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码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     

槐花公社123

搜索
查看: 309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 荀慧生对联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4 15:42:2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豆腐 于 2010-1-4 15:43 编辑

转自《潼南博客》
================================


  荀慧生(1900.1.5-1968.12.26),初名荀秉超,后改名荀秉彝,又改名荀词,字慧声,1925年起改名荀慧生,号留香,艺名白牡丹,河北省阜城(今东光)县龙泉关镇八里庄村人。从小被卖给天津一个梆子戏班学戏,后为河北梆子花旦庞启发为徒。8岁登台表演,11岁跟师父入北京三乐班。后从陈桐云、乔惠兰、曹心泉、陈德琳等名师改学京剧。与侯喜瑞、刘鸿声合演《胭脂虎》一炮打响。1927年和1931年两次当选“四大名旦”,与尚小云、梅兰芳、程砚秋齐名。有“无旦不荀”的美誉,与杨小楼、尚小云、潭小培一起称为“三小一白”。京剧荀派的创始人,中国当代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
  民主革命时期,幼年家贫无以生计,1907年随父母到天津谋生,被卖予小桃红梆子戏班学戏。后卖给花旦为私房徒弟,苦功练出了硬本领,唱、念、做、打无一不精。1909年以白牡丹艺名随师常在冀中、冀东一带市镇唱庙会和野台子戏。1910年随师进京,先后搭庆寿和、义顺和、鸿顺和、天庆和等梆子班。1911年去天津同革命戏剧家王钟声,演出《革命家庭》、《黑奴恨》等戏,后向陈桐云、李寿山、程继先学京昆艺术。1916年才独立成班。1918年与刘鸿升、侯喜瑞、梅兰芳、程继先合作,演出《胭脂虎》、《霓虹关》等戏,又同杨小楼、余叔岩、王凤卿、高庆奎、朱桂芳等合作,并拜王瑶卿门下学习正工青衣。1919年与杨小楼、尚小云、谭小培合作一起组班赴沪演出,担任刀马旦,公演引起轰动,人称“三小一白”,名震沪上。被剧院一再挽留在沪达4年之久。成为崭露头角的旦角名伶。
  大革命时期,演戏之余喜欢作画。1924年正式拜吴昌硕为师,又向齐白石、陈半丁、傅抱石、李苦禅、王雪涛等名师求教,丰富了艺术生活,提高了艺术素养。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27年北京报界举办京剧旦行评选,与梅、尚、程一起被誉为四大名旦,标志着艺术走向成熟,赢得了观众的赞赏。在剧本、唱腔、表演、念白、到服饰等方面都进行了创新的实践与探索。在唱腔艺术方面大胆破除传统局限,发挥个人嗓音特长,吸取昆、梆、汉、川等曲调旋律,大胆创新。从人物感情与心境出发,字正腔圆,腔随情出,善于使用上滑下滑的装饰音,俏丽、轻盈、谐趣特殊的韵味,具有特殊的表现力。表演方面强调“演人不演行”,不受行当限制,塑造的许多少女、少妇的艺术形象,具有大众化、生活化的特点,娇雅妩媚、清秀俊美、风格各异。1933年已誉满全国。
  抗日战争时期,为了抗日,多次参加过捐献飞机的活动,帮助前线战士消灭日本鬼子。之后不久,溥仪在东北建立伪满洲国。在举行登基大典时,邀请北京“名角儿”赴东北做庆祝演出。便悄悄躲到天津以养病为名,息影舞台达1年半。常言“绝不与汉奸为伍!”体现了崇高的爱国情怀和民族气节。
  解放战争时期,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后,看到国民党要员专横跋扈,花天酒地,趁“接收敌伪”之机大发国难财,为了发泄胸中郁闷,用《红楼二尤》尤三妹之口怒骂国民党的荒淫无耻,欺压人民,用《杜十娘》之口,怒斥人间的败类。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遵照周总理签署的戏曲改革指示,为京剧艺术改革做出了大量工作。1952年获第一届戏曲观摩大会老艺术家表演奖。历任中国戏曲家协会艺委会副主任,北京市戏曲研究所所长,河北省梆子剧院院长,河北省政协委员,北京市文联常务理事,北京市戏曲编导委员会主任,河北省河北梆子剧院院长,北京京剧二团艺委会主任,苟慧生剧团团长等职。先后被选为北京市第一、二、三、四届人民代表,河北省政协委员。收徒甚众,亲自传授学生、徒弟。演出的剧目有300多出,6大喜剧、6大悲剧、6大武剧、6大传统剧、6大移植剧、6大跌扑剧《红楼二尤》、《杜十娘》、《荀灌娘》、《钗头凤》、《十三妹》、《玉堂春》、《金玉奴》、《得意缘》、《卓文君》等。
  1968年12月26日身染肺炎并发症逝世,终年68岁。著有《荀慧生艺术表演》等。
  传人甚多:童芷龄、吴素秋、赵燕侠、毛世来、宋德珠、许翰英、李薇华、宋长荣、孙毓敏、刘长瑜等比较有名。


  荀慧生自题联

性理修身,程朱学养;
风云济世,郭李功名。
——手书隶书墨迹联



  贺赠荀慧生联

慧业须寻文字外;
生涯聊寄管弦中。
——佚名赠荀慧生
  此联以鹤顶格嵌受赠者名。上联“慧业”,佛教指生来有智慧的业缘。下联“聊寄”,谓依赖寄托。“管弦”,指管乐和弦乐,总指音乐。此指戏剧。联语言简意明,平淡中见新奇,对其演艺寄寓倾倒之情。嵌名尤见工巧。


用百倍功,身成名立;
退一步想,心平气和。
——近代著名诗人樊樊山赠荀慧生
  荀慧生有句人生格言:“本人向来不跟官府来往。”当年,军阀、日伪、官匪勾结的黑帮和蒋政权,用腐败、独裁、收买、打杀和捧杀的实践教育了他:跟这帮东西一旦沾边儿,你就会坠入陷阱,被拉下地狱。对不讲法理和人性的政府,只有一个办法,就是老舍教他的一个字“避”鲁迅从来不赞成赤膊上阵。名士樊樊山赠荀慧生这副对联。但如果把荀慧生逼急了,也会鱼死网破挤出另一个字“拼”!荀慧生拒绝伪满政府重金邀请;多次为民义演;特别是到炮火连天的芦沟桥慰问抗日将士,连续义演7天,将全部演出收入捐献给了第29路军。为了支援抗战,多次通过义演捐献飞机,帮助前线战士消灭日本鬼子。表现了荀慧生爱国的凛然浩气。荀慧生为人们留下了一座关于如何做人、做演员和做中国人,如何运用人生和艺术辩证法的伟大丰碑。



  悼挽荀慧生联

歌舞全休,旧梦重寻无旧梦;
尘环永隔,留香犹在不留香。
——中央文史馆馆员张伯驹挽荀慧生
  上联“旧雨”,比喻老朋友、故人。语出唐·杜甫《杜工部集·秋述》:“秋,杜子卧病长安旅次,多雨生鱼,青苔及榻,常时车马之客,旧,雨来;今,雨不来。”下联“留香”,宋·陆游诗有。晋·陶潜有“重帘不卷留香久,古砚微凹聚墨多”句。此联意念深厚,语调低沉,可见作者当时的痛苦心境。


一夕几哀吟,目断燕北愁云,把酒谈诗犹昨日;
百身嗟莫赎,泪溅江南暮雨,赏花度曲更何人。
——江苏省兴化县诗人潘静挽荀慧生


Archiver|槐花公社 ( 备案许可证号:苏ICP备11031522号 )

GMT+8, 2024-11-28 02:13 , Processed in 0.042026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22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