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楼主 |
发表于 2009-2-14 15:44:18
|
只看该作者
铁观音的冲泡方法
具体程序及方法如下:
1.取适量茶叶,先观茶形--注意条索是否肥壮、紧结;再观茶色--注意颜色是否鲜、润、活(鉴定茶叶鲜度,判断是否当季茶叶)。
2.干嗅。注意茶香气是否明显、有无异味等。
3.取一白瓷盖碗及瓷杯,以沸水烫热,置茶入碗(七克碗放七克茶),盖上碗盖,轻摇数下,揭盖嗅之,注意是否具甜香(蜜味),此为冷嗅。
4.冲沸水入碗、刮沫、倒出(洗茶),将碗盖内残沫冲净(盖内残沫会影响茶香的散溢)盖上,轻摇数下,揭盖嗅之,注意品鉴花香显否、是否带酸,此为湿嗅。
5.冲沸水入碗、盖上(水须漫过盖缘--水密、防香气外溢),静置60秒左右,揭盖将盖置鼻尖处、由近及远、再由远及近轻抖数下,此时应注意品鉴品种香、制作香、地域香--兰花香、甜香(蜜味)、酸感显否?香气足否(是否有盈室感)?此为闻香(热嗅)。
6.斟茶入杯,浅泯一口,将茶汤置舌面,舌面上顶,将茶汤挤压入喉,此时当口齿生香,则细品其香、其韵及鲜度并留意茶汤是否滑顺。
7.如前述再次冲沸水入碗,静置约75秒左右(约延长15秒左右,第三道延长至100秒、第四道135秒...依此次递渐增),斟茶入杯,细品茶汤是否具甜感、酸感,回甘度如何?并留意有无涩感、苦感。
附注:1.冲泡时间应依茶性(如茶叶的嫩度、发酵程度等,此有赖于品泡经验)及依品茗者的习惯而异,但首冲应以不少于30-50秒,不多于90秒为宜;后如上述渐次延长15-60秒为宜。2.品鉴茶香一般着重于干嗅和闻香,同时,可于闻香之后轻晃碗盖数下,俟盖温稍却,如前述再抖动闻其香,此时香型最显。3.一道品香(故以舌面挤压茶汤以助茶香在口鼻内散溢),二道则品汤。4.茶叶的涩感源于茶多酚等酚性物,苦感则源于咖啡碱等。故凡茶本具苦、涩,不足以此为据判断茶叶品质,只有当涩感、苦感掩盖或破坏了茶叶的鲜美度时,方可据此断其劣。
综上所述,品鉴铁观音(清香或花香型铁观音,韵香型铁观音则如前述)的品质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香气、香型。2.韵感(酸感。中档以上的铁观音亦多有拖酸型的,窃以为,真正意义上的好茶应不包含拖酸型的,因此,品饮者应注意品鉴、区分两种酸型)。3.口感。4.耐泡度。5.叶底。
附注:日常品饮中,对茶形及具体汤色(须鲜艳、明亮)一般较不注重。
上品铁观音的品鉴
一、日常品饮铁观音,一般意义上的好茶应具如下特性:
1.茶叶条索齐整度高,无老梗、黄片、碎屑、杂质等;颜色鲜、润、活。
2.香气清扬、显溢(足、有盈室感)、馥郁持久具兰韵。
3.汤色明亮、鲜艳,入口滑顺,回甘明显、具生津感。
4.茶汤色、香、味稳定,耐泡度高--七泡以上仍具余香。
5.叶底肥厚、柔软,乌油发亮如绸面--数冲之后,叶底倒伏、内敛呈球状。
附注:1.取七瓷杯,依次冲斟七泡(杯),茶汤之色、香、味应渐次而淡,七泡仍具余香--此为好茶应具之性;若茶汤之色、香、味在冲泡过程中出现突变,则此茶品质欠佳。2.叶底的显性是品质鉴定的重要依据。
二、品质更高之铁观音茶应在上述特性的基础上更具如下特性:
1.具甜香(蜜味)。
2.具酸感(正酸)。
3.茶汤入口滑顺,具若有若无、举重若轻之感且回甘快、显而持久,无涩、苦之感。
附注:1.上述三特性可能单具也可能双具,则品质亦依次渐高;如三者俱备则为难得之珍品--几无缺憾者,价高亦难觅!具如此品质者,市场每斤售价多在万元以上乃至数万(窃以为,售价如在5000-8000元当属合理)。若三者俱备更兼条索壮实、沉重者,则茶王赛金奖茶之品质亦难出其右(茶叶评比,茶形也是一个重要评分指标)。2.凡此种种特性、品质俱备,更兼茶汤有凝烟现象--冲泡出的一、二道茶汤表面凝附有白色烟状物,茶汤入口具粘稠感,味厚、浓(多见于春茶。系缘于茶叶中有效成份及可溶性物质含量高、茶汤浓度高所致。近年来,如前所述,可能因茶叶生长期缩短或土壤退化等因素,包括铁观音在内的各种类茶,普遍汤味显薄,浓厚感均显不足),如此,则为上上之珍品,其市价每斤可达数万乃至十万以上者(窃以为稍有炒作之嫌,但具此品质之茶确已多年不识其味,故每斤售价在1万-1.5万左右当属合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