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码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     

槐花公社123

搜索
查看: 3401|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 浮梁县衙的对联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6-4 16:11:2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作者不详
===============================

  世人只知景德镇而不知浮梁县。其实在早先,浮梁是县,景德是镇,镇属县管。以后景德镇因瓷器出了名,加上解放后浮梁取消了县置,从此这个建于唐朝、至今有1380年历史的县治便销声匿迹,直到前几年才从景德镇市的一个区还原为一个县。
  浮梁是深藏盒内之金钗、锁在匮中之宝玉、埋在土里的明珠,养在深闺的淑女。一踏上这块少有人到的土地,就好像在荒郊野径突然遇到花容月貌的仙女,使人感到一阵惊喜。且不说那名贵的红豆杉林,捣蛋的金丝猴群,竹海的绿波,深山的古木,也不说瑶里那成群的古窑遗址,高岭那瓷器的原料产地,光是浮梁县的古县衙,就让你大开眼界。在中国,保存完好的古县衙只有三处,一在河南,一在山西,江南独有的古衙就在浮梁。封建王朝的县级政权早在九十年前就不再存在了。但是这座建于清朝、现在仍有一万多平方米的县衙中轴线建筑物仍然完整,并没有破败的感觉。头门、仪门、正堂、二堂、三堂、内院,一进一进,砖瓦门窗都坚固如初。浮梁在古时因地位重要,经济发达,虽属县治,但级别却是五品,相当于现在的地市级。
  我每到一处名胜古迹,总要先看抱柱上的对联。浮梁县衙的对联值得细品细看。县衙头门的对联是:治浮梁,一柱擎天头势重;爱邑民,十年踏地脚跟牢。意思是说,作为一个县令,上受皇命,下治万民,顶天立地,责任重大,应当心系百姓,脚踏实地干它十年八年。这是讲当官的宗旨,拿我们今天的话来说,就是要上对国家负责,下代表百姓利益。
  仪门的对联是:工堪比官,斧斤利刃,随手携来,因材而用;医可喻政,硝磺猛剂,有时投下,看病如何。这副对联原出无锡县衙。说有个新县官叫武承谟到无锡上任,听说这里跑官要官风气很盛,他在受印的前一天就在县衙的仪门,贴了这副对联,堵住跑官者的歪路。意思是说,做官好比工匠,斧头凿子等等工具要应材使用,用人也要根据需要选用合适人才,求官买官的南郭先生请莫开尊口。为政好比医生,用药的轻重,政策的宽严,都要看实际情况。
  大堂内有两副楹联,一副是:理冤狱,关节不通,自是阎罗气象;账灾黎,慈悲无量,依然菩萨心肠。另一副是:法合理与情,倘能三字兼收,广天冤狱;清须勤且慎,莫谓一钱不要,便是好官。前一联是说,治理冤狱要像阎罗王一样铁面无私,行贿说情打招呼在这里行不通,而赈济有灾难的老百姓,却要菩萨心肠,毫不吝啬。后一联是说,依法治国要情理兼顾,这样广大百姓就没有冤狱了,好官不但要廉政,还要勤政,而且要处事谨慎,仅仅清廉是不够的。
  二堂有副对联:民心即在吾心,信不易孚,敬尔公,先慎尔独;国事常如家事,力所能勉,持其平,还酌其通。这副对联是清朝吕用沧在奉化做知县时写的,意思是说,要想百姓所想,代表群众利益,这样才不负众望,取信于民。要使人敬重你的公正,必须做到慎独,在没有人监督时,也要自律。国家的事要像自己家里的事一样尽力去做,办事要平稳,要考虑是否行得通。
  三堂有副对联: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这副对联的意思很明白,指出为官者要宠辱不惊,做了官要珍惜机遇,牢记责任,为民办事。如果因为正直而丢官,也没什么丢人的。自己就来自人民,又靠人民养你,可不能做对不起人民的事。
  封建时代的官吏,并非都是贪官,也有廉吏,也有能臣,也有为百姓办实事的。一个朝代,能维持几百年的统治,其治国之道总也有可取之处。浮梁县衙的楹联当然不一定是每届政府的守则,也许在"亲民堂"匾额下面坐的恰恰是贪官暴吏,但是这些楹联至少可以反映出封建社会主流官吏的治国之道:依法治国,以德治国。其中既有官员的立身之本、工作作风,也有用人之道、治县之法,就是对我们今天的干部,也有借鉴价值。我们讲法治与德治,时代不同,法也不同,但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作为炎黄文化的组成部分,却有它的连续性和继承性。社会要讲公德,干部要讲官德。浮梁县衙那些警示官德、官风的对联,我们的公仆同志们能否拿出来比照一下自己呢?

                 2002年7月3日
2#
发表于 2010-7-7 09:47:06 | 只看该作者
浮梁是深藏盒内之金钗、锁在匮中之宝玉、埋在土里的明珠,养在深闺的淑女。一踏上这块少有人到的土地,就好像在荒郊野径突然遇到花容月貌的仙女

这段描写的好美

Archiver|槐花公社 ( 备案许可证号:苏ICP备11031522号 )

GMT+8, 2024-11-27 23:11 , Processed in 0.037465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22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