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腐 发表于 2009-4-11 17:22:42

太白楼对联记

(一)

宴客亦寻常,贺监何人,应让风流归太守
能诗最奇特,青莲如我,不须星宿托长庚
[作者]李益三,字汝谦,清末廩生,曾留学日本。回国后曾任泰安县长。著有《海外楼文集》。

[说明]1907年(清光绪三十三年)春日,李益三赴日本留学,济宁知州王鹿泉在太白楼上为李益三设宴饯行,李益三在宴会上即席题写了这副对联,是书法家张骞所书,字体气势浑厚,苍劲有力,别具一格,与联语内容达到了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统一。

[注释]贺监——指唐代诗人贺知章,曾官到秘书监,故称“贺监”。作者对贺知章来过济宁一事表示怀疑。据考证贺知章未到济宁,故提出“贺监何人‘的问语。太守:指作者饯行的济宁知州王鹿泉。作者对王鹿泉表示尊崇,所以写出”应让风流归太守“的语句。

[青莲]——李白自号青莲居士。长庚,星宿名,传说李白是长庚星转世,作者不相信这一事。

(二)

把酒临风,看带郭千家,何处青山留谢眺
登高望远,指布帆一片,当年春水别汪伦

[说明]这幅楹联镶嵌在太白楼墙的东面,济宁知州王鹿泉编撰,罗振玉篆书。

王鹿泉在光绪三十四年(1908)重修太白楼胜迹,落成撰联悬楼中。十四年后,王鹿泉逝世,济宁各界人士感念王鹿泉政绩,由罗振玉篆书,刻石永存。

[注释]谢眺——字玄晖,南齐著名诗人,曾任宣城(在今安徽)太守,他以善于写作风景诗见长,风格自然秀逸。在这里王鹿泉以谢眺自比。

当年句-是指李白游泾县桃花潭时当地人汪伦曾以美酒给李白送行,表示对李白崇敬和惜别之情,李白很感激作《赠汪伦》诗相赠。其中有“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诗句。作者用此典故也有自比李白之意。

(三)

青天骑白龙,我欲因之梦吴越
长风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说明」本副楹联镶嵌在太白楼北墙的东面,是武陵人王以敏集太白诗句的楹联。下款属名是:祁阳陈琪属番禹姚诗志书以刻石。本联用楷体,略带行书意味,笔力挺拔,气势雄健。

「注释」“青天骑白龙”是李白的「送扬山人归嵩山」诗的结句。“我欲因之梦吴越”,是李白「梦游天姆吟留别」的诗句。两句集合,贴切自然,表达了作者同诗人的同一意境。

“长风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是选自李白的「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诗中的三、四两句。原诗句是“长风万里送秋雁”,这里省去了“万里”二字。王以敏借此两句也表达了酣饮高楼的雅兴。

(四)

谪仙乃已往,诗人偶尔濡毫,遂传作千秋韵事
在我亦将来,过客侧身怀古,冀保存一线文波
「作者」杨毓泗,济宁人,清光绪甲辰(1904)科赐进士出身,翰林院侍读。

「说明」据「济宁县志」记载:“民国八年(1919)邑绅杨毓泗、高为汉等重修太白楼,九月九日耆老(指六十岁以上老人)于此结九老会,极一时诗酒之盛。”这副对联便是杨毓泗在耆老会上撰写的。此联镶嵌在浣笔泉殿堂楹柱上。

「注释」谪仙——旧指才学优异的人,谓如谪降人世的神仙。「新唐书李白传」李白:“往见贺知章,知章见其文,叹曰:”子,谪仙也!‘“后因用以专指李白。

过客——李白的「春夜宴桃李园序」:“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李白感叹光阴迅速,人生短暂,发出了人生“过客”的慨叹。作者与李白有同感。

侧身怀古——选自杜甫「将归草堂途中有作」第五首:“侧身天地更怀古”的诗句。这句话杜甫是说侧着身子在天地之间,志气不得舒展,发怀古之情。作者也有同感,并且有自比杜甫之意。

文波——作者这里指李白浣笔泉。浣笔泉胜迹即是纵贯古今的一线文波,希望受到保护,历久长存。

(五)

太白是天宝时宇内群才弁冕,际风流歇绝,焕然见此楼,顿使游人共欣赏;重阳开盛宴,悲歌慷慨,常留诗酒英豪顾盼之姿;
斯城乃山东省坤维半壁屏藩,自唐宋以还,蔚然大都会,遂为形胜所必争;我辈并登临,凭吊兴亡,不禁古今世变沧桑之感。

「作者」潘守廉,字洁泉,别号对凫居士,济宁人,清光绪已丑年(1889)科赐进士出身,曾在河南省邓州知州,辛亥革命后引退。曾主修「济宁县志」和「济宁直隶州续志」。

「说明」这副楹联是在民国八年(1919)九月九日耆老会上,由邑绅潘守廉撰写的。是一副九十六字的长联,可作为咏史诗和叙事诗来读。上下联均分为两个层次。本副楹联作者借史抒怀,因景生情,歌颂了太白楼胜迹和济宁的地理形胜。在艺术上虽无显著特点,但作为咏史抒怀的长联还是有历史和艺术价值的。

「注释」天宝——唐玄宗李隆基(公元724——756)的年号。

弁冕——弁,古代贵族的一种帽子。冕,古代帝王所戴之礼帽。弁冕是用来比喻李白在文坛居首位、第一。

坤维半壁屏藩——坤,为地。维,系物之大绳。半壁,半边。屏藩,屏风和藩篱。这里是说济宁是山东大地西南部的屏障、重镇。

沧桑——“沧海桑田”的略语。夏方庆「谢真人仙驾旧山」诗:“沧海今已变,萝蔓尚堪攀。”

菜青虫 发表于 2009-4-20 12:00:55

看来写一个联,单纯的不是这个地方,还要知道很多诗词典故才能写出更丰富的联来
学习了。

菜青虫 发表于 2009-4-20 12:01:39

豆腐这个名字就忍受了。可是这个头像。。真难看!!!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太白楼对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