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花公社

标题: 经典对联30副,让你感受楹联特有的张弛有度、抑扬有致的韵律美 [打印本页]

作者: 叛爷888    时间: 2024-6-7 02:02
标题: 经典对联30副,让你感受楹联特有的张弛有度、抑扬有致的韵律美
作者:思明居士 2023-01-31 发布于河北
====================================


常用组合


总体上看,短小精悍是楹联的特点。长联比较特殊,留到后面说,这里先说说一般楹联使用句式的情况。为讨论方便,把以上几种句式归为文句、诗句两大类。


1.纯用文句


前面说过在骈文里句式组合主要有四言、六言、四四、四六、六四等几种。短联用骈文句式的较多。


四言:四言联篇幅短小、容量有限,较少采用,但也不乏佳作。如杭州黄龙洞联:


黄泽不竭;
老子其犹。


清代伊秉绶题镇江金山寺明月亭联:


月明如画;
江流有声。


武夷山天游峰前一览台联:


遗世独立;
与天为徒。


桐乡张某题秋瑾祠联:


六月六日;
秋雨秋风。
(按,秋瑾于光绪三十三年六月初六日晨就义于绍兴轩亭口,临刑绝笔:“秋雨秋风愁煞人。”)


也有单用六言的,如刘基自勉联:


岂能尽如人意;
但求无愧我心。


方叔远题兰陵酒寮联:


不问神似形似;
相期醉乡故乡。


春联:


爆竹一声辞旧;
桃符万户更新。


四四也是一种比较受欢迎的骈文句式组合,如曾国藩自题联:


不为圣贤,即为禽兽;
莫问收获,但问耕耘。


湖南桃花源联:


红树青山,斜阳古道;
桃花流水,福地洞天。


四六是骈文典型组合,但用于楹联的并不多。此举一例:


曾国藩题江西省奉新九天阁联:


百战山河,剩此楼头烟树;
九天珠玉,吹成水面文章。


六六:这种组合念起来缺乏变化,如果结构相同,尤显板滞。偶尔使用,以有所变化为佳。如梁止水中翰题随园联(载《楹联丛话·胜迹》):


云山金石图书,此地可称三绝;
循吏儒林隐逸,先生自有千秋。


至于六言以上的句子,或用古文,或用白话;两句以上的楹联,用文句进行组合:均视句意表达的需要和作者的匠心而变化,难以归纳为几种固定模式。


如《对联话》载佚名撰联,用散文句式:


大海有实能容之量;
明月以不常满为心。


颜伯焘题滇南巡抚堂联,用骈文和散文句式:


彩云见处,先后六十年中,三世建牙,宜何如效涓埃以肯堂构;
湛露承来,纵横八千里外,百蛮稽首,所愿与兴礼让而广农桑。


乾隆帝御书大成殿联,用骈文句式和散文句式,尽显正大雍容:


气备四时,与天地鬼神日月合其德;
教垂万世,继尧舜禹汤文武作之师。


有的纯用四言,但结构有所变化,如《对联话·题署一》载长沙天心阁联: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来日大难,登斯楼也;
人心唯危,道心唯危,群儿相贵,卜之鬼乎?


有纯用三言的,如顾晴谷题电报局联:


发乎迩,见乎远;
观其器,知其工。


2、纯用诗句


理论上讲,凡会作律诗者,都会撰五言联、七言联。当然,同样是五言、七言,作为律诗中的两句有可能无法脱离上下文而独立存在,而作为楹联必须“意足”,在创作上还是有所不同的。楹联中纯用诗句的情况远多于纯用文句,这也是有些人会将楹联视为“诗词分支”的一个原因。


五言,如郑燮自题联:


室雅何须大;
花香不在多。


七言是运用最广泛的楹联句式,数量上居于首位。推其原因,在于旧时文人把近体诗作为基本功,用律诗句式撰联驾轻就熟,即便对楹联撰法没有深入研究,也能写出像样的联作;而五言容量小、难以施展,就让七言律句独领风骚了。七言联传世佳作很多,如王夫之题衡阳草堂联:


清风有意难留我;
明月无心自照人。


杭州西湖慕才亭联:


湖山此地曾埋玉;
花月其人可铸金。


五言诗句与七言诗句组合,如峨眉山报国寺联:


秋月朗晴空,五夜山风狮子吼;
菩萨开觉路,千年花雨象王宫。


五言与五言、七言与七言组合,声律上缺乏变化,很少有人使用。偶有使用的,如俞樾题杭州九溪十八涧联:


重重叠叠山,曲曲环环路;
高高下下树,叮叮咚咚泉。


明代佚名撰元宵节联:


谩设灯火向天开,只喜月明无犬吠;
任是笙歌随处满,何如雨足有牛耕。


五言联、七言联与五律、七律中的颔联、颈联在形式上(包括声律规则)是一样的,有些律诗中的两句抽出来也能独立表达完整的意境,往往被人用作楹联。如杭州灵隐寺联:


楼观沧海日;
门对浙江潮。


这是宋之问五言排律《灵隐寺》中的两句,相传是骆宾王替他续的。这类“楹联”,如果不问其出处,完全符合楹联的各项要求;但它们本来是作为诗句而不是楹联创作的。由于它们是上下句一起从原诗中取出,与上下联分别取自不同诗作的集句联不同。集句联是一种创作,而这种“楹联”只能称之为“发现”,其“著作权”还是属于原诗作者的。


3.杂用文句与诗句


杂用文句与诗句,能调节好节奏,写出多种风格和韵味。这也是最具楹联本身特色、区别于其他诗文体裁的组合。


四七式是常见的文句诗句组合,这种格式结合骈文与律诗的特点,典雅而具风神,端庄而不板滞,很受作者和读者的欢迎。如:


杭州西湖湖心亭旧联:


四季笙歌,尚有穷民悲夜月;
六桥花柳,浑无隙地种桑麻。


齐梅麓题苏州沧浪亭联:


四万青钱,明月春风今有价;
一双白璧,诗人名将古无俦。


四七式不全是用七言律句,如方萱年题济南大明湖历下亭联:


独上高楼,是山色湖光胜处;
谁家画舫,正清歌美酒良时。


联中的七言句不是律诗句式,而是仿词曲句式,“是”、“正”为领字,节奏点为“色”、“光”、“处”,“歌”、“酒”、“时”。


也有用四五式的,如哈尔滨极乐寺联,用四言骈文句式和五言律诗句式:


永世有因,大悲观自在;
诸天无相,极乐仰文殊。


这种组合不如四七式那样气足神完,用得较少。


稍长的楹联,往往是诗句、文句组合使用。如明代金声自题联,前二句用文句,末句用诗句: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绍兴右军祠联,依次为诗句、文句、诗句:


陵邑久蒿莱,缅江左衣冠,尚有文章传胜远;
登临余感慨,望中原戎马,莫教人物负溪山。


仔细体会不同句式的特点,我们能感受到楹联特有的张弛有度、抑扬有致的韵律美。






欢迎光临 槐花公社 (http://huaihuagongshe.com/)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