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花公社
标题:
从对联谈观音信仰
[打印本页]
作者:
决定
时间:
2010-4-17 14:19
标题:
从对联谈观音信仰
作者:邱素云(台湾)
观音名号的翻译,竺法护译为光世音;五世纪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妙法莲华经》第二十五品〈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译作观世音,意思是察觉世间声音的人。这样翻译是因为观世音菩萨观照世间的音声,依修音声法门而成道的缘故。这译名是以寻声救苦,度脱众生为目的。到唐代,因为避太宗李世民讳,略称为观音。
唐代玄奘法师在《大唐西域记》将这位大菩萨音译为「阿缚卢织低湿伐逻」(Avalokites`vara)。他认为旧译讹误,改译作「观自在」或「观世自在」。这样翻译是因为观世音菩萨能观照万法根源,看透所有存在的本来面目,十方世界自由来往,过去、现在、未来,一切无不任运自在的缘故。以现代观念来讲,即是真正得到解脱,获得自由自在的人。这译名是以自度为目的。
观世音菩萨和观自在菩萨,两者是同一慈尊。所以以「内观自在,十方圆明;外观世音,寻声救苦。」来称颂观音的愿行。
中国通用的为鸠摩罗什的旧译「观世音」,略称「观音」,而称唐代玄奘法师所译为新译。
若照梵文原义,也可译作「闚音」、「现音声」、「圣观音」、「观世自在」、「观世音自在」等。
世界充满各种光色与音声,使人感觉到人间的优美,而产生文学与艺术的创造,给予森罗的万象歌颂与赞叹;但来自生命底层,因为衰颓所带来的忧悲、苦恼的压力,也需要纾解和放下。
具备伟大神力的观音负担起护救众生的任务,对象没有阶级、性别或道德品格之分,自然受到人们的崇敬。人们因為修学观音法门,向往耳根圆通的观音菩萨所示现的大慈大悲、救苦救难,大无畏精神与作为,也要求自己慈悲为怀,不仅帮助他人,自己也得到心灵的平安。随著佛教的传播,观音信仰也扩展到各处。凡是大慈大悲之心的人,就是观世音菩萨的化身示现。
因为观音信仰的普及,古代佛教美术的绘画及雕塑中,观音圣像占有极大的比例;在历代题刻佛寺建筑的对联中,咏颂观世音菩萨的对联数量更占多数。
本文选出九十副较具代表性的称颂观音的对联,试就「从对联中谈观音信仰」这个主题,探析其中因缘。
对联排列次序,以上联首字笔划分出先后;首字笔划相同,对联言数相同,以次字笔划为序;次字不同字,再依言数为序,方便日后的增补和查索。
阐释时,先就全联译成白话,再解释专门词语;最后阐述精义。如有他副观音联,取意相似,则附带列出。
1
千处祈求千处应;
苦海常作度人舟。
这是说明观音大悲愿行的诗联。见〈赞观音菩萨偈〉。
任何地方有人祈求帮助,观音就在任何地方随顺示现应求;在茫茫的苦海中,观音常常作度脱众生由生死此岸到达涅槃彼岸的舟船。
上联末字「应」,亦作「现」。
〈赞观音菩萨偈〉为佛门课诵诗偈。全偈为:「观音菩萨妙难酬,清净庄严累劫修。三十二应遍尘剎,百千万劫化阎浮。瓶中甘露常遍洒,手内杨枝不计秋。千处祈求千处应,苦海常作度人舟。」
偈中言观音以三十二应化身,说法教化,遍及所有国土;经过无量数劫的时间,度化世界的众生。
「苦海」,指众生在六道之中生死轮迴,备受种种的痛苦,好像沉溺于无边无际的大海之中一样。
从佛理上讲,观音是不能被有形规范的,但学习观音法门的过程,却又难免依赖音声形色的方便引导,於是种种造型的观音于为诞生。
根据佛典的记载,观音为了达到慈悲救世的愿望,应种种机缘,随时间与处所不同,能够以种种不同的化身,说种种法,救护各类众生。祂的应化身有多少,在佛典中,就有好多不同的数量分类名称。
观世音菩萨身相有变化,因此,面相也有变化,如说九面观音、十一面观音等等。
又救众生离苦海需要手,双手的作用太小,为了增加救度的功用,遂有六臂观音、二十四臂观音、千手千眼观音等等。
密宗有六观音之说,即:千手观音、圣观音、马头观音、十一面观音、准胝观音(准提观音)和如意轮观音。
在佛家经典中,观音菩萨尚有其他流通的名号:「施无畏者」、「施无畏菩萨」是以力施而立名;「南海大士」是以道场而立名;「大慈菩萨」是以心愿而立名;「圆通大士」是以智慧而立名;「大悲圣者」是以福德而立名;「莲华士」是以德操而立名;「圣中佛」是以果位而立名;「白衣大士」是以圣洁而立名。
元代以后,佛教中的密宗教义,被道教吸收而结合,所以观音信仰有渗入道教中,以至现在的道观,除供奉自己的主神外,也供奉观音菩萨。或者原本是為奉祀观音而立庙,日后因著不同信众的需求,而配祀道教神明。
有某观音寺联曰:「誓愿宏深,处处现身说法;慈悲广大,时时救苦寻声。」
观世音菩萨的示现,随著时代不同、环境不同、品类不同,而作千差万别的身相来度化众生,遍于尘沙法界。观世音菩萨的许多手眼,象征她的无所不被的慈悲心肠。她应化利物的精神,使人寻得智慧解脱,因此自古至今深获人们的信仰。
2
上报四重恩,度他自度;
下济三途苦,觉他自觉。
这是台湾云林县斗六镇真一堂联。真一堂祀观音菩萨。
向上报答父母、师长、国土、众生四种厚重的恩惠,度脱他人,更要能自我度脱;向下济助畜牲、饿鬼、地狱三种道途的痛苦,既要觉悟他人,更能自我觉悟。
上下联首句出自〈回向偈〉。全文為: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有诗云:
「劬劳父母三春晖,师长善导启慧命;百工為备成道业,知恩图报献良能。」
四重恩,指父母恩、师长恩、国土恩、众生恩四种,对我们恩情厚重。其中「师长恩」原作三宝恩,「国土恩」又称皇王水土恩。
三途苦,指六道(指天、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中,畜牲、饿鬼、地狱三种道途的痛苦。
《悲华经》中记述观音菩萨成道的因缘故事说,观音菩萨是西方极乐世界一生补处的法身大士,她是将来继承弥陀佛位的大菩萨。她在阿弥陀佛因地之时,做转轮圣王之际,是一千位王子之中的第一位太子,名叫不
眩
,看见天上、人间以及地狱、饿鬼、畜生三恶道众生之苦,起大悲心,发愿要为诸众生断诸苦恼,使人人都得到安乐,出家后称名为「观世音」,并将在弥陀入灭后成佛,号为「一切光明功德山王如来」,届时祂的国土叫作「一切珍宝所成就世界」,再次成就无上佛果。
在敦煌发现,后梁太祖开平四年(九一0),有人为已逝的父母、奶妈与弟弟张有成,请人画了称号「大慈大悲救苦观世音菩萨」的圣像,祈求往生净土,并在菩萨右边题诗:「众生处代如电光,须臾业尽即无常;慈悲观音济群品,爱河苦痛作桥梁。捨施净财成真像,光明曜晃彩绘庄;惟愿往者生净土,三途免苦上天堂。」
在布施者的心中,善终与往生是信眾首要关切的事。在敦煌又有晚唐宋初时期所作,以「引路菩萨」形象出现的观音。画作中描绘一手持著香炉,一手持著绢幡的观音,有一名看似贵妇的小人像尾随其后,走在通往净土的路上。
佛不但通达世法,也贯串一切世法,达到世出世间圆通无碍,所以佛被称为人天导师。
菩萨所行之道就是广修六度波罗蜜,一旦六度圆满,福慧庄严,一切功德具足,也就是成佛之时。
因为观音已修得佛果,菩萨身只是因乘愿倒驾慈航,方便度化众生出离苦海而已。
修习佛法,便在修习佛菩萨自度度他,自觉觉他的慈悲精神。有联说:「化痛苦为信念;转烦恼为菩提。」「入於真实境;照以智慧光。」正可说明修习佛法的历程。
3
上第一峰头,到处皆当撒手;
空大千世界,看来尽是忘机。
这是云南昆明铁峰庵观音寺联。
上了最高的峰顶,到了时,一切都要撒手放下;空无所见中,大千世界种种繁华,看来都能让人忘了机心。
修习佛法,学习菩萨的非凡智慧,照见宇宙万事万物皆是一相,所谓一相极是无相,无相即是空相,空相也就是实相;又能照见诸行无常,好恶美丑无差别心,无差别心即不为所著,不为所著就无烦恼,烦恼不生,此心自在。人能修到理、事圆融,一无所得的时候,就能悬崖撒手,人我两忘,物我不著。
4
大德曰生,愿众生生生不已;
至诚无息,求嗣息息息相通。
这是金菊农题杭州西湖白衣殿联。
最伟大的德性是生,但愿众生而又生,繁衍后代,永不休止;真心诚意礼拜观音,善念持久不息,那麼祈求有后嗣子息的心愿,便能息息相通。
「至诚无息」典出〈中庸〉。〈中庸〉中说,凡是至诚的人,他的诚心修善是不会有一刻休止间断的,凡能不休止间断的人,就能持久,能持久就自然能生出徵验,能有徵验就能悠远,能悠远就能博大厚实起来,能博大厚实就能高大光明。能博大厚实,就可以载负万物;高大光明,就可以覆遮万物;悠远就可以成就万物。
「万物」是由「至诚」而来,而且是由不息、持久的修养中得来的。
本联语带双关,既阐明中庸之道,也说明至诚恭敬地礼拜供养观世音菩萨不息、持久,求男求女,观音都能有求必应,使人如愿以偿。
能求男得男、求女得女,称为「二求」,又名为「两愿」。好像是观音送来的子女,因此有人称观世音菩萨为「送子观音」。
西湖白衣殿的对联都以送子為祈求主题。尚有两联:
魏成宾题:「白衣仙人,瓶中水杨柳;朱芾男子,天上石麒麟。」
查声山题:「天上麒麟儿,此是世尊亲抱送;山中闻梵唄,原从灵鹫早飞来。」
密教把白衣观音视为观音母,即各种变化观音之祖。从六世纪初期,已可由佛教经典找出祂的信仰痕迹,但在中国自唐末宋初,白衣观音信仰才逐渐兴盛起来,由于这种造型更接近一个平凡的妇人,更写实、更亲切,今日也普遍见於民间家庭佛龕。
白色代表开悟的心灵,白衣观音本是开悟的象徵,在宋、元时期禅僧所绘的禅画中,出现最多;明代,文人与妇女将白衣观音当成送子娘娘,热切地向牠祈求子嗣。
中国人自古来以来以无后为大,求子之心殷切。四川南充到西充的公路,在多宝寺附近有一土地庙联,亦寓「送子」之求:「无求百年难种子;暗祷一日就生儿。」横披:「一求一个」。浅白显豁,诙谐妙绝,与本联之典雅深邃,各异其趣。
在唐代,观音被认为是男性,且在造像上也是以男性的形象呈现。然而,大约十一世纪左右或宋代初年,有些信徒曾亲眼目睹观音以女神的形象出现,中国艺术家因此开始创作女性观音的形象,观音变成女身,在元代已成为定型。
然而,在佛教寺院中奉祀的观音形象,依然根据唐代建立的雕像传统来塑造。
因为民间传说不同,而有三十三观音的说法。最常看到的观世音菩萨圣像除了送子观音外,尚有:白衣观音(著白衣,跏趺坐于白莲花上)、杨柳观音(又称药王观音,右手执杨柳)、持经观音(乃声闻观音,手持经卷)、圆光观音(背上有火焰光明,端坐岩石上)、鱼篮观音(又称马郎妇观音)、蛤蜊观音、水月观音、千手千眼观音等。
5
大小并融,素昔心愿;
悲智双运,示现普门。
这是缅甸密支那龙华寺正门联。
不分大小,一并融摄,这是从前最初发心的宏愿;慈悲智慧,双双运用,示现普门户户救世度化的功德。
悲智双运,指观音以慈悲、智慧的威德,一同运用。
圣印法师说:「佛说《般若心经》的时候,是完全以观理的方法来说的;而《普门品》则是站在情感的立场来说的。所以《般若心经》里的观自在菩萨,乃是智慧的象徵;而《普门品》内的观世音菩萨,则成为慈悲的表象。」
普门,依照华严经所说,是「一门之中,即能摄入一切法,故名普门。」也就是说,普门是观音菩萨普摄一切众生离苦得乐之门。
有某观音寺联曰:「法法圆通,故名自在;头头是道,因号普门。」
龙华寺为缅甸密支那观音寺分院,为尼师修行的道场。
龙华寺正门另有三联:
「钟声传三千界内;佛法扬万亿国中。」
「千处祈求千处应;万人朝礼万人安。」
「无人、无我、无众生寿者,皆依无为法;如露、如电、如梦幻泡影,应作如是观。」
6
大发慈悲,普渡众生登彼岸;
士林敬仰,同修佛果证前因。
这是台湾嘉义县大士爷庙联。
观世音菩萨发出大慈大悲的愿心,普渡众生,共登解脱的彼岸;她是士林所敬仰的,一同修得佛果,证验行善得度的前世因缘。
「大士爷」,是民间对观音的昵称。
「士」即事的意思;「大士」,菩萨的通称,是指成「上求佛果,下化众生」的大事者。观音被称为「勇猛丈夫」或「大士」,慈悲并不只能以母性的爱来表达而已。大慧宗杲(一0八九─一一六三)与楚石梵琦(一二九六─一三七0)二位著名的禅师,在献给观音的偈文中,称观音為「慈父」。
有某观音寺联曰:「慈起无缘,恩周庶类;悲兴同体,道啟多门。」
愿给一切众生安乐叫做慈。佛家的慈,是具有父性的慈爱,它在济世、救人、利物的范围中,含有庄严肃穆的意义,它在有利於世人及万物的同时,也使人望之生畏。它為无缘之慈,就是无条件、无要求的慈爱。
愿拔一切众生痛苦叫做悲。佛家的悲,是具有母性的慈爱,它有一味的包容抚育万物而不辞其劳的作用。它是同体之悲,就是无空间、无时间的阻碍,悲爱一切人类众生。
观音本来就已经成就了佛道,也得了佛身,原是过去无量劫前的古佛,具佛性中的无碍神通,号「正法明如来」,她为了度脱十方诸佛国─尤其是在娑婆世界的释迦牟尼佛国的苦难众生,现菩萨身以方便力度众生。但是,有些国土众生需要佛身示现才能得度,观世音菩萨就只好恢复她原来的佛身予以度化。
观世音菩萨以佛身示现,最大的目的是为了度化眾生,而不是为自己表现较高的身份,因此,菩萨佛身示现,完全是利他而不是自利。
7
大慈悲能布福田,曰雨而雨,曰
旸
而
旸
,祝率土丰穰,长使群生蒙乐利;
诸善信愿登觉岸,说法非法,说相非相,学普门功德,只凭片念起修行。
这是清代林则徐题灵岩山观音寺联。
大慈大悲能广布福田,求雨就有甘霖,要天晴就日出,祈祷所有的土地都能丰收,让大家蒙受庇佑,过著安和乐利的生活;诸位善男信女祈愿登上觉悟的彼岸,了悟到佛所说的法其实非法,用的名相其实非相,学习普门的功德,只凭著片断善念,就引起修持的大行。
「福田」,佛家称积善行可得福报,犹如播种田地,秋获其实。
「
旸
」,音yang阳,指日出或天晴。
8
片石孤云窥色相;
清池皓月照禅心。
这是集唐代李颀诗句题北京阜成门外黄庄显应寺殿联。
本寺于清康熙五十八年(一七一九),在保明寺旧基修建。
从片石和孤云中,窥见世间的形色相貌;让清池中映现的皓月,照亮禪悟的心灵。
这副观音联引诗寓即色即空之旨。意境可以互相发明的有清代王棪题浙江省天台县万年寺联:
「身比闲云,月影溪光堪证性;心同流水,松声竹色共忘机。」
自身好比悠闲的白云,在天空舒卷自在,倒映在水中的月影和溪上的清光都能够证明自性本空,所以能映现万有;本心如同湍湍不止的流水,流转林间的松涛和青青碧绿的竹色,都共同陶然忘机,远离颠倒妄想的烦恼。
9
不生不灭拯饥渴;
救苦救难发慈悲。
这是台北市中正区水源里宝藏岩楹联。宝藏岩祀观世音菩萨。
观世音佛祖的佛恩是不生不灭、常住永生的,恒常以拯济众生于受饥沉溺之中为念;那解救人间苦难的佛力,发自与乐的大慈心和拔苦的大悲心。
不生不灭,即常住之意。佛性所以能不生不灭,乃来自生灭中的净化,不污染,与空相应,所以有无量的愿力拯救饥渴的众生。
未开悟证果的凡夫众生,起心动念,不能把持定力,永远飘浮不定,所以不能永恒不变异。
宝藏岩始建于乾隆年间,是台北最早兴建的观音庙。位于公馆石壁潭上,背山面对新店溪,是清代泉州移民前往景美、新店和深坑等地区开发的重要据点。寺中尚存有古联十三副,题刻楹柱多为清代泉州府安溪等县的移民所敬献。由台湾各地观音寺古联,可以见证先民开发的历史。
民国八十六年(一九九七)八月,台北市政府公告本严为台北市定古迹。
10
内观自在,十方圆明;
外观世音,寻声救苦。
这副对联说明观世音菩萨成道之法。
观音,又译作观世音、观世自在、观自在,此联言观音的慈悲愿行。
向内观照清净本在的自性,自然超出三界火宅的困囿,完全突破学佛修道的法执,证得宇宙十方三世、一念圆成,天地森罗万象,法法无碍;向外观照世间所有的音声,寻著称念的音声,慈航普渡,救出所有受苦受难的众生。
自在,进退无碍的意思。指心境完全脱离烦恼的系缚而通达无碍。可分為二种:一为「观境自在」,是说菩萨以正智慧照,明了真如之境,而能通达一切诸法,圆融自在。二为作用自在,是说菩萨既已明了真如之境,即能由体起用,现身说法,化诸众生,圆融自在。
观音菩萨广度不同根性及类别的众生,祂的态度和方法为何呢?
《楞严经》卷六依观音法门的自修而言,观音菩萨最初的修行方法,是从耳根圆通修法入道,藉著倾听万法之声,得证菩提。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说:「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观音以深湛的智慧,照破五蕴皆空,度脱身、心的一切苦厄,所以才称为「观自在」。
〈普门品〉及《悲华经》则是依观音菩萨的度他而言。
观世音菩萨的修行法门,是从观照人生宇宙的缘生空性,而证入究竟理体,发出大慈大悲的救世精神。
有某观音寺联曰:
「一尘不立,得真圆通,现随类逐形之身,寻声救苦;五蕴皆空,证大寂灭,依即心自性之道,说法度生。」
「照见五蕴皆空,说法度生,竖穷三际;证极一乘实相,寻声救苦,横遍十方。」
近代太虚大师说:「因为观世音菩萨有般若的智慧,照见五蕴皆空,所以能救苦救难,平常人执五蕴为世界、为我,就不能照见五蕴皆空,有自、有他、有人、有我。要能照见五蕴皆空,则人我、是非,皆能消除。真正做到无人无我,则能以众人苦难为苦难,这样才能成为无我的大慈大悲,才能成立大公无私的伟大人格,发挥救苦救难的功用。」
11
白莲台上弥陀佛;
紫竹林中观世音。
这是观音菩萨画像通用联。
白莲台上趺坐著弥陀佛;紫竹林中趺坐著观世音。
在观音菩萨的画像中,常看到菩萨坐在紫竹林中的一个磐石上面,一手执净瓶,一手持杨枝。龙女站在身旁,鹦鹉站在菩萨头上,口中衔著佛珠,善财童子在下面向菩萨参拜。
这画像出处背景是浙江舟山群岛的普陀山。前往普陀山朝山的善男信女,在参拜观音菩萨之后,总要带一些当地的紫竹林和小石子回去,一方面作为纪念,同时也作為辟邪保平安之用。
密教引用《大日经》的说法,说观音菩萨是北方的尊佛,坐在白莲花上,身紫金色,头有无量光冠,顏容微笑。依这样的形容,可见观音菩萨是弥陀的化身。
凡佛弟子修学净土念佛的人,当他将要临命终了时,依照他善业功德的成就和所发的愿心如何,有的时候是阿弥陀佛亲自来迎接他往生净土;有的时候则是由观世音菩萨以化佛之身前来说法相度。
12
石璧云天观自在;
潭华水月见如来。
这是台北市中正区水源里的宝藏岩联。
从石璧潭中映照出高远的云天中,可内观自在无碍的本心,那是观音佛祖无论是自利或利人,都能得到大自在的境界啊!就是空幻的潭中花、水中月的倒影,都可识见佛陀乘真如之道,从因来果而成正觉,来三界垂化的根本智慧啊!
石璧,亦作石壁,为古潭名。宝藏岩所处古地名为拳山堡。背对拳山,面向石璧潭。
如来,佛的十号(如来、应供、正等觉、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世尊)之一,是对佛的尊称。因佛乘真如之道,从因来果而成正觉。
如来,字面的解释是像这样(真实世界)来的人,或像这样为了教导别人而来到这世上的人;也可以解释成「如去」,所以也可以译成像那样去的人,或已达到真实的人、走到涅槃世界的人。
本副对联作于清代乾隆辛亥年(一七九一)菊月(九月)。原为注生殿柱联,为晋水人黄世成敬奉。现柱子被改置于西殿。
和这副对联意境相同的另一副古联:
「万法岂无迷?云山璧水;佛门多妙悟,皓月清光。」
本副对联作于清代道光三年(一八二三)腊月(十二),为清溪人吴世悦、董沐敬奉。
执著万法,难道没有迷惑吗?不如直接在云涌的拳山、石璧潭的潭水中领悟了知诸法皆空,不堕执障的真理吧!在佛门中有许多敏慧善悟的机缘,就有如那没有云影遮蔽的月亮,散发出皎洁清明的光芒,每个人都拥有如月圆明的自性,能照察本原自性,那么万种的机境都被照得非常明白了。
13
甘露常流功德海;
香云遥映普陀山。
这是江苏省镇江市金山寺观音殿联。
观音的手所结的与愿印中恒常流出甘露水,以满足饥渴的众生,汇聚成广大无量的功德海;观音倒驾慈航,普渡深陷苦海的众生,足下的香云,遥映著浙江南海的普陀山。
14
生面自别开,一片慈心,道人向空中写出;
随声以显应,千寻峭壁,大士从何处飞来?
这是云南永胜县东壶山观音箐联。
生动的面貌独自另外展开,还拥有一片慈悲的心肠,是道人向空中刻写出来的;随著音声而明显回应,趺坐在千寻高的峭壁上,观音大士究竟从何处飞来的呢?
15
世路崎嶇,看迷人捷足登山,争到悬崖无退步;
佛天悲悯,愿众生回头是岸,早离苦海渡慈航。
这是浙江杭州上天竺法喜寺联。
世路十分崎岖,看看迷途的人虽然捷足登山,但争先抵达悬崖时,已没有退路可走;佛天胸怀悲悯,希望众生回头是岸,借著观音的慈航,早日渡济苦海。
观音悟道后,无所执著于涅槃的境界,倒驾慈航,再来救度一切众生,好像乘了一艘船去接引他们,所以有「慈航普渡」的说法。
其实「法身船」是无形无相的,人人本心具足的。行菩萨道的人,所要修持,所要追求的,就是集聚一切的功德,藉以显现本具的法身,这个法身,就像一艘船似的,有了它,才可以渡过苦海、渡过烦恼河,到涅槃的彼岸去。
法喜寺咏观音联佳者尚有:
「观自在到最高峰,何处觅音声,看慧日照临,一片西湖皆净土;大慈悲度无量劫,来游诸士女,果迷津识破,千寻南海不扬尘。」
「山名天竺,西方即在眼前,千百里接踵朝山,海内更无香火比;佛号观音,南摩时闻耳畔,亿万众同声念佛,世间毕竟善人多。」
16
西方自在;
法界皆春。
这是高雄县阿莲乡超峰寺观音殿联。
西方的观自在菩萨如如自在;使得遍一切法界都是春天。
超峰寺在高雄县大冈山中,是著名寺庙。寺中咏观音的对联尚有:
「佛法无边传道祖;观空有色听世音。」
「岩上涌清泉,尘气尽洗;寺中供绣佛,色相俱空。」
「超脱凡空,生化慧身六丈;峰峦高峻,大观世界三千。」
李鸣鹗题:「超轶群山,德水流分左右;峰高万仞,慈云出布西东。」
「冈上现金身,慧眼放观三千界;岩中藏玉相,慈云普济亿万人。」
「超拔眾生,无非法雨慈云随地布;峰高群岳,尽见莲花贝叶遍岩香。」
17
西天有路谁人过;
南海无桥惟我行。
这是家庭观音佛龛联。
西天有路,但怎知道有谁走过呢?南海虽然无桥,只有我行过啊!
这副对联在赞颂观音的佛力。
人死,一般说是「接引西天」,但没有人死后复活,说出西天有路可行;然而观音倒驾慈航,南海上虽然无桥可度,却神通广大,到处救苦救难。
中国民间传说观音是听南海潮音而悟道的。海潮有生灭,但观音能听的自性,不随著海潮音的生灭而有生灭,清净的自性是不生不灭的,她悟到自性不生不灭,外面的声尘停止时,自性固然没有听到外尘的声音,但能听的自性并没有失去,观世音菩萨反闻自性,当下证得耳根圆通的神通。
中国传说观音的道场在浙江东南海滨的普陀山。因此在滨海的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广西、台湾等地的民间,以及漂洋过海的南洋华侨,他们尽可以不知有佛教的教主释迦牟尼,却无一不信有观世音菩萨的。由於观音寻声救苦,有求必应,和娑婆世界的众生特别有缘。
而从大陆渡过海洋到台湾的早期移民,沿著台湾的各处的河流上岸定居,自然形成聚落,兴建观音寺,题刻对联中,都述明原自南海普陀。
18
西天法界通臺地;
南海慈航济淡江。
这是台湾新竹市法莲寺观音佛祖殿联。
西天法界通达桃竹台地;南海的慈航济渡淡江而来。
法莲寺其他咏观音联有:
正门联:「法护群生,恩敷竹堑;莲开九品,香满乾坤。」
右侧门联:「法水瓶中施雨泽;莲花座上现慈航。」
左侧门联:「法界三千开觉路;莲舟一叶渡迷津。」
寺外壁联:「法雨檐前滴;莲花座上开。」
柱联:「地涌
蕊
莲,灵根永固;瓶垂杨柳,奕叶长春。」
南海,借指观世音菩萨。中国人认为观世音的道场在舟山群岛的普陀山。因为地处浙江东南海滨,所以中国人习惯称观世音菩萨为「南海观世音」。
淡江,清代新竹属淡水厅。
三藏和尚法显大师《历游天竺记传》中,曾记载:当法显从海路归国时,中途船遇暴风,情况危急,法显心念观世音菩萨圣号,得以救度。当时,印度人航海经商,往狮子国(今斯里兰卡)贸易,船中都供奉观音菩萨以求平安,可见当时南印度人已视观世音菩萨為海上的守护神。
到了西元七世纪,玄奘法师游历印度的时候,由中印度的摩揭陀国以至南印度的补陀洛迦地方,观世音菩萨已成为民间普遍的信仰了。
根据《普陀山誌》的记载说,五代后梁末帝贞明二年(九一六),日本留学僧慧锷法师学成回国时,特别向五台山请了一尊观音圣像,想返回日本供奉。慧锷法师所搭乘的木船航行至浙江的舟山群岛,在过新罗礁的地方,忽然海中掀起狂风恶浪,海面上现出许多的铁莲花,致使木船好几天无法前行。
不得已,只好将观音圣像请上小岛,借张姓渔夫的茅蓬安放,经过数日,选择了天气晴朗、风平浪静的时候准备再度启程,谁知铁莲花又布满了海面,阻挡了去路,这时候张姓渔夫对慧锷法师说:「您既然日本回不得,就在这里建筑寺院安住,供养菩萨,不是同样可以弘扬佛法!」
于是慧锷法师就在山上建筑一座「不肯去观音院」。后来朝拜的人日益增多,终於更名为普陀山,成为大悲观世音菩萨的道场,与山西的五台山─大智文殊菩萨的道场、四川的峨嵋山─是大行普贤菩萨的道场、安徽的九华山─是大愿地藏菩萨的道场齐名,是中国佛教四大名山。
普观音菩萨的道场,佛经中最早是说,在娑婆世界南印度补陀洛迦山。唐代玄奘大师《大唐西域记》中作「补陀洛山」,东晋佛陀跋陀罗所译《六十华严》中称为「光明山」。
「补陀洛」是梵语的音译,义译是白华、小白华、小花树、小树蔓庄严等。原来这座补陀洛山,就是南海中的海岛上的光明山,山上有小白花树,是一个非常美丽、庄严、圣洁的地方。
普陀山的「普陀」二字,与「补陀洛」,西藏的「布达拉」一样,都是依原发源地「补陀洛迦」的发音而命名,只是用字不同而已。
19
西江月色千秋偃;
南海潮音万古同。
这是台南县茅港尾观音寺联。
西江的月色,千年以来偃映著,展示著实相无相的真谛;南海的潮音,万古以来没有不同,依然布演著观音圆妙的佛音。
《普门品》上说:「梵音海潮音」。观音的道场在浙江东南海滨的普陀山,海水的潮音日夜不断,声音来时是动相,声音去了是静相,动静二相只是相对的现象。能听的功能,它不在动相与静相之间,动来也留不住,静来也无所住,能知道动,能知道静,当体即空,一念不生,便能耳根圆通。
修持观音法门的人,利用耳根听声音来修证。不管外界是动或静,都可听到自己内在的音声,慢慢内在的音声也都清净了,如身游太虚中,安心自在。
20
西方贝叶演真经,如问如来,总不出戒、定、慧,三条法要;
东海莲花生妙相,自观自在,也只消闻、思、修,一味圆通。
这是普綾题甘肃省兰州市五泉山嘛尼寺观音堂联。
来自西方的贝叶布演真经,如果请问如来佛演布的是什么道理?她回答的绝对不出戒、定、慧,三条佛法要义;来自东海的莲花生出妙相,从观音自观自在的境界看来,要了悟也只需要闻、思、修,一味自证圆通体用。
据《华严经》卷五十一说「佛子!如来智慧无处不至,何以故?无一众生而不具有如来智慧,但以妄想颠倒执著而不证得,若离妄想,一切智,自然智,无碍智,则得现前。」
众生心中,具有如来智慧德相,只要守持戒律、修习禪定,引发无漏智慧,就能消除无明烦恼,即能正知正见自己的真心,与佛无二无别。
有佛联曰:「勤修戒定慧;息灭贪瞋痴。」
人心三毒是贪瞋痴,起因于爱憎迷。以知足、守戒,对治贪病;以慈悲、忍、定,对治瞋病;以学道、觉、慧,对治痴病。
修学佛法必须具备「闻、思、修」三慧。
闻即闻佛开示,悟明本有佛性,为因地心,依悟而起思修,而得证入。本有佛性是正因,悟明为了因,思修属缘因。
《楞严经》中记载,观音菩萨在楞严会上,向本师释迦佛与大众报告修行经过。祂说她最初学佛的老师叫观世音佛,她就在观世音佛那里,发大乘菩提心,上求佛道,下化众生。观世音佛教她「从闻思修,入三摩地」,先听闻佛法;然后研究经典,思维佛理:再依法奉行修持,达到「动静二相,了然不生」、「觉所觉空,空觉极圆」,能觉悟的和所觉悟的都空了的悟境。
观音信仰修持观音耳根圆通法门,观世间一切音声,包括称她明号的音声,天天都念观世音,时时都念观世音,耳根反闻,内心倾听,证入三昧。
作者:
决定
时间:
2010-4-17 14:21
本帖最后由 决定 于 2010-4-18 20:41 编辑
21
自在自观观自在;
如来如见见如来。
这是浙江杭州灵峰寺联。
自在地自我观想,透过自我观想的心情多么自在;如你所来,如你所见,一切如如自在,不被万物遮蔽,便可见到如来实相。
浙江省普陀县普陀山联曰:「自在自观观自在;如亲如见见如来。」
台湾法华寺引用本联嵌寺名题曰:「法界普光辉,自在自观观自在;华藏尽玄门,如来如见见如来。」
四川江津县钟云舫题石门大佛寺联:「自在观,观自在,无人在,无我在,问此时自家安在?知所在,自然自在;如来佛,佛如来,有将来,有未来,究这生如何得来?已过来,如见如来。」
台南县大仙寺,始建于清康熙年间,祀观音菩萨,有联曰:「万法皆空,无我无人观自在;一尘不染,非空非色见如来。」
云林县北港镇碧水寺联:「碧海藏天,无古无今观自在;水心印月,非色非空见如来。」
亦有观音寺截后半句题联:「无我无人观自在;非色非空见如来。」
诸联对如何臻观自在之境,如何得见如来?具有妙答。
22
地接竹龕,声通南海;
寺开莲座,人引西天。
这是台湾桃园大溪镇观音寺联。
这地方虽然连接竹龛,但音声直通南海普陀山;本寺开出观音莲座,将人接引到西天极乐世界。
23
有感即通,千江有水千江月;
无机不破,万里无云万里天。
这是浙江省南海普陀县普陀山观音联。
有感应立即通达,就好像江里有水,天上有月,只要千江里都有水,千江上便都有月;没有任何机心不被破除的,就好像天空有云,云上是天,只要万里天空都无云,那万里天上便都是青天。
「千山共一月,万户尽皆春。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是宋代禅僧雷庵正受的偈句。见《嘉泰普灯录》卷十八。
月如佛性,千江如众生;江不分大小,有水即有月;人不分贵贱,是人便有佛性。无明烦恼尽去,佛心本性自然显现,所谓「心清水现月;意定天无云。」、「千江水月,如意清妙。」掌管好自己的一颗心,心清意定,那么良心、道德与真善美的世界俱足。一颗富足的心,无须向外攀缘;不攀缘的心,静定安详,如意清妙。
普陀山观音联尚有联曰:「一日两度潮,可听其自来自去;千山万重石,莫笑他无觉无知。」即当前实景,写自在之心,亦佳。
24
竹林法水澴潆,灵源洋溢通南海;
山寺慈云纠缦,瑞气氤氳接普陀。
这是郑奎璧题林口竹林寺正门联。竹林古寺祀观音菩萨。
竹林的法水澴绕潆满,灵通的源头洋溢,通达南海;山寺慈云纠纠缦缦,祥瑞的气息氤氳,直接普陀。
竹林寺右侧门联:「观山吐雾兆徵祥,庆云靄靄皆环岫;音寺谈经臻入妙,顽石磷磷尽点头。」
左侧门联:「佛殿仰巍峨,画栋雕梁成乐国;祖心存恻隐,慈航宝筏渡迷津。」
郑奎璧题壁联:「竹林甘露滴绿柳,青苍三月景;山寺慧风生白莲,开放一枝香。」
林清敦题柱联:「竹林山色峙拱普陀,拓得三摩净境;南海潮音流通淡水,分来一脉灵源。」
邱天德题柱联:「竹翠迎观峰,寺外慈云千朵秀;林幽环淡水,佛心济世万家春。」
佚名题柱联有:
「佛通三昧,妙相尊严称大士;祖具一心,灵光普照护群生。」
「宝剎释迦佛,济度迷津西天去;南海观世音,慈悲赐福竹林来。」
「慈竹靄春晖,万千林勤拜仰;青山供古佛,森严寺共瞻依。」
右门「菩提路」,联曰:「水流花开观大自在;风清月朗得上乘禅。」横披:「溪声便是广长舌」。
左门「慈悲门」,联曰:「随处化身,不生不灭;闻声救苦,大慈大悲」。横披:「山色浑如清净身」。
右窗联:「音云何观,返闻自性;心即是佛,妙证真常。」横披:「广度众生」。
左窗联:「有相皆虚妄;无我即如来。」横披:「水清月现」。
25
求自在不自在,知自在自然自在;
悟如来想如来,非如来如是如来。
这是广东广州市观音山联。
刻意去求自在的心境,反而不自在,修学佛道,觉知自在的真如之境,自然就十分自在了;领悟如来之所以為如来的威德,思考著怎样才能臻如是而来的真实之境,虽然不是如来,却因此像如来一般。
26
即色即空,观慈悲相,吾无隐尔;
是万是一,具手眼人,自成辩之。
这是浙江德清山慈相寺联。西平遥亦有此联。
色相就是空相,观想慈悲心的实相,我没有对你们隐瞒什么;手眼说是万也只是一,具备手眼的人们,只要能自我完成,便能不辩自明。
「即色即空」,色是妄想所成,在色上要明白空理,无所执著。《般若心经》:「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佛经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27
即心即佛,但从彼岸问迷津,渡头宝筏开时,慈航有路;
是色是空,诚向兹山瞻法相,洞口祥云护处,变化无方。
这是清代叶赫实诚题浙江省普陀县普陀山紫竹林潮音洞联。
人心就是佛心,只从涅槃的彼岸来指点陷溺迷津的人,等到渡头的宝筏啟程后,驾著以大慈心为怀的船帆,就可找到觉路了;是色相都具空性,虔诚地来到这普陀山,瞻仰观世音菩萨的法相,在洞口祥云簇护的地方,显示千变万化的佛法。
「即心即佛」,出自北朝傅翕(?──五六九)《心王铭》。意思是说,不必另外求佛,佛自在我心中。
《华严经》诗偈:「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当如是观,心造诸如来。」一切如来,都是由心所造。
「彼岸」,指了脱生死,到达得证正果的涅槃境界。
「迷津」,比喻为烦恼所系缚而流转於三界六道中的众生界。
「宝筏」,比喻引导人脱离苦海,到达彼岸的佛法。
「祥云」,观世音菩萨以大慈心说法,如云覆虚空,普荫一切众生,使得吉祥。
这副对联,运用经典文字,结合普陀山地景来阐发佛心佛愿,造境清雅。
28
我门中缔结佛缘,岂惟在一主清香,几声佛号;
你心里能全善果,自然的秋生桂实,春茁兰芽。
这是明代戴仁题西湖中天竺法净寺观音殿送子观音佛龛联。
入我门中缔结佛缘,难道只是在平日烧一主清香,唸几声佛号而已?你要在心裡修持,当机缘成熟了,自然像秋结桂子,春抽兰芽般,周全善果。
古代妇女求子心切,祈求送子观音能成全自己的心愿,作者提醒信佛真谛,不在烧香礼佛,得到佛的庇佑,而在修心行善,自我完成善美的佛缘。所谓「一点心苗须养护;十分善果好周全」
台北市中正区水源里的宝藏岩,是先民移垦台北建筑的第一座观音佛寺,有一副注生殿古联说:「天上石麟来夜半;人间玉树长阶前。」
在半夜的时候,梦见神仙送来石麟,庇佑喜获聪颖的麟儿;人间庭院台阶前,长著英挺出众的玉树,他将成长为材质美好的子弟。
「石麟」,比喻聪颖出众的儿子。
「玉树」,比喻材质美好的嘉子弟。
29
佛法无边超苦海;
众7生有愿渡慈航。
这是台北市景美观音阁联。
佛法的功德无边无际,可使人超离苦海;众生有愿心就有愿力,渡脱之道是藉著观音佛祖慈航的牵引。
30
佛法无边传祖道;
观空有色听世音。
这是台湾高雄阿莲乡超峰寺联。
佛法无边,传布佛祖之道;观空有色,听取世间音声。
31
佛法无边,静里常观自在;
慈云广济,空中密见如来。
这是台湾台南观音亭联。
此亭建于清代道光六年(一八二六)。
佛法虽然广大无边,但在真静里,便恒常可观照到自在的本性;观音菩萨的慈云广布,济助众生,但在空理之中,密见如来实相。
有某观音寺联:「云起慈门,怜彼迷情不易悟;波腾愿海,怜伊佛性了无殊。」
32
法演圆音,普化大千世界;
华严妙相,展开万亿金身。
这是台南市法华街法华寺天王殿联。
台北市中正区水源里宝藏巖观音佛祖佛龛亦见此联。唯下联「万亿」作「亿万」。
一切有形的色法或无形的心法,布演著圆妙的佛音,普通沾化著三千大千世界;如华的万德庄严法身,都有不可思议美妙的色相,展示著万亿无量的佛身。
法华寺天王殿另有二联曰:
「不变随缘,十世升沉迥异;随缘不变,一心体用无殊。」
「法宇更新,一杵鐘声回梦蝶;华严妙应,半空云影散天花。」
梦蝶,典出《庄子‧齐物论》庄子梦蝶事。后来称梦为「蝴蝶梦」,含有梦幻非真之意。
法华寺,原是李茂春梦蝶园故址,清康熙时改建,为台南四大古寺之一。
33
法相本西天,聊现尊严钟港北;
慈航羁南海,时因普济渡瀛东。
这是郑川流题台南慈荫寺联。
观音的法相,本来原自西天,姑且展现尊严,钟情港北;观音的慈航,恒常羁留南海,时常因普济众生,渡化瀛东。
34
法相法云何,形槁木,心死灰,斯之护法;
观音观自在,水上鸥,花间露,作如是观。
这是台湾台南竹溪寺联。
法相法的相是什么呢?形如槁木,心似死灰,这才是护法的表现;观音所观的自在是什么呢?看看水上的鸥鸟,飞来飞去,花间的露水,瞬时晞乾,一切都像这样的观想。
「槁木死灰」,谓枯槁的朽木与陈久的冷灰。比喻毫无生趣或寂寞无情。语出《庄子‧齐物论》:「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
竹溪寺尚有联曰:
「溪流环古剎;竹影绕禅房。」
「慈云焕彩光瀛岛;胜地钟灵萃竹溪。」
「片竹孤云窥色相,悟来大道无多事;长溪皓月即禅心,勘破机关总是空。」
35
直指见心,慈云塔现如来金粟眼前,七宝庄严参佛相;
回头是岸,甘露泉在大士白莲座后,一瓶清净悟禅机。
这是吴鸿昌题江西赣州光孝寺联。
直接指见人的本心,以慈云宝塔现身在如来佛金粟般的眼睛前面,看那庄严的七层宝塔,便可参悟佛陀的实相;要知能及时回头,便是脱离苦海的彼岸,甘露泉水在观音大士白莲座的后面,看那一瓶清凉净水,便能领悟无限的禅机。
这是咏赞千手千眼观音的对联。
上联赞颂观音所现化的化宫殿手。化宫殿手的形象是造作宫殿一座,其中安置化佛,喻意常生佛家。此手并要行者营建俗世的佛宫家迦蓝,而是要化出莲华胎藏,种下往生佛国的种子。
下联赞诵观音所现化的杨枝手。杨枝净水就成为观音法力的代表。表现在图像上是观音一手持军持(净瓶澡灌),一手拈杨枝(柳叶)的形象,以甘露清凉净水,洒在祈求的人的头上,为他们除障祛病,使得安乐。
36
迎面见青山,看三千世界,露路崎岖,平地有风波,借端慈航登觉岸;
江心澄皓月,听八百梵音,霜钟清澈,诸天留因果,应从苦海识菩提。
这是安徽怀宁迎江寺联。
迎面见到青山,看三千大千世界,露水世路如此崎岖,就在平地,也会有风波产生,借著观音的慈航,登上无上正等正觉的涅槃彼岸;江心澄现皓月,听八百声的梵音,霜天钟声无比清澈,诸天留存因缘果证,应该从苦海中度脱,悟识菩提真境。
37
苦海同提登彼岸;
慈航遍渡泽恩波。
这是台北市中正区水源里宝藏岩正殿内柱联。
在苦海中一同提拔出来,登上涅槃境界的彼岸;观世音菩萨倒驾慈航普渡众生,使众生受到佛光遍照的恩泽。
38
南海绿竹千年翠;
西方莲花九品香。
这是高雄佛光山庆祝开山三十週年,春节平安灯法会,观世音菩萨花灯联。横披:「普施甘露」
南海的绿竹,千年以来依然青翠;西方极乐世界的妙法莲花,具有九品的清香。
39
泡影乾坤,妆成宝相;
色香世界,幻出空花。
这是清代乾隆皇帝题宣武区陶然亭观音大士祠联。
在宛如泡影随生随灭的天地中,妆成庄严的佛相;在充满色形香闻的娑婆世界中,幻变出虚空的宝花。
泡影,比喻容易幻灭。出自《金刚经》:「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宝相,佛家称庄严佛像。
信仰观音,当打破幻想迷执的疑云,使一切尘劳不起,脱胎换骨。
40
香阁峙中峰,静观自在;
慈灯航彼岸,耿若常明。
这是台湾台南县白河镇碧云寺联。
观音的香阁峙立在中峰,好像在静静地向内观照清净本在的自性;观音的慈灯航向彼岸,耿耿之光,好像是常明的灯火,永不熄灭。
碧云寺又名火山岩,建于明永历年间。
寺中又有观音联曰:
「碧里观空,寺拱西天悬皓月;云中听世,门朝南海接慈航。」
「碧树蒨巷,悟到时幻成贝叶;云烟缥缈,覆被处尽属悬花。」
「碧水映诸天,色即空,空即色;云龛崇宝地,来如见,见如来。」
作者:
决定
时间:
2010-4-17 14:22
本帖最后由 决定 于 2010-4-22 16:19 编辑
41.
是色是空,莲海慈航游六度;
不生不灭,香台慧镜启三明。
这是北京雍和宫大街喇嘛庙联。
是色相也是空相,观音在莲海中,借慈力航游,以六波罗蜜,将人们从生死苦海,度脱到 涅槃的彼岸;观音香台慧镜的圣德,与空相应,不生不灭,所以有无量的愿力,帮助人们袪除无始以来的贪欲、嗔恚、愚痴三毒,启开清净光明的真心本性。
“六度”,即六波罗蜜。指六种从生死此岸到达涅槃彼岸的方法或途径。为大乘佛教修习的主要内容。包括:布施(檀那)、持戒(尸罗)、忍辱(檀提)、精进(毗梨耶)、禅定(禅那)、智慧(般若)。
菩萨修六度法门,一方面仍是自度,另一方面同时度他。只要能修行六度圆满,即能福慧双具,达到修行的最终目的。
本庙建于康熙年间,原为清胤祯雍王府,继位后,改建为喇嘛庙。庙中又有咏观音对联:
钱陈群题:“定光澄月相,慧海涌潮音。”
佚名题:“般若慈源,觉海原无异派水;菩提无路,德山相见别峰云。”
42.
音亦可观,方信聪明无二用;
佛何称士?须知儒释有同源。
这是江苏省南京燕子矶观音阁联。
音声也是可以观照得到的,这才相信一般所说的耳聪目明,没有二种作用的分别;佛何以称为士?须知道儒家和释家,有同样的渊源。
就“观音”二字的字义而言:
《法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中,说“观”言:“真观清净观、广大智慧观、悲观及慈观。”当代显明法师〈观音菩萨与观音法门〉中解释说:“真观就是诸法性空。清净观呢?是度生不住相。广大智慧观是中道。悲观及慈观是以上面三观来拔苦与乐。也可以说,真观是空,清净观是假,广大智慧观中,合起来是‘空、假、中’三观。”
《法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中,说“音”言:“妙音观世音,梵音海潮音,胜彼世间音。”当代显明法师〈观音菩萨与观音法门〉中解释说:“能观的智,所观的境,境智一如,所做的事情也好,所发的声音也好,都妙,就是妙音。观世音呢?就是不变随缘,寻声救苦。梵音是真空清净无染的声音。海潮音有起有落,定时不差。胜彼世间音则指空有不二,互摄互入,为中道境。”
43.
音可能观,观遍黄山开慧眼;
士可以大,大如沧海显婆心。
这是汪尚东题安徽黄山观音寺联。
音声是可能观照得到的,只要观遍黄山的景致,便能打开慧眼观想得到;士也是可以变化长大的,甚至大到有如沧海一般,便能显现大慈大悲的婆心。
有关观音的性别究竟为何呢?“法无定相”,如《金刚经》中所说:“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佛菩萨并无男女之分,应以何身得度,就现何身而为说法,观音亦然。
在印度佛教中观音的本身,原为相好圆满的大丈夫。传入中国后,唐宋以前,观音菩萨像都是男身老比丘相。大约在唐代开始,观音在信徒们的口中,被描绘为女性;元代的法师在画观音像时,才有画成女身的,并流传至今。
其实观音菩萨为倒驾慈航而度生,随顺众生,相机摄度。是男相或女相,都是随顺众生的要求所示现的方便法门。
将观音作成女相,站在茫茫苦海中救人利物的原因,是因为女性具有无比崇高的母性慈爱的悲心;同时在古代社会中,女性所遭遇的痛苦与苦难,也比男性更多、更大,所以观世音菩萨的圣像,经常以女性的化身,除了以女人之身而深入妇女群众,广度多苦多难的妇女;又因示现美艳的妇女之身,尚可广度男人,示现老妇人身可更接近广大的民众。
黄璟题甘肃省兰州市五泉山白衣寺观音阁联:“指普天之青云,两只佛手;视众生如赤子,一片婆心。”
可见从东到西,从南到北,观音以慈悲为祂的大行大愿,在大千世界中里,芸芸众生中,以无边的婆心,积极从事于拯救世界,利益群生的工作,为人们所信靠。
44.
若不回头,谁替汝救苦救难?
倘能转意,何须我大慈大悲?
这是台湾云林县古坑乡慈光寺联。
若不及时回头,谁能替你救苦救难呢!倘若能回心转意,便可自救,何必须要我发大慈大悲心来救你呢!
六祖惠能说:“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
又说:“一念悟时,众生是佛。”太虚大师更说:“人圆即佛成。”这副观音联具有他度不如自度的禅机。寺中,又有张剑芳题联:
“晨钟八百,叩醒苦海蜉蝣梦;暮鼓三千,擂动灵山修道心。”
45.
祥云霭霭来南海,
甘露湛湛润炎方。
这是台湾澎湖马公镇观音亭联。
驾着霭霭祥云,来自南海,以广大的慈力,庇荫群生;以湛湛甘露,滋润三界火宅中,被火烧焦的众生,使他们得到清凉。
46
问大士缘何倒坐?
恨凡夫不肯回头。
这是广东南海县大士庙联。
请问观音大士,本是正法明如来,是何缘由,隐实扬权而倒驾慈航,现菩萨相,重回娑婆世界中?只恨一般凡夫俗子不肯及时回头,所以以各种应化身游行于各道众生之中,使他们离苦得乐。
47
家家阿弥陀;
户户观世音。
这是唐代韩愈之语。
家家都在诵念阿弥陀佛;户户都供奉著观世音菩萨。
因为当时朝廷和民间普遍信佛,韩愈为复兴儒学,言及民间普遍信佛的状况。
此联又作“户户弥陀佛;家家观世音。”又被简化作“家家弥陀;户户观音。”或作“家家观音;户户弥陀。”
自古老实念佛的净土信仰和观音信仰,便普及民间。
净土信仰的念佛法门号称三根普被。上根利智大乘菩萨,以及中根声闻缘觉,和下根一般凡夫俗子等,统统接引。
观音信仰与弥陀信仰同是净土信仰,但二种信仰的思想,在功德上是有点差异的。观音信仰是为了现世的救度,而弥陀信仰则重在死后的接引。
48
瓶中杨柳绿;
座下莲花香。
这是台湾台南清水寺联。
净瓶中的杨柳永远青绿;座下的莲花散逸馨香。
寺中,又有观音联:“清水莲花香万里;水天月色照千家。”
杨枝净水是观音图像的持物,也是观音法力的代表。《请观音经》中说,毗舍离国人因染重疾而求助于释迦佛,佛要他们礼求西方三圣解危,毗舍离国人便具备杨枝净水,敬祈与观世音菩萨,菩萨于是教念三宝,专心摄息,以杨枝净水为人们除障袪病,毗舍离国人因离重疾。”
观世音菩萨的形像,显教与密教不同。显教的观音像,多是立像,手持杨柳枝及净瓶,作施洒甘露法雨之状;而密教则多采坐姿,手持莲华及各种契印宝物。
一般民间供奉以白衣观音为多,观音图像造型,手印和持物比较单纯。手印以施无畏印及与愿印为主;持物则是杨柳枝、莲花和净瓶。
礼拜观音,除了祈福禳灾外,依教奉行更是重要。
佛家称净土叫“莲”,佛的真知灼见叫“妙莲华”,西方极乐世界的别称为“莲邦”。诸佛图像,都安坐在莲花座上,所以佛座叫“莲座”。
49
泉声妙听广长舌;
山色常留清净身。
这是张东墅题湖南观音阁联。
在日夜潺湲的泉声中,妙听佛陀以广长舌说法:那澄洁如洗的山色,恒常留驻佛陀的清净法身。
大概观音的悲愿因音声而起,所以本联从泉声发挥,借佛智称颂观音。
本联因宋代苏轼〈庐山东林寺偈〉前二句而改写。
广长舌,佛陀三十二相中的一相。《大智度论?卷八十八》:“二十七:广长舌相。舌广而长,柔软细薄,展之则覆面而至于发际者。”《法华经?如来神力品》:“出广长舌,放无量光。”《阿弥陀经》载:释迦佛宣说阿弥陀佛和西方极乐世界功德后,四方上下“恒河沙数诸佛,各于其出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说诚实言。”
清净身,指清净不染、光明普照的佛身。语出《华严经》。
苏轼四十九岁时,游江西庐山,夜宿东林寺,听东林常聪禅师(一0二五──一0九一)讲“无情说法”的公案,不太了解。
第二天清晨醒来,苏轼听见了溪流的声音,看见了清净的山色,赋一偈说:
“溪声便是广长舌,山色岂非清净身;夜来八万四千偈,他日如何举似人?”
大自然森罗万象都是佛性的显现,都在作“无情说法”。苏轼悟道有得,洋溢著急于告人的欣喜之情,便书写这首诗偈赠给常聪禅师。
苏轼的诗把玄妙的佛理和大自然的美景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由于意象生动,引起后来许多回响。
云堂的行和尚读了苏轼的诗后,认为“溪声”、“山色”、“夜来”、“他日”是葛藤,把它去掉,变成“便是广长舌,岂非清净身;八万四千偈,如何举似人?”
有一位正受老人看了,觉得“广长舌”、“清净身”太露相,改成了对联:“溪声八万四千偈;山色如何举似人?”
庵籼和尚看了,摇头说:“‘溪声’、‘山色’也都不要,若是老僧,只要‘嗯’一声足够。”
《五灯会元?卷六》中记载:证悟禅师举苏轼诗说:“若不到此田,如何有这个消息!”庵元禅师说:“是门外汉耳!”
证悟禅师闻次日晨钟声,领悟说:“东坡居士太饶舌,声色关中欲透身;溪若是声山是色,无山无水好愁人?”
北京广安门内报国寺(又名大慈仁寺)大殿联说:
“广长舌在无言表;清净身参非色间。”
从这副对联的意旨,可见禅师对苏轼这首诗的普遍反映。
50
真实不虚大慈悲,度一切苦厄;
意识无界空色相,现五色光明。
这是张莽航题福建观音阁联。台北市汀州路圣灵寺亦见此联。
观音发出真实不虚大慈悲的宏愿,使众生度脱一切苦厄而得安乐;意识无界空色相的三昧真境,身放五色光明,照现出十方世界的奇瑞景象,使人得见清净佛土,兴起上求佛道之心。
下联“色”或作“蕴”。“五蕴”即色、受、想、行、识。
福建观音阁另有张南山题观音联:“菩提会菩提,具大神通,忽现千般千眼;自在观自在,是真佛力,总有慈念慈悲。”
51
倘飞来南海慈云,当为听泉响空山,不回南海;
这便是西天福地,何必为雷音古刹,又访西天。
这是刘尔炘题兰州五泉山嘛尼寺联。嘛尼寺重修于清代同治七年(一八六八)。
倘若真的飞来南海观世音菩萨的慈云,应当是为了聆听泉声响彻空山,才不飞回南海吧;这里便是西天福地,何必为了雷音古刹,又去访求西天佛土的极乐世界。
52
清心碧莲侵月色;
岩山紫竹引风声。
这是杨贵森题彰化社头乡清水岩联。
清心的碧莲花,仍侵浸于当空的月色之中;岩山观音的紫竹,仍自然地引来风声。
53
清净为心皆补怛;
慈悲济物即观音。
这是近代太虚大师的话。
只要修持佛法,领悟自性清净的本心,那么到处都是补怛道场;以求观音菩萨的恳切心情来要求自己,学习观音菩萨大慈大悲,救苦救难,普遍济助万物的胸怀,那么就是观音菩萨了。
“补怛”,即普陀,是观音说法的道场。
《大阿弥陀经》、《无量寿经》、《观世音受记经》中说,观音是为西方阿弥陀佛的左胁侍,常住于极乐世界,以阿弥陀佛为师,与右胁侍大势至菩萨,一同辅弼弥陀的教化。
《观无量寿经》中说,观音菩萨于宝冠中,戴阿弥陀。若有众生愿生极乐,临命终时,阿弥陀佛及观音菩萨等诸圣众,来现此界,手持莲台,接引往生。
但是,《华严经》中说,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的过程中,第二十八位大善知识,便是参访观世音菩萨,经中观世音菩萨的道场是在娑婆世界的印度南方海滨小岛上的补怛洛迦山(梵文potalaka的音译,又作补陀落、补陀落迦;意译为光明山)。此山于世尊在世当时,已成为民心净化圣洁的灵地。
密宗莲花部的部主也是观音,可以没有观音便没有西藏的佛教。马首明王、二十一尊度母、准提佛母、圣观音、四臂观音、千手千眼大悲观世音等各种应化身,都是观音二而一,一而二的分身现象。
在密宗的经典中,已把观世音菩萨与阿弥陀佛合而为一,认为观音是弥陀的因相,弥陀是观音的果德。所以修持弥陀净土法门的人,念观音菩萨圣号,与念阿弥陀佛圣号的功德是一样的。
西藏的佛教徒传说他们的民族是由观音的化现所生,他们相信世界如一朵莲花,西藏的拉萨为莲花的中心,为观音的净土,所以将达赖喇嘛所居,命名为布达拉宫;布达拉宫的得名,是从梵文补怛洛迦而来,也是观音菩萨的应化道场。而佛教的“六字大明咒”:“唵嘛呢叭咪哞”,是元朝时随著蒙古人的崇信喇嘛密教,由西藏传遍中国内地,这就是西藏民间家喻户晓的观世音菩萨六字陀罗尼
中国人则认为观世音菩萨的道场是在浙江定海县舟山群岛的普陀山。南海普陀山之得名,也是受到梵文补怛洛迦的影响。
种种记载可知,就是极乐世界,也只是观音方便的权现,而非祂的根本道场。正如佛陀以全法界──横遍十方,竖穷三际为理体,观音的根本道场究竟在那里呢?只要修观音法门,不存功利观念,以清净的求福之心,念观音圣号,就会在冥冥中,获得观音的庇护。
观音的种种应化身,其实只是祂大慈悲、大智慧的象征,只要能有观菩萨音的愿行,就是观音菩萨的化身了。
54
开是二是一之慧门,南海普陀,北淡摆接;
登累万累千于觉岸,东垂法雨,西接慈云。
这是台北县板桥市接云寺联。
开悟是二其实也是一的智慧之门,南海的普陀山,便是北部淡水厅的摆接;累积万千无量功德,登上正觉的彼岸,向东垂布法雨,向西接引慈云。
摆接,板桥清代时古名。
接云寺另有一联:“南海威波通摆接;东瀛胜迹在慈云。”
55
眼不宜多,眼多则偏,观那人世间困苦颠连,徒增难过;
手尤要少,手少则专,抱我自家的精神念虑,免得乱抓。
这是刘尔炘题甘肃省兰州市五泉山北岸大悲殿联。
眼睛不宜多,眼睛多就会偏颇,观看那人世间困苦颠沛连连,徒然增添难过的心情;手尤其要少,手少就能专一,抱持著自己专一的精神念头思虑,免得临需要的时候,到处乱抓。
这副对联不在赞观音的千手千眼的大愿,而作反向思考,出诸白话口吻,借题发挥,点化众生需要心意专诚。
千手千眼来历,据密宗《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说,有一次,观世音菩萨曾经随千光王静住如来行住时,静住如来特地教祂受持大悲咒之后,观音便发了一个大愿,说:“若我当来,堪能利益安乐一切众生者,令我即时身生千手千眼具足。”这个大愿发后,果真身生千手千眼。
千,意味著无量无边广大的数量,具体显示誓愿弘深的观世音绝大的大悲力用。千手表示遍护众生,千眼则表示遍观世间。千手千眼,只不过是一个概数的形容词,是一种大愿力大智慧的象征。这表示观世音菩萨广大慈悲,没有这么多眼,无法观无边众生之苦而无漏;没有这么多手,无以施救无边众生之苦而无碍。
千手千眼观音又名千眼千臂观音,简称千手观音、大悲观音。
56
普门示现;
寻声救苦。
这是在说观音大悲愿行的对联。
普遍一切的法门,应化显示现身;寻著称念和痛苦的声音,救脱众生于苦海中。
观音菩萨能无门而不入,普摄一切众生离苦得乐;此门平等,每一个众生都可进入其门,而来者不拒。《普门品》的偈中所颂:“众生被困厄,无量苦逼身,观音妙智力,能救世间苦。”观音救世法门,家喻户晓,不论信不信佛,几乎没有人不知道观音菩萨的,也可见观音悲心宏愿度众之深切,自然令人礼敬而心生向往之情。
57
普发菩提心,众善奉行,法性修真登觉岸;
济施甘露水,大悲观念,度生证智拔迷津。
这是台北市华阴街普济寺联。
普遍发出菩提心,众善都要奉行,只有法性修真,才能登上正觉彼岸;济助施布甘露水,凭著大悲的观念,度脱群生,圆证佛智,振拔出迷津之中。
菩提,梵语,义译为觉。觉有三义:本觉、始觉、究竟觉。
本觉即众生本有之佛性。一切众生,本来是佛,迷而不觉,将本觉佛性,埋没于五阴烦恼之中。今始觉悟,虽迷不失,依此始觉智,发心勤求究竟觉之佛道,便是普发无上菩提心。
菩提心为心中之王,若不发菩提心,一切万行,无从建立。
普济寺观世音菩萨奉自大陆,业经一百二十多年。
58
报使苍生离苦海;
恩施赤子渡西天。
这是台南市报恩堂联。报恩堂主祀观音。
大愿福报回向众生,使天下苍生都得以脱离苦海;恩惠普遍施予众生,使天下赤子都得以渡化到西天极乐佛土。
报恩堂是斋教先天派在台湾最早建立的“菜堂”。
斋教属佛教临济宗一派。明嘉靖时在大陆盛行,明亡后传入台湾。教义、戒律和茹素与僧尼相同,只是信徒不出家,不穿僧衣,不剃头发,并与俗人经营生业,自称“食菜人”。信徒聚会之处称“菜堂”,信徒互称“某友”。
台南市德化堂为斋教龙华派的菜堂,主祀观音,联曰:
“天地恩难酬难报;父母训宜重宜尊。”
“百宝光中垂圣相;千花台上露金容。”
“德星照福门,春长南海;化雨沾仁里,荫溥东瀛。”
“云亦好闲,却向亭前栖树;鱼能知趣,频来水面听琴。”
59
紫竹林中观自在;
白莲台上见如来。
这是林口竹林山观音寺窗联。横披:“顿开佛慧”。此联亦见他处,横披作:“大慈大悲”。
紫竹林中趺坐著观自在菩萨;白莲台上看见如来佛。
“观自在”,在此以观音的道行称名,可以观看所有,无不自在。
竹林山观音寺又有窗联作:“圣容藏紫竹;灵迹遍珞珈。”横披:“云散空澄”。
台南县大仙寺有咏观音联曰:
“大道悟三乘,紫竹林中观自在;仙岩开八景,菩提树下见如来。”
“作比丘相以参禅,只要群生明佛性;现女人身而说法,愿祈大众发婆心。”
60
紫钵种金莲,莲开九品,一花一世界;
云山生宝树,树荫十方,三藐三菩提。
这是佚名题台湾彰化大村乡慈云寺联。
紫钵中种著金色的莲花,莲花开出九品,一朵花里就有一世界的愿景;云山里生出宝树,宝树树荫遮蔽十方世界,证成无上正等正觉。
一花一世界,出自唐蜗寄题庐山东林寺三笑亭联:“桥跨虎溪,三教三源流,三人三笑语;莲开僧舍,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
小桥横跨在虎溪上,慧远大师送别儒士陶潜、道士陆修静,各自代表三种宗派,三种宗派各有它的思想源流,但三人却能相谈甚欢,笑语连连,不觉走过了虎溪;清净的莲花开放在庐山东林寺中,一朵花里就有一世界的愿景,一片叶子就有一如来的智慧,需要仔细推求。
“虎溪”,在江西省九江县南庐山东林寺前。溪上建一小桥,名虎溪桥。东晋时,慧远大师在这里结白莲社以论道,送客绝不过虎溪,过了虎溪,老虎就会号鸣。有天,他送别儒士陶潜、道士陆修静,三人相谈甚欢,不觉走过虎溪,直到听到老虎的叫声,才大笑而别。后建“三笑亭”纪念此事。
上联记“虎溪三笑”的故事。三人虽然思想不同,却能欢喜论道,欣然忘我,相较之下,世人常党同伐异,甚且同室操戈,未免鄙陋。
下联侧重描绘东林寺的宗法,将佛家以莲花为净土的意象,作生动活泼的表现。
三藐三菩提,梵语,义译是“无上正等正觉”。
《金刚经》说:“诸法平等,无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作者:
决定
时间:
2010-4-17 14:23
61
涌现光明,百代群生同受祉;
莲开世界,千方万国悉来朝。
这是臺北县芦洲得胜街涌莲寺正门联。
涌现光明的本体,百代群生一同蒙受福祉;莲开大千世界,千方万国都来朝礼拜。
涌莲寺源起於中国浙江南海普陀山秀隐寺,清同治元年(一八六二),有二僧人大机及咸林,携带南海圆通教主观音佛祖尊像渡海抵臺,於同治十年(一八七二),於芦洲肇建本寺奉祀。是臺湾北部主祀观音佛祖之百年古寺,為全乡精神信仰中心。
涌莲寺右门门联:「观照十方,慈心救世频添惠;音传万里,大愿匡时渡有缘。」「芦中慧日昭今古;洲上慈云佈邇遐。」
左门门联:「观止芦洲,一尘不染红莲座;音传南海,万法尽归紫竹林。」
柱联:「观看慈云成法雨;音传梵磬醒迷津。」「芦花白似观音像;洲水清如菩萨心。」
「普陀巖」佛龕联:「观看绿章高僧宣佛法;音听暮鼓大德结禪缘。」
古联石柱具置於寺外左边围墙,寻觅许久,由寺中所请保全人员指引,方始发现。联旨造境佳美,题刻书法亦见毫光灿烂,令人流连。谨抄录如下:
同治癸酉年孟秋生员李树华题联:「莲宇接天,一叶一花须菩眼;芦洲泛月,是色是空悟前身。」
同年落款题生员蔡广荫敬谢,有一联:「芦诸护竹林,座中佳士居然大士;芝山屏莲剎,西方美人原是圣人。」
大正己未年仲春重修兴真堡林楷吟题联:「分关渡之潮,潮去潮来,不生不灭;泛芦洲之月,月圆月缺,是色是空。」
兴真堡中兴庄蔡灯灿题联:「涌水澄心,拔尽诸般苦恼;莲花托体,结成百宝圆光。」
洛江蔡宗其题联:「涌月射长江,一道灵光开觉路;莲花生极浦,半篙宝筏渡迷津。」
大正八年己未仲春尚有多联存世,举人张书绅题联:「涌出八功,澄清六宇;莲开九品,参彻三乘。」
未註撰者有:
「涌水有源,头头是道;莲花满座,色色皆空。」
「涌出玉瓶,咸霑甘露;莲开宝座,普荫慈云。」
「涌水澄鲜,映彻佛门清净;莲花隐逸,不染人世污泥。」
「涌雪臺前,六根清净;莲花座上,九品异香。」
62
湖水本无愁,狂客未须浇竹叶;
美人渺何许,化身犹自现莲花。
这是江苏省南京市莫愁湖观音龕联。
湖水本来就没有忧愁,狂客不须要浇灌竹叶,吟弄风月;美人是何等飘渺,但祂的应化身,仍然自莲花中显现。
寺中又有观音联:「湖山旧是女儿家,稽首慈云,愿佳丽尽生西土;图画今留元老相,翻身苦海,叹功名都付东流。」
63
涵滋万类,奖导群生,微妙阐真宗,满座繽纷沾法雨;
敬彼毗城,建兹精舍,庄严起轮相,十方明耀涌金光。
这是题缅甸密支那观音寺联。
涵养滋润所有的物类,奖励引导所有的生灵,微妙地阐发真实的宗法,满座信眾都沾被著繽纷的法雨;礼敬那毗城,建造这精舍,庄严地塑起菩萨的轮体身相,十方无量世界顿时明亮光耀,涌现金光。
十方,指东南西北的四方,加东南、东北、西南、西北為四维,再加下方、上方,总名十方。
本寺建寺以来,即為当地缅甸人及移住该地居住的印度人、云南人等的精神支拄。主持為圣通法师,道行高深,素為信眾景仰。
又有某观音寺联曰:「慈悲心切,虽救苦以寻声,常住楞严大定;与拔情殷,纵逗机而说法,圆彰寂灭真宗。」
64
琳宫梵宇照江天,看劫餘金碧交辉,重见光明世界;
紫竹白莲传色相,求厥后芝兰竞秀,常光樍善人家。
这是题江苏省镇江市金山观音阁联。
琳宫梵宇映照在江天中,看歷劫后仍然金碧交辉,重新看见光明的世界;紫竹白莲传布色相,祈求以后芝草兰草竞相开花,常常光照樍善的人家。
芝兰比喻佳子弟。芝兰竞秀,指祈求菩萨庇佑,使子弟都有杰出的表现。
阁中有有赵佑辰题联:「福慧双修,瓶花欢喜;楼臺七宝,壁月庄严。」
佚名题联者有:
「潮音普遍华严海;慈竹常霏妙鬘云。」
「喜有清音相问答;绝世无意与周旋。」
「烟霞表裡因心静;云水空澄触目新。」
65
杨柳外晓风残月;
净瓶中白日青天。
这是清乾隆皇帝题天津蓟县盘山妙祥寺联。
观音杨枝外,虽然有著清晨凄风,天边残月;但洒落净瓶中济世功深的法水,顿时转為朗朗白日,万里青天。
上联集自宋代柳永〈雨霖铃‧秋别〉「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而更易「岸」為「外」一字。
柳永词作本写清晨残月时候的河边风情,柔美温婉凄清。
此联写杨柳观音之法相,易离别之情為济世之情,意象优美。
66
慈悲是观音,
喜捨是势至。
这是某观音寺联。
如果你心中真的大慈大悲,那你就是观音菩萨。如果你经常充满喜悦,时时不吝布施,那你就是大势至菩萨。
《六祖坛经‧疑问品第三》曰:「自性迷即是眾生,自性觉即是佛。慈悲即是观音,喜捨名為势至。能净即释迦,平直即弥陀。」
自性颠倒就是迷妄的眾生,自性觉醒就是开悟了的佛。往往迷的人不知自己的迷妄不觉,开悟的人也从不去想自己已然是觉。觉悟的人要学佛的慈悲善捨。
慈是给他人以快乐。修行人有三种慈,就是:广大慈、极远慈、无量慈。修这三种慈,能使人离欲净妙,深切起心,饶益一切有情。
悲是拔苦,修行人见到六道眾生受著无量的痛苦煎熬,自己起了救护的想法,总想取拯救、拔除他们的痛苦。
有了慈悲的意念,就好像大慈大悲的观音菩萨闻声救苦的精神,所以说「慈悲即是观音」。
喜捨是指对一切眾生都能平等的欢喜布施。世人多是慳贪,即使偶而布施,也是执著布施,要人知道他的慈善。
大势至菩萨运用祂的大智慧,无论到什麼地方施法度眾生,对於布施有著欢喜的心情,可以捨弃一切,但為利乐有情,因此说「喜捨名為势至」。
观音与势至同為教主阿弥陀佛的左右胁侍,以阿弥陀佛為师,一同辅弼弥陀的教化。同称「西方三圣」,又称「阿弥陀三尊」。
观音菩萨的宝冠上加了一个仿照如来形相的小「化佛」,大势至菩萨头上则加一个宝瓶。
救济眾生的观音、阿弥陀佛的胁侍观音,又与「变化观音」不同,即前者作普通人体的姿态,為了区别,而有圣(正)观音的名称。
67
慈云无住庄严相;
法雨常飞清净身。
这是清代乾隆皇帝题徐州市龙云山大士岩殿联。
观音菩萨的慈云显现无所住的庄严宝相;观音菩萨的法雨恒常飘飞著清净的法身。
大士岩在龙云山西麓,原為乱石纵横的荒坡,清代姜绰任徐州知州,重修放鹤亭时,发现了一块八丈多长的巨石,后雕成观音像。
「慈云」,佛家称佛以慈悲為怀,如大云之覆盖世界。
「法雨」,佛家称佛法普及眾生,如雨之润泽万物。
68
慈帆宏渡,抱婆心以济世,无遗大小;
云雨沾施,昭慧眼而护民,普遍乡村。
这是佚名题臺湾彰化大村乡慈云寺联。
慈帆宏大远渡,抱著慈悲婆心来济助世界,不会遗漏大小地方;云雨沾被布施,昭明慧眼来庇护万民,普遍恩及所有乡村。
69
慈航渡人,杨柳瓶中垂甘露,丹凤得福;
悲心济世,莲花座上起慧风,俎豆重光。
这是佚名题臺湾臺北县新庄市慈悲寺联。
观音的慈航普渡世人,杨柳瓶中垂布甘露水,丹凤得到福庇;观音的悲心济助世界,莲花座上兴起慧风,俎豆重显光明。
慈悲寺又有联:「慈幼养老无碍心,青莲托舍利;悲天悯人有為法,丹凤起迦蓝。」
70
慈意本充周,南海云遥,莲叶浮来皆宝筏;
天心同惻隐,东瀛虽僻,恩波到处尽安澜。
这是彭裕谦题臺湾新竹县北埔乡慈天宫柱联。
慈意本就充满周遍,南海虽说遥远,但莲叶飘浮来的,都是观音的宝筏;天心一同怀抱惻隐,东瀛虽然偏僻,但妈祖恩波所到之处,都是平安的波澜。
慈天宫建於清代道光二十六年(1846)。主祀观世音菩萨、妈祖。
慈天宫柱联:「慈心、悲心,心念慈悲成佛法;天德、圣德,德同天圣颂母仪。」「慈悲在人,间诸心,心即是佛;天一生水,徯我后,后来其苏。」
观音佛祖佛龕联:「慈航普渡,眾生得登彼岸;天道广施,福祉获庇吾人。」宫中有光绪八年横匾题辞:「福庇群生」。
71
发妙明心,共拔迷途臻彼岸;
云真实相,常瞻贝闕净凡尘。
这是秦维岳题甘肃省兰州市后五泉福泉寺联。
以妙明的真心发愿,共同出拔迷途,臻抵般若彼岸;以佛的真实相说法,恒常瞻仰观音贝闕,清净凡间俗尘。
福泉寺建於明代。
福泉寺又有观音联:「婆心荫山后龙泉,群生被泽;妙相现云中鷲岭,大地如春。」
张墩题联:「庙貌傍灵岩,喜四境桑麻同沾法雨;祥光凝宝座,愿万家兰桂普荫慈云。」
72
发大悲心,放无量光,遍照娑婆世界;
现千妙手,拔一切苦,常临浩瀚汪洋。
这是臺湾基隆大佛禪院观音巨像福慧门联。横披:「光照环宇」。
发起大悲心,放出无量光明,遍照这娑婆世界;现出千妙手,拔除一切苦厄,常驾临这浩瀚汪洋。
73
碧水澄清窥色相;
山云縹渺见慈悲。
这是臺湾南投县碧山巖联。
碧水澄清,窥到色相;山云縹渺,见出慈悲。
74
碧海荡静波,一片慈航远渡;
云山多雨露,十方法界皆春。
这是臺湾彰化碧云寺联。
碧清的海洋荡漾著平静的波澜,是观音一片慈航远渡来臺;云涌的山岳多兴雨露,使得十方法界都是春天。
75
彰往察来开慧眼;
化人度世现婆心。
这是臺湾彰化开化寺联。
彰明过去,观察来兹,打开慧眼;化教当代,度脱世人,显现婆心。
开化寺又名观音亭。清雍正二年,由彰化知县谈经正筹建,祀观音。
开化寺又有古联曰:
「原高渊深照大德;化裁通变著元功。」
「开遍莲花,香闻大地;化城成楫,恩渡眾生。」
「开来继往,皆以修身為本;化渡慈航,总须念佛至诚。」
76
双眼观来早,空色相澄莲座;
慈航渡处长,息风波奠海邦。
这是高雄县双慈亭联。双慈亭祀观音和妈祖。
双眼观照以来,十分古早,一空色相,可见观音澄明的莲座;慈航所渡之处,非常长远,止息风波,安奠臺湾这个海邦。
77
种豆得豆,种瓜得瓜,举念时须修善果;
说法非法,说相非相,会心处才是上乘。
这是慕少棠题甘肃省兰州市五泉山白衣寺观音阁联。
俗谚说:「种豆得豆,种瓜得瓜。」所以一举念的时候,便须修行善果;《金刚经》说:「说法非法,说相非相。」在这个地方有所会心,才是上乘智慧。
佛教对於修行,通常是遵循著教、理、行、果四个阶段而行。研读佛典,判明义理,对於「空」、「有」二种中心思想,须善加体会;明白义理后,必须修持实行,而得到善果。
《楞严经》中说,如果能明理修行,而得到信果、戒果、定果,必能啟发正智,明了「生空」、「法空」,而能入於涅槃,达成正等正觉。
78
满湖水月空中相;
半夜霜鐘悟后禪。
这是清代周绍斌题江苏省南京市莫愁湖观音龕联。
看到满湖水中的月色,正见真空中的实相;听到半夜霜天的鐘声,领会顿悟后的禪境。
观音龕咏颂观音慈德的对联佳者尚有:
佚名题壁:
「湖山旧属女儿家,稽首慈云,愿佳丽尽生西土;图画今留元老像,翻身苦海,叹功名都付东流。」
「湖水本无愁,狂客未须浇竹叶;美人渺何许,化身独自现莲花。」
79
莲花护祥云,名剎宏开登净域;
檀林施法雨,慈航普渡指迷津。
这是赵文恪题北京潭柘寺联。
莲花庇护祥云,著名的古剎宏大开建,登上清净佛域;檀林布施法雨,观音的慈航普渡眾生,指点世人迷津。
潭柘寺建於晋代,因寺后有龙潭,山前有柘树而得名。初名岫云寺。
寺中有清代乾隆皇帝所题三副对联:
「绕户竹风翻妙偈;当空水月涤尘襟。」
「竹秀石奇参妙道;水流云在示真藏。」
「鷲岭云閒,空界自呈清净色;龙堂月皎,圆光长现妙明心。」
80
随处现身,芙蓉面上春风拂;
寻声觅苦,杨柳枝头甘露流。
这是长龄题甘肃兰州白塔寺联。
随处现出各种不同的应化身,在观音美如芙蓉的脸上,有春风拂过;寻著呼救的音声,觅得深陷苦海的人们,在观音杨柳枝头上,甘露水流布。
81
斋室起慈云,细草长松欣普荫;
明堂垂法雨,黄蘤翠竹乐均霑。
这是臺湾桃园县大溪镇斋明寺龙门联。主祀观音。寺中有横匾题辞:「慈云远被」。
斋室内昇起观音佛祖的慈云,连细小的绿草,高大的松树,都欣欣然普受佛祖慈云的庇荫;明堂裡垂布法雨,连黄色的菊花,青翠的竹子,都乐於均受佛祖法雨的霑被。
「蘤」,音ㄨㄟˇ,古花字。
斋明寺中观音佛祖佛龕有二联:
「南海起慈云,远垂桃涧;西天施法雨,遍洒份城。」
「斋地绝尘缘,超彼眾生登彼岸;明灯无昼夜,引他觉路渡迷津。」
门板题三联:
「达本;会源。」「清风;明月。」「大慈大悲;不生不灭。」
左侧门联:「斋戒持经浑忘尘世色香界;明心见性,同入菩提解脱门。」
正门联有二副:
「斋室通灵,佛光普照三千界;明灯永耀,觉路宏开亿万春。」
「斋门长奉佛,口念弥陀之句;明灯可通神,心存般若之天。」
寺外有同治十二年立柱联:「斋庄中正,法力千秋不朽;明净专精,神灵万古如斯。」
斋明寺创建於清代道光末年(1840),原名「福份宫」,开山法师释性悦,师承南海法派。同治十二年(1873)改名「斋明堂」,為斋教龙华法脉,民国二十七年(1937)与日本曹洞宗连络,改今名。
82
学如来到无罣无碍,便超万劫轮迴,真个能超方脱俗;
闻菩萨发大慈大悲,要度眾生苦厄,而今不度待何时?
这是刘尔炘题甘肃省兰州市五泉山观音殿联。
修学如来的智慧到无罣无碍的境地,便可超脱於万劫轮迴之中,这才真个能超越方界、脱去俗尘;听闻观音菩萨发出以大慈大悲的心,要度脱眾生於痛苦困厄之中的大愿,在当今不受度化,要等待到什麼时候呢?
83
禪门无住始為禪,但十方国土庄严,何处非祇园精舍;
渡世有缘皆可渡,果一念人心回向,此间即慧海慈航。
这是吴镇题天津大悲院联。
禪门中领会「法无所住」,才是禪悟,只要是十方世界庄严佛国,何处不是佛陀的祇园精舍;渡化世人,与佛有缘的人都可渡化,果真每一念眾生心识都能清净无染,回返不生不灭的佛性,那麼这世间就是观音的慧海慈航。
无住,无所住。《金刚经》说:「一切万法,皆从心生,心无所生,法无所住。」又说:「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生无所住心。」
法(everything),是一切事物,包括行為、精神、物象种种活动。万有一切都不是呆滞不动的,除去妄心,离去迷情,这颗清净的心才不致浮嚣躁动,这样就能还我真实的面目,也可以像佛成正等正觉;若不知在自己内心上自证自见,而外求佛法,著有著空,终无是处。
祇园,是佛所在的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84
观音自在;
世间普闻。
这是言观音愿行的话。
观音具有大慈大悲的济世精神,向内心可观想到十方圆明的自在境界;向外可普遍听闻到世间一切眾生求救的声音,而前往垂救。
从久远劫来,尽虚空,遍法界,观音以千百亿化身广度眾生,利乐有情,具有大慈大悲的济世精神。
85
观空有色西江月;
听潮无声南海音。
这是一般家庭观世音佛龕应用联。横披為「大慈大悲」。
观照诸法体性本空,有色相契入佛地的是西江的皓月;倾听潮水妙演圆音,使人悟道的无声之声是南海的佛音。
「南海音」,南海的海潮音。传说观音在普陀山听海潮音而悟道。普陀山是观世音菩萨显灵说法的道场,因地处东南海滨,所以中国人又称观世音菩萨為「南海观世音」、「南海佛祖」。
海潮音完全因无所念而起,不拣择对象;海潮音随潮汐的规律而起,千亿万年没有变动过;观世音菩萨一发音,所有眾生都能听到,所以喻為「海潮音」。
《妙法莲华经‧观音菩萨普门品》依据观音菩萨的度他精神说:「若有无量百千万亿眾生,受诸苦恼,闻是观世音菩萨,一心称名。观世音菩萨,即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应以何身得度者,即现何身而為说法。」观音随机应化,使凡夫眾生在现实生活及实际苦难中得以救济。《悲华经》中也说:「《宝藏佛授记》云:『汝观眾生,生大悲心,欲断眾生诸烦恼故,欲眾生住安乐故,今当字汝,為观世音。』」
《佛地经记‧卷七》中说,观音為救度世间眾生,随三界六道的不同需求而显化身相。
眼见耳闻,都是缘起性空,因為缘起的有,自性的空,所以法无定法,实相无相。儘管无声无相,仍需「善观」、「善听」,以苦难做為逆增上缘,一切观自在,空中觉妙諦。
近代明度禪师说:「真正会听的人,要听无声之声;真正会看的人,要看心内的世界。」体证观音的智慧,洞悉世事,时时反求诸己,不要让心在五欲六尘的外境上流转,就不会起惑造业,频生无明烦恼。(参见星云大师《心甘情愿‧不见不闻的世界》)
86
观音山,观音坑,抱观音寺,顽石头头,而观音点首;
和尚洲,和尚港,对和尚门,争波面面,為和尚洗心。
这是清代陈维英题臺北县观音山西云巖寺联。
观音山,观音坑,环抱著观音寺,处处见到头头顽石,但观音都為他们点头渡化;和尚洲,和尚港,面对著和尚门,争先涌动面面波浪,為和尚们洗净自性本心。
87
绕户竹风翻妙偈;
当空水月涤尘襟。
这是清代乾隆皇帝题潭柘寺观音殿联。
环绕寺户的竹林清风,翻唱著神妙的观音偈颂;当空的水月,涤荡為俗尘羈绊的心襟。
88
宝筏渡迷津,共登彼岸;
藏经开觉路,并悟诸天。
这是臺北市中正区水源里宝藏巖联。
藉著观世音菩萨开示的佛法,济度迷妄的眾生脱离苦海,一同登上涅槃境界的彼岸;以研读佛经开啟成佛正觉的道路,一同了悟三界二十八天光明、自然、清净、自在、殊胜的奥义。
89
龕护白云,是大士双趺坐处;
楼观沧海,惟达摩一苇航之。
这是保召棠题江苏南通白衣庵联。
佛龕庇护的白云,是观音大士双膝趺坐之处;楼上观看的沧海,只有达摩祖师的那一枝苇草,才能航度。
这副对联除了称颂观音,也讚扬达摩所传的禪理。
达摩,為中国禪宗初祖。相传菩提达摩从南印度来到北魏,提出一种新的禪定方法,开创出全心的禪学派别。自称「南天竺二乘宗」,以四卷本《楞伽经》传授弟子,主张「理入」和「行入」并重。
一苇航之,民间广為流传达摩「一苇渡江」故事。
达摩於梁武帝普通年间(五二0─五二六)航海东来,抵达南海(今广州)。当时南海刺使萧昂上表梁武帝,梁武帝派人专程迎达摩至金陵(今南京)。
梁武帝在位时致力於建寺、写经、度僧、造像,对佛理无法真正了悟,达摩与他在对话后,见解不相契合,决定离金陵北上。
达摩离开宫廷后,梁武帝把他与达摩的问答告知了他的师父志公禪师,志公禪师认為达摩的开示很好,并对梁武帝说,他便是观音菩萨乘愿再来传佛心印。梁武帝听了,深感懊悔,当下派人追赶达摩。
当时达摩正走到江边,回头忽见一队人马赶来,於是随手折一枝芦苇,掷於江中,脚踏芦苇,悠然度江北去,进入北魏境内。
90
龙肝凤髓,富豪家谁识草根香味远;
云影天光,清净地由来莲界白衣尊。
这是臺北市延平北路龙云寺门联。
平日吃的是像龙肝凤髓一样的珍味,像这样的富豪人家,有谁识得草根香味的悠远;飘游的云影和天上的风光都映照出来,像这样清净的心地,是由於来自莲界的白衣大士。
龙云寺建於清光绪十三年(一八八七),光绪十七年(一八九一)落成。
云影天光,出自宋代朱熹〈观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鑑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為有源头活水来。」
原诗是在写读书有悟的心境。
「半亩方塘」喻心。人心像镜子打开奩匣一样明澈,得以朗映一切,是因為时时充实新知,各种思想兼容并蓄,让生命的活水进来,才能开啟蒙昧,拥有活泼流动,从容自得的心灵。
结语
圣印法师《普门户户有观音─观音救世法门》中说,龙树菩萨《大智度论》中,已有观音菩萨名号的出现,史家推断龙树菩萨的出生,约在西元一五0至二五0年之间,因此观音信仰的年代,应推溯到佛历纪元后的四、五百年和西历纪元之前的那个时代。这思想起源於南印度,然后传入中印度、北印度,再由北部传入中国。在西元四、五百年时,已经普及印度全国了。
圣印法师又说,中国的观音信仰,到南北朝时代,已到了极盛的时代。并综合各朝代的观音信仰,分成法华系、华严系、净土系、密宗系四个系统。到了后来,每一位佛弟子,没有不信仰观音菩萨的;甚至普及民间,也备受崇敬,所以有「户户观世音」这句话。
当代南怀瑾〈观世音菩萨的慈悲与人类文化的关系〉中说,观音信仰,在中国已有一五00年的歷史。在一三00年前,中国唐代初期,观世音菩萨的精神与教化,同时随著中国佛教文化而传播到日本、韩国,以及东南亚各地,至今已达千餘年之久,所以祂又是东方文化精神的座标。
当代于君方〈中国的观音信仰〉中说:「所有南亚、东南亚、东亚的佛教国家,都熟知并礼敬观音菩萨,在中国、日本、韩国与越南,观音是特别照顾妇女的慈悲女神;但在斯里兰卡、东南亚和西藏,观音都以统治者或宇宙主宰的模样出现。
对联之成為中国建筑美学的一环,明清最盛。而庙宇兴建,颂讚佛德,不管撰联者是僧侣、乡绅、士人,都借著结合地景、庙宇名称,称颂佛菩萨大愿大行,勉励信眾发心追随。
从对联中也印证观音信仰大抵可区分為显教和密教二种系统。
显教说,观世音菩萨现在是在极乐国土内,為阿弥陀佛的胁士,帮助阿弥陀佛接引往生净土的眾生,并同时為眾生说法。祂在极乐世界的地位是一位补处菩萨,将来要接替阿弥陀佛成為极乐世界的教主,在极乐世界成就佛道,掌理教席。
密教的说法,则认為观世音菩萨是阿弥陀佛的化身。而观世音菩萨的本体,原是「正法明如来」,為了济度眾生而现菩萨身,但以阿弥陀佛為本体。
观音法门很多,从对联中也可知有来自《楞严经》的耳根圆通法门、《般若心经》的照见五蕴皆空法门、《法华经》〈普门品〉的持名法门等。撰联者虽大多佚名,但都可见道行高深,多从一般信佛、学佛求现世利益及现前幸福中超转,而强调种下善根,提高层次,证悟清净妙明的真心。
观音菩萨代表智慧、慈悲、无畏的三大德学。 人们不仅把观音菩萨视為在生时的守护神,也将观音视為临命终了往生净土的舟航。观音信仰既普及民间,观音对联更多妙品,可惜地方寺庙多歷年所后,往往翻修扩建,因此散佚的对联也不少。
早期由大陆迁移臺湾的先民,所到之处,普建观音寺,由於渡海风浪凶险的缘故,人们心中将原自南海普陀,作為海洋守护神的观音与道教的天后妈祖,并称「双慈」。
臺湾的斋教或一贯道,具祀观音。道教且把观音菩萨改称為「观音娘娘」,在道观中与道教的主神一同供奉。禪寺对联也每多以观自在和禪悟的心境相提。
臺湾的观音古寺在翻修扩建时,因不同信眾的需求,增祀道教神明,咏叹观音救苦救难之大愿大行的古联,仍在香火繚绕中清晰可见。
观世音菩萨是以慈悲為祂的大行大愿的菩萨,法身本无定相,但因為祂悲心无尽,慈愿莫穷,慈愿慧力随感而应,所以民间暱称观音為「观音妈」、「观音老母」。又称為「南海佛祖」、「观音大士」、「大士爷」、「慈航尊者」等。不论是男相、女相,都不影响祂寻声救苦、接引往生净土的行愿。
因為臺海两岸观音寺题联多明清二代,所咏观音应化身以女相為主,且以杨柳观音、白衣观音、千手千眼观音為多。
在对联中,与观音一同称颂圣德者有如来佛、阿弥陀佛、大势至菩萨、达摩祖师及道教的天后妈祖。
从对联中可知观音信仰深植人心,观音与人民最為亲近;而观音的大慈大悲,普渡眾生的圣德,在长远的时间下,无形中成為民间善良风俗的一部分。
二十年来,因為编著《中华对联鑑赏辞典》,从许多旨意佳妙的寺庙对联中,有幸接触佛理,使身心得到涤洗。
最近两年,為了代生病的母亲祈寿祈福,也希望对臺湾民间信仰有更深入的了解。利用寒、暑假,感谢外子开车带领,到臺湾各地佛寺庙宇,蒐集抄录对联,浸润其中,感受到先民敬天礼人、感恩惜福的美好性情。谨撰本文,尽己棉薄之力,使文化的香火,薪燃不息。对佛学修习浅薄,阐说谬误之处,尚祈有道大德不吝指正。
重要参考书目
1、圣印法师(一九八0):《六祖坛经今译》,臺北市,天华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民国六十九年八月一日初版。
2、南怀瑾等(一九八五):《观音菩萨与观音法门》,臺北市,老古
文化事业公司,一九八九年六月臺湾六版。
3、裴国昌(一九九一):《中国楹联大辞典》,江苏省,江苏科学技
术出版社,一九九一年一月第一版,一九九二年一月第二次印
刷。
4、圣印法师(一九九二):《普门户户有观音》,新店市,圆明出版
社,民国八十一年四月第一版第一刷。
5、顾平旦、常江、曾保泉(一九九二)主编:《中国对联大辞典》
,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一九九二年二月第一版,一九九
二年十二月北京第二次印刷。
6、蓝吉富(一九九五):《观世音菩萨圣德新编─四大菩萨圣德丛
书(一)》,新店市,伽陵出版社,一九九五年五月初版。
7、释悟因(一九九九)总编辑:《多面观音─中国的观音信仰(上)》
(《香光庄严季刊》59),嘉义县,香光庄严杂誌社,民国八
十八年九月三十日出版。
8、释悟因(一九九九)总编辑:《大悲观音─中国的观音信仰(中)》
(《香光庄严季刊》60),嘉义县,香光庄严杂誌社,民国八
十八年十二月二十日出版。
9、释悟因(二000)总编辑:《女性观音─中国的观音信仰(下)》
(《香光庄严季刊》61),嘉义县,香光庄严杂誌社,民国八
十九年三月二十日出版。
10、张子敬居士夫妇讲述,大千编辑部编辑(二000):《十大佛菩萨经传‧上册》),汐止市,大千出版社,民国八十九年七月出版。
11、严法师(二000):《观音菩萨》,臺北市,法鼓山佛教基金会,二000年十月修正版二刷。
12、释宽谦(二00一):《觉风季刊》31,新竹市,觉风佛教艺术文化基金会,民国九十年三月二十日出版。
12、释超凡(二00一):《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解释》,美国纽约环
球佛教会佛德寺,二00一年九月初版。
13、邱素云(二00一):《中华对联鑑赏辞典》,台中市,村尚文
化有限公司,民国九十年九月出版。
宝藏巖楹联柱联译白\邱素云
一 前言
民国八十六年七月初,暑假刚放,偶然看到报纸上报导臺北市政府欲将住家附近的宝藏巖列為第一批市定古蹟之一,又知道本寺是先民开垦臺北盆地第一个兴建的观音庙,除了多次至寺庙,观察研究寺庙建筑、匾联碑文外,也翻阅旧卷档案、晚近歷史学者的田野调查、释家沙门的著作,有感於现有撰述疏漏错误颇多,而教师对社区文化提昇应有所参与,庶民信仰应有所关怀,遂随著歷史的长河沿波讨源,让蓽路蓝缕以啟山林的先民在信仰的力量中也充分展现意诚心正身修的纯厚人格,有所薰沐与承继,遂完成〈臺北市中正区水源里宝藏巖匾联碑文义释〉一文,对篆隶行楷联文的辨正,多请益沉寿美老师,并承周良亭老师出资打字鼎助,因本《会讯》篇幅有限,仅就寺中十四副对联│七副楹联、六副柱联,及一副佛龕联予以白话翻译,谨就教於关心地方文化的老师们。
贰 楹联
参 柱联
肆 佛龕联
伍 结语
「宝藏巖為康熙时人郭治亨捨其山园,与康公合建,事在乾隆间,年月失考。」(《淡水厅志》〈卷十三‧考三‧古蹟考‧寺观〉)崇祀观音佛祖,后歷经多次整修,增祀多道教神祇。民国八十六年
宝藏巖座落在公馆福和桥右侧的山坡地,踞处蟾蜍山脉、拳山之麓,林木蓊鬱,景色清幽。以新店溪至此汇為石壁(又作璧)潭,故亦名石壁潭寺,清代属淡水厅、拳山堡,是清代福建泉州移民前往景美、新店和深坑等地区开发路线的重要据点,所以古楹联、柱联多泉州府安溪等县移民所捐献,建筑為福建安溪传统建筑的格局。
民间信仰常化作文化最底层的力量,除了安定人心,使现实受创的心得以慰藉,也使人世之勤勉有积极奋进、益己利人的胸怀,庙宇随先民敬天礼人的步履兴建,沿著新店溪、淡水河等水域,呜咽的河、淙淙的河---波波相续中,是否能清寧永康,碧水长流!接续先民的步履,是否能生息斯土,青山永在呢?為921集集大地震伤亡的同胞哀痛,也祈愿在天摇地动、山河移位、家毁人亡的哀痛之后,先民所创造的人文意义没有陷落,先民对土地、人情的珍惜之情没有陷落!发表这篇文章,也希望自己从事人文教育工作,能更尽力。
====================待编辑================
作者:
决定
时间:
2010-4-17 14:25
佛趣妙联2\邱素云
1
无法向人说;
将心与汝安。
这是佚名题曲江县马坝曹溪南华寺方丈堂联。
没法向人说法;拿心来為你安心。
下联「与」,某禪堂题此联改作「替」。
南华寺,是禪宗六祖惠能弘扬「南宗禪法」的发源地,始建於南北朝,距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的歷史。
上联出自《金刚经‧非说所说第二十一》。
释迦牟尼佛告诉须菩提:「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
如来所谓的说法,不过是假於口说,要知道真空妙理,本来就没有法,不过是為眾生袪除外邪而说,是名说法而已。
佛跟山河大地、日月星辰一样,任运流转,绵绵无尽,宇宙中的一切都是佛法的呈现。另一方面来说,禪堂所供的佛像均為泥塑木雕,所以没办法向人说法。
禪师领悟了这道理,不太注重讲经说法,最多也只要门徒看《法华》、《楞严》,但一参禪时,便叫人把《法华》、《楞严》忘掉,专参一则公案。所以如果有人要求禪师说法,那可就找错对象了;要禪师传法,当然是无「法」向人说了。
下联出自《传灯录‧卷三》。
当神光因為求诸佛法印而心神不寧,求达摩帮他安心,达摩说:「将心来与汝安。」
达摩的意思是「拿心来,我就為你安。」但心是精神性的东西,当然拿不来,但只要有人,就有人心;有人心,就有觉悟;觉悟的人就是佛,根本是靠自力修持,不靠他力的。
2
臺山路,两脚走去;
赵州茶,一口喫乾。
这是清代刘献廷题黄厢岭,见修和尚為路过行人奉茶的「望苏亭」施茶所联。
到臺山的路,只能自己两隻脚一步步踏实走去;赵州和尚说:「喫茶去!」喫茶,就要一口气连茶渣都喫乾。
唐代赵州和尚(从禪师)(七七八──八九七)常以「喫茶去」解人迷惑。他终生致力於修道求禪,曾说:「一个三岁小孩,如果比我强,我也会请教他;但如果是一个不如我的百岁老人,我也不怕教导他。」
在他立下这个心愿之后的二十年内,他遍访名僧,年约八十岁到达河北省正定府赵州观音院(今柏林寺)担任主持凡四十年。他讲禪时态度从容,堂堂说出禪的真諦,人们以「唇上发光」称许他的禪风。
不管走路、吃茶或吃饭,都只能靠自己完成,凡事尽心尽力,毫不敷衍,那麼无论身在何处,都是真实生命的体现,所谓「路一步一步地走;饭一口一口地嚼。」
赵州茶,也可说根本不是茶,而是佛的生命的滋生,禪者由於感受到其中的美,才一口气吃乾,正如马祖禪师所说:「一口吸尽西江水。」正是要人们体证到佛不离万法。
早期臺湾民间亦多路边奉茶,施茶者恐怕旅人因过於口渴,在长途跋涉后,喝茶太急呛到,便在茶中放入乾净小段稻秆,避免一口吃乾,可见仁善胸怀。
3
识得此中滋味;
觅来无上清凉。
这是清代佚名题某茶亭联。
识得这茶裡的滋味,才能寻觅到真正最高境界的清凉。
道路上奔波,在茶亭裡驴饮一壶善心人士的奉茶,即可消除口渴;但热中名利的心,焦烂五内,要熟諳世情,参悟生命的真諦后,才能得到真正的清凉。
联中简单运用佛家词汇,讲茶味,也道禪机。
日本愚堂国师(?──一六六一)说:「佛法原来无多子,喫饭喫茶又著衣。」总持寺的开山常济大师(?──一三二五)说:「有饭吃饭,有茶喝茶。」爱喝才喝,想吃才吃并不是禪学「喫喝」的真意,禪学所谓「喫喝」,是由喫喝得当中领悟到生活方式与人生观。日本建仁寺开山始祖荣西禪师(?──一二一五)的遗训裡对「茶味禪味,味味一味」至為标榜,所以江户幕府末年的松平不昧说:「知茶不知禪,如暗中睹物。」
茶的滋味即禪的滋味,饮茶艺术妙在无法之法,妙在乱中有序,而当禪修行到一定的境界时,也能将修行整个忘掉,到达临济义玄禪师所说「在途中不离家舍」的境地。
参禪和生活实务融合无间,这也是唐代临济义玄禪师(?──八六七)所说:「随处做主,立处皆真」的义諦。
4
一掬甘泉,好把清凉浇热客;
两头岭路,须将危险告行人。
这是从前浙江绍兴驻蹕岭某茶亭联。
行人上岭,气喘吁吁,汗流峡背,必在亭中息肩拭汗,亭旁的一捧甘冽泉水,正好把水的清凉来消解行路的烦热;山岭两头都有道路,过来人应当把陡峭危险的地方,告诉将行的旅人,作经验的传承,使人人完成安全的旅程。
「甘泉」,指茶水,也比喻智慧。人在成长的过程当中,本来清纯洁净的心灵,会逐渐被利欲污染,借著甘泉般的佛慧,洗涤一切尘劳妄念,使自性清净心大放光明。
「两头岭路」,指驻蹕岭两头的山路,也暗喻夜眠日走的人生道路。人活在世上,不仅靠一己之力即得以存活,更有许多的因缘相聚,才造就了眼前此刻的生命。人生乍看之下,彷彿是孤独之旅,实际上却是眾生同道,颇不寂寞。了悟世相无常,在各种因缘际会中,能自度度人,行菩萨道,彼此关怀扶持,完成既安全又丰富的旅程。
近代製联大家吴恭亨(一八五七──一九三八)评此联说:「著语能警觉人,旨特近佛。」
5
四大皆空,坐片刻无分尔我;
两头是路,喫一盏各自东西。
这是清代佚名题河南洛阳古道某茶亭联。
领悟四大皆空的道理,缘起缘灭,什麼情缘都不长久,何妨稍坐片刻,不要分你啊!我啊!这样生疏;两头都有路可走,不管向前或回头,何妨好好喫一盏茶后,瀟洒道别,各奔东西。
这联相传為一和尚与一商人,在茶亭中相饮时所对。
「四大皆空」,佛教认為地、水、火、风為物象世界的四大组合成分,但这都是因缘和合的幻象,终究不免於幻灭。
这副茶亭联也有作「四大皆空,坐片刻无分你我;两头是路,喝一杯各自东西。」
和这副茶亭联相似的另一副对联说:「四方来客,坐一阵无分你我;两头有路,喝二杯各自东西。」
四面八方来的客人,坐一阵后便彼此熟稔,不再分你我了;两头都有路可走,喝二杯茶后,再分道扬鑣,各自东西。
这副佚名茶亭联写萍聚之乐,人情之美,因茶结缘,有四海皆兄弟、无路不顺畅的随意放旷。
世间没有一个形体是不生不灭的,人生情缘缘起缘灭,亦复如是。但相逢自是有缘,在聚散无常中,随顺任运,也许伊人踪跡已杳,但依然有茶香,有温暖的人情留存心头。
6
我门中缔结佛缘,岂惟在一主清香,几声佛号;
你心裡能全善果,自然的秋生桂实,春茁兰芽。
这是明代戴仁题西湖中天竺寺观音殿送子观音佛龕联。
入我门中缔结佛缘,难道只是在平日烧一主清香,唸几声佛号而已?你要在心裡修持,当机缘成熟了,自然像秋结桂子,春抽兰芽般,周全善果。
古代妇女求子心切,祈求送子观音能成全自己的心愿,作者提醒信佛真諦,不在烧香礼佛,得到佛的庇佑,而在修心行善,自我完成善美的佛缘。所谓「一点心苗须养护;十分善果好周全」
观音,又译作光士音、观世音、观世自在、观自在,所谓「内观自在,十方圆明;外观世音,寻声救苦。」祂是过去无量劫前的古佛,具佛性中的无碍神通,号「正法明如来」,在娑婆世界现菩萨身救世。祂悲心无尽,慈愿莫穷,慈愿慧力随感而应,民间暱称為「观音妈」、「观音娘娘」。又称為「南海佛祖」、「白衣大士」、「观音大士」、「大士爷」、「慈航尊者」等。
臺北市中正区水源里的宝藏巖,是先民移恳臺北建筑的第一座观音佛寺,有一副註生殿古联说:「天上石麟来夜半;人间玉树长阶前。」
在半夜的时候,梦见神仙送来石麟,庇佑喜获聪颖的麟儿;人间庭院臺阶前,长著英挺出眾的玉树,他将成长為材质美好的子弟。
7
一切作如是观,有即非有;
眾心生大欢喜,闻所未闻。
这是佚名集佛经经句题大陆某地戏台联。
一切就是眼前所看到的样子,但要领悟到肉眼所看到的剧情并非实有的东西;观眾看完戏之后满心欢喜,因為开展智慧,闻见到自己尚未闻见的事情。
「作如是观」出自《金刚经》;「闻所未闻」出自《妙法莲花经》。舞台艺术源於生活,又具有超越性,高於於生活,所以说:「有即非有」;戏剧演出的题材,都是古往今来的事,可以使台下观眾大开眼界,所以说:「闻所未闻」。
佛经语皆有其特殊含义,这副对联作者信手拈来,仅用它字面的意思紧扣戏剧演出的效能,串结表达出新颖的意义,但又语带双关,借著佛理来啟发当世,耐人寻味。
另有一副佚名戏台联说:「凡事莫当前,看戏何如听戏好;為人须顾后,上台终有下台时。」
古人观戏,都是审听音节,非以娱目而已,所以联中说不要抢著争靠近戏台前的位置,在后面虽然看不太清楚,但远些更能听出戏唱得好不好。
这副戏台联借题发挥,有劝人势莫使尽之义,凡事须多留餘地。这种人生智慧缘於法演禪师之说。
宋代佛果圆悟禪师在舒州太平寺担任住持时,他的师父五祖法演禪师传给他〈法演四戒〉说:「势不可使尽,福不可受尽,规矩不可行尽,好话不可说尽。」
8
三尊大佛,坐狮、坐象、坐莲花;
一介书生,攀凤、攀龙、攀桂子。
这是明代某武官出句;苏郡蒋涛对句所写成的对联。
殿上有三尊大佛,分别坐在狮子、大象和莲花上;同游的一介书生,心裡想著攀龙附凤及折桂及第。
明朝苏郡蒋涛,小时候就很聪慧。有一天,和父亲的朋友某位武官同游佛寺。武官指著殿上的大佛出句,蒋涛立刻应对。
出了佛寺后,武官部卒扯著蒋涛的衣服问道:「刚才我们长官出了怎样的对子?」涛如实告诉他。又问:「你对了怎样的对子?」蒋涛改口说:「一个小军,偷狗、偷猫、偷芥菜。」
两个对句,可看出蒋涛应变的灵敏,是自嘲也在嘲人,语中带著谐謔,寓有警世的意味。
佛教东传后,人们以文殊、普贤、观音来代表佛教的真精神。
「狮子」是文殊的坐骑,代表大智。祂头戴五髻冠,表示内证五智;右手持智剑,表示智慧能断烦恼;左手执青莲华。祂的圣地是五臺山。
「大象」是普贤的坐骑,代表大行。祂右手执金刚杵,左手执金刚铃,头戴五佛宝冠,骑乘六牙白象,表示勇於行动作為。祂的圣地是峨嵋山。
「莲花」為观音所坐,代表大悲。祂左手持莲花,表示一切眾生本自清净。右手作欲打开莲花的姿态,表示解除眾生迷惑。祂善观听世间百苦,使人离苦得乐。祂的圣地是南海普陀山。
9
愿人学文殊、普贤、弥勒、观音,常依佛陀;
入寺敲金磬、红鱼、晨鐘、暮鼓,时发深省。
这是当代了空题基隆大佛禪院圆通宝殿联。
希望人人学习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弥勒菩萨、观音菩萨的精神,常常发愿依皈佛陀;进入佛寺内敲著金色铜磬、红色木鱼、晨课敲鐘、晚课击鼓,时时发心自我深省。
文殊代表大智,普贤代表大行,观音代表大慈。
弥勒,梵文音译,意為慈氏,原名叫「当来下生弥勒尊佛」。人称「笑佛」、「未来佛」。
祂出生於印度婆罗门,释迦牟尼佛在世时,常侍旁听法。先佛入灭,在华林园龙华树下成佛,住在兜率天说法。兜率天净土,也叫弥勒内院,人们要往生到弥勒净土,只要皈依三宝,清净持戒,如法布施,发愿往生即可。弥勒菩萨的慈悲和善巧方便,使娑婆世界的眾生容易得度。
圆通宝殿楹柱了空又题联:「大慈、大悲、大喜、大捨;佛智、佛慧、佛心、佛行。」
眾生有多少心,佛就有多少法。佛以正法对治眾生的尘心。菩萨以慈悲喜捨四无量心,度无量眾生。这四位菩萨最為民间信仰所熟悉,各自代表不同的佛陀精神。信眾烧香顶礼膜拜,拜的是殿上的佛,其实也是明见自性即佛,开悟非由它力的根荄。
了空禪师撰联,以修行者的体悟开导眾生,用词浅显明确,对信眾的叮嚀亦真切有味。
10
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
开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
这是北京潭柘寺弥勒佛殿联。
大肚量能包容,包容天下难包容的事;开口便笑喝喝,笑尽世间可笑的人。
下联首句或作「笑口常开」。
在中国民间,将弥勒信仰与布袋和尚传说加以结合。
五代梁朝契此和尚,号长汀子,是浙江奉化的一个禪宗游僧。他身肥体胖,常以木杖背著一个布袋,行走街市,人称「长汀布袋师」、「布袋和尚」。又因他整天笑口常开,喜悦自在,所以有人称他「笑和尚」。
大约在贞明年间(九一五──九二一)契此和尚圆寂於岳林寺,临终〈辞世偈〉说:「弥勒真弥勒,分身千百亿;时时示时人,时人自不识。」於是人们就传说他是弥勒显化。
后来庙裡的弥勒就以布袋和尚的形象造型,也只有肚大如他,才能容天容地,而把欢喜和好运带给眾生,所以民间又称弥勒為「欢喜菩萨」、「聚财菩萨」或「快乐菩萨」。所谓:「大肚能容天下福;笑口常开万家春。」
扬州天寧寺弥勒佛佛龕联:「大腹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慈顏常笑,笑世间可笑之人。」此联亦见於江苏省淮安县湖心寺。
广州六榕寺联同上,但「慈顏常笑」作「张口而笑」。
这几副对联都抓住弥勒佛法相特点:丰颐大耳,袒胸鼓肚,口角掛笑的形象,来指点世人。
11
处己何妨真面目;
待人总要大肚皮。
这是清代爱新觉罗‧弘历题四川峨嵋山千佛禪院弥勒殿联。
处己不妨以表现真实的面目,胸怀坦荡;待人总要开阔胸襟,宽宏大量。
这副对联依据弥勒佛袒胸鼓肚的造型借喻,用词浅近,老嫗能喻,指导地方民眾,要学佛先学做人,而信佛莫先於修心。
民间為何传说在五代时的契此和尚是弥勒显化的呢?大概因為五代时战乱频仍,弥勒降生的传说,可以带给当时痛苦不堪的人们一个重大的精神啟示,他的降生对眾生来说就是最大的礼物和财富,以「肚大能容天下事;笑口常开好运来」、「一笑世间无烦恼,肚大忧愁转眼消」来安慰人心,使人们因而能化厄运為转机,勇敢而健康地面对可以带来无穷希望的未来。
北京潭柘寺弥勒殿有副楹联:「大肚能容,了却人间多少事;满腔欢喜,笑开天下古今愁。」金山寺天王弥勒龕亦有此联,為吴氏伯所题。台北市大香山慈音巖為一贯道道场,后殿祀弥勒佛,大门亦题刻此联。
有佚名联更探因说:「眼前都是有缘人,相见相亲,怎不满腔欢喜;世间尽是难耐事,自作自受,何妨大肚包容。」
弥勒菩萨的人间佛教,自古与人们最亲近。近代太虚大师(一八八九──一九四七)对此提倡最力。他说:「人成即佛成」,认為如果我们今天能够普劝眾生,发菩提心,早修弥勒观行,或不待弥勒出世,人间净土即可早日实现於今日世界。
12
笑到几时方合口;
坐来无日不开怀。
这是山东济南千佛山弥勒殿联。
总是开怀大笑,到底要笑到什麼时候才合上嘴巴呢!看祂坐著,没有一天不是很开怀的样子!
咏弥勒佛的对联,大都从弥勒的形象特点「容」与「笑」著笔。佳者如下:
「我笑有因真可笑;你忙无甚為谁忙。」
「大肚皮包藏千古;一笑后度灭人天。」
「大肚能容,包含色相;开口便笑,指示迷途。」
「大肚能容,忘情岁月;开口便笑,得意春风。」
「肚肠宽肥容世事,大!大!大!心肺冷净笑人生,哈!哈!哈!」
「口嘴哑哑,笑这世间忙忙碌碌;腹皮坦坦,看到尘世虚虚花花。」
「开口便笑,笑古笑今,凡事付之一笑;大肚能容,容天容地,与己何所不容。」(四川峨嵋山灵巖寺联)
「您笑他笑,笑古笑今,凡事尽付一笑;彼容此容,容天容地,与人皆能相容。」
「你眉头著什麼焦,但能安分守贫,便收得和气一团,常向眾人开口笑;我肚皮这般样大,总不愁穿虑吃,只讲个包罗万象,自然百事放宽心。」
「终日解其颐,笑世间纷紜,曾无了局;经年坦乃腹,看胸怀洒落,却是上乘。」(浙江杭州千佛禪寺弥勒殿联)
「大肚皮,千人共见,何所有,何所不有;开口笑,几时休息,无一言,无一可言。」(云南纳西族自治县丽江喜祗园弥勒殿联)
13
笑呵呵坐山门外,覷著去的去,来的来,皱眼愁眉,都是他自寻烦恼;
坦荡荡携布袋中,休论空不空,有不有,含哺鼓腹,与斯世同庆太平。
清代王仙溪、齐学裘题扬州兴教寺联。
我每天笑呵呵地坐在山门外,偷偷瞧著信眾来的来,去的去,脸上愁眉苦脸,都是他自寻烦恼之故;我胸怀坦荡地携著一个空布袋,不要谈论空不空,有不有的道理,每天吃饱了鼓著肚子,和这世上的人一同欢庆太平年。
「覷」,音ㄑㄩˋ,窥伺。
「含哺鼓腹」,原指上古人民饱食以后,毫无忧虑地游玩。典出《庄子‧马蹄》。「哺」,音ㄅㄨˇ,口中咀嚼的食物。「鼓」,凸出,胀大的意思。
在天灾人祸不断的中国歷史中,一般人民能吃得三餐饱饭,其实不易,撰联者借题发挥,有期盼之意。
另一咏弥勒佛短联说:「布袋全空容何物?跏趺半坐笑何人?」
「跏趺」,音ㄐ一ㄚ ㄈㄨ,佛教徒盘腿打坐。又称结跏、趺坐、跏趺坐、结跏趺坐。
布袋和尚曾自咏:「我有一布袋,虚空无罣碍,展开遍十方,入时观自在。」有人问布袋和尚:「年几何?」他回答说:「此袋与虚空齐年。」
好肚量就像他所说的大布袋,展开要遍十方那样宽广,随时都能在静观中得大自在,所以这两副咏弥勒佛联,著笔於「布袋」与「笑容」的意象发挥。
14
年年扯空布袋,少米无柴,只賸得大肚宽肠,為告眾檀越信心时,将何物施佈?
日日坐冷山门,接张待李,但见他欢天喜地,试问这头陀得意处,著怎麼东西?
这是明代余昂题杭州灵隐寺弥勒佛佛龕联。
年年背著一个空空的布袋,缺少米下锅,也没有木柴烧饭,只剩下大肚量、宽肚肠,為的是告诉眾施主们信心的时候,拿什麼来佈施?日日坐在冷清的山门,要嘛接待张三,要嘛迎接李四,只见祂成天欢喜的样子,试著请问这行脚僧得意的时候,凭著是什麼东西?
「檀越」,施主的尊称。也作「檀越」、「檀那」、「檀信」。
「施佈」,即佈(布)施,因上联末字需仄声收尾,所以颠倒次序。為佛教六波罗蜜之一,包括财施以賑济穷人、法施以度人、无畏施以救人灾难三种。
「头陀」,行脚僧。
这副对联以调侃的口吻,两度设问,一问檀越,一问头陀,用语谐趣却并不辱佛,提醒在家眾及出家眾:要大肚宽肠,拥有慈悲心及不要有差等分别,拥有欢喜心。
下面这副对联是清代王廷珍依据此联,更易数字,题福州涌泉寺弥勒殿联:「日日携空布袋,少米无钱,却剩得大肚宽肠,不知眾檀越信心时,用何物供养?年年坐冷山门,接张待李,总见他欢天喜地,请问这头陀得意处,是甚麼来由?」
「供养」,信徒以香花、明灯、饮食等供给佛、法、僧。经云:「诸供养中,法供养第一。」也泛指供奉神明。
15
青山之高,绿水之长,岂必佛方开口笑?
徐行不困,稳地不跌,无妨人自纵心游。
这是明代钱泮题昆明西山华亭寺天王宝殿弥勒佛佛龕联。
看到高大的青山,流长的绿水,自然心生欢喜,难道必定要修炼成佛,才能开口笑吗?慢慢走,就不会困挫,站稳在地上,就不会跌倒,人们无妨在这裡自在地任情游玩。
有别於从正面歌咏「容」与「笑」的咏弥勒佛联,这副对联用反詰的语气,充满质疑的精神,来寻找人们理想的处世态度。
下面对联為佚名题布袋和尚庙联,从反面抒发,仍诉诸怀疑的语气撰联,颇见气魄:
「这身边一具空囊,若(若果)包得住往古来今,何不将它打开,也好教大家看看;那手中半根小杵,业已撑(撑不)起上天下地,只合(当)索性放倒,莫只顾一味哈哈。」
「空囊」,即空布袋。
「小杵」,即扛布袋的棍子。
「当」,应。
括号所示為另一种版本的说法。
佚名题峨嵋山华严顶弥勒殿联,也提出这样的疑问:「大弥勒拈花微笑;须菩提於意云何?」
如果弥勒一旦继承了释迦牟尼的佛位,在讲经的时候,也像释迦当年一样,来一个「拈花示眾」,你这位「解空第一」的须菩提,在你的心意裡,以為怎样?
下联集自《金刚经》。
这是个有趣的问题,能加以思辨,才不会為理所障,為事所碍。
佚名题弥勒殿联:「笑他不干我甚:在此等个人来。」联旨也极幽默。
16
大慈悲能布福田,曰雨而雨,曰暘而暘,祝率土丰穰,长使群生蒙乐利;
诸善信愿登觉岸,说法非法,说相非相,学普门功德,祇凭片念起修行。
这是清代林则徐题灵岩山观音寺联。
大慈大悲能广佈福田,求雨就有甘霖,要天晴就日出,祈祷所有的土地都能丰收,让大家蒙受庇佑,过著安和乐利的生活;诸位善男信女祈愿登上觉悟的彼岸,了悟到佛所说的法其实非法,用的名相其实非相,学习普门的功德,只凭著片断善念,就引起修持的大行。
「暘」,音一ㄤˊ,指日出或天晴。
本联从歌颂神功著笔,有别於一般咏弥勒从形象著笔。用字也较文雅,不若一般用语浅近、风趣,表现民间特有的生命活力的弥勒佛联。
清代诗僧贯一题峨嵋山息心所弥勒殿联说:「大肚能容,常思则古;闇修自宓,无暇求知。」
大肚量能包容世事,常常想要效法古人;暗自在寂静中潜修,没有空閒再追求支离的知识。
「宓」,音ㄇ一ˋ,指寂静。
这副对联结合弥勒佛的精神和息心静修的方法来阐发。
清代石萍题广州海珠寺弥勒座联说:「莫怪和尚们这般大样;请看护法者岂是小人!」(一说為宋代黄蜕题杭州某寺山门联)
这副对联从体型的大小来暗寓护法者同修行者一样都是具足佛性,都有成佛的可能。敬僧是恭敬高僧的德学,而不是当神道来盲目崇拜。
17
寸土為寺,寺旁言诗,诗云:「明日扬帆离古寺」;
两木成林,林下示禁,禁曰:「斧斤以时入山林」。
这是山东泰山观音阁联。
累积寸土成了「寺」,在「寺」字的旁边加上言部就成了「诗」(又寓意:在寺庙旁边吟诗),诗这样说:「明天就啟程扬帆,离开这座古寺。」重迭二「木」成了「林」,在「林」字的下面加上「示」就成了「禁」(又寓意:在森林中有一块禁令的牌子),禁令上说:「在适当的时节,才拿著斧头、柴刀,进入山林中砍伐。」
这副对联见《纪晓嵐外传》。传说是纪晓嵐陪乾隆皇帝游泰山的时候,乾隆出句上联,纪晓嵐对以下联而成。
撰写这副对联,用了拆合字法、类迭中的类字及用典的手法,而且寓意深刻,十分高明。
又作:「寸土為寺,寺旁言诗,诗曰:『明月送僧归古寺』;双木為林,林下示禁,禁云:『斧斤以时入山林』」。
另外有一个传说故事:
相传有一个相国小姐,颇有文才,想要挑选一位才子作為夫婿,出了上联,徵求对出下联的男士,即嫁给他当老婆。
过了三年,还没有人能对得出来,后来有一位姓林的书生进京赶考,得知此事,对出了下联。这位相国小姐对这个对句很满意,就与他结為连理。
「明月送僧归古寺」是唐人诗句;「斧斤以时入山林」出自《孟子‧梁惠王上》。
18
心有佛,世无佛,茹素念经,借佛洗心心即佛;
铜是钱,纸非钱,酬恩报孝,将钱买纸纸成钱。
这是清代某寺僧出句,李元度对句成联。
心中有佛,世上无佛,只有透过茹素念经,借著佛心佛行来洗净人心,人心就是佛心;铜钱是钱,纸钱不是钱,為了酬谢佛恩、报答亲恩,表达孝思,拿著铜钱买纸钱,纸烧化就成了钱。
清代李元度担任贵州布政使的时候,有一天出游佛寺,寺僧出上联请他作对。李元度见善男信女正在佛像前顶礼烧纸钱,就对以下联。
何以说「心有佛,世无佛」呢?比如丹霞禪师经过慧林寺,因為天气严寒,竟然烧寺中的木佛取暖,丹霞禪师烧木佛,是想以非常手段,打破世人对偶像崇拜、依恋与敬畏的执念。所谓「泥佛不度水,金佛不度炉,木佛不度火,真佛心中坐。」
「洗心」,指认识心的本质,去妄心,存真心。脾气暴躁,难以遏制是「妄心」,平静没有杂念是「真心」,同是一心。
上联表达了禪宗佛在心中的思想;下联写出了人们以烧纸钱酬报佛恩、亲恩的情形。
焚烧纸钱是民间的习俗。相信金纸是对神明有所祈求,或是祈愿达成后达谢神明使用的。银色代表除魔或清袚,所以银纸就用来祭祖和拜鬼魂用的。佛教祇相信死人的亲属可以用布施、供佛、斋僧的功德,迴向亡灵、超渡亡灵。
19
一花一世界;
一叶一如来。
这副对联截取自唐蜗寄所题庐山东林寺三笑亭联。
一朵花裡就有一世界的愿景;一片叶子就有一如来的智慧。
佛陀拈花,迦叶微笑。这是禪宗最初的起源。佛陀以梵王所献,灿开的金色波罗花示法,為佛理开展无限想像的空间。足庵智鑑禪师诗偈说:「世尊有密语,迦叶不覆藏;一夜落花雨,满城流水香。」在禪的境界下,虽一滴水,而具足百川味。
唐代日本道元禪师(一二00──一二五三)说:「一花五叶开,一叶一如来。」
明代石涛(一六四一──一七一八)书联:「一叶一清净;一花一妙香。」所谓「一念心清净,处处莲花开;一花一净土,一土一如来。」
《金刚经》说:「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所以智者大师说:「一色一香无非中道,或语或默终是禪。」
又有云:「一尘一佛国;一叶一释迦。」「华严世界所有尘,一一尘中见法界。」
尽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尘,只在一尘中见。任何物件都可代替花来示法,即使是一粒细沙,也可以从中看出一个世界。
「大小」,是相对存在的,一般人执著於事物外在形体的大小,是心眼被蒙蔽了。所以一个人认识到自己的渺小,那就是一种伟大。但是即使要知道自己的卑微与不足,仍然要付出辛苦学习的代价。
20
桥跨虎溪,三教三源流,三人三笑语;
莲开僧舍,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
这是唐蜗寄题庐山东林寺三笑亭联。
小桥横跨在虎溪上,慧远大师送别儒士陶潜、道士陆修静,各自代表三种宗派,三种宗派各有它的思想源流,但三人却能相谈甚欢,笑语连连,不觉走过了虎溪;清净的莲花开放在庐山东林寺中,一朵花裡就有一世界的愿景,一片叶子就有一如来的智慧,需要仔细推求。
「虎溪」,在江西省九江县南庐山东林寺前。溪上建一小桥,名虎溪桥。东晋时,慧远大师在这裡结白莲社以论道,送客绝不过虎溪,过了虎溪,老虎就会号鸣。有天,他送别儒士陶潜、道士陆修静,三人相谈甚欢,不觉走过虎溪,直到听到老虎的叫声,才大笑而别。后建「三笑亭」纪念此事。
「如来」,是佛陀的十种德号之一。
上联记「虎溪三笑」的故事。三人虽然思想不同,却能欢喜论道,欣然忘我,相较之下,世人常党同伐异,甚且同室操戈,未免鄙陋。
下联侧重描绘东林寺的宗法,将佛家以莲花為净土的意象,作生动活泼的表现。
净土宗,也名莲宗,為慧远大师创立。《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佛说阿弥陀经》称净土三经,初学修净,必须研经。净宗念佛有四法:持名、观像、观感、实相。主张「四法念佛,带业往生极乐。」
====================待编辑================
作者:
决定
时间:
2010-4-17 14:25
21
一粒米中藏世界;
半边锅内煮乾坤。
清代爱新觉罗‧玄燁题洪椿坪庙饭堂联。
一粒米中藏得下整个世界;半边锅裡煮得了整个天地。
这副对联既為山中僧人清苦生活的生动写照,也在赞扬僧人坚持苦修,虔诚礼佛的豁达态度。
本联根据唐代吕洞宾(约七八0──?)诗联:「一粒粟中藏世界;半升鐺内煮乾坤」而改易。
宋代释晋济《五灯会元‧八》引用此诗联,下联「乾坤」作「山川」。
凝视著一粒粟米,就可感受到宇宙中所潜藏的伟大力量;将半升粟米在锅中煮熟,好像充满所有山川的生命。
云南通海县海潮寺联作:「一粒米中藏世界;半边锅内煮山河。」
在一粒米中,看到悠悠岁月的绵长无尽;在半边锅内煮进所有山河的壮盛美丽。
佚名题道室联:「一粒粟中藏世界;五云深处掌书图。」
一粒粟米中,可收藏整个世界;在层层白云遮掩的深山中,掌管图书。
雪峰义存禪师说:「尽大地撮来,如粟米粒大。」道无所不在,即体涵用,一粒米也令人合掌致谢。
《碧巖录》中有言:「一尘举而大地收;一花开而世界起。」
一粒小小的尘埃裡,整个大地的风貌都窥见了;一朵花的开放中,所有世界的美丽都吐露了。」
所谓「一尘才起,大地全收。」「一尘中藏大地,大地中藏一尘。」再微小的事物,也存藏著万象的意义。
22
一灯能除千年暗:
一智能灭万年愚。
见《六祖法宝坛经‧懺悔》。
只要一灯点燃,就可破除千年的黑暗;只要一智明觉,就可消灭万年的愚昧。
六祖,即惠能大师(六三八──七二二)。六祖降生时,有异僧到他家中拜访说:「夜来生儿,可名惠能。」惠能父亲问:「原因為何?」僧人说:「『惠』这个字,是他将来可以拿佛法去惠施眾生;『能』是表示他能弘扬佛法。」这是他得名由来。
六祖说:「道在心悟,岂在坐也。」参禪不一定要打坐,也不必靠言说。禪是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以心印心的。所以禪宗重视传灯,重视师传,禪师们往往只用三言两语,就可以道破千古谜底,使人从无分别的内证上,直接证悟真理,所以禪宗语录,处处带著无限的禪机和无限的幽默感。(参见《星云大师演讲集(二)》。
六祖〈无相颂〉说:「心平何劳持戒,行直何用修禪。恩则孝养父母,义则上下相怜。让则尊卑和睦,忍则眾恶无喧。若能钻木取火,泥莲定生红莲。苦口的是良药,逆耳必是忠言。改过必生智慧,护短心内非贤。菩提只向心觅,何劳向外求玄。」
真正去体验生活,在日常生活中修炼向道之心,点亮心灯,专心於每个当下,置身红尘,就是最好的丛林道场。
23
普令眾生得法喜,犹如满月显虚空;
今生深信入佛智,普现明灯照世间。
这是臺北市西寧南路法华寺录弘一大师《华严经集解》题柱联。
普遍让眾生因听闻或体味佛法而心生喜悦,就像一轮满月照彻无尽的虚空;今生深信能体悟佛陀的智慧,普遍显现破除无明的般若智慧,就像明灯照亮娑婆的人间。
法华寺修净土宗,让念头全部归到净念,不起妄想。以「忆佛念佛」為净念的方法,起心动念都是阿弥陀佛,一心不乱。口裡念佛,心裡想佛,心在佛上,心即是佛。
净土法门,专念一佛,而六方恒沙诸佛,一时顿现,能省心力,又节时间,便能於无量千万佛所,福种善根。所谓:「少说一句话,多念一声佛;打得念头死,许汝法身活。」净土法门是二力法门,靠佛力与自力修行。
寺中楹联言及念佛妙处的有:
门联:「欲往莲邦,须凭三业清净;勤持圣号,定获六时吉祥。」
「三业清净」,指「身」不干杀盗淫;「口」不恶口、不两舌、不綺语、不妄语;「意」不贪嗔痴。三业修善,就拥有清净心。
寺内右室当代净空法师题联:「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看破、放下、自在、随缘、念佛。」
庭院左边有保安塔联:「念佛方能消宿业;竭诚自可转凡心。」右边有净修园联:「念佛清净得自在;信愿坚固见弥陀。」
24
愿将佛手双垂下;
摩得人心一样平。
这是佚名题峨嵋山万年寺弥陀龕联。浙江白云庵亦有此联。
愿将一双佛手向下界垂放;摩挲得人心一样地平贴。
峨嵋山万年寺的前身,是由净土宗创始人之一的慧持和尚在东晋时建立,所以寺内供奉有阿弥陀佛。
愿无古今,发愿是一次,但数数成就。愿从心发,心遍十方,愿亦遍十方。从愿起行,由行得力。
这副对联从阿弥陀佛的悲愿著笔。
寺中弥陀殿联:「灵光被域中,问游人遍歷名山,何如接引群生,迢迢一路神仙掌;秀色传天下,愿过客高登极境,勿负阐扬眾妙,叠叠千峰永佛头。」
《观无量寿经》说:「以此宝手,接引眾生。」
佛菩萨皆因愿力而成佛,自己开悟得道了,因為不忍眾苦,而重回到生命的沟渠浊水中,将受苦的灵魂一一济渡,也想一切人成佛。
阿弥陀佛,自性是弥陀,见自性时,自性光明照十方世界,无有障碍,便是无量光;自性不生不灭,便是无量寿;自性本来清净,使眾生离一切恶行烦染垢染,便是无量清净,所以阿弥陀佛又称「无量光佛」、「无量寿佛」、「无量清净佛」。
《阿弥陀经》说:「其国眾生,无有眾苦,但受诸乐,故名极乐。」极乐世界,纯乐无苦,佛教徒相信只要平日专心念佛名号,并修善行,临终时将被接引到西方极乐世界,所以阿弥陀佛又称「接引佛」。
25
身比閒云,月影溪光堪证性;
心同流水,松声竹色共忘机。
这是清代王题天台万年寺联。
自身好比悠閒的白云,在天空舒卷自在,倒映在水中的月影和溪上的清光都能够证明自性本空,所以能映现万有;本心如同湍湍不止的流水,流转林间的松涛和青青碧绿的竹色,都共同陶然忘机,远离颠倒妄想的烦恼。
天台万年寺在唐代太和中建立,原名平田禪院,后改今名。
弘一大师(一八八0──一九四三)遗墨有言:「与世為依怙,如日处虚空。」、「涵养冲虚,便是身世学问;省却烦恼,何等心性安和。」禪悦之来,必须破执、荡相、无住,才能自觉、自悟、自度。
有佚名题联说:「不与物违真道度;每随缘起自禪深。」
不和外物相违逆,随顺任运,便能真切体会佛法而得到度化;常随顺诸缘兴起,不受缠缚,自然能了悟深沉的禪境。
閒云与月影、溪光同证;流水和松声、竹色共乐,处处都有禪悦,都是了脱烦恼的契机。
但佚名题甘肃省兰州市浚源寺话月园联却说:「且随机种竹栽花,长倩菩提开口笑;倘有意贪山恋水,也成魔障扰禪心。」
姑且随顺机缘种竹栽花,不必拘泥,重要的是请您发菩提心,像菩萨一样,开口长笑;倘若执意贪恋好山好水,不肯重回纷扰人间过活,那麼山水清景,也将成為扰乱禪心的魔障。
26
青青翠竹,尽是法身;
鬱鬱黄花,无非般若。
这是僧肇之语。
青青翠绿的竹色,都是佛陀清净法身的显化;鬱鬱繁茂的黄花,也莫不是佛陀般若智慧的流佈。
「法身」,指佛的真身。是无色、无形、无相,庄严而不见,以正法為体,而证得的理体。
「般若」,音ㄅㄛ 日ㄜˇ,佛家称能了悟一切事象的无上智慧。有文字般若、观照般若、实相般若三种。以文字的般若而生出来观照的般若,由观照的般若才契合本体的实相般若。实相般若叫究竟的智慧,又叫妙智慧、彻底的智慧,也就是佛的智慧。
「翠竹」、「黄花」等外物,是开悟的契机,本身并不是道,只是般若法身的应身而已。
这副对联经常被引用或改作。如:
「青青翠竹,尽是真如;鬱鬱黄花,无非般若。」
「真如」,指永恒常在的实体实性。
有佚名题禪寺联:「青青翠竹,无非般若;鬱鬱黄花,皆是妙諦。」
吴擎题四川峨嵋山报国寺联:「翠竹黄花皆佛性;白云流水是禪心。」
佛陀在灵鷲山会上拈花示眾,只有迦叶尊者破顏微笑!佛陀乃当眾宣告:「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訶迦叶。」
一切妙法以心传心,尽在不言中,这是禪宗最初的起源。
悟道的心因无法形诸文字,而称為「妙心」。妙心就是涅槃心,也就是禪心。
宇宙万象,都如释迦手拈的金色波罗花,让人在盎然生机中领悟般若妙諦,而会心一笑。
27
法藏圆融,翠竹黄花无非般若;
藏经方广,青山绿水尽是禪机。
这是臺北市阳明山法藏寺山门嵌名联。
佛法妙藏圆满通达的智慧,不管是翠竹或黄花,都可使人证入般若,到达涅槃彼岸;藏经所含摄的佛理方正广博,无论是青山或绿水,处处都是禪机所在,使人有所会心。
人的根机不同,如来对机说法,所以有三藏十二部经,度眾生的妄想执著,使眾生转凡入圣,离生死苦,得涅槃乐,乃至修因证果,究竟成佛,与佛看齐。
三藏指经、律、论。经藏詮释定学,明心得定;律藏詮释戒学,修行以戒為本;论藏辨别邪正,断疑生信,是菩萨所造。
「藏」也是存包容的意思。经藏藏定学,律藏藏戒学,论藏藏慧学,修行不离戒定慧三无漏学。所以说要勤息经藏,所谓「勤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痴。」
《楞严经》说:「诸法所生,惟心所现,一切因果,世界微尘,因心成体。」禪不立文字,直指本心,但不等同於不用读经、不用思考,而是反对对语言文字的沉溺、迷执和误解,把经典上的语言文字代替生命直接的体验,而误以為那是生命的真实。
参禪的终极目的,是使人断除烦恼,知道如何去面对虚空,切实的活在当下。一旦会悟禪机,契入生命的真实,那麼大自然的翠竹黄花、青山绿水,以至一桌一椅、一虫一豸,都是佛法的显示。
28
松声、竹声、鐘磬声,声声自在;
山色,水色,烟霞色,色色皆空。
这是吴忠礼题南京燕子磯弘济寺联。
松涛声、竹篁声、鐘磬声,每一种声,都传达出清净自在的境界;青山色,绿水色,烟霞色,每一种色,都显现出空相的智慧。
上联末字「在」,或作「应」。
「自在」,是一切一切都很快乐,无愁,无碍,也无罣,没有妄想。
「色」,佛家泛指一切物质的存在。色和受、想、行、识五者,称為「五蕴」。色是色法,受、想、行、识是心法。不只有形的色法是空的,无形的心法,也是空的。
这副对联在提醒世人,在声闻色相中,不执著声色,而领悟清净自在,离一切相的般若佛智。
佚名题贵州黔灵山尼庵依此联改作:「松声、磬声、鼓声,声声自在;山色,水色,物色,色色皆空。」
明代顾宪成(一五五0──一六一二)也以此联為蓝本,题江苏无锡东林书院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顾转原联出世的思想為入世的志业,激励当时被魏忠贤阉党所迫害的读书人,期盼他们关心时局,学以致用。
佚名题浙江天台山方广寺联演绎成:「风声、水声、虫声、鸟声、梵唄声,总合三百六十天鐘磬声,无声不寂;月色、山色、草色、树色、云霞色,更兼四万八千丈峰峦色,有色皆空。」
29
灭却心头火
剔起佛前灯。
这副对联见《增广昔时贤文》。
熄灭心裡的怒火;点亮慈悲的佛灯。
「剔」,音ㄊ一,剪除。「剔灯」指剪去已燃成灰的灯心,使灯光更加明亮。
「灯」,指信徒供奉佛前的明灯,也比喻佛法。
《增广昔时贤文》中与这副对联可以互相发明的文句有:「点灯七层,不如暗处一灯。」
一个佛教徒把七层宝塔的灯都点燃,以為是很大的功德。但是,这只是外在的表现,不如点燃自己的心灯,不欺暗室,和气生祥,这才是真正的功德。
同书又说:「万事劝人休瞒昧,举头三尺有神明。但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
奉劝世人,不论什麼事都不可欺心瞒性,你以為可以欺瞒过别人,但是只要把头抬起来,三尺不远的地方就有神明存在,祂会知道世人所做的一切。只要不欺骗自己的良心,留得一方福田,让子孙继续耕种行善。
「方寸地」,指心地。
清代石韞玉题祖坟联也说:「有地在心,不求风水好;无田亦祭,只要子孙贤。」
只要有福田在心,不必求风水要好;没有祭田也可缅怀祖德,只要子孙贤良。
修养心地,从灭却心头火下手。正如《无量寿经》所说:「所有眾生,生我国者,皆同一心,住於定聚,永离热恼,心得清凉。」
有联说:「道如明灯辉暗室;理如宝筏渡迷津。」是说佛法即修心的宝筏。
30
是鰥寡孤独外别一种无告穷民,我祇当儿女看来,欲供慈航渡孽海;
於罟擭陷阱中开这条放生大路,愿都把繁华唤起,不留地狱在人间。
这是清代吴恩棠代某县令题扬州济良所联。
是鰥夫、寡妇、孤儿、独夫之外,特别一种哀哀无告的穷苦人民,我祇当他们像自己的儿女一般来看待,想要提供像佛菩萨一样的慈航,普渡眾生过孽海;於网罟、机擭、陷阱等种种人间互相算计、伤害之中,开啟这条放生的大路,希望能把所有繁华都唤醒起来,不要留任何悲惨苦难的地狱在人间。
「鰥」,音ㄍㄨㄢ,指老而无妻的人。
「寡」,指丧夫的妇女。
「孤」,指死去父亲的人。
「独」,指老而无子的人。
「慈航」,佛家称佛以慈悲心度人,使脱离苦海,有如航船之济渡眾生。
「孽海」,指一切孽障。佛家称前世所作的恶果成為今生的障碍為业障,后用以骂人,讹為孽障。
「罟」,音ㄍㄨˇ,网的总称。
「擭」,音ㄏㄨㄛˋ,古代用以捕兽的机槛。
「陷阱」,诱捕野兽的深坑。也比喻陷害人圈套。
清代潘达徵题广州花棣孤儿院联:「好容易吃得一顿饭;莫等閒白了少年头。」惕勉受社会照顾的孤儿要能惜福,并及时努力向上。
有佚名题孤儿院联:「树人兼树木;怜子更怜花。」因為院中有花园,花木扶疏,且办理完善,重视生活教育。
31
佛祖以亿万年作昼,亿万年作夜;
大椿以八千岁為春,八千岁為秋。
这是佚名题峨嵋山洪椿坪联。
佛祖,以亿万年当作白昼,以亿万年当作黑夜;大椿,以八千岁当作一个春季,以八千岁当作一个秋季。
「佛祖」,指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佛。
释迦牟尼佛即佛陀,简译為佛,是人间的觉悟者,自觉觉他觉性圆满。佛已入涅槃──不生不死的境界,所以能以亿万年作昼,亿万年作夜。
在三界的眾生,未了生死前,最短的寿命短到即生即死,最长的寿命长到八万四千劫。在佛眼看来,八万四千劫,也仅剎那而已。
下联出自《庄子‧逍遥游》:「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為春,八千岁為秋。」
庄子引用这棵峨峨千寻、耸立云表的大椿,来和天阴时生在粪土上,看见阳光就枯萎的朝菌,作一强烈的对比。
大椿和朝菌虽然年岁相差悬殊,但只要彼此不以大欲小或以小羡大,那麼就能物任其性、事称其能,各当其务,万物齐同,同入逍遥适志的境界。
因為庄子笔下的大椿如此长龄,古人便用「椿龄」来称人高寿,后又以「椿庭」、「椿府」做為父亲的代称。
这副对联巧妙运用典故,嵌入昼夜春秋四字,推敲联意,疑是信徒為父亲祝寿而布施寺院所题。
洪椿坪,古称千佛庵,清乾隆时峨云禪氏重修,因寺前有大椿古树而易今名。
32
丘壑定禪心,泉水出山独自冷;
烟云空变态,峰峦何处更堪飞。
这是清代郭昆燾题西湖飞来峰下冷泉亭联。
丘壑安定禪心,泉水流出山后,还独自保持清冷;烟云因空变态,还有何处峰峦能继续飞去。
印度高僧慧理登上灵隐寺,见峰岩奇兀,惊叹道:「此天竺灵鷲山之小岭,不知何年飞来?」所以名飞来峰。
明代董其昌(一五五五──一六三六)题冷泉亭联问道:「泉自几时冷起?峰从何处飞来?」郭昆燾的题联以禪机妙答。
清代同治七年,罢官后在杭州讲学的前翰林院编修俞越,一天带著家小到灵隐寺游玩,看到董其昌题的对联。
俞夫人石治棠说:「这副对联所提的问题,相公可否作答?」
俞越说:「这有何难,只需改一字就可以了!」於是题联:「泉自有时冷起;峰从无处飞来。」
夫人石治棠也题联作答:「泉自冷时冷起;峰从飞处飞来。」
次女绣孙看到父母对这副对联兴味浓厚,就凑趣说:「依女儿之见,还不如明明白白地回答说:「泉自禹时冷起;峰从项处飞来。」
俞越一时会意不过来,便问道:「禹乃治水神王,泉自彼时冷起还说得通,但『项处』指的是什麼呢?」
绣孙说:「《史记》不是记载说项羽垓下被围,与虞姬诀别时曾歌:『力拔山兮气盖世』,不是项羽将这座山拔起,这山峰怎麼能飞到这裡来呢?」
33
泉水澹无心,冷暖惟主人翁自觉;
峰峦青未了,去来非佛弟子能言。
这是清代金安清题西湖飞来峰下冷泉亭联。
泉水澹冷,本来出自无心,是冷是暖,只有自己掬饮泉水才能觉知;峰峦青翠无尽,何时飞去、何来飞来,不是佛家弟子,无法说个明白。
「冷暖」,出自唐代希运黄蘗禪师之语:「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主人翁」,唐代瑞严彦和尚(?──八八七)之语,原作「主人公」,指自己。
瑞严彦和尚每天都要自己出声警告自己说:「主人公。」复自答:「在这儿。」「清醒!清醒啊!」希望不要被自己所瞒。
「去来」,是对立的观念,佛家认為把相对的认识捨弃,「无所从来,亦无所去」(《金刚经‧威仪寂静分第二十九》),才可体证不生不灭的涅槃境界,所以说「非佛弟子能言」。
除了董其昌、俞越等人的题联外,更有妙对,融通佛理巧答:
佚名:「泉冷几时?问孤松而不语;峰来何处?输老鹤以长栖。」
杨叔择:「南高峰,北高峰,世事尽儻来,莫问峰来何处?在山泉,出山泉,人心先耐冷,才知泉冷何时。」
赵铁山:「山峰且有飞来悔;泉水偏从冷后传。」
黄霦:「常恐峰来更欲去;不愁泉冷无热时。」
范抡选:「涤热肠,泉是冷好;洁净土,峰特飞来。」
祝庆年:「洗热肠泉是冷;护净土峰故飞。」
升泰:「泉在山中,自是清流甘冷落;峰飞世外,孰从飞处悟来因。」「世出世清一泉水;住无住心半峰云。」
左宗棠:「在山本清,泉自源头冷起;入世皆幻,峰从天外飞来。」
34
山僧活计茶三亩;
渔夫生涯竹一竿。
这副对联见《四朝高僧传》。
山僧只要三亩茶园,就可以维续生命的存在;渔夫只要一根钓竿,就有自足的生涯。
物欲太高,反而患得患失,徒添烦恼,於生存本身并无益处;把物欲降低,心灵才有更大的空间飞翔。
就律制规定,出家人不得私有财產,因為出家人已入非家,当然用不著财產,但佛教却不能没有财產:比丘可以树下坐,林中宿,巖间居,佛教却需要有其中心所在。如果佛教道场有其生產事业,便能自己自足,无求於在俗的居士,且能弘扬法化,普济人群。
学禪,并不单靠坐禪就可达到最高境界,必须要有活一天就修行一天的心意──没有佛作佛行,就不算是禪的生活。所以唐代百丈怀海禪师(七四七──八一四)说:「一日不作,一日不食」,庭园打扫、砍柴、耕田、种茶等云水要务,就是佛法,所以住在山上的禪僧种茶维生,也寄託禪僧佛作佛行的心愿。
茶是禪僧的饮料,也用来供佛。喫茶在丛林裡被仪礼化,成為茶礼。《百丈清规‧卷七》说:「丛林以茶汤為盛礼。」丛林中有茶头,是特别的役僧,专司佛祖灵前献茶及眾生供茶、来客饗茶。
35
卯簷唤客家常饭,
竹院随僧自在茶。
这是宋代陆游〈南堂杂兴〉诗联。
在茅簷下,僧人呼唤客人吃家常饭,在竹院裡,喝僧人煎煮的自在茶。
「卯」,音ㄇㄠˊ,通茅。
「家常饭」,指家中日常的饭菜。
「自在茶」,陆游《剑南诗稿》中註解说:「绍兴初,僧唤客茶各随意多少,谓之自在茶,今遂成俗。」
传说,南朝梁普通八年(五二七)来到中国的达摩祖师(?──五三六),在嵩山少林寺面壁打坐九年期间,时常因打瞌睡而苦恼,於是将自己的眼皮撕下,丢在地上,不久长出绿色植物,将叶子放在热水中煮开饮用,达摩祖师坐禪时就不再打瞌睡了。
唐、宋禪寺僧侣体认到茶有澄神湛虑、畅心怡情、提神醒脑的功能。饮茶使人进入平静、和谐、专心、虔敬、清明的心灵境界,可以做為学禪的助力,因此禪寺普遍设茶堂,禪的理趣结合了茶的特性,对饮茶文化的提昇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宋理宗开庆年间(一二五九),日本佛教高僧大禪师到浙江省餘姚径山寺研究佛学,修业五年,於景定四年(一二六三)回国时,带回蒸碾焙乾研末的抹茶饮法、茶宴及天目茶具,促进了日本茶道的兴起。
日本茶祖村田珠光(一四三二──一五0二)悟出茶禪一味之境,以以「谨敬清寂」為茶道之心,千利休(一五二二──一五九二)改為「和敬清寂」。
36
从来名士能评水,
自古高僧爱斗茶。
这是清代郑板桥诗联。
从来名士就能评出水的来处及高下;自古高僧便爱斗茶以利禪修。
下联「爱」也作「擅」。
古人评水、斗茶(也叫点茶、茗战),注重閒逸与精神境界。
茶的特性,必须依靠好水才能显现出来;好水也能增益茶的味道。古人评水经验的累积,使人们充分认识到好的水质的特徵和產地。
斗茶在五代时已经出现,北宋中期以后,风靡全国,从名流高僧到一般平民,无不以斗茶為乐事。
斗茶最起码的要求是茶末必须浮在水面,而非沉淀在碗底;其次斗茶要比茶色,在茶面泛出的汤花,最好的是纯白色。建盏的胎体较厚,能够长时间保持茶汤的温度,所以碗宜用黑色的建盏。
宋代斗茶用的茶瓶,鼓腹细颈,单柄长流,瓶嘴要呈抛物线状,不能歪斜,瓶嘴末的出水口要圆而小,注汤於茶盏时,水柱要有力,落水点要準,不能有零星滴淋沥不止,否则就会破坏茶面,影响斗茶的艺术效果。
文人士夫讲究品茗、论器、试水的风尚与当时硕学鸿儒谈性论道相為表裡,成為精神风貌的一种写照。
有人说「名寺出好茶」。自古寺庙大都建於名山之上,而庙裡的寺僧除了必须的修行功课之外,也要从事生產劳动,负责种茶、製茶的工作,而在品饮茶叶之餘,往往以诗文来咏茶、评茶。
37
一壶茗茶品禪味;
半榻茶烟养性灵。
这是臺北市木栅某茶坊门联。
泡一壶茗茶,品饮出茶中禪味;半榻茶烟,就足以涵养性灵。
饮茶,最早是在汉代西蜀地方兴起。隋、唐以前人们的「茗饮」是药饮、解渴式的粗放煎饮;到唐、宋及其以后才成為细煎慢啜式的品饮。
茶味即禪味,是中国茶文化中的重要特质,茶与禪合一,透过饮茶,进入平静、和谐、专心、虔敬、清明的心灵境界,所以茶不仅為诗客所慕,也為僧家所爱。
唐宋饮茶时,将茶饼炙烤成深红色,再碾成茶末,拌上葱、薑、橘皮、薄荷、枣、盐等调料煎煮。
因為茶饼煎煮前必须把茶叶碾碎,不容易保持茶叶原有的风味,所以元代以后,条形散茶的瀹饮法开始流行,直接用焙乾的茶叶煎煮,不再加其他调料。
明太祖朱元璋於一三九一年废团茶改為散茶,终结了中国将近六百年饼茶的风骚时代。明代普及炒青绿茶的產製,并发明了以香花及芳香果皮窨製花香茶。
臺湾当今茶品主流是攫取清香、菁华和甘醇喉韵為主的炒青散茶。民间以茶為中心的艺术活动,称為「茶艺」。
茶有著清净纯和、淡朴高洁的美质,虽能给人刺激,使人兴奋,但人们对它是乐而不乱、嗜而敬之的。饮茶使人在冷静中对现实產生反省,在沉思中產生联想,在联想中把自己带到心灵的彼岸。
38
早年读诗知茶苦;
晚岁诵经悟茗香。
近代溥心畬(一八九六──一九六三)自题画室联。
年轻时爱读诗,為诗情所苦,也常為世情所恼,何尝有心领会茶香!总觉得茶味苦涩;待得阅歷多了,年岁有了,能沉静下来诵读佛经,才领悟到喝茶可以清净心魂,使齿颊留芳。
有佚名题联说:「书浓人品逸;心静茶味香。」
涵泳出浓郁的书味,自然能修养出雋逸的人品;拥有清净没有杂念的心境,便能品味出苦后回甘的茶香。
智慧因寻常事理而发生,胸襟由寻常道理而开阔,气象更是从寻常人事中表现,如此方能在书味、茶香中,修养人品、冶炼心情。
有佚名题联:「芳香清意府;疏瀹涤心源。」
这副对联依据唐、顏真卿〈月夜啜茶联句〉诗联:「流华净肌骨,疏瀹涤心源」而改作。
茶可以疏瀹涤洗心灵,在清芳的茶香与雋永的茶味中,使人尘虑暂忘,而在喝茶的当下,完成自我身心的昇华。
佚名集钱起〈效古秋夜长〉;李洞〈赠曹郎牛崇贤所居〉诗句联:
白玉窗中闻落叶;茶鐺影裡煮孤灯。」
孤灯下,闻落叶声,倍增寂寥之感,但诗人以「白玉」写窗,正见窗中人甘於寂寞;孤灯影入茶鐺共煮,正见温热之心因茶而起。
「鐺」,音ㄔㄥ,指古时一种有脚的锅。「茶鐺」用来煎茶。
诸联皆见因為心好,所以茶好、人好、境好。
39
客至莫嫌茶味苦;
僧居惟有菜根香。
某高僧自题僧舍客厅联。
客人来到不要嫌弃茶味苦涩;僧人的居所中只有菜根的清香。
下联首二字有人改作「茅屋」。
生活在矮屋竹篱下、青灯古佛前,儘管清苦,但自有心安理得的悠然、与道同在的陶然。
在苗栗三义见有木匾题刻「菜根香」三个大字,旁并以小字註解道:「菜根有味,茶苦餘甘;人生随缘,喜乐何难。」
咬得菜根,清淡有味,茶韵耐品,回甘在喉;人生能随顺诸缘,喜乐之心常在。
不嫌茶苦的义蕴,有佚名题茶联说:「色到浓时方近苦;味从回处有餘甘。」写茶汤、茶色和茶味,实兼写人生由色悟空,苦处回甘的况味以自励。
坊间多见「菜根香」的字画,在淡淡乏味的菜根中,有著无限真味的存在,自古為人咏颂。
宋代汪信民说:「得常咬菜根,即做百事成。」
黄庭坚(一0四五一一一0五)说:「不可使士大夫一日不知此味,不可使小民一日有此色。」
清代慍寿平借上句题〈蔬果园〉画,提醒士大夫要清廉自守,以民生疾苦為念。
清代郑板桥题四川青城山常道观膳堂联:「扫来竹叶烹茶叶;劈碎松根煮菜根。」
閒扫本体空虚,萎落随缘的竹叶烧茶,已见清幽;又以高洁的松根烹煮菜根,见道观中修道者清简生活,也暗示知识份子自甘恬淡,不与世茍合的坚持。
下联「劈」或作「磨」。
40
心安茅屋稳;
性定菜根香。
这是佚名题精舍联。
心安了,就是住的是茅屋,也觉得安稳无比;性定了,就是吃的是菜根,也觉得十分清香。
这副诗联不只在写生活清苦的现状,更进而道出安贫的原因。
全诗尚有两句:「世事静方见,人情淡始长。」
有禪堂联作:「社修莲品味;性定菜根香。」
自从初祖达摩(?──五九三)指示二祖慧可安心之法,靠自力,不假他人后,唐代临济禪师(?──八六七)也曾对修行者说:「随处做主,立处皆真。」
瑞严彦和尚每天都要自己出声警告自己说:「主人公。」复自答:「在这儿。」又说:「清醒清醒呀!」随时做自己生命的主人。
心安性定,觉知自主性,有了真正的智慧,生命的当下,不论处富贵或贫贱,都能泰然自得。
自从宋代汪信民说:「得常咬菜根即做百事成。」接受艰困生活的磨练,才能成就伟大的事业。后来「菜根香」就成為歷代文士咏讚的主题。
明代洪自诚以《菜根谭》為书名,汇通儒释道三家思想,找寻自我生命安顿之道。
寓居台阳的某义士,住在某山下,自撰门联:「挖来野菜连根煮;拾得茅柴带叶烧。」
挖来连根的野菜,用拾来的茅柴烧煮,淡泊之乐,意在言外。
近代张大千题〈青菜萝卜〉画:「开门学种菜,识得菜根香;撇却荤腥物,澹中滋味长。」
====================待编辑================
作者:
决定
时间:
2010-4-17 14:27
41
千江有水千江月;
万里无云万里天。
这是宋代雷庵正受的诗偈。见《嘉泰普灯录》卷十八。
江裡有水,天上有月,只要千江裡都有水,千江上便都有月;天空有云,云上是天,只要万里天空都无云,那万里天上便都是青天。
原文此两句。有的书写此诗联前尚有二句:「千山共一月,万户尽皆春。」
月如佛性,千江如眾生;江不分大小,有水即有月;人不分贵贱,是人便有佛性。无明烦恼尽去,佛心本性自然显现,所谓「心清水现月;意定天无云。」、「千江水月,如意清妙。」掌管好自己的一颗心,心清意定,那麼良心、道德与真善美的世界俱足。一颗富足的心,无须向外攀缘;不攀缘的心,静定安详,如意清妙。
星云大师认為此诗偈最能表达求法的功能。他说:「我们的心本来像一尘不染的明月,因為种种的造业,使这轮明月,蒙上灰尘。我们求法就是要以佛法的般若智慧,去除我们的愚痴,使我们证得真如自性,就好比朗朗无云的晴天一般,再也没有丝毫的污染,再也没有任何的牵掛。好比明月映在千条江水之中,洁白无瑕,遍照十方。又好像虚空一样,不但没有乌云的遮蔽,也没有白云的沾黏,但是却不妨碍云朵的自由飘游,这就是华严『理事无碍』『事事无碍』的境界。」参见《星云大师演讲集(一)》
42
片月影分千涧水;
孤松声任四时风。
这是宋代僧润〈赠禪客〉诗联。
天际只是一片明月,却能将月影,分别映落在千条的涧水中;山上孤高的松树,任凭四时的清风吹拂,瑟瑟作响。
全诗為:「了妄归真万虑空,河沙凡圣体通同;迷来尽似蛾投焰,悟去皆如鹤出笼。片月影分千涧水;孤松声任四时风。直须密契心心地,休苦劳生睡梦中。」
灵臺的开悟,不管是豁然顿立或薰习渐生,契机往往都在心裡迷失空茫的时候。凡圣同体,飞蛾投焰与灵鹤出笼是迷与悟、凡与圣,两种迥然不同的生命姿态。人人心中自有灵臺,自能有真正身心内外的圆融豁悟,凡圣之别,只在迷悟之间。超凡入圣,须要实修实证,去迷证悟,不要让自己在尘牢关锁、幻梦迷睡中,度过此生。
在凡人的眼中,水就是水,月就是月,松就是松,风就是风,没有其他可能;但在开悟者圆鑑灵照的心中,就算是最平常的事,也能令人耳目一新。千江水月,四时松风,都是大千世界生灭不已的现象,是无常,也是空相,但世间万物,是平常,也是实相,了妄存真,万虑皆空,以无执无繫,不住不滞的心情,任外物自来自去,不会贪念执取,才能直契佛地,无人我之分,随缘自在。
43
佛即是心心即佛;
人能弘道道弘人。
这是佚名题佛寺回文联。
上联典出佛书,复為禪家所主张:
《无量寿经》:「是心作佛,是心是佛。」
人若在心裡不住地想佛,整个心就会充满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心想佛时,佛定会出现,这种心就是佛。
北朝傅翕大士(四七九──五六九)《心王铭》裡说,禪者是「是心是佛,是佛是」、「即心即佛,即佛即心」的,在达摩未传禪法於南朝前,他已经显示悟心成佛的禪意。
唐代马祖道一禪师(?──七八八)也常说:「要相信自心是佛,这心即佛心。」因而大力提倡即心即佛和即心是佛。马祖弟子法常,就是靠著老师的「即心是佛」一句话而大彻大悟。
下联借用《论语‧卫灵公》中,孔子的话:「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去掉「非」字,来强调佛道可使人去惑解缚,不必另外求佛,佛自在我心中。
《论语》原文的意思是说,人能使道发扬光大,不能凭藉道来弘大个人。孔子以人本為中心,主张人必须在生活日用中去实践仁德,才能弘扬人道。
万法唯心造,因此,眾生的无明,多由心病而起,佛法即在对治人的种种心病。一切眾生佛性俱足,皆可发心為善,断除烦恼,证道成佛。禪师更以為道不离日常生活,行住坐卧,一举一动,都有至道存焉,人道的完成,便是佛道的完成。
44
即心即佛,但从彼岸问迷津,渡头宝筏开时,慈航有路;
是色是空,诚向兹山瞻法相,洞口祥云护处,变化无方。
这是清代叶赫实诚题浙江省普陀山前寺联。
人心就是佛心,只从涅槃的彼岸来指点陷溺迷津的人,等到渡头的宝筏啟程后,驾著以大慈心為怀的船帆,就可找到觉路了;是色相都具空性,虔诚地来到这普陀山,瞻仰观世音菩萨的法相,在洞口祥云簇护的地方,显示千变万化的佛法。
「即心即佛」,出自北朝傅翕(?──五六九)《心王铭》。意思是说,不必另外求佛,佛自在我心中。《华严经》诗偈:「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当如是观,心造诸如来。」一切如来,都是由心所造。
「彼岸」,指了脱生死,到达得证正果的涅槃境界。
「迷津」,比喻為烦恼所繫缚而流转於三界六道中的眾生界。
「宝筏」,比喻引导人脱离苦海,到达彼岸的佛法。
「是色是空」,色是妄想所成,在色上要明白空理,无所执著。《般若心经》:「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祥云」,观世音菩萨以大慈心说法,如云覆虚空,普荫一切眾生,使得吉祥。
这副对联,运用经典文字,结合普陀山地景来阐发佛心佛愿,造境清雅。
臺北市景美观音阁佛堂楹联:「佛海无边超苦海;眾生有愿渡慈航。」联旨相似,用字则较為简明易懂。
45
野寺多情留客住;
青山无语看人忙。
这是佚名题青城山银杏阁联。
野寺多情,留住前来礼拜佛祖的香客;青山无语,只是静静地看著眾生奔波忙碌。
这副对联不说寺僧留客,而说野寺留客;不说山景清幽,游人如织,而说游人忙碌。反说正著,十分有趣。
和这副对联相类的有:
佚名题江西泰和郊外茶亭联:「天地有情容我老;江山无语看人忙。」
天地是有情的,容受年华老大的我,在欣赏自然风光中得到安慰;眼前的江山不言不语,只静静看著人忙忙碌碌,来来去去。
风云万幻的人间,既然韶华不為少年留,至少让老去的我,留住与天地相亲相融的情意;為生活奔波赶路,在善心人士奉茶的茶亭裡喝杯茶,暂时止住心头热恼,但不如及时洗心求道,得无上清凉。
有人说:「只要一点美好的心愿,就足以撑起全宇宙的重压。」明代憨山大师(一五四六──一六二三)说:「捨人道无以立佛法。」许下美好心愿,先把人做好,然后始能证悟佛理。
清代纪晓嵐《如是我闻》记载,有孤松庵门联作:「白鸟多情留我住;青山无语看人忙。」「白鸟」对「青山」,造境优美。
清代杨应据题广东罗浮山苏醪联:「小楼容我静;大地任人忙。」
近代曼殊大师(一八八四──一九一八)题普济寺僧舍联:「乾坤容我静,名利任人忙。」
46
大人、大人、大大人,大人功德高昇,昇到三千界天堂,為玉皇上帝高祖盖瓦;
卑职、卑职、卑卑职,卑职罪该万死,死在十八层地狱,替阎王老爷玄孙挖煤。
这是清末佚名题嘲讽官场卑躬屈膝恭维上司者联。
大人、大人、大大人!大人您善待下属,积累无量功德,可以高昇,高昇到三千界天堂之中,為玉皇上帝的高祖盖瓦;卑职、卑职、卑卑职!卑职我罪该万死,只合死了,死了堕入十八层地狱,在十八层地狱之下,替阎王老爷的玄孙挖煤。
清末,州县官署内有佐贰、首领、杂职等助理官吏,统称佐杂。因為官阶卑下,每謁见督抚,卑恭之态,难以形容,有人戏作此联调侃。三千界天堂,已是最高处,他还要祝祷他的大人,昇到玉皇高祖的房顶上去盖瓦;十八层地狱,已低得不能再低,可是他还要到地狱之下去替阎王老爷的玄孙挖煤。这种諂媚阿諛、自我作贱的样子,令人悲怜,但撰联者夸张无比的手法,又令人捧腹。这副对联也作:
「大人、大人、大大人,大人一品高昇,昇到卅六级天宫,与玉皇大帝盖瓦;卑职、卑职、卑卑职,卑职万分该死,死落十八层地狱,為阎王老子挖煤。」
「大人、大人、大大人,高昇,昇到卅六天宫,為太上老君盖瓦;卑职、卑职、卑卑职,该死,死入十八地狱,替夜叉小鬼挖煤。」
47
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
人过大佛寺,寺佛大过人。
客人上「天然居」饮宴,居然就像天上的贵客;游人经过「大佛寺」,看到寺中的佛像比人还大。
传说,乾隆皇帝有次微服出访,来到北京城中「天然居」酒楼,用当句回文的手法,题了上联。本想自对下联,但久思不得,只好下令群臣属对,群臣也对不出来。
后来纪昀经过浙江新昌县郊南明山大佛寺,看到寺中大佛高达丈餘,於是得句,对出下联。
这个对句传到纪昀的家乡献县后,举人张璉认為「寺佛大过人」对「居然天上客」,不够工整,於是重对以下联:
「僧游云隐寺,云隐寺游僧。」
乾隆皇帝另外有个传说:
乾隆皇帝经常巡幸江南,除了欣赏江南美丽的风光之外,也在发掘人才、探访民隐。
有一次,乾隆皇帝在扬州遇到神童阮元,於是出句:
「阮元何故无双耳?」
嘱咐他作对。
面对皇帝,阮元不慌不忙地吟道:
「伊尹从来只一人。」
乾隆接著又出一对:
「十方亭望十方,十方亭上望十方。」
原来当地有一处名胜叫十方亭,登临亭上,四面八方的胜景都可一览无遗。地方上的人士见皇帝用当地名胜為题,一句中又有四个「十方」,不禁為阮元担心。没想到阮元只是稍加思索,脱口便道:
「万岁臺拜万岁,万岁臺前拜万岁。」
又有佚名用庵寺名类迭题联云:「水月庵前观水月;江天寺外看江天。」
48
心关天下苍生,忧乐為怀,便铁马驰疲,也能成佛:
目视手中黄卷,兴亡不管,纵木鱼敲破,何得登仙。
这是当代熊东熬题普陀山普济寺精舍联。
关心天下苍生,以百姓的忧乐為怀,即便是整天骑著战马,疲累奔驰,也能修成佛果;整天看著佛经,不管国家兴亡,纵然把木鱼敲破,也登不了仙界。
「忧乐為怀」,本於《孟子‧梁惠王下》:「忧以天下,乐以天下。」宋代范仲淹〈岳阳楼记〉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黄卷」,指佛经。
在家做济世事业,出家何尝不可以无比愿力,利益大眾?
近代弘一大师说:「学道之人,骨宜刚、气宜柔、志宜大、心宜虚、言宜实。」对日抗战时更说:「念佛不忘救国;救国不忘念佛。」
当代证严法师稟承师训「為佛教,為眾生」,带领慈济人,发挥「慈济情,世界爱。」投入每个灾难的现场,抚慰遭遇不幸人们。
圣严法师以「上求菩提,下化眾生」為悲愿,「提升人的品质,建设人间净土」做為努力的目标。
净空法师学佛五十年,修净土,勤布施,断恶念,体悟「三轮体空」的重要,渡化世人。
星云大师以「弘法利生」為念,提倡「人间佛教」,希望「觉岸同登,渡出迷津攀佛手;世风共整,宣扬正道挽人心。」
台湾出家人担起的是佛陀慈悲济世的志业。
49
浅深绿树藏卯屋;
开落红花荫草篱。
这是明末清初天然和尚(一六0五──一六八五)行书联。
或浅或深的绿荫覆盖的树林,深藏著一间茅屋;或开或落的朵朵红花,映衬著芳草围篱。
茅屋虽被树荫遮掩,但茅屋仍在,有如自性本来清净,只要拨开隐蔽便得。飘落的红花,点缀草地,盛开的红花,含笑围篱,是真实的存在,但度脱生死,证悟不生不灭的空慧,则是佛智。
南朝范縝说:「人生如树花同发,随风而散,或拂帘幌,坠茵席之上;或关篱墙,落粪溷之中。」
下联意象似本於范縝之语,但取意不同。范縝曾著〈神灭论〉,驳斥形亡神在的思想,主张偶然论,否定因果说,独自与眾僧辩难而不屈。
宋代苏軾说:「柳绿花红真面目。」
柳绿油油的,花红艳艳的,好一片美丽的春光,是自自然然、明明白白就在那裡的。山河并大地,都是真理的朗现。
明代洪自诚《菜根谭‧二九一》说:「心地上无风涛,随在皆青山绿水;性天中有化育,触处见鱼跃鳶飞。」
心身能清静安稳,则万象皆春,本性具化育的仁爱,则万物欣然。
「青山绿水」,出自《景德传灯录‧卷二十六‧杭州光庆寺遇安禪师》:「青山绿水,处处分明。」。
「鱼跃鳶飞」,出自《中庸》。儒者澡身浴德,以参天地化育為志,让万物各得其所,自得其乐。
50
诸恶莫作,
眾善奉行。
唐代鸟窠道林禪师告诉白居易(七七二──八四六)之语。见《五灯会元‧卷二》。
所有的恶念都不要起动,所有的善法都要修持。
元和年间,白居易出守杭州时,有次,向鸟窠道林禪师请教:「如何是佛法大意?」
道林禪师回答说:「诸恶莫作,眾善奉行。」
白居易说:「就这样简单吗?这道理连三岁的小孩都知道。」
道林禪师说:「三岁小孩知道,七十岁老翁做不到。」
白居易听了,感到非常惭愧,行礼告退。
此联原自《增一阿含经‧序品》。道林禪师更改一字,后遂通行。
迦叶问道:「什麼样的偈颂能阐发出三十七道品及诸法呢?」
尊者阿难说:「诸恶莫作,诸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诸恶莫作為诸法的根本,由此便衍生出一切善法;因生出善法,所以心意随即清净,便能灭除邪妄颠倒的念想,这才是诸佛所传教义的总括。
佛法重视真知力行,信解行证。佛陀制戒即在於引导眾生去恶行善、破迷起信。
魏晋宋齐时的佛学专重玄谈。达摩西来,特传不立文字的宗门禪,树立面壁九年,终日默然的风范。唐代,不识字的惠能也说万法在人性中,佛向性中作,莫向身外求,强调自修心、自修身、自性自度的法门。
净土行,也是向性中作,忆佛念佛,自净其意;念佛往生,是得道的捷径。
51
诸恶莫作,眾善奉行,已了如来真实意;
四大本空,五蕴非有,是為波罗蜜多心。
这是绍诚题河南开封大悲院联。
所有的恶念都不要起动,所有的善法都要修持,这样就已经了悟如来智慧的真实意义;四大本是真空,五蕴也非实有,能证悟到彼岸的般若妙智,这就是波罗蜜多心。
修行的主要内容,不外净心第一和利他為上。诸恶莫作,即是戒,净心第一;眾善奉行,即是教,利他為上。若能好好的守持「教」和「戒」,就可净化人心,这样社会也祥和,世界的灾难自然就会减少。
诸佛菩萨都因愿力而成佛,礼拜诸佛菩萨,以诸佛菩萨的所行、所修為榜样,也是一种修行。开悟了,还要实证实修,所谓理虽顿悟,事须渐修,借空修有,人人都可和诸佛菩萨一样,得到真实的智慧、波罗蜜多心。
「四大」,指地、水、火、风。四大因缘和合而有,因缘分离而灭。佛家以缘起法论生命的同体共生。
「五蕴」,是色、受、想、行、识。「色」是色法,「受、想、行、识」是心法。
「波罗蜜多」译為度,就是到彼岸的意思。用般若的妙智才可以度脱一切苦厄,到彼岸。
「波罗蜜多心」,波罗蜜多是法,心是比喻,人心是一身的主体,所以是绝对待、超对待的。波罗蜜多心指到彼岸的法是一个绝待的法,没有对待法,超过对待而到绝待的境界上,才是真正如如不动的心。
52
诸行无常一切空;
即是如来大圆觉。
这是唐代玄觉禪师(六六五──七一三)〈永嘉证道歌〉诗联。
世间一切法,因缘和合而有,生灭迁流,自性本空;这就是乘真如之道,由因来果,而成正觉的佛陀广大圆满的智慧。
「行」,迁流。由因缘而生,迁流於三世,叫作有為法,这法数量很多,所以叫「诸行」。
世间一切法,生灭迁流,剎那不位,谓之「无常」。无常有二:一是剎那无常。谓剎那剎那之间,有生、住、异、灭的变化。二是相续无常。谓一期相续之上,有生、住、异、灭四相。
因缘所生之法,「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究竟无实体,所以叫作「空」。
「如来」,佛十德号之一。「如」,真如。乘真如之道,由因来果,而成正觉,谓之如来。
「大圆觉」,广大圆满的觉性,指佛智。佛陀即指能自觉觉他,觉性圆满的觉者。
体会到「诸行无常一切空」的道理,就能证悟「如来大圆觉」的智慧。所有玄觉禪师说:「放四大,莫把捉,寂灭性中随饮啄。诸行无常一切空;即是如来大圆觉。」
〈永嘉证道歌〉以形象生动的语言,颂扬惠能禪宗的顿悟法门。自性即佛性,眾生皆有「藏」,修行要在「顿觉」,重在实证,只知研习经典,积累学问,并不能修成佛果。这篇诗歌对当时僧俗界及后代影响极大。
53
无情岁月增中减;
有味佛法苦后甜。
这是流传民间的佛联。
岁月是无情的,对凡夫而言,年岁不断在增加,相反的,寿命却逐渐减少;佛法是滋味浓釅的,对学道者而言,修行虽然清苦,相反的,却有证悟后法喜充满的甘甜。
寺院中学道者过著极尽简朴的生活:「衣单二斤半,洗脸两把半,吃饭三称念,过堂五观想。」
学道者拥有的衣物,加起来不过二斤半重;洗脸所使用的水,刚好可以弄湿两次脸;吃饭是重要的功课,在一饮一酌间称念观想,藉假修真。
饭后,或禪堂静坐前后要跑香,用以舒鬆筋骨、训练定境及长养威仪。
佛教以大悲、自觉、利他為宗旨。在佛门中,所有的佛菩萨都是从发愿中,成就自己的道业。阿弥陀佛以四十八大愿庄严了西方净土,观世音菩萨救苦救难的十二大愿,地藏王菩萨地狱不空誓不成佛、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眾生度尽方证菩提的大愿。
佛法说:「诸佛以苦為师。」、「当思地狱苦,恒发菩提心。」学道者,以诸佛菩萨為师,胸怀佛法,悲悯眾生,不忧虑年龄的增加,流光的消逝;而要以慈悲喜捨的菩萨心,广结善缘利人天。
做一座桥梁与人方便,化一滴甘露与人解渴,成一棵大树与人乘凉,当一根蜡烛与人光明。一法的成就,除个人善根福德、因缘深厚,尚须加诸时间,方有所成。
54
云深自宿听经鸟;
坡冷长鸣镇钵虯。
明代王元正书赠峨嵋山雷音寺〈解脱稿〉诗联。
白云深处,自然住宿著静听诵经声的鸟儿;在清冷的解脱坡,一直鸣叫的是被镇压在中的龙。
这副诗联紧扣声音来发挥。「云深」「坡冷」,香客罕至,自有山鸟随缘听经,自在飞舞;而偃伏佛,时时长鸣的龙,想要兴云布雨,似乎表露出朝山者勇猛精进,斩断妄念的向道心。
寺名雷音,本自《地藏菩萨本愿经》:「云雷音」。佛身像云,佛说法像雨,佛的声音如雷远震,眾生听了,猛然警悟,生欢喜心。
佛发出的种种声音,都為著感应眾生,随顺叹说妙法,将常在五欲六尘裡染著,业识不断的人心,偃伏在三界本空的佛智禪境裡。佛声佛音,无时无刻不在济度苦难。
传统寺院早晚各敲鐘一百零八下,听说是為地狱受苦的眾生敲响的;佛堂不断的梵唄声,是為人间迷惑的眾生而诵念的。
明代袁子让《游大峨山记》提到,传说峨嵋山白龙洞,从前有妖龙作祟,后来被神僧所制服。
《白蛇传》一书的作者因此附会峨嵋山是被法海和尚镇压在西湖雷峰塔下的白娘子,出身和修行得道的地方。大概因為深山大泽,总有龙蛇出没的关系。王元正诗中被镇压在中的龙,大概也受到传说故事的影响,借用作為文学的象徵笔法。
55
世外人,法无定法,然后知非法法也;
天下事,了犹未了,何妨以不了了之。
这是清末何元普题四川新都宝光寺联。
出家人知道世间法是变化无常的,然后知道非法也是法;天下的事情看似了结,其实因果循环,尚未了结,在时机还没成熟前,何妨暂时把没有了结看做了结了。
释迦牟尼佛也对阿难说:「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
初祖伽叶临终前也告诉二祖阿难说:「法法本来法,无法无非法。何於一法中,有法有非法。」(《传灯录‧卷一》
佛家把一切事物都叫做「法」。事物不是一成不变的,所以说「无定法」。一种事物消失了,就是「非法」,但消失也是事物的一种存在方式,因而也是「法」,所以说「非法法也」。
「了」,了结。了结是有条件的,条件未成熟,不可强求,应听其自然,等到时机成熟再作了结,这就是所谓的「不了了之」。
56
见了便做,做了便放下,了了有何不了?
慧生於觉,觉生於自在,生生还是无生。
这是佚名题成都文殊院宝光寺联。
见了该行的道,便去做了,做好了便放下,斩断一切虚妄执著,有什麼斩不断的呢!智慧生於觉悟,觉悟生於自在心,生起智慧觉悟心,还是无生。
文殊菩萨,侍奉於佛祖的左方,主思智。手裡拿著智慧剑,驾驭狮子,以表示智慧的勇猛精进。他的地位仅次於释迦佛祖,為诸菩萨的首座。祂的道场在五台山。
这副对联。是根据禪宗的十二字真言:「斩无明,断执著,起智慧,证真如」而作,极言佛的智慧。上联说的是「斩无明,断执著」:下联说的是「起智慧,证真如」。
据《六祖坛经》载,五祖弘忍法演大师传顿教及衣钵於六代祖惠能时,道一偈颂:「有情来下种,因地果还生,无情亦无种,无性亦无生。」
对於有情含识的眾生,应播下成佛种子在他们八识心田中,使他们萌生觉悟的芽来接续佛种;眾生因下种於识田因地中,都有下种得果的益处。除非像木石般无情识的死物,无佛性便不能播种;既然无佛性,自然也不期待生成佛果的希望。
所以不要看低自己,每个人都有顿悟的可能,具足的佛性是不分高下的。
57
心田不长无明草;
觉苑长开智慧花。
这是元代石屋清拱禪师〈閒咏‧十二之一〉诗联。
心田洁净不长贪嗔痴三毒的杂草;觉海宽广常开戒定慧的般若妙花。
原诗共八句。首联是:「竞利奔名何足夸,清閒独许老僧家。」
竞相奔求名利,有何可夸的呢?要说清閒当首推山野的僧家。
有云:「富贵如同三更梦;荣华还似九月霜。」富贵荣华不仅如三更梦、九月霜,转瞬即逝。平日要勤修戒定慧三学,息灭贪嗔痴三毒,让心田生长善法,根除恶法,体证「寸心不昧;万法分明」的美好境界。正是明代陆绍珩《醉古堂剑扫‧卷一醒》中所载:「剖去胸中荆棘以便人我往来,是天下第一快活世界。」
有人题写此联,下联改作「觉苑常开自由花。」
这副诗联用正反映衬笔法,也有从此联转出,但全从正面描写者。如祝寿联:「心地静开仁寿镜;福田遍种吉祥花。」书斋联:「心地果栽三岁熟;福田花放四时春。」
自己的真心佛性是宝藏,要靠实证实修,才能春花长开、佛果永结,心裡充满禪悦法喜。
近代冯玉祥(一八八二──一九四八)题杭州市西冷桥畔秋瑾(一八七九──一九0七)墓前望柱联:「丹心应结平权果;碧血常开胜利花。」也从此诗联衍出。
先烈的丹心,终於结出了男女平权的果实;先烈的碧血,终於催开了民主胜利的花朵。
58
寧可永劫受沉沦;
不从诸圣求解脱。
这是唐代石头希迁禪师(七00──七九0)之语。见《传灯录‧卷五》。
寧可生生世世受到沉沦之苦;不向诸圣求取解脱之道。
「解脱」,的梵文是Moksa,指眾生摆脱了烦恼、贪欲、业障等的束缚,不為尘世所累的一种精神自由的宗教境界。
从弘忍、神秀以来,都认為佛性乃是真心、清净心,成佛便是修得这清净心。
百丈怀海(七七九──八0三)以為只要不执著外境,也不执著知解,便是「自由人」。他说:「不求佛,不求知解,垢净情尽,亦不守此无求為是,亦不住尽处,亦不畏地狱缚,不爱天堂乐,一切法不拘,始名為解脱无碍,即身心及一切皆明解脱。」
他不立佛殿,唯树法堂,反映了禪宗对他力信仰、佛祖崇拜的著意否定。并制定〈禪门清规〉,建立禪僧自己的生活方式,使禪宗的体制更加中国化。
怀海的弟子黄蘗希运(七七六──八五六)更强调说:「我此禪宗,从上相承以来,不曾教人求知求解。」禪僧应该是「绝学无為闲道人」。
同為怀海传人的石头希迁也认為修持应落实於此生此世此时此地,不慕圣希贤,不重视自己的永生与否;重视的是先把自己本有的佛智找出来。如果阅藏读经,孜孜不倦,谈及佛法,滔滔不绝,而在日常生活中,仍然住尘生心,这样想要寻求解脱是没有用的。
59
山河天眼裡,
世界法身中。
这是唐代王维〈夏日过青龙寺謁操禪师〉诗联。
山河大地全展在天眼裡,大千世界显现於法身中。
「天眼」,指能见远近内外前后上下之眼。《法苑珠林》:「昔佛在世时,诸弟子中阿那律天眼第一,能见三千大千世界,乃至微细,无幽不睹。」
「法身」,指佛之真身,是无色、无形、庄严而不见,以正法為体而证得的真身。佛身有法身和生身的二身论,以及法身、报身、应身三身论这二种说法。
这副诗联所写以天眼洞察山河大地,认為大千世界即是佛的法身的显现,主要在阐明佛性和色界的关系為一体。
开悟的禪师都认為宇宙万象,处处是佛性的显身,佛性无所不在。宋代洪寿禪师〈闻堕薪有省偈〉:「扑落非他物,纵横不是尘。山河及大地,全露法王身。」空与色、净与秽、凡与圣均是不一又不异,但如果本身缺乏探求法身的心,那麼即使眼睛再观察,也看不到任何东西。如果自己太过骄傲,那麼即使真理摆在眼前,也无法发现真理的存在。
有诗偈云:「山也空来水也空,随缘变现体无穷;青山绿水依然在,為人疑嫉难相容。」,宇宙有虚空的本体,森罗万象才能尽在其中;不疑嫉他人的人,拥有虚空的心灵,才能融摄万有。觉者要能随顺缘生之理,又不被外境迁动心源,精诚专一的修道。
60
心不齐,百跪千拜何益?
意既诚,一杯一主亦香。
这是佚名题某寺庙联。
自心不修持平齐,那麼对诸佛百跪千拜又有何益处?心意既然虔诚,那麼供奉佛前的虽只是一杯茶、一主香也是馨香的。
有云:「心不明来点什麼灯;意不平来诵什麼经。」
人一天当中,无数的念头旋起旋灭,这些念头有善也有恶,有染也有净,也有非善非恶的,礼拜佛前,正可检束心性,将妄念变為净念。如果只以明灯、清香、饮食等供奉佛前,而不能时时观照,自净其意,也是徒劳。
礼佛重在学佛的愿行,而不是空发议论。凡夫谈论佛法的时候,彷彿个个是开悟的圣者,真正境界现前,就跟著境界跑了,所以说:「说时似悟,对境还迷。」
有诗云:「若能转物即如来,春至山花处处开;自有一双慈悲手,摸得人心一样平。」
佛向性中求,莫向身外求。礼佛不单求佛祖庇佑,而是找到本心,以全新的角度去看待事物,能悲智双运,就不会被自己的成见所迷。
有联说:「蠹鱼枉食神僊字;海鸟空知山水音。」
研读经卷,不能领悟神仙的道妙,与蠹鱼无异;倾听山水清音,不能由色悟空,跟海鸟无别。
清凉大师说:「有解无行,增长邪见;有行无解,增长无明。」学佛得过程有信、解、行、证四种方法。否则便像蠹鱼、海鸟一般,身在宝山清境中,却徒然辜负了。
====================待编辑================
作者:
决定
时间:
2010-4-17 14:27
61
白鸟忘机,任林间云去云来,云来云去;
青山无语,看世上花开花落,花落花开。
这是佚名题甘肃兰州五泉山浚源寺联。
白鸟忘了机心,任凭树林间的云朵去了又来,来了又去;青山不发一语,看著世上的花朵开了又落,落了又开。
此联原自明代洪自诚《菜根谭》:「宠辱不惊,閒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清代张英(一六三七──一七0八)题安徽桐城县故居双溪草堂联:「白鸟忘机,看天外云舒云卷;青山不老,任庭前花落花开。」
白鸟忘了机心,看著天上的云朵舒卷自在;青山不曾老去,任凭庭前的花朵落了又开。
近代刘海粟改成「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
《般若心经》说:「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指物质的现象,没有实体即是空。偏执於原本即不是实体的物质现象,人就会自寻烦恼。
《增广昔时贤文》中说:「人情似水分高下;世事如云任卷舒。」水高水下、云来云去、花落花开,都是物质的现象,以平常心看待,对人情冷暖,宠辱去留,坦荡以对,就不会為世态无常所苦。
张英又為草堂题联:「富贵贫贱总难称意,知足即為称意;山水花竹无恒主人,得閒便是主人。」
宋代苏軾说:「江水风月本无常主,閒者便是主人。」需要修持知足的心,才能閒得下来,否则整日栖遑难安,如何享受閒适之乐?
62
意静不随流水转;
心閒还笑白云忙。
这是佚名题峨嵋山洪椿坪千佛寺联。
意果能平静,念头就不会随著流动不止的水转折缠绕;心真能安閒,还会偷笑舒卷不定的白云太忙碌了。
宋代王安石集南朝陈谢贞〈春日閒居〉;王籍〈入若耶溪〉诗句联:「风定花犹落;鸟鸣山更幽。」
风定止不吹,花还是飘落;鸟啁揪鸣啼,山更显幽静。
对联中集句成联,始自王安石。
此联集自不同诗篇,但语意对偶。上句写视觉,乃静中有动;下句写听觉,乃动中有静。全联透过入山客的感官世界,呈现落英繽纷、鸟鸣山幽的美。然而,看到花落而不感到神伤,听到鸟鸣而不感到吵嚷,正是佛家所说:「境由心造」、「万法唯识」的道理。
八月某一天,修行僧问师父:「槿花带露,桐叶舞秋风,如何从其中了悟人生的真实?」
禪师回答说:「不雨花犹落,无风絮自飞。」
不下雨,花仍凋落;没颳风,絮亦飞扬,相对於槿花被深浓的秋露水沾湿,桐叶随猛烈的秋风乱舞,都是秋天的景致。
花开柳绿之时,就已踏向花落絮飞之途了,花落絮飞是必然的结果,秋雨秋风只不过是间接表现这个事实罢了。
人心自然会為无常的世相而动念,先有「犹落」、「自飞」的凄愴不已,再有「不随」、「还笑」的景然醒悟,不忘人性,又超乎人性,这才是大自在。
63
慈悲筏,济人出相思海;
恩爱梯,接人下离恨天。
见明代陆绍珩《醉古堂剑扫‧卷二情》。
以慈悲為筏,济渡人出离相思的孽海;用恩爱筑梯,接引人走下离恨的情天。
人不能免於情爱,有情爱,定有相思,有相思,定有相思不得的离恨,以至相思如海阔,离恨比天高。
眾生藉著佛家予乐拔苦的慈悲宝筏,修菩萨道,将来自六根六尘的意念完全去除成空,心中自然澄净;虽然了解诸法空相的真理,「父母恩深终有别,夫妻义重也分离。人生似鸟同林宿,大限来时各自飞。」更要惜缘、惜福,因為「一日夫妻,百世姻缘;百世修来同船渡,千世修来共枕眠。」以恩爱到白头的善愿,做為走下离恨天的梯子。
清代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回》叙述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见「孽海情天」宫门题联:「厚地高天,堪叹古今情不尽;痴男怨女,可怜风月债难偿。」整部《红楼梦》,曹雪芹营造了一个大观园,做為眾多年轻男女经歷人间情爱的乌托邦,但作者对笔下人物随著情爱必然而起的种种怨懟愁苦,又不能不寄与同情与悲悯。
有言:「情不重不生娑婆,爱不深不会觉悟。」情缠爱缚的心也是出离得度的根苗,所谓「打得念头死,许汝法身活。」所以当代证严法师《静思语》说:「慈悲没有敌人,智慧不起烦恼。」
64
溪声尽是广长舌;
山色岂非清净身?
这是借宋代苏軾〈庐山东林寺偈〉题峨嵋山五观堂联。
如果日夜潺湲的溪声,全是佛陀说法的广长舌:那澄洁如洗的山色,岂不就是佛陀的清净法身吗?
上联第三字,原诗作「便」。
「广长舌」,佛陀三十二相中的一相。《大智度论‧卷八十八》:「二十七:广长舌相。舌广而长,柔软细薄,展之则覆面而至於髮际者。」《法华经‧如来神力品》:「出广长舌,放无量光。」《阿弥陀经》载:释迦佛宣说阿弥陀佛和西方极乐世界功德后,四方上下「恒河沙数诸佛,各於其出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说诚实言。」
「清净身」,指清净不染、光明普照的佛身。语出《华严经》。
苏軾四十九岁时,游江西庐山,夜宿东林寺,听东林常聪禪师(一0二五──一0九一)讲「无情说法」的公案,不太了解。
第二天清晨醒来,苏軾听见了溪流的声音,看见了清净的山色,赋一偈说:「溪声便是广长舌,山色岂非清净身;夜来八万四千偈,他日如何举似人?」
大自然森罗万象都是佛性的显现,都在作「无情说法」。苏軾悟道有得,洋溢著急於告人的欣喜之情,便书写这首诗偈赠给常聪禪师。
北京广安门内报国寺(又名大慈仁寺)大殿联说:「广长舌在无言表;清净身参非色间。」是禪师对苏軾这首诗的普遍反映。
65
溪声毕竟无今古;
山色何曾有是非?
这是清代八指头陀敬安禪师(一八五一──一九一二)〈题天台十甲子老僧坐禪处〉诗联。
潺湲的溪声,毕竟是今古相同的;澄洁的山色,何尝有是非之别呢?
这诗联从苏軾〈庐山东林寺偈〉:「溪声便是广长舌,山色岂非清净身;夜来八万四千偈,他日如何举似人?」前两句转出。借溪声山色本就自足自在,超越今古的时间及人间的是非之外,来颂讚高僧坐禪,以达万虑皆忘的境界。
苏軾的诗把玄妙的佛理和大自然的美景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由於意象生动,在八指头陀之前,已引起许多迴响。
云堂的行和尚读了苏軾的诗后,认為「溪声」、「山色」、「夜来」、「他日」是葛藤,把它去掉,变成「便是广长舌,岂非清净身;八万四千偈,如何举似人?」
有一位正受老人看了,觉得「广长舌」、「清净身」太露相,改成了对联:「溪声八万四千偈;山色如何举似人?」
庵秈和尚看了,摇头说:「『溪声』、『山色』也都不要,若是老僧,只要『嗯』一声足够。」
《五灯会元‧卷六》中记载:证悟禪师举苏軾诗说:「若不到此田,如何有这个消息!」庵元禪师说:「是门外汉耳!」
证悟禪师闻次日晨鐘声,领悟说:「东坡居士太饶舌,声色关中欲透身;溪若是声山是色,无山无水好愁人?」
66
想到非非想,茫然天际白云;
明至无无明,浑矣臺中明月。
见明代陆绍珩《醉古堂剑扫‧卷四灵》。
想到非非想的时候,心灵就像天际覆盖著白云,一片茫然;明白无无明的道理,心灵就像在臺中看到一轮明月,那样浑圆。
「非非想」,指非有想非无想。《楞严经》:「如存不存,若尽不尽,如是一类,名非想非非想处。」「非想」,言非有想。后以「想入非非」,比喻思想的变幻玄虚。
「无无明」,指断灭无明。《般若心经》:「无无明,亦无无明尽。」「无明」,指痴闇之心,体无慧明。又是一切烦恼的异名。
这副对联著重在从修持下功夫。光从空理去作玄想,越想越糊涂;不如实际从体证自性本来清净来契入佛地,圆成佛果。
有联说:「云月相同;溪山各异。」
「云月」,比喻障尘和人心。没被层云遮蔽的月亮就像不被障尘染著的自性,是我们内心的真佛,禪师们对这种境界有种种称呼,如「本来面目」,或者也可说是「本来的风光」、「无位真人」、「父母未生之前」、「天地未分之前」、「主人公」等。
「溪山」,比喻万物的存在,也可说是「诸法」。万物纷陈,各自有不同的形貌声色。
有人说:「佛法虽好,难渡无缘之人。」浑圆的明月自在胸中,修习佛法,多从「无无明」处下功夫,便结下悟道的善缘。
67
慧风扫荡障云尽;
心月孤圆朗中天。
用智慧的清风将障蔽人心的层云扫荡尽净;心中便出现一轮明月像朗照天心一般。
宋代陆游〈排闷〉:「君能洗尽世间念,何处楼臺无月明?」
人如果能运用智慧的力量,把一切障蔽人心的染著完全扫荡乾净,又有什麼地方的月亮不圆明可爱呢?能看得见天心的月亮,那是因為自己心中先有了一轮清朗的月亮的缘故。
「谁家无明月清风」,人人本自具有佛性,人渴望纤尘不染,但人不可能纤尘不染。
六祖惠能的「本来无一物」,否定了所有存在的东西,而认為万物皆空。
苏軾有一首咏叹未曾染色的白绢的诗说:「素紈不画意高哉,倘著丹青堕二来;无一物中无尽藏,有花有月有楼臺。」
以绝对空的「本来无一物」,这种真实体证所修至的纯净的心来观看,当小我和我执以及自私欲念都成空时,就剩下真如的我了。能作如是的观照,就能感受「无尽藏」的意义。
花、月、楼臺的美,都是有极限的;但宇宙所赋予万物的一切,却是无穷无尽的,所以花、月、楼臺的美也是无穷无尽的。
觉悟一切皆空的佛理之后,万象之美仍森罗在眼前。
怀让禪师说:「说似一物即不中。」佛性无从说起,非东西可比拟,甚深难思议,冷暖自知。可知从眼见耳闻中认真修持,但不能执著见闻,才能一直到无所见,无所闻;然后,达到正见正闻的果地。
68
竹密岂妨流水过;
山高那阻野云飞。
这是唐代乐普元安禪师主持的禪堂典菜园劳务园头善静之语。见《景德传灯录》卷二十及《中国禪宗语录大观》。
竹林虽密,岂会妨碍流水通过;山峰虽高,怎能阻止野云飘飞?
有个僧人打算辞别乐普。
乐普问他:「四面是山,你往哪儿去?」
僧人无法应对,乐普限他十日之内作答,如契中旨意才准他离去。
僧人散步菜园中苦思冥想,得园头善静代拟此联作答。乐普為之讚叹善静的高才。
和这副对联相似的有「竹密不妨流水过;山高岂碍白云飞。」「竹密无妨水过;山高不碍云飞。」「长空不碍白云飞;竹密不障活水流。」
萧汉杰题赠白正忠联改作:「窗小能留月;簷低不碍云。」
又有人引此联题窗洞,将上联「能」改作「惟」。
有佚名题庭园联:「窗白能留月;墙低不碍山。」
明代陆绍珩《醉古堂剑扫‧卷五素》:「流水相忘游鱼,游鱼相忘流水,即此便是天机;太空不碍浮云,浮云不碍太空,何处别有佛性。」「相忘」是庄子的修為,「不碍」是佛家的体性。
《金刚经》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心安住在无所住中,便能找到洗心的活水,反观明净的自性,既能欣赏繾綣天际的流云,又不会以幻作真,那麼就好像《永嘉证道歌》所说:「无明实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便是成佛有份了。
69
万古长空;
一朝风月。
这是唐代天柱崇慧大师(七五八──七七九)之语。
万古以来,就如如自在著无边无际的太空;一朝之中,风的流转月的圆缺都含摄在裡面。
《传灯录‧卷四》记载:有人问崇慧大师说:「达摩未来此土时,还有佛法也无?」
崇慧大师反问他说:「未来时且置,即今事作麼生?」
这个人不知如何回答。
崇慧大师说:「万古长空,一朝风月。」
宇宙真理像长空,万古存在;每一个悟道有得的人,像偶尔出现的月色,偶尔吹过的清风。但是月色和清风也是长空的一部分,所以想要修道,只要回到自性,照自己的本分去参悟就是,与达摩已来、未来无关。
万古一朝,一朝万古。宇宙真理,无时不有,无处不在,长空裡有风月的流转圆缺,而风月也不碍长空的如如自在。人本具的佛性,发用时也可以「横遍十方,竖穷三际。」惟有勤修精进的人,才能懂得真正的风月;也唯有能参透长空之美的人,才能做万古的追求。
崇慧大师出牛头一系。祖师牛头山法融禪师(五九四──六五七),為四祖道信大师旁出,人称「牛头禪」,為中国禪宗分派的嚆矢。
牛头宗风,使禪宗老庄化,立「尘空為道本」,主张「於空处显示不空妙性」,明诸法如梦,以休心不起,本来无事為悟,丧我忘情為修。
70
观空有色西江月;
听潮无声南海音。
这是一般家庭观世音佛龕应用联。横披為「大慈大悲」。
观想诸法体性本空,有色相契入佛地的是西江的皓月;倾听潮水妙演圆音,使人悟道的无声之声是南海的佛音。
「南海音」,南海的海潮音。传说观音在普陀山听海潮音而悟道。普陀山是观世音菩萨显灵说法的道场,因地处东南海滨,所以中国人又称观世音菩萨為「南海观世音」、「南海佛祖」。
「观音」,原译為「观世音」,因唐代避太宗李世民的名讳而简称。
《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中记载,观世音菩萨以大慈大悲為德性,身受苦难的人只要念诵祂的名号,「观世音菩萨即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
《佛地经记‧卷七》中说,观音為救度世间眾生,随三界六道的不同需求而显化身相。
眼见耳闻,都是缘起性空,因為缘起的有,自性的空,所以法无定法,实相无相。儘管无声无相,仍需「善观」、「善听」,以苦难做為逆增上缘,一切观自在,空中觉妙諦。
近代明度禪师说:「真正会听的人,要听无声之声;真正会看的人,要看心内的世界。」体证观音的智慧,洞悉世事,时时反求诸己,不要让心在五欲六尘的外境上流转,就不会起惑造业,频生无明烦恼。(参见星云大师《心甘情愿‧不见不闻的世界》)
71
竹影扫尘不动;
月轮穿沼水无痕。
明代洪应明《菜根谭》中引用此语,但只说「古德云」。其实这是唐代雪峰义存禪师之语。
竹子随风摇曳,影子映在臺阶上,,好像扫帚扫地一般,但臺阶上的灰尘并未拂去;月轮穿过池塘,月光照射在水裡,但水面上并没有留下任何痕跡。
这副对联动中有静,显示了禪者虚心应物,悠然忘我,心中一丝不掛的空灵与自由的情境。
唐代大颠禪师注〈心经〉:「不生不灭」,引用此联,但下联「沼」作「海」。
禪师认為即心是本体,只要守住本体,视外物如过客,就能不為所动,保持六根清净。
就投影、出声的万物而言,本身亦无心留声,无意留影。
《菜根谭》中又载:「风来疏竹,风过而竹不留声;雁度寒潭,雁去而潭不留影。故君子事来而心始现,事去而心随空。」
风吹到稀疏的竹林裡时,竹叶沙沙作响,风吹过后,在竹林裡不曾留下一点声音;雁子飞到寒潭的上空时,影子倒映在水中,雁子飞走时,影子也跟著消失无踪了。所以有德的君子,事来心现,事去心空,不会把事情一直放在心上,耿耿於怀。
《禪林句集》云:「雁无留踪之意;水无取影之心。」又云:「雁无留影之心;水无映像之意。」
宇宙自然,随缘起灭,来来去去,不动心也不动情。禪师也示人以不著色象,不留声影来化解為世情缠缚的烦恼,凡事拿得起,放得下,则此心空明,自由自在。
72
日日是好日;
年年是好年。
上联是唐末五代禪宗五宗中,云门宗的创立者文偃(八六四──九四九)对眾开示法要之语。下联為某禪人所对书成,悬掛禪堂。
无论如何,每一天都是美好的日子;只要有心,每一年都是美好的年头。
禪,在某一方面,意指著无念。禪者在念头產生时,也同时从念头裡跳开,当自身完全处在无念的状况下,就能以超然的立场看待时间,捨弃今天是好日子或坏日子的观念,不能有自我中心的想法,禪心所在,日日好日。
禪者行走人间,放旷任运,开悟的心中,不著人我、凡圣、善恶、染净、动静、好坏,儘管万物千差万别,外境千变万化,真理没有不同,即相即真,即心即佛,通贯十方,三界自在。
这副对联流衍出不同的创製:
佚名题:「日日是好日;时时是好时。」
人能放下偏执的邪妄之心,让心灵自在无碍,自能悟今是而觉昨非,无一日不觉美好,无一时不觉美好。
当代圣严法师题:「日日是好日;夜夜是满月。」
圣严法师於民国五十六年(一九六七),第二次至美浓瓔珞关房入关修道,订名為「疑似曹洞默照禪」,并以此联说明其中境界,身在禪中不见禪,心中一片澄净清朗。
能让我们真实拥有的时间只有眼前当下。此时此刻,好好把握,踏实度过,那麼,语默动静,身心都能安然。
73
道在眼前安用觅;
法非心外不须夸。
这是清代何绍基题禪堂联。
道就近在眼前,何须四处驰求,苦心寻觅呢?法并非在心外,不须夸大言说,捕风捉影。
「三界唯心,万法唯识。」法相宗认為,现象世界的一切万物,只是心识和心识所变现出来的世界。
禪宗达摩祖师的四圣句说:「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如果眾生以佛的心量為心量,便能体证圆满无缺的真理。此刻当下,就是圆满佛性的当下。不仅不必向外觅取,更毋需侈言,甚至不必透过种种禪观、持咒、苦修、苦行等,只在世道人情中去领悟佛理。
有和尚问道:「如何是佛?」
法忠禪师回答说:「莫向外边觅。」
又问:「如何是心?」
法忠禪师回答说:「莫向外边寻。」
又问:「如何是道?」
法忠禪师回答说:「莫向外边讨。」
又问:「如何是禪?」
法忠禪师回答说:「莫向外边传。」
一连几个「莫向外边」「觅」、「寻」、「讨」、「传」,是希望修道者回头,返观自身,作内在的追寻。
佚名题书斋联说:「不近人情难学佛;惧妨农事少栽花。」
唐代赵州从禪师问老师南泉禪师:「什麼是道?」
南泉禪师引用马祖禪师的话回答说:「平常心是道?」
道,不仅对参禪,在日常生活之间,秉持平常心,体察人情,从而找到自己所要参悟的道。
74
两手把大地山河捏扁搓圆,洒向空中,毫无色相;
一口将先天祖气咀来嚼去,吞在肚裡,放出光明。
这是清代舒藻题昆明西北玉案山笻竹寺联。
两手把大地山河的陶土,捏扁又搓圆,塑了五百罗汉,把他们的精神洒向空中,不见任何色相的沾滞;五百罗汉受到佛释迦的嘱託,不入涅槃,常住世间,守护佛法,个个表现出一口想将先天佛祖的声气,咀来又嚼去,吞在肚裡,放出光明的大愿。
笻竹寺裡有闻名中外的五百罗汉,造型生动,形态各异,表现出佛法平等,人人皆可成佛的禪宗思想,為清代四川黎广修所雕塑。这副对联既咏讚五百罗汉雕塑的艺术成就,也写佛理。
近代虚云法师据此联改写,题昆明西山华亭寺联说:「两手将山河大地捏扁搓圆,掏碎了遍撒虚空,浑无世相;一棒把千古孽魔打死救活,唤醒来放入微尘,共作道场。」
「孽魔」,在此指蒙蔽人心的种种恋知恋觉,必须荡尽从前恋知恋觉,才能还见自家本来面目,即禪师所说;「大死一番,大活现成。」
虚云法师有次不慎被开水烫到,茶杯打破,作诗偈说:「杯子扑落地,响声明沥沥;虚空粉碎也,狂心当下息。」有天晚上放香时,张开眼睛一看,忽见大光明如同白昼,内外洞彻。
在「虚空粉碎」、「内外洞彻」的开悟中,本心空寂,清净无依,一切了然,大放光明。
75
不俗是仙骨;
多情乃佛心。
这是广州白云山能仁寺联。
不俗,是仙骨的本质;多情,乃佛心的体性。
只要不俗,辞却人间的纷扰,超越尘环,就具有仙人的风骨;只因多情,济助世上眾生,与乐拔苦,就因為佛家的慈悲心。
清代任颐(一八四0──一八九六)行书对联改上联「是」為「即」。
十方一切的佛之所以成佛,都因不捨眾生,以大悲心為体,与乐拔苦,广度所有胎、卵、湿、化各类的眾生,最后才达到功德圆满的。佛心表现出的是「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愿行,使眾生离苦得乐。
臺北市景美观音阁佛堂引《华严经》句联:「不為自己求安乐,但愿眾生的得离苦。」
古德云:「万事可忘,难忘者慈航度眾;千般易淡,未淡者禪心一段。」
学佛的目的,就是在慈悲发愿,普济眾生的。这样的「多情」,想要修学像佛菩萨一样广大的心量。
臺北市华阴街普济寺大雄宝殿联:「愿眾生发无上心,作优婆夷、优婆塞;祈我佛赐无边福,与善男子、善女人。」
「优婆夷、优婆塞」,指在家的女性弟子、在家的男性弟子。
日本密教祖师空海大师说:「不要制止风,愿将此身化為风;不要制止雨,愿将此身化為雨。」
生命裡风雨不断,苦难多有,但修道者以无上的心发愿,努力将心中的阳光唤起,產生与苦难同在的勇气,也在难忘慈航度眾的胸怀中,体现多情的佛心。
76
窗静鸟窥禪,心是主人身是客;
山虚风落叶,天漫绝顶海漫根。
这是江云龙题江苏南通白云庵联。
窗外一片寂静,鸟儿好像在窥视禪机,要知心才是主人,身只是宾客;山间虚空,才能听任流转的风吹落树叶,天幕漫佈著山的巔峰,海潮漫佈在山的脚下。
这副对联以景寓理,在静虚的当下,万物各安其位,各现真境,在天地丰美的声色中,含藏妙悟的契机,能自己作主,不攀外缘,所遇都能带来无上的清净心。
佚名题甘肃兰州白塔寺联:「剪一片白云补衲;邀半轮明月看经。」
佚名题池亭联:「心清水现月;意定天无云。」
有云可剪来补衲,无云因心意专定;心清则圆月自现,半轮亦无碍看经。万缘随顺,种种欣悦,何暇感叹瞬息缘灭!
清高宗题天津盘山盘谷寺联:「虚窗不碍疏还密;洁径何妨静以深。」
窗口虚空,所以能欣赏到疏密有致的林景;小径洁清,何妨通向幽静邃深的园景。
清高宗又题北平潭柘寺联:「竹秀石奇参妙道;水流云在示真藏。」
竹秀、石奇,水流、云在,或动或静的景致,在修行人的眼裡,都能参悟妙道,示现真藏;生活百感,人生千境,随时都能自我作主,处处心安。
77
片竹孤云窥色相,悟来大道无多事;
长溪皓月即禪心,勘破机关总是空。
这是臺湾臺南竹溪寺嵌名联。
片生竹丛,孤飞浮云,窥探世间色相,参悟后,处处都是大道所在,没有多餘无谓的事;长溪漫漫,皓月皎皎,就像清净的禪心,勘破人心种种机关,一切都会幻灭成空。
臺南竹溪寺尚有嵌寺名佳联:
「溪流环古剎;竹影绕禪房。」
溪流环著古剎奔逸;竹影绕著禪房摇曳。
「慈云焕彩光瀛岛;胜地鐘灵萃竹溪。」
观音的大悲心,救苦救难,有如慈云,焕发出庇荫眾生的光彩,照耀著瀛岛;这是个名胜宝地,鐘毓灵秀,萃集在竹溪。
另有一嵌「法相」、「观音」,彰明竹溪寺宗主,并阐发佛理妙境的佳联:
「法相法云何,形槁木,心死灰,斯之护法;观音观自在,水上鸥,花间露,作如是观。」
法相,到底宗法什麼呢?形如槁木,心似死灰,寂寞无情,这才是所护持的万法的真义;观音能内观自在的清净心,像水上的鸥鸟,花间的清露,人间情缘瞬时起灭,都要作如是的观想。
「槁木死灰」,槁枯的朽木与陈久的冷灰,比喻寂寞无情。语出《庄子‧齐物论》:「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
这四副竹溪寺的嵌名联,描绘当地清幽的地景中,兼寓佛慧,讚颂佛德,并抒发佛理妙境,写来十分高明。
78
藤杖一条,提得起才放得下;
禪门两扇,看不破则打不开。
这是张树德题山西寿阳报恩寺联。
手中一条藤杖,只是悟道的工具,要先提得起,才放得下;禪堂两扇大门,是生死的关头,要是看不破,就打不开。
禪师施教,就地取材,拂子、拄杖,都是教学的工具。禪宗「不立文字,直指本心」,当禪理以心传心、不落言詮时,禪师的沟通符号就用拂子、拄杖,或用竹篦、棒子、喝声、茶、猫等等来表达。
「藤杖」,是拄杖的一种。拄杖代表禪师的地位、尊严,凡是正式场合,拄杖是少不了的,上堂开讲更有多种作用,有时当作对问题寻求解答的讯息,佛法的玄奥,透过拄杖来传递,但拄杖并不是禪。
禪师参禪、打坐、入定等功课有一个共同目标,就是勘破生死。禪师在面对生死问题时,表现得特别洒脱自如。
有弟子问灵云志勤禪师说:「如何得出离生老病死?」
志勤禪师说:「青山原不动,浮云任去来。」
生死是任何生命有机体不能免除的情境,随个体而存在,必须面对、承担,非人力所能出离,所以随它去吧。
有人问大随法真禪师:「生死到来时怎麼办?」
法真禪师说:「遇茶吃茶,遇饭吃饭。」
禪宗只讲生前,不讲死后。高僧因為开悟,平服了个人一切恐怖,远离颠倒,万缘放下,所以能看透生死关,坦然以对。
79
试问世间人,有几个知道饭是米煮;
请看座上佛,亦不过识得田自心来。
这是张凤篪题四川新都宝光寺联。
试问世间人们,有几个人知道碗裡的饭是如何由田裡的米,栽植收成煮熟的;请看座上诸佛如何证得佛的果位,也不过识得福德慧业,自心田修行证悟而来。
佛家以「心田」喻人心。人心有善恶种子随缘滋长,如田地生长五穀般,人若努力行善,人生就会像田中收穫丰硕般,充满福慧。
当代证严法师《清水之爱‧愿力并行建慧业》中说:「有志则不懈怠,有愿则力量大。」「唯有发大愿,立大志,让愿力并行,才能爱有限的生命中,建立福德慧业。」
有僧人问总印禪师说:「究竟什麼是三宝?」
总印禪师说:「稻子、麦子、豆子!」
唐代马祖道一禪师说:「夫求法者应无所求,心外无别佛,佛外不别心,不取善不捨恶,净秽两边俱不依怙。」
「佛、法、僧」三宝之所以為「宝」,正是因為求法者不再计较宝不宝,自己本性就是宝,自己本身就是真佛。
清代何绍基集顏鲁公《争座位帖》字联云:「身修天爵乐无比;心有菩提香益清。」
能存养扩充孟子「仁义忠信,乐善不倦」,人人本具的善性天爵,自是尊贵无比;得证悟佛家「发菩提心,修菩萨行」,在福慧双修的菩萨道场中修行,更显清香。
80
休作恁麼猜,小牯牛何曾有影;
会得来个意,柏树子随处生春。
这是佚名题云南宾川寂光寺联。
不要作这样的猜想,小牯牛何尝有什麼影子;会得祖师西来意,柏树子随处都生出禪机春意。
「小牯牛」,比喻人的本性、真心。
《菩提达摩无心论》说:「大道无相,為接鹿而见形。」
大道没有什麼形相,但又要靠世俗的形相来显示。禪的本质,是看入自己生命本性的艺术;禪宗的教学方法,是要学人悟道,明心见性;悟,并没有什麼神秘之处,只是法尔如然的清净时刻而已;禪师也只不过是一位善意的导师而已。
禪须自悟,说而未说。「小牯牛」、「柏树子」,都只是象徵本性、真心的符号,只是禪师在有人问禪意时,拿当下恰巧看到的东西来示眾。用以假修真的手法,从「有」到「无」,又从「无」到「有」,都要学人觉知道在平常,自度度他。所以五祖弘忍大师说:「不识本心,学法无益。」
以牛说法,原自《庄子‧养生主》。禪师亦常借用牛来示眾,如山灵右禪师、百丈怀海禪师等。而廓庵禪师绘写「十牛图」,用以象徵求道的过程,广為世传,惜真跡已失,今有十五世纪周文的仿本。
僧人问赵州和尚说:「如何是祖师西来意?」
赵州和尚说:「庭前柏树子。」
「祖师西来意」,亦即禪意,领悟禪意不在嘴边,不在心上,时空情境无时无处不可契入,朗朗自在,生机蓬勃。
====================待编辑================
欢迎光临 槐花公社 (http://huaihuagongshe.com/)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