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河北博才网
作者:不详
=============================================
王原祁(1642-1715),字茂京,号麓台,一号石师道人,明·江苏省太仓县人,为王时敏之孙,幼受祖父直接指授,绘画上完全摹仿黄子久笔墨,干笔皴擦浅绛设色,自栩为笔瑞如金刚杵,但章法多雷同,缺少变化。与王时敏,王鉴,王翚合称清初“四王”,又称“江左四王”。清初著名画家。
清·康熙九年(1670年)中进士,一直混迹官场。聪明有才华,因专心画学,被召供奉内廷。绘画得祖父和王鉴的传授,也是走的临古路子,笔墨气味亦更醇厚,形式变化丰富。尤其喜欢临摹黄公望,笔墨生拙,韵味醇厚,在技巧方面,喜欢用干笔积墨法,先用笔后用墨,连皴带染,由淡而浓,由疏而密,反复皴擦,画面显得融和厚金。不过整个画面是一小片皴擦出来的,一幅画要数十天、月余才完稿,显得琐碎、重复,缺乏整体感和连贯之气。中年时期的作品,从摹古中脱出,形成自己的特色,笔墨比较秀润。从《富春山图》看出,此图画面云山秀水,用笔秀雅脱俗,没色清淡圆润,为中年山水画的代表作。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入直南书房,历任侍讲侍读学士,户部左侍郎,人称王司农。又受到王鉴指教,作画已显示出一种“熟而后生”的老练,全然不拘小节而直渲天然真趣。其主纂的《佩文斋书画谱》,卷帙浩繁、材料丰富。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奉命担任《佩文斋书画谱》编纂官和《万寿盛典》总裁官,与孙岳颁、宋骏业、王铨等人共同编写大型书画书籍《佩文斋书画谱》100卷,用3年完成。颇受康熙皇帝尝识。与王时敏、王鉴和王翚合称清代早期“四王”在“四王”中年纪最小,但成就最高。学生很多,逐渐形成一支独立的画派“娄东派”,为正统派。由于受皇帝赏识,学其风格者上千。此后“娄东派”左右清代300年画坛,对后世影响极大。清代山水画一蹶不振,这也是一大原因。
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十月十二日甲戍病卒,终年73岁。主要代表作品有墨笔画《仿巨然万山云起图》、《仿洪谷子山水》、《仿黄公望山水》、《仿房山青绿山水》、《画中有诗图》、《仿黄公望秋山图》、《草堂烟树图》、《云山无尽图》、《夏山旭照图》、《江山清霁图》、《林壑充泉图》、《云山图》、《平林罨翠图》等。著有《雨窗漫笔》、《罨画集》等。 王原祁自题联 蛟龙疑有窟;
风雨若闻声。
——感题画作 疏松影落空潭静;
细雨春香小洞幽。
——喻景自题 为有才华翻蕴藉;
转从朴实见精神。
——偶感自题(手书行楷墨迹联)
落款“麓台王原祁”。钤印:原祁之印(白文)。 慈竹霜台丹凤集;
桐花香萎白云悬。
——偶感自题(手书行楷墨迹联)
落款“麓台王原祁”。钤印:原祁之印(白文)。 王原祁贺赠联 高风振岳;
甘雨沛川。
——赠清·吏部尚书宋荦
宋荦(1634-1713),比王原祁长8岁,累官江苏巡抚,吏部尚书,加太子少师,同时善书画,精诗词。王原祁对宋荦十分敬佩,特绘制《高峰甘雨图》立轴相赠。此画绘制的十分尽心,并题“高风振岳,甘雨沛川”联,意思是说宋荦的品格高尚,能感动高山,也像适时的甘雨,能及时灌溉农田。此画经康熙时的陈屡中、乾隆时的戴恒鉴赏。直至现代谢稚柳过目精鉴,并题“清王原祁高峰甘雨图真迹,谢稚柳鉴题”。此画可称王原祁代表作中的精品,十分珍贵,可遇而不可求,拍卖场上必将有一场激烈的竞争。 贺赠王原祁联 天机来纸上;
粉本在胸中。
——清·康熙帝爱新觉罗玄烨赐王原祁
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王原祁回故里太仓探亲,康熙特别撰书了这一副对联送给他,对王原祁的画艺大加称赞。也就是这一年,王原祁被提升为翰林院侍学土,并奉旨纂辑《佩文斋书画谱》,担任总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