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花公社
标题:
贺兼南搜集解读绥宁古旧对联选/简体字版/42副
[打印本页]
作者:
决定
时间:
2010-6-4 16:04
标题:
贺兼南搜集解读绥宁古旧对联选/简体字版/42副
转自:绿洲BBS
作者:贺兼南
===============================
一、贺兼南搜集解读高登山普照寺古对联(10副)
湖南省绥宁县联民乡高登山普照寺是高山绝顶上的一座石柱石梁石枋石檩石椽石瓦石墙古寺,始建于康熙三十九年(=公元1700年)。历代不断补修,众多粗大的石柱上,还镌刻着不同年代留下的副副楹联。寺内的有些对联早已消失,好在老同事、联民乡中学黄慧敏老校长尚存有极其珍贵的资料,使得后人能看到普照寺的全部对联。
1.01 绥宁县联民乡高登山普照寺山门大柱正面联
高恩齐北阙▲平平平仄仄
普育并南天▲仄仄仄平平
北阙:宫殿北门楼,臣子朝奏处,后用为禁宫或朝廷的别称。如宋朝陆游《西郊》有“七十辞北阙,五亩寄西郊。”
1.02 绥宁县联民乡高登山普照寺山门大柱对面联
喜入山门神气爽▲仄仄平平平仄仄
恶登禅院胆心寒▲仄平平仄仄平平
禅:梵语“禅那”(意为“静思”)的省称,泛指有关佛教的事物。如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有“中有禅房一所,内置祇洹精舍。”(禅音蝉,不音缮)
1.03 绥宁县联民乡高登山普照寺前殿大柱正面联
权衡人物昭千古▲平平平仄平平仄
扶助纲常亘万年▲平仄平平仄仄平
1.04 绥宁县联民乡高登山普照寺前殿大柱对面联
一剑停车轴▲仄仄平平仄
单刀劈恶奸▲平平仄仄平
1.05 绥宁县联民乡高登山普照寺正殿外柱正面联
彰瘅有准钦灵感▲平仄仄仄平平仄
赏罚无私戴德威▲仄仄平平仄仄平
“罚”为入声属仄,“瘅”虽有平去两读,但此“瘅”意为“憎”,为去声,属仄。硬视为“借音对”也很勉强,但有“并行语相对”为之增色。
1.06 绥宁县联民乡高登山普照寺正殿外柱对面联
应祈求风调雨顺▲仄平平平平仄仄
施惠泽国泰民安▲平仄仄仄仄平平
虽有失对处,但有“相对加自对”为全联增色。
1.07 绥宁县联民乡高登山普照寺正殿正柱正面联
高建祇园宽眼界▲平仄平平平仄仄
登斯胜地谅心惊▲平平仄仄仄平平
祇园:佛教始祖释迦牟尼与僧徒停居处,泛指佛寺。如唐朝白居易《长庆集•题东武丘寺六韵》有“祇园入渐深。”
1.08 绥宁县联民乡高登山普照寺正殿正柱对面联
万善复修高登普照▲仄仄仄平平平仄仄
两县首士武攸绥宁▲仄仄仄仄仄平平平
要将形容词“善”理解为名词“善人”非常勉强。姑且这样理解,但也还有平仄失调问题存在。
武攸:指古代的武冈。1952年2月,武冈北部另设为洞口县。洞口的岩头、堆上等地古代属武冈,更早的隋唐也曾属武攸县。
1.09 绥宁县联民乡高登山普照寺正殿内柱正面联
普护绥阳常锡福▲仄仄平平平仄仄
照临会武永蒙庥▲仄平仄仄仄平平
上联的两个动作“护”“锡”发自同一被省缺的施事主体,而下联的两个动作“临”“蒙”却是发自不同的两个被省缺的施事主体——有点意思。
锡:与,赐给。《公羊传•庄公元年》:“王使荣叔来锡桓公命,锡者何?赐也。”
蒙庥:受到庇护。蒙,受;庥,庇。如清朝冯桂芬《吴氏节孝祠记》有“闾里赞德,子孙蒙庥也。”
1.10 绥宁县联民乡高登山普照寺后殿东神台(助国明王殿)对联
助国建奇功功垂万古▲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
明王施厚泽泽遍群生▲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助国”字面意思当为“辅助国政”,则“助”字为动词;与之对应的“明王”字面意思当为“圣明之王”,则“明”字为形容词。显然“明”同“助”不对仗。只有将“明”作动词看,将“明王”理解为“了解君王”,才能让“助”字同“明”字在词性和意义上都对仗。上联中的“明王”当然不是“了解君王”的意思。这样就只好勉强视其为“借(借义)对”了。
明王殿对联连同牌匾已失多年,幸赖黄慧敏老先生凭儿时的记忆得以保存,今特录以传世。
作者:
决定
时间:
2010-6-4 16:05
二、贺兼南搜集解读关峡苗族乡大园古寨对联/14副(比)
大园是绥宁县关峡乡的一个古苗寨,历史悠久,文化深远,千百年的古墓古宅,留下了一些不可多得的对联。下面录入了14副古联,其中第十三副是“嘉庆癸亥冬月”(=公元1803年12月)李光璇祝贺大园杨培槐入学的贺联,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
据说,大园古宅内最近有几副木牌古联失窃,下面所录的对联中有两副(第七副和第八副)的下联已不存在。另外,已经完整记录下来了的12副中,也有几副对联的木牌实物已经丢失。这就更显得录入了的对联的珍贵。
这14副对联由兼南与关峡苗族乡老校长杨荣生老同学共同搜集、记录。
2.01 关峡乡大园古寨大荣山宋代紫金光禄大夫杨光裕墓的碑柱对联
溯本源都梁赤水▲仄仄平平平仄仄
分支派莳竹荣山▲平平仄仄仄平平
都梁:今天的湖南城步北部古属都梁(南部是古绥宁的地盘,不属都梁)。西汉时属都梁侯国,魏晋时称武冈,南朝梁代称武强,随末称武攸(县城设在今城步儒林镇),唐朝又称武冈,到宋初才把县城从今儒林镇迁到今武冈城,但仍辖其地。直到明朝,才从绥宁与武冈各划出一些地盘组建城步县。古代的“都梁赤水”位于今天的城步北部的沙坊。郦道元《水经注》:“资水……东北经邵陵郡武冈县南,县分都梁之所置也。……县西有小山,……悉生兰草,绿叶紫茎……俗称兰为都梁,山因以号,县受名焉。”
莳竹:绥宁县。绥宁于宋朝时的神宗元丰四年(公元1081)首次设县于莳竹,取名莳竹县。但因山民造反,赶走县长多年,宋哲宗崇宁二年(1103年)朝廷为“绥之以宁”而改“莳竹县”为“绥宁县”。
2.02 李鑑祝大园杨进禄母亲李夫人七十大寿对联
莱彩堂中袖扬五色▲仄仄平平,仄平仄仄
瑶池洞口日纪千年▲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莱彩:古孝子典型老莱子的彩色衣服。相传春秋时期楚国的老莱子侍奉父母极孝,自己都七十岁了,还穿着五彩衣服做些婴儿游戏以娱悦年迈的双亲。后人此以为孝养父母亲的典故。如明朝高明《琵琶记•高堂称寿》有“要将莱彩欢亲意,且戴儒冠尽子情。”明朝通复《送朱人远入蜀省觐》有“郡楼花早发,莱彩正宜春。”
瑶池:传说中昆仑山上西王母的居地。《穆天子传•卷三》:“天子觞西王母于瑶池之上。”唐太宗《帝京篇•序》有“丰镐可游,何必瑶池之上乎?”元朝关汉卿《裴度还带•第四折》有“瑶池谪降玉天仙。” “瑶池”常被后人用作祝女寿之词。
2.03 杨承林祝大园杨进禄的母亲李夫人七十大寿对联
一片贞心方玉洁▲仄仄平平平仄仄
千般苦节拟冰清▲平平仄仄仄平平
2.04 李维桢父子祝大园杨进禄的母亲李夫人七十大寿对联
且喜萱堂荣昼锦▲仄仄平平平仄仄
伫看兰芽喷天香▲仄仄平平仄平平
萱堂:毛传《诗•卫风•伯兮》:“焉得谖草,言树之背(背=北)。”古制,北堂为主妇居室。后因以“萱堂”指母亲的居室,并借以指母亲。如宋朝叶梦得《再任后遣模归按视石林》有“白发萱堂上,孩儿更共怀。”清朝李渔《奈何天•误相》有“前有萱堂,后有红娘。”
昼锦:《汉书•项籍传》载秦末项羽入关后有人劝他留居关中,而项羽却思归江东,曰:“富贵不归故乡,如衣锦夜行。”后人即以此为典称富贵还乡为“衣锦昼行”,省作“昼锦”。如《北史•毛鸿宾传》有“此以昼锦荣卿也。”前蜀贯休《送友人及第后归台州》有“嫖姚留不住,昼锦已归迟。”宋朝宋祁《寄题相台太尉韩公昼锦堂》有“瑞节前驱昼锦身,堂成署榜示州民。”清朝吴伟业《项王庙》有“凄凉思昼锦,遗恨在彭城。”
兰芽:兰的嫩芽。常比喻子弟挺秀。如南朝梁代刘孝绰《答何记室》有“兰芽隐陈叶,荻苗抽故丛。”清朝全祖望《庆历五先生书院记》有“再世兰芽,陔南弗替。”
2.05 陈嘉绳祝大园杨进禄的母亲李夫人七十大寿对联
婺宿流辉年臻七秩▲仄仄平平,平平仄仄
萱花吐秀寿跻千秋▲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婺:婺女,星宿名,即女宿。又名须女,务女。《史记•天官书》有“婺女,其北织女。”司马贞索隐:“务女。《广雅》云‘须女谓之务女,是也。一作“婺”。’”
臻:到;达到。《诗•邶风•泉水》:“遄臻于卫。”毛传:“遄,疾;臻,至。”晋朝葛洪《抱朴子•审举》有“唐虞所以能臻巍巍之功者,实赖股肱之良也。”唐朝欧阳詹《太原旅怀呈薛十八侍御齐十二奉礼》有“眼见寒序臻,坐送秋光除。”
七秩:七十岁(古以十年为一秩)。唐朝白居易《七年元日对酒》有“年开第七秩,屈指几多人。”
萱花:指代母亲。如明朝汤显祖《牡丹亭•训女》有“祝萱花椿树,虽则是子生迟暮,守得见这蟠桃熟。”
跻:升登,达到。《易•震》:“跻于九陵。”孔颖达疏:“跻,升也。”如三国魏曹植《应诏诗》有“西跻关谷,或降或升。”唐朝韩愈《顺宗实录五》有“以皇帝天资仁孝,日跻圣敬。”明朝方孝孺《菊趣轩记》有“使数千里之民,乐生循礼,跻乎仁寿之域。”
2.06 杨昌溢等祝大园杨进禄的母亲李夫人七十大寿对联
德岳荆洲陶太母▲仄仄平平平仄仄
寿同南岳魏夫人▲仄平平仄仄平平
陶太母:当指晋朝陶侃的母亲“陶母”湛氏。“陶母”以剪发待宾的典故流传于世。
魏夫人:晋朝魏舒之女华存。幼时好道慕仙,后托剑化形而去,被封为南岳夫人。后有人又把她奉为花神之首。如唐朝杜甫《望岳》有“恭闻魏夫人,群仙夹翱翔。”清朝俞樾《曲园杂纂•十二月花神歌议》有“南岳魏夫人为女仙中最贵者……今故以魏夫人为总领群花之神,万紫千红归其统摄。”
“南岳夫人”似乎并非以“长寿”闻名。
2.07 某某祝大园杨进禄的母亲李夫人七十大寿祝寿对联(缺下联)
海屋呈祥筹添五百▲仄仄平平,平平仄仄
海屋、筹添:宋朝苏轼《东坡志林•三老语》:“尝有三老人相遇,或问之年……一人曰:‘海水变桑田时,吾辄下一筹,尔(迩)来吾筹已满十间屋。’”原谓长寿,后以“海屋筹添”为祝寿之词。如元朝沈禧《一枝花•寿人八十》有“庄庭椿老枝偏盛,海屋筹添数倍增。”明朝无名氏《鸣凤记•严嵩庆寿》有“看海屋筹添,旭日云高。”亦省作“海屋”。如明朝吴承恩《寿金月艇六十障词》有“北斗摇辉,指灵云于海屋。”
2.08 某某某祝大园先辈杨进禄的母亲李夫人七十大寿对联(缺下联)
母德无疆蟠桃徧缀▲仄仄平平,平平仄仄
蟠桃:神话中的仙桃、寿桃。如宋朝张孝祥《水调歌头•为时传之寿》有“蟠桃未熟,千岁容与且人间。”清朝黄遵宪《车驾驻开封府》有“诸侯香草方毡幕,西母蟠桃又绮筵。”
徧biàn:同“遍”字
2.09 李述光贺大园杨进福新厦落成对联
天近彩云连紫极▲平仄仄平平仄仄
堂开东阁引青阳▲平平平仄仄平平
紫极:星名。借指帝王的宫殿或天上仙人居所。如唐朝吴兢《贞观政要•论纳谏》有“陛下高居紫极,宁济苍生。”唐朝吴筠《游仙诗》有“高升紫极上,宴此玄都岑。”清朝唐孙华《进呈御览诗一百韵》有“紫极三辰正,黄图九域清。”
东阁:宰相款待宾客的地方。如宋朝苏轼《九日次韵王巩》有“闻道郎君闭东阁,且容老子上南楼。”元朝王实甫《西厢记•二本•二折》有“今日个东阁玳瑁筵,煞强如西厢和月等。”
青阳:指春天。《尸子•仁意》:“春为青阳,夏为朱明。”如《汉书•礼乐志》有“青阳开动,根荄ɡāi以遂。”唐朝潘孟阳《元日和布泽》有“青阳初应律,苍玉正临轩。”明朝何景明《发京邑》有“青阳蔼废墟,春气感鸣禽。”
2.10 李常麒等贺大园杨进福新厦落成对联
瑞霭鳣堂江山聚秀▲仄仄平平,平平仄仄
祥呈雀第斗宿联辉▲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瑞霭:吉祥之云气。如唐朝杨巨源《春日奉献圣寿无疆词》有“瑞霭方呈赏,暄风本配仁。”宋朝赵长卿《浣溪沙》有“金兽喷香瑞霭氛,夜凉如水酒醺醺。”元朝王恽《木兰花慢》有“和气一家瑞霭,慈颜九十柔仪。”
鳣shàn堂:《后汉书•杨震传》:“后有冠雀衔三鳣鱼,飞集讲堂前,都讲取鱼进曰:‘蛇鳣者,卿大夫服之象也。数三者,法三台也。先生自此升矣。’”后因称讲学之所为“鳣堂”。如宋朝朱熹《奉和公济兄留周宾之句》有“鳣堂偶休闲,鸡黍聊从容。”宋朝楼钥《通交代徐教授启》有“典鳣堂之教,获与交承。”清朝王端履《重论文斋笔录》有“校罢诗书延爱日,鳣堂春酒颂三多。”(鳣有平仄两音,在本联中,迁就其另读,暂标为平声。但现代应读仄声shàn,在这个词语中,鳣就是鳝:鳝鱼的鳝、黄鳝的鳝。)
斗宿:.天上的星宿。南斗(共六星)和北斗(七星),古人都有称斗宿的。如北周庾信《周柱国大将军长孙俭神道碑》有“身图斗宿,面绕枢星。”宋朝何薳wěi《春渚纪闻•歙山斗星砚》有“布列如斗宿状,辅星在焉。因目之为斗星砚。”
2.11 杨昌孝贺大园杨进福新厦落成对联
风咏关雎化行母教▲平仄平平,仄平仄仄
雅歌燕翼佑启孙谋▲仄平仄仄,仄仄平平
关雎:《诗•周南•关雎序》:“《关雎》,后妃之德也。风之始也,所以风天下而正夫妇也。”《后汉书•皇后纪序》:“故康王晚期,《关雎》作讽。”后人常用此篇名作典指代后妃、淑女、谐偶、淑德或诗歌。现代研究者则有人认为是写上层社会男女恋爱的作品。在这副对联中,是以关雎指代正统的诗歌、正统的教材。如清朝陈廷焯《白雨斋词话》有“率尔操觚ɡū,扬扬得意,不自知可耻。此《关雎》所以不作,此郑声所以盈天下也。”
化行:教化施行。如《汉书•王莽传上》有“是以三年之间,化行如神。”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有 “周宏正奉赞大猷,化行都邑,学徒千余,实为盛美。”唐朝韩愈《韩府君墓志铭》有“为桂州长史,化行南方。”
母教:语出汉朝刘向《列女传•邹孟轲母》:“孟子之母,教化列分。处子择艺,使从大伦。子学不进,断机示焉。子遂成德,为当世冠。”后以“母教”称母亲对于子女的教育。如清朝刘大櫆kuí《卢氏二母传》有“夫自古贤人修士之生,盖必有母教云。”
燕翼、孙谋:《诗•大雅•文王有声》:“武王岂不仕,诒厥孙谋,以燕翼子。”毛传:“燕,安;翼,敬也。”孔颖达疏:“思得泽及后人,故遗传其所以顺天下之谋,以安敬事之子孙。”陈奂传疏:“诒,遗也……言武王以安敬之谋遗其孙子也。”后以“燕翼”谓善为子孙后代谋划。如东汉朝蔡邕《郡掾吏张玄祠堂碑铭》有“笃垂余庆,贻此燕翼。邈矣遗孙,用怀多福。”宋朝陈师道《代贺生皇子表》有“承列圣之丕绪,方怀燕翼之思;以百姓而为心,宜有子孙之福。”清朝钱谦益《父约封文林郎赠征仕郎刑科给事中制》有“凡此象贤之美,谁非燕翼之诒?”◆ 以“孙谋”作为为子孙筹划典故。如唐朝王维《裴仆射济州遗爱碑》有“为其身计,保乎忠贞,将为孙谋,贻以清白。”宋朝黄庭坚《神宗皇帝挽词》有“孙谋开二圣,末命对三灵。
2.12 李维桢贺大园杨进福再婚对联
画栋雕梁堂开燕贺▲仄仄平平,平平仄仄
紫箫玉笛弦续鸾胶▲仄平仄仄,平仄平平
燕贺:祝贺。如唐朝杜甫《奉贺阳城郡王太夫人恩命加邓国太夫人》有“紫诰鸾回纸,清朝燕贺人。”清朝朱之瑜《与安东守约书》有“贤契茂明进盛,芳春百卉,故举此以为燕贺。”
续弦:本义是把弓弩上或琴瑟上已断了的弦重新连接好,后人常用以借指再娶。因为古人以琴瑟喻夫妇,故谓丧妻曰断弦,再娶曰续弦。如明朝沈鲸《双珠记•处分后事》有“我新丧偶,尚未续弦。”周立波《暴风骤雨•二•八》有“我媳妇死了,他们不给我续弦。”
鸾胶:据《海内十洲记•凤麟洲》载,西海中有凤麟洲,多仙家,煮凤喙麟角合煎作膏,能续弓弩已断之弦,名续弦胶,亦称“鸾胶”。后多用以比喻续娶后妻。如五代刘兼《秋夕书怀呈戎州郎中》有“鸾胶处处难寻觅,断尽相思寸寸肠。”清朝金捧阊《守一斋笔记•龙虎山道童》有“﹝刘侍郎﹞丧耦,欲续鸾胶,闻裴抚女贤且美,议婚。”郁达夫《无题•一》有“一自苏卿羁海上,鸾胶原易续心弦。”
2.13 李光璇嘉庆癸亥冬月贺大园杨培槐入学对联
学冠雕龙龙文推独步▲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
才征吐凤凤翥庆高飞▲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嘉庆癸亥冬月:清朝嘉庆癸亥年十一月,相当于公元1803年12月。
雕龙:南朝梁代刘勰的文学理论杰作《文心雕龙》。
独步:独一无二;无与伦比。如佚名《慎子•外篇》有“﹝蔺相如﹞谓慎子曰:‘人谓秦王如虎,不可触也,仆已摩其顶,拍其肩矣。’慎子曰:‘善哉,先生天下之独步也。’”《后汉书•逸民传•戴良》有“我若仲尼长东鲁,大禹出西羌,独步天下,谁与为偶!”现代徐迟《牡丹》有“有名的花旦黄赛陂,唱得珠圆玉润,独步一时。”
吐凤:《西京杂记》:“雄(扬雄)著《太玄经》,梦吐凤凰,集《玄》之上。”后因以“吐凤”称颂文才或文字之美。如唐朝王勃《干元殿颂•序》有“词庭吐凤,玩鸟迹于春黉hónɡ”《旧唐书•文苑传序》有“门罗吐凤之才,人擅握蛇之价。”宋朝吴曾《能改斋漫录•事实》有“二赋人间真吐凤,五年溪上不警鸥。”
2.14 杨焕凤杨焕和大院院墙鳌头对联
祥云栖栋宇▲平平平仄仄
佳气满门兰▲平仄仄平平
栖:居住;停留。如《庄子•山木》有“夫丰狐文豹,栖于山林,伏于岩穴,静也。”《史记•苏秦列传》有“越王句践栖于会稽。”晋朝陶潜《丙辰岁八月中于下潠田舍获》有“遥谢荷蓧diào翁,聊得从君栖。”
兰:通“栏”。如《汉书•王莽传中》有“又置奴婢之市,与牛马同兰。”颜师古注:“兰,谓遮兰之,若牛马兰圈也。”《后汉书•东夷传•夫馀》:“复徙于马兰,马亦如之。”李贤注:“兰即栏也。”
作者:
决定
时间:
2010-6-4 16:05
三、湖南省绥宁县其他地区古旧对联/18副(比)
绥宁县除了高登山和大园寨以外,还有许多地方保存了古旧对联。有些是刻在石柱上的,有些是做在砖墙上的、有的是雕在木牌上的,有的是流传在口头上的……。兼南翻山越岭访古问今,拂尘披沙,抠泥除垢,,终于搜集到了一些对联资料。
3.01 绥宁县水口乡原贺氏宗祠大门对联
贺兼南走访多位贺氏年高族人,确证了全联文字。
四明狂客家声远▲仄平平仄平平仄
一代儒宗世泽长▲仄仄平平仄仄平
作为七言律句,非重要音节上的“四”拗而当句“狂”救。对仗比较工整。
四明狂客:贺姓显贵之一唐朝集贤殿学士、太子宾客、秘书监贺知章(今浙江绍兴人),晚年请求还乡为道士,自号“四明狂客”。(四明:今浙江四明山。《三才图会•四明山图考》:“四明山者,天台之委也……道书称第九洞天,峰凡二百八十二,中有芙蓉峰,刻汉隶‘四明山心’四字。其山四穴如天窗,隔山通日月星辰之光,故曰‘四明’。”)
一代儒宗:贺姓显贵之一晋朝侍御史贺循,为当时朝中一代儒宗。唐朝房玄龄等《晋书》:“朝廷疑滞皆咨之于循,循辄以经礼而对。为当世儒宗。”
3.02 绥宁县黄土矿乡原彭氏宗祠大门对联
绥宁二中退休教师彭秀忠老先生提供,
贺兼南又从另一些彭氏族人处印证了全联文字。
柱史宗风开骏业▲仄仄平平平仄仄
淮阳世泽启鸿图▲平平仄仄仄平平
标准的七言律句,工整。
柱史:周朝掌管殿柱之下的事务并且经常侍立于殿柱之下的侍御官,也称为“柱下史”。据传,远古颛顼帝的玄孙陆终氏的第三子名叫篯铿,被尧帝封于彭城(在今江苏铜山),因其道可祖,世称彭祖,年八百岁,以长寿著称,在商朝时担任“守藏史”,在周朝担任 “柱下史”。钱、彭诸姓都是“柱下史”篯铿的后代。
淮阳:汉朝时淮阳的阳夏彭宣官至大司空,为彭姓显贵之一。
3.03 绥宁县黄土矿乡原刘氏宗祠大门对联
绥宁二中退休教师刘天良老主任提供
贺兼南从《刘氏族谱•祠图》中印证了全联文字。
大哉尧宗根深叶茂▲仄平平平平平仄仄
皇矣汉祖源远流长▲平仄仄仄平仄平平
有“当句自对”成份,全联近于工对。
尧宗、汉祖:古传刘姓之宗源于上古尧帝,显于汉高祖刘邦。
3.04 绥宁县黄土矿乡清代贡生彭天芳宅第大门对联
绥宁二中退休教师彭秀忠老先生提供
竹淡山清莺巢凤阁▲仄仄平平,平平仄仄
池深水碧鲤跃龙门▲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对仗工整,符合马蹄格联律。“当句自对”更使对联增色。字间透出宅主成名后的欣喜。
3.05 绥宁县水口乡悟道山原南岳行宫门联
绥宁县原第六、第七中学校长贺全禄老先生提供。
悟明心上地▲仄平平仄仄
道见性中天▲仄仄仄平平
悟者,思考领悟;道者,述说表白。思则心灵明通,说则性情显现。全联富寓哲理。
3.06 绥宁县水口乡原三角庙庙门对联(嵌字)
绥宁县原第六、第七中学校长贺全禄老先生提供
水平桥稳架往那边去▲仄平平仄,仄仄仄平仄
口是心非拿进这里来▲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
平仄稍有不谐,但“当句自对”为之增色,且语意双关,道破玄机,寓庄于谐,不可多得。
水口乡内古以两水汇合后的总出口名水口。三角庙正处在境内闻名的菖蒲江与兰芷溪两水汇合处的河磡上,这一位置,正是“水口”一词的实地所指(更远的年代,地名“水口”是指此水下游与曲溪水的汇合处,即今彭家下行公路过滩的地方)。在三角庙的庙门对联中嵌入“水口”二字,非常贴切。
水:联中“水”指汇合于原水口三角庙前的菖蒲江与兰芷溪两水。
口:联中“口”语意双关,一为“人的嘴”,二为“两水汇合后的总出口”。(就对仗而言,用的是“借对”中的“借义对”。)
3.07 绥宁县黄土矿乡袁氏始祖妣墓的碑柱对联
绥宁二中退休干部刘天良老主任提供
源自泰和丁发千万▲平仄仄平平仄平仄
坐镇莳竹户分十三▲仄平仄仄仄平仄平
《广韵》中同一意义的“镇”字有平声去声两种读音,此处按平声标注。如果“丁发”改“发丁”,“户分”改“分户”则更合联律。
泰和:江西泰和县。
莳竹:湖南绥宁县古称莳竹县。
十三:绥宁民间称此坟所属的袁氏支派为“十三户袁家”。
3.08 绥宁县黄土矿乡袁氏始祖妣墓的外柱对联
绥宁二中退休教师刘天良老主任提供
蝼蚁含泥绕坟冢龙蟠虎踞▲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
乌鸦伏地开吉穴马鬣牛眠▲平平仄仄平仄仄,仄仄平平
关于此坟,民间广有“蚁冢”、“鸦穴”传说。
“马鬣”虽不同“龙蟠”、“牛眠”对仗,但“马”与“龙”、“牛”均对仗,而“虎”与“牛”、“龙”亦均对仗,形成“当句自对”格局,因而全联对仗似宽实工。但是“冢”字平仄不谐。
3.09 绥宁县瓦屋塘乡小坳亭灵官殿东门对联
灵光无私尊严可畏▲平平平平,平平仄仄
神功丕应庙貌重新▲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仄稍有不谐
3.10 绥宁县瓦屋塘乡小坳亭灵官殿西门对联
永作一方之保障▲仄仄仄平平仄仄
默佑四序以平安▲仄仄仄仄仄平平
平仄稍有不谐
3.11 绥宁县黄桑乡上堡pù村忠勇寺对联
为国捐躯留得忠名扬斯堡▲仄仄平平,平仄平平平平仄
永垂不朽惟凭英爽答熙朝▲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如果算作对联,则不合基本要求的地方较多。但还是收集了它,因为今天(2009.6.30),它所依附的原载体早已消失了。
3.12 绥宁县黄土矿乡唐家村下桐溪朝阳寺石塔对联
智慧无边光暗室▲仄仄平平平仄仄
空劫以前证法缘▲平仄仄平仄仄平
多处不合对联基本要求。
3.13 绥宁县水口乡原中国茶山抗日阵亡烈士墓对联
雪峰山抗日会战第四方面军司令王耀武1945年作
绥宁县教师进修学校退休教师莫盛丰老先生提供
无奈茶山埋尸骨▲平仄平平平平仄
且凭蒲水吊忠魂▲仄平平仄仄平平
兼南自忖:“尸”字是否为仄声字“烈(或义或壮……)”字之误?
3.14 绥宁县瓦屋塘乡黄家团朴园大门对联:
兼南于2008年10月28日在朴园发现的这副楹联,疑为国民党元老于右任所作。
朴园是一座砖墙院落,大门的石质门额上刻有以下繁体文字:
右一竖行,从上到下是五个小规格的阴文草书汉字:“民国卅四年”。
中一横行,从右到左是两个特大号的阴文草书汉字:“樸園”。
左一竖行,从上到下是两个小规格的阴文草书汉字:“右任”。
石质门柱上镌刻的楹联也是同一笔迹的阴文草书汉字。
楹联的下联左下旁刻有两个小规格阴文草书款识字:“右任”。
楹联是:
朴茂重千古▲仄仄仄平仄
园花香四时▲平平平仄平
民国卅四年:公元1945年。
兼南自忖:“花(原件中是花,而不是华)”似可换成“华”,以成“借对”
3.15 绥宁县瓦屋塘乡黄家团适生堂大门对联:
石柱上所刻楹联是阴文行楷汉字
衡门堪自适▲平平平仄仄
泌水足吾生▲仄仄仄平平
单就平仄而言,上下联都是标准的五言律句。
3.16 绥宁县瓦屋塘乡黄家团食力轩左院门对联:
砖柱上所刻楹联是双勾楷体字,但是年深日久,雨水浸润,笔画缺损,字迹模糊,隐约难辨。
安分身无辱▲平平平平仄
守己心自宽▲仄仄平仄平
联意甚佳,但是音律欠谐
3.17 绥宁县黄土矿乡一带流传的地名嵌字对联
根据黄土矿乡教师刘荣兴老同学口述整理
和尚敲木鱼太庵敲回小庵▲平仄平仄平,仄平平平仄平
棒姬打铜锣上冲打到下冲▲仄平仄平平,仄平仄仄仄平
本联有“两句相对”加“各句自对”之巧。但不讲究平仄。
和尚:和尚岩,山名,今黄土矿乡大安源后山,西邻瓦屋乡。
木鱼:木鱼山,山名,在今黄土矿乡牛栏冲村。
太庵:太安,大安,地名,今黄土矿乡大安村,又称红星、太塆冲 。《广雅》:“太,大也。”
小庵:小安,地名,今黄土矿乡小安村,又称小塆。
棒姬:棒姬哈,地名,今黄土矿乡同乐村村委会所在地。因图方便,“姬”也写做“吉”,但读音有别,“姬”字普通话读音(机)与土话读音是协调的,“吉”字普通话读音(急)与土话读音不协调。
铜锣:铜锣山,山名,在今黄土矿乡同乐村。“铜锣山”的“铜锣luó”今写做了“同乐lè”
上冲、下冲:今黄土矿乡大安源村内两个地名。
3.18 绥宁县黄土矿乡袁家村清代进士袁宝彝绥宁地名嵌字征对对联
征联的出句流传已久:
穿蓑衣上补子由苦力而来▲平平平,仄仄仄,平仄仄平平
很明显,这是用下联征求上联。下联妙在其中“蓑衣”、“苦力”、“补子”同时运用了谐音双关修辞法,而“穿”字为语义双关(一为“越”,二为“披”),从而使全句具有三重含义:
①“穿越蓑衣塘后再登上这堡子岭,须从苦力冲来。”“蓑衣”、“苦力”、“补子”这三个词分别代表了当时从绥北往绥南的官家驿道南北分段处前后紧密相连的三个重要地方的地名“蓑衣塘”、“苦力冲”、“堡子岭”,而且苦力冲在中间,由蓑衣塘登堡子岭,途中必经苦力冲。(“堡子岭”即“鋪子岭”,意为“设有驿站的山岭”。)
②“穿越蓑衣塘后再到达这山路陡险,越往上走越艰难的堡子岭,是苦力坚持才登上来的。”
③“穿(披)蓑衣的百姓成为上补(補)子的官员的变化,是苦力争取得来的”。“蓑衣”是古代农民的雨衣,“穿蓑衣”的含意就是“当百姓”。堡子岭的‘堡’字,自古以来县人一直读“铺”(20世纪80年代以后,一些人“长字读一截”,象把“莳竹”的“莳”读成“时”一样,把“堡”读成了“保”),古时候“堡子岭”也写作“鋪子岭”(鋪:驿站);而“鋪”“補(补)”两字形近、音近。袁氏就巧妙地以谐音方法给“堡子”赋于“補(补)子”的含义。“补子”又叫“补褂”,始于明代盛于清朝,是补缀在官服的前胸和后背上的表示官职品级的徽饰(文官绣鸟,武官绣兽)。衣上缀补子,又称“绱补子”、“上补子”,意思就是“做官”。由“穿蓑衣”到“上补子”,表示身份地位发生了巨大变化,要实现这种变化,自然非下“苦力”不可。
此联句巧妙处在此,难对处也在此。兼南认为近于绝对。20世纪县人的那次征联活动,所得应征联句不很理想。所以:19世纪留下的这一征对的下联还在等着21世纪的县人对出比较理想的上联来。
作者:
菜青虫
时间:
2010-7-7 16:24
看的很辛苦
欢迎光临 槐花公社 (http://huaihuagongshe.com/)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