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花公社
标题:
清代名人养生佳联撷趣
[打印本页]
作者:
放电
时间:
2012-10-11 09:59
标题:
清代名人养生佳联撷趣
来源:河东楹联网
作者:不详
===============================================
古往今来,不少名人雅士写下许多有关养生益寿的佳联,令人拍手称妙,不仅给了我们美好的艺术享受和丰富的文化营养,也是我们养生和益寿的良方。
养生莫善寡欲,
至乐无如读书。
这是明末收复台湾的郑成功所题自勉联,说明“寡欲养心”与“读书至乐”同为养生之道。这与乾隆进士顾光旭的对联:“万事莫如为善乐;百花争比读者香”有异曲同工之妙,对上了年纪的人来说,晚年多动脑是多么重要啊!
事能知足心常泰;
人到无求品自高。
这是知足常乐,无求品高清代文学纪晓岚,将这幅对联书于客厅以自娱乐。
万事莫如施善乐;
百花争比读书香。
清代进士顾光旭的对联,阐述了寡欲养生,为善施乐,读书求乐的养生之道。特别对于我们中年朋友来说,多读些书,多动脑筋尤为重要。
静亦静,动亦动,五脏克消失欲火;
荣也忍,辱也忍,平生不履于危机。
此联是清代学者翟公栾自题于书室养生联,讲的是动静皆宜,宠辱不惊的养生之道,对遇事就烦心伤神,易动肝火的人确实是一剂妙药良方。
青菜萝卜,糙米饭;
瓦壶天水,菊花茶。
这是清代画家郑板桥自撰自书在处方上的门联,此联高度概括了吃粗粮,常饮天然水,饮食清淡有益于身体健康。
常如作客,何问康宁?但使囊有余钱,缸有余酿,瓮有余粮,取数页赏心旧纸,放浪吟哦,心要阔,皮要顽,五官灵动胜千官,年过六旬犹少;
定欲成仙,空生烦恼,只令耳无俗声,眼无俗物,胸无俗事,将几支随意新花,纵横空插,睡得迟,起得早,一日清闲似两日,算来百岁还多。
颐养天年,知足常乐,不妨学学郑板桥,这是他在60寿辰时给自已写的一副对联,妙趣横生,温馨淡远,于不经意间道出养生真谛,是不可不读的佳对。
酉水为酒,若不撇出终是苦;
因火生烟,入能回头便是人。
相传郑板桥在山东潍坊任职期间,曾作此联劝手下官吏禁烟诫酒,这幅对联中道出烟酒对人的危害,让该吏诫除烟酒,病体康复,重新任职。
乾坤容我静;
名利任人忙。
清代名僧苏曼殊,撰 的这幅养生联悬挂在丹山普陀寺。
你眉头作什么焦,但常守分安贫,便收得和气一团,常向众人开口笑:
我肚皮这般样大,总不愁吃忧穿,只讲个包罗万象,自然百事放宽心。
这是清末四川津江才子钟云舫在新都宝光寺题的一幅借佛劝人的楹联,这幅对联与苏曼殊的对联都指出了知足,无求,豁达等养生的道理,很值得借鉴。
得书常悦,其人长寿;
拥笔善娱,此士延年。
这是清代剧作家李渔“勤于读写养生的妙方。”他说自己是“唯好著书,忧借以消,怒借以释,牢骚不平之气借以铲除。”
贪嗔痴,即君子三戒;
定戒慧,通圣经五言。
这是清代名士张仲甫撰写的一副养生妙联,该联把儒教的入世和佛教的出世兼收并畜,熔为一炉。意指佛经所言的贪婪、嗔恨、愚痴,这三者和《论语》中说的“君子有三戒”是相同的,必须戒除;佛家所说的守戒、禅定、得智慧,与圣经(此指儒家典籍《大学》)所言之定、静、安、虑、得五字是相通的,定要恪守。若能做到这些,必定对身心健康大有裨益。
静亦静,动亦静,五脏克消失欲火;
荣也忍,辱也忍,平生不履于危机。
这是清人翟公栾自题联中说的动静咸宜、宠辱不惊的养生之道。对于那些爱动肝火、搅心伤神的人确实是一副良方妙药。
你眉头着什么焦,但能守分安贫,便收得和气一团,常向众人开笑口;
我肚皮这般样大,总不愁吃虑穿,只讲个包罗万象,自然百事放宽心。
这是清末四川江津才子钟云舫题于新都宝光寺的笑佛联,借笑佛之口说出了人生于世,要知足常乐,宽宏大度,笑口常开的乐观开朗的养生之道,寓意深沉,语言平实,劝于寓教于联中,大有开怀养生之益。
无求便是安心法;
不饱真为却病方。
这是清末洋务派首领、两江总督张之洞写的养生名联。这里“无求”和“不饱”都是他的养生法宝,与《尊身格言》提出的“节食以祛病,寡欲以延年”的养生经有异曲同工之妙。
欢迎光临 槐花公社 (http://huaihuagongshe.com/)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