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从信息上讲,这个时代一直是噪声多过信号,从另一方面讲在鄙国又让人患上深度信息封锁症。生在吾国的屁民花在信息探索上的成本十分高昂,高昂到人们思维八卦化(信息不透明和噪声太多),形成眼光向上,把人仰鼻息当成了习惯,天天揣摸海里那几人的作为。同时阴谋论横行,使思考问题变得扁平而单一。——@冉云_飞
2.人的视野,通常是随着成长展开,在婴儿的眼中,父母就是整个世界,长大后,世界越来越大,各种错综复杂的关系随之展开,这中间,容易被人忽略的关系包括人与自然、人与其他生物,当我们吃猪肉时,并不曾想过猪的感受,在无数的外星人电影题材中,人类被外星人屠杀,如同蝼蚁,外星人通常是邪恶的象征,也并没有多少视角,是站在外星人的角度,俯视地球人,如同地球人看一只猪,人作为万物之灵,有着与生俱来的优越感。——秋水
3.一个人并不是因为有了奢侈品就有了品味,开兰博基尼随地吐痰穿普拉达扣鼻屎的多了去了。我觉得品味是,你喜欢某件东西,奢侈品也好古董也罢,你热衷于研究它,精神上得到了满足。也因为了解它的历史而尊敬它,在行为上开始约束自己,让自己更有修养,更能配得上自己热爱的东西,这就是一个人的品味。——@琢磨先生
4.两天以前,普林斯顿大学的研究人员用所谓的‘流行病学模型’模拟各社交网络的生命周期,该论文得出结论:“2015年,Facebook就会像病毒传播一样”流失80%的用户。Facebooke数据团队的三位数学家则用普林斯顿大学的研究方法以彼之道还治彼身,证明在未来4年里,普林斯顿大学将流失50%的学生,到2021年,普林斯顿大学将要关门。
5.经常有人搬出据说是罗素说的“须知参差多态,乃是幸福的本源。”来为愚昧辩护。罗素的原文是“To be without some of the things you want is an indispensable partof happiness.”如果真是这句的话,用大白话翻过来,是“想幸福?清心寡欲是必须的。”意思也说得通。是哪个文傻翻译成参差多态?——@太蔟
6.理科生和文科生的祖先:在原始社会一批人负责狩猎一批人负责采集。狩猎的因为“要吃肉!打不过!发明个工具弄死你!”于是成了理工科人的祖先。采集的往往“啊!又花了一下午看太阳下山,果子没摘够,得找个借口编个故事…”于是成了文科生的祖先。——kgen
7.@财经女记者部落:今年回家与公务员同学聚会,再也不用听他们得瑟了:据参加过聚会的同学讲,公务员们现在像霜打的茄子,都在考虑谋条后路~~~//@胡方禹:年轻人在选择方向的时候,差不多刚好十年一个大周期,你完全可以推算自己还剩下几年,这一波行情又要来了,看谁抓得住吧。
8.你可以认为我作为个体一文不值,我也可以认为我作为个体一文不值,但一个体制认为个体一文不值,这个社会就很可怕了———冯克利
9.昨天我去面试,主考官问我:“你有什么特长?”我说:“我做工作追求完美,并且具备自我批评的精神。” 主考官说:“哦?可以举例说明吗?”我说:“我是处女座,我恨处女座。” ——@剑神葡萄
10.领导永远不要跟下属比技能,下属肯定比你强;如果不比你强,说明你请错人了。①要比眼光:比他看得远;②要比胸怀:领导的胸怀是委屈撑大的,要能容人所不容;③要比实力:抗失败的能力比他强;一个优秀的领导人的素质就是眼光、胸怀和实力。——马云
1.If you do not leave me We will die together. 如果你不离开我,我们会死在一起。(中学水平) 如果不滚开,我就和你同归于尽。(四级水平) 你若不离不弃,我必生死相依。(六级水平)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八级水平) 天地合,乃敢与君绝。(专家水平) 你在或不在,爱就在那里,不增不减。(活佛水平)
3.朗朗上口的两幅对联:㈠ 上联:no zuo no die why you try 下联:no try no high give me five 横批: let it go。㈡ 上联:no zuo no die why you cry 下联:you try you die don't ask why 横批: just do 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