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腐 发表于 2009-11-8 15:21:59

"烟"联集趣

文章来源:有问必答健康社区
=============================================

    对联,俗曰对子,雅称盈联。上下对仗,声律和谐;言词精炼,示意完美;对人对事,或褒或贬,或喜或悲;对景对物,或赞或叹;少则几个字、十几个字,多则几十字、几百字,就可表述出天地世间的千姿百态、悲欢离合。因而,对联这种独特的文字形式受到了我国人民的普遍喜爱。笔者从查阅的大量对联中集一束“烟”联,以为同仁凑趣。
                一

  在我国历代流传的对联中,带有“烟”字的对联很多。但这里的“烟”字多是描述自然景风,取烟雨、烟波浩渺、烟云漫漫、烟海茫茫之意。这样的“烟”联在我国的名胜古迹、园林景点中到处可见。现仅举几例。
  北京颐和园有联为:
西岭烟霞生袖底;东洲云海落樽前。
  清乾隆朝的著名学者翁方纲曾为北京陶然亭题联:
烟笼古寺无人到;树倚深堂有月来。
  上海豫园湖心亭有联:
野烟千叠石在水;渔唱一声人过桥。
  南京莫悉湖胜棋楼有联:
烟雨湖山六朝梦;英雄儿女一枰棋。
  九江看剑亭有联:
莫倚双峰作烟雨;收来一室伴琴书。
  云南黑龙潭有联:
两树梅花一潭水;四时烟雨半山云。
  杭州风凰山有联:
八百里湖山,知是何年图画;
十万家烟火,尽归此处楼台。
  成都望江楼公园薛涛故居有联:
古井冷斜阳,问几树楷杷,何处是校书门巷?
大江横曲槛,占一楼烟月,要平分工部草堂。
  无锡梅园有联:
树木十年,些地合名小香雪;
太湖万顷,浮生真欲老烟波。
  桂林独秀峰五咏堂有联:
造物本无私,移来槛外烟云,适开胜境;
会心原不远,就此眼前山水,犹见故人。
  济南稼轩(辛弃疾)祠有联:
烟柳斜阳,归去东南余半壁;
云山故国,望中西北是长安。
  广东新会叱石岩有联:
月喧穿石水;风折断岩烟。
  泰山摩松楼有联:
高不自鸣,看碧岫烟云若隐;
老当益壮,问青松岁月几何?
  庐山御碑亭有联:
四壁云山九江棹;一亭烟雨万壑松。
  安徽当涂采石矶太白楼有联:
  待金鸾,他心中有何得失穷通,但随遇而安,说甚么仙,说甚么狂,说甚么文章身价,上下数千年,只有楚屈平,汉曼倩,晋陶渊明,能仿佛一人胸次;踞危矶,俯长江,这眼前更觉天空地阔,试凭栏远望,不可无酒,不可无奇谈快论,流连四五日,岂惟牛诸月,白绽云,青山烟雨,都收来百尺楼头。
  这种描绘祖国大好河山,赞景抒情的“烟”联,确是数不胜数。我们党的创始人之一的董必武,也曾为嘉兴南湖党的一大会址纪念馆题有含“烟”字的联句:
烟雨楼台,革命萌生,此间曾著星星火;
风云世界,逢春蛰起,到处皆闻殷殷雷。
  也有人集伟大领袖毛泽东诗句为联,曰:
云横九派浮黄鹤;
浪下三吴起白烟,
  我国的古典名著《红楼梦》中,亦有如此“烟”联。如贾宝玉题潇湘馆联为:
宝鼎茶闲烟尚绿;幽窗棋罢指犹凉。
  探春卧室悬挂的对联为:
烟霞闲骨格;泉石野生涯。
  大家熟悉的清孙髯先生所题的昆明大观楼长联中,亦有“荒烟落照”之句。这副长联共有180个字,曾被称为“古今第一长联”。实际上,此联虽然著名,但不是最长联。成都望江楼崇现阁还有清钟云舫先生所作212字的长联,说来也巧,此联中也有“散白河烟”之句。今人顾平旦、曾保泉所著《对联欣赏》一书中,悄他们从旧书中发现、未见他书引述过的“堪称第一”的一副长联。此联作者是曾官拜翰林院侍讲学士、内阁学士、湖广总督,后调任军机大臣,掌管学部的清要洋务派首领张之洞,其联乃题屈原湘妃祠,上下联各200字,全联共400字。在这迄今为止所发现的最长联中,竟也有“翠霭苍烟”之句,可谓妙趣之极。
  说起“烟”字来,有一传说中的妙对可起到“解字”之功效。此联为:
此木为柴山山出;因火成烟夕夕多。
  传说有一寒士,屡试不中,愤然退隐,砍柴度日。一日听说有主考官过境,有心试控,故担柴拦路,提出拆字格的七字上联。上联有柴有出,下联也须拆开两字以七言相对,急得主考官面红耳赤。当他情急观望,见到炊烟四起之时,才触景生情地出下联。“因火成烟”的确妙哉!

                二

  带有“烟”字的对联中,并非都是泛指烟云、烟雨、烟雾之类的自然景观,也有具体指明烟草或鸦片烟的对联。
  江西省九江市有一名胜烟水亭。传说北宋诗人、书法家黄庭坚(1045—1105)曾与江州府的一些文人,在此游览,并以对联比试文才。那一天,他们来到烟水亭上,正了有个香客在吸水烟。见此情景,江州一文人吟出上联,请黄庭坚答对。上联为:
  烟水亭,吸水烟,烟从水起;
  黄庭坚想起刚才游过的江州另一名胜“浪井”,灵机一动,答道:
  风浪井,搏浪风,风自浪兴。
  众人齐声叫好:“不说浪随风起,反说浪兴起,足见消退井之奇,妙绝,妙绝!”
  这是一则传说,不能与史实等同看待。联中的“吸水烟“,当然是指吸食烟草,但说成是北宋时期的事情,就与史实不符了。
  鸦片,俗称大烟,是一种毒品。从十八世纪末期起,帝国主义对中国实行侵略政策,大量输入鸦片,毒害中国人民,掠夺中国财富。沾染了鸦片烟瘾的人,很难自拔,一方面费尽财力,一方面耗坏身体,往往弄得家破人亡。有一副讽剌旧社会大烟鬼的对联为:
  五百卷烟泥,赊来手里,价廉货净,叹滚滚钱财何用?看奥夸黑土,楚重红壤,黔尚青山,滇重白水,估成辨色,不妨清客闲评。趁火旺炉燃,煮就了血泡蟹眼。正更长夜永,安排些雪藕洋桃。莫辜负四棱响斗,万字盘香,九节老枪,三银玉嘴。
  数十年家业,忘却心头,瘾发神疲,叹滚滚钱财何用?想名类巴菰,音珍福寿,种传罂栗,花号芙蓉,横枕开灯,足尽平生乐事。为朝吹暮吸,哪怕它日烈风寒,纵妻怨儿啼,全装作天聋地哑。只剩余下几寸囚毛,半袖肩膀,两行清滋,一副骷骸。
  鉴于鸦片给中国人民带来的危害,以民族英雄林则徐为代表的禁烟派,广州领导了禁烟运动,爆发了“虎门销烟”的历史壮举。林则徐在禁烟运动中,深知训练精兵、巩固海防以反击帝国主义侵略的必要。因而,他在广州建立演武厅,抓紧训练官兵,并为演武厅撰写了一副充满豪情的门联,以示练兵与禁烟的决心。联为:
小队出郊峒,愿七萃功成,甲洗银河长不用;
偏师成堡垒,看百蛮气慑,烟消珠海有余清。
  但是,由于满清王朝的腐败无能,禁烟运动没能成功。实际上,从1840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的100多年间,鸦片烟一直没能在中国绝迹。清政府及国民政府中的一些贵州、要员及至军队中的官兵,都是鸦片烟鬼 。过去,一副讽剌科举考生的对联中,就有“酒楼烟馆,贪恋着过瘾传杯”的语句。
  清朝末年,湖北省有个膏捐委员(膏捐,即鸦片烟税)。此人善于逢迎上司,又善于搜刮民财。他假借筹饷名义,兴办了许多捐税名目,税上加捐,捐外有税。如此行径,遭到世人唾骂,但得到上司常识。后来,这个膏捐委员死了,有人作了一副正话反说的挽联,对其人及其上司进行了嘲讽。此联为:
门面有税,膏捐有税,烟酒糖俱有税,画策无遗,求也可使致富;
左右曰贤,国人曰贤,诸大夫皆曰贤,盖棺论定,今之所谓良臣。
  上联中“膏捐”的“膏”是指鸦片烟,而“烟糖酒”的“烟”则是指烟草。
  在国民党统治时期,从头也以对联为武器,对反动阶级的本质及春丑恶行为进行了无还无情的揭露和讽剌。当时,在浙江流传着这样一副讽副伪公安局的对联:
公安怎样公,猪公、狗公、乌龟公,公心何在?公理何存?每事假公图利禄;
公局什么局,酒局、肉局、大烟局,局内者欢,局外者苦,几时结局得安宁!
  与此联内容相差不多的另一副对联,是红军战士嘲讽土豪劣绅伪团防局的。据传,1930年,工农红军第七军打到广西大苗山三防街,附近七大寨土豪劣绅所把持的力局人中狼狈逃窜,红军宣传队在团局门口贴了这样一副对联:
  七寨诸公:猪公、羊公、狗公、谁谓无公?公心焉存?公内暗藏私,似此办公真特别;
  三防团局:烟局、酒局、赌局,都成骗局!局内者甘,局外者苦,局分上下口,何时了局得升平?
  上述两副对联都辛辣、有力地揭露了国民党反动派假公济私、吃喝吸赌、鱼肉百姓的罪恶行径,短短几十字,嘻笑怒骂,痛快淋漓。
  在“烟”联中,虽然鸦片烟与烟草都简称为“烟”字,但二者本质不同,鸦片烟是毒品而烟草是人们的一种生活嗜好品。自烟草进入人们的生活以后,它和嗜好者们就结下不解之缘。旧社会的一个落魄文人曾在自己50寿辰时写过一副自我解嘲的寿联;
诗酒烟花,百年过半;
妻财子禄,四大皆空。
  吸烟,不仅是一种个人嗜好,也是人民相互交流、传递感情的需要。解放前,镇江的江西会馆曾有一联写道:
座中多是故乡人,喜一榻茶烟,好同话南浦朝云,西山暮雨;
江上别开名胜地,近二分明月,试凭眺东流雪浪,北因睛霞。
  这副对联,把那各同乡之间展示地相遇,敬茶递烟、聊天侃地的情景刻画得非常生动形象。其中,“喜一榻茶烟”之话,可谓传神之笔。

                三

  对联在我国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家家户户贴春联的传统习惯沿袭至今。自古以来,不仅殿堂楼阁、名山胜水、庙宇寺观到处有闻,而且各行各业都有独具行业特色的对联。烟草业也有自己熔文学艺术和商品特点为一炉的对联,这是名副其实的“烟”联。
  在这些“烟”联中,有的讲述了烟草的来历,有的刻画了吸烟的乐趣,有的通俗简明,有的文雅含蓄。例如,下面这副对联虽仅有8个字,但意境深远。联为:
种原吕宋,名号巴菰。
  吕宋,即菲律宾群岛中的吕宋岛,与我国隔海相望。自明洪武以来,两国人民的效就十分密切。据史籍记载,我国的烟草就是自明代从吕宋传入的。明末,姚旅著书说:“吕宋国出一草曰炎巴菰……有人携漳州种之”。上联就十分清楚地讲述了烟草的这一来历。
  过去,烟草店流行着很多雅俗共赏的对联,有些联句引经据典,十分考究。例如:
停云积雪芝兰室;吸雾餐霞烟火仙。
  又如:
坎离调水火;吞吐有烟云。
  再如:
鼻观留香,非含绿茗;胸襟解渴,莫望青梅。
  联中的“芝兰”是指香草。《孔子家语·在厄》云:“芝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而不芒。”关于“芝兰室”,《孔子家语·六本》云:“与善人居,加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后以“芝兰室”喻为有助于为善的环境,直意即香室。联中的“坎离”是《周易》八卦中的二卦,“坎”象征为水,“离”象征为火。“绿茗”是指香茶,“莫望青梅”显然是引自三国时曹操带兵“望梅止渴”的典故。
  在烟草店悬挂的店联中,还有很多是生动、通俗地描述吸烟“乐趣”的。例如:
酒后茶余,香闻兰蕙;风清月白,味辩巴菰。
呼吸间烟云变化;坐谈处兰蕙芬芳。
领取个中好滋味;餐将洞里古烟霞。
气化烟云,功参水火;香同兰蕙,味辩巴菰。
芳香加入芝兰室;吐纳还同烟火仙。
个中滋味频尝取;纸上烟云任卷舒。
  除了上述这些对联外,还有很多字面上虽然不带“烟”字,但却非常形象地表述吸烟情趣的店联。
吞云吐雾;服气餐霞。
几忘三月味;聊赠一枝春。
幽兰君子德;得草美人心。
香草留君子;飞霞餐上仙。
花草相掩映;云霞共吞吐。
酒后饭余,一枝聊赠;花前月下,两意相投。
  过去,除烟草店有联,经营烟具(主要是烟袋)的商店也有自己的对联,读来十分有趣。例如,有的对联叙述了烟具的效用:
客至周旋,调和水火;
器司呼吸,变幻云烟。
  有的烟具店为了表明货物齐全,水旱烟袋俱有,撰联曰:
淡淡烟云归一路;吸取水旱备双枝。
  还有的对联对烟具进行了美化,将烟锅称为“金管”,将烟嘴比作“玉箫”。联为:
喷云泄雾藏半腹;玉箫金管坐两头。
  据文献记载,烟草自明代万历年间(1573—1620)从海外传入我国,但新近的研究表明,实际传入要早于文献记载,有专家推断首次传入时间为明正德9年(1514年)。总之,我国人民种植和吸食烟草已有400多年的历史。4个多世纪以来,烟草一直伴随着利弊论战而发展。其间,有封建王朝的禁忌,有帝国主义的侵略。新中国成立后,才使其有计划的健康发展。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烟草行业在改革开放中实行专卖政策,成为有史以来烟草行业的发展最好时期。回顾烟史,草拟一联,虽欠考究,聊作结语:
传入四百载,历经在种社会,真可谓烟云漫漫;
专卖七八年,建设两个文明,确实乃生气勃勃。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烟"联集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