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码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     

槐花公社123

搜索
楼主: 决定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 联话福州

[复制链接]
58#
 楼主| 发表于 2010-8-28 21:47:20 | 只看该作者
联话冶山


   地迥不遮双眼阔
   窗虚只许众峰窥


    这是纪晓岚任福建提学使时题的冶山泉山堂楹联。

    冶山就是屏山南麓一座小山,在今鼓屏路中段。冶山虽然不大,名气却不小。在城直街有“冶山古迹”的摩崖石刻。据郭柏苍《竹间十日话》记载,是清嘉庆年间福州郡守何茹莲所书,指的是冶山和冶山南侧欧冶池等古迹。

    冶山因冶铸而得名。《三山纪略》记载:“冶山者,冶铸之地。闽越王都于其前麓”。相传春秋时期,福州已有青铜器的制造和使用,冶炼技术相当发达。越王允常请铸剑名师欧冶子来为他铸剑。欧冶子就在冶山上竹林里垒灶冶剑,把山下的一口池子作为淬剑池。那口池因此被称为剑池,又叫欧冶池。欧冶池边,有元代泰定五年(1328年)立的“三皇庙五龙堂欧冶池官地”碑,是福州仅存的一方元代石碑。

    冶山,又是福州最早建城的地方,因冶山得名为“冶城”。据史籍记载,“闽之有城,自冶城始”。在无诸之前,冶山周围已是闽人聚居地。汉高祖五年(202年)无诸抗秦、佐汉、灭楚有功,复封为“闽越王”,“王闽中故地,都东冶”,“自无诸建国,都冶为城,是为冶城,设险守国,自汉始也”。山上有“无诸故城”题刻。

    无诸所建的冶城,是围绕着冶山而建的,就是以冶山为中心,北至华林寺,南到湖东路,东抵省贸易厅,西接钱塘巷的一座小城。福州滨海,汉时,福州城区这个地方是海湾,屏山是个半岛,乌山与于山是小岛屿,所以明王恭作《冶城怀古》诗有“无诸建国古蛮州,城下长江水漫流”的描写。

    冶山又名泉山,泉山其实是属于冶山山脉,欧冶池南。泉山上有泉山堂,保留有陈衍书写的“观海亭”,民国总统黎元洪的“洛社遗风”,民国海军总司令杨树庄的“剑胆琴心”等刻石及一至九曲等宋代至民国的摩崖题刻50多处。山上的岩石,模仿武夷山九曲的境况,垒筑九处曲径,虽然是“袖珍版”的,倒还有点意思。岩顶为“玩琴台”,相传为闽越王鼓琴处。还有筋竹岩、桃花坞、枇杷川、九曲地、流觞亭、藏春洞、越壑桥等。

    冶山也曾称为将军山,据说当年唐陈岩将军驻扎在那里,后建有将军庙。元《文献通考》中:“闽越王无诸都冶,依山置垒据将军山、欧冶池以为胜”。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任东越王的无诸之子余善,有反汉之心,自号武帝。汉武帝派四路兵马讨伐,余善被内部人用计杀死在冶山。

    冶山,又称城隍山。冶山的南麓,有福建最早建的城隍庙:福建都城隍庙。据《榕城考古略》载:“庙创于晋安郡后,郡守严高迁城于越王山时所建”。庙在城隍街北威灵坊内,占地6.63万平方米,是全国最早建造的城隍庙之一。冶山,也叫欧冶池山。山上“山阴亭”题刻旁署“唐刺史裴次元建,昆陵刘博修,侯官张治国书,闽侯欧阳英重建”,还有“唐裴刺史球场故址”题刻。《元和球场山亭记》记载:“冶山,今欧冶池山是也。唐元和八年,刺史裴次元于其南辟球场”。球场的面积大约有现在的两个足球场那么大,可容纳10万人左右,是我国已找到的第一个唐代球场。

    山的东面有依岩构筑的萨镇冰晚年住的“仁寿堂”。
57#
 楼主| 发表于 2010-8-28 21:41:56 | 只看该作者
联话祭酒岭


   行路最难,才数起水驿山程,少安毋躁
   入关不远,莫忙逐车尘马足,且住为佳

    这是过去福州西门外祭酒岭的一副对联,为林亭桐所撰。


    祭酒岭,是福州西门外的一个山岭,乃古时进出福州的一个必经之地。

    过去,福州虽然一直是省会州府,但地处海隅丘陵,交通十分不便。那时,在祭酒岭设有驿站,赶路的行人,常常要在这里歇脚。远行的人,大多与亲朋好友在此告别。后唐时,闽王王延翰要谋害反对其选美进宫的兄弟建州王延禀派来谏阻的使者,派国子监祭酒湛温送毒酒与使者。湛温不愿因杀了使者使王家兄弟残杀,涂炭生灵,就放走了使者,回途中自己饮下毒酒身亡。后人为纪念湛温,在此建墓立碑并将此岭命名为祭酒岭。

    这副对联,质朴情深,给南来北往的行人以心灵的慰藉。上联像是对将要离开福州的行人说的。“行路最难”,让行路人深有同感:在家千般好,出门处处难。特别是交通不便的古代福州,到外地、进京,水驿山程路途崎岖遥远。走到祭酒岭,才是长途的开始。在这种情况下,只好劝慰,别着急,莫急躁,歇歇脚,喘口气,慢慢来。

    下联则似是对来到福州的远客、游子说的。“入关不远”,给人一颗定心丸,让一路辛苦的赶路人松了一口气,有一种快到家的感觉。风尘仆仆的,就要到家了,不忙不忙,还是先住下来,歇一歇,恢复精神再回家。话虽是这么说,但到了祭酒岭的人,不论多晚,还是要赶回家中。正因为离家不远了,才更是“归心似箭”啊。

    如今,福建正在构建全国综合交通枢纽,福州作为省会中心城市,区域经济发展融入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东南亚乃至世界经济大潮。福州立体交通四通八达,与省内外、国内外的货物运输非常便捷,而来往旅客、游人行路也十分方便。要坐火车,有外洋到福州的外福线、温州到福州的温福线、福州到厦门的福厦线等铁路线。要上高速,有北京到福州的京福高速公路、同江到三亚的同三高速公路。悠着点的,可以乘车走连接北京、兰州、昆明的104、316、324等国道。坐船走水路,也很通畅,有马尾远洋客运站、名列全国十大集装箱港的福州港等客货运码头。空中交通主要由长乐国际机场的飞机航线连接海内外。这一切,让人感到在家千般好,出门也不难。
56#
 楼主| 发表于 2010-8-28 21:38:14 | 只看该作者
联话般若台铭


   完全无斧凿
   密尔有禅居


    这是曹学佺《华严院观李阳冰篆刻》诗中的颈联。

    李阳冰,唐代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字少温,赵郡(今河北赵县)人,约生于唐玄宗开元年间。他是李白的族叔,寄住在云阳,早先当过缙云和当涂的县令。他的书法特别棒,尤其精于小篆。他所写的小篆与秦朝李斯齐名,书法界称为“大小李”或“二李”。

    李阳冰初期学的是李斯《峄山刻石》,以瘦劲取胜。后从孔子《吴季札墓志》得到启发,自此“变化开合,如虎如龙,劲利豪爽,风行雨集,识者谓之苍颉后身。”当时颜真卿所书之碑,必请李阳冰用篆书题额,珠联璧合,相得益彰。

    他侄儿李白说:“吾家有季父,杰出圣代英”、“落笔洒篆文,崩云使人惊”。晚年的李白穷困潦倒,从金陵来到当涂,投奔当县太爷的李阳冰,作诗《献从叔当涂宰阳冰》,陈述自己无所依归的困难处境,李阳冰把处于窘境的李白留了下来。李白病重卧床不起时,委托李阳冰为之编集作序。李阳冰因此撰写了《草堂集序》。后来李阳冰当了国子监丞、集贤院学士,世称少监。

    李阳冰的顶级篆书在福州的乌石山上就可以欣赏到,它就是《般若台铭》。《般若台铭》亦称《般若台题铭》。原刻在华严岩西侧,此岩因曾有和尚拿着《般若经》在这里诵经而得名。李贡就此造般若台,把李阳冰的题篆镌在岩上。据说李阳冰没有到过福州,这个题刻可能是谁求他写了寄来的。《般若台铭》高近4米,宽近2米,每字长约40厘米,宽25厘米。全文24个篆字:“般若台,大唐大历七年,著作郎兼监察御史李贡造,李阳冰书”。

    在乌石山约300方的摩崖石刻中,李阳冰这方篆书应该算是最著名的了,后来还曾重修。在“般若台”三字之下,刻有“住持僧惠摄”5个楷书小字。不知是不是近代和尚“摄”下原篆摩刻的说明。20世纪70年代被毁坏。现在乌山清冷台能看到的是根据拓片刻写的复制品。

    《般若台铭》与处州《新驿记》、缙云县《城隍记》、浙江丽水《忘归台铭》并称天下四绝。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楫》中推崇说:“篆书大者唯有少温‘般若台’,体近咫尺,骨气遒正,精采冲融,允为楷则”。曹学佺读了《般若台铭》后,情不自禁赞叹:“当涂称四绝,岩顶迹萧疏。虽勒唐人笔,实为秦代书。完全无斧凿,密尔有禅居。珍重山灵意,宁愁藓剥余。”
55#
 楼主| 发表于 2010-8-28 21:34:50 | 只看该作者
联话白塔


   宝塔巍峨,高出大千世界
   梵宫清净,广开不二法门


    这是于山白塔寺的楹联。

    白塔寺坐落在于山西南麓,与乌山东南麓的乌塔相对,构成福州特有的“榕城双塔”,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列入“福州十大名片”的“三山两塔一条江”。

    白塔寺为宫殿式建筑,始建于唐天祐二年(905年),是藏经的地方。两年后,为祝贺朱温即位,改名为“万岁寺”。明王恭《万岁塔》诗云:“绝顶层标出半天,于山宫宇翠微连。”王应钟《秋日登万岁寺》说是:“芙蓉七级俯榕城,城外潮生江自平,菊绽绀园迟令节,雁来紫塞带秋声。地非戏马奇堪眺,山似游龙画不成。极目南溟千万里,微茫是处隔蓬瀛。”

    现在的白塔寺是清道光年间重建的。白塔寺有三个大殿,即天王殿、大雄宝殿和法雨堂。大殿的左右分别是华封堂、方丈室、客厅和僧舍。

    白塔寺其实是定光塔寺的俗称,定光塔寺的名字是因为有定光塔,其全名为报恩定光多宝塔。定光塔在定光塔寺的北面,初建于唐天祐元年(904年),是威武军节度使王审知为超度父母亡灵、报答父兄教养之恩而建的。

    据碑刻记载,当年人们在建塔挖土筑基时,发现一颗光芒四射的宝珠,就取名“报恩定光多宝塔”。塔原高约67米,以砖为八角形轴心,轴外环建木构楼阁七层,为八角楼阁式砖木塔,和杭州的六和塔有些相似。塔顶有相轮塔刹,塔壁及门面绘有金佛像。

    明嘉靖十三年(1534年),定光塔毁于一场闪电引起的D火。现存的塔是明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改建的,当时把残存砖轴内削低四分之一,木梯改装在砖轴内,成为砖塔,还是七层八角,高41米,外敷白灰,所以大家都叫它“白塔”。清道光间重修,曾兆霖诗云:“七级高标出半天,烛光灿上道山巅。摩崖绝顶铃声响,犹忆闽王礼佛年。”清乾隆三十八年重修此塔,花去白银300余两,有鳌峰书院山长孟超然撰写的《重修报恩定光塔记》碑石。古诗说:“塔势如涌出,孤高耸天宫。登临出世界,磴道盘虚空。”如果登到塔顶,可以俯瞰城区。

    白塔寺的东边是戚公祠,为纪念明代杰出军事家戚继光而建。戚继光是山东蓬莱人,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率兵支援福建抗倭,在宁德横屿、福清牛田、莆田林墩打了大胜仗。班师回浙时,福州官绅在于山平远台设宴饯别,刻碑纪功。后人在平远台旁建祠祀戚继光。戚公祠旁有一块巨石,像张大床,相传为戚公醉卧处,上镌“醉石”二字。石畔建有醉石亭。

    白塔寺的东边还有始建于北宋的补山精舍,是白塔寺迎宾场所。清道光年间重建,建在高台上面,东傍补山。西边有巨榕生自岩隙,绿阴覆盖层舍。

    1933年11月,二十九路军军长蔡廷锴等人在补山精舍召开秘密会议。11月20日,宣布倒蒋、抗日,成立“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历时一个多月,史称“闽变”事件。
54#
 楼主| 发表于 2010-8-28 21:32:40 | 只看该作者
联话乌塔


   影如文笔依南涧
   势作香台耸道山


    这是清杨庆琛写的净光塔诗对。

    净光塔,就是乌塔,耸立在福州市区乌山东麓,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与东面于山的“白塔”构成福州著名的“三山两塔”中的“两塔”,是福州历史文化名城的标志性建筑。乌塔所在的乌山也是福州著名的风景区,有市区级文物保护单位石塔会馆、慈善堂、邓拓故居、林枝春故居等。乌塔列入“福州十大名片”的“三山两塔一条江”。

    五代时,王审知父子修复和创建了闽都七塔:乌塔、白塔、定慧塔、报恩塔、崇庆塔、开元塔、阿盲王塔。宋景德元年(1004年)福州知州谢泌诗曰:“城里三山千簇寺,夜间七塔万枝灯。”闽都七塔现仅存乌塔与白塔,有人比为省城一对“龙角”。

    乌塔是唐贞元十五年(799年),福建观察使柳冕为祝贺德宗李适寿诞祈福,用石头垒建的“贞元无垢净光塔”。塔身用青色花岗石砌造,外表略带乌黑,故名“乌塔”。现在乌山附近还保存着福州市至今最古的碑刻,碑的上面左右刻着六虫离,碑额题篆:“贞元无垢净光塔铭”,记述了当年柳冕建净光塔的情况。

    清李家瑞《登无垢净光塔》诗说:“石塔撑空立,登临至上层。眼穷千里远,梦想十年曾。”杨庆琛《净光塔》诗句有:“插汉鸟窥天咫尺,旋空人与石回环。”

    唐乾符六年(879年),乌塔毁于黄巢入闽战乱之中。五代后晋天福六年(941年),闽王王审知第七子王延曦为自身及眷属、臣下祈福,在唐代净光塔遗址上兴建宝塔,叫“崇妙保圣坚牢塔”。原计划造九层,但才建到七层时,王延曦就被部下杀了,还差两个月就完工的乌塔,也就不再盖下去了。所以现存乌塔为八角七层,塔高35米。每层塔壁上设佛龛,嵌有浮雕佛像,共有46尊。这些花岗石浮雕佛像是五代时期福建雕塑艺术的代表作。四、五、七层,还嵌有塔名碑、建塔塔记和祈福题名碑等。

    据传,清道光年间塔身倾斜,20世纪50年代重修加固,可以登临。塔身的墙,转角设倚柱,每层生出檐。第一层开一门,其余各层开两门,不设门的地方都设佛龛。塔身底部浮雕龙凤纹,塔心有曲尺形通道供登攀。塔造型雄伟端庄、古朴浑厚,为福建省最古老的石塔之一。

    乌塔附近有寺,称净光寺或石塔寺。《闽都记》记载:“国朝永乐、宣德、景秦、成化间屡修茸。嘉靖间,寺地为居民侵没,一塔仅存。会城龙角,颓废非宜。”

    明林恕《登石塔》诗:“晴霄高耸签锋铦,海月江烟挂碧檐。地控诸天连北极,窗虚八面敝云帘。瑶池日照金运净,碣石春摇竹笋尖。欲借乌山磨作砚,兴来书破采云缣。”

    乌塔附近有“西丹井”。相传过去福州出现瘟疫,死了不少人。有位道士为救百姓,放草药于井水中,为众人治病,后立石碑“西丹井”作为纪念。现在乌塔旁边的石塔会馆内,有一口古井,不知是不是过去的西丹井。古井井盖呈圆形,由两块一边被凿成半圆形的石块拼在一起,与地面平。井壁呈圆形,用青砖砌成,井口地面处用4个大条石砌成个“井”字形。地下部分直径2米左右,从水底到井盖有5米多,从水面到井盖有2.6米。这样大的水井在福州比较罕见。据说其年代早于建于清代的石塔会馆。
53#
 楼主| 发表于 2010-8-28 21:31:22 | 只看该作者
联话左海公园


  中兴宗衮
  左海伟人


    这是林则徐纪念馆的额联。

    左海伟人说的是民族英雄林则徐。在地理上,我国以“东”为“左”,以“西”为“右”。如山东别称“山左”,江西别称“江右”。福州位于东海之滨,故又别称“左海”。曾任翰林院编修的福州人陈寿祺就号“左海’。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立宪派人士在福州创办《左海日报》,称梁启超:“铁生称任公为报界大王,以新知识新学说注入我国民,贡献我社会,不惜呕心血以间接提倡革命。”其副刊载有严复、陈宝琛等人的诗作。清末福州城曾耸立有一座石牌坊,上书“左海流芳”,以示福州人才辈出。邓拓也用过“左海”这个笔名。

    福州有一座公园,也名叫“左海”。

    左海公园与西湖公园相连,西依二环路,北临铜盘路,南靠象山,面积51公顷,其中水面18.14公顷。1990年由郊区洪山镇农民集资4000多万元兴建。铜盘路的北大门为公园的“正门”,迎着大门的是“五洲风光”广场。广场以花坛和巨大的花岗石群雕为主体。雕塑分别是亚洲的琵琶歌女,非洲的驯狮女郎,澳洲的袋鼠与少女,欧洲的骑马女士和美洲的牦牛村姑。广场有大榕树、南洋杉、芒果树、桂花树、腊梅以及马尼拉草坪等等,绿草如茵,树阴如盖,花香袅袅,垂柳依依,绿化面积达2.3公顷。

    公园的左海海底世界也很吸引游客。船形展馆面积3000多平方米,由触摸池、热带雨林馆、海洋鱼馆、海豹表演馆、海底世界馆、电教馆、海洋生物科普馆等组成。海底隧道长50多米,储水近千吨,展出各种海洋生物100多种,其中有凶猛的大白鲨、温驯的豹纹鲨、富士鲨,还有五彩缤纷的热带鱼、扬子鳄、海象鱼、神仙鱼、蝴蝶鱼等珍稀鱼种。最精彩的是人鲨共舞和斑海豹表演。

    公园的中华奇石馆,面积600多平方米,分成桂林奇石馆、奇石荟萃馆、奇石精品馆和奇石盆景馆,展出近百种1000多件作品。其中包括桂林钟乳石、柳州彩陶石、广东石英石、海南珊瑚石、南京雨花石、江苏太湖石和古生物化石、陨石和矿物晶体系列。

    左海公园的“摩天巨轮”是巨形大风车一般的“飞行器”,随着“巨轮”的旋转,可以上50米左右的高空鸟瞰福州的全景。还有惊险的“激流探险”,人们乘坐橡皮船,顺着水道越天桥,过山洞,爬山坡迂回曲折,然后居高滑下,浪花扑面。

    公园辟有“福建省爱国碑林”,在蒲葵丛中,竖着50多块各具特色的碑刻,其中最大的是长24米、高2.85米的横幅浮雕,有郑成功收复台湾、林则徐虎门销烟、中法马江海战、陈嘉庚捐资抗日等。其余的碑刻也是,以福建省爱国志士的名言为内容,由当代知名书法家挥毫,刻石高手雕刻。篆、隶、楷、行、草皆全,让人从中华的优秀书法艺术传统中得到美的享受。
52#
 楼主| 发表于 2010-8-28 16:39:19 | 只看该作者
联话西湖


  桑柘几家湖上社
  芙蓉十里水边城


    这是叶向高题福州西湖的一副楹联。

    福州西湖公园在鼓楼区,是福州现存保留最完整的古典园林。据说“天下西湖三十六”,福州西湖名列前茅。现占地面积为42·51公顷,陆地面积12·21公顷,水面面积30·3公顷。

    福州是河口盆地,沧海桑田,海退陆现,成为滩涂沼泽,所以多“岛、屿、洋湖”。晋太康三年(282年),郡守严高筑子城时,就城西洼地凿湖,将西北诸山的溪流聚此处,用于灌溉周围农田,称西湖。

    五代时,闽王王审知将西湖与南湖连接并与闽江相通。其子延钧在湖滨建水晶宫,在王府与西湖之间挖设复道。

    宋淳熙年间,福州知州赵汝愚在湖上建澄澜阁,并品题西湖八景:仙桥柳色、大梦松声、古蝶斜阳、水晶初月、荷亭唱晚、西禅晓钟、湖心春雨、澄澜曙驾。后来,人们又增修西湖新八景:湖天竞渡、龙舌品泉、升山古刹、飞来奇峰、怡山啖荔、样楼望海、湖亭修楔、洪桥夜泊。

    历代文人墨客对西湖美景赞叹不止。宋辛弃疾《贺新郎·三山雨中游西湖》词赞道:“烟雨偏宜晴更好,约略西施末嫁”。明谢肇淛《西湖晚泛》赞:“十里柳如丝,湖光晚更奇”。1914年辟西湖为公园,游人从湖头街出入。后筑柳堤,改从南门进出。

    如今,西湖还有仙桥柳色、紫薇厅、开化寺、宛在堂、更衣亭、“西湖美”、诗廊、水谢亭廊、鉴湖亭、湖天竞渡、湖心春雨、金鳞小苑、古堞斜阳、芳沁园、荷亭、桂斋、浚湖纪念碑、盆景园等。

    从西湖南门进,走柳堤,中间有拱桥。过柳堤是开化屿(即小孤山),中部的开化寺始建于北宋景祐四年(1037年)。中为正殿,后为禅堂,两翼为钟鼓楼,左为客寮,右为方丈。清郭雍有“金碧湖中寺,淡烟朝夕横;我来芳树暖,钟动晚波平”的诗句。开化屿东南有更衣亭。相传闽王王延钧与后金凤及宫娥乘船游湖时,在此更衣休息。

    开化寺南是宛在堂,明正德间诗人傅汝舟所建后改建为湖心亭。从乾隆十三年(1748年)起,先后祀闽中诗人林鸿、叶向高、谢肇淛、徐 、杨庆琛、林则徐等33人。

    西湖西门是荷亭。从前,跨湖长堤自南迄北,上接梅亭埔,直达万安桥(洪山桥附近),是北上通达京都驿道。明徐 有诗日:“虚亭遥跨水中央,五里荷花十里香。度曲女郎齐拍手,一声惊散两鸳鸯。”亭北有皇华亭,亭东有迎恩亭,这两处名为亭,实为接待皇家使节的宾舍。

    道光十年(1830年),林则徐重修荷亭,将亭北皇华亭改建为李纲祠堂,取李纲晚年在福州住所的名称,叫桂斋。后重建桂斋,在桂斋北有“林文忠公读书处”。

    过了飞虹桥,出西湖北门,是占地6公顷的省博物馆。
51#
 楼主| 发表于 2010-8-28 16:12:00 | 只看该作者
联话朱紫坊


  朱紫坊前留古巷
  芙蓉园里访秋花


    这是清杨庆琛咏朱紫坊的诗对。

    朱紫坊是和三坊七巷一起列入国家文物保护单位的福州传统居民街区。朱紫坊位于安泰河边、于山北麓,北接津泰路,南邻圣庙路,东至津门路、花园路,西靠八一七北路,面积15.84公顷,街区内有坊巷10条,基本保存了自唐宋以来形成的格局。

    说起流经朱紫坊街区的安泰河,历史上可是很有名气的,据说跟过去六朝古都金陵的秦淮河相当。据《榕城景物考》记载:“人烟绣错,舟楫云排,两岸酒市歌楼,箫管从柳阴榕叶中出”。安泰河两岸榕阴如盖,巷坊纵横,舟揖桥楼,酒醉笙歌。“唐天复初,为罗城南关。”安泰河上的安泰桥,也叫利涉门桥,宋著名散文家曾巩《夜出利涉门》说:“红纱笼竹过斜桥,复观翚飞入斗杓。人在画船犹未睡,满堤明月一溪潮”,反映了当时福州朱紫坊的繁荣景象。

    宋代住这里的朱氏四兄弟分别当上大官,朱紫盈门,所以名叫朱紫坊。坊内有“朱紫达善境”的石牌坊。

    朱紫坊是古代福州文化教育机构集中的地区,从宋太平兴国年间开始到清末止,这个街区内设有三个孔庙(分别属福州府和闽县、侯官县)、两个县学、两个县衙、一个府学院署。南宋学者吕祖谦这样描绘:“路逢十客九青衿,半是同胞旧弟兄,最忆市桥灯火静,巷南巷北读书声”。

    朱紫坊还是近代“海军世家”聚居地。朱紫坊26号萨家大院是萨镇冰、萨本栋、萨师俊故居,是保存较好的古建筑。始建于明代,面积2080平方米,五进。斗拱、屋架等木构件保存较好,大厅左右厢房门扇、隔扇、窗棂都是楠木雕刻。花厅前有假山鱼池、亭台楼阁。

    萨镇冰担任过清代海军大臣、民国海军总长、代理国务总理和福建省省长。

    萨本栋是1937年私立厦门大学改为国立时的第一任校长,也是当时全国最年轻的大学校长。他的骨灰安葬在厦大校园。

    萨师俊是萨镇冰的侄孙,是“中山舰”最后一任舰长。1938年中日武汉会战时,“中山舰”遭遇日机轮番轰炸。萨师俊腿被炸断,臂受重伤,仍坚守岗位,壮烈殉国。萨师俊是抗日战争时期,为国捐躯的职务最高的中国海军军官和惟一的军舰舰长。

    宋代朱氏兄弟的大院,后来成为曾任清“济远”舰管带的方伯谦故居,为三进一花厅,门前有照壁。首进厅堂面阔5间,进深7柱,为穿斗式杠梁减柱木结构,双坡顶,大厅面积有100平方米。三进坐北朝南,为明代双层古建筑。方伯谦故居大厅里悬挂着张爱萍手书的“海军世家”横匾。

    朱紫坊园林建筑的代表作是芙蓉园,在鼓楼法海路花园弄。原为宋代参知政事陈韦华芙蓉别馆,后是明叶向高别墅,清归龚易图,重加修建,辟“芙蓉别岛”,又叫“武陵园”。
50#
 楼主| 发表于 2010-8-28 16:10:07 | 只看该作者
联话吉庇巷


  邺中七子论才敌
  海上三山得气多


    这是林则徐的一个诗对。邺中七子,指当年在吉庇巷福建修志局中的七人。

    吉庇巷是南后街的第七巷,也是七巷中最南侧的一条巷,此巷横穿于南街和南后街之间,西接学院前,东连津泰路,过安泰河就是朱紫坊。

    在城市发展中,吉庇巷也经历了改造、拓宽,从小巷变成支路,古巷人家许多成了沿街店面。吉庇巷和西面的光禄坊,也就连成了一条路。

    吉庇巷,俗称“急避”。据说宋代郑性之中状元衣锦还乡时,以前他落魄时羞辱过他的人,感到不好意思,就急忙躲避,就称“急避巷”。后来以谐音改为“吉庇巷”。

    传说,家住吉庇巷的一个穷秀才,叫郑性之,家境贫寒。有一年,又到寒冬腊月祭灶的时候,家里却没有钱买祭品。早上,郑性之硬着头皮,到巷口卖肉的店里,求老板赊点肉。正好老板不在店里,老板娘看着郑性之可怜,颇为同情,就赊了点肉给他。

    郑性之高高兴兴把肉拎回去煮了。谁知道,那肉店老板回店后,知道老婆把肉赊给穷秀才郑性之后,满肚子不高兴,就冲到郑性之的家里,把刚煮好准备祭灶的猪肉夺了回去。

    郑性之当然也生气了,哪有这么欺负人的!但是没办法,谁叫自己穷呢。他只好在纸上画了一匹马,好烧了祭灶。想想又不甘愿,就在那纸上题了一首诗,表达自己的心情:“一匹乌骓一只鞭,送君骑去上青天,玉皇若问人间事,为道文章不值钱。”

    穷秀才郑性之虽穷,却有志气。他发奋读书,终于在嘉定元年考了进士第一,后当到观文殿学士。闽安镇的迥龙桥,有他重修桥时留下的碑刻。

    当年郑性之穷困潦倒的时候,受到一些势利小人的欺负。而当他衣锦还乡的时候,一些人心中有愧,担心受到报复和羞辱,自然要急急忙忙躲避。据说那肉店老板就是感到无颜见郑,急避到暗处,成了“急避巷”得名的一个来由。

    明代将巷名改为“吉庇巷”,反映了巷间人家祈求吉祥如意,庇境安宁的良好愿望。

    郑性之是年幼随其祖父迁入省城居住的。巷里郑姓,后来逐渐迁走,近代仍有长乐人居其内。安徽巡按使李兆珍回闽,曾入巷探望姓李的乡亲,而福建法政学堂教授董子已也住巷内。董家与李家姻亲,李的故家,便是郑的祖居之地。郑宅的北侧,过去有宋理宗御书“拱极楼”碑。

    吉庇巷内的谢氏祠堂,为明代民居,民国时是“福建省学生联合会”的会址。
49#
 楼主| 发表于 2010-8-28 15:37:34 | 只看该作者
联话宫巷


  以一篑为始基,自古天下无难事
  致九译之新法,于今中国有圣人


    这是家住三坊七巷中宫巷的福建船政大臣沈葆桢,为当时新落成的船政衙门头门题写的楹联。

    宫巷位于安民巷和吉庇巷之间。宋朝时,巷内有紫极宫,取名仙居坊,有“古仙宫里”石刻。后因巷中住有崔、李两姓显贵人家,更名聚英巷。到了明初,又改名英达巷。明中叶,因有不少人在北京宫中供职,就称宫巷。

    宫巷全长309米、宽8米,巷内现存明代建筑6幢,清代建筑13幢,其中面积上千平方米的深宅大院有10幢,是当今福州保护得最完整的古巷坊。巷内住有许多近现代名人,如清两江总督、福建船政大臣沈葆桢,林则徐之子林聪彝,北洋海军总长刘冠雄等。1936年郁达夫任省政府参议,元宵夜,他写下对宫巷的第一印象:“走过宫巷,见毗连的大宅,都是钟鸣鼎食之家,像林文忠公的林氏,郑氏,刘氏,沈葆桢家的沈氏,都住在这里,两旁进士之匾额,多如市上招牌……”

    沈葆桢故居,原建于明天启年间,清同治年间为沈葆桢居住,并加修葺。沈葆桢是林则徐的女婿,进士出身,累官至两江总督兼南洋通商大臣,他的老师便是《射鹰楼诗话》的作者林昌彝。林昌彝比沈葆桢大17岁,却是同榜举人。沈葆桢曾任江西巡抚,因丁忧在家,左宗棠三顾宫巷,请他出山,任钦差船政大臣。以后沈葆桢总理船政8年,成了中国海军之父,培养了大批的海军人才。沈葆桢以钦差大臣的身份办理台湾海防,对开发台湾作出卓越的贡献。

    沈家宅院坐北朝南,共三进院落,面积约1500平方米,正门上框架间用藤皮编成图案,窗门漏花,梁栋涂朱描金,第三进后的北端建有藏书楼。西侧院与大院隔一高墙,按大院三进的格局,平行建成三座花厅,每个花厅前后都有天井,栽花植树,并有假山、池馆。沈家花园颇有名气。

    林则徐二儿子林聪彝的故居位于宫巷中段。林聪彝官浙江按察使,曾随父出关。故居为明代建筑,共四进,面积3000平方米,属大型建筑,内有花厅、园林等建筑。

    林则徐大女婿刘齐衔的故居,位于宫巷东口,与其兄刘齐衡为清道光时轰动福州的“一胎同榜两进士”。历官河南布政使。故居一进大厅前后天井,斗拱雕刻精美,门窗都用楠木雕制,二进筑有二层楼房,两侧通花厅,内有假山、水池,并有三楹水榭。

    北洋政府海军总长刘冠雄故居位于宫巷东口,清代建筑,共两进,一进为七柱,三间排大厅,门扇、窗棂花格用楠木制作。二进与一进格局相同,东侧为花厅,内有园林建筑,太湖石假山,中建拜月亭,假山云洞内五个弯曲,有不同的气温感觉。后门通吉庇路。

    位于宫巷西口的18号明代建筑,始建于明成化年间,共三进,原有园林等建筑。大厅弯梁刻虎头,俗称“虎头拱”,为城区惟一明代工艺。据说这里是五代闽王爱妃陈金凤“宫宛里”遗址。宫巷内还有永泰会馆、关帝庙等。
48#
 楼主| 发表于 2010-8-28 15:03:22 | 只看该作者
联话塔巷


  文兴里风光无限
  塔巷口气象万干


    这是三坊七巷中塔巷巷口的一副楹联。

    塔巷,旧名修文巷,巷北有五代时闽王王审知部属琅玡安远使牵头募缘建造的木塔,称育王塔,并有塔院看管,标志福州“文运兴盛”。宋代的一个知县陈肃,把巷名改为“兴文”,后又改为“文兴”,俗称文兴里,就是巷口对联所说的。

    北宋康定二年(1041年),育王塔曾经修葺。南宋淳熙九年(1182年),塔还存在,后来不知道何时,塔就毁坏了。到清代,就在巷内砌造半片的小塔,作为纪念。就因为有过育王塔,所以后来巷子就被称为“塔巷”。作为一种历史标识,20世纪50年代,人们在巷子两头巷口坊门上面都塑了一个小塔。

    塔巷全长307米,宽3.3米。巷内民居,多以风火墙自成院落,木构厅室,天井回廊,为福州古建筑民居群的典型,改拆很少,基本保持原貌。巷内的甬道由石板铺成,比较平坦、整洁。

    塔巷,旧有旌孝坊,是为明代孝子高惟一所立。有《赠高孝子》诗曰:“三年蔬水如君少,一片天然孝子心。昨夜三山明月照,不知甘露洒幽人”。居住巷内的人家,形成了古朴淳厚的风尚。

    宋代福建理学先驱、被称为“海滨四先生”之首的陈襄曾住在塔巷里。陈襄(1017~1080年),闽侯南通古灵人,号古灵先生,庆历二年(1041年)进士,与陈烈、周希孟、郑穆一起致力于理学,人称“海滨四先生”。陈襄当过浦城县主簿,代理县令,组织在县城建设学校,并自己讲课,来的学生有几百人。皇祐三年(1051年),陈襄进京任秘书省著作郎,后任孟州河阳令,教百姓种植水稻。嘉祐六年(1061年),陈襄到常州任知州,发动民众开渠引水,使几百里土地受益。治平元年(1064年),陈襄改任开封府推官,后为盐铁判官。神宗时,陈襄奉命出使辽国。熙宁元年(1068年),陈襄任刑部郎中,后任知制诰,入直学士院。熙宁四年,陈襄出知陈州、杭州。元丰二年(1079年),兼管尚书都省事。陈襄在经筵时,受神宗信任,曾举荐重臣、名士,如司马光、苏颂、苏轼、曾巩、程颢、苏辙、郑侠等33人。后病死京都,追赠给事中,谥忠文。

    位于塔巷西口的有王麒故居。王麒,毕业于福建水师学堂,后任民国新编陆军第十一混成旅旅长。1933年11月,29路军军长蔡廷锴宣布倒蒋、抗日,成立“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聘请王麒为绥靖公署顾问。

    王麒故居为清代建筑,原为东西两座相连的宅院。现在的东座,前后三进,第一进为四扇三大厅,过道上施雨盖,厢房、隔扇、门、窗均是楠木,斗拱、雀替、悬钟等构件雕刻考究。严复回福州,在住郎官巷之前,也曾经居住在这里。塔巷52号为旧电灯公司(供电所)遗址。
47#
 楼主| 发表于 2010-8-28 15:01:47 | 只看该作者
联话黄巷


  里门名士传
  冠冕侍臣家


  这是三坊七巷中黄巷陈寿祺家的楹联,据说是黄璞的诗句。

  “使君坐啸壶楼晚,肯忆山人巷姓黄”。黄巷是因为晋永嘉年间(307~312年)“永嘉之乱,八姓入闽”,中原的衣冠士族黄姓一支避乱到福建,落户在巷内而得名。到了唐代,有个名儒叫黄璞(崇文馆校书郎)就在此巷一处居住,人称黄楼,现在是黄巷39号。在黄楼西侧夹墙外面有一座隐蔽的“小黄楼”,是黄璞辞官归里后闭门谢客、潜心著书立说的场所。他著有《雾居子》《闽川名士传》等20多卷。

    唐信宗乾符五年,黄巢的兵马开进福州城内。俗话说“兵过篱笆破”,黄巢的兵到黄巷时,了解到黄璞先生是非常出名的知识分子,便“以璞儒者戒无毁,灭炬而过”,使黄巷避免了一场兵灾。据说过去巷内有块“唐黄璞旧居”匾。

    黄巷历史上多为儒林学士所居。从唐朝黄璞到明朝户部尚书林绅、侍郎萨琦、清代知府林文英、榜眼林枝春,巡抚李馥、梁章钜、郭柏荫,进士陈寿祺等。梁章钜的女婿赵新,清咸丰二年(1852年)进士,曾册封琉球国王正使,官至陕西督粮道,归老后也住在黄楼。据徐珂《清稗类抄》介绍,就连黄巷一个叫林细细的理发匠,也能写出“烛影斧声千古谜,珍珠薏苡一时冤”的好句。

    梁章钜58岁时,因病告老还乡,与陈寿祺为邻。传说梁宅便是黄璞的旧居遗址。他在宅内建一小楼,取名黄楼。在楼边建假山池馆。梁章钜一生著作很多,在这段日子,就编成多种文集。陈寿祺在道光年间,出任鳌峰书院山长,致力育才,桃李满天下。陈寿祺说“绿杨春接两家园”,说的就是陈梁两家后花园“绿杨春接”的风情。

    梁章钜与林则徐友情深厚。林则徐曾经对梁章钜说:“与君旧住屏山麓,对宇三椽打头屋。夹道坊南君徙居,寒藤天矫学草书……回首家山无限情,纵经夜壑移舟去,诗卷仍题旧馆名。”梁宅左边建有“东园”,有黄花圃、荔子园、南浦水、榕风楼等十二景,楼台亭树,小巧玲珑。

    黄巷西口有葛氏大院,葛氏先祖于明永乐十八年随菲律宾古麻刺朗国国王来华入贡,次年国王病逝福州,其先祖作为陪臣留下定居,官府予以优抚,取姓葛。院建于明代,共三进,原有七口水井,一处斗池,称“七星八斗”,建筑上很有明代特色。

    郭柏荫当过湖北巡抚、湖广总督,四个弟弟俱中举人,世称“五子举科”。后裔郭化若为当代儒将。郭柏荫故居位于黄巷东口,为明代建筑,共三进。内有仪厅、门房、大厅、厢房、双层楼阁、假山园林等建筑。
46#
 楼主| 发表于 2010-8-28 14:59:41 | 只看该作者
联话安民巷


  孝友家为政
  诗书性所敦


    这是三坊七巷中安民巷52号程家小院的一副楹联。

    安民巷,是南后街七巷的第五巷,位于黄巷和宫巷之间,西通文儒坊,东接南街。《榕城考古略》记述:“旧有锡类坊,以宋刘藻以孝闻,后太宰余深旧居于此,改曰‘元台育德’。元行省都事贾纳居之。”余深,字原仲,罗源人。元丰五年(1082年)进士,后为著作佐郎、太常博士、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御史中丞兼侍读。政和七年(1117年)进少宰兼中书侍郎。宣和元年(1119年)拜太宰。加少保,封丰国公,再封卫国公。宣和二年,完成《哲宗宝训》,进少傅。

    有道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当年有了余深和贾纳的居住,安民巷内的人家,自然应该是达官贵人为多。但是明清以后,巷内的知名人士、社会贤达却不多,起码留下痕迹的很少。在三坊七巷中,安民巷算是跟“民”居最贴近的了。

    安民巷名叫“安民”,按照《福州地方志》的记载,是“黄巢入闽时,到此巷即出示安民”而得名。黄巢是唐末农民起义领袖,举进士不第,率领数千人在曹州起义,后被推为领袖,称冲天大将军。881年攻破唐朝京都长安,建立农民政权,国号大齐。

    当年,黄巢的部队风尘仆仆进入闽都,真是“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面对来势汹汹的起义军,因为中原兵荒马乱而逃难到这里的衣冠士族的后代,自然惶惶不可终日。于是进城的黄巢部队就在所到之处,张贴布告,告诉大家不要惊慌,还是安居乐业,一切都会好的。

    也许,最早看到布告的是在这个巷口,也许其他地方的布告后来都没有了,人们就记住了这个巷口贴过“安民告示”,所以把巷子改名“安民巷”,以为纪念。

    安民巷27号(今53号),是清代建筑,单进单层,俗称“四扇三,七柱出游廊”。在抗日战争时期,设有新四军驻福州办事处。当时门口挂“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驻福州办事处”黄底黑字的木牌。新四军驻福州办事处成立于1938年2月底,由新四军张云逸、闽东特委范式人、统战部长王助等领导和主持,作为与国民党谈判的机构。王助担任主任。1938年6月,著名爱国人士李公朴应邀在办事处作《唤起民众,不作亡国奴》的讲演。此外,办事处积极开展其他的抗日革命活动。1940年9月,办事处被撤销。1961年9月新四军办事处被列为福州市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陈列有王助等人革命事迹。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安民巷16号为汀城试馆,早年为福建汀州府学子考试之地。安民巷52号程家小院是清代建筑,单进单层,有大厅、屏门、天井、厢房、花厅、后院等,属“三坊七巷”中较完整的典型民居。安民巷西口的鄢家花园,清代建筑,共两座四进,东座为主大院,厅用28根大木柱为架,穿斗式,天井特大,构件雕刻美观,西座是园林建筑,内有六角半亭等。
45#
 楼主| 发表于 2010-8-28 14:55:35 | 只看该作者
联话安民巷


  孝友家为政
  诗书性所敦


    这是三坊七巷中安民巷52号程家小院的一副楹联。

    安民巷,是南后街七巷的第五巷,位于黄巷和宫巷之间,西通文儒坊,东接南街。《榕城考古略》记述:“旧有锡类坊,以宋刘藻以孝闻,后太宰余深旧居于此,改曰‘元台育德’。元行省都事贾纳居之。”余深,字原仲,罗源人。元丰五年(1082年)进士,后为著作佐郎、太常博士、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御史中丞兼侍读。政和七年(1117年)进少宰兼中书侍郎。宣和元年(1119年)拜太宰。加少保,封丰国公,再封卫国公。宣和二年,完成《哲宗宝训》,进少傅。

    有道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当年有了余深和贾纳的居住,安民巷内的人家,自然应该是达官贵人为多。但是明清以后,巷内的知名人士、社会贤达却不多,起码留下痕迹的很少。在三坊七巷中,安民巷算是跟“民”居最贴近的了。

    安民巷名叫“安民”,按照《福州地方志》的记载,是“黄巢入闽时,到此巷即出示安民”而得名。黄巢是唐末农民起义领袖,举进士不第,率领数千人在曹州起义,后被推为领袖,称冲天大将军。881年攻破唐朝京都长安,建立农民政权,国号大齐。

    当年,黄巢的部队风尘仆仆进入闽都,真是“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面对来势汹汹的起义军,因为中原兵荒马乱而逃难到这里的衣冠士族的后代,自然惶惶不可终日。于是进城的黄巢部队就在所到之处,张贴布告,告诉大家不要惊慌,还是安居乐业,一切都会好的。

    也许,最早看到布告的是在这个巷口,也许其他地方的布告后来都没有了,人们就记住了这个巷口贴过“安民告示”,所以把巷子改名“安民巷”,以为纪念。

    安民巷27号(今53号),是清代建筑,单进单层,俗称“四扇三,七柱出游廊”。在抗日战争时期,设有新四军驻福州办事处。当时门口挂“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驻福州办事处”黄底黑字的木牌。新四军驻福州办事处成立于1938年2月底,由新四军张云逸、闽东特委范式人、统战部长王助等领导和主持,作为与国民党谈判的机构。王助担任主任。1938年6月,著名爱国人士李公朴应邀在办事处作《唤起民众,不作亡国奴》的讲演。此外,办事处积极开展其他的抗日革命活动。1940年9月,办事处被撤销。1961年9月新四军办事处被列为福州市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陈列有王助等人革命事迹。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安民巷16号为汀城试馆,早年为福建汀州府学子考试之地。安民巷52号程家小院是清代建筑,单进单层,有大厅、屏门、天井、厢房、花厅、后院等,属“三坊七巷”中较完整的典型民居。安民巷西口的鄢家花园,清代建筑,共两座四进,东座为主大院,厅用28根大木柱为架,穿斗式,天井特大,构件雕刻美观,西座是园林建筑,内有六角半亭等。
44#
 楼主| 发表于 2010-8-28 14:38:15 | 只看该作者
联话郎官巷


  译著辉煌,今日犹传严复宅
  门庭鼎盛,后人远溯刘涛居


    这是三坊七巷中郎官巷口的一副楹联。

    郎官巷是南后街七巷的第二巷,位于东街口的西南侧,杨桥巷的南边,全长282米、宽3米。当年七巷中六条巷都是笔直的,只有郎官巷是弯曲的,所以特别长。据清人林枫《榕城考古略》载,郎官巷“在杨桥巷南,宋刘涛居此,子孙数世皆为郎官,故名”。所谓“郎”官,是从唐朝开始,在朝廷各司都设置郎中,为协助郎中工作,又设置员外郎为副手;同时朝廷中的文散官也称为“郎”,如朝议郎、通直郎等等,这些郎官列“大夫”的官职之下。这两类的官统称“郎官”。在宋代,因刘涛一家数代都任郎官,荣耀乡里,所以就把巷子取名为“郎官巷”。

    郎官巷20号为中国近代启蒙家、思想家,翻译家严复的故居。1918年,严复回福州为儿子严叔夏完婚并避冬,他的好友、福建督军李厚基特地为严复买下郎官巷16号和17号两座房子。17号是两层的房屋“愈懋堂”,有小门和16号相通,是严复度过他晚年最后岁月的地方。

    严复的孙女严停云回忆:“我们家住福州城内郎官巷,三次搬家,从巷中到巷尾再到巷头,也仍旧是在郎官巷。原因是外祖母住在杨桥巷,后门设在郎官巷,和我们家的前门距离不过丈余。如此,母亲每日来去十分方便。”严停云是严叔夏的三女儿,笔名华严,毕业于圣约翰大学文学院,曾获得世界艺术文化学院荣誉文学博士学位,著有《智慧的灯》《生命的乐章》《明月几时圆》等。其实,严停云的姑姑严谬也曾以“华严”作为笔名,严谬是严复的次女,朱明丽夫人所生。1921年10月27日,严复病逝于郎官巷的寓所时,只有严谬侍奉在侧。严复曾有“笔底沧洲趣,人夸两女儿”的赞语。

    宋代诗人陈烈,从长乐迁居在郎官巷。北宋元丰年间,刘瑾当福州太守时,横征暴敛,元宵灯节,强令百姓每户捐灯十盏。贫苦百姓敢怒不敢言。陈烈愤然登上鼓楼,在一盏大灯笼上题诗讽刺批评:“富家一碗灯,太仓一粒粟;贫家一碗灯,父子相聚哭。风流太守知不知?惟恨笙歌无妙曲。”顿时全城哗然,刘瑾不得不暂缓捐灯令。

    位于郎官巷中段二梅书屋的天后宫,祀“天后妈祖”,临街开三门,墙额造型独特。内有戏台、藻井,木构件雕刻精美。郎官巷西接大小水流湾,内河与闽江相通,是早期水上交通道口,所以有天后宫。

    二梅书屋位于郎官巷西南的24号,主人林星章,清进士出身,院共五进,后门通塔巷。四进花厅原为主人书房,房前植有两株梅花,所以叫“二梅书屋”。进与进之间用高墙分隔,通道筑假山云洞,构思奇巧。

    郎官巷古建筑还有讲书场、周宁会馆、汀州蓝氏宗祠等。
43#
 楼主| 发表于 2010-8-28 14:35:25 | 只看该作者
联话杨桥巷


  尘尾清樽三径
  蚊毫香篆一帘


    这是福州杨桥东路17号林觉民故居中紫藤书屋的楹联。

    林觉民为辛亥革命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他在杨桥路与南后街交叉处的故居,曾作为福州辛亥革命纪念馆。辛亥革命纪念馆搬到于山大士殿后,这里恢复为林觉民故居和冰心故居。

    故居主座建筑为穿斗式“三间排”深七柱的一进房屋。这座大房子是林觉民家的祖业。光绪十二年(1886年),林觉民就诞生在这里。他在这里度过了青少年时代。林觉民牺牲后,林家把房子卖给冰心的祖父谢銮恩。故居的南厢房是谢銮恩的书房,而北厢房后房就是冰心的住处。

    林觉民故居原来位于杨桥巷口。杨桥巷是三坊七巷中最北的一条巷,巷门曾开在南后街,又与东街相连。古时南后街灯市,以杨桥巷尾最热闹,有诗曰:“黄楼月色杨桥水,照遍钟山万点春。”巷尾有钟山,有大中寺,明隆庆间户部尚书马森建钟邱园。

    据说杨桥巷旧名右通衢,宋宣和年间,改名春风楼,又叫丰盈坊。也许是风花雪月的味道太俗,为了表达奋发有为、博取功名的意思,就取了个登俊坊的雅名。街坊邻居则因为这里西边有条河,河岸杨柳青青,河上有合潮桥和双抛桥,直接就叫杨桥巷。20世纪60年代,这里扩建道路,就改名为杨桥路,成为城区横贯东西主干线。据说在拓建杨桥路时,本来要拆掉“双抛桥”。为了保护这个历史古迹,修改了原定的设计,结果多花了300万元。

    杨桥路南边这座双抛桥,在福州地方历史文化上是比较著名的。福州的内河,在城区蜿蜒流淌。巧的是,东边和西边来的内河水,就在双抛桥下汇合。而民间传说,古时有一对青年男女相爱,却不能如愿,就双双投河殉情。人们为了纪念他们,就名为“双抛桥”。乾隆二年重建此桥,桥上石刻还在。

    清代,杨桥巷西一列房屋多是前店后宅,是比较繁华的商业区。清同治年间,杨桥巷一位李家青年去台湾学制革工艺,回家就开了家“万福来”皮箱店。而当年福州最著名的“马总铺”皮箱店,也就在杨桥巷。还有脱胎漆器发明者沈绍安的老厝。

    民国时期,这里被称为“财神街”,因为福建省银行等多家银行在此营业,就像美国的华尔街。著名的台湾“板桥林”财团的重要人物林尔康、林尔嘉等曾在这里居住。而住在隔壁郎宫巷的严复的三儿子严叔夏,经陈宝琛介绍,娶了“板桥林”林本源家族的林慕兰。

    据传,清末,杨桥巷官钱庄的老板娘是浙江人,她对烹饪技艺颇有研究。有一天,官钱庄老板宴请布政司周莲,老板娘亲自下厨,选用鸡、鸭、猪肚、猪脚、羊肉、墨鱼干等20多种原料,一并装入绍兴酒坛,盖严坛口,用文火煨制荤厚味香的菜肴,周莲尝后赞不绝口,名菜“佛跳墙”由此诞生。
42#
 楼主| 发表于 2010-8-28 14:34:11 | 只看该作者
联话光禄坊


  偶过光禄吟诗处
  聊与高人说道心


    这是明朝文人的一个诗对。

    光禄坊在文儒坊之南。北宋熙宁元年(1068年),程师孟以光禄卿身份到福州当知州。坊内有一座法祥院,俗称“闽山保福寺”。程师孟在任时,常到这里游览吟诗,僧人就镌刻“光禄吟台”四字在石头上。程师孟有感于此,赋诗:“永日清阴喜独来,野僧题石作吟台。无诗可比颜光禄,每忆登临却自回。”光禄坊的名字因此而来。

    “光禄吟台”在现在的光禄坊2号,保留有清代曲池、石桥、小亭等景观,并有宋至民国十余段摩崖题刻。这里的古荔枝是古树名木,植于明末清初,将近400年的历史。还有毕氏南洋杉、九里香等。坊内有玉尺山,又称“闽山”,是福州“三山藏”之一。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林则徐告老还乡回福州。六月,林则徐到光禄坊玉尺山房放鹤,乡人在他放鹤之处的石头上刻下“鹤磴”二字,并题诗:“吟台四鹤舞蹁跹,引吭齐鸣立几前;似欲长叨廉吏俸,不思比翼上青天。”清诗人郭柏苍有《鹤磴》纪事诗:“文忠白头还乡闾,乡间瞻仰人遮道;名贤面目世共图,一霎游足迹不扫,园林放鹤事寻常,林下清凤怀二老”。

    林则徐大女婿刘齐衔的哥哥刘齐衢,住在光禄坊的刘家大院。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刘齐衢、刘齐衔“同榜一胎两进士”,轰动一时。刘齐衢买下光禄坊的10~13号四座相邻的大院,占地4000多平方米,俗称“半条街”,建有12个大厅、6座花厅、3口水池假山,6座亭阁、48间厢屋。13号的三进大院现在保存较为完整。

    光禄坊旧有著名画家许友的“米友堂”。光禄坊许家,明清两代一门连出四代诗人,每人都著有诗词集,许家有“青砖白云,回环推蝶”的园林“诗园”。

    “光禄吟台”西侧附近有一狭长的小巷,为早题巷。辛亥革命烈士林觉民殉难广州之后,他家人匆忙从南后街林家大院搬出,到早题巷避难,当时林觉民的妻子陈意映正怀有身孕。一天早晨,有人从门缝塞进一个物件,就是林觉民烈士的《与妻书》及写给其父的家信,成为珍贵的革命文物,后来选入语文课本,教育和感动了一代又一代人。

    光禄坊还有诗人黄莘田的“香草斋”。黄莘田即黄任,永泰县人,随父迁居福州,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中举人,授广东四会县知县兼任高要知县,酷爱端溪砚石。在任3年,行李只有端砚几方,诗稿几十册。罢官回福州光禄坊购一小屋,取名“香草斋”,藏十方砚,自号“十砚翁”。于是“香草斋”又称“十砚斋”。

    光禄坊周围还有灵响境、花仓前。花仓前是福州工艺制花的产地。这里的民居古建筑有机房里、老佛亭桥。光禄坊9号曾是纪念宋代理学家杨龟山的道南祠。
41#
 楼主| 发表于 2010-8-28 14:32:44 | 只看该作者
联话衣锦坊


  春暖华堂人衣锦
  月明水榭客听歌


    这是今人题写衣锦坊的一副楹联。衣锦坊,位于南后街西北部。

    早年西湖、南湖的水可以通到这个坊巷的沟渠,旧名通潮巷。衣锦坊北部的水流湾曾是福州家具专业作坊和销售中心,明清时代多达60多家。这里是内河水网密集地区、木材交易加工集散地,可能就是又名“椽锦坊”的缘故。

    宋代宣和年间(1119~1125年),陆蕴、陆藻兄弟居住在这里。陆蕴字敦信,福州侯官人,年少时就出名,登进士第,为太学博士,官至御史中丞,后任福州知州,《全宋词》收入陆蕴的一首词《感皇恩·旅思》:“残角两三声,催登古道。远水长山又重到。水声山色,看尽轮蹄昏晓。风头日脚下,人空老。匹马旧时,西征谈笑。绿鬓朱颜正年少。旗亭斗酒,任是十千倾倒。而今酒兴减,诗情少。”

    弟弟陆藻以列曹侍郎任泉州知州。两兄弟才华横溢,名显一时。两人回乡时,因为都是“成功人士”,非常得意,就取“棠棣”的兄弟之意,把坊名改为“棣锦坊”。

    南宋淳熙年间(1174~1189年),任江东提刑的王益祥,退休后也居住在这里。因为自己做的官比当年陆氏兄弟的大,为了表达自己衣锦还乡的得意,就将“棣锦坊”改名为“衣锦坊”。当然,不管怎么改,那“锦”字是要保留的。

    衣锦坊内有闽山巷、洗银营等。闽山巷实际上是连接衣锦坊与文儒坊的小巷。福州俗语有“闽山巷里看花灯”,背景就是当年闽山巷内的闽仙境,是明清时代社火、花灯集萃的地方。有人这么描写:“街头宝炬夜初开,一曲新词怨落梅,怪底佳人为装束,闽山庙里看灯来。”

    衣锦坊多有深宅大院。现在保存良好的有衣锦坊54号欧阳花厅。欧阳花厅建于清初,光绪十六年(1890年)屈臣氏药铺老板欧阳宾重修。宅院由正院和西院组成,面积约1200平方米,四周有风火墙。朝街大门六扇,正院大门有门头楼,内有布局相同的两进木构房屋,宽12米,纵深均为13米。天井两边的风火墙上有漂亮的花鸟鱼虫装饰。前厅右边的两进花厅是欧阳老宅的精华。前花厅专门接待男宾,后花厅则是女眷的天下。花厅所有的门窗、隔扇全部用楠木精雕细琢而成,拼镶榫卯不用铁件。左右厢房八扇门上黄杨木雕刻的鱼虫花鸟是活动式镶嵌的。

    坊内冼银营还有郑孝胥的故居。

    衣锦坊16号为清嘉庆进士郑鹏程住宅。始建于明末,清道咸年间重修。三座连体,共九进,俗称“九落透后”,分别为主大院、别院、花厅。花厅由园林、楼阁组成,保留有假山、云洞、水池、谯楼。著名的水榭戏台就在西花厅里。这是一个木构单层平台,30平方米,四柱单开间,戏台三面临水,下为一个池塘,中隔天井,正面为阁楼,右侧有一谯楼。人们可在谯楼和阁楼上看戏,声音可以从水面散开,在假山上产生回响,具有声学原理和美学价值,是福州地区现存惟一的民居戏台,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40#
 楼主| 发表于 2010-8-27 16:20:44 | 只看该作者
累了,待续..
39#
 楼主| 发表于 2010-8-27 16:19:41 | 只看该作者
联话南后街


   正阳门外琉璃厂
   衣锦坊前南后街


    这是过去广州诗人王国瑞诗中的对句。

    南后街,因位于南街西边的后面而得名。南街就是现在的八一七北路。南后街原属福州府侯官县,东西两侧有三坊七巷,是旧时官僚缙绅、文人学者聚居之地,南后街的书铺业便应运而兴,并逐渐形成一条专营经、史、子、集线装古书,碑、帖、字、画和笔、墨、纸、砚文房四宝的文化街。

    南后街像一条文化大动脉,将新鲜丰富的文化氧气,经过三坊七巷的支脉,输送到分布在其中的名宅大院。南后街作为福州古籍书店的集中地,许多古书铺买卖孤本、善本、古旧书籍和历代名人字画,跟北京的琉璃厂一样,成为当地和外地名流学者经常光顾留连的地方。近当代顾颉刚、郁达夫、郑振铎、谢冰心等,只要在福州,都爱到南后街逛书坊,购买古旧善本书籍。

    当年南后街旧书市比较出名的有醉经阁。这家店对鉴别古书古字画很有一套,修补技术也很出色。出师于醉经阁的陆庄乡人张仕永,在光绪末期与弟弟张仕秋合开聚成堂书店,善于经营,精于鉴别和装订,生意也做得很好。清末明初,科举刚废除,福州也办起新式学堂,该店就首先向京沪采买新课本,并且与京沪同业交流信息,将所发现的善、孤本书籍和真字画互相交易。聚成堂古书店于1958年接受社会主义工商业改造并入新华书店,其库存的古旧图书也归到市新华书店。

    南后街陆记古旧书店,其老板的母亲是北后街龚易图藏书楼的管书佣妇,他有一手修补古籍字画的专业技术,所以除卖书外,终年都有修补装订的生意可做。陆记还注意收藏古旧破书纸张,用以修补古书、字画,能达到修旧如旧的效果。后来南后街塔巷口火灾殃及该店,被迫关门。南后街还有家“六一居”,当然不是欧阳修的“六一居士”,只做古书籍、古字画的转手买卖,当经纪人,取佣获利。但它修补装订的技术亦精,残破书、画经店主之手,完好如初。还有一家观宜楼,老板人称鄢四伯,店铺不大,主要经营旧小说、闽腔唱词、曲本和评话本之类的俗文学作品,颇有特色。

    抗战期间,省政府迁永安,随迁官吏、文人纷纷将家中之破书旧画出售,当时仅有聚成堂一家尚有力收购,但价格低廉。家住妙巷的中医朱梅南看到这个商机,就与哥哥合资在杨桥巷开设储文晟书坊,大量收购古字画、古籍、碑帖,又将收来的古字画裱成中堂、对子出售。储文晟书坊一直到解放初才停业。

    除老铺外,还有一些比较有意思的书铺。如编纂《闽都别记》的清末举人董执谊,曾在南后街开设味芸庐,他喜欢藏书,开店主要是搜罗、收购善本、旧抄,汰除家藏不惬意的书籍。但因其社会活动多,无暇顾及生意,没两年便告停业。清末解元郑星驰,在塔巷口开书铺,出售藏书和自己的《学者魂》等书,因生意清冷,不久也关门大吉。
38#
 楼主| 发表于 2010-8-27 16:18:39 | 只看该作者
鼓楼篇


联话三坊七巷


   谁知五柳孤松客
   却住三坊七巷间


    这是近代诗人陈衍的一副对联,说的就是福州著名的“三坊七巷”。五柳孤松客,是指陶渊明。他宅边有五柳树,因此自号。

    三坊七巷和朱紫坊建筑群是自唐宋以来形成的坊巷,成为福州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标志之一。名列“福州十大名片”。三坊七巷是全国最大的古街坊,与山西平遥、江苏周庄一样闻名海内外。三坊七巷内的沈葆桢故居、林觉民故居、严复故居、欧阳氏民居、小黄楼、林聪彝故居、二梅书屋、陈承裘民居、水榭戏台等9处,与朱紫坊内的萨家大院、芙蓉园,共11处经典建筑,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三坊七巷始建于西晋末年,唐“安史之乱”后,这里逐渐成为以士大夫阶层、文化人为主的居住街区。整个街区占地40公顷,体现了闽越古城的民居特色。这里的一巷一坊皆有故事和传说。历代众多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学者居住在三坊七巷,自唐以来就有黄璞、余深、郑穆、陈烈、陈襄、郑性之、陈承裘、陈衍、梁章钜、林则徐、陈宝琛、沈葆桢、萨镇冰、何振岱、刘冠雄、林旭、林觉民、林微因、邓拓、冰心等等。

    福州从汉代构筑冶城之后,城垣数经扩建。唐代建“罗城”,罗城南面以安泰河为界,形成城市的中轴线———南街。沿南街西出,旧属侯官县辖地,相继建起了相对集中居住的七条民巷,从北到南是杨桥巷、郎官巷、安民巷、黄巷、塔巷、宫巷、吉庇巷。沿南街东进有朱紫坊。由于城市发展很快,特别是一些达官贵人、文人墨客需要的居住空间更大,就在七巷西边的南后街(如图)望西,建起三个坊,从北到南是衣锦坊、文儒坊、光禄坊,形成三坊七巷雏型。本来城市建设强调中轴对称,以南街为轴,但因为三组坊巷偏西而建,只好以南后街为中轴线。同时,坊大而少,巷小而多,三坊与七巷也成了一种疏密有致的对称。

    三坊七巷民宅大都有高、厚砖或土筑的围墙。墙体随着木屋架的起伏流线,翘角伸出,状似马鞍,俗称马鞍墙、风火墙。墙头和翅角泥塑彩绘。宅院一进或多进,每进都有大厅、后厅、正房、后房、左右披榭、前后天井。特别精彩的是天井,它从三维空间上,巧妙地连接门楹、大厅东西厢廊和天空。又从时间的角度,把阳光、空气和风水引人宅内,集中体现了福州古城的民居技艺和特色,被建筑界誉为规模庞大的“明清古建筑博物馆”。

    三坊七巷和朱紫坊有28处区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和挂牌保护的名人故居、典型古建筑,尚未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131处古建筑,包括名人故居、老字号商宅、古代教育遗迹等,都已列入《福州市三坊七巷、朱紫坊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管理办法》的保护范围。
37#
 楼主| 发表于 2010-8-27 16:16:57 | 只看该作者
联话水上居民


  寰中慈母女中圣
  海上福星天上神


  这是妈祖祖庙光明殿的一副对联。妈祖崇拜是过去水上居民最古老的信仰习俗。

  水上居民,过去称疍民,古称“蜑”“蜒”“疍”“蛋”以及“龙人”“鲛人”等,还有“科题”等俗称。据说水上居民是古代闽越人的后裔,闽越国灭亡之后,有部分闽越人逃至沿海,“以船为车,以揖为马”,四处漂流。据考证,这些“海上吉普赛人”是“南中国最初土著的一种,与伏羲女娲也是同一血统”,属于汉族。

  福州是闽江河口盆地,地势平坦,河网密布,过去这种以船为家的水上居民为数不少。冰心先生说:“那时别的船上,都有船户领港,闽语所谓之‘曲蹄’,即以舟为家的疍民。”在《还乡杂记》中她写道:“这个小学里同学的父兄,多半是闽江上的水上人民。解放以前,他们不但没有读书识字的机会,连上岸居住也不被许可,只能以打鱼操舟为业。”

  水上居民一家人吃、住都在船上,俗称“连家船”。一般“连家船”分为前中后三舱,后舱主卧、中舱儿女室、头舱老人住。船篷也有三张,中央一张较大,可以移动。过去台江沿江一带,常有几百艘“连家船”抛锚江中,留有居家船代步“船仔”行走的大街小巷,成为“水上村庄”。

  水上居民有特别的习俗,如对船特别爱护,船舱里洗得一尘不染,当然用水也确实方便。婴儿初生,就用江水沐浴,并常将婴儿系在船头,让他自小熟习水性。余立勋的竹枝词说:“娇儿生怕痴沉水,买个葫芦缚半腰。”因为在江面野外,所以都大声说话。由于常年在船上,多穿半长裤,习惯打赤脚。

  水上居民在水上交通讲究文明礼让,大船让小船,顺风船让逆风船,空船让货船,航行船让下网船,后下网的让先下网的,停泊的船让捕捞船。

    水上居民也有一些禁忌习俗,如不穿鞋上船,妇女衣服不能晒于船头,吃鱼不能翻身,碗碟也不能翻放,坐船时不能背靠神位。

  旧时,水上居民有“讨斋”的习俗。正月初二、初三,妇女们头戴红花,蓝衫青裤,布底青鞋,三五成群结伴上岸,挨家挨户用福州话唱诗贺年讨斋:“姑嫂双双贺新年,红红伞灯挂厅前;好斋好粿送奴去,金字牌板企门前。”“旧年过了又新年,生意兴隆赚大钱;恭喜发财平安过,送奴斋粿过门前。”《讨斋诗》是福州民间歌谣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过去福州的水上居民主要分布于台江、仓山闽江边和闽侯、长乐、永泰、闽清、罗源、连江这些郊县的沿江地区。水上居民姓氏多与水有关,如洪山桥一带多姓欧、池,三保、帮洲、三县洲一带多姓唐、赖、江、詹等。

  后来水上居民迁入内河,从事内河航运业,沿江的靠捕鱼捞蚬拾蛤蟹为生。如今,福州地区的水上居民基本上都告别了“连家船”,上岸定居。不过,他们中还有一部分人,虽然居住在陆上,但仍然在江上谋生。
36#
 楼主| 发表于 2010-8-27 16:15:53 | 只看该作者
联话虾油


  调味常需相辅佐
  烹羹每赖滴琼浆


  这是形容福州虾油的一副楹联。

  虾油是福州当地人的调味品中,一种非常特别的佐料。

  虾油,又叫鱼露,福州沿海渔民的土话称“咸”。盐是“咸”的,虾油也是“咸”的。渔民对“咸”的佐料有自己的理解。

  历代盐都是专卖的,不允许私自煮盐。舀一瓢海水都是咸的,却要花钱买盐吃,自然有人不甘愿。不知道哪年哪月,也许有人在遗弃已久的堆放死鱼烂虾的破桶里,偶然蘸了一点汁,偏偏又碰到嘴里,无意中一吧咂,咸、腥,还有特别的鲜。于是,人们就有意开始酿造虾油。

  许多渔民自家制作虾油。他们把鲜鱼和盐按一定比例配好,混拌均匀,然后装进陶坛里,腌上几个月。鱼体缩小变软、变烂,渗出浅黄色的透明液体,经过滤或蒸制就可以食用了。因为是原汁虾油,所以味道非常鲜美。将虾油放置在阴凉干燥处,放好久都不会坏。

  工厂酿造虾油,就是准备许多个大水缸,先在缸底铺一层盐,然后把各种新鲜的小海鱼铺放在盐上,再盖上一层盐,这样一层层交错铺上去,然后封顶,让其自然发酵。

  酿造虾油的大缸底有个出水口。到时间,就把发酵后的鱼汁从出水口放出,盛入大桶,再把桶里的鱼汁从顶部倒回缸里。多次反复,鱼汁就越来越清澄,越来越香醇。最后,把盛满清澄鱼汁的大桶,一排排摆放在太阳下暴晒一段时间,就成为美味的虾油了。

  福州生产虾油的企业有福州民天食品厂和福州酿造厂等。“民天”创建于1931年,取“民以食为天”的缩写为名,民天牌商标是首批全国著名商标之一。1986年“民天牌”鱼露获中国首届食品博览会金奖。福州酿造厂有70多年的生产历史,其“双灯”品牌久负盛名,有5种省、部优产品,近年来运用新技术开发了“闽海鱼露”等10多个品种。

  过去,福州人烹饪、佐餐都离不开虾油。福州的许多小吃,如锅边糊、太平燕、鱼丸,都要加虾油煮。拌面、拌空心菜,也都要用虾油。过去,有时候,家里没有菜,就直接蘸虾油下饭。虾油有一种说不出的鲜美,令人回味无穷,而且虾油富含钙、碘、蛋白质、脂肪和其他矿物质。还有人说,虾油相当滋阴,妇女若长期服用很好好处。

  带“虾油味”的福州风味小吃,对旅居海外的福州乡亲具有强烈的诱惑和吸引力,他们做梦都在回味着“虾油味”。台湾同胞祖上很多是从福州迁移过去的,台湾同胞在生活习惯、民俗文化方面与福州的民俗文化有许多共同之处,也有那么一股“虾油味”。

  有人爱吃虾油,但也有人怕虾油。虾油的味道很重,不习惯的人,觉得味道很难闻,说是又腥又臭,根本不能吃。也有人认为,吃虾油容易得病。

  当然,现在福州人做菜已经很少放虾油了,最多只是作为餐桌调味料,但有人还喜欢在虾油中加上味素(味精),成为“味素虾(油)”。

  虾油并不是只有福州出产,全国沿海各地都有虾油,但福州人对虾油的喜爱,已经深深渗入福州的乡土历史文化。“虾油味”成为形容带福州腔的普通话和带有福州本土烙印的民俗文化的一个特定符号。
35#
 楼主| 发表于 2010-8-27 16:14:33 | 只看该作者
联话肉燕


  槌槌打打真功力
  户户家家宴太平


  这是形容福州传统风味小吃“肉燕”的一副对联。

  因为肉燕的加工过程中,最有特色的就是捶肉,即将新鲜猪肉放在大木墩上用木槌反复捶打。肉燕加上鸭蛋做成的“太平宴(燕)”,是福州人婚庆喜宴、逢年过节的一道大菜,意为太太平平、吉祥安康,有“无燕不成宴,无燕不成年”之说。鸭蛋与“压乱”福州话谐音,意寓太平。过去,村里摆乡宴,要吃香干(豆腐干,福州话谐音“乡间”)、包子和鸭蛋,取“乡间包太平”之意。

  福州小吃先有“扁肉”,以面皮、肉馅为主,佐以盐、胡椒面、味精、酱油、猪油、香油、葱花及高汤,有煮、炸、炝等做法。传说,有个书生蒙冤入狱,家里包了扁食送来,狱卒却不让进,“投递”无门时,扁肉突然如燕展翅,自己飞入牢笼,使书生得以果腹,熬到洗冤,后来还中了状元。

  “扁肉燕”与“扁肉”不同的是,将“扁肉”的面皮变为“燕皮”。福州肉燕皮据说是王世统创制的。王世统,字清水,小名叫全聚,福州人,从小到浦城学习制作肉燕皮,清光绪年间回福州,在海防前开设聚记清水肉燕店。为便于携带以扩大销路,他苦心钻研,于宣统三年(1911年)创制成干肉燕皮,干燕携带方便,又能保存。

  打制燕皮,要经洗肉、剔肉、打燕、制皮、包肉燕等工序。猪肉须选后腿的精肉,配以上好的番薯粉,肉粉佳配,经人工手工打制而成,在打的过程中,不断用手感觉肉泥的弹性和韧性,并挑出其中的肉筋。捶打完成的肉泥,用特制的板压成薄薄(牛皮纸厚薄)的肉膜,然后自然阴干。形薄如白纸,其色似玉,口感软嫩,韧而有劲。用燕皮包肉馅,将燕皮中腰合拢捏紧,使边缘自然弯曲成燕子尾巴的样子,所以名叫“肉燕”。因为又像长春花形,就又名“小长春”。包好的肉燕用高汤煮,煮熟后呈半透明状,俗称“肉包肉”。燕皮切下的边角,称为“燕丝”,可以煮成燕丝汤,有的是剁肉成丸沾上燕丝煮汤叫燕丸汤。扁肉燕加鸭蛋、腐竹、香菇等煮汤则成太平燕。俗话说:“鱼丸扁肉燕,人人吃不厌”。郁达夫在《饮食男女在福州》中专门详细描述了制作过程。

  福州“扁肉燕”的老字号,有“同利肉燕”和“依海肉燕”等。同利肉燕老铺创始于1876年,至今已传承四代,荣获十四届中国厨师节“中国名宴”最高奖“金厨奖”。依海肉燕老铺创办者就是王世统,如今依海肉燕的“即食龙须燕丝”取得了国家专利,成为肉燕新品种。

  过去福州人也到台湾开肉燕店。现在台湾高档酒宴上吃的正宗福州肉燕,多是乡亲从福州买肉燕皮到台湾包的,有的甚至从福州买速冻肉燕带到台湾。“扁肉燕”也畅销美国唐人街和东南亚各国华人聚集区。
34#
 楼主| 发表于 2010-8-27 16:13:31 | 只看该作者
联话肉松


   酥制肉绒,福建第一
   宝鼎老牌,名震全球


    这是当年萨镇冰题赠“鼎日有”肉松店的一副对联。

    肉松,又称肉绒,是用猪瘦肉、白糖、红糟、酱油、熟油精制成的细丝状食品,它充分体现了福州厨艺的刀功、配料、火候等特色。肉松色泽鲜艳,入口就化,清嫩鲜美,酥香可口,吃起来有油香味,却没有油腻感,是福州的名特食品之一。

    据说,过去福州一位名叫林鼎鼎的官厨,因补错救急而发明了肉松。鼎鼎是林振光的小名,他生于清咸丰三年(1853年),闽侯上街人,幼时学过武艺,后来父母都过世,兄弟又早逝,家境非常寒贫。为了谋生,他独自来到福州,先在光禄坊学习厨艺,不久又到满清绿营当兵。同住光禄坊的福州盐运使刘步溪见林鼎鼎学过厨艺,忠厚老实又很勤劳,就叫他到家里当家厨。

    有一次,刘步溪摆家宴请客,厨师自然忙得很。谁知忙中出错,林鼎鼎不小心把猪肉煮得太烂了,这时主人又催着上菜。情急之下,他索性加入各种配料,炒制成肉丝粉末端上席去。没想到客人们品尝后赞不绝口,纷纷询问这是什么菜?刘步溪当然不知道,问到厨房,林鼎鼎随口说是“肉绒”。福州话“肉绒”,普通话就是“肉松”。一道名吃就这么诞生了。

    因为受到客人的称赞,刘步溪以后招待客人都要上这道菜。后来,林鼎鼎看肉松颇有市场,就辞职回家开设店铺,专门制作油酥肉松。刘步溪还为林鼎鼎的店铺题写了“鼎日有肉绒栈在此”的匾额。“鼎日有”意是“鼎内日日皆有”,又将林鼎鼎名字隐寓其中。鼎日有肉松风靡榕城。福州官吏进京还把它作为贡品或礼品,于是渐渐扬名全国。

    林鼎鼎死于1919年,大儿子林其昌在光禄坊旧居附近的早题巷口开“长房鼎日有益记肉松店”,以“古鼎”为注册商标。二儿子林金宝在南门兜附近开“宝记鼎日有肉松店”,三子林其盛在光禄坊口开“慎记鼎日有肉松店”,四子林其镕在光禄坊尾开“德记鼎日有肉松店”。

    肉松好吃,不少人就买了送亲朋好友。因为常常被寄带,有时还成为传递秘密宣传品的工具。据说冰心的舅舅是一位老同盟会员,当年就接到朋友从福州寄来的藏在肉松里的禁书。

    1931年“长房鼎日有益记肉松店”先后在福州大桥头、东街口、观音井以及上海、厦门等地设立分店,产品远销到香港、新加坡、印尼等地,以及其他有华桥旅居的地方,深受欢迎。“鼎日有”1915年参加巴拿马国际博览会被评为“金奖”。

    后来,更多的人参与肉松业,在福州花巷和石井巷一带出现了“品日有”“日日有”“鼎日友”“精日有”等好多家肉松店。其中花巷肉松名闻遐迩,当年沈轶刘在《榕城竹枝》就说:“才过西郊橄榄风,枇杷欲老荔枝红。小楼夜雨烹牛脍,花巷青帘卖肉绒。
33#
 楼主| 发表于 2010-8-27 16:12:19 | 只看该作者
联话光饼


   麻线相系挎肩上
   炭火烘烧孔中央


    这是形容福州光饼的一副对联。

    小时候很爱吃饼,时常能吃到的就是光饼,街坊小店就天天有卖。光饼只有掌心大,一面平而白,一面微凸而焦黄,饼中间有一小孔。较便宜,很香,有嚼头,又耐饿。

    据说光饼跟戚继光抗倭有关。光饼的“光”,是取自戚继光的“光”,有的地方叫“继光饼”。说是戚继光入闽抗倭时,戚家军行军打仗,伙食供应有时跟不上。福州百姓看在眼里,急在心头,赶忙和面、揉制成饼,烘烤熟后,送到部队。还有一种说法是,福州百姓做锅边糊送给戚家军,戚家军就做光饼回报百姓。反正,后来人们为纪念戚继光抗倭,就把这种饼叫做光饼。每逢清明扫墓,常常还要供上光饼以慰英魂。就这样,相沿成习,光饼作为一种地方特色小吃流传了下来。

    光饼是用面粉加少许食盐烘制而成的饼类食物,是福州人喜爱的传统风味小吃之一。过去有个笑话说,一个妻子回娘家时,怕丈夫饿肚子,就把饼挂在他脖子上。受此启发,人们在烘烤的饼中扎个孔,把一叠叠饼用麻绳穿起来后,再送去,又方便,又实用。

    光饼还有另一种类型,即改盐为糖,形状也比咸饼大一倍,被称为“征东饼”,也与戚继光“征东”入闽抗倭的传说有关。古代读书人也爱吃光饼,那些进京赶考的举子路过福州时,都要买许多光饼用作途中干粮,后来,吃了多少光饼跟喝了多少墨水一样,用来形容掌握知识的程度。

    不起眼的光饼、征东饼倒确确实实是一种“饮食文化”。它是福州百姓用来纪念戚继光抗倭的,还蕴含着福州人民海纳百川的胸襟和对民族英雄的感恩。它已成为一种民族民俗文化的载体,传承的是爱国主义精神、军民鱼水深情和民间文化韵味。多少年来,人们在制作光饼、品尝光饼、馈赠光饼、敬供光饼的时候,那深厚的民族文化和精神,就在潜移默化中深植人心,凝聚民心,代代相传。
32#
 楼主| 发表于 2010-8-27 16:11:26 | 只看该作者
联话油条


   咳,仆本丧心,有贤妻何至若是
   啐,妇虽长舌,非老贼不到今朝


    这是过去模拟秦桧夫妇互怨口吻的一副著名对联。

    南宋时,奸臣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谋杀了抗金英雄岳飞等人,天下百姓恨之入骨。传说明代有人拜谒岳飞墓,挥刀将墓前的一株桧树劈开,表示肢解秦桧,人们称为“分尸桧”。还有个店伙计,痛恨秦桧,把面捏成秦桧夫妇的样子,背靠背扭在一起,放入油锅里炸,说是“油炸烩(桧)”。还有人把秦桧夫妇当成恶鬼,就称为“油炸鬼”,福州话又叫“油炸粿”。后来人们就直接把两根面扭粘在一起,放到油锅里炸,就是今天我们常吃的“油条”了。

    制作油条是先用酵母与面粉加水揉和,使之发酵,再加入适量纯碱、食盐和明矾揉和,然后切成条状,每两条上下叠好,用筷子在中间压一下,旋转后拉长放入油锅去炸。

    油条、虾酥、海蛎饼是福州传统风味小吃中的“兄弟”。海蛎饼是将浸泡后的大米、黄豆磨成浆,将海蛎、猪肉、芹菜调成馅,倒在特制的长柄铁勺上,放入油锅炸制而成。海蛎饼是圆饼形状,像金黄色小“飞碟”,壳酥黄,馅鲜美。而虾酥是将大米、黄豆按比例浸泡后磨成浆,舀一铁勺浆,中间用另一铁勺旋开,像一个空心圆圈饼,饼上放几只小虾,下锅油炸,炸至酥透而成。

    福州人吃油条、虾酥、海蛎饼,还喜欢就着“锅边”吃。锅边又称锅边糊、鼎边、鼎边糊,也是福州传统风味小吃。传说明朝嘉靖年间,戚继光入闽剿倭,一次军情紧急,来不及烧菜煮饭,乡亲们就创制出锅边支前。

    小时候,逢年过节,邻居阿姨就会磨浆做锅边。她先将米浸泡一夜,然后在石磨上,一圈一圈地转着磨成米浆。烧好柴灶,半锅清汤,用碗舀起米浆,沿着锅边均匀地浇一圈,盖上大木锅盖。一会儿,锅边的米浆就被烤干,自然卷起。揭起盖,用锅铲将其铲入汤中。就这么一圈圈把米浆浇下去,铲下去,当锅里的米浆卷挤挤挨挨时,加入虾米、蚬子,还有葱、蒜、姜等,煮一会儿就可以吃了。刚出锅的锅边白脆薄润,汤又清,吃起来细腻爽滑,非常可口。福州锅边因配料不同,有十锦锅边、熟鱼锅边、海鲜锅边等。

    因为锅边是用手绕圈“纹”(福州话)出来的,所以福州话有“跟锅边糊一样,一纹就熟”的歇后语。平时形容一个人很懂得交际,就说他“很锅边”。

    过去,福州人几乎家家都会做锅边。立夏煮锅边“做夏”,盛行于明末清初。清代郑东廓有诗说:“栀子花开燕初雏,余寒立夏尚堪虑,明目碗糕强足笋,旧蛏买煮锅边糊。”立夏已进入农忙旺季,煮锅边,吃饱后好下田劳动,而且还要送给左邻右舍吃。

    1961年,朱德在福州吃到锅边时,很感慨地说,这么简单的原料,这么简便的制作,这么简化的吃法,却有这么引人的魅力,真叫人尝后难以忘怀。
31#
 楼主| 发表于 2010-8-27 16:10:01 | 只看该作者
联话芋泥


   琵琶琴瑟,八大王王王在上
   魑魅魍魉,四小鬼鬼鬼靠边


    此对联想来应出自19世纪末。

    传说八国联军进犯中国时,腐败无能的清政府屈膝求和。议和会上,有个联军代表自以为得意地提出一句上联,要求中方答对:“骑奇马,张长弓,琴瑟琵琶八大王王王在上,单戈作战”。

    联军代表本以为无人能对此联,想借此羞辱一下清廷。但当时清朝的一位官员立即对出下联:“伪为人,袭龙衣,魅魑魍魉四小鬼鬼鬼犯边,合手即拿”。当场让挑衅者张口结舌、面红耳赤。

    这副对联是典型的拆字联。上联“骑”字拆开为“奇”和“马”字,“张”拆“长”和“弓”,“琴瑟琵琶”四个字上面有八个王字,八大王意寓八国联军。上联暗含侵略者不可一世的嚣张气焰。而清朝官员巧用“魅魑魍魉”这些传说中能害人的四种妖怪,四个字中的“鬼”都是在边上,“四小鬼鬼鬼犯边”意寓八国联军贸然侵犯中国的边境。传说对下联的就是林则徐。

    又相传,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到广州禁烟时,英、德、美、俄等国的领事,特备了西餐凉菜宴请林则徐,想让林则徐在吃冰琪琳时出丑。但被林则徐机智识破。事后,林则徐也备了丰盛筵席“回敬”这帮领事。几道凉菜过后,端上一盘颜色灰亮暗红的菜,似两条鱼对卧在盘中,不冒热气,跟凉菜无异。一位外国领事拿起汤匙,舀了往嘴里一送,烫得两眼发直,吐都来不及。另一位领事却发出“哎哟”一声,原来嘴唇被烫出一圈红红的“花边”。其他客人都惊呆了,不知怎么回事。这时,林则徐站起来介绍说:“这是中国福州的名菜,叫做太极芋泥。”

    芋泥深受福州人的喜爱,是酒楼、菜馆宴席上的常菜。每当宴席接近尾声时,端上来的最后一道“压轴”菜,通常都是芋泥。

    芋泥是将槟榔芋头蒸熟后用刀板压制成泥,加入白糖、鸡蛋、熟猪油和水搅拌均匀,装碗上笼用旺火蒸一小时取出  ,淋上熟油,并用切碎的红枣、瓜子仁、樱桃、冬瓜条糖等分别撒在面上而制成的。此菜香郁甜润,细腻可口,是闽菜传统甜食之一。

    太极芋泥,是福州菜肴中的甜食之一。每逢喜庆,筵席上多有此菜。年长者尤为喜欢。太极芋泥的主料是槟榔芋,以闽侯与永泰产的质地最佳。制作方法是:将槟榔芋头去皮,每个切成九块,放在盆里,加上一些清水,上笼屉蒸一小时取出,用刀板压成泥,拣去粗筋,然后放进碗中,加入白糖、鸡蛋、熟猪油,和水一碗搅拌均匀。用旺火蒸一小时取出,淋入熟猪油,再将红枣剥皮去核切碎,分成两份:一份装碗,加入白糖,蒸五分钟取出,放在烧热的熟猪油锅中,搅拌成糊状后,浇在芋泥上,并用瓜子仁,樱桃在芋泥土装饰成太极图案。另一份红枣碎末及切成米粒状的冬瓜条糖,分别撒在芋泥左右旁,即成了。太极芋泥细腻软润,香甜可口,看去像凉菜,实际却很烫嘴。
30#
 楼主| 发表于 2010-8-27 16:08:17 | 只看该作者
联话鱼丸


   彭城鱼丸闻遐迩
   声誉久驰越南北


    这是当年康有为为徐州彭城鱼丸题写的一副对联。

    福州是江南水乡,当然有鱼丸,和彭城鱼丸不同的是,福州鱼丸是汤菜,既可以在宴席上当菜,也可以作为点心吃。

    鱼丸是用鳗鱼、鲨鱼或淡水鱼剁绒,加地瓜粉搅拌均匀,包上瘦肉或虾、虫寻 肉等馅心,制成球丸状,煮熟后汤清如镜,鱼丸洁白,漂浮在汤碗面上,形似星罗夜空,有个好听的名字“七星鱼丸汤”,是富有福州地方特色的风味小吃之一。过去有吉祥山依幼鱼丸比较出名,还有连江鱼丸、长乐金峰鱼丸,现在福州的塔巷口永和鱼丸和交通路口的鱼丸名气不错。

    鱼丸的创制传说与秦始皇有关。传说他跟现在许多小孩一样,爱吃鱼,但十分讨厌鱼刺。因为鱼刺问题,他杀了好几个厨师。有一次,轮到某厨师做菜。洗好鱼后,厨师想到自家性命全系在这条鱼上,郁闷至极,信手用刀背砸鱼,砸着砸着,他惊奇地发现,鱼刺、鱼骨竟自动脱落,鱼肉成了鱼绒。这时,上菜时间就要到了,厨师急忙拣出鱼刺,将鱼绒捏成丸子,投入沸汤中,那洁白晶莹的鱼丸就浮于汤面上。不承想,歪打正着,秦始皇吃了十分高兴,称为“皇统无疆凤珠氽”。

    跟肉燕一样,福州鱼丸也是“打”出来的,叫“打鱼丸”。不同的鱼,软硬特性不一样。例如,石斑鱼硬、马鲛鱼软、鳗鱼中等。打鱼丸,按照鱼肉软硬性“三三制”搭配最好。自家制作鱼丸时,可在砧板上垫块生猪皮,用刀刮出鱼绒,鱼肉刮完后刺会陷在肉皮里,也不会刮出菜板的渣子。偷懒一点的,把鱼先蒸熟,去掉刺,弄碎。鱼绒加淀粉、蛋清、调味等,用打蛋器搅拌,使鱼肉泡涨起劲,将鱼绒捏成小丸放入水中能浮起就可以了。

    捏制鱼丸就像包汤圆,用左手抓起鱼绒摊在掌心,右手挑入一个馅心,随后用左手的拇指和食指捏压,从指缝中压出包心鱼丸,用小匙舀入锅中,鱼丸就浮在水面了。

    过去店家制作鱼丸,如味中味海味馆,也是手工。现在是将鱼肉放进打丸机搅拌制成鱼丸,再将鱼丸放进温水中凝结,然后放进开水煮熟,捞起。要吃时,将鱼丸加热,盛入加好麻油、葱珠、盐、味精的碗中。

    由于福州鱼丸选料精细,制作考究,皮薄均匀,色泽洁白晶亮,食之滑润清脆,汤汁荤香不腻,有“没有鱼丸不成席”之说,尤其是回榕探亲的侨胞,都喜欢品尝家乡的鱼丸,一饱口福。福州习俗,办酒席,客人都要“夹酒包”。过去“酒包”中都有鱼丸,个头有小孩子拳头大,“夹”回家,要切成小块,大家吃。也有人爱吃无馅的小鱼丸,专门请人特制,那鱼丸的弹性特别强。

    据说“城隍庙、担仔面、鱼丸汤”是台湾风情的象征,其中担仔面是闽南的风味小吃,而那鱼丸汤可就是与福州同出一脉了。
29#
 楼主| 发表于 2010-8-27 16:06:57 | 只看该作者
联话线面

   玉液香浮斟美酒
   银丝细切借吴刀


    这是形容福州线面的一副对联。

    线面,是福州的特产。以精面粉为原料,辅以精盐、薯粉、食油等原料,手工拉制晾干后而成。

    福州线面,一般面条细如绳。福州话说“绳”为“索”,所以叫“索面”。面条的尾巴部分较细,称为“面尾”,细如线,所以叫“线面”。古代面食都叫饼,放在汤里煮的面条叫汤饼,蒸的馒头等叫炊饼。宋代诗人黄庭坚《过土山寨诗》:“汤饼一杯银丝乱,蒌蒿数箸玉簪横。”说的就是线面。

    线面手工制作时间一般要两天,经和面、切条、揉条、粉条、串面、挂面、拉面、晒面、挽面等十几道手工工序。头天晚上,把面粉、盐和水调和好,放在大陶盆里,蒙上湿布,让其发酵。第二天一早,将面团切成块,揉搓为细条,扑粉使之不粘,逐条串入一根根小竹竿,挂架在长木柜上,然后一排排插入晒面架,制面师傅把另一头二三根竹竿夹在手上,倒退着向后向下拉面,边拉边抻边回,然后控到架上,如此这般,像瀑布、似银丝、如细纱的线面就展现在阳光下。傍晚,把线面收起来,挽好,有的还扎上红丝线。

    小时候在螺洲店前住时,只要天一放晴,满街都露天晒着线面。据说过去鼓楼“布司埕”是福州线面重要产地,留下“鼓楼前布司埕线面”的说法。如今晋安鼓山镇仍然特产线面,“后屿线面”远近闻名。线面是福州居家常备的食品,也是馈赠亲友的佳品,深受海内外乡亲的喜爱。

    过去人们飘洋过海,就怕海难,所以亲人出门,要吃线面,再加上两个谐音“压浪”的鸭蛋,称为“太平面”,留下“吃鸭蛋,讲太平”的俗语。过生日也要吃“太平面”,因为线面很长,寓意长寿。正月初一早餐全家吃“太平面”,要长年平安。“拗九节”若是亲友年龄逢有“九”(年龄尾数是9的叫“明九”,年龄能被9整除的叫“暗九”)者,也要送“太平面”,称为“过九”。在台湾,正月初七要吃线面,希望长寿。

    福州线面特点是一煮就熟,久煮不糊,筷剪就断,搅也不乱,柔韧滑润,嚼不粘齿。线面的煮食方便简单,将线面投入开水锅中,待线面浮起后捞起,放入炖好的羊肉或鸡肉、上排等高汤中就好了。线面还有其他煮法。如“炒酒蛋”,泡面的汤是炒鸡蛋时加些老酒,香气扑鼻。生病吃素汤线面,容易消化。闽南是把细长的线面弄成短短的碎面,煮入肉汤中,成为“面线糊”。莆田的线面煮好后,还放些紫菜和油炸花生等,称“妈祖面”。一些酒楼里把线面油炸后,煮成炒线面,也别有风味。
28#
 楼主| 发表于 2010-8-27 16:05:11 | 只看该作者
联话闽菜


   山珍重北地
   海味称南天


    这是福州中华老字号聚春园里的一副对联。聚春园是福州饮食业的百年老店,其以“佛跳墙”为代表的闽菜,古今闻名。

    闽菜是我国八大菜系之一,菜谱多达2000余种,其选料精细,用料和调味均以地方材料为主;操作严谨,注重刀工、火候;擅长炒、火留 、煨、炖、蒸、爆诸法,偏重甜、淡、酸、汤,色、香、味、形俱佳。说福州是“有福之州”,“口福”也是一种“福”。

    闽菜历史悠久,在发展过程中分为三个流派,福州菜是其主要代表。南宋时,福州繁荣安定,北方许多权贵迁来定居,带来了“苏杭雅菜”的烹调技法,城里的一些菜馆在原有基础上吸收苏杭的某些烹制方法,促使福州菜发生转折性变化。后来广东人来榕设菜馆,有些人还专门制作烧烤食品,福州也开办了许多广字号菜馆,比较著名的有“广复楼”“广资楼”“广裕楼”“新嘉宾”“浣花庄”等10家,使福州菜又发生了新的变化。后来,随着满人由京官外放,带京厨入闽,各路官厨纷集福州,为福州菜形成独立体系进一步提供了技术条件和社会背景。

    福州靠山面海,山珍纷呈,海味鲜美,树茂花繁,果甜茶香,为烹饪提供了丰富的原料资源,并形成了具有本地特点的饮食习惯。福州著名厨师郑春发,正是在本地资源和民俗的基础上,吸取各地烹调技艺的长处,创立了“佛跳墙”等具有代表性的名菜,使福州菜特色更加鲜明突出,品种更加多样化,口味也更加丰富,成为一种举世公认的独立菜系。

    闽菜在色、香、味、形、器以及选料、用料上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具有多汤、清鲜、和醇、荤香不腻、精细典雅等特色。

    在烹调技艺上,闽菜最善于调汤,以汤保味。福州人认为爱喝汤的人重情,所以闽菜有“重汤”“无汤不行”“一汤十变”“百汤百味”之说。福州菜的厨师能在一种原汤中加上适当的辅料,比如红糟、桔汁、沙茶酱、虾油、香菇、冬笋、鱿鱼、鲫鱼、干贝、竹蛏乃至茉莉花、乌龙茶等,就可以使原汤变化出无数美味,而又不失其本味。因此,有人称“汤”是闽菜的精髓。

    闽菜特重刀工,对刀工的要求严谨、精当、细腻。要求切丝如发,片薄如纸,造型美观,奇巧的刀工更好地体现和突出了闽菜的风味。例如,将仅红枣般大小的黄螺肉,用滚刀法切成如纸薄片,且厚薄均匀,使之成菜时极其脆嫩。

    在调味上,闽菜自成一格。偏于甜、酸、淡,这也是区别于其他菜系的标志之一。福州菜的原料多取自山珍海味,所以用糖以去腥膻;用醋达到酸能爽口,适合福州气候;淡是为了能保存本味和鲜味;并且做到甜而不腻、酸而不涩、淡而不薄。此外,福州菜还善于运用各种调味,特别在用糟方面有独到之处,以糟烹制的名菜有醉糟鸡、糟片鸭、爆糟鸡、爆糟羊、三丝拌糟鸡、淡糟香螺片、糟汁氽海蚌等。

    闽菜手法多变,各臻其妙。有炒、蒸、煨、炸、爆等数十种,尤以炒、煨、溜、蒸、汆等见长,烹制出的菜肴不但味美,有独特的风味,而且外形生动多姿,色泽明亮艳丽,器具小巧雅致,达到观之赏心悦目,食之心醉神迷的境界。
27#
 楼主| 发表于 2010-8-27 16:04:11 | 只看该作者
联话蚬子


   螺圆蚬扁蟹爪尖,只只有壳
   鳅短鳝长鳗嘴细,条条实鳞


    这是有关水产品的一副巧联。联中说的蚬子,福州人都很熟悉。

    蚬子,是一种淡水养殖贝类,福州方言称“蟟仔”。闽江是我国河蚬的主要产区之一。从大樟溪口到马江,都产蚬子。由于水质和沙质都很好,所以闽江产的蚬子特别肥厚鲜美。尤其是那玲珑丰满、色如田黄的黄蚬,更是江中珍品。若说漳港海蚌是贝类中的大家闺秀,那闽江蚬子可算是贝类中的小家碧玉了。

    蚬子是福州大众化的食品,民间有句话“无钱人天天蟟仔菜,有钱人日日鸡鱼肉”。据说过去有位福州太守,各种菜吃腻了,想换换口味。可是不论厨师怎么煮,都不能让他满意,因此辞退了好几位厨师。有位新来厨师,突发灵感,买来黄蚬,洗净泥沙后,养在冷鸡汤中,然后在沸水中汆过,调以黄酒、虾油等味。太守吃了很满意,问是什么菜?厨师说是“黄金蚶”。从此“黄金蚶”就传开了。

    过去船民主要靠圈蚬子为生,后来逐渐在沙洲养殖蚬子,有四百多年历史。一些船民在闽江上以扒蚬子为生。一天下来,能扒几十公斤蚬子。几十里长的闽江,一段段地扒下去,等到回过头来,这边的蚬子又长大了。

    蚬子的生殖条件是水流缓慢的水域,而且上下游水流冲激处、缓冲洲特别适合生育蚬种。收蚬子还有季节的,夏季洪水大,蚬子就不好,其他季节的蚬子比较好,所以有“穿背心吃蛤,穿棉袄吃蚬仔”的民谚。

    蚬子的种类很多,有白蚬、黄蚬、黑蚬等。如洪塘江上游水急,这里的蚬子比较扁,肉瘦味差,长在泥沙里的蚬还是黑壳的。洪塘江以下到湾边,水流平缓,河底又是流沙,蚬子圆圆的,壳黄黄的,肉肥,味鲜。

    蚬最常吃的煮法,是将洗净的蚬子,在锅里捞一下,淋上几滴油,半勺虾油,两个砸扁的蒜头,几粒葱珠,就成为一碗蚬黄葱绿、香气四溢的佳肴了。这里最讲究的是火候。煮老了,蚬子全开了,鲜味都跑到水里。煮嫩了,蚬子壳紧闭,吃不方便。硬咬开来,生生的,也没有鲜味。只有煮到蚬子刚刚开一条细缝,佐料渗得进,鲜味跑不出,用舌尖顶开,尝那蚬肉,唇齿留香。也有用红糟爆炒,色香味俱佳。

    蚬子煮锅边,蚬子煮汤也很棒。用蚬子和丝瓜、冬瓜什么的煮成清清爽爽的河鲜汤,汤味鲜甜。黄蚬不但味美,还可入药,性寒、有清热、解毒、滋阴、祛脚气之功。民间用黄蚬煎汤当茶喝,可以治黄疸性肝炎。而用蚬苗喂蛋鸭,生的鸭蛋又多又大。
26#
 楼主| 发表于 2010-8-27 16:02:20 | 只看该作者
联话荔枝



   紫绡衬出新团玉
   绛芦擎来旧赐绯


    这是明代福州诗人陈盘生《题凤岗荔锦图》的对句。

    荔枝俗称丹荔,被誉为百果之王,是福州名果之一。凤岗荔指仓山建新凤岗所产的荔枝,当年非常出名。宋蔡襄《荔枝谱》说:“福州种植荔枝最多,延迤原野,洪塘水西,尤其盛处,一家之有至于万株。”

    至明代,荔枝的优良品种比宋元时更为丰富,而且名气很大。荔枝树龄长,产量高,绿叶华盖,树冠优美,果实皮薄、核小、肉厚、汁多,清甜爽口。自唐以后历代列为贡品。有数十名种。童谣唱道:“阿蛴(蝉)叫,荔枝红”。荔枝在福州种植早,范围广,兴于唐而盛于宋。宋郡守程师孟诗曰:“一等翠林无别木,四边惟有荔枝园”。《荔枝谱》记载,福州荔枝还作为外贸商品“外至西戎、西夏……新罗、日本、琉球、大食之属,莫不爱好”。

    福州荔枝品种繁多,不下百种。著名的有亮功红、红绿、陈紫等。过去西湖开化寺内有“十八娘”荔枝,宋蔡襄《荔枝谱》载:“俚传闽王王氏有女第十八,好啖荔枝,因而得名。”明代,以长乐古槐竹田的“胜画”最负盛名,肉丰汁多,品质跟“枫亭”相当。

    现有的优良品种有下番枝、元红、东刘一号。下番枝原产于福清音西,是晚熟品种,果实呈短心脏形,肉质细,爽脆,有香气。元红荔枝,原产于福州市郊,味甜微酸,品质佳。东刘一号荔枝,曾在全省荔枝品种鉴定中名列前茅。荔枝名品还有桂味荔枝,果实为球形,浅红色,壳薄脆,有桂花香。糯米糍荔枝,果实为扁心形,鲜红色,果肩一边隆起,肉厚核小。妃子笑荔枝,取自“红尘一骑妃子笑”,果实较大,细嫩多汁。

    黑叶荔枝,色暗红,壳薄,核较大。白蜡荔枝,果皮淡红带黄腊色,厚且脆,肉质软滑,味甜,多汁。西禅荔枝种植历史悠久,品种优良,《西禅荔枝谱》说“西禅所出以蛀核见称。”清诗人林佶诗云:“怡山古寺近城郭,长林骋望心先凉;周遭有荔三百本,老树种植从前唐。”明代起,寺僧就在蝉鸣荔红之际,邀请省城文人雅士,到寺内寄园举办荔枝会,啖荔、咏荔,吟诗作画,为“怡山啖荔”韵事。

    荔枝味美,且营养丰富,含有大量的果糖、维生素、蛋白质、柠檬酸等,对人体有补益作用。夏天是荔枝的应市期,民谚说:“大暑吃荔枝”。但民间认为“一颗荔枝三把火”,说荔枝是湿热之品,不能多吃。荔枝“性急”,不好保鲜,有“一日色变,二日香减,三日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皆尽”的说法。荔枝以其色、香、形、味驰名于世。“荔枝肉”正是借用荔枝盛名而以猪肉仿制的一道传统风味菜。
25#
 楼主| 发表于 2010-8-27 13:07:15 | 只看该作者
联话龙眼


  荔枝龙眼木瓜,皆是岭南佳果
  北京西安上海,都为中国名城


    这是一年广东高考题目中的对联。上联为出题,下联是一位考生对的。

    龙眼是福州名果之一,也有人称为桂圆,是多年生常绿乔木植物,春天开花夏秋结果。果实像珠似球,果壳淡黄色或褐色,果肉淡白色,透明如凝脂,厚而嫩脆,饱含浆汁,甘甜清香,是果中珍品。果肉干后色泽暗褐,肉质柔韧,甜味更浓,既可食用,也常作药。

    龙眼含有糖、蛋白质和多种维生索等营养成分,尤其是糖分的含量很高,有壮阳益气、补益心脾、养血安神、润肤美容等多种功效,可治疗贫血、心悸、失眠、健忘、神经衰弱及病后、产后身体虚弱等症。可以水煎服用,也可制成果羹食用,还可与白沙糖共同熬成膏剂服用。《本草纲目》曰:“食品以荔枝为贵,而资益则以龙眼为良。”过去上海人最喜欢福州的橄榄、笋干和龙眼干。

    小时候,听说古时有条恶龙,老是兴风作浪,为害一方。村里有个叫桂元的年轻人,决心为民除害。他与恶龙搏斗,大战三天三夜,打死恶龙,自己也因伤重牺牲。临死时,他手中还紧紧抓着龙的眼睛,乡亲们只好将龙眼和桂元埋在一起。第二年,这里就长出棵大树,树上结满果子。果子剥去壳,那果肉晶莹,果核黑亮,非常像龙的眼睛。为了纪念,人们就称这树为龙眼树,称果为龙眼,同时把加工后的干果叫做桂圆(元)。

    龙眼对生产环境比较挑剔,世界上能种植龙眼的地方有限,一般在亚热带、偏温和气候无严重霜冻地区为合适。福州是全国龙眼主要产区之一,栽培龙眼始于唐末。据《福建通志》记载,当时长乐青山有几株龙眼树,所结果实品质绝佳。

    福州龙眼比较好的品种有:长乐的扁匣榛、紫螺,福清的九月乌,闽侯和晋安的南圆及红核仔。红核仔,果实呈圆形且小,核为暗红色,肉厚、汁甜、核小。

    现在福州有龙眼七八万亩,产量上万吨。长乐的青山、青桥,福清的渔溪、新厝、上迳,闽侯的鸿尾、上街、白沙、甘蔗、荆溪及仓山的建新、盖山等,都是龙眼重要产地。

    龙眼树木头材质坚实、木纹细密、色泽柔和,老的龙眼树干,特别是根部,虬根疤节、姿态万状,是雕刻的好材料。

    龙眼木雕是福州颇具代表性的工艺品。福州木雕最初的雕刻材料主要是樟木、楠木、红木及杉木等,多是雕刻寺院的佛像、庙宇的柱头、栋梁和神龛,以及桌、床等日用家具的花饰雕刻。在清代乾隆年间,有人尝试用硬质山茶树根,雕凿制成天然根木雕工艺品。由于适宜雕刻的天然树根不易取得,又有人大胆采用龙眼木的根部或节疤,雕刻成天然根状,或以香火烙成腐蚀疤节,再刻成人物、飞禽、走兽等,从而形成福州特有的龙眼木雕工艺品。
24#
 楼主| 发表于 2010-8-27 13:00:44 | 只看该作者
联话橄榄


  生凉好吃鸡苏佛
  回味宜称橄榄仙


    这是宋人陶彝描绘好茶的联句。

    鸡苏佛、橄榄仙都是茶名,以橄榄来命名茶,可能就是看中它的“回味”。

    橄榄,又名青果,因为橄榄从结果到成熟,果色始终是青绿的。福州人也称橄榄为“福果”,既说明是“有福之州”的特产,又有“幸福”的吉祥寓意。橄榄还被叫做“谏果”,因为它“始涩后甘,犹如忠言逆耳”。初吃时觉得又苦又涩,而回味后却觉得清香、甘甜。《花月痕》作者魏秀仁说:“好处由来过后见,待郎回味自知甜。”

    橄榄种植在我国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汉代就有文献提到。福州盛产橄榄,产地主要分布在闽江下游两岸,以闽侯、闽清的产量最多,有近10万亩,年产近万吨。

    橄榄和桃李、龙眼、荔枝一样,也是福州的时令水果。福州民间有“大暑啖荔枝”“白露食龙眼”“十月橄榄真值钱”的说法。而“桃三李四橄榄七”是说橄榄需栽培7年才挂果。橄榄成熟期在秋季,新橄榄树刚开始时结果很少,每棵树也就几公斤,多年后才显著增加,产果多的树,一株可以摘十担果。每结一次果,次年一般要减产,所以橄榄产量有大年、小年之分。

    橄榄品种很多,有长营、猪姆、羊矢、檀香……长营最常见,但比较苦涩,猪姆个大汁多,好做蜜饯,羊矢个小也涩。檀香是最受欢迎的,个小脆香,其原产地在闽清安仁溪。宋《游宦记闻》一书,把福州檀香橄榄,誉为全国之冠。

    宋代一首《橄榄》诗描绘了北方人吃青橄榄时的生动形态:“江东多果实,橄榄称珍奇。北人将就酒,食之先颦眉。皮核苦且涩,历口复弃遗。良久有回味,始觉甘如饴。我今何所喻,喻彼忠臣词。直道逆君耳,斥逐投天涯。世乱思其言,噬脐焉能追。寄语采诗者,无轻橄榄诗。”那时,福州橄榄都是运到苏、杭、京、广各地贩卖。

    橄榄作坊加工,基本上是制成咸橄榄,称为“橄榄咸”。“橄榄咸”可是不能多吃的,很咸,肚子又很容易饿。但在没胃口,或者晕车翻胃时,嚼上一个,很有帮助。

    好吃的是带点甜的蜜饯橄榄,还有烤扁橄榄、五香橄榄、糟橄榄、大福果、青津果。再加工的还有橄榄盐、橄榄汁、橄榄茶。

    橄榄营养丰富,富含钙质,据说每100克果肉含钙204毫克,还有维生素C15毫克,蛋白质0.77克,脂肪6.55克。榄仁含蛋白质16.64%、脂肪59.97%。橄榄可解酒、解毒、减肥、瘦身,中医学上用为清肺利咽药,主要治疗咽喉肿痛。人们常以橄榄炖肉吃来舒筋活络。咸橄榄研末用开水冲泡或炖汁有消积化气的作用,“一粒橄榄溜(丢)过溪,对面依妹是奴妻。京鼓花轿定着了,是奴没钱放着捱。”这首福州民歌《一粒橄榄》把橄榄所寄寓的福州地方色彩和文化韵味,演绎得出神入化,妙不可言。

Archiver|槐花公社 ( 备案许可证号:苏ICP备11031522号 )

GMT+8, 2024-6-3 07:12 , Processed in 0.055914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22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