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花公社

标题: [资料整理]对联分类分析 [打印本页]

作者: 槐花社员    时间: 2006-8-31 14:52
标题: [资料整理]对联分类分析
买了本对联书,可惜这本书偶扫描不来,只好打字.
书中把对联分了几个类:格言励志/轶事趣闻/名人佳语/妙趣/谐讽/胜迹/庆贺/集句/宅居.
原文的评析基本不采用,偶自己说点个人意见.注释也不完整,偶自己再补充下.
为保持这帖子的完整性,请不要跟帖.

需要很长的时间,耐心点.

发现有问题可另外一帖讨论.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9-3 14:28:17编辑过]


作者: 槐花社员    时间: 2006-8-31 15:29
一  格言励志

干国家事
读圣贤书
==海瑞

海瑞(1514—1587),字汝贤,号刚峰,海南琼山府城人,回族。明代有名政治家,一生经历嘉庆,隆庆、万历三朝,以刚正不阿、清正廉洁著称于世,被后人誉为“海青天、南包公”。此联是他的座右铭.

[错语]结合海瑞的生平,真对得起这八个字.此联用字简单朴实,结合其人其行,倒如写照.


天地入胸臆
文章生风雷
===吕留良

吕留良(1629~1683),字用晦,号晚村,浙江崇德人。清初著名思想家。明亡,散家财结客,图谋复明,事败家居授徒。康熙十七年(1678年)诏举博学鸿词,他誓死拒荐。后为僧以终。著述甚富,有《吕晚村文集》等数十种。他有强烈的反清思想,极力推崇朱熹的种族思想,认为“夷夏之防”比君臣之义更为重要。卒后40余年,以此引发"文字狱".

[错语]此联之上联出自孟郊《赠郑夫子鲂》:“天地入胸臆,吁嗟生风雷。文章得其微,物象由我裁。”.在这里不用说声律了,对仗也还工稳.结合吕留良生平和时代,估计是青春年少时所写,意气风发.


正身以俟时
守己而律物
===吴敬梓

吴敬梓(1701—1754)字敏轩,号粒民,安徽全椒人。因家有“文木山房”,所以晚年自称“文木老人”,又因自家乡安徽全椒移至江苏南京秦淮河畔,故又称“秦淮寓客”。著有《儒林外史》《文木山房诗文集》《诗说》等。

[错语]此联是上平下仄句式.赏脸取自班昭《东征赋》"...... 乱曰:君子之思,必成文兮。盍各言志,慕古人兮。先君行止,则有作兮。虽其不敏,敢不法兮。贵贱贫富,不可求兮。正身履道,以俟时兮。修短之运,愚智同兮。靖恭委命,唯吉凶兮。敬慎无怠,思嗛约兮。清静少欲,师公绰兮。"吴敬梓出生在全椒仕宦显赫的名门世家,有“一门三鼎甲,四代六尚书”之称,前期的老吴同志过得十分滋润,后因家境变故,无意功名,自守清贫而创作,估计这联就是后来写的,强调了自己的固守情操.



作者: 槐花社员    时间: 2006-8-31 16:17
节用爱人能道国
正心诚意好修身
===何绍基

何绍基(1799——1873)子贞,号东洲居士,晚号蝯叟一作口叟,。道州(今湖南道县)人。阮元门生。是清代中后期著名学者、文学家、书法家。他博通经史,又精文字音韵训诂之学.诗从苏黄,善制联.

[错语]何绍基的联不乏佳作.这联上联出自《论语·学而》:“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大意说的是用人和自律,整体上言语朴实,不联系典故的话觉得平淡.


立节可为千载道
成文自足一家言
===黄兴

黄兴(1874~1916年),原名轸,字廑午,别字克强,长沙县人,辛亥革命重要领导人。在中国近代历史上,黄兴与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并称于世,被尊为革命党两大伟人,是一位深受革命党人崇敬的卓越军事指挥家。

[错语]此联意气风发,儒雅而又见豪迈,充满自信.上联见风骨,下联"自足一家言"很值得大家学习,怎样真正表达自己的感悟.


立脚莫从流俗走
置身宜与古人争
===张大千

张大千(1899-1983)原名正权,后改名爰,小名季,又名季爰。号大千、大千居士,以号行。画室名大风堂。四川内江人。国画大师,和齐白石并称为"南张北齐".

[错语]这联非常符合张大师的形象,上联有他的情操,下联见抱负.且果然开创一代画风,联中已见宗师气派.一个"走"字和一个"争"字用得非常生动,提起了全联的气势.
作者: 槐花社员    时间: 2006-9-1 15:32
本帖最后由 槐花社员 于 2009-12-10 15:05 编辑

合安利勉而为学
通天地人之谓才
===左辅

左辅(1751-1833)字仲甫,一字蘅友,号杏庄,江苏阳湖人。生于清高宗乾隆十六年,卒于宣宗道光十三年,年八十三岁。乾隆进士。以知县官安徽,治行素著,能得民心。嘉庆间,官至湖南巡抚。辅工诗词古文,著有《念菀斋诗、词、古文、书牍》五种,传于世。

[错语]友情提示下某些急性子,注意断句是"合/安利勉/而为学,通/天地人/之谓才".此联悬挂于岳麓书院赫曦台,上联的"安"指安然自得,"利"指利益,"勉"就是勉强的意思.上联意思大体是说不管什么情形下都要认真学习,下联的意思则是要多涉猎百家,博学而成才.整联古朴典雅,寥寥几字就阐述了作者的人才观念和对莘莘学子的期望.


读书心细丝抽茧
练句功深石补天
===张廷济

张廷济(1768—1848有作1835),原名汝林,字顺安,又字作田,号叔未,一号说舟,又号海岳庵门下弟子,晚号眉寿老人,嘉兴新篁人。清嘉庆三年(1798)中解元,以后几次会试未中,遂家居从事学术研究和艺术创作。金石家、书法家、文物鉴赏家和收藏家.著有《清仪阁题跋》、《清仪阁印谱》、《眉寿堂集》、《桂馨堂集》等。

[错语]此联强调的是治学要严谨的态度,书要读细致,读书要心到.写要多提炼.作文要练功.比喻手法新鲜独特,很值得大家学习.我对下联中的"练"字翻了下,"炼"的版本很少见,说"练句"也未尝不可吧.


韬略终需建新国
奋起还得读良书
===郭沫若

这人就不需要介绍了吧,哈

[错语]大家都知道,这是个嵌字联,上下联的首字,嵌了"邹韬奋"的名,是为"韬奋图书馆"题的.韬略本是指古代兵书<<六韬>><<三略>>,后来就指谋略.作者人品就不说了,这副联很切实,声律就不用根究了,嵌字很自然准确,气格也蛮高,上联阐述了用谋略战胜了国民党,但建设一个新国家还需要很多人来努力,下联勉励青年人读好书立远志以报国.整体眼界还是很开阔,有气概.
作者: 槐花社员    时间: 2006-9-2 15:29
板凳要坐十年冷
文章不写一句空
===范文澜

范文澜(1917-1969)字仲云,号芸台,笔名武波、武陂,绍兴城区人。毕生从事历史研究,是现代中国史学界为数不多的大师之一,著有《中国通史简编》和《中国近代史》.历任中国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所长、中国历史学会副会长、中科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常务委员.

[错语]这联提倡的是治学要耐得住寂寞,要务实.也可以看作用勤勉的学风作风针砭虚浮的学习态度.全联的上联尤其形象生动,略夸张的用词写出了一种人生的追求境界.整体流畅自然,简单的事例见深刻道理,确实发人深省.按照现在来说,应该是"沙发要坐十年破"了,哈.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综一代典,成一家言
===龚自珍

龚自珍(1792-1841),字尔玉,更名易简,字伯定;又更名巩祚,号定庵,又号羽山民。道光进士,曾官内阁中书、礼部祠祭司行走、宗人府主事等。有《定庵文集》等。其出身于世代官僚文士家庭,二十七岁中举,三十八岁中进士;由内阁中书官至礼部祠祭司行走、主客司主事,“一生困厄下僚”。四十八岁辞官南归,五十岁暴卒于江苏丹阳云阳书院。

[错语]龚自珍这人爱好以诗议政,有远大抱负.这联也充分地显示出了他的志向和决心.他在学术思想上推崇公羊学派,把自己的诗看成是“清议”或“评论”的工具,而且他确实是历史上少有的"政治诗人",当得上"综一代典,成一家言".整联显得庄重大气,也要他这样的成功人士来写才成,网络对联里谁这么写的话,漫天砖头飞过来了,嘿嘿.


咬定一两句,终身得力
栽成六七竿,四壁皆清
===郑燮

(1693--1765),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应科举为康熙秀才,雍正十年举人,乾隆元年进士。官山东范县、潍县知县,有政声.〖以岁饥为民请赈,忤大吏,遂乞病归。〗作官前后,均居扬州,以书画营生。擅画兰、竹、石、松、菊等,而画兰竹五十余年,成就最为突出。取法于徐渭、石涛、八大诸人,而自成家法,体貌疏朗,风格劲峭。工书法,用汉八分入楷行草,自称〖六分半书〗。并将书法用笔融于绘画之中。主张继承传统〖十分学七要抛三〗,〖不泥古法〗,重视艺术的独创性和风格的多样化,所谓〖未画之先,不立一格,既画
之后,不留一格〗,对今天仍有借鉴意义。诗文真挚风趣,为人民大众所喜诵。亦能治印〖接近文何〗。有《郑板桥全集》、《板桥先生印册》等。

[错语]这副联,上联隐去"书",下联隐去"竹".整体上上联写读书态度,下联写修身养性,上联"咬"字用得非常精彩,把读书人的痴迷专注刻画得入木三分.下联暴露出了他为什么这么偏爱竹子的原因,就是为了陶冶情操,借竹子的精神显得自己很风雅,哈哈.

作者: 槐花社员    时间: 2006-9-3 15:22
无欲常教心似水
有言自觉气如霜
===刘宗周

刘宗周(1578~1645)初名宪章,字起东,号念台,浙江山阴人,明朝末年著名理学家/儒学大师。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进士,官至南京左都御史。罢归后讲学于绍兴蕺山,学者称蕺山先生.其学之要,在“诚意”,在“慎独”,人称之为“千秋正学”。刘宗周还是一个极富民族气节的爱国者。清军攻陷杭州,宗周先生正进餐,一听此消息,推食恸哭,自是绝食23日而逝。天下敬仰为“泰山北斗”。曾经做过仪制主事、右通政使、顺天府尹、工部左侍郎、左都御史等官。学者称他为蕺山先生。著有《刘子全书》。

[错语]这联结合着刘老先生的生平来看,真的是表里如一.全联自律自警自勉,用水来比喻为官清廉,用霜来比喻正气肃然,上下一无一有相呼应,大气工整,尽显其风骨.


绎志多忘嗟老大
读书有味且从容
===左宗棠

左宗棠(1812-1885)字季高,号朴存,湖南湘阴左家塅(今湘阴县金龙乡)人。道光举人。先后入湖南巡抚张亮基、骆秉章幕,后任浙江巡抚,闽浙总督,陕甘总督兼钦差大臣,军机大臣,两江总督兼通商事务大臣等,大力发展"洋务运动",收复新疆等.著有《左文襄公全集》。

[错语]"老大"在这里的意思就如同"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是说年纪去了,决非黑社会头目.该联是左老英雄题于江苏省无锡江阴南菁书院讲堂的,用自己的体会来勉励学子们,珍惜光阴,立下远大理想,享受读书的乐趣.不过我个人不太喜欢这联,特别是题于书院,嘿嘿.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林则徐

林则徐(1785-1850年),字元抚,又字少穆,晚号俟村老人,侯官县(今福州市)人,清嘉庆十六年(1811年)进士,入翰林院为庶吉士,授编修,历任江西、云南乡试考官,江南道监察御史,浙江杭嘉湖道,江苏和陕西等省按察使,湖北、湖南、河南等省布政使。道光十一年为东河河道总督,主持修浚黄河、运河等工程。十二年升江苏巡抚,十八年任湖广总督,严禁吸食鸦片,成效卓著,十一月,钦命为钦差大臣,赴广东查禁鸦片,并节制广东水师。林则徐在广东宣誓旦旦:“若鸦片一日不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英商义律等慑于林则徐的正气,被迫缴出鸦片2万多箱,即于虎门海滩当众销毁。林则徐因此成了中国近代史上抵御外侮的第一个民族英雄。

[错语]这是林老英雄的座右铭,算得上是传世佳作了.上联借用海的包容来展示了作者的胸襟气度,下联用峻奇的绝壁来展示自己的情操高洁.整体大义凛然,气势磅礴,读着就让人景仰,值得大家效仿,可惜现在这社会,有几个官员能做到?

作者: 槐花社员    时间: 2006-9-4 16:46
欺人如欺天,毋自欺也
负民即负国,何忍负之
===魏象枢

魏象枢(1617—1687),字环极(一作环溪),号庸斋,又号寒送,晚称寒松老人,蔚州(今河北省蔚县。在清康熙三十二年以前隶属于山西省大同府治)人。是一位“事事以百姓为念”、清正持法、奉公克己、才华出众的廉吏。历任左都御史,户部侍郎,刑部尚书等.

[错语]既鞭策自己,又警示世人.这样的为官之道,在今天也值得大力推崇.上下联掷地有声,作者也是以清廉传世的,所以读起来凛凛生威,颇见肝胆.特别是朗读的时候,有铿锵的感觉,着实痛快!


两袖入清风,静忆此生宦况
一庭来好月,朗同吾辈心期
===颜检

颜检(1757—1832年),字惺甫,号岱山,又号岱云,别号槎客,广东连平县元善镇人,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生于山东泰安,巡抚颜希深子,拔贡生出身。官至漕运总督。有《衍庆堂诗稿》。

[错语]这副联是作者在贵州巡抚署“柱笏轩”所题。上联回顾自己为官清正,下联是感慨自己能把持操守,所以心态自得.整体给人的感觉是自身写照,作者的一生,有资料如下:"史称颜检'居官公慎',皇帝也赞颜检'清洁立身'。人们普遍认为颜检是个'一味厚'”的老实人,很想为民办点好事,但因受官场积习影响过深,缺乏'刚方御下的气魄。(石言《几起几落的颜检》,载中国文联出版社2002年2月第1版《直隶总督署史话》,第119—122页) "可见算个好官,不过确实有官场积习,在这里,偶总感觉有点自我标榜,读着有沾沾自喜的感觉,毕竟这样的话,由别人来说才不觉得肉麻.哈.


受欺貌誉宁知己
获益讥弹赖雅人
===金埴

金埴(1663-1740),字苑孙,一字小郯,号壑门。浙江山阴(今绍兴市)人。清初诗人,精通文字声韵之学。著有史料笔记《不下带编》《巾箱说》.

[错语]此联出自曹溶(1613-1685)(字洁躬,号秋岳,晚号倦圃老人.嘉兴秀水人.朱彝尊“浙西词派”的先驱者)的一段文字:“凡人作诗文,当为知我者讥弹,不当为流俗人貌誉。讥弹则受益,貌誉则受欺。”金埴因喜欢其中的深刻寓意,化为自题联.全联的意思是一昧吹捧的人不值得交为朋友,爱指正自身缺点的人才值得深交.这应该算作是处世之道的交友良言吧,偶决定以后多训斥人去,显得偶乃非常雅人也,忽忽~~




作者: 槐花社员    时间: 2006-9-6 16:54
莫放春秋佳日过
最难风雨故人来
===孙星衍

孙星衍(1753-1818)字伯渊,又字伯如.号渊如,薇隐,季述,江苏阳湖(今常州)人。乾隆五十二年进士,授编修, 改刑部主事,出为山东兖沂曹济道,兼管黄河兵备道、山东督粮道,权山东布政使。去官后 ,先后主讲扬州安定、绍兴戢山书院。著有《芳茂山人诗录》、《孙渊如外集》、《岱南阁 集》等多种。

[错语]这联最漂亮的地方就是用词简单自然,但回味无穷.简简单单的平常风景,这么结构下来,读着让人怦然心动.不需要华丽的语言,却产生出巨大的共鸣效果,佩服佩服.


欲知世味需尝胆
不识人情只看花
===梁奉直

梁奉直:具体生平不详,只知道是清朝写《楹联丛话》的梁章钜的伯父.

[错语]这副联是作者写来送人的,也是平中有味.算是作者的处世原则吧.上联说透了"危难见人心"的本质,下联读着有隐忍的味道.


高人自与山有素
老可能为竹写真
===赵之谦

赵之谦(1829—1884),原名铁三,后改名益甫,中年后定名为之谦,字叔,别号有憨寮、支自、梅庵、冷君、悲、无闷。斋室名二金蝶堂、仰视千七百二十九鹤斋等,浙江绍兴人。咸丰举人。官江西鄱阳,奉新知县。他在晚清艺坛上,是一位“诗、书、画、印”堪称四绝的全才.

[错语]这副自题联读来有自勉自负的味道.从作者的涉猎来看,着实风雅,这联中也有脱俗味道.寄情山水,载植竹物,仿佛有世外高人的感觉.整体上,按照严格标准来说,律不完整,不过不妨碍那股雅致的风韵.作者的性情在其中表露得含蓄,颇见情趣.
作者: 槐花社员    时间: 2006-9-7 13:53
安危他日终须仗
甘苦来时要共尝
===孙中山

孙中山(1866年11月12日—1925年3月12日),名文,字载之(乃自取“文以载道”之义),谱名德明,号日新,改号逸仙,幼名帝象,后化名为中山樵,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民主先行者,也是中华民国建国元勋,死后并在1940年被国民政府奉为国父。

[错语]这副联是孙中山写来赠黄兴的."仗"字是依靠的意思,上联是对黄兴的推崇,下联表达自己对战友的深厚情谊.整体读来慷慨从容,确实大有伟人风范.可惜后来两人终究分道扬镳,令人唏嘘感慨.这里还涉及个经常被讨论的对联知识问题,就是上下联用同韵落脚究竟如何,那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宝剑锋从磨砺出
梅花香自苦寒来
===佚名

此联来自《警世贤文》之勤奋篇。警世贤文是民间的俗语、警句等等,作者已无从考据了.

[错语]这副联流传极广,经常在介绍勤奋人物中被引用,也被很多人用作座右铭/格言来激励自身.用两个简单的事例来赞扬勤奋勤劳的生活/工作态度,易于理解体会.用很典雅的字眼讲深刻的哲理,不同层次的人都能理解和共鸣.


义则居先,利则居后
敬其所长,恕其所短
===陶行知

陶行知(1891年-1946年),歙县黄潭源村人,原名文睿,受王阳明“知行合一”哲学思想的影响,曾用名知行。后认为“行”在先,“知”在后,更名为行知。毕生都在大力推广平等教育事业和教育改革,是中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

[错语]这是1923年陶先生创立安徽公学时的校训,考虑到作为对联来看,偶把下联换下位置,不影响整体思想的情形下,更符合对联常规."义则居先,利则居后;恕其所短,敬其所长"上联写为人之道,不追名逐利,大义为先.下联是对人之道,要善于发现/尊重别人的优点,不要老盯着别人的缺点.行仁义之理,有博爱之心.大体是这副联的主题,也是陶先生的风骨写照.


作者: 槐花社员    时间: 2006-9-7 15:25
且有琴书乐
而无宠辱惊
===孙承泽

孙承泽,(1592-1676)明末清初藏书家、学者。字耳北,一作耳伯,号北海,又号退谷、退谷逸叟、退道人、退谷老人等。祖籍上林苑(今河北大兴),迁益都(今属山东)。崇祯四年(1631年)进士,官刑科都给事中。李自成攻克北京,任四川防御史。入清,官至吏部左侍郎,加太子太保、都察院左都御史。精于鉴别书画,家收藏颇富。在京师任职时,曾手抄经学书籍200余册,藏于“万卷楼”中。当时与河北梁清标以富藏书而著称一时。其藏书印有“北平孙氏研山斋图书印”等。熟悉明一代掌故。著有《庚子消夏记》、《己亥存稿》、《五经翼》、《春明梦余录》、《尚书集解》、《九州山水考》、《学典》、《四朝人物略》、《畿辅人物志》、《研山斋集》等20余种。

[错语]这副联看来只是寻常风雅句,但结合着作者生平,历两朝更替之乱,两朝入仕,被人谈及气节,这么读来,他引疾归居后的心态,总有点辩解和无奈的意思.


宝精神则本业固
谨财用而高志全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字义仍,号若士,又号清远道人,江西临川人。明代戏曲家.二十一岁时中举,文名渐隆,然屡应会试不第。万历十一年(1583)进士,历任南京太常博士、詹事府主簿、礼部祠祭司主事,与顾宪成等东林党人过往甚密。十九年因抨击朝政,被贬为广东徐闻县典史。二十一年被任命为浙江遂昌知县,任职5年。二十六年眼看横行不法的税监到来,他在北京述职后径直返回故里。晚年以茧翁为号。作有传奇《牡丹亭》《邯郸记》《南柯记》《紫钗记》,合称《玉茗堂四梦》。《牡丹亭》则是他的代表作。

[错语]这副联据说是写给他儿子的,见《与男开远》 ,多被后来汤姓人家作为家风家规.汤显祖为官时清廉,在这里,上联强调精神修养有助于成就事业,下联提醒注意物欲的贪求容易影响操守.从整体的思想上,值得推广.上联的"宝"字作修饰用,下联"用"字即家用,名词.


春随香草千年艳
人与梅花一样清
===徐霞客

徐霞客(1586-1641),明末江阴(今属江苏)人。名弘祖,字振之,号霞客。明地理学家、旅行家和文学家。少年好学,喜读奇书,博览古今史籍、图经地志。二十二岁起弃科举业,游历山川,写游记不辍。崇祯十三年(1640年)病倒于云南丽江,被人护送回乡。次年卒于江阴。其《徐霞客游记》十卷,为明代地理学的重要著作。

[错语]此联是作者题于张家港小香山梅花堂,语句清丽流畅,上联应景,下联自标,尤其为后人所传诵."香草"历来也代表高尚情操,加上"梅花"的风骨,无意于仕途的徐霞客,为自己的理想抱负游历,确实当得了这般气节.

作者: 槐花社员    时间: 2006-9-7 16:17
课子课孙先课己
成仙成佛且成人
===陈鸿寿

陈鸿寿(1768~1822),清代篆刻家。字子恭,号曼生、曼寿、种榆道人,曼公,曼龚,夹谷亭长,胥溪渔隐等,钱塘人。西泠八家之一。1801年拔贡,曾任溧阳知县、江南海防同知等职。能诗文,擅长书画,行草、篆书、隶书都有自己的风格。陈鸿寿好金石碑刻,收藏甚富;又以制作宜兴紫砂壶著名,人称其壶为曼生壶。著有《种榆仙馆诗集》、《桑连理馆集》,篆刻有《种榆仙馆摹印》、《种榆仙馆印谱》等。篆刻宗法秦汉玺印,旁及丁敬、黄易诸家,与陈豫钟齐名,称为钱塘二陈。浙派篆刻至陈鸿寿可谓发展到最高境界。学习他篆刻风格者甚众,有曼派之称。

[错语]这联最好处就是用很通俗的语言讲朴实之道,律人先律己.言简意赅,发人深省.为人者都应效仿.


崇尚读书承祖志
善于处世在人和
===刘振威

刘振威,笔名余学义,1917年11月生,广西平南人。广州大学计政班毕业后,又于华南联合大学政治系结业并留校任教,后长期在中山大学工作。为中国楹联学会名誉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广东省楹联学会副会长、广州越秀楹联学会会长兼会刊《联海论坛》主编、广西民间文艺家协会《文艺家》杂志社社长兼主编。

[错语]不知道偶搜索的作者是否正确,据说是嵌字联,估计是送给一叫"崇善"的后辈晚学的吧.老实说,这副联不甚喜欢,个人觉得说教味道太浓,用字无奇,少回味.适合一般人家用.


居安思危,省躬克己
实事求是,学问行知
===张文虎

张文虎(1808~1885年),字孟彪,一字啸山,号天目山樵,南汇人,住周浦旗杆巷(城隍庙东侧)。清同治年间由诸生保举训导(教育学官)。是清代后期校勘名家,数理学家.著有《舒蓺室诗存》。

[错语]上下联集两成语,上联后引李百药著《省躬赋》,下联后为当句自对,应作"勤学好问,先行后知".作者提倡为人要善于自身反省,在学习上要严谨踏实.这样的联古朴大方,治家治学都适合.

作者: 槐花社员    时间: 2006-9-8 02:51
本帖最后由 槐花社员 于 2009-12-10 15:06 编辑

身无半亩,心忧天下
读破万卷,神交古人
===左宗棠

作者简历前面有了.

[错语]这是左宗棠20岁时作的一首自勉联,当时左宗棠参加本省乡试,与哥哥同榜中举,这是他一生中在科举道路上获得的唯一一次功名.显然,当时踌躇满志,一副联写得意气飞扬,上联抱负千里,下联求知旺盛,后来果然成就一番大事业,不由得想起周总理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吴恭亨(<<对联话>>作者)曾就此联评价曰:"颇具西人冒险进取精神,他日文襄之功业,殆皆基此十六字。"


处世无奇,惟忠惟恕
治家有道,克俭克勤
===佚名

作者无从考究

[错语]有一副联"处世无奇但率真,传家有道唯忠厚",和上联大体一个理.这副联,大体来自俚语,自然朴素,适合作为家训.


恪勤在朝夕
怀抱观古今
===康有为

康有为(1858~1927),原名祖诒,字广厦,号长素、更生。广东南海县人,人称南海先生。光绪进士。授工部主事,未就职。近代维新运动中的领袖.戊戌变法后沦为保皇党.鼓吹并参与复辟,反对共和。著有《康南海先生遗著汇刊》、《万木草堂遗稿》、《康有为政论集》等.

[错语]集句联.上联见曹植<<浮萍篇>>:"浮萍寄清水。随风东西流。结发辞严亲。来为君子仇。恪勤在朝夕。无端获罪尤。在昔蒙恩惠。和乐如瑟琴。何意今摧颓。旷若商与参。茱萸自有芳。不若桂与兰。新人虽可爱。无若故所欢。行云有返期。君恩傥中还。慊慊仰天叹。愁心将何愬。日月不恒处。人生忽若寓。悲风来入怀。泪下如垂露。发箧造裳衣。裁缝纨与素。 "下联见谢灵运<<斋中读书诗>>:"昔余游京华。未尝废丘壑。矧乃归山川。心迹双寂寞。虚馆绝诤讼。空庭来鸟雀。卧疾丰暇豫。翰墨时间作。怀抱观古今。寝食展戏谑。既笑沮溺苦。又哂子云阁。执戟亦以疲。耕稼岂云乐。万事难并欢。达生幸可托。" 这个集句非常工整,意思也相辅相承,珍惜时光多学习,胸罗万象有远大志向.可见康老夫子之严己律自,值得学习.嘿嘿.
作者: 槐花社员    时间: 2006-9-8 15:42
本帖最后由 槐花社员 于 2009-12-10 15:06 编辑

水能性澹为吾友
竹解心虚是我师
===阮元

阮元(1764~1849)清代官吏、学者。字伯元,号芸台,别号雷塘庵主,晚号怡性老人.扬州市邗江县人。因其祖父应武举占籍仪征,故史称仪征人,久居扬州旧城选楼巷(今毓贤街8号)。历官山东、浙江学政,内阁学士,礼部、兵部、户部、工部等侍郎,浙江、河南、江西巡抚,漕运总督及湖广、两广、云贵总督,太子少保,体仁阁大学士。清道光十五年(1835),先后主刑部、兵部,兼署都察院左都御史。次年,任经筵讲官、殿试读卷官,教习庶吉士。十八年(1838),以老疾请退,加衔太子太保。阮元任职中,悉心办学,培养人才,扶掖后进。作会试副考官时,严格认真,许多有学问的人得以出类拔萃。博学融通,凡经史、小学、历算、舆地、金石、校勘等无不涉及,尤以治经名重后世。仕宦生涯50余年,虽忙于政务,但又从事学术研究,著述不辍。著有《山左金石志》、《两浙金石志》、《积古斋钟鼎彝器款识》、《十三经注疏校勘记》、《广陵诗事》等。

[错语]此联为集句,见唐代白居易<<池上竹>>:"穿篱绕舍碧逶迤,十亩闲居半是池。食饱窗间新睡后,脚轻林下独行时。水能性淡为吾友,竹解心虚即我师。何必悠悠人世上,劳心费目觅亲知。。 有改作“水能性淡真吾友;竹解虚心是我师。” 友水师竹,强调的是"性澹"和"虚心"的处世/学习之道,不过阮元外号叫"阮大烟锅",为人可不那么虚心性澹.在云南时改大观楼长联惹起公愤,后来写孟获讥笑南人更引起民怒,结果调任.言不由衷,这副诗联被他坑了,哈哈.


松间明月常如此
身外浮云何足论
===吉鸿昌

吉鸿昌(1895-1934)原名恒立,字世五。,河南扶沟人,中国抗日将领,民族英雄。早年参加西北军,以英勇善战升为旅、师长。1929年任宁夏省政府主席、国民党第十军军长、第二十二路军总指挥兼第三十军军长。193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天津继续进行抗日活动,同年11月9日被国民党复兴社特务刺伤被捕,24日在北平陆军监狱英勇就义。

[错语]集句联.上联见宋之问<<下山歌>>:"下嵩山兮多所思,携佳人兮步迟迟。松间明月长如此,君再游兮复何时。" 下联见白居易<<重题>>:"宦途自此心长别,世事从今口不言。岂止形骸同土木,兼将寿夭任乾坤。胸中壮气犹须遣,身外浮云何足论。还有一条遗恨事,高家门馆未酬恩。"  吉鸿昌将军借这组集句,表达自己胸怀如明月,视名利为浮云,事实上吉鸿昌将军也确实光明磊落,慷慨就义时直面行刑就可见一斑.


但得夕阳无限好
何须惆怅近黄昏
===朱自清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毕,字佩弦,号秋实,江苏东海人,中国现代散文家、诗人。主要作品有诗歌散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等。

[错语]重铸李商隐<<乐游原>>:"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把原句的惆怅意味变得充满对生活的热爱,也体现了作者对理想和事业的积极乐观进取精神.


人谁无过,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是亦足矣
我非爱财,来得明白,去得更明白,吾何慊乎
===周春华

周凤楞,字春华,清末人氏.

[错语]查作者的简历费了一番功夫,接没个结果,就估摸着写了几字.此联为作者题于学款经理处(老实说,不知道是什么地方),清末人吴恭亨在其<<对联话>>里有评论此联为:"似箴似铭,字字飞鸣。凡管公无公德者,读此应愧死无地。"在吴恭亨评论作者其他作品的话语中,知道是和吴恭亨大体同时代的人物."慊"字一作恨,一作满足.在此应作恨解.这副联的语言通俗,上联劝人守大礼而不用拘小节,下联劝人"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有恬淡生活态度在其中表露无遗.
(今日查到作者曾为澧县中学校教员,又任澧县学款经理处经理员.和吴恭亨有交情)
-----------------------------------------------------
第一卷完毕,真是个苦差,不过在其间学习了不少新知识,不枉费错大爷一番心思,恩恩,继续第二篇.
同时建议有心进步的孩子们也可以学错大爷用这种方式锻炼自己,效果蛮好的.
作者: 槐花社员    时间: 2006-9-9 06:52
二  轶事趣闻

虚心竹有低头叶
傲骨梅无仰面花
===郑燮

作者介绍前面有了

[错语]这副联的名气很大,意思也好理解.偶只说点其他观点.整体的主旨其实就是"傲骨无仰面,虚心有低头".作者很形象地借用竹叶梅花来指代,显得含蓄深刻,根本上代表了自己的做人原则.字语流畅自然,耐咀嚼,被N多人引用借鉴.


操存正固称完璞
陶铸含弘若浑金

作者如上

[错语]这是作者71岁时候的自题联.有个成语,"浑金璞玉",比喻人的本质淳朴纯真.在这里,上联说老郑的志向操守到老了依然端正稳固,象未雕琢的璞玉一样天然.下联说老郑坚持陶冶性情,同时保持自己的本质,大体意思和上联仿佛.整体的联语显得典雅庄重,不象过去的联流畅,多了些凝重敦厚,估计是岁数的原因.


仙风玉露争飘洒
密竹疏松斗老苍
===钱大昕

钱大昕(1728-1804),字晓徵、及之,号辛楣、竹汀,晚号潜揅老人。嘉定外冈人。清乾隆十九年(1754年)进士,曾任编修、侍读、少詹事,历充山东、湖南、浙江、河南主考官,广东学政。辞官后任钟山、娄东、紫阳书院主讲。凡文字、音韵、训诂、历代典章制度、官制、氏族、古今地理沿革、金石画像、篆隶、算术、历法等无不精通。编《天一阁碑目》2卷。著《经典文字考异》、《廿二史考异》、《诸史拾遗》、《方舆纪要地名考》、《十驾斋养新录》、《潜研堂全集》等。人言:"考史之功,号为清代第一".

[错语]上联有解释为"仙风玉露"为理想世界,"飘洒"为多行善事.偶以为"仙风玉露"没那么深远,结合着下联看对仗关系,大体就是虚指,吉祥的兆头不断呈现而已.下联有解释是勉励自己象松竹一样弥坚,这到可信.整体给偶的感觉象世外人说话,过于清高了.

作者: 阿错    时间: 2006-9-10 03:57
本帖最后由 阿错 于 2009-12-10 15:08 编辑

今人能为古人句
述者当知作者心
===张謇

张謇(1853-1926年),字季直,号啬庵,晚年自号啬翁,世人敬称为啬公。江苏南通人。清光绪状元,民初农商总长。提倡实业救国、棉铁主义、村落主义,名驰中外。对农林渔牧水利气象教育诸多方面之建树,多开风气之先,尤以垦荒植棉、兴修水利、发展教育最著成效。是中国近代著名的实业家、教育家.

[错语]上联大体意思是现代人能效仿古时候的人写书做事.下联典出<<论语.述而>>:"述而不作".朱熹注释云:"述,传旧而已;作,则创始也."<<礼.乐记>>:"作者之谓圣,述者之谓明".意思是现代人在学习古人的时候,要充分理解他们的意图,怎样来更好的继承.这样的主旨思想,在今人学习的时候,值得很好的贯彻.


坚韧卓绝为吾人本色
奋斗牺牲是我辈精神
===阮啸仙


阮啸仙(1897—1935年),原名熙朝,字建备,号瑞宗,别号晁曦,河源人。广东地区青年运动的先驱者之一,中共早期农民运动的重要领导者。

[错语]这联作于作者在担任中共中央农委委员期间,单说文学,味道寻常,声律上也没讲究,文字对仗上也有值得商榷的地方.比如"卓绝".不过其中的革命者的意气风发彰显无遗.


吃苦是良图,做苦事,用苦心,费苦劲,苦境终成乐境
偷闲非善策;说闲话,好闲游,磨闲功,闲人就是废人
===李甲秾

李甲秾,生平不详,解放前革命烈士,作品写于1927年任地下党期间.

[错语]上联意思,大体是"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按照作者的身份,解释为只有通过不懈的奋斗,才能体会胜利的喜悦或许更贴切.下联的意思,理解为通过一番规劝,指出珍惜光阴多学习,才能成就一番事业或许合适.整体的语言通俗而有大志,激励性很强.尤其是最后一句,"闲人就是废人",掷地有声.
作者: 阿错    时间: 2006-9-10 05:17
本帖最后由 阿错 于 2009-12-10 15:09 编辑

万卷古今消永日
一窗昏晓送流年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省绍兴市)人。南宋爱国诗人。著有《渭南文集》,《剑南诗稿》,《放翁词》,《南唐书》,《老学庵笔记》。也擅于书法,书论有《论学二王书》。传世之作有《苦寒帖》、《怀成都诗帖》等.

[错语]这是作者晚年辞官后于所居"老学庵"的自题联.出自自己的诗作《题老学庵壁》诗:“此生生计愈萧然,架竹苫茅只数椽。万卷古今消永日,一窗昏晓送流年。太平民乐无愁叹,衰老形枯少睡眠。唤得南村跛童子,煎茶扫地亦随缘。”上联的前面表述了看的书多且内容广泛,因而沉迷.下联则形象的描绘出读书的态度专注,废寝忘食.全联展现出了作者一生勤学的精神,"活到老,学到老."


仰止弥高,快睹贤关登圣域
大观在上,好从人境达天衢
===王畿

王畿(1498—1583),字汝中,号龙溪,山阴(今绍兴)人。明阳明学派主要成员之一。年轻时豪迈不羁。嘉靖二年(1523),因试礼部进士不第,返乡受业于王守仁。五年会试中武,未参加廷试,协助王守仁指导后学,时有“教授师”之称。为王守仁最赏识的弟子之一。八年赴京殿试,途中闻王守仁卒,奔广信料理丧事,服心丧三年。十三年中进士,官至南京兵部主事,进郎中,因其学术思想为当时首辅夏言所恶而被黜。罢官后,来往江、浙、闽、越等地讲学40余年,所到之处,听者云集,年过80仍周游不倦。其思想以“四无”为核心。认为心、意、知、物只是一事,若悟得心是无善无恶之心,则意、知、物皆无善无恶。主张从先天心体上立根,而不注重“致良知”的功夫;强调自由自在的处世态度。其著述和谈话,后人收辑为《王龙溪先生全集》22卷。黄宗羲认为其学说近于释老,使王守仁之学渐失其传。

[错语]此副联是作者题于淳安瀛山书院大门之作.上联前句典出<<论语>>:"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後!夫子循循然善诱人:搏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 ".整体意思大体为需要学习的东西太多太渊博了,应多勤勉而求上进;下联前语典出《大观舞》,取《易.彖》曰:"大观在上。观天之神道而四时不忒也。"整体意思大体为在广袤的世界里,体会更深层次的知识境界.全联的意思颇有"学海无涯"的味道,鼓励人们奋学的精神,使整体的意境升华.


人只此人,不入圣,便作狂,中间难站脚
学须就学,昨既过,今又待,何日始回头
===杨昌浚

杨昌浚(? - 1897年)字石泉,湖南湘乡人。太平军起,以诸生从罗泽南治团练,有功,迁知县。从左宗棠征,平浙,累擢布政使、浙江巡抚。后数迁至陕甘漕运总督,於1884年法人扰海疆时,帮办军务,佐左宗棠、张佩纶会办。

[错语]吴恭亨<<对联话>>记载,此联是作者题于杭州万松书院.然而偶收索发现另有说为是吕留良题湖南长沙城南书院的联.不知孰可信.姑且不深究.就说这副联吧.上联谈到了不学和学的区别,"狂"应作无知解释.下联强调学习上不要偷懒懈怠,有"明日复明日"那首诗的味道.全联大体讲述的不过就是学习的重要性,要珍惜有限的光阴.不过在用字上的口语化上,增强了效果.
作者: 槐花社员    时间: 2006-9-10 17:05
研六经以训世
括万妙而为师
===李汝珍

李汝珍(约1763一约1830年),字松石,号松石道人。直隶大兴人,清代小说家。著有《镜花缘》.

[错语]此联出自《镜花缘》第二十一章回.六经是《诗经》、《尚书》、《仪礼》、《乐经》、《周易》、《春秋》."训"解作"教诲",但整个上联意思应是勤学习儒家经典来报效社会,采纳涉猎百家之长才能辅导别人.这联适合送教师,恰好今天是教师节,赫赫.


斯文本圣道渊源,须效百川学海
此地即人才基础,毋忘一篑成山
===戴云蒸

戴云蒸,四川璧山人,清光绪年最末一科秀才.其余具体不详

[错语]此联撰写于作者所办的私塾.上联后典出杨雄<<法言.学行>>:"百川学海而至于海";下联后典出<<书经>>的<<尚书.旅獒>>:"为山九仞,功亏一篑".读书是成材的基础,要日日进取.在这里从基础学习,不要功亏一篑.可见作者对莘莘学子的一番苦心.

作者: 槐花社员    时间: 2006-9-11 16:07
学似秋禾须结实
文如春树自生花
===马征麟

马征麟,字素臣,安徽怀宁人.清末任太平(今黄山区)教谕,主讲该县仙源书院.著有《怀宁县志》,1869年曾为当时长江水师防务需要而测绘《长江图》.

[错语]此联题于仙源书院,用以勉励学子.偶的理解是,在上联中,这里的"结实"是结果实的意思,不是说结构紧密,而是说学习了要有所收获.下联的意思写文章只要立意清雅自然就有可观之处.用语的比喻生动.

文亦何奇,只如蜂蜜蚕丝,食古自化;
学能成实,便是凤毛麟角,异代同钦。
===马征麟

[错语]这副联也是为那书院的学子题的.意思大体是在学习古人的时候不要拘泥,要融会贯通.学习有了收获后,就是受人尊敬的稀有栋梁之才."蜂蜜蚕丝"的比喻用得新奇.据说这副联被不少学生抄置于案头,以作座右铭。


景仰高山同跂鹤
初闻出谷有新莺
===江肖楠

江肖楠(1886-1956),字锡材,福建省清流(今连城)县塘前乡迪坑村人。少时聪敏好学,青年时期肄业於最早开办的师范学校.毕业后任高等小学国文教员.

[错语]此副联是作者1936年间执教长汀(今连汀)四堡雾阁完全小学时,小学名"景初",故作鹤顶格嵌字联."跂鹤"本意是鹤踮脚的状态,这里用来切景仰之形.全联嵌字生动自然,把求学的学子们比喻为"跂鹤"和"新莺"也十分形象.读来有勉励学子努力成材的循循善诱感觉.

作者: 槐花社员    时间: 2006-9-12 04:11
本帖最后由 槐花社员 于 2009-12-10 15:06 编辑

雾中隐豹还凭雨
阁上图龙待点睛
===江肖楠

[错语]这联同上,也是嵌字的鹤顶格.雾阁是地名.上联的"雾中隐豹"见刘向《列女传》卷之二 贤明传 《陶荅子妻》"陶大夫荅子之妻也。荅子治陶三年,名誉不兴,家富三倍。其妻数谏不用。居五年,从车百乘归休。宗人击牛而贺之,其妻独抱儿而泣。姑怒曰:“何其不祥也!”妇曰:“夫子能薄而官大,是谓婴害。无功而家昌,是谓积殃。昔楚令尹子文之治国也,家贫国富,君敬民戴,故福结于子孙,名垂于后世。今夫子不然。贪富务大,不顾后害。妾闻南山有玄豹,雾雨七日而不下食者,何也?欲以泽其毛而成文章也。故藏而远害。犬彘不择食以肥其身,坐而须死耳。今夫子治陶,家富国贫,君不敬,民不戴,败亡之征见矣。愿与少子俱脱。”姑怒,遂弃之。处期年,荅子之家果以盗诛。唯其母老以免,妇乃与少子归养姑,终卒天年。君子谓荅子妻能以义易利,虽违礼求去,终以全身复礼,可谓远识矣。诗曰:“百尔所思,不如我所之。”此之谓也。  颂曰:荅子治陶,家富三倍,妻谏不听,知其不改,独泣姑怒,送厥母家,荅子逢祸,复归养姑。"后来多应"隐豹"代指爱惜其身.全句的意思大体是学子们在保持自身素养的饿同时要多学习上进.下联的"阁上图龙"取典于宋朝的龙图阁学士,龙图阁学士是古时对荣誉或才能的肯定后加封的文学侍从官,相当于图书观官长,官衔大约在尚书左右.全句的意思是要在读书上有所作为,还需要多努力.结合着典故这么解释下来,嵌得很工雅.不过按照现代人的知识来阅读,太阳春白雪,不容易理解.


读书诚似衔泥燕
治学当如酿蜜蜂
===孙皖樵

孙皖樵 1926年生,安徽人。中国楹联学会会员、安徽诗词学会会员、安徽省楹联学会会员。

[错语]刘秉忠《留燕》“衔泥旧燕垒新巢,来往如辞曲折劳,蜗舍虽微足容尔,画梁争得几多高。”作者的出发点推陈出新,上下联类似诗种的合咏,用人们所熟悉的场景,形象地比喻出了学习上要勤劳,坚持不懈,才能有所收获.语句易懂而不流于俗,且生动传神.


入门步步高,只好提前行大礼
出邸声声慢,不须过早开锦囊
===佚名

云南元阳四中,坐落在一个小山坡上,坡陡路滑,每遇下雨,常有学生摔倒,故有佚名者戏联.<<步步高>><<声声慢>>均为词牌名,“行大礼”指摔得跪倒,“开锦囊”指摔时撕破衣裤。此坡后来被修成水泥阶梯路,学生们再不用为路滑易摔而叫苦。原来的戏联被改为:" 入门步步高,欲抵蟾宫须努力;出邸声声慢,要通世事得虚心".

[错语]此副联诙谐形象,活脱勾勒出学校的恶劣环境和学生求学的艰辛,然而读着却展现出了读书人的乐观天性.有从结合改后联评论为劝勉学生们在校读书要努力,出门入世后要虚心,偶诚不以为然.就觉得不过是苦中作乐的求学态度,用不着上纲上线,非要套上个大帽子来迎合某些人的目的.
作者: 槐花社员    时间: 2006-9-12 16:51
不免催科,须知颗粒皆民命
何能抚字,但恤涓埃亦惠心
===常大忠

常大忠,号二河,清顺治进士,人安徽潜山县令.康熙3年自捐俸创建三立书院,有正屋3间,两廊各1间,左右书舍4间。又捐买田46亩,坐落西厢莲花塘,岁租稻80石,除完粮外,余供掌教薪水,一时称为盛事.乾隆5年,知县魏其瑸重修,知县捐助席延纸张笔墨,奖励士子,先移置小河沿,后移城内,改名潜岳,后又改名天柱书院。

[错语]此副联是作者自题的官署联."抚字催科'旧指地方官员的治政.催科是催收租税,旧租税有科条法规,故称为科.抚字就是指安抚体恤百姓.上联意思大体是要认真完成收租税的任务,同时注意不滥征收,严格按科条办理.下联的意思大体为要多体恤民生,争取多为百姓多尽力多谋福利.全联体现了一个为官者的自律,言辞诚恳,令人信服.语感稍微欠缺,朗读着不太流畅.


赃官贪婪,将图富也!孰知后代不贤,以一掷弃千金,枉自遗百般唾骂
良吏清操,岂望名哉?实痛小民所苦,守千天如一日,难尽保万姓平康
===常大忠

[错语]这副联也是作者在潜山县时候的自题官署联.全联上下采用强烈对比,上联鄙弃为官贪者,虽得到一时富贵,但终究要被人唾骂,还祸及后人也道德沦丧.下联是说为官的目的就是希望老百姓过上好日子.老百姓太苦了,只能尽力为他们多做点事.整体读来铿锵有力,情真意切,有悲天悯人之心.同时显示了自身的操守志向.


案有春秋笔
门无暮夜金
===罗绮

罗绮(1617-1667)字守章,福州人.康熙举人.1663年出任安徽太湖知县.

[错语]此副是作者的书房联.关于"春秋笔",有个故事:齐国有个叫崔杼的人,把君王姜光给杀了,史官记下五个字:崔杼弑其君。大权在握的崔杼马上把史官杀了。这时史官的二弟抱着竹简赶到,在上面又书:崔杼弑其君。崔杼把他也杀了。三弟接着赶到,又杀,又有人到......最后是崔杼害怕了。 自此,史官们便被称作“春秋笔”。"暮夜金"出自于《后汉书.杨震传》。相传杨震在任东莱太守的途中路过昌邑,昌邑县令王密是杨震的下属知道这是逢迎巴结杨震的好机会,于是在当天晚上带了黄金十斤,悄悄地前去拜访杨震,杨震拒不接受。王密以为杨震是假装推辞,就说他到这儿来没有人知道。杨震义正辞严地说,天知,地知,我知,你知,怎么能说没人知道呢?王密听后,十分惭愧,只好把礼物带走。 全联借用两个典故,表现自己的为官之道和个人操守.简洁庄重.

作者: 槐花社员    时间: 2006-9-13 12:30
爱半文不值半文,莫谓世无知者
作一事须精一事,庶几心乃安然
===钱沣

钱沣(1740-1795)字东注,一字约甫,号南园,云南昆明人.清朝著名的清官、书画大家。乾隆36年进士,授翰林院检讨,历官通政司副使,提督湖南学政、江南道监察御史监察御史、通政司参议加太子太保、吏部尚书、协办大学士。时和珅用事,钱沣曾当面指责。又曾上疏弹劾过陕西总督毕沅、山东巡抚国泰等人的贪污营私案,因此《清史稿》中赞他“以直声震海内”。

[错语]钱先生为官清贫,这副联可以说是他的自警自约.上联说为官之清,贪财的人哪怕就半文,人品也低下.手脚再隐蔽也会暴露丑陋行径.下联说为官(做事也可)之勤,做事不可随便苟且,"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认真细致做事了心里才安然.全联可见钱先生为人,寻常字句里,见清廉勤勉本色,处世也谨慎踏实.


政简入琴堂,常对一泓秋水
心清在茅屋,平分万户春光
===师范

师范(1751-1811年),字端人,号荔扉,又号金华山樵,大理弥渡白族人。祖籍山西,先祖在洪武年间随傅友德征云南,就在弥渡定居。乾隆举人。官望江知县。有《滇系》.《金华山樵前后集》、《二余堂诗稿》、《二余堂文稿》、《抱瓮轩诗文汇稿》等.擅书画.

[错语]师先生为官清廉,体恤民情而不媚上,平日多资助贫寒学子,以琴书自娱.这副联,基本就是他日常生活的写照,上联在政闲中自娱以修身,从政惟简;下联在闲暇里关心民众,与民同乐.戒奢安贫.整体格调高雅而有风骨.


贪亦何难!只凭天理照来,这般作孽钱,剜肉医疮,怎叫子孙受用
酷真不可!须把良心勘去,那个无情棒,敲肤挟髓,枉担父母称呼
===魏其瑸

魏其瑸,字灿如,号朴安,顺天府大兴(北京一带)人.雍正进士.人安徽潜山县令.接任于常大忠,多发展地方文化,重修天柱书院.

[错语]此联是作者的自撰官署联,颇有前任常大忠的风范.这幅廉正联,用喻深刻大胆,痛贬贪赃枉法习气,告诫为父母官者,不可剥削民众,违背天理还祸害子孙.整体读来酣畅淋漓,在讨伐官场腐败习气的同时自律自省,有金石之声.难怪魏先生离任后,老百姓自发为其立"去思碑",可见先生之言行一致.
作者: 槐花社员    时间: 2006-9-13 14:47
勤补拙,俭养廉,更无暇馈问送迎,来往宾朋须谅我
让化诤,诚去伪,敬以告父兄耆老,教诲子弟各成人
===陈文述

陈文述(1771-1843)原名文杰,字隽甫,号云伯,别号退庵、颐道居士等,浙江钱塘(今杭州)人。清嘉庆五年举人,官全椒、繁 昌、昭明、江都、崇明等知县。著有《碧城仙馆诗钞》八卷、《颐道堂诗选》十四卷、《西 泠怀古集》十卷等多种。

[错语]此副联是作者任江都知县时题的官署联.上联表示自己要勤廉修身,谢绝官场上和人际关系中的逢迎走访.下联表示自己要谦虚忍让,保持纯真,并劝戒其他人也要这么来培育子弟成材.整体读来如德高望重的长辈在殷切关怀,十分感人.然而事实上却是这位标榜着清廉的陈同志,喜欢攀援权贵,善于钻营,先在河工上当差,很捞了一笔钱,后来为官也不廉洁.效仿袁枚收女弟子算是新潮了,却附风雅,集女诗人作品,借当时女诗人顾太清的名写诗,伪称是人家赠送给他的.被揭露后怀恨在心,污蔑顾和龚自珍有染.其行径卑劣,再看下这幅顾作正气凛然的对联,哈哈哈!


我如卖法脑涂地
尔敢欺心头有天
===桂超万

桂超万(1784-1863),字丹盟,贵池(今属安徽)人。道光进士,官至福建按察使。著有《敦裕堂文集》。 《养浩斋诗集》。

[错语]很少见这样赌咒发誓的对联,哈.这是作者自署于滦平县公堂上的.上联用俗语"不得好死"式的誓言,保证自己要廉洁奉公.下联是警告其他人要遵纪守法.这样的联挂在公堂上昭示,显示出了作者莫大的决心,却是凛凛生威,令作奸犯科者胆寒.


我本不会为官,做一日和尚撞一日钟,事事从天理民情讲究,四面八方都顾到
尔等切莫缠讼,犯什么法律为什么罪,时时存我是人非思想,拖年累月总吃亏
===桂超万

[错语]这副联也是作者写来题官署的.非常口语化,言辞也显得诙谐生动,琅琅上口如念叨家常.据说作者确实说到做到,"平生无愧此语".不过这联的直白也导致了结构上有瑕疵.首句上欠对仗,还重复了一个"我"字.本来这些小问题都可以修改避免的,估计作者是一时兴起吧,洋洋洒洒一挥而就,少琢磨了下.
作者: 槐花社员    时间: 2006-9-14 14:33
从田间来,愿问吾民疾苦
后天下乐,试观曩哲襟怀
===郭柏荫

郭柏荫(1805-1884) 字远堂,福建侯官人。道光壬辰进士,官至湖北巡抚,署湖广总督。有《石泉诗集》。

[错语]此联题于江苏巡抚大堂.上联告诫自己要多深入民间,关心民生疾苦;下联借"先天下之忧而有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表达作者甘愿效仿前辈先哲的胸怀,尽力为民.全联着重"以民为本",同时勉励自身清廉为政,颇有气度.偶搜索了下网络,下联都是"后天下乐,试观案哲襟怀",然而从全联的主题思想,"曩"(音"朗")字做向日,过去那时候一类的意思."曩:久也——《尔雅》 ","曩哲"显然才符合追慕的先哲的解释,"案"字不合理.


念厥职非轻,休戚与六邑相关:曰慎,曰清,曰勤敏
求斯心可问,是非唯群言是度:不宽,不猛,不因循
===佚名

作者为清代宁波府郡署某任太守.具体不详.

[错语]有版本上联最后为"勤勉".终选择"勤敏".上联出自【裴注三国志】卷十八 魏书十八==王隐晋书曰:绪子秉,字玄胄,有俊才,为时所贵,官至秦州刺史。秉尝答司马文王问,因以为家诫曰:“昔侍坐於先帝(司马昭),时有三长吏俱见。临辞出,上曰:‘为官长当清,当慎,当勤,修此三者,何患不治乎?’...联句的意思大体可解释为为官的职责重大,关系着百姓的生死存亡,办事要慎重,做人要清廉,为公要勤劳; 下联出自《中庸》==仲尼曰:"善哉!政宽则民慢,慢则纠之以猛。猛则民残,残则施之以宽。 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政是以和." 联句的意思大体是作官必须要群策群力,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处理事情的时候要掌握好火候,公平合理,而且不要墨守成规. 全联当为作官者必读守则,或者叫行为规范吧,哈.


门前莫约频来客
座上同观未见书
===楼钥

楼钥(1137—1213),字大防,一字启伯,号攻愧主人,明州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孝宗隆兴元年进士,调温州教授。乾道五年以书状官随舅汪大猷使全。累官知温州。光宗朝,召为考功郎,改国子司业,累迁中书舍人兼直学士院,给事中。宁宗受禅,迁吏部尚书,因忤韩侂胄,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寻知婺州,移宁国府,仍夺职致仕。侂胄诛,起为翰林学士,累迁签书枢密院事、参知政事。嘉定六年卒,年七十七。赠少师,谥宣献。有《攻愧集》一百二十卷、《范文正公年谱》等。

[错语]这是作者自题的书斋联,由于作者有收藏书的爱好,所以在这里的理解,可以是不愿与俗人(或许是那些趋炎附势的钻营之徒)多来往,徒然浪费光阴.只愿和高雅的朋友,一起来分享读好书的快乐.全联语句自然流畅,饶有高雅情趣,可以理解为对无聊者的一道闭门羹,也可以看作是作者的做人信条.

作者: 槐花社员    时间: 2006-9-14 15:46
宁退热官思烂熟
聊支冷俸就清闲
===金埴

作者介绍前面有了

[错语]这是作者为堂弟孙子金兆珑写的赠联.盖因金兆珑曾官济阳令八个月,力请解职.任山阴教谕.既留在家乡,又避免官场争斗.全联典出北齐《王晞传》。原文是:帝欲以晞为侍中,苦辞不受,或劝晞勿自疏。晞曰:“我少年以来,阅要人多矣,充拙少时,鲜不败绩。且性实疏缓,不堪时务,人主恩私,何由可保,万一披猖,求退无地。非不爱作热官,但思之烂熟耳。”全联用典自然,隐隐有赞赏语气,金兆珑非常喜欢这联点破他处世之道.


人皆谓之狂生
我终当以乐死
===叶酉

叶酉,字书山,安徽桐城人。生卒年均不详,约清高宗乾隆十九年前后在世。少不喜为科举文。家贫,尝为童子师。志行坚确,不妄与人交。读书奋发,虽雪夜不辍。乾隆元年,(公元一七三六年)由国子生荐举博学鸿词。四年,成进土,改翰林院庶吉士。历提督湖南学政,洊升至左庶子。酉邃于经学,师同里方苞。著有《春秋究遗》十六卷,《诗经拾遗》十三卷,均《清史列传》并传于世。

[错语]此联是上平下仄句.上联是因为作者作者教学生时,教他的学生们要敢于质疑,被一些人称他为"狂生",所以上联相当于是作者关于对此事的记叙.下联表明了作者坚持原则,愿终老于事业的精神.全联读来大气且诙谐,尤其是最后的"狂生"对"乐死",有无情对味道.确实有狂生本色.


笼鸡有米汤盘近
野鹤无粮天地宽
===黄河清

黄河清,字浚如,海南儋州人。乾隆二十六年中恩科进士。因不善于官场逢迎(有说为不熟悉宫廷礼仪)而遭人诬陷,便请辞侍高堂获准.回家后设馆交书,造就很多有用之才.

[错语]这是作者教书后写的书斋联,有"无官一身轻"的自由感觉.表明自己不适合官场,宁可清贫也要自由身的思想.比喻用得形象贴切.在官场上,虽然衣食无忧,但始终不自由.据说后来皇帝又派人来邀他出官,他用守丧为借口推辞了.使臣就用这副联作为回复带回,于是别人都把他称为"野鹤进士",由此可见,作者言行一致,确实是出世之人.

作者: 槐花社员    时间: 2006-9-15 03:13
于世无争,冷署归来安晚节
与人为善,热肠到老励初心
===周日京

周日京(1780-185?)字家景,号星垣,湖南衡阳醒狮人,清嘉庆已卯举人, 系宋周子濂溪(周敦颐)二十三世裔孙。 清道光十三年,官靖州会同县训导,著有《晴窗文集》、《朗江课士录》。

[错语]此联作于1852年,周先生以72岁高龄归乡教子孙自娱,某日在书房读书而作其生平.上联里,由一"冷"字,表明自己厌倦官场宦旅,甘愿做个与世无争的清闲人.下联里则表明自己愿意在"与人为善"的原则下,尽自己所能,做能造福民众的事.整体联语朴实自然,不过偏于直白而少了些回味.


论事本论心,须各平心处事
欺人即欺己,切毋矜己凌人
===贺萱

贺萱,字渠芬,好牧堂,安徽宿松人氏.咸丰举人不入仕途而归隐授徒,有"此邦大贤"的美誉.被门人私谥为"东群先生".

[错语]"论心",原书上按照《荀子.非相》:"故相形不如论心,"解释为倾心研究.不过结合着全联看,上联偶觉得应该解释为做一件事,其实就是在体现自己的本性.应该尽量公正的去做.下联的意思大体可以解释为害人其实如同害了自己,至少害了自己本性.不要把自己凌驾于别人之上.整体的意思,就是劝人要谦虚谨慎的处世之道.全联的字眼上,事和心,人和己,使用上有点小技巧.


天道好还,盈亏试看当头月
人言何恤,来去浑如过耳风
===贺萱

[错语]上联首句见《老子》:“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后句用月亮的圆缺呼应前句,大意是人世间的事自有得失.下联的意思则大体为对于别人不公正的评价就不用放在心上.
全联基本上是教人处世要随和,不要太计较个人得失和旁人闲话,两个比喻都用得十分精彩.尤其是上联,很喜欢.
作者: 槐花社员    时间: 2006-9-15 04:13
生来骨格等梅花,非独傲霜犹傲雪
老去性情如野鹤,只因耽水复耽山
===贺萱

[错语]等,等同,作如解释.耽,作沉迷沉湎解释.作者这副联,基本上是对自己不从仕的解释.生来有傲骨,不愿意卑躬屈膝而忍受官场上的拘束,还是适合寄情于山水,做闲云野鹤似的淡泊人物.整体格调及用词皆高雅含蓄,结合作者生平,确实令人仰慕.


随分度年华,功名富贵,总属空谈,且放怀吟两首新诗,酌几杯浊酒
化工谁主宰,雪月风花,无非梦幻,果何处寄一身傲骨,涤满腹愁肠
===陈桂山

陈桂山,字馨斋,安徽淮南人氏.光绪年秀才.科举考试取消后行医为生.

[错语]这是作者在行医期间,为自己书房"随化斋"所作的鹤顶嵌字联."随化"二字见《管子.宙合》:“所贤美于胜任者,以其与变随化也."后多用"随化"指顺应时世局势."化工"大体类似"造化".全联的内容紧扣着书斋名字的含义来铺陈,上联里有避世的写意,仿佛尽缘分任意平生.然而下联笔锋一转,终究有几分掌握不了命运的失落.可以看成是那个时代的普通知识份子的苦恼吧.


交满四海,乐道人善
胸罗万卷,不矜其才
===李宝淦

李宝淦(1864-1919),字经彝,号经畦,江苏武进人,曾任湖南提学使.辑录《诸子文粹》,著有《三国志平议》等.

[错语]广交朋友的同时,要善于发现和学习别人的优点和长处;读了再多的书,也不能骄傲自满,毕竟"学海无涯".全联不仅是学习之道,也是处世之道.两者间,存在着必然的辩证联系.这样的八言联,古朴有韵,尤其值得学习的是用字上的简练.

作者: 槐花社员    时间: 2006-9-15 06:52
事到万难,必须放胆
理无两可,总要平心
===陈纪善

陈纪善,字吉甫.清末民初人士,吴恭亨《对联话》 有记载为其友人.其余不详.

[错语]这副联寻常,可以省略为"事到万难须放胆,理无两可要平心".事情到了绝境,不如放手一搏;真理就一个选择,平常心去对待.张大千曾仿制一联;"人到万难须放胆,理当两可要平心".下联转了个味道.


遵道而行,光昭孔惠
贤人之业,利涉大川
===邓惠川

邓惠川(1883-1940)号遵贤,四川荣昌县人.民国初迁古蔺县二郎滩定居,善酿酒.当地乡绅雷辅章根据邓惠川的为人处世、经营思想及方法等,撰联称颂其人品和职业道德,並采用"鹤顶格"和"凤尾格"的嵌字手法,将"遵贤''、"惠川"冠綴于联语首尾。该乡绅事迹不详.

[错语]《中庸》:“子曰:''素隐行怪,后世有述焉,吾弗为之矣.君子遵道而行,半涂而废,吾弗能已矣.君子依乎中庸,遯世不见知而不悔,唯圣者能之. ''"上联夸奖邓老板遵循孔孟之仁道,诚信经营;下联祝福其财运亨通,生意兴隆.难得的是嵌得自然典雅,也容易理解.


莫对失意人而谈得意事
从来有名士不取无名钱
===陶顺甫

作者生平不详,估计也是吴恭亨同时代人物.

[错语]这副格言联在上下联中用反差对比,给人的印象就显得特别强烈.得意而不轻狂,可避免节外生枝;爱惜自身羽毛,就不贪不正当的利益.全联也是处世之道的良言.下联典出清代廉吏于成龙的《新民自省六戒》:“从来有名士,不用无名钱".


德从宽处积
福向俭中求
===王时敏

王时敏(1592—1680),初名虞赞,字逊之,号烟客、别号偶谐道人,晚年归隐后自署归村老农、西庐老人,人称西田先生.官至太常寺少卿。明亡后居家不出,寄情翰墨,开创了“娄东画派”。

[错语]这是条标准的治家格言.简练质朴,虽然没什么推陈出新,但符合人家之道,适合寻常人户采用.

=============
第二卷完毕,累杀偶也!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9-16 15:08:29编辑过]


作者: 槐花社员    时间: 2006-9-16 16:32
三  名人佳语


黑发不知勤学早
白首方悔读书迟
===颜真卿

颜真卿(709-785),字清臣,世称颜平原,颜鲁公等,出生於陕西省长安县敦化村(西安市郊)一个世家望族。北齐颜师古的七世孙。他为官忠介耿直,刚正不阿,一生为国家的统一、安定而不懈地与权奸杨国忠,卢杞等人针锋相对,在“安史之乱”中与安禄山,李希烈等叛乱分子进行顽强不屈地斗争,最终以身殉国。其政治,书名“照若明”(欧阳修语),历代传颂,仰之弥高。

[错语]这副联估计是后人摘录于颜真卿的《劝学》:“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和《长歌行》里的"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有异曲同工之意.虽然颜老这诗格律不工整,但对仗还稳,朗读着也流畅,难怪被后人引为劝学格言.全联上下对比着增加劝学效果,告诫人们珍惜光阴.


壶公山下千钟粟
延寿溪头万卷书
===徐寅

徐寅(869-938)字昭梦,福建莆田人。唐朝乾宁第进士,授秘书省正字。闽中王审知辟佐幕府。为唐末至五代间较著名的文学家,尤擅作赋。早年所作《人生几何赋》、《斩蛇剑》、《御沟水》等,远传至渤海等国,其人皆以金书列为屏障。然而,他却屡举进士不第,至唐末方得以“榜上有名”。其试场所作《止戈为武赋》亦传诵一时。五代时依王审之,不得志,归隐家乡,卒。著有《探龙集》等.

[错语]联中的"壶公"是莆田最高山,"延寿"是作者所居住的村名."千钟粟"本来是指从仕,在这里应该是指作者田园自足吧.作者归隐后在故乡筑万卷楼以藏书,为此楼题联如此.作者平生不得志,归隐后心态转平和,在联中体现得平和自得,算是看破红尘吧.值得一题的是,这是有记载可考证的早期对联之一.


断送一生唯有
破除万事无过
===王安石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封荆国公。抚州临川人,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 庆历二年(1042)进士。在仁宗、英宗两朝,他在许多地方担任过地方官,也曾在中央部门任职,1069年为参知政事,主持历史上著名的熙宁变法。但他的一套激烈变革
的政策措施,既触犯了士大夫集团以及富商豪绅的利益,又与封建官僚制度不相适应,造成很多流弊,招致强有力的反对,几起几落。后期退居江宁。在司马光全面废除新法后不久,忧愤而卒。有《临川集》。

[错语]这是副隐字联,《梦溪笔谈》之《续笔谈》----韩退之诗句,有“断送一生唯有酒”,又曰:“破除万事无过酒”。王荆公戏改此两句为“一字题”四句曰:“酒,酒,破除万事无过,断送一生唯有。”不损一字,而意韵如自为之。 由此可以把这联看作是藏尾联的最早记录."过"字平声,作超过,过于.错某好酒,故当这联为劝戒阅,然后忘记,哈.


台榭如富贵,时至则有
草木似名节,久而后成
===苏轼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诗词开豪放一派,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宋嘉佑二年(1057年)进士,曾官礼部尚书,翰林学士等职。

[错语]作者被贬谪到湖北黄冈任团练副使后,筑室于东坡,因此自号东坡居士,所建堂舍因在雪中落成,故命名雪堂,此联是集卢秉传语成此堂联。《宋史》卷331卢革传所附卢秉传云:“秉,字仲甫,胥隽誉尝褐蒋堂坐池亭。堂曰:‘亭沼粗适,恨林木未就尔。’秉曰:‘亭沼如爵位,时来或有之。林木非培植弗成,大似士大夫立名节也。’堂尝味其言。”  全联的意思大体是说台榭这样的建筑,只要有了钱,马上就能造起来.而园林中的那些花草树木却不是立刻便能长成,需要十几年或数十年的生长时间.其实把这形象的比喻一截去,主题思想也就显出来了:"富贵时有,名节久成".作者久经宦海沉浮而依然超脱,说出此风霜语实在是有感而发.


作者: 槐花社员    时间: 2006-9-17 02:35
鸟识玄机,衔将春来花上弄
鱼穿地脉,挹将月向水边吞
===朱熹

朱熹(1130--1200)字元晦,又字仲晦,晚号晦翁,云谷老人,沧洲病叟,遁翁,别称紫阳。南宋诗人、哲学家。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继承了北宋程颢、程颐的理学,完成了客观唯心主义的体系。认为理是世界的本质,“理在先,气在后”,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学识渊博,对经学 、史学、文学、乐律乃至自然科学都有研究。著有《晦庵词》。

[错语]这副联原本题于福建漳州芝元寺,寺毁而联存,可见文字才千古啊.因为地址的原因,所以这副联在构思上也有禅韵.,颇见自然情趣和哲学理趣,玩味十足.当然流传下来的主要原因还是用字上饶富情趣,"识/衔/弄/穿/挹/吞",用得灵动而有生机,拟人化的手法自然老道,读来赏心悦目.


佳山佳水佳风佳月,千秋佳地
痴声痴色痴梦痴情,几辈痴人
===朱元璋

朱元璋(1162-1227),明朝开国皇帝。本名重八,又名兴宗,字国瑞,濠州钟离人。喜好对联.

[错语]这副联是朱元璋赐金陵秦淮河风月亭联(有说是夫子庙,按照上联的用字,前者更可信).上联的嵌字看着寻常,而下联的感慨却有点睛之妙.这样整体都有了精神.结合着秦淮河的风月场合和南京的六朝历史来理解,咀嚼着别有风味,到最后的"几辈痴人"一收,尤其令人感叹.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
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解缙

解缙(1369-1415),字大绅,一字缙绅。江西吉水县人。明初学者、文学家。洪武年间进士。授中书庶吉士,改御史。后谪河南卫吏,复召为翰林待诏。成祖即位,擢侍读。未几进侍读学士,奉命总裁重修《太祖实录》。永乐二年(1404)主持纂修《永乐大典》。后遭谗,谪广西布政司参议。永乐八年入京奏事,时帝已北征,谒皇太子而返,以“私觐太子,无人臣礼”之罪下狱。十三年,为锦衣卫所杀。著有《文毅集》、《春雨杂述》等。擅长对联,民间流传很多对联故事.

[错语]两个比喻物用得非常形象传神,用来讽刺那些不学无术而装学问的人特别形象.难得的是工整对仗,雅俗共赏.这联被毛泽东主席引用来教育那些主观主义的学风后在现代特别出名.

作者: 槐花社员    时间: 2006-9-17 16:46
石磴泉飞山愈静
洞门云掩昼多阴
===海瑞

作者前面已有介绍

[错语]这是作者题于广州市东郊萝岗萝峰寺的一副联.上联有"鸟鸣山更幽"的意境,石磴,石阶.顺着阶梯的流泉声里,群山显得愈发幽静;山云萦绕,显得洞宇更高深."昼多阴"刻画得非常精准到位.整体的画面感特别强,读着如身临其境,含蓄地显示出了庙宇的出尘脱俗.


身心外别无道理,静中最好寻思
天地间都是文章,妙处还须自得
===汤显祖

作者前面已介绍

[错语]这副联也是上平下仄式,是作者在抚州居处玉茗堂内的寒光堂所题,上联大体是修身养性,多从自身反省开始,多思量自身言行;下联则大体是要善于从一切事物中汲取知识,结合自身的感悟来消化,体现了作者的学习态度."妙处还须自得",自己的感受不需要别人来强加,自身领悟出来的才是属于自己的.这点很适合偶们在学习的时候,怎样更好地创造出自己的风格.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顾宪成

顾宪成(1550-1612),明末东林党领袖,字叔时,别号泾阳,人称泾阳先生,南直隶无锡县(今属江苏)人。万历八年(1580年)进士。于万历三十二年修复宋代杨时在无锡讲学的东林书院,与高攀龙、钱一本、于孔兼等讲学和集会,讽议朝政。时全国各地遭打击排挤的人物和不满朝政的士大夫闻风相附,致东林名声大著。但同时,也遭到权贵的打击。四十年,卒于家。他死后,明末的东林党和阉党对垒局面已形成。顾宪成主程朱之学,偏重经世致用。遗著编成《顾端文公遗书》共十六种。

[错语]这副联非常出名,是因为它倡导天下读书人都应该心系国家安危,以天下为己任而读书.气格很高.整体全联中,上联写读书环境,下联来画龙点睛,同时对照出上联的寻常事物其实就是暗指代着下联的对仗部分,非常见心思.读着容易上口,意思和抱负也容易理解,而其中蕴涵的精神,更是让人振奋.

作者: 槐花社员    时间: 2006-9-18 05:07
本帖最后由 槐花社员 于 2009-12-10 15:07 编辑

涧雪压多松偃蹇
岩泉滴久石玲珑
===史可法

史可法(1601年—1645年),明末政治家,军事家。字宪之,又字道邻,祥符人(今河南开封)。崇祯年间进士。授西安府推官。历任户部员外郎,郎中。崇祯八年(1639年),随卢象升镇压各地农民起义。十年,被张国维推荐升任都御史,巡抚安庆,庐州,太平,池州及河南江西湖广部分府县。崇祯十四年总督漕运,崇祯十六年七月拜南京兵部尚书,参赞机务。崇祯十七年三月李自成攻占北京,弘光政权建立后,拜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时称“史阁部”。时议设刘泽清、刘良佐、高杰、黄得功江北四镇,以可法为兵部尚书,督师扬州。清兵入关后,曾主张与之议和,共讨李自成的农民军。后被马士英等人排挤,于是督师淮扬,竭力协调江北四镇将领,以抵御清兵。扬州城破而身殉.

[错语]高中课本里全祖望的《梅花岭记》让偶们大体了解了下史阁部.这副联其实是前人诗句.见白居易<<泛太湖书事,寄微之>>:"烟渚云帆处处通,飘然舟似入虚空。玉杯浅酌巡初匝, 金管徐吹曲未终。黄夹缬林寒有叶,碧琉璃水净无风。 避旗飞鹭翩翻白,惊鼓跳鱼拨剌红。涧雪压多松偃蹇, 岩泉滴久石玲珑。书为故事留湖上,吟作新诗寄浙东。 军府威容从道盛,江山气色定知同。报君一事君应羡,五宿澄波皓月中。"  白居易诗里的意思大体是人在逆境中保持自己的风骨,史可法引用来,估计也是对当时时局的一种抗争,表达自己对国家和民族的忠贞吧.


清风有意难留我
明月无心自照人
===王夫之

王夫之(1619-1692),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字而农,号姜斋,湖南衡阳人,曾就读岳麓书院。1643年,农民起义军势大,张献忠邀入军作拒。1644年,清兵入关,与友人管嗣裘在衡山起兵抗清。兵败,退广东肇庆,效力于南明桂王政权,对桂王政权内结党争权不满。见势去辞职还乡.晚年隐居于衡阳石船山,故称“船山先生”。在哲学上以继承张载的“正学”为己任,系统地总结和发展了中国传统的朴素唯物论和辨证法。其著作传世或有目可考者100种,近400卷。著作现存《船山遣书》288卷,还有一部分已经散失了。代表作有《张子正蒙注》、《周易外传》、《尚书引义》、《读四书大全说》、《思问录》、《黄书》、《噩梦》和《读通鉴论》等。

[错语]从字面上看,清风明月历来是读书人风雅所指,有世事不能强求的感觉.然而据说此这副对联是作者在退回衡州知府崔鸣鷟所赠帛粟后所题。“清风”指清朝,“明月”指明朝。联系上作者的生平,读来一阵悲怆,故国情怀,忠士风骨,不禁让人唏嘘感慨.写得如此隐晦而风雅,可见作者功力.佩服......


云移溪树侵书幌
风送岩泉润墨池
===康熙

这皇帝就用不着介绍了吧:)

[错语]对康熙的文才没什么印象,不过这副题于颐和园谐趣园饮绿亭(好象承德避暑山庄延薰山馆北的正殿也有这么一副联)的对联确实写得风雅,还是大有可观.整体的画面感觉也颇浓厚,动静相宜.上联的帘间影非常传神,下联以声入砚,自有书香气,这手法也颇值得称道.总体上借环境的陪衬,来点缀主题的清幽,当得上是妙笔.“移、送、侵、润”这几个字用得非常精彩,动感十足.然而偶在某野史上看见有说,乾隆皇帝经常趁兴写些半拉子句,然后手下的文化人来补充酬玉,谢作为天子笔法.所以偶怀疑这副联也不是康熙的完整作品.但愿是偶的偏见吧.毕竟这么风雅的皇帝不多,哈.
作者: 槐花社员    时间: 2006-9-18 17:18
山光扑面经新雨
江水回头为晚潮
===郑燮

作者前已介绍

[错语]这副联是郑燮题江苏省镇江焦山自然庵[别峰庵] 的.自然庵亦叫别峰庵,为郑板桥读书处。郑燮曾在《奇舍弟》的信中说:“江雨初晴,宿烟收尽,林花碧柳,皆洗沐以待朝暾;而又娇鸟唤人,微风叠浪,吴楚诸山,表葱明秀……真是人间仙境也。”这副联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山野间的清新,让读者对这里的环境直接就有了个鲜明的印象.特别是遣词用字上,扑面/回头,让山水都灵动起来,经/为,含蓄有余味,一新一晚,更突出了环境的清幽.确实是一副非常漂亮的联.


月映竹成千个字
霜高梅孕一身花
===袁枚

袁枚(1716—1798)字子才,号简斋,随园老人,浙江钱塘人。他是清代乾隆年间的进士,才华出众,诗文冠江南。性灵诗派的倡导者,生性疏淡洒脱不喜作官, 于壮年辞官,隐居随园,优游自得,不复出仕.

[错语]这副联最为人称道的地方是作者敏锐的观察力和独特的视觉.上联是写竹影如"个"字,下联是梅霜如小花.作者不按照常规出牌,写竹写梅不落俗笔,搭配着霜月,构造出一幅清幽的画面.尤其是影子的形状,和霜迹的清晰,创造出强烈的视觉效果.孕字用得饶有情趣,一下就把梅花拟人化了.作者的手法真值得借鉴.

作者: 槐花社员    时间: 2006-9-19 05:43
山随画活
云为诗留
===刘墉

刘墉(1719~1804),字崇如,号石庵,另有青原、香岩、东武、穆庵、溟华、日观峰道人等字号,诸城县逄戈庄(今属高密市)人.乾隆进士、官体仁阁大学士,加太子太保,谥文清。清代书法家。

[错语]查证了下,此联应该是郑板桥题于四川青城山天师洞山门外台榭的作品,还有他老人家的亲笔墨宝为证.这副联,偶的观点是作者对艺术上的一种感悟.山的神韵可以在国画里表现得更淋漓尽致.云的内涵,也可以在诗歌中得到更充分的诠释.全联的意思,大概就是怎样用艺术的手法,来捕捉自然界中深层次的美,把它展现出来让大众欣赏和体会.在创作中,怎样把观察和实际更深刻的发掘和表现出来,或许也是对其他文学创作的一种启迪吧.


高山流水诗千首
明月清风酒一船
===曹雪芹

曹雪芹(1715~1763)是清代小说家。名霑(zhan),字梦阮,号雪芹、芹圃、芹溪,先世本来是汉人,后来成为满洲正白旗“包衣”。擅诗画,著有文学巨著《红楼梦》。

[错语]曹雪芹留给后人的文学作品,除了《红楼梦》,仿佛就一诗一联.诗者:“爱此一拳石,玲珑出自然。溯源应太古,坠地更何年。有志归完璞,无才去补天。不求邀众赏,潇洒做顽仙。”联就这一副.这副联据说刻在曹雪芹自制的笔山(毛笔架)底部,象是副自题联.抒发着古来读书人都向往的世外清游思想.读来恬淡飘逸,出尘若飞.然而作者生平由富转贫,尝尽人情冷暖,结合着他的生平来看,这副联,终究是作者的桃源梦想,令人感慨.


黑不是,白不是,红黄更不是,和狐狸猫狗彷佛,既非家畜,又非野兽
诗也有,词也有,论语上也有,对东西南北模糊,虽是短品,却是妙文
===纪昀

纪昀(1724-1805)字晓岚,一字春帆,晚号石云,观弈道人。又因其北京虎坊桥寓所有一巨大太湖石,故又称孤石老人。清直隶河间府献县(今河北省沧州市沧县崔尔庄)人。乾隆进士,官至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死后谥文达。主编《四库全书》,著有《阅微草堂笔记》。擅诗联.

[错语]这副联其实是一谜语联.上联前三句扣一"青"字,第四句扣一反犬偏旁,后两句总结,合为"猜"字;下联前三句扣一偏旁言,第四句会意扣为"迷"字,后两句也是总结,合为"谜"字.这样的谜语对联,在文献记录中非常罕见,难得的是对仗工整,生动贴切,读来极富趣味,解谜后令人会心一笑.可见纪大烟袋的功底深厚也.
作者: 槐花社员    时间: 2006-9-20 19:13
蜘蛛有网难罗雀
蚯蚓无鳞欲成龙
===李调元

李调元(1734-1802),清戏曲理论家、文学家。字羹堂、赞庵、鹤洲,号雨村、童山蠢翁,罗江(今四川省德阳)人。从小才思超群,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进士),历任广东学政、直隶通永道。曾得罪权臣和珅,充军分犁,后以母老赎归。戏曲论著有《雨村曲话》、《雨村剧话》。另著《童山全集》,辑有《全五代诗》、民歌集《粤风等》。 擅制联,民间流传有很多他的对联故事.

[错语]传说此副联中的上联是作者少时其父所出之句,用来考其才学。以蛛网为喻,告诫其不可自满。下联是作者当时的对句,年轻气盛的心态表露无遗.这副联偶怀疑只不过是民间传说中的小对子故事,不象作者的笔法.虽然推托是小时候所写,但作者自幼就饱读诗书,文风中正.估计是后人牵强附会的伪作.


无事且从闲处乐
有书时向静中观
===方薰

方薰(1736--1799)字兰坻,一字嬾儒,号兰士,又号兰如、兰生、樗盦生、长青、语儿乡农。浙江石门(今崇德)布衣。槑子。性高逸狷介,朴野如山僧。诗、书、画并妙,写生尤工,与奚冈齐名,称“方奚”。著有《山静居稿》。

[错语]此副联为作者自题.作者一生厌倦官场,不事科举而布衣终老,人谓"浙西高士".在这里,上联里以清闲自得为乐趣,难怪不愿意沾染仕途场合的俗气.下联里以读书自娱,静养身心,确实是高士风范.下联的"时"和"静止",偶个人理解是"多"和"高雅"的意思.


开卷神游千载上
垂帘心在万山中
===邓石如

邓石如(1743---1805),原名琰,字石如,又名顽伯,号完白山人,又号完白、古浣子、游笈道人,凤水渔长,龙山樵长等,安徽怀宁人。清代书法家、篆刻家。

[错语]此联刻画了作者的兴趣爱好.上联写读书,在书中寻觅乐趣,追慕前人雅士风采神韵.下联写作画,作者在家中作画,而胸中自有丘壑,颇有几分自负.整体感觉作者在抒发自己的志趣的时候,也流露出自己的心胸开阔,有远大抱负.

作者: 槐花社员    时间: 2006-9-21 03:51
本帖最后由 槐花社员 于 2009-12-10 15:07 编辑

半壁江山,六朝雄镇
一楼风月,几辈传人
===洪亮吉

洪亮吉(1746-1809)原名礼吉,字稚存,号此江,又号更生居士。江苏阳湖人。乾隆庚戍榜眼,授编修。以诗,文,地理名重一时,著有《治平篇》的人口论。

[错语]此副联是作者题于九江庾楼,在江西九江市浔阳江矶上,因传为东晋庾亮所建,故名.半壁江山是说历史上九江为东晋门户,与前秦对峙.而九江为江西门户,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是有重镇之说.据传此楼是附会白居易<<琵琶行>>而建,故历来为风雅之地.上联写地方历史,下联写名楼文化.整体情景交融,简明扼要.在诸多有关此楼的楹联中,当为翘楚.


事能知足心常惬
人到无求品自高
===陈白崖

陈白崖(生卒年不详),曾任过颖川县令,清代楹联家梁章钜之师,亦为大学士纪晓岚之师.(刚查了些书籍,年纪大约比纪晓岚大三十余岁)

[错语]梁章钜于<<楹联丛话>>中有记载,称赞老师的这副自题联是"斯真探本之论,两言可以千古矣。"老师这联虽好,但学生这夸奖的高度太高了,脱不了偏心的嫌疑,哈.上联告诫为人处世上莫贪,要掌握好尺度才能心宽.下联的修身养性,按照现在的观点,无求未免太消极,虽在某些情形下,不失为一良方.不过比较之"无欲则刚",确实落了下乘.


杨柳不随春色老
松柏惟有岁寒知
===李烈钧

李烈钧(1822-1946),原名烈训,又名协和,字侠如,号侠黄,武宁县罗溪坪源村人。1905年留学日本,不久加入同盟会,1911年秋,武昌起义,李烈钧从北京回到九江,任九江军政分府参谋长。旋到安庆,被推为安徽都督。不久率军支援武昌,被任为北伐第二军总司令。次年,改任江西都督。1913年7月12日,他在湖口起义,掀起“二次革命”,反对袁世凯称帝。失败后逃亡日本。1915年12月到昆明参加护国运动,任第二军总司令。1917年护法军政府成立,任总参谋长。他拥护孙中山的的联俄、联共、扶助工农三大政策,1925年12月又通电赞成西山会议的主张。后任国民党中央委员,国民政府委员,军政院院长等职。

[错语]此联为作者赠友之联,有劲节气,历沧桑劫难而不改.不过比喻寻常,手法也无多少新颖.可观处,在下联以松柏自诩,有风骨.
作者: 槐花社员    时间: 2006-9-22 12:34
三顾频烦天下计
一番晤对古今情
===董必武

董必武(1886--1975)原名董贤琮,又名董用威,字洁畲,号壁伍。湖北黄安(今红安)人。1903年考取秀才。1905年考入湖北“文普通”学堂,1910年毕业,获清朝学部授予的拔贡学衔。后在黄州任教员。1911年参加了辛亥革命,同年加入中国同盟会。1920年秋在武汉建立共产主义小组。1921年7月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是武汉小组代表。历任中共中央党校校长,中央党务委员会书记,中央工农民主政府执行委员,最高法院院长,工农检察委员会副主任。

[错语]这是作者1965年1月游成都武侯祠时的题联。上联取自杜甫《蜀相》:"丞相祠堂何处寻, 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 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晤对,意思面对.全联说的就"隆中对"的典故.比较杜甫的原玉,董老这下联还是称得上分量.


见机而作
入土为安
===陈寅恪

陈寅恪(1890年--1969年10月7日)字鹤寿,中国现代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语言学家,中央研究院院士。江西义宁(今修水)人,1890年生于湖南长沙。

[错语]此联粗看来不知所云,但结合着创作时间来看,却妙趣横生,令人捧腹.因当时乃抗战时期,敌人飞机随时来空袭,人们一看见飞机的动作,就是入土(防空洞),这样才安全.两个成语这么一用来,既贴切又诙谐,苦中作乐,还如此风雅含蓄,真乃大师风范,哈.

捧着一颗心来
不带半根草去
===陶行知

作者前面已经介绍过.

[错语]陶行知一生为教育事业无私忘我,这副联虽然是赠送某一乡村教师所作,却也是老先生的一生写照.上联真诚待事,下联无私为人.用语如俚,却卓有风骨,读来令人肃然起敬.上平下仄的联格,有生死之意.活着的人大公无私坦诚,死了也要留个清白.所以不能换位置,把下联看作上联

作者: 槐花社员    时间: 2006-9-22 13:08
旭日朝霞红雨乱
天风海水白云闲
===郭沫若

作者,咳咳,前面没介绍,现在还是不介绍.

[错语]据介绍,这副联的来由,原是广州白云山园林管理处人工作人员,摘取今人古大存的诗句“天风海水白云间”书于“听涛亭”柱上,作为下联向游客索求上联。1964年7月24日,郭同志游此,在闻知此事后,以“旭日朝霞红雨乱”为上联,并把下联中的“间”字改为“闲”字。偶个人认为,郭同志这联倒也不错,不过是即景,写早晨的眼外风光,站在游者的角度.且"闲"字有为对仗"乱"字而取巧之嫌疑,“天风海水白云间”是标准的亭联,是把亭子结合着周围风景来看的.亭子是主体.郭同志看来以人为本,确实有无产阶级"人定胜天"的思想啊.嘿嘿,错某对他有历来偏见也.


白马秋风塞上
杏花春雨江南
===徐悲鸿

作者前面已介绍

[错语]这联上下两种风格,上联是铁琵琶,下联是红牙板.一个萧瑟一个婉约,很能揣摩作者在这里表达什么意思.有人根据作者职业,推测这里是在表现两种白描手法,姑且信之.也有人说是创作时要细心抓住特色,也姑且信之,哈.
作者: 槐花社员    时间: 2006-9-25 15:04
本帖最后由 槐花社员 于 2009-12-10 15:10 编辑

四  妙趣


南通州,南通州,南北通州通南北
东当铺,西当铺,东西当铺当东西

[错语]据说李伯元《南亭四话》卷七《通州南北》有记载,这副联是乾隆下江南的时候,路过江苏通州,忽然想起了北京城附近也有个地方叫通州,就出了这么个上联.纪晓岚看见街上的当铺,对了这下联.下联的"东西"是全联的精华.不仅仅对上了字面上的方位,还别有风味,令人会心一笑.


李东阳气暖
柳下惠风和
===李东阳

李东阳(1447-1516)字宾之,号西涯,明长沙府茶陵州人。明代后期,茶陵诗派的核心人物。书法家、文学家。天顺八年(1464)进士,官至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卒赠太师,谥文正.著有《怀麓堂集》、《诗话》、《燕对录》等。

[错语]据说是作者少时作品.李东/阳气/暖=柳下/惠风/和,对得工整不说,最难得的是上下联起头都是人名.下联用"坐怀不乱"的柳下惠来对自己,嵌得自然贴切.整体的画面构图也协调,颇见作者功力.另拿自己来开涮,也是件很了不起的事.嘿嘿.


太极两仪生四相
春宵一刻值千金

[错语]传说这是一还俗道士成亲,朋友写贺联,根据道士的身份,用《易.系辞》"是故,易有大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出了个上句就没辙了,纪晓岚用苏轼<<春宵>>:"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 歌管楼台声细细,秋千院落夜沉沉。"的首句来对,字面相对工整,对上了两个数字,也切合结婚的主题.这大烟袋的脑瓜子确实灵活啊.
作者: 槐花社员    时间: 2006-9-26 04:29
君子之交淡如
醉翁之意不在
===佚名

明·江盈科《雪涛谐史》有记载,旧时某寒士逢朋友做寿,却实在穷得买不了什么象样贺礼,于是送一盅清水,附一笺文字,如上联.他的朋友在笺上合了此下联.

[错语]上联隐去"君子之交淡如水"中的"水"字来切合礼物,送得含蓄而高雅.下联隐去"醉翁之意不在酒"中的"酒"字来答谢.应得通达而贴切.双方皆风雅,令人感慨.


天若有情天亦老
月如无憾月常圆
===石延年

石延年(994—1041)字曼卿,一字安仁,宋城(今河南商丘)人。屡试不中,真宗年间以右班殿直,改太常寺太祝,累迁大理寺丞。官至秘阁校理、太子中允。康定二年卒,年四十八。

[错语]上联取自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茂陵刘郎秋风客, 夜闻马嘶晓无迹. 画栏桂树悬秋香, 三十六宫土花碧. 魏官牵车指千里, 东关酸风射眸子. 空将汉月出宫门, 忆君清泪如铅水. 衰兰送客咸阳道, 天若有情天亦老. 携盘独出月荒凉, 渭城已远波声小. "据说司马光称"天若有情天亦老"这句是"奇绝无对",结果石延年这句下联不仅形式上工整,而且意境上也呼应,仿佛珠联壁合,浑然天成.如果非要挑瑕疵的话,偶觉得上联气势更悲怆激越一些.


风吹马尾千条线
日照龙鳞万点金

[错语]相传这副联是朱元璋外出打猎时出的上,考验下儿孙们的才识,皇太孙朱允炆其性格温顺,,所对下联"雨打羊毛一片毡",只是寻常,用语也琐俗.为此太祖大为不喜.而此时其四子燕王朱棣以"日照龙鳞万点金" 对之,显示出朱棣的胸襟抱负,太祖很满意.后朱棣于1420年夺侄建文(朱允炆)之位,庙号成祖,年号永乐。看来这副联就是前兆,已为将来的变故打下伏笔.所以"联中见性情"之说,还是颇有几分道理的来着.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9-30 1:52:55编辑过]


作者: 槐花社员    时间: 2006-9-27 06:11
本帖最后由 槐花社员 于 2009-12-10 15:10 编辑

龙飞
牛舞
===戴大宾

戴大宾(1488-1508?)字宾仲,莆田人。3岁知书,5岁吟诗,熟五经.13岁乡试第三,中探花.20岁正会试第二,德中廷对第三,早卒.

[错语]先惋惜下这天才......传说莆田春会,家人抱小戴流连,有人语太守这家伙神童,太守也无聊,出"龙飞"(还是心不黑)叫对,小戴奶声奶气答"牛舞".太守曰不工,这孩子一口应道:"<<吴书>>上说'百兽善舞',牛何不能舞之?"太守眼珠子掉一地,大为佩服.老实说,这样的句子,妙在解释,生吞活剥出一个理由来,特别是幼冠,用古典诠释,叹服的是机智,而不是联.两字无情,多是文字游戏,锻炼而已.不过以小儿敏锐,值得一提而已.佩服的是这把小年纪,引章据典,仿佛信手拈来.天才有天妒也.......


谁谓犬能欺得虎
焉知鱼不化为龙
===邱浚

邱浚(1421-1495年),字仲深,号深庵,又号玉峰、琼台,别号海山道人,现琼山市府城金花村人,世人以“琼山”尊之,亦称琼台先生.幼年丧父,靠母教养,勤奋攻读,聪明过人。17岁应乡试第一,后中进士,历任翰林编修、侍讲学士、大学士、国子监祭酒、礼部右侍郎兼国子监事务、礼部尚书兼掌事务府事务和太子少保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少保兼太子太保户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参与朝廷机务,死后皇帝赐葬,谥文庄.平生博学多识、著述甚富,著有《世史正纲》、《大学衍义补》、《家礼仪节》、《琼台诗文会稿》、《成语考》,《寰宇通志》,戏剧《投笔记》等数百卷,博得“诗文满天下”之誉,与唐代的张九龄(曲江)、宋代的余清、崔与之(增城)并称为"岭南四大儒".与海瑞、王佐、张岳崧并称"海南四绝".

[错语]传说邱浚出身贫寒,幼学堂读书某日,因下雨屋漏座位湿,与富家子弟争坐未湿座。先生偏爱勤学邱浚,与干座于他,未与富豪之子。富豪知,怒责先生,并出一联辱斥邱浚曰:“谁谓犬能欺得虎?”邱浚虽年少位卑,却毫不退让,从容对曰:“焉知鱼不化为龙?”富豪听罢,感邱浚必有出息,因作罢。一斥一答,针锋相对,以弱冠之年而作下联,意气飞扬,鲤鱼跃龙门,果然有迹可循.按照传说中的时间,这份急智,展胸中丘壑,五体投地啊.


书生脚短
天子门高
===李东阳

作者前面介绍也

[错语]传说李东阳素有神童之称,某日英宗传旨面试,见其因人小跨不过殿门,便出上联,东阳应声答出下联.如果真是事实,这个下联值得击掌.工整和急才且不论,最难得的是大有深意.可以从不同的出发点来理解.不卑不亢.读书为难何如此,知识太浩淼,制度太严格,官场太黑暗,等等不一而足.很难揣测他的本意,但回味,把整体提高一档次,确实不假.
作者: 槐花社员    时间: 2006-9-28 03:22
子将父作马
父将子作龙
===左宗棠

前面已介绍

[错语]有传说是林则徐所作.其他记载是左宗棠幼年入学均是父亲背他,一日先生即兴吟出上联,左立即对出下联。从内容来看,确实象即景创作,简单朴实,不过民间传说,偶历来保持怀疑态度.总感觉是后人杜撰,老实说,这格调也寻常,算不了好联.书中收录,很不情愿的敷衍下,没什么词儿来夸.


一弯西子臂
七窍比干心
===朱元璋

作者有介绍

[错语]传说朱元璋常微服私访,了解民情。某日于金陵街头,见藕农卖藕,乃执一节藕出上联:“一弯西子臂。”藕农不知前是当朝皇上,即对出下句:“七窍比干心。”“西子”指春秋美人西施,“比干”指商末大臣比干,被商纣王剖心而死。此联嵌典自然,上以“臂”比藕节,下以“心”比藕节的断面,贴切非常,朱元璋听后大喜,亲封藕农为“祭酒”官。看了这副联,决定来日买点藕根来炖排骨,一来澄清事实,二来打牙祭.不过按照印象,确实非常生动,嵌人的典故也着实有趣.偶还是保持偶的观点,是后人伪作.虽然老朱爱好对联.


闲人免进贤人进
盗者莫来道者来
===解缙

作者已在前介绍

[错语]相传有朋友与其玩笑,在其门口贴联:“闲人免进,盗者莫来。”解缙见之,于上下联后各增了三字,使其成“闲人免进贤人进,盗者莫来道者来。”此副联有一定技巧,在于谐音.闲人=贤人,盗者=道者.而且有读书人清高习性,偶姑且相信是小解出品,表达他的生活品位,与文人雅士相交,绝非仿制.

作者: 槐花社员    时间: 2006-9-29 15:23
六韬三略
四书五经
===汪升

汪升,生平不详,仿佛是江西婺源人氏.1712年著《评释古今巧对》,共(18卷) ,收录康熙年以前之趣巧对联,为当时关于趣巧对的全面资料文献.且在此可推定作者为康熙年间人士.

[错语]见《评释巧对》卷十七。是书名集称对。《六韬》,古兵书,传说是以周文王、武王与姜太公对话形式写的,故传为姜太公吕望所著。书中分文韬、武韬、龙韬、虎韬、豹韬、犬韬六篇,故称《六韬》。《三略》,亦称《黄石公三略》,相传为汉初黄石公(张良的师傅)所著,分上略、中略、下略。四书五经,是儒家九部经典的合称,一般地说,四书通常是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指《周易》、《尚书》、《诗经》、《礼记》、《左传》。这个集书名联都是古籍综合名称,好在一文一武,上联是兵书,下联是儒家经典.其它好象也没什么出奇.


望梅止渴
画饼充饥
===汪升

[错语]这副成语集句收集在《巧对续录》,两个成语对仗得天衣无缝,最有趣的是它们的典故都来源于三国.上联是曹操的行军路上的故事,见《世说新语.假谲》;下联见《三国志.魏书.卢毓传》.
在内容上,也都大体在表达同一个意思.这么一推究下来,愈发感觉出其中的巧妙来.


子不嫌母丑
狗不厌家贫

[错语]也是出自《巧对续录》,取自民间的俗语,上下联同位同字,并不妨碍整体结构.在对联里这样的情况还是不少,多是在副词助词上等,整体的联眼才考究得多.两个俗语在这里要表达的意思很容易理解.用人之常情物之常理,来表达对家国的眷恋.

作者: 槐花社员    时间: 2006-9-30 03:33
小犬入门嫌路窄
大鹏展翅恨天低
===解缙
(有作伦文叙的)

作者有介绍.传说相爷闻幼年解缙才名,邀请他过府,故意不开门,还出一上联:小犬乍行嫌路窄.解缙即接下联:大鹏展翅恨天低。相爷见对于是大开正门。也有传说是与曹尚书相对.或传说为应一乡绅刁难.

[错语]上联刻薄刁钻,下联针锋相对,而且大气,对比着,前者如市井骂街,后者不怒自威,显然更胜一筹.难得的是那份气度胸襟和急才.


公门桃李争荣日
法国荷兰比利时
===何淡如

何淡如(1820-191?),原名又雄,字淡如,以字行,南海湾头乡人。清同治元年(1862年)考中举人,一度出任高要县学教谕,其后即在省港以教学为主。在中国楹联史上被称为“谐联圣手”。又因为他擅以广东话撰写谐联,故有“广东方言联语之祖”的美誉,被尊为“粤语联师”。

[错语]这是个无情对的典范,难得的是上联有典故,出自《资治通鉴》:"或谓狄仁杰曰:''天下桃李,悉在公门矣!''"下联用三个欧洲国家名称,字字相对,而整体"果然一点不相干"佩服佩服.


水如碧玉山如黛
云想衣裳花想容
===方婺如

方婺如,字若文,一字文辀,号朴山。浙江淳安人,生卒不详.康熙十五年(1700)进士。官丰润县知县。历官3年,以“烧锅失察”去官.此后家居力学,曾在敷文、蕺山、紫阳书院讲学,其教必以正心术、端品行为本,门下多出高足。乾隆二年 (1737年),以经学被推举,钦召纂修三礼,固辞不就。自是闭户著书,深究经学,潜心理学。又工古文,为文朴茂古奥,有济世之教。时人称其为“朴山先生”。著有《周易通义》、《尚书通义》、《毛诗通义》、《集虚斋学古文》、《离骚经解》及《朴山存稿、续稿》等。享年约八十多岁。著作有《集虚斋学古文》十二卷.列入“四库存目”。《巧对录》卷六记载其卧病在床,于弥留之际,门弟子中二人议论:“有句成诗‘水如碧玉山如黛’不知如何才能对上。”方于枕上听到后,低声答道:“可对‘云想衣裳花想容’。”说完就逝世了。后人多用其名字代表"联痴".

[错语]下联典出李白《清平调·其一》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方老先生在弥留之际,还能信手拈来古句自然流畅,仿佛天作之合.联痴如此,令人感慨.突然想起金圣叹在法场上的"莲子心中苦,梨儿腹内酸",也是一痴人啊.叹.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9-30 4:11:29编辑过]


作者: 槐花社员    时间: 2006-10-1 00:18
本帖最后由 槐花社员 于 2009-12-10 15:10 编辑

密云不雨 通州无水不通舟
钜野皆田 即墨有秋皆即麦
===项炯

项炯(1278—1338年),字可立,号慥斋,先世胡姓,因祖辈有过继项玑者,遂为项姓.元朝人.通群经,为时名儒。隐居不仕。一时名公硕士,多与之游。炯工诗,有可立集《元诗选》传于世。

[错语]此联嵌北方的密云、通州、钜野、即墨四县市名,州和舟发音一致,‘麦’字古音(mo)通墨发音.<<巧对录>> 卷之八记载:项炯幼同师舟行,见云起不雨。师出对云:“密云无雨,通州水下通舟。”项对云:“巨野有秋,即墨田多积麦。”这副联无甚格调,就同音字相谐成趣,反应机敏.其它仿佛无可观.


民犹是也,国犹是也,何分南北
总而言之,统而言之,不是东西
===王闿运

王闿运(1833年——1916年),湖南湘潭人,字壬秋,又字壬父,由于他曾题居所为湘绮楼,人们又称他为湘绮先生。先后任成都尊经书院、长沙思贤讲舍、衡州船山学院山长,江西大学堂总教习。光绪三十二年授检讨,民国三年任国史馆长。有《湘绮楼诗文集》,《湘军志》。

[错语]此副联为王闿运任国史馆长期间,逢袁世凯当总统复辟帝制而讽作(有传说是讽刺曹锟贿选总统,不过看来前者说法更准确).上下联中前两分句,在第一字上嵌入“民国总统”四字,并在联尾借和上联对仗,点出这般大人物毕竟“不是东西”,哈.王老先生也真够胆大.整体辛辣而妙趣,把袁大头恶搞成一冤大头,讽刺得斯斯文文,大好.也有传说,其实王老先生只写了两个前分句来嵌字,后面是别人添加的,偶不愿意相信.


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
寡妇携儿泣,将军被敌擒,失恩宫女面,下第举人心
===佚名

[错语]这副联叫做"喜与悲联",上联是记载民间流传公认的人生四大喜,下联则是人生四大悲.据说上联是宋朝民间有一首传诵很广的诗,名叫《四喜诗》.而下联是别人根据它而对应着写的恶搞.严格说这不是一副联.最起码的联尾巴,一平一仄也不遵守.上下联不对仗(解释为当句自对的手法也太勉强),不过偶采用的这本书中有收录,也只好尊重他人劳动成果了,同时对编辑的眼神表示BS.就当长下知识来看吧,其它的也没兴致多说了.
作者: 槐花社员    时间: 2006-10-2 01:56
几幅图画,虎不啸,龙不吟,花不馨香,鱼不跳,成何良史
一盘棋局,车无轮,马无足,炮无烟火,象无牙,照甚将军
===朱元璋/刘基(伯温)

皇帝已经介绍过,刘基(1311-1375),字伯温,温州文成县南田(旧属青田县)人,以辅佐朱元璋完成帝业、开创明朝而驰名天下。他是中国历史上一位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文学家。他在政治、军事、天文、地理、文学等方面有很深的造诣,著作有《郁离子》、《覆瓿集》、《写情集》、《犁眉公集》、《春秋明经》等书。

[错语]此副联是观花鸟鱼图后写的联.下联基本上是对仗着上联的即兴创作,用棋来对画.还有几个版本,摘录两个如下:"几幅画图龙不吟虎不啸花不馨香鸟不叫笑杀学士; 一盘棋局车无轮马无足炮无烟火象无牙闷死将军""旧画一堂,龙不吟,虎不啸,花不闻香鸟不叫,见此小了,可笑,可笑;残棋半局,车无轮,马无鞍,炮无烟火卒无娘,喝声将军,提防,提防".如果按照语气来看,这两副不太合乎皇帝和臣子之间的对答.上联应该是说,在图画里应该展示出时代的特色或风情,不结合人文就落了格调.还有点期待赞颂的意思,符合开国皇帝老倌的脾性,期待喝彩,哈.下联这么看来,气势下落,倒有点臣子的谦卑了."将军"是象棋的术语,在这里活用了,算是补缺憾的亮点吧.


三强韩赵魏
九章勾股弦
===华罗庚

华罗庚(1910—1985),江苏金坛金城镇人,世界著名数学家,是中国解析数论、矩阵几何学、典型群、自安函数论等多方面研究的创始人和开拓者。在国际上以华氏命名的数学科研成果就有“华氏定理”、“怀依—华不等式”、“华氏不等式”、“普劳威尔—加当华定理”、“华氏算子”、“华—王方法”等。他为中国数学的发展作出了举世瞩目的贡献。美国著名数学家贝特曼著文称:“华罗庚是中国的爱因斯坦,足够成为全世界所有著名科学院院士”。被列为芝加哥科学技术博物馆中当今世界88位数学伟人之一。历任清华大学数学系教授,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科技大学副校长、中国科技协会副主席.

[错语]这联最绝妙的地方是上联嵌了钱三强的名(1953年,中国科学院组织出国考察团,由著名科学家钱三强任团长,率领华罗庚、赵九章等十多名科学家。)下联嵌了物理学家赵九章的名,且“九章”是算经十书中最重要的一种,它系统地总结了我国自先秦到东汉初年的数学成就,首次记载了我国数学家发现的“勾股弦定理”。"勾股弦"是三角形里的一种定理,对仗"韩赵魏"三个瓜分晋国的战国国家非常贴切.这份构思,把知识/历史/人名,嵌得这么有趣,华老真不是盖的!


二三四五
六七八九
===佚名

[错语]按照对联规矩,这副联两个仄尾巴,基本上已经被枪毙.但它却因为它的特殊性被广为传诵.这是副非常罕见的缺字谐音联.上联缺数字一,通"衣";下联缺数字十,通"食".整体连接下来就是"缺衣少食".据说这副对联是个穷秀才的春联,把生活窘况辛酸含蓄而幽默地表露出来,潜台词的魅力,更加深了读者的同情.所以虽然不成律,却自有风格,令人叫绝.
[补充]承蒙本槐花公社玄灵教主李天提醒,此联还有横批"南北",意思是"没东西".连接起来就是"缺衣少食没东西".多谢友情赞助~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0-13 2:19:50编辑过]


作者: 槐花社员    时间: 2006-10-3 01:28
黑白难分,教我怎知南北
青黄不接,向你借点东西
===佚名

传说某夜,乌云密布,一爱联人灭灯欲寝,忽得此上联,正念叨间.隔邻穷秀才推门而入,应声相对.主人云:"要借不难,先对此句."秀才笑:"先才所言,不已对了."主人寻思,恍然大悟,拍掌叫绝.

[错语]这副联的技巧就在南北方位对东西物品,在很多技巧联故事中,都有这么使用.见多了就觉得没什么出奇了.整体联也就显得平常.不过如果这故事是真的,穷秀才的这份急智,倒是很值得称道.


求公公,公道明于千里月
愿婆婆,婆心忙似半山云
===某土地庙联

[错语]这副联用香客的口气来写,公婆二在在前后分句的使用方法不同.对联话卷十一 杂缀一记载,《淮联丛语》云:某君题土地祠联云:“求公公,公道明于千里月;愿婆婆,婆心忙似半山云。”按,佳处全在一“明”字,一“忙”字。此可云文人慧心,扫尽枝辞蔓词,犹第二义。  这么看来,偶顺势理解下,“明”字呼应着求个"公道",符合求神拜佛的心理.“忙”字嘛,联系着"苦口婆心"来理解,再想下半山云的状态,偶实在理解不了这"忙"字如何能与前后协调.查阅了下,也找不出"忙"字有什么特别的使用方法来吻合这情形.目前偶觉得这"忙"字用得非常失败.如果有朋友能找到贴切使用的资料说明那更好.哈.


日晒雪消,檐滴无云之雨
风吹尘起,地生不火之烟
===王汝玉

王汝玉(?-1415),明代书法家,名璲,汝玉其字,元末明初长洲(今江苏省吴县)人。小时候博闻强记,有神童之称。永乐初,由应天府训导擢翰林五经博士,历迁右春坊右赞善,预修《永乐大典》,累迁左赞善。坐解缙累,下狱死。谥“文靖”。有《青城山人集》传世。

[错语]汝玉七岁,与父于户外赏雪后景。日出积雪溶,雪水顺檐如雨。其父即联:“日晒雪消,檐滴无云之雨”,让汝玉合之。汝玉见远处生风扬尘,似烟起,遽得下联:“风吹尘起,地生不火之烟。”父赞.  这副联是即景而作,形象生动.特别是"无云之雨"和"不火之烟",比喻得非常到位.作为七岁的孩子,对得如此工整形象,特别是手法使用上也能一致,确实令人称奇.

作者: 槐花社员    时间: 2006-10-3 22:58
大肚能容,包含色相
开口便笑,指点迷津
===杭州宝寺山麓大佛寺

[错语]看来这应该是弥勒佛的联.全国各地庙宇类的弥勒联大多内容类似.其中流传最广的就是那幅"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其它还有很多相似的好联,这一副比较下来,也只是中游水平.而且偶个人感觉上下联的前后分句的联系都不稳妥,估计是作者抄袭了其他弥勒联的前半截,自己凑的两个后分句.尤其是下联的后分句,失败.


海到无边天作岸
山登绝顶我为峰
===林则徐

作者前面已经介绍.

[错语]有传说是林则徐少时随私塾老师登福州的鼓山,老师以"山/海"二字命题七言联时的作品(也有传为随其父登山).后人把这副联刻在了福州马尾的罗星公园.这副联给偶最大的感觉就是豪迈痛快,读着心胸开阔.可以体会到当时的林则徐意气风发和远大抱负:海没边际,那没关系,苍天就是它的岸.山到了最高处,那也成,我在山顶上我就是更高的山.这样的气魄,从这样的少年郎身上体现出来,注定他以后的不平凡.偶回忆了下自己小时候,怎么也想不出自己说过什么凌云壮志的语言,最到和人争执后撂几句狠话,唉.


一树桃花红间白
两行杨柳翠饶青
===汪先达

汪先达,只知道是明朝人.其余不详.据说这副联是县令出上联,他对的下联.

[错语]间字在这里,偶反复考虑了下,觉得应该作搀杂,饶字是添加的意思.意思大体就是桃花的颜色粉红,柳树的颜色青翠,这副联大体就是在捕捉颜色的模糊感觉,间字和饶字用得非常精彩,把一副本来内容题材都平庸的联一下点化得生动起来,读出那种不可捉摸的感觉,真是妙手!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0-3 23:11:07编辑过]


作者: 槐花社员    时间: 2006-10-4 01:48
本帖最后由 槐花社员 于 2009-12-10 15:11 编辑

七黑八暗皆为夜
万紫千红总是春
===佚名

传说是一童子对一老者.

[错语]下联见朱熹<<春日>>: "胜日寻芳泗水滨, 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春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上联恶俗,生造一成语.这样的联,纯粹是糟蹋对联,对联沦为小道,就是多被这样的句子所误.民间传说里的对子,大多就是字数相同,展示下伶牙利齿的功夫,破坏了对联的文学美.偶看着这句子就恼火,这编辑,编对联书籍来普及对联知识是好,但还是应该选择下,尽量有点深度吧.酒喝多了点,心头不爽,不评这破句了.


五行金木水火土
七音徽羽角宫商
===毛先舒

毛先舒(1620--1688) 字稚黃,後更名騤,字馳皇。仁和(今浙江杭州)人。明末諸生。父歿,棄諸生不求聞達。少時曾師事陳子龍,後從劉宗周講學。與毛際可、毛奇齡齊名,時人稱爲“浙中三毛、文中三豪”。著有《思古堂集》、《匡林》、《芯雲集》、《格物問答》、《聖學真語》、《詩辨坻》等;曲學著作有《南曲正韻》、《填詞名解》、《南曲入聲客問》。

[错语]古代音乐为五阶,宫商角徽羽,相当于"12356",然后在角徽间偏音一变徽4,羽宫间偏音一变宫7.随意为七音.这样来对仗五行,确实工整贴切.毛先生涉猎百家,在此可见一般.在这就想起那句"四书风雅颂",一大雅小雅,有异曲同工之妙.


假作真时真亦假
无为有处有还无
===曹雪芹

作者已介绍过.

[错语]此副联出自红楼梦第一回,甄士隐梦中遇到茫茫大士和渺渺真人,见到了一个大石牌坊,上书 “太虚幻境”四个大字,两边又有一幅对联,“假做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这副联很有李商隐那些<<无题>>诗的味道,别样人读着有别样情怀.世事虚幻难辨,得失难料.有情无情,有时候真的不可言传.庄生梦蝶的典故蛮合适这味道,花似我,我非花.挨,酒喝多了特别不能读这样的句子,特别是小资情调的人.这样的联,如果非要清晰的解释出来,就好比唐突佳人,还是朦胧美为好,象舒婷/北岛他们的诗歌那样,雾里看花吧.
作者: 槐花社员    时间: 2006-10-4 05:31
月朗星稀,今夜断然不雨
天寒地冻,明朝必定成霜
===苏小妹,秦观

苏小妹,北宋苏轼之妹,传说才女.生平不详.秦观(1049-1100)字少游、太虚,号淮海居士,扬州高邮(今江苏)人。曾任秘书省正字,兼国史院编修官等职。因政治上倾向于旧党,被目为元佑党人,绍圣后累遭贬谪。文辞为苏轼所赏识,是“苏门四学士”之一。工诗词。词多写男女情爱,也颇有感伤身世之作,风格委婉含蓄,清丽雅淡。诗风与词风相近。有《淮海集》、《淮海居士长短句》。传说为苏小妹之夫婿.

[错语]据说这是小俩口成亲夜的对联.小妹出上句,最后表示无语(雨),小秦当然有风度,委婉着顺言明天就成双(霜).情景的铺垫来造就双关的意趣,当真是你侬我侬,哈.


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
人过大佛寺,寺佛大过人
===乾隆,纪昀

两人都介绍过.不过在传说里,此副联的作者不一

[错语]这副联的名气也非常大,主要是因为它是属于回文联.上下联正读倒读都一样,而且难得的是意境也很优美,很耐琢磨.后来有个秀才重新续了一下联;"僧游云隐寺,寺隐云游僧".也非常有味道.据说天然居是个茶楼,因此联而出名,有不少茶楼也因此用上了这个名称.可见,好联的魅力,还是很有广告效应的.


小村店三杯五盏无有东西
大明国一统万方不分南北
===朱元璋,店家主人

[错语]《长安客话》云,明太祖与刘三吾微服出游,入市小饮,无物下酒。朱出句云:"小村店三杯五盏,无有东西".三吾未及对出,店主送酒至,随口对道:"大明国一统万方,不分南北."次日早朝传旨将店主召去,赐官,店主固辞不受。 这个故事可信度不高,整体也无什么特色,无非是数字对数字,方位对方位."东西"的谐意已经在大多类似的技巧中用滥.所以这副联还是寻常罢了.
作者: 槐花社员    时间: 2006-10-4 23:30
玉兔捣药,嫦娥许我十五圆
喜鹊成桥,织女约郎初七渡
===高启/杨基

高启(1336~1374)明初著名诗人。字季迪,长洲(今江苏苏州)人。祖籍开封,家于山阴,避地吴中。元末曾隐居吴淞江畔的青丘,因自号青丘子。明初受诏入朝修《元史》,授翰林院编修。洪武三年(1370) 朱元璋拟委任他为户部右侍郎,他固辞不赴,返青丘授徒自给。后因写《上梁文》,词犯朱元璋大忌,被朱元璋腰斩于南京。有诗集《高太史大全集》,文集《凫藻集》,词集《扣舷集》。
杨基 (1326~?) 明初诗人。字孟载,号眉庵。原籍嘉州(今四川乐山),生长于吴中(今江苏苏州)。元末,曾入张士诚幕。明初为荥阳知县,累官至山西按察使,后被谗夺官,罚服劳役。死于工所。著有《眉庵集》

[错语]这副联只能看作是文化人朋友间的娱乐,估计是在某月夜聚会时的酒间游戏.所以虽然分别嵌了民间神话传说,但整体内容无多大深度,就对仗着切题而已,其它无甚可观.(就一"许"字有点俏皮味,哈)


草号相思,思岸柳眉弯腰细
花名含笑,笑石榴齿露皮斑
===李之仪/苏轼

李之仪(1048--1117)字端叔,自号姑溪老农.沧州无棣(今山东省德州市庆云县)人。1073年(宋熙宁六年)进士,初任枢密院编修,后任原州通判,终官至大夫。善诗能文,尤精诗词,有《姑溪居士前集》《姑溪词》.
苏大胡子介绍过了

[错语]拟人化的手法,通常产生的效果更强烈.把岸柳拟作美女,把石榴拟作开心老丈,这样,同时把主体相思草/含笑花,也间接拟人化了.抓住了喻体的形象特征,后分句1/2/2/2,读着节奏轻快,也很符合整体旋律.不过偶怀疑,苏老胡子历来爱用文字来恶作剧,没准中间还有什么八卦典故,两人在互相揭底斗嘴来着呢.


南乡子前,常忆秦娥寻芳草
西江月下,最念奴娇浣溪纱
===梁元锴

作者生平不详

[错语]这是副词牌对,南乡子前,忆秦娥,寻芳草,西江月,念奴娇,浣溪纱.上下联各三,位置也对仗,整体组合出的内容意境基本连贯,虽然声律不成功,不过能嵌这么多词牌进来,已经很不容易了.


作者: 槐花社员    时间: 2006-10-5 03:41
本帖最后由 槐花社员 于 2009-12-10 15:11 编辑

树影横江,鱼游枝头鸦宿浪
山色倒海,龙吟岩畔虎鸣滩
===宋文甫

宋文甫,清人,曾为翰林,生平具体不详.

[错语]这副联的手法很飘渺.上联写形,树影倒映在水中,水里的鱼仿佛游在枝上,而,枝上鸟,仿佛眠在水中;下联写声,山倒影在水中,使得龙仿佛吟在山上,虎仿佛咆哮在水中.其实下联说是形更准确,上下联都是写水面上的影子,只不过是后面的手法,上联是声下联是形而已.作者的笔法在虚实中跳跃,给人似真似幻的感觉,把一种朦胧的感觉和朦胧地比喻出来,读着能清晰地理解那种画面,也能模糊地联想到一些亦真亦假的人事.有无之间的感觉,就这么奇妙.


湖山倒影,鱼游松顶鹤栖波
日月循环,兔走天边乌入地
===袁炜

袁炜(1508--1565)字懋中,慈溪人。生于明武宗正德三年,卒于世宗嘉靖四十四年,年五十八岁。嘉靖十七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才思敏捷,帝常中夜出片纸命作青词,举笔立就。遇中外献瑞,辄极词颂美。以是称旨,骤擢礼部尚书,改户部寻兼武英殿大学士,入阁典参务。与李春芳、严讷、郭朴有“青词宰相”之诮,不久以疾归。卒,谥文荣。炜撰有诗集八卷。《明史艺文志》传于世。

[错语]这联手法颇类似上面那联.传说袁炜少有聪名,某次当地知府脱口吟一上联试其才:“湖山倒影,鱼游松顶鹤棲波.”袁炜迅续下联:“日月循环,兔走天边乌入地.”出句用水中山影来交替山水中的事物,把它们在特定的情形下结合起来.对句利用太阳和月亮的各自别称来对,工整贴切,字面上也对仗,很见巧妙心思.


雏鹤学飞,万里风云从此起
潜龙奋起 九天雷雨及时来
===顾璘/张居正

顾璘(1476--1545)字华玉,号东桥居士.江苏长洲(苏州)人.嘉靖九年进士,授广平知县,又升南京吏部主事,晋郎中。与陈沂、王韦极为友善,人称“金陵三俊”,后朱应登继起,称四大家。著《浮湘集》《山中集》《息园诗文稿》等.
张居正前有介绍,字太岳,号江陵.

[错语]明朝周晖<<金陵琐事(一)>>记载,东桥公填楚,张江陵仅十余岁,应童生试。东桥曰:“童子能属对乎?”因曰:“雏鹤学飞,万里风云从此始。”张即曰:“潜龙奋起,九天雷雨及时来。”东桥大喜,解腰间金带赠之曰:“他日贵过我也。” <<巧对录-卷之四>>也有记载此篇.这个记载让偶想起林则徐的"山登绝顶我为峰",风云人物多少年立大志.这副联,上联为长者勉励,下联是少年者抱负,虽然字词略生疏,但已隐隐有雄姿待发.扬而不浮,赞!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0-8 14:44:57编辑过]

作者: 槐花社员    时间: 2006-10-5 04:39
碧天连水水连天,水天一色
明月伴星星伴月,星月交辉
===顾鼎臣

顾鼎臣(1473~1540年),字九和。昆山玉山人。弘治十八年(1505年)中进士第一名,授翰林院修撰。正德初任左谕德。正德十二年(1517年),北地淫雨,四方水灾。他作《悯雨》诗,反映北地水患,又请求赈饥弭盗,得旨许可。嘉靖初任经筵日讲官。嘉靖六年(1527年),迁翰林院掌印学士,仍充讲官。嘉靖七年,拜詹事府詹事兼翰林院学士。嘉靖十七年八月以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入参机务。翌年三月,皇帝出巡,特命他留守京师,辅太子监国,即民间传说的“代朝三月”。他官至少保兼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昆山本无坚固的城墙,顾鼎臣奏准筑砖城。后倭乱起,军民凭借坚固的城墙抗倭,百姓得以幸免于难,于嘉靖三十八年建崇功祠以纪念他的功绩。著作有《未斋集》,所辑有《明状元图考》。

[错语]这副联多被收录为"回文联",但它并不能倒读,哪怕是前分句,只是复字加顶真,姑且算"小回文"而已.这样产生的效果,容易加深印象,对画面的构图理解更深刻.但偶个人觉得,上下联的画面有区别,有昼夜之分,中间缺乏连贯.文字游戏的效果更强烈一些,除非把它看作一固定风景,在不同时间所展示出的画面,这样还合适些.意思就是适合作为一个大环境的命题联来作,在时间上过度下.不代表拘束在一个单一画面上.


酷日如炉云似火,烈石焚山
轻烟似缕雨如丝,经天纬地
===刘昌

刘昌,生卒不详,明藏书家.字钦谟.吴县(今江苏苏州)人。正统十年(1445年)中进士第二。初官河南、官终广东左参政。为文瞻丽,诗宗盛唐,有李、苏遗风。藏书甚富,累计所蓄可与{山昆}山叶文庄相等。并与叶盛有书籍之交。工书法。著有《中州名贤文表》、《河南志》、《姑苏志》文集等。

[错语]从这结构来看,这副联大体上也是两人的作品.一个出句一个对.而且上下联表达着不同的时间和状态.一是酷热天气,一是雨中即景.彼此关联不大,只是在字面上对仗而已.不过下联的后分句把成语御用灵活,是全联唯一的两色.经天纬地本是指才能,这里取它表面上的意思,产生了出奇制胜的效果,大体上掩饰了下整体的缺陷.


致勇致刚能文能武无上将军
大慈大悲救苦救难观音菩萨
===莫天祐/沈龙

莫天佑,元末明初张士诚部将,曾驻守无锡.沈龙为当时无锡学子.两人具体生平不详.

[错语]黄印《梁溪识小录》云:莫天佑,绰号老虎。守无锡时,残忍嗜杀。每出入,人皆走匿。有稚子沈龙者,负笈趋塾,误冲节幢,为所执。天佑曰:“汝为学生,能对乎?”曰:“能。”天佑曰:“人有称我为‘至勇至刚能文能武无上将军’者,汝能对则赏,不能则断汝头。”龙略不畏惧,整容对曰:“大慈大悲救苦救难观音菩萨。”天佑喜,赏银一锭,为之止杀者累月。光看联的话,不知所云.结合着历史资料来看,这出句没什么具体意义,纯粹是刁难.而对句则有规劝和暗捧,委婉.结合着当时情形,不能不佩服这位学子的急才.在生死关头,学识胆识缺一不可.

-----------------------------------------
第四卷妙趣完毕,扣,破联一大堆

作者: 槐花社员    时间: 2006-10-5 20:43
五 谐讽


动地惊天,脱裤打门役五板
穷奢极侈,连篮买豆腐三斤
===佚名

这副联是讽刺教官的联.明清时县学中教官为最穷酸官职,属下仅一书吏一门役.

[错语]估计这副联是学中的老师学生们的作品.用略显夸张的手法,把他们很看不顺眼的教官讽刺得狼狈不堪.上联讥笑官职太小还要摆官架子.无所事事,打门役屁股也成特等大事.这个清闲也太离谱了,哈.下联是讥笑他穷酸,或者是吝啬,连豆腐这么便宜的东西也舍不得多买,大概平时经常占师生门的小便宜吧.上下联幽默而夸张地勾勒出了一位狐假虎威的吝啬教员形象,读来令人捧腹.


宰相合肥天下瘦
司农常熟世间荒
===翁同稣/李鸿章

翁同稣(1830--1904)字叔平,声甫(一作笙甫),号笙锴,又号韵斋,自署松禅,晚号瓶生,又署瓶庐,亦曰瓶斋居士,江苏常熟人。咸丰六年进士,赐一甲一名及第,官至协办大学士、户部尚书、参机务。光绪戊戌政变,罢职归里。卒後追谥文恭。学通汉宋,文宗桐城,诗近西江.李鸿章前面已介绍.

[错语]旧时好以籍贯来称呼名位显赫人士.有记载翁同稣曾任户部尚书(相当于古代大司农之职),在任期间与合肥人李鸿章不和。李在戊戌变法前洋务运动中多被指责贪污,其时职务类同宰相。一次,翁同和出联讥讽李鸿章:“宰相合肥天下瘦。”李反唇相讥:“司农常熟世间荒!” 据说李鸿章在洋务运动中大发横财,而翁同稣主管中国农业,但当时国内农业却十分萧条..两人挟私怨而针锋相对,且两人的文学功底都非常深厚,斗起嘴来含蓄刻薄,而表面上还十分文雅,对仗格律无一不工,切人职务籍贯,还互相挖苦彼此的老底,也可把这副联看作是清末两大政治风云人物间互相斗法的缩影,着实精彩啊,哈哈.


起病六君子
送命二陈汤
===佚名

这里的六君子,是戊戌变法后的后六君子,杨度、孙毓筠、李燮和、胡瑛、刘师培和严复等六人是拥袁称帝的筹安会主要负责人,二陈汤是袁的亲信,即陈树藩、陈宦和汤芗铭,三人见袁世凯的复辟帝制大势已去,均临阵倒戈.

[错语]这副联虽然不太遵守音律,但内容却非常漂亮.六君子和二陈汤是二味中药,从字面上看,意思也很完整,由一味药诱发病,最后由另一味药而丧命.而结合上历史典故,袁世凯的复辟帝制由手下的六君子鼓吹着开始,到二陈汤倒戈后结束,联系得天衣无缝,令人叫绝.同时,把这场复辟帝制的闹剧,比喻成病害,在这副联中作了总结,不能不佩服作者的想象力和表达力.
[此贴子已经被阿错于2006-10-13 4:24:54编辑过]


作者: 槐花社员    时间: 2006-10-7 19:08
拍马
吹牛
===冯梦龙

冯梦龙(1574-1646年),字犹龙,一字耳犹,号姑苏民奴、顾曲散人、墨憨斋主人、墨憨子、茂苑野史民、龙子犹等。明代著名文学家、戏曲家。与兄冯梦桂、弟冯梦熊、并称“吴下三冯”。著有白话文小说《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

[错语]据说是出自冯先生某故事里写的阴曹地府故事,用来讽刺阳世间的人物,牛对马,意思一吹一捧,到也简单.不过偶个人觉得少了些文字的趣味,这样的对联,还是要写出些技巧好看点.


饱暖富豪讲风雅
饥馑画人爱银钱
===郑燮

作者已经介绍过.

[错语]传说是某盐商来找板桥同志求联,板桥同志要价2000两银子,盐商只出1000两,板桥同志就只写了上联,盐商只好补1000两,板桥同志于是再题下联,并道:“我靠写字吃饭,就爱银钱,比不上你们富人讲究风雅。这副对联正是写的你和我,见笑,见笑。” 盐商拿着对联,哭笑不得.如果这故事真实的话,板桥同志也忒不厚道,哈.这副联是反话,暗中讽刺有钱人附庸风雅,也感慨天下读书人的生存艰辛.不过偶持一定怀疑态度,板桥同志的联历来多工稳,如果这副联真是他写的话,那可能是觉得对方俗,也就写俗气点,既讽刺又敷衍吧.


咳!仆本丧心,有贤妻何至若此
啐!妾虽长舌,非老贼不到如今
===佚名

据说是清道光年间某人撰写于牌,挂于杭州岳飞墓前下跪的秦桧与王氏塑像上.

[错语]这副联流传至今,已经成了岳王庙的游览特色之一.借用这夫妇俩互相追悔埋怨的口气,表现出乱臣贼子终究遗臭万年,任人唾骂.上联用秦桧的语气推卸责任,下联用王氏的口气指责男人.把这两口子的奸人嘴脸,讽刺得入骨三分,钉在耻辱柱上了还在狡辩推委,在广大人民心目中的丑恶小人嘴脸可见一般.
作者: 槐花社员    时间: 2006-10-8 02:08
行年八十尚称童,可谓寿考
到老五经犹未熟,不愧书生
===佚名

据说是清代,某老童生80岁了,参加科举还是没考上,有人根据此事作联而讽.

[错语]这副联用了点技巧来增强讽刺效果.上联的"寿考",《诗大雅·棫朴》:“周王寿考,遐不作人。”朱熹《集传》:“文王九十七乃终,故言寿考。”本来是高寿的意思,这里把它拆作已经高寿了还在考试的意思.下联的书生,除了是读书人的意思,结合着前一个分句的未熟来理解,其实意思是书没念好,还生疏的意思.整体不仅仅嘲笑了老童生迂腐,也可以看作是对封建科举制度的辛辣抨击.词语活用出来的饿双关效果非常幽默,越理解进去越想发笑,哈.


国祚不长,八十多天袁皇帝
封疆何窄,二三条巷伪政权.
===佚名

这副联是某人针对汪精卫的南京伪政权而作.

[错语]上联表面上在记载袁世凯短暂的称帝生涯,其实是在暗指汪精卫的这个伪政权也没气数,迟早要垮台.下联讥笑汪精卫的这个伪政权庇护在日本人的羽翼下,影响力就只能存在于小范围里,不得民心.上联从时间上,下联从地域上,形象生动的揭示出卖国贼的丑恶嘴脸行经,对他们的汉奸行为进行不遗余力的诅咒和鞭挞.


民国万税
天下太贫
===刘师亮

刘师亮 (1876~1939) 原名芹丰,又名慎之,后改慎三,最后改师亮,字云川,别号谐庐主人,四川内江椑木镇人。做过塾师。善于作讽刺联,被人称呼为"幽默大师".

[错语]写这副联的背景是民国军阀混战时期,各种苛捐杂税弄得民不聊生.这里作者运用谐音(在四川方言话里没有卷舌音和鼻音),把税通成岁,把贫通成平.让整体结构和思想具有强大的对比效果.折射出了当时社会的混乱,和阶级阶级的黑暗.表现出人民生活的艰辛和对政权的失望.整体把具有美好憧憬的两个词语演化成控诉,读起来简洁明了,象人民心中的呐喊,所以当时这副联在全国引起很大反响,被人们广为传诵.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0-8 14:45:53编辑过]


作者: 槐花社员    时间: 2006-10-9 23:38
本帖最后由 槐花社员 于 2009-12-10 15:11 编辑

一味黑时犹有骨
十分红处便成灰
===徐宗干

徐宗干(1796 - 1866)字伯桢,号树人,江苏通州人,1820年进士。历任山东、四川两省之州县官及福建汀漳龙道后,1848年任福建台湾道.1854年擢按察使,1862年擢福建巡抚.编著有《斯文信斋文编》、《治台必告录》、《东瀛试牍》、《瀛洲校士录》、《虹玉楼詩选》

[错语]此联是"咏炭",陆震纶在他的<<对联创作>>一书中引用有相关的资料----梁恭辰《楹联四话》卷一云:徐树人中丞(宗干)尝制“咏炭”一联铭诸座右,可见其居官之概。又朱应镐《楹联新话》卷一云:清代“官场口语,以得宪眷者为红,否则为黑。同治初元,徐清惠公宗干抚闽时,前抚满洲仲文中丞瑞璸总督正轩制府庆端以事被劾去位,一时私人废黜殆尽。公咏炭有句谓此。程桐轩太守(荣春)为书其语,加跋,锓本,印成楹帖分贻寅好。今多有悬挂者。附要津者可鉴矣。”《楹联新话》“一味”作“一半”。  这副联很准确的写出了木炭燃烧前后的形象,特别是借物讽人,传神地勾勒出小人得志的嘴脸,未成名时还有点骨气,一出仕后就变了个人.还有种解释法是可以看作是"盛极必衰"或者"物极必反"的哲理写照.好句子就这样,可以从很多角度来理解.


空袭无常,贵客茶资先付
官方有令,国防秘密休谈
===佚名

[错语]这是抗战时期的重庆某茶馆联,上联是说当时日本飞机经常来空袭,茶馆老板怕客人来不及付帐就跑掉,而下联是说当时的国民党政府,禁止人民谈论国家事(当时很多公共场合都贴了"莫谈国事"来提醒客人).整体表面上看来是置身事外的清闲茶话,只关心自己的生意营业.其实在字里行间中,还是能读出对当时政府的失望和讥讽的味道来.


父进士,子进士,父子同进士(父进土,子进土,父子同进土)
妻夫人,媳夫人,妻媳皆夫人(妻失夫,媳失夫,妻媳皆失夫)
===佚名

[错语]有关这个对联的笑话流传很广,传说某老进士的儿子也中进士,老进士一得意,就写一副联贴门楹上炫耀,结果不知道被哪个缺德鬼半夜里在上面添了几笔,把老进士一家气得够戗.对联本身写得俗,改的人心眼蛮多,就太缺德了点,哈.
作者: 槐花社员    时间: 2006-10-10 05:32
并未出房,亏得个白头发秀士
何尝中试,倒做了黑耳朵举人
===佚名

[错语]书上的上联最后是秀才,偶考虑了下,为了避免尾巴上都是平声,就自己修改了.这副对联据说是安徽无为县某钦试举人所写,辛苦读书多年却考不上举人,一直是个小秀才.秋闱还是没中,皇帝可怜他,赏赐了一个举人名额,可惜他已经垂垂老矣两耳昏昏.故写下这副联来抨击科举制度,语气在自嘲中带有不忿.口语化的表达方式朗读着,把作者的心态表达得很充分.


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虾吃泥,泥干水尽
朝廷刮州府,州府刮县,县刮民,民穷国危
===佚名

[错语]这是副顶真格的对联,层层剥茧,最后图穷匕现.传说是一私塾老师想向学生索要钱财出的上联,学生就这么对的下联.偶倒持怀疑态度,宁愿相信是某人写来针砭时事的对联.这副联的创作时间大约是在清朝末年,当时朝纲腐败,底层人民受尽层层剥削,这么来看这副联的饿话,或许更有积极意义.


爱民若子,金子,银子,皆吾子也
执法如山,钱山,靠山,岂为山乎
===佚名

[错语]传说是在清朝光绪年间,有一贪官,却时时标榜清廉,在自家门口贴了副对联:“爱民若子,执法如山。”有人在上下联后面各添几字,改为:“爱民若子,金子银子皆吾子也;执法如山,钱山靠山岂为山乎!”这一改,让贪官现出原形来了。这副联也历来为人称道,模仿着这贪官的口气,谐趣地给予嘲讽,把那家伙贪婪的本质揭发得淋漓尽致.
作者: 槐花社员    时间: 2006-10-11 00:55
本帖最后由 槐花社员 于 2009-12-10 15:12 编辑

夫人莫擦摩登红,谨防特务吊膀子
老爷快留八字胡,免得保长抓壮丁
===解放前重庆某土地庙对联

[错语]这副联在上下联中,分别模仿着土地公土地婆的语气互相交代叮嘱,本身就是一噱头.内容结合着当时政局,蒋管区内特务横行,经常骚扰妇女,而乡野里却派保长等基层恶势力到处抓壮丁去当兵,人心惶惶,更是表达出了人民的愤怒.连土地庙里的老俩口都紧张的时局,可以想象着人民在遭受多大的苦难.全联的口语式表达,加上四川方言(重庆最近几年才直辖市),结合上时代特色,幽默中带讽刺,确实是好联.


日暮可堪途更远
中干其奈外犹强
===陈宝琛

陈宝琛(1847-1935),字伯潜,号弢庵、橘隐,福建闽县(今福州市)螺洲人。陈家累代簪缨,为榕城望族。宝琛十三岁成县学秀才,十八岁中举,二十一岁登同治戊辰(1868)科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三年后授编修,又三年,擢翰林院侍讲,充日讲起居注官。此后,与光绪皇帝亲近,并得到慈禧太后的宠眷,官职升至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中法战争后因参与褒举唐炯、徐延投统办军务失当事,遭部议连降九级,从此投闲家居达二十五年之久。赋闲期间,陈热心家乡教育事业,辛亥革命期间出任过山西巡抚,1909年复调京充礼学馆总裁,辛亥革命后仍为末代皇帝宣统(溥仪)之师,1935年卒于京寓,得逊清“文忠”特谥及“太师”的晋赠。其著述有《沧趣楼诗集》、《沧趣楼文存》、《沧趣楼律赋》、《南游草》、《陈文忠奏议》等,《沧趣楼联语》收录应酬联作九十副(摘自<<恶人谷珠楼>>)

[错语]关于这副联有故事记载:陈宝琛身为伪满时期的溥仪的老师,力图让溥仪摆脱傀儡地位.某次在长春,文人诗钟会,要求把"中/日"鹤顶格嵌字首,陈宝琛写的一联是‘日暮可堪途更远,中干其奈外犹强’。当时在座的郑孝胥的侄儿抄录下这联诗钟,带回给郑孝胥看,后转抄到日本人坂垣手里。坂垣把这联诗钟记在自己手册里,并加注:‘陈宝琛诗钟讥日本。’有旁人替陈解释,说这只是文人间文字游戏而已,坂垣才没有追究.结合着这段历史来看,赏脸意思大体是仰日本人鼻息的日子终不是长久,要摆脱傀儡的命运自己开创天地.下联大概是感叹自己和君王虽然有此心,命运却还是被日本人的强大势力掌握在手中.全句有"时不利兮骓不逝"的感叹,沉郁.偶这本书上把这副联强解释为抗战联,宣告日本人要完蛋了,不认真研究下出典,可笑!


杨三已死无苏丑
李二先生是汉奸
===佚名

[错语]这是副无情对.题材背景是:苏昆名丑杨鸣玉在演白蛇传时,讽刺了李鸿章的卖国行为,后被李迫害致死。有人就写了这么一副对联,上联惋惜杨三,下联痛骂李鸿章。杨鸣玉排行老三,故称杨三.李鸿章排行第二,故称李二先生。"先生"在这里是用来对仗"已死",而单独作为称呼,就诠释出了无情对的效果.下联字字相对,连贯着朗读有着切齿痛恨的语气,不仅是为杨鸣玉鸣冤,更痛快直接地怒斥了李鸿章的卑鄙行径.从无情对的创作来说,无疑也是很成功的.
作者: 槐花社员    时间: 2006-10-11 21:47
官衔有例起头大
文字无凭下气通
===施鸿保

施鸿保,生卒不详,钱塘人士.清咸丰道光年间知名学者,著有《闽杂记》《岘佣说诗》《读杜诗说》等.

[错语]这副联其实是作者的诗钟作品,题目是"告示/放屁"分咏.整体读着感觉象在讥讽那些有头衔而无真材实料的庸碌官员.单独看,上联与题目"告示"还是蛮吻合的,告示通常都是大标题.下联也形象,前四字虚,说这东西不可记载捉摸,后三字是这东西的具体表现形式,哈哈.这副联,准确说是诗钟,最成功的地方,就是在运用手笔上,能把两毫不相干的事物很协调地组织在一起,并且能结合着产生其它的效果,不能不佩服作者这脑瓜灵光啊.


一代奇书镜花绿
千秋名士杜林胡
===佚名

[错语]这副讽刺联来自于文革中的一故事.某造反派头目混到省图书馆任领导,在职工奉命学习《反杜林论》的时候,此人听说“杜林胡说什么什么”,却不知道恩格斯有本著作叫《反杜林论》,更不知杜林是德国哲学家,听作是个叫“杜林胡”的人以为是当时新冒出来的大批判对象,于是强行命令职工开大会,组织着批判起“杜林胡”来.后来他到书库视察,又出洋相,把清代李汝珍的《镜花缘》读为《镜花绿》,于是有人写了这么一副联的讽刺他.借讹相揄,产生了极大的幽默效果,也可以理解成是对那个荒唐年代的变相嘲弄.


两江呆人障
三省钓鱼行
===佚名

[错语]关于这副联,看着不知所云,其实是有典故的.清人刘坤一前后任两江总督十八年,晚年每日只抽大烟,不理政务.其亲信、幕僚等,则经常在秦淮河钓鱼巷歌院寻欢作乐。当时的总督府悬挂着两块匾额,分别是“三省钧衡”和“两江保障”,于是有人将匾文拆开,把"保"字拆为"呆人",把"钧"字化成那烟花巷的"钓鱼"招牌,讽刺了刘坤一的沽名钓誉和幕僚们的醉生梦死,当时两江的经济一直衰退,挂着这样的匾来欺上瞒下自我标榜,难怪要被人讽刺为是"呆人"在保障着一方水土.网络上还有个版本,说这副联是讽刺也担任过两江总督的张居正的,偶觉得是谬语,不可信.
作者: 槐花社员    时间: 2006-10-11 21:50
刚查到一资料证明上面那副联

清稗類鈔 >>
  金陵久為粵寇洪秀全所據,自湘鄉曾忠襄公國荃克復以後,戰兵雖遣裁,而留防湘軍常萬數。 故同、光之間,江督一缺,必於湘軍宿將中選之,蓋非此不足安其心,且恐有他變。楊金龍,亦湘人,提督江南十餘年,雖跋扈,而朝廷不敢動,【哥老會多湘人,楊即為其魁,遇事擅專,督臣不能制。】亦此故也。光緒甲午、庚子間,劉忠誠公坤一督兩江,前後殆十載,金陵遂儼為湘人湯沐邑矣。然忠誠壯歲從軍,起為監司督撫,所至大有聲。晚年督兩江,則暮氣乘之,且煙霞癖甚深,故軍政吏政,一切守故常,不復圖振作。而幕客親私無所事,惟日於秦淮溪邊釣魚巷中歌舞為樂,謀差營缺者亦皆奔走於其間,忠誠聲譽遂日衰。督署前東西轅門橫額上所書,為「兩江保障三省鈞衡」凡八字,有善嘲者,以拆字法易之曰:「兩江呆人障,三省釣魚行。」
作者: 槐花社员    时间: 2006-10-12 02:03
本帖最后由 槐花社员 于 2009-12-10 15:12 编辑

坐,请坐,请上座
茶,泡茶,泡好茶
===苏轼

作者已介绍

[错语]偶这本书上写的作者是阮元(前面某专题有介绍),但流传的版本大多是苏轼,清前的民间故事中就有,所以偶把作者名字换了.关于这副联的故事,大多是这么记载的--熙宁四年(1071年)﹐苏东坡任杭州通判。为官三年中常微服以游。某日到游至某寺﹐方丈不知底细﹐把他当作常人来招待﹐简慢道﹕“坐”﹐叫小沙弥﹕“茶”。小和尚端上碗很一般的茶。方丈和他稍事寒暄后﹐感觉来人谈吐不凡﹐必非常人﹐便急忙改口道﹕“请坐”﹐重叫小沙弥﹕“泡茶”。小和尚赶忙重新泡上一碗茶。最后方丈终于知道来人是苏轼﹐忙起身恭请道﹕“请上座”﹐转身高叫小沙弥﹕“泡好茶”。临别方丈乞字留念。苏轼便写了这副对联。全联就写了当时的话语,讽刺老和尚看重名位的前倨后躬丑态,句少当时就把老和尚臊得下不了台.其实世人大多如此,很难有颗平常心.换成当时是错某,肯定也要被大胡子嘲笑一番.


一二三四五六七
孝悌忠信礼义廉
===佚名

[错语]春秋管仲云:“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战国尹文语齐王云:"今有人于此,事君则忠,事亲则孝,交友则信,处乡则顺(悌),有此四行,可谓士乎?"这四行四维,历来被奉为行为准则.上联最后少一"八"字,即"王(忘)八".下联最后少一"耻"字,即"无耻".全联其实就是骂人"无耻王八"的意思,骂得痛快而含蓄,真是强人!至于被骂者,传说中有很多版本,基本上都是卖国奸臣或者祸国殃民之流,比如洪承畴/汪精卫等,都在这故事中出现过.


人心不足蛇吞象
天理难亡獭祭鱼
===廖道南/伦以训

廖道南,生卒不详,明嘉靖湖南鸣梧人士,官至右中允及大学士,著有《殿阁词林记》《玄素子集》等.
伦以训(1498-?)广东南海人氏.状元伦文叙次子,字彦式,号白山,正德十二年会试第一,殿试第二。官至御林修撰,著有《白山集》.

[错语]这副联是两人间的斗嘴,用籍贯来互相讥讽.上联是民间俗语,伦以训是广东人,旧称广东为"蛇蛮之地",廖道南就把小伦比作蛇来戏弄.下联典出<<礼记.月令>>:东风解冻,蛰虫始振,鱼上冰,獭祭鱼。獭喜吃鱼,常将所捕的鱼井然有序的陈列岸边,如同陈列祭祀的供品,遂称为獭祭鱼.后形容罗列典故、堆砌成文.廖道南是湖南人,水乡多渔泽,晒鱼干,多用鱼干来讥笑人.小伦就把他比作鱼干.据说是廖道南先讥笑小伦贪心不足,小伦就反讥他升迁如同被水獭排罗的鱼干,没好下场.这文人斗嘴确实古雅,嘿嘿.
作者: 槐花社员    时间: 2006-10-13 06:12
本帖最后由 槐花社员 于 2009-12-10 15:12 编辑

大中丞借花献佛
小女子为国捐躯
===佚名

[错语]此联首见李伯元<<南亭四话--卷七--宝文联>>,而且据清人考证,官娼的出现还真是为了让女子们为国“捐躯”,这事在《坚瓠集》续集里有记载:“管子治齐,置女闾七百,征其夜合之资,以充国用,此即花粉钱之始也。”这话的意思就是说中国的官娼制度始于战国时的管仲,他定这种方法作为士兵的康乐活动,同时增加国民生产总值。据说在光绪年间某中丞筹办“妓捐”,讨好上级,美其名曰增加国库收入.上联借一成语,佛就是老佛爷慈禧所代表的当权朝政,最搞笑就是下联的"捐躯",这么壮烈的词,用在这里的反差效果特别突出,强烈的对比效果,让人忍俊不禁.这样表面严肃骨子里调笑的效果,比板着脸装拉学究效果好多了,嘿嘿.


六秀才只通六窍
万景楼遗臭万年
===王畏岩

王畏岩,生卒不详,清末民初人.四川乐山人,郭沫若五哥的岳父,曾为地方县视学,为一方名士.

[错语]这副对联有个故事,据说当地的中学监学丁平子等六人,某次游高标山之万景楼,作联挂楼上曰:"六秀才同游一日,万景楼从此千秋".自命不凡而引公愤,王畏岩老先生就把那联语改成"六秀才只通六窍,万景楼遗臭万年”.历来人有七窍,通六窍,其实是讽刺为"一窍不通".下联尤其痛斥得淋漓尽致,把这些不学无术还附庸作雅的伪君子是贬得一塌糊涂.名山胜水,当然不能被这些草包笔墨来糟蹋,骂得好!希望现代的某些名人大家也不要糟蹋山水,就一点浅薄文字功夫,也厚颜写一些垃圾来遗臭万年!


二猿断木深山中,瞧小猴子也敢对锯
一马失足淤泥内,看老畜生怎能出题
===解缙

作者前有介绍

[错语]关于这个对联的饿故事,在民间流传也很广.据说解缙幼时在私塾,老先生颇喜欢他.某日他偷懒,老先生惩罚他,就出这上联叫他对,锯通句,意思就是对句,做对子对联.小谢天资过人,很快想出下联,先告请老先生不要生气获允,然后对此下联,出题其实就是"出蹄"的通用.老先生胸襟过人,不怒反乐,夸他不止.这个传说版本偶蛮喜欢,有版本说是小谢与某权臣对的,偶觉得不太适合那世道.更有甚者,居然说是李白对高力士的,更是笑话.当然下联语气更刻薄,不符合古人尊师重道的常情,算是偶个人叛逆性的偏爱吧,嘿嘿.不过这么刁钻的上联,很难对出其它棋逢对手的句子来了,如果真是临场发挥的即兴之作,佩服得小错同学五体投地也~~
作者: 槐花社员    时间: 2006-10-14 23:07
大老爷做生,银也要,钱也要,红白兼收,何分南北
小百姓该死,麦未熟,稻未熟,青黄不接,有甚东西
===佚名

[错语]这副联也有很多版本,不过多是中间有些字词差异,整体内容基本一致.据说是清朝末年,安徽霍山县县令经常以办寿为名,搜刮民脂民膏,有人就写了这么一副对联来讽刺他.上下联对比着,为官者贪婪腐败,为民者生计艰难,效果十分强烈.最后那"南北"对"东西"的技巧手法,在前面的很多联中都出现过,大概是审美疲劳,偶对这个手法已经有些麻木了,哈.


王好货,不论金银铜铁
寅属虎,全需鸡犬牛羊
===佚名

[错语]据说某县令名王寅,贪婪成性,有人作这么一副联讥讽他.在上下联首字嵌入王寅的名字.上联首句典出《孟子·梁惠王》第五章节: "王曰:「寡人有疾:寡人好货。」对曰:「昔者公刘好货;诗云:『乃积乃食,乃裹□粮;於橐於囊,思戢用光;弓矢斯张,干戈戚扬:爰方启行。』故居者有积食,行者有裹粮也;然後可以爰方启行。王如好货,与百姓同之,於王何有!」"在这里,借这个典故的表面意思,"不与民同好",大贪独肥也,哈.下联干脆直接把他比喻成老虎,12生肖里,排到老虎就叫寅虎,这贪官搜刮剥削起老百姓来,和老虎吃鸡犬牛羊一样凶残!全联把这家伙的饿丑恶嘴脸行径,形容得淋漓尽致!


日日携空布袋,少米无钱,却剩得大肚宽肠.不知众檀越,信心时,用何物供养
年年坐冷山门,接张待李,总见他欢天喜地.请问这头陀,得意处,是什么来由
===王廷诤

王廷诤,生平不详,清乾隆年间曾任福建按察司事分巡汀漳龙道副使,在任泉州知府期间,捐俸重修泉山书院.改名温陵书院.此联是他题福山涌泉寺山门弥勒座旁.

[错语]常见的弥勒联,大多是"大肚能容""笑世人可笑"的内容,显得高深莫测.这副联却把弥勒同志摆来众生平等的位置,用幽默诙谐的语言,来善意的调侃下神坛上仙家.整体的语句流畅通俗,上下联后面的两个设问句在令人捧腹后,还能从中有所思,确实写得新鲜独特而又精彩,可惜王先生的其它作品非常少见,在网上很难搜索到.

作者: 槐花社员    时间: 2006-10-15 22:19
内无相,外无将,不得已玉帛相将,将来怎样
天难度,地难量,这才是帝王度量,量也无妨
===佚名

[错语]查证了下,这副联有一说法是左宗棠出上联,李鸿章对句.看这内容,怎么也不象他们之间会发生的对话情形.还是另一说法可信==据说李鸿章去马关谈判,日相伊藤博文出上句相难:“内无相,外无将,不得已玉帛相将”(指清廷无能,军事上又战败,只能割地赔款)。李鸿章对之下联:“天难度,地难量,这才是帝王度量”,意思是什么问题都可解决。后有人在上、下联尾加上“将来怎样”、“量也无妨”,形成绝妙的讽刺。“ 这么结合着联的内容来看,显然更可信.联中带有几处技巧,上联的"相/将"二字先是单独作名词,意思就是文官/武官,合成"相将"后就成了"来应付"的意思.下联的"度/量",大体也是拆开和组合产生不同的饿意思和效果.这样,在原来的对联中,上联显示出伊藤博文所代表的日方的得意骄傲,语气带有对失败方的嘲笑.下联则纯属是打肿脸充胖子 ,给自己找台阶下.而后人加的两个后分句,不仅在技巧上又增加一顶真用字,而且更强化出了效果,侵略者的嘴脸显得愈发狂妄,而无能的清政府显得更窝囊.


今日到南苑,明日到北海,何时再到古长安?叹黎民膏血全枯,只有一人歌庆有
五十割琉球,六十割台湾,而今又割东三省,痛赤县邦圻益蹙,每逢万寿庆疆无
===章太炎

章太炎(1869—1936):原名学乘,字枚叔,后改名炳麟,号太炎,浙江余杭人。清末民初民主革命家、思想家、著名学者,研究范围涉及小学、历史、哲学、政治等等,著述甚丰。少从俞樾学经史,1897年任《时务报》撰述和《经世报》编辑,因参加维新运动被通缉,1898年避往台湾,任《台北日报》记者。1899年东渡日本,结识孙中山。1902年在东京发起支那亡国二百四十二周年纪念会,号召推翻满清政府。旋回国与蔡元培等共组中国教育会,设立爱国学社。1903年在《苏报》上发表革命排满文章,被捕入狱。1906年出狱后东渡日本,参加中国同盟会,主编《民报》。后与陶成章等重组光复会,任会长。辛亥革命上海光复后回国,宣传“革命军兴,革命党消”。宋教仁被刺后,参与反袁斗争。1917年7月任广州大元帅府秘书长。1922年在上海组织联省自治促进会,1924年脱离孙中山改组的国民党,在苏州设立章氏国学讲习会。1936年病逝于苏州。著述除刊入《章氏丛书》、《续编》外,遗稿又刊入《章氏丛书三编》。

[错语]1904年夏历10月10日是慈禧太后七十岁生日,在列强割据的情形下,还强令全国人民为她祝寿.章太炎愤而书此"寿联",联系着在慈禧执政的诸年中,国土逐一被割占分裂的痛心史实,把慈禧每次祝寿用的套语“一人有庆,万寿无疆”,在上下联最后一分句颠倒使用,既符合当时的现实情形,又产生了强烈的对比效果.全联语气读来悲愤激越,铿锵有声.代表了当时全国人民对朝政腐败的痛恨情绪,对山河破碎的痛楚情怀.这不仅仅是对慈禧所代表的无能政权的鞭挞,也预示着将来革命的必然到来.


少目焉能评文字
欠金安可望功名
横批:口大欺天
===佚名

[错语]清乾隆年间,直隶学政吴省钦一向以权谋贿,某次主持乡试,有曾在其贪赃手段下落第之生员,愤而在试场门口贴出此联.上联嵌‘省’字(少/目二字为省),下联嵌‘钦’字(欠金二字为钦),横披嵌‘吴’字(口天二字为吴).在当地轰动一时,据说清庭见影响颇大,被迫临试前撤其主考,另找人代任. 全联很稳妥地把吴省钦的名字拆开,上联讽刺他不学无术,下联控诉他以权谋私的卑鄙手段,而在横批中,更直截了当地唾骂于他,还隐隐有质问朝廷是否管理的意思.整体结构上,虽上联律有微瑕,但拆字自然,能准确切人切事,已经非常成功了.
作者: 槐花社员    时间: 2006-10-15 23:47
本帖最后由 槐花社员 于 2009-12-10 15:13 编辑

自古未闻粪有税
如今只剩屁无捐
===郭沫若

咳,前面仿佛介绍了.

[错语]有道是"国民党的税多,共产党的会多".国民党政权时期,财政混乱,各种苛捐杂税名目繁多,变着花样地来剥削人民.据说在郭沫若在四川某地,进城时看见守门的官差,连老百姓挑一担粪,也要求捐上一个铜板的过粪税.愤而作此联.把当时社会的荒唐,讽刺得入木三分.有记录中下联的剩字为有字.大体差不多.这副联还被反映那年代革命的电影《拔哥的故事》选作台词.


一木焉能支大厦
欠金何必起高楼
===佚名

[错语]这副联也是拆人名字联,和前面那副"少目焉能评文字/欠金安可望功名"非常相似,清代长沙巡抚陈本钦在职时,借修自家书院楼房之机,立捐税大肆搜刮勒索民财,待书院楼房将要竣工时,有人作此联相讽.上联为<<幼学琼林 >>中的原话:"独立难持,曰一木焉能支大厦;英雄白恃,曰丸泥亦可封函关.",在此把本字拆为一木,下联把钦字拆为欠金.上下联都切合着这项中饱私囊的变态税捐来写,讥讽下这贪官的丑恶行径.这也是平民们惟一能做的事,发点牢骚罢了.叹.


八哨勇同行,幸免头颅葬冀北
半文钱不值,有何面目见江东
===佚名

[错语]吴恭亨<<对联话>>卷十四之谐谑,有记载这副联的故事==与丰润同以请缨留笑柄者,厥为湖南巡抚吴大澄。大澄好谈兵,以枪法自负,东事起,领兵出山海关,与日本战败绩。朝议夺职,仍回湖南任。或嘲以联云:“八哨勇同行,幸免头颅葬冀北;半文钱不值,有何面目见江东。”谑亦虐。 八哨勇,偶估计是贴身护卫的意思.上下联对仗格律都非常工稳,意思也很明白,就把这倒霉蛋狠狠地嘲讽了一番.不过偶觉得这家伙虽然好吹牛,不过这副联落井下石,也太刻薄了些.可能是这家伙得罪人太多,见他出了大糗都,幸灾乐祸来着.哈.
作者: 槐花社员    时间: 2006-10-16 22:38
君王有罪无人问
古槐无过受锁枷
===佚名

[错语]这副联叫"槐树联",大约写于20世纪50年代,写的是明朝的崇祯皇帝缢死于景山东山坡的那棵槐树.清朝统治者为收买人心,说崇祯的死罪在这棵树,与是把它定名“亡国木”,并将“罪树”枷以铁锁.这棵树毁在文革期间,后来重新补植了一株.这副联基本上是记实,四平八稳的,讲出了树不过是"替罪羊",历史的真相毕竟掩盖不了.


人从宋后羞名桧
我到坟前愧姓秦
===秦大士

秦大士(1715——1777年)字鲁一,涧泉,江宁(今南京)人,袁枚(号随园)的门生,乾隆状元,官至翰林院修撰,侍读学士,景山官学总裁.据说为秦桧后人,与友出游杭州西湖,在栖霞岭下岳坟秦桧夫妇跪像前作此联.言语中虽有愧字,却落落大方,不卑不亢.间接的指出了祸国殃民者,终奖遗臭万年也.


公肥几只狗
局瘦一方民
===石达开

石达开(1831-1863),别名亚达,外号石敢当,广西贵县人。太平天国首封之五王之一,为翼王,称五千岁。天京事变后,太平天国朝中官员推举石达开执掌政务,但天王洪秀全开始对石达开猜疑,引致石在1857年带领大量太平军脱离天王,独自发展.此后数年间石达开转战至四川,最后兵败投降,被处死。

[错语]这副联是讽刺当时的地主恶霸开设所谓“公局”(清代广东各州县乡镇都设有公局。公局中有绅士、董事,主要负责管理乡人借钱讨债、打架斗殴、邻居口角等小讼事。如果利用得好,倒也是个百姓自治的办法。然而,那些绅士、董事们往往处理不公,甚至有人仗势横行,营私舞弊),在上下联的第一个字分别嵌上"公/局"二字.公字作公然公开解,局字在书上解释作骗局,但偶觉得作"情况,局面,结果"等来解释可能更对仗,才是合理的解释.石达开的对联水平可是很高的.这副联用"肥/瘦"对比,痛斥这些土豪为狗,揭露了这"公局"敲诈勒索人民,从而中饱私囊的本质.
作者: 槐花社员    时间: 2006-10-17 04:37
顾此失彼
问东答西
===佚名

[错语]这副联是嘲讽抗战时,国民政府大量设置顾问/专员/参议等闲职,光拿钱不做事.在上下联的第一字处,分辨嵌上了"顾/问'两字,把这帮窝囊废的嘴脸很准确而简练地勾勒了出来.


洒几点普通泪
死两个特别人
横批:通统痛同。
===刘师亮

作者前面已经介绍过.

[错语]清末1908年,光绪和慈禧的讣告传到成都时,官方照例停止娱乐,以示哀悼.刘师亮在他自己开办的《诗亮随刊》上写了这副滑稽的挽联.成都巡警道周孝怀,以刘诗亮联意不恭,判处拘留三十天,后改为罚款三十枚银元.刘师亮交了罚款,又就罚款这事写一副联:"闹几个虚字眼;罚三十大银元",横批"遭抓照糟",巡警见后,终于拿他没辙,就不了了之.这副联最搞笑就是在"普通"和"特别"这两词上,贴切而独特,同时产生极强的饿调侃味道,刘师亮的"幽默大师"名确实不是盖的,嘿嘿.


君恩深似海矣
臣节重如山乎
===佚名

[错语]洪承畴在任兵部尚书并封为蓟辽总督时,自书一副对联:“君恩深似海,臣节重如山”,以感谢崇祯皇帝的知遇之恩,同时表明自己心迹.洪承畴在松山战败后,有传言他以身殉国,崇祯皇帝亲自撒泪设灵祭悼洪的亡灵.后某年春节的早上,在投降了清朝的洪承畴府第大门上,有人贴了一副联,上下联基本袭用洪承畴旧句,只在后面各添了一虚词,结果让原联变作一叹一问,把洪承畴的叛国行为就鲜明地比照出来,仅添一字而产生如此效果,强!
作者: 槐花社员    时间: 2006-10-17 16:41
一目不明,开口便成两片
草头割断,此身应受八刀
横批:黄梁一梦(有作"梁上君子")
===佚名

[错语]广东番禺人梁鼎芬在任湖北汉阳府知府期间,以办新政为名,滥收捐税,众商人纷纷罢市数日以示抗议,有人就制了这副拆字联讽之.赏脸拆"鼎"字,下联拆"芬"字,把两字剥皮拆骨,代表了广大民众对他的愤怨心声.横批偶觉得"梁上君子"更贴切,不单嵌了姓氏,还讽刺他的行径象盗贼,掠人钱财.


四世公卿绳祖武
一朝总统继孙文
===佚名

[错语]这是某人讽袁世凯做大总统的联.袁世凯为世代军功的将门之后.《书经》中有“绳其祖武”一句,就是袭前人余荫的意思.孙文是孙中山,和"祖武"二字,形成无情对效果.这副联大体似的讥笑袁世凯自己没什么本事,爬到现在位置,大体都是沾别人的光.比照其它很多骂他的对联,这已经算是很客气的了.
作者: 槐花社员    时间: 2006-10-22 08:08
本帖最后由 槐花社员 于 2009-12-10 15:13 编辑

(五)胜迹

龙德正中天,四海雍熙符广韵
凤城回北斗,万邦和协颂平章
===乾隆

这位皇帝就不介绍了

[错语]这副联,题在故宫的太和殿.,是举行大典的地方.龙德,龙为帝王,,这样就好理解了.雍熙是和乐意思,即天下太平的意思.凤城也就是帝王寝所的意思,平章就是辨别章明的意思,就是皇帝能安抚天下民情.按照内容来说,不过就是歌颂帝王之德而使四海升平.表面倒也雍容华贵,很上场面.不过言辞干瘪,有"王婆卖瓜"的风范,没有文字的内涵,读来就象现在去参加那些无聊的政治会议,口号大而空洞,看着就没劲.


深心托豪素
怀抱观古今
===乾隆

[错语]这副联题在故宫三希堂.上联典出南朝宋颜延之咏向秀的<<五君咏·向常侍>>:"向秀甘淡薄,深心托毫素。探道好渊玄,观书鄙章句。交吕既鸿轩,攀嵇亦凤举。流连河里游,恻怆山阳赋。"豪素,毫素,笔墨的意思.上联意思,大体是用文章来表达心声,下联是在胸襟抱负上,感受体会古人的精华.乾隆这老倌,附风雅不说,还是有功底,不过从对仗上看,"深心"对"怀抱",说是诗或许更贴切.作为联,容易误导初学者不讲究格式,哈.


明月几时有?更上层楼,听棋子声中,谁操胜算
美人犹未来,且摇小艇,向藕花香里,自遣闲情
===刘淳

查资料查到两个清朝人来
字叔和,号虚白,辽宁铁岭人,隶汉军镶红旗。初为诸生,改途由武生历云麾使,兼佐领(一作乾隆庚午武举人,官冠军使)。公退惟作画、赋诗,兼究心篆、籀。摹印可方驾丁敬。且善琢砚,后以督造金器,亏缺致遭城旦通州。杜门粹掌,铁笔更妙。诗文亦豪放,画山水法董其昌。著虚白印稿、虚白诗钞。《飞鸿堂印人传、八旗画录、画人补遗、广印人传》
(约公元一八二一年前后在世)字孝长,湖北天门人。生卒年均不详,约清宣宗道光初前后在世,年五十九聪颖过人,过目不忘,下笔千言。嘉庆二十一年(公元一八一六年)举人。官远安县教谕。仁宗幸五台,献诗五百韵,廷试赐文绮之物,名因大起。壮岁,放浪燕、赵、吴、越、两河间,所至倒屣相迎,咸佩其才,五上公车不弟,归以著书为事。淳工诗古文辞,著有《云中诗文集》、《辛侬长短句》,《清史列传》并传于世。
看来第二个好象更符合些吧,哈哈.

[错语]这副联题在南京莫愁湖胜棋楼.相传明太祖朱元璋与大将徐达在此赌棋,徐达赢棋,太祖遂将莫愁湖赐与他。上联前两个分句,一是苏轼的词《水调歌头》的首句,一是唐人王之涣的《登鹳鹊楼》:"更上一层楼"化来.下联首句见明朝王震《题梅花横披》:"凛凛岁方晏,春意初未回。花神泄天机,催起南枝梅。孤标冠群芳,高韵绝汗埃。缥缈玉京人,弭节疏林隈。所畏渺天末,我马方虺聩。驿使未云逢,月落空徘徊。画史写芳容,横枝缀琼瑰。抚卷又增欢,美人犹未来。"这副对联基本是传统手笔,上联写历史下联写自己感悟.把一些前人诗词自然的融合进去,也是一种常见的手法技巧.上下联整体的格调偏向恬淡,两个前分句都是以场景铺垫,为后面的内容服务.作者的思想都在两个后分句里隐约表露出来.大体上是世事不容自己操心,就享受下眼前风月的思想.说高尚点,叫消极的唯心主义,嘿嘿.其实小民不过如此,难道敢轻易嘀咕不成?
作者: 槐花社员    时间: 2006-10-24 15:53
本帖最后由 槐花社员 于 2009-12-10 15:13 编辑

蜀道关山险
剑门天下雄
横批:眼底长安
===佚名

[错语]这副联,题在四川北部广元市剑阁县境内的剑门关关楼第三层.偶印象里,下联似乎是在总结四川风景的几句话中:"峨嵋天下秀,剑门天下雄,青城天下幽."不知道是不是就来源于此.剑门关自古便是秦蜀交通之要道,李白的<<蜀道难>>中那句“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说的就是这.估计这副联也就是后人借鉴前人俗语诗词等而来.以地势为主,简明扼要.一险一雄,基本上就囊括出了这里的整体精神,就欠了几分回味.


刚日读经,柔日读史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王阳明

王阳明(1427-1529年),名守仁,字伯安,浙江余姚人,因早年筑室于故乡阳明洞中自谓“阳明子”、“阳明山人”,世称“阳明先生”.为明代大儒.承朱熹学派,创立了主观唯心主义的阳明心学,著有《王文成公全书》.

[错语]此副联题在贵州修水龙岗山明阳洞,为王阳明遭贬官职后的讲学处.上联典出《礼记·曲礼上》:“外事以刚日,内事以柔日。”《表记》:“外事用刚日,内事用柔日。”郑玄注《曲礼》,刚日“顺其出为阳也”,柔日“顺其居内为阴”,甲、丙、戊、寅、壬五奇为刚,乙、丁、己、辛、癸五偶为柔。后多以每月10日中的奇数日为刚日,偶数日为柔日.古人注重经史双修,间日而习.下联出自《管子 权修》.全联基本上说的是学习需要勤而持久,要成材是件很不容易的事.整体风格很典雅,可惜偶如果不查资料的话,上联还不怎么能理解.哈.

时间不够了,待续
作者: 槐花社员    时间: 2006-10-25 14:55
是南来第一雄关,只有天在上头,许壮士生还,将军夜渡
作西蜀千年屏障,会当秋登绝顶,看滇池月小,黔岭云低
===蔡锷/朱德

蔡锷(1882年—1916年),原名艮寅,字松坡,湖南邵阳人。日本士官学校毕业。曾任广西兵备处总办、陆军小学堂总办、混成协协统等职务。清宣统三年(1911年)调滇,任37协协统,与李根源、唐继尧等策动辛亥昆明重九起义,被推为云南军政府都督。1913年调京,任全国经界局督办、陆海军大元帅统率办事处办事员。因秘密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1915年12月潜回昆明,与唐继尧等宣布护国讨袁,成立护国军政府。任护国第一军总司令,率师入川,战于叙府(今宜宾)、泸州一带,屡搓袁军,各省响应。袁世凯被迫取消帝制后,蔡锷任四川督军兼省长。后因喉病赴日就医,卒于福岗大学医院。著有《曾胡治兵语录》等。
朱德(1886-1976) 原名朱代珍,后曾改名朱建德,字玉阶。四川仪陇人。生平就不多介绍了,红军之父,10大元帅,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国防委员会副主席等.

[错语]1915年云南都督蔡锷在昆明组织护国军讨伐袁世凯,次年朱德率部随蔡将军入川.两人相交莫逆,在雪山关共撰此联.全联气势磅礴,慷慨激昂.上联里借地势说话,能感觉其中到对讨伐大业的决心,不破楼兰誓不还.下联里拓展开视线,指点江山中见军人豪迈.偶个人尤其喜欢上联里"只有天在上头"那句,很生动形象的刻画出雪山关的那个"雄"来,还另有一番从容大气.

作者: 槐花社员    时间: 2006-10-25 16:20
仁寿握乾符,万国车书会极
中和绵鼎箓,九天日月齐光
===乾隆

[错语]这副联题在故宫中和殿.乾隆提倡"君命神授",具体就表现为"仁寿"和"中和",.仁寿,仁政而得长治久安,中和,中庸之道调和(治理).车书者,泛指国家体制或制度.上联意思,大体为施仁政而得长治久安,如同受命于天,掌握了天地之道,则天下一统.下联意思,则大体是用中庸之道调和治理,能使社稷安稳,天下人民的生活都能感受到这日月一般的祥瑞普照.整副联中,基本上就是乾隆的治国思想,庄重典雅,确实是帝王手笔.站在当时的历史角度上,乾隆同学这副联华丽敦厚,还是颇有文采的.


凝鼎命而当阳,圣箓同符日月
握乾枢以御极,泰阶共仰星云
===乾隆

[错语]这副联题在故宫的保和殿.泰阶,星名.即三合,上合/下合/中合共六星,主天下太平.上联意思,大体为(皇帝)掌握了天下是上天的旨意,所作的决定就是天意,能掌管日月.下联意思则大体为(皇帝)掌握着天地田地的精髓,治理出来的国家安定,人民感浴圣恩.这副联不乏自我标榜,但非常工整,也符合他的封建帝王身份.老实说,确实是天子气概,只不过偶眼红他那位置,说话有点酸,觉得还可以再写深一点,带点个人感情,不过考虑到这些挂对联的地方,多是议政地段,确实需要这样的表白.哈.


旭日射铜龙,上阳春晓
和风翔玉燕,中禁花浓
===乾隆

[错语]这副联题在故宫的养心殿.铜龙,殿前的铜制龙形装饰.这副联,基本上是属于春联的形式.整体格调多暖意,上阳/中禁,两个传统的御苑用词来点明地点.几个用字都很出色,射/翔/晓/浓,尤其是射字,早上的阳光本来没这么强烈,但正因为找在铜龙上,有反光,所以这个射字表达出了这效果,画面感极强.
作者: 槐花社员    时间: 2006-10-27 06:12
风奏南熏调玉轸
霞悬东壁灿瑶图
===康熙

[错语]玉轸,琴瑟的弦柱.这副联题在故宫昭仁殿,字面上含蓄,仿佛写春光,但这样的联,在这样的环境中,通常都应该结合着殿堂的名称来理解,实际是标榜文成武德.清人自北来,征南而得天下,于是在这里,宣扬自己所代表的朝廷,所施的仁政,象春风一样满天下,奏响了盛世之音;光辉的业绩,勾勒出了灿烂的宏图.由于用字用词含蓄,读来舒缓,倒确实有昭仁的味道,嘿嘿.


日月轮高,眄七宝城如依舍卫
金银界净,涌千华相正现优昙
===乾隆

[错语]这副联题在北京北海大慈真如宝殿,引用了很多佛教用语,七宝/舍卫/千华/优昙,还有轮/界等等,七宝指的是砗磲、玛瑙、水晶、珊瑚、琥珀、珍珠、麝香(也有砗磲、金、银、玛瑙、珊瑚、琉璃、琥珀之说,不同的经书所译的七宝各不尽同),代表佛家净土的光明与智慧.舍卫是城名,国名为憍萨罗.是佛教六国中憍萨罗国的京城.千华大体是佛教普度的光芒意思.优昙即优昙婆罗花,佛家传说中,此花三千年一开,为祥瑞之兆.整体来说,这副联大体就是用佛教的典故词语,来歌颂庙宇,弘扬佛法.其它如果有什么深刻道理,偶倒很难理解出来.御宝的效应吧.


玉宇琼楼天上下
方壶圆峤水中央
===赵翼

赵翼(1727-1814)字云崧,一字耘崧,号瓯北,阳湖(今江苏常州)人.乾隆二十六年(1761)进士,授翰林院编修.曾任镇安、广州知府,官至贵西兵备道.乾隆三十八年辞官家居,曾一度主讲扬州安定书院.诗与袁枚、蒋士铨齐名,合称"乾隆三大家". 著有诗集53卷及《瓯北诗话》.史学著作有《二十二史札记》、《陔余丛考》、《檐曝杂记》、《皇朝武功纪盛》等.

[错语]此联题于北京中南海金鳌玉蝀桥.方壶圆峤,传说中的海外仙山.据说这副联不是赵翼写的,《对联通》里余德泉老师写道,赵翼《檐曝杂记》:“金鳌玉蝀桥(原在北京旧清宫西苑太液池上)新修成,桥柱须刻联语。”金在枢直拟句云::"玉宇琼楼天尺五,方壶圆峤水中央" .金自以为颇切光景。汪文端改“尺五”为“上下”,联语便作:"玉宇琼楼天上下,方壶圆峤水中央". 如果真这样,改得十分精彩.玉宇琼楼在这里是说的宫殿,当年苏轼就在词里,用天上的"琼楼玉宇"来代表宫廷,现在这一个"天上下",就天上人间不分彼此了,确实比"尺五"更上层楼.下联的"方壶圆峤",是湖中岛屿的说法应该准确,也呼应这上联的造势.全联清丽可喜,关键就在上下联的后三字的距离感特别出色.
作者: 槐花社员    时间: 2006-10-28 06:15
鉴映群形润万物
贯穿青琐带紫房
===?

没写名字,估计不是康熙就乾隆

[错语]此联题于颐和园佛香阁,青琐,宫门上镂刻的图纹,代指宫门.紫房,多指宫室.偶这本书上的评价是"联坛妙品"."上联形容佛法广大,下联形容香气缭绕,全联暗嵌'佛香'二字",这说法可信.然而那书上又说"上联写清,下联写风,全联暗嵌'清风'二字",想象力强啊.最后那书上还总结"上联写清水泽被天下,下联写春风浩荡吹拂,全联则暗寓'皇恩'二字",牛!I 服了 YOU!果然是"联坛妙品"!格律姑且不说,评论者的思维跨度佩服死偶了,估计做政工一流!偶实在无话可说.


乐在人和,肯寄高闲规宋殿
寿同民庆,为申尊养托潘园
===乾隆

[错语]此联题于颐和园乐寿堂,传是乾隆为其生母六十大寿所建.宋殿,宋代德寿宫;潘园,明代南京豫园.在上下联首分别嵌"乐寿"二字.大体意思是以天下苍生富足为自己所乐,不能象宋高宗那样退居德寿宫,不理政事.和天下人一块为母亲祝寿,表明大清朝有尊养太上皇太后等长辈的高举,才修建这类似豫园的地方来孝顺长辈.全联结构中规中矩,在语气上比照前朝皇帝,颇为自负.


所无逸而居,动静适征仁智
体有常以治,照临并叶清宁
===乾隆

[错语]这副联题在圆明园九洲清宴殿.阐述为皇帝者的四个行为准则.生活上不追求享乐,举止上把持好方寸,治理国家要注意顺应天意民心,多了解民间疾苦换得天下太平.这副联写得雅致,所提出的自身要求也基本符合当时的治国之道,有自勉的味道.就算落在现代来看,也够很多官员来学习的了.
作者: 槐花社员    时间: 2006-10-31 12:33
八十君王,处处十八公,道旁介寿
九重天子,年年重九节,塞上称觞
===彭元瑞/纪晓岚

彭元瑞(1731—1803),字掌仍,一字辑五,号芸楣(一作云楣),南昌县人,乾隆进士,官至工部尚书、协办大学士.楹联名家.
老纪前面介绍过了.

[错语]这副联题在承德避暑山庄万松岭行宫.当时是重阳节前,乾隆从热河木兰围场打猎回来,驻跸于万松岭行宫,同时也逢乾隆八十寿诞,彭元瑞的上联先切寿,然后切景,十八公是"松"字的拆写,也是松树的雅称.纪晓岚的下联先切身份,然后切时.全联最精彩的是"八十"与"十八",九重"与"重九",两组倒装贴切自然,就算不看技巧,整体结构都非常流畅.


两京锁钥无双地
万里长城第一关
===佚名

[错语]这副联题在山海关.上联的两京古指长安/洛阳两古都.这里指的是北京和沈阳.山海关地处辽西走廊,控制着出入关的咽喉要道.“锁钥”,指军事防守重镇,这里就代表了山海关的地势特征和军事意义.全联很形象的概括出了山海关的特色,特别是结构工整,非常流畅,琅琅上口.难怪成了山海关的一张文化名片.
作者: 槐花社员    时间: 2006-11-2 15:24
秋色从西来,雁门紫塞
明月几时有,玉宇琼楼
===张之洞

张之洞(1837-1909)洋务派代表人物之一,字孝达,号香涛、香岩,又号壹公、无竞居士,晚自号抱冰.直隶南皮(今河北南皮)人.1863年一甲三名进士,授编修.历任翰林院侍读,内阁学士,山西巡抚,湖广总督,军机大臣等.有《张文襄公全集》. 

[错语]题于太原贡院明远楼,这副联算是个集句联,上联首句,见夏完淳《秋怀》诗之三:“秋色从西来,风物自凄紧。”岑参《与高適、薛据登慈恩寺浮图》中也有:"青槐夹驰道,宫馆何玲珑。秋色从西来,苍然满关中。".后一分句见《千字文》:“雁门紫塞,鸡田赤城。”下联从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摘取:“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这副联的主要目的是暗切明远楼的"明远"二字,上联切远,下联切明.所集的句子都围绕着这两个主题来的.偶发觉上下联还有个特点,两分句的韵角的韵母都分别一致,读着很上口,不知道是巧合还是故意.


生有自来文信国
死而后己武乡侯
===严保庸

严保庸,生卒不详.字伯常,号问樵,江苏丹徒人。嘉庆二十四年(一八一九)解元,道光九年(一八二九)进士,入翰林、改官山东栖霞知县。笃志好学,自以为传奇无愧作者。善兰竹及写意花卉,尝举吴伟业“似能不得花意”七字为写生法。《墨林今话、清画家诗史》

[错语]此副联题于江苏省扬州史可法墓.把与文天祥/诸葛亮二人比肩.上联不仅是在气节上歌颂了史可法,还根据了传说的,相传史可法的母亲在怀孕着他时,梦见了文天祥(文信国)来投胎.梁章钜在《楹联丛话》中评论此联为:"我高宗皇帝亦谓'史可法即比之文天祥实无不可',故严问樵联云'生有自来文信国;死而后已武乡侯.'自是天造地设语.他有作者,不能出其范围矣".偶个人感觉从台面上来说,因为涉及到清政府安抚民心的问题,这联倒也表彰得雍容大度.不过联系着生平,按照现在的观点,内容还空洞了些.下联也不那么准确.


地到无边天作界
山登绝顶我为峰
===王讷

王讷(1881-1957)字墨轩,墨仙,号七十二泉烟雨楼主,山东安丘人.清末举人。曾受清廷委派赴日本考察教育。回国后任山东省教育会长。在济南创办山东高等师范学堂并任监督(即校长)。民国初,被选为第一届国会众议院议员。因在国会内反对恢复帝制,提倡共和,受拥袁复帝派攻击。国会解散后,举家南迁长沙。在湖南先后担任厘金局长、湘西保靖县知事,后出任陕西省教育厅长。1922年冬回山东任教育厅长。翌年改任山东储材馆长.1924年改任实业厅长.1925年张宗昌督鲁后,于9月去职。自此谢绝仕途,以诗书画为娱。后迁居北京。1941年其妻去世,返回济南,住在宜园破庙中,生活困苦,以销售字画为生。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政府请他出任职务,被拒绝。建国后,召集部分友人,于1952年创办宏德小学、明湖小学。1953年8月,任山东省文史馆馆员,并加入作协。擅长书法、绘画。著述有《宜园笔记》、《宜园诗稿》、《书法指南》等。

[错语]此联题于泰山玉皇顶.上联切合泰山之高峻,有登高望远的味道.下联有来者之豪迈.以泰山的东岳气魄,配上这么一副联确实相得益彰.偶前面有写过林则徐少年时的"海到无边天作岸; 山登绝顶我为峰",不知道哪副联在前边.从时间上看,林则徐是(1785~1850年),看来应该是他的原创.
作者: 槐花社员    时间: 2006-11-3 15:02
本帖最后由 槐花社员 于 2009-12-10 15:14 编辑

微言守遗,当奉大师为表帜
实事求是,敢从二氏问传薪
===金岱峰

金岱峰,浙江嘉兴秀水人氏.生平不详. [清]·陈其元在<<庸闲斋笔记(4)>>中有记载==秀水金岱峰先生讳衍宗,嘉庆庚申举人,与先伯云伯公同年,官温州府教授。咸丰己未,重赋鹿鸣。其女孙为余家冢妇。先生湛于经学,著述甚多。庚申之冬,无疾而卒。先数月,自知死期,时避地临安,命子孙届期皆集。集后,令皆诵佛号,遂瞑目而逝。亦似前生由竺国来者。

[错语]这副联题于山东高密郑康成祠,有龛扁“经神”二字.郑康成即汉代经学家郑玄.遗字,在这里作名词,意思大体是前人的学理.二氏,当时的著名学者马融/何休,都是东汉著名经学家.上联意思,大体是夸郑玄的治学精神细致入微,在细微处都有遵循着前人的大道,值得后人学习.下联则是说他的治学态度继承了马融/何休的精髓,把这门学问继承和发扬了.全联多是从精神上来写,偶个人觉得,可以写下他的学识对社会的实际贡献,可能更有味道.


神奇壮观蓬莱阁
气势雄峻丹崖山
===刘海粟

刘海粟(1896--1994)名盘,字季方,江苏省常州市人。著名画家,美术教育家.

[错语]老实说,这副联不仅意境平平,而且也不符合对联的基本结构要求.对仗和声律都失败,用词拖沓.贴到这名山秀水,估计是名人效应,不但浪费笔墨,还容易误导常人对于对联常识的理解.全联的修饰上空洞,没有在具体上下笔,不落实到具体的风景特色,读来没有画面感.不说了,免得落个诽谤的嫌疑.


风调雨顺
国泰民安
===佚名

[错语]这副联题在洛阳的白马寺联.就两个对仗的成语,表达了人民的朴素愿望.意思好理解,没什么可说的.这编辑,选些题材也应该选择点独特点的吧,哎.
作者: 槐花社员    时间: 2006-11-4 16:18
心在朝廷,原无论先主后主
名高天下,何必辨襄阳南阳
===顾嘉衡

顾嘉衡,清人,生卒不详,湖北襄阳人氏.曾任南阳知府.

[错语]这幅联题于河南南阳诸葛武侯祠.关于诸葛亮曾居住过的隆中到底在哪里,湖北襄阳和河南南阳两地人一直在争论,都说是自己地段上的,结果襄阳人顾嘉衡到南阳任知府,当地人要他公断,他就写了这么一副联.这副联最出色的地方就是提倡从大处着眼,何必计较拘泥于小节.上联在记载诸葛亮先后辅佐刘备父子的同时,也切合着这个主题.下联从小处看,老顾圆滑,两头不得罪,不过文字就这么奇妙,从中能品出有深度的人生哲理来,才是这副联最成功的地方.


勤求古训
博采众方
===沈济苍

沈济苍,当代医学教授,其余不详

[错语]这副联题于南阳东关医圣祠.内供奉东汉著名医学家张仲景.这副联简练工整,高度概括了"医圣"张仲景对医学界的重大贡献."勤/博"二字体现出了成功非偶然,在其它知识领域内,也是治学良方.


以忠爱为心,国步多艰,匡时句出惊风雨
为生民请命,痌瘝在抱,警世诗成泣鬼神
===龚依群

龚依群,当代文学家.湖南人.

[错语]这副联题于巩县杜甫墓.痌瘝,指民众之疾苦.杜甫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这里就从精神上总结,上联是爱国之志,下联是忧民之情.基本上把握住了杜甫的文化思想精髓,同时也高度赞扬了杜甫作品的现实主义成就和其忧国忧民的高尚人品.联中引用了杜甫的诗:“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本来是他写李白的,这里用来表述他自己的作品,也蛮合适.
作者: 槐花社员    时间: 2006-11-5 13:34
对月凌风,有声有色
吟诗把酒,无我无人
===佚名

[错语]这副联题的是岳阳楼.比较岳阳楼的其它对联,这副就显得很寻常了.上联是对环境的虚写,不直接写楼(要真写也还真不容易,哈),突出一个周边氛围.下联是体现了岳阳楼的文化内涵,"无我无人"这句的精神境界蛮高嘛,偶个人觉得有故弄玄虚的嫌疑.


七十二健儿,酣战春云湛碧血
四百兆国子,愁看秋雨湿黄花
===黄兴

作者介绍过了.

[错语]题在广州黄花岗烈士墓,是作者在辛亥革命后,为黄花岗72烈士写的挽联.上联是追忆烈士们生前为革命蹈死不顾的英雄壮举,下联是国人对烈士们的追思悼念.上联激越而下联沉痛,最后嵌上了"黄花"二字,颇有回味.不过偶感觉,相比而言,下联弱了,让整体显得头重脚轻.


升官发财,请走别路
贪生怕死,莫入此门
===佚名

[错语]这副联在广州黄浦军校旧址,还有一横批,是"革命者来".整体语言质朴坚定,用否决的语气表现了军校所强调的军人气质,简单干脆而凛凛生威,这样不加修饰的表白方式更符合军人军校的形象.
作者: 槐花社员    时间: 2006-11-7 05:58
本帖最后由 槐花社员 于 2009-12-10 15:14 编辑

明知落凤存先帝
甘让卧龙作老臣
===佚名

[错语]这联题于四川德阳的庞统祠.在网络上搜索了下,评语不碍是"对庞统的致哀和他定胜于诸葛亮的才华"或者"写庞统的牺牲精神,交代牺牲的动机",按照<<三国演义>>或者<<三国志趣>>的主题,未免小家子气量了.这么看来,这副联在思想上也失败,和人计较成败,什么胸襟都是废话,庞统的真正才华没有体现出来,壮志难酬的悲哀也读不到,可见作者的出发点就狭隘.当然,那所谓的胸襟,参照着现实,也就牵强了.严格点,下联的卧字还有孤平.虽然是个无法变化的词组,但如果在创作上有更开拓眼界的思路,应该可以避免的.偶个人感觉,主题应该是写庞统的才华和壮志难酬才是关键,没必要把他和诸葛亮比肩论题来下笔,后人自有公断.


万里长征  犹忆泸关险
三军远戍  严防帝国侵
===朱德

作者已介绍过

[错语]整体倒也工整,意思也好理解.不过从联气上,上联铺张开气势,下联收得突兀/而紧,败笔.最后一分句大恶手,直白得无味空洞.虽然作者地位高,但胸襟气势,比照毛泽东的"沁园春/雪",不可同日而语,难怪.......(嘿嘿,不说了,后来嘛).对于这副联的评价,看见的都是些MP话,悲哉,老实话就这么难?如果不是名人的话.......


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
开口便笑,笑天下可笑之人
===朱元璋

作者已经介绍过.

[错语]这副题于河南凤阳大兴寺.可能是关于弥勒佛的最出名的一副联了.在北京的潭柘寺/扬州的天宁寺天王殿等,都有这副联.借弥勒佛形色下笔,规劝世人.字词简单而寓意深刻,有佛家蕴理而有深入浅出,确实是一副好联.上下联,都在分句间形成顶真格式,读着连贯上口,用文字意趣,也方便流通.
作者: 槐花社员    时间: 2006-11-8 00:58
青山有幸埋忠骨
白铁无辜铸佞臣
===徐氏女

徐氏女,清人,松江(今上海一带)人氏,又称松江女史,生平不详.

[错语]这副联题在杭州岳飞墓.杭州西湖岳飞墓前用生铁铸有当时陷害岳飞的秦桧及其妻王氏等四个奸人的跪像.上联借羡慕青山来表达人民对民族英雄的怀念和崇高敬意,真正的英雄永远活在人民心中而流芳百世.下联借同情生铁来唾骂危害江山社稷的乱臣贼子,表达历史自有公断,危害国家和人民的人,终究是遗臭万年.这副联最成功的地方就是比喻生动又通俗易懂,又代表着广大人民的心声,所以成了岳飞墓的代表作.上联也被后世多引用来纪念为国为民的英雄烈士.


秦皇安在哉 万里长城筑怨
姜女未亡也 千秋片石铭贞
===文天祥

文天祥(1236-1283), 原名云孙, 字宋瑞, 又字履善, 号文山. 吉州庐陵(今吉安县)人. 南宋杰出的民族英雄和爱国诗人.二十岁中状元,官至右丞相。德祐二年(1276),元兵围临安(今浙江杭州市),文天祥赴元军议和,被扣留押送北方,行至镇江,得与战友等逃脱南归,至温州拥立端宗,图谋恢复,转战东南。元兵南下时,一再起兵抗御,景炎三年(1278)兵败被俘,囚于燕京(今北京)四年,不屈就义。后人收录有《文山先生全集》传世。

[错语]此联题于河北山海关孟姜女庙,有横匾书"万古流芳".有考证文天祥生活的时代,孟姜女庙还没有兴建,文天祥是宋人,而此地属金国统治区域,所以作者看来是后人假托之作.全联大体意思是,暴君不在了,留下暴政的见证让后人唾骂.而烈女的坚贞千古流传.站在现在的历史高度来看,这副联有其片面性质,不过在当时来看,这副联属于传统的"惩恶扬善"性质,倒也中规中矩.


虞兮奈何,自古红颜多薄命
姬耶安在,独留青冢向黄昏
===佚名

民国年间某人所制

[错语]此联题在江苏徐州灵璧县东虞姬墓.上下联在首字处嵌上了虞姬的名字,全联语气悲凉,感慨着一代红颜的不幸.上联的首分句,化来项羽的悲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可奈何?”中的句子,倒也合适.下联的后一分句,借用场景画面的凄凉,来呼应上联的后分句对其生世的惋惜,效果更深刻.
作者: 槐花社员    时间: 2006-11-11 14:42
锦绣江山,半壁雄心敌吴魏
风云儿女,千秋佳话掩甘糜
===佚名

[错语]据说这副联在湖北石首秀林山的刘备与孙夫人合祠.上联大体是当时三国鼎立的状况写照,刘备的蜀国相比较下要艰难得多.只是历来强调正统,把他做为汉朝的代言人摆在了第一位置上宣扬.下联记载了蜀吴联姻抗魏的典故.刘备娶孙权的妹子也只是政治婚姻,算不得千秋佳话.倒是"掩甘糜"这话中肯,甘夫人和糜夫人跟着刘备吃了不少苦头,也没享过什么福份,一个"掩"字,其中颇耐人寻味.


身入狼窝,壮士匹夫生死外
心存燕国,萧寒易水古今流
===佚名

[错语]这副联题在陕西咸阳的荆轲墓.全联就记载的是"荆轲刺秦王"那段历史.歌颂了荆轲杀身成仁的爱国壮举.不过这副联偶个人感觉,还是毛病不少.首先结构对仗上,"壮士匹夫"和"萧寒易水"就不般配,一个是并列一个是偏正,也不成立当句小自对.另,下联的首句"心存燕国"很失败,直白无力.个人感觉把两个四言的前分句剔除了,效果可能还更好些.


下笔千言,正桂子香时,槐花黄后
出门一笑,看西湖月满,东浙潮来
===阮元

作者介绍过.

[错语]这副联题于杭州的浙江贡院 (旧时科举乡试考场).这副联非常漂亮,比如上联,"正桂子香时,槐花黄后"的时节,正是秋试的时间,把上考场的事写得风雅宜人.下联的"看西湖月满,东浙潮来"也呼应这这个节气时令.钱塘潮和西湖月,隐隐还有人事沉浮的味道,劝君"出门一笑",不计较得失成败,也有对莘莘学子的一番勉励.全联意境优美,把紧张激烈的乡试写得轻松自如,其中还对考生们激励鼓舞,匠心独具啊.在结构上,上下联的两个后分句都是自对形式,朗读着的语言感觉也明快流畅,巨喜.

编辑下,以上发言的"自对"说法不妥,其实应该视为对仗上的宽对,大体上,上下联还是按照对仗的饿格式,稍微宽一些而已.惭愧,检讨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2-25 3:31:07编辑过]


作者: 革命    时间: 2006-11-13 14:54
高处不胜寒,溯沙鸟风帆,七十二沽丁字水
夕阳无限好,对燕云蓟树,百千万叠米家山
===程德润

程德润,生卒不详.湖北天门人,嘉庆年间进士.道光初年任兰州道,兼理兰山书院。道光21年任甘肃按察使,旋升甘肃布政使.26年改任陕西潼商道.

[错语]此副联题在北京通县通州河楼.上下联首句均是集句.“高处不胜寒”出自苏东坡的《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夕阳无限好”则出于李商隐《乐游源》.沽为古河名,在这里代表河.丁字水:沽河成丁字形之处.米家山,宋代米芾父子善画山水,后人称其父子的山水画为米家山.仿佛记得有个导演也叫米家山来着.上下联都是写在楼上所见的画面风景,上联水下联山,整体构图苍茫大气,视野开阔.两个集句也嵌得自然.后面的分句中,把地理位置,只用"燕云蓟树"就点明出来,还点缀了山川.其它的,在数字使用上也用得蛮好,对整体画面的效果也很帮助,大体能感受到支流繁芜群山林立,好联.


水自石边流出冷
风从花里过来香
===苏洵

苏洵(1009--1066)北宋散文家.字明允,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间,因得欧阳修延誉,以文章闻名于世.曾任秘书省校书郎、霸州文安县主簿。所作《审势》《审敌》《广士》《田制》等文,主张抵抗辽的攻掠,对大地主的土地兼并、政治特权,深为不满.与其子轼、辙合称“三苏”,俱被列入“唐宋八大家”.所著有《嘉缹集》.

[错语]此副联挂在杭州云栖寺.清雅而有禅意.用字简单却大有余味,高手手笔.从简单寻常处下寻常笔,寻常风光顿时显得生动而有灵性.上下联的抹三字都非常精彩,值得学习.

作者: 革命    时间: 2006-11-15 15:16
世事如棋,一着争来千古业
柔情似水,几时流尽六朝春
===朱元璋

作者已经介绍过.

[错语]这副联在南京莫愁湖公园胜棋楼.“六朝”指三国的吴、东晋,南朝的宋、齐、梁、陈,都以南京(即建康/金陵)为国都.传说朱元璋在这里和大将徐达下棋,输后把莫愁湖赐与他.这副联说的却是用棋局来代表天下,上联里老朱很得意地用"棋高一着"来夸奖自己争得天下,雄姿英发而踌躇满志.下联里却婉约下来,从眼前风景里感慨世事变迁.总体感觉下联的前分句弱了几分.从上联的大处着眼,一下就转到近似于幽思.当然,老朱的意思不是深闺怨妇,而是借眼前风景感叹,只是字面上转得突兀下乘,容易产生误解.


吴楚乾坤天下句
江湖廊庙古人情
===李东阳

作者已经介绍过.

[错语]这副联在湖北岳阳楼.上联说的就是杜甫的《登岳阳楼》里“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下联则是范仲淹《岳阳楼记》里的"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作者在这里,借前人珠玉来刻画岳阳楼的文化精神气质,一诗一赋,基本上就是岳阳楼的文化代表了.作者这么写,偶觉得是谦虚的成分大于实际意义.


与国咸休,安冨尊荣公府第
同天并老,文章道德圣人家
===纪昀

作者已介绍过.

[错语]此副联题在山东曲阜孔府大门.全联庄严得体,是纪晓岚流传下来的作品中少有的正经写法.大体上表现出了孔子及其儒学在封建社会上历朝历代的尊崇地位,也表现出了孔府的显赫世家风范.上联是写世家门第的风采,下联是孔学儒家的精神渊源.据说这副联在悬挂的时候,匾上还有机巧,“富”字上面少一点,寓“富贵无头”,“章”字一竖通到上面立字,寓“文章通天”,真个吉利到细节了,哈.

作者: 革命    时间: 2006-11-16 16:59
赤手挽银河,公自大名垂宇宙
青山埋白骨,我从何处哭英雄
===王守仁

王守仁(1472—1529)字安伯,号阳明,世称阳明先生,生于浙江余姚(宁波).明弘治十二年(1499年)考取进士,授兵部主事.后被谗退.重出后任庐陵县知事,累进南太仆寺少卿.拜南京兵部尚书.后返乡授书.门人有其辑《王文成公全书》三十八卷,其中在哲学上最重要的是《传习录》和《大学问》.

[错语]这副联题在浙江杭州于谦祠.杜甫有诗<<咏怀古迹五首之五>>:"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上联的后分句就化用诗中的首句而来,有把于谦与诸葛亮比肩之意.下联里隐隐有悲愤于谦被朝廷迫害后尸骨无存的谴责.全联语气沉痛,不过在具体文字上,无新意,抛开背景历史不说,作为挽联,写得寻常而已.


八百里湖山,知是何年图画
十万家烟火,尽归此处楼台
===徐渭

作者前面有介绍过.

[错语]此副联题在杭州吴山江湖汇观楼(有作凤凰山之说).据说绍兴府城种山蓬莱阁也有此联.上联从眼界的开阔,能感觉到楼的高雄.把湖山风景高度概括,从大意象下笔,简约大气.下联里点出周边的繁华,从而衬托出这座楼台在其中的卓然不群.整体没在具体的细节上纠缠,大块文章而不乏轻灵,有胸襟开阔的感受.令读者感受到一种积极向上的感觉.

作者: 革命    时间: 2006-11-19 14:45
事父未能,入庙倾诚皆末节
悦亲有道,见吾不拜也无妨
===徐渭

作者已经介绍过.

[错语]这副联题在上虞曹娥孝女庙.相传东汉汉安二年(143年)端午,上虞人曹旴失足堕江.其女曹娥,年方十四,哀哭寻父,十七日不见其尸,投江而死.后人修此庙来彰表其孝心.全联模仿曹娥的语气而写,上联意思大体为孝顺父(母)没做好的话,你来这庙子里表现得再诚心都是有欠缺的.能够让长辈亲属因你而开心才是正理,哪怕不来庙里烧香也没关系.用规劝的态度,告诫人们,孝心不是用来做面子的,而是要身体力行,从身边实际做起.这种模拟语气似的写法,通常能让读者加深印象和思考.


云行雨施,不崇朝而遍天下
理大物博,祖阳气之发东方
===赵翼

作者前有介绍过.(有记载作者为缪昌期,不知是否属实).

[错语]此副联题于山东泰安岱庙(有作东岳庙).北京妙峰山灵感宫门联也同这一致.上联首句取于《周易·乾》:“云行雨施,天下平也”.崇朝:终朝.从天亮到早饭时,喻时间短暂,指一个早晨.崇,通“终”.全联紧扣泰山的"五岳之首"地位而用以夸张的笔法,从泰山兴起的云雨,很快就能济润天下,而以东岳之尊,本身就包涵至理,阳气首先就从这里开始,由东而西光耀大地.整体把泰山推崇到一个极高的地位,隐隐为天下之首,气势非常宏大.


玉岫香云开法界
珠林花雨静禅心
===乾隆

皇帝前面介绍过了,哈.

[错语]此副联题在河南嵩山少林寺达摩亭(有作立雪亭).这副联写得蛮好,把禅联写得清雅宜人.字面上工整而不呆板,不类似大多佛联的说教典故类型,看来这皇帝倌真不是盖的,对他印象好多了.

-----------------------------
这一辑就到这里了.书上还有一些,但偶实在忍受不了啦.不知道哪个白痴,把行业联也选到这里来了,偶服了油!
那一堆行业联偶放弃了,不在这栏目里写,同时继续对那没眼光没水准的家伙鄙视.

作者: 革命    时间: 2006-12-5 06:56
七  庆贺

中秋节联
玉宇琼楼,照澈一轮皎月
珠宫贝阕,平分五夜天香
===佚名

[错语]上联的首句,出自苏大胡子的词就不必多说.珠宫贝阕,明代王悦《威海赋》:“且夫海不徒巨而已也,其下有宝货之窟、珠宫贝阕,蛟龙所都、螭鼋所宅、鲸鲲所游、鳌鳅所穴。怒则吞舟,戏则拍浪,以至殊鳞异族,则又浮沉而自适也。”本来是指水神的居所,在这里也接应着上联,大体还是指天上宫阙.五夜,古时候把夜晚分为甲/乙/丙/丁/戊,共五个时段,也就是五夜.这副中秋联,没有传统的团圆或者思乡意境,就描述一具体画面意境,估计是文人酬唱留下的作品.说好还真不知道应该怎样来夸,个人感觉放弃两个前分句,直接保留"照澈一轮皎月,平分五夜天香",这样简洁一些,咀嚼着也多点回味.


元宵节联
春色无边,良宵玉宇初圆月
太平有象,火树银花不夜天
===佚名

[错语]太平有象,见《资治通鉴·唐文宗太和六年》:“会上御延英,谓宰相(牛僧儒)曰:‘天下何时当太平,卿等亦有意於此乎?’僧孺对曰:‘太平无象.今四夷不至交侵,百姓不至流散,虽非至理,亦谓小康.陛下若别求太平,非臣等所及.’”太平无象,意思大体是太平盛世并无一定标志标准,在这里改"太平有象",意思是夸奖天下安宁,人民生活安定的意思.全联切合着元宵节的时间(月亮形状)和庆贺方式,带一定的颂扬,中规中矩,文采上寻常..


题百岁老人之寿联
人生不满君今满
世上难逢我竟逢
===王文清

王文清,生卒不详,宇廷鉴,号九溪,宁乡人,雍正甲辰进士,乾隆丙辰荐举博学鸿词,壬申荐举经学,历官宗人府主事.有《锄经余草》《续草》.于1748年(乾隆十一年)61岁时和1764年(乾隆二十九年)77岁时两次出任岳麓山长,前后共9年.出任岳麓山长期间,制立有《岳麓书院学规》.另据《巧对续录》,此联为陶澍作.不知真伪.还有版本:“人生不满君能满;世上难逢我恰逢.”

[错语]《古诗十九首》中有句"人生不满百",民间也有"世上难逢百岁人".这副联就借这两个典故来写,反其道而行,表明对百岁寿辰这少有的佳日的祝贺,比较常见的祝寿联,这副作品另开机抒,尤其是下联,拍得虽然有些肉麻,不过在这样的好日子,确实喜气洋洋,非常讨彩.
作者: 革命    时间: 2006-12-8 16:45
贺周梅初七十寿辰
众寿朋来,而我独羁千里足
倾心兄弟,为君多读十年书
===沈葆祯

沈葆桢(1820-1879),清末福建侯官(今福州)人,原名振宗,字幼丹,道光进士。1856年初(咸丰五年底)任九江知府,继署广信知府。后随国藩掌营务,擢广饶九南道。1861年升任江西巡抚,镇压太平军。1866年(同治五年)调任福建船政大臣,主办福州船政局。1874年被派为钦差大臣,办理台湾等处海防,调整行政区划,并购置机器设备,主持开采基隆煤矿。1875年(光绪元年)升任两江总督兼南洋通商大臣后,督办南洋海防,扩充南洋水师,与李鸿章同为清政府筹办海军的主持者。有《沈文肃公政书》。

[错语]周为沈友,大其十岁.写这副联是沈在两江总督任上,周居于福州.所以上联后有"而我独羁千里足"之说.这副寿联的特点是写实和记载友情,不类似通常寿联的夸颂手法."为君多读十年书"有升华友情的妙用.整体借祝寿来表达朋友的思念和对友情的珍惜.不过上下联的前分句不对仗,上联是并列自对,下联是偏正,虽然说宽松也无大碍,不过看内容,完全可以更严谨的,不值得提倡.


贺光绪帝婚联
日月同明,报十二时吉祥如意
天地合德,庆亿万年富贵康宁
维多利亚女王

维多利亚女王,英国女王.很显然,这是请人代撰的.

[错语]当时,维多利亚女王送来的贺礼是一自鸣钟,这副联就刻在钟的两侧,所以有上联的"报十二时吉祥如意"这语.其它的内容泛泛,没什么好品的.
作者: 革命    时间: 2006-12-25 05:26
早许惠连才,天下文章已无我
差同郗鉴识,座中子弟独奇君
===王志初

王志初,生卒不详.查网络资料,得二:
《册府元龟》 (0858-0875)/一千卷 (宋)王钦若等 编修
王志初仕齐为吏部尚书善藁隶当时以为楷法齐游击将军徐希秀亦号能书尝谓志为书圣.
对联话卷十二 杂缀二 作者:吴恭亨
王志初各联,少具上录,以志一鼎之尝。顷又见其赠张某联语,句奇兀,不独以切姓为工也。录之:“身是翼德谁敢敌;学如横渠不妨禅。”一边作英雄语,一边又作佛子语,真得未曾有也。
看其笔法,类似清人笔调,估计是吴恭亨年头仿佛人家.
(刚有95同学友善提供资料:县人王志初育道,田东谿之门人也。晚清时以岁贡考授主簿,发广西,到官未久即弃归。其为文粗枝大叶,往往有豪霸气,人亦如之。)

[错语]《宋书·谢庄传》:"袁淑文冠当时,作赋毕,蒉以示庄,庄赋亦竟.淑见而叹曰:''江东无我,卿当独秀;我若无卿,亦一时之杰也.''遂隐其赋",这基本上就是"惠连才"的典故由来.郗鉴,高平金乡人,汉献帝时御史大夫郗虑玄孙."郗鉴识"的典故,大体就是他慧眼识英雄,招袒腹东床的王羲之为女婿的美话.吴恭亨《对联话》有云:
又,王志初贺王子章入学联云:“早说惠连才,天下文章已无我;差同郗鉴识,座中子弟独奇君。”接,出幅从江东无我,卿当独步二语化出,对亦使典恰肖,扫尽一切谀颂门面语,故称佳制。 胡氏《联选》云:吾乡谢叔时,有清时以道员候补湖北,以干办称......
看来作者大体是清人无妨.全联基本是勉励为主,借古人少年英奇,勉励本家大展宏图,有才华冠绝一时,必定为上方所用.贺入学,夸得这般荣耀而不流俗,确实很见作者功底.不过偶自己感觉,在语气里,作者幽着也把自己提高了个档次,勉励自己的族弟时候,把自己的角度摆得高了一层.估计是上层公务员对新入门人氏的常规口气,自己也不愿意跌份,哈.


述先圣之玄意,整百家之不齐,入此岁来,年七十矣
奉觞豆于国叟,至欢忻于春酒,亲受业者,盖三千焉
===梁启超

作者前有介绍了.

[错语]这副联,是梁启超祝贺康有为七十寿辰之联.上联见郑玄《戒子益恩书》,既《汉书》中有云:"遇阉尹擅势,坐党禁锢:十有四年,而蒙赦令.举贤良方正/有道,辟大将军叁司府,公车再召.比牒并名,早为宰相.惟彼数公懿德大雅,克堪王臣,故宜式序.吾自忖度,无任於此;但念述先圣之玄意,思整百家之不齐,亦庶几以竭吾才;故闻命罔从.而黄巾为害,萍浮南北,复归邦乡.入此岁来,已七十矣."下联见张衡《东京赋》:“执銮刀以袒割,奉觞豆于国叟.”"因休力以息勤,致欢忻於春酒."在这副祝联里,学生把老师与孔老夫子相提并论,颂扬中不带个人政治分歧,如此典雅端庄的表彰,估计这保皇党权威捋须大乐,睡着了都咧开嘴.不过康老英雄也算一时风云人物,站在当时的历史角度,受之小愧而已,哈哈.


天生以为社稷
人望之若神仙
===佚名

《庚子西狩丛谈》卷4 有记载
又闻李文忠鸿章七十生辰,时官爵相,功名赫奕.某中丞为其门生,思撰联寿之,属幕府代拟,凡十易稿皆不当,仍督催甚急.幕府同辈三五人计无所出,日暮共赴酒楼,呼樽遣闷,因共讲论其事,皆称技穷.忽旁坐一落拓儒士揖而前曰:“闻诸君所言已悉,我适代撰一联,烦持呈贵居停,倘获用,则需送我五百金,以为润笔.我方困甚,乞先署券见惠.如仍不当意,则一钱亦不索也.”众以为奇,姑允其请,归而缮稿呈中丞,其联仅十二字云:“天生以为社稷;人望之若神仙.”字字贴切,上联用李晟事尤妙.中丞一见大喜,反复击节赞赏,徐曰:“此为何人捉刀,非诸君所能也.”众以实对,中丞自出金赠之如数,且招儒士入幕,优礼之.

[错语]资治通鉴·卷第二百三十一,中有李晟遣掌书记吴人于公异作露布上行在曰:“臣已肃清宫禁,祗谒寝园,钟虡不移,庙貌如故.”上泣下曰:“天生李晟,以为社稷,非为朕也.”然后在网络上查证得翁同龢为老李所写寿联:“泰运佐中兴天生以为社稷,元勋侪上寿人望之如神仙”,看来这副对联,应该是后人删减讽刺而来.按照句读,断句应为"天生以,为社稷/人望之,若神仙",唐朝名人李邺侯,后人有谓:"披一品衣,不改神仙丰度.",这样看来,上下连中,一李晟一李邺侯,都是李鸿章本家,典故上用得倒也贴切,看上去十分典雅精彩,不过偶读着,总觉得要不是马屁十足,要不就是讥讽得高明过人.这中间的味道,后人来判决就没有结果了,有趣啊有趣.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2-25 15:06:48编辑过]


作者: 革命    时间: 2006-12-26 03:36
祝贺潘兰史六十寿辰联
诗功喜与年增健
人寿欣逢月正圆
===何诗荪

何诗荪,字维朴.清末人,生卒不详.
潘兰史,(1858-1931)名飞声,广东番禺龙溪人.别署剑士,和傅屯艮的君剑,高天梅的钝剑,俞锷的剑华,号“南社四剑”.与丘逢甲等并称四子.善书画诗词.胡朴安《南社诗话》有云:“社员之诗,略具有缙绅文学气味者二人,一潘兰史,一诸贞壮。”曾任香港《华字日报》主笔.

[错语]当时老潘提倡新学,从欧洲游历归来后居于上海.这副联只是工稳,在意境思想和文笔上,没有什么突出,寻常寿联罢了.


祝贺潘兰史六十寿辰联
傲骨比黄花,正秋来景物都佳,笑看说剑堂前,珠树三株供指使
诗情寄红豆,便老去风流犹昨,艳说翦淞阁上,月华双照画眉痕
===陈诩

陈诩(1879-1940) 鸳鸯蝴蝶派作家。浙江钱塘人,原名寿嵩,字昆叔;后改名栩,字栩园。清末贡生。早年从事艳情小说的创作,为鸳鸯蝴蝶派代表人物。曾出版文艺杂志《著作林》,并任《游戏杂志》、《女子世界》和《申报》副刊《自由谈》主编。1918年成立家庭工业社股份公司,生产“无乱牙粉”,后又附设印刷、玻璃、制盒等辅助厂及蛤油、蚊香、薄荷油等日用化学品制造厂。1930年创办并主编《上海机制国货联合会会刊》,提倡国货。抗日战争爆发后,将部分企业迁设于湖北宜昌和四川重庆,并在云南昆明等建牙粉厂。著有诗词曲汇集《栩园丛稿》,长篇写情小说《泪珠缘》、《玉田恨史》、《井底鸳鸯》等。

[错语]说剑堂、翦淞阁皆潘所居室名,另有说法为沪上名楼."月华双照画眉痕",说的是叫作月子和眉子的两个潘的小妾。作者大体围绕着老潘的居住环境和身边佳丽来写,彰显其文人风流雅致,当然按照现代观点,咳咳,就不多说了.整体的创作风格绮丽,有作者鸳鸯蝴蝶派的文字特色,思想境界就不多说了,在字里行间中的"冯唐未老留佳话"的味道,估计能赢个满堂彩,老潘也能乐得精神一振,嘿嘿.
作者: 革命    时间: 2006-12-29 07:09
本帖最后由 革命 于 2009-12-10 15:15 编辑

祝金子如新婚联
子兮子兮,今夕何夕
如此如此,君知我知
===刘师亮

作者前有介绍过.金子如,想来为其友也.

[错语]这副联读来是朋友间开玩笑的感觉见多,只不过故意装得文绉绉地来调侃下新郎倌而已.在上下联的首字位置,嵌上新郎倌的"子如"二字.上联典故见<<诗经*唐风*綢繆>>:"綢繆束薪,三星在天。今夕何夕?見此良人。子兮子兮!如此良人何!綢繆束芻,三星在隅。今夕何夕?見此邂逅。子兮子兮!如此邂逅何?綢繆束楚,三星在戶。今夕何夕?見此粲者。子兮子兮!如此粲者何!"基本属于化句,倒装了一下次序而已.下联仿佛是<<后汉书*杨震传>>中的"天知地知,我知子知"的典故借来,在这里用过来人的口气,捉弄下小兄弟,虽然不厚道,却也典雅而亲切,读得偶大乐,浮一大白在黎明时间也,"咕嘟"...


祝新人七夕成婚联
试问夜如何?牛女双星渡河汉
欲知春几许,凤凰比翼下秦台
===佚名

[错语]全联基本取材于苏轼的<<洞仙歌>>:" 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水殿风来暗香满.绣帘开,一点明月窥人;人未寝,倚枕钗横鬓乱.起来携素手,庭户无声,时见疏星度河汉.试问夜如何?夜已三更,金波淡,玉绳低转.但屈指西风几时来,又不道流年暗中偷换."而" 凤凰比翼下秦台"一句,大体是引用了秦弄玉与萧史吹箫引凤凰,而秦穆公为筑凤凰台事.上联扣时间与民间传说,下联则表达美好祝福.把一对新人,比拟为神仙眷侣,写得典雅而含蓄,颇见功底.上联的后分句,用古诗中的"拗救"手法来切律,对于后人的诗联手法借鉴,也是一个小小的参考,哈.
作者: 革命    时间: 2007-1-15 14:22
祝贺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联

滚滚长江,流不尽我族四千六百余年无量英雄无量血!放眼觇钟山王气,楚水霸图,半壁奠东南,大野玄黄,以遂秋风变颜色;
茫茫震旦,要争个全球八十三万方里自由民意自由魂!举手庆汉日再中,胡尘一扫,雄师捣西北,卿云糺缦,重安禹甸仗群材.
===佚名

[错语]1912年元月1日,南京各界欢迎孙中山从上海到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在庆祝大会上挂有这么一副长联.上联记载了武昌起义(楚水霸图),定都南京(觇钟山王气)等事件,然后评述了当前革命军已占据半壁江山.下联是感慨同盟会的宗旨得以发扬,准备继续北上,统一中国."卿云糺缦"一句,是古代歌曲,相传舜要让位给禹时,率百官高歌“卿云烂兮,糺缦缦兮,日月光华,旦复旦兮.”“震旦” “禹甸”都是中国的古称.整副联踌躇满志,结合着当时国情,有强烈地战斗精神.上下联开始部分的两个长分句朗读着气势尤烈,激昂而不拖沓.带动着后面的句子,朗读着节奏相应加快,仿佛将发之雄师.作者偶查了下,实在没辙,遗憾.


贺郭沫若寿联

寿比萧伯纳
功追高尔基
===叶挺

[错语]关于这副联,在网络上查到的典故如下
皖南事变后,叶挺被囚禁在重庆郊外监狱中,1942年,正值郭沫若五十大寿之际,叶挺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用香烟罐中的圆纸片制作了一枚“文虎章”,并用红墨水饰以花边,周围环绕着亲笔书写的一副寿联:寿强萧伯纳,骏逸人中龙。
写罢,让夫人李秀文想办法转赠郭沫若,以表示祝贺。东西虽然送走了,但叶挺还在狱中踱步,琢磨这副寿联的用词是否妥当,经过反复斟酌,他觉得有进一步修改的必要,旋即修书一封,请李秀文设法转给郭沫若,信云:
在囚禁中与内子第二次聚会,彻夜长谈,曾说及15日将往视兄五十大庆,戏以香烟罐内圆纸片制一“文虎章”,上写“寿强萧伯纳,骏逸人中龙”两句以祝,别后自思,不如改为下二句为佳:寿比萧伯纳,功追高尔基。
郭沫若接到信后又高兴又感动,连连称赞叶挺改得好。一位来宾感叹说:“将军徒非知战马,操笔文房善画龙。”
为什么说叶挺改得好呢?上联原句和改句差不多,以萧伯纳来比郭沫若,自然是非常贴切的。萧伯纳是英国著名的多产作家,在世界上享有盛誉,而且萧伯纳是寿星(1850~1950),他活了整整一百岁。叶挺在此是借以祝郭沫若多产高寿的意思。
原下联就不是很妥当,“骏”是“好马”之意,与“寿”字相对,都是仄声,不很协调,意义也显得比较空泛。以“人中龙”来喻郭沫若也不妥当。何谓“人中龙”?“人中龙”指晋代人宋纤,他常常隐居不出,不肯见任何人,当地太守马岌屡次拜访,都不肯见。马发赞叹道:“名可闻而身不可见,德可仰而形不可睹,吾而今而后知先生人中之龙也。”这个典故比较生僻,不够通俗,更重要的是用一个古代的隐士来比喻投身革命洪流的战士,显然是不合适的。改成“功追高尔基”,就显得恰如其分了。“功”与“寿”对,平仄相间,韵律和谐,意义也比较明显,称赞郭沫若在文化革命上所建立的功勋,又对未来寄以厚望,富有时代气息。
至于郭老先生,偶个人不想多说了.咳咳.

作者: 革命    时间: 2007-1-25 02:26
春日婚联
柳暗花明春正半
珠联壁合影成双
===佚名

[错语]这副婚联写得十分典雅.合理而自然地使用了两个耳熟能详的成语,上联切合婚期时间,下联切合婚礼.在修饰和比喻上,虚与实的使用都很恰当,"春正半"和"影成双"是整体的菁华.读来很有书卷味,喜欢.


贺马寅初寿联
桃李增华,坐帐无鹤
琴书作伴,支床有龟
===周恩来/董必武/邓颖超

马寅初(1882年6月24日—1982年5月10日),教育家,经济学家。浙江绍兴嵊县人(今嵊州市)。青年时期,考入天津北洋大学矿冶专业,1907年,保送美国耶鲁大学攻读经济学硕士学位。后考入哥伦比亚大学研究员。1916年,回国任北京大学经济系教授,后又兼任系主任,主讲应用经济学课程。 1927年应聘任中国银行总司券,其后又在南京立法院担任重要职务,并一直担任当地一些著名大学的兼职教授。1940年12月因反对蒋介石独裁统治被捕入狱,经营救,于1944年12月出狱。解放战争时期,先后任重庆大学、上海中华职业学校、上海工商专科学校教授,参与爱国民主运动。1948年,经香港进入解放区。 建国后,担任多项社会职务,并于1951年再次回到北大,任北京大学校长。1982年5月10日逝世。主要论著编入《马寅初经济论文选集》。文革时期,马老就已经清醒地提出要控制人口.写出了《新人口论》.

[错语]此联创作时间为1941年,马老正在被国民党囚于贵州息峰集中营期间.重庆大学援马大会举行“遥祝马寅初六十寿辰大会”,周恩来、董必武、邓颖超联合送来了这副寿联.桃李,多指门生.坐帐无鹤,出自南北朝诗赋家庾信《小园赋》,原来的典故见《神仙传》载:某名士名介象,字元则,,吴国会稽人.吴王礼于他,为其立宅供帐.介象死后,吴王又为他建立庙堂,还经常去祭奠,去时常有白鹤来集座上,吴王返而鹤去.故对吴王爱才行为称作“坐帐有鹤”.支床有龟,也出自《小园赋》,原典在《史记·龟策传》:“南方老人,用龟支床足,行二十馀岁,老人死,床移,龟尚生不死."上联感慨马老桃李满天下,惋惜其六十寿辰不能在祝贺现场,暗中抨击了国民党政府对马老的迫害.下联赞扬马老的人品高洁,祝福其高寿延年.龟与鹤,都是长寿的象征,写给老年人的寿联中常见的比喻手法.总理这副联(署名三人,其实是总理创作,董老书写的)显示出了他深厚的古典文学功底,佩服佩服.


冬日婚联
皓月描来双燕影
寒霜映出并头梅
===佚名

[错语]这副联比较那副春日婚联就逊色一些.比喻上还不错,双飞燕和并头梅都是在比喻新人,不过场景贴切上,在冬天来写燕子,逻辑上总不那么协调.严格点来说,创作得不算成功.

作者: 革命    时间: 2007-1-26 04:05
本帖最后由 革命 于 2009-12-10 15:16 编辑

朱建三寿联
七夕是生辰,喜功名事业从心,处处带来天上巧
百花为寿域,羡玉树芝兰绕膝,人人占却眼前春
===李渔

李渔(1611—1680年),原名仙侣,号天征,后改名渔,字笠翁,一字笠鸿、谪凡.李渔祖籍在浙江兰溪下李村,生于雉皋(即今江苏如皋),是明末清初一位杰出的戏曲和小说作家.

[错语]这副联收录于梁章钜 梁恭辰的<<楹联丛话>> 朱建三生于七月七日,所居之里名百花巷,李笠翁寿以联云;“七夕是生辰,喜功名事业从心,处处带来天上巧;百花为寿域,羡玉树芝兰绕膝,人人占却眼前春。”
朱建三生平事迹不详,估计为其老友.上联借七夕的"乞巧"习俗,暗祝诸事顺利.下联借地名引申为福地,延及子孙成荫.整体铺陈而不累赘,用字典雅考究,借生辰居宅而讨彩,颇具匠心.寿堂上挂这么一副联,想来更添喜气,朱老寿星好福气啊,羡慕.


千叟宴联
花甲重开,外加三七岁月
古稀双庆,内多一个春秋
===乾隆/纪昀

作者已介绍过.

[错语]这个对联典故流传很广.相传乾隆五十年时在乾清宫召开千叟大宴,赴宴人数近四千人,其中一位老者有141岁,乾隆便以此为题出上联,纪大烟袋对的下联.60岁为一花甲,两个花甲加上三七二十一,正好141岁.70岁为古稀,两个古稀140,再加一春秋刚好141岁.上下联都纯熟地运用数字来扣年纪.难得的是还格律对仗皆工整,尤其是即兴发挥得这样了,还能从中品出些喜气,佩服得一塌糊涂!


阅微草堂联
万卷编成群玉府
一生修到大罗天
===梁同书

梁同书(1723-1815),清著名书法家.字元颖,号山舟,晚号自署不翁,90岁后外号新吾长翁.浙江省钱塘(今杭州市)人.能诗长画擅联,著有《频罗庵遗集》等.楹联著述有《梁山舟楹帖》.

[错语]阅微草堂为纪大烟袋的书房名.大罗天,道教上是在三清之上,为最高境界.老纪曾主持过《四库全书》的编纂工作,所以上联比喻的就是这件事情.下联则是夸颂他的此项工作功德无量.修成正果了.这副联在工整的结构上,还产生了递进的效果,结合老纪生平最得意之事,贴切恭维,也展露了作者的对联造诣.
作者: 革命    时间: 2007-1-30 16:33
祝袁枚寿联
藏山事业三千牍
住世神明五百年
===梁同书

两人都已介绍过

[错语]上联的"藏山",语出司马迁《报任安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藏山事业意思大体就是恢弘的著作.袁枚的文学著作很多,有《小仓房诗文集》《随园诗话》《随园随笔》和笔记小说《子不语》等.下联的"住世神明"大体意思就是留给世间和人民精神表率或风范.袁枚由于为人正直,厌恶官场倾轧,40岁时便辞官,这么看来确实人品一流啊.所以这副寿联恭维得倒也恰如其分,大体把寿星公的才华和品德都归纳在14个字里面了,袁老先生虽然为人低调,看着这副联,想来还是寿颜大悦啦~


群臣宴联
玉帝行兵,风刀雨剑云旗雷鼓天为阵
龙王设宴,日灯月烛山肴海酒地作盘
===乾隆/纪昀

作者已经介绍过

[错语]传说乾隆设宴群臣,恰雷雨当庭.皇帝同学心血来潮,出了这么一句子叫大家对,结果就大烟袋同学对的最好,而且比领导的句子还更见气势.领导脸色不太好看,大烟袋同学急忙解释:"圣上为天子,故风云雷电任从驱谴,威震天下;臣乃酒囊饭袋,故视日月山海都在筵席之中.可见,圣上好大神威,为臣不过好大肚皮耳."这下领导被拍有面子了,美滋滋地夸大烟袋同学:"爱卿饭量虽好,如无胸藏万卷,也不会有如此之大肚皮~"这个句子本身没多大趣味,只是显露了下大烟袋同学的急才而已,而且另有两版本,说对句的人其实是华殿大学士陈宏谋或者应试举子冯成修,估计是民间传说的可能性质较大.乾隆的对联水平其实蛮好.


贺乾隆皇帝五十寿诞联
四万里皇图,伊古以来,从无一朝一统四万里
五十年圣寿,自前兹往,尚有九千九百五十年
===纪昀

作者已经介绍过.

[错语]时清朝疆域号称四万里,为历来最广.上联把这总结为乾隆皇帝的文治武功,倒也说得过去.下联的五十年加上九千九百五十年,正好为天子的"万岁"称呼.这副寿联写得着实精彩,马屁是应该的,本来这种题材就是讨个彩头,何况是皇帝.上联大气总结出业绩,而在技巧上,数字工对上颇见功夫,下联的数字还暗扣"万岁",整体气势恢弘而流畅,难怪被时人评"气象高阔,设想奇创""工慧绝伦",实不为过啊.
作者: 革命    时间: 2007-2-8 04:15
贺乾隆皇帝八十寿诞联
八千为春,八千为秋,八方向化八风和,庆圣寿八旬逢八月
五数合天,五数合地,五世同堂五福备,正昌期五十有五年
===纪昀

作者已经介绍过.

[错语]上联“八千为春,八千为秋”出出《庄子·逍遥游》,多为祝寿用语.下联的"五数合天,五数合地"取自《周易筮法》中的"天数五,地数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上联六个八字,来求和皇帝的八十寿辰.下联六个五字来对仗,"五十有五年"切合当时为乾隆五十五年.《楹联丛话》里夸这副联“竟如天造地设”,虽然夸张了点,但技巧和切合上,确实很见功夫.网络对联资料里有这么断句的:
八千为春,八千为秋,八方向化八风和庆,圣寿八旬逢八月
五数合天,五数合地,五世同堂五福备正,昌期五十有五年
佩服啊佩服,坑人坑得这么强,哈.


孟超然夫人何氏七十寿辰寿联
人间贤母曾推孟
天上仙姑本姓何
===梁际昌

梁际昌,为梁章钜叔伯兄长.生卒不详.孟超然(1731-1797)字朝举,号瓶菴,闽县人.乾隆庚辰进士,改庶吉士,历官吏部郎中,有《瓶菴居士诗钞》.梁章钜在《楹联丛话》中有记载此事==孟瓶庵师德配何太恭人七十寿辰,余伯兄虚白公际昌献联云:“人间贤母曾推孟;天上仙姑本性何。”恭人素通诗礼,得之甚喜。

[错语]这副联表面上看只是讨个口彩吉利,上联用"孟母三迁"的典故来扣老夫人之贤.下联用八仙中惟一的女性何仙姑来贺寿.关键是两个尾字,分别嵌上了夫家和娘家姓氏,尤其是孟母的典故,盖因这老夫人夫家姓孟,按照她子女来看她身份,称其为孟母也合适,让这副看着简单的寿联除了喜气,还添了技巧心思.


除夕联
除夕月无光,点数盏灯,为乾坤增色
新春雷未动,擂三通鼓,代天地扬威
===陶澍

陶澍(1779-1839)原名含雨,字子霖,号云汀.湖南省安化人.先后任山西、四川、福建按察使,安徽布政使.道光十年官至江苏巡抚,兼两江总督,统辖苏、皖、赣三省,兼两淮盐政,督办盐务、海运,是清廷掌管东南半壁之重臣.逝后赠太子太保衔,谥文毅,世称陶文毅公.著有《印心石屋诗集》《印心石屋文集》《蜀輶日记》《秦义》《陶渊明集辑注》等.并主修道光《安徽通志》和《洞庭湖志》.集著有《陶文毅公全集》.为官清廉,曾独资万银于江宁建惜阴书院(今南京市图书馆前身),又为栖登安化捐学田及科举田百七十亩,以资穷乡士子.用人能尽其所长,平生举拔大批人才,如魏源、林则徐、包世臣、贺长龄兄弟、陈鉴、左宗棠、梁章钜、龚自珍等,皆一代名宦和学者.

[错语]关于这副联,有个故事.相传他在九岁时,除夕之夜祖父在房里点了好几盏灯,出一上联"除夕月无光,点数盏灯,替乾坤增色"叫陶澍对.他搬出一面大鼓在门外猛擂,众人不解,陶澍答道"新春雷未动,擂三通鼓,代天地扬威".这副联这么看来是切景而来,如果传闻属实,9岁的孩子这么聪明,啧啧.不过民间传闻太多,另有记载,这副联为宰相张廷玉与其弟廷琢互对,不知道谁才是真.

作者: 革命    时间: 2007-2-13 17:00
贺友人寿联

疏松影落空坛静
细草香闲小洞幽
===王原祁

王原祁(1642-1715)清代著名画家.字茂京,号麓台,一号石师道人.江苏太仓人.王时敏之孙.康熙九年(公元1670年)进士,供奉内廷,充书画谱馆总裁,《万寿圣典》总裁、《佩文斋书画谱》纂辑官.晋户部侍郎,故亦称“王司农”.

[错语]偶看着这句子有些纳闷,在网上搜索了下,原来是唐朝韩翃(?-约785)所写的《同题仙游观》里的句子,全诗为"仙台下见五城楼,风物凄凄宿雨收. 山色遥连秦树晚,砧声近报汉宫秋. 疏松影落空坛静,细草香闲小洞幽. 何用别寻方外去,人间亦自有丹丘."书上的注释是王画家用"松"来祝寿,用"坛/洞"来结合道家养气.偶觉得这说法过于牵强.偶感觉应该是他这朋友低调,没准还偏好道家修身.送这副联的意思一是切合对方生活习性,一是表达下问候而已.


自寿联
七旬天子古六帝
五代曾孙余一人
===乾隆

皇帝早介绍了.

[错语]古六帝,既汉武帝刘彻/梁武帝萧衍/武周皇帝武则天/唐明皇李隆基/明太祖朱元璋,还有他自个.这副联读着就能感觉到皇帝同学洋洋得意的感觉,古往今来这些了不起的皇帝里面,能活上七十岁的就偶们六个,而这里面能够五代同堂的,就只有偶一个!了不起啊了不起.在这里面,除了夸耀自己命长,人丁兴旺外,偶觉得他不提自己的政绩来比较很值得思考.大体上是觉得自己在任期间,疆域为历来之最(从康熙那继承来的),国家也显得富强.但如果要夸的话,头几任皇帝放哪里去,那可是长辈,不能得罪,夸自己的话有违礼数,会被人闲话.除非自己是开国皇帝那还差不多.所以干脆比家长里短的东西,这样的事实别人就没好说的了.


贺江苏镇江某知府官厅翻修联

山色壮金银.惟以不贪为宝
江流环铁石,居然众志成城
===吴鼒

吴鼒(1755―1321年)字及之,一字山尊,号抑庵,一作仰庵,又号南禺山樵,晚号达园,安徽全椒人.嘉庆四年(1799)进士,官侍讲学士.善书画,工骈体文.著有《夕葵书屋集》、《清画家诗史》、《墨林今话》、《畊砚田斋笔记》、《画传编韵》、《昭代尺牍小传》等.

[错语]这是一副少有的借祝贺而行劝戒的联.镇江的名胜金山银山,三国时东吴孙权在镇江筑有铁瓮城.镇江为金陵(南京)门户,金陵又名"石头城".镇江的风景优美,资源富饶,在这里为官一定要清廉.浪涛尽英雄,古往今来,得到人民的支持才是为官为国之本.整体的构思十分别致,引用得十分形象自然.有古籍记载,其实这副联作者只写了上联,下联是别人帮忙写的.梁章钜《楹联续话》卷二廨宇篇中记载如下.
黄右原曰:“有润州太守新修厅事,执贽于吴山尊学士,求作楹帖.学士不假思索,即对客挥毫.上联用‘金山银山’组织成文,云:'山色壮金银,惟以不贪为宝',以誉太守廉能.观者欢呼,亟请其下联.学士率尔操觚,实未有以对也.适幕宾郭香生明经曰:‘想是江流环铁石,居然众志成城.’ 盖以铁瓮城为金陵石头城门户,竟成强对.遂书以应.学士既服其敏,又有解围之功,因以所得润笔分赠之.”
看来这郭香生同学才是强人.

作者: 革命    时间: 2007-2-21 13:06
贺友人新居落成

热不因人,翁之乐者山林也
居虽近市,客亦知夫水月乎
===吴熙载

吴熙载(1799-1870) 江苏仪征人,包世臣的学生.原名廷飏,字熙载,后改字让之,亦作攘之,别署让翁、晚学居士、方竹丈人/晚学生、言甫、言庵等.是清末著名的书画篆刻家.著有《吴让之印谱》、《师慎轩印谱》、《晋铜鼓斋印存》、《通鉴地理今释稿》等.

[错语]上联后分句化于欧阳修的《醉翁亭记》:"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下联后分句化自苏轼的《前赤壁赋》,"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梅涧诗话》里有记载,南宋诗人方岳(1199—1262) 字巨山,号秋崖.所作《送客水月园》诗云:“ 翁之乐者山林也,客亦知夫水月乎?”看来这里吴先生是借前人诗句,取其澹泊宁静之精神来送朋友,两个前分句点名了居住环境和主人习性,暗中夸奖其性情高雅.这样借助对仗的诗词句子来写联的方式,经常能在自勉或者送人的对联中有见,大抵不是为了挣稿费和名声的,所以算不得剽窃吧,哈.


贺好友廖树蘅新建临湘楼联

松柏岁寒心,平仲昔来曾筑室
潇湘云水色,元晖吟望试登楼
===王闿运

王闿运(1832-1916)清著名文学家.字壬秋,又字壬父.湖南湘潭人.咸丰举人。太平军起义时曾依曾国藩军中.宣统年间赐输林院检讨,加侍讲衔.后到衡阳东洲船山书院主持教务.
此楼地址在湖南省湘南.

[错语]上下联的两个后分句分别嵌了一个名人在内.上联是北宋名相寇准的字“平仲”,下联解释说是“元晖.后魏尚书左仆射,颇爱文学.”对于这个解释,现在考证下来是错误的.在网上搜索到一篇文章,专门讨论这话题.作者叫许贵文,在他的博客里谈到,张修鸿《北魏〈元晖墓志〉》(《书法》1985年第五期)引《魏书》记载,他是一个“聚敛无极”“百姓患之”的贪官污吏,当时有“饿虎将军”之目.他任吏部尚书时,公开卖官鬻爵,时人将吏部讥为“市曹”.他在出任冀州刺史时.“下州之日连车载物,发信都至汤殷间,首尾相继,道路不绝”,可见其搜刮民财之贪婪.这样的名声,怎么可能借来送人.按照寇准的地位,对应的也应该是名人.然后许贵文提出了一个观点,这里的"元晖",应该是"玄晖",清人陈婉俊辑注的《唐诗三百首补注》(中国书店1991年影印本)一书中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诗注引《南史》曰:“谢眺,字元晖,文章清丽.”这里告诉我们元晖是指南朝齐谢眺,谢眺字玄晖.白启寰主编的《安徽名胜楹联辑注大全》(安庆市楹联学会内部刊行)一书,收录清人贵恒所撰当涂县李白祠联云:“老友一生唯子美;青山千载压元晖。”白注:元晖为谢眺,字玄晖.清人因避康熙玄烨讳,改“玄”作“元”.偶觉得这说法非常准确,严重支持.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按照http://blog.sina.com.cn/u/492e9356010002pv这个地址去看相关文章.
在《对联话卷三 题署三》里有关于这联的记载,"王湘绮记文称,由市至豹子岭八里,上为水口山,今银场名天下者也.始至有梦兆其馆地,即寇平仲旧馆,廖于是即临湘一面建楼,并题联云:十里接银场,前代茭源曾置监;层楼压湘水,过江山色人凭栏.语亦秀发.又湘绮联云:松柏岁寒心,平仲昔来曾筑室;潇湘水云色,元晖吟望试登楼.廖自记言湘绮定为莱公过化地,遂为此邦添一故实,后之志地者,其有取焉."
这么看来,大体可以理解王闿运所写的这副对联的具体意思了.两个前分句,大体以松柏喻人,以水云记景.在此建筑楼,是可借鉴寇先生的风骨的,面对如此风光,能如"小谢又清发".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2-22 15:40:09编辑过]


作者: 革命    时间: 2007-3-2 15:31
题爱春楼联
爱国爱民,玉树芝兰佳子弟
春风春雨,朱楼画栋好家居
===孙中山

孙中山先生就无须介绍了.

谢逸桥、谢良牧昆仲是我国近代史上最早表示拥护孙中山民主革命主张,积极参加推翻满清封建专制统治的华侨中的杰出代表.为首批同盟会会员,与孙中山私交甚好.1918年5月,护法运动失败,孙中山由广州经汕头去上海,途中应谢良牧之请,由潮汕坐小轮船到松口探望在家养病的谢逸桥,在谢家“爱春楼”住了三天.孙中山为爱春楼题联:“博爱从吾好,宜春有此家”.觉得意犹未尽,又撰了此联.两联均嵌入“爱春”两字.

[错语]看来仿佛就一即情即景的嵌字联,结合着当时国内情形,理解在上联的后分句里,需要培育下一代的革命后来人思想,隐约可见.两个前分句可以看作是自对形式.整体没什么出彩,中规中矩,工整.


贺学生陶亮生续弦联
上弦渐满元宵月
携手重评倚阁花
===林思进

林思进(1873-1953),字山腴,别署清寂翁.四川华阳人.光绪举人,曾官内阁中书.后在蜀中执教数十年.

[错语]陶亮生关于这副赠联有云:"婚期为正月十三日,所以上句云然.下句庄雅之至.老师贺学生,丝毫不可涉俗,分寸色理,极宜讲究."续弦,意思就再婚.上联写实记时,下联祝福清雅,整体读来花好月圆,喜气雅气并重,难得的续弦好联.


题杨浦大桥联
喜看今日路
胜读百年书
===邓小平

他老人家也无须偶多言了.

[错语]1994年春节期间,邓老视察上海浦东开发区,登上此桥后一时兴致,吟了这么两句,并对随从人员说:"这不是诗,而是我内心的感受."用的还是古声呵,估计旁边还是有人能够明白.整体对仗工整,内容很难联系着地点,不过就如他老人家所言,只是内心感受,看着开发区欣欣向荣,心情感慨而已.

作者: 革命    时间: 2007-3-6 12:17
贺马相伯寿联
鲁连抗议定完赵
烛武老年犹见秦
===章炳麟

章炳麟(1869--1936) 近代民主革命家、思想家.原名学乘,后改名绛,字枚叔,号太炎,浙江省余杭人.

[错语]这副联里两个典故.上联里的鲁连,即战国时期齐人鲁仲连,《史记-列传第二十三-鲁仲连邹阳列传》有记载,公元前260年,秦军围困赵都邯郸,他以利害劝阻赵、魏大臣尊秦为帝.赵、魏两国接受建议,联合燕、齐、楚等国共同抗秦而解围.平原君欲封他而不受,飘然而去.下联里的烛武,即春秋时期郑国的大夫烛之武.《左传·僖公三十年》有记载,秦、晋围郑,烛之武临危受命,只身见秦伯而分化秦晋联盟,解决郑危.作者送这副联的大体意思,就是比喻马先生有前人风范,举例用的都是老年人,廉颇虽老尚能饭.且当时马老先生积极参加抗日救国活动,看来也有对这些行为的肯定意思在里面.


贺黄侃寿联
韦编三绝今知命
黄绢初成好著书
===章炳麟

[错语]这里借用下北国论坛沈俊杰的一篇相关评述.
黄侃满肚子学识,却慎于下笔,述而不作,这可急坏了他的恩师。章太炎曾批评道:“人轻著书,妄也;子重著书,吝也;妄不智,吝不仁。”黄侃当即答应恩师:“年五十当著纸笔矣。”1935年3月23日,黄侃五十岁生日,章太炎特撰一联相赠,上联是“韦编三绝今知命”,下联是“黄绢初裁好著书”。上下联均用典故。“韦编三绝”说的是孔子读《易》,穷研义理,致使串结竹简的牛皮筋多次磨断,以此形容黄侃五十年来读书异常勤奋,颇为贴切;“黄绢初裁”源出曹娥碑后打哑谜似的评语——“黄绢幼妇,外孙齑臼”,曹操帐下头号智者杨修的破解是:“黄绢,色丝也,于字为绝;幼妇,少女也,于字为妙;外孙,女子也,于字为好;齑臼,受辛也,于字为辞。所谓‘绝妙好辞’也。”章太炎运用曹娥碑的典故,希望黄侃兑现承诺,五十岁后潜心著述,写出“绝妙好辞”。谁知此联暗藏玄机,其中嵌有“绝”、“命”、“黄”三字。据黄焯《黄季刚先生年谱》所述,黄侃向来迷信谶语,接到这副寿联后,脸上骤然变色,内心“殊不怿”。果然是一联成谶,当年9月12日,黄侃因醉酒吐血,与世长辞。一代鸿儒,勉强仅得中寿,这无疑是学术界的极大损失。
偶查到的其它资料普遍说法是“绝命书”三字.黄侃(1886-1935),字季刚,湖北蕲春青石岭大樟树人.原名乔馨,字梅君,后改名侃,又字季子,号量守居士.素有章门第一高足之称.具体生平见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6255235.html,可惜.
而这般巧合,也让人一叹.


祝女新婚联
两小无猜,一个古钱先下定
万方多难,三杯淡酒便成亲
===方地山

方地山(1871-1936)名尔谦,字地山,又字尔止,别署大方.清末民初学者.江苏省扬州人.光绪12年(1886年)中秀才,擅书法,曾被袁世凯聘为家庭教师,袁世凯次子袁克文跟他学诗作文,并与之袁克文为儿女亲家.方地山善制联语,尤擅撰嵌名联/趣联,有“近代联圣”之称.

[错语]民国初年,方地山女方初观(方庆根)嫁给袁克文子袁伯崇(袁家嘏).定婚时,两家仅交换了一枚古钱,因为皆好收藏古钱币.两个前分句都是诗中化来,一个出自李白的《长干行》“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一个出自杜甫《登楼》“万方多难此登临”.方之女幼时便因他在袁府任教而熟悉对方,上联切人切事.下联结合着当时国内南北分裂战火流连,因而简便成婚.同时让这副作品在诙谐之余上升了格调.
多有记载下联前分句为"四方多难",偶觉得按照上联化李白诗,下联就只能老杜的诗来映衬才合适.





欢迎光临 槐花公社 (http://huaihuagongshe.com/)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