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码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     

槐花公社123

搜索
查看: 443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 清代联家王柏心生平简介及王柏心对联作品欣赏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2-24 16:12:5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一代宗师 于 2014-2-24 16:15 编辑

来源:河北博才网
作者:不详
=======================================

  王柏心(1799-1873),字子寿,号螺洲,清·湖北省监利县(今洪湖市)螺山镇人。出生于书香门第。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中进士,官刑部主事。晚年主持荆南书院,以能诗文著称。擅长经文,精天史地之学。善画,尤喜画兰。长期从事著述,硕果累累。晚清著名诗人、书画家、教育家、治河理论家。
  自幼随父读书,聪颖过人,过目不忘。后入高等学堂深造,潜心研究经史。著《枢言十七篇》,为邑痒生,后在荆州螺山九曲湾办私塾。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中举人。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甲辰科中进士,授刑部主事。乐于穷经,无意仕途,任职1年即以“家有老母,无人奉养”为辞告养乞归。返里后主持荆南书院,著书立说。对治理江河颇有研究,提出治理荆江的措施,要拓宽虎渡河口,利用湖北的公安、石首和湖南的澧县、安乡等县的水道,导江水流入洞庭,与王柏习的论述颇相吻合。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荆江南岸的公安、石首、松滋县境和北岸的监利县所辖薛家潭等地溃口,考察后赶写《导江续议》。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荆江又发大水,松滋县高家套和监利县下车湾溃堤决口,身临堤段写《导江续议》下篇,对荆江治理提供了宝贵借鉴。咸丰二年(1852年)太平军事起,以“维护孔教”为名办地方团练,对抗太平军。同年冬太平军攻克岳州,携母逃匿湖南山中,闭门谢客,潜心写作《漆室呤》。曾国藩大败太平军后占驻螺山,对其诗稿甚为赞赏,常褒扬于左右。与湘军将领胡林翼、左宗棠、李孟群等人相识交挚。咸丰五年(1855年)胡林翼署湖北巡抚,上书要求更除漕弊。同治元年(1862年)清廷下诏求言。撰写“信臣篇、明是篇、谋备篇、辩言篇、正庾篇、疑信篇、择吏篇、导俗篇、广议篇”等经论10篇作进谏之言;又拟“广师儒、屏嗜欲、搏咨访、开特科、下金陵、备秦晋、择外吏、宽榷算”奏章8条,托云贵总督张亮基代陈。为慈禧太后所赏识,将经论10篇存弘德殿,奏章8条中的“开特科”和“宽榷算”交部议奏,其余备览。声誉远近闻名,受到安徽巡抚李孟群荐举,却以母老坚辞不出。署理湖巡抚严树森以经筵讲官荐用为同治皇帝讲授经学之师,仍以母年迈90余为由,固辞不受。在“荆南学院”主讲20余年,从事著述,业绩丰厚。在《续修四库全书提要》称“柏心蓄道德,能文章,三楚人士类能言之”,大江南北的学者名人赴院受业求教者络绎不绝。擅长经文,精天史地之学,对于诗词也很有研究。诗词初宗李杜,继乃探源汉魏。认为“汉、魏、唐、宋、明之诗各有从入之途”,“汉魏从兴入,故离中往复,其旨最远;唐人从声入,故抗坠疾徐,其调最永;宋人从理入,故切近详密,其趣日新;明人从格入,故府仰与趋,其变易穷”。时人称“柏心之诗歌,雄丽深情,汪洋恣肆,别辟门径,直上杜小陵之席,天宝后,无此作也”。同治《监利县志》是晚年最后编纂的一部县志,载有5篇碑、记、书、文和4篇诗词,文藻感人之深,所述事迹情真意切,为当地所推崇、借鉴。传略在《清画家诗史》有传。
  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在病卒于螺山镇家,终年74岁。光绪四年(1878年)左宗棠收复新疆,奉旨回朝被封爵二等候,闻知其病殁,上疏奏称“王柏心学识过人,熟悉山川形势,请将事迹宣会史馆,载入史册”。朝廷以示优待,下诏敕可。著有《子寿诗钞》、《螺洲近稿》、《导江三议》1卷、《百柱棠集》53卷、《螺州文集》20卷。他著有《子寿诗抄》1卷、《百柱堂诗抄》8卷、道光《黄冈县志》24卷,同治《东湖县志》28卷,同治《宜昌府志》16卷,同治《汉阳县志》28卷,同治《当阳县志》18卷,同治《临湘县志》14卷,同治《监利县志》10卷等。


王柏心撰题联


穿红着绿,议论君臣父子;
息鼓停锣,谁为儿女夫妻。
——题湖北省监利县螺山镇临时戏台
  有一年,监利县螺山街上为了庆贺农业丰收,特在外地请来了名班梨园子弟进行演出。人们只顾搭台,竟忘记了在台上写一副对联。离演出时间不远,人们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正为难时,突然有人看见了闲逛的王柏心老爷。人们好象看见了救苦救难的菩萨,都连忙请王老爷前去为戏台上写一副对联。王柏心提笔在手,不假思索,书就此联。20个字一写出,惹得在场人赞不绝口。都说王柏心老爷提笔就写,出口成章,且又与梨园戏台相吻合,真是当今奇才。

为名忙,为利忙,忙里偷闲,慢慢喝杯茶去;
劳心苦,劳力苦,苦中作乐,快快拿壶酒来。
——题湖北省监利县螺山镇某酒家
  清朝时期,监利很著名的才子王柏心老爷喜欢扶贫济危。有一次他回老家螺山,见到一家酒馆,日生难堪,于是便叫东家拿些纸笔墨砚来。东家不解其意,王柏心说:“我与你写副对联。”一听说王柏心进士要为酒馆写对联,东家喜得眉开眼笑。王柏心提笔书就此联,贴出去后,一时震动很大,不少人钦佩他的才学,都来欣赏他的书法。由于来看的人很多,没有多久,这个生意不好的酒馆,很快就生意兴隆了。

杨妃春色,西子秋波,妆成媚态柔情,问世上有几双醒眼;
林畔樵歌,湖边牧笛,谱出高山流水,恐古来无两个知音。
——鹤顶格嵌名题湖北省监利县杨林山(荆州长江边“螺山荆茶”茶馆联)
  王柏心早年在荆州的螺山九曲湾办私塾,常自比苏东坡。清·道光皇帝50岁大寿前夕,机遇从天而降。一个春天的傍晚,贵州巡抚唐子方随生辰纲进京,乘船欲先去汉口。这日东风劲吹,浪高遏舟,至螺山险段长江上大小船只皆进港避风。唐子方到江边“螺山荆茶”茶馆小歇,见柱上有一副妙联嵌上“杨林”二字。唐子方曾经听当地水手侃过监利县的杨林山秀色可餐,马上情不自禁地念出声来……念毕,不禁连连击掌叫绝。茶社老板忙介绍这是附近村学塾师王柏心先生创作和书写的。


王柏心贺赠联


杯杯美酒客敬客;
花花大轿人抬人。
——巧赠曾国藩湘军将领
  联释见下附录二:《王柏心轶事趣闻·巧宴湘军》全文。

顺天主,康民物,雍容其度,乾健其体,嘉慧普群生,道统绍羲农舜尧;
治功懋,熙绩淳,正直在朝,隆平在野,庆云辉五色,光华夺日月星辰。
——贺清·道光皇帝爱新觉罗·旻宁50岁大寿
  贵州巡抚唐子方随生辰纲进京途中,在荆州长江边“螺山荆茶”茶馆品赏到王柏心题嵌杨林山“杨林”二字妙联后,见贤若渴,迫不及待地赶到螺山九曲湾乡学所在地,见到了书生气很浓的塾师王柏心。两人一见如故,从古到今大侃一通,非常投缘。唐巡抚邀王柏心到官船上品贵州好酒。席间,王柏心听说唐巡抚这次是专程进京给道光皇帝拜寿,索看了唐的寿联,遂借酒力挥毫书写了一联。唐巡抚一读大惊失色,真世之奇才也!唐子方进京后,把此联呈送道光皇帝,龙颜大悦,因为此联的每句句首,把道光皇帝与他的上辈政绩显赫的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一起夸耀了一番,立马赏黄金百两、苏杭锦缎百匹。唐巡抚不愿隐瞒,说是荆州人王柏心所撰,要举荐王进京为官。从此,王柏心因一联而名扬天下,走上仕途。


王柏心律诗联


万里伊吾北,
孤臣鬓已霜。
奏书无耿盲,(颔联上)
持节少冯唐。(颔联下)
曲突谋犹在,(颈联上)
高墉射易伤。(颈联下)
鼓鼙思将帅,
终望埽桡枪。
——《五律·闻侯官林官谪伊犁》诗联


岷山秋纳洞庭雄,

黔粤巴巫众壑通。   
一气混茫尘壤外,(颔联上)
万山浮动晚波中。(颔联下)
村氓市小恒争米,(颈联上)
处干荒庐但掩蓬。(颈联下)
目击滔滔思砥柱,
几人无愧障川功。
——《七律·陡螺埠望江水犹壮》诗联


  晚清时代监利江患最烈,连年溃口,王柏心十分关心监利东防,登上高不进数十丈的小小螺山,眼望江水猛涨,想到洞庭这水,发源于岷山,黔粤巫巴万流,汇集天此。秋水和长天接成一体,仿佛处天尘壤之外,万山立于大水包围的江湖里,势若浮动于晚波之中。村民唯恐饥馑之年又将来临,在螺山小市上争着购米;身居茅舍的读书人,只好闭着门忍饥挨饿。目睹这滔滔江水,有几人能作中流砥柱,建此江防之功呢?读此可知其对于山川形势,胸中自有图画,而且睹物生悲,希望有人治理江患,以《陡螺埠望江水犹壮》为题赋七律一首,足见其晚年怀为民之忧而忧的深厚感情。

武库森然郁在胸,
归来云壑暂从容。
人从方外称司马,(颔联上)
我道山中有伏龙。(颔联下)
多垒尚须三辅戍,(颈联上)
解严初罢九门烽。(颈联下)
何当投袂平妖乱,
始效留侯访赤松。
——《七律·劝谕左宗棠》诗联


Archiver|槐花公社 ( 备案许可证号:苏ICP备11031522号 )

GMT+8, 2024-12-27 04:11 , Processed in 0.034827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22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