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able width="72%" bgcolor="#ffffff" border="0"><tbody><tr><td align="left" width="97%"><table class="wr"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border="0"><tbody><tr><td class="gray14">读懂张幼仪 <br/> 秋日午后,阳光暖融融地照着,天高,云淡,风清。这样的日子,神仙也会慵懒地打着哈欠,眯缝着眼睛,想一些又遥远又忧伤的往事。整个下午,我一个人在家,难得的清静。放一支喜欢的古筝曲,春江花月夜的意境便立刻在整个屋子流淌。 <br/> 我整理书柜,无意间翻出一本几年前的旧书,是王蕙玲的剧本《人间四月天》。几行熟悉的诗句,仿若秋天的阳光一般,顿时温暖了我的眼睛。 <br/> 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 <br/> 是燕 <br/> 是梁间呢喃 <br/> 你是爱,是暖,是希望 <br/> 你是人间四月天 <br/> 我的少女时代是伴着徐志摩的诗度过的,一首一首,如数家珍。那个时候,还不懂诗人的伤心和感慨,也不知世事的变幻和艰难。纯白洁净的心灵,只简单地随着志摩的诗意向往康桥的柔波、天空的浮云,雪花的快乐,还有那惆怅的翡冷翠的夜......也曾手握一卷《爱眉小札》,耳热心跳地幻想一段惊心动魄的爱情 ,如手中握着的最初的茉莉,洁白而芳郁。 <br/> 直到后来,我读懂了张幼仪。 <br/> 读懂了张幼仪,才了解了温情的诗人留给了她多么冷漠残忍的背影。诗人的爱,在林徽因,是美丽伤怀的记忆,是不可得,是不忍弃;在陆小曼,是风花雪月的人生,最旖旎的浪漫,最极致的风情。只有在幼仪,是深秋的遗忘,是落叶的飘零,是永不可说永不能说的黄连,苦在心。 <br/> 细读张幼仪,如翻开一本厚重的书。初见志摩,富贵人家的千金便被斥为“乡下土包子”。远赴英伦,又被志摩孤零零地丢在沙士顿,成了一把 “秋天的扇子”,一个遭人遗弃的妻子。产后在柏林离婚,因在国内发表的离婚通告,成为当时的头号新闻。伤痕累累之余,含泪读志摩写下的《笑解烦恼结》,看志摩道“此去清风白日,自由道风景好”。 <br/> 想象此刻的幼仪,心,必定是已痛到了没有知觉。志摩,你虽有一千种飞翔的理由,但又如何能成为遗弃幼仪的借口。 <br/> 离开了志摩的幼仪,很快从悲痛中振作起来,表现出从所未有的自强自立。她进入裴斯塔洛齐学院,专攻幼儿教育。回国后办云裳公司,主政上海女子储蓄银行,均大获成功。幼仪终于从小脚的阴影里走出,成为一个 “穿西服”的,令人瞩目的新女性。更为难能可贵的是,幼仪回国后仍照样服侍志摩的双亲,精心抚育她和志摩的儿子,并在她的策划下编辑出版了《徐志摩全集》(台湾版)。 <br/> 这样的女子,怎不让人敬,又怎不让人爱啊!只是志摩,读不懂她,也许后来,他终于读懂了她,一切却已太迟。 <br/> 一个最爱志摩的女子,却终其一生,得不到志摩的爱。 <br/> 也许徽音是懂她的,但是在不经意间,徽音和志摩一起,伤透了她的心。英伦的风,是那样的清新,康桥的水,是那样的温柔。可又有谁会知道,这一切,尽皆成为幼仪胸口永远的痛,不敢碰,也不忍碰。 <br/> 看着上个世纪的幼仪,我心生敬慕,感慨唏嘘。 <br/> 没有什么理由可以让我们荒废自己。在爱的世界里,可以被自己爱的人遗弃,但是不能自己遗弃自己。也许在长长的一生中,世界偶尔会将我们忘记,但是我们不能忘记,我们还要在这个世界活下去,我们怎能忘记自己。 <br/> 在这个安静的午后,秋风伴我,读懂张幼仪! <br/> <br/><cc></cc></td></tr></tbody></table></td></tr><tr><td height="17"></td></tr></tbody></table></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2-19 3:56:40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