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码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     

槐花公社123

搜索
查看: 2586|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 太原市卷晋祠联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6-8 13:48:2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题晋祠联(二联)

宋娥、难老、齐年,不愧晋祠三绝
仙阁、胜瀛、悬瓮,何如古柏一章
今·赵云峰

[作者简介]赵云峰:1924年生,山西盂县人。当代著名楹联家。著有《云峰联稿》、《惜阴轩联话》、《太原园林名胜楹联》等。为中国楹联学会顾问、山西省文史馆馆员、《对联》杂志终审、山西省诗词学会顾问。

[说    明]晋祠位于太原市西南郊25公里汾河西畔的悬瓮山麓、晋水源头。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古代园林式祠庙建筑群,太原最著名的风景名胜区和游览胜地,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晋祠,以祭祀西周晋国之诸侯唐叔虞而得名,曾名唐叔虞祠。创建年代无考。据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和《魏书·地形志》有关记载,知早在北魏时期,晋祠已是饮誉遐迩的名胜之地了。后经历代维修扩建,在九万九千多平方米的土地上布满了殿、台、亭、桥、楼、阁、轩、榭等百余所建筑物,形成了今天规模宏大的园林式建筑格局。

晋祠祠区,从东南走向西北为一条中轴线,著名的圣母殿居于中轴线的西端,是全祠的主体建筑。由此向东,依次有鱼沼飞梁、献殿、对越坊、钟鼓楼、金人台、仙人桥、水镜台、大门。“难老”、“善利”二泉亭居于圣母殿南北两翼。中轴线的北侧有唐叔虞祠、三台阁、贞观宝瀚亭、钓天乐台、昊天神祠、东岳祠、文昌宫、待凤轩、朝阳洞、苗裔堂、松水亭、景宜园等。南线则有水母楼、台骀庙、公输子祠、不系舟、真趣亭、王琼祠、晋溪书院、白鹤亭以及舍利生生塔等。

晋祠集秀丽的园林风光和珍贵的文物景观于一体,不同时代的各类建筑均留有不少匾额、楹联、诗词,就楹联数量而言,山西境内,除五台山外,晋祠位居第二,多达百余副,多为历代名人撰书,且带都为木刻,至今保存完好。景观与楹联相映生辉,使人留连忘返。

[注    释]①宋娥:即圣母殿内33尊北宋彩塑侍女像。②难老:即位于圣母殿南侧的难老泉,为晋水源头三泉之一。③齐年,即齐年柏,又名周柏,相传为西周时所植,位于圣母殿北侧。④仙阁:指吕仙阁,又名吕祖阁,“仙阁梯云”为晋祠八景之一。⑤胜瀛:指胜瀛楼。⑥悬瓮:指悬瓮山。⑦古柏一章:指明末傅山所题“晋源之柏第一章”石刻。石刻现嵌朝阳洞石磴下,齐年古柏北壁间。高三尺许,宽一尺余,石刻行楷大五寸,排列两行,末署“真山题”三字,及“太鼎立段刻”六字。此石刻为傅山所书行楷中揉进魏碑的例证,笔力雄健,气势磅礴。闫若璩曾说,青主此书与周令树之《晋祠碑亭记》、曹溶的《游晋祠题诗》亦可称三绝。


晋水溯渊源,综一段艰苦历程,光辉历史,喜看涓涓清泉,
万顷无暇流碧玉
宋娥穷窈窕,合数盈堂皇宫殿,富丽宫妆,试听嘤嘤笑语,
三生有幸见青天
今·赵云峰

[注    释]①穷:达到终极、极限。②窈窕:美好貌。③嘤嘤:鸟鸣声。此处形容侍女笑语动听悦耳。


景清门联(三联)

山环水绕无双地
神乐人欢第一区
清·杨二酉

[作者简介]杨二酉(1705—1780):字学山,号又村,别号柳南居士,晚年号悔翁,太原晋祠南堡人。清雍正进士,乾隆元年授编修。乾隆三年以御史巡察台湾兼理学政,政绩卓著。后官至兵科掌印给事中。能文善诗,尤工书法。

[说    明]景清门:一名惠远门,原为晋祠正门,俗称“杜仓”、“庙门”,建于元代,明嘉靖四十一年修补。原址在今新大门南侧,1982年移建于奉圣寺遗址。景清,取自唐代窦庠《太原送穆质南游》诗句:“今朝天景清,秋入晋阳城。”该联现挂景清门正门,为日本现代书法家原田观峰所书。“景清门”匾额,为清末民初书法家,西河(汾阳)秦龙光于民国五年(1916年)所书。

[注    释]①山环水绕:《太原县志》云:“晋祠有山曰悬瓮,有水曰晋水,山环水绕,号为名区。”②第一区:明代浙江按察副使晋祠东庄高汝行作《修晋祠诸神庙记》中有“晋祠为晋阳第一名区”之句。

巍巍冠盖日纵横,景其美兮,景其淑兮,景其灵兮,
晋阳混耀无双地
混混原泉时潋滟,清且涟猗,清且直猗,清且沦猗,
山右声名第一区
民国·刘大鹏

[作者简介]刘大鹏(1857—1942):字友凤,号卧虎山人,晋祠赤桥村人。清末举人,喜研地方文献,著有《晋祠志》、《柳子峪志》、《明仙峪志》等。

[注    释]①冠盖:冠,礼帽;盖,车盖。古代官吏的服饰和车乘,借指官吏。汉班固《西都赋》:“冠盖如云,七相五公。”②混耀:混音hùn,明亮。光明照耀之意。③混混:音gǔn,水奔流貌。语出《孟子·离娄》:“原泉混混,不舍昼夜。”④潋滟:liànyàn,水波相连的样子。⑤涟:水面微波。《诗·魏风·伐坛》:“河水清且涟漪。”⑥猗:音yí,语助词,通“兮”。⑦沦:水起微波。⑧山右:旧称山西省为山右,因在太行山之右,故云。

地为唐叔遗封,看山势西来,灯火万家资保障
我亦晋民系念,喜汾流东去,膏腴千顷足桑麻
清·陈世昌

[作者简介]陈世昌:生平不详。

[说    明]该联撰书于清光绪甲辰年(1904)冬月,曾先后悬挂于景清门与读书台。
[注    释]①唐叔遗封:据《史记·晋世家》记载:周武王之子成王姬诵封同母弟叔虞于唐,称唐叔虞。叔虞的儿子燮,因境内有晋水,改国号为晋。后人为了奉祀叔虞,在晋水源头建祠,称唐叔虞祠,也叫晋祠。②资:凭借,依托。③系念:世系延续的思念。④桑麻:泛指农事。


献殿联

圣德著千秋,维其嘉而维其时,精神不隔
母仪昭万世,于以盛而于以奠,灵爽堪通
民国·刘大鹏

[说    明]献殿:位于祠区中轴线圣母殿前。是祭祀圣母邑姜时摆放供品的享堂。始建于金大定八年(1168年),明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修葺。1955年照原式翻修。国家鉴定为国宝建筑之一。

[注    释]①母仪:旧指为人母者的典范。②灵爽:犹精爽,即精神、魂魄。
2#
 楼主| 发表于 2009-6-8 13:58:07 | 只看该作者
平遥“日升昌”票号联(二联)

紫垣枢极 清•佚名

轻重权衡,千金日利 
中西汇兑,一纸风行

[说  明]“日升昌”票号,总号位于平遥古城西大街路南,占地面积1400多平方米,分号达35处之多,遍布国内各大中城市、商埠重镇。成立于清道光三年(公元1823年),是中国第一家专营存款、放款、汇兑业务的私人金融机构,开中国银行之先河,以汇通天下闻名于世。现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已被辟为“中国票号博物馆”。该联挂于中厅明柱两边,由当代书画家李有华书,匾额由当代著名书法家徐文达复制。


丽日凝辉 清•佚名

日丽中天,万宝精华同耀彩
升临福地,八方辐辏独居奇

[说  明]该联为挂于后院正屋明柱瓦对嵌名联,联首嵌“日升”二字。
[注  释]辐辏:也作“辐凑”,车辐集中于轴心。喻人或物聚集一处。


平遥“百川通”票号联
百川汇海 清•佚名

障百川而东之,九府流泉资历赖
是通国所宝也,三官平准试经纶
                                             
[说  明]“百川通”票号,总号位于平遥城南大街,由晋商巨族祁县渠家于清咸丰十年(1860年)开设。23家分号遍布全国各地,为当时“十大票号”之一。该联为“百川通”票号前院主楼门厅抱柱瓦对黑漆长联。
[注  释]①障:阻隔。“九府:周代掌管财物的九种官。此处代指九方,即全国各地。”三官:指古代管理农、商、工的田师、市师、器师三种官。


祁县乔家大院联(五联)


大 门

古风 清•李鸿章赠

子孙贤族将大 
兄弟睦家之肥                                      

[作者简介]李鸿章(1823——1901):字少荃,安徽合肥人,清末淮军军阀,洋务派首领,官至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卒谥文忠,著有《李文忠公全集》。

[说  明]乔家大院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祁县闻名海内外的商业资本家乔氏“在中堂”的宅院。“在中堂”为乔家第三代乔致庸的堂名。乔家大院位于祁县城东北十二公里处的乔家堡村正中,为一座城堡式建筑,始建于清乾隆年间,后又在同治、光绪年间及民国初年多次增修扩建,占地面积8724.8平方米,由6幢大院19个小院共313间房屋组成。宅第大门坐西朝东,该联即为大门铜刻联。据清梁章钜《楹联丛话》卷八“格言”载:“余小霞自述其旧居厅使联云:兄弟睦,家之肥;子孙贤,族乃大。义亦阔大。”


照 壁

覆 和 清•左宗棠赠

损人欲以复天理 
蓄道德而能文章                                       

[说  明]乔家大院内与大门相对,是砖雕百寿图照壁,上刻100个遒劲有力、形态各异的篆体寿字。该联刻于百寿图两侧,为篆体联。横额“覆和”二字,是从“端详步履由中道,怡然胸襟养太和”句中意化而来。

[注  释]“损:除去。”人欲:人的欲望嗜好。《礼•乐记》:“人化物也者,灭天理而穷人欲者也。”宋明理学家称人们不合理的欲望即违背“天理”的欲望为人欲,或私欲。“复:恢复。”天理:天道,即指自然的普遍的规律和准则。又指天性。《礼•乐记》:“好恶无节于内,知诱于外,不能反躬,天理灭矣。”后来也指良心。

中 堂

民国•赵铁山书

敏而好学无常师 
和而不流有定守

[作者简介]赵铁山(1877——1945):名昌“   字铁山、铁珊,山西太谷人。前清拔贡,精于书法,当年曾被誉为”华北第一笔,有南吴(昌硕)北赵(铁山)之美称。系乔致庸孙婿。

[说  明]该联据说是悬挂在院门的一副对联,后赵铁山又用篆体书就挂在中堂,现今悬挂在乔家大院接待室。

会 客 室

清•包世臣原作乔致庸改

幸有两眼明,广交益友
苦无十年暇,熟读奇书                                 

[作者简介]包世臣(1775??1855):字慎伯,号倦翁,小倦游阁外史,安徽泾县人,清学者,书法家。乔致庸(1818——1907):字仲登,号晓池,为乔家第三代,堂号“在中堂”。近代著名商业金融资本家。

[说  明]该联当年由“在中堂”主人乔致庸据包世臣联改写,挂于乔家大院会客室内。包世臣联语原为:“喜有两眼明多交益友;恨无十年暇尽读奇书。”乔致庸将“喜”改为“幸”,“多”改为“广”, “恨”改为“苦”,“尽”改为“熟”。

居 室

清•乔致庸改

求名求利,莫求人,须求己
惜衣惜食,非惜银,缘惜福

[说  明]该联由乔家大院主人乔致庸亲改,挂在居室内自勉。据清梁章钜《楹联丛话》卷八“格言”载:“相传桂林陈文恭公自题其里第一联云:惜食惜衣,非为惜财缘惜福。求名求利,但须求己莫求人。或云是武进刘文定公所撰,然余尝见梁山舟学士手书此对。又云是文衡山语也。”

祁县“长裕川”茶庄联

清•祁隽藻书

立德立言,居之以敬 
友直友谅,尊其所闻                                       

[说  明]“长裕川”茶庄位于祁县城内段家巷14号,为一城堡式建筑,是祁县“四大财东”中首屈一指的渠家最著名的一个老字号,也是晋商中开设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的茶庄之一,开设于清乾、嘉年间,始创人渠映潢。茶庄总号大院建于1925年,大门为城门洞式,上有阁楼。南院为南北向楼院,此联即为南院大门联。据清梁章钜《楹联丛话》卷十一集句载:“颜鲁公争坐位帖”“近有集帖字为楹联首,语亦岸异不群。八言云:立德立言居之以敬,友直友谅尊其所闻”。

[注  释]“立德:树立圣人之德。见《左传》襄二四年:“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②立言:创立学说。③居:相处。④直:正直。《荀子?修身》:“是谓是,非谓非,曰直。”⑤谅:诚实。《论语•季氏》:“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⑥尊其所闻:重视所闻之言。《汉书》中董仲舒传:“曾子曰:‘尊其所闻,则高明矣。’”

太谷“三多堂”联(十三联)



三多堂(一) 佚名

忠孝两字传家国 
诗书万卷教子孙                                       

[说  明]太谷“三多堂”,原是太谷县北 村曹氏家族中一个分支的堂名。北  村现存的曹家大院,即是原“三多堂”的宅院,“三多”即“多福多寿多男”。这处宅院位于北   村东北角,占地面积6468平方米,有东、中、西三个穿堂大院,内有15个小院,公270多间房舍,始建于明末清初,到清朝中后期逐步扩展,建成现在的格局。现存“三多堂”宅院,整体建筑基本保持完好。解放初,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95年,太谷县人民政府将?三多堂?宅院修缮一新,并辟为“三多堂明清家具博物馆”供游人参观。1996年,被列为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联为“三多堂”东院大门

三多堂(二)  佚名

云龙盛际为时栋 
辰象中合仰德华

[说  明]该联为“三多堂”东院门楼联。

三多堂(三)佚名

小筑地三弓,有池,有竹,有鱼,如悟须弥归芥子
高螟楼百尺,宜奕,宜诗,宜酒,更  明月补梅花
(错语:下联缺一字,按照平声字要求,估计为"需/添/来......")                                          

[说  明]该联为“三多堂”东院过厅联。

[注  释]①弓:旧时丈量土地的工具。五尺为一弓。②须弥归芥子:又作?芥子纳须弥?,佛家语,喻诸相皆非真,巨细可以相容。须弥:佛教传说山名。芥子:芥的种子,比喻极为微小。《维摩经•不思议品》:“若菩萨住是解脱者,以须弥之高广,内(纳)芥子中,无所增减,须弥山王本相如故。”③    :音chú,农具名,同"锄"。

三多堂(四)佚名

闲来登山临水,何其趣也
静以读书评画,不亦乐乎                                          

[说  明]该联为“三多堂”中院楼门联。  

三多堂(五) 佚名

江山共闲旷 
风月助登临                                      

[说  明]该联为“三多堂”中院顶楼联。


三多堂(六)佚名

大事岂能一清静 
古贤终是异和同                                      

[说  明]该联为“三多堂”中院内室联。         

三多堂(七) 佚名

胸怀空阔,才气纵横,不知是佛是仙是儒是侠
诗滔流连,烟霞赏玩,最爱咏月咏花咏水咏山

[说  明]该联为“三多堂”西院过厅联。
    
三多堂(八)佚名

万卷藏书宜子弟 
诸峰罗列似儿孙

[说  明]该联为“三多堂”西院后楼联。

三多堂(九) 佚名

福慧双修须及物 
身名俱泰要留余

[说  明]该联为“三多堂”西偏院小过厅联。

三多堂(十)佚名

紫鸾对舞菱花镜 
海燕双栖玳瑁梁

[说  明]该联为“三多堂”西偏院绣楼联。           

三多堂(十一)佚名

满室祥光凝五福 
一堂瑞气庆三多

[说  明]该联为“三多堂”西偏院绣楼联。

三多堂(十二) 佚名

素位而行,无人不自得
居昌俟命,亦乐在其中

[说  明]该联为“三多堂”戏台院联。            

三多堂(十三)佚名

推车扁担开创三泰商号
三泰商号经营推车扁担

[说  明]该联为“三多堂”神祖阁联。

[注  释]①推车扁担:曹家祖先靠挑担推车贩卖砂锅为主,到明末清初,曹家十四世曹三喜闯关东到东北热河朝阳县的三座塔,以种菜、养猪、磨豆腐小本生意起家,开始建起了曹家商号,逐渐发家致富。曹家致富后,在其宅院的神祖阁上,仍供着当年卖砂锅的扁担和推车,借以教育后代不忘当年祖先创业艰苦之本。②三泰商号:曹家发财致富后,商号遍布全国各地,甚至发展到国外,商号多达640余处,其中有锦丰泰、义泰长、锦泰恒,这里以“三泰商号”代指所有的曹计商号。
3#
发表于 2009-6-10 17:01:58 | 只看该作者
。。看过。。

Archiver|槐花公社 ( 备案许可证号:苏ICP备11031522号 )

GMT+8, 2024-6-15 18:43 , Processed in 0.036632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22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