定位会比自我中心的思维模式更有利于进入社会,但是由于石头有棱角、有形状、有大小尺寸,让一块石头完全融入环境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由石头方案塑造的人会执着于自己的风格,就如同石头执着于自身的棱角。这样的人虽然不会要求社会以自己为中心,但也与社会有着不小的距离。这样的人非常有可能在成年后遁世,就像贾宝玉一样。虽然比起山峰方案,石头方案要好很多,但并不能完全让我们满意,特别是在融入社会的环节。为了能更好地融入社会,我们或许需要让自己的个性比石头还小一些。
    沙子方案或许是更好的选择。将自己看作是微小的沙粒,非常符合人在芸芸众生中的形象。沙粒微小,放在那里都不显眼,沙子融入环境的能力显然要比石头强很多。可以想见,如果一个孩童在礼旋钮形成的这两年就将自我定位从中心改变为万千沙粒中的一粒,尽管这样的转变可能会很难,但是对于孩子未来的成长显然是有利的。这个方案所塑造的孩童对比前两个方案会有明显的优点,他们将更加容易度过人生第三个阶段的起始点,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青春期;他们会在人生的第四个阶段,也就是成人期,更加容易地进入社会、并融入社会。对于人的社会性来说,沙子方案显然是一个好的方案。然而,尽管这个方案不错,还是有问题存在的。就沙子的特点而言,融入社会问题不大,但要其完成什么伟大的事业也很难。有着沙子定位的人在进入社会后主要面临的是自信心的建立,这样的人非常有可能庸庸碌碌地走完一生。当然,人的自我定位并非不能改变,有着山峰定位的人在遭受一系列打击之后,如果他没有崩溃,就很可能将自我定位变为石头或沙子。而有着沙子自我定位的人有可能在一次次的成功之后而逐渐建立自信,改变自己的定位,进而做更大的事。但是,如果我们不考虑日后的改变,仅就沙子定位而言,它或许是个好方案,但并非上好的。有没有什么事物,它们可以很小,小到被人忽略;但又可以很大,大到势不可挡。有的,这样的东西名叫水。
    说到小,水可以比沙子还小,它们以分子的形态存在于空气之中。这样的形态我们根本无法看到,只是通过“湿度”这个概念来感受到它。说到大,世界上三分之二的表面被水覆盖。蓄积起来的水可以冲开崇山峻岭,可以载动艨艟巨舰。如果我们的性格像水,那么,我们不仅可以相当容易地融入社会,也可以做出开山劈岭的宏大事业。可见,相比起其它方案,水方案才是上好的。水可大可小,并且为万物所必需。说它大,它可以滋养万物,有利于万物;说它小,它从来不为自己滋养了万物而争取什么名分。如果一个人在某个团体里是水一样的性格,那么他在的时候,对整个团组起着滋养作用,而人们很少能注意到他。可是,当这个水样性格的人离开这个团体后,大家会马上就会发现他的价值。就如同我们看待水那样,平常的日子里,我们不会时时感受到水的存在,而一旦停了水,种种不便就马上就会反映出来。应该说,如果一个人在某个团体里有着水一般的作用,那么他的人生无疑是成功的。水的特点还不仅仅是利于万物而不争,它还会处在大家都不愿意去的地方。不是有那么句话吗,叫做: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这就是说,水是处在众人都不喜欢的位置。然而,恰恰是这样的位置,才是最接近于道的位置。
    尽管水方案是上好的,但我们无法刻意地去采取这个方案。在我们介绍的这几个方案中,只有山峰方案是可以人为去安排的,可惜的是这样的安排需要巨大的耗费,故不能长久。对于其它几个方案,刻意地安排就很难做到,那需要环境的配合。一个人,特别是礼旋钮成长的这两年的孩童遇到什么样的环境,才可以使他的性格趋近与哪种方案,这是非常难以事先安排的。就算是我们想为自己的孩子安排一个上好的方案,那也需要越过自己的心理承受关口。为什么这样说呢?水方案告诉我们,水处在众人都不愿意去、都厌恶的地方,这样的环境基本上是一个受众人欺负的环境,试问一下,有那个父母能把自己6、7岁的孩子有意地放到这样的环境中?因此,这需要机缘。或许是这样的状况,孩子在某个集体里一直受欺负,但是他的父母一直没有发现,反之一直在鼓励孩子努力融入那个集体。在一段时间孩子受到周围人的团体欺负而没有崩溃,挺过来了,那么这个孩子就有很大的机会进入到了我们所提到的上好的水方案之中。与此同时,那些欺负这个孩子的小团体的所有成员就完全失去了采用人生定位中上好方案的机会。一个人采用了水方案来塑造自己,其代价是一群人远离了道,因此,我们可以确信地说,在6、7岁这两年,受了周围孩子欺负的那个孩童不一定是不幸的。
    水方案之所以是上好的,是因为它利万物而不争,处在大家都不愿意去的所在,与道的形象最接近。正是由于与道相类似,水才有许多它自己最擅长的能力,而这些能力都是一个人做大事所需要的品格。
    首先,水最善于找到它自己的居所,无论是山间的小溪、辽阔的海洋还是天上的云朵,水总能从容地存在于其中。融入社会仅仅是最为简单的能力,发现自己在社会中最合适的位置才是水的特点。
    另外,水还能比任何其它事物都更好地保持自己的渊深,任何事物的蓄积都无法像水那样能够很快地形成深渊。一个渊深的内心是人成就大事不可或缺的条件。
规范自己的行为或许还容易些,但保持自己做事每次都能做对则是我们每个人都希望、却又是很难达到的。然而这正是水的特点,无论是润物的春雨,还是带走酷热的台风骤雨,水总是能够让它所做的事尽量完美。做好自己的事,这样的行为有个名字:忠。人的社会性——礼旋钮里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就是忠。
    守信是人所组成的社会可以延续、发展的前提条件,孔子就说:“民无信不立”。如果仅就一个人来说,信是没有意义的。有人与人之间关系,才有信这个概念。信是人的社会性——礼旋钮的又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关于信,我们会发现水做得非常好。世间万物,无论是有生命的动植物,还是无生命山川、大地,几乎没有谁是不信任水的。如果我们可以像水那样获得社会的信任,我们就有可能被社会委以重任。而被委以重任,是做成大事不可或缺的前提条件。
    有了大事让我们做固然好,但是否能够驾驭它却成了大问题。有的人管理一个县没有问题,管理一个省就会出乱子。能够管理多大的团队体现了一个人的能力与水平,而在这一点上,水表现得就极为出色。无论水涓涓细流,还是浩瀚的江海,水总是能显现与水量相匹配的最佳形象。如果类比于一个社会,水对自身的管理是很完美的。
水除了有以上的这些特点外还特别会善用自身之力和善借外部之时,也就是说,水能够在充分借用外部力量的情况下因势利导地、非常有效地将自身的能力发挥到最大。所谓善用自身之力说的是能够将自己本身的力量通过某种方式集中发挥出来。《倚天屠龙记》中的张无忌学了九阳真经后,体内拥有巨大的内力,但他还是无法推动“无妄位”的巨石,而在修习了乾坤大挪移之后就可以推开巨石了。乾坤大挪移没有增加张无忌的内力,只是将他的内力有效地发挥了出来。水就是这样,不仅拥有巨大的内力,还有善于发挥自身能量的技巧。无论是滴水穿石,还是水涨船高,水都能向我们展现它善用自身之力的特点。
    水不仅能善用自己的力量,还善于借用环境的力量。高山峡谷间的瀑布借用的是重力,满月时到来的潮汐借用的是天体之间的引力,对这些力的借用没有任何一件事物可以和水相匹敌。水总是因时而动,因势而动。很好的把握时机和外部势力才能将自身的力量充分地显现出来。
    一个具有了水一样性格的人就会具备以上的这些特点,他会善于发现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善于保持自己内心的渊深;会做事;守信用;善于治理团队;善于发挥自身的能力;善于把握时间和借助外部力量。不仅如此,这样的人总是利于万物而自己不争。然而,这样的特性恰恰又是社会、团体非常需要的。虽然他不争,却总会有人来请他来做事。水一样不争的品格不但不会被社会遗忘,反而会被委以重任,会获得做大事的机会。这样的不争是无害的,是不会妨碍人生价值的实现的。
    塑造水一样的性格是我们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要做的事情,尽管如此,在人生的第七、八这两个年头,人文系统的社会性单元正处于成长、发育期,在这两年采用水方案来塑造礼旋钮,进而塑造人文系统对未来的人生道路都是极其有益的。由于人的社会性单元正处于发育期,此时将水性格注入人文系统会比以后任何时候做这件事都要容易很多。给一个新系统输入观念总比改变一个已有系统要来得容易。在人生的第八年,采用水方案是一个上好的选择: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无敌大眼睛 发表于 2015-9-23 18:12:22

第九章:山峰方案,无以为继
    上一章我们接触到了几个方案,用来塑造人的社会性。其中的大部分方案与人所处的环境密切相关,很难人为设计。但在这几个方案中有一个却可以人为地进行设计,这就是山峰方案。由于山峰方案是延续孩子在人生第一阶段自然形成的自我中心认识,又可以人为干预,同时初期操作的难度并不大,因此会有许多家长有意无意地选择这个方案。尽管这个方案初期操作不难,又能延续孩子的思维认识,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维持山峰方案所要投入的人力、物力会呈指数上升。也就是说,维持孩子的自我中心意识在他6、7岁时并不太困难,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这样的维持却需要越来越多地消耗家庭的有形和无形资产。一个孩子的自我中心认识到底能维持多久完全取决于这个家庭有多少财富、名望和社会地位可以被消耗。如果我们一定要追问,到底孩子的这种自我中心思维方式可以被家长维持多久,答案是因人而异,因家庭而异的,不同的家庭所能做到的程度会有很大差异。一个很普通的家庭,由于其财富水平、社会地位的限制,是无法将孩子的这种思维方式维持多久的,而最早的山峰方案的失败者在这一年就已经出现了。
    当我们离开人的社会性单元——礼旋钮的成长期仅仅一年的时间,在人生的第九个年头,也就是现在我们所说的8岁的这一年,有些在孩子礼旋钮成长阶段采用山峰方案的家庭会悲哀地发现,继续维持孩子的自我中心意识已经有些力不从心了。没能在礼旋钮成长期建立正确社会意识的孩子现在要面临的是自我中心意识的崩塌。崩塌是一种无法控制的过程,我们也无法预计崩塌后的状况,只有默默注视这个过程,接受崩塌所造成的后果。自我中心意识的崩塌是山峰方案的必然后果,只是发生的有早有晚,越晚崩塌,后果越严重,越难以承受。这一年所发生的只是山峰方案中那些最早的崩塌者,比起那些由家庭财富、地位支撑到更晚时期才崩塌的人来说,他们是幸运的。既然山峰方案无法维系,那就不如早些结束它。就如同一个容器里盛着水,它会由于种种原因而减少,可能被喝掉,可能被使用,即使没人用,它也在不停地蒸发。维持容器总是满满的状态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一旦停止加水,很快这个容器又不满了。在这里,无论你加多少次水,无论维持这个容器保持满的状态有多久都无法改变一旦停止加水容器就不满的结果。既然如此,与其费力不停地加水,还不如早些停止这样做。维持孩子自我中心意识的山峰方案就是这样,既然最终山峰总会崩塌,不如我们从一开始就不为维持它做努力。
    类似的例子还有许多,一把刀子,要想维持他的锐利,就需要不停地磨,不停地捶打。但是由于这把刀在使用,如果我们不持续磨它,它的锋利就无法长久维持。一旦停止磨砺,刀子会很快失去它的锐利,维持刀子的锐利是无法长久的。人的财富也是这样,有谁见过长富不衰的家族。无论谁为家庭创造了多少财富,即使是金玉堆满了房子,他或他的后代也无法长久守住这些财富。如果一个人由于自己的富贵,就感觉高人一等,就骄横跋扈,那么他就要自己承担这样做所引发的、也许是自己无法接受的后果。也就是说,在山峰方案无法维系的那一刻,山峰的倒塌所造成的后果只有自己来承担,没有任何人会同情、会帮助这个面对倒塌山峰的人。这样说或许有些抽象,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活生生的例子。当一个十几岁的未成年人,在家庭的精心安排下一直生活在山峰状态中,他会做很多人都不敢做的事,他是漠视法律的。某一天,他未成年驾车(当然也没有驾照),因为非常小的行车纠纷而出手打人。在这种状况下,一直维系他山峰方案的父母高调出面为他摆平了事端,他的山峰方案渡过了危机,得以延续。然而,这个未成年人或许还不知道,他父母在社会中所积累的名誉已经在这次打人事件中耗尽了,自以为名人之后的他当时还想象不出当他再次惹出事端的时候,他父母的名气已经完全不起作用,甚至要起反作用了。果不其然,两年后,再次以强奸案出现在社会上的他和他的家庭再也得不到社会的同情,山峰方案宣告失败,山峰骤然倒塌。谁来承受这一切呢?只有他自己和一直以来维系他自我中心意识的父母。没有人同情他们,或者说没有人敢同情他们,因为,即便有人同情,也会立即招致社会舆论的谴责。这就是咎由自取的意思,一个因富贵、因名望而骄横跋扈的人,最后要自己承担大厦倾倒的后果。
    人的一生不可能总在巅峰之上,走到某个阶段的顶点,一定要下来。水之所以能够汇聚,能够保持自己的渊深,是因为处下。正如上一章所论述的,水的性格最接近道。处下才可以蓄积能量,只有蓄积了足够的能量,才能在下一次攀登更高的山峰。因此,人生中的某些阶段性成功之后,不因此而骄横,而是低调隐退,这才是符合道的特性的。
    以上的讨论由人在社会中的定位出发,我们发现了山峰方案的不可持续性,进而得出功成身退的人生规律。现在,我们就将以上的讨论归纳如下?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

无敌大眼睛 发表于 2015-9-23 18:13:12

第十章:德容器的出现和天门的关闭
    自从人的欲望在2岁就出现在人文系统中以来,回避使欲望变大的环境,试图减缓孩子欲望变大的趋势一直是摆在父母、老师面前的一个棘手的问题,其原因是在这个还没有完全长成的人文系统中,欲望的制约方还没有出现。终于在人生的第十个个年头,在9岁孩童的人文系统中,德容器开始形成了。德是欲望的制约方,德容器和欲望容器相互制约而达成某种程度的平衡。由此使得人文系统有可能稳定在某个状态之下。
    好像德的出现解决了大问题,然而,事实和我们的感觉完全不同。在这一年,解决欲望问题的能力还处在非常早期的幼稚阶段,因为刚刚长出的德容器还非常小、非常弱,它自己的成长远比要它来发挥作用重要得多。有趣的是,德容器不仅无法有效地发挥作用,它的出现还给人文系统带来了诸多问题,人们从现在开始面临回答这些问题。更加值得注意的是,此时人文系统所面临的这些问题,不仅是现在,在从今往后的许多日子里,有些人甚至需要一生的时间来回答。
    为什么会这样呢?其原因是伴随着德的出现,人文系统中与天地相连的天门也在此时关闭了。天门这个词被某些世俗化的寺院给神化了,一些所谓的大师使用它来描绘自身的超能力。然而在这里,天门表明人文系统与道相连的一个门户,道可以通过这扇门从天地直接注入给人文系统。婴儿在母体中的脐带非常适合类比这个天门,可以说脐带就是子宫中的婴儿所拥有的天门,他通过脐带直接从母体获得身体发育所需的养分。同样,天门就是人文系统、或者说人的精神世界从母体获得道的脐带,而精神的母体是天地。有了这样的类比我们就知道了,人的精神系统脱离母体的时间是在人出生后的第十个年头,这个时间比人的肉体脱离母体要晚许多。实际上,我们周围有许多生灵都具备天门,除了九岁以前的孩童,动植物都是有天门的,它们在精神层面上并不独立,它们一生都不会有天门消失的那一刻,它们是其母体——天地的一部分,而并不是像我们这样拥有独立运转的人文系统,从而成为与天地道并列的四大之一。 <IMG title="《老子》全文解说第十章:德容器的出现和天门的关闭" style="LIST-STYLE-TYPE: none; BORDER-TOP: 0px; BORDER-RIGHT: 0px; BORDER-BOTTOM: 0px; PADDING-BOTTOM: 0px; PADDING-TOP: 0px; PADDING-LEFT: 0px; MARGIN: 0px; BORDER-LEFT: 0px; PADDING-RIGHT: 0px" name=image_operate_63651397291189339 alt="《老子》全文解说第十章:德容器的出现和天门的关闭" src="http://s4.sinaimg.cn/mw690/0017VUsQgy6I34gsdbl53&690" width=690 height=464 real_src="http://s4.sinaimg.cn/mw690/0017VUsQgy6I34gsdbl53&690" action-type="show-slide" action-data="http%3A%2F%2Fs4.sinaimg.cn%2Fmw690%2F0017VUsQgy6I34gsdbl53%26690">

图11:天门尚未关闭的系统     上图表现了天门尚未关闭的系统中,处于德循环中的人的社会性单元——礼旋钮已经长成,它在等待德循环中其他部分的出现。
<IMG title="《老子》全文解说第十章:德容器的出现和天门的关闭" style="LIST-STYLE-TYPE: none; BORDER-TOP: 0px; BORDER-RIGHT: 0px; BORDER-BOTTOM: 0px; PADDING-BOTTOM: 0px; PADDING-TOP: 0px; PADDING-LEFT: 0px; MARGIN: 0px; BORDER-LEFT: 0px; PADDING-RIGHT: 0px" name=image_operate_11011397291220704 alt="《老子》全文解说第十章:德容器的出现和天门的关闭" src="http://s11.sinaimg.cn/mw690/0017VUsQgy6I34jj2ZQda&690" width=690 height=421 real_src="http://s11.sinaimg.cn/mw690/0017VUsQgy6I34jj2ZQda&690" action-type="show-slide" action-data="http%3A%2F%2Fs11.sinaimg.cn%2Fmw690%2F0017VUsQgy6I34jj2ZQda%26690">

图12:伴随天门的关闭,新出现的德容器、学习单元与礼旋钮一起闭合了德循环     上面两张图显示了天门关闭和德容器出现前后系统的状态,由于德容器和学习单元(“对礼的认识”属于一种特殊的学习单元)的出现,加之6、7岁时形成的礼旋钮,人文系统中蓄积道的循环——德循环闭合了。德循环是一个可以不断产生道,并将道蓄积起来的循环。用一个我们熟悉的事件来类比,这个循环有些像一个人财务系统中的工作循环,有了工作的人是可以持续地挣到钱的,财务系统中的钱所类比的就是人文系统中的道。
    由于人文系统是独立的,因此一定要拥有获得道、蓄积道的能力,否则,人文系统会由于失道而无法运转。9岁之前,人文系统通过天门从天地之间获取道,但是道所赋予的人的独立性告诉我们这个天门就要关闭了,之后为人文系统运转而获取道的工作需要我们自己独立去完成。为了使得人文系统具备这样的能力,德容器和学习单元就在此时随着天门的关闭而出现,德循环也由于这些单元的出现而闭合并开始工作。就如同剪断了脐带的婴儿,呼吸系统就开始工作一样。婴儿在母体里是不呼吸的,因为脐带传送着他所需的一切,而脐带剪断后立即就开始工作的呼吸系统没有任何实习的时间,尽管它自己还没有完全长好,但艰巨的工作已经开始了。婴儿的呼吸系统非常容易得病正是源于这样的状况。同呼吸系统类似,幼小的德容器和学习单元也在天门关闭的同时开始了蓄积道、制约欲望的艰巨工作。与此同时,建设自身、让德容器可以蓄积更多的道也需要同时进行。
    或许孩童的家长并没有关注到人文系统在此时需要应对天门的关闭和幼小的德容器有待培养,但是与其刚刚剪断联系的道却在此时显现出无尽的关心。就如同面对剪断了脐带的婴儿,我们需要关心他们的吃、喝、睡,而这些在母体里原本是不需要操心的。道在这一刻就像是关心新生儿的父母,向刚刚脱离母体的人文系统提出了诸多关乎这个系统未来成长的问题。
    首先要问的是人对自身整体性的认识。在道创生人的那一刻,人是一个整体,不分头和脚,也不分肉体和精神。尽管在之后的成长中,人逐渐长出了身体的各个部分,尽管在5岁时,人的逻辑旋钮的出现使得人发现自己的身体和精神有着完全不同的形象,但拥有天门的系统一直通过这条与天地相通的门户向人文系统注入着道,也同时注入着“人是一个整体”这样的认识。现在,天门关闭了,失去了与天地直接相连的人文系统还能像以前那样认为自己的灵魂和承载灵魂的肉体是一体的吗?一体性思考是相当重要的,如果我们将精神和肉体分开考虑,进而偏向哪一方,其结果不是导致偏向肉体的纵欲过度,就是导致偏向精神的逃避离世。一体性的自我认识是人在今后的日子中需要经常修炼的思维方式,因为离开了道的直接注入,人们很快就会陷入到肉体和精神孰重孰轻的权衡之中,然而这样的权衡却是无谓且徒劳的。除此之外,一体性的思考方式不仅仅是自我认识的需要,也是认识社会的重要思考基础。彼得•圣吉的《第五项修炼》中最重要的修炼就是这个一体性思维方式,他将其称之为“系统思考”。
    经历了多年世俗熏陶的我们或许对软硬和强弱有着自己默认的联系,或许我们很自动地将硬和强联系到一起,而弱自然来自于软,不然怎么会有强硬和软弱这样的词呢?然而,这恰恰是需要我们反思的部分。地球的外壳很坚硬,而太阳则完全由气体组成,显然,太阳的外壳要比地球的“软”,但恐怕没有人会认为硬的地球会比“软”的太阳要强。事实和我们的思维定式往往相反,世间最强的东西反而是那些柔软的,软到可以随便更换自身形象的东西。钢铁很硬,但它的形状一旦确定,硬度也就无法改变了。而像气一般的流体却不一样,它们可以集中自身的力量于一点,完成对坚硬的钢铁的切割。道本身就是一个完美的流体,能量是它的体现,它知道“致柔”才是不可战胜的。怎样做到致柔呢?就需要将自身的所有汇集到一处,就如同将气汇聚成一点。显然,固体尽管坚硬,但它无法做到像流体一般的汇聚。婴儿比成人柔软,却能够生长。成人尽管要坚硬许多,但一寸也长不出了。生长比维持需要更大的力量,这是常识。于是,我们基于这样的常识就得出来婴儿比成人更有力量的推论。在天门即将关闭的这一刻,道非常忧虑地问我们,离开了道的直接注入,你还能像婴儿那样,将自身的气集中,而达到致柔的状态吗?
    就如同上面一段所讨论的关于软硬的思维定式一样,我们的思维中存在着很多这样思维模式。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思维习惯中会有很多默认的规则,遗憾的是,这些规则并不一定是正确的,不一定是符合道的。例如我们对空间无限大、时间无限久的默认。这样的默认不仅仅不符合以道为基础的宇宙观,而且还阻碍着对新宇宙观的接受和理解。这样的状况在天门关闭之前是不存在的,因为道的直接注入,人在思维上的偏差会被道及时纠正过来。但是,当天门即将关闭的时候,我们非常关心自此之后的思维中是否会越来越多地堆积不符合道的规则和定理,从而阻碍我们对道的认识。就如同一幅镜子,如果不经常擦拭,上面就会逐渐布满灰尘,而在此刻之前,擦拭心灵镜子的任务是由从天门注入的道来完成的。当天门即将关闭的时候,谁将接替此项工作?我们心灵的镜子还能保持洁净?还能保持没有疵点、污点吗?
    我们的一生会做很多事情,有些事完全听任身体自动地完成,是无为的,像每天的走路、休息等等。但也有许多事情是有为的,是通过大脑思考后而通知身体完成的。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会做更多的事,更大的事。现在的问题是,天门关闭后的我们还能向道一样无为地做事吗?如果是一些只关乎个人的小事,有为、无为对社会的影响还不大。特别是对那些在日后掌握了一定社会权利,管理一定数量的人民的人,他在爱民、治国这样的大事中还能够遵循道的指引而无为地做事吗?
    至此,我们看到了在天门关闭时刻道所忧虑的四个问题,它们分别是:一体性思考、集中自身之气达到致柔、擦拭心灵的镜子和无为地做事。这四个问题也被现代管理学注意到了,彼得•圣吉所著的《第五项修炼》正是对应人们在思维中的诸多桎梏所提出的修炼方法,书中提到了改善学习的五种修炼: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望;团体学习和系统思考。这五项修炼可以分别对应我们刚刚提出的四个问题,关于这个题目,敬请参考拙著《道纪》中“用道纪的方法学习”一章。
    除了以上的四个问题之外,还有两个问题是道所关心的,它们分别对应刚刚出现在系统中的“德容器”和“学习单元”。德以容器的形式出现在人文系统中,它和欲望有着许多共同的特点。 <IMG title="《老子》全文解说第十章:德容器的出现和天门的关闭" style="LIST-STYLE-TYPE: none; BORDER-TOP: 0px; BORDER-RIGHT: 0px; BORDER-BOTTOM: 0px; PADDING-BOTTOM: 0px; PADDING-TOP: 0px; PADDING-LEFT: 0px; MARGIN: 0px; BORDER-LEFT: 0px; PADDING-RIGHT: 0px" name=image_operate_30791397291274807 alt="《老子》全文解说第十章:德容器的出现和天门的关闭" src="http://s1.sinaimg.cn/mw690/0017VUsQgy6I34ntV3Wa0&690" width=484 height=406 real_src="http://s1.sinaimg.cn/mw690/0017VUsQgy6I34ntV3Wa0&690">

图13:倾向无为单元与两个容器的关系     首先,作为容器的它们都是储蓄东西的;其次,填充它们的填充物都可以变成新的容器。填充欲望的各种填充物,诸如物质、权力、声、色等等都会在填进欲望后变成新的欲望,从而使欲望变大。而填充德容器的是道,道可以在填充进德容器之后转变为新的德,从而使得德变大。欲望和德尽管在存储和变大的方式上有着共同点,但它们也有不同的地方。欲望是无为变大的,也就是说,欲望的填充物变成新的欲望的过程不受人的控制,是自动完成的。而德的填充物道变成新的德却是有为变大的,它不会自动完成。这样一来,人文系统中那个先天就具备的单元“倾向无为”就会倾向无为变大的欲望,而制约有为变大的德。在这种情况下,有意识地增强德的蓄积就成为了我们要面对的问题。由于德容器中蓄积的是道,道具有流体的特性,蓄积流体需要处下,需要为雌。也就是说,在社会交往中要有意识地让自己处于较弱的一方,这样才会有利于道的蓄积,有利于德的变大。从现在开始,从在天门开阖的这一刻,也就是从打开的天门关闭的这一刻起,我们的自己的人文系统还能像道所需要的那样处下,那样为雌吗?
    在人文系统脱离母体的时候,道对离开自己,自行运转的系统所提出的最后一个问题是有关学习单元的。学习单元构建在德循环之上,系统中的道从中穿过。 <IMG title="《老子》全文解说第十章:德容器的出现和天门的关闭" style="LIST-STYLE-TYPE: none; BORDER-TOP: 0px; BORDER-RIGHT: 0px; BORDER-BOTTOM: 0px; PADDING-BOTTOM: 0px; PADDING-TOP: 0px; PADDING-LEFT: 0px; MARGIN: 0px; BORDER-LEFT: 0px; PADDING-RIGHT: 0px" alt="《老子》全文解说第十章:德容器的出现和天门的关闭" src="http://s12.sinaimg.cn/mw690/0017VUsQgy6I34qipbt7b&690" real_src="http://s12.sinaimg.cn/mw690/0017VUsQgy6I34qipbt7b&690" action-type="show-slide" action-data="http%3A%2F%2Fs12.sinaimg.cn%2Fmw690%2F0017VUsQgy6I34qipbt7b%26690">

    但这是一个带有阻塞结构的单元。 <IMG title="《老子》全文解说第十章:德容器的出现和天门的关闭" style="LIST-STYLE-TYPE: none; BORDER-TOP: 0px; BORDER-RIGHT: 0px; BORDER-BOTTOM: 0px; PADDING-BOTTOM: 0px; PADDING-TOP: 0px; PADDING-LEFT: 0px; MARGIN: 0px; BORDER-LEFT: 0px; PADDING-RIGHT: 0px" name=image_operate_90501397291394920 alt="《老子》全文解说第十章:德容器的出现和天门的关闭" src="http://s11.sinaimg.cn/mw690/0017VUsQgy6I34tWfQm2a&690" width=525 height=178 real_src="http://s11.sinaimg.cn/mw690/0017VUsQgy6I34tWfQm2a&690">

    学习单元的阻塞结构标明了一个人的学习能力,完全阻塞的是“不学”。每个人的学习单元从9岁这一年长成开始,其阻塞程度就不相同。于是。有的人学习能力强一些,有的人学习能力就差一些。这个阻塞结构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学习能力强的人如果一直不努力维持自己的学习,其能力会下降,阻塞程度会增加;而一个学习能力差的人,经过针对自己学习能力的修炼,有可能将阻塞程度变低。如果一个人不注意自身的学习,使得这个阻塞结构变成了“不学”,那么这个单元中原本可以变化的阻塞结构会在40岁左右的时间完全锈死,以至于在后半生不再有学习能力。关于学习单元锈死的状况我们会在后面的第四十一章遇到。 <IMG title="《老子》全文解说第十章:德容器的出现和天门的关闭" style="LIST-STYLE-TYPE: none; BORDER-TOP: 0px; BORDER-RIGHT: 0px; BORDER-BOTTOM: 0px; PADDING-BOTTOM: 0px; PADDING-TOP: 0px; PADDING-LEFT: 0px; MARGIN: 0px; BORDER-LEFT: 0px; PADDING-RIGHT: 0px" name=image_operate_6831397291447337 alt="《老子》全文解说第十章:德容器的出现和天门的关闭" src="http://s11.sinaimg.cn/mw690/0017VUsQgy6I34xOMVI7a&690" width=525 height=200 real_src="http://s11.sinaimg.cn/mw690/0017VUsQgy6I34xOMVI7a&690" action-type="show-slide" action-data="http%3A%2F%2Fs11.sinaimg.cn%2Fmw690%2F0017VUsQgy6I34xOMVI7a%26690">

    而一个注意加强自身学习能力的人经过持续的修炼有可能将这个阻塞结构完全打开。完全打开后,学习单元就没有存在的意义了,因为它会等同于流传道的通路。这种状况下学习已经不存在,但又是好事情,因此是“绝学无忧”。 <IMG title="《老子》全文解说第十章:德容器的出现和天门的关闭" style="LIST-STYLE-TYPE: none; BORDER-TOP: 0px; BORDER-RIGHT: 0px; BORDER-BOTTOM: 0px; PADDING-BOTTOM: 0px; PADDING-TOP: 0px; PADDING-LEFT: 0px; MARGIN: 0px; BORDER-LEFT: 0px; PADDING-RIGHT: 0px" name=image_operate_39381397291555079 alt="《老子》全文解说第十章:德容器的出现和天门的关闭" src="http://s4.sinaimg.cn/mw690/0017VUsQgy6I34Dd4Wv83&690" width=525 height=363 real_src="http://s4.sinaimg.cn/mw690/0017VUsQgy6I34Dd4Wv83&690" action-type="show-slide" action-data="http%3A%2F%2Fs4.sinaimg.cn%2Fmw690%2F0017VUsQgy6I34Dd4Wv83%26690">

    “绝学无忧”是人生发展的一个指标性事件,它将会在人文系统进入到第四个阶段,也就是20岁之后的某个时段出现。当然不是所有的人都会有这样的经历,有许多人,一生之中也没有达到这种状态。
    20岁对于目前9岁的孩童还过于遥远,但学习单元出现在系统中已经给我们带来了问题。学习单元不仅通过其阻塞结构挡住了一些道,使其无法流入德容器。另一方面,由于学习单元的阻塞结构,使得它出口处的通道变窄了。水的流动我们都知道,狭窄的地方流速会变快。在这里也是一样,道的流动在阻塞较为严重的学习单元处变快了。就如同江河中的水,快速的流动会导致波涛的翻涌,但快速的流动并不意味着流过的水量大。金沙江因狭窄而水流湍急,接近入海口的长江要平静很多,但众所周知的是,处在下游的长江,其水流量要远远大于处在上游的金沙江。学习单元的阻塞结构就如同狭窄的河道那样,也会加快道的流动。有意思的是,人文系统中道的流速增加会给人带来快乐的感觉,比如欲望刚刚满足的时候,再比如做某些事情成功的时候。而在这里,是学习单元的阻塞结构导致了道的流速增加,并因此为人文系统带来快乐的感觉。于是,我们面临一个奇怪的状况,学习单元的阻塞对于人文系统原本并非好事情,但正是由于阻塞加速了道的流动,流速加快的道让学习单元反馈出一个快乐的信息。也就是说,我们所接收到的从学习单元传上来的流速信息变换了形象,当学习单元感受到其中道的流速增加时,它告诉我们的是:我知道了、我了解了、我很高兴,我们会因此以为自己学到了知识。这就是为什么往往那些学习能力不强的人会为某些一知半解的知识而沾沾自喜。一个人的学习单元由于道的流速增加所传达给我们的信息就是“有知”。如果另一个人,他的学习单元阻塞程度较低,甚至于完全没有阻塞,那么,学习同样的知识,道在他的学习单元处的流速就会比前面的那个人慢。虽然他也学到了同样多的知识,但是学习单元没有给他反馈足够程度的快乐,他不会觉得自己有多么的“有知”,甚至他会认为自己“无知”。可见,“有知”还是“无知”并非一个人真正拥有多少知识,而是他自己的学习单元所探测到的道的流速,并反馈出来的结果。
    有了这样的认识,我们就了解了,原来认为自己“有知”还是“无知”完全是自己的学习单元测量的结果。而学习单元的测量值又和它的阻塞程度相关(成反比)。于是,我们发现自我感觉的“有知”还是“无知”是不太靠谱的,甚至应该让自己总有“无知”的感觉反而更安全些。因此,在天门关闭、学习单元出现的时刻,道问我们的最后一个问题就是:就算你日后明白四达、无所不知了,还能感觉自己无知吗?
    从这一年开始,人的精神世界切断了与母体相连的脐带。如同母亲对待切断脐带的婴儿那样,道对即将独立运行的系统提出了六个它所关心的问题。尽管我们已经讨论了这六个问题,但为了加深印象,我们还是再次罗列如下:
[*]失去了与天地直接相连的人文系统还能像以前那样认为自己的灵魂和承载灵魂的肉体是一体的吗?
[*]还能像婴儿那样,将自身的气集中,而达到致柔的状态吗?
[*]要经常擦拭心灵的镜子,心灵的镜子还能保持洁净?还能保持没有疵点、污点吗?
[*]在爱民、治国这样的大事中还能够遵循道的指引而无为地做事吗?
[*]自己的人文系统还能像道所需要的那样处下,那样为雌吗?
[*]当我们明白四达、无所不知的时候,还能感觉自己无知吗?

    这几个问题从现在就需要回答,并有可能回答一生。对这六个问题的回答恰恰是我们自身的修炼,通过修炼可以使我们改善自身系统,使其可以更加顺畅地运行。学习单元的阻塞结构就可以通过回答这六个问题所做的六层修炼而得以改善,以至于我们有可能最终将学习单元的阻塞彻底消除。 <IMG title="《老子》全文解说第十章:德容器的出现和天门的关闭" style="LIST-STYLE-TYPE: none; BORDER-TOP: 0px; BORDER-RIGHT: 0px; BORDER-BOTTOM: 0px; PADDING-BOTTOM: 0px; PADDING-TOP: 0px; PADDING-LEFT: 0px; MARGIN: 0px; BORDER-LEFT: 0px; PADDING-RIGHT: 0px" name=image_operate_66671411475107618 alt="《老子》全文解说第十章:德容器的出现和天门的关闭" src="http://s4.sinaimg.cn/mw690/0017VUsQgy6I34KIXuj03&690" width=690 height=399 real_src="http://s4.sinaimg.cn/mw690/0017VUsQgy6I34KIXuj03&690" action-type="show-slide" action-data="http%3A%2F%2Fs4.sinaimg.cn%2Fmw690%2F0017VUsQgy6I34KIXuj03%26690">

图14:通过修炼改善学习单元的阻塞程度     回答这些问题,进而对自身学习的改善,其最终目的还是要通过德循环来增加德容器中道的蓄积,增大德容器。德本身不是天生就有的,也不是永生的。道为了脱离了母体、独立运行的人文系统准备了这个设备,用来蓄积世间万物生长、发展都需要的道。德由道而生,并由道来蓄积。既然如此,我们或许会关心这种蓄积的发展方向是什么,有没有尽头?在这里,我们使用物质的蓄积来类比可以获得很直观的认识。
    物质的蓄积在开始阶段是蓄积的越多体积就越大,例如小溪汇成大河,江河汇成大海,比大海再大的是地球,比地球大的是恒星。但是这种物质越多,体积越大的规律不会一直延续下去,当物质多到一定程度就会发生本质的变化,变成物质越多,体积越小,这就是黑洞。黑洞的质量要比恒星大,但体积很小。比起正常的星球尺寸,黑洞的直径可以被看作为零。黑洞不仅仅是尺寸很小,而且是质量越大的黑洞,体积就越小。如果在黑洞的基础上进一步的蓄积物质,到了某个程度会发生进一步的质变。此时,这个蓄积的物质团已经无法标明其尺寸和状态了,因为大质量的蓄积导致它进入到了有无混合的状态,也就是无法分清有还是无的状态。在第一章我们就已经知道了这个无法分清有还是无的状态叫“玄”。
    通过以上的类比,我们可以得知,道蓄积在德里面所显现的状态。开始时,道蓄积越多,德的尺寸就越大,在这个阶段,我们可以用下德和上德来区分其储存道的多少。当道蓄积到一定程度,德的尺寸急剧收缩,收缩成一个点,并且是道蓄积的越多,德的尺寸越小,这个阶段可以被称作孔德。在此基础上的蓄积会发展到有和无不停地转换、无法分清有还是无的“玄”状态,此时的德是“玄德”。“玄德”是道蓄积到极致的结果,“玄”是“有”和“无”的总称,因此不是“有”。这种状态尽管由道的蓄积所致,但不能称之为“有”,因此是“生而不有”。在进一步讲,这样的状态是道所为,但所为的是一个不停的运动状态,这个状态是道蓄积到某种程度后自动形成的,而不是特意维持的,因此是“为而不恃”。最后,这种蓄积到极致的德完全显现道的特征,可以将长久地存在,因为它已经具备了完全自如的循环状态,道在这里是循环的动力,像是发动机里的燃料,而并不是控制这个发动机的操作者,也就是“长而不宰”。
    这一章我们遭遇了许多状况,先是人在9岁时天门关闭了。失去了与道直接相连的通路,我们面临六个需要长期回答的问题,并通过回答这些问题进而对我们的人文系统加以改善。而后我们面对刚刚在系统中出现的学习单元和德容器,学习单元所提供的快乐信息古怪而有趣,而德容器的终极蓄积是一个像永动机一样的“玄德”,是人们从这一刻起为之奋斗的目标。在这一章即将结束的时候,让我们欣赏一下以上讨论的简化版: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涤除玄览,能无疵乎?爱民治国,能无为乎?天门开阖,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无知乎?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无敌大眼睛 发表于 2015-9-23 18:13:39

第十一章:有无相对性之于德容器     我们可以用较为轻松的心情进入到人生的第十一个年头,原因是10岁孩童的人文系统在这一年没有什么大事件发生。这个系统目前的主要任务是加强刚刚开始工作不久的德容器,使其可以储存更多的道。而对于一个刚刚出现的重要部件来说,最为典型的特征是相对性的出现。就如同第二章,在人刚刚出生后的一年里,出现了诸多相对性因素。可以说这一章是第二章内容的扩展和延续,不仅如此,这一章所处的位置也与第二章相类似。第二章处在人的肉体脱离母体(断开脐带)后的第二年。而这一章所对应的人生第十一个年头又是人的精神脱离母体(天门关闭)后的第二年。
    在第二章我们接触了许多相对的概念,它们因与对方比较而存在,但这只是相对性的一个方面,现在我们需要进一步介绍相对概念的特点。除了因对方而存在之外,相对的概念还具有内容的相对性,即这个概念所代表的内容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这样说可能不太容易理解,举个例子就会清楚了。在第二章我们接触了“有”和“无”,这是一组相对的概念,它们因和对方比较而存在。在第二章中我们说宇宙、万物诞生时是“无”,诞生后就是“有”,在这里“无”和“有”各自代表一个事物还没有创生时和创生后的状况。但是,这只是使用“有”和“无”这两个相对性概念时的一种情况,我们完全可以改变它们所代表的内容。例如用三十辐木条可以做一个车轮,这些做成车轮的木条就可以定义为“有”。但是仅仅有这些木条还不够,车轮中间需要有一个园洞用来放置车轴,这个洞是空的,与那三十辐木条相对应,它就是“无”。正是因为这个“无”(洞),车轴才可以放置,才有了车的功能。再比如用陶土来做碗、罐等容器,一定要在陶土中间留出或大或小的空间。在这里,陶土是“有”,容器中的空间就是“无”。也正是由于这个“无”,才有了容器的功能。还有,我们用砖瓦木材来盖房子,不能盖一个实心的,一定要有空间。于是,我们可以定义这些盖房的材料是“有”,而房子中的空间就是“无”。还是由于这个“无”,才有了房子的功能。
上面这三个例子解释了有和无的相互对立和相互依存的关系,像这样的例子还可以有很多。这三个例子很相像,都是定义某些具体的物质是“有”,这些物质以某种形式所围起来的空间就是“无”。展现在我们面前的那个东西是“有”,而它所提供的功能一定是通过其中的“无”来展现的。这样的联系我们还可以反过来用,也就是说,“有”是我们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而我们并不使用和消耗这个东西,我们使用和消耗的是“无”。没有“有”,就无从使用其中的“无”,没有“无”,做出来的“有”就没有用。从这些例子可以看到,“无”、“有”并非特指某个东西,当然也不特指宇宙,它们可以灵活地运用。尽管它们所包含的内容可以改变,但不变的是,当它们所包含的内容被定义了以后,那个有着具体形象的一定是“有”,而提供相关使用功能的一定是“无”。
    “有”和“无”这一组相对的概念也可以用于人文系统。德出现在系统中,它有自己的形象,就是容器,因此德容器是“有”。而德中所存储的道没有具体的形象,它是被德所围起来的空间,因此是“无”。现在,德容器出现在人文系统中有一年了,此时的德容器拥有了一定的存储能力,于是我们面临到底是使用它存储的道,还是继续建设德、并使其变大的抉择之中。存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做的事,手中的钱如果不存就可以用掉它从而改善生活。但如果我们将它们存进银行就可以带来利息,也就是更多的钱。将钱存储起来会带来利,而只有花钱才会应对我们日常所用。同钱和储蓄的关系相类似,将道存储起来可以建设更大的德,这就是带来利,但人的肉体和精神的日常所需,人文系统的运转都需要消耗道。如果我们定义德是“有”,“有”会带来利;与此相对应,德中存储的道就是“无”,只有这个“无”才是为我们所用的。面对使用德中存储的道,是用掉它还是继续建造更大的德,这样的问题没有一个简单的答案,而是要根据我们当时所面临的状态来选择。就如同我们要回答手中的钱是花掉还是存起来一样,那一定要结合当时的状况来决定。面临是否花钱的我们在生活实践中会逐渐了解现金和储蓄的关系,并依据这样的了解来决定手中的钱是花掉还是存起来。因此,了解德容器与道之间的关系对我们来说比简单地决定是否使用德容器中的道要重要很多。在德容器刚刚长成不久这一年,进一步了解相对性的特点和使用方法是非常重要的。现在,让我们将以上有关相对性的认识简化如下: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无敌大眼睛 发表于 2015-9-23 18:14:10

第十二章:身心的建立
    身和心这两个概念一直有些含糊不清。如果是人的生理系统,我们非常清楚哪里是身,哪里是心。但是我们还经常使用这两个概念来描绘人的心理系统。例如,我用心做事了,这其中的心指的是哪里呢?又比如,我说做一件事身体力行,这里面的身指的又是什么。说一个人身心不健康,是哪个部分出了问题?而身心憔悴又指的是哪个部分不堪重负?
    在跟随着老子,依照人的成长顺序认识道的旅程中我们已经学到了许多东西。不错,我们完全可以在这个旅途中看到人文系统中那个部分是心,哪个部分是身。而人的身和心恰恰是在天门关闭后的这几年建立的。在第十章我们了解到,人在9岁时关闭了与天地直接相连的通道。正是由于天门的关闭,人文系统才成为了一个独立运行的系统。在我们的认识范畴中,除了人,只有道、天、地是这样独立运行的系统。而看上去与我们人类很相似的动物却不是这样,它们都具有与天地相连的天门,它们是天地的一部分,它们不是独立的。按照这样的结论不难推断出,人在天门关闭后所衍生出的功能单元是为了应对系统独立运转而建立的,这些单元是动植物所不具备的。现在,我们回顾一下人文系统的成长历程,不难发现在天门关闭后有四个单元有待成长,它们分别是学习单元、德容器、仁旋钮和寻求合理性单元。仔细考察这四个单元的特点,我们会清楚地看到它们恰恰是人之所以为人的重要特征。学习单元的阻塞结构会带来学习的快乐,德容器会将我们生命的活力(道)储存起来,仁旋钮的功能是关于做事的,我们马上就会讨论它,而寻求合理性单元是人对自身存在价值合理与否的追问单元。在这四个单元中,德容器就是人文系统中的“心”,而仁旋钮就是人文系统中的“身”。
    为什么德容器是“心”呢?德容器是用于存储道的,而道是生命的活力,是维持人文系统运转的能量。显然,这个储存能量的容器就和心脏有着同样的功能。对于仁旋钮是“身”的结论是由仁的定义推演而来的。仁的定义是:做正确的事。也就是说,做事这个环节是有仁旋钮自动完成的,并不通过大脑。仁旋钮只需要和人文系统中的是非观比对,如果是正确的事,它就自动去做。就如同我们看到开着的水龙头都会自动去关一样,这样的动作是由身体自动完成的。因此,仁旋钮就是人文系统中的“身”。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说,所谓的用心做事,实际上是在消耗自己德容器中所存储的道。而身心憔悴则表示人文系统中德容器和仁旋钮正在承受巨大的压力,处于不正常的工作状态。于是我们可以说,身和心是天门关闭后为了支撑人文系统独立运行所出现的两个功能单元,它们是动植物所不具备的。
    在两年前,系统在天门关闭后马上就产生的德容器之后,这个做事旋钮在人生的第十二个年头(11岁)才出现在系统中。关于仁的定义,现今通用的解释过于含混和复杂,实际上,它的定义很简单,就是:做正确的事。关于仁的定义和功能特点,敬请参看拙著《道纪》第五章和《玄德》第五部分的第三章,在这里不再做论述,只是直接引用《道纪》和《玄德》所论述的结果。同早些时候出现的逻辑旋钮和礼旋钮一样,仁也是以一个可以调节的旋钮形象出现在系统中的。 <IMG title="《老子》全文解说 第十二章:身心的建立" style="LIST-STYLE-TYPE: none; BORDER-TOP: 0px; BORDER-RIGHT: 0px; BORDER-BOTTOM: 0px; PADDING-BOTTOM: 0px; PADDING-TOP: 0px; PADDING-LEFT: 0px; MARGIN: 0px; BORDER-LEFT: 0px; PADDING-RIGHT: 0px" name=image_operate_77581398049885427 alt="《老子》全文解说 第十二章:身心的建立" src="http://s16.sinaimg.cn/mw690/0017VUsQgy6Ih4EpDErdf&690" width=690 height=452 real_src="http://s16.sinaimg.cn/mw690/0017VUsQgy6Ih4EpDErdf&690" action-type="show-slide" action-data="http%3A%2F%2Fs16.sinaimg.cn%2Fmw690%2F0017VUsQgy6Ih4EpDErdf%26690">

图15:仁以旋钮的形式出现在系统中     正如上图所示,仁是一个有着多个档位的旋钮,每一档对应着道在经过这个旋钮是所表现的不同的损益。也就是说,道在经过仁旋钮后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增加或减少。这有些像财务系统中的投资,仁的每个档位对应着不同的投资项目,显然,不同的项目,其资金回报率是不一样的。图中的仁旋钮显示了几个不同的档位,但这些档位所表示的内容由于与我们正在讨论的问题关联不大,因此不在这里详述,如有兴趣,请参见《玄德》第五部分的第三章。
    从图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当仁旋钮出现之后,道循环就在德容器,学习单元和仁旋钮的串联下闭合了。在几章之前我们讨论礼旋钮的时候曾经介绍过,由礼旋钮调节的德循环很像财务系统中的工作循环。现在,如果我们还要用财务系统来类比的话,这个由仁旋钮调节的道循环就类似于投资循环。有些投资经验的人都知道,对于回报来讲,投资比工作的收益和风险都要大。好的投资会得到是几百年的工作也换不来的收益,但坏的投资不仅不会获得收益,反而会赔掉本金,甚至使得自己破产。可见,谨慎调节自身的仁旋钮,也就是善待自己的“身”是使得人文系统安全稳定的重要环节。在本章开始部分我们还说过,人文系统中那几个在天门关闭后出现的系统是为了独立的人而特意设计的,这几个单元在那些一直拥有天门、并不独立于天地的动物身上并不存在。因此,动物的精神系统中也不具备道循环。拥有道循环对于人来讲是非常必要的,但它不一定是件好事。类似于投资的道循环即有可能获得很多的道,从而使得这个人有许多正能量;在另一方面道循环也有很大的可能损失系统中的道,系统会因为失道而显现非常负面的人格。而这种分化很大的状况就很少会在动物身上看到。
    正是由于道循环这种高风险、高回报的特点,我们才需要更加在意这个循环中的各个部分。由于德容器是“心”,而仁旋钮是“身”,因此,我们需要更加在意自己身心的健康。在有伤害到我们的事件发生时,应该尽量保护自己的身心不受伤害,有时甚至需要放弃对自身表层器官的保护,而保护自己的身心不受伤害。
    为什么会有伤害自己的事情发生呢?因为我们有欲望,因为欲望必须要在一定程度上被满足,而满足欲望的任何途径都会或多或少地伤害人文系统中的某个单元。就如同我们需要吃饭,不同的食物有不同的营养,也有不同的伤害。难道就由于食物的这些伤害我们就不吃饭了吗?同样的道理,满足欲望的过程会伤及人文系统的不同单元,但我们不能因为这些伤害就不去满足欲望。因此,在这些伤害中选择那些轻的,我们可以承受,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讨论哪种满足欲望的途径会伤害哪个单元之前,让我们先看看人文系统各单元之间的内外关系,从而确定那些单元可以承受适当的伤害,而那些单元需要重点保护。 <IMG title="《老子》全文解说 第十二章:身心的建立" style="LIST-STYLE-TYPE: none; BORDER-TOP: 0px; BORDER-RIGHT: 0px; BORDER-BOTTOM: 0px; PADDING-BOTTOM: 0px; PADDING-TOP: 0px; PADDING-LEFT: 0px; MARGIN: 0px; BORDER-LEFT: 0px; PADDING-RIGHT: 0px" name=image_operate_95831398049953816 alt="《老子》全文解说 第十二章:身心的建立" src="http://s6.sinaimg.cn/mw690/0017VUsQgy6Ih4HcWyx55&690" real_src="http://s6.sinaimg.cn/mw690/0017VUsQgy6Ih4HcWyx55&690">

图16:人文系统中各单元的内外关系     上图中左侧的逻辑旋钮由于有指向宇宙观的三个位置,因此也可以称之为观念旋钮。人的观念由人的感官加以认识,又由感官所表达。因此,与人的观念紧密相连的是眼,耳,口等外部感官部件。与此相对应,图右侧的仁旋钮和德容器对应人的身心,是对应人的内心部分。
    有了以上的模型,我们就可以看看由于满足欲望所做的事会伤害哪些对应的单元。首先,色彩对欲望的满足会伤害色彩的接收器官,也就是“目”。经常看色彩斑斓的画面会使人对色彩的感觉变得麻木。经常看高水平的比赛,会使人对低水平的竞争感到厌倦。经常看惊险的大片会使人不愿意看节奏稍微慢一些的影片。这些都可以归结为五色对目的损伤。除了五色,声音、音乐也会对它的接收器官有类似的损伤。听了好听的音乐,“耳”就会要求更加好听的。巨大的声音会造成耳内嗡嗡作响,甚至会导致暂时或永久的耳聋。同样,各种美味佳肴所损伤的是与其相对应的接收器官——“口”。总吃山珍海味的人会对吃饭产生厌倦,就像《甲方乙方》中的那个大老板,一定要把他放到一个吃不上饭的地方,他的食欲才会得以恢复。
    上面说到了五色、五音、五味对目、耳、口的损伤,这三种满足欲望的方式所损伤的是人的外部器官,而下面要提到的两种方式则会分别损伤人的身心。上一段说到看高水平的比赛属于五色,会损伤人的目。但是参加比赛就完全不同了,如果置身于诸如骑马狩猎这样的追逐、竞赛之中,自己的心会随着竞赛的进程而激荡。因此,各种各样的竞赛、竞争、攀比所伤的是人文系统中的心,损失的是德容器。一场比赛下来,输的一方固然懊悔、沮丧,赢得一方也不会有多轻松。不是为赢的太过容易而感到失落,就会为赢得太过惊险而产生后怕。无论输赢,比赛的哪一方在竞赛之后都会或多或少地损伤德容器(心)。除了这种令人心发狂的竞赛之外,难以得到的东西会影响人的行为。恐怕每个人都有特别想得到某种东西、却由于种种原因而无法获得的经历。有的时候,就是这种对难得之货的渴求,会使得一个人做出他自己都想象不到的事情。为了iphone而卖肾,为了坐一次宝马而卖身,许多匪夷所思的事件每天都在发生。这就是难得之货妨碍了我们的行为。而人文系统中主管做事的是仁旋钮,是我们自己的身。可见对难得的东西的渴望会损害我们的行为,损伤我们的身。
    现在问题变得明朗了,当我们面对会带来不同损伤的欲望满足方式时,应该如何选择呢?圣人知道该怎么做,其原则是:为腹不为目。也就是说选择损伤外部器官的方式,尽量避免选择对身心有损伤的方式。说的明白一些就是,我们要选择对目、耳、口有损伤的五色、无音、五味来满足欲望,从而避免给身心带来损伤的驰骋畋猎和追逐难得之货。身心是象棋中的车,口耳目是象棋中的卒,在不得不丢子的时候,选择丢卒保车。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在人生的第十二个年头,我们遇到了姗姗来迟的仁旋钮,这是人文系统中的身。关于身的讨论实际上还没有完结,仁旋钮并没有在这一年就完全长好,它的成长会延续到下一年,于是,关于身的讨论也会延续的下一章。

无敌大眼睛 发表于 2015-9-23 18:14:43

第十三章:身心带来了惊患
    当我们来到人生的第十三个年头(12岁),人文系统的搭建已经接近尾声,只差最后一个单元还没有长成。但我们现在还无暇分神去顾及那个没有长成单元,因为刚刚出现不久的德容器和还没有完全成形的仁旋钮给我们带来了一些必须面对的问题。
    当我们有了德容器和仁旋钮,也就是心和身之后,就多了两个可能受到伤害的单元。要想让这两个支持系统独立运行的单元更好地发挥作用,就必须首先面对它们有可能会受到什么样的伤害。简单来说,对应于心的伤害是惊,而对应于身的伤害是患。心和身不仅给我们带来了独立于天地的动力系统,同时也带来了惊患。如果我们不了解这些,心和身无法正常工作不说,我们的一生还要为它们带来的惊患所困扰。
    宠和辱都有可能造成针对心的伤害,为什么这样讲呢?受辱会伤心、会导致心惊是很好理解的,就这样简简单单一说就会得到的共鸣。而究其缘由,这是由于受辱会导致系统失道,也就是受辱会使得自己生命中的活力由于流出而减少。这就如同财务系统中的现金流失一样。受辱是外力进入到自己的人文系统中,打乱了系统的日常运转,从而导致失道。自身系统因外力而失去的道是否被伤害我们的外力所拿走了呢?这到不一定。就如同八国联军进了圆明园,他们会抢走一些东西,但是他们烧掉的更多。施暴的外力并不在乎它所进入的人文系统日后如何运转,只是肆意地破坏并抢走它们能够抢走的东西。可见受辱一方的人文系统中,存储道的德容器是首当其冲的受伤害者。外力的破坏会给我们的内心留下久久不去的伤痕,德容器遭到损伤后会经过很长时间才有可能修复。因此,当屈辱到来时,无论大脑做了如何充分的准备来迎接,心却不会因为有了这样的准备而停止惊颤。现在我们知道了,原来心才是屈辱的直接承受者和被破坏者。
    受辱导致心惊,这还比较容易理解。但受宠一样会伤到心、会导致心惊就有些难以理解了。上面讲了,受辱导致道的流失,导致生命的活力降低。那么,与之相反,受宠一定是有外部的道注入进我们的人文系统。既然有道的注入,怎么还会伤到我们的心呢?的确,受宠的人文系统会有道的流入,但遗憾的是在某些情况下这些道是存不住的。看着无法存入的道,心同样会有惊的感受。为什么会存不住呢?这和人文系统以什么方式面对道的流入有关。总体来讲,道可以流入的人文系统一定是居下位的,而受宠的人一定也是居下位的。可见受宠实际上就意味着居下位、意味着道的流入。通过居下位来获得道的流入原本是件好事,但问题是存在两种居下位的方式把问题复杂化了。哪两种方式呢,一种是“处下”,一种是“为下”。我们先来看“处下”的人文系统,“处下”是一种主动的方式,是自己心甘情愿的。这种方式接近水,是“处众人之所恶”的。这样的居下位,其整个人文系统的所有部件都处在下位,当然也包括心,也就是德容器。这样一来,当“处下”的人文系统由于受宠而有道流入时,承接道的德容器、也就是心,处在可以接收道的位置,流入的道被德容器所吸纳。这样的受宠不但不会受伤,反而有益于系统中道的蓄积。因此,“处下”的人文系统不会由于受宠而伤到心。
    现在我们再来看看“为下”的人文系统。所谓“为下”是自己有意做低,这种做低是刻意的,有时还带有某种目的。这种有意地“为下”,其心并不一定也处于下位。例如有些人身处被领导岗位时,他是为了将来能够领导别人而身居下位的。这种情况是“为下”,是人为地做低自己的意思,这同水的“处下”有区别。他不是心甘情愿,于是他的心并没有随着他的地位而处下,他的心可能会比领导还高。从前面的分析我们知道,心是存储道的德容器。如果存储道的容器处在高位,当系统由于受宠有道流入的时候,我们拿什么来存储它呢?如果不存储,任由道在系统中肆意流动是很麻烦的。这就如同我们倒水,接水的容器一定要放低。如果我们将接水的水杯举高,同时还要倒水,其结果是洒一身水。我们还可以用财务系统来类比,受宠就类似于财务系统突然增加一笔现金,但由于存储它的容器位置太高,我们无法将这笔现金存起来。如果我们缺乏这样的经历,那么就看看电影里那些用现金的非法交易,参与交易的财务系统,其运转都不是很正常。看着自己的系统有道注入,肩负存储道的功能的德容器(心)此时却在高处,出于职责的本能,心会强行向下试图储存本该由它储存的道。但问题是,心并没有做这样的准备,仓促向下的结果是使得自己撕裂而受伤。于是,我们看到了,在“为下”使得人文系统有道注入的情况下,“为下”也使得心处于高位而没有做好接收道的准备。强行向下、或眼睁睁地看着道的肆意流动,心因此而受到了伤害。
    综上所述,无论是辱还是“为下”的宠,都会伤及人文系统的德容器,也就是心。针对于心的伤害是惊,于是,我们将这样的现象称之为“宠辱若惊”。
    说完了心的伤,再来看看身的伤。同生理系统的身类似,对于人文系统中的身(仁旋钮)的伤害也是病患。所谓病患,就是某个器官出了问题,工作不正常。但人文系统的各个单元都会出现病患,既然如此,为什么我们非要单拿出仁旋钮(身)来,注意它的病患呢?这和仁旋钮的工作方式密切相关。前面说了,仁旋钮处在道循环上,类似于财务系统中的投资。如果这个仁旋钮有了病患,那么它的工作就不会正常,就不会按照预期产出更多的道。但这还不是主要的问题,因为仁旋钮和人文系统中其它单元的最大不同是它会消耗道,就如同投资失败一样。其它单元得了病患可以等一等,看看有什么恢复的方法,但仁旋钮有了病患是等不得的,因为那样会导致系统不停地损失道。这就如同投资的项目出了问题是等不得的一样,多等一天就多一天的损失。因此要像对待大病那样对待人文系统中的身,就是因为我们有个可能损失道的身、有个像大病一样会危及系统的身。如果我们没有这个身,即仁旋钮,我们会有什么问题呢?还是和投资类似,如果一个人不投资,他的财务系统是平稳的,这个系统不可能挣来很多的钱,但也不会有大的损失。
    既然我们需要像对待大病一样对待自己的身,我们就需要知道该关注些什么。前面说了,身就是人文系统中的仁旋钮,而仁的定义是“做正确的事”。可见,所谓关注自己的身就是关注自己的做事能力。一个人做事可能会成功,也可能会失败,但远比结果重要的是做事过程中自己的方法是否正确。做事过程正确,但欠缺运气没有做成,这对自己来说是不算坏事。而做事过程并不清晰,最后成功的大部分因素是运气,则更需要自我反省。如果一个人能够更加看重自己的做事能力而非结果,那么就可以将管理社会的责任交给他。如果一个人能够爱惜自己的做事能力而非结果,那么就可以将社会托付给他。也就是说我们在选择社会、组织的管理者的时候,应该选择那些慎重对待自己做事能力和做事过程的人。反过来说,如果一个人想在社会中成就自己,就应该时刻关注、反省自己每一次做事的过程是否正确,每一次做事是否认真,而不是这关注结果。现在,我们将上面的讨论简化如下: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11岁、12岁这两年是德容器、仁旋钮成形、成长的时段,也就是我们的身心成长的时段。由身和心组成的道循环是人文系统中蓄积道的主要部分,如果我们能够认真对待它们,认真对待有可能伤害它们的惊患,这个道循环就会源源不断为我们的人文系统蓄积生命的活力,使得我们一生都处在明媚的阳光之中。
    随着人文系统中最后一个循环的闭合,人生成长周期的第二个阶段也将随之结束。从3到5岁开始至今的人生第二个阶段,可以称之为孩童期,这个时期主要是人文系统中各个单元的依次形成,并开始工作。然而,还有一个单元没有出现,它会在即将到来的13岁形成。而随着这个名为“寻求合理性单元”的出现,人生的第三个阶段,也就是青春期也将随之展开,许多新的课题在前面等待着我们。

无敌大眼睛 发表于 2015-9-23 18:15:13

第十四章:宇宙观
    自2岁第一个后天形成的单元——欲望容器形成到现在,在人生的第十四个年头,在这个令很多父母烦恼的13岁,人文系统的最后一个单元出现了,这个单元叫做“寻求合理性”。随着最后一个单元的出现,人生的第二个阶段也宣告结束,人也从孩童期进入到了青春期。
    实际上,我们使用的“婴儿期”、“孩童期”和“青春期”,以及二十岁开始的“成人期”这些名称都是来自于人的生理特征,这些名字并不能直观反映人的心理发育过程。如果从人文系统的角度讲,人的0到2岁是原动期,也就是人文系统还没有成长,只有先天形成的“倾向无为”单元,它使得这个阶段的人呈现不受外界干扰、自行运转的特点。而自3岁到12岁这个阶段,是人文系统中各个单元相继出现、成长的时期,这个阶段应该称作成长期。等到13岁的这一年,最后一个单元出现时,人文系统已经可以独立运行了,但这个系统还需要磨合。于是,人生也就由的第二个阶段的成长期进入到了从13岁到19岁的第三个阶段。这个被称为青春期的阶段从心里角度来看是系统为了日后的正常工作而进行实习的阶段,因此从人文系统的角度来讲,这个阶段可以被称作实习期。
    一提到青春期,我们会联想到许多景象,其中最主要的有两种。一是人的第二性特征的发育,青年男女都会在此期间进入到性成熟期。如果从这个角度来解读青春期,那么它和心理系统的实习期是基本吻合的。也就是说,所谓青春期应该是13岁到19岁这几年的总称。但是,青春期这个概念还会引出令一种联想,那就是性格的叛逆。如果从这个角度来定义青春期,就会发现它有一个确切的起点(13岁),但没有一个统一的终点。有些孩子的叛逆程度较轻,时间较短,有些则很重,持续的时间也很长。现在,我们可以借助人文系统的成长来看看这个令人混淆的青春期到底说的是哪个时间段。
这一年最大的事件就是人文系统中最后一个单元的出现,它的出现标志着人文系统完成了成长,各单元要在一起配合工作了。 <IMG title="《老子》全文解说 第十四章:宇宙观" style="LIST-STYLE-TYPE: none; BORDER-TOP: 0px; BORDER-RIGHT: 0px; BORDER-BOTTOM: 0px; PADDING-BOTTOM: 0px; PADDING-TOP: 0px; PADDING-LEFT: 0px; MARGIN: 0px; BORDER-LEFT: 0px; PADDING-RIGHT: 0px" alt="《老子》全文解说 第十四章:宇宙观" src="http://s16.sinaimg.cn/mw690/0017VUsQzy6IstyTVmf0f&690" width=690 height=458 real_src="http://s16.sinaimg.cn/mw690/0017VUsQzy6IstyTVmf0f&690" action-type="show-slide" action-data="http%3A%2F%2Fs16.sinaimg.cn%2Fmw690%2F0017VUsQzy6IstyTVmf0f%26690">


图17:最后一个单元出现在系统中     这个最后出现的“寻求合理性单元”处在欲望的出口处,系统的两个循环从这里分开。流向“逻辑旋钮”的是“失循环”,即消耗道的循环;流向“礼旋钮”的是“德循环”,即道的蓄积循环。这个单元原本是欲望对自己无休止膨胀的困惑和反思,寻找答案的方向有两个,一是向自己的逻辑寻求答案,其结果是自成逻辑,系统会加速失道。令一个方向是向社会寻求答案,在社会中看到千千万万和自己相类似的人,从而思考人在社会中的定位和使命,这样的思考和认识使得道得以蓄积进入“德容器”,从而对欲望加以有效制约。可见这是一个提问题的单元,所提问题涉及自身存在的合理性。它在系统中有确切的位置和功能,但在它刚刚出现在系统中的时候,提问题的本能使得它像个监察大员一样对系统中的每一个成员都提出问题。它要问每个单元在系统中存在的合理性,也问整个系统在社会上存在的合理性。由于它的出现,系统需要闭门开会,每个单元都要为自己在系统中进行定位,寻求其它单元的理解,进而确定各单元之间合作的方式。这就如同一个新公司,在经历了初期创业阶段后,各个职能部门都配备齐了。此时,比公司对外的联系、发展更重要的是公司内部各个刚刚出现的部门进行自身的定位和彼此之间的协调。为了协调各部门的工作,这个阶段的公司会有许多会议。而此时来自外界的联系对这个公司来讲都是麻烦,无论这种联系是重要客户的需求还是上级单位的指令。因为这个阶段公司内部的协调要高于一切,攘外必先安内是这个阶段的主要特征。一定要等到这种协调告一段落,有了一些结果,这个公司才有能力对外做事。与此相类似的是人的青春期,在13岁这一年,由于人文系统各单元到齐而需要首先进行内部协调。这个阶段的人会突然出现许多令身边的人、特别是他父母无法理解的性格和行为。现在有许多理论将这些突然变化的性格称为叛逆。但如果我们从人文系统成长的角度来看,当这个系统进入到闭门开会的状态时,任何来自外界的联系会被他统统认定为麻烦和干扰。而那些按照前几年的习惯与他交往的人,特别是他的父母会突然感觉到这个进入到青春期的系统是那样的烦躁,那样的不可理喻,甚至你和他说什么事,他想都不想就拒绝。现在看来,这不过是一个正在闭门开会的系统对外界出示的“请勿打扰”挂牌。
    很多父母会担心青春期的孩子受到伤害,然而,最有可能的是孩子的父母和周围的人会受到他们的伤害。就如同你执意要介入一个正在开会的系统,其结果是任何形式的沟通努力都会被粗暴地拒绝。那么这个年龄的孩子会不会受到伤害呢?那要看你介入的力量有多大了,如果父母一定要强行介入这个正在闭门开会的系统,那个正在进行的会议也会由于外力过大而被中断。要知道这可是由“寻求合理性单元”发起、各个单元寻求自身定位的会议,这样的会议被中断,其后果之严重可想而知。当然,也有些父母在回忆自己孩子青春期的时候会说我的孩子好像没有出现什么问题,这种情况一定是做父母的在这个阶段没有任何行为介入到这个正在闭门会议的系统。这个年龄的孩子如果你不去关注他,反而不会有什么问题。因此,13岁孩子的父母应该悠闲地度过这个阶段,反正任何外界的介入都会被粗暴地驳回。父母们大可不必担心这个年龄的孩子受到外界的不良影响,因为任何影响,无论是良性的还是恶性的都会被拒之门外。
    好了,如果做父母的知道这是一个无法介入的阶段,那么就一定会问这个阶段到底会有多长。显然,会议是不会无休止地开下去,13岁开始的这个内部协调会也有结束的时候。然而,会期有多长却和父母在这期间的行为密切相关。如果父母介入得多,就意味着会议经常被打扰,会期就会延长。但总体来说,人文系统的内部协调与定位会议在一年的时间里总会完成。也就是说,所谓青春期的叛逆性格将在下一个年头,也就是14岁的时候消失。看来,面对一个青春期叛逆性格的孩子也不是什么天大的事,我们只要知道他的人文系统正在进行闭门会议,而且会议时间并不算长就可以了。
    既然13岁这个年龄的孩子我们无法触碰,那么面对人生的这一年,我们又获得了何种启示呢?可以想象的是,当一个独立系统开始运转的时候,它会对一系列问题感兴趣。我所处的空间是个什么样子?我周边都有些什么东西?在了解周围环境的情况下,我这个系统的定位是什么?我这个系统运行的目标是什么?有没有什么规律可以指导我的运行?种种这些问题都要在即将开始的实习期一一面对,并通过实习、演练找到相应的答案。在这许多问题中,最需要首先了解的是我这个系统所处的是一个什么样的空间,我处在一个什么样的环境中。这个问题所对应的是一个人对环境的看法,进一步说是对世界、对宇宙的看法,我们将回答这样问题所提出的概念、模型、图像等等总称为世界观或宇宙观。
    正如本书的开头就论述的那样,物质世界和人文世界有着相同的起点。它们都源于道,也遵循着道所创立的规则。尽管物质宇宙和人文世界在发展过程中走出了完全不一样的道路,但是它们从其创生者那里带来的基本规则是一样的。现代物理学家通过许多年人类智慧的积累,通过科技进步所带来的观测水平发现了物质宇宙是基于一组简单的科学定律,而并非基于一组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今天,这些组成物质宇宙的规律已经被清晰地表达出来了,它们包括两个基本原理,即不确定性原理和光速恒定原理;包括宇宙诞生点的性状,即黑洞;也包括事物的因果关系,即费恩曼历史求和。这几个基本的原理、模型和方法组成了我们所处的物质宇宙的最基本原则。然而,这些原则也是人精神范畴的基本原则,因为它们被老子通过对人的研究,在2500年前就已经发现了。现在,就在我们所处的人生第十四个年头,在这个人生的第三个阶段的起点,物理学家于近百年才发现的两个基本原则早就已经出现在比他们的发现早两千多年的《老子》第十四章之中。而关于宇宙诞生点的性状和事物因果关系的基本法则,我们需要等到人生的下一个阶段起点,也就是20岁所对应的《老子》第二十一章才会遇到。
    不确定性原理和光速恒定原理表达起来并不困难,其中并不包含复杂的数学公式,困难的是它们所表述的内容和我们的常识不符。总体来讲,由这两个基本原理所描述的宇宙不是无限大,也不是永恒的。宇宙作为万物的形态之一也是由道而生,并最终会归结于道。不确定性原理定义了物质世界在微观尺度上的界限,它表明物质不是无限可分的,这条界线与我们习惯中认识的边界不同,它是一条动态边界,它的表达是三个参数的乘积要大于一个常数。三个参数分别是:粒子的位置不确定性(△S)、速度不确定性(△V)和粒子的质量(m),这三个参数不能为零,三个参数的乘积要大于等于普朗克常数。 △S * △V * m >= 普朗克常数(h=6.626×10^(-34)焦耳秒)     所谓位置不确定性不能为零,说的是物体的位置不能完全确定;速度不确定性说的是物体的速度不能完全确定。这两个不确定性在我们平常所接触到的物体上的反应很不明显,原因是平常我们接触的物体的质量相对于普朗克常数来讲要大很多。由上面的公式可以看到普朗克常数非常小,是10的负34次方量级,只有当物体的质量接近这个量级(微微微微克),物体的位置和速度的不确定才会大到可以被测量出来,而质量接近这个量级的物体是微观世界中的这种基本粒子。实际上,我们平常接触到的物体也是具备位置不确定性和速度不确定性的,只是由于它们的质量远远高于普朗克常数的量级,它们的那两个不确定性就非常小,小到我们根本无法测量出来,这样一来,我们就会感觉这些物体有确切的位置和速度。但是,当我们接触到可以测出位置和速度不确定性的粒子时会看到什么样的景象呢?由于这个粒子具备位置的不确定性,那么我们就无法确切地看到它,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为“夷”,即“视之不见名曰夷”。粒子的速度不确定性又反映出什么现象呢?我们都知道,速度可以对应频率,频率可以被听到,但速度如果不确定,我们就无法听到,这种现象叫“希”,即“听之不闻名曰希”。同时,只有粒子的质量小到普朗克常数量级才会有上述现象可以被测量,这样小的东西无法被我们抓到,这种现象叫“微”,即“博之不得名曰微”。不确定性原理说“夷”、“希”、“微”这三个参数是不能同时为零的,意思就是它们是无法被追究到底,任何人、任何手段都无法追究速度和位置究竟是多少,它们是不可以致诘的。尽管它们有不确定性,但将它们混在一起,即相乘,我们却可以找到一个确定的规律。“夷”、“希”、“微”三者的乘积一定会大于等于普朗克常数。
    如果有束光照在这样的粒子上面,和日常经验不符的是,这个粒子并不会发亮,因为它的位置不确定。同理,这个粒子的下面也不会有阴影。与此同时,这个粒子还具备波粒二重性,即这个小东西既是有形的粒子,又是无形的波。就是说,我们无法给这样的粒子命名。如果我们管它们叫粒子吧,它们的位置和速度的不确定性使得我们无法准确地看到它,这样的东西显然不能叫粒子。可是如果我们根据其波动性质管它们叫波的话,它们又可以打在靶上,激发出其它粒子,显然这样的东西不能叫波。这样的波粒二重性似乎是一种奇怪的、无法捉摸的状态,这使得我们无法对其准确命名。
    然而,上述公式中的三个参数也不是不能为零,有一种情况,就是质量为零。我们的世界中有质量为零的东西吗?有的,就是光子。当质量为零的时候,上述公式左侧三个参数的乘积就无法再大于普朗克常数了,但有一种情况除外,那就是其中另有一个参数是无穷大。这是一个数学魔术,无论有几个零,当它们乘以无穷大时可以等于任何有限的数。也就是说零乘以无穷大可以等于1,也可以等于2,可以等于任何数。于是,对于质量为零的光子,它的位置就完全不确定了,即位置不确定性是无穷大。不仅如此,它的速度在这种情况下就完全确定了,即速度的不确定性是零。这样,两个零(质量和速度不确定性)和一个无穷大(位置不确定性)相乘,可以等于任何数,当然可以大于普朗克常数。
    质量为零的光子有别于其它粒子,这是一种特殊情况,应该有一个特殊的原理与之对应,这个原理就是光速恒定原理。这个原理是不确定性原理在质量为零(复归于无物)的情况下的一种特殊状况。首先,光子尽管没有质量,但它却拥有更加明显的波粒二重性。爱因斯坦是第一个引入光子概念的人,对于人们习惯认可的光波概念,光子的说法带有明显的粒子特性。可见,光可以被认为是一种粒子,但却是一种位置完全不确定的粒子,因此叫“无状之状”;同时,光又可以被认为是波,这是一种没有质量的波,因此是“无物之象”。然而,光最让人难以理解的是光速的恒定,光速代表着光的传播,可以用“惚恍”来表示。所谓恒定的光速是在任何参照系上观测光,都会得到同样的速度。我们在地面上测量一束向北发射的光,其光速是每秒30万公里;我们坐在一架向北急速飞行的火箭上测量同一束光,其速度还是每秒30万公里。这同我们日常的经验不符,如果在地面上看一辆飞驰而过的汽车,我们可能看不清车头的厂标和车尾的牌照。但我们如果坐上一辆同样急速飞驰的汽车追上它,它相对于我们的速度就接近于零,于是我们就能够看清车头的厂标和车尾的牌照。可是,光就不一样,在地面上,由于速度太快的光速,我们无法看清它的头和它的尾;但是当我们坐上一个速度接近光速的火箭时还是看不清它的头和它的尾,因为在火箭上测量光速还是每秒30万公里。这就是恒定的意思。也就是说,无论我们在一个多快的火箭上看一束光,结果都是“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的”。
    这就是物质宇宙和人文精神共同遵守的两个基本原理,这两个原理之间并非没有联系,而是由质量的有无相连接。有质量的物体遵循位置不确定性、速度不确定性和质量的乘积大于普朗克常数的不确定性原理。而没有质量的光子或光波遵循速度恒定不变的光速恒定原理,不仅如此,光速恒定原理还规定任何有质量的物质都无法以光的速度运行,更不要说超越光速了。这两个原理之间通过“复归于无物”相互关联,这样的原理自宇宙诞生那一刻起就存在,并一直是宇宙万物、人文精神遵循的规则,用它们来观察今天我们所处世界的种种存在,就可以探究到万物的本源。就如同以霍金为代表的物理学家就是用这两个基本原则,观察今天宇宙的各种存在,从而推导出宇宙的源头、那个大爆炸的起点。这种宇宙观虽然有一个创世的起点,但这个起点不是上帝创造的,因此不能叫宗教。同时,这种宇宙观不认为宇宙是无穷无尽的,因此有别于基于无限宇宙观的哲学。这种宇宙观以道为基础,有两个基本原则赋予万物来遵守,这种宇宙观会处处展现道的线索,因此叫“道纪”。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在结束这一章之前,我们有必要归纳一下上述名为“道纪”的宇宙观的总体图像是个什么样子。首先,我们所处的宇宙空间和时间,合称为时空,不是无限的,不是无穷尽的。天地和人一样由道而生,最终归于道。道是宇宙时空、以及世间万物(包括人)的创生力量,也是它们发展的力量。同宇宙有限的概念相对应的是,物质不是无限可分的。宇宙万物所遵循的规律都来源于两个最基本的原理,即不确定性原理和光速恒定原理。这两个原理不仅适用于物质宇宙,也适用于人文精神。人与人交往的三种边界方式中的两个,动态边界和恒定边界,就来源于这两个原则(详尽的描述请参见《玄德》第三部分)。由于恒定的光速是一个绝对不变的东西,因此这样的宇宙观也可以称为绝对光速宇宙观。这种基于道的宇宙观经过第一、第四和本章的阐述已经初现规模,要经过后面第二十一和二十五章的补充才能得以完整呈现。而此刻,我们还是关心一下走出闭门会议的人文系统将会呈现什么状态以及会遇到什么样的问题吧。

无敌大眼睛 发表于 2015-9-23 18:15:44

第十五章:做什么样的人
    对于有个青春期孩子的家庭,这一年是值得庆祝的,因为那个闭门会议的系统结束了内部协调,开始可以与外界沟通了。但问题有可能不那么简单,因为会有一些孩子虽然来到了人生的第十五个年头(14岁),他或她可能还会让父母感到叛逆。但是如果仔细观察一下这一年的孩子,你可能会发现,此时的他或她所表现的已经是执着而非叛逆了。什么才是叛逆呢,就是不听你的,你说什么我都粗暴地拒绝并反其道而行之。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被打扰的人所反映出的状态,他的拒绝并不是因为他不认同你的观点,而是对你打扰他所做的反击。显然,人文系统闭门开会的时候,那个13岁的人对外界的排斥属于叛逆。但是,当那个系统开会结束,系统中各单元之间的定位与相互协调方式已经确定后会对外呈现什么特征呢?我们也许不知道,此时的系统正处在历经10余年的成长之后终于要独立运行的喜悦和紧张之中。独立运行尽管说起来不难,但这意味着系统将按照自身在闭门会议中形成的决议、确定的方向来运行。既然那个系统所依循的运行方向是自己确定的,那么它就有可能与父母所认可的方向相反。在这种情况下,父母在试图通过沟通来说服孩子走他们指向的路的时候,这个已经具备独立性的,正沉浸在喜悦和紧张之中的系统会拒绝听从。从表象上看,都是拒绝,都是反其道而行之,但此时的拒绝已经不是上一年那种因为被打扰而产生的逆反,而是因为父母所持的观点与他那个独立系统要走的方向相反。尽管从表面看来都是排斥父母的观点,但本质已经起了完全的变化。如果到了这一年,父母发现孩子还是不理会他们的建议,那么做父母的一定要反思自己的观点,并体会孩子的思路了。因为叛逆是由于系统的闭门会议,会总有结束的时候。但不同的观点和方向会导致严重的代沟,这条代沟从这一年开始形成,并且沟的深度和宽度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与日俱增。
    如果无法和孩子达成共识,父母有能做些什么呢?眼看着代沟形成而不闻不问显然不是一个积极的态度。可是眼前的问题明摆着,如果那个14岁的孩子不听话又怎么沟通呢?看来需要改变沟通方法。从孩子懂事至今,父母基本上采用说教的方式,自上而下地与子女沟通。这种沟通方式在13岁以前是有效的,因为那时的孩童,其自身的人文系统还没有完全长成,的确有很多事情需要来自父母的指点。然而在14岁这一年,他自己的系统搭建完成,会议的决议已经印发至系统的各个单元,无论那个决议正确与否、可行与否,他都要试一试。在这种状况下,继续那种针对具体事件的指点已经不会再被这个刚刚开始独立运行的系统接受了。也许有些父母会认为此时孩子的不顺从是一种没有长大的表现,因为的确有很多孩子再长大一些就又可以接受父母的说教了。但是,如果这种情况发生,不要以为是好事,这有可能是代沟进一步加大的结果。实际上,14到19岁这几年是人文系统的实习期,按照自己系统的决议所指定的方向、所认定的方法运行是这几年的一个基本特征。改变13岁会议的决策,要等到人文系统的下一个闭门会议的到来,而那个会议将在人生的第二十一个年头(20岁)召开。因此,如果做父母的在这几年里不改变自己与孩子的交往方式,还是延续他在孩童时期所形成的针对具体事件、短期目标进行非常详尽的具体操作指点,那么当那个在14、15岁还不听话的孩子,突然在16、17岁很听话时,这就说明代沟已经进一步加宽和加深了。为什么这样讲呢,因为没有到达20岁的人,其人文系统的实习道路并没有走完,不会改变他的方向去听父母的具体建议。他的改变只不过是实习的一部分,他在试图通过与父母达成某种妥协而为自身的发展争取一个相对和平的环境。也就是说,他通过几年的实践,已经学会了表面上与周围环境相妥协,而内心却继续沿着自己认定的道路前行。面对孩子这种“成长”,我们是该高兴,还是该忧虑呢?高兴是应该的,因为他的确成长了,但忧虑也是必要的,因为两代人之间的代沟已经形成。这个在14岁到19岁期间形成的代沟将提交20岁的那次闭门会议讨论,一旦被会议认可,这个代沟将会长久地存在,再难消除了。可见,14岁到19岁这个被称为人文系统实习期的阶段也是父母和子女之间代沟的形成期,这期间形成的代沟有可能在这个时期弥合,但要是过了这个阶段,代沟可能就变成永久性的了。
    面对上述状况,我们有什么方法解决吗?当然有。既然孩子在这一年进入到了人文系统的实习期,他或她改变了以往的运行方式,于是该跟随这种改变的是他们的父母。在社会交往中我们或许有这样的经验,当我们和一个与自己的观点有着巨大分歧的人共事时,一味追求具体做事方法的一致会导致工作无法进展。此时的解决方法是越过眼前的具体事件去看远景目标,通过对所在公司、所在部门远期发展目标的憧憬可以让原本势同水火的员工一起合作。再比如有些电影所表现的,正在进行生死互博的敌对双方在遇到共同的生死存亡关头会联手救亡。现在,父母面对一个还没有成人的孩子,但他的人文系统已经独立运行了。此时父母应该由以往对具体事件、具体行为的指导转变为对人生远期目标描绘和规划。就如同开车出行,同车的人可能对走哪条路有分歧,但对要去的目的地是有一致认识的。因此,在人生的这第十五个年头,在人文系统结束上一年的闭门会议,开始独立运行的这一年,勾画人生远景目标是一个很好的时机。同时,这也是可以获得那个独立运行系统接受的沟通手段。换句话说就是,从这一年起,不再和孩子谈小事,而是要讨论宇宙人生、发展规律等大趋势、大范围的话题。这才是两代人之间建立沟通渠道,避免代沟出现的正确方法。这种讨论大事的方法如果不采用,过了20岁也就不能再用了。人生的下一个阶段是成人期,那时两代人的关系要依据平等原则建设新关系。我们现在可以简单总结一下两代人之间的关系发展脉络:
[*]3岁到12岁:人文系统的成长期,父母对孩子处于具体事件、具体规范的指导时期。
[*]13岁:人文系统闭门会议,免打扰。
[*]14岁到19岁:人文系统的实习期,父母与孩子处于人生远景规划期。
[*]20岁:人文系统闭门会议。
[*]20岁到37岁:人文系统的工作期(生理系统的成人期),孩子已经成人,两代人之间的地位差别已经消除,需要建立平等、对等的双边关系。

    好了,现在回到我们正在讨论的话题,当两代人进入到了孩子的远景规划期阶段,有关人生目标、思想认识的发展方向、社会的特点、以及一个人可能达到的境界等等都将是这个阶段可以在两代人之间获得共同认可的话题。因此,从这一章到第二十章,我们的讨论就是围绕着人的宏观环境和远景目标所展开的。而在这一章,我们首先要讨论的是人生目标,也就是讨论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人。
    说到善于做人的人,自古就有。这样的人一定是对道有着深刻的认识,由于了解万物的根源——道的种种特点,他们就能察觉事物细微的奥妙;由于了解道创生万物的过程,他们就能通晓万物从无到有的过程中最开始时刻的有无混合的状态,也就是玄状态。这样的人很难描述,因为无论我们如何描述,他们都会达到比我们的描述更进一步、更深刻的境界。这就像是数学中的无穷大,用语言所表达的任何数字都是有限的数,而无限大在数学中只能这样描述:当指定一个大数N,总有N+1大于N。我们现在想要描述善于为道的人就和表达无穷大相类似,无论我们如何描述,他们的表现总会超过我们的描述,我们将这叫深不可识。尽管深不可识,但我们还是要说上一说,而且要尽量说得更接近一些。 1. 他们处事小心谨慎,像冬天踏冰过河。     为什么是这样呢,这缘于事物发展的因果关系与我们的常识不符。这个关系在物理学里名为费恩曼历史求和,它说的是导致一个事件的原因要等到事件发生才能被知晓。所谓的原因绝不是一个,而是抵达这个事件发生的所有原因所经路径的总和,因此叫历史求和。无法提前通过原因而推知结果,就如同我们不知晓冬天河面上哪个地方的冰不够厚一样,这样的情况下最需要的就是谨慎。 2. 他们犹豫警惕,像是畏惧四周的环境,不敢妄动。     为什么会这样呢?这样的状态来自于礼的三种边界方式中的动态边界。礼是行为规范,是人文空间。既然是空间,就有边界,因为绝对光速宇宙观认为宇宙空间都是有限的。虽然有边界,但礼的边界并非像我们想象的那样是一条确切的界限,而是由宇宙、人文所遵守的基本原则所演化来的。上一章我们介绍了绝对光速宇宙观中的两个基本原理,不确定性原理和光速恒定原理,这两个原理分别演化出人与人之间的动态边界和恒定边界。不确定性原理说:物质的位置不确定性,速度不确定性和物质的质量,三者不能为零,它们的乘积要大于等于普朗克常数。其中的三个参数都不是固定的,每一个参数都可以在很大的程度上变动,只要他们的乘积大于普朗克常数。实际上,在人与人的关系中也存在这样一个动态的规则,它可以被认为是一条界定人与人关系、界定自己的人文空间的动态边界。这条边界的规则是这样的:人与人之间的共识、不信任度和距离三个参数不可以为零,他们像不确定性原理的三个参数那样可以在很大的范围内变化,但它们三者的乘积要大于一个常数,我们可以将这个常数命名为“礼常数”。写成类似于不确定性原来的公式就是这样的:     人与人之间的共识 x 人与人之间的不信任程度 x 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 礼常数     关于礼常数和礼的动态边界可以参阅《玄德》第三部分。
    现在我们回到正在讨论的善于做人的人之状态之一,他们之所以犹豫警惕,是因为礼的动态边界公式中有个参数是“不信任程度”。试想一下,如果我们到了一个人的环境中,和一些人之间的距离变小了,此时,动态边界公式由于其中的一个参数变小而自动调大另外两个参数。当然,调大共识当然理想,但又是一厢情愿的。如果一个人带着“其他人都会和他的观点类似”的认识进入到某个环境中,很快就会引发争吵。正确的方法是,在进入人群之前要对其他人和自己的观点不一致有着充分的认识和准备。如果这个人按照礼的动态边界规则对大家不一定存在共识做了较为充分的准备,那么他在人群的表现就是犹豫、警惕、畏惧四周环境的。 3. 他们庄重严肃,总是像在作客。     这个特点是由于人的独立性导致的。在第十章我们讨论过,人与天地相连的天门在9岁那一年关闭了,由此,人文系统进入到了独立成长和运行的阶段。所谓独立,就是不再是任何事物的附属,也不是任何人的附属。有了道赋予的独立性,人就和天、地、道一起并列为我们认识范围中的四大。也正是由于这样的独立性,使得我们身处天地间、社会中都是以客人的形式出现的。独立的我不是同样具有独立特征的天、地的主宰,但也不是天、地的附属;独立的我不是任何他人的主宰,但也不是任何他人的附属。因此在天地间,我是客;在社会中,我也是客。了解这种独立性的人知道自己客人的地位,因此他们总是像做客一样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做好自己的角色是礼的恒定边界,礼的恒定边界有光速恒定原理演化而来。光速恒定原理说的是宇宙间只有无质量的光以恒定的速度运行,这种恒定是指在任何参照系下,光的速度都是一样的,除了光以外的其它有质量的物体,其运行速度不会超过光速。其数学表达为: 空间 / 时间 = 速度 < 光速(恒定值)     而礼的恒定边界有着类似的表达,其内容是: 人文空间 / 人文时间 = 值 < 恒定值     如果我们用人所拥有的头衔、地位来代表人文空间,而用人所做的事情来代表人文时间,我们就会发现,实际上礼的恒定边界是要求一个人所做出的事情对得起自己所拥有的地位。于是,礼的恒定边界就可以表达为: 人的头衔地位 / 人的所作所为 = 值 < 恒定值     关于礼的恒定边界请参阅《玄德》第三部分中的第四章,在这里我们直接引用结果。如果我们的地位是“客”,我们就应该做得像“客”才是符合这条恒定边界的。如果我们试图超越它,也就是想让自己的地位看上去比自己所做的事情高,例如一个员工一定想让人觉得自己是个经理;一个大臣一定想显示自己是个君王,其结果是不仅无法扩展自己的人文空间,反而原本由恒定边界所规范的空间由于自己要试图超越而减小。可不是吗,身为员工,做的是员工的事,可是他偏偏要处处显示自己是个经理,这样的人恐怕连员工都做不长。可见,如果我们在天地间、在社会中的角色是“客”,那么总是显示自己是“主”,其结果是自己原本广阔的人文空间缩小了,缩小到什么范围了呢?缩小到你可以成为主人的范围。实际上,我们不仅仅只有“客”这个头衔,回到自己家里就是“主人”。哪里才是自己的家呢?就是自己的人文系统中,自己的欲望、逻辑之中。如果一个人不在天地、社会之间做好客的角色,那么他的人文空间就会被压缩到他自己的人文系统之中,压缩到他自己的欲望和逻辑之中。当一个人总在自己的欲望和逻辑中循环的话,从人文系统图得知,这个循环是个失道的循环,陷入这个循环中的人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自闭症患者。可见,总是以客人的角色来约束自己是扩展自身人文空间、扩大自身疆界的必要手段。
4. 他们释然明快,如同正在融化的冰。     正在融化的冰是冰和水的中间状态,这种状态即不是冰,也不是水,但又同时拥有冰和水的特点。它既有冰的形状,又有水的动感。我们看到的是有形状的水,同时又是表面在流动的冰。这种冰和水的中间状态类似于第一章提到的玄状态,玄是有和无的总称,玄状态是万物从无到有的诞生过程中要经过的无法分清有还是无的一种状态。借助玄状态,我们有可能观察常态中不存在的“无”,观察玄状态在不同时段的变化(玄之又玄),是我们了解万物奥妙的法门。我们可以将有关玄状态的应用推而广之,可以说任何变换的中间过程都会为我们观察这个事物变化前后的状况提供最好的视角。从另一个方面讲,我们可以说“冰之将释”的这种中间状态是释然明快的,因为它不纠结自己到底是冰还是水,它可以同时反映冰和水特点的状态。如果一个人看上去是这种释然明快的中间状态,就说明他对事物的变化清晰明了,他不纠结自己到底归属于哪一类,而是能从容应对变化,并借助事物变化的中间状态知晓事物的特征与真相。
5. 他们敦厚质朴,就如同未经使用的原料。     原料和成品不一样,相对于成品,原料有着更为广泛的用途。组成宇宙的原料是基本粒子,它们并不存在于常态宇宙之中。平常的物质状态并不直接反映组成它们的原料,也就是基本粒子的特点,直接反映基本粒子特征的环境是黑洞,黑洞比平常的物质状态要密集,要厚重。也就是说,厚重、质朴更为接近事物的本源,也就更接近道。了解道的特点的人显然要比其他人更为接近道,因此他们会显得更为敦厚和质朴。
6. 他们空豁旷达,如同深山幽谷。     这个比喻显得有些矛盾,既然的旷达,应该更像无垠的原野,怎么能象狭窄的深谷呢。实际上这又是道的反常特性,在第十章我们讨论德的蓄积时就接触过,当蓄积开始时,蓄积的东西越多,容器尺寸就越大。当蓄积到一定程度,容器的尺寸急剧收缩,收缩成一个点,并且是蓄积的越多,容器的尺寸越小,这样的状态就如同黑洞。黑洞的特点并不是大,而是深,它的尺寸小到用尺子都量不到,但它可以吸入恒星、星系、乃至空间和时间。可见深谷比原野更加旷达,更能包容。
7. 他们有如混浊的江河,有充沛的精力和强劲的动能。     除了以上的那些特点之外,善于做人的人还具备道的运动特征。他们总有无尽的能量,有如奔腾的江河,而越是汹涌的江河,就越是混浊。混不仅仅是一种混合的状态,还是充沛含义。也就是说里面包含的内容很多,这些内容在强大的能量推动下混合在一起。这个描述就像是在说黑洞中物质的存在形态,黑洞里有很多物质,它们是基本粒子,也有很高的能量,在能量的推动下,基本粒子高度密集地混合在一起。可见,有如混浊江河的人具有充沛的生命活力。     以上七条用来描述自古以来会做人的人所表现出的特点。可以看到,这些特点都和组成宇宙万物的基本规律有关。上一章我们介绍过组成物质宇宙的规律,它们包括两个基本原理,即不确定性原理和光速恒定原理;包括宇宙诞生点的性状,即黑洞;也包括事物的因果关系,即费恩曼历史求和。而在这里,我们透过那些了解万物运行规律的人同样看到了组成物质宇宙的基本规则。
    这些了解万物运行规则的、善于把握生命运行的人拥有巨大的能量。他们能够让一个浑浊的状态逐渐安静下来,他们也能让一个长久安定的状态逐渐运动起来。了解汽车运行的人都知道,匀速行驶是不需要太大的动力的,而汽车的加速和减速却会消耗更多的燃油。一个能量充沛的人,也就是有着充沛的道的人可以改变社会的状态,无论是由静至动,还是由动至静。这样的保有道的人,他总是让自己人文系统中的容器留有空间,而不是填满。因为他知道,有活力的生命需要不断地去旧更新,而这种新旧交替的工作需要有操作的空间。容器不满并不是不往里面填充,而是填满后需要马上扩大容器,制造新的空间。人文系统中有两个容器,其中欲望容器是自动变大的,它会将填充物自动转换为新的容器。因此我们不用担心欲望容器会被填满,因为它总是无法填满。我们需要关心的是德容器,它不是自动变大的,而是需要我们刻意地用它里面填充的道去扩大它的容量。如果简单地定义道和德,可以是这样的:道是生命的活力,德是对世界的认知和自身做事的能力。有了这样的定义我们就可以用直白一些的话来说明如何使用道来加大德容器从而保持它总有额外的空间,那就是:我们不能随意挥洒生命的活力,而是需要用这些活力来增加我们对世界的认识,增强我们自己的做事能力,使得我们总会有余量来应对生命中所遇到的种种状况,用来应对生命不断去旧更新的需求。
    通过了解善于为人的人所表现出的状态,我们知道了人生远期的目标,并从这一刻起向着这个方向前行。14岁的人是一个喜悦而紧张的实习者,他或她需要用几年的时间来演练人生。在这个实习的起点,需要竖起一个高大的人生远景目标牌,为走在道路上的实习者指引方向:     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若冰之将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不新成。

无敌大眼睛 发表于 2015-9-23 18:16:12

第十六章:认识道的路径     当一个人开始他的人生之旅的时候,实际上已经走上了背离道的路途中。随着常态的日益巩固,想要认识隐藏在常态之中的反常的道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了。在人的生命旅程走到第十五个年头的时候,需要为离道越来越远的人提供一个找到回家之路的方法。尽管过了这一年,人们还会在背离道的方向上走过一段旅程,但为了他在日后的某一天可以走上返乡之路,一本回家指南、或是一个带有家乡标记的地图总是必不可少的。
    从这个阶段上路的人们,其折返的时间各不相同,孔子在三十岁时开始折返,他将这个事件说成“三十而立”,所谓“立”是确立方向的意思。更多的人的折返时间会晚于孔子,而有些人会在背离道的方向上一直走到生命的尽头。如果孔子是三十岁开始折返的,那么还会有人更早一些吗?是的,应该有。在后面的章节中我们会看到,在人生的第二十八个年头,有些人就已经有可能调转自己前行的方向,朝着道的方向回归,老子将这个事件称为“复归于无极”。为了能使即将远行的人早些回归,在这个人文系统实习的初期提供一个寻找回家之路的方法是非常必要的。
    要想提供一个回家的索引,首先要定义哪里是家。显然我们知道哪里是家,就是创造生命的道。这个道不仅仅是一个人的家,它是万物的创造者,也是万物回归的地方。既然万物都来自于同一个地方,那么我们就可以借助宇宙的诞生点来看我们要回归的地方。宇宙诞生于130多亿年前的一个能量和基本粒子的汇聚点,我们将这样的点叫黑洞。黑洞里拥有创生宇宙的能量和组成万物的基本粒子,这些都是常态宇宙中所没有的。根据第二章所阐述的相对性原则,这个点所拥有的东西是常态宇宙所有存在的反面,于是可以被称作“无”。此外,对于常态宇宙来讲,这个宇宙的诞生点是无法逾越的。它从常态宇宙的角度看是一个极,就如同地球的北极和南极。我们无法让“北”和“南”这样的概念超越北极,站在北极点上,所有的方向都是南。同样,我们也无法让“有”和“无”这样的概念超越从无到有的那个诞生点。这样一个包含的“无”的点是一个虚的点,因为那里面不存在“有”。同时,它又是从无到有的极点。因此这样的点可以被称作“虚极”,站在虚极点,所有的方向都是“实”。这个宇宙诞生点不仅仅是一个虚的极点,同时还是静的极点。尽管在黑洞之中充满了运动,但是从常态宇宙的角度来看,黑洞的尺寸极小,甚至可以近似为零。于是,无论黑洞里有多少粒子,它们都被限制在一个尺寸接近于零的范围内,这样的尺度限制从常态宇宙的角度来看就是静的,不仅仅是静的,而且是静到极致的。也就是说,这个点是一个静的极点,我们可以管它叫“静笃”。这样我们就知道了人要回归的那个家是“虚极”、是“静笃”,人只要走向这个点,并守在这个点就可以看清万物的发展和变化。就像是在地球上,只有到达的南极或北极点,才可以看清地球的转动,否则,随着球体转动的观察者是无法看清球体的转动的。当一个人回归到万物创生点时,就可以看到万物的运行轨迹,并观察它们的周期、往复运动。
    现在我们解决了要去哪里的问题,也就是说,在回家的地图上已经看到了家的标记,剩下的就是怎么走才能到达目的地的问题了。显然,我们要朝向一个极点走,如果我们走向北极,那就向北走,走到了北方的一个点,就再向北走,如此反复,最终会走到北极。现在我们要去的那个极是“虚极”、是“静笃”。在“虚”和“静”这两个概念中,“虚”无法为我们提供前行的方向,因为虚和实并不是一个渐变的过程。如果我们类比于北和更北的概念来说虚和更虚,只会使人如坠五里雾中。好在另一个参照概念可以为我们寻找极点提供路标,因为静和更静这样的概念是成立的。也就是说,要想到达那个“虚极”、那个“静笃”,需要沿着静的方向去寻找,越是静,就距离那个“静笃(静的极点)”越近。这样寻找的方向一定是自己的根之所在,就如同一颗大树,我们从叶的位置出发,一定可以找到比树叶安静的东西,这个东西就是枝。尽管枝也在运动,但它比叶运动的幅度小,相对要静一些。找到枝之后,再继续寻找比枝静的东西,于是我们找到了树干。将这样的步骤重复下去就可以找到根。一片树叶会随着各个方向的风舞动,站在一片运动的树叶上无法看清其它同样运动的树叶的运行规律。只有找到这棵大树的根,站在树根之上就能够看清树叶的运行轨迹了。相对于树叶,根就是静的,根比叶距离“静的极点”要近。因此,对于纷纷扰扰的世间万物,需要找到各自的根,找到根就是“静”。将万物寻找自己的根的过程用到人生之中,这个过程就是回归自己生命起点的过程,就是“复命”的过程。也就是说,如同大树从叶到根的路径相一致,人生“复命”过程也是这样的。就是寻找一个比目前状态更静的状态,那个静的状态一定会比我目前所处的状态距离“静笃”要更近一些。到了那个静的状态,再寻找更静的状态,如此操作下去就可以找到生命的根。当我们到达生命的极点时,就如同到达了地球的北极点可以看清地球的运动一样,我们也就看清人生常态的种种运行规律。了解了常态规律,就叫做“明”。例如一个盲人,如果处在一个他所熟悉的环境,他可以自如的行走,而不会撞到任何物品。对于这个环境,尽管人还是盲人,但他是“明”的。反过来,一个明眼人,到了一个不熟悉的环境中,如果不仔细看路,还是很可能被台阶、斜坡绊倒、滑倒的。因环境不熟悉而摔的跟头往往是低级的,不是一定要摔的,是没有什么价值的。也就是说,如果我们不了解某个环境,就会遇到这样一些没有任何价值的风险。推而广之,如果不了解常态规律,就会给人生带来许多没有价值的风险。
当我们手里拿着带有回家路径的地图时,找到“虚极”、找到“静笃”就成为了可能。于是,人的生命之起点处,迎来了一批返乡的人。再度回归生命起点的人和刚刚出生的婴儿有着很大的不同,因为这是一个独立运行的人文系统用自己的视角和逻辑来看待从这一点望出去的世界。他们所看到的东西是婴儿并不关心的,因为处在人生起始点的婴儿还并不独立,作为天地的一部分,他会将天地的运行看作是自身的运行,他不会从旁观者的角度来看万物的运动。而现在,创造生命的那个“虚极”、那个“静笃”迎来了一个有着完整逻辑判断能力,有着自身“德容器”的独立的人文系统。正如上一章所说的,这个独立的人在天地间是客,他就如同一个天地运行的旁观者,以置身于外的方式来观察天地、万物的运行。这个独立的系统到达自己诞生的静的极点后,就如同站在北极的观察者可以观察地球的运动一样,他就可以观察常态人生,以及人生从极点出发到平常状态的发展过程。看清了常态的人文社会的运行状态,就可与为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就可与了解我与社会、我与宇宙的关系图像。有了这样的图像,就可与站在更为公允的角度,而不是只站在自己的角度来看待世界。对于这样的推理过程,现代物理学对宇宙的认识可以为我们做个旁证。上个世纪20年代末,哈勃发表了宇宙正在膨胀的观察结果,现代物理学开始意识到宇宙空间并非像牛顿力学所描述的那样是均匀、平滑的。当宇宙的膨胀被认可之后,物理学家随即向着较为平静的方向,也就是膨胀的早期推算,就算出了那个虚极,那个静笃,也就是137亿年前宇宙大爆炸时的黑洞。于是,我们可以站在这个点上来看今天正在膨胀的宇宙时,所看到的是常态宇宙从这个极点膨胀、运动的状态。以此为基础,物理学家就开始描绘我们与宇宙之间的关系图像了。霍金在《时间简史》第三章里有如下的描述:     现在初看起来,关于宇宙在任何方向看起来都一样的所有证据似乎暗示,我们在宇宙的位置有点特殊。特别是,如果我们看到所有其他的星系都远离我们而去,那似乎我们必须在宇宙的中心。然而,还存在另外的解释:从任何其他星系上看宇宙,在任何方向上也都一样。我们知道,这正是弗利德曼的第二个假设。......在弗利德曼模型中,所有的星系都直接相互离开。这种情形很像一个画上好多斑点的气球被逐渐吹胀。当气球膨胀时,任何两个斑点之间的距离加大,但是没有一个斑点可认为是膨胀的中心。     从上面的引用中,我们看到了什么叫“从更为公允的角度来看世界”。由于从我们所在的位置来看,宇宙的任何方向都是一样的,星系以同样的速度远离我们而去,由此我们会认为自己是宇宙的中心。但是,由于宇宙膨胀说使得我们知道有一个“虚极”,宇宙起源于很久以前“虚极”的大爆炸,从而开始膨胀。在膨胀的背景下我们会想到,或许从宇宙任何一个其它的地方向外看,结果和我们从地球向外看是一样的。这样我们就知道了我们不是宇宙的中心,进而得知宇宙没有中心。在从公允角度来看宇宙之后,我们就可以获得宇宙的全貌。当宇宙的全貌被认识之后,物理学家将目光转向的人。这是由于人具备独立性,人是与天地并列的一大。如果我们认为宇宙万物和人文精神都来自于同一个起点,那么在认识了“天”的全貌之后转向认识人文系统是必然的结果,这就是为什么从《时间简史》到《大设计》霍金一直在追寻“人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这个话题,以及创立“人择原理”的原因。如果我们从认识宇宙入手来认识道,其顺序是这样的:先是通过了解常态(每个方向上星系在快速远离)来获得宇宙面貌(宇宙正在膨胀);进而使我们可以站在更为公允的角度来看宇宙(我们并非宇宙的中心);再进一步就可以获得宇宙的全貌(正在膨胀的宇宙没有中心);而后根据道是“天”和“人”的共同源头,用从宇宙中获得的信息来了解独立于“天”之外的人,这一步很必要,因为它会验证道就是一切的源头;有了从天到人的验证,道就可以被我们认知了。最终,通过以上步骤所了解的信息,我们就知道了,无论是天(宇宙),还是人,都是道的影像,他们由道所创生,在终结的时候又还原为道。道才是可以跨越生死而长久、而永恒的,尽管物质宇宙最终会消失,但是推动其发展,运动的道并没有消失,不仅不会消失,还会不停地运动下去。
    从人生角度的认识过程也是这样的,只不过在验证道是一切的源头时与上述的方向相反。先是通过常态的社会、人生(成长中的人在触及他人的生活空间)来获得人生与社会的面貌(人文空间在膨胀);进而就可以站在更为公允的角度来看自己(每个人的人文空间都在膨胀,我不是社会的中心);再进一步就可以获得由人组成的社会的全貌(社会中没有谁是中心);而后根据道是“人”和“天”的共同源头,用从人生中获得的信息来了解独立于人之外的“天”,这一步很必要,因为它会验证道就是一切的源头;有了从人到天的验证,道就可以被我们认知了。最终,通过以上步骤所了解的信息,我们就知道了,无论是人,还是天,都是道的影像,他们由道所创生,在终结的时候又还原为道。当人死的时候,将自己的身体还给天地,而身体之中的那个活力并没有消失,而是还原为道。在那以后,带有我们曾经的生命活力的道还会有下一次的创造。生命不是简单的轮回,而是经由道的重新融合和再创造的往复运动。因此,道才是可以跨越生死而长久、而永恒的,尽管作为人的身体消失了,但主导我们生命的活力并没有消失,而是在不停地运动之中。
    可以说人生的第十六个年头是充实的,因为在这一年,处在实习期之中的人会获得一张带有回家指南的地图,通过地图的引导在未来的某一天找到自己生命的起点,从而按照一定的方法认识创造人生、创造万物、并推动万物发展的道,最终解决“我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问题。这一年所获得的信息是如此之重要,我们是否应该将其记录如下呢: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指南是由人生入手最终了解道的顺序,如果像物理学家那样由观测宇宙入手,其指南的后半部分会略有差别:“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人,人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无敌大眼睛 发表于 2015-9-23 18:16:39

第十七章:相信始终伴随我们的道
    依然处在实习期阶段的人在这几年之中会有很大的变化,或许我们用进步来形容会更加准确一些。在13岁那个闭门会议之后的实习中,这个生机勃勃的年轻人已经逐渐形成自己的宇宙观,找到人生的目标和意义。在过去几年的实习基础上,走到人生第十七个年头(16岁)的人要在此时确立自己要相信的东西,并会在日后许多年本能地去捍卫它。究竟是什么东西会在这一刻植入人文系统,使得他自己将其认定为自身的一部分而随时加以捍卫呢?这个植入的东西不是党派,不是主义,不是社会制度,甚至不是普世价值。这个植入的东西是一个人对宇宙万物的最根本看法,是宇宙观中最基础的原则。
这样说也许还过于抽象,我们不妨自己试一试。我们这一代人在16岁时所形成的对世界的根本看法是基于牛顿力学的宇宙观,说到这个宇宙观的几条细则就是:宇宙空间无限大,时间无限久,物质无限可分,宇宙是超越一切的永恒存在。在人文系统实习期植入了这种信念的我们对上述这些细则有着最根本的相信和最无条件的维护。什么叫最根本的相信呢?那就是我们无法真正理解什么叫宇宙空间有限,什么叫时间有一个起点。
    现代物理学自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开始就一直在冲击我们所确信的对宇宙的认识,但当我们听说宇宙是有限大的,马上就会提问:这个有限的宇宙外面是什么?这实际就是对无限空间最根本的相信。你说宇宙有限,好了,我可以相信,但一定还有一个无限的东西,我把你说的有限的宇宙放到我所想象的无限的东西之中,然后你告诉我这个有限的宇宙外面是什么。你看,这实际上还是确信无限空间的存在,只不过当我听说物理学证明了宇宙是有限的以后,我思维中那个无限的假设不再叫宇宙了而已。
    对时间有限的说法也是一样,爱因斯坦说时间有一个起点,我们听说之后马上会问:这个起点之前是什么?这实际是对时间无穷尽最根本的相信。你说时间有限,好了,我可以相信,但一定还有一个无穷尽的东西,我把你说的时间放到我所想象的无穷尽的东西之中,然后你告诉我这个有限的时间之前是什么。你看,这实际上还是确信无穷时间的存在,只不过当我听说爱因斯坦认为时间起点以后,我思维中那个无穷的假设不再叫时间了而已。
    对物质无限可分的认可更是如此,有些人可能会接受宇宙有限,但不能接受物质不能无限可分的概念。自从海森伯发现了不确定性原理,物理学家就在不停地告诫大家,将微观粒子分割的越小,就越会导致这个粒子更大的位置不确定和速度不确定。也就是说,你可以将粒子分得更小,但越小的粒子你就越无法抓到它,抓不到一个被分开的粒子和分不开它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当我们听说了这样的原理后,即刻的反应是不以为然:哼,这肯定是现在的技术达不到,将来有一天技术水平到了一定的程度,我们肯定可以即分割了粒子又可以抓到它。于是,物理学家愤怒了,霍金在《时间简史》里是这样讲的:“这个极限既不依赖于测量粒子位置和速度的方法,也不依赖于粒子的种类。海森堡不确定性原理是世界的一个基本的不可回避的性质。”你看,霍金说这个不确定性原理是不可回避的,不要以为我们可以通过等待技术进步而回避认可物质不能无限可分。要知道,我们目前所享受的现代化信息生活,其基础就是这个不被我们认可的、指出物质不能无限可分的不确定性原理。可以换句话讲,如果物质真是无限可分的,那么你手里的手机,你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网购、微信都将不复存在。现在我们该如何选择呢?是要现代化的生活,还是确信物质可以无限可分?
    上面的讨论使我们看到了什么叫最根本的相信,在这种最根本的相信基础上是最无条件的捍卫和维护。生活中我们会面对许多不同观点的人,这些不同的观点会涉及方方面面,不同层次。然而对不同观点的认可会随层次的变化而变化的,越是枝节、末梢的观点越有讨论的可能,不同观点的双方相互妥协的可能也越大。而越是接近基础的观点,其讨论妥协的可能就越小。而现在我们要触及的是人对宇宙万物最基本的观点,当讨论宇宙无限、有限的问题时你会发现,只是一个很难沟通的话题。在现今的社会中,人们在16岁阶段所植入的是牛顿的无限宇宙观,当他们听到宇宙有限论后会有几种不同的反应方式,而所有这些方式都是对自身所认可的基本观点的维护与捍卫。一种就是追问有限宇宙之外是什么,正如上面所讨论的,这种追问实际上根本没有认可宇宙有限,执着地以无限宇宙为基础,追问那个否定了其基础的物理学成果。还有一种反应是直接批判,如果没有理论依据来支撑其批判,就干脆批判那些发现这些原理的人。再有一种反应就是回避讨论,回避的方法多种多样,可以说我们讨论这些没有用处,也可以说等将来理论发展了总会有新发现等等。所有以上这些现象不过是对自己的思维逻辑中对宇宙万物最基本原则的认可所做的捍卫,这种捍卫是没有前提条件,是自动反射类型的。
既然在我们的思维体系中存在着需要随时捍卫和维护的基本认识,那么我们就很感兴趣这样的基本认识到底有多少种。在这里,我们先看看思维认识体系是个什么样子。首先,对于任何一套思维体系都会拥有一个公理,而后基于这个公理和一定的逻辑原则,推理、展开成一个体系。在整个体系中,每一步的推理过程都有迹可循,但那个最基本的公理是无法直接证明,只能相信它的真实性。于是,按照对不同公理的认可,可以分出三种截然不同的思维体系,或者称为三种不同的宇宙观。这三种宇宙观分别是绝对空间宇宙观(宗教),绝对时间宇宙观(哲学)和绝对光速宇宙观(道纪),下面我们分别做一个简要介绍。
    宗教系统中的绝对存在是上帝。上帝是这个系统中的公理,无法证明,只能相信,是所有推理的源头。宗教系统以上帝创造天地和人为基础,只有上帝是超越一切的永恒存在。这个系统中有一个超越任何人的绝对权威(上帝)的存在,有一个为人所创造的中心静止空间(地球)的存在。这样的系统以有别于其他空间的特殊空间为特点,因此可以被称为绝对空间宇宙观。
    哲学系统中的绝对存在是宇宙。宇宙是这个系统中的公理,无法证明其无限,只能相信,是一切推理的源头。哲学以无限空间和无穷时间为基础,宇宙不生不灭,永恒存在。这个系统以一个没头没尾的时间为基础,一切推理都建立在这个均匀流逝的无穷时间的基础上。因此,这样的认识系统被称为绝对时间宇宙观。
    道纪系统中的绝对存在是道。道是这个系统中的公理,无法证明,只能相信,是一切推理的源头和基础。道纪以道创生宇宙万物、人文精神为基础。道创造了包括时间、空间在内的一切事物,而道本身是可以通过有无转换而跨越生死的永恒存在。光速绝对恒定,时间、空间都会由于这个速度的恒定而改变其均匀的性质。绝对的光速是道的特征,是这个系统的基础,这样的认识系统又可以被称之为绝对光速宇宙观。同以上两个系统略有不同的是,尽管这个系统的公理(道,或是绝对光速)也是无法证明的,但它可以被验证。绝对恒定的光速无法通过什么理论推导出来,因为它是一切理论推导的源头。但我们却可以验证它,其方法是以光速恒定为基础进行逻辑推导,我们可以获得一些推论,例如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例如光线在经过大质量物体旁的偏折。这些以光速恒定为基础的推论是可以验证的,这一点与前面的两种宇宙观不同,上帝或宇宙的永恒存在无法证明,我们也无法验证相应的推论。
    在我们知晓了有三种不同的宇宙观存在后,进一步我们会发现不同的宇宙观与人的相信程度相组合会呈现完全不同的景象。前面所讲过的那种无条件的维护与捍卫就是对自己所相信的宇宙观坚信的表现。由于三种宇宙观所认可的公理有着完全不同的特点,因此,一个人对某个宇宙观的相信程度就会体现不同的特点。还是先看看宗教,最相信上帝的人所体现的特点应该是畏惧,因为在《圣经》所描述的故事中,不相信上帝存在的人都受到了最极端的惩罚;其次,相信上帝但并不确信的人会赞美上帝,这是因为他们选择性地相信了上帝,只相信上帝会给自己带来好处,而避免触及上帝的惩罚。再其次,不是很相信上帝存在的人的态度是“敬鬼神而远之”的方式,这是一种谨慎的做法,我不相信有神,但也不去诋毁他。孔子建议向民众推行这种对待神的态度(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这是一个维持社会包容性,维护和谐发展的明智之举。最后,完全不相信神存在的人对上帝采取的是不介意的态度,这样的人不介意自己说了什么对上帝不敬的话会招致惩罚,他们也不介意别人相信上帝,因为反正上帝不存在。总结一下对宗教相信程度不同所呈现的状态,最相信的人畏之,之后,随着相信程度的降低,人们呈现颂扬赞美之、敬而远之;而完全不相信的人会不介意之。
    对于以宇宙为认识基础的哲学来说,完全相信宇宙永恒存在的人会陷入迷茫,因为对于无穷宇宙,任何有限的事物,其价值都是零。就如同无论多大的有限数字除以无穷大,其得数都是零一样。无穷宇宙中的自我由于没有意义而失落、而迷茫。其次,相信宇宙永恒但不确信的人,会产生许多感触。从宇宙的广大而无边、感慨人生的短暂而渺小,在有限人生和无限宇宙的对比中产生“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生命感触,这样的感触会发展为感动,从而抵消有限对比无限的迷茫。这样的人对人生的意义有追求、有感觉,从而使得他们并不是完全确信宇宙是无限的。再其次就是不那么相信宇宙永恒的人,这种人会更加注重眼前的生活,不愿意去想宇宙的无限性,这种人对永恒的宇宙观念是采用回避态度的。最后,完全不相信宇宙永恒的人会是什么样子呢?这种人在当今社会中非常难找,因为自牛顿力学引发工业革命以来,当今社会对以牛顿力学为基础的绝对时间宇宙观的认同是相当广泛和深刻的。关于这种人的特点我也需要猜测,因为我自己可能还没有做到完全不相信宇宙的无限,那个“有限宇宙之外是什么”的想法还会不时地冒出来。猜测一下的结果可能是这样的,由于宇宙降级为和人平等的独立个体,那么宇宙在我眼中就像是另一个人,我在天地间是客,反之,天地对于我也是客,但它是一个长寿的客人。面对这样的独立个体,我所采用的态度应该是尊敬。好了,现在我们可以总结一下对哲学相信程度不同所呈现的状态。最相信的人迷茫;之后,随着相信程度的降低,人们会因它而感动;相信程度更低的人会避之;而完全不相信的人会敬之。
    现在我们来看看面对以道为基础的绝对光速宇宙观在人的不同相信程度下都反映出什么样的状态。这个宇宙观中永恒的是道,而道就在我们自身的系统之中,它不仅是生命的创造者,还是推动生命发展的动力,这是同以上两种宇宙观的最根本的不同点。无论是上帝还是宇宙都不可能在我们的体内、在我们的系统中,而道在我们的系统中,更极端一些的说法是,道就是我们自己。于是,完全确信道的人是感觉不到道的,因为道就是他自己。这样的人不是从一个旁观者的角度来感受道,因此他们不知有一个我之外的道的存在。其次,相信道永恒但不是确信的人,会感觉道很亲近,并赞美它。感觉道很亲近并赞美它的创造力说明了这样的人只是接近道而并非道本身,他们还没有与道完全重合。再其次,就是不那么相信道的人会畏惧它,由于不相信道是永恒的,他们不会亲近道。但是由于道的确在主导他生命的进程,他们或多或少地感到一种力量,这种力量他们不了解,因此而产生畏惧。最后是对道完全不相信的人,他们会侮辱道的作用。这样的人心里默认的是另一种永恒,无论那个永恒的是上帝还是宇宙,他们都会通过侮辱、诋毁道的作用来维护他们所默认的那个永恒。他们之所以不采取不介意或尊敬的态度,是因为道就在他们的系统中,无论他相信与否。排斥自己身体所拥有的东西,就一定要批判它。现在,我们也要总结一下人对道纪的相信程度不同所呈现的状态。最相信的人是不知有之;之后随着相信程度的降低是亲而誉之;再往后是畏之;而完全不相信的人是侮之。之所以有以上几种表现,完全是由于人们对道之永恒的相信程度不一,甚至根本不相信。
    正如上面所说的,完全相信绝对光速宇宙观的人自己就是道,他们没有不了解的东西,他们是“无惑”的。因此这样的人表现为一种从容、悠闲的状态,并且很少说起道。就如同真正的爱国者很少将爱国当作言论不时地拿出来议论一样。如果他们做成了一件事,你去问他们怎么做成的,所有确信道的人都会说:没有为什么,我原本就是我,那事情原本就会做成。这就是一个与道完全融合,认为道就是自己的人。因为万物、万事都由道来推动、发展,如果道就是我、我就是道,那么我也能推动事物的发展、乃至成功。我做到了,但由于我就是道,我不会对这件事由于我而成功有什么特别的感觉,因为将事件推向成功原本就是道的工作、道的作用。下面一段话就记载了人们对绝对光速宇宙观的不同相信程度所表现的状态,以及确信这个道纪宇宙观的人所具备的最主要的特征:     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无敌大眼睛 发表于 2015-9-23 18:17:06

第十八章:社会中反常的逻辑关联     17岁那年的雨季,
    我们有共同的期许,
    也曾经紧紧拥抱在一起。
    17岁那年的雨季,
    回忆起童年的点点滴滴,
    却发现成长已慢慢接近。     在过去几年的实习中,宇宙观、人生观都在渐渐地植入到自己的人文系统之中,此时的人已经逐渐确立了自己要遵守、要捍卫的东西,也正因为如此,这个年龄的人已经不再是个孩子了,就像歌词里讲的“成长已慢慢接近”。
    无论在过去几年中自己的这个人文系统注入了什么样的宇宙观和人生观,到了17岁的这一年,人文系统的实习要走出自我,进入社会了。如果说理解并管理自身的人文系统并不是一个很简单的事,那么由众多人文系统组成的社会可能就更不简单了。然而这里所说的不简单并不是复杂,而是不寻常的意思。在讨论社会运行规律的时候,我们会看到一些超乎想象的逻辑关联,它们并非是以表面的简单规律联系到一起的。这样讲显得过于笼统,我们还需要将这些现象和规律解释得更清楚一些。一般来讲我们会默认好的因素会导致好的结果,好的表象说明其内涵多半是好的。正是这样的简单联络和推理蒙蔽了我们,使得我们在判断时出了错。在人文思想的讨论中,我们会遇到许多包含正面意思的概念。比如道,它是创生万物的力量,是推动事物发展的动力;再比如仁、义,仁是做正确的事,义是正确的。然而这些包含正面意思的概念往往不能进行简单的相互转换和推导。比如说,我们较为容易接受“一个有道的社会中会存在仁、义”的说法,但殊不知“一个无道的社会存在仁、义”的说法也是成立的。社会有道,就有推动社会发展的力量,显然这样的社会中会有很多人做正确的事、会有很多人坚持正确。但是,“做正确的事”和“正确”,也就是仁和义并不能简单地等同于有道,因为即使是大道废了,在一个无道的社会中也会有正确的事,也会有人会坚持正确。所谓社会失道,就是这个社会消耗的道要大于获得的道,由于道的入不敷出而导致社会无法向上发展,而是衰退,甚至崩溃。但是一个衰退或崩溃的社会并非没有正确的事和正确的人,仁人志士在乱世反而显得更加突出。所谓乱世出英雄,但乱世出英雄不意味着太平社会就没有英雄。因此,简单从社会中有没有正确的事和坚持正确的人来判断这个社会是否有道是不准确的。即使是大道废了,社会失道了,社会中还会正确的事和坚持正确的人,也就是还会有仁和义。而通常的情况是,混乱社会中存有的仁和义恰恰又是稳定乱世、并最终结束乱世的主要因素。
    同大道与仁义的关系相类似,智慧是一个正面的概念。尽管小聪明总是适得其反,但智慧这个词所代表的并非小聪明,而是通常我们所说的大智大慧。就是这样一个看似完美的大智大慧的出现也不一定就带来好的结果。很有可能出现的状况是,更大的坏事会随着大智大慧的出现而出现。这是俗话中讲的魔与道的关系,无论是“魔高一尺,道高一丈”、还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说的都是正反双方相互的较力和斗争。正是因为有大智慧的存在,要想在这样的社会中做坏事就一定要有超过大智慧的“大伪”才能做成。低级别的坏事,小打小闹的恶行无法生存于有智慧的社会之中。反过来说,一个社会中出现了大的坏事也并不能说明这个社会中不存在智慧,反而可能说明这个社会有大智慧存在。因为如果在一个智慧程度很低的社会,不用费太大的力气就能做成坏事,那些做坏事的人谁还会费心费力地去设计大的骗局,设计“大伪”呢?因此,智慧和大伪,一个是正面的,一个是负面的,但它们却会相约出现在社会中。正如上一段中的社会失道和仁义一样,它们一个负面,一个正面,但是会同时出现。由此看来,完全对立的事物之间存在着相辅相成的必然转换关系。
    将上面两段所阐述的规则运用到更为具体的社会事例中我们会看到些什么呢?假设有一个六亲不和的家庭,现在我们要问这样的家庭里会有亲情吗?也许你的第一反应是没有,可不是嘛,都六亲不和了,哪里来的亲情。可是如果你马上想到了上面两段的讨论就会觉得刚才的第一反应是有问题的。的确,六亲不和是一个负面的事件,而亲情,也可以说成孝慈,是一个正面的现象。根据前面两段的讨论,一个正面的事件和一个负面的事件之间却可能存在着必然的转换关系。有了这样的认识,我们会很肯定地说:一个六亲不和的家庭中一定存在着亲情。需要注意的是,这里强调的是正反两方的相互联系,这样的联系不能反过来推理到两个正面事件的相互关系中。也就是说,我们不能通过一个六亲不和家庭一定会存在着孝慈就反过来说一个六亲和睦的家庭就不存在孝慈。显然,六亲和睦的家庭中是一定会有亲情、会有孝慈的。于是,我们得到这样一个推理,那就是我们无法通过这个家庭中亲情的存在推知这个家庭是否是六亲和睦的。两个正面事件之间的联系是不一定的,而正反双方的联系反而是确定的。
    如果对六亲不和的家庭里存在亲情的说法不那么认可的话,我们还可以看看更大一些的团体所显现的这种正反事件的确凿关联是什么样子的。国家是一个比家更大的人的团体,而国家昏乱是一个负面的事件,在国家昏乱的这段时间还会有忠臣良将吗?显然答案是肯定的,因为历史给了我们无数的事例。商纣时期的必干、南宋末年的文天祥、明末的袁崇焕,国家越是昏乱,忠臣的故事就越惨烈。在国家昏乱这个负面事件和忠臣这个正面现象之间存在着必然的关联。然而,尽管我们知道许多即将崩溃的国家会出现忠臣,那也不能说明忠臣只会出现在昏乱之国。周武王时代有周公,贞观之治时期有魏徵。我们不能从有忠臣这个现象来推知那时的国家是否昏乱,但是可以得知是,昏乱的国家中一定会有忠臣。
    以上的四组讨论所要说明的由人组成的社会中存在着与我们的直觉想象相违背的一些逻辑关联。大道废了的社会中还会有仁和义,大智慧主导的社会中会出现大骗局,六亲不和的家庭中会存在亲情,昏乱的国家之中会有忠臣。这几个逻辑关联都有着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其前提都是一个社会的状态,这个社会可大可小,可以是家庭、组织、乃至国家。这个社会的状态可能是负面的(大道废、六亲不和、国家昏乱),也可能是正面的(智慧出)。而在这个正面或负面的社会状态中都存在着与这个社会状态相反的事件或现象。如果用更加抽象一些的概念来概括上述讨论,我们可以说无论一个事物处于何种状态,它之中都必然会存在与之完全对立的因素,而这个对立的因素又是事物胜极而衰、或否极泰来的根源所在。这样的概括很像太极图所表现的观念,可以被看成是太极图的文字版。
<IMG title="《老子》全文解说 第十八章:社会中反常的逻辑关联" style="LIST-STYLE-TYPE: none; BORDER-TOP: 0px; BORDER-RIGHT: 0px; BORDER-BOTTOM: 0px; PADDING-BOTTOM: 0px; PADDING-TOP: 0px; PADDING-LEFT: 0px; MARGIN: 0px; BORDER-LEFT: 0px; PADDING-RIGHT: 0px" alt="《老子》全文解说 第十八章:社会中反常的逻辑关联" src="http://s16.sinaimg.cn/mw690/0017VUsQzy6ITAOHKa32f&690" width=500 height=500 real_src="http://s16.sinaimg.cn/mw690/0017VUsQzy6ITAOHKa32f&690">

图:18 太极图     太极图就是这样,黑白相互转换,同时又在自己最为强大的阶段包含了自己的反面。
    最后,还有一件事需要说明。上面所说的那种正反双方的关联是不能反过来用的,也就是说我们不能通过社会中存在的事件或现象来推导社会正好处于与这些现象相反的状态。具体说就是,我们不能从社会中存在仁和义就推知社会失道;也不能由于大骗局的出现而确定那个社会处于大智慧的管理之中;同样我们不能通过亲情的存在而认为那个家庭六亲不和;我们也不能通过忠臣的出现而确认那个国家已经昏乱。好了,关于社会中反常的逻辑关联就讨论到这里,现在,我们只需要将以上这几个反常的逻辑关联记录如下: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无敌大眼睛 发表于 2015-9-23 18:17:35

第十九章:社会管理的基本规律
    当一个人来到人生的第十九个年头,这个18岁的青年就获得了一系列的社会权利,他们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了,他们可以开车了,他们不再需要有人监护了。目前我们的社会认可18岁为成人的年龄,实际上,这个年龄并非是一个恒定的,它在古今中外都有着不同的数值,18岁只是在当今的社会中被普遍认为是成人的年龄,或者说是法律认为成人的年龄。现在来看我们正在研究的人文系统,也就是人的精神领域,这一年并不是某一个阶段的起点,这一年处在14到19岁的人文系统的实习期之中。尽管如此,这一年也是实习期的最后阶段了,明年实习就要结束,而人文系统的工作期将于后年开启。在实习期的最后阶段,人文系统需要接触一些高级课程。按照人生成长的规律,在上一年对社会的认识实习完成之后,这一年要进行的是管理方面的实习。
    在上一年,我们已经见识了社会运行中的一些超乎常理的规律。同样,在社会中管理一个团体、一个组织,其中所蕴含的规律也是不同寻常的。一般来讲,为了维持一个团体长期稳定地发展,这个团体总要提倡一些什么。现在社会中的团体有很多以公司的形式出现,不同公司会有它自己维持员工稳定的方法。例如有些公司会宣扬领导者的英明和智慧;有些公司会主张员工要忠于职守;有些公司干脆说我付的工资最高。感觉上这些不同的做法有高下之分,强调终于职守似乎会比强调员工所获得的工资多少要“高级”,但这只是直觉。上一章我们看到了一个事物在其发展的鼎盛时期就蕴含了与之相反的因素,在这里,我们所讨论的社会、团队的管理可能也并非像我们想象的那样有,好的主张就获得好的结果,或者说一个好的主张可能会有一些意想不到副产品。
    从第二章开始我们就接触到了“圣人”这个概念,圣人是了解道,并能够依照道的规律运行的人,这是做人的终极目标。显然,“圣”是一个好的概念。另外,像上一章提到的智慧,也是人生非常需要的正面元素。显然,智慧人生是我们所向往的。既然如此,我们在自己领导的团体中推行“圣”和“智”怎么样,或者说将“圣”和“智”作为公司的文化会怎么样。令我们吃惊的是,推行如此好观念,如此正面的文化,其效果可能并不会达到预期。原本我们预想的是让团体中的成员、公司的员工都逐渐成为接近圣人的人,都成为智慧型人才。但结果是他们并没有达到我们预想的状态,不仅如此,还有个副产品会随着“圣”和“智”的推行而出现,这个副产品就是团体内部的活力会降低。这或许是我们始料未及的,一个缺乏活力的团体或公司,无论它有看上去多么高尚的文化,其发展总是会受到制约。这就如同一个悖论,一个受到发展制约公司又有什么说服力来说明它的文化是高尚的呢?在没有实践的情况下,有可能你会质疑,为什么推行“圣”和“智”会导致活力降低呢?这里有一个很容易被人忽略的事件,那就是有些事情可以自己去做,但无法要求别人去做。“圣”和“智”就是这样的事情,我们可以将自己人生的发展目标设定为“圣人”,这样做会使得自己的人生逐渐走向回归道的方向,逐渐知道如何掌控自己的人生。以圣人为目标,自己努力实施是完全正确,而且没有什么副作用。然而,如果我们再一个团队里提倡“圣人”就是另外一回事了。提倡“圣人”无非有两种可能,一种是领导者将自己描绘成圣人,另一种是要求团队中的成员都做圣人。要求团队中的成员做圣人本身就隐含着领导者自己已经是一位高于众人的圣人的意思。因此,在一个团队中提倡圣人其本质是将领导者神圣化,是在强调领导者是一个有别于普通人的特殊人物,这样的特殊化是将人文空间绝对化,是绝对空间宇宙观。通过前面关于宇宙观的讨论我们可以得知,一个有着绝对空间的团体,其特点就是系统的活力低下。同样,推行“智慧”和推行“圣人”有着类似的特点。在团体中推行“圣”,其结果是将领导者“神圣”化;而在团体中推行“智”,是将领导者“智慧化”。无论是“神圣”,还是“智慧”的领导,都是有别于其他人的绝对空间,绝对空间会降低组织的活力,只有将“圣”、“智”这些可以导致绝对空间出现的概念绝弃掉,团体中每一个人的活力才会被释放出来。人的活力被释放出来才会使得整个团体获利,甚至获得百倍的利益。改革开放就是这样一个绝圣弃智的事件,我们也看到了整个中国社会因此而获得了多少活力,恐怕用千倍万倍来形容都不为过。
    或许有些领导者发现了在社会、团体中宣导“圣”和“智”的问题,从而换一种做法,或者说换一种避免绝对空间出现的方法。例如宣导“仁”和“义”怎么样?什么是“仁”和“义”呢?前面说了,“仁”是“做正确的事”,而“义”是“正确的”。在一个团体中、乃至一个社会中提倡“仁”和“义”就是提倡做正确的事和坚持正确的观念。例如倡导团体的成员以做好本职工作为最大的荣耀,提倡按照公司或团体的理念将每一件事做对。这样的宣导方向有着一视同仁的特点,领导者和被领导者都按照一定的规范,按照大家所理解的“正确”来做事。显然,这样的倡导不会导致特殊的人、也就是绝对空间的出现,于是,也就不会降低团体、组织的内部活力。但宣导“仁”和“义”也不是没有副作用的,以正确的思想和价值为最高行为准则,固然为团体中平等的相互关系建立了基础,但也由于带有冷漠色彩的一视同仁使得团体内各成员之间的感情交流大打折扣。当代的公司就是明显的例子,公司内部以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为基础要求员工,这样做并没有削弱公司内部的活力,但员工之间发展类似亲人般的亲情则显得异常困难,将公司建成理想的大家庭更是天方夜谭。这样的宣导所导致的亲情降低对于公司可能还问题不大,因为公司中员工之间本来也没有亲属关系。如果将这样的宣导推广至全社会我们就会发现问题,因为社会的基本组成部分是家庭,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具体说就是体现在两代人之间的“孝慈”,体现在同代人之间的“悌”会由于社会倡导“仁”和“义”而大幅减少。历史是面镜子,我们可以从历史的经验中获得对上述讨论的证实。关于“仁”,也就是“做正确的事”可能没有一个较为接近事例,但是近代中国历史中曾经有过一个类似的时期,那就是社会的领导者倡导“做好事”的时期。“做好事”和“做正确的事”很接近,他老人家就说过:“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这同孔子对仁的描述很类似:“有能一日用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有没有一天之中致力于仁的呢?我还没见过力不够用的。颜渊可以坚持三个月,其余的人也就在一天到一个月之间)。在向全民提倡“做好事”的时代,我们的社会还同时推行了一个“伟大、光荣、正确”的思想。可以说,那是一个倡导“做好事”和坚持“正确思想”的时代,然而结果如何呢?提倡“仁”和“义”的副作用也凸显出来,也就是社会中亲情的大幅减少。尽管由于传统的大家族观念还在表面上维系着家庭关系,但经历了那个时代的两代人之间、人与人之间已经很少有真情的交流了。这两代人是当今社会中的老年和中年人,当今的中国社会就正在消化着那个做好事和政治正确时代所带来的副作用。关于“义”和亲情的冲突我们还可以在《论语》中找到孔子的精辟分析:     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 《论语》第十三章     有个叫叶公的人对孔子说:“我们那里有这样的法律,一个人的父亲偷了羊,他应该举报,你对这事有什么看法?”孔子说:“我们这里的法律和你们不同,我们认为出了这样的事,父子之间不能相互举报,而应该相互隐瞒,其公正性就在这隐瞒之中了。”通过这个对话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到“义”和亲情的冲突。一个人偷窃,知情人举报是正确的,但也伤害了双方的感情。如果两人之间没有亲属关系则举报是完全可行的,因为两人之间原本也没用什么亲情可伤。但如果两人同属一个社会基本细胞——家庭,则这样的举报就会伤及双方亲情,伤及孝慈,要不怎么会有大义灭亲的说法呢?现今欧美的法律中就有亲属不得相互指证的条文,这样做一方面是防止亲属之间相互包庇、做伪证;而另一方面也是为了防止亲属之间因相互举报使得亲情受到摧残。如果一个社会像上面叶公所说的提倡这种所谓的正确行为,其结果会导致每一个家庭都出现或多或少的亲情流失乃至崩溃,进而使得社会变得冷漠,人生的意义和乐趣因此而大幅降低。可见在社会中倡导“仁”和“义”,其副作用是人情冷漠,这样的倡导显然是得不偿失的。讲到这里也许你会奇怪为什么我倡导一个这么好的观念,其结果却是南辕北辙的。实际上同上一段所介绍的“圣”和“智”一样,“仁”和“义”也是一件只能自己去做,而不能要求别人去做的事。孔子在《论语》中说的很清楚:“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一个人自己坚持做正确的事,坚持正确的思想是没有问题的。还是上面那个偷羊的故事,如果那个人认为他父亲偷羊不对,有许多方法可以应对,他可以找到适合他们父子关系的应对方法,比如劝他父亲自首、把羊送回等等,但他自己认为正确的方法是不能要求别人去做的,更不能推而广之用于全社会。如果在社会中提倡大家都做正确的事,都坚持政治正确,其结果是所谓的正确得到了,社会中的人情却丧失了,这到底是正确呢?还是不正确呢?看来,要想让社会恢复人情的温暖,家庭恢复孝慈,就一定要绝仁弃义,不再倡导做正确的事和坚持正确的思想。
    好了,既然“圣”和“智”不能提倡,因为会导致社会的活力降低;“仁”和“义”也不能提倡,因为会导致亲情流失。但我们管理一个社会总该提倡些什么吧?这次来点儿实惠的,我们提倡“巧”和“利”怎么样?“巧”也是智,但不是思想的智慧,而是技术层面的聪明,巧多用于技术领域的发明创造,可以理解为聪明才智。而“利”则是让人民受益,获得利益,更直白地说就是让人民富裕起来。如果我们提倡发明创造,提倡摆脱贫困、走向富裕是否能够解决我们前面讨论中的问题呢?显然这样的宣导是不会产生绝对空间的,这样的宣导不但不会降低社会的活力,反而会增加社会的活力。同时,宣导创造和富裕与亲情之间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富裕可能会导致亲情减少,但也可能会增加亲情。听说过为富不仁,但没听说过大富灭亲的。总体来说提倡富裕对社会中亲情的伤害远不如提倡正确来得大。但是,提倡创造与富裕,也就是巧和利,也有副作用。当人们将聪明才智和富裕联系到一起的时候,社会中固然会产生财富精英,同时也会产生众多的盗贼。盗贼是一个统称,其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有的是科技犯罪,有的是商业欺诈,而更为危害社会的是各种形式的腐败。改革开放30年来,在强调科技创新和走向富裕的旗帜下,我们的国家收获了前所未有的进步,同时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腐败,这不是恰恰说明了强调“巧”和“利”会必然导致盗贼的出现吗?因此,要想让社会中种种的盗贼消失,就一定要绝巧弃利。
    从以上的讨论中我们看到了社会管理中那些奇妙而反常的逻辑关联。像圣人、智慧、做正确的事、聪明才智、富裕等等这些美好的东西自己做起来完全是正面的,但用来指导一个团体、一个社会就会出现意想不到的副作用。经过了以上的讨论,我们是否已经掌握其中的那些看似没有关联,但仔细推敲就发现那实际上是必然的逻辑关联了呢?如果你说我掌握了、记住了、甚至写成文字时时刻刻提醒自己:“在社会管理中不提倡圣贤、不提倡智慧,为了使得社会充满活力;不提倡做正确的事、不提倡政治正确,为了社会中保有人间的温情;不提倡聪明才智、不提倡走向富裕,为了使得社会中的盗贼绝迹。”但是,仅仅理解了、记住了、甚至写成了文字时刻提醒自己还是不够的,因为你做不到。在真实的管理实践中,管理者会不自觉地提倡那些已经写在文字中提醒自己需要绝弃的东西。可不是嘛,要绝弃那些“好”的理念实在有些不合常理。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管理者应该寻找到一个替代的东西。就如同一些人有口吃的毛病,时时刻刻提醒自己防止口吃,结果是问题越来越严重。这时医生会建议口吃的人经常说一说其它语言,可以是方言,可以是外语,这种替代的方法往往是有效的。现在,当我们面临在社会管理中无法绝弃像“圣”、“智”、“仁”、“义”、“巧”、“利”这样的“好”观念时,也需要找到替代品。找什么样的替代品呢?按照我们一直使用的方法,一定要去找万物的本源,也就是看看道的特点。道的特点我们已经很熟悉了,永恒、运动、简单朴素等等。从中我们可以找到有效的方法:“见素抱朴”。什么是“见素抱朴”呢?就是采用简单的管理方式,保持朴素的行为。当今的社会,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的领导人都在试图将自己的形象平民化。坐飞机不坐头等、公务舱,坐车出行不清道,去普通民众吃饭的餐厅以普通客人的身份去吃饭。所有这些行为都获得了良好的回应,并对抑制社会中的私欲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这样的管理者没有提倡什么,而是自己率先回归朴素,如此一来社会中那些炫耀权力的人失去了合理性,炫耀财富的人失去了光彩,人民会追随领导者享受自己平凡朴素的生活,人们的私心和欲望由此得到了很好的抑制。社会中最难管理的归根结底是人的欲望,一个少私寡欲的社会,正是管理者最终需要的状态。然而这个少私寡欲的状态却不是通过标榜某个圣贤,或是提倡减少欲望而获得的。行文至此,或许会让我们想起第七章介绍的道为万物设立的“要想得到A,首先要忘掉A”的规则。
    在人文系统的实习期进入高年级的这一年,我们学习了社会管理中最为基本的逻辑关系,并依此找到了切实可行的管理组织、管理社会的方法。这为日后人文系统进入到从37岁开始的人生第五个阶段,也就是“管理期”打下了一定的基础。在这一年的学习即将结束的时候,我们需要将学到的东西概括记录下来: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无敌大眼睛 发表于 2015-9-23 18:18:23

第二十章:毕业寄语     人生的第二十个年头是人文系统实习期的最后一年,从13岁到19岁的实习期中我们看到了许多为日后系统运行准备的人生远景规划课程。而实习期的最后一年,有如大学中的毕业季,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会被对找工作的兴趣所取代,会被即将来临的分别所冲击。1984年是我大学的毕业季,记得当时没有什么心思上课,大家的情绪被即将面临的陌生未来和同学分别所主导。处于这种情绪中的我总想对自己、对同学说些什么,于是写了一首分别诗,当时被毕业联欢会所采纳,许多同学在毕业后很久还记得那首诗。诗的最后是这样写的:“愿你像那荷花,高洁、洒脱、坦率、天然;愿你有那清香,香满人间。”现在想来,这实际上是毕业季情绪的宣泄,主要是期许即将走上新阶段的我们有一个美好、辉煌的未来。同样,在19岁的这一年,人文系统的实习面临结业,毕业季情绪也会主导这个时刻。道为了即将走进工作期的人文系统准备了对未来的期许,不仅如此,道还更多地向我们描述了独立、从容的人生应该是个什么样子。
    首先要说的话是关于学习单元的。在第十章中我们介绍过学习单元,这是一个有道通过的、带有阻塞结构的单元:
<IMG title="《老子》全文解说第二十章:毕业寄语" style="LIST-STYLE-TYPE: none; BORDER-TOP: 0px; BORDER-RIGHT: 0px; BORDER-BOTTOM: 0px; PADDING-BOTTOM: 0px; PADDING-TOP: 0px; PADDING-LEFT: 0px; MARGIN: 0px; BORDER-LEFT: 0px; PADDING-RIGHT: 0px" alt="《老子》全文解说第二十章:毕业寄语" src="http://s1.sinaimg.cn/mw690/0017VUsQzy6J87L4cN280&690" width=525 height=178 real_src="http://s1.sinaimg.cn/mw690/0017VUsQzy6J87L4cN280&690">
    这个阻塞结构影响着人文系统中道的蓄积,并且由于阻塞结构导致流经其中的道的流速增加,从而使得人获得关于学到知识与否的错误信息。为了使得我们自身的系统不被时常出现的错误信息所困扰,打通学习单元的阻塞结构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而打开学习单元的阻塞结构需要我们回答第十章所提出的六个问题,在解决所提出问题的过程中,学习单元的阻塞结构会逐渐打开,并最终达到“绝学无忧”: <IMG title="《老子》全文解说第二十章:毕业寄语" style="LIST-STYLE-TYPE: none; BORDER-TOP: 0px; BORDER-RIGHT: 0px; BORDER-BOTTOM: 0px; PADDING-BOTTOM: 0px; PADDING-TOP: 0px; PADDING-LEFT: 0px; MARGIN: 0px; BORDER-LEFT: 0px; PADDING-RIGHT: 0px" alt="《老子》全文解说第二十章:毕业寄语" src="http://s4.sinaimg.cn/mw690/0017VUsQzy6J87OnjBV83&690" width=525 height=363 real_src="http://s4.sinaimg.cn/mw690/0017VUsQzy6J87OnjBV83&690">     从图中可以看到,当学习单元的阻塞结构完全打开的时候,这个单元就相当于一个管道,这个单元就消失了。学习单元的消失并非坏事,而是恰恰相反。在第十章中我们介绍过,由于阻塞结果导致人文系统中道的流动通道变窄,流体流过较窄的通道时,会使得在其中流动的流体速度变快。而道的流速加快会给人带来快乐的感觉,但同时由于流速的降低也会给系统带来一些担忧。如果学校单元消失了,由这个单元的阻塞结果所带来的系统中道的流速的快慢变化也就不那么明显了,由此而带来的忧虑也自然会消失。此时尽管学习单元没有了,但我们自己的忧虑也同时消失了,这样的事件就叫做“绝学无忧”。学习单元的消失并不在这一年到来,选择人文系统实习期的最后一年提出这个题目是为了让即将毕业的人文系统有一个发展的目标。伴随学习单元的消失,人生将“不惑”,孔子在四十岁时达到了这样的境界。而在后面的章节中我们会看到,老子认为最早在人生的第三十五个年头就会有人能够完全打通自己人文系统中的阻塞结构。尽管距离“绝学无忧”的时间还很远,但是在人文系统实习期结业的时候,我们有必要对未来有可能达到的状态做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因此,在这里我们要试图描绘一下“绝学无忧”的到底是什么样子的。
    在描绘这样的人之前,我们先看看社会中的人群会对某一个个体带来哪些困扰。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看群体对个体的影响。
    首先是群体中成员对某一个个体的态度。与人相处无外乎有好、坏之分,对你好的人会赞美、恭维你,对你不好的人会冷落、排斥你。在赞美和冷落,恭维和排斥中间到底有多少差别呢?一个人是由于被赞美而增加了什么?还是由于被冷落而少了什么?一个人是被恭维而获得成功?还是由于被排斥而导致失败?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这之间没有必然联系。既然赞美并不促进我成功,冷落也不能妨碍我前进,那么别人的赞美还是冷落、恭维还是排斥对我来说又有什么差别呢?
    第二点要讨论的是这个个体所做的事会得到他所在群体的评价。一个人做事可以用好、坏、善、恶来划分,但这些划分并不那么靠谱。在第二章我们就介绍过事物的相对性,善还是恶就是一对儿相对的概念,没有衡量它们的绝对标准。比如灾害后大家捐款,我们很难说清捐100元的和捐100万的哪个更善一些。更有甚者,一些事情从某个角度看是善,换个角度就是恶;有些人看是善,另一些人看就是恶。假如有个朋友染了毒瘾来借钱,借给他是善还是恶呢?不借是善还是恶呢?面对这样的相对判别标准,我们不禁要问,善与恶又能相差多少呢?
    最后我们再通过从众的心理来看看群体对个体的影响。生活中有许多事,有的会带来好处,有的却会带来麻烦、甚至是灾难。由于那些可能会带来厄运的事情存在,人们或多或少会对某些事情产生畏惧。畏惧人人都有,这并非什么新鲜事。但问题不是人们的畏惧,而是不同的人所畏惧的事情有所不同。有的人怕水,有的人怕黑,有的人拍孤单,有的人怕无事可做。由于每个人所畏惧的东西不一样,加之人有相互感染、学习的能力,于是一个人害怕的东西会传导给其他人,使得他们也害怕。是不是所有其他人畏惧的东西我都应该畏惧呢?
    如果一个人在群体中过于重视周围的影响,别人对他的态度对他来说有差别,他的情绪会随着别人的善意和恶意而大幅变化;如果他过于受制于群体对他所做过的事情的评价,比如别人对他所做的事说好或说坏,评判对还是错对他以后的做事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如果一个人有着过于从众的心理,缺乏独立思考能力,对别人畏惧的东西在自己没有思考和实践的情况下也跟着畏惧。那就说明这个人的学习单元有阻塞,道所流经的通路狭窄导致了流速增加自己就喜悦,流速降低自己就忧虑。这种影响与学习单元的阻塞程度成正比,阻塞越大,所受到的影响也就越大。在茫茫的人群中追逐他人的态度、他人的评价、他人的畏惧就如同一个走在荒漠中的人,找不到边际,找不到中央,找不到前行的方向。因此我们需要打开自身系统中的那个阻塞结构,使得我们可以不以他人的态度和评价而悲喜,不为他人的畏惧而畏惧。
    在人文系统即将完成实习的这一刻,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下“绝学无忧”的人究竟是个什么样子,以便将来有一天我们知道自己在人生的路上究竟走到了哪一步。前面介绍过什么叫“绝学无忧”,那就是带有阻塞结构的学习单元彻底打开,学习单元变成了道流通的管道。于是,这个单元就没有存在的意义,也就因此而消失了。学习单元消失后,人文系统中没有了可以使得道的流速骤增骤降的狭窄结构,流速不会骤然降低而导致人的忧虑,因此说:绝学无忧。看了这样的解释我们会很自然地联想,没有了狭窄结构固然会由于系统中道的流速不会骤降而消除了忧虑。同时,也因为狭窄结构的消失使得系统中道的流速不会骤增,这样一来,由于道的流速增加而带来的快乐也会因此而减弱。
    为了表述方便,现在就假设我是那个达到绝学无忧状态的人。如果我在和众人同处一个欢乐气氛中的时候,按照上一段的逻辑推理,我会表现的有些落寞、有些孤独,有些不那么兴奋。欢乐的氛围会使得大家加快身体的运动,兴高采烈,如同参加丰盛的宴会,如同登上春色中的高台。但是,同处于这种氛围中的“无忧”的我不会有大家都有的兴奋。我有些安静地独处在某个角落里,像一个还没成为孩童的婴儿。由于大家都很兴奋,而我兴奋不起来,从而显得有些落寞。我显得有些疲惫、有些沮丧,就好像找不到自己的家一样。大家都像是得到了很多东西,而我却像是丢了东西。实际上我并不落寞,只是这种落寞的感觉是由于我与众人在欢快气氛中明显的表现反差对比而产生的。由于我的人文系统中没有了阻塞结构,从而使得道的流速比其他人无论增加还是降低,都会来的小很多。于是在大家忧虑的时候我会无忧,在大家都喜悦的时候我会无喜。如此一来,在和欢快、喜悦的众人对比当中,我的无喜会显得有些落寞。我在众多喜悦的人的衬托之中就像一个有着愚钝的心的傻人!
    由于绝学无忧的我没有人文系统中的阻塞结构,系统中道的流速变化比起没有达到这种状态的人要小许多,因此,对比之下,我会显得有些愚钝。在没有达到绝学无忧状态的俗人显得很精明、聪慧时,我会显得有些昏昏顿顿;在俗人显得明察秋毫、无所不知时,我会显得有些迷迷糊糊、不明真像。平静时的我舒适、安然,像无风无浪的大海。但由于我的人文系统中阻塞结构的消失使得系统中道的流量会很大,因此,运动时的我疾速、持续,像是没有止境的狂风。众人都会由于环境的欢快而喜悦,因为氛围的沉闷而忧郁,可是我却如同顽石一样不动声色、如同孤陋寡闻的乡下人那样木纳。
    看上去我与大家有多么的不同啊,但是我没觉得有什么不好,因为我知道系统中没有了阻塞结果,道的流动没有了阻碍,于是我比众人吸收了更多的道。由于道是万物运转的动力,是我生命的活力,吸取了更多的道就如同从母体吸取了更多的乳汁。虽然我异于众人,虽然大家看到的我像一个愚笨的人,但我知道我获得了什么,我喜欢这样的状态。    以上就是关于“绝学无忧”状态的描述,是人文系统实习期走进毕业季时所获得的毕业寄语。我们因此而知道了有这么一种无忧无喜的状态,那是一个我们需要追寻的状态。在即将走向工作期的这一刻,没有什么寄语比这更有价值了。现在,我们将这个毕业寄语完整地读一遍:     绝学无忧。
    唯之与阿,相去几何?善之与恶,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
    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儽儽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
    沌沌兮,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澹兮其若海,飂兮若无止。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且鄙。
    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无敌大眼睛 发表于 2015-9-23 18:18:55

第二十一章:黑洞与费恩曼历史求和     就像前面介绍的那样,同第一、第四、第十四章相同,我们在这里又遇到了介绍道的特性的一章。这说明人文系统的一个新阶段要从这一章所代表的年份(20岁)开始了,人文系统到此结束了实习期而进入到了工作期。与实习期相比,工作期所遇到的问题是渐进的,它不像实习期那样,在短短几年里就遇到覆盖人生,社会等方方面面的问题,我们会在从此开始的几章里看到这样的特点。
    这个被称为工作期的新阶段比起我们以前遇到的几个阶段都要长,从这一章所对应的20岁开始一直到36岁都属于这个阶段。人文系统将在37岁进入到下一个阶段,我们可以将那个阶段称为管理期。同以往的几个阶段相类似,这个名为工作期的阶段起点也是以人文系统的内部会议为标志的。和上一个阶段的内部会议有所不同的是,这次的会议并非是完全封闭的闭门会议。人文系统经历了几年的实习,已经拥有了一定程度的抗干扰功能。这个年龄的人完全有能力一边进行自身的会议,一边应对日常的生活。不仅如此,这次会议同上次会议的主题也略有不同。上次会议在人文系统各个部分完全长成之后,主要是系统新生的各单元之间统一认识、协调工作、并为系统独立运行确认方向。而这一次的会议处在几年的实习期之后,此时的人文系统已经有了一些关于系统运行和社会关系的知识。这个年龄的人对他所处的人文环境,对周围接近自己的人的关系也有了一定的看法和认识。因此,此次会议要对自己在实习期阶段所获得的信息和实习的经验体会进行归纳和总结,对自己所处的环境进行考察和确认,对自己与他人的关系进行较为稳定的定位。所谓稳定的定位是说在这次会议上所确定的自身定位以及自己与他人(这个他人是包括其父母在内的所有与之有交往关系的人)的关系会在日后很长一段时期保持不变,要改变这次会议所作的定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几章之前我们就介绍过在人文系统的实习期,这个年青人与他的父母有可能形成沟通的障碍,也就是代沟。他们之间的代沟就属于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就需要在此次会议中进行讨论并加以确认,一旦会议认为这样的代沟有利于自身系统的发展,那么,两代人之间的代沟将就此形成,再也无法弥合了。
    尽管此次会议不像13岁那次是闭门会议,但也不是说这次会议不会产生问题。既然是会议就会产生结论,既然有结论,就有这个结论与自身系统发展有无矛盾的问题。总体来讲,大部分人的这次会议都会较为平和地完成,无论系统的结论是好是坏,对大部分这个年龄的人讲,会议结果都是可以被接纳,并作为下一阶段的行为基础的。但遗憾的是,并非所有的人都能顺利接受会议的结论,从而平稳地度过这个年份。由于每个人在前几年的实习期所遇到的经历不同,因此拿到会议上讨论的内容也完全不同。或许我们无法指出每一个人在这次会议上都做了什么样的总结,都产生了那些问题,但我们还是可以根据问题的严重性与否来进行宏观的分析和判断。对于那些在实习期有着较为顺畅经历的人文系统来说,或许这次会议是相对平和的。但是,如果一个人文系统在实习期经历了太多的、自己无法梳理的事件,那么,这次会议将给他们带了很大的麻烦。什么才是无法梳理的事件呢?总体来讲就是违背实习期人文系统成长规律的事件。早在实习期开始的时候我们就介绍了,从13岁开始,人文系统完成各个部分的长成而开始独立运行。而从那一刻开始,作为孩子的父母已经不能再像以前一样从每一件小事的具体做事方法上来规范他们了。这个阶段的父母应该更多地与身处实习期的孩子讨论宇宙人生、发展规律等大趋势、大范围的话题。如果这个孩子的父母没有这样做,还是亦步亦趋地规范着孩子的每一个行为。与此同时,这个孩子也没有进入到独立思考、独立运行的状态,在父母精细的指挥下度过了原本应该自己练习独立思考的几年。这样的事件到了20岁的会议上就变成了无法梳理的事件。因为这次会议要根据前几年实习独立思考所获得的结论来制定出即将开始的工作期之前进目标和行为准则。如果在实习期你没有做实习期该做的事,没有从宇宙人生的宏观角度来看待自己和社会,那么这次会议将成为那个没有准备好的人的噩梦。尽管这个人在前几年可能会在父母的精细指导下获得过一些成绩,尽管这个人在他周围的人看来可能是一个好孩子,但没有宏观认识的他所面对的20岁却是一个相当危险的年龄。当然,不一定所有的问题都来自父母的精细指导,如果这个人在自己人文系统的实习期没有做实习期应该做的事,尽管他完全自主地度过了这几年,但他没有练习独立思考,那他还是会在20岁的会议上遇到严重的问题。
    为什么要说这次会议对于某些人来讲会带来严重的问题?为什么要说这个年龄对于某些人来讲是个危险的年龄呢?同样是人生阶段性起点的会议,13岁那一次,我们已经见识了那个所谓青春期带来的麻烦。比起上一次人文系统所遇到的麻烦,这一次出现问题的范围并没有上一次那样广泛。也就是说,并非大多数人都会在这个年龄出现类似于青春期那样普遍出现的问题。但是,尽管范围缩小到很小一部分人了,但出问题的程度却要严重许多。13岁的孩子会普遍出现一些心理上的自我焦虑、自我封闭。然而,到了20岁的这次会议,尽管出问题的人数大大减少,可是一旦出问题就会造成无可估量的后果。自杀是这个年龄的人在人文系统会议之后没有解决自身发展矛盾的情况下所采用的最为极端的方式,其后果是灾难性的。然而,尽管我们知道将有很小一部分人可能无法度过这个年龄,从而开始自己的下一个阶段,但令人遗憾的是我们却无法干预事件的发展。就如同上一次会议一样,这次会议也是免打扰、也是自循环的。虽然这个年龄的人没有表现出强烈的免打扰倾向,但会议依然是在不受外界干扰的情况下进行的。只不过这一次,人文系统已经有能力在应对日常生活和交往的情况下进行自己的会议了。
    面对这样的状况,尽管我们知道有些人会面临危险,但却无从下手提供帮助。这次会议是对实习期所获得的信息进行总结,并以据上述总结制定出人生新阶段的前进目标和行为准则。一旦会议通过的对实习期总结所得出的结论是消极而负面的,那么前面所说的严重问题就会发生,这次会议所处的年龄位置就成为了危险的年龄。可见,导致这样严重问题的原因在实习期的那几年,如果到了这个新阶段的起点,我们已经没有任何办法去改变会议进程、防止问题发生了。于是,我们还像前几个阶段起点那样,利用人文系统无法被打扰的这个时段,阐述道的特性和那个被称为道纪的绝对光速宇宙观。
    道纪宇宙观中道是万物的源头,是万物发展的动力。道是可以被蓄积、被存储起来的,为了表示方便,我们将道的蓄积命名为德。依据道的蓄积程度,德会呈现不同的特性。由于我们现在拥有物理学家的研究成果,我们可以方便地通过物质的蓄积来类比道的蓄积,从而了解各种不同形态的德都具备什么特点。自然物质中最能表现蓄积特点的是像水一样的流体,如果将水比作道,那么各种形式的水的汇集就是德。少量的水可以充满一个坑洼,再多些就形成池塘、乃至湖泊。这是水蓄积的第一个阶段,在这个阶段中,水所蓄积而成的事物,无论是坑洼、池塘、还是湖泊,其本质是相同的。他们都拥有清晰的边界,有一定的容积,填满之后就无法再注入更多的水。用这样的形态来类比道的蓄积,来类比德,我们就将其称之为“下德”。
    当水的进一步蓄积导致其本质发生改变时,其蓄积程度就进入到了第二个阶段。我们知道,比湖泊更大的水面就是大海了。在这个阶段中水已经超越了自身的边界,没有了确切的容量,也许你感觉大海已经满了,但还是有河水在不停地注入。《庄子•秋水》中是这样描写大海的:“大禹的时候,十年九涝,可海水并不增加;商汤的时候,八年七旱,可海水并不减少。不因为时间的长短有所改变,不因为雨水的多少而有所增减。”这样的特点是第一阶段中的池塘、湖泊所不具备的。同样类比于道的蓄积,由于蓄积的特点发生的本质的变化,于是,要为这样的阶段起一个名字,那就是“上德”。 <IMG title="《老子》全文解说 第二十一章:黑洞与费恩曼历史求和" style="LIST-STYLE-TYPE: none; BORDER-TOP: 0px; BORDER-RIGHT: 0px; BORDER-BOTTOM: 0px; PADDING-BOTTOM: 0px; PADDING-TOP: 0px; PADDING-LEFT: 0px; MARGIN: 0px; BORDER-LEFT: 0px; PADDING-RIGHT: 0px" alt="《老子》全文解说 第二十一章:黑洞与费恩曼历史求和" src="http://s1.sinaimg.cn/mw690/0017VUsQzy6JfDTF6og80&690" width=690 height=458 real_src="http://s1.sinaimg.cn/mw690/0017VUsQzy6JfDTF6og80&690" action-type="show-slide" action-data="http%3A%2F%2Fs1.sinaimg.cn%2Fmw690%2F0017VUsQzy6JfDTF6og80%26690">

图19:物质蓄积的不同阶段     物质蓄积到了大海阶段还会继续发展,比海更大的物质蓄积是地球,进而到太阳、太阳系、乃至由亿万恒星组成的星系。尽管由大海到星系,物质的蓄积程度有着巨大的变化,但就物质蓄积的本质而言却没有变化。这个阶段除了具备上一段所说的大海的特点之外,它们还具备一个共同点,那就是蓄积的物质越多体积就越大。因此,尽管道的蓄积已经大如星系,由于蓄积越多,体积越大的特点没有变,它还是处在上德阶段。直到这样的特点发生了改变,也就是说,当物质蓄积出现了本质的变化,出现了物质越多,体积越小的情况时,我们才认为其蓄积水平进入到了第三个阶段。在宇宙中这样的物质蓄积阶段是真实存在的,被物理学家发现的黑洞就有这样的特点。黑洞的尺寸非常小,不仅远远小于任何一个星体,就连一个小小的水坑都比它的尺寸大。以我们平常所采用的尺度去衡量黑洞,它的尺寸接近为零。但是,别看它小,里面却有着高度密集的物质和能量。它的质量不仅比星体大,甚至比星系还大。不仅如此,如果我们比较不同的黑洞尺寸,其结果是质量越大的黑洞尺寸越小。这显然已经和从大海到星系的物质蓄积规律不同。因此,黑洞是物质蓄积的一个新阶段。对应于物质的蓄积,道蓄积的第三个阶段也是蓄积越多,尺寸越小,因此被称为“孔德”。
    还有更大的蓄积形式吗?还有。当物质由黑洞进一步蓄积时,就会进入到一种不稳定的状态。由于黑洞是大物质、高能量的汇集,一旦这些质量、能量超过某个临界点,就会出现大爆炸。我们的宇宙就是在137亿年前由一个黑洞爆炸而来的,由黑洞到宇宙的转换是从无到有。但黑洞并不是物质蓄积的终极表现形式,现代物理学通过观察黑洞和大质量的恒星,发现恒星与黑洞中间存在着转换。恒星靠燃烧自身的物质而发光,但燃料总有耗尽的一天。不同质量的恒星,其燃料耗尽的速度不同。有趣的是,质量越大的恒星,它燃料耗尽的速度就越快。当恒星质量耗尽后就会进入到崩塌过程,质量越大的恒星,进入崩塌过程的速度就越快。这样的过程和大爆炸相反,是从有到无的过程。按照上面讲述的关系,质量越大的星体,其有无转换的速度就越快。于是,我们由此而推知,如果物质质量大到极致,它的有无转换就会快到无法描述。它一诞生,马上就会燃料耗尽,从而进入崩塌过程,变成了“无”。而变成“无”后又由于质量、能量过大而发生再一次地创生,成为“有”。成为“有”后又马上变成“无”,这样的过程会反复进行,由于过程进行得太快,我们无法分辨它属于“有”还是属于“无”。这样的状况对于我们来说并不陌生,因为在第一章我们就准备了应对的方法。我们将“有”和“无”和起来说,称之为“玄”。这样的蓄积体本身不再是实体的宇宙(有),也不是时空尺寸为零的黑洞(无),而是这两者的组合体,“有”和“无”在不停地变化之中,无法分辨是哪一种,这种状态被称为“玄”。于是,我们就知道了,比起孔德更进一步的蓄积形式叫“玄德”。
    以上的论述我们曾经在第十章做过一次,只不过这次论述得更加详尽一些。道的蓄积由少至多分别表现为:下德、上德、孔德和玄德。但这个顺序在《老子》行文顺序中恰恰是反过来依次出现的。首先在第十章介绍了玄德,然后在这一章我们遇到了孔德,至于上德和下德,要到人文系统发展的下一个阶段起点,也就是第三十八章才会详细介绍。
在上述四个德的阶段中,只有“下德”会体现德的特点,而另外三个阶段都更多地展现道的特点。这样说可能不太容易明白,还是用水做例子。当水的蓄积处于湖泊阶段时,我们可以明显感觉到蓄积起来的水与流动的水有着明显的不同。将这样的话转换为道的蓄积就是,当道的蓄积还处于下德的水平时,我们能够明显感觉到蓄积起来的道和流动的道之间的不同。此时,第一阶段的蓄积所展现的就是与流体明显不同的特点,我们因此说下德会更多地体现德的特点。当水的蓄积到大海的水平时,大海所展现的特点已经越来越像流动的水所具备的特点了。当然,更大的蓄积所展现的特点就更像流体本身。用这样的事例转换为道和德,我们就可以说,当道的蓄积达到上德以上的水平时,德所展现的特点就更像道所拥有的特点。
    “孔德”是比上德级别更高的蓄积,显然,孔德所展示的特性完全是道所拥有的特性。如果是这样,我们就要问了,道又有什么特点呢?在第十四章就介绍过,由道所创生的宇宙遵循两个基本原则,一是不确定性原理,一是光速恒定原理。在介绍光速恒定原理时我们用“惚恍”来代表光的闪烁,进而代表光速。因此,光是道所创造的物质中最能展现道的特性的东西。现在我们再利用光和“惚恍”来解释道的特性,这一次我们将“惚”和“恍”拆开来用。如果单看“惚”,它表达的是一种位置的不清晰,我们可以说“惚”表达的是事物在空间坐标上的展开。而“恍”则表达是时间范围上的闪烁,我们可以认为“恍”表达的是事物在时间坐标上的展开。如果我们观察道的特性,可以观察直接反映道的光的特点。于是,我们就可以从“恍”和“惚”入手观察光,也就是从光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展开来看它有什么特点。
    这次,我们首先准备一个空间,将光放进去,观察它在一定时间范围内会呈现什么状态。这种做法是先准备空间,然后是研究对象,然后是时间,因此是“惚兮恍兮”。这样做的结果是什么呢?就如同我们向一个池塘投进一颗石子。这里先有的是空间(池塘),而后是事件(投一颗石子),而后在一段时间后我们看到的是水波。对于光也是一样,如果我们按照先“惚”后“恍”的顺序,得到的现象就是光波。波不是一个实在的物体,而是一个虚的能量排列。可以这样讲,“惚兮恍兮”的观察顺序中所包含的是虚的像。
    接下来我们颠倒一下时空对于事件的顺序,先准备一段时间,然后将光放进去,进而观察这样做之后会在周围的空间产生哪些现象。实验是这样做的,准备一个光子发射器,在一段时间内向一个靶子依次发射光,其结果是,我们在靶子的周围发现了被光击打出来的其它种类的粒子。能够击打出来粒子的东西肯定也是一个粒子,虚的波是无法做到这一点。因此,发射到靶子上的光并非是波,而是一个个的光子。这样一来,我们得到的结论是,如果我们依照先时间后空间的次序,也就是先“恍”后“惚”的次序观察光,得到的现象是粒子。粒子属于实在的物,也就是说“恍兮惚兮”的观察顺序中所包含的是实体的物。
    以上两段讲的就是爱因斯坦所发现的光的波粒二重性,如果我们采用不同的观测手段观察光,所得到的结果是完全不一样的。光到底是什么和我们用什么样的手段和方法观测它有着必然的关联。由于光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道的特性,因此道也具备这样的二重性。如果我们一定要观测道,那么观测的结果与我们使用什么方法和手段是密切相关的。如果我们使用“惚兮恍兮”的顺序观测,那么道就反映为虚的像;如果我们使用“恍兮惚兮”的顺序观测,那么道就反映为实的物。
    进一步研究孔德我们会发现它和现代物理学所展现的黑洞有着完全的一致性。前面讲了,孔德阶段是蓄积水平超过某种临界值时而出现的蓄积越多、尺寸越小的状态。宇宙中的黑洞正是这样的一个物质蓄积体,它的尺寸很小,密度极高。由于极大的物质蓄积,使得它具有非常巨大的引力,于是就使得没有物质可以从其中逃离出来。不仅如此,就算是没有质量的光也无法从那里逃离出来。没有光的辐射,我们就看不到它,因此我们称其为“黑洞”。然而,近些年来通过物理学家的研究和观测,发现黑洞不是完全黑的,在黑洞边缘由于高能量所发生的正反粒子凭空的产生和湮灭会在黑洞周围形成一个有无不停变换的玄状态。而有些粒子会从这个玄状态中逃离出来,使得我们可以观测到它。这样一来,黑洞就不是完全黑的,而有“暗”的。2014年霍金发表言论,他建议将黑洞改名为“灰洞”。这样一来,我们就更清楚地看到了现在还名为“黑洞”的这个东西的两个主要特点,一个是尺寸小,一个是不完全黑,但也不亮,也就是“暗”。如果我们换两个字来表达“小”和“暗”,那就是“窈”和“冥”。尽管黑洞又小又暗,也就是即窈且冥,但它之中却存在着高度密集的物质,这些物质以基本粒子的形态存在,它们的密集程度远比我们所在的正常宇宙中的任何以原子、分子为基础的物质形态要大许多倍。因此,别看黑洞又小又暗,但其中存在着压缩了的物质,我们可以称其为“精”,这种物质的精华不是虚幻的,而是非常真实的。霍金在《时间简史》里所描写的黑洞与上述描写相类似:“黑洞的特点是物质被高度挤压而存在于一个极小的尺寸里,如果黑洞的质量和一座山差不多,却被压缩成万亿分之一英寸亦即比一个原子核的尺度还小!”可见,类比于孔德的物质蓄积就是黑洞。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通过物理学提供的有关黑洞的知识来理解孔德。我们就可以了解当道蓄积到孔德程度时所展现的特点。
    道蓄积到孔德阶段,除了表现为与观察手段有关的二重性,除了表现为高度挤压的、即小又暗的真实精华,这个阶段还含有一个其它阶段所没有的重要信息。这个信息与万物的创生有关,我们知道是道创生的万物,但不是所有的道的形态都能够导致事物的诞生。一个简单的直觉告诉我们,道的蓄积程度太低是无法完成从无到有的诞生的。道的前两个蓄积阶段,“下德”和“上德”就不具备创生所需的条件,而孔德就可以了。就如同宇宙的大爆炸就来自于黑洞,只有汇集到孔德阶段的道才有能力使得万物完成从无到有的创生。既然大到孔德的蓄积可以创生万物,是不是所有比孔德大的蓄积都可以呢?不是的,这样的可以创生万物的源动力是有上限的。当蓄积水平达到玄德级别是,巨大的能量虽然也可以从无中创造有,但是由于玄德的蓄积太大,会使得刚刚创造的有马上又变成无,有无无法分清而成为“玄”。可见玄德从无创造的有是不稳定的,它也有稳定态,只不过是稳定在有无不停的变换状态下。因此,在道的四个蓄积阶段中,只有孔德阶段的蓄积可以从无中创造相对稳定的有。于是,当我们站在常态的“有”之中了解孔德时,就可以看到其中所包含的创生的信息。就如同物理学家通过观测黑洞了解最早期宇宙的状态一样,因为即窈又冥、包含极其真实的、高度压缩物质的黑洞就包含了宇宙创生的信息。
    除了创生万物的孔德的特点,在通过观察现有的孔德级别蓄积从而获得宇宙之初的信息时,还要采用一种反常的因果关系。通常我们所理解的因果关系是有因才有果,因在先,果在后。按照这样的方式,对于某个事件的理解顺序一定是时间轴上由前至后、由古至今的。我们会很自然的认为过去某个时候所发生的事件产生了今天的某个结果,而今天我们所做的某个事情会在未来产生必然的后果。然而,物理学的不确定性原理却不是这样描述事件的发生发展规律的。不确定性原理说现在我们所做的某件事不会有完全确定的后果,而是可以有许多种可能性,每一种可能性以几率的方式与日后的事件相联系。用这样的原理来看某个事件的原由,它不会是由于某一个单一的原因所导致,而是由可以到达这个结果的所有可能的历史路径的综合结果共同导致的。而要弄清楚一个事件的因果关系,就一定要等到事件发生。只有事件发生后,所有的通向结果的历史路径才得以确定,我们才可以得到导致事件发生的综合因素,这就是费恩曼历史求和。费恩曼历史求和成功地解决了许多现代物理学中的问题,按照这样方法,历史的认识并不像我们所习以为常的正叙方式,而是从今天的结果而推知原因的倒叙方式。这一点清楚地写在霍金的《大设计》中:     这个观念导致一种和传统的概念根本不同的宇宙观,要求我们调整思索宇宙历史的方式。为了在宇宙学中作预言,我们需要计算此刻这个宇宙的不同状态的概率。在物理学中,人们通常对一个系统假定某一初始态,利用有关的数学方程向时间的前方演化。给定一个时刻一个系统的态,人们试图计算在以后一个时刻该系统处于某一不同的态的概率。宇宙学中通常假定宇宙有一单独明确的历史,人们可以利用物理学定律去计算这个历史如何随时间发展。我们将此称作宇宙学的“从底到顶”的方法。
    然而我们必须考虑正如费恩曼历史求和表达成的宇宙量子性质,宇宙现在处于一个特别的态的概率幅度由将来自所有满足无边界条件和结束于问题的态的历史叠加而获得。换言之,在宇宙学中人们不应该从底往上遵循着宇宙的历史,因为那假定了存在一个单独的历史,具有明确定义的起点和演化。相反地,人们要从顶到底地跟随历史,从现在时刻回溯。     “人们要从顶到底地跟随历史,从现在时刻回溯”,这正是我们要在这里介绍的方法,它叫“自今及古”。在这样的方法中,人们总是先看到结果,后知道原因,尽管在时间轴上原因在结果之前。费恩曼历史求和,或者说自今及古的方法使得预言失去了合理性,但却为我们找到万物的本源提供了手段。除了从现在向过去回溯外,我们还在之前了解了孔德的特点,这个可以创生万物的孔德一直存在于事物发展的全过程之中,就如同我们在今天的宇宙中也能找到黑洞一样。由于这个创造万物的道的蓄积形式一直存在,加之自今及古的历史求和的方法,我们因此可以推知万物最起始的形态是个什么样子,万物是如何被创生的。老子就是通过这样的方法了解了万物最开始的形态,他没有将这些认识过程隐瞒,而是将其记录了下来,告诉了千百年后也想了解万物本源的人们: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

无敌大眼睛 发表于 2015-9-23 18:19:31

第二十二章:自我实现的充分条件     结束了阶段起点会议的人文系统走进了自己的工作期。这个阶段要延续十几年之久,但在这个工作期的起始部分,还有一个阶段需要划分。这个阶段并非人生的几个大的分段之一,而是属于工作期中的一个子分段。就如同一个刚刚开始工作的新人,在开始的几年会经历一个试用期一样,人文系统在工作期的开始几年也有一个试用期。如果从上一年开始计算,试用期共有四年。也就是说,在三年以后的第二十五个年头(24岁),人文系统试用期结束进而转正。同每个阶段起点一样,到那时,人文系统还有一个小会要开,我们也还有一次借助会议期讨论道纪宇宙观的机会。在二十五章结束的时候我们就可以较为完整地描述以道为基础的宇宙观的全貌了。 <IMG title="《老子》全文解说 第二十二章:自我实现的充分条件" style="LIST-STYLE-TYPE: none; BORDER-TOP: 0px; BORDER-RIGHT: 0px; BORDER-BOTTOM: 0px; PADDING-BOTTOM: 0px; PADDING-TOP: 0px; PADDING-LEFT: 0px; MARGIN: 0px; BORDER-LEFT: 0px; PADDING-RIGHT: 0px" alt="《老子》全文解说 第二十二章:自我实现的充分条件" src="http://s6.sinaimg.cn/mw690/0017VUsQzy6JqNKgFZXe5&690" width=690 height=104 real_src="http://s6.sinaimg.cn/mw690/0017VUsQzy6JqNKgFZXe5&690">
图20:人文系统各阶段示意图     人文系统进入到工作期后面临着与以往几个阶段完全不同的课题。在前面几个阶段,成长是主旋律。无论是成长期中各个单元依次长成所面临的诸多问题,还是实习期中为了人生的长远发展所触及的宏观话题,其主要目标都是系统自身的成长和发展,在此期间是否需要做出一些成绩并不是多么重要的事情。这样的以成长为主要目标的阶段,无论自己的行为产生什么样的后果,都不会完全由自己承担。由于处在成长阶段的人会在家长和社会的监护之下,如果做出了什么坏事家长会承担,社会也会做出适当程度的原谅。而在另一方面,如果这个时期的人做出了一定的成绩,他也不会完全享受到成果,他的父母和给他提供平台的各种组织会分走成绩的一部分。往往有这种情况,一个学生获得了某项比赛的胜利,他的家长和学校的兴奋程度可能比学生本人还高。这说明在一个人的成长阶段,他的行为所产生的后果,无论好坏都不会完全由他承受的。诚然,有人分担坏结果自然会轻松许多,但代价是成功的喜悦也被分走了。现在,这样的状况随着工作期的到来而得到了改变。
    工作期的人文系统经历了前几个阶段的成长已经完全成熟,成长已经不再是这个阶段的重要目标。这个已经成熟的人文系统现在要向社会、也向自身证明他的存在是否有价值。于是,这个阶段对于人文系统来说更为重要的是他是否能够做出成绩。心里学家马斯洛提出过一个层次需求理论,其主要观点是人对很多东西有需求,但需求由低到高分为几层,首先要满足低层的需求,然后人会有更高的需求: <IMG title="《老子》全文解说 第二十二章:自我实现的充分条件" style="LIST-STYLE-TYPE: none; BORDER-TOP: 0px; BORDER-RIGHT: 0px; BORDER-BOTTOM: 0px; PADDING-BOTTOM: 0px; PADDING-TOP: 0px; PADDING-LEFT: 0px; MARGIN: 0px; BORDER-LEFT: 0px; PADDING-RIGHT: 0px" alt="《老子》全文解说 第二十二章:自我实现的充分条件" src="http://s8.sinaimg.cn/mw690/0017VUsQzy6JqNNoI0nf7&690" width=669 height=664 real_src="http://s8.sinaimg.cn/mw690/0017VUsQzy6JqNNoI0nf7&690">

图21: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上图清楚地表明了当一个人满足了几个低层的需求后,最后一定要有自我实现的需求。所谓自我实现就是向社会、也向自己证明我是一个有用的人。证明了自己的人同时会获得社会的认可,享受自己成功的喜悦。尽管一个刚刚进入社会的新人首先面对的是低层的需求,但我们必须了解整个人生需求的最高境界,使得我们从一开始就可以为最高层的需求做些必要的准备。于是我们就可以这样讲,当人文系统进入工作期时,所面临的问题和目标就会由成长转移到如何自我实现的问题上来。如果在工作期可以顺利完成自我实现的人,会在人生的下一个阶段,37岁开始的“管理期”很顺利地获得社会的认可和信任,很自然地获得与那个时期相匹配的社会职责。
    然而,刚刚开始工作的人不会马上就有一个能够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绝大多数人是从一个平淡、枯燥、看不到未来的岗位开始自己的职业生涯的。更有甚者,有些人在他的工作初期还会遭遇同事的排挤和欺负。显然,要想在刚刚开始工作的时期就伸展自己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情。反过来讲,对于这个时期的人,最有可能的却是委曲求全。如果一个刚刚进入到工作岗位的新人受到了欺负就反击,那么他的职业生涯恐怕不会很平坦。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委屈自己才能获得职业的平稳开始,才能保全自己。
人文系统进入到工作期和刚刚开始工作的人一样,所遇到的是一个不那么友好的环境,是一个无法伸展自我的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下似乎只有收起自己想要施展的锋芒,卷曲自己的身形来适应环境,才能保全自己的人文系统不在刚刚进入新的阶段就受到损害。这样的境遇和我们前面所讲的自我实现的目标相去甚远,但有意思的是,恰恰是这样的压制发展的环境反而是成全人文系统获得自我实现的前提条件。为什么这样讲呢?我们不妨反过来想,如果一个刚刚开始工作的人不收敛自己以适应岗位,不蜷曲自己以适应环境,那么他很可能没有度过试用期就被社会给排挤出来,那他还有什么资格去谈实现自我呢?看来,只有先放下自我,试着融合环境;忘掉自己要实现的价值,学习如何适应环境的需求,这样的人反而可以在日后完成自我实现。
    和“曲则全”相类似的事例有很多,特别是对于刚刚开始工作的人。前面说了,新人所面对的不会是一个很顺畅的工作环境,有可能会面对一堆如同杂乱、弯折的铁丝一样的工作。尽管工作乏味、无聊,但这恰恰又是展现自我的机会。将它拉直就可以使用,而拉直它是自身劳动的结果,是自身价值的体现。这样的体现是以先有弯折铁丝为前提的,直接获得一些笔直的铁丝并不包含自身的劳动,无法展现自己的价值。再比如,新来的人所获得的境遇就如同一个洼地,先于他来的人已经尽可能地将好一些的平台据为己有了。然而,就是这个处处低人一头的洼地才使得充满它成为可能。我们无法从一个平平的石板或耸起的凸面获得充盈的状态,一定是先有洼,才有盈。一个东西用旧了,会更新它,只有先存在旧的状态,新才是有意义的。如果总是新的,那么更新也就不叫新了。一个新来的人不用在乎所使用的工具是旧的、所做的工作内容是旧的。正因为是旧的,日后的更新才更有价值;正因为是旧的,创新才成为可能。比较起其他人,新来的人可能是获得回报最少的。所谓回报包括报酬、独立工作的机会、升迁的可能等等。然而,有趣的是,尽管获得的各种回报最少,但真正落到手里的反而是这些回报少的人。而那些有着多种机会的人却会在众多可能中迷失。
    所有以上这些奇特的逻辑关联实际上都是“曲则全”的翻版,而且有些眼熟,不错,这正是我们在第七章中遇到的那个“要想得到A,首先要忘掉A”的规则。尽管上面列举了许多不同的逻辑关联,但有些人还是有能力将它们梳理、归纳。圣人恰恰就是这样做的,他们从这些现象中找到共同点,找到那个“要想得到A,首先要忘掉A”的规律,进而使用这个规律指导自己进入到工作期的人文系统完成自我实现。
    了解了自我实现是工作期人文系统的目标之后,就需要了解如何满足自我实现的需求。而要了解这一点,我们实现需要看一看自我实现都包含哪些内容。如果我们上百度查一查自我实现的条目,就会发现自我实现的人格特征有很多指标。 1. 了解并认识现实,持有较为实际的人生观。
2. 悦纳自己、别人以及周围的世界。
3. 在情绪与思想表达上较自然。
4. 有较广阔的视野,就事论事,较少考虑个人利益。
5. 能享受自己的私人生活。
6. 有独立自主的性格。
7. 对平凡事物不觉厌烦,对日常生活永感新鲜。
8. 在生命中曾有过引起心灵震动的高峰经验。
9. 爱人类并认同自己为全人类之一员。
10. 有至深的知交,有亲密的家人。
11. 具民主风范,尊重别人的意见。
12. 有伦理观念,能区别手段与目的。绝不为达到目的而不择手段。
13. 带有哲理气质,有幽默感。
14. 有创见,不墨守成规。
15. 对世俗不轻易苟同。
16. 对生活环境有时时改进的意愿与能力。     这些指标主要是体现一个人被社会认可,有进取心,有改变社会的能力等等。如果一一讨论每项指标的实现途径有些过于繁琐,我们不妨将其归纳为几个指标,再看一看要达到这几个指标所需要的条件。首先,自我实现的人应该是一个了解并认识现实的人,我们将这个特点称为“明”;其次,这样的人应该有一定的影响力,这一点叫做“彰”;有了知识、有了影响力的人就有可能做出成绩,心理学中这样的概念叫高峰体验,我们在这里称之为“有功”;最后,这样的人一定会有广阔的视野,做事能够持之以恒,我们将这一点称作“长”。
    好了,我们归纳了四个特征,它们是:“明”、“彰”、“有功”和“长”。现在就将实现这四点等同于自我实现,于是获得自我实现的人格,就可有等同于做到这几点。那么,怎样才能做到这几点呢?在前面通过梳理几种类似于“曲则全”的逻辑关联,我们总结出来了“要想得到A,首先要忘掉A”的规则,现在是使用这个规则的时候了。要想做到“明”,首先要忘掉“明”。所谓忘掉“明”,就是不认为自己有多么了解现实,也就是不以为有见识。这样一来我们就知道了,不以为自己有见识就可以使自己成为一个了解现实的人,就可以做到“明”。同样的原理,要想得到“彰”,就需要先忘掉“彰”。所谓忘掉“彰”就是不认为自己有多大的影响力,就是不自以为是。这样,不自以为是的人就可以获得社会的影响力,就可以做到“彰”。继续这样的推理,要想“有功”,就需要忘掉“有功”。所谓忘掉“有功”就是忘掉自己的成绩,就是不自夸。于是,不自夸是可以通向成功的路。最后,想要做到“长”,就要忘掉“长”。所谓忘掉“长”就是不要以为自己有多广阔的视野,不要以为自己做事很有耐力,也就是不自大。于是,不自大就可以让自己有广阔视野和恒久耐力,就可以“长”。
总结一下上面的论述就是:不自以为有见识就能达到“明”;不自以为是就可以“彰”;不自夸就可以“有功”;不自大就可以“长”。在上面一段我们将自我实现归纳为这四个品格,并将获得这些品格等同于自我实现。于是我们就等到了这样的推论:不自以为有见识,不自以为是,不自夸,不自大就可以达到自我实现。逻辑学中,如果通过A可以得到B,则A就是B的充分条件。所谓充分条件是说这样的条件是充分的,是完全够用的,有了这样的条件,就可以获得想要的结果。例如下雨就是地湿的充分条件,因为只要一下雨就会导致地湿。但是充分条件并不排除其它导致B的原因,例如,泼水也能导致地变湿。如果用道路和目标来比喻,充分条件就是一条可以通向目标的路,但它并不排斥还有其它的路也可以通向那个目标。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说“不自以为有见识,不自以为是,不自夸,不自大”是自我实现的充分条件,是可以通向自我实现的一条道路。尽管我们现在还不知道这是否是唯一的道路,但至少这条路是已知的了。
    走在这样一条道路上的人,由于他不自夸,不自以为是,因此他没有与其他人争胜,但他最后却成为了有知识、有能力、有见识的成功人士,其结果是天下没有人能和他相争。现在让我们回头看看“曲则全”这句话,虽然它只是民间流传的话语,但那绝不是随便说说,而是一个确凿的真理。那些屈就自己顺应环境的人确确实实地在竞争中获得了全胜。
    现在,我们回过头来看一下刚刚进入到工作期的人文系统所面临的环境,尽管它不那么友好、不那么尽如人意、还有些不公平,但这又是获得自我实现的一个不错的环境。如果我们还没有学会主动地不争,让这样的环境训练一下我们的不争,让我们忘掉自己想要得到的东西,那岂不是距离我们实现自我价值又进了一步了吗?
    这一章,借助人文系统进入到工作期这样的契机,我们讨论了在工作期人文系统需要达成的目标。如果一个人从进入试用期的时候就了解他在未来十几年应该达成的目标,并了解通向目标的道路,那么他的工作实践就是有价值、有效率的。不能不说,自我实现这样的价值取向,以及通向自我实现的路标对一个刚刚开始工作的人来讲是一个宝贵的指南,我们有必要将其归纳为如下的座右铭,贴在工作台上,时时提醒我们不要走错了方向,不要走入了岔路: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无敌大眼睛 发表于 2015-9-23 18:19:58

第二十三章:陌路殊途     自出生到现在已经有二十三个年头了,尽管无数的同龄人有着各种不同的性格和特点,但从这一年向走过来的路望去,大家基本上还是同路人。所有的人,其出生都源自同一个点,那个点就是道蓄积为孔德的点,是创生万物的点。在离开那个点后,大家结队而行、同路而行,尽管行走的途中不会总聚在一起,但彼此相去也不太远,彼此也能知道大家是走在同一条路上。然而,这样的状况不会永远持续下去,在人生的某个阶段,人们将走上完全不同的道路,而这样的阶段就从这一年开始。分道扬镳并非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先是志向不同、行为习惯不同,慢慢的大家越走越远。一直到未来的某个时刻,人们会彻底地走上陌路殊途。
    为什么人们会从同一条路上分道扬镳呢?这和每一个人对待道的态度密切相关。为了说明这个问题,还需要引入《玄德》中的一个模型。《玄德》的第一部分名为“人生曲线”,它主要是描述人与道的关系。通过人生曲线可以看出人从出生的时刻完全是道本身,而后通过成长时期逐渐远离道的反常特性,与道的距离渐行渐远,多年之后的某个阶段有可能、也有必要向道回归。然而讨论到这里却引发出一个问题,那就是人们为什么会在出生以后走上远离道的路径。可以说,这是道的安排,必须要这样做。如果我们熟悉了道的特性,理解这样的安排也并不困难。道在常态下是无形的,小可以分到普朗克常数的级别,汇聚到一处又可以成为孔德、玄德。显然,道的这种流体特性是无法相对稳定地呈现在常态之中的。为了使得自己能够在时空之中相对稳定,道必须为自己组建一个载体、一个外壳,人就是道的不同形式的载体中的一种,而人生成长的开始阶段主要是这个载体的形成过程。当道的这个载体形成了,可以独立运行的时候,人生就可能向道的方向回归,而不是一味地在背离道的路上走下去。我们现在所处的这个年龄段就是这样一个在背离道的线路上减速,从而使得人在几年之后的某个时间点可以向道回归的关键点: <IMG title="《老子》全文解说 第二十三章:陌路殊途" style="LIST-STYLE-TYPE: none; BORDER-TOP: 0px; BORDER-RIGHT: 0px; BORDER-BOTTOM: 0px; PADDING-BOTTOM: 0px; PADDING-TOP: 0px; PADDING-LEFT: 0px; MARGIN: 0px; BORDER-LEFT: 0px; PADDING-RIGHT: 0px" name=image_operate_85071402298946055 alt="《老子》全文解说 第二十三章:陌路殊途" src="http://s10.sinaimg.cn/mw690/0017VUsQzy6JxvZ53mx09&690" width=690 height=542 real_src="http://s10.sinaimg.cn/mw690/0017VUsQzy6JxvZ53mx09&690">

图22:人生曲线     这张图的形成过程在《玄德》的第一部分有详尽的描述,在这里我们只是直接引用结论。图中的阴影部分是人生可能经过的部分,而没有被阴影涂上的部分则是人生不会经过的位置。这个图中的横坐标是人的年龄,为了配合我们的讨论,其中的年龄坐标上标注了人文系统的几个阶段起点。这个图的纵坐标是人与道的距离,尽管人从出生开始就踏上了远离道的路程,但由于道是推动生命发展的能量,因此它有吸引人回归的力量。在图中横坐标之上有一条虚线,如果一个人在远离道的路上没有超越这条线,他就会在道的引力下自动向道回归。这部分人有着良好的直觉,是我们社会中的生而知之者。如果一个人在人文系统成长阶段走出了道的引力范围,那么他还可能通过对自己学习单元的改进,通过学习而向道回归,从而成为学而知之者。这张图的阴影部分就显示了人与道的距离是如何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化的。在人出生的那一刻,大家都在一个点上。通过二十一章的讨论,我们知道这个点是孔德点。当人出生后,在远离道的路上就开始逐渐分开了,也就是孔子说的“性向近也,习相远也”。尽管大家开始渐行渐远,但在生命的早期,所有的人还是在同一条路上行进,彼此还可以相望。但是随着人生的发展,随着不同的人之间的距离越拉越大,到了人生的中间部分,人们开始分化,进而走上不同的道路。这个分化的岔路口处在人生的第四十一个年头,在这个分岔点之后,人生完全走上互不相通的路上,在40岁之后出现两极分化的现象。一部分人开始向道回归,即“复归于无极”。而另一部分人则继续走向远离道的方向,这部分人会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急速向道回归,这种回归并非是主动的,像是自由落体,感觉相当痛苦,这部分人的生命会结束在痛苦之中。在以道为基础的人生道路的终点部分出现了两极分化,在这分化的两极上共有三个可能的终点,这三个终点可以分别称作“道”、“德”和“失”。
    了解人生的发展道路自然是很有益处的,但问题是为什么我们要在这一章讨论道路问题。一般来讲任何事件的发展都不是一朝一夕完成的,当我们知道人生的分岔路口在40岁的时候,那么这种分化的起始点和分化趋势一定会早于40岁。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会在人文系统进入到工作期中的试用期阶段来讨论道路问题,原因是在上一年了解了人文系统需要自我实现之后,道路问题就马上出现在我们面前,也就是应该走哪条路才能获得自我实现。如果有些人不在试用期阶段关注自我实现的需求、关注自我的学习能力,那么他将有可能成为走向远离道的那批人中的一员。也就是说在40岁走上不同道路的人们,他们的走向趋势从这一章所代表的22岁就开始了。尽管我们可以清晰地分析这样的趋势,但真正走在路上的人却很难看到。他们看到的是自己正在做的事情,正在追寻的东西。这个年龄的人会更加看重他们正在做的事情,并将其等同于自己走的人生道路。然而,他们或许并不了解,通过自己所做的事、甚至是做成的事情都是无法划分人生道路的。此时的人应该谨慎地为自己所走的道路下结论,谨慎地发表言论,看一看事物发展过程本身究竟是个什么样子。我们将这样的方法称作“希言自然”。
    如果我们无法从自己身上看到那个“自然”是什么样子,我们可以看一看比人要长久的天地。狂风刮不了一个上午,骤雨也下不了整整一天。这风、这雨是谁造成的呢?是天地。自身长久的天地做一件事都不能维持长久,更何况是人呢。可见,将做事等同于道路是不太靠谱的。原因就是做事无法长久,或者说做事不是一种稳态。什么是稳态呢?比如一个鸡蛋,平着放就是它的稳态,而立着放就是它的不稳态。又比如一个旋转中的陀螺,就不是稳态,而是一种动态平衡。动态平衡是需要不停地注入能量的。而人生的道路走向的一定是某种稳态,因为即使是天地也无法给它所做的事情持续注入能量,何况是人呢?任何不稳定的状态,都会像陀螺的旋转那样是暂时的,不会持续走到人生的终点。说到稳态,在人生的路上共有三种,就是图22中所展示的“道”、“德”、“失”。这三个稳态是我们每一个人必选其一的人生道路目的地。
    经过前面许多章节的讨论,我们应该已经对道是什么不那么陌生了。道是创生的力量,是生命发展所需要的活力。一个从事于道的人一定是一个善于运用自己生命活力,并能够持续不断创造新活力的人,这样的人会稳定在道的充盈流动之中。从事于道的人已经度过了道的早期蓄积阶段,进入到了可以让自己的人文系统自动蓄积、自动创造新的活力的程度。就如同一个成功的投资者,他一定是一个超越了存钱阶段的人。在二十一章我们遇到了德的几种形态,除了有固定边界和容量的“下德”之外,其余几种德的形态都没有明确的边界和容量,它们的蓄积远远超过了下德,并显示道的特征。因此,一个从事于道的人会是一个至少进入到 “上德”阶段的人,他们显现与道相同的特征。
就如同上一段的讨论,一生都在致力于德的人,也就是致力于道的蓄积、致力于生命活力蓄积的人会稳定在他的蓄积之中。由于积攒了足够的生命活力,他们能从容应对生命中的种种遭遇,他们像湖水一样安详、平静,他们明显地显现出与德相同的特征。同从事于道的人相比,从事于德的人更加注重道的蓄积而不是使用。对于一个道的蓄积程度还不够的人来讲,这样的倾向是有益的。就如同一个没有足够储蓄的人,更多地存钱比贸然地投资对他的财务系统更加有益是一个道理。
   除了以上两种人,还有一种人,他们不重视蓄积或使用生命的活力,而是消费、挥洒它,这种人是从事于“失道”的人。他们如同财务系统中的消费者,而且是从来不考虑挣钱的消费者。有些富二代整天泡在各种娱乐场所,无所事事,正是这种人的写照。历史无数次地告诉过我们,无论家庭的基础有多么殷实,是总会坐吃山空的。因此,从事于“失道”的人,他的人文系统会呈现活力低下,也就是“失道”的特征。
那些与道有相同特征的人,最终充盈流动的道状态会很乐于接待他,我们可以将这种现象称为“乐得之”。乐得之表明了稳态这个概念。例如我们可以说,对于鸡蛋是“平着放乐得之”,“立着放不乐得之”。于是,我们可以说,那些与道有着相同特征的人,那些善于利用道获取更多生命活力的人,会最终走向“道稳态”。同样,那些与德有着相同特征的人,那些善于积攒生命活力的人,平静、安详的德会乐于接待他,他的人生目的地是“德稳态”。而那些呈现“失道”的人文系统,由于他从不考虑积攒生命活力,却一味地挥洒,结果是“失道”的状态会乐于接待他,他的人生目的地就是“失稳态”。<IMG title="《老子》全文解说 第二十三章:陌路殊途" style="LIST-STYLE-TYPE: none; BORDER-TOP: 0px; BORDER-RIGHT: 0px; BORDER-BOTTOM: 0px; PADDING-BOTTOM: 0px; PADDING-TOP: 0px; PADDING-LEFT: 0px; MARGIN: 0px; BORDER-LEFT: 0px; PADDING-RIGHT: 0px" alt="《老子》全文解说 第二十三章:陌路殊途" src="http://s14.sinaimg.cn/mw690/0017VUsQzy6Jxw25aHz6d&690" width=690 height=518 real_src="http://s14.sinaimg.cn/mw690/0017VUsQzy6Jxw25aHz6d&690">

图23:三种稳态     同样是来自于道,又在生命旅程中一路同行过来的人,为什么会有这样三种不同的归宿呢?其原因并不陌生,因为我们在第十七章时遇到过一次。第十七章所对应的16岁,人文系统正处在实习期,那是的人需要关注与人生方向、远期规划相关的课题。因此在那一章讨论了对道的相信程度会影响人文系统的成长及走向。现在,还是那个原因,我们可以真实地看到,对道的相信程度会导致人文系统走向三种完全不同的稳态。完全相信道、完全了解道的人会顺应道的特点来使用它,会不断在自己的人生和周围的社会中创造出新的生命活力,这样的人会走向“道稳态”;不完全相信道的人显然是由于对道的理解不够充分,但他们知道一些,因此他们会小心地积攒自己生命的活力,并非常谨慎地使用他们,这样的人会走向“德稳态”。完全不相信道的人会无视自己生命活力的价值,因此会肆意的消耗和挥洒,这样的人走向了“失稳态”。两极分化,三种稳态的人生道路原来取决于我们对道的了解和认可程度。现在我们需要简要地记下如上的讨论和结果:     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无敌大眼睛 发表于 2015-9-23 18:20:24

第二十四章:自我实现的必要条件     在过去的两年里,处于试用期的人文系统面临的是道路问题。首先是人文系统的需求最终会体现在自我实现上,而后我们又讨论了人生旅程的三个目的地。显然,避免走向“失稳态”,避免自己的系统“失道”是我们必须要做的。第二十二章我们讨论了自我实现的充分条件,也就是说,满足了那几个条件,人文系统就可以走上自我实现的道路。充分条件指出的是一条可以通向自我实现的路,但那个条件是不排除还有其它道路存在的可能。现在我们需要回顾一下,那个通向自我实现的充分条件,即“不自见,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就是说一个人如果“不自以为有见识,不自以为是,不自夸,不自大”就可以走向自我实现。联系上一章中的三种稳态,做到这几点的人所走的人生道路既然通向自我实现,那就不会走向“失稳态”。
    关于道路的讨论已经做得很详细了,我们至少找到一条可行的道路,尽管我们不知道还有没有其它的路可走。同时,我们也了解了人生道路的三个可能的目的地。为了使得我们对道路的认识更为准确和清晰,在讨论了什么样的路可以走之后,有必要看看什么样的路不可以走。知道了什么样的路不可以走,那么这样的道路的反面就是必须要走的路。我们将这样的道路称为必要条件。还是用数学的语言来描绘一下,假设B是我们的目标(即自我实现),而A和C是道路,如果A可以通向B,那么A就是B的充分条件。如果C肯定无法通向B,也就是C会导致“非B”,那么它的逆反逻辑依然成立。C导致“非B”的逆反是:到达目标B必须要经过道路“非C”。必要条件说的是要想抵达目标,必由此路经过,但它不一定是充分条件。也就是说不走此路不可以,经由此路也不一定能抵达目标。比如说踮起脚尖的人反而不能站立长久,跨大步走反而不能远行。在这里“踮起脚尖”和“跨大步”就是C,而“站立”和“远行”是B。由于C导致了“非B”,于是,“非C”就成了B的必要条件。也就是说如果想站立长久,就不能踮起脚尖;想远行,就不能跨大步。这种必要条件不一定充分,也就是不踮起脚尖就能站长久吗?不一定,没准儿还需要其它条件。如果有那么一个条件,即是必需的,也是充分的,那么这个条件就是结果的充分必要条件,如果将充分必要条件比做一条路,那么它就是通向我们要抵达的目标的唯一道路。
    通向自我实现有没有什么必要条件、也就是必须要经过的道路呢?为了寻找这样的条件,按照C导致“非B”的原则,我们先要看看什么是“非B”。在两章之前,我们用四个指标来代表自我实现,那就是:“明”、“彰”、“有功”和“长”。用白话一些的解释就是:了解现实、有影响力、做出了成绩和有广阔视野及恒久耐力。这样一来,“非B”就是“不明”、“不彰”、“无功”和“不长”。
    现在我们就来看看什么样的行为会导致“不明”。这个很显然,当一个人自以为自己有见识的时候,他就无法吸取更多的信息,也就无法了解客观现实了。因此,“自以为有见识”的人就“不明”。
    我们再来看什么样的人“不彰”。一个人想要获得社会影响力,首先要有包容社会中形形色色人的能力。如果一个人太过自以为是,谁的想法都不愿意听,从来不站在他人的立场想问题,这样的人会有魅力吗?会有人愿意听从他的召唤吗?可见,这样的人不会有什么社会影响力。也就是说,“自以为是”的人就会“不彰”。
    同样,那些总是夸耀自己的人,不是因为自己总是取得不了成绩,就是偶尔取得过一两次成绩,总是念念不忘。然而,正是这种自夸,导致了他总是以为自己有辉煌的历史,从而阻碍了他获得成功。可见,“自夸”的人会“无功”。
    最后,我们来看看是什么东西阻碍了人的广阔视野和恒久耐力。使得人看不到更广阔疆域的原因是自以为自己很大,是自大阻碍了人视野的开拓。自大不仅仅表现在空间尺度上,时间尺度上的自大也是很常见的。只了解他所生活的这个时期,从不愿意去学习历史,认为世界末日会在他这辈子发生,这些都是时间尺度上自大的表现。这种自大妨碍着人拥有恒久耐力。因此,是“自大”导致了“不长”。
    通过以上四段的讨论,我们了解了什么样的路是无法走向“明”、“彰”、“有功”和“长”,也就是无法走向自我实现。由于自我实现是我们的目标B,而上面几段的推理实际上是看什么样的条件C会导致“非B”。总结一下就是“自以为有见识”、“自以为是”、“自夸”、“自大”是无法走向自我实现的。在得知了C会导致“非B”后,根据逻辑的规则,我们知道“非C”就是B的必要条件。什么是“非C”呢?显然是:“不自以为有见识”、“不自以为是”、“不自夸”、“不自大”。看上去很眼熟,对了,这原本就是二十二章中我们遇到的自我实现的充分条件A。现在,这个原本是自我实现的充分条件又成了自我实现的必要条件。于是,A就成了B的充分必要条件。如果将条件比做道路,充分条件是一条可以通向目标的道路,但它不排除还有其它通向同一目标的道路。而必要条件是通向目标必须要经由的道路,但它不能保证最终能抵达目标。综合前面两点,充分必要条件则是可以抵达目标的唯一道路。因此,我们所获得的结论就是“不自以为有见识”、“不自以为是”、“不自夸”、“不自大”是避免“失稳态”、通向自我实现的唯一道路。
    也许有人认为保有一点点“自见”、“自是”、“自夸”、“自大”对维持一定程度的自信有益,甚至认为这可以当作人生旅程中自我鼓励的食粮。但如果从人生旅途的角度考虑,这四种自我认识就像是我们行程中所携带的多余的粮食,它不但不是旅行所需的食粮,反而会成为累赘,反而会拖累行进的速度和质量。不仅如此,这样的多余食粮,时间久了就会变质,一旦不慎吃了,旅行也就泡汤了。因此,对于道有深刻了解的人不会认为“自见”、“自是”、“自夸”、“自大”有利于、哪怕是有一点点有利于自己的人生旅程,因此他们会将其从自己的性格之中剔除掉。
    人生进入到工作期开始的这几年,人们要面对的是人生道路走向的问题。幸运的是,通过这几章的讨论,我们了解了人生工作期要抵达的目标,以及通向目标的唯一道路。在此,让我们记下这几点可以比作有碍人生旅程之多余行装的特点,以便可以将它们一一去除掉: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无敌大眼睛 发表于 2015-9-23 18:20:58

第二十五章:自洽的人生和宇宙
    就如同试用期的员工转正一样,人文系统的试用期在这一年结束,转为正常工作。从这一年开始,一直到三十七章所代表的36岁,人文系统要通过自身的运转,蓄积尽量多的道。在此期间,这个系统需要以独立工作的姿态,在社会中逐渐实现自身的价值。蓄积了足够多的生命活力、完成了自我实现的系统会在人生的第五阶段的起点,也就是37岁时会有一个良好的开始,并从那时起逐渐获得社会的认可和信任,从而获得管理团队、管理社会的实践机会。工作期之后的那个阶段可以被称为人文系统的管理期。
    现在我们关心的是这个已经转正的人文系统面临什么样的问题。显然,首先遇到的是这个系统的闭门会议。当这个系统结束了一个阶段性任务,即将开始新旅程的时候,需要开会调整系统各单元的认识。比起13岁和20岁那两次会议,这一次不是人生几个主要阶段的起点。再者,此时的人文系统也比以往更加完善。因此,这个年龄的人不会面临上两次那样的心理问题。不仅如此,人们可能也不会发觉这个系统正在进行闭门会议,因为这个系统已经完善到足以同时应付闭门会议和正常工作了。尽管如此,这个年龄的人文系统还是处于与道交流,而不与外界交流的时段。于是我们就利用这个机会继续描述一下道纪宇宙观,也就是绝对光速宇宙观。令人欣喜的是,这一章结束后我们将看到以道为基础的宇宙观的全貌。
    通过第一、第四、第十四和第二十一章,我们已经了解了道纪宇宙观的许多规则和特点。在这一章,我们要重点讲述道创生宇宙万物、以及推动万物发展的全过程。先回顾一个第四章就谈过的问题:由于在宇宙诞生之初,时间还没有出现,我们没有依据来讨论天地诞生之前的事情。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霍金引入了一个虚时间。这个时间是一个假的时间,并不存在,只是为了方便讨论道创生宇宙而设计的。老子也说,道在这样的虚时间背景下是在天地出现之前的,也就是“象帝之先”。到了这一章,我们需要讨论道创生宇宙的过程,在最开始的部分,还是要遇到时间没有出现的状况。因此,我们还是要借助假设存在的虚时间,以此为基础说有一个东西,在天地出现之“前”(引号引出来为了说明这样的前和后是以虚时间为基础的)就诞生了。那“时节”,什么都没有,就连空间和时间都没有。这个“后来”创生了天地的东西真正是寂寞而寥落。尽管如此,它却是独立于寂寥之中,从不改变自己的特性;往复运动,从不曾有片刻停歇。这样的东西才有资格成为孕育天地的母体。如果你一定要问这样的创造了天地、也就是创造了宇宙的东西叫什么名字的话,这样的问题有些难以回答。其原因是,这个创造了天地的东西,不仅仅只是创生,还在创造了宇宙万物后身处其中,推动它所创造的万物发展变化。还不只这些,我们在第十四章所讨论的两个宇宙运行的基本规则也是它的化身。如果仅仅是创生,我们可以给它取名为“上帝”;如果仅仅是推动事物发展,我们可以给它取名为“活力”;如果仅仅是万物运行所依循的定律,我们可以给它取名为“规则”。但是包含了以上所有内容的它,我们无法给出一个妥帖的名字。只好将这些有着完全不同含义的内容强行组合在一起,并将这个组合称为“道”。有了这个道之后,由于它既创生万物,又存于其创生的万物之中。于是,我们可以将道纳入到它所创生的那个事物之中,并将包含了道和这个事物的模型取名为“大”。这个“大”在创生之后就开始膨胀,不仅仅是简单的膨胀,而且是加速膨胀,越膨胀越远。但这种膨胀不是没有限制的,它一定有个极致,当膨胀到极致的时候就会停止,而后会返回。我们将这样的特点总结为:“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就如同以往讨论道的特性的几章一样,在这里我们还是看看物理学是怎样描述宇宙从生到死的发展历程。霍金在《时间简史》的第八章中是这样描述宇宙的命运的:     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本身预言了:时空在大爆炸奇点处开始,并会在大挤压奇点处(如果整个宇宙坍缩的话)或在黑洞中的一个奇点处(如果一个局部区域,譬如恒星要坍缩的话)结束。     这种在奇点开始,并最终压缩为奇点的宇宙模型是《时间简史》第三章中介绍的第一类弗利德曼模型:     第一类弗利德曼模型的奇异特点是,宇宙在空间上不是无限的,并且是没有边界的。引力是如此之强,以至于空间被折弯而又绕回到自身,使之相当像地球的表面。如果一个人在地球的表面上沿着一定的方向不停地旅行,他将永远不会遇到一个不可超越的障碍或从边缘掉下去,而是最终走到他出发的那一点。第一类弗利德曼模型中的空间正与此非常相像,只不过地球表面是二维的,而它是三维的罢了。第四维时间的范围也是有限的,然而它像一根有两个端点或边界即开端和终端的线。以后我们会看到,当人们将广义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测不准原理结合在一起时,就可能使空间和时间都成为有限的、但却没有任何边缘或边界。
    ……
    在第一类弗利德曼模型中,宇宙膨胀后又坍缩,空间如同地球表面那样,弯曲后又折回到自己。 <IMG title="《老子》全文解说 第二十五章:自洽的人生和宇宙" style="LIST-STYLE-TYPE: none; BORDER-TOP: 0px; BORDER-RIGHT: 0px; BORDER-BOTTOM: 0px; PADDING-BOTTOM: 0px; PADDING-TOP: 0px; PADDING-LEFT: 0px; MARGIN: 0px; BORDER-LEFT: 0px; PADDING-RIGHT: 0px" alt="《老子》全文解说 第二十五章:自洽的人生和宇宙" src="http://s2.sinaimg.cn/mw690/0017VUsQzy6JOSVEQ2B01&690" width=400 height=386 real_src="http://s2.sinaimg.cn/mw690/0017VUsQzy6JOSVEQ2B01&690">

图24:第一类弗利德曼模型     这样的宇宙模型表明在宇宙诞生后就一直在膨胀,今天的我们正处在这样的膨胀之中,以至于从我们这里向外看去所有的星球都在离我们远去;越远的星球远离的速度越快。然而这样的膨胀不会永远地继续下去,“空间和时间可以形成一个没有边界的闭曲面”(《时间简史》第八章),于是,膨胀到极点的宇宙会开始压缩。也就是说这个可以被称之为“大”的宇宙诞生之后就开始膨胀(逝);膨胀(逝)到极点(远);到了极点(远)就会反向(返)开始压缩;最终像霍金所说的,在大挤压的奇点处终结。如果我们要简要地概述一下第一类弗利德曼模型的话,就会是“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然而这样的模型有个严重的问题,就是存在奇点。所谓奇点就是物理定律完全失效的点。如果我们对这样的奇点置之不理,那正是宗教所需要的。在1981年霍金参加梵蒂冈的宇宙会议时,教皇就告诫与会的物理学家:“在大爆炸之后的宇宙演化是可以研究的,但是我们不应该去过问大爆炸本身,因为那是创生的时刻,因而是上帝的事务。”宗教的特点就是将一些不可以用科学解释的事情归结为上帝的行为,并告诫世人没有必要过问上帝是怎么做的。但这只是宗教组织的一厢情愿而已,对宇宙演变充满兴趣的物理学者显然不会止步于此,放弃奇点留给上帝,自己去研究其余的部分。霍金在《时间简史》里描述了他当时的心境:“那时候我心中暗喜,他(指的是教皇)并不知道,我刚在会议上作过的演讲的主题——时空是有限而无界的可能性,就表明着没有开端、没有创生的时刻。”如何做到没有创生呢,那就需要消除奇点,让物理学定律可以穿越宇宙从无到有的那个点。为了这个目的,我们需要先看看为什么物理定律会在所谓宇宙的诞生点上失效。原因并不复杂,那就是在这样的点上时间是停滞的。而物理定律要以时间为基础,才能推演出物质的运动规律。霍金在遇到这样的问题时采用了“虚时间”:如果欧几里德时空延伸到无限的虚时间,或者在一个虚时间奇点处开始,我们就有了和在经典理论中指定宇宙初态的同样问题,即上帝可以知道宇宙如何开始,但是我们提不出任何特别原因,认为它应以这种而不是那种方式开始。另一方面,量子引力论开辟了另一种新的可能性,在这儿时空没有边界,所以没有必要指定边界上的行为。这儿就没有使科学定律失效的奇点,也就是不存在在该处必须祈求上帝或某些新的定律给空间一时间设定边界条件的时空边缘。人们可以说:“宇宙的边界条件是它没有边界。”宇宙是完全自足的,而不被任何外在于它的东西所影响。它既不被创生,也不被消灭。它就是存在。    霍金的意思是,如果我们假装儿有个时间穿越了宇宙诞生点,那么基于这个假设有的时间(虚时间)就可以计算宇宙是如何从无到有的诞生的。由于这个虚时间,使得有一个东西跨越了宇宙的诞生。于是,宇宙的诞生就如同往复运动中的一次突变,而不是像创生那样一切都从那里开始。这样一来,关于宇宙的故事就可以说成“既不被创生,也不被消灭”,而是一次往复运动。这样的宇宙故事由于没有创生和终结的奇点,从而不需要上帝,它是“自洽”的。换句话说,如果我们将创造宇宙的黑洞中的能量和基本粒子纳入到宇宙周而复始的运转模型中的话,那么对于这个模型来说就没有创生,也不被消灭,它就是存在。
    对比以上霍金对于宇宙周而复始的模型的设计和《老子》这一章的内容,我们会发现他们说的完全是一回事。在讨论万物从无到有的过程中,也面临没有时间的情况,我们也需要假设一个虚时间。在这个可以跨越有无转换的虚时间的基础上,我们可以说有一个东西在天地诞生之前就形成了。正是这个“寂兮寥兮”的东西成为了天地之母,从而创生了天地,并在之后进入到了“逝”、“远”、“返”的发展过程。如果我们将这个创生天地的、可以成为天地之母的东西与天地分开来考虑的话,创生就存在。但如果我们的模型不仅包括天地,也同时包括那个天地之母,并强行将这个模型称之为“大”的话,那么创生就没有了。天地的诞生只不过是那个“大”在自身往复运动的发展过程中的一次突变而已。这有些像凤凰的涅盘,新生的小凤凰在上一个凤凰燃烧的灰烬中诞生。如果我们将新生的小凤凰和上一个凤凰分开了考虑,就存在创生。但如果我们将两个凤凰视为一体,那么,涅盘的这个点不过是凤凰往复运动之中的一次突变。在这种思考模型之上,我们将创生某个事物的那个东西与被创生的事物合并起来,强行给它起一个名字叫“大”。这个“大”就会呈现膨胀(逝)、到极点(远)、而后返回(返)的往复运动。这样的运动是独立而不会改变、往复而不会停歇的。
    有了这样的模型,我们就可以从理论中消除奇点,同时也消除了造物主的位置。将跨越突变的两次或多次周期运行和在一起考虑,并给它起一个统一的名字是消除奇点的方法。而这个能被命名为“大”的东西一定是一个可以跨越突变点儿传递自己的东西。在我们的认识范畴中,并不是所有的东西都有这样的特点。首先,道有这个特点,它可以跨越所有事物的生死,并一直是缔造无中生有的原动力。其次,天也有这样的特点,以霍金为代表的物理学家对宇宙的研究成果说明了这一点。还有,地也具备这个特点。所谓地,指的并非是地球。地球还是属于天的,是若干天体中的一个而已。地球的特点和宇宙中的星球是一致的,它提供的是时空。这里我们要将之命名为“大”的地是承载的意思,它是一个平台,供万物在其基础上繁衍生息。这有些像是电脑里硬件和桌面的关系,硬件对应的是天,地球也属于硬件这一类。而电脑使用者每天面对的由操作系统提供的桌面所对应的就是地。这种有着“厚德载物”含义的地也有着传递道的功能,它也可以按照我们前面所做的模型,将其诞生和死亡的奇点抹去,从而看到地实际上也是往复运动,且永不停歇的。于是,地也可以被称为“大”。最后,还有一个可以位列于“大”的,那就是人。所谓人指的是包含这个人所有信息的全部,而并非只是狭义的、那个我们看得见、摸得着的活动体。这里要被称为“大”的人更多地包含了他的人文系统、知识储备、社会影响力、以及他所做出的成绩等等。总体来说,前几章我们提到的自我实现的几个指标“明”、“彰”、“有功”和“长”都包含在人这个概念之中。在第六章我们就介绍了,人由于具备传道功能而有别于与自己很像的动物。现在我们看到了,由于人可以将自身的道穿越自己的生死传递下去,因此也可以构成消除奇点的那个模型,因此,也可以位列“大”的行列。于是,在我们的认识范畴内,总共有四个可以组成消除生死奇点、往复循环运动的模型。它们分别是:“道”、“天”、“地”和“人”。人是这四“大”中的一个,这四“大”没有等级区别,都由于可以对道进行传递而称为“大”。
    前面讲了,我们强行命名为“大”的模型是一个在跨越生死的虚时间的基础上往复运动,永不停歇的模型。这个名为“大”的模型的运行方式是膨胀(逝)、到极点(远)、而后压缩(返)。对于这样的运行方式,前面我们总结的这四“大”,其膨胀和压缩的特性却是不一样的。道是推动万物发展的能量,它膨胀的是自己,当其膨胀时就创造了万物。而天所膨胀的是空间和时间,宇宙的膨胀是大爆炸理论的核心内容。地的膨胀则表现在万物的繁衍生息,风云变换。人的膨胀所表现的是自我的人文空间对社会的影响。所有这些膨胀都会在抵达极点后返回。在这里需要加以说明的是人的膨胀、到极点、乃至压缩的往复过程。我们或许会以为人的一生就是这样一个从生到死、从膨胀到压缩的过程,但这样的认为还是以人的具象的肉体为基础的。实际上,作为四“大”之一的人的膨胀更多表达的是人文系统的膨胀,是影响力的膨胀。而人的影响力有时并不会随着那个具象的人的死亡而消失。比如老子、孔子,他们的影响力历经2500余年,至今依然处于膨胀之中,而远远没有抵达极点。他们的人生模型就具备“长”的特点。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如此长久,有些人,虽然他还没有死,但他的影响力、他的人文系统早就已经失去活力,早就进入到压缩过程了。
    就如同霍金对宇宙模型所做的研究那样,我们也可以将创生人的道和人生一起纳入到一个“逝——远——返”的往复运行的模型之中,生死奇点就会因此而消除。这样,我们就获得了一个不需要外力创生的、一个自洽的人生,在这样的人生往复运动的模型中没有上帝的位置。尽管这样的模型有些像凤凰涅磐,但人生归于道,再到诞生的过程并非是一一对应的。这里的往复运动和佛教所说的轮回不一样,轮回就是凤凰涅磐式的一一对应的往复运动。但人回归于道时,首先通过“挫其锐”将以往的人生信息搓掉了,而后被道分解成可以与道相融合的能量和粒子。也就是说,人归于道之后就与道原有的内容和为一体,无法在从中区分哪些是那个人的部分,那些是原有的部分。这之后,如果道再度创生,新生的事物中就含有回归道的那个人的组成部分,但新创生的事物又不完全由那个人的组成部分所组成。这就是非一一对应关系,宇宙人生的往复运动采用的是这种能量的回归、共享方式;是在这种方式基础上的、含有生死突变的往复运动。
    由于这四“大”具备共同的运行模式,我们可以通过研究其中的某一个来了解其它几个。这四“大”之中,道是最难认识的,由于它的反常特性。但道又是最为关键的,了解了道就能了解它所创造的万物本来的面貌,我们将所谓万物本来的面貌称为“自然”。也就是说,如果我们能够了解道,使用了解道的方法就能够知道万物本来的面貌是个什么样子,这就叫“道法自然”。但是,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了解道。由于道的反常特性,道并非直观地呈现在我们眼前。好在我们已经拥有了与道并列的其它三“大”,从其中之一入手,了解道就成为了可能。如果我们从人入手,通过人生认识到了自身的道的可传递性,发现了一个包含道的,具有“逝——远——返”的往复运行特征的模型。有了这样的模型,我们就用来观察有着承载功能的地,因为它和人一样位列四“大”之一。有了关于人和地的认识经验,我们就可以进一步采用同样的方法来认识天。当我们完全了解了人、地、天这三“大”之后,道就很自然地显现出它的特性。于是,认识了道的我们就可以完全了解万物本来的面貌了。这样的逐一借鉴的方法写下来就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我们刚刚写下的是一个认识道及万物的方法,它是老子告诉我们他获知万物真相的方法,也就是《老子》这本书从人的成长入手,获知天地、万物真相的方法。但它不是唯一的认识途径,现代物理学走的是另一条路。显然物理学是从天开始入手的,自牛顿、伽利略,经由爱因斯坦、波尔,到现在的霍金,物理学家通过科学手段完成了对宇宙的认识。经过许多科学家的努力,一个可以消除生死奇点,有着“逝——远——返”往复运行特征的模型被建立。这样的模型没有生死奇点,是自洽的,于是没有上帝的位置。建立了这样的模型后,物理学家们就会关心我们的生存环境是如何得来的,这实际上是在用研究天的方法来研究地。霍金在《大设计》一书中就有相关的研究和探索。在了解了天和地之后,很自然,我们可以用同样的方法来研究人。于是我们看到了在《时间简史》和《大设计》中出现了“人择原理”,霍金多次表明:“我们为何在此?我们从何而来?——我们正接近回答这古老的问题。”当我们完全了解天、地、人这三“大”之后,道就很自然地显现出它的特性。于是,认识了道的我们就可以完全了解万物本来的面貌了。物理学家由宇宙入手了解万物的方法与老子的方法、目的相同,效果相同,只是顺序不同。这个与老子不同的,由霍金写下的认识万物的顺序应该是这样的:“天法地,地法人,人法道,道法自然”。
    人生的第二十五个年头是人走向社会大舞台的起始点,在这充满梦想的年份,我们获得了一个自洽的宇宙、人生模型,以及通晓万物本来面目的方法: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一般来讲,一章到这里应该结束了,但这一章有些不同。其原因是这一章结束后,我们就可以综合第一、第四、第十四、第二十一和本章对道的描述,从而获得道纪宇宙观的全貌。
    道纪宇宙观,又可以称作绝对光速宇宙观。这个宇宙观所描绘的宇宙和人生由它们所共同拥有的内在能量推动、发展。如果综观宇宙或人生的全景,那是一个不依赖于任何外力的独立运行的模型。这样的模型遵循着永远不变的运行规则,从不停歇地做着往复运动。这样的往复运动存在着突变,这样的突变点被我们称为“生”和“死”。无论是天地,还是人生,他们从一个常态中不存在的孔德状态(在物质世界里是黑洞)中无中生有,而后进入到发展期。其发展过程是膨胀(逝),到极点(远),再压缩(返),而后压缩至一个点(孔德点)。压缩至这个小而且暗的点被我们称之为死亡。所谓诞生和死亡只是我们以宇宙、人生为存在时所得出的看法。但如果我们将造就宇宙、人生从无到有的那个能量,以及永远不会改变的那些规则纳入存在的话,我们就会发现,尽管发生了从一个黑洞到宇宙的爆炸及膨胀,尽管发生了宇宙到黑洞的大挤压,但由于那个能量,那些规则始终存在,因此,没有创生,也没用死亡,有的只是突变而已。也就是说,当我们所认为的死亡发生时,那只不过是一段人生回归于道所发生的突变。这个人、甚至整个宇宙被挫掉了一些信息,它复杂的结构被分解了,和创造万物的能量和为一处,和创造宇宙人生的能量溶为一体,进而用于再一次的创造。我们将这样的、存于宇宙、人生、万物之中的能量,以及永远也不会改变的规则和起来称为“道”。
   这个创造万物,又推动万物前行的道在事物发展过程中有着不同的面貌。在事物发展的突变点,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出生和死亡点,道是显像的。而在事物膨胀、到极点、再返回的发展过程中,道被隐藏在我们所认为的平常的规律和现象之下,在这样的阶段中,道是反常的。宇宙万物,包括时空都有其相对性,也就是说,就连时间和空间都存在有无变换的突变点。尽管如此,这样的由相对事物所组成的宇宙中存在着绝对的东西,那就是道创造万物的突变,以及道所规定的两个基本原则。这两个原则和一个基本点分别是光速恒定原理、不确定性原理和宇宙从无到有的孔德点(黑洞)。霍金说,宇宙的边界条件是没有边界,宇宙是一个有限且无边的自洽结构。他所说的边界指的是我们通常认为的外边界,没有外边界的宇宙,就没有宇宙之外的说法。但是,我们的宇宙和人生还是有边界的,只是表象与我们通常所认可的边界不同。前面所说的宇宙中两个基本原则和一个基本点,就是边界。对宇宙而言,光速恒定原理是一条恒定的边界;不确定性原理是一条动态的边界;而黑洞则是有无突变的边界。这三条边界在人文社会中同样存在,它们表现为人文空间,也就是礼的边界。在礼中,它们分别表现为恒定边界——忠;动态边界——信;有无边界——孝。这样的边界在《易经》中被归纳为不易、变易和简易。
    道不仅仅具备反常特性,还具有流体特性。由于这样的特性,道会很容易汇聚,很容易形成深渊。道所汇聚的深渊,其深度远超过我们的想象,宇宙中的黑洞就是其深度的代表作。道所形成的深渊可以如此之深,以至于任何要纳入它的物体都会被分解,分解成可以和它原有的内容完全相同的能量和基本粒子,从而和其融为一体。
    以上便是我们所生活的宇宙,以及我们自己的人生的基本构架。它们都是由道推动变化的,这里所说的变化包括渐变和突变。包含了突变的宇宙和人生的结构是独立、自洽的,不需要任何外力的介入。要想认识这样的结构有以下三个方法:
[*]基于道的不变特性,我们可以用自古就有的道来观察今天现实中的种种存在,就能推知万物的早期性状,这种方法叫“道纪”(道纪宇宙观因此而得名)。
[*]道纪宇宙观中的因果关系并非是我们平常认为的原因在前、结果在后的一一对应关系,而是先有结果,才能推知导致结果的所有原因的轨迹。这种方法在物理学中被称为费恩曼历史求和。通过这样的方法,我们可以了解万物发生、发展的脉络。
[*]由于我们认识范畴中有四个东西可以用消除奇点的、具有突变的、往复运动的模型(这样的模型被命名为“大”)所描述,因此我们可以从其中的某一个入手,通过类比了解其它几个的特征,从而了解道的全貌。有了道的全貌,我们就可以完全了解万物了。

    以上就是道纪宇宙观、也叫绝对光速宇宙观的全貌概述,以及认识这种宇宙观所使用的方法。在人生的第二十五个年头,我们已经完全了解了自己所处的环境特征,已经对我们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以及我是谁这样的问题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人生已经完全走出了充满问题的成长期、纸上谈兵的实习期和困惑迷茫的试用期,接下来迎接我们的将是生命中最为神采飞扬的一段不平凡的日子。

无敌大眼睛 发表于 2015-9-23 18:21:23

第二十六章:风华年代待君临     走过了人生前几个阶段的人,在这个年龄完全准备好了。如果说,前几年的试用期中,他还有些像是在大雾里开车一样的话,那么现在的情形是,车子已经冲出迷雾,眼前的道路清晰异常。就如同李白诗云:“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眼前的道路宽阔、清晰,似乎有无限的可能,25岁的人迎来了一生之中的黄金十年。
    一直到37岁,也就是人生的下一个阶段——管理期到来之前,这个阶段的人处于舞台大、机会多、责任轻、容易出成绩的潇洒时期。也许身处这个年龄段的你们还不知道这是一个怎样的黄金时段。比起还没有到达这个年龄段的人,你们已经有了一定的社会经验;比起超过这个年龄段的人,你们又是新鲜血液,更容易获得社会的接纳,你们是社会中最为稀缺的资源。同时,由于管理某个团队还不是这个年龄段的人普遍面临的课题,因此你们没有背负过多的社会责任。你们是社会舞台上的舞者,所有的琐碎事务、日程安排、门票销售都有别人负责,你们只管在台上舞蹈。这个年龄段的人甚至是时代的标注者,尽管在你们之中还少见社会名人;尽管你们的绝大多数还是普通的工作者;尽管你们的财富水平还处在社会的中下游。但是由于这个年龄段的人一致性好,群体分化不严重,因此会创造时尚,制造潮流。我们平常所说的时代感,基本上就是25岁到37岁的人所思所想的东西。一个过了这个年龄的人,如果还执意寻找自己那个时代的东西,看不上、或是融不进当下的社会话题,这些超龄的人就极有可能被时代抛弃,就极有可能过时。可以说,25岁到37岁的人,从整体来讲是时代的代言人。社会曾经是我们的(超过37岁),未来会是他们的(小于25岁),但当下的社会确确实实是属于你们的,你们如日中天,正是我们社会中明媚的阳光。你们是时代的标注者,是时代潮流的创造者,像是时代的君王。
    黄金时代的到来对于每一个到达这个年龄的人都是有感受的,你们或许感受到了无限的机会和无尽的可能,你们也感受到了自身已经成熟的、蠢蠢欲动的人文系统。于是,躁动、轻率成了这个年龄的一个普遍的特征。然而,这种发自内部的躁动对即将开始的黄金十年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对于轻和重这一组合来讲,重的那部分永远是轻的那部分的根源。对于躁和静这一组合来讲,静永远是躁的克制者。这样的关系是不会反转过来的,头重脚轻是个不稳定的状态,躁动无法克制安静。了解道的人,也就是圣人知道这个规律,他们总是处于重的一方。尽管可能会遇到光荣时刻,会有良好的机会到来,他们总是能超然处之。为什么要在这样一个机会频出的黄金时代偏于重的一方,安静地对待火热的年代呢?可是,为什么不呢?如果你会遇到很多机会,又何必为这一次机会而心动?如果你赶上的是一个黄金时代,哪条路都会走得通,你又何必躁动于彼或此的选择呢?可偏偏有些人想不明白这样的关系,在这个注定会高速成长的阶段轻率做事,躁动不安。你们本来就是时代的君王,本来就拥有时代的发展节奏,可是有些人偏偏喜欢轻举妄动。结果是轻率的举动失去了自己安身的根本,躁动的行为使得自己失去了君主的位置。可见,在25岁这个年龄,不克制自己躁动的心,不克制自己轻率的行为,结果失去的是本该属于你们的时代。在这个年龄,躁动、轻率的人可以用一句俗语来形容,就是“好日子不得好过。”
    或许,这个有着君临天下感觉的人文系统在这个阶段有着许许多多的渴望。但你需要了解的是,只要克制了自己蠢蠢欲动的心,安心做事,不问前程,未来的十年就如同一个登山电梯,会把你带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在人生工作期即将结束的时候,也就是十二年之后,你所收获的可能会远远超出今天的所能想象的程度。但是,如果你在这个年龄躁动于多种选择之间、盲动于草率决策之后,最终,由于轻率失去自己安身立命的根本,由于躁动失去了君王般紧扣时代脉搏的黄金十年。这样的结果不是很令人惋惜吗?于是,在这个黄金时代到来的时刻,人们需要将如下铭言默记于心,时刻提醒自己不要因小失大: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圣人终日行不离辎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无敌大眼睛 发表于 2015-9-23 18:21:48

第二十七章:可以做到最好     走进黄金十年的人切忌轻率和躁动,这是上一章的论题。知道了不该这样做,下面就需要知道该怎样做,应该拥有什么特质。这是一个充满可能的年代,身体正处在血气方刚的时段,人文系统也已经全面成熟。由最佳软、硬件组成的人有着无尽的潜能。这个年龄的人所欠缺的是不知道自己做事能做到多好,不知道周围的环境是多么有利于自己。
    身处这个年龄的人如果想知道自己做事能做到什么程度,就需要在了解各种事情做到极致是个什么样子。现代通信、娱乐手段使得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容易地接触到各种极致能力的展现。无论是奥运会上各个项目的冠军风采,还是晚会上炫目的魔术表演,我们能够看到一个事情在人的手中能做成什么样子。尽管如此,我们还是需要描述一下某些事情做到极致时会展现什么样的状态。
    最极致的行动让人看不到任何痕迹,就如同魔术师的表演,你明明知道变出来的东西是从他的身上拿出来的,但由于他的动作纯熟,观众根本看不到他动作的轨迹。和行为一样,最为极致的言论也是看不到痕迹的,而言论的痕迹是逻辑的漏洞。最为高妙的言论不会自相矛盾,没有逻辑漏洞。如果一个人算数算到极致,他就不需要辅助工具。例如电视里时常会展现一些心算能手,他们不需要计算器、算盘等任何算数工具,却能在瞬间算出很大数字的乘除法。如果你想锁住东西,就需要找那些能够锁门的东西。将锁住东西这件事做到极致的人,能够让你找不到开关在哪里,从而无法打开他所关闭的门。近年来,国家打开了一些昔日帝王的陵墓,从墓道的设计到墓门的关闭方法我们可以看到将锁住东西做到极致是个什么水平。除此之外,还有那些善于打绳结的人,他们可以将绳结打得找不到绳头,使得他们打的结无法被解开。
   以上列举了几种将事情做到极致状况,其共同特点是,做到极致的事情像球形一样完美,找不到它运行的轨迹,找不到破解它的渠道和方法。可以将事情做成极致的美,正是人生黄金年龄段的人所拥有的能力。或许一个正处于此年龄段的人还不能做到这种水平,那是因为他没有用心去学、用心去做,而不是能力所限做不到。宇宙万物,乃至每一个的人生都是道在推动发展的。道在推动人生成长、事物发展的问题上不基于这个人做事是否能做好,也不基于哪个事物是否表现得出色。也就是说,那些做事水平很差的人,也是道在推动其成长和发展。因此,这样的人也有能力将事情做好。眼下没有做好是因为他没有掌握好的方法,或是没有用心,但是能将事情做到极致完美是每一个人都具备的能力。了解道的人,也就是圣人知道这其中的关联,因此他们最善于发现人才。在他们眼里没有无用之人,他们最懂得如何人尽其才。同样,他们也最善于发现万物的妙用,在他们眼里没有无用的东西,他们最善长如何让物尽其用。能够使得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有这样能力的人对人和物都有着清晰的了解。而他们的了解还不仅仅局限于对人和对物,他们还能发现何种人与物的组合能够发挥出1+1>2的效果。这样的能力由于不是简单的了解某种事物而不是简单的“明”,能够发现事物之间的增强组合效应的就叫做“袭明”。
    如果我们按照做事的水平对人进行分类就会发现,做事水平高的人、善于做事的人,就是那些做事水平差一些的人、不太善于做事的人的老师。而善于做事的人又是从那些不善于做事的人通过学习、实践成长而来的。可见那些不善于做事的人是人才资源库,善于做事的人总是从那个资源库里通过学习走出来的。这就如同现在有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差别,发达地区总会成为欠发达地区的老师,而欠发达地区又是经济发展的潜力所在,是可以成为发达地区的资源。现在,身处人生黄金时段的人应该了解这其中的奥妙,将自己潜在的能力在这个阶段尽可能多地发挥出来。了解身边的人对自己的妙用,尊敬那些做事水平高的人,因为他们会是自己的老师;爱护那些做事水平尚有欠缺的人,因为他们是可开发的资源。如果一个人不尊重自己可以学习的师长,不爱护可开发的资源,这样的人尽管有些聪明,也是小聪明,在大事情上他是迷惑的。人与人之间的这种“师”与“资”的关系,对于人生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是人生成长的奥妙所在,我们将其简称为“要妙”。
    总体来讲,一个人在他一生中的黄金时段有着将事情做到极致的能力。了解自身的潜能,了解周围环境对自己的意义,可以使得这个年龄段的人更好地把握自身发展的良好时机。现在我们就将前面讲的,在这个年龄需要具备的“袭明”和“要妙”记录如下:     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

无敌大眼睛 发表于 2015-9-23 18:22:17

第二十八章:守住前行的方向     人生的黄金时期进入到了第三年,但此时还不是收获的季节。前两章我们分别讨论了处于人生黄金年龄段的人应该怎样把握属于自己的时代,比起前两年,此时的人已经走在路上,此时人们所面对的状况是调整自己的状态,守住前行的方向。就如同开车,即便是笔直前行也需要不时调整方向盘,更不要说还有岔路、转弯。开车不专心就很容易误入歧途。同样,走在人生道路上的人,如果不专心于自己的前进方向,也会迷路,也会走入岔道,甚至走向与自己的预期完全相反的道路。
    当然,道路问题对于人的一生都是很重要的,但是没有一个时期比这个时段更加需要人们关注自己前行的方向。在前面的第二十三章,我们见到过一个人生曲线,它标明了人的一生在出生点处在同一个地方,而随着人生的发展,人们会在生命的尽头走向三个不同的稳态。这三种稳态基于与道的距离进行划分,距离道最远的“失稳态”是人在背离道的路上越走越远的结果。为了避免走向“失稳态”,人需要在人生旅程的某个阶段向道的方向折返,这个阶段和我们现在所讨论的人生黄金年龄段是相吻合的。由于每个人所处的环境不同、所拥有的经历不同、本身所具有能力也有差异,因此对于不同的人,其人生旅途的折返点也会有所不同。孔子很清楚地告诉了我们他的折返点在三十岁(显然这指的是虚岁),孔子将其称之为:“三十而立”,所谓“立”是确立人生方向的意思。而在这里,老子告诉我们,人生旅途向道回归的折返点还可能会更早一点。就在本章所代表的虚岁二十八岁(早于孔子两年),就会有人开始反转自己背离道的旅程而开始回归了。当然,每个人向道回归的折返点不同,总体来讲,人生旅途向道的方向回归的折返点从这一年就开始可以一直持续到接近50岁。但是也有一些人会沿着与道相反的方向继续走下去,一直走向“失稳态”。
    看来我们面临的问题是如何才能更早地在人生旅程中抵达折返点,也就是如何能够更早地达到孔子所说的“而立”。但这还不是我们要面临的全部问题,即便有些人能够很早地开始向道的回归,但由于种种原因,他还可能偏离这样的方向。孔子在三十岁确立了回归道的方向后,又用了十年来确认,在四十岁时完全确信了前行方向的正确,他将其称之为“不惑”。但不是每个人在“而立”之后都会发展为“不惑”,如果有些人不注意把握自己前行的方向盘,在汽车没能进入到自动驾驶阶段时,就会偏离要走的道路,甚至走向相反的方向也是完全可能的。因此,走在人生黄金年龄段的人需要注意的是如何把握道路的折返点,同时在向道折返后不再偏离方向。
    要想早些抵达向道回归的折返点,就需要了解道的特性。只有依照道的特性前行,才有可能回归道的方向。道的特点我们应该很熟悉了,它具有流体的特性,是最善于汇聚的。不仅如此,道还会表现出许多它所擅长的特点。第八章中的“七善”就非常清晰地表达了这一点。在那一章我们看到了道像水一样,处于众人都不喜欢去的地方,但它却最会保有自身的渊深(心善渊),同时又最善于发挥自身的能力(事善能)和最善于借用外部力量(动善时)。具有这样特点的道,尽管身处众人都不愿意去的地方,它也能发挥出众人所不能发挥的能量。如果我们希望自己拥有像道那样的能力,就需要像道一样身处众人都不喜欢的低位。因此,回归道的方向已经很明确了。那就是了解道的能力之后,又能够身处下位,这样才能使得自己生命的活力像天下的溪水那样汇聚。蓄积生命的活力不是简单的蓄积,因为我们蓄积的是活力,我们知道这些活力有做事的能力,蓄积越多,可以做的事情就越多、就越大。因此,这样的汇聚叫“知其雄,守其雌”,是知其力、却处下,而不是简单的守雌、处下。自己的系统中的道像天下的溪水一样汇聚之后,蓄积道的德容器在会持续变大,而不会偏离方向。如果德容器蓄积变大的方向不再改变时,人生就走向了回归道的路上、就走向回归婴儿的路上了。
    正如上一段所讲,道不仅仅有善于汇聚的特点,它还善于发挥自己的能力和借助外部力量。具备这样的特点,就会在战场上具有强大的进攻能力。我们可以用围棋来做比喻,在围棋的对阵概念中,先走的一方总是以进攻为主。老子时代,白方是先手的一方,因此,围棋的对阵,白棋总是率先发动进攻的一方,而黑棋要首先考虑防守。道具有强大的进攻能力,就如同围棋中的白方。但是,如果这个有着先手的一方一味地进攻,他也不一定会赢,围棋对战中黑白双方各有胜负已经说明了这一点。真正的高手会怎么样呢?他们知道自己的进攻能力,但却首先考虑防守,这样的棋式就更加难以攻破。也就是说,知其白(攻),守其黑(守),这样的棋形是一个可以赢得天下的阵式。如果一个人的人生可以做到这一点,他的德容器就不会损坏(忒)。从而使得人生道路可以走向道创生万物的那个点,就是无中生有的那个点。那个点是一个极点,是从无到有的转换的极点,这样的极点是“无极”。显然,如果我们人生旅途的方向指向了无极,就如同指向婴儿一样,这样的方向是向道回归的方向。由于我们从那个无极点而来,这次折返是再一次地走向无极。 <IMG title="《老子》全文解说 第二十八章:守住前行的方向" style="LIST-STYLE-TYPE: none; BORDER-TOP: 0px; BORDER-RIGHT: 0px; BORDER-BOTTOM: 0px; PADDING-BOTTOM: 0px; PADDING-TOP: 0px; PADDING-LEFT: 0px; MARGIN: 0px; BORDER-LEFT: 0px; PADDING-RIGHT: 0px" alt="《老子》全文解说 第二十八章:守住前行的方向" src="http://s13.sinaimg.cn/mw690/0017VUsQzy6K9oLgOAs4c&690" width=545 height=406 real_src="http://s13.sinaimg.cn/mw690/0017VUsQzy6K9oLgOAs4c&690">
图25:人生旅途的折返和道路的偏离     上图是二十三章中出现的人生曲线的一个局部,用来表现身处27岁的人是如何迎来折返点的。图里阴影中的一条线表明了人可以最早在27岁这一年抵达人生旅途的折返点,越过这个点,人开始“复归于”自己诞生时那个道充沛流动的状态。诚然,这条线仅仅是一个范例,并非所有的人都可以这样早就迎来自己的折返点,即便是孔子,也是在两年之后(29岁、虚岁三十)才开始“复归于无极”。但即便有人幸运地比他人更早地开始了自己向道的回归,但回归之路也并非一帆风顺。在折返点(或是而立点),回归道的方向得以确立,但这之后的道路还可能会出现偏差。这就是图中所示的“常德的离”和“常德的忒”。所谓“常德”是指常态的德,在前面的一些章节中我们遇到了德的几种形态,它们分别代表着道蓄积的程度。这几种形态依据道从小到大的蓄积程度分别是:“下德”、“上德”、“孔德”和“玄德”。在这几种德之中,只有“下德”属于常态的德,其它几种都属于反常态的德,因为从“上德”开始,德就不再体现德的特征,而体现道的特征了。如果用水的蓄积来做比喻,湖水是水的常态蓄积,而到了大海的程度就属于反常态的蓄积了。作为常态的德,它像湖一样有一定的容积,有具体的尺寸。由于德的这种蓄积特点,回归道的旅途就可以等效为德容器的扩大过程。正如前面所讲,我们的目标是“无极”。从前几章的讨论我们知道,创生万物的那个点具有“孔德”特征。也就是说,人生“复归于无极”的目标是那个“孔德”点。在“孔德”之前肯定先要抵达“上德”。这样我们就看到了,回归道的旅途实际上也是德容器从“下德”经由“上德”发展到“孔德”的过程。因此,复归于无极和德容器的扩大就等效了。如果在此期间德容器停止变大,甚至损坏,那么回归道的方向也就会偏离。这就是上面图中所演示的常德的变小(离)、常德的损坏(忒),就可以等效为人生旅途在越过折返点后发生再一次的折返,从而使得人生反而向远离道的方向行进。
    上面所说的状况恰恰会发生在人生旅途的黄金年龄段。在这一年之前,由于折返点还没有到来,因此谈不上“在回归道的路上偏离”。人生旅途抵达折返点之前,人们需要尽快地找到回归之路。寻找这样的道路并不困难,本章之前的内容就是为了使得人们可以做到这一点。现在,我们需要面对越过人生折返点的那些人,他们在已经正确的道路上偏离后比没有抵达折返点的人更有可能走向“失稳态”。我们很难分辨的是,能够在已经找到了正确方向的路上把持住和寻找正确的方向哪一个更加重要一些。 <IMG title="《老子》全文解说 第二十八章:守住前行的方向" style="LIST-STYLE-TYPE: none; BORDER-TOP: 0px; BORDER-RIGHT: 0px; BORDER-BOTTOM: 0px; PADDING-BOTTOM: 0px; PADDING-TOP: 0px; PADDING-LEFT: 0px; MARGIN: 0px; BORDER-LEFT: 0px; PADDING-RIGHT: 0px" alt="《老子》全文解说 第二十八章:守住前行的方向" src="http://s3.sinaimg.cn/mw690/0017VUsQzy6K9oOBZyq82&690" width=690 height=539 real_src="http://s3.sinaimg.cn/mw690/0017VUsQzy6K9oOBZyq82&690">

图26:处在而立与不惑之间的道路偏离     从上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在人生旅途越过折返点之后还会遇到一个点,那就是孔子所说的“四十不惑”中的“不惑”。人生旅途的折返点是人对回归道的旅途的方向的确立,这样的确立并非可以在一时间完成。就如同一个开车的人,在去往一个新地方时,他可能会怀疑自己走得是否正确。在继续寻找目标的路上,他可能会逐渐确认自己的方向,并在某一时刻完全确认,这个完全确认的点就是“不惑”点。可见,我们回归道的旅程只有越过“不惑”点才不会有偏离的风险。“不惑”会出现在人生的第五个阶段,也就是管理期。在目前我们面临的年龄段,需要更加关注的是处在“而立”和“不惑”之间的道路偏离。“不惑”还不仅仅表现为对方向的完全确认,它还是道纪宇宙观的人文表象,就如同信仰之于宗教、思辨之于哲学。在绝对光速宇宙观中,相信道、并能够依照道的指引前行的人一定会获得人生的不惑。
    在解决了上述的道路偏离之后,更为重要的是我们如何可以在回归道的路上走得更快一些。由于走向道和德容器的变大具有等效关系,因此,讨论如何在回归道的路上走得快些就等同于德容器变大的速度更快一些。于是,我们就可以讨论如何能够尽快将德容器填满。填充德容器和前面复归于婴儿、复归于无极的方法相类似,也是知其力、而处下。就如同水的汇聚,水知道自己的能力、自己的荣耀,但它却守在低处,处在受辱的位置,这样才能成为天下的山谷。山谷是个可以汇集的场所,成为了天下的山谷,可以加快道的汇聚,从而使常德尽快填满。常德填满后还做些什么呢?不是使用存储在里面的道,而是把这个填满的德容器当作建造更大德容器的原料。这就有些像存钱和花钱,存钱是为了花,还是为了挣更多的钱?这个问题《穷爸爸,富爸爸》这本书给出了答案,那就是在没有获得财务自由之前应给首先考虑节省每一分钱用于投资,而不是消费。推迟自己那些没有必要的消费直至自己的财务系统可以不再依靠工资进行运转。这本书将财务自由定义为“非工资收入大于支出”,只有自己的财务系统达到了这样的水平,也就是自己的消费完全可以依靠投资回报来解决,这样的状态才是财务自由。在这里,关于道的蓄积和钱的蓄积有着同样的规律。人们应该在“下德”阶段尽量将自己存储的生命活力转变为建造更大德容器的材料,而不是将其零散地用掉。将一个可以建造更大容器的材料拆散了使用,制作小的器皿,就如同让一个有着将军之才的人去当伙头军。了解道的圣人绝对不会这样浪费,他们知道填充满了的常德就如同将军一样能派上大用场。面对大材料,我们应该尽量寻找适合它的场所,而不是分割它来配合我们的使用,这样的概念叫做大制不割。例如,我们有一个巨大的木材,就应该首先考虑是否有完整使用它的场所,以求物尽其用,而不是匆忙地分割它来做成家具。
    走在人生旅途关键时期的人,在有幸抵达回归道的折返点之后需要以知强、守弱的方式把持自己前行的方向,使其不至于偏离。在这个把握方向的敏感时段不断强化自己,并谨慎前行,就一定能够获得人生的不惑。小心使用自己蓄积起来的生命活力是这个阶段的人主要面临的课题,直到人生的某个时期,这个人已经可以完全通过自身获取足够的道,而不再依赖社会时,他的德才蓄积到了“上德”水平,他的人文系统也就到达了类似于财务自由的人生自由的状态。在抵达人生自由之前,“大制不割”,或者叫“德不零用”是非常必要的准则和方法: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不割。

无敌大眼睛 发表于 2015-9-23 18:22:40

第二十九章:取天下者,情非得已     28岁是一个激情澎湃的时段,是人生黄金年龄段中的黄金年龄,这个年龄的人有着征服天下的气魄和冲动。然而,这仅仅是此年龄段的人在身体、心理系统成熟后的自然欲动。此刻,时代正走在他们的脉搏上,自己又正值血气方刚,旺盛的生命与时代的脉搏共鸣出巨大的回响,这种回响使得他们觉得世界上没有什么是不可以办成的。然而,事实却没那么辉煌,他们之中只有极少数的人在此之后真的征服了天下,而他们之中的大部分人在生活的磨砺下逐渐忘却了当年的激情。为什么会这样呢?原因是身处这一年的人在时代和自身的共鸣所产生的巨大回响中起身行动了,他们出发去征服世界了。这种行为是观念在先、行动在后,是有为的。然而,恰恰是这种刻意为之,反而使得有可能征服天下的他们失去了机会和可能。从第七章开始,那个“要想得到A,就需要首先忘掉A”的规律一直如影随形,直到此时,这个规律还依然有效。要想征服天下,不是没有可能、不是没有道路。但道路只有一条,就是“不得已而为之”。也就是说,只有那些事先没有想过要征服天下的人,在某些情况下被赋予了这样的职责,他们走出来征服天下完全是不得已而为之,这样的人反而能够征服天下。《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中邓布利多对哈利说过的一段话很能表现这样的现象:     “我可没有这么肯定。我年轻气盛时候的表现就证明了权力是我的弱点、我的诱惑。说来奇怪,哈利,也许最适合掌握权力的是那些从不钻营权术的人,就像你一样,被迫担任领袖的角色,在情势所逼之下穿上战袍,结果自己很惊讶地发现居然穿得很好。”     你看,这就是不得已而为之。书中的哈利从一开始知道自己是个巫师到最后走上与伏地魔对决的战场,始终没有想过自己是这场运动的领导者、是巫师世界的拯救者。然而就是这样的一个哈利,最后终结了伏地魔,拯救了巫师界。“被迫担任领袖的角色,在情势所逼之下穿上战袍”很形象地说出了什么叫不得已而为之。于是我们知道了,那些在后来叱咤风云、征服天下的人在28岁这个黄金年龄并没有刻意地让自己做什么。他们最终征服天下是源于他们像哈利一样一直没有领导的感觉,总是在情势所逼之下穿上战袍,最终他们却走上了领导一个团队、领导一个行业、甚至领导世界的道路。
    什么是“天下”呢?这是一个总称,它包括由人组成的社会、由物组成的自然、以及人与物之间的关联。这样的一个叫“天下”的东西是一个神奇的玩意儿,神就神在你无法有意地去掌握它。凡是有意要掌握天下的人,也就是邓布利多所说的“喜欢权利、钻营权术之人”,他们面对想要控制的“天下”,其结果只有一个,就是失败;其效果只有一个,就是失去天下。尽管不得已而为之并不是一条确保成功的道路,但确实唯一可能的道路。不得已而为之是争取天下的必要条件。
    如果我们观察事物的发展规律,就会发现有如二十一章介绍的费恩曼历史求和的因果规律,即单一原因并不导致单一、确定的结果。如果一个人努力为了一个目的去推进、去做一件事情,他会发现,其结果往往是不确定的。事物的发展就如同走在队伍中的人,有可能走在最前列,也可能走在跟随的位置。如果用吹出的气息来比喻事物的发展,那么对于完全相同的努力,有些结果像嘘出的气,很温和;而有些结果却像吹出的气,较为强壮。同时同地种的树,它们都获得了相同的照料,但其长势却不尽相同,有的会强壮一些,有的会弱(羸)一些。做事有可能成功,但也有可能失败,对于失败的程度也是不确定的,有些事件遭受的是一些挫折,但有些却是完全的毁坏(隳)。为什么我们付出了同样的努力,但结果却完全不同呢?那是由于事物发展的因果关系是遵循二十一章介绍的费恩曼历史求和,这种反常的因果关系告诉我们现在所做的某件事不会有完全确定的后果,而是可以有许多种可能性,每一种可能性以几率的方式与日后的事件相联系。正是因为这样的因果关系,才使得我们在做事过程中,尽管付出了同样的努力,却会得到不同的结果,而到底什么结果又是无法预知的。
    以上的讨论可以归结为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不得已而为之才是取得成功的必由之路,一是对自己做的事所付出的努力无法预知后果。了解道的规律的人,也就是圣人完全了解这两点,他们会依照这样的状况制定自己的做事方略。由于付出的努力并不能获得完全肯定的后果,因此做事没有必要做到极致。尽管在前面的章节中我们知道自己能将事情做到最好,但了解一个能力和使用一个能力还是有区别的。目前的状况是不需要我们这样做,但用不了多久,在几年之后,在人生强行快跑的冲刺阶段,这种可以将事情做到最好、做到极致的能力就会派上用场。尽管此时还不需要我们将事情做到极致,但努力是需要的,不努力根本就没有成功的可能。但是由于努力的结果也不一定是成功,因此只要尽力就好。不必为了将事情做到极致而付出超过自己能力范围的努力,这样的方略叫做“去甚”。
    前面讲了做事的两方面内容,除了事件无法预知后果外,还有一个规律,那就是不得已而为之才是成功的必由之路。但是,当某个大任务历史性地落到某个人的头上时,这个人可能会面对两种状况,而这两种状况都会使得他不愿意去做落到眼前的事,从而浪费了可以“取天下”、同时完成自我实现的绝佳机遇。这两种情况分别来自外部和自身。来自外部的状况是那些落在眼前,需要自己不得已而为之的事情并不具备所需的条件。我们见过很多人、甚至自己都有这样的经历,明明知道某件事情很重要,但由于客观条件不足,自己的准备也不充分,于是放弃了那件原本很重要的事情。有些人甚至会要求所有条件都齐全才会做那件事情。但是,原本就是一件不得已而为之的事情,如何让它条件齐备呢?因此,如果我们知道落在自己眼前的、需要自己不得已而为之的事情与自身的成功有关,与实现自我价值有关,那么我们就不会强求所有条件都齐备了。做事要求所有条件都齐备是一种奢侈的思维方式,去除这种思维方式的策略叫做“去奢”。
    不得已而为之的事情落到眼前时还会遇到另外一种状况,这种状况源于人的自身,那就是人的惰性。尽管事件的到来有些突然、有些令人措手不及,但如果我们知道这样的事情可以使得我们的人生成长,就不应该回避。遗憾的是,很多人在这种情况下表现出安于现状、回避责任。殊不知,历史机遇可能转瞬即逝,并且永不再来。因此,不得已而为之要求人们不仅能够不去刻意地追寻权力,还有求人们能够在权力、责任落到自己身上时不逃避,而是积极地承担和参与。这就需要克服自身的懒惰,克服“倾向无为”的本性,这样的方针叫做“去泰”。
    这一章我们研究了人在最佳年龄可能遇到的问题,并总结出针对出现的问题所制订的方针。针对事件发展的不确定性的“去甚”和针对不得已而为之的“去奢”和“去泰”。有了这样的方针,可以使得我们把握住人的黄金年龄段中最可能获得历史机遇的年龄,从而使得人们可以在几年之后,也就是人生的第四个阶段结束之时收获超乎预期的成果。这个方略的总结是如此之重要,我们需要用简要的语言写下来,不时地观看,以确保我们做事的方向不会偏离:     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故物或行或随、或歔或吹、或强或羸、或挫或隳。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

无敌大眼睛 发表于 2015-9-23 18:23:15

第三十章:血气方刚,戒之在斗
    成功地把握了前行的方向,在自己成长的黄金年龄段走得很顺畅的人会在人生的第三十个年头前后获得诸多机会,这是他们展现自身能力,进一步实现自我的绝佳时段。然而,并不是闭着眼就能使得自己成功,有些在这个年龄段的做事倾向是非常值得人们注意的,因为它们不仅不能将人们带到成功,反而会使得黄金年龄段的发展毁于一旦。
    从二十六章开始,我们就一直在讲人的黄金年龄段,这的确是一个奇妙的时段,身体处于最为强壮的虎狼之年,心理系统也在经历了实习期和试用期之后日渐成熟。30岁左右的人正值血气最为旺盛的阶段,是一个血气方刚之人。血气旺盛之人喜欢使用自己的力量,倾向使用力量强行解决问题,有时甚至不在乎使用暴力。军队是暴力的直接实施者,这个年龄的人就像军队一样,总会倾向使用自己的强项来解决问题。这个年龄的人还谈不上用兵,因为他们自己就是兵。
    尽管30岁前后的人是一个为某个组织、某个公司做事的最佳年龄,恰恰在此时,他们像军队、像士兵一样拥有实施暴力的能力,但真正了解道的人却不会使用自己的这种能力。了解道的规律的人总会使用道来做事,而不是像军队一样处处用强。暴力不是不能解决问题,但它会带来很大的后遗症。就如同佛教中讲的报应一样,暴力解决问题就会带来报应。它就像一个善于记仇的人,在通过用强(暴力)来解决问题之后以某种形式返还给实施暴力的人。例如战争,军队所经过的地区会导致荆棘丛生。大规模地使用军队、使用某种暴力的结果是会必然地迎来凶年。上个世纪50年代末,我们的国家有过一次集体打麻雀的行动。那样的行动对于鸟来说就是一场战争,最后,人们取得了巨大的胜利,将那些人们认为的吃粮食的麻雀几乎全歼了。但是,就如同前面讲的,使用暴力的结果是凶年的随之而来,人们迎来的是三年自然灾害。这就是大规模使用暴力的结果,事件最终以报应的方式完全还给了施暴的人们。
    实际上,在这个血气方刚年龄的人最应该采用的行为方法是果断,而不是用强、不是战斗。孔子就告诫这个年龄的人:“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和自己风华正茂的年龄相匹配的是果敢的做事风格,这样的果敢不应包含自大(矜)、自夸(伐)和骄横。这样的果敢应该出现不得已而为之的情况下。尽管果敢,但不能用强。如果一味地使用自己的方刚的血气,其结果是使得黄金年龄段还没有走完就提前变壮、变老。这样的状况是一个失道的状况,失道的结果是使得原本还有一段发展历程的事物提前死亡。任何事物,如果我们强行调动出其内部平衡自身的道,其结果都是提前变壮、变老,从而使得这个事物失道而早亡。现在,在一个人的黄金年龄段走到中间的时候,利用自身的强势而处处用强,其结果是使得自己宝贵的黄金年龄段提前完结,从而无法在几年以后收获自己原本可以收获的东西。
    在30岁前后的这段时间,不要应为自己有刚一般的血气就轻易地挑动争端;不要由于时代正跳动在自己的脉搏之上就肆意妄为。以道的方式(第八章中介绍的七善)来主导自己做事才是把握自己黄金年龄、珍惜自己风华时代的最正确手段:     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善有果而已,不敢以取强。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无敌大眼睛 发表于 2015-9-23 18:23:42

第三十一章:强有力者,恬淡为上     这一章延续上一章关于力量、用强的讨论,因为人生的30岁这几年,身体和心理都处在孔武有力的鼎盛时期。然而,正像上一章所说的那样,武力、或者说强力的使用是要谨慎的。
    一个人所拥有的对外打击力量就如同一个国家的军队和士兵,军队所拥有的是破坏的力量,越是好的军队,其破坏力就越大,因此越是好的的军队(佳兵)就越是不祥之兆。现代军队比冷兵器时代的军队要强大许多,但现代军队所能做到的破坏程度也是古代军队无法匹敌的。核武器和远程导弹可以瞬间将地球的任何一个城市夷为平地,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不祥,因为它可以破坏城市、破坏自然、破坏秩序。在人生成长的道路上有这样一段时期,他们精力充沛、身强力壮,就算是受伤,其恢复能力也非常强。这个阶段的人如狼似虎,是人生成长过程中的虎狼之年。这个年龄段的人对人文、历史的理解还不够深刻,看问题还不能从历史长远发展的角度去看。较为浅薄的思维方式加上鼎盛时期的身体精力,使得这个阶段的人喜欢用简单粗暴的方法来应对社会,在处理事情的过程中倾向于使用他们的力量。于是,从社会角度来看,这个年龄的壮年之人就如同一个喜欢使用军队来解决问题的国家。但是,我们刚刚讲过,军队乃不祥之物,越是好的军队就越是不祥,因为军队的作用就是破坏。同样,和国家中的军队相类似的,人的对外力量也是个不祥的东西,越是有力,就越是不祥。在社会中我们会遇到这样的家庭,家中有一个身强力壮且没有文化的小伙子,家里人会非常紧张,因为不知他会惹出什么事端。武力的使用会导致城市的破碎、秩序的破坏,与此相类似,人对外使用强力也会破坏一些东西。尽管一个人可能不会像军队一样造成很具象的破坏,但他们破坏的是事物的发展。一个人习惯使用强力来解决问题的结果是,他们所做的事被破坏了,他们所从事的事业被破坏了,进而破坏他们自己这个不会再来一次的黄金发展阶段。了解道的发展规律的人知道这种逻辑关联,为了自身的发展,他们不会倾向使用自己的力量,无论此时他多么孔武有力。
    我们将自己有力量,但不会主动使用的人叫君子。君子总是将自己的生活放在首位,而将自己所拥有的武力放在次要地位。老子时代习惯用“左”和“右”来表示高低关系,这样的表达一直流传了很久。在许多朝代中左丞相都比右丞相的地位要高。如果用“左”和“右”来表达我们正在讨论的问题,就可以这样讲:君子总是将自己的生活放在左位(也就是高位),而将使用武力放在右位(也就是低位)。正如上一段所分析的,武力(兵)是个不祥的东西,不是君子的体现。君子并非不使用武力,他们总是在不得不用的时候才用。金庸的小说里写到了许多武功盖世的高人,而那些有着超级武功,但并不主动使用的人会给人留下谦谦君子的形象。老顽童周伯通武功超级厉害,但他从不以此为然,反而被许多新奇的事情所吸引,为了学习养蜂,不惜给小龙女做徒弟,这个将自己的武力看低的顽童形象是人见人爱的。武功绝顶高明的大师总是极少出手,总是最后才使用武力解决问题,而且是绝不与比自己级别低的人动手。他们拥有超强的武功,却看低武功,就是因为武力是伤人的东西,是不祥的东西。他们总是在不得已的情形下才使用武力,并刻意地将与平和、恬淡的事情放在上方。这些绝顶的武林高手之中,不乏棋迷、乐迷、画迷。痴迷于琴棋书画的这些大师们给他们武功高手的身份上增添了人文色彩,降低了他们所拥有的、可以制造伤害的、那些高强武力的不祥形象。这些有着各种人文爱好武功高手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从不因为哪次比武获胜而感到快乐,或者说从不认为通过武力所取得的胜利是一件好事情。反之,他们会非常愿意展示自己在琴棋书画中获胜的快乐,像《碧血剑》中的木桑道长。为什么会这样的,原因还是因为武力是个不祥的东西,通过武力取得了胜利,其中就会有死伤。如果一个人对这样的胜利沾沾自喜,认为是天大的好事情,那么他就是“乐杀人”。而一个有着“乐杀人”特点的人是不可能获得社会的信任,从而也就不可能获得成功。
    在我们所做的事情中,有些事情是祥和的(吉事),但也有些事情是惨烈的(凶事)。在我们的处理这些事情的时候,总是要把祥和的事情放在重要的位置,而那些惨烈的事情、会造成某些破坏的事情应该放在次要的位置。换句话说就是,对待一件事,我们应该首先考虑祥和的处理方法,直到祥和的方法用尽,但又必须要解决眼前这个问题时,我们才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采取会导致惨烈结果的方法。比如在战争中,被侵略一方的反侵略战争就属于不得已而为之的凶事。当武力冲突摆在我们面前,无法回避的时候,我们当然可以使用自己的武力,但在使用武力的程度上也是有高低之分的。如果是一个军队出战,应该首先使用偏将军,而上将军则放在次要的位置。这就是说,如果军队手里掌握着可以导致不同程度破坏的武器,应该首先考虑使用破坏程度小的武器。例如,在常规武器和核武器之间,应该首先考虑使用常规武器。
    如果我们无法回避使用自己的武力,那么也就无法避免会造成破坏。如果是这样,我们应该从一开始就有思想准备,就准备以丧礼的方式来对待我们使用强力所造成的破坏。当真有破坏发生时,就如同在不得已使用军队进行战争后而面对许多死伤一样,应该用哀痛的心情来对待。即便最终获得了胜利,也需要用丧礼的方式来对待己方的胜利。
    30岁的人精力充沛,自己的精力被使用后可以很快恢复。但就在这强有力的时段、就在这可以主宰时代的时段,反而需要看低自己的武力,将具有文化内含的事情放在崇尚的位置。这样做不仅仅是要减少对社会破坏,更为重要的是为了保护自己的黄金发展阶段不至于夭折。十一、二年的黄金年龄段到现在已经走完少半程了,为了可以在阶段结束的时候收获自己的世界,成就自己的天下,今天的我们需要记住如下的警示:     夫佳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夫乐杀人者,则不可得志于天下矣。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杀人之众,以哀悲涖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无敌大眼睛 发表于 2015-9-23 18:24:08

第三十二章:像道一样去创造
    从我们知道人是与道并列的一大,心里就隐隐约约存着一丝渴望:什么时候我们也能像道那样去创造。显然,如果我们不能像道那样去创造,就不能称之为一大。在人生旅程走到第三十二个年头时,我们真真切切地迎来了自己的创造时间。问题是,你准备好了吗?
    道为什么有创造能力呢?那是因为道没有自己确切的形态,因此也没有确切的名字。如果说道是一种建筑材料,那么它可以是非常小的。道的形象——能量就是这样,可以被分成非常小的份额,小到普朗克常数量级。尽管作为万物之建设材料的道可以小到极致,但我们并没有办法把它变成我们的奴隶。这是因为道有汇聚、聚合的能力,用最小的单元可以汇聚成无坚不摧的巨大能量。不仅是我们,天下没有任何一个事物可以让道臣服。只有这样由细小元素构成的、无法被降伏的东西才有可能从事创造事业。一个在黄金年龄段走到这一年的人有着君临天下能力和机遇,如果他们能够了解和掌握道的这个特点,他们就是时代的掌控者,犹如时代的侯王。强健的身体条件,加上熟知道的运行特点,这样的人会使得万物自动成为宾客,从而使得自己成为时代的主角。然而,更为重要的是,从这一年开始,那些能够守住道的人就已经具备了像道一样的创造能力。
    说到创造力,不免使我们想到当今社会中的一个普遍现象,那就是家长们都非常希望自己孩子拥有创造力。不仅如此,这样的现象中还隐含着一个观点,那就是西方的人比起我们更具有创造力。当然,这几百年的科技进步都是西方领导的,他们更多地显示了创新能力。于是,一个看似合理的推论就在社会中流传开来,西方人比起我们(中国人)更具备创造力。接下来,一个看似更为合理的推论就被大家广泛接受了,那就是西方人的创造力来源于他们的教育。用这样的推论来看中国的教育,人们就会发现诸多遏制孩子创造力的环境和体制。这样一个由于西方科技领先,进而认为中国的教育毁灭孩子的创造力的观点就在社会中广为流传了。在这样的观念指导下,家长们就会不遗余力在他们的孩子之人文系统还处于实习期、甚至成长期时就有意地去激发其创造力。但是现在我们看到啦,道赋予人的创造力要等到31岁这一年才能够发挥出来。由此可见,我们对教育与创造力这种直接关联的认识是有偏颇之处的。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先让我们看看创造力最为重要的先决条件是什么。一个社会中最具有创造力的人就如同身处建设好的人类聚居区最外圈的人,他们面对旷野,整天与荆棘为伍,如何披荆斩棘、开辟新的适合人类居住的场所是他们每天都在想、都在做的事。孔子说:“先进于礼乐,野人也”。所谓礼乐,就是人文秩序,走在秩序前面的人是那些面对荆棘,并将这些荆棘转变为秩序的人。这样的人由于生存于秩序与荆棘的交界处,因此被称为野人。正是这些野人,他们走在社会发展的前端,在没有路的地方走出了路,他们是社会中最具创造力的人。由此可见,导致创造力的最重要的因素不是他有什么教育背景,而是他是否身处社会发展的最前端。按照这样的推理,多年以来中国人显得比西方人缺乏创造力,其主要原因并非是中国的教育如何制约孩子的创造力,而是中国人还没有走到世界发展的最前端。现在,当我们越来越接近世界各领域发展前沿的时候,创造力会由于自身所处位置的变化而自然发挥出来。道纪宇宙观中人文空间是完全相对的,没有哪个人比他人更特殊,也没有哪个民族比其他民族更为特殊。只要我们的民族在追赶世界发展的道路上走到了野人的位置,那么那些年龄超过31岁的人们,其创造力就会自然地发挥出来。
    在讨论人的创造能力时,我们要先看看道是如何创造的。道创生了与自己并列的天和地,之所以能够与创生者并列,那是因为天和地都是可以独立运行的系统。在第二十五章我们讨论过,天指的是物理空间,地球由于给我们提供的是空间,因此也属于天。而地所代表的是承载,类似于有别于硬件的操作系统。地的承载作用主要是通过时间呈现出来的,我们可以通过四季的变换感受到地的承载,同时也感受到时间的流动。天和地这两个独立运行的系统相互作用、融合就是时空的交融,就能够产生新的事物。这种由天地相合而产生的事物就如同甘露一样对万物的发展都有着滋润的作用。这样的滋润挥洒到社会中,会使得社会中生活的民众不需要加以政令就自动均衡。常识告诉我们,均衡的社会是和谐的。好了,我们现在可以看到什么是道的创造,道又赋予我们什么样的创造能力。在二十五章涉及的四大之中,除了道之外还有天、地和人。他们之所以成为与道并列之一大,源于他们是独立运行的系统,他们有着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的特性。现在我们看到了,可以导致犹如甘露一样的创造来自于两个独立系统的相互作用与融合。就如同天地相合一样,拥有创造能力的人,其创造的方向来自于天人相合、地人相合、以及人人相合。换个说法就是,通过人与空间、人与时间、乃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进行永无尽头的创造。科技创新中就既有来自于人与空间融合的创造,也有来自于人与时间融合的创造。而来自于人与人、人与时空相互作用、融合的创造带来许多不朽的文学作品。所有这些创造总和起来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文化,而文化之于人文社会就如同甘露之于自然。在甘露普降的自然里,万物可以自动地均衡生长。同样,在文化普降的人文社会中,人人都能够找到自己的生存、发展的空间,不需要任何政令的干预。
    既然人们在这个年龄拥有了创造能力,我们就需要了解被自己创造的那个事物的特点。这个需要了解的特点非常简单,那就是事物的边界性质。当一个事物被创造出来后,就有了名字;有了名字的东西就成为了有;成为了有就是有限的;是有限的就会有边界。因此,面对我们创造出来的事物,最为重要的是了解其边界,这种行为叫做“知止”。了解事物的边界性质有什么用吗?作用太大了,“知止”可以使得我们将自己创造的事物发展到极致,而在它的发展抵达极致之前可以放胆去推动它,这样就可以使得它不停歇的运动,也就是“不殆”。在二十五章我们所了解的道的特性中有一点是“周行而不殆”。现在我们看到了,要想将道的特性赋予被我们创生出的事物之上,其关键一点是了解它的边界在哪,有什么特点。了解的边界特性(知止)就可以使得这个事物一直处在充满活力的运动和发展之中(不殆)。被创生出的事物有了道的不殆特性后就会不停地发展和运动,这就如同水流向深川深谷,正是由于有川、谷的存在,才导致了江海之中水的运动。因此,道对于天下万物,就如同川谷对于江河湖海。
    处在人生这个年头的人应该有着无比的快乐和自豪,因为他已经像道一样有能力从两个独立系统的交汇、融合中创造新事物了。对自己创造的东西加以了解,赋予其不殆的特性是我们在自己的创造之外需要关注的事情。创造一个事物,不能仅仅停留于创造,创造之后就弃之不理叫做始乱终弃。而只有了解那个自己创造的事物之界限所在,才能使得我们可以游刃有余地推动其发展。对于我们自己创造的事物,我们要像道一样,做类似于江海中的川谷,成为推动事物发展的动力:     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也。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

无敌大眼睛 发表于 2015-9-23 18:24:37

第三十三章:旅途加油站
    从25岁开始的人生黄金旅程阶段到此已经走完半程,或许有些人后继乏力,将在此处脱离向上发展,从而遗憾地失去自己后半程的黄金发展机遇。为什么会这样呢?原因是用于发展所储存的能量走到这一年时不够用了,如同汽车需要加油一样,我们需要在这一年少许停歇一下,为后面几年阶跃式发展加一加油。
说到加油,也许你会问,为什么一直以来都没有能量不够的情况,偏偏在这一年会出现这种状况呢?实际上,如果人生是个平稳的线性发展,那么就不会在此处出现后力不继的状况,因为此时的人正处在精力旺盛的成熟阶段。导致系统能量不够的原因是接下来的几年,这个壮年之人将迎来超过以往任何时期的大幅度、跨越式发展。这个跨越式发展期时间不长(4~5年),但跨越的幅度巨大,到了这个发展期的尾端,基本上要为人的后半生的生存模式确定基调。在走过人生的四个阶段之后,自37岁开始的人生第五个阶段是继续扩展自身的疆界,还是停住扩展势头、甚至收缩自己的空间都取决于从现在开始的,未来几年的发展成果。由此看来,目前停在此处等待加油的人文系统需要一次深度的休整和彻底的能量补充。
    如果说补充能量,怎样做才能对未来几年的发展提供足够而有效能量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而所有这几个方面都是一种关于学习的,是关于自己与社会的学习。
    首先要做的是了解他人,就如同孔子所说:“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他人是另一个空间,有着与自身空间相同的基本结构,但又具有特殊性。了解他人,从他人的角度想问题,能够站在他人的立场,从他人的角度出发为他人做事体现着一个人的智慧。因此我们可以说:“知人者智”。
    了解他人固然可以使得自己更加智慧,但还不能使自己明白事物之间所有的要点与关联,因为我们还需要了解自己。也许你想说自己有什么难以了解的,这种想法恰恰是误区,了解自己远比了解他人要难。例如在球场上,就不能选择比赛双方所属国家的裁判,因为如果裁判出自比赛的任何一方,他就会不自觉地将自己的身份带入到裁决之中,从而无法公正地裁决赛事。了解一个人就如同裁判面对一场比赛,了解他人就如同裁判来自于与比赛双方无关的第三方,而了解自己就如同由一个出自比赛某一方的人做裁判。于是我们就很容易地看到了问题之所在,了解自己最大的障碍在于我们并非从一个公平的角度来看自己。如果比赛的裁判出自比赛参与者的某一方,那么他就很难公正地处理比赛中所遇到的种种状况,他们不自觉地会偏向他所属国家的那一方。他们就如同比赛的参与者,而不是裁判,他们是当局者,正所谓当局者迷。而了解他人就如同来自第三方的裁判,他们会从较为公平的角度来看待比赛,他们是旁观者,正所谓旁观者清。如果我们能够像旁观者一样来看待自己,就能够在了解自己时也做到像了解他人那样清楚明白。因此我们说只有了解了自己的人才算是明白的,也就是:“自知者明”。
    当一个人身处社会的人群中时,难免要遇到竞争、甚至争斗,我们通常会认为能够在争斗中战胜他人的人是强者。但在这里需要指出的是,这些人根本不够强,能够战胜他人只能说明他们更加有力,即“胜人者有力”。真正的强者却是能战胜自己的人。
    战胜自己有着多种形式,因为每个人的情况不同,需要战胜的东西各不相同。金庸小说中的主角都在各自的成长中成为了强者,他们都是能够战胜自己的人。尽管他们有着战胜自我的相同特性,但他们战胜自身方式却大相径庭。张无忌战胜的是身上无法治愈的寒毒,令狐冲战胜的是体内无法驯服的异种真气,郭靖战胜的是自己愚钝的天资,而杨过战胜的是自己的邪念。这几位后来成为当世大侠的人并不是通过战胜他人而成为了强者,他们通过战胜自身的某些弱点而使得身心强劲,从而无法被他人所战胜。因此我们说,战胜自己才是成为强者的必由之路,即自胜者强。
    接下来要说的问题有些麻烦,因为我们会遇到一个现代汉语中常用的词“知足”。俗话讲知足者常乐,这样讲尽管有道理,但这句话中“知足”所代表的意思是满足现状,如此解读和这一章我们遇到的“知足”有着很大的差异。当我们停留在人生黄金年龄段的中途加油站,面对即将展开的跨越式发展期的时刻,满足现状是恰恰要不得的东西。实际上,这里将要讨论的知足,和老子时期的语言特点是相一致的。就如同刚刚我们讨论的“知人”是了解他人的意思;前面章节中出现的“知止”是了解边界的意思;《论语》中的“知礼”是了解礼的意思;顺理成章,在这里出现的“知足”也就是了解什么才是“足”的意思。说到这里,也许你会觉得很奇怪,“足”还不好理解?不就是“满”的意思吗,问题恰恰出在这里。在第三章我们就介绍过,人的基本特性之一的欲望是一个无法被填满的容器。为什么欲望无法被填满呢?那是因为填充欲望的填充物变成了新的容器。也就是说,每一次为了满足欲望而做的填充都会使得欲望进一步变大,于是,欲望就成了一个无法被填满的无底洞。
[*]    如果欲望无法被填满,那么不满足它是否会更好?
[*]    如果填充物会转化为新的欲望,那么填充的多和填充的少有区别吗?
[*]    填充物转换为新的欲望是即刻发生,还是有延迟?
[*]    它们之间的转化是随机进行的,还是有规律可循?
[*]    怎样满足自己的欲望(包括满足的比例、节奏等等)才是对自身发展最有利的?
    回答这许多问题可以使得我们了解欲望的特点,而了解了欲望的特点就可以更好地管理它。自己的欲望被有效地管理起来后,横流的物质、迷幻的酒色就不会干扰我的身心,而那些能够在酒色、物质的洪流中从容应对的人才是真正的富人。因此,在这里我们说知足者富,这其中的“知足”不是满足现状,而是了解欲望那不可能被填满的特点,了解填充物转换为新的欲望的转换方式。可见,了解欲望的特点才是知足。
    关于上面的诸多疑问和欲望的特点我在《玄德》第二部分中用六章的篇幅做了详尽的分析和论述,就不再这里重复了。我们可以直接概述一下《玄德》中的讨论成果:    欲望是个无法被填满的容器,那是由于填充欲望的东西会转变为新的欲望。不满足自己的欲望是危险的,因为欲望的满足程度就是人的刚强程度。假如一个人的欲望被填满了,而且填充物没有转换为新的欲望,那么这个人就是100%的刚强。显然,这只是个理想状态,由于欲望无法完全被满足,世上也就没有完全刚强的人。这样一来我们就得知了,欲望不被满足的人就会软弱。为了保持一定的刚强度,每个人都需要在一定程度上满足自己的欲望。然而,由于存在着填充物转换为新的欲望的情况,使得填充欲望变得不那么简单了。也就是说,一个人填充了他的欲望的90%,并不能获得90%的刚强度。填充物转换为新欲望的公式与物质世界中推动物质运动的能量转换为新的质量的公式相同(详见《玄德》第二部分第二、第三章)。按照这样的转换,一个填充自己的欲望70%的人在填充之后获得了50%的刚强度。而填充了自己欲望90%的人,填充后只获得了40%的刚强度。如果欲望的填充到达了95%,填充后只会获得30%的刚强度。这种反常关系的原因是由于在自己的欲望接近100%满足的情况下,填充物转换为新的欲望的效应会出奇的大。下图表现了填充欲望与最后获得的刚强度的关系,从下面的图表中可以看到,70%的满足自己欲望,会在填充之后获得最大的刚强度,而这个最大刚强程度是50%。<IMG title="《老子》全文解说 第三十三章:旅途加油站" style="LIST-STYLE-TYPE: none; BORDER-TOP: 0px; BORDER-RIGHT: 0px; BORDER-BOTTOM: 0px; PADDING-BOTTOM: 0px; PADDING-TOP: 0px; PADDING-LEFT: 0px; MARGIN: 0px; BORDER-LEFT: 0px; PADDING-RIGHT: 0px" alt="《老子》全文解说 第三十三章:旅途加油站" src="http://s16.sinaimg.cn/mw690/0017VUsQzy6KyZ5BD0Hcf&690" real_src="http://s16.sinaimg.cn/mw690/0017VUsQzy6KyZ5BD0Hcf&690" action-type="show-slide" action-data="http%3A%2F%2Fs16.sinaimg.cn%2Fmw690%2F0017VUsQzy6KyZ5BD0Hcf%26690">

图27:欲望的填充与填充后的刚强度    上图演示了欲望的特点和被量化以后的结果。有了这样的认识,我们就对自身的特点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对自己的欲望有了初步的认识。我们就知道了50%的满足度就已经是最好的状况了,就已经是“足”了。而了解了欲望的这个特点和什么才是“足”的人才是富人。人富有与否与人拥有财富的绝对值无关,一个亿万富翁,由于不了解“足”的含义,一位地去追求超过50%的满足的,那种追逐财富的态度本身就说明他不是一个富人,无论他的财富有多少。可见,了解了欲望的特点,了解了50%的满足度是“足”的最佳状况,人们就会在达到这样的满足度的情况下停住追逐财富的脚步。一个从容面对物欲的人就是一个无可争议的富人,可见人们可以在任何财富水平上成为富人,前提是一定要了解什么是“足”。这就是我们要说的:知足者富。
到此,我们为人生黄金发展阶段的途中加油就已经完成。此次加油以了解为特征,通过“知人”、“自知”、“胜人”,“自胜”和“知足”而获得“智”、“明”、“有力”、“强”和“富”。而所有这些通过了解所获的东西都将成为从现在开始的几年将要发生的阶跃式发展所需的燃料。如果我们只考虑加油,人们旅途休整的这一章到这里就可以结束了。但是仅仅加了油还不能达到此次休整的目的,就如同一级方程式赛车进入维修站一样,除了加油外还要更换轮胎、清理散热器上的杂物、更换损坏的部件等等。在此处,人生成长黄金阶段的中途加油站是人生快速发展期的中途维护,在这里需要加油和维修,但时间又不能太长,因此很像一级方程式中的维修站。类比于维护赛车,人生旅程的维护就在此时提出了两个值得注意的事项需要提前有心理准备。
    首先是在今后几年的快速发展中有可能会遇到一些障碍,但这期间遇到的障碍是脆弱的。其原因是今后几年是人生最为有力的几年,那些障碍尽管看上去难以突破,但你只要强行去冲击它,就会感受到什么叫势如破竹。因此,一直到36岁的这几年,人生的旅途进入到见山开山、见水架桥、魔挡杀魔、佛挡杀佛的强行阶段。在前面的三十章和三十一章,我们曾经告诫行路者要切记用强,要在自己身体、心里俱佳的状态下恬淡为上。但是,当我们走到了这个大幅度阶跃式发展阶段时,情况完全改变了。现在需要我们拿出生命中的全部力量去冲开前行道路上的藩篱,这个阶段不用吝惜自己身心的耗费,所有的付出都会在这个阶段的尾部获得数倍的回报。我们因此说强行者有志,这个“志”就是在阶跃式发展的初期,在这个旅途维修站中需要准备的东西。这个“志”就如同维修站中更换的轮胎,当赛车再度走上赛道时,不用吝惜车的磨损,要一往无前地冲向终点。
    当我们一往无前地冲在赛道上的时候,并不是可以闭着眼睛任其冲撞,还是需要注意把握赛车,不使其偏离赛道。只有这样才能在赛道上长久地行使,只有这样才能在竞赛中跑到终点。赛车不偏离赛道叫不失其所,因此上,为了在今后几年的强行快跑中顺利抵达终点,这是一个重要的注意事项。我们将这称之为:不失其所者久。
在维修站顺利完成以上加油和维护的赛手需要利用这个时段对即将获得的成绩有所准备。当然,赛手准备的是赛程结束后所能获得什么样的成绩,而身处人生阶跃式发展初期的人们需要准备的是在这个阶段结束时所能达到的状态。前面讲过,当人生的工作期结束的时候,人们会收获超过他预期的回报。但是,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超过人们的预期呢?这才是我们需要做好心理准备的。可以说,从此时开始的几年将会对人的一生产生决定性的影响。人们在人生第五个阶段,也就是管理期走上什么样的道路与这几年的发展水平密切相关。还记得在二十二章和二十四章论述的自我实现的充分必要条件吧,从那两章我们得知,自我实现的几个指标分别是:获得人生的不惑(明)、有影响力(彰)、有成绩(有功)和维持自己的成绩长久(长)。现在我们可以期待了,在几年之后,在人生第四个阶段(工作期)结束的时候,通过从现在开始的之后几年的大幅度阶跃式发展,自我实现的这几个指标完全可以达到。人们完全可以期待自己去除了人生的困惑,展示了自身的价值,并可以进一步期待自己可以长久的活在世界上,也就是长寿。当然,没有人可以做到肉体的长寿,但你不能不说像老子、孔子这样的人依然活在今天的世界中,这就是死而不亡的长寿。怎样才能做到死而不亡呢?显然,一个默默无闻的人不会有这样成果。那一定是实现了自身价值,具有超越时空的影响力的人才会如此。因此,上述自我实现的几个指标是一个人达到死而不亡层面的基本指标。于是我们看到了,即将展开的人生阶跃式发展阶段,不仅仅能够使得人们达到自我实现的高度,而且可以为进一步完成自身的死而不亡打下重要的基础。
    即将走出维修站的赛车满载燃油,修复了创伤,精神饱满地重返冲向终点的赛道。而即将走出人生旅途加油站的人在这里补充了能量,坚定了信念,明确了目标,信心满满地走进阶跃式发展的突击强行阶段。临行之时,不要忘了带上在这个加油站获得的如下信息,以便在途中能够随时拿出来翻看: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
    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走出加油站的人就像是《冰雪奇缘》中即将构建冰雪宫殿的艾莎,就让我们唱着她的歌走进这段“有我主宰”的激动人心的旅程:     “……
    那萦绕心头的恐惧,已不再重要。
    看看我要如何去做。
    测试极限,能否突破。
    没有对错,没有束缚,
    起飞。
    放开手,放开手。从今往后有我主宰。
    让它走,让它走,绝不再受伤害。
    新世界,就在我眼前。
    让暴雨翻腾,力量强大,从地底,直冲云霄。
    ……”

无敌大眼睛 发表于 2015-9-23 18:25:08

第三十四章:跟随道的洪流     正如上一章所预期的那样,重新走上赛道的赛车马上进入到了比赛的冲刺。在人生强行快跑阶段,最主要的特点就是道的充盈流动。尽管自从德容器形成以来,如何扩大德容器,如何蓄积更多的道应该一直是我们需要关注的问题,但一路走来,我们却发现蓄积道似乎不是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实际上并非蓄积道不重要,而是在人的黄金年龄段,道在人文系统周围有着很充盈的流动,这种充盈的流动来源于系统外部,来源于社会。充沛的道的流动发展到33岁这一年就更为巨大和显著,可以说这个年龄人处在道的洪流之中。所谓道的流动,就如同财务系统中现金的流动。现金的流动性越大,财务系统就越活跃。例如我们通常将GDP与一个国家的活力挂钩就是这个意思。尽管现金的流动巨大,但并不是所有流过财务系统的钱都能留下并存储起来。人文系统中的道也有这样的特点,尽管道的流动充沛,但流过的道不一定能蓄积起来而变成德。尽管流动的道不一定能变成德,但充盈的道使得此时的人文系统活力巨大,做什么事情都不用担心自身道的消耗。在道的洪流之中,能量不是问题,问题是如何把握方向。
    会冲浪运动的人一定有体会,只有随着海浪起伏,才不会被海浪打翻。如今,身处人生黄金年龄段中冲刺时段的人如同一个冲浪运动员。犹如大海一样泛流的道可以被控制吗?这个问题就如同在问那个推起冲浪板的海浪是否可以被控制一样,答案是明显的。如海浪一般泛流的道不但不能被控制,就连那些与海浪的运行方向不一致的冲浪者都会被浪打翻。因此,身处道的泛流之中的人文系统,此时没有道不够用的担心,反而有被道掀翻之风险。因此,此时最为重要的是了解道的特点,从而使得自己可以从容地跟随道的洪流,做成自己想都不敢想的大事;借助此时充盈的道,使得自己的人生可以在这个阶跃式发展期到达一个超乎想象的高度。
    道都有什么特点呢?三十几章学习下来,我们对道已经不陌生了。道是创生万物的力量,同时又是推动万物发展的活力。也就是说,万物是依赖道才得以发生、发展的。为什么万物会依赖道才能发生、发展呢?那是因为在创造新事物时,道从来就没有懒惰过,从来没有推卸过自身的责任。而当它推动万物发展而获得成功时,又不将功劳归为己有。在这里我们看到了道的两个特点,一是对创新的不回避,一是对成绩的不把持。这两个特点恰恰与人的两个本性相反。人的本性之一是倾向无为,也就是倾向于身体的自动行为。正是这个本性,使得人们会不自觉地回避创新、回避创造。而人的另外一个本性——欲望更是喜欢用成功来满足自己。于是,把事情做成但又不居功,这简直就是同自己的欲望在作对。因此,从对待创新和对待功劳的态度上。人的本性与道的特点是相反的。有关人的五个本性以及他们各自的特点请参见拙著《玄德》的第二部分。
    除了以上两个特点之外,道还有既可以为大,又可以为小的特点。对于万物,道是其中生命的活力,从这一点来讲,道就如同万物的养育者。尽管作为万物的养育者,道却从没有半点要做万物之主人的意思。这种既是养育者又不为主的状态我们通常将其称之为“小”。比如我们把不干涉子女生的生活和发展,默默给子女提供没有回报前提之帮助的父母称为“小父母”;我们将不干涉社会各单元日常运行和发展,并默默提供支持的政府称为“小政府”。与小政府和小父母相比较,道做得更加纯粹,只推动万物的发展,提供其所需的活力,而不要任何回报,不做任何的主,因此可以称之为“小”。除了“小”这个特点外,道还有“大”的特点。当万物完成其发展过程,最终结束、或者说死亡的时候,都会归于道。在自然界我们看到的是小溪归于大河,百川归于大海。相比之下,那些有容纳能力的事物可以被称为“大”。比如,我们总是将可以容纳江河的海称为大海。如果用小来形容海,会让人感觉很奇怪。在这里我们看到了,像容纳百川的海一样,道是万物最终回归的场所,因此我们可以将“大”赋予道。除了既可以为小,又可以为大之外,道还从来不会自以为大。同样是创生万物,在宗教体系中的上帝就在创生之后,不断地告诫那些被他创生的生命我是你们的主,我是创生者,我是至高、至大的神。而道却采用了完全不同的方式,在创生万物之后并不自以为大,甚至进入到它所创造的事物中推动其发展。推动、养育万物而并不为主,这样反而做成了“小”。这样做的结果会符合第七章我们接触到了一个重要的规则,即“要想获得A,必须先要忘掉A”。按照这样的规则,由于道从不自以为大,却成就了它的大。
    以上我们回顾了道的一些特点,显然这并非道的全部内容。然而,正是这些内容使得我们在大道泛流的状况下可以看清它的运行方向,以便我们可以在这人生宝贵的阶跃式发展时段,把握道的运行方向,进而获得人生的大跨度发展,获得人文空间的大尺度膨胀。也就是说,在人生大跨度的阶跃式发展阶段,道在周围充盈流动,人们无法控制它的流动方向,但可以像冲浪运动员那样借助道流动的力量使得自己获得大跨度的发展。而要想借助道的力量,就需要使得自己具备道的一些特点,只有这样才能顺应道的运行方向。而上面描述的几个道的特点正是人们在这个阶段具需要备的,它们分别是不抗拒创新和不抗拒新生事物(生而不辞);不介意成功是否记在自己名下(功成而不居);推动自己正在做的事情发展而不试图控制它(衣养万物而不为主);无论自己正在做的事情有什么样的发展结果都做好接受的准备,并将获得的结果转变为自身的能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做到了以上几点的人不会自以为大,而这样做的结果是成就了自己的大。行文至此我们发现,这个最终成就的大恰恰是我们在人生阶跃式发展阶段想要达成的目标。最终成就了大的人,没有浪费人生这个阶段充盈流动的道,它们成功地将其转换为自己人文系统的阶跃式成长,转换为人文空间的大幅度膨胀。成功把握这次机遇的人为他自己立足社会、自我实现打下了一个坚实且必要的基础。
    人生的阶跃式发展才刚刚开始,未来几年,人们将会抵达自己从未想到过的成长高度,做成以前自己从未想到过的事情。如果你非常顺利地在这一年把握了泛流之道的运行特点,那么就请你看看我做出的笔记是否符合你的经历,是否这就是你成功的秘密所在:     大道泛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而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人生成长的启示==《老子》全文解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