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花公社

标题: 【每周一书】6.21-6.27 [打印本页]

作者: 晕倒一片    时间: 2005-6-22 01:44
标题: 【每周一书】6.21-6.27

【书名】    蒙面之城

【作者】    宁肯

【类别】    网络小说



【简短的话】

      这是晕倒接触的第一部网络小说,不过却是在纸质的2000年《当代》上读到它。每次我向别人(大多是未曾谋面的网友)提起这篇小说,总会加上一句:你在马格(作品的主人公)的身上可以找到我的影子。这么说不是说我有马格那样复杂离奇的经历,而是我的内心切合于他的步伐。他的每一个决定、每一次转移、每一次选择在我看来都那么亲切、那么自然。

      另外这部小说的文笔也是相当的成熟,不如一般的网络小说那么粗糙,作者驾驭语言的能力很强,文字有一种张力,饱含着文字以外的东西。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6-22 1:55:39编辑过]


作者: 晕倒一片    时间: 2005-6-22 01:50
标题: [转帖]评论:当那样的生命擦肩而过


评论:当那样的生命擦肩而过——

读了两遍,每次都很顺利地进入情境,这首先让我惊异,然后是沉浸其中的感动,久久地沉浸其间的感动。小说的最后,从西藏9层楼的天顶,他们在这样的高处感受天空与遥远的西藏,“高风猎猎,阳光融融”,那一刻,我甚至向窗外望了一眼,我住的楼还不够高,不足以有那种感觉,但我真的就那么听到了两颗心的跳动,心里流出的诗句是彭斯的那句:“我的心在高原”。
  
作为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作家,宁肯出手的从容与稳健多少令人惊异。我不否认这个故事多少有些传奇的地方,但我觉得那种特殊的小说氛围和那个叫马格的年轻人更能吸引我,它把我的视线带到远方,带到一个漂泊者足迹所至的地方。故事是从北京开始切入的。生长在教授家庭的马格的生活,让人想到很多书香门第的公子。青春期的叛逆与出走并没有多少与众不同之处,特别只是在这种漂泊成为一种自觉的生活方式之后。正如他的哥哥所说的那样:“一个人面对世界也是可能的,不仅是可能的,也是必要的。但我们有多少人有独对世界的意识?我们的依存常常是我们的桎梏。”

如果一个人的生命轨迹是一幅岁月造就的岩画的话,马格生命的奇异色彩是从他被从火车上扔到秦岭之后才有的。荒郊野岭,一群做工的苦力,雄性十足的队长、一个热衷史前文化的女行为艺术家、还有盘旋空中随时等着啄食死尸的鹰,构成了最神秘、原始的氛围,作家的想象力在这里是最游刃有余的,然后是去西藏。这是小说最动人的生命画卷———马格与桑尼一家的脉脉友情,与艺术家果丹的高原恋情,包括与诗人成岩男人式的较量,都在那独有的西藏风情画中显出生命的孤寂卓绝与力量。最后是深圳,所有的人物最后都在这个一言难尽的城市相会,并在这里完成生命的最后走向,一切仿佛各有归宿。

北京、秦岭、西藏还有深圳,所有的生活场景都是经由马格带出的,但他相对于它们,只是一位漂泊者。对于任何地方,他的姿态都是一样———我来了,经历了,感受了,仿佛这就是全部了。生活的方向是向前再向前,没有谁能留住他,即使刻骨铭心的爱情。对于他,生活不是一个悬想的命题,而是一种经历。这种经历构成他的年轻与荒凉、他的平和与激越,它们又都是与他最原始的生命力相关的。

将这样的人物放逐到深圳,而且让他参加进摇滚乐队,应该说是作者最冒险的一笔。但宁肯没有让人失望,主人公独有的精神气息还在,因而马格并没有变成我们在当今流行的青春叛逆小说中看到的时髦愤青。漂泊仍是他永恒的存在。

面对这样一种存在,你只能屏息走近它,就像走近一幅生命色彩浓烈的岩画,感受那种直逼心灵的力量,一切正如果丹认识的那样:“他以生命对待生命,他与大地上所有的生命都没有隔阂,他可以融进任何生命,天空或马的生命。”相对于任何既定范围的生活者来说,马格的每一次出现都像是一个匆匆过客,但他却又比每个人都真切地贴近生活。他的存在像是一种提醒———我们这些看似活在城市每一次心跳中的人,是否算是真正活过了呢?

读《蒙面之城》,脑子里会情不自禁想那首马格自弹自唱的《蒙面生涯》,最初是最不解书名的,读到最后依稀能捕捉到一些。我们每个人都活在蒙面的城市里,但如果有那样的生命与你擦肩而过,我知道会有一种面具会自动褪下。老实说,全心地爱这部小说,是因为马格,也是因为那种离生活很远又与精神很近的生活。

作者: 晕倒一片    时间: 2005-6-22 01:54
标题: [转帖]解读《蒙面之城》

解读《蒙面之城》

袁毅

和许多网迷靠点击《蒙面之城》来认识宁肯这个网络写手不同,我结识他是冥冥之中注定的缘分。新生代散文家苇岸病逝不久,我收到寄自北京的一篇描述苇岸葬礼的文章《还乡》,作者署名即是宁肯。由纪念苇岸的活动和版面引出的文学话题,开始了我们之间兄弟般友好的情谊。这期间的电话联络和一次彻夜长谈,使我获悉宁肯正在全身心投入创作一部构思十余年的长篇小说,他一直耐心打磨它,决不像某些争出文集的作家那样轻易出手。甚至随着新浪网首推《蒙面之城》,点击率一路攀升,他仍在网上与网迷们互动切磋、反复修改。

20世纪中国小说提供的人物画廊中,很多是萎靡不振、人格不健全的形象,大多数作家没有把笔触全方位对准人、描写人,有意或无意地被意识形态与宏大叙事所淹没,这同中国人文传统不把人作为核心来表达、作品中隐含着对人的轻视与深刻的自卑的历史语境有关。《蒙面之城》为我们还原了马格这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现代青年人,现实的、心理的、梦想的人。

马格漂泊流离的浪迹天涯展示了人本身应该具有的丰富多彩的人生经历,他的生存姿态是为了生活本身而活着———在充满可能性的生活中天马行空地走一遭,经历了、感受了、体验了,这就是他生命力的全部内涵,而不是为了某种单一的目的被奴役地活着。在虚无主义、拜金主义、技术主义盛行的时代,如果个人逃脱不了这种吞噬一切的虚无与贪欲,甚至与之合谋,那么人作为常识意义上的概念就得不到最基本的确认。在同整个现存秩序格格不入的对峙过程中,马格的个性化生存是后工业社会许多渴望成功或业已成功的青年人、中年人所面临的共同困境:我们一生的意义是什么?我们爱过、恨过也疯狂过,带着那些错误、成就、道德和罪恶的标志,这就足够了,此外别无意义。那么一个人能不能单独面对这个世界?穿透历史与现实的双重迷雾后,马格的流浪生涯就给出了准确答案:一个人能够独自面对世界,并对所有生命(包括动植物)都保有一种难能可贵的悲悯意识与宽容态度。在马格身上,宁肯展现了现代人真实、探索、自由、自重、自然、自信的灵魂高贵的一面。

马格不认同自己现在的父亲,也不去寻找自己的生身父亲,更不会去沿着父辈和家族为他设计好的、世人通常走的人生坦途,即认同西方现代文明这个继父转而走上从大学到出国留学到白领到富翁这个世俗化、程序化的成功道路。他的自我放逐既来自青春活力的勃发,又来自对成功的拒绝和对机会的放弃,更来自对陈旧文明的彻底背叛。他不是西方文学经典意义上的“多余的人”,也不是痞子、混混、时髦愤青,而更像世俗眼里一个不循规蹈矩、没有社会责任感也没有侵犯性的流浪汉。他满怀悲怆、置身事外,对一切都采取着远距离或局外人的眼光来俯视芸芸众生,流浪、挣扎、飘零于中国大地之上如北京、秦岭、西藏、深圳等,他的浪迹行为本身就是米兰·昆德拉所说的“生活在别处”的“无目的美”,也许他试图在探寻什么东西才是我们这一代人的真正的父亲。宁肯企图借助马格这个人物来反抗异化、反抗物化,来唤醒人的自尊、人的自由,重返人的本源、人的自身,进而重新确立人的概念,因为说到底,人的概念才是我们真正的精神父亲。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6-22 1:55:12编辑过]


作者: 晕倒一片    时间: 2005-6-22 01:57
[upload=jpg]uploadImages/20056221564611603.jpg[/upload]
作者: 晕倒一片    时间: 2005-6-22 01:58
标题: [转帖]放弃的道路——读《蒙面之城》

放弃的道路——读《蒙面之城》

魏高翔

我们时代叫嚣得最多的就是关于成功与机会的语汇了。成功就是所有人几无异议的一条无上命令,而机会则是通向成功的芝麻大门。但是马格的故事与其说是些流浪和冒险的经历,是北京、秦岭、西藏与深圳的故事,不如说是一连串的拒绝与放弃的故事。先是放弃升学的机会,接受但并不刻意保住与果丹的爱情,拒绝何萍的安排,放弃杜枫给予的成功机会就是宁肯这部小说的核心线索。

《蒙面之城》中马格的流浪生涯隐约描绘出一条充满拒绝和放弃的人生之路。一开始,马格之放弃求学生涯,大概还是出自本能和青少年的背逆,他本人出自书香门第,对于从中学到大学、然后读研究生,再之后是博士生,之后再出国留学的道路看得过于清楚。一种清楚明白的人生道路,虽然是家长期待,旁人羡慕,但是却因丧失了任何其他的可能性而显得乏味。北京部分关于铁路方面的描写为马格的出走作了铺垫。秦岭部分的神秘错乱似乎正好反映了一个未受高等教育、缺少阅历的少年初涉人世的懵懂困惑的情状。到了西藏之后,马格开始成熟了。在那些诗人作家面前,马格似乎并没有什么自卑的表现,相反,马格在女作家果丹的照料之下,他还获得了足够与成岩对抗的勇气,但是成岩与果丹是为了文学为了艺术上的成功而来到西藏的,而马格似乎来到西藏并没有什么充分的理由。马格毫不恋栈无所畏惧的最根本的理由是首先他放弃了学业上的前途,而在西藏他也没有什么文学上的追求或野心,他只凭自食其力就能随遇而安。如果说,到了深圳之后,马格拒绝何萍为他安排的种种工作还是出于自尊,不接受其他人为他安排的生活,那么当杜枫为他提供在音乐上进一步发展的机会时,马格的拒绝终于变得彻底而自觉

了。如果说所有人们追求的这些世俗成功都是马格不感兴趣的话,那么写歌唱歌似乎是我们看到马格唯一一次对什么表现出兴趣,崩克的叛逆似乎也符合马格的性格,他既有兴趣,又有才华,既有机遇,似乎也有成功的未来,但是马格的选择仍然是拒绝和放弃,因为那种成功虽然好像可以指望,但是那种需要商业操作的性质还是使马格的健康本能不安。他宁愿停留在他的业余水平,他宁愿混迹于崩克朋友们搞出的噪音和啸叫中。

虽然马格看上去是一个当代的流浪汉,小说也讲的是一个人流浪的故事,但是他却表现得像一个在云游四方的僧人,从不留连,绝不恋栈,亲人的期待不能动摇他离开北京的决心,果丹的真情不能挽留他,何萍的财富不能诱惑他,杜枫的成功机会也只是使他稍稍考虑了一下。我们没有读到马格对学院生涯、文学事业、缠绵爱情、金钱追逐和成名机会有什么深刻的洞识和批判,小说似乎也没有提供这一连串放弃的理论背景,我们读到的就是马格似乎总能健康地不想抓住任何东西,从而他也成功地不为任何东西所束缚,对马格来说,随遇而安自食其力的自由就是一切价值中最为可贵的。

值得一提的是,马格的油嘴滑舌仅仅作为刻画马格性格的一个因素,并没有破坏全篇庄重的风格,所以《蒙面之城》虽然讲的是一个叛逆的过程,流浪的故事,但是小说中并没有那种对一切都不满的愤懑和调侃,同时,小说也避免了时下愤懑调侃之另一端的滥情主义伪浪漫。对于曾经是文学爱好者之天堂的西藏,小说指出成岩们似乎不是生活在西藏,而只是生活在文化局的大院里,在充满发达机会的深圳,对于马格还算感兴趣的崩克生活和最具反抗精神的另类音乐,他也冷静地看出它们粗鄙低级的互相模仿,但是与此同时,对于通过出国和傍大款发迹的何萍,马格也毫无困难地对其抱有谅解和温情,而对于曾以性命相逼的情敌成岩,在成岩放弃生意另做一番事业时,马格也极具胸怀地抱有几分敬意。要成功、要抓住机会、要过上幸福生活、要干出一番事业、要和什么人白头到老似乎就是我们时代唯一的价值观和做出重要人生抉择的参考坐标,而马格的故事似乎就在向我们的价值观发出温和的冷嘲和深刻的质疑。我们的内心深处未必没有浪迹天涯的梦想,我们未必对我们被束缚于一隅的处境有几分满意,我们对人生的深刻厌倦就是在朋友聚会的酒宴之中也未曾稍减,但是由于我们的价值观是如此贫乏而独断,从而阻断了我们去过另一种人生的可能性,面对马格的浪迹天涯和一事无成,我们只能带着困惑,为我们虚度的人生而深深地叹息。


作者: 晕倒一片    时间: 2005-6-22 02:02
宁肯简介:

  宁肯,1959年生于北京,毕业于北京师范学院二分院中文系。1980年开始文学创作,发表诗歌作品。1984-1986在西藏生活工作,对其文学创作产生重大影响。80年代末中断写作,90年代创办北京绿色广告公司,进入广告界,曾任北京市广告协会理事。1998年退出广告界,重新开始写作,一系列的有关西藏的散文使其成为"新散文"代表作家。1999开始上网冲浪,发表作品,成为网络文学代表人物之一,现为《十月》杂志社副主编。
作者: 闲筝如水    时间: 2005-6-22 08:57
有点兴趣看看,有网上的连载地址吗?
作者: 晕倒一片    时间: 2005-6-22 09:19
以下是引用闲筝如水在2005-6-22 8:57:45的发言:
有点兴趣看看,有网上的连载地址吗?



http://edu.sina.com.cn/2000-09-13/5/45.html




欢迎光临 槐花公社 (http://huaihuagongshe.com/)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