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码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     

槐花公社123

搜索
查看: 273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 杜月笙对联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4 16:03:4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转自《潼南博客》
================================


  杜月笙(1888-1951.8.16),原名杜月生,后改名杜镛,号月笙,江苏省川沙县高桥镇南杜家宅(今上海市浦东新区高东乡沈家弄杜家花园)人。上海黑社会组织首脑,纵横各界、呼风唤雨的“闻人”,被称为“三百年帮会第一人”、“上海皇帝”。南京国民政府陆海空总司令部顾问,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参议,国民政府行政院参议。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衔。中国近代上海青帮三巨头中最著名的人物。
  晚清时期,4岁前母父相继去世,先后由其继母和舅父养育。14岁到上海十六铺鸿元盛水果行当学徒,日夕与流氓、歹徒为伍,又嗜赌成性,不久被开除,转到潘源盛水果店当店员。
  民主革命时期,拜青帮陈世昌为老头子,按序排在“悟”字辈。为人机灵诡诈,善解人意,很快获得法租界华探头目、黑社会头面人物黄金荣的赏识,成为其亲信,由佣差上升为鸦片提运,负责经营法租界三大赌场之一:公兴俱乐部。因善于纠合同伙,勾结军阀,成为鸦片提运中最有势力的一个。
  大革命时期,1925年7月在租界与军阀当局庇护下,成立“三鑫公司”,垄断法租界鸦片提运,势力日大,成为与黄金荣、张啸林并称的“上海三大亨”之一。任法租界商会总联合会主席兼纳税华人会监察。在上海三大亨中,有“黄金荣贪财,张啸林善打,杜月笙会做人”的说法。通过贩卖鸦片、开设赌台等活动,大量聚敛钱财,笼络社会上各种人物,从政治要人、文人墨客到帮会骨干,无所不有。1927年4月与黄金荣、张啸林组织中华共进会,为蒋介石镇压革命运动充当打手。4月11日晚设计骗杀了上海工人运动领袖汪寿华,随后又指使流氓镇压工人纠察队,获得蒋介石的支持。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任陆海空总司令部顾问,军事委员会少将参议和行政院参议,虽是虚衔,但有助于提高社会地位。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27年9月任法租界公董局临时华董顾问。1929年任公董局华董。1929年创办中汇银行,涉足上海金融业。1931年6月8日至10日,举行杜家祠堂家祀落成典礼和“奉主入词”典礼。仪仗队有5000人之众,包括蒋介石、淞沪警备司令熊式辉、上海市长张群等在内的党国要人都送了匾额,极一时之盛。1932年组织恒社。1933年2月25日举行开幕典礼,自任名誉理事长。向社会各方面伸展势力。恒社初成立时130余人,1937年达520余人,国民党上海市党部、上海市社会局。新闻界、电影界等许多方面的人士都参加。1934年任地方协会会长。
  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8月日寇发动进攻上海的“八·一三”事变。在全国人民抗日要求推动下,参加了上海各界抗敌后援会,任主席团成员,兼筹募委员会主任。参与劳军活动,筹集大量毛巾、香烟、罐头食品,送到抗敌后援会。上海沦陷后拒绝日本人的拉拢,1937年11月迁居香港,任中国红十字会副会长、赈济委员会常务委员和上海党政统一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从事情报、策划暗杀汉奸等活动,最著名的在上海门徒协助军统特务刀劈了大汉奸、伪上海市长傅筷庵。1940年组织人民行动委员会,在国民党支持下的中国各帮会的联合机构,为主要负责人,成为中国帮会之总龙头。1941年12月迁居重庆,建立恒社总社,组织中华贸易信托公司、通济公司等与沦陷区交换物资,借此中饱私囊。
  解放战争时期,1945年9月初返回上海、收罗旧部,重整旗鼓。1946年12月上海参议会选举议长,经过活动以最高票当选议长,因国民党不甚支持,后马上辞职。后致力于向工商、金融、交通、文化、教育、新闻等发展势力,任各种董事长、会长、常务董事、校董达6、70个。1948年蒋介石为了挽救严重的财政危机,发行金圆券,派蒋经国到上海要求民间将所持法市外币及金银一律兑换成金圆券。其子杜维屏没有完全照办,被蒋经国以投机倒把罪逮捕,被判徒刑6个月。经此明白自己在上海大势已去。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在解放战争中连获大胜,上海解放指日可待。5月1日携家仓惶逃往香港。
  1951年8月16日在因病在香港逝世,终年63岁。

  杜月笙撰挽联

沪渎振军威,保境安民膺重任;
英灵成先烈,素车白马显神仪。
——挽上海讨袁军总司令陈其美
  辛亥革命前后,革命党人的主要社会力量是会党。交结会党,首先要入帮,陈其美在上海加入青帮,一度是上海青帮的大头目。后来,陈其美等组织青红帮兄弟参加上海武装起义,并成立敢死队,成为攻打江南制造局的重要力量。为陈其美奉献挽联的有不少会党兄弟,如上海三大亨之一杜月笙的这副挽联陈其美任沪军都督期间,曾有志于高丽、安南、印度、马来、暹罗等“弱小民族竭尽扶助之力”。据他的侄儿陈果夫回忆:“叔在申、与朝鲜某某等组织一秘密结社,名‘新亚同济社’,专为谋朝鲜独立。叔为该社监督,且作物质上精神上之援助。民国元年(1912年)底,袁氏促叔出洋考察工商,先汇4万元来申,此款由我代管,但不满两月即用罄,其中大半为帮助同志,其五分之一约计八千元左右,为帮助朝鲜、安南、印度革命党人,及朝鲜在中国留学生之学费等。陈其美殉难的噩耗传至海外,华人、华侨、国际友人也纷纷撰送挽联志哀(见《陈其美》主题)。


  贺赠杜月笙联

春申门下三千客;
小杜城南五尺天。
——1931年6月骈文大家饶汉祥(原北洋政府总统府秘书)赠杜月笙
  黎元洪由总统被迫退位后,流落于上海,得到杜月笙热情款待,因此黎元洪的秘书饶汉祥特撰这一副对联赠杜月笙。上联写战国时的春申君,其门下多养食客,以仗义疏财,交游广阔而著名。下联指唐朝京城长安南郊的杜曲地方,此地盛唐时为贵族住宅地,因簪缨世胄,门第高贵,大有去天尺五的显赫气势。以此典故暗喻杜月笙重义气,爱朋友。杜公馆门庭若市,气派非凡。这等于送杜月笙一块金字招牌,杜月笙特地请来高手,将此对联制成黑底金字,髹漆生光,赫然挂在客厅两楹,一生对此夸耀不已。杜月笙因此被其党羽吹捧为“当代春申君”。杜月笙也做些收买人心的事情。持续多年购买预防传染病的药水,送到浦东老家,按户免费发放。每逢上海及附近地区发生灾害,必定出面组织赈济。有时装出维护工人利益的形象,出面调解劳资纠纷。杜月笙一改传统流氓身着短打、手戴戒指、卷袖开怀的打扮,而是四季身着长衫,打扮斯丈,给人一种温文尔雅的形象。杜月笙附庸风雅,广结名流,大学者章太炎、名士杨度、名律师秦联奎都是他的座上客。由此,杜月笙的社会地位不断提升。

三顾频烦天下计;
一生好做名山游。
——国民政府外交部、司法部参事杨千里集杜甫诗句赠杜月笙
  1938年1月20日许世英自驻日大使任内下旗归国,没有寻到房子以前,便住在香港杜公馆的三楼,居室和张骥先遥遥相对,闲来无事,临了八大幅王右军的圣教序送给杜月笙,杜月笙很高兴,悬在客厅的两壁,往后江南名士,和于右任一齐办过《民吁报》的前监察使杨千里也被杜月笙接到香港,杜月笙如果有什么重要文稿、题词题字,常常要借重他的大手笔。杨千里集杜甫诗句,为杜月笙题赠了这一副对联,杜月笙便喜滋滋地挂在客厅中间,杨志雄和杨管北两位智囊,由于上海方面事务很多,总是在沪港之间来回的跑,杨志雄去了上海,杨管北便留在香港,杨管北要走,杨志雄再来。在杜月笙的带领下,秦待时、江倬云、庞京周、毛和源等一般老朋友都接受了杜月笙的忠告,相继避难香港,这帮人也是杜公馆的常客。这时杜月笙担任两项职务,那是每天他都要做的事情,一个是“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副会长,会长王正廷这时在菲律宾,一切业务全交给杜月笙,杜月笙又交给他的得意门生、“红十字会”秘书郭兰馨代拆代行,郭兰馨便在杜公馆三楼右首要一个房间,作为办公室,长驻办公。另一个业务是“赈济委员会常务委员”,主管第9区的贿济工作;这里的日常行政事项,杜月笙派他另一得意门生林啸谷负责主持,林啸谷在楼下也要了一间房,每天过来办事。因此,柯士道113到115号杜公馆,里面又设了“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和“赈济委员会”两大机关。



  悼挽杜月笙联


忧国耿孤忠,不仅垂声游侠传;
首丘慰遗志,成同酧酒大招篇。
——国民政府国防部部长何应钦挽杜月笙

班生投笔,卜式输财,历济艰危昭史乘;
范式凭棺,伯牙碎轸,忍教生死隔襟期。
——台湾当局“总统府”资政许世英挽杜月笙

  纪念、题泳、嵌典杜月笙联

友天下士;
读古人书。
——上海华格臬路杜月笙寓宅门楹
  杜月笙虽是粗人出身,自知年少失学、胸无点墨,但心里一直有对文化的向往和敬畏,“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等传统意识积淀在心灵深处。成名后的杜月笙回忆童年:“当时一个月学费只有五角钱,可惜因为家里实在太穷了,读到第五个月,先母缴不出学费,只好停学。”不难看出话里含着缕缕心酸,杜月笙似乎真是有心向学的。等他有了足够的钱势,也想回头努力提高自身文化水平,在门口高悬的是这副对联,然而毕竟识字少,无法去“读”,他就重金聘请高明的说书艺人长期为他讲《三国》说《水浒》,学习历史知识和处世方式;他一度勤练书法,虽然没有什么成就,但“杜镛”二字终可潇洒地到处签写;他非常注重仪表文明,对手下说“衣食足,应该礼仪兴了,再不能让人一看就害怕讨厌”,不论天气多热,他长衫最上面一颗纽扣也从不解开,并禁止衣冠不整、赤膊袒胸的徒众出入杜门。杜月笙对子女的教育高度重视,严格要求他们的学业,严禁其沾染烟赌娼。儿子杜维藩一次大考逃考,被他狠甩两个耳光;女儿杜美如一次外语考试成绩不佳,被他用鞭子责打10下。杜氏8子3女都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培养,至今活跃在海外商界,其子杜维善还是一位著名收藏家和古钱币研究专家,近年来两次向上海博物馆共计捐赠古钱币1800余枚,上博专馆陈列。杜月笙还在法租界善钟路创办了一所正始中学,亲任董事长,由陈群任校长;并在老家浦东耗资10万元,建起“浦东杜氏藏书楼”,附设学塾。办学并不是赚钱的买卖,这除了扩大社会名声,也是他对自己早年失学的心理补偿吧。

Archiver|槐花公社 ( 备案许可证号:苏ICP备11031522号 )

GMT+8, 2024-11-28 02:56 , Processed in 0.039147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22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