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花公社
标题:
[转帖]山西绛守居园池楹联
[打印本页]
作者:
阿错
时间:
2006-7-1 15:45
标题:
[转帖]山西绛守居园池楹联
在中楹那看见相关内容,好奇着搜索了一下
-------------------------------------------------------------------
绛守居园池位于新绛县城西部高垣,现新绛中学校后面(原州署的后面)。东西长174.9米,南北宽95.45米,总面积为16594.21平方米,为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绛守居园池系绛州街府花园,供太守、官僚、士大夫及其妻室儿女游乐的地方。
此绛守居园历代俗称“隋代花园”、“隋园”、“莲花池”、“新绛花园”、“居园池”,始建于隋开皇十六年(596),由内军将军临汾令梁轨开创。当时他为官一任,体察民情,看到风不调雨不顺,常常有旱灾威胁百姓,城池附近,井水又多卤咸,既不能饮,又不可浇灌田园,于是他从距县城北30华里的“鼓堆泉”引来清凉的泉水,开了12道灌渠,大部分浇灌沿途田地,小部分流入当时刺史的“牙城”,从州衙的后面经过,流入街市和城郊,解决了人民饮水和灌溉田园的问题。大业元年(605),炀帝的弟弟汉王谅造反,绛州薛雅和闻喜裴文安居高垣“代土建台”以拒隋军讨之,因此形成了大水池,于是,中建洄莲亭,旁植竹木花柳,故“豪王才侯”在此处建起“台亭沼池”“袭以奇意相胜”,几经添建修饰,“居园池”的雏型便形成。 绛守居园池历经隋、唐、宋、元、明、清各代官衙州牧的添建维修,一千三百多年的风云变幻,时尚追求,形成几个大的格局和面貌,成为我国园林史研究的重要资料。从隋唐时期的“自然山水园林”到宋元时期的“建筑山水园林”,直至明清时期的“写意山水园林”,一脉相承形成我国北方园林的独特面貌。展现了各个时代的独具匠心的造园艺术特色。 隋唐时期的园林面貌已荡然无存,只能从唐穆宗长庆三年(823)绛州刺史樊宗师的《绛守居园池记》中寻觅到大概的面貌。 隋唐时期园池构建以水为主,水面积约占全园的四分之一还要强,是我国北方典型的“自然山水园林”。园中有五个亭轩,一个堂庑和一个入园门,建筑形制都很简洁明快。
-----------------------------------------------------------
绛守居园池楹联
放明月出山,快携酒,于石泉中把尘心一洗
引薰风入座,好抚琴,在藕乡里觉石骨都清
快从曲径穿来一带雨添杨柳色
好把素帘卷起半池风送藕花香
(以上为园池回莲亭楹联)
值春光九十日最好是几杆竹几朵花
遇良友二三人消遗在一局棋一樽酒
(园池嵩巫亭楹联)
笑这小茅亭有几斗俗尘气
杂些好木石在一泓秋水间
(园池拙亭楹联)
钟楼楹联
声闻未白
登临更觉青春遍
考击刚逢紫气来
(东侧)
晨随爽气
金声似与清商约
画阁如偕爽籁高
(西侧)
薰风振响
响传远近晨兼夜
向绝炎蒸夏亦秋
(南侧)
韵彻天枢
陶令窗前惊乍醒
元龙卧处报频仍
(北侧)
陈家花园大门楹联
快开数亩荒田种花栽竹偏适陶情养性
好筑几间土室冬暖夏凉最宜樽酒局棋
堆些茅草种些花花圃草庐无半点尘俗气
远看嵋山近看水水清山秀在一幅图画中
龙兴寺宝塔楹联
雷雨平临咫尺看龙门之变
慈云遥接飞腾争雁塔之高
三泉镇阁门楹联
高逼青天凌云可望
近连碧水得月最先
览景开轩道怀邱老
临风倚槛迹忆吴仙
遥指风光三桥虹舞
豁眸色相万井龙鳞
鱼跃鸢飞秀横艮阁
天光云影月冷成楼
三泉镇娘娘庙鼓楼楹联
铸式非同来骆越
谐言宛似挝渔阳
(东侧)
震聋恍闻霄汉上
觉迷疑出海涛中
(西侧)
势欲凌空同鹤舞
声因警众效鼍鸣
(南侧)
触目影横孤月冷
空心韵入晚风清
(北侧)
北董戏台楹联
北海开樽蝴蝶怀中飞蝴蝶
董狐修史春秋笔下写春秋
北张村戏台楹联
北国风光韵人韵事歌群众建设奇迹
张敞妙笔绘情绘景写社会跃进高潮
权铨自撰楹联
两袖清风随我去
一盏孤灯照眼明
泉掌镇王守庄戏台楹联
即往证来褒贬不间鲁史笔
从今演古劝悲宛同毛诗心
烈山泽而逊禽兽于变时雍传自古
去螟腾而消蟊贼民安物阜颂到今
宋温庄上庆庙戏台楹联
衣冠济济作稀羹富余辉
音韵锵锵仿佛弦歌推社
店头戏台楹联
轻裙长袖舞处媚然风流
白雪阳春歌来清声宛转
泉掌光马戏台楹联
公好恶之情恰似历代史记
严善恶之辨全然一部春秋
1990年重修龙兴寺新增楹联
欢喜普人天增五福德
壮严护龙像现八吉祥
——(正殿)
古寺今葺老佛当知歌舜日
旧颜新改游人不忘颂尧天
——(配殿)
迎客乐游且看香林绝俗
消人烦恼方知佛性多情
——(东殿)
神工名碑银钩铁画
擎天宝塔霞蔚云蒸
——(碑亭)
龙藏虎卧绛州灵气荟莘一塔
兴酣志宏赤县英杰踔厉千秋
——(大门外一)
塔起清烟神传茫渺
碑存碧落名重古今
——(大门外二)
宝塔绝尘辅映卧牛兴衰事
鸿碑豪翰招睐东雍妒誉情
——(大门内)
作者:
阿错
时间:
2006-7-1 15:54
另外有相关的诗词文章资料,一块转了
---------------------------------------------
诗 词
骊姬墓 【唐】岑 参
骊姬北原上,闭骨已千秋①。
浍水日西注,恶名终不流②。
献公自耽惑,视子如仇雠③。
此事成蔓草,我来逢古邱④。
蛾眉山月落,蝉鬓野云愁⑤。
欲吊二公子,横汾无轻舟⑥。
【作者简介】
岑参(715~770)唐代著名诗人。祖籍南阳,后迁荆州江陵(今湖北省),唐天宝三年(744)中进士。曾任虢州长史、嘉州刺史等职。幼年曾在王屋山(今山西阳城县西北)上的青萝斋读书。先后两次侨居山西,在晋绛、平阳等地居八九年之久。
【注释】
①骊姬墓——传在新绛县南2公里,浍水北岸,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没于浍河。骊姬一作丽姬。春秋时晋献公之妃子,生子奚齐。被献公宠爱,欲立奚齐为太子,向献公进谗言,谮杀太子申生,逐夷吾、重耳二公子。献公死后,奚齐继位,不久,即为大臣里克所杀,骊姬也被杀死。北原——即浍水北岸。闭骨——盖棺。她死于公元前651年,距岑参已1000余年。
②浍水——源于翼城县翔高山西南,经侯马入新绛境,东西向,在县城南2.5里处汇入汾河。
③献公——即晋献公,(公元前676~前651)。耽惑——耽,低眼注视的样子。耽惑,视力被障,迷惑不清。这里指献公被谗言迷惑的意思。仇雠——仇敌、仇人。雠,同仇。
④邱——同丘,此处指骊姬墓。
⑤蛾眉——指女人的眉如蚕蛾触须;蝉鬓——古代妇女的一种发式。望之缥渺如蝉翼,故名。泛喻指美女。这里代指骊姬。
⑥二公子——即夷吾(晋惠公)、重耳(晋文公)。二公子墓与骊姬墓中隔汾河,相去6.5公里。
居园池 【宋】范仲淹
绛台使君府,亭阁参园圃①。
一泉西北来,群峰高下睹②。
池鱼或跃金,水帘常布雨④。
怪柏锁蛟龙,丑石斗貙虎④。
群花相倚笑,垂杨自由舞。
静境合通仙,清阴不知暑。
每与风月期,可无诗酒助。
登临问民俗,依旧陶唐古⑤。
【作者简介】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今苏州吴县人。参知政事、历任河中府(治所在今永济)通判。河东陕西宣抚使等职。他在政治上主张革新。重视农业和水利,均不得志。其“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为千古名句。
【注释】
居园池——又称绛守居园池。在今县城内。隋代建造。历为州衙花园。1962年,我国著名文物专家王冶秋曾在《人民日报》撰文介绍。园内有亭、榭、楼、台等古建。
①使君——汉时称刺史为使君,后世用为对州、郡长官的尊称
②一泉——指鼓水。源于县境西北鼓堆山。隋开皇十六年(596)临汾县令梁轨引鼓水灌田,余水注入园池内。
③跃金——池鱼跳水时鳞片闪光。雨——古音ru
④怪柏——柏树交错扭转,状如锁龙。玘——音pu,兽名,大如狗,毛如狸。本句意为怪石峥嵘,形如貙虎。
⑤陶唐――陶,古邑名,在今山东定陶县西北,相传尧初居此,故称陶唐,陶唐古,指唐尧时代古朴之民风。
守居园池 【宋】欧阳修
尝闻绍述绛守居①, 观容新丽一何姝⑤,
偶来览登周四隅。 清池翠盖拥红蕖⑥。
异哉樊子怪可吁, 胡筋虎搏岂足摹⑦,
心欲独出无古初。 纪录细碎何区区。
穷荒搜幽入有无, 羲氏八卦画可图⑧,
一语诘曲百盘纡②。 禹汤皋虺暨唐虞⑨。
孰云已出不剽袭, 岂不古奥万世模,
句断欲学盘庚书③。 嫉世姣巧习卑污①。
荒烟古木蔚遗墟, 以奇矫薄骇群愚⑾,
我来嗟抵得其余④。 用此犹得追韩徒⑿。
柏槐端庄伟丈夫, 我思其人为踌躇⒀,
苍然郁郁老不枯。 作诗聊谑为坐娱⒁。
【作者简介】
欧阳修(1007~1702),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字永叔,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庐陵吉水(今江西省吉安)人。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考中进士。初任留守推官,景祜元年(1034)任馆阁校勘,庆历四年(1044)曾为河东制使。曾被贬为夷陵(今湖北宜昌市)县令。乾德县令。滁州刺使等。
欧阳修的岳父薛奎为龙图阁学士,参知政事。系绛州正平古堆人。因而欧阳修曾数次来绛州居住。在此留下诗文多篇。据光绪版《直隶绛州志》辑存有诗《守居园池》、《嵩巫亭示同行者》、《送贾推官赴绛州》,有散文《薛简肃公文集序》、《薛简肃公墓志铭》、《国子博士薛君墓志略》、《龙武将军薛君墓表略》、《内殿崇班薛君墓表》等。张克俭题仿六一居士画舫诗最后写道:“图书满床诗满囊,文藻风流气磅礴,雨公应是庐陵公,谁谓今人不如昨”。可谓欧阳修在绛州的真实写照。
《直隶绛州志》寓贤载:欧阳修,庐陵人,薛简肃公之婿,居此最久。
【注释】
①绍述——即樊宗师,字绍述。曾任绛州刺史,作《守居园池记》,文晦涩难懂。不过.樊与韩愈一起倡导古文运动。反对六朝浮靡不实的文风。作《守居园池记》即以此反对文坛不良之风。下文的樊子亦指樊宗师。
②诘曲——诘屈聱牙,形容文章艰涩;盘纡,迂回曲折,形容文章句法古怪。难懂。
③盘庚书——即《书经•盘庚》篇,是商王盘庚迁殷前后的报告辞,较艰涩。据《欧阳修全集》一书有“方言尔雅不训诂,几欲舌译从象胥”两句。
④嗟抵——咀嚼,推敲。抵一作止。
⑤姝——美好、美丽。《欧阳修全集》“观”作靓。
⑥红蕖——红色的芙蕖,即红莲。
⑦胡朋虎搏——樊宗师《守居园池记》原句:“西南有门曰虎豹,左画虎搏图,右画胡人朋(右画胡人发须蓬乱驯豹的图样)。《欧阳修全集》“摹”作“道”。
⑧羲氏——伏羲,此句说园池设计中有八卦图的道理。《欧阳修全集》“可”作“河”。
⑨禹汤皋虺暨唐虞——指《禹贡》、《汤誓》、《皋陶漠》、《仲虺之浩》以及《尧典》等古典经籍,《欧阳修全集》虺作陶。
⑩嫉世句——指樊宗师对文坛华靡不实的卑污风气感到嫉愤。《欧阳修全集》“巧”一作“好”。
⑾以奇——指樊子用他奇奥难懂的文章。矫,矫正,改变。薄,轻薄的文风。群愚。指耽迷华靡文风的作家文人。
⑿韩——指韩愈。
⒀其人——此处指樊宗师。
⒁聊谑——嘲讽、取笑。坐娱,聊且娱乐。
嵩巫亭① 【宋】富 弼
平地烟霄此半分, 绣楣丹槛照清汾。
风帘暮卷秋空碧。 剩见西山数岭云。
【作者简介】
富弼(1004--1083)字彦国,河南洛阳人。宋仁宗时宰相。著有《富郑公全集》。
【注释】
① 嵩巫亭——绛守居园池内东一建筑。
【校勘记】
据《居士外集》卷六(见《欧阳修全集》上亦有此诗,所不同者:
① 题为《寄题嵩巫亭》景祜二年。
②首句“此半分”作“向此分”。
二句“汾”作“芬”,注一作“汾”。
送公期得假归绛① 【宋】欧阳修
风吹积雪销太行, 水暖河桥杨柳芳。
少年初仕即京国, 故里几归成鬓霜。
山行马瘦春泥滑, 野饭天寒饥粥香。
留连风物佳节还, 束带还来朝未央。
【注释】
①公期——即薛仲孺。薛奎之侄,过继为子。欧阳修称其为九哥。
马首山 【元】宋克笃
马头山望紫金山①, 中有仙人自往还。
多少尘缘消不尽, 谩劳魂梦翠微间⑦。
【作者简介】
宋克笃,长白(今属吉林)人,元代绛州牧。
【注释】
①马头山——又名马首山,以山形状似马头而得名。马首山与姑射山相连,均为吕梁山新绛段山峦,马首山位西南,姑射山位西北。传说二山有神人居。
②翠微——青翠掩映而幽静的地方。
哺饥坂三首① 【元】王 恽
血肉獒牙白昼寒②, 挟车来脱赵卿难③。
悠悠鹤盖阴中子④, 高揖清风恐厚颜⑤。
钓得华名世有人, 微劳高与太山勋⑥。
此心报德诚堪尚, 事了身名两不闻⑦。
晋国平时有殍夫⑧。 赵宣为政果何如⑨。
哺饥坂下重回首, 一饭酬恩实起予⑩!
【作者简介】
王恽(1227~1304),字仲谋,卫州汲县(今属河南)人,元代文学家。翰林学士。为元好问之弟子。著有《秋涧先生大全集》。
【注释】
①哺饥坂——在新绛县城北2.5公里侯庄坡上。傍有灵辄庙。哺饥的故事见于《春秋左传》宣公二年(公元前607)。大意是:晋国大臣赵盾在马首山打猎,在一株桑树下,发现一个快要饿死的人。赵盾让他饱食一顿,又赠肉食让其带给老母。此桑下饿夫名叫灵辄,原为晋灵公甲士,在回家探母途中饿倒于此。晋灵公荒唐无道,赵盾屡谏不听,反而忌恨。故设宴请赵盾于宫廷,席间放出恶狗欲害赵盾。由于车夫拚死救护,赵盾始得逃命。这位车夫即灵辄,他一直不忘哺饥之恩。
②獒——大犬,猛犬。《尔雅•释犬》:“狗四尺为獒。”此句意为晋灵公竟然在光天化日之下,纵恶犬伤害赵盾的恐怖场面。
③挟车——驾车。赵卿即赵盾。此句意灵辄作了赵盾的车夫,危急中保护了赵盾。又传说,车到侯庄坡车轴突然折断,灵辄即以胳膊代车轴安全上坡。
④鹤盖——春秋战国时代,士大夫乘坐的马车上的篷盖。
⑤高揖——谦让。《后汉书-刘祐传》:“延陵高揖,华夏仰风”。
⑥微劳——稍许有点功劳。太山勋,像泰山一样高的功勋。
⑦事了句——史传,灵辄为了保护赵盾,作为车夫而未暴露真实身分,赵盾被解救后,问他是何人,灵辄只回答“桑下饿夫”,而未言明姓名就死了。
⑧殍夫——饿死的人。
⑨赵宣——即赵宣子赵盾。
⑩起予——启发我之意。
绛州怀古 【元】郭元履
东雍城端步绿苔, 更堪千里暮云开。
西山凤舞天边去, 北水龙飞掌上来。
池沼盛隋余瓦砾, 绮罗全晋变蒿莱。
兴亡欲问无人语, 满目秋风野鸟哀。
【作者简介】郭元履,元代人,生平待考。
鼓 堆 山 【元】靳 柱
高似昆仑十二台①, 半天拥出锦云堆。
碧山不尽潭深浅, 芳草又生春去来。
登眺每知尘世远, 从容常把道书开②。
清泉且莫将缨濯③, 写向诗人白玉垒④。
【作者简介】
靳柱,元代人,监察御史,曾任绛州正平县尹。善诗文。
【注释】
① 十二台——十二峰。
②道书——道家之书,喻有入道升仙之感。
③清泉——指鼓水。缨濯,即濯缨。缨,古时系帽之丝带,此处指作官。濯,洗涤,语出(楚辞•渔父),后用以表示避世隐居或清高自守之意。
写——同泻。垒,古代器皿,可盛水酒,小口,深腹。
八 景 诗 【明】陶 滋
金台夜月
坐对层台月,天空爽气多。
玉兔光皎洁,丹桂影婆娑。
怀古兴长啸,停杯发浩歌。
归来将夜半,寒露湿藤萝。
玉壁秋风
颓基苔藓合,微吹起苍茫。
井畔飘梧叶,云边断雁行。
秋声来涧壑,爽气袭衣裳。
几度游归去,长歌学点狂。
佛窟晨钟
山寺晨光动,疏钟数杵连。
松巢惊鹤梦,竹院搅僧眠。
敲落千峰月,声残万壑烟。
却思金阙下,环佩正朝天。
龙兴古柏
老柏挺苍干,离奇梵宇前。
托根应得地,阅世不知年。
风清和磬籁,云破现龙缠。
莫辞霜雪苦,拟结岁寒缘。
乱锦飞鸿
喷喷来宾日,长空字几行。
避身甑缴外,寄迹水云乡。
断阵迷寒雨,轻翰带晚霜。
芦滩渺无迹,景色胜潇湘。
姑射晴岚
天际千峰出,嵯峨欲万寻。
雨晴浓泼黛,云破远攒簪。
仙去丹炉在,龙归石洞深。
何当登绝顶,舒啸散尘襟。
三林春晓
芳草桥西路,寻春二月时。
人家依绿水,村馆漾青旗。
花柳团行幄,光莹照饮卮。
何时成小隐,此处结茅茨。
紫金积雪
故绛山多丽,东南控碧岑。
孤峰真倚剑,列岫欲堆金。
残雪凝春旭,狂飙作昼阴。
昔人曾此霸,入望白云深。
【作者简介】
陶滋,绛州陶家巷人,明代正德九年(1514年)进士,官至太常司少卿,善诗文。本志人物有传。
姑射山① 【明】佚 名
峨然姑射山,中有玉洞仙。
脂肤若冰雪,被服行蹁跹。
朝食石上芝,夕饮涧中泉。
有时驾飞鸾,飘然凌紫烟②。
【注释】
①姑射山——又称藐姑射。在新绛县西北20公里处,与马首山毗连。《庄子.逍遥游》云:“藐姑射之山,汾水之阳”。《隋书•地理志》载:传说山中有神人居住,肌肤如冰雪,绰约若处子,不食人间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
② 鸾——传说中像凤凰一类的鸟。
藐姑射山 【明】王崇古
大谷名传姑射山,琼宫仙宇隔尘寰。
澄潭漭沆蛟龙窟,秀岭逶迤虎豹关①。
树色晴连山色好,鸟声幽并水声间。
坐来苍翠侵人骨,思向山灵共解颜②。
【作者简介】
王崇古(1515~1588),字学甫。明蒲州(今永济县)人,嘉靖二十年(1541)进士。曾任河南布政使、兵部尚书等职。
【注释】
① 漭——水广大无涯之貌。
② 解颜——欢笑。
鼓 堆 【明】许用中
春入平芜带石泉,一泓双涧晓生烟①。
蒹葭人倚沧浪渡,杨柳风寒云梦天②。
原野氤氲还此夕,乾坤开凿自何年④。
登临不尽濠梁兴,落日长吟秋水边④。
【作者简介】
许用中,明代山东东阿人,嘉靖年间任绛州知州。
【注释】
鼓堆——今县城北10公里处九原山西麓。九原山因山有9岗,均如馒头状,车、马踏之,声如鼓声,故又名鼓山,山下有泉,名鼓水。
①平芜——平旷的原野。一泓两涧——鼓堆泉水有二渠,同入一潭。
②蒹葭——芦苇。沧浪,指鼓水。云梦——古泽名,在今江汉平原。
③氤氲——气或光混合动荡之情景。
濠梁——悠闲自在,独得其乐之心境。秋水,语出《庄子》,自在之兴致。
登石鼓楼① 【明】刘 庚
倚仗危楼俯大荒,望中云树迥茫茫②。
四周列障峰常翠,百顷铺茵稻已黄。
观澜此日还如孟,行水当年却忆梁③。
独把一杯霄汉上,乾坤容我纵清狂④。
【作者简介】
刘庚,山东人,进士,明万历十三年(1585)任绛州同知,后升任浙江按察使,善诗文,多题咏。
【注释】
①石鼓楼——即鼓堆山星汉楼。
②危楼——高楼。大荒,旷野。
③孟——孟春。行水——流水,梁,即魏。公元前361年魏惠王由安邑,迁都大梁(今开封)从此魏国被称为梁。
④ 清狂——放逸不羁,似狂不狂。
望马首山 【明】刘 庚
马首诸峰高戛天,朝曦光映转鲜妍①。
白云低抱山腰合,绿野平趋谷口连。
有分盛游供客兴,无心薄宦乞人怜。
藐姑仙子今何在? 迟我留攀一醉眠②。
【作者简介】
见《登石鼓楼》。
【注释】
① 戛——击。
② 留攀——挽留,攀谈 。
题 壁 【明】顾 登
绿发相从今白头,百年世事几沉浮。
秋风野寺愁中醉,春水湖船梦里游。
知我故人惟子在,似君高谊有谁俦。
开轩坐挹蛾眉秀,奈此汾河不尽流。
【作者简介】
顾登,明代洪武十年(1377)绛州知州。
送靳生赴任 【清】阎廷玠
少吃一只鸡,可买五日菜。
少穿一尺绸,举家有铺戴。
自幼闻是言,于今犹深爱。
惟俭足助廉,粗粝胜借贷。
频见贪财俦,天理置度外。
敲骨兼吸髓,逼令众无奈。
但知肥橐囊,哪顾将人害。
毒刑几身遭,子孙作乞丐。
金钱转眼空,恶名传后代。
君去只一清,留得良心在。
安贫久忘贫,升沉且自耐。
况锺与徐缜,焉知未能再。
【作者简介】
阎廷玠,字子缜,号恒斋,清初绛州阎家庄人,能文娴吟,著有《蓬峰诗集》等,东雍书院主讲,相国陈文勤手书《河汾正派》匾赠之。
惜文正之老友二首 【清】傅 山
龙门有辛子,自是操守士。
信从与诽谤,各不得其是。
文生游其门,淑人为衷只。
不心树标帜,实不负桃李。
【作者简介】
傅山(1606~1684),字青主,太原阳曲人,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医学家、书画家。康熙授予内阁中书舍人,他拒不就职,隐居太原,著有《霜红龛集》四十一卷,以及《荀子评注》、《淮南子注》等。
石鼓神泓① 【清】文养蒙
清泉澄影浊泉泥,流向前头共一溪。
酌水溪边谁复辩,源头各自树高堤。
【作者简介】
文养蒙。字正之。明末绛州人。本志人物有传。
【注释】
①石鼓神泓——今县城北有鼓山、鼓水。山上原建有孚惠圣母祠和神泓阁。阁内有石鼓,大如轮,精雕凿。今祠、阁、鼓惜不存。本诗前两句写景,后两名抒情,反映了作者的处世态度,复明反清的决心。后世也以此诗作哲理讲。
东雍怀古① 【清】甘延年
汾流南绕绛城偏,千古兴亡在眼前⑦。
魏国山河云淡淡,晋家社稷草芊芊③。
数行归雁横秋水,一带斜阳乱云烟。
消歇霸图何处是,空余壁垒说当年④。
【作者简介】
甘延年,清代人,生平待考。
【注释】
①东雍——即东雍州,北魏初置,州治在今新绛县。北周武成二年(560)改东雍州为绛州。
③ 汾流——即汾河。绛城,绛州城。
③魏国——战国时七强之一。其时,新绛属魏。晋家——即春秋时期的晋世家。新绛当时属晋地。芊芊,草木茂盛之状。
④消歇——消亡歇绝。
暑月登星汉楼① 【清】甘延年
高阁凌霄汉,坤舆纵眼宽②。
八风都入座,三夏亦生寒③。
鼓水清如鉴,荷香味似兰④。
平生有静癖,永日此盘桓⑤。
【注释】
①星汉楼——古堆神泓阁在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由知州许用中更名为星汉楼。
②坤舆——天地。
③八风——高山之上四面八方吹来的风。三夏:盛夏。
④鉴——铜镜。
⑤盘桓——徘徊,逗留。
园池台榭 【清】张念祖
十亩园池竹树环,公余六月憩清寒①。
亭台建置今非昔,诘曲奇文一展看②。
【作者简介】
张念祖,字思贡,清代绛州人,曾任建宁(今属福建省)通判。为官清正,善诗文。
【注释】
①园池——即绛守居园池。
③诘曲奇文——指樊宗师《绛守居园池记》。
想 冯玉祥
人人都身心快乐, 衣的是绸锻绫罗。
食的是海味珍馐, 住的是楼台殿阁。
用的是玲珑家伙, 饮的是露汁鲜果。
行的是空陆皆可, 盖的是丝棉毛驼。
作的是四小时活。 农家是五风十雨。
工人是电力活跃。 商号是消费合作,
学生是平民生活。 当兵是大家轮着,
畜类是生机活泼。 水利是三里一道小河布遍全国。
鲜花是四季常开, 公园是五里一座。
到处摆的是舒适的精美椅桌。
各种衣服与各样食物分处存搁。
用时只须把机关一拨,好似自来水一样流过。
亦好似电力一样随意用少用多,
更好似现在的“戤斯”自来火①。
音乐里,度生活。
欢天喜地,人人个个。
每人的岁数至少一百多。
你看这个世界快活不快活?
我想着! 我为全人类盼望着!
实在可能, 并非造魔②!
1931年5月24日,山西新绛善庆寺。
【作者简介】
冯玉祥(1882~1948)。字焕章,爱国将领。1930年“阎冯倒蒋”失败后,曾隐居新绛善庆寺近一年。
【注释】
①戤斯——石油、煤气的英文译音。
②造魔——系北方土话,即不实之语。(作者自注)
柏 壁(二首) 李尤白
柏壁在山西新绛县南,为秦王李世民大破刘武周时屯兵之处。斯役也,既为李唐二百八十三年江山奠定基业,又随之产生一流传中外之千载名曲《秦王破阵乐》。此曲在唐初已传入印度。据《新唐书•西域传上》,当玄奘赴印度取经时,印度国王尸罗逸多,即曾因此表示要对中国“东面而朝之”。后又传入日本,为其经常上演节目。唯日人译为《皇帝破阵乐》。因李世民后即皇帝位也。余读英国皮•肯译著《中国传来的音乐》,即载有此曲。且注明为“遣唐时舞生带还”。1985年9月14日,任教于澳大利亚马克理大学之美籍学者戴维•霍尔姆来西安访问,闻余介绍唐代梨园情况,对此也极感兴趣。余自二十多年研究唐人梨园,涉及其上演节目时,虽注意及之,然对其遗址实况却甚茫然。1982年经靳欣文、芦龙武同志帮助,将其遗址之秦王堡、秦王擂鼓台、秦王练兵场拍照见寄。始有进一步了解。加之,拙著《梨园考论》发表后,被陕西艺术丛书之《艺术研究荟录》第一集收录出版时,余又将之配合《考论》公之于世。遂为海内外学界所注意。竟有来函,询其详情者,因咏二首,以彰晋南名胜,亦供世之探索《秦王破阵乐》渊源者参考。
秦王擂鼓台
《破阵》一曲名五洲,应知此处是源头。
秦王抡桴堡犹在,天下英雄一鼓收。
秦王练兵场
萧萧万马号角传,柏壁堡垒金汤坚。
练就豸丕貅成帝业,千古盛世话贞观。
1983年1月3日初稿,1985年10月1日修改。
【作者简介】
李尤白(1924年生),河津人,中华梨园学研究会会长、陕西省地方志编委会研究员。诗人兼剧作家。
绛州吟今① 张家晋
花木丛中见绿苔,行人接踵笑颜开。
贫穷已逐尘埃去,富裕还随改革来。
突兀高楼生气象,承包田地灭蒿莱。
而今生活天天好,野鸟秋风自不哀。
【作者简介】
张家晋(1919年生),本县吉庄人,退休老教师,民盟盟员,《新绛县志》特约编辑。
【注释】
①本诗步郭元履《绛州怀古》原韵。
十吊烈士 仪希仁、仪庚德
仪德元、尹克家
1990年是抗日战争胜利45周年,为了纪念往昔并肩战斗为国牺牲的战士,我们几个银须华发的幸存者,满怀激情,居安思危,回忆半个世纪前战斗在峨眉岭上风华正茂的英雄健儿,视死如归,坚贞不屈的伟大形象,顿生无限感慨,今日的幸福生活是用他们热血换来的。每逢清明节日,谨以香花美酒致祭灵前,作十吊烈士曰:
回忆当年,驰骋沙场,功彰传绩,青史垂名。
救民水火,不幸阵亡,为党为国,长眠眉岭。
一心革命,背井离乡,战场遇难,无名英雄。
尊灵几多,确数待详,为打江山,捐躯国殇。
钢铁战士,英勇顽强,誓灭日阎,艰辛备尝。
阳王苦战,记忆犹新,勇猛冲杀,万代颂扬。
生的伟大,死的光荣,除暴安良,人民敬仰,
顽敌覆灭,天下为公,九泉含笑,虽死犹生。
忆君生前,英姿飒爽,布衣山鞋,小米步枪,
粗茶淡饭,无薪无饷,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缅怀恩公,无限悲痛,居安思危,人人悲恸,
正义之师,吊民伐罪,南征北战,廉洁奉公。
社会主义,安居乐业,饮水思源,痛定思痛,
民族团结,全国稳定,有口皆碑,君等首功。
战士鸿愿,后辈继承,艰苦奋斗,传统不忘,
祖国尊严,至高无上,学习雷锋,促进文明。
神州花朵,越开越红,中华大地,蒸蒸日上,
虽有困难,不足为虑,克服有日,以慰英灵。
清明佳节,扫墓祭坟,花蓝花环,美酒一觞,
君如有灵,来享来尝,吾辈生前,岁岁致敬。
【作者简介】
作者均为本县离休干部。
散 文
绛守居园池记 【唐】樊宗师
绛,即东雍为守理所。禀参实沈分气。蓄两河润。有陶唐冀遗风余思。
晋,韩魏之相剥剖,世说,总其土田、士人、令无硗、杂扰。宜得地形胜,泻水施法。
岂新田又蕞猥不可居。州地或自有兴废,人因得附为奢俭。将为守悦致平理与,益侈心耗物害时与。自将失敦穷华,终披夷不可知。
陴缅孤颠,珂倔元武。踞守居,割有北。自甲辛苞,大池泓横,硖旁,潭中。
癸次木腔,瀑三丈余,涎玉沫珠。子午梁贯,亭曰洄涟,虹鲵雄雌,穹鞫觑蜃。碍很岛坻,淹淹委委。莎靡缦萝蔷,翠蔓红刺相拂缀。南连轩井阵,中踊曰香。承守寝,啐忍。西南有门曰虎豹。
左画虎抟立。万力千气底发,彘匿地,努肩脑,口牙怏抗。雹、火、雷、风、黑,山震将合。右胡人朋。黄禢累珠。丹碧锦袄。身力囊靴、挝、绦。白豹元斑,饫踞掌胛,意相得。东南有亭日新。前含日槐。有槐眉护,雨郁荫后顾,渠决决缘池西,直南折庑赴,可宴可衙。又东骞,渠曰望月。又东骞穷角,池研云曰柏。有柏苍官青士,拥列,与槐朋友。山甏阴洽色。
北府渠,憧憧来,刮级回西。巽塥间,黄原王央天。汾水钩带。白言谒行。
旦艮间,远冈青萦。近楼台井闾点画察。可四时合奇士,观云风霜雨雪,所为发生收敛,赋歌诗。
正东曰苍塘,蹲濒西漭望。瑶翻碧潋。光文切镂。梨深挠挠,收穷。
正北曰风陡。乘携左右,北回股努。~捩蹴墉,衔渠歆池。南循楹,景怪烛。蛟龙钩牵。宝龟灵庳。文文章章,阴歙垫烟溃霭咸次耿。桃李兰蕙。神君仙人,衣裳雅冶。可会脱赤热。
西北曰鳌琢原,开~储。虚明茫茫,嵬眼项耳,可大客旅钟鼓乐。提鹇挈鹭。心池豪渠。憎乖怜围。
正西日白滨。荟演深梨,素女雪舞百佾,水翠披。廓廓千幅,迎西引东。土长压,扶横埒,曰卯酉,樵涂坞径幽委。虫鸟声,无人,风日,灯火,之昼夜漏刻。诡女绚化。
大小亭,~池渠间,走池堤上。亭后前,陴乘墉,如连山群峰拥。地高下,如原隰陡豁壑。
水引古。自源三十里,凿高,槽绝,窦墉,为池。沟治渠瀑,淙潺终出。汨汨街涵,畦叮,阡陌间,入汾。
巨树木,资土悍水沮,宗族盛茂。旁荫远映,锦绣交。果枝香畹,丽绝他郡。
考其台亭沼池之增。盖豪王才侯,袭以奇意相胜,至今,过客尚往往有指可创起处。余退常吁,后其能无果有不补建者。
池由于炀。及者雅,文安。发土筑台为拒诛,几附于污宫。水本于正平轨。病井成生物瘠,引古沃瀚。人便。几附于河渠。
呜呼,为附于河渠则可。为附于污宫,其可!书以荐后君子。
长庆三年五月十七日记。
【作者简介】
樊宗师,字绍述,蒲州人(一作南阳人),唐代散文家。文奇奥难涩,唐代长庆中(82l~824)任绛州剌史。
《绛守居园池记》试译 范胜利
绛郡古称东雍,为历代郡守治所。地在参星实沈之野,黄河、汾河之间,当地居民有唐尧古风。
曾先后被晋、韩、魏所占有。人们说,欲使绛州土地不贫瘠,欲使绛州居民安居乐业,必须按照其地理形势的有利条件,引水灌溉。
难道附近的新田更加狭小荒凉不能为治所吗?虽然州郡治所自古以来有兴有废,可人们总愿选择繁华时髦的地方。
那么兴建园池,是为了郡守寻求乐趣、陶冶性情呢?还是增加奢侈之心,耗费民财,改坏社会风气呢?我想,其后果必定是失去敦厚淳朴,走向华靡的极端,最后闹个身败名裂也未可知。
牙城远离市井,位踞北方高阜。园池就在郡守寓所北边。在东西走向的山包前,有一个深广的大池。大池旁边浅,中间深。水从西北的木管中流出,居高临下,形成三丈余的瀑布,好像喷珠溅玉。
子午桥通贯南北。池中有一亭,名曰涟亭,有两小桥通亭上。亭子很高,远望如观蜃景一般。岛砥高低错落,布满池中。池边芳草丛生,蔷薇缠绕,翠蔓红刺相映成辉。
大池南畔与井阵形的许多轩亭相连。诸轩亭中有一亭,高高突出,名曰香亭。与太守寝室相通。这不禁令人深思。
池西南有门,名叫虎豹门。门的左壁画着猛虎搏斗图。那虎似有万千力气从身上发出。旁有一野猪伏地,头与前腿拼力挣扎,张开大嘴露出锋利的牙齿。背景是:烈火熊熊,雷鸣风吼,冰雹乱砸。天昏地暗,一道电光闪击在山峰上。
门右壁画着一个胡人,发须蓬乱,头戴黄色的帽子,颈悬项珠,身着红绿相间的锦袄,佩着腰刀,系着丝绦,背着布袋,脚穿靴子。手执一鞭,其身边一只豹子,白色黑斑,其掌与肩胛仆地,安闲地吃着食物,一副温驯的神态。
池的东西建有一亭,名曰新亭,亭前又有一小亭,名曰槐亭。一株粗壮的槐树,像羼质一样保护着小亭,树冠若云,浓荫遮盖前后。一道渠水哗哗地沿着池边从西流来,再拐弯向南,环绕着池边的廊房。这廊房真是可休憩可办公的地方。
渠水向东飞快地流着,这段渠叫望月渠。渠水又朝东流到大地的尽头。池边有一亭,名曰柏亭,亭高可摩云。柏树苍翠欲滴,浓荫密布。柏枝舒展,与槐亭之槐亭遥遥相望,好似朋友招手。池边的山石阴影与树荫融为一色,和谐极了。
朝北俯瞰这条渠蜿蜒流来,又向西回绕。远望东南,黄色的原野宛若一块块形玉石,那汾河曲如钩,飘如带。此处据地高敞,太守常在此接见禀告者谒见者。
若值清晨,遥望东北,山冈叠翠。近观楼台及市井民房点点,宛入画中。文人雅士,无论春夏秋冬,都可在此欣赏风起云涌、凝霜滴露、雪霁雨晴等自然景象的发生停息。若有雅兴,尽可做赋,唱歌,吟诗。
正东的地方,名叫苍塘。在池边西望水面,碧波荡漾,细细的涟漪像刀雕似的,闪光粼粼。西岸一片茂密的梨树林。园池风光尽收眼底。
池正北是风堤,横贯东西,再向北回绕,如屈膝状,它紧靠城墙并倚渠偎池。池南亭榭的栏杆楹柱,倒映水中,如烛光摇曳,如蛟龙缠绕,如灵龟浮波,真是色彩斑斓。园中浓荫蓊郁,朝雾暮霭,微茫朦胧,如罩轻纱。桃李蕙兰点缀其间。若身着丽服,徜徉其中,真如神仙中人,确是乘凉避暑之地。
池西北的高地叫鳌螈原,景色令人惊叹。天空开阔明亮,远山崔嵬入目,苍苍茫茫。如此佳境,与宾客吹箫抚琴,真悦耳赏心,倘若提着鹇笼,带着鹭鸟,畅游于美丽的池渠间,令人产生厌恶尘世热爱园林的感情。
池正西的地方叫白滨,这里有一片茂密的梨林。梨花开放,如素衣女郎翩翩起舞。东望池水,如干幅翠缎飘飘而来,令人惊喜。一崖壁立,紧倚围墙,取名卯酉崖。此处花草野生,小路蜿蜒曲折,很是幽静荒僻。人迹罕至,唯闻鸟虫啁啾。无论白昼黑夜,这里景象都具有神秘色彩。
大小亭台布满池渠间。行走堤上,只见亭台前后相边。城墙在高地绵延,好像山峰相连迤逦不断。地势高高低低,就像高原、洼地、山谷一样。
池水引自古堆泉。池距水源三十里。引水之时,人们凿通高地,在断凹处架起渡槽,在城墙上挖洞,把水引来,形成了池、沟、渠、瀑布。这股泉水终年潺潺而流,流向市井,流向农田,流向原野,最后流入汾河。这里树木高大粗壮,凭借肥沃的土壤,充足的水分,繁衍生长十分茂盛。浓荫密布,郁郁葱葱,像锦绣一般。硕果挂满枝头,香气飘弥田园。美丽的景象超过其他郡州。
考察这里亭台池沼不断扩大增修的原因,是由于那些达官贵人,世代相继,大兴土木,争奇斗胜。至今游客还常常指着某处说,那是新建的亭台。我回来常发感慨,后世的官僚们是否有不再增建园池的呢!
这个大池坑是当年隋炀帝时,薛雅、裴文安据此抵抗隋军,掘土筑台而形成的。换句话说是由于罪恶的战争形成的。而后来正平县令染轨把水引来。那时因为绛州土地贫瘠,井水成卤,才引来古堆泉水浇灌田地,供水饮用。一部分泉水流入池坑,这园池就由于兴修水利而产生了。
唉!园池附丽于水利,是可以的,如若变成寻欢作乐的场所,难道可以吗?!
谨作记以奉告后世的君子。
长庆三年五月十七日记
【译者简介】
范胜利,1947年生,本县北熟汾村人。新绛中学高级教师。
鼓堆泉记 【宋】司马光
鼓堆在州西北二十五里。鼓者,言人马践之,逄逄如鼓声①,盖水源充满石下而然。堆之西山曰马首,其东长陆②鲡属③,相传以为晋之九原。其北水出泽掌,别名清泉。
堆周围四里,高三丈,穹窿而圆,状如复釜,水源数十里咸④环之。咸沸杂发,汇于其南,溶为深渊。水中多鱼鳖鲳,水极清洁,洞鉴毛发,盛寒不冰,大旱不耗,淫雨不溢。其南酾为三渠,一载高地入州城,使州民园沼之用。二散布田间,灌溉万余顷,所余皆归之于汾。田之所生,禾麻徐稽,肥茂芗甘⑤,异他水所灌。堆首有神祠,盖以水阴类也,故其神为妇人像。而祠中石刻,乃妄以为尧后舜二妃。噫!
是水也,有清明之性,温厚之德,常一之操,润泽之功。虽古贤无以加,其庙食于民也⑥。固宜。何必假于尧后舜妃。然后可祀也?
嘉祜元年九月壬寅,通判并州事司马光以事至绛,州之诸官:尚书比部员外郎薛长孺巨卿、国子博士刘常守道、尹仲舒汉臣、判官陈大初审之,同游于祠下,爱其气象之美,登临之乐,而又功德及人,如此其盛。故其当时习俗之讹不可莫之正也,于此题云。
【作者简介】
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夏县人,历官至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封温国公,主编著名的通吏《资治通鉴》。著作还有《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等。
【注释】
① 逢——表示声音。
② 长陆——长长的土山。
③ 鲡属——连绵不断之意。
④ 咸——古代一种管乐器,此处指水音。
⑤ 芗——同香。
⑥ 食——供养之意。
【校勘记】
《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题作《绛州鼓堆祠记》。另有十余处,字句略有出入。
拨开“涩”雾看园池 王冶秋
晋南好戏不寻常,史迹绵延万古长。
猿人更有猿人早,那论唐虞与汉唐。
四句闲诗道罢,且说晋南的历史剧越演越远了。在风陵渡附近叵河一带,发现了比“北京人”还要早的旧石器,在这里,唐尧、虞舜的故迹流传已久,夏文化也有许多的线索可寻。古人类学家、历史学考古者在这一带辛勤工作着,将要从地下把中华民族的历史序幕揭开。我们从晋南的土地上走过,不仅看到棉粮丰盛,男女欢腾,而且听到这个历史剧揭幕前的锣鼓声调了。
好戏正在唱“闹台”,我且说一处似乎被遗忘的隋唐时代的花园遗址。
我们从侯马市到新绛县去,原来是去看《碧落碑》的。这是一块唐高宗时期的篆书大碑刻。据说,唐代篆书大家李阳冰看到这碑,徘徊不忍去,说得更加“邪虎”的是“李阳冰自恨不如,以棰击之,今缺处是也”。现在这块碑和元代摹刻的碑都保存得很好,就在新绛中学里。
新绛是靠近汾河和浍河边上的一座县城。城的西北部是高崖。这个城据《直隶绛州志》的记载,是隋开皇三年(公元583年)建筑的。县衙门以及后来的州衙就修在这个高崖上。以后一直是官衙,现在是新绛中学的校址。
我们到这以后,才知道这里除了《碧落碑》以外,还有一座古代花园遗址。到了后院一看,果然亭台有致,池沼清凉,园池的规模还依稀可见。靠南面进园的地方,有一片门墙,就是所谓“虎豹门”,转过去就有一处凹下去的水池,池当中有桥梁隔开,东面的池中修了一座八角亭,西面的池子是种着荷花,北面有一座高台,可以登临远望,也可以俯首近观。我们上去一看,西北的姑射雄峙,东南面有汾河浍河环绕,城中房屋栉比,好一座繁华的城市。这就是古绛州的所在。在这山川城市之间,有这么一处园池点缀,设计是很好的。
回到旅舍借来《绛州志》一看,才知道这座园池,从唐代起就迷漫着一片“涩”雾,弄来弄去,几乎把它埋没了。可是也正因为有这一片“涩”雾,倒还保留着这座园林的最早史料。
原来这座园池是隋文帝开皇十六年(公元596年)一位“内军将军临汾县令梁轨”①开创的。那时他看到当地常常有旱灾,井水又多卤咸,既不好吃,浇地也不长庄稼,于是他从现在新绛北面三十里“鼓堆泉”那里引来了泉水,开了十二条渠道②,大部分用来灌溉田地,小部分流入当时剌史的“牙城”,从州衙的后面经过,流入街市和城郊,解决了人民吃水问题和田园灌溉。这股水从高原流下来,形成瀑布。到了隋炀帝大业元年(公元605年),炀帝的弟弟汉王谅造反,绛州薛雅和闻喜裴文安据此与隋将军周罗目候打仗, “伐土筑台”,因之形成了大水池@。
据说人民为了感谢梁轨,曾经刻石纪念,可是有姓无名,因此后来就不大为人知道了。到了二百多年以后,在唐穆宗长庆三年(公元823年),有位绛州剌史樊宗师(字绍述)作了一篇《绛守居园池记》才把他的名字写出,到了宋代就为他建立了祠堂,当地人薛仲儒写了《梁令祠记》,这位兴修水利的县官才享受了一些“香火”。
这位樊宗师是韩愈的老朋支,作文非常古怪,不肯抄袭前人,一言一句,都要独造。所以他的文体,在当时就号称“涩体”。有向韩学“奇”,向樊学“涩”的说法。
他的这篇《绛守居园池记》,一共七百七十七个字,不知历代花费了多少好奇人的心血为它句读,为它注释,结果还是不能全部通读了解。他死后,韩愈曾为他作了《南阳樊绍述墓志铭》,说他的著作是很多的,可是似乎全部是“涩体”④,韩愈在墓志铭中说:
“樊绍述既卒且葬,愈将铭之,从其家求书,得书号魁纪公者三十卷,曰樊子者又三十卷,春秋集传十五卷,表笺状策书序传记纪志铭论今文赞铭凡二百九十一篇,道路所遇,及器物门里杂铭二百二十,赋十,诗七百一十九,日多矣哉,古未尝有也。然而必出于己,不袭蹈前人一言一句,又何其难也?
呜呼,绍述与斯术,其可谓至于斯极者矣。
欧阳修的老丈人家就是绛州薛家,他在这里住过较长时期,也曾有诗批评了这位樊先生。说他是“异哉樊子怪可吁,……一语诘曲百盘纡。”
我且引录一段看看这种“涩体”“涩”到什么程度!例如他写这园子西南有个门叫“虎豹门”,壁上画着画,他说:
左画虎立。万力千气底发,彘匿地,努肩脑,口牙怏抗。雹、火、雷、风、墨,山震将合。“右胡人朋黄帑累珠丹碧锦袄身刀囊骅滔元斑饫踞掌胛意相得”。
虽然“涩”到如此地步,可是毕竟他留下了关于这座园子的最初描述和考证。上面说过的水和池的缘起就是他说的。他又说后来的“豪王才侯”,就此处建筑起“台亭沼池”。以“奇意相胜”。到樊宗师来当刺史的时候,还可以看到有三丈多高的瀑布;有桥梁可以南北贯通;水中有“回涟”亭,靠岸边有红的蔷薇,绿的蔓草围绕着;有“井阵”形的“轩”舍,有突起的“香”亭;西南有“虎豹“门,画着鲜艳雄伟的人物,虎豹等大幅壁画;东南有“新”亭,有一古槐拥护着,东边有“望月”,有柏亭,有古柏苍苍和古槐像是朋友相望;北面可以看见渠道的来径,向西面回绕;东南方可以看到黄原似殃,汾水如钩;早晨起来看那东北方的山光景色,仿佛近在楼台;东方有“苍塘”,北方有“风堤”,西北面有“鳌琢”原,西面有“白滨”,梨花开出象素女一样,雪花一般的飞舞;这一股泉水,从这里流向城市,流向田园,然后进入汾河。看这一片“涩”雾之中,弥漫着多么美好的景色?最后他结论似的说道:
“呜吁!为附于河渠则可,为附于污宫其可,书以荐后君子。”
就是说园池附丽于水渠之利是可以的,要是大兴土木,斗艳争奇,成为罪恶的渊薮那怎么可以呢?⑤所以要写来奉告后来的“君子”。
这所园池,的确它的初起,是由于兴修水利而曼衍起来的,后来由于就在王府、州衙后面,就大肆增设。到了宋代成平六年(公元1003年)有位孙冲来作绛州通判,对照樊文,观察园亭情况还是“虽于旧多徙移,然历历可见”,亭台等等比樊文还多,已经不是附于河渠,而是以园池为主了。
欧阳修、梅尧臣、范仲淹等文人学士都有诗歌咏过这座园池,可见历隋、唐、宋三朝都有所增修。直到光绪二十五年还有位州官李寿芝重新修过,现在我们所看到的一些建筑规模和奇形怪状的碑刻,大约就是这位“风雅”之士的遗留。
这座后花园,从前是达官贵人、夫人小姐游玩的地方,现在却作了中学的校园,男女学生都在水池边树阴下看书的看书,唱歌的唱歌。——它终于回到人民的怀抱里来了。
(《人民日报》1962年2月13日)
【原注】
①新绛县是民国时候改名的,这里在汉时是临汾县,以后屡次改名,但都是州府所在。引文见宋治平元年(公元1064年)薛仲儒《梁令祠记》。
②司马光曾有《鼓堆泉记》,说是开了三条渠,一条通过州城,两条散布田间,灌田万顷。薛仲儒为本地人,说是开了十二条渠,灌田五百顷,较为可信。
③“伐土筑台”事,见樊文及《绛州志》,但于《隋书》有关记载有不同处。
④近年出土了樊绍述所作《樊浚墓志》,却是通达易读,可见他也有不涩的东西。
⑤樊文用“污宫”典故见《礼记》檀弓下,原意是罪人的宫室,应当掘湾其宫,成为水池,这里是译意。
【作者简介】
王冶秋(1910一1987),现代作家,学者,曾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国家文物事业管理局长等职。
碑 文
唐故文安郡文安县太原王府君墓志铭并序
口命者自然冥数,轩冕者傥来寄物。故有修身智术,讲仁义行,首四科而早世,怀公辅道,蕴人伦识,官一尉而卑楱。命与时欤,才与达欤,不可得而偕欤?
公名之涣,字季陵,本家晋阳,宦徙绛郡,即后魏绛州刺史隆之五代孙。曾祖信,隋朝请大夫、著作佐郎,皇蒲州安邑县令。祖表,皇朝散大夫,阳翟丞①、瀛州文安县令。父昱,皇鸿胪主薄、雍州司士、汴州浚仪县令②。公即浚仪第四子,幼而聪明,秀发颖悟。不盈弱冠,则究文章之精;未及壮年,已穷经籍之奥。以门子调补冀州衡水主薄③。气高口时,量过于众。异毛义捧檄之色④,悲不逮亲;均陶潜屈腰之耻⑤,口于解印。会有诬人交构⑥,公因拂衣去官,遂优游青山,灭裂黄绶⑦。夹河数千里,籍其高风;在家十五年,食其旧德。雅淡畦爵,酷嗜闲放。密亲懿交,测公井渫⑧,劝以入仕,久而乃从,复补文安郡文安县⑨尉。在职以清白著,理人以公平称。方将遐陟庙堂⑩,惟兹稍渐磬陆⑾,天不与善,国用丧贤,以天宝元年二月十四日遘疾,终于官舍,春秋五十有五。
惟公孝闻于家,义闻于友,慷慨有大略,倜傥有异才。尝或歌从军,吟出塞,口兮极关山明月之思,萧兮得易水寒风之声,传乎乐章,布在人口。至夫雅颂挥发之作,诗骚兴喻之致,文在斯矣,代未知焉,惜乎!以天宝二年五月二十二日葬于洛阳北原,礼也。嗣子英与羽等,哀哀在疚⑿,栾栾其棘⒀。堂弟永宁主簿之咸奉请徽⒁,托志幽壤。能忝畴旧⒂,敢让其词。铭曰:
苍苍穷山,尘复尘兮,郁郁佳城⒃,春复春兮。有斐君子,闲兹晨兮。于嗟海内,涕哀辛兮。矧兹密戚⒄,及故人兮。
宣义郎行河南府永宁县尉口河靳能撰
【作者简介】
靳能,唐代开元年间登科,曾任襄州刺史,后因事贬官任河南永宁县尉。
【注释】
① 阳翟——今河南禹县。
② 汴州浚仪县——今河南开封市。
③ 冀州衡水——冀州,今河北冀县,衡水,今河北衡水市。
④毛义捧檄——毛义,后汉庐江人,家贫,以孝行称。举为安阳令。他捧上任命书,喜形于色。
⑤陶潜——陶渊明,东晋人,曾作彭泽县令,在官八十余日,上级派人来县,手下人让他去行礼拜见,他说,我不能为五斗米而折腰,随即辞官而去。
⑥诬人交构——虚构罪名诬陷别人。
⑦灭裂黄绶——黄绶,黄色官印的带子,本句是说除却做官的想法。
⑧井渫——渫,不停污之谓也。此处指王之类涣德行高而朝庭不用,故亲旧为之心恻。
⑨文安郡文安县——今河北文安、任丘等县一带。
⑩遐陟——指官职升迁。
⑾稍渐磬陆——喻仕官得禄,生活渐富。
⑿哀哀在疚——疚,病。指思念亡故的父亲,忧心成疾。
⒀栾栾其棘——《诗经•素冠》:“棘人栾栾兮”。栾,瘦瘠之貌。刺,急也。后世居父母之丧,自称棘人。
⒁请徽——请作美辞。
⒂能表忝畴旧——忝,谦词,本句意思是(我写这篇墓志铭)可能辱没了老友。
⒃郁郁佳城——郁郁,茂盛貌。佳城,指墓地。
⒄矧——况,何况的意思。
梁令祠记 【宋】薛仲儒
绛居两河间①,为剧郡,领县七⑦。正平③本汉临汾,隋开皇十八年改正平④,唐武德元年移于今治⑤。山麓四拥,土狭人伙,比常艰食⑥,惟水田之获,克以取济⑦。
距州之北几一舍⑧,有石堆如覆釜,人马践履,声若鼙鼓。上立祠,状妇人以主之,质于碑志⑨,事无依据,意者谓水为阴象,理或当然。其下出泉,众流奔沸,古传神泓⑩。
开皇十六年,内军将军,临汾县令梁轨以亢阳频灾⑾,遂迹泉之故道,审势逗绝⑿,疏源分派⒀,乃开渠十二,率灌田五百顷⒁,贯刺史牙城⒂,蓄为池沼,迤逦闾落⒃,浃治园圃⒄,岁无旱忧,邑民歌颂刻石,以载其赐。其文与书不纪名氏,故不甚彰著。其樊宗师《守居园池记》言:“水自正平轨。”以词僻,人罕成诵,是终不能显闻。当世居人,但喜溉沃之利,不详兴道之因⑥。
前太守王公恪,敏正好古⑩,谓有功于民则祀之,议建祠于石堆之北隅,邑宰宋郡君基立,力贰其事④,塑容盛服,遗风凛然,俾民俗瞻奉,岁时有报享之地,庶知惠功及人之深,垂信于不朽。
隋到今四百余年⑤,轨以官卑,故其德业于史氏无传③,今录民功之实@,神而祀之,将励后人行事之法,是曰无妄@,与夫言利邀功,朝行夕废,能不愧耻?
里人薛宗儒惧祀之寝久,湮废无考,谨述创始,以永其传,异日编郡图籍④,上职方氏④,当取验于此记。
治平元年闰五月七日立石⑦。
【作者简介】
薛仲儒,绛州正平人,宋仁宗曾敕封为太子右赞善大夫,为宋文学家欧阳修之岳父薛奎之侄,薛奎有子直儒早卒,故以仲儒为嗣,仲儒为内殿崇班薛塾之子。
【注释】
①两河:汾河、黄河。
②辖县七:北宋时绛为雄州,置绛郡防御,辖正平、曲沃、翼城、太平、稷山、绛、垣曲七县。
③北魏太和十一年(487)为孝文帝元宏年号,是年置正平郡。
④隋开皇十八年(598)隋文帝杨坚年号。
⑤武德元年(618)唐高祖李渊年号。
⑥比常:比为每、频、近来。常为经常。
⑦济:救助。
⑧舍:古时行军以三十里为一舍。
⑨质:评断。
⑩:深水。
⑾(11)亢阳:阳极盛的意思。指久晴不雨,阳光炽盛。
⑿(12)逗绝:逗留、停留、停顿、逗引、通投;绝有断绝意、尽、极、全然绝对。使水停留截断。
⒀渼:应为派字之误。派为水的分流。左思:百川派别。
⒁率:大抵、大率。
⒂牙城:唐代藩镇元帅所居之城。《新唐书•李朔传》:率左右登牙城。后代泛称主将所居之城。
⒃迤逦:曲折连绵,亦指一路曲折行去。闾:里巷里的大门。,亦即以为里巷的代称。又二十五家为闾。落:人聚居的地方。如村落。迤逦闾落:连绵不断的村落。形容人烟稠密。
⒄浃洽:深入沾润。《汉书•札乐志》:于是教化浃洽。颜师古注:浃,彻也。洽,沾也。
⒅兴:创办、兴起。
⒆敏正好古:敏为奋勉。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敏正好古为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而求之也。
⒇贰:有副义。故可引申为助,襄助也。
(21)隋到北宋即四百余年。
(22)史氏:史官。指掌管记载史事的官,氏为表示尊重的称呼。
(23)民功:谓民众的成就。
(24)无妄:不敢预期的,出其不意的。
(25)图籍:地图和户籍。泛指方志。
(26)职方:官名。周礼夏官有职方氏,掌管地图与四方的职责。唐宋至明清皆予兵部设职方司,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亦设于内务部,主要掌管疆域图籍。
(27)治平元年:为1064年,宋英宗年号
明代文臣七条碑文①
真宗皇帝大中祥符二年作文臣七条彝伦攸叙敷锡庶官,恭刻坚珉,昭示万世,仰遵圣训焉。其文曰:
一曰清心。谓平心待物,不为喜怒,爱憎之所迁,则庶事自正。
二曰奉公。谓公直洁已,则民自畏服。
三曰修德。谓以德化人,不必专尚威猛。
四曰责实。谓专求实效,勿竞虚誉。
五曰明察。谓勤察民情,勿使赋役不均,刑罚不中。
六曰劝课。谓劝谕下民,勤于孝悌之行,农桑之务。
七曰革弊。谓求民疾苦而厘革之。
建中靖国元年正月二十日。
朝散大夫、知绛州军州兼管内劝农事骁骑尉借紫时恪立石
【注释】
①碑现存绛州大堂北壁东侧。
北董村光绪荒年碑①
窃闻邹衍下狱,忽六月而飞霜;齐妇含冤,历三年而不雨。是知天灾流行,虽在乎有定之天,亦必因乎人事尔。今当光绪三年,旱魃为灾,赤地千里,总缘下民之孽深,惹作神天之怨恫,遂致春无种,秋无收。壮者逃散乎四方,尘为饭,泥为羹;老弱辗转乎沟壑,立见死亡,置诸道路而不顾,尸骸盈野,饱彼禽兽而谁怜?余等何心,岂能忍乎?因于余庄龙王庙后掘一乱人之坑,深丈五,方一丈,村里城外,令人收埋,无奈尸多而坑小,未数月而满盈。呜呼!天之不雨者,竟有一年之久;伤哉,人之饿死者,十在七分之中,遂之于此坑之左复掘一坑,深丈五,方一丈,仍令照旧收埋,庶几村无积尸,野无饿莩矣。然而天运循环周而复始,治极生乱,乱极生治,自四年五月之后,雨赐时若半年,好境如前。此余等不幸之中一万幸也,虽然躬彼其灾,亲受其苦,深知危夺之堪怜,今爰笔以纪者,以待修夫已也。大甲曰:“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此之谓也,此为序。
铭曰,痛哉,余庄遭此大荒,饿尸盈郊,暴露堪伤,因时度也,连掘二坑,埋尸掩骨,魂安魄宁,善哉,良哉,无异佳城。
【注释】
①碑原在北董村西龙王庙。惜已不存。
清授国子监王子平王老先生德寿碑①
自来有一艺之长者,皆足表见乎斯世;有一惠之受者,无不感动乎人心。此仁心、仁术,无论大小,足以铭心,旋而树口碑也。近于王君子平,为益信焉。王君名天福,字子平,世居新绛西关,现年六十有七岁。生平赋性憨直,好为人排难解纷,主持公道。凡乡里有不平之事相与竞争者,公辄不避怨言,有之理论。以故人咸称为忠厚长者。公少时读书颖悟,志切青云,缘家境拮据,有志未逮,遂行贾他方,博堂上菽水资。先是公府君讳进财,字宝如者,善接骨术。凡一切跌打损伤,毁以筋骨者,一经抚摩治疗,无不触手成春,一时称为奇术焉。公趋庭暇研究斯术唯谨,凡先君所能者,公无不能之;郡先君所未究者,公无不究之。先君弃养后,公以求务纷纷,兼之老母在堂,不能外出,公即照料家务,并继续行父接骨神术,济世活人。凡受跌打损伤,来者公无不治,治无不愈,然秉性狷介,凡有馈藏财物者,公一概不取。公行斯术数十年,无论贵贱贫富,远亲生熟,无不欣然治疗。常曰:“吾替吾父行道,聊以尽吾孝心,岂望报耶。”故四方来者佥为感德,称颂拱揖而去。公于民国元年以斯术远闻当道,蒙财政厅长杨函召并垣,适红十字会成立,公遂充该会会员,展其所长。故尔口碑载道,声名益播。旋于民国六年,吾绛第二万桑园成立,遂又委公回县襄理其事然。公任事辛勤。颇蓄劳绩。公生平嗜酒,尝于老友杨君策六,马群和轩诸人,徜徉城南酒肆,日在醉乡而不及乱。现杨马二君先后辞世,公辄举杯郗歙,追感旧志不置云。公热肠古道,磊落一生,求之近世,何可多得。公嘉言懿行,笔难殚述。兹者公年高寿考,凡在四方及近而乡邻受公恩惠者,无不感激称愿,为公颂祷。敬为公竖碑纪念,问序于余,余笔墨荒芜,辞不获己。遂综公之德行与其术艺及众友竖碑缘起而为之序。
前吏部拣选知县,壬午科举人,蒲州府教授、现充绛垣中学校教员,愚弟张鹗举鞠躬撰文。
三等教育褒状豫河客籍中学校毕业,前本县视导员,现任第六高小学校校长,姻晚张国恩鞠躬书丹。
民国十四岁次乙丑五月初七日
【注释】
①碑现存王乃让家院。
符村《烈士亭纪念碑》记①
尝闻“豹死留皮,人死留名”,死得其所,亦能称为英雄豪杰。若我区田首先等同志之慷慨就义,朱才远宁死不屈,他们为了农民翻身,贫雇掌权,视死如归,捐出了一切。
当今雇贫掌印,千百万农民大闹翻身,向解放乐园迅跑的途中,回视诸烈士之牺牲,血迹犹存。全区两万余农民举拳疾呼,追随烈士遗志,以排山倒海之势,誓完成翻身大业,为保留先烈英灵,浩气常存人间,遂于苻村西门外筑烈士亭以慰英灵,而志不忘,是为此记。
绛南县民主第一区
1947年12月16日
【注释】
①苻村烈士亭纪念碑现存苻村西门外。
欢迎光临 槐花公社 (http://huaihuagongshe.com/)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