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花公社

标题: 浙江·温州书院对联集锦 [打印本页]

作者: 放电    时间: 2012-7-11 09:46
标题: 浙江·温州书院对联集锦
本帖最后由 放电 于 2012-7-11 09:51 编辑

罗山书院

  罗山书院,位于浙江温州市瓯海区永兴镇。清光绪七年(1881),永嘉场癝贡生张仲虎、癝生陈峋、癝生张高黼、癝生张廷庆和生员王肇纶等地方有识之士认为:永嘉府(温州市区)有东山、鹿城、中山等书院,然永场(强)距之五十里,少有往之深造者,毕业者更微。家乡地瘠民贫,生计匮乏,实乃教育之衰。欲富民,必兴教。故倡议在“永兴堡”西南隅“永场社仓”前之余址上建设书院。此举深得当时五品衔知永嘉场事程云骥之赏识,并取得温州知府的重视和支持,同时得到张静芗、司马先等两位县令的响应。书院工程终以民办官助之措,竣工于光绪九年(1883)。永嘉场与大罗山接壤,气势雄伟,灵秀所钟,故取名“罗山书院”。书院大门门楣上悬挂着书有“罗山书院”四个隶书大字的匾额,门对为“高士恒栖沧海曲,好山多在永嘉场”,皆为程云骥所题。程尚在大堂后屏书有朱熹《白鹿洞书院记》全文,字大如拳,刚健雄浑,功力非浅。书院聘任之主讲皆为社会之大儒。史载,清光绪十七年(1891年),集史学家、哲学家、政治家和教育家于一身的瑞安名儒陈黻宸(介石)先生在罗山书院主持讲学。因陈学术造诣高深,教导有方,其门下县试上榜、留洋者众。故罗山书院“学风寝盛,百里知之”。

高士恒栖苍海曲;
好山多在永嘉场。

  • 清代程云骥题大门
  

中山书院


  中山书院,位于浙江永嘉。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知府李琬以修复东山书院所余经费建成。设有头门、二门,讲堂楼房7间,名精勤堂,为师徒讲会肄业之所,并礼文昌。左、右楼房共15间,分名修道堂、大雅堂,为生徒息宿地。占地10.2亩,共有房舍60余间,且具亭池之胜,时人认为可与省城书院相媲美。教学重永嘉事功经世之学。温州所属“五县之士弦诵其中,旁及他郡,向风而至”。咸丰三年(1853)巡道庆廉改修道堂为肄经堂,仿省城诂经精舍程式,以经义诗赋课士。同治间选拔优秀者专开肄经一班,标榜“通经致用”,“以培养人才为急”。孙诒让曾就学其中,“每试即冠军”。主持书院者习称掌教,嘉庆后多由巡抚聘请,故有在省遥领,并不到院任事者。著名学者孙希旦、胡敬、林鹗、王棻等曾任掌教。另置副讲主,批阅文字,辨析疑义;择学徒之优者任堂长,督视课艺勤惰;置司事,管理院内事务。光绪二十七年(1901)改为温州府学堂。光绪《永嘉县志》刻有“中山书院图”。故址在今温州六中。

吾人歌咏唱康乐;
自古江山说永嘉。

  • 李石农题康乐堂
  

会文书院

  会文书院,位于浙江平阳雁荡山中。又名会邱书院。宋元祐年间薛昌等读书于浦源南雁荡山麓广严庵,继而陈经正、陈经邦史弟读书于此,建会文阁。陈经邦《会文阁记》曰:“阁告成,凿沼于其前,开圃于其侧,环山屏列于左右,带水绕于东西。”后来周行己、许景衡等俱于此处讲学著书,深得伊洛渊源。朱熹任浙东茶盐提举,与徒来游,累日尽欢,醉笔题“会文书院”四字。清光绪十三年(1887),地方绅士重建院舍。

秋月照人,春风坐我;
青山当户,白云过庭。

  • 佚名题会文书院
伊洛微言持敬始;
永嘉前辈读书多。

  • 孙衣言题会文书院
前良翰,后端彦,予何人哉;
上棂星,下碧溪,今犹昔也。

  • 吴承志题会文书院
不分新旧唯求异;
兼爱自他所谓公。

  • 清代宋恕题会文书院


愚溪书院
  愚溪书院,位于浙江瑞安集云山,创办于清末。

两汉经师通德里;
一区精舍武彝山。

  • 清代孙依言题愚溪书院
 合高密紫阳为师,门户不争汉宋;
振君举水心之学,人物重见乾淳。

  • 清代孙锵鸣题愚溪书院

其它主要书院简介
  

浮沚书院

    位于浙江温州。宋大观三年(1109)周行己因曾师事程颐罢官归家而筑。周行己《浮沚集·浮沚记》曰:“僦室浮光山之下古西射堂之遗址,蕞然小洲,缭以勺水。予观吾生若沤,起灭不常;若萍,去留无止。于是名之曰浮沚。其西为阁,名曰沤阁;其东为轩,名曰萍轩;其北为室,名曰桴室;其南引舟而渡,名曰筏渡。”招收生徒,传习洛、关之学。   

梅溪书院

    位于浙江乐清。宋绍兴十四年(1144)王十朋(谥忠文)建于城东隅。受业者以百数,且多为知名人士。后曾名“王忠文祠”,仍有诸生肄业其中。明隆庆年间知县胡用兵重建。清雍正六年(1728)知县唐传铨移建于城西长春道院。正栋祭王十朋,侧建五老堂为叙语之所,旁两大房为藏经阁,另有厨房3间,静修斋9舍,讲堂1厅,供师徒用膳、居息、会文讲业。讲堂壁间书朱熹《梅溪集亭》、赞扬王十朋德业文章。膏火充足。嘉庆三年(1798)知县李珍改修大门,八年知县倪本毅建文昌阁。此后规模渐大,并设董事若干,以资监督。同治元年(1862)院舍被毁。三年由董事刘书年等捐建,恢复原貌,延请名师各以所长教授诸生。著名山长有:拔贡陈舜咨,善古文诗词;教谕张振夔,善治经;举人王旬宣,以风节相砥励;举人蔡保东、以文才名而长于骈体;户部陈黻宸,长于史,两度主讲;司马黄鼎瑞,工诗。山长屡易,教学趋势亦变。从游之众,院舍恒充塞。时县境内通经明史者,多出自门下。民国后,改为高等小学毕业生补习学校。光绪《乐清县志》有梅溪书院全图。   

宗晦书院

 位于浙江乐清。宋邑人汤建(字达可,学者称艺堂先生)始建于东皋山麓,初名艺堂书院。乾道年间朱熹曾讲学于此。咸淳年中(约1270)邑令郑滁孙改建,易名“宗晦”,内祀朱熹像及邑侯焦千之,聘乡先生胡子实教授。胡精于“四书”,讲解详明,深契学旨,学者翕然拜他为师。元代续办,明代废。   

永嘉书院

 位于浙江温州。宋淳祐十年(1250)浙西提刑王致元(1193-1257,字任道,永嘉人)等建。中奉先圣燕居像,东室祀伊洛诸子,西室祀乡先贤。每月朔日,请乡先生主讲席。知州赵师籛于书堂巷建渊源坊,以表彰王致远建书院培育人才之功。元至元三十一年(1294)郡守夏若水重建讲室四斋。清代废。   

岱山书院

    位于浙江永嘉。宋咸淳九年(1273)里人魏榘等请于郡守刘黻而建。刘黻捐公币以助,且岁减酒息钱。请乡先生许定正席,乡之人士得以藏修息游其间。黄震作《岱山书院记》叙其经过。元至元三十年(1293)盐场官徐应举、朱许芳迁院于高亭。后至元二年(1336)州判官许广大兴建,设颜渊像,给富九都沙涨涂田以供祀事。明代圮。   

东山书院

    位于浙江永嘉。原为北宋皇祐间王开祖讲学之所,生徒常数百人。明嘉靖间始有书院之称,曾毁于飓风。嘉靖三十一年(1552)知府龚秉德重建。清雍正十年(1732)巡道芮复传移建于城东南积谷山麓谢灵运故迹,傍山筑舍,依石为门,有讲常廨舍为肄业地。前绘谢灵运像,内祀王开祖,左建文昌阁。后因资费不足,一度“弦诵无闻”,“上不复笈”。乾隆二十四年(1759)巡道徐绵、知府李琬、知县崔锡相继重修,增置涂田,筹措膏火之资,重延名师主讲席,“两郡之士负笈来游者日益众”,至舍宇不足以容,又以余资另建中山书院。教学重永嘉事功经世之学。生徒多来自温属各县。主持书院者称掌教,由绅士就地方素有文望者遴选。另置副主讲,批阅文字,辨析疑义;并择学徒之优者置堂长,督视课艺勤惰;置司事,管理院内事务。清代陆汝钦、孙扩图、张振夔、孙锵鸣、王棻等曾任主讲。曾刊刻《叶水心先生文集》29卷,流布远迩。同治二年(1863)月课遂废。乾隆《温州府志》刻有“东山书院图”。   

心极书院

    位于浙江瑞安。崇泰乡仙岩原有宋陈傅良读书处,薛瑄(季宣)曾访之。明嘉靖三十三年(1554)知县刘畿访得遗址重建。门匾“陈止斋先生祠”,内为堂3间,匾题“心极书院”,令学生朱绰、秦激辈读书。其中,择春秋二仲上辛日恭修祀事,每于政暇率僚友学官弟子诣书院讲明正学,“山野之民莫不领乐睹盛事”(黄思亲《心极书院记》)。后废。   

鹿城书院

    位于浙江温州。明弘治十三年(1500)知府邓淮建。有堂若干间,中祀先贤程颢、程颐、朱熹、张栻,旁祀乡先儒从二程朱张者共23人。辟馆舍若干间,为学生所居。学规仿白鹿洞书院。一时生徒蜂拥而至。后因燹,仅存数椽。万历十六年(1588)知府卫承芳重建。清乾隆二十年(1755)知府俞文漪率众重修建讲堂,命府学教授王执玉兼长教事,规制一新。   

龙湖书院

    位于浙江平阳。清乾隆三十一年(1766),知县何子祥创建,定有章程,每年招全县生童文理明晰者三十人为“内肄业”,住院学习。每月“会课三次”,每三月“季考”一次,冬月季考甄别一次,其文理荒谬者遣归,于来年春天“考补”。此种管理方式较为罕见。咸丰年间,因兵火停废。同治初年,知县余丽元兴复书院,重订院规、章程,延名师讲学,集诸生数十人肄业其中。公余则常至书院,“相与商榷文艺,为诸生劝学”。三年(1864)离任,因作箴言留别,教诸生为学、为文之法。   

金鳌书院

    位于浙江乐清。清嘉庆十二年(1807)邑人郑瑞云、戈印清建于金鳌山,始称文昌阁私塾。二十四年郑甑山扩建院舍,定名金鳌书院。郑任山长,另聘陈舜咨为讲席,后即由陈任山长兼讲席,远近学子,纷来就读。咸丰三年(1853)院舍毁于台风,七年陈纲堂重加修建,并捐田数百亩,陈自任山长兼讲席。光绪二十六年(1900)起,山长屡易,但主讲者均为归邑留日学生高性朴。学生亦由初创时20多人增至40-50人。三十三年迁至白象寺二圣阁,改称白象乡初级第一国民小学。今为北白象镇中心小学。




欢迎光临 槐花公社 (http://huaihuagongshe.com/)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