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花公社
标题:
黄山楹联
[打印本页]
作者:
豆腐
时间:
2009-6-17 12:11
标题:
黄山楹联
位于文殊院象石之右的立雪亭,面对石笋 ,前有深壑,后有群松,旧有对联:
去一天地;
得一天地。
明人余书升曾在石笋 建颖林庵,楼上供佛,楼下为静室。庵四周峰峦奇异,气象万千。旧悬陶题联:
自疑骑日月;
我欲小蓬莱。
吴静川题慈光寺联:
就这里看破禅机,下乘、中乘、上乘,解脱因缘十二;
从此地参透妙谛,取法、执法、非法,定慧世界三千。
注:“因缘十二”即“十二因缘”,为佛教三世轮回最基本的说法。
清代歙人吴退旃题写慈光寺僧人幽雅生活的对联:
洗钵乍分蕉上雨;
弹琴时引竹间风。
清代显官,歙人曹振镛所撰描写慈光寺的对联:
谈经云海花飞雨;
说法天都石点头。
胡子庆以黄帝在黟山修行炼丹的神话传说立意,作黄山慈光寺联:
跌宕炉鞴,婆裟火烛,看自三十六峰,头头是道;
影为形本,声是响根,历尽八万千岁,滴滴归源。
听涛亭距慈光寺约一华里,过亭以后,前山奇景方正式拉开帷幕,旧有楹联非常贴切地道出此亭在黄山的绝妙位置:
过此成仙侣;
回来无俗人。
玉屏楼被称为“黄山绝胜处”,古代有二幅描写玉屏楼地势的对联:
万山拜其下;
孤云卧此中。
高阁逼云霄,举头红日尽;
远山收入画,回首白云低。
因文殊院后依玉屏峰,前有文殊台,左青狮,右白象,清代萧山人高枚以佛教用语撰联:
蓬飞九品为黄海;
狮吼一声下玉屏。
在金沙岭上的辨源亭,旧有顾锡畴题联:
丹液一杯;
渐江千里。
位于后海芙蓉岭下的芙蓉居,四面环山,溪水绕流,院内有名贵的古花木,繁花似锦,芳香扑鼻。院中有一圆池,日月映照,如浴水中。描绘这一自然和人文景观的门联为:
养得翠池常浴日;
乱飞花雨且耕耘。
散花精舍原址为明建散花庵,旧有楹联:
经残花雨外;
僧散佛香中。
在引针峰下,明末僧一心和其徒雪奇建引针庵,因峰而得名,孙鲁山题有:“平乐净土”匾额,并题楹联:
引针一线衣珠露;
笑指千峰觉路开。
黄山疗养院原址为紫云庵,因座落在紫石峰麓,后倚紫云岩,故清人赵子良题联赞道:
紫石云烟作屏障;
青天风雨走蛟龙。
紫云庵又名茅篷庵,面对溪壑,翠竹拂檐,住持僧悟千曾自题匾额“黄山一茅篷”,后歙人蒋龙章重书匾额,并题联:
地近丹泉,岩涌飞流千嶂雪;
院依紫石,门开曲径一茅篷。
紫云庵前原有紫竹林一片,故紫云庵观音神龛的对联为:
紫竹林中观自在;
莲花座上现如来。
黄山观音寺联:
音可能观,观遍黄山开慧眼;
士可以大,大如沧海显婆心。
光明顶之西旧有普贤庵,庵为明万历时建,曾有楹联:
奇妙脱凡蹊,果到峰头始信;
光明凌绝顶,直从天外飞来。
清代钱塘人汪夔一题黄山石室联为:
石诡松奇,自是有仙骨;
僧闲云懒,到来生隐心。
黄山松是黄山的奇景之一,旧日的狮林精舍有这样一幅楹联:
近听风声如笛;
远闻松涛似海。
狮子林,景多而集中,昔日狮子张嘴的地方为观音庵,明代诗人余绍祉曾题联,太平县令陈九陛书写:
岂有此理,说也不信;
真正妙绝,到者方知。
余绍祉为桃花溪秋景题联为:
翠壑丹崖千丈画;
白云红叶一溪诗。
余绍祉还题联,将黄山列为天下第一山:
人间有石皆奴仆;
天下无山可弟兄。
余绍祉还有一联描写黄山云:
松生绝壁不知土
人住深崖只见烟
位于狮子林的古轩辕庙有徐文长题联:
神力可通三宝殿;
声威当比万峰高。
从苦竹溪到云谷寺的路上,可观黄山三大名瀑之首的九龙瀑,瀑水在香炉、罗汉两峰之间的悬壁上九折而下,一折一潭,每折百余丈,宛如九条白龙腾空飞舞,极有气势,清代天绅亭有联赞道:
九匹白练出奇观,连续奔腾,远观如八骏骅骝添赤兔;
三岭松涛鸣爽籁,抑扬起伏,乍听似千军健卒赴疆场。
枕头峰下乌龙潭近处有新月亭,俗名“乌龙亭”,因亭柱上刻有20字对联,故该亭又名“廿字亭”。石柱上有柱联一对:
四面远山绕二水;
一潭星月照孤亭。
“廿字亭”亭柱上还刻有20个字对联:
忠恕廉明德
正义信忍公
博孝仁慈觉
节俭真礼和
乌龙潭刻像石有联:
泉声咽危石;
日色冷青松。
在白龙潭侧,旧有乡雪亭,联为:
水声千涧雨;
山气四时秋。
位于丞相源的骊珠室,实为竹篱茅屋,丘若太题额,并有楹联:
深隐不妨浮白兴;
穷愁常抱草玄心。
在翡翠池边岩壁上的“寿”字石刻旁有一联:
普慈莲花,大生大化;
黄山妙果,寿世寿人。
相传李白来到黄山黄帝源,听说夫子峰附近罗村的碧山有位叫胡晖的学士,即专程探访,于村头问路。后人在问路处建“问余亭”,并题联道:
绿柳桥边山径;
青莲马上诗机。
清末民初海宁人陈方镛在《楹联新话》中记载了其友人李寅生青年时泛舟至湖北访黄鹤楼后,顺江而下至黄山的经历,李氏登上天都峰后振衣长啸,大有飘飘欲仙之感,于是手书一联:
访鹤倚层楼,曾过晴川留爪迹;
寻僧登绝巘,要将云海荡胸怀。
清代婺源人齐彦槐游黄山时,应山僧彻公之请题联:
松山绝壁不知土;
人在深崖可处烟。
1914年初夏,近代著名教育家黄炎培先生在文殊院两位高僧的导游下,遍游黄山全貌,并曾书赠一联给翁松禅师:
名山大好吾家有;
游客昔评天下无。
黄炎培书赠果证禅师的对联为:
同看云海光明顶;
难得天西接引僧。
黄炎培还撰二联赠黄山茶坊老板:
深情抵江水;
古道照南山。
率水由山,其民好礼;
春蚕秋稼,有女如荼。
黄山古代楹联还有:
天都护黄海;
莲花拥紫云。
泉流功德永;
山辟普门僧。
足临清静地;
身在图画中。
住此仙人窟;
参来上乘禅。
狮子林中福地;
清凉顶上灵山。
注:此为今清凉别墅联。
宇宙尚存唐岁月;
山川犹见汉衣冠。
本色住山深有味;
清诗呈佛岂无缘。
云外闲吟发天籁;
山中静雨落松涛。
山深自觉无寒暑;
禅老无心计岁年。
曾游雁宕居安固;
又住狮林享太平。
眼根已澈浮云表;
心镜先莹宝月中。
注:此为文殊院联,系清代萧山人高枚题。
天外龙头狮起吼;
云间招手佛随缘。
临风说法花应坠;
对月谈禅石不顽。
心超黄海天都上;
身寄紫岩莲蕊间。
奇石幽松,天然仙境;
危岩深壑,自是名山。
清代北京的歙县会馆联:
清樽夜话黄山树;
彩笔
朝题紫陌花。
注:此联为鲍觉生题书。
清代北京歙县会馆还有一联为:
九万程中,三千道上,藉此馆粲场茵,用萃东南之美;
卅六峰下,廿四桥边,移来绶花带草,咸依日月之光。
注:联中“卅六峰”指黄山,“廿四桥”指扬州。
黄山还有许多现当代人试撰的楹联:
黄山自然尤绝伦;
古徽人文尽风流。
白云成海;
苍松化龙。
从容立马半山寺;
小心卧龙一钱天。
胸藏万壑云成海
笔点千峰石化莲
艺坛称绝诗书画
黄岳传奇松石云
万松林双猫捕鼠,老僧采药;
七巧石二仙对奕,丞相观棋。
气象常新,胜地黄山无限好;
光明绝顶,东方红日正高升。
松石亦多奇,天下名山能有几;
峰云皆绝妙,楼头画境更无双。
金鸡叫天门,五老登高半山寺;
观音指游路,三岛蓬莱一线天。
前景雄伟,莲花高耸天都险;
后山秀丽,西海空灵北海奇。
远近诸景皆佳,身历奇峰惊始信;
遐迩群贤毕集,神游梦笔竞生花。
朝晖夕照,幻景奇观历历在目;
风起云涌,荡胸涤臆飘飘欲仙。
泰岱之雄伟,衡岳之烟霞,匡庐之飞瀑,峨眉之清凉,黄山兼而有之;
温泉之晶莹,青松之苍劲,云海之沧波,怪石水灵秀,寰宇觅亦难矣。
作者:
豆腐
时间:
2009-6-17 12:17
尊重原文,照章复制.
说点相关话语.
"位于文殊院象石之右的立雪亭,面对石笋,前有深壑,后有群松,旧有对联:
去一天地;得一天地。"
这其实就一骈文,字数相等而已.算不得对联.类似这样的错误在很多报刊书籍中屡见,甚至一些景点楹联也这样错误多,据说甚至出现上下联数字偏差的(袁世凯对不起中国人民那特殊对联例外),不能不感叹下.
作者:
呼啦啦
时间:
2009-6-18 00:00
哦,原来这样。。还以为对联的新形式呢。。
作者:
豆腐
时间:
2009-6-18 14:42
:changbianzixiao:
其它帖子里也有个别类似现象,其实很多所谓的文人也不那么了解对联的,传统文学的一远房破落户穷亲戚而已,看着有些面熟,认识下挂靠着没什么面子,亲热不起来,当然就更没心肠去熟络了解.
平时阅读的时候,自己注意着区分下,可以看作是另外一种角度的对联学习强化手法啊.啧啧,多么有创意的见解,自豪中
:penqi:
欢迎光临 槐花公社 (http://huaihuagongshe.com/)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