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码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     

槐花公社123

搜索
楼主: 决定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 联话福州

[复制链接]
163#
 楼主| 发表于 2010-9-3 00:54:39 | 只看该作者
联话兔耳山


  酒味冲天,香飘兔耳石亦醉
  乡情遍地,古酿农家人皆春

   
  这是闽侯兔耳山酿酒节的对联。

   
  兔耳山在闽侯双龙浦口,从福州市区往永泰方向,约40分钟车程。   


  双龙村过去叫“龙湖”,可以想象当年这里应是藏龙卧虎的所在。   

  双龙古村落以“七池八巷九道头”的布局,停泊在大樟溪,也就是榕江北岸。沿溪是一排郁郁葱葱的大榕树,有诗赞道:“水村山郭几人家,十里榕荫夹道遮”。漫步榕阴村道,就像走进了历史。小小的龙湖村,在180多年前,就建有两家书院:“榕江书院”和“龙湖书院”(后来叫邦基书院),文化的根底之深厚可见一斑。   

  九条石板铺就的巷道,从古榕掩映的大樟溪,延入寻常百姓家。从道头肩回一担担清清的溪水,滋润着古村老厝乡民的平静生活。而古朴温馨的“双龙澡堂”,由竖石条围起来的露天汤池,给村民的则是老辈子传下来的涤荡身心的清爽。   

  领略了颇有沈从文笔下边城韵味的古村,就一个大石板道头乘船,沿大樟溪向上游进发。

  兔耳山景区是个比较特别的地方。漫步古村是它的人文序幕,乘船畅游大樟溪是它的精彩过场。沿溪两岸青山如画,杉林苍翠,竹影潇湘。水上渔舟挂网忙,岸边苍鹭似等闲。在天清水清的溪面游览,养眼、涤耳、清肺、洗心……   

  “柔橹数声过,船疑天上坐”,一会儿,靠上了南岸。岸上,就是兔耳山景区的“主题公园”了。

    沿着种满橄榄、芭蕉、紫薇、白薇、白玉兰、三角梅的泥土路,经过一片番薯地、一片桃林、一亩方塘。塘边是鸡鸭羊狗觅食,水下是大鱼小虾的乐园。特别是“曲项向天歌”的鹅们,威风凛凛、气宇轩昂地大声喧哗,很是热闹,一派田园风光。   

  走进群山之间一块盆地,就是“生活服务区”了。这里陈列有石磨、石臼、风车、锄头、草耙、蓑衣……梁柱间四处挂着玉米棒子。在这里可以看到乡村生活的缩影,还有机会品尝自己动手磨浆做的福州风味小吃锅边。

    兔耳山属青云山一脉,山清水秀。山间小道,由竹、木、水管和水泥组合,稍加修饰,在密密小树中穿行,在溪水旁蜿蜒,在岩石间跳跃,在陡崖上攀升,不知不觉把人引入超凡脱俗的大自然。

    随山涧登山而上,大小高低的瀑布和深浅长短的山潭一路相伴。山中怪石东张西望,任你想象:嫦娥奔月、双龙抢珠、老妪赶兔、黄猴出洞……   

  登上飞天寨,可以瞧瞧当年绿林好汉或是土匪强盗的据点巢穴。再登一程,到了山顶,放眼周遭,天高地阔,感觉就是不一样。  
  
  继续前行下山,山路上又是别一番景色。尤其是潜行于一条可与武夷“流香涧”媲美的溪涧,恍如进入热带雨林探险。   

  回到景区“食堂”,吃的是地瓜米蒸饭,糟菜兔肉汤,溪产鱼虾蚬子,自种葫瓜地瓜叶,散养土鸡土鸭,还有农家酿的地瓜烧……
162#
 楼主| 发表于 2010-9-3 00:53:04 | 只看该作者
联话侯官


  日泻帆光淡
  江澄塔影寒   


  这是明代曹学佺《侯官市》诗中的对子。   


  塔,指的是上街镇侯官村的镇国宝塔,当地称护镇塔,位于上街镇侯官村北闽江南岸。侯官市就是现在的侯官村,如今村中地名还有“上市”“中市”“下市”,到网络上查看地图,这里还标着“侯官市”。唐代侯官村是县城,明王应山《闽都记》记载:“侯官市,古县治也。唐武德六年,置县螺江之北。贞元五年为洪水漂没,观察使郑叔则奏移入州城,遗民廛居,城市里社巍峨,有石塔临于江滨,其山名龙台,与赤塘山并峙。”  


  侯官作为古县和今村,其管属区域和名称的不断改变,令人眼花缭乱。   

  东汉建安元年(196年)冶县改名侯官。南朝时,从侯官分出的原丰与侯官合并为东部侯官。隋开皇九年(589年)改东部侯官为原丰县,不久更名为闽县。武周长安二年(702年)再置侯官县,县衙搬到现在的上街侯官。明曹学佺《侯官市》诗:“解缆已更市,榜歌犹未残。镇村垂桔庙,拍水漂麻竿。日泻帆光淡,江澄塔影寒。驿楼经再宿,亦觉别情难”,说的就是当时的情况。   

  受洪灾后,县治由侯官市迁入福州澳门路,初名“侯官坊”。后来,人们认为,当官的老是“侯”着等补缺,很不爽,就改名“官贤坊”。元和三年(808年)侯官并入福唐县,元和五年(810年)又设侯官县,闽县和侯官县同属福州。1913年两县合并,各取首字定名为闽侯县。  
  
  建县时,侯官成为闽江流域重要港口之一,凡福州西行的轮船都要在此靠泊运载旅客,装卸货物。渡口有高水位客船码头,作为横江渡船及客班船停靠地。现在码头还有“上街镇船舶管理站”和“闽侯县侯官运输站”的设置。镇国宝塔成为侯官古镇和侯官港的标志。   

  这里是闽江下游的感潮河段,又是岊江分水口的上游。常因闽江洪水为患,洪涝灾害严重。建县之初,有人建议在江岸建塔以镇水患,所以有了护镇塔。塔是花岗岩砌的,七层石塔,方形实心,高近7米。塔座的东面镌刻“镇国宝塔”,塔身每层各面均设有神龛,四面转角处雕饰大力士。   

  虽然有塔镇着,唐贞元五年,侯官还是被洪水淹了,县衙只好迁到福州城里。宋元时,侯官设置为乡,现代为镇,今为村。  
  
  现在侯官除镇国宝塔外,还保存着与侯官县治同期建筑的城隍庙等文物古迹。侯官城隍庙位于侯官村小山上,奉祀西汉御史大夫周苛。据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重修城隍庙碑”记载:“吾乡之祀城隍也,自唐武德中置县而始,厥后县有治。贞元初,邑改庙仅存焉。”从此可知,城隍庙始建于唐贞元初,庙址乃县治之所。城隍庙坐北朝南,抬梁穿斗式木构架。依次建筑有戏台、拜亭、大殿、后殿等。庙西怡心亭的楹联有:“旗山不墨千秋画;江水无弦万古琴”。庙北面建有汉镇闽将军庙。
161#
 楼主| 发表于 2010-9-3 00:51:59 | 只看该作者
联话穆岭诗


  驿道横陈,英雄豪杰皆过客
  庙门倒置,山色花香并入堂
   
  这是闽侯青口穆岭寺的一副楹联。
   
  穆岭寺在穆岭山。穆岭山是戴云山脉的余韵。福荔古驿道就从穆岭山腰飘过,是古代福州“南出莆田,北抵永嘉,西达南平”三大主干道之一。
   
  从穆岭寺北上,过青圃、兰圃、枕峰、峡南,经水急风紧的乌龙江摆渡,越峡北,抵三山驿,就到了省会福州。然后,再北上,就往浙江去。要西行,经南平,可到江西。而从穆岭寺南下,过常思岭(今相思岭),入福清。若南下,则到莆田、泉州,往厦门或广东而去。
   
  这绵长的古道,在乌龙江峡口,打了个“水结”。陆路和水路的道头,在峡南、峡北各自交接,将寂寞漫长的风尘仆仆,在乌龙江的渡船上折腾出一个惊心动魄。曾几何时,上个世纪70年代,这个麻烦的“水结”终于解开,建了乌龙江大桥。如今,更有了高速公路的乌龙江特大桥。
   
  “驿道横陈”,就是说这条2米宽的梅花古道,像一条长龙,横亘在穆岭寺的门前。任古往今来的平民百姓、达官贵人、商贾游客、文士学子,或风雨兼程,或朝晖夕阴,走向天南海北,走到地老天荒。寺门开处,有多少“英雄豪杰”匆匆而过。他们是旅途的“过客”,是时光的“过客”,也是历史舞台上的“过客”。
   
  福荔古道情有独钟地在穆岭山腰打了个“吉祥结”,就有了古韵灵气的穆岭寺和穆岭亭。
   
  穆岭寺,当地人俗称穆岭庙,又名天仙府,供奉玄天大帝等。寺里石记:“唐大中丙子年重建”,也就是公元856年在旧址上重新修建的。那么这个寺,最早建于何年?只有问天了。唐代重修的建筑,也已云消,现在看到的是明清建筑。清代康乾嘉咸年间多次重修,留下许多碑记。现在还有新建的观音阁、玄帝庙、临水宫、仁寿亭等等。仁寿亭上用了福州几位名人的对联,如林则徐的“如意花明仁者镜;丰年玉映吉祥云。”林纾的“两三竿竹皆秋色;千万叠山有雨容。”
   
  明代,为方便行人,在穆岭寺门前的驿道上建了一个亭,就叫穆岭亭。
   
  这个穆岭亭,挺有趣,不像凉亭,因为有廊墙,又不像廊亭,因为连着寺,也不像屋亭,因为两头都有门。此亭跨驿道而建,亭的南北都设门,门上有清嘉庆十七年的古石匾“穆岭亭”。亭的西面是穆岭寺的门,出亭就是进寺,出寺就是进亭。亭的东面是一面无门的墙。寺亭相连,亭门横开,这种独特布局,也许就是“庙门倒置”的一个注脚。
   
  逶迤于闽江下游平原的穆岭,左右有玉马峰、金鳌峰相拱,西边五虎山可为依靠。穆岭山下,七条玉带似的小溪和三十六湾水,都流入乌龙江。如此穆岭亭,自然就“山色花香并入堂”。
160#
 楼主| 发表于 2010-9-3 00:50:44 | 只看该作者
联话蛇王宫


  仙都龙窟,冠此蛇王宝殿
  闽越遗风,唯我湖峰惠存
   
  这是闽侯洋里蛇王宫的樟湖坂祖庙中一副楹联。
   
  洋里蛇王宫,是福州地区现存惟一的因蛇图腾而供奉的明代庙宇,在闽侯县西北部山区洋里乡。洋里原称“洋里六墩”,据说当地居民始祖是在明朝永乐年间从江西、河南等地来的,分布在安仁、东宅、绅宅、绅带、新见和岭兜六处。
   
  据明《长溪琐记》记载:“水口以上有地名朱船坂,有蛇王庙。庙内有蛇数百,夏秋之间,赛神一次。蛇之大者或缠人腰,或缠人头出赛。”朱船坂就是樟湖坂,而洋里蛇王宫是明末由樟湖坂分炉而来的。
   
  洋里蛇王宫建于明祟祯四年(1631年),坐落于洋里后坑深山之中,又名龙颜寺,依山而建,呈曲尺状。前殿坐北朝南,砖木结构,亭式殿堂,亦称古佛亭。门口匾额“龙颜寺”。大殿坐西朝东,面阔三间,进深五柱,全木结构,供奉蛇王。
   
  我国许多民族都存在着蛇图腾祟拜。秦汉以前人们认为人类的始祖是人面蛇身或人身蛇尾。《史记·三皇本纪》说:“伏羲氏,蛇身人首;女娲氏亦蛇身人首”。《列子·黄帝》也说:“庖羲氏,女娲氏……蛇身人面”。现在福州市博物馆还收藏着宋代寿山石雕的人首蛇身俑。《闽都别记》中说,明代永泰葛岭有白蛇精叫隐仙,在方广岩开酒店觅婿,选中叶向高的堂侄,生的第二个儿子,就是人首蛇身。
   
  福建地处亚热带,属于毒蛇多、蛇患多的地区。秦汉以前,福建是闽越族的聚居地,闽越族大多居住在山野溪谷和江河湖泊之间,长年与水打交道,是熟习水性、善操舟揖的民族。而毒蛇多生活于山野溪谷,对于闽越族的生存造成了很大的威胁。
   
  在当时未开化的闽人心目中,蛇是一种颇具神秘色彩的动物,它来去无踪,脱皮蜕变,水陆两栖,无足无翼而能窜突腾越,特别是一旦狂怒起来,不但能伤害弱小的人、畜,而且能毒死甚至吞食凶猛的野兽。闽人对蛇很是敬畏,认为蛇是小龙,具有某种超自然的力量,从而对它加以崇拜,发展为图腾祟拜,把蛇看作自己的祖先或保护神。《说文解字》这么解释福建的简称“闽”:“闽,东南越,蛇种。”就是说,闽越人是以蛇为图腾崇拜的族类,即认蛇为闽越人的祖先。清《闽杂记》说:“福州农妇多带银簪,长五寸许,作蛇昂首之状,插于髻中间,俗名蛇簪……簪作蛇形,乃不忘其始之义。”疍民认蛇为“始祖”,台湾高山族也以蛇为图腾。
159#
 楼主| 发表于 2010-9-3 00:49:36 | 只看该作者
联话雪峰寺


  祖塔卵开花,泉可应潮云似海
  禅庭柽扫地,池能蘸月树藏碑
   
  这是闽侯雪峰寺楹联。
   
  雪峰寺,又称雪峰崇圣禅寺,位于大湖乡雪峰山南麓,距福州市区77公里,跨闽侯、闽清、古田、罗源四县界。雪峰寺建于唐咸通十一年(870年),初名应天雪峰禅院,宋太平兴国三年(978年)皇帝赐号“崇圣”,就改为现在的名字。该寺曾盛极一时,被誉为“南方丛林第一”。就像朱熹对联说的那样:“地位清高,日月每从肩上过;门庭开豁,江山如在掌上看。”
   
  宋代,朝廷制定禅寺的等级,把最高与次高的寺院分成“五山十刹”,雪峰崇圣寺名列“十刹”之中,成为禅子参学的圣地,还被尊为禅宗云门、法眼两派的祖庭。建寺之初,雪峰寺就有三个大雄宝殿、三个禅堂、七个斋堂,僧侣3800余众,对东南亚诸国和日本的佛教有重大影响,是福州五大禅林之一。寺中藏有印度梵文贝叶经,以及佛祖画像等。1982年被国务院定为全国汉族地区重点寺庙。
   
  雪峰寺有义存祖师墓塔。义存祖师,唐高僧,曾草创枯木庵,兴建雪峰寺。唐僖宗赐法号真觉大师及紫袈裟以示褒奖。义存享年86岁圆寂。开山大师义存“坐破七个蒲团,怡山振锡;射出一支圣箭,石鼓传灯”,让他的弟子神晏去鼓山涌泉寺成了开山祖师,高足慧陵也做了怡山西禅寺的第四代住持。各支脉香火绵延,远播海内外。
   
  义存墓塔为钟形,乃义存祖师生前自绘塔样,共由200多粒卵石镌成。王审知题名为“难提塔”。

    寺殿前庭有四株古柽(柳杉),据说其中大的两棵,西株为王审知手植,东株为义存所植。树大十周,古干垂枝,风吹之时,犹如扫地。相传开山祖师义存圆寂之前曾说:“双柽扫地竹木成林,石卵开花我会再来。”山门附近有蘸月池,即放生池。在雪峰山顶附近有应潮泉。
   
  寺附近的枯木庵,是很出名的地方。创建于唐咸通十一年,后王审知重建。庵中有一株枯木高3米多,围7米多,中间朽空,可能与雪峰寺古柽一样是柳杉。据说义存祖师初到雪峰时,就住在枯木内。明代董应举说:“存公阐大教,乃在枯木中。”枯木内外先后有唐宋以来题刻20多条。现在能看清的是一条唐代题刻的一部分,是关于王审知在这里建庵开凿大池的记载。这段枯木腹壁题刻,被专家称为“树腹碑”,是国内罕见的古迹。


  雪峰寺的牡丹很出名,每年都有盛会。寺内还有茶花、桂花、梅花、兰惠、瑞香、芍药等等。尤其是千叶宝莲,被赞为“天垂宝盖重重现,地涌金莲叶叶心”。
   
  在泉州南安康美杨梅山中也有座雪峰寺,始建于唐代,相传为义存大师得道之处,为闽南名刹之一,称小雪峰寺。
158#
 楼主| 发表于 2010-9-3 00:45:15 | 只看该作者
联话五虎山


  城郭拥慈云,杨柳青分三竺国
  海域开法界,莲花常护九仙山
   
  这是陈望山题闽侯五虎山的对联。
   
  五虎山,在闽侯县尚干镇。5个山峰巍峨耸立,形似五虎盘踞,又名虎头山。可能因为闽江口有五虎礁,为区别起见,有人又称之为内五虎。五虎山雄姿挺拔,风光秀丽,吸引历代文人雅士登攀观赏,至今留有许多文物古迹。
   
  从北至南排列,第一虎,又叫小虎,山高500多米,地处祥谦镇肖家道村,它紧接南通镇文山,福莆驿道从山麓经过。解放战争时期,是福马游击队活动基地。第二虎,又叫大虎。第三虎,因岩石裸露,叫白面虎。第四虎,叫岐尾虎。岐尾虎的山腰是祥谦镇五灵岩林果场,五灵岩寺和葛藤洞都在山中。四虎并列雄踞,面向北(福州)。只有第五虎,虎头向南,也叫回头虎。第五虎的南面支脉形若斗底,当地人称为“小方山”或“里方山”,位于祥谦镇山后村。旁有方山峡,过去是闽县七里乡通往侯官县东厝街的古道。
   
  五虎山又称方山。《三山志》说:“山在州南重江之外九鼻,东向正北,远望突兀端方,直下数千尺,故名。” 五虎山距福州35公里,是福州第四大山。山的方围,从西北祥谦镇肖家道村起,绕经门口渡头村、琯前村,至澜澄村止。脉延永泰、福清、长乐,横隔祥谦、南通两乡,是古时闽县和侯官县的天然界线。五虎山北面临淘江,再北,就是乌龙江。居高远眺,直视省城。
   
  五虎山壁立千仞,谷口深隘,四峡如门,形势险要。元末陈友定曾遣兵在此驻守,至今寨门遗址还在。隘谷以内平畴数顷,岩洞幽,水声潺潺,附近有灵壁岩、鲤鱼石等胜景。宋朱熹避伪学来游,筑吟翠山楼于下卓,留有诗篇《方山》:“到山不识山面目,但见九鼻盘溪曲。归来兀坐小窗下,倚天百尺堆汉玉”,至今石崖犹存其“怡山良石,神仙所居”的题刻。
   
  山上自古产有柑桔和柚子,味道甜美,被称为神果。相传到了山上,可以随便摘柑桔和柚子吃,但不能带走。天宝六年(747年),敕号甘果山。曾有荔枝名种“满林香”,明徐火勃 《荔枝谱》记载:“皮微黄,味甘,其香佳于众品。”据陆羽《茶经》记载,唐朝方山就以盛产露芽茶著称,为全国贡品名茶之一。明朝以后,方山茶园逐渐荒废。
   
  百六峰为五虎山支脉,自西向东绵亘,起伏蜿蜒于清廉里、灵岫里和永庆里,终脉为塔林山(尚干珠山)。


  福州有“三狮朝五虎”的俗语,是说古时五虎山与双门前(今东街口附近)的三狮对峙。宋时鼓楼被改为双门楼,宋《三山志》载:“嘉祐八年,元给事绛更为双门。”传说闽王王审知之孙王昶害怕五虎山的五虎危及自己,就叫人雕了3尊大石狮立于双门前,面朝南方,想用石狮来镇对面的五虎。到了宋代,拆双门楼时,把3尊大石狮移到鼓楼前。后因拓建马路又拆鼓楼,3尊大石狮又搬到南门兜,据说后来被埋入地下。
157#
 楼主| 发表于 2010-9-3 00:43:40 | 只看该作者
联话石松寺


  万顷石松围佛寺
  一江闽水绕旗山
   
  这是闽侯旗山石松寺的对联。
   
  自古以来,天下名山僧占多。旗山自然是福州名山。唐代以后,寺观鼎盛时,旗山有九庵十八寺。
   
  石松寺位于旗盘峰脚下南屿坎水村,始建于北宋大中祥符三年(1010年),初名灵凤寺。寺内有一块古碑,是1140年寺僧刻的“法真松”诗碑:“偃盖覆岩石,岁寒傲霜雪,深根蟠茯苓,千古饱风月”,还附有跋文:“绍兴十年立,住山老祖天石,石上植松三本,一与寺门名实;二与山林为标致,三与一切人作阴凉。勿剪勿伐,永荫此山。”可见该寺改叫石松寺后,才在寺左种下三棵龙爪松。
   
  现存大雄宝殿是明万历年间兴复,坐北朝南,面阔五间,进深七柱,歇山顶,抬梁木质结构,建筑面积800多平方米。殿中斗拱、柱头等采用的是宋代的榫卯连接构筑方法,在福州地区同期建筑中少见。大殿后天井有一个宋绍兴年间元宝形石槽,刻有“石松寺”及花草鸟禽浮雕。寺后有绍兴二十六年(1156年)摩崖石刻“灵风山”“坐禅室”题诗等。
   
  石松寺附近有旗山万佛寺,占地1310亩,其中主建筑380亩,附属建筑300亩,林木花园苗圃570亩,放生海60亩。山门高达23米、宽60米,大雄宝殿层高30米,正面青石龙柱12根,均名列亚洲各国梵刹山门前茅。此外,还有天王殿、钟鼓楼、法堂、方丈楼等。
   
  石松寺后山通棋盘峰、勾漏峰。沿途有瞭望岩,站在岩石上,可以北观乌龙江、东眺马江、南望大樟溪、西看勾漏峰。有罗汉拜西天巨石组,岩石之上,有一块“飞来石”。上行路左边有一块巨石,“左旗右鼓,全闽二绝”八个大字就刻在这里。
   
  游仙洞左边对石耸立,称“侧身岩”,游客要侧身收腹而过,大腹便便者就过不去。岩上有明朝百岁翁林春泽83岁时题刻的“翠旗衍秀”。
   
  棋盘峰顶,由三块岩石组成棋盘石,中间一块窄长,上刻“楚河”“汉界”,另一块岩石上刻有“翠旗山”三个大字。石壁上有陈子波、陈子惠的题刻:“携筇觅径上高丘,悄立棋盘怯久留;一局未终人事改,不知尘世几春秋。”颇令人感慨。立棋盘峰上,极目纵横,俯瞰福州城全貌,令人心旷神怡。
   
  最后是勾漏峰,上有“勾漏洞”。明徐熥《登旗山勾漏洞》诗云:“溪山何逶迤,数里入鸿蒙。斜日猿声外,残云鸟道中。乱峰诸洞隐,万竹一泉通。趺坐松间石,尘心觉尽空。丹成不纪年,古洞白云边。泉水争趋壑,孤峰欲接天。路危逢乱石,山尽见平田。日暮休归去,还期遇葛仙。”据说,以前有数百只蝙蝠栖息其中,所以这个洞又叫“蝙蝠洞”。古书记载:“洞深不可测,藤萝为户,栖禽好作人声,云烟积而成块。”洞穴明暗曲转,纵横交错,乡人又称“八卦洞”,洞大的高二三丈,可容纳五六十人,内有平坦可卧的巨岩,号石床,以及被喻为藤桥的“过江龙”大藤木。
156#
 楼主| 发表于 2010-9-2 16:28:01 | 只看该作者
联话旗山


  树色苍茫溪远近
  云光旖旎石离奇
   
  这是清代杨庆琛描写旗山诗中的颈联。
   
  旗山,在闽侯县的南部,脉延南屿、上街两镇,绵亘20余里,明代林春泽在《旗山记》中说:“上于霄汉,周回磅礴五十余里”,是国家森林公园。因形状如五面迎风招展的大旗,又名“翠旗山”。旗山主峰海拔775米,与鼓山对峙。晋朝郭璞《迁城记》赞叹:“右旗左鼓,全闽二绝”,后人将其刻在石上。民间谚语有“一旗(旗山)、二鼓(鼓山)、三高(高盖山)、四虎(五虎山)”的说法。
   
  “旗首在上街,旗尾在水西”。溪源宫龙潭山就是旗山的旗首。
   
  旗山国家森林公园,有后王峰(后埠)、黄兰峰(百尺岩)、留仙峰(鼓岩)、勾漏峰(顶尖峰)、仙石峰(棋盘石),群峰旖旎,悬崖峭立,峡谷纵横交错,古树参天。其间有“三十六洞天,一百零八奇岩”,还有高山平湖“天池湖”“地池湖”。
   
  旗山诸峰中,以旗盘峰景点最为集中,因此成为人们揽胜探幽的好去处。飞瀑、绝壁、暗洞、悬岩、深潭、古藤,令人一路目不暇接,险不胜收。
   
  旗山气候宜人,雨量充沛,动植物种类繁多,森林覆盖率达92%。有国家一、二级保护植物南方红豆杉、刺桫椤等;有柳杉王、古藤、“夫妻树”。岩壁林立,溪沟纵横,林木丰茂,是众多野生动物栖息、繁衍的理想王国。还有被列为国家级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云豹等48种。在这里,不经意间,成群结队的猕猴就会与游客打个照面。
   
  旗山之水,变幻无穷。天上挂下来的有瀑布,地下冒出来的有清泉;天池高卧云天,暗河深潜无踪;动有溪流,静有深潭;白、绿、碧、蓝、黛……水色多彩,明目清心。
   
  旗山瀑布群,更是花样百出。有落差130多米、“飞流直下三千尺”的别有洞天瀑布。有“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天梯瀑布,瀑布借山就势,从悬崖上飞泻而下,比庐山三叠泉还妙。还有梅雨潭、珠帘、玉女、潜龙、捣珠洒玉、三叠潭等落差百米的瀑布群……而攀登天梯却是非一般登山可以比拟的艰辛和惊险。
   
  旗山森林公园许多地方人迹罕至,天然原生,就像雅鲁藏布江大峡谷一样。进入峡谷可以看瀑布、识奇藤、鉴深潭、观怪岩、探险滩。人在山水环抱中返璞归真,尽情享受大自然的恩赐,领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真谛。
155#
 楼主| 发表于 2010-9-2 16:27:16 | 只看该作者
联话灵济宫


  欲观北京皇帝殿
  先看青圃灵济宫
   
  这是闽侯青口青圃村灵济宫的对联。
   
  灵济宫旧有前、后、正、偏殿堂,宫厅,宫苑,石铺廊埕,御碑亭,钟鼓楼,金鳌门牌坊,法堂,客舍等大小200多间,占地近千亩,相当气派。1992年,青圃村重修灵济宫,现有占地面积约2000平方米,大殿前建有戏台,左右两侧为双层廊式看台,总共可容纳观众千余人。
   
  “圣旨”大石牌坊上刻着皇帝御书“升平人瑞”,大门额上刻有“青圃宫”,左右刻着一副对联:“欲观北京皇帝殿;先看青圃灵济宫”。
   
  灵济宫御碑亭,是宫中仅有的明代建筑,由碑与亭两部分构成。碑体及底座赑屃的重量据说有万吨以上,是永乐年间郑和下西洋时,从南京运来的。估计当时要把碑体立起来,还是相当不容易的。
   
  御碑高6米多,宽2米多,厚半米多,石灰岩质。碑顶半圆形,两旁雕饰盘龙纹,中间篆额“御制洪恩灵济宫碑”。碑边框10厘米,由青龙图案构成。碑竖立在赑屃上。赑屃是由整块南京端石凿成,高1.9米,长4米,宽2.52米,重达数吨。现在看赑屃,在它身上有很多凹陷,还能看到一缕缕红色的石脉。当地人传说这是神龟,刮下它身上的粉末能治家禽的病,还能治疗多种疾病。因此石赑屃就难逃被挖出千疮百孔的命运。御碑亭自然是为保护碑而建造的。由于是御碑,所以在这个小村子,出现二重檐结构的亭子。这个16柱木构的亭,柱高约7米,柱础为莲花瓣纹,具有我国古代宫廷建筑和明代南、北方建筑及宗教建筑等风格。
   
  碑文为明成祖所撰,内阁首辅解缙书写,落款时间为永乐十五年(1417年)五月初一。碑文说,永乐十四年(1416年),明成祖朱棣“朕躬弗豫,用药百计,罔底于效……天医妙药,使殆以复安,仆而复起,有回生之功。”民间传说,永乐皇帝挂帅北征,征战疲惫、水土不服,背长毒瘤,并渐渐全身痛苦难忍。于是,借太后得病,吃了各种药都没有用的名义,下诏请高明的医生来治。榜文贴出后,果然来了神医。这个“神医”,就是当时青圃村附近乌龙江畔的曾神孙。他是祖传草医,能治各种民间疑难病症。当他得知求医的皇榜后,就去揭了榜。他进京城治病时,对症下药,药到病除,妙手回春。永乐帝终于康复,于是感恩戴德,赐之为“神医”。
   
  曾神孙怕出名,见好就收,便托词说这是青圃灵济宫内神明的功劳。皇帝就按照皇帝宫殿样式,下旨重建灵济宫,并御书“灵济宫”匾。每年春秋两季,朝廷派大臣到灵济宫祭祀。其实灵济宫这个地方,原来就是奉祀道教中二徐真君的。
   
  朱棣还下诏仿青圃灵济宫祖宫的样式,在北京皇城西侧也建造一座灵济宫,与闽侯的灵济宫南北呼应。清林枫《榕城考古略》载:“又京师亦立庙”。灵济宫现在是是第六批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154#
 楼主| 发表于 2010-9-2 16:25:48 | 只看该作者
闽侯篇



联话昙石山文化遗址

    文物五千年,品超夏鼎商彝而外
    舆图八百里,景在蓬莱方丈之间

  这是描写闽侯昙石山文化遗址的一副楹联。
   
  昙石山在距福州城区23公里的闽侯县城甘蔗镇昙石村,是座二三十米高的长形山岗,以昙石山文化遗址闻名海内外。昙石山文化遗址是我国东南地区最典型的新石器文化遗存之一,距今约五千年,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被列入福州十大名片。如今正在新建昙石山考古遗址公园,其规模将超过半坡遗址、河姆渡遗址。
   
  昙石山遗址包括了居住址、制陶址、墓葬等多方面内容,代表了以闽江中下游为中心,连接闽台两地的福建古代海洋文化的摇篮和先秦闽族的发源地。
   
  昙石山遗址是1954年当地政府在修路时首次发现的。50多年来,经过8次考古发掘,挖出了30余座墓葬、两条壕沟以及灰坑、窑址等重要遗址,先后发现了贝壳堆积以及骨、玉、牙、石器、陶器等六类33种1000多件文物。遗址几乎是由当时人们丢弃的蛤蜊壳、贝壳、螺壳堆积起来的,有的地方厚3米左右,所以又称“贝丘遗址”。福州一些地方,也可以看到“贝丘遗址”的部分,例如在怀安。
   
  昙石山遗址分为上中下三层。上层为三千年前的奴隶社会文化,中层是遗址本身最重要的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昙石山文化”,下层为五千年前的父系氏族文化,这样的布局在全国都是十分难得的。
   
  昙石山文化与台湾岛的古代文化也有联系。其中中层文化与台湾高雄的凤鼻头第三、四期贝丘文化有不少相似之处,那些彩陶、有段石锛和拔牙习俗十分接近,表明当时闽台两地的居民已经有了密切的往来和联系。
   
  考古发掘的许多重要文物引起了国内外的关注。如在125号墓葬中,墓主人头顶放着个造型奇特的陶器,上面是圆锥形柄,下为壶形,柄与壶交接处有个椭圆形孔,里面还残存着烧剩的灯芯草和烟灰。这种灯的手握柄部可自由挪动,灯孔朝里,就能挡住外面的风,灯油倒入浅盘可自动熄灭,从这些设计来看,这个灯的科学含量还是挺高的。
   
  在遗址的殉狗坑旁的夯土祭祀台上,有一件原始瓷罐和四件原始瓷器。这些距今3000多年的瓷器,都施有青绿色釉,虽然釉滴不均匀,但却是中国最早的上釉技术的实物代表。
   
  在131号夫妻合葬墓中出土了11件陶簋,其中一件陶簋口沿造型为全国罕见。这个古代用来盛饭的陶簋像现在的泡菜坛子,沿边有三组扉棱纹,沿上有三组小圆孔,每组六个小孔,用于提线,像是农妇往田间地头送饭用的。
   
  在131号夫妇合葬墓底下,发现了大小陶釜18件,这在全国新石器时代墓葬中绝无仅有。陶釜就像现在的砂锅。秦汉以前,福建土著居民傍水而居,以采集贝类及海生软体动物为食物主要来源,从陶釜的使用,说明福州人喜欢喝汤的饮食文化可以追溯到四五千年前。
153#
 楼主| 发表于 2010-9-2 16:23:05 | 只看该作者
联话郑作新


  竹笋如枪,麻雀敢来枪上立
  草茅似剑,黄蜂偏向剑中窝


  这是清代广东一家书院流传的巧对。

  麻雀非常普通,但1955年冬,在全民除“四害”中,麻雀却“疲于奔命”。1957年,经过考察研究,鸟类学家郑作新发表了《麻雀食物分析的初步报告》,提出对麻雀要按不同季节和地区,加以区别对待。1959年国务院通过《农业发展纲要》时,就把“四害”中的麻雀改为臭虫。从这个意义上说,是郑作新使麻雀免遭了灭顶之灾。。

  郑作新是世界著名的鸟类学家,福州人。1906年11月18日出生于鼓山脚下。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动物学会和中国鸟类学会名誉理事长,世界雉类协会会长。中共党员。1998年6月27日逝世。

    郑作新从小就喜欢大自然。15岁中学毕业,考入福建协和大学学习,是该校年纪最小的学生。1930年成为美密歇根大学获科学博士学位最年轻的一个。

  有一次,他发现产自我国的金鸡,却是由瑞典人发现并命名,就立志要研究中国鸟类,开创祖国的鸟类学研究事业。他1947年发表了《中国鸟类名录》,这是我国学者首次自行研究撰编的全国性鸟类名录,而《中国鸟类地理分布的初步研究》则是我国动物地理学研究的滥觞。

  经60多年的钻研,郑作新发现鸟类新亚种16个,先后写出15部研究专著、33种专业书籍、80余篇研究论文和250多篇科普作品。他的很多著作被译成英文、德文、俄文在国外出版,在国际上享有盛誉。

  郑作新依据白鹇的亚种分化与分布情况,认为比较低等类型的亚种并不在种的起源地,而是被排挤残存在这一个种分布范围的边缘。中高等类型的种也是如此。这个独特见解,成为对生物进化论的核心理论的补充论证。在鸟类分布方面,他提出以秦岭为两个动物地理界,即古北界和东洋界在我国境内的分界线。这种提法与传统上所提的南岭不同,现已为国内外学术界所认同。
  
  过去认为中国家鸡是从印度引入的。郑作新考察研究考证,认为中国家鸡的祖先是中国的原鸡,是由中国人自己进行驯化的。他在1987年发表的《中国鸟类区系纲要》,几乎是中国鸟类大全。1976年在郑作新的建议下,建立了我国第一个鸟类保护区——扎龙鹤类保护区。

  郑作新工作几十年来,他节假日从未休息过,连春节也在研究室里工作。出国节省下来的外汇不是给研究所买回仪器和文献资料,就是如数上交。他还把中国科学院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等颁发给他的奖金捐出作为奖励鸟类工作者的基金。他的最大心愿是“一个中国人,总要为中华民族留下一点东西,增添一点东西”。在家庭生活中,他也是令人敬佩的。1989年,他和夫人陈嘉坚被民政部评为“全国百对金婚佳侣”。
152#
 楼主| 发表于 2010-9-2 16:21:57 | 只看该作者
联话郑振铎


    民主战士
    文坛大师

    这是纪念郑振铎百年诞辰时的一副对联。

    郑振铎是福州人,著名的现代作家、文学评论家、文学史家、考古学家。笔名西谛、CT、郭源新等,原籍福建长乐,其故居在首占镇,1898年生于浙江永嘉,1958年逝世,有《郑振铎文集》。

  “五四”时期,他和瞿秋白等人在创办《新社会》旬刊时声明:“我们改造的目的就是想创造德莫克拉西(民主)的社会——自由平等、没有一切阶级一切战争的和平幸福的新社会。”

  抗日战争时期,郑振铎坚守在上海“孤岛”,积极抢救珍贵古籍、民族文献,全力协助鲁迅编辑出版瞿秋白遗著《海上述林》,其后组织出版了《鲁迅全集》《西行漫记》《列宁选集》《联共党史》等。

  郑振铎是一个学贯中西、文通古今的大师级学者。作为文学史家,他用务实和创新的方式进行文学研究,他的《文学的统一观》《整理中国文学的提议》是现代新型比较文学和文学遗产研究的奠基之作。当年,为了研究敦煌“变文”,他到英国大不列颠博物馆查阅敦煌经卷。博物馆规定只准看,不准抄,他就看一段,背一段,然后走出来写下来。他的《中国俗文学史》《插图本中国文学史》在当时学术界都是扛鼎之作。他编印的《中国历史参考图谱》被权威专家称为“取精用宏”之“空前巨著”。

  郑振铎是中国新文学运动的倡导者、开拓者之一。他和沈雁冰、叶圣陶等人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一面努力介绍世界文学到中国,一面努力创造中国的文学,以贡献于世界的文学界中”。是他开辟了我国现代报刊史上第一个儿童文学专栏《儿童文学》。郑振铎和鲁迅最早致力于中国古代版画的研究,曾合作收集和出版了《北平笺谱》《十竹斋笺谱》。郑振铎还以独到的眼光和非凡的毅力收集并出版了《中国版画史图录》。他在复旦、燕京、清华等大学教书,季羡林说他“对青年人的爱护,除了鲁迅先生外,恐怕并世无二”,时有“南迅北铎”之誉。他主编的《小说月报》等刊物,“以文取人”,成为不少名家如巴金、庐隐、老舍、郁达夫等的文学摇篮。

  郑振铎最早把列宁的《俄罗斯之政党》《对于战争之解释》译成中文,刊在《新社会》上。他还是最早翻译《国际歌》歌词为中文的人。他翻译出版泰戈尔《飞鸟集》《新月集》,中国诗坛为之一新。

  郑振铎是著名的文物考古学家。解放后,是第一任国家文物局局长,他主持制订了新中国文化文物管理规范,创办《文物》《考古》刊物。他对我国图书出版、发行、收藏、整理事业十分关心,他遇空难后,家中十万册藏书都捐献给了北京图书馆。
151#
 楼主| 发表于 2010-9-2 16:20:29 | 只看该作者
联话郑奕奏


   难得芝兰同气味
   易从乌鸟辨雌雄


    这是1936年春,郁达夫在福州观看闽剧《梁天来》后写的一副对联。

    当时郁达夫看了郑奕奏主演的《秦香莲》后,又赋诗:“不待题诗费评章,艺人才学早芬芳,郑生应解香莲苦,连日为她呕尽肠。”郑奕奏(1903~1993年),原名依灶,艺名传坤,长乐人,杰出的闽剧旦角表演艺术家,被称为“闽剧泰斗”“福建梅兰芳”。1952年,“北梅南郑”相会在北京,梅兰芳向郑奕奏赠送了自己的相片,还激动地题了一首诗:南北艺人感同深,留得芳名共到今。见晚如逢亲手足,应将肝胆照知心。

  郑奕奏幼年家贫,6岁失母,父亲靠打杂养家糊口。郑奕奏10岁就上船挑柴,分担生活压力。11岁进“善传奇”戏班当学徒,跟艺人陈幼容、陈金福、吴善宝学艺,5年后出师。16岁主演古装戏《紫玉钗》《黛玉葬花》《晴雯补裘》等,并在时装戏《孤儿血》《新茶花》和《蔡松坡》中扮演女主角。尤其是主演《新茶花》,边弹风琴,边诉身世,引起巨大反响,戏迷们称赞“奕奏自弹西洋琴,满台泪洒新茶花”。据说当年郑奕奏是拿着印在脸盆上的梅兰芳扮妆照,给自己化的妆。

    郑奕奏的唱腔细腻柔婉,字正腔圆,韵味悠长,居闽剧“四大名旦”之首,其演唱被百代、联声等全国有名的唱片社灌制成唱片,流传海内外。

  19岁时,郑奕奏因倒嗓辍演,趁机请人帮忙“恶补”文化,苦学4年。24岁重登舞台,受聘“赛天然”班。先后塑造《百蝶香柴扇》《黛玉葬花》等40多个剧目中不同时代、年龄、身份、性格的女性形象。
据说有一位高级军官为母亲做寿,点了郑奕奏的戏。一早,在昭忠祠戏台,郑奕奏演了《打花鼓》。为了照顾乡下亲戚,下午郑奕奏被二点《打花鼓》。晚上,军官们出钱,郑奕奏再演《打花鼓》。郑奕奏“一日三花鼓”出了名,“加奏”也成了人们对他的专用词儿。

  郑奕奏的戏迷们还组成了诗社、银行、邮政、海军、商界等各行的“扛奏团”。他首演《黛玉葬花》时,马尾海军军官“扛奏团”集资送了一把金头铜柄的花锄,上面刻着所有军官的名字,造成轰动。

  1942年,日寇侵华。梅兰芳身为旦角,为拒演而留须。次年,日寇入侵福州,郑奕奏不愿为之演出,带着徒弟和儿女逃往乡下,坚持到抗战胜利。那时,由于生活所迫,演出繁重,他再度倒嗓,以教戏为生。

  1952年末,福建省闽剧代表队赴京参加全国戏曲会演,周恩来总理前来看望,十分关切地询问起郑奕奏,说:“他人我没有见过,但听过他的唱片。”

  1953年,郑奕奏被从古田山区接回福州黄巷内定居,任福建省闽剧实验剧团艺术委员会主任。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在北京参加全国政协会议期间,得到毛泽东主席的亲切接见并合影留念。1958年,任福建省舞台艺术研究室主任。1959年应印尼侨胞邀请,郑奕奏赴万隆、雅加达传授闽剧艺术。由他主演的闽剧《百蝶香柴扇》还由福建电影制片厂摄成电影。

  郑奕奏历任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戏剧家协会福建分会名誉主席、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委员、福建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并当选为第二届至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
150#
 楼主| 发表于 2010-9-2 16:19:01 | 只看该作者
联话梁章钜


  二十举乡,三十登第,四十还朝,五十出守,六十开府,七十归田,须知此后逍遥,一代福人多暇日
  简如《格言》,详如《随笔》,博如《旁证》,精如《选》学,巧如《联话》,高如诗集,略数平生著述,千秋大业擅名山


  这是清朝楹联大师梁章钜70岁生日时,好友王淑兰撰送的寿联。此联概述了梁章钜的一生著述和功业。

  梁章钜,字臣林,号退庵,祖籍长乐,后迁居福州城内。清嘉庆年间进士,官至江苏巡抚,兼署两江总督。

  梁章钜当官政声颇佳。他主张严禁鸦片,任广西廵抚时,积极配合林则徐在广东查禁鸦片的行动,成效显著。调任江苏廵抚后,积极部署抗英防务,兴办团练,备战御敌。

  梁章钜一生显要,政绩显著,却又学识渊博,著作等身。他出身书香门第,平生手不释卷。他编著的《楹联丛话》《楹联续话》《楹联三话》《巧对录》等系列著作,创立联话文体,开我国楹联史之先河。

    《楹联丛话》是我国第一部系统研究楹联的著作,在我国楹联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楹联丛话》共十二卷,收入联话600余则。在广西巡抚兼署学政任上时,梁章钜花两年公余时间完成了这部巨著。此后,朋友又寄来不少对联佳作,遂又着手编撰《楹联续话》。此书一出,各省纷纷翻刻出版,就又收集资料,编出了《楹联三话》。这时他已73岁了,还想继续出《四话》《五话》。但两年后,这位楹联大师就逝世了。我从喜欢对联起,就到处寻觅《楹联丛话》而不可得。后来,终因再版而得,非常高兴。

  梁章钜精于对联创作,有数十副题暑、酬赠、庆挽联传世。如“政惟求于民便;事皆可与人言”(湖北江陵官署题联)、“佛地本无边,看排跶层层,紫塞千峰平槛立;清泉不能浊,笑出山滚滚,黄河九曲抱城来”(兰州五泉山联)、“帝倚以为股肱耳目;民望之若父母神明”(赠林则徐联)等,皆蕴意深远,脍炙人口。

  梁章钜在江苏当巡抚时,重修苏州沧浪亭,有不少人送来对联,他都不太满意。后来他自己从《沧浪亭志》中选了欧阳修的“清风明月本无价”和苏舜钦的“近水遥山皆有情”要题为沧浪亭的楹联。但是,不知为什么,他书写了好几次,都觉得写得不够好。最终这副楹联没有挂到亭上。

  梁章钜还擅于作诗,精于鉴别金石书画,勤于笔记,长于考订史料。这些方面较著名的著述有《退庵诗存》《退庵随笔》《浪迹丛谈》《文选旁注》《三国志旁证》等。
149#
 楼主| 发表于 2010-9-2 16:16:30 | 只看该作者
联话柯尚迁


  口算笔算珠心算,人算不如天算
  栈桥石桥竹木桥,古桥怎比今桥


  这副对联的上联说的“珠心算”是珠算式心算。

  珠算是我国古代人民的发明,是用珠子做计数元件,按一定方式排列,用以表示数字,然后根据五升十进制原理进行计算。算盘是人人都很熟悉的计算工具,是我国古代重大科学成就之一。算盘多是木头的,矩形木框内排列着一串串算珠,中间有一道横梁把珠分为两部分,梁上2珠,梁下5珠。一串串算珠算一“档”,一般为9档、11档。用算盘计算称珠算,有珠算法则。珠算具有结构简单、运算简易、携带方便等优点。

  珠算起源于什么时候?说法不一。有的说起源于古“河图”;有的说是萌于商周。最早出现“珠算”一词的,是东汉徐岳所著《数术记遗》。书中一共记载了我国汉代以前的十四种算法及算具,如积算、八卦、九宫、运筹、珠算、计算等等:“珠算:控带四时,经纬三才。”这种“珠算”被称为“游珠算板”,是现代算盘的前身。

  珠算是由筹算进化而来的,当时所有的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都有一套歌诀。为避免把算筹摆乱,造成错误,就研制出了算盘。算盘有珠,所以称珠算。明万历六年(1578年)柯尚迁写的《数学通轨》画有一个算盘图,上2珠,下5珠,中间用木制的横梁隔开,是现代算盘的最早蓝本。书中引有“九归总歌法语”“撞归法语”“还原法语”等,在珠算发展史上有重要地位。

  柯尚迁(1500~1582年),字乔可,号阳石山人,福州长乐人。柯尚迁是明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贡生,任邢台县丞,是明代的理学家、数学家、珠算家、教育家。他还著有《周礼全经释原》12卷、附录2卷,《三礼全经释原》及《曲礼全经类释》14卷。柯尚迁墓在长乐市吴航东关村岭沙山麓。

  《数学通轨》和《书学通轨》,是柯氏著的《学礼六艺》中介绍“书、数”两艺的书。《数学通轨》一书在国内早已失传,现藏日本三重县宇治山田市神宫文库。1994年出版的《中国历代算学集成》中,刊印的《数学通轨》,是以日本国尊经阁文库存书为蓝本的。

  中国珠算从明代开始传入朝鲜、日本、越南和东南亚。其中《数学通轨》流传最广,对于中国文化的传播,对于促进中国周边国家,特别是日本的文化、经济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

    柯尚迁主张儿童就要学会写好汉字,打好算盘。1992年,国内第一所以他名字命名的尚迁中学在长乐漳港建成,成为现在国内少有的学习珠算的普通中学。珠算式心算是开发儿童智力的有效工具,在柯尚迁故乡漳港百户村的6所小学中,都进行珠算式心算教育试验。为了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全国各级珠算协会还在少年儿童中大力推广珠算式心算教育。
148#
 楼主| 发表于 2010-9-2 16:15:31 | 只看该作者
联话董奉


  药按韩康无二价
  杏栽董奉有千株


  这是小说《醒世恒言》中神医李八百的一副楹联。韩康是东汉长安药商,卖药从不二价。董奉是三国吴国名医,治病不收钱,只要愈后栽杏一棵。

  董奉是福州长乐人,220年出生于古槐镇董厝村,280年去世。现在古槐镇龙田村境内有董奉山,就是后人为纪念董奉改名的。董奉山原名福山,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志》说福州是“因州西北有福山,故名”。清乾隆《福州府志》按语说:“福山,今名董峰山,属长乐县”,董峰可能是董奉的谐音。有的说,福州得名的福山,就是这座董奉山。

  董奉年轻时就钻研医学,到处行医施赈。他刻苦学习有关医药方面的知识,采集各种树木花草加以研究实验,根据药物的颜色、气味和产生的季节、地方等,分种类、性质,再参考古书记载和经验,通过对家禽、牲畜的试验获得丰富的医药知识,也发现了很多病源、医理。

  据说当时江西江河溪涧里有巨蟒,常危害人畜,董奉想办法杀了巨蟒。《庐山志》卷七这么记载:“浔阳城东门通大桥,常有蛟,为百姓害,董奉治之,少日见一蛟死浮出”。还说,一县官女儿得了怪病,延医求药都无效,最后,还是被董奉医治好了,于是县官就把女儿嫁给他。

  董奉医术非常高明,与南阳的张机、谯郡的华佗并称“建安三神医”。

    相传,当时交州刺史吴士燮病得不行了,昏死三日不醒,急忙请董奉来看。董奉拿了三颗药丸,放到吴的嘴里,用开水灌下去,并抱着吴的头,摇来晃去。谁知就这么一番折腾,吴士燮的眼睛慢慢就睁开了,手也可以动了,脸色也逐渐恢复正常。半天后,吴士燮就能坐起来,四天后能说话了,吴士燮的病就这样被董奉治好了。

  董奉医德高尚,他所治愈的病人,自然都要感恩答谢他。但他从不收财物,只要求在他住宅周围种植杏树,表达心意。视病情轻重,种杏一株或者数株。就这么日积月累,成就了一片郁郁葱葱的杏林。

  杏子成熟时,董奉就在杏林里搭了个草蓬,人们要想吃杏,可用谷子来换。换来的谷子,拿来赈济贫穷。杏仁多了,董奉自己就去跟别人换稻谷,接济穷困百姓。据说这些杏林至今还有。而“杏林”作为中医的代称,称誉医术高尚的“杏林春暖”“誉满杏林”“杏林高手”等典故就来自董奉和他的杏林。

  董奉的医术医德深得群众的敬重,身后建庙祭祀,在庐山上建有董奉馆,原来在福州的茶亭街河上村,还有一座明代的救生堂,纪念董奉。

  现在在董奉的老家,古槐镇龙田村与雁堂村交界处,建起了颇具规模的董奉草堂。草堂占地20亩,仿后汉三国时代风格而建,四周遍植杏树,使我们能感受“杏林春暖”千古佳话的意韵。
  
  董奉草堂中的景观有中国长乐中医馆、“杏林望重”大屏风、清代名医陈修园专馆南雅堂、“百草园”以及各种石刻等景点。正厅内立董奉“悬壶济世”半身塑像。
147#
 楼主| 发表于 2010-9-2 16:14:31 | 只看该作者
联话陈振龙


  爹打弟,弟滚地,嫂嫂烧苕哄地弟
  姐呼鸡,鸡藏箕,叔叔竖黍惊箕鸡


  这是一副谐音趣联。
  
  苕,就是番薯,学名叫甘薯,还被称作红苕、红薯、白薯、金薯、甜薯、朱薯、玉枕薯等。番薯,是因为最早是由“外番”引进的。因番薯块茎像长在地下的瓜,北方人又称地瓜。当然,福州话的地瓜,不是说番薯,而是指白地瓜,一种块茎水果。
  
  番薯有红、白、黄、紫等多种。番薯可以当饭吃,煮汤,有甜的,也有咸的;蒸食,有的整个,有的切块。可以切片、切丝晒成“番薯钱”“番薯米”。可以做成糊状、饺状、饼状食物。番薯可以“洗”制淀粉,还可以酿酒。酿出的酒,称“番薯烧”或“地瓜烧”。
  
  据有关资料,番薯是福州长乐的陈振龙引进的,他是我国的“甘薯之父”。陈振龙1543年生于长乐鹤上镇青桥村,后来迁到省城台江达道铺做生意。福州人有漂洋过海闯世界的习惯,陈振龙就去了菲律宾经商。在那里,他发现“朱薯被野,生熟可茹”,觉得这种作物如果老家也有,就可以让乡亲们解决一些粮食问题,于是就想引种,为家乡做点好事。在经商之余,陈振龙努力学习掌握番薯栽培技术。
  
  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他买了一些薯藤,经过七天七夜航行,回到福州。六月初一,陈振龙的儿子陈经纶向福建巡抚金学曾介绍番薯的“六益八利”,“功同五谷”,请求官府大力推广栽种。金巡抚听说番薯这么好,就同意试种。陈振龙父子就在台江达道的自家屋后门“纱帽池”试种。
  
  第二年正碰上闹饥荒,金学曾就要求推广种植番薯,“教民种之,赖以度荒”。为纪念金巡抚的推广,人们又称番薯为“金薯”。番薯在荒年发挥了作用,迅速推广到了山东、河南、河北、浙江、台湾等地。
  
  明末,农学家徐光启总结番薯13条优点,1786年皇帝向全国下了“广栽番薯,以为救荒之备”的诏书。从此,番薯成为我国的重要粮食作物。后来陈振龙五代孙陈世元,将番薯传入、试种、示范、推广情况及栽培、防虫、贮存等情况,撰写成第一部关于甘薯的专著《金薯传习略》。
  
  番薯的引进,对我国山地、杂地的利用,对杂粮种植的多样化,对改善农作物的结构和百姓食谱,起了很大作用。据古籍记载,荒年时,“乡民活于薯者十之七八”,番薯成为我国度荒救饥的重要食物之一。
  
  清道光十四年(1834年),福州藏书家何则贤倡议,在乌石山兴建了“先薯亭”。清人诗云:“先薯特为金公记,冠以金薯姓字香。方志具详人罕识,楹书近在我还忘。”国际上将陈振龙带薯苗回乡的时间定为甘薯传入我国的时间。1957年,福州市人民政府重修“先薯亭”。1999年长乐在鹤上镇青桥村陈振龙故居附近兴建纪念亭。
146#
 楼主| 发表于 2010-9-2 16:13:35 | 只看该作者
联话陈烈


  文为周衰能力救
  礼遭秦祸欲重删


  这是福州“海滨四先生”之一的陈襄怀念陈烈的诗对。

  陈烈,字季慈、季甫,福州长乐人。他学习勤奋,熟通经义。但宋庆历元年(1041年)考进士没有中,就无意科举了。不过,他的学问还是很出名的。先是皇祐五年(1053年)州守曹颖叔向朝廷推荐陈烈,诏授将仕郎、试秘书省校书郎、福州州学教授。到了仁宗嘉佑三年(1058年),欧阳修又特别推荐,陈烈被授安州司户参军、国子直讲。但他不去就职,后又被派为福州教授。哲宗元祐元年(1086年),诏以宣德郎致仕,第二年回福州当教授。他很清廉,乡里赠送的钱物,从来不要。自己只要有能力,就会去救济穷人。陈烈76岁逝世,留下《孝报经》3卷,《宋史》有传。

  蔡襄到福州上任,专门向陈烈询问当地民风民俗。陈烈详细作答并留诗:“溪山龙虎挂、溪水鼓角喧。中宵乡梦破,六月夜裳寒。风雨生残树,蛟离喜怒潮。殷勤告舟子,移棹过前滩。”对蔡襄很有启发。

    宋元丰三年,刘瑾到福州任太守,人称风流太守。他知道陈烈的名气,但不愿意去拜访,怕被“教育”。但最后还是被陈烈“教育”了一番。

  原来,福州历史上有闹花灯的习俗,宋人诗曰:“春灯艳胜百花芳,元夕纷华盛福唐,银烛烧空排丽景,鳌山耸处现祥光。”形象生动地描述了当时福州灯市和鳌山盛况。现在,从农历正月初开始,繁华的南后街还会摆出走马灯、绵羊灯、龙灯、狮灯、鹦鹉灯、莲花灯、荔枝灯、西瓜灯、宫灯、观音送子灯等各式各样的花灯。

  刘瑾一上任,就要求在元宵节大摆花灯。为了能够满城花灯,刘瑾下令福州城每户居民都要在楼前屋檐下点十盏花灯。十盏花灯要二两银子,平民百姓哪出得起,但大家都敢怒不敢言。

  当时,陈烈正寓居福州城,在郎官巷租了幢房子设馆授徒。看到官府的告示,听到百姓的怨言后,决心为民请命。

  大年三十晚上,陈烈制作了盏大灯,挂在鼓楼,并题了一首诗:“富家一盏灯,太仓一粒粟;贫家一盏灯,父子相聚哭。风流太守知不知?犹恨笙歌无妙曲。”还署上了自己的名字。此诗一夜之间,传遍福州城。

  刘瑾闻讯,自然是火冒三丈,就要去抓写诗的人。但当知道是陈烈干的之后,就不敢动手了。他深知陈烈脾性之“烈”,也怕激起民愤,影响自己的仕途。盘算来盘算去,还是到陈烈家“请安”,接受“教育”。当然,结果是刘瑾灰溜溜地取消了每户十盏花灯的要求。

  陈烈与陈襄是好朋友。陈襄多次向朝廷推荐陈烈,认为他明典礼,博通群经,写文章,渊源洗博,肆笔而成,没有什么人比得过。陈襄任侍御史时,就推荐陈烈来当,陈烈不干。陈襄写了《怀友人陈烈》:“思君苦节直艰难,四十穷经草野间。文为周衰能力救,礼遭秦祸欲重删。时无正说非杨墨,天与多才继孔颜。吾主聘贤方仄席,好将书币起东山。”
145#
 楼主| 发表于 2010-9-2 16:12:37 | 只看该作者
联话冰心


  世事沧桑心事定
  胸中海岳梦中飞


  这是1925年农历四月初八梁启超书写的对联。

  当时冰心在美国留学,从龚自珍诗中集句,寄给表兄刘放园,刘请梁启超书写。那时,冰心还不认识梁启超。1983年冰心乔迁新居时,把此联裱挂在家中。

  冰心,福州长乐人,原名谢婉莹,笔名冰心、男士等。1900年10月5日生于福州隆普营,其父谢葆璋曾任清朝海军巡洋舰副舰长。

  1911年冰心入福州女子师范学校预科学习。“五四”时期在协和女子大学被选为学生会文书。1921年参加文学研究会。她的散文在当时被称为很有魔力的“冰心体”。1923年提前获得燕京大学学士学位及学校颁发的金钥匙奖,与吴文藻、许地山等赴美留学,她把旅途和异邦的见闻写成散文寄回国内发表,结集为《寄小读者》。回国后在燕京大学文学系任教,并在清华大学兼课。1953年加入中国作协,1954年以后当选历届全国人大代表。曾任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名誉主席、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名誉主席。

  冰心创作涉及新诗、小说和散文等领域,且多有成就,为中国新文学史上著名的女作家之一。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集《超人》《去国》《冬儿姑娘》,诗集《繁星》《春水》,散文集《寄小读者》《往事》《关于女人》等。学习泰戈尔写的小诗体诗集《繁星》《春水》,曾被公认为小诗的楷模。

  冰心曾经住在福州南后街杨桥巷口原林觉民家的住宅,黄花岗烈士林觉民牺牲后,林家卖掉房屋,避居乡下,冰心的祖父谢銮恩买下这幢房屋。屋里柱子上的楹联,都是冰心的伯叔父们写下的。在这里,冰心成为谢家第一个正式进学堂读书的女孩子。

  1929年6月15日,冰心与吴文藻在燕京大学临湖轩举行婚礼,司徒雷登是证婚人。由于新房没有盖好,冰心与吴文藻就把洞房选在西山大觉寺里。舒乙说:“洞房中只有一张简陋的木床,一张三条腿的方桌,另一条腿还是用砖头支撑着。”

  吴文藻1901年出生于江苏省江阴县,是我国著名的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和民族学家,1986年因病去世。中央民族大学设立吴文藻文化人类学奖学金。

  冰心与吴文藻伉俪情深,她有个心愿,死后要与相濡以沫的丈夫吴文藻合葬,并嘱托赵朴初先生为其预先写好了墓文“冰心、吴文藻之墓”。冰心1999年2月28日逝世,墓址在“北依八达岭,南临居庸关”的怀思堂驼峰上。

  冰心很喜欢玫瑰,她说,在学校的二门“长廊下开满了长长的一大片猩红的大玫瑰花!这些玫瑰花第一次进了我的眼帘,从此我就一辈子爱上了这我认为是艳冠群芳又有风骨的花朵,似乎是她揭开了我生命最绚丽的一页”。法国人认为:“冰心是中国最杰出和最值得尊敬的女性。冰心不仅是中国的,而且是世界的。”并为此专门培育出“冰心玫瑰”。

  巴金说:“冰心大姊的存在就是一种巨大的力量,她是一盏明灯,照亮我前面的道路。她比我更乐观。灯亮着,我放心地大步向前。灯亮着,我不会感到孤独。”
144#
 楼主| 发表于 2010-9-2 16:11:05 | 只看该作者
联话三峰寺


  平地起楼台,恰双塔雄标,三山秀拱
  披襟坐霄汉,看中天霞起,大海澜回


  这是长乐三峰寺的对联,梁章钜撰。

  三峰寺在长乐城西南山顶,因南山有隐屏、香界、石林三峰相连得名。宋崇宁年间,有僧在山顶筑台讲经,并建佛庵。宋政和七年(1117年)建成七级三峰塔,原名圣寿宝塔,后称南山塔、雁塔、三峰寺塔。该塔既是观察太平港的了望塔,也是远航归来的航标塔。塔身八角七层,高27.4米,为大力士座,八面环饰狮子、牡丹等石刻图案。塔身各种浮雕造型生动,风格古朴。塔内有曲尺形石阶,直至顶层。三峰寺塔上可望福州及闽江口。

  三峰寺塔造型优美,结构稳固,历经1275年、1367年、1485年三次较大地震,仍巍然屹立。三峰寺塔是研究我国古代建筑艺术与石雕艺术的珍贵资料。1961年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明初郑和七下西洋驻泊长乐,曾三次修葺三峰寺。今寺圮塔存。明永乐十年(1412年),郑和第四次下西洋,在长乐太平港候风时,为感谢并祈望“天妃”妈祖庇佑,在圣寿宝塔之东建造南山天妃宫,西边建造三清宝殿。现在在其遗址上建起郑和史迹陈列馆。

  郑和原姓马,名和,字三宝,1371年出生在云南昆阳州(今晋宁县宝山乡和代村)。19岁时,到北京燕王府服役,追随燕王朱棣。1399~1402年,朱棣为和他的侄子建文帝争夺皇位,进行了“靖难之役”,马和帮助朱棣登上皇位,被提升为内官监太监。1404年,永乐二年正月初一,朱棣为表彰马和的功绩,亲笔赐姓“郑”,更名郑和,史称“三宝太监”。据说郑和赴海外与寻找建文帝下落有关。郑和下西洋到过的马六甲,专门建有“三宝庙”,庙联写着:“七度使邻邦有明盛纪传异域;三宝驾慈航万国衣冠拜故都。”

  郑和是举世闻名的伟大航海家。他从公元1405年到1433年的28年间,率领庞大的船队,先后7次远渡重洋,遍及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郑和七下西洋充分证明了中华民族在历史上就致力于同各国人民进行睦邻友好往来和经济、文化交流。郑和下西洋不仅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伟大创举,也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
143#
 楼主| 发表于 2010-9-2 16:09:02 | 只看该作者
联话三溪


  山雨已残叶
  溪风犹落花


  这是长乐三溪钓鳌石苏舜元题的诗对。

  苏舜元(1006~1054年),字子翁、叔才,又号才翁,四川三台人,时任福建观察使。钓鳌石附近有他的篆书:“庆历丁亥秋,飓风起,余陟步是山巅,观海波也。才翁题。”庆历丁亥是1047年,宋代篆书题记碑刻留传至今极少,比较珍贵。

  长乐市江田镇三溪村是省级历史文化名村。三溪又叫鼎溪,发源于长乐、福清交界的群山中。溪水流入抟纱潭、龙潭后分北、南两溪,与上游的潼溪鼎足而立,故称三溪,并成为村名。

  三条溪穿村而过,端午龙舟夜渡是当地独有的习俗,有诗云:“自古龙舟日竞渡,独有三溪夜赛航。”“爱想闲,嫁到三溪石门前。水碓米,柴对行,担水门前溪,快活水头田。”这是一首传唱千年的古老民歌。自唐至清,仅潘氏一族就出进士上百人,有“一门十进士,四世五中丞”之美誉。

  三溪背倚屏山面向东海,山清水秀石奇洞美。长乐十二景“屏障铺霞山积锦,龙潭印月水浮珠”中的“屏障铺霞”就在三溪。横跨溪上的五座唐宋古石桥颇具江南水乡的意韵。

  建于宋淳熙初年(1174年)的紫阳阁俗称朱子祠,是朱熹的讲学处。长乐籍进士张一渔与朱熹同朝为官,交情深厚。他请朱熹来家乡开馆授徒传经。朱熹非常喜欢这里秀丽的山水,曾刻“溪山第一”四字于朝元观前的巨石上。明万历年间兵部侍郎陈省补的题字现在还可以看到。

  紫阳阁前有座石牌坊,刻着“钟秀毓英”和“体天福善”。紫阳阁后面岩壁间有几株竹子,竹叶青翠,竹竿却黑如墨。相传朱熹在此讲学时,常将用剩的墨水倒在这里,不知不觉就把青竹染成墨竹。可能朱老先生的墨水都渗透到了竹根,所以后来新长出来的竹也是通体墨色,人们称为“墨竹”。

  天龙井在屏山山巅。所谓“游人游三溪,必登天龙井”。在群峦环抱中,有方圆约300平方米平坦的岩石。巨石中央有一口天然圆井,井口直径半米多。“天龙井”三个大字是兵部侍郎陈省写的。这里是古人祈雨的场所。清知县戴永朴记载比较传神:“乙丑(1745年)初秋,雨泽愆期……番薯望雨甚急……目击秋阳之烈,待泽之殷,蒿目焦心,寝食俱废……余辈拜祷于上,巫者甫焚牒,随见黑云一片起于山顶,遮蔽烈日,洒雨数点,着人衣袂……童叟吏民不下千人,咸额手欢呼,叹为神奇……余秉烛听雨,喜而不寐……”

  朝元观又叫三台庵,建于北宋绍圣年间,其天王殿、大雄宝殿、观音殿、文昌阁等仍保存完好。朝元观对岸就是柏山,山上有“钓鳌”台。苏舜元以此吟诗:“未穷双佛刹,先到一渔家。山雨已残叶,溪风犹落花。汲泉沙脉动,敲火石痕斜。应是任公子,竹间曾煮茶。”
142#
 楼主| 发表于 2010-9-2 16:07:30 | 只看该作者
联话金刚腿


  风度南枝乌鹊啭
  月斜西坞玉蝉横


  这是宋熙宁二年杭州进士翁华《游江左里石龙山龙脚石》的诗对。

  龙脚石,现在叫金刚腿,位于闽江下游长乐航城镇的石龙山峭壁之下,像石龙的一只龙脚。(如图)它是一条从山麓伸到江面的花岗条岩。从闽江北岸看去,这岩石,像是靠在江边的一只大脚。脚底标高4.83米,脚踝标高8.42米,膝盖处12.62米,腿下悬空部分长达26米,,宽约4米,横空出世,就像一座石拱桥。这里公路未开辟之前,过往行人要徒步从石腿下穿过。

  有人把这大石脚,形容为金刚天王的大腿,脚底穿靴,脚尖跷起,说是金刚在此洗脚,所以民间称之为仙人腿、金刚腿。日本人野上英一在1637年写的《福州考》中说:“船进闽江……南岸可以见到一块下垂的花岗岩壁,其状犹如大型之人脚。这就是所谓金刚腿,俗称仙人腿。”金刚腿岩石上有萨镇冰题的“金刚濯足”和1921年时任福建省长的李厚基写的“金刚腿”等刻字。

  据《长乐县志》说,金刚腿原有两条,另一条在北岸,与现存这条隔江相望。古时福州万寿桥有座桥墩塌了,投了许多石料都被湍急的江水冲走,想了许多方法都建不起来。后来一位高僧认为此处水流湍急,寻常石块当然无从存身,只有将具有神力的金刚腿凿来沉入江底,方能镇住江水。后来人们将那条金刚腿凿下来投入江中后,桥墩果然很容易就修复了。

  金刚腿处于闽江江水和东海海水交界线上,腿股上下游的水有咸淡之分。相传古时,生活在东海的白鯏鱼精与生活在闽江淡水的白刀鱼精,随着潮汐涨退,常在闽江口争斗,兴风作浪,搅得四周不宁。金刚大神接到举报,怒不可遏,来到现场,发神威,镇住双妖,喝道:“以我站的地方为界,水分咸淡,各守地盘,不许过界。”

  因为金刚腿这里是江海两水交界、混合、进退、顶托的地方,加上河床地形的特殊,形成水流回旋,从闽江上游飘流下来的东西,往往会在这里滞留。据说闽江溺水而亡、飘流而下的尸体,常常可以在金刚腿附近找到。民间就认为这是金刚腿产生的神密作用。

  金刚腿附近江面宽达450米,水深50米,每秒能通过2万多立方米水量,是上游台江地段的10余倍,历来大水都不会淹过金刚腿的脚踝,故有“大水淹不过金刚腿”之说,被人们视为洪水峰高水位和闽江航行的天然标志。海轮驶进闽江口,看到金刚腿,就会鸣响汽笛,表示到了福州。

  金刚腿和闽江口的五虎礁、南北龟、皇帝井等,并列为“闽江七景”。

  现在这里建成金刚腿公园。公园西侧有观景台,东侧有“天方地圆”广场。公园中有清同治年间林寅手迹“闽江第一”,杭州进士翁华的《游江左里石龙山龙脚石》诗,沈鹏手书“中国长乐”“金刚腿”和陈奋武写的“海滨邹鲁”等等。
141#
 楼主| 发表于 2010-9-1 23:00:03 | 只看该作者
联话显应宫


  神而重光,见天道禀正
  奇哉如斯,是心镜鉴真


  这是长乐显应宫的对联。

  显应宫位于长乐市漳港镇仙岐村,又称大王宫、妈祖庙,始建于宋绍兴八年(1138年)。《长乐县志》载,显应宫曾被列入县内十五处名胜古迹。几百年间,显应宫数度重修。据出土的碑文记载,最后一次重修是在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此后,可能由于遇到一场特大风暴海啸袭击,显应宫随同邻近的村舍,被风沙掩埋在地下。后来人们在这里又建起了村庄,村的名字叫“仙岐”,似乎与某种神秘的现象有关。

  1992年6月22日,在长乐国际机场工地,一位村民挖沙时挖到了一堵墙!后出土数十尊彩绘泥塑神像。出土当初,神像身上朱红、嫩绿、金色等色彩亮丽鲜艳,表情生动,神态各异,栩栩如生。建筑物的柱子虽然腐烂剩下壳子,但还都立着。这是当时福建省发掘的数量最多、群体最完整、年代最久远的泥塑神像群。同时出土的还有20多件陶瓷器皿、石碑、匾额以及部分古币、砚台等,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幅清朝嘉庆皇帝颁赐的匾额,虽然边缘已腐烂,但“愿愈应”三个御笔亲书依然清晰可见。

  如今显应宫分为地面新宫和地下古宫两个部分。新宫建筑面积约为1.5万平方米,采用传统的庭院殿堂形式。前立照壁,依次建有牌坊、山门、将军殿、天妃殿、大王殿,天井左右为钟、鼓楼,后院两边角楼相峙,两翼配殿附龙,回廊绕院,有观音阁、回廊和天后宫。

  地下宫为二进结构,四周为土筑和石砌围墙,宽13.2米,深26.4米。原有神像、柱础、神龛等按旧定位保护。地下宫内共有五个神台,分别供奉不同的群塑神像。二进殿正中神台供奉的群塑主像为本地的当家神“大王”。西侧神台上供奉的主像是福州民间普遍尊祟的一位妇女儿童的保护神临水夫人陈靖姑。东侧神台出土时并无神像,但在外墙和前殿西侧神台的地面却又多出几尊。于是人们就把这几尊塑像放在了这个神台上。前殿东侧神台上供奉的主像是妈祖。

  最引人注目的要算是前殿西侧神台上的“巡海大臣”群塑了,七个神像中除一人为外国人外,其他六个均着太监服饰。历史、文物专家认为,这组塑像大约形成于明万历年间,比东侧妈祖塑像略晚一些。居中者塑像头戴嵌金三山帽,身着簇新蟒龙袍,腰系玲珑白玉带,脚穿文武皂朝靴,完全是明代宦官特有服饰,应该是统率舟师七下西洋的三保太监郑和。而郑和身边的外国人,有人认为可能是从第四次开始协助郑和下西洋的西安清净寺掌教哈三(哈桑)。哈三是西亚北非人,由于他在“危险海峡”为郑和船队安全引航功勋卓著,所以他与郑和一道被后来的行船走海人奉为“巡海大神”。
140#
 楼主| 发表于 2010-9-1 22:57:20 | 只看该作者
长乐篇




联话琴江村


  驻防海疆,胸怀祖国,功昭日月
  抗击法寇,血洒闽江,气壮山河


  这是长乐航城琴江满族村的一副楹联。

  琴江满族村,在长乐营前洋屿,称“营盘里”。这里是乌龙江、马江和琴江三江汇流处的三江口。琴江是我省惟一的满族聚居村,省级历史文化名村。

  康熙十三年(1674年),耿精忠在福州反清。琴江村旗人祖先随康亲王入闽,平定战乱后留驻福州旗汛口蒙古营一带。《琴江志》记载,雍正六年,清征南将军赖塔奉旨挑选513名官兵加上他们的眷属约千人进驻琴江,组建“三江口水师营”。兵营分设12条街4条直巷,东西南北四个城门。水师营中的将军楼与一般房屋坐北朝南不同,坐南朝北,表达向着北方,思念故土的信念。

  1884年七月初三中法马江海战爆发,清水师在马江败于法军,林狮狮率十余名乡民驾船,隐于道庆洲江边的芦苇中,突然向法军旗舰“伏尔泰”打土炮,打伤法军司令孤拔。法军还击,林狮狮等勇士以身殉国。

  在三江口水师营500多死难烈士中,有70多名琴江人。人们专门建立了忠烈祠,每年公祭烈士。水师旗人后代许多考入船政学堂,成为中国海军的栋梁之材。

  孝友坊是琴江的一个标志性建筑。同治元年12月17日,为褒奖赖通照孝亲爱友,皇帝下诏在琴江村建孝友坊。

  旗人街,又名首里街,旗人街房子的门比较奇特。正门设三个门户,装着六扇启合式狭长木门。中间的两扇大门门前装了扇半人高的横隔门,称作“六离门”。普遍当兵人家的门是四扇,当官的是六扇门。如果谁升了官,就可以“改换门庭”,把四扇门改为六扇门。

  闽剧《六离门》说,明朝蓟辽总督洪承畴兵败降清,被委以江南总经略后回乡探亲,洪母和妻女耻其叛明,痛其失节,不准他进屋相见。但又囿于亲情,就在门口设一道横隔板,让他隔门听训,所谓“六亲不认,众叛亲离”。后来横隔板演变为横隔门,因此得名六离门。

  有的说这道门是整座门第的脸面,称作“第心门”。琴江当地人也称之为“定心门”。过去重男轻女,女人只能在门内操劳,对外“眼不见为净”,所以叫“定心”。那时,女孩在结婚之前不能与男方见面。有人提亲,只有等那男子经过门前时,偷偷从花格中看一眼。

  也有人把这门叫“第喜门”,有及第、升官、婚嫁等重大喜事,就打开这横隔门。这门还是家的象征,搬家时,一定要把这门带走。门若被毁了,就跟其他地方人家中的灶被毁了一样,也意味着家被毁了。

  其实,从居家来说,六离门的设置,在当时比较科学。横隔门有屏风和高门槛的功能。阳光可以进屋,空气可以流通,人也可以方便地了解屋外的动静,与屋外人对话。而外人不便擅入,也不能随便看到屋内的情况,有利于保护隐私和安全。而过去街坊散养的那些鸡啊、狗啊,也不会跑进屋,比较文明、卫生。

  四通八达的街巷、遍布村中的机关、完善齐全的军事设施等都体现了科学的建筑思想。现在村里还保存着多段古城墙和一座城门。
139#
 楼主| 发表于 2010-9-1 22:55:06 | 只看该作者
联话隐元

  
    卓立莲花出海门
    单提德水洒乾坤


    这是福清黄檗山万福寺隐元大师写的一副诗对。

    隐元,字隆琦,号子房,俗名林曾昺,福清上迳镇东林村人。隐元出生于明万历二十年(1592年),有两个哥哥。隐元6岁时,因家境贫寒,父亲外出谋生,与家里失去联系,一直没有音讯。隐元9岁才进私塾读书,但第二年就辍学了。21岁时,隐元往浙江探查父亲下落,曾在普陀寺的潮音洞当过伙夫。

    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母亲去世,隐元只好到渔溪黄檗山万福寺出家。由于隐元的努力和悟性,崇祯八年(1635年)他成为明朝佛教临济宗的衣钵传人,担任万福寺住持。

    隐元管理万福寺前后达17年之久,经他苦心经营,大振佛教临济宗,中兴黄檗山法门,使万福寺成为东南沿海的名刹和福建佛教文化的中心之一。当时著名学者黄道周,书法家张瑞图、陈贤,雕刻家范爵、范道生等与黄檗山高僧都有来往。清顺治八年(1651年),万福寺僧众达数千人。

    隐元重振万福寺,声望日高,名扬海内外。盛名传到日本后,长崎兴福寺住持逸然禅师4次写信邀请他到日本弘法。经德川幕府特别许可,顺治十一年(1654年)6月20日,63岁高龄的隐元率弟子30人,在郑成功的帮助下,从厦门出发,东渡日本弘法,带去了中国先进的建筑、印刷技术和医药知识及雕塑、书法、音乐等艺术。

  隐元的到来,使沉寂多年的日本佛教界为之振奋,许多名僧相继归其门下。隐元也深得日本政界和文化界的礼遇,日本后水尾天皇亲自接见,询问佛法。一些日本公卿以及京都的行政首脑等,皈依了隐元,使临济禅宗蜚声日本。

    顺治十六年(1659年)日本皇室将京都宇治的醍醐山麓一万坪地赐给隐元创建新寺。隐元将新寺取名为“黄檗山万福寺”,以示不忘本源。整个新的万福寺的建筑和雕塑风格,园林绿化的特色和规章制度等都仿照福清的万福寺。因为后水尾天皇赐以佛舍利、御香等物,新寺专门建了舍利阁。康熙三年(1664年),72岁的隐元将住持职务交给弟子,退隐松堂。康熙十二年(1673年)4月3日,隐元大师圆寂,终年82岁。

    隐元在日本19年,黄檗宗成为日本五大佛教宗派之一。由隐元开创的这种文化,被日本学术界誉为“黄檗文化”。隐元在世时,日本天皇颁赐“大光普照国师”尊号。隐元大师圆寂后,天皇4次追赠尊号。1923年日本天皇还追封他为“真空大师”。至今日本各地建有黄檗分寺500多座,崇奉“黄檗宗”的僧俗有几百万人。1992年,日本黄檗寺专程将身披大红袈裟的隐元塑像送来福清祖寺。

    隐元是个具有高度文化素养的名僧。他的诗偈警策清丽,如明崇祯九年(1636年)题在陈贤的《观音图》上的七绝:“卓立莲花出海门,单提德水洒乾坤。善财窥破端倪处,五体归投正法尊”。隐元大师有《弘戒法仪》《语录》十卷、《灵涛集》一册等传世。
138#
 楼主| 发表于 2010-9-1 22:49:12 | 只看该作者
联话野马屿

  
    海岛春融花竞放
    南天日暖鸟争鸣


    这是描写海岛之春的一副对联。

    福州沿海自古便有许多无名小岛,因象形而有了名字。如野马屿,就是因为岛的平面图形像马所以得名。

    野马屿是福清龙高半岛沙浦镇南端、兴化湾中部的一座岛屿,南毗湄洲,东依海坛,毗邻万安古城、南日群岛。全岛面积有3平方公里。据说当年戚继光抗倭时,在岛屿最高处设立瞭望台,观察敌情,作为部队的情报耳目,所以又称目屿。与浙江普陀山相似,称福清“普陀”。

    野马屿植被以抗风的针叶树种为主,岛东北目屿林场有部分针阔混交林。目屿岛景观有山石、海域、生物和农业四类,具体有海蚀景观、象形景观、沙滩、礁石、洞穴、湖、树林、古墓、摩崖字画、民居建筑、种植园、果园、游乐场所等。

    目屿岛是重点革命老区基点村,可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31年,闽中地委领导就在这里开展活动。1947年,龙高暴动失利后,目屿岛百姓掩护暴动人员安全突围脱险。

    从福州乘车到福清龙高半岛沙浦镇的牛头尾,约两小时。坐上机动渡船,向千米外的岛屿驶去。那船在海流涌起的波峰浪谷间腾跃,人在船上随波起伏,凭浪摇晃,真有骑着野马,奔驰在宽阔草原上的感受。

    野马屿,岛不大,旅游景观资源却很丰富,具有山、海、石、沙四大天然景观:山称野马,傲然行空;林密山间,郁郁葱葱;海天环抱,辽阔无边;坡缓草茂,牛羊杂陈;石奇岩怪,拟人状物;沙白滩平,贝壳星罗;屿岛棋布,各具特色;鲳章石斑,生猛馋人;花果地瓜,土味十足。

    野马屿赏石是必不可少的。野马屿石头很多,在山为奇岩,在海为怪礁。东部的野马山,又称中石山,海拔只有百余米。山上赋名的就有六十四顽石、三十六奇石,如断臂将军、望夫石、龟燕对话、风动石、石心、石船、石帆、巨鼋下山、尼姑拜佛等等。

    环岛有10公里海岸线,散布大大小小经过天风海涛洗礼的礁石。有的像海狮浴日,有的似神龟探海。一些礁石被人因形就势,稍加雕凿,变成各种海鱼、海兽,在海浪中嬉戏、弄潮。野马屿周边海上还点缀着小岛屿35个,它们像蛇舞,像鹤翔,像牛耳,像米老鼠……简直是座天然岛礁动物园。

    野马屿海滨沙滩和象形山石一样,都属甲级景观。岛上沙滩16处,天然无污染。大的沙滩浴场有东田、大澳等。海阔、沙白、礁奇、潮平、景美,是游泳、戏浪、拾贝、垂钓、观景的上好去处。

    野马屿上的摩崖石刻也是一种特色景观。如“渡江第一”,或为海盗藏宝密语,或为当年抗倭遗迹。“海誓”“山盟”当为情侣留影的首选。手擎日月、踏浪独立的岩画,展示着野马屿人的襟怀。那裂石而成的巨书,写着舒婷的诗,却是别有意味的一章。
137#
 楼主| 发表于 2010-9-1 22:47:04 | 只看该作者
联话万石山

  
    云移剑佩归青琐
    风送封书入建章


    这是友人赠魏体明《瀛江谏议北上》的诗对。

    魏体明,福清人,号瀛江先生,人们称他“方伯”,相当于刺史、布政使,是唐代名相魏征之后。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进士,先后任吴山知县,兵部、刑部、工部三科给事中,九江政使,云南按察使,右布政使,四川左布政使等职。据《方伯行状》记载:他“少而聪颖绝人,综博群书,下笔千言立就……有山高水深、风清月白之谣。”魏体明的好友归有光对其为人为官给予高度评价。魏体明69岁逝世,墓在东瀚海亮村万石山护国禅寺后,叶向高撰写了《方伯公墓志铭》。

    万石山,又名磐石山,在龙高半岛末端,说是由于山上岩石裸露、万石密布而得名。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56岁的叶向高感到“时不可为”,便上奏请辞,告老返乡。家居6年中,走遍福清的名山胜景。叶向高《东游漫记》称:“万石山之奇,为洞为岩为堂为奥为窍为突为穴为窟,焕若神明,俨若幻化者,在在皆是,不可胜穷。”万石山,漫山奇石,如羊群遍野。海风刮来,颇有岑参“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的味道。好像老天爷把其他山上各种各样的石头都赶到了万石山。民间相传,这漫山遍野的奇岩怪石,是罗永驱山填海功亏一篑所遗。可别小看这里的石头,过去,东瀚这里的鸡湾石还是专门供应建造南京中山陵的石料。

    万石山雄踞40平方公里,三面临海,“有石皆是佛、无洞不纳仙”。万石山脉延伸众多山壑、岩谷、海湾,构就独特的地貌,峰绝、石奇、洞幽、林深、滩阔,古时就是风景名胜地。在这里观赏石头,奇石怪岩琳琅满目,千姿百态,拟人状物,维妙维肖。有一片瓦、二龟听法、三仙聚会、四相拜主、五蟠桃、六佛听经、七星坠地、八仙下棋……十八罗汉等岩景200多处。在这里看海,沿岸有百米以上沙滩七处,大小岛屿20多座。天风海涛荡涤身心,远帆近礁,或动或静,引人遐思。这里还有千年禅寺、万安古城、五目龙井、烽火炮台。晨观东海日出,夜眺桃屿渔火,险探桑仔深洞,坐看潮起潮落。当然还可品尝生猛海鲜、高山羊、番薯丸等等地方风味。

    万石山自然景观是洋洋洒洒的宏篇巨帙,短时间是看不完的:花村景区有飞来洞等30景;荼园景区有鲤鱼钻沙等30景;佳塘景区有南天一柱等35景;宏溪景区有四面观音等30景;西魏景区有神龙等20景,西安景区有水磨潭等20景;万安景区有塔寺闻涛等30景;莲峰景区有峰火台等10景;大壤景区有古井等20景。

    万石山北部第二主峰罂山南麓是千年古刹护国禅寺。
136#
 楼主| 发表于 2010-9-1 22:44:50 | 只看该作者
联话龙江桥

  
    五马山崩出宰相
    龙江桥成状元来


    这是福清关于当地名人故事的俗对。

    对子中的龙江桥,距福州70公里,在福清海口镇龙江入海口处,是福清最长的一座古代石梁桥,也是省内目前保存最完整的宋代石梁桥。
    龙江桥与泉州的洛阳桥、晋江的安平桥、龙海的江东桥合称为“福建古代四大石桥”,是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

    海口古镇依山襟水,扼福清湾咽喉,过去是东南沿海军事要塞,是长乐、福清、平潭三县(市)的交通要道。海口海上贸易发达,曾被称为“小杭州”“小泉州”。

    早先,福清有“五马山崩出宰相,江南沙合接龙首”的民谣。在流传过程中演化成“五马山崩出宰相,龙江桥成状元来”。宰相指福清人叶向高,状元则是指福清一都(曾属永泰)的黄定。

    原先,海口龙江两岸人们往来,都要靠小渡船,十分不便,旧志载“龙江跨方民(海口)、仁寿(赤屿一带)为南北之要冲,往来不绝”,可见当时过往行人之多。但是每每遇到海潮暴涨或台风暴雨,山洪暴发之时,就要好几天不能过江。如果有人因急事冒险强渡,常会出事,人们盼望能修条桥便利通行。

    宋政和三年(1113年),太平寺僧人惠图、守中禅师倡议在龙江口造桥。当地人林迁、林霸、陈侈等挺身支持,募缘集资。大家同心协力,克服许多困难,于宋宣和六年(1124年)终于建成,命名为“螺江桥”。从桥到赤屿山脚,还有一段小洲泥泞难走,就又运石砌堤接到桥尾寺前,后来称为小桥。南宋绍兴三十年(1160年),少卿林栗根据“江南沙合接龙首”的民间说法,更名叫龙江桥,又称海口桥。后来,进士林梦与在桥头建“龙首亭”,明朝正统元年(1436年)重建碑亭。惠图、守中禅师逝世以后,人们为纪念他们,曾在现在的桥头村建“二禅祠”。

    龙江桥是座梁式结构的石桥,全是用花岗岩砌建。首先用巨石填基,垒起6米高的桥墩。桥墩跟福州其他古桥一样,像船两头尖,迎潮分水。桥墩长10米,宽三四米。6条石梁并排铺设在墩顶帽石上。桥墩原有41座,现存39座,间距11米左右。石梁宽六七十厘米,厚80厘米左右,每条石粱重15吨。在石粱之上再横铺石桥板,桥面两侧设石扶栏。大桥长约480米,加上小桥,总长700多米。桥南端建两座镇桥佛塔,叫龙江桥塔,各七层六面,实心,高5米,浮雕有佛像、莲花、狮子等。由于洪水、飓风、海潮的频频袭击,平均30年就要大修一次,在桥头竖碑记载。

    龙江桥的各个孔门原来都有名称的。有的是根据传说而来,如“猪屎墩”说是抬猪屎的人集资建的;有的由形象而来,如像瓜蒂的“蒂蒂石”;有的以石色定名,如“红红石”“青石”;有的是指桥下特产,如“大爪”。还有“抓仔”“母鸭墩”“高墩脚”“短墩仔”“豆腐墩”等等。
135#
 楼主| 发表于 2010-9-1 22:38:56 | 只看该作者
联话万福寺

  
    千古祥云临万福
    九重紫气盖三门


    这是叶向高为黄檗山万福寺山门写的一副楹联。

    黄檗山在福清市渔溪镇梧瑞村西北面,因过去山上有许多黄檗树而得名,海拔900多米,景区面积23平方公里。

    黄檗山主峰绛节岭下有座万福寺,创建于唐德宗贞元五年(789年),是我国禅宗著名的丛林,同时也是日本黄檗宗的祖庭,在中日佛教文化交流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1983年被国务院确定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

    万福寺最早叫做般若堂。唐贞元五年(789年),出生莆田的正干禅师按照师傅六祖慧能大师“遇苦即止”的嘱托,在黄檗山看到许多苦性的黄檗树,就创立“般若堂”。大中年间(804~820年),希运禅师从江西参学后回到黄檗山弘扬禅法,倡“心即是佛”的学说,黄檗山渐有名声。

    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倭寇侵扰沿海,万福寺也被焚毁。隆庆初年(1567~1568年),正圆禅师路过此地,见祖庭荒芜,悲凄难禁。遂立志匡扶祖业,发愿赴京迎请藏经以作镇寺之宝。八年努力,未偿所愿。他的徒孙兴寿、兴慈在老乡宰相叶向高的帮忙下,获准进殿见驾,两人将《楞严经》倒背如流,万历皇帝非常高兴,他正在选择天下十座名山古寺以赐龙藏,因此就赐予藏经678函、紫袈裟三袭,还亲书“万福禅寺”匾额。叶向高还也为山门写了一副对联。

    唐朝贞元五年(789年)改建万福寺。宋朝时,万福寺很兴盛,到元朝渐渐就趋于衰微,明嘉靖年间在倭乱中被毁,后多次修复。

    明崇祯年间重修万福寺,寺门右侧为放生池,左侧是万寿院。寺内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和法堂纵列于中轴线上,左右两侧建有东西方丈、斋堂、禅堂、伽蓝殿、视师殿、钟鼓楼等。天王殿正面供弥勒佛坐像,两旁为四大天王。大雄宝殿中供如来三尊像、两旁为泥塑雕十八罗汉。现仅存法堂、塔各一座。法堂,仿宋朝风格,为南北建筑风格相结合的重檐歇山式。塔是明朝无缝塔。寺中有隐元纪念堂,立有隐元禅师纪念碑。

    明朝崇祯十年(1637年),隐元法师任万福寺住持。清顺治十一年(1654年),应日本佛教界邀请,隐元禅师率僧众东渡日本,在日本京都建寺,也叫黄檗山万福寺,其管理制度和建筑雕塑等风格、布局都参照福清万福寺,就连斋饭也由中国引入。日本的万福寺保存完好,被日本政府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他开创的日本“黄檗宗”,与唐、宋时期传到日本的临济、曹洞二宗三足鼎立,成为日本佛教的主流。目前,日本黄檗宗所属寺庙达500多座,信徒35万人。日本黄檗宗信徒多次组团来福清黄檗山拜塔谒祖。

    黄檗山主要旅游景点有马鞍、铁灶、吉祥、宫后、绛节等五个岭,有三山石、飞来石、钓台石、屏石、鼓石、盘陀石、界石等七石,还有大帽、小帽、狮子、佛座、报雨、紫薇、香炉、罗汉、钵盂、天柱、五云、吉祥、屏障、宝、绛节等十五峰。山间“龙井”终年不涸。“九龙潭”有叶向高所书“灵渊”摩崖石刻。
134#
 楼主| 发表于 2010-9-1 22:36:04 | 只看该作者
联话南少林遗址

  
    宫向嵩山兴万载
    神居南岭佑千家


    这是福清少林院遗址附近北宋南岭宫的楹联。福清少林院遗址位于福清西北部东张镇境内。

    1915年出版的《少林拳秘诀》说:“国内有两少林,一在中州,一在闽中”。中州少林寺创建于北魏太和十九年(495年),因建在河南嵩山少室山下的密林中,所以叫少林寺,是我国佛教禅宗祖庭,少林武术的发源地,被称为“天下第一名刹”。

    “在闽中”的少林,一般为了区别于北方的少林,称为南少林。我省泉州、莆田等地都说有南少林。

    1993年6月,在福清市东张镇少林自然村,找到了少林寺遗址。从少林尾经少林石路,过少林桥,进入山门,有九个层次分明的大阶地,寺院依山起势成阶梯式建筑,前后进深180米,主座及两厢附廊宽达68米,建筑面积近2万平方米。寺院建筑群十分浩大,寺内有极为完整的排水系统和用特制的瓦筒安装的供水设施,四周筑有防火墙,墙外还有附属建筑物,是一座大型禅宗寺院。

    福清少林寺遗址,无论其山川地貌、寺院风水和文化内涵都与河南嵩山少林寺相似,同为莲花宝地,九莲山环峙。少林寺后面的山,也叫嵩山。

    福清少林寺遗址,经国家文物管理局批准,从1995年7月起由省市联合考古队进行发掘,出土了大量少林寺文物,如“少林院”“少林”等石刻铭文,以及石桥、石孟、石槽、石碾、石碑、石础、石春臼、石磨、石香炉、瓷器、钱币、铜镜,还有巨型的北宋早期的和尚墓塔等上千件文物。

    福清少林寺遗址面积达5000平方米,寺院建于唐宋时期,属佛教寺院建筑,其布局依山体走向,沿阶地进行设计建造,工艺精细。寺院周围有4条当年对外交通古道和10多座古桥。

    1994年11月,经批准,福清在少林寺遗址上重建南少林寺。寺前广场上,立着南少林寺大碑坊。天王殿后两层院埕,石阶上是“大雄宝殿”。还有达摩祖师殿。整个寺院的建筑,全是乳白色的墙基,红色的墙壁、门户、梁柱,顶部仿古的斗拱、椽条红白相间,屋盖是金黄色琉璃瓦。

    据北宋梁克家《三山记》记载,北宋初年,福清县已有僧寺196所。福清“新宁里”建有“少林院”。新宁里就是在东张镇,与永泰、莆田交界。考古证明,北宋时,福清少林院是很兴旺的。据《刘克庄全集》《福清县志续略》《续古尊宿语要》等记载,南宋少林院的住持是被称为“铁鞭韶”的著名武僧。“铁鞭韶”俗姓刘,名允韶,因使用铁鞭武器出名,所以取字铁鞭。“铁鞭韶”为临济宗第15代禅师,住持福清少林院后,名气很大,先是被苏州太守请去承天寺,后又被温陵(泉州)府通判请去光孝寺。少林武术流入民间,逐渐与当地南拳结合,成为闻名遐迩的南少林拳。

    嵩山少林寺第三十三代法师释永寿曾率团到福清考察少林寺遗址,予以确认。
133#
 楼主| 发表于 2010-9-1 22:30:31 | 只看该作者
联话瑞岩山

  
    开口便笑,笑古笑今,凡事付之一笑
    大肚能容,容天容地,与己何所不容


    这是在许多地方佛寺的弥勒殿前都可以看到的一副楹联。

    全国最大的弥勒造像,是福清海口瑞岩山的那尊。

    瑞岩山,旧名仙峰,在福清市区东出10公里。山上奇岩怪石,迭成千姿百态的岩洞,古称瑞岩洞。山不是大山,却真是“瑞”: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瑞岩弥勒造像,有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上百处不同年代摩崖石刻,有千年古刹瑞岩寺等等。一般庙宇,弥勒佛都是笑坐在山门内的弥勒殿里。瑞岩寺的弥勒佛巨大无比,不住室内,而是笑容可掬地坐在天地之间。

    宋宣和四年(1122年),当地人在瑞岩山南麓依山筑瑞岩寺。元至正元年(1341年),瑞岩寺信众又集资在寺的西边,借山就势,利用一方天然岩石,花了27年时间,凿成这座古代中国雕塑艺术的珍品。

    因为雕凿在山岩上,所以弥勒佛坐像前高9米,后高6.4米,宽8.9米,厚8米,线条流畅,形态逼真。石佛盘腿而坐,敞怀坦腹,左手依膝捻珠,右手抚腹,笑容盈盈。石佛身上还有三个小沙弥。左边的坐靠石佛腹际,挽袖作态。右边的躲在石佛衣摺里,调皮地探出脑袋。左前方的则依在石佛腿前,自得其乐。附近有刻着弘一法师手书经文的六角经幢。

    1390年,人们为保护石佛,建造了弥勒阁。在1868年前后,弥勒阁被台风刮倒。现在只能看到遗留的九根大石柱。

    明嘉靖年间,抗倭名将戚继光驻兵海口平定倭乱,就驻扎在瑞岩山。看到这里景色挺美的,他就让胜利后在此休整的部队,整修开辟瑞岩山景区,既可以让部队劳动,又可以得到休闲,还可以为驻地百姓办实事。戚继光率军先后开辟了大洞天、归云洞等胜景。戚继光还写了一篇《瑞岩开山记略》,刻石立碑于弥勒佛像左边:“寺之西垣外,有弥勒石像,高数丈,余兴剧时,每集众宾坐于肩、乳、手腕、足膝之上,分韵赋诗,间以歌儿鳞次高下,传觞而饮”。

    戚继光还把新开辟的景物命名为蓬莱峰、醉仙岩、醒心亭、独醒石、双龙洞、望阙台等。他在望阙台赋诗:“万里驱驰海色寒,孤臣于此望乘銮;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后来,这诗也被刻于望阙台旁石上。明万历年间,才子陈介夫到这里,读了戚继光的这首诗刻,感慨万千,写下一诗:“沧海鲸波一旦平,将军曾此拜神京。高牙己落降王胆,片石犹存望阙名。旗鼓说坛应号召,龙蛇笔阵尚纵横。燕然旧勒皆陈迹,蔓草寒烟感慨生”。

    明万历年间,叶向高也热心于瑞岩山景区的开辟,形成了佛窟岩、天章岩、大洞天、振衣台、桃花洞等37景。明诗人陈亮游瑞岩山时赞叹道:“安知穷海陬,有此佳山川”。

    经过历史变迁,如今,弥勒佛坐像依然大肚坦露、笑容可掬地在瑞岩山迎接四面八方的游客。
132#
 楼主| 发表于 2010-9-1 22:26:13 | 只看该作者
福清篇



联话石竹山

  
    石能留影常来鹤
    竹欲摩空尽作龙


    这是福清石竹山的嵌名联。

    石竹山位于福清市宏路镇西边,海拔543.5米,是国家4A级旅游区。《八闽通志》载:“石竺山距县西十三里,永寿里地界。山形峭拔,其颠有石巍然,上粘有蛤、蛎壳石。山下甚多竹,惟竹根盘错,当春夏之交,饥者多于此采笋以济,然欲多则不可多得,号济贫笋”,石竺就是石竹。

    从福清宏路镇向西2公里是东张水库。

    东张水库又名石竹湖,建于1958年,坝长219米,高56米,水面15平方公里。湖内有座形状像一条浮在水面的鲤鱼的岛屿,叫鲤鱼岛,所以石竹湖又可以叫“鲤鱼湖”。湖西岸的应丰寺始建于唐大中四年,寺内的4个莲花石柱础还是当时的东西。鲤尾山上有建于明代的紫云塔,为楼阁式仿木构建筑,八角七层,高27米。

    水库西北之山就是石竹山。

    竹山门亭上镌有赵朴初书写的“石竹山”及“登高”“入胜”等匾额。

    石竹山有石竹寺,在半山岩壁间。从山脚到石竹寺一公里,石阶1436级。现在有索道上山。石竹寺始建于唐大中元年(847年),初名灵宝观,宋乾道九年(1174年),丞相史浩重修时改称石竹寺。山上有九仙阁、三清殿、泗洲大圣殿、玉皇阁观音大士殿、舍利塔、紫云楼、大悲殿等。

    相传汉武帝时,在福州于山修炼的何氏九兄弟在此得道成仙。

    石竹山上有建于1121年的灵宝飞升塔,连接玉女峰和醉石的仙桥,朱熹讲学过的辽天书院。

    石竹山自然有竹,如石竹、方竹、雷公竹、佛肚竹等。“榕竹并茂”是指榕树抱岩而生,而竹子萌生于榕。1986年5月项南题写了“石竹仙山,白日做梦”。

    石竹山有天子峰、状元峰、紫帽峰、狮子峰、象王峰、骆驼峰诸峰。有青龙洞、通天洞、紫云洞、一线天、石室,有小蓬莱、三重檐、紫云塔,有鹤影石、朝斗石、双鲤石、棋盘石、伏虎石、醉石、宝盖石、罗汉石、龟蛇石、出米石、土笼石、仙人坪、虎溪岩、九鲤仙醉卧岩、龙女岩、洗耳泉等等。

    石竹寺以道教为主,道、释、儒三教长期共处。香火最盛的九仙阁常有香客席地侧卧,在此祈梦。相传,明内阁首辅叶向高祈过石竹梦。徐霞客1620年6月中旬游石竹山,也说此山“岩石最胜,亦为九仙祈梦所”。据说只要心诚意善,在寺中的九仙阁上住一宿,做个好梦,心中夙愿便能实现。因此上石竹寺祈梦的善男信女络绎不绝。

    “石奇竹秀”的石竹山有“追春”的习俗。在每年的立春,都要举行迎春接福活动,有接春、探春、洒春、拜春、旺春、争春、留春等仪式。石竹山西去,有灵石国家森林公园和南少林寺。
131#
 楼主| 发表于 2010-9-1 22:20:47 | 只看该作者
联话圣王庙

  
    神莅沈桥千古迹
    庙临邢港万里川


    这是马尾闽安迥龙桥东头“圣王庙”的一副对联。

    闽安圣王庙奉祀齐天大圣孙悟空。庙为重檐九脊顶,庙前有跨街廊亭,亭门前两边立石碑,廊亭西向与迥龙桥相连,庙门、亭门正对古桥中轴线,左有分列石栏杆。圣王庙的香火很旺,特别是正月游神的日子。
孙悟空,号称齐天大圣、美猴王。能七十二般变化,一筋斗可以翻出十万八千里。他天不怕地不怕,入地府、闯龙宫、闹天宫、神通广大、嫉恶如仇。西行取经路上,降妖伏魔,化险为夷,顽强坚韧。

    福建是我国东南丘陵地区,八山一水一分田,古代福建许多地方都建有祭祀丹霞大圣的庙宇,名叫“齐天府”。《闽都别记》说,城里乡村皆有齐天府,俗呼为猴王庙。闽安迥龙桥东圣王庙对联为:“洞仿水帘,碑结桥头皆胜迹;峰登棋石,外高台下亦通途。”

    很显然,孙悟空的形象和丹霞大圣有许多相似之处,他们都是猴精,都善于隐形变化,神通广大,都有个被佛道收伏的过程。《永福县志》记载:唐僧夜诵梵语,超度猴王,使之“久受沉沦苦,如今得上天。”孙悟空的“齐天大圣”,也与“丹霞大圣”名号有关。因此,吴承恩的《西游记》问世后,人们往往把丹霞大圣和齐天大圣混为一谈。

    早有外国学者认为,孙悟空原型在福建。在唐宋时期,福建就流传着猴行者的传说。印度古代史诗中哈奴曼的形象随着婆罗门教传入福建沿海一带,形成了许多猿猴精的传说,这些传说和唐三藏西天取经的故事相结合,塑造出了《西游记》故事的雏形。

    《八闽通志》介绍:“猴,俗呼胡孙,性躁而多智。”《闽产录异》说:“玃,产福州,似猿而苍色。”《抱朴子》曰:“猿寿五百岁,则变为玃;千岁则变为老人。”福建民间自古以来流行神猴崇拜。据《闽都别记》,这神猴被尊称为“丹霞大圣”,原是一个为非作歹的红毛猴精,后被女道士陈靖姑收伏,安置在乌石山的豹头山宿猿洞,成为人们的保护神。

    “宿猿洞”是当年福州郡守程师孟篆写,刻在乌石山的岩石上。程师孟的《正旦会宿猿洞》诗云:“夜半春归晓始惊,郁然佳气人山亭。千门喜庆逢元日,一座光华照使星。难得同时传寿,合将新句勒诗屏。渔郎莫向游人道,洞户而今尽不扃。”《三山志寺观类一》说这里:“怪石森耸,藤萝蓊翳,昔隐者畜一猿,俗因以名之。”

    据说当年戚家军抗倭在石竹山操练火器时,山上的猴子也学照着样子玩耍。戚继光就叫将士们捕猴饲养,训练它们使用火器。一天夜里,戚继光派出伏兵,放出猴子骚扰敌营。猴子来到倭营四周,敌哨以为是野猴嬉闹,没理睬。谁知猴子们突然使用火器,敌营顿时起火。倭寇惊慌失措,四处逃窜。这时,埋伏在四周的戚家军纷纷杀出,全歼了倭寇。

    申猴是一种生肖配属。尽管国内外的生肖各有千秋,但总少不了猴。中华各民族的生肖不尽相同,也总是将猴列为一员。
130#
 楼主| 发表于 2010-9-1 22:14:59 | 只看该作者
联话迥龙桥

  
    邢港春宵,两岸笙歌朝玉宇
    沈桥夜月,万家灯火灿银花


    这是马尾亭江闽安古镇迥龙桥上的一副对联。

    迥龙桥又名飞盖桥、沈公桥,它与万寿桥、龙江桥一样,都是福州著名的古石桥。迥龙桥始建于唐代,已有1100多年历史。桥为花岗石平梁建筑,南北走向,长66米,桥面宽4.8米。桥墩有6个,石条砌造,两头尖,像船形,两墩之间,铺设有5根石梁。桥上护栏36根,栏柱顶雕有雄狮、海兽、莲花等花纹。

    据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的重修碑记说,迥龙桥始建于唐末,南宋时期丞相郑性之重修,改名为“飞盖桥”并立碑,碑文说:“观文殿学士、通议大夫、长乐郡开国公、食邑三千九百户、实贯封六百户、郑性之书。”郑性之便是宋嘉定元年(1208年)的福州状元。清康熙十六年(1677年),一位姓沈的协镇又重修,就又改名叫“沈公桥”,也立碑,说是“文林侍郎,特差监福州闽安镇,兼烟火公事……”迥龙桥虽经历代重修,但桥梁、桥墩和桥的栏柱,还多半都是唐宋时期的原物。

    闽安镇是亭江镇的一个村。迥龙桥下的河流叫邢港,古称迥港,全长17公里,发源于天马峰下,河流七曲三十六湾,经闽安镇,流入闽江口,直入东海。过去村里人背井离乡,漂洋过海,外出谋生,使之成为著名的侨乡。

    闽安镇历史上是军事重镇,距福州城区东南21公里,为省会咽喉,取“安镇闽疆”的意思。清顺治年间设水营汛,由两营驻守,东有登高寨,西有崇新寨,两岸各设炮台,是江防要镇。扼闽江交通要冲,有“省城第一门户”之称。
    闽安古镇还曾是行政机关。唐设镇,宋为州属四大镇之一,明洪武二年(1369年)置巡检司,管辖内外澎湖列岛百余年。现存的巡检司衙门是清光绪二十一年重修的,边上是建于清顺冶十五年(1658年)的石头城西门遗址,曾是戚继光抗倭基地和郑成功抗清根据地。清顺冶年间,郑成功率40艘炮船攻进闽安,巡检司衙门一度成为郑成功“反清复明,收复台湾”的总指挥部,衙门内的一个马槽,据说还是当年饮马用的。
    闽安古镇周围过去有上百个庙。现存比较特别的是一座叫“普庵楼”的小庙,这是当地人为了纪念中法马江战役中的英雄陈明良而建的。闽安是中法马江战役后法军的惟一登陆点,当地群众自发组成抵抗力量,领头人陈明良因寡不敌众,被法军杀害。
    闽安镇位居闽江口,它南隔闽江,与长乐“金刚腿”相对。这里江岸狭窄,水流湍急,是闽江口咸、淡水分界的水域,也就是海水和江水交汇之处,是闽江下游避风良港。过去琉球商船都要到这里停泊封仓,然后再进福州城。
129#
 楼主| 发表于 2010-9-1 22:07:38 | 只看该作者
联话磨溪

  
    拜石为兄,米芾真癫也
    邀月作友,李白是仙乎


    此联的上联,说的是米芾拜石的典故。米芾是宋徽宗时书画学博士,官当到礼部员外郎。过去礼部又雅称为“南宫”,所以人称米芾为“米南宫”。米芾特别喜欢奇石。据《梁溪漫志》载,米芾见一石奇特,便整衣冠,对石拱手相拜,呼石为兄。

    在福州的磨溪北岸,有一块奇特石头,像一介书生,背溪面山,拱手拜石。石上刻着“南宫拜石”,就是取自米芾拜石的故事。

    磨溪在福州城东。从市中心乘车20多分钟,穿过鼓山隧道,在龙门小站处,下福马路向北,就是磨溪了。同时,从鳝溪古道穿越鼓岭,从宜夏村也可以进入磨溪。

    磨溪原名龙溪,是鼓山境内四大溪流之一,全长约12公里,发源于鼓山,是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福州鼓山风景区的五大景区之一,以石奇、水清、林幽、潭深而驰名,素有“磨溪108景”之说。

    溪床上,布满了大小不等的鹅卵石。溪水从鼓山深处淙淙而来,在粗糙的溪床中显得那么秀气。凝视片刻,那累累鹅卵石,就仿佛涌动起来,汇成滚滚石流,激起朵朵石浪,好不壮观。

    磨溪中大小石头时聚时散,形成一处处浅滩深潭。从远处下来的山泉,把溪水染成浅白、淡绿、湛蓝。磨溪溪石形神各异,有猪八戒洗澡,神龟探首,鳌鱼抢珠……山上石头或形似观音,或像松,像青蛙,还有学子赶考,双人抬轿……磨溪,像庐山锦绣谷,又像三叠泉。

    沿溪两山夹峙,一边是快安龙山,一边是龙门鼓山。满目石壁、绿树、清流。溪北岸,一块巨大岩石上,一株苍劲的榕树,虬根固岩,垂髯迎风。树下冠形的岩石,像是生生被顽强的榕根撑裂开来。树根穿出岩缝,攀过岩壁,又扎入更深的地下,汲取生命的养分。

    溪南路边有个三块巨石叠成的天然石室,可避雨歇足。“室”顶石上横铭“无为而成”,观者各有心得。

    溪北山上,绿树如烟。在远山腰,兀立一石,似巡山和尚,一袭袈裟,驻足沉思。近山腰处,又有两块石头,相依相偎,人称“情侣岩”。溪北小路渐走渐高,整个山谷呈现在眼前:北岩漫坡芦草,富阴柔之韵。南岸裸岩壁立,呈阳刚之气。这里是鼓山挺直的脊梁。

    也许鼓山灵源洞那股著名的流水,被神晏法师一声断喝,磨磨蹭蹭地改道从此而出,所以叫“磨溪”。不然,这溪水,怎么会这般清澈、灵动。其实,由于溪流落差大,历代村人在此建磨坊。明清时期曾是福州主要的磨碓大米之所,沿溪两岸有三四十座利用水力推动的水磨,所以叫磨溪。

    当年,一座座水车房,引来一道道溪水,带动巨大的木轮旋转。木轮又推动石舂、石磨,把谷子舂成米,把麦子磨成面。据说,这里加工的大米和面粉,足以满足大半个福州城用,还供应到江浙一带。

    磨坊遗迹尚在,草丛之中,还躺着不少古磨片。后来在古磨房遗迹上,村人建起磨溪园。

Archiver|槐花公社 ( 备案许可证号:苏ICP备11031522号 )

GMT+8, 2024-6-30 23:16 , Processed in 0.064870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22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