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腐 发表于 2010-1-4 15:47:53

白崇禧对联

转自《潼南博客》
================================

  白崇禧(1893.3.18-1966.12.1),回族,字健生,广西省临桂县(今桂林市)人。1907年考入陆军小学。1916年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毕业。1924年加入中国国民党。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参谋次长代理参谋长兼上海警备司令,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副总参谋长,第5战区司令长官,战略顾问委员会主任委员兼华中“剿总”总司令,华中军政长官,国民政府国防部部长。国民革命军陆军一级上将衔。
  民主革命时期,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时在广西省立初级师范读书时加入广西学生军,开赴湖北,随后入武昌陆军预备学校、保定陆军军官学校。1916年任桂军连长。1917年后历任广西陆军第1师营长、统领。1921年到广州见孙中山,要求参加革命。1923年被孙中山任命为广西讨贼军参谋长。
  大革命时期,1924年任定桂讨贼军前敌总指挥兼参谋长,提出先攻陆荣廷后击沈鸿英之策得手,在统一广西的过程中充分表现出他的计谋和军事能力,被称为“半个小诸葛”。1925年结束旧桂系军阀对广西的统治,成为新桂系首领之一。1926年3月两广统一,桂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7军,任参谋长。北伐战争开始后,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代理参谋长。在攻取南昌之际指挥2个师、1个旅,于滁槎附近追歼孙传芳3个军1.5万余人。1927年1月任东路军前敌总指挥,率部以佯动手段占领杭州。3月兼任上海警备司令,积极参与策划和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8月果断参与指挥,击败占领南京城郊龙潭车站的孙传芳军。李、白、黄3人的合作使广西纳入国民党控制之下,成为国民党内桂系的骨干。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27年10月任西征军第3路前敌总指挥。1928年初击败由湖北退集湖南的唐生智部,将其收编为4个军。5月任第四集团军前敌总指挥,率部参加第二期北伐,扩张了桂系势力。蒋桂战争中失败后逃往越南。1930年在蒋冯阎战争中参加反蒋军第1方面军,出兵湖南被击败。1932年4月任广西绥靖公署副主任兼民团司令,提出并实行寓兵于团、寓将于学、寓征于募的“三寓”政策,得李宗仁支持,巩固了广西势力地盘。
  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七·七”卢沟桥抗战爆发后,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副总参谋长,参与制定对日作战计划。太原失守后,鉴于武器装备敌强我弱,以正规战与敌硬拼难以持久,提出以游击战配合正规战,积小胜为大胜,以空间换时间的作战指导思想,为蒋介石所采纳,故在国民党军队中素有“小诸葛”之称。1938年7月代理第5战区司令长官,参与指挥武汉保卫战。12月任桂林行营主任,负责指挥第3、第4、第9战区对日军作战。1939年底至翌年初指挥桂南会战,在昆仑关战役中,取得了抗战以来首次攻坚战的胜利。此后主持编写《游击战纲要》一书,认为游击战是长期抗战,消耗敌人,争取主动地位之战法。1945年10月晋陆军一级上将。
  解放战争时期,抗日战争胜利后编著了《现代陆军军事教育之趋势》,认为科技日新,战术日异,军事训练内容由战场需要而决定,应融讲堂、操场、战场三者于一体。1946年5月任国防部部长,积极执行蒋介石反人民的内战政策。1947年11月兼任九江指挥所主任,负责“围剿”大别山人民解放军。1948年5月任战略顾问委员会主任委员兼华中“剿总”总司令。在国民党大势已去情况下,1949年初仍主张与共产党划江而治。4月任华中军政长官,指挥20余万兵力企图阻止人民解放军解放华中南,所部在解放军发动的衡宝战役、广西战役中被歼。9月任战略顾问委员会副主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49年12月30日由海南岛去台湾。到台湾后仅被委任“总统府”战略顾问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回教协会理事长”等闲职。晚年接受中央研究院近史所顾问。周恩来曾评价白崇禧:“白健生颇自负,其实在政治上无远见,竟听信蒋介石的话,给骗到台湾去了。”
  1966年12月1日在台北逝世,终年73岁。死因说法甚多,一说是因始终不被蒋介石信任,与情报人员行动有关。著有《游击战纲要》等,出版有《白崇禧先生访问纪录》等。育有子女10人,其中第8子为台湾著名作家白先勇。

  白崇禧撰题联

千年留碧血;
两地挺黄花。
——题湖北省宜昌县黄花乡黄花烈士公墓(1)
  黄花乡位于宜昌县东北,地处宜(昌)秭(归)、宜(昌)保(康)省道交汇口,距县城10公里;四界东连远安当阳,南邻小溪塔,西接柏木坪,北抵上洋分乡;东西长20公里,南北宽8.5公里,面积118平方公里。政府机关驻黄花场。黄花场原名黄家场,是较为古老的集镇。1944年国民革命军第26集团军第32军141师在此修建抗日阵亡烈士公墓(已毁,今改建为黄花乡政府办公大楼),为烈士与广州黄花岗齐名,政治部主任唐竺仙提议改黄家场为黄花场并获准,黄花之名遂沿用至今。今黄花乡政府办公大楼,就是当年黄家场公墓的遗址。公墓毁于20世纪50年代初期,据见过公墓的老者回忆,公墓前有块篮球场大的草坪,正中是一座高大的牌楼,是高3丈,宽5长的3大开间,公墓牌楼上正上方刻有“天地正气”四个脸盆大小的柳体大楷,署名何应钦,民国卅三年(1944年)十二月。再下面是“‘陆军一四一师阵亡烈士公墓’周岩题”的字样,两侧门柱上嵌刻着两副白崇禧撰题的对联(见《题湖北省宜昌县黄花乡黄花烈士公墓(1-2)》)。两副对联把广州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与宜昌抗战烈士联系在一起,也是如今改称黄花的由来。当时几乎所有的国民政府要员都有题字,如蒋中正题有:“精忠报国”和挽联“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冯玉祥题的“昭忠台”,孙中山题赠黄兴的“安危他日终须杖,甘苦来时要共尝”的对联也由周岩书写后刻在上面。国民革命军第26集团军第32军141师师长林作桢题有碑文,叙述了战斗经过。公墓有许多栩栩如生的石刻和石雕,庄严而肃穆。还有对联:

  几根忠骨撑天地;
  一片浩气壮河山。

一堆白骨千年颂;
两地黄花万代香。
——题湖北省宜昌县黄花乡黄花烈士公墓(2)

忍令上国衣冠,沦诸夷狄;
相率中原豪杰,还我河山。
——1935年夏题广西省贵县东湖公园翼王亭

  白崇禧从年轻时就爱读《左传》,自称是“半部《左传》治广西”。他对于兵书,古今战事颇有兴趣,因而对于广西家乡的近代兵事,自是更有情结了。广西是太平天国的发源地。广西贵县(贵港市)是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故乡。公元1860年(清·咸丰十年),石达开从天京出走,来到广西,还在贵县驻扎过一段时间,并在城内设置翼王府。1934年白崇禧和李宗仁主政广西,他俩都仰慕石达开为人处事的豪爽,旷达。这年春天,作为第4集团军副总司令的白崇禧还赴贵县视察,与贵县修志局龚雨庭,梁(山古)庐等交谈太平天国轶事,从中知悉县属山东石龙区奇石那帮村,石达开故居遗址还保存完好,还了解到石达开年轻时英武过人,才气超群的气概。他很有感触,于是创议在贵县东湖畔中山公园建立翼王亭和先烈石达开纪念塔。1934年秋翼王亭完竣。由李宗仁为亭作匾,写了“还我河山”四个大字;白崇禧还写了一篇四百余字的《翼王亭记》。1935年夏月李宗仁又为“先烈石达开纪念塔”书丹,白崇禧却为高3丈八角形的纪念塔书写了这一副对联。据《洪秀全演义》作者黄世仲(小配)说,这在假托石达开写的声讨清朝檄文中,仅堪称存真的两句,也是被誉为最慷慨的佳句。1935年7月翼王纪念亭和纪念塔在贵县举行了隆重的开幕剪裁盛典。白崇禧应邀出席,在演说中又提出,在东湖之畔,还要筹建一座石达开纪念碑,用以表彰这位太平天国英雄人物。

山别东西,前夫子、后夫子。
圣分文武,著春秋、读春秋。
——题台湾省新竹县关帝庙
  新竹关帝庙建于1776年,由当时的淡水厅同知王又弼所倡建。1871年淡水厅同知周武濂目睹关帝庙年久失修,而当时国库空虚,公费无法支应,所以劝说地方人士自行募捐整修。日治后期庙产被徵收,光复后由张式谷、张克绳等人捐献庙地,1949年由地方人士发起募捐,重新整修。1967年又再度重修,成为今日所见的庙貌。关帝庙的建筑十分特别,三川殿的步口廊柱,并未使用一般庙宇所见的龙柱,而两侧的龙虎堵也无过多装饰,庙宇显得庄严肃穆庙。门也不同於其他庙宇,不但门上没有画门神,而且还有突起的门钉。此外庙中匾额多为军方所赠,充分显现其武庙的性格,不过庙中柱楹联均为新竹文人所题,极具地方特色。关帝庙所处的南门街在清代又称为“文兴街”是主要市街之一。庙内古迹石碑,至今仍保存完善,现为三级古迹。1977年增祀民族英雄岳飞,以关岳合祀而更名为武圣庙,并于后殿祀文昌帝君,所以每逢考季,来往的学子络绎不绝。

云路扶摇,玉笋班竹列第一;
天衢声阶,彤墀爵秩历朝三。
——题广西省藤县藤城镇胜西村三元亭
  三元亭座落藤县藤城镇胜西村莲塘口,为纪念宋·皇祐年间连中三元的冯京而建。据县志记载,宋代冯京是藤州镡津人(即现藤县),曾在城西读书(即现县原邮电局一带),长大后随父游湖湘,在鄂州应举,乡试、礼围、廷对皆第一,号称三元及第,官至宰相一级,掌握国家的军政大权。其父冯式,死后葬于胜西莲塘,当地群众称为冯京山。三元亭建1947年为冯姓后裔纪念其祖宗而建。1966年文化大革命期间遭破坏,198年冬容、藤、苍、岑、平等县冯姓群众自筹资金在原亭旧址进行重建。由于冯京山已有千年历史,不少游人墨客,党政领导,不断有人参观瞻仰。三元亭呈六角形,砖木结构,匾额为当时广西省主席黄旭初题字,湘东师管区中将司令冯璜撰辑亭记。亭内有六条园石柱,分别刻有李宗二、白崇禧、石化龙等为建亭而撰写的对联,其中李宗仁所写的对联是:

  梓乡亦有三元,世泽榕门同景仰;
  云柱犹留杯土,家声华采有光辉。

我武自维扬,沧海依然归禹贡;
受降昭盛典,神州从此靖烟尘。
——题湖南省芷江县七里桥芷江受降纪念坊
  芷江受降纪念坊位于湖南省芷江县城东3.5公里的七里桥处,1947年由当地政府为纪念芷江受降而兴建,当地政府也有计划建立相当规模的受降纪念场所,可惜由于内战,未能如愿。1966年该坊被红卫兵捣毁(想到南京掩埋航空烈士的墓地尚被捣毁,这座题有如此多“国民党反动派头子”的纪念坊,即使地处偏远,也很难幸免)。20世纪80年代修葺、重建景区时建立,新的当地政府重修纪念坊,基本上按照原貌重建,总算多少弥补了文革期间的损失。受降纪念馆入口是一座凯旋门,比起巴黎等地的凯旋门来,显得很袖珍。纪念坊额题为蒋中正手书“震古杰今”,坊身的题字均为国民党要员亲笔书写,如何应钦、李宗仁、白崇禧、居正、于右任等人。蒋中正提联:“克敌受降威加万里;名城揽胜地重千秋。”何应钦题联:“名城首受降,实可知扶桑试剑,富士扬鞭还输一着,胜地倍生色,应推倒铜柱记功,燕然勒石独有千秋。”王云五题词:“气贯长虹”。李宗仁提联:
  得道胜强权,百万敌军齐解甲;
  受降行大典,千秋战史记名城。

孤臣秉孤忠,五马奔江,留取汗青垂宇宙;
正人扶正义,七鲲拓土,莫将成败论英雄。
横批:忠肝义胆
——题台湾省台南市延平郡王祠
  延平郡王祠为明·郑成功亡后,民众追念郑成功开台功绩,暗中祀立,初称开山王庙,祠中奉祀郑成功、明郑诸臣牌位,并悬挂历来先贤名宦所题匾联,为台湾最具规模的郑成功祠堂。延平郡王祠初建时祠堂称为开山庙,或开台圣王庙,俗称开山王庙,大抵在清初建成,虽一直被清政府禁祀,但民间因慕郑氏之矢忠及辟台之功绩,仍秘密奉祀。乾隆十年(1745年)扩建。同治十四年(1874年)福建船政大臣沈葆桢巡视台湾,以“郑氏明之孤臣,非国朝之乱贼”为由,与人联名奏请修建专祠。奏折至光绪元年(1875年)始得礼部覆准,赠郑成功为延平郡王称号,扩建祠庙,改称延平郡王祠。最让人惊讶的是,祠内竟有蒋介石1950年所题匾额:“振兴中华”。另外还有宋楚瑜在台湾省省长任上所题匾额:“开台圣王”。院外有一个石牌坊,上书白崇禧所题的这副匾联。张学良曾谒延平郡王祠,写诗一首:“孽子孤臣一稚儒,填膺大义抗强胡;丰功岂在尊明朔,确保台湾入版图。”祠南还建有郑成功纪念馆,楼上陈列史迹文物,供人浏览。台湾地区纪念郑成功的庙宇不下5、60座,以这座年代最早,祭礼最为隆重。每年农历正月十六举行祭祀的时候,慕名而来者难以计数,王庙内外人山人海,郑成功在民众中的地位由此可见一斑。


  白崇禧撰挽联

鹦鹉洲中留壮迹;
杜鹃声里吊忠魂。
——1938年7月挽国民革命空军少尉飞行员莫更烈士
  莫更(1916-1938),原名莫运烈,广西省蒙山县陈塘镇寺村人。蒙中第1班学生。以优异成绩考取广西军校童军养成所,所址设在广西军校内。不久广西航空学校招生,应考被录取。入校后学习刻苦用功,因而成绩甚优。飞行人员演习空中缠斗,也为全队之冠。在航校期间易名为莫更。其缘由一是得到白崇禧器重,改名更。1935年从航校毕业,次年升为少尉飞行员。1938年1月日机14架袭击南宁。莫更等人以5机击退来犯之敌;韵关之战,又以少胜多,打得日机狼狈而逃,保卫了粤汉铁路畅通。1938年7月武汉保卫战进入激战阶段。随队从衡阳机场移防于武汉孝感机场。时逢日寇12架96式战斗机来袭。所在编队当时只有7架飞机可以作战,遂驾机迎战,御敌於鹦鹉洲上空。敌机利用已占有居高临下的优势,向莫更等人发起猛烈攻击。经半个钟头的缠斗,终于由低位而取得了与敌等位的均势。这时莫更穷追一敌机,当接近敌机约200公尺时,本可开枪射击,为把射程缩得更短,加大油门,以最快速度继续追击。但未料及,在击中敌机后,自己也不幸被敌击中,负了重伤。由于伤势过重,抢救不及,气绝身亡,卒年仅22岁。回蒙山殡葬时,中国国民党主席蒋介石送来挽词:“毁我苍天。”白崇禧撰送了这副挽联。1989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政厅根据中央文件精神,追认莫更为革命烈士。

联袂骑箕,名垂竹帛;
精忠贯日,气作山河。
——挽国民革命军空军武汉“四·二九”、“五·三一”空战烈士
  1938年6月5日,武汉各界民众隆重追悼“四·二九”、“五·三一”空战牺牲的空军烈士。在白布彩札的中央,挂着张效贤、杨慎贤、陈怀民、孙金监四位烈士英武勇毅的遗像,遗像底下放着湖北省民众抗敌后援会的黄色匾额“报国同心”,左右两边挂着蒋介石的挽联:“搏斗太空,非成功即成仁,无负十年教训;死生常事,惟为国不为己,永怀万古云霄。”四周墙壁上密密地悬着各党政军长官、各机关团体的挽联。其中,于右任挽联:“英风得天地;壮气作山河。”孔祥熙挽联:“壮志挟风雷,方向云霄生羽翰;长空惊霹雳,遽骑箕尾作光芒。”何应钦挽联:“名留豹皮魂骑箕尾;凌霄毛羽贯日精诚。”中共代表陈绍禹、周恩来、秦邦宪的是:“捐躯报国。”八路军将领朱德、彭德怀的是:“精忠神勇。”李济琛、孙桐萱、孙蔚职、魏道明等先生也都有挽联。陈诚挽联:
  海外播英名,御气排云,争显龙城飞将勇;
  天空奋神武,粉身报国;何须马革裹尸还。

制敌著奇勋,数绩无惭飞虎队;
御空绝尘世,惊籤真同落凤坡。
——与何应钦、孔祥熙等合挽国民党军统局局长戴笠
  1946年3月17日,戴笠乘坐的222号专机撞毁在南京郊区一座低矮的戴山上,全机13个人全部罹难,震惊了整个国民党高层。其时蒋介石对本来戴笠已有了倦意,像用心不专的老公面对铅华尽洗的黄脸婆一样,但戴的孓然而逝彻底解除了彼此的紧张关系。这时的蒋介石突然有种惋然若失的感觉。或许是内疚,更多的是痛惜,回想起戴生前的种种好处和从前那段如影随形的甜蜜时光,蒋介石不禁悲从中来老泪纵横。不日出于矛盾和复杂的心理,蒋介石公布戴笠为正局长,追绶中将衔,并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一场空前规模的悼念活动,让戴笠一下子成了国民党史诗式的英雄。从4月到6月间,全国各大城市轮流公祭,万人空巷。而到了6月12日出殡的日子,蒋介石亲率南京军政要员和数万军民出席葬礼,并亲赠花圈,题“碧血千秋”,送挽联:“雄才冠群英山河澄清仗汝迹,奇祸从天降风云变幻痛予心。”一个搞笑的结局。但相对于大部分杀手的凄凉下场来说,一代特工之王戴笠的死无疑是极尽哀荣的。各大党国政要写手也纷纷撰写挽联哀悼,其中孔祥熙与何应钦、白崇禧等联名撰送了这副挽联。

仲子为民族诗文,大海发龙吟,顿使虾夷胆慑;
先生乃华阳其逸,寥天回鹤御,犹令鸿彦心仪。
——1939年挽现代著名诗人郭沫若之父郭朝沛
  郭朝沛(1853-1939),字膏如,四川省乐山县人。秉性耿介,精明能干,早年辍学从商,酿酒、榨油、兑换银钱、粜纳五谷,甚至贩卖烟土,“所企之业,业无不成”,未及成年就为四世同堂、伯叔共炊的大家庭当家管事,终于把其父郭明德(字秀山)因仗义疏财而凋零了的家业重振起来。由于懂一点医术,为人又慷慨大方,乐于免费行医送药,郭朝沛深得乡人敬重。1939年10月5日郭沫若之父郭朝沛在乐山县沙湾故里逝世,享年86岁。时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厅长的郭沫若,急忙回藉奔丧。在丧事中,郭沫若连夜撰写一篇“家祭文”。家祭之夜,郭氏家族的男女老幼跪满灵前,郭沫若颂读祭文情真意切,感人肺腑。郭沫若在祭文文尾,结合时局慷慨陈词,这篇家祭文也是当时的一篇极好的抗战檄文。其时中国政坛、文坛及各界重要人士均以各种形式致吊。或以匾额挽幛,或以诗文挽联,备极一时壮观。是年,郭沫若在重庆出版《德音录》,叙录诸人诗语联文。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白崇禧对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