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定 发表于 2010-4-2 14:30:52

行善修好的津渡联——话说三门塘侗寨古对联

本帖最后由 决定 于 2010-4-2 14:32 编辑

行善修好的津渡联——话说三门塘侗寨古对联之一■ 毛墀芳
    三门塘,坐落在贵州省天柱县清水江下游,与湖南省会同县接壤,三面背山,一面临江,去县城和其他地方,必须渡江而过。三百年前,这里只有一家一人的私渡,无渡之村民及来往之客人,只能望江兴叹。村民撰联祈盼曰:“溪涧之间架桥梁,庶免病涉之患;江河之处修舟渡,方解望洋之嗟。”雍正五年(1727年),天华山悟透和尚云游至此,见此种状况,十分忧虑,发誓要为这里的村民做件好事。于是他先在三门塘上游坌处(地名)修渡一处,然后到三门塘,约集本寨耆老王茂祥、刘子盛等,在寨中和附近村内,募银七十余两,买渡田、造渡船、招舟子(船工),设义渡,使“上下往来,乘舟登岸,虽无舟若有舟也。其甚便又何如哉!”又于“黔之下游,楚之上游修数处要津,随为成效”,使黔楚之士民称颂不已,府州县主,“莫不亲见其事而叹服”。
  三十年后,悟透和尚已八十余岁,再次到三门塘,召集村中老人问道:“你们山寨渡田较少,三十年来,是如何处理义渡之事的?”老人们告诉他:几十年来,每年五六月由各家捐米,作为舟子的报酬;每条船隔八九年由各户凑木,作为修船的费用。悟透和尚听后,说:“此非长久之计,非广募百金,才能彻底解决问题。”于是,当场由几位老人带头募捐,多少不一。不料,第二年,悟透和尚圆寂,使此事耽搁下来。四年后(1763年),本寨王汝宏等人继承悟透和尚遗愿,募得白银百余两,购买渡田,积造舟费,又扩招船工,解决了义渡少船无固定费用的问题,使“莘莘微夫,永免坐矶待舟之叹”。村民作联赞扬这一劳永逸的举措,曰:“江水与天地同流,渡舟与江水同永。”为昭彰悟透和尚的功绩,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村里刻《次修渡船碑记》,并建石亭保护,刻官府禁令于其上,撰联于碑刻之两侧:“锡杖勤飞,惟念行人病涉;慈航普渡,永无过客迷津。”后来,村民们又见岸上备用渡船常遭日晒雨淋,舟子早出晚归影响摆渡,又于1857年募款置地起屋,以存放备用船只,以安置摆渡船工,使“舟楫不致几年而朽,往来不致无楫是悲”。并刻碑记事,镌对联云:“碑镌善辙同江水,屋盖渡船免雨零。”由是,义渡不断完善,一直保留至今,只要你去三门塘,过河乘船既方便又免费。
  三门塘长设义渡,也善修桥梁。据统计,村内现存颇具规模的石拱桥、石板桥有16座之多。大多建于清乾隆、嘉庆年间,
皆以青石制作,有的石板长两三米,最长五六米,村民认为:人是从桥上来到人间的,因此大家要多修桥,爱护桥。在村中的喇赖碑群中,就刻有一联云:“舆梁已成,行人常歌利济;迷津可渡,地客不患崎岖。”村内有一复兴桥,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始建,拱顶高3.7米,桥面宽4.3米,跨度3米,长20.3米,至今保存完好。《复兴桥碑记》云:“登临望之,宛然如虹卧春波,鹊填秋水矣”,并镌碑柱联曰:“巩固如金城,多承祖德;坦平若鹊渡,聊济行人。”
  三门塘的先民们,以其勤劳、朴实,善做好事的可贵精神,营造了良好的社会风气并传承至今,不能不说这里丰富的碑石镌刻、对联文化起了重要的教育作用。我们相信,这些对联及其故事一定会长久流传下去,哺育一代又一代的三门塘人,并对社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资料来源:2007年9月12日《黔东南日报》)

决定 发表于 2010-4-2 14:35:11

见证经济繁荣的宗祠联
——话说三门塘古对联之二
毛墀芳  三门塘虽是黔楚交界之处的侗乡,但由于这里山林茂密,盛产优质杉木,又有清水江注入沅水,水运便利,明朝永乐年间就成了“皇木”采集地。数百年来,商贾云集,木行林立,大大促进了当地的经济繁荣,这里也就成为富甲一方,文化发达的乡土。
  村寨里保存的两座古宗祠及其对联,生动地记录了这一史实。
  王氏宗祠(又名太原祠),始建于清乾隆年间,重建于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占地300平方米,整个建筑以其奇特的浮雕和彩画而著称。宗祠大门上方正中镌刻有“太原祠”三个鎏金大字,大门两侧的砖柱上,双龙抢宝、摩诘作画、秦王拜将、八仙过海等绘画栩栩如生,清晰可辨。在牌楼正上方屋顶下整齐地塑有五棵大白菜,大门上方两侧亦各塑有两棵大白菜,它们雕刻得上青下白,包卷有致,非常逼真醒目。大门柱上,有对联云:“报本溯源,丕振宗坊恢骏业;笃亲睦族,重修祖庙启鸿图。”横额为“百世流芳”。
  此联显然是王氏后裔为光宗耀祖,开创大业使之流芳百世而撰的,同时也道出了他们整修太原祠的缘由。太原祠副牌楼镌一联云:“当年沐雨栉风,自龙标而来,源远根深绵祖德;此日添丁成族,归凤邑而住,前光后裕荷宗功”。此联追根溯源,道出了王氏家族兴盛不忘祖德的心愿,也反映了王氏祖先由湖南龙标(今怀化黔城)而至三门塘创业的历史,从侧面反映了三门塘历史上的繁荣和兴盛。
  至于为何在大门正上方塑九棵大白菜,象征什么,有何寓意,成为三门塘难解之谜。
  与太原祠相隔半里,有座刘氏宗祠。此宗祠始建于同治末年、光绪初年,是刘氏始祖刘旺的后代子孙为祭祀先祖而修建的。刘旺,山东临清县枣林村人,明洪武十七年(1384年)跟随朱元璋御驾征战,屡立战功,被诰封为昭勇将军。刘旺二世刘源世袭父职,任贵州铜鼓(今锦屏县铜鼓镇)卫,掌印指挥使。三世刘正世袭。到清道光年间,四世孙刘节从铜鼓迁居三门塘。到同治末年、光绪初年,刘节率其子孙创建刘氏宗祠以祀始祖。当时规模小,形式简陋,几十年风雨剥蚀,日渐朽烂。刘节后裔孙便于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重修刘氏宗祠。重修时,刘节后裔受资本主义和西方文化的影响专门请了南京画师、设计师王洛民设计绘图,又请湖南建筑名师李应芳率队施工,历经两年建成中西合璧的哥特艺术式建筑。大门青石雕琢,上书对联云:“白水高名,千秋尚在;香山重望,万古犹存”,正上方书:“昭勇将军”横额。很显然,是为祖宗歌功颂德撰写的。最高的两根墙柱上,有一副拉丁字母对联,右联是:UA http://www.dongzu8.com/bbs/images/smilies/default/titter.gifR TN BL CV HO UT NA VL EO CH;左联是:HN OA CK http://www.dongzu8.com/bbs/images/smilies/default/titter.gifR ON NC FL TY EL VH UA。在两侧山墙上方亦有两行拉丁文,右侧为:HU NA http://www.dongzu8.com/bbs/images/smilies/default/titter.gifR CV IC BL KE;左侧为:TH UN AP OV IL。这些拉丁文是刘氏后裔引进西方文化的见证,但究竟是什么意思,表达了什么内容,至今仍是三门塘一谜,而无人能破译。
  从这两个宗祠保存的对联可以看出三门塘经济发展的概貌,也可以窥见中西文化在这里相结合的端倪,可以说是湘黔边境经济发展过程的缩影,研究这些对联,无疑具有一定的意义。
(资料来源:2007年9月19日《黔东南日报》)

决定 发表于 2010-4-2 14:36:28

反映北侗人文风俗的庙宇联
——话说三门塘的古对联之三
毛墀芳    三门塘是具有神奇色彩的北侗文化山寨,不仅有着丰富的古建筑文化和独具特色的石文化,也有着反映当地人文风俗的庙宇文化。这里经济比较发达,村民的生活比较富裕,文化层次也比较高。他们把这些都归功于神灵和先祖的恩赐。因此,对先祖格外尊重,对神灵格外崇拜,我们从保存至今的一些庙宇古对联可以窥见一斑。<?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
  三门塘经济的繁荣,刺激了当地庙宇文化的兴旺。从明代开始,这里就建有杨公庙、南岳庙、三圣宫、三官殿等庙宇,一度出现了“猿啼明月三更,钟磬在耳边唤醒;花落昙云一片,溪山向眉里掀开”信奉神灵的热闹景象。这些庙宇大多焚毁殆尽,未加修缮。后人仅对南岳庙、杨公庙、三圣宫等重加修葺,只是规模比原来小了一些。保存完好的三圣宫,在明代为永福寺,在清朝为兴隆庵,位于寨子东面,供奉孔圣、奎星、文昌三个神位。宫外一块大石碑,长4.2米,宽1.53米,厚10公分,正反面刻有万余字,记述了清嘉庆六年(1797年)及道光二十年(1840年)两次修葺经过。三圣宫的门枋上,刻对联云:“三千天运循环,圣道复将兴矣;亿万世人心保障,真神其在斯乎”。书法遒劲,镌刻精细,与其石门、雕刻均皆奇绝,世人称为“清江三绝”。如今,这里已经成为树木葱茏、书生琅琅的村小学了。三门塘跟其他侗寨一样,家家户户在中堂均设有神龛和“天地君亲师”神榜,还有不少人家神龛两旁保存着古对联,以寄托对先祖的怀念和神灵的敬重。刘治权家被称为三门塘文物博物馆的精品屋,室内存放的几十件家具设施,均是数百年历史的艺术珍品,其神榜两侧就有清代雕花装饰的条形木板对联,云:“秋霜春露怀先泽,霞蔚云蒸启后人”,横批为“永言孝思”端庄肃穆,虔诚可见。
  三门塘古先祖们认识到大地的神奇,对土地神也特别崇拜。在每座桥边和每条路口都建有土地祠、土地庙,祈求土地公公、土地婆婆,守护好桥梁、路口,以保行人安全。逢年过节,有灾有难时都要到这些地方祭祀,以求平安。土地庙虽小,但制作精细,堪称一件件石刻工艺品,有的还铭刻了对联,使其更具有文物价值。东门外有个叫“大兴团”的土地庙,就刻有“塘门三开东为首,团兴大地福臻荣”的回文对联,倒念是“首为东开三门塘,荣臻福地大兴团”。这座土地庙是先民们用来庇佑当地繁荣昌盛的。三门塘的寨门也是与土地庙连在一起的。东门土地庙又称“东门祠”,建于嘉庆十六年(1811年),上刻“东门永固千祥集,祠宇维新二老临”等吉联,充分体现了先民们祈求平安、吉祥如意的心理。
  三门塘的侗民信奉神灵、祭祀先祖,是完全可以理解的,虽有其落后的一面,但保存至今的庙宇联,其工整的联律、精湛的书法,都是一份宝贵的文化遗产。
(资料来源:2007年9月26日《黔东南日报》)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行善修好的津渡联——话说三门塘侗寨古对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