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花公社
标题:
[转帖]李硕勋:被抬上刑场的“铁军”党代表
[打印本页]
作者:
无花
时间:
2007-12-31 10:51
标题:
[转帖]李硕勋:被抬上刑场的“铁军”党代表
<p align="center"><img src="http://img.ifeng.com/res/200712/1229_280612.jpg" border="0" alt=""/></p><p align="center">李硕勋赴海南前在香港的留影</p><p><font face="Verdana">新中国诞生的礼炮响起一年后,朱德总司令追念战友,曾为李硕勋烈士题跋写道:“硕勋同志临危不屈,从容就义,是人民的坚强战士,党的优秀党员。”这位英烈以28年短暂的生命,在党的早期学生运动、创建红军以及白区工作中都写下了不朽的篇章。</font></p><p><font face="Verdana">■在组织学潮时很注意策略,曾提出“君子动口不动手,动手也不打人”</font></p><p><font face="Verdana">■23岁便到叶挺独立团扩编成的“铁军”第四军第二十五师任政治部主任,后率部参加南昌起义,任师党代表,是人民军队最早的创建者之一</font></p><p><font face="Verdana">李硕勋,原名开灼,字叔薰,1903年出生于四川庆符县一个小资产阶级的家庭。5岁入私塾,8岁入初级小学,12岁入县立高等小学。1918年,考入叙州联合县立中学,后因父丧停学。他目睹国家衰败,决心从戎,赴成都投考四川讲武堂,因不到16岁未被录取,便考入储才中学,一学期后又停学入川军骑兵第一师任团部文书。李硕勋入伍后因不满军阀队伍的黑暗,不久辞职回乡重入叙州联合县立中学,后入成都省立一中。在那里,他读到《共产党宣言》和《阶级斗争》等书籍,从此树立起对共产主义的信仰而始终不渝。</font></p><p><font face="Verdana">1921年,李硕勋同阳翰笙等共同创建四川社会主义青年团,是国内团组织最早的创始人之一。他组织学生运动时与大家一样血气方刚,却表现得成熟老练。他发动请愿时曾规定“君子动口不动手,动手也不打人”,允许同学们砸官衙的家具和士绅的轿子,却不许打人。这样,既能使反动当权者知道厉害,又避免在社会上造成消极影响。后因遭军阀通缉,李硕勋离开成都,于1922年末到北京进入弘达学院。1923年,又进入培养革命干部的上海大学社会学系。翌年,由青年团员转为共产党员。在上海大学期间,他认识了同为四川籍的女同学、著名先驱者赵世炎的妹妹赵君陶,后来结为革命伴侣。 </font></p><font face="Verdana"><p><font face="Verdana">1925年五卅运动后,李硕勋被推选为全国学生联合总会会长,在学生、工人的集会上经常能看到他动情讲演的身影。翌年秋天,北伐军到达武汉时,他奉调中共武昌地委组织部长,又接任共青团湖北省委书记,大力动员当地党团员参军。1926年末,李硕勋到由叶挺独立团扩编成的第二十五师担任政治部主任,在这支“铁军”中进行了有力的政治动员。</font></p><p><font face="Verdana">1927年夏天,革命万分危急的时刻,李硕勋率二十五师主力冲破拦阻到达南昌参加起义。起义军南征时,李硕勋又担任了该师党代表兼师党委书记。到达广东三河坝后,他与朱德、周士第一起组织该师所剩的3000人与上万强敌血战,失利后率队进入赣粤边。当时,其他领导同志认为李硕勋长期在上海工作,便于找到党组织,便派他找中央汇报并接关系。他将工作交给陈毅后离队,这支英雄的部队随即在朱德、陈毅率领下奔向了井冈山。</font></p><p><font face="Verdana">李硕勋到达上海后,担任过江苏省委秘书长、浙江省委军委书记、沪西区委书记、江苏省委军委书记,一直以机智勇敢著称。一次,他得知江苏省委秘书处被捕探发现,仍奋不顾身赶去收藏秘密文件,在阳台发现巡捕形成包围时跳到邻楼。脱险后他又长时间留在附近路口,遇到前来的同志便告诫切勿接近已被破坏的机关。李硕勋因过去是学生运动中的风云人物,认识他的人很多,其中有些已经叛变,此时上街活动很危险,他却全然不顾,仍乔装后日夜外出。</font></p><p><font face="Verdana">李硕勋从事白区工作时,仍注重于武装斗争,于1930年内在江苏省内组织了一系列农村暴动,建立了红十四军等队伍。他还在上海各区委内建立了兵委,并向部分工人纠察队员发武器,对敌特和叛徒形成了有力震慑,一时防止了对地下组织的重大破坏。当时,党内主管军事工作的周恩来对李硕勋非常称道,中央决定委派他到红军中任军政委。</font></p><p><font face="Verdana">1931年5月,李硕勋在奉派赴红七军途中因故留香港,改任中共广东省委军委书记。7月间,他赴海南岛指导当地红军工作时不幸被捕,两个月后英勇就义,年仅28岁。</font></p></font>
作者:
无花
时间:
2007-12-31 10:53
<p align="center"><font face="Verdana"><img src="http://img.ifeng.com/res/200712/1229_280638.jpg" border="0" alt=""/></font></p><p align="center"><font face="Verdana">李硕勋夫妇</font></p><p><font face="Verdana">■沐五四新风成长,由封闭的四川走向京沪,在大革命的洪流中成为时代弄潮儿中的佼佼者</font></p><p><font face="Verdana">深居内陆且被崇山峻岭包围的四川,在近代却涌现出一大批革命的先驱俊杰。当新思想沿自古难于上青天的蜀道传入后,许多追求者便突破地理和思想上的两重封闭沿江而下追求真理,于是“出川便为龙”。李硕勋烈士,又是其中一个光辉的代表。他少时聪颖好学。由家乡到成都上学后,他遇到经五四运动洗礼后从北京大学来的教师,得到民主革命先驱吴玉章的教诲,并看到允许随便听课和自由提问式的教学法,如同进入了新世界。此后,李硕勋又由四川到北京、上海,始终站在追求先进思想、先进文化的前列,又以此指导武装斗争,最后不惜献出满腔热血和生命。</font></p><p><font face="Verdana">李硕勋的奋斗精神,在当年便成为党内的榜样。周恩来抗战期间专门安排将烈士的儿子由四川送到延安学习。李硕勋的夫人、著名教育家赵君陶于1985年在北京病逝,遗嘱吩咐将其骨灰撒在丈夫英勇就义的海南岛。</font></p><p><font face="Verdana">■由学运领袖改任共产党最早领导的主力师党代表,在火线上总是靠前指挥并鼓动部队,以榜样作用激发起“铁军”精神</font></p><p><font face="Verdana">李硕勋长期是学生运动的领导者,却因少年时注意习武并到川军中当过文书,被党组织派到部队中后不久便成为人称老练的指挥员。1927年南昌起义时,他只有24岁,便担任了共产党掌握的最基本的主力部队——第二十五师的党代表。8月初,部队冒着酷暑南征时,李硕勋每日同士兵们一样行军,还跑前跑后进行宣传教育。到达赣南会昌后与强敌遭遇,尽管以往的规定是政工人员在阵地后面鼓动,指战员们却看见李硕勋站在前面的枪林弹雨中挥手指挥大家冲锋,更加激励起士气,很快冲垮了敌军。</font></p><font face="Verdana"><p><font face="Verdana">10月初,部队在粤东三河坝与桂系军阀苦战,面对几倍于起义军的敌军紧逼,部队在黑夜中涉水撤退,李硕勋与同志们拉着手趟过激流,以沉着指挥使全军丝毫不乱。进入山区后,他又与大家一样穿着单衣露宿树林,这一模范榜样多少年后也使人难忘。解放后,一些“铁军”老同志见到朱德时便问这位党代表的下落,朱总司令沉重地回答已经牺牲了。</font></p><p><font face="Verdana">■在海口被捕后受酷刑,腿骨都被打断,仍坚不吐实,高呼“共产党万岁”英勇就义</font></p><p><font face="Verdana">1931年夏,党中央决定派李硕勋前往红七军任政委,途经香港时,因广东省委书记蔡和森被捕,中央又留他在省委任军委书记。当时,粤省内以琼崖苏区为最大,李硕勋决定前往策划发展游击战。由于粤系军阀在当地疯狂捕杀革命者,李硕勋不会那里的方言,上岛后又人地生疏没有社会关系掩护,有的同志提醒此行很危险。他却置生死于度外,按计划从香港启程。妻子赵君陶虽感凶吉难卜,仍强忍不安,携三岁的儿子(李鹏)前往码头送别。</font></p><p><font face="Verdana">李硕勋在海口下船后,按秘密联络地址住进中民旅社准备接头,随即被捕。他连日遭严刑拷打,腿骨都被打断,始终坚贞不屈,也不说真实名字和籍贯。因知叛徒已供出自己是“共党首要”,但他只坦然说:“我李陶是共产党员!”抱着慷慨赴死的决心,他在狱中写信给妻子说:“余亦即将与你们长别。在前方,在后方,日死若干人,余亦其中之一耳。死后勿为我过悲。惟望善育吾儿,你宜设法送之返家中,你亦努力谋自立为要。死后尸总会收的,绝不许来,千嘱万嘱。”9月中旬的一天,李硕勋被抬到东郊刑场,高呼口号就义。狱中党支部的同志敬佩他被捕两个月间的英勇表现,噩耗传来,牢房内全体党员都肃立默哀。</font></p></font>
作者:
不让阿错爱看云
时间:
2007-12-31 22:54
<p>感人啊,今天才知道</p><p>原来是李鹏的父亲,可惜啊......</p>
欢迎光临 槐花公社 (http://huaihuagongshe.com/)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