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金庸小说语言特色
金庸先生的小说流传之广,影响之巨,世人论之甚详,何容再费笔墨?惟爱其语言之美,读之时时令人击节。其文能得老少兼爱,学者文人赞叹者,语言特色实是功不可没。金先生的语言师古而不泥古,叙事酌情娓娓道来,舒徐有致,其摹情状景,每合以塑造人物形象,刻画人物特色,读来更令人回味无穷。不妨手持清茶一盏,慢慢摘读其文,细细赏来。不做旁征博引,惟有以文论文。
赏析金庸小说语言特色一:乐之妙
音乐之美,论者繁多,金先生引音入文,韵之致,景之美,人之情,妙乎合一,论乐非独写宫商之美,时时熔以人之性格,时之情状,令人有回味不尽之感,妙笔之处,不可胜数。
一、 笑傲江湖之曲:
金庸先生所写的诸多曲谱中,最动人心魄者莫如《笑傲江湖》之曲了,且听:
忽听瑶琴中突然发出锵锵之音,似有杀伐之意,但箫声仍是温雅婉转。
过了一会,琴声也转柔和,两音忽高忽低,蓦地里琴韵箫声陡变,便如有七八具瑶琴、七八支洞箫同时在奏乐一般。琴箫之声虽然极尽繁复变幻,每个声音却又抑扬顿挫,悦耳动心。令狐冲只听得血脉贲张,忍不住便要站起身来,又听了一会,琴箫之声又是一变,箫声变了主调,那七弦琴只是玎玎珰珰的伴奏,但箫声却愈来愈高。令狐冲心中莫名其妙的感到一阵酸楚,侧头看仪琳时,只见她泪水正涔涔而下。突然间铮的一声急响,琴音立止,箫声也即住了。霎时间四下里一片寂静,唯见明月当空,树影在地。
此处虽是虚虚写了几笔,却已令人感受到音声之美,血脉贲张四字点出了曲谱笑傲昂扬之意。用笔梗概者,盖处以当时情景,非是细细品赏之时也。叙写手法亦为高明,结尾之处更妙不可言。
诸君或以未能一窥全貌为憾,且再听之:
令狐冲又惊又喜,依稀记得便是那天晚上所听到曲洋所奏的琴韵。
这一曲时而慷慨激昂,时而温柔雅致,令狐冲虽不明乐理,但觉这位婆婆所奏,和曲洋所奏的曲调虽同,意趣却大有差别。这婆婆所奏的曲调平和中正,令人听着只觉音乐之美,却无曲洋所奏热血如沸的激奋。奏了良久,琴韵渐缓,似乎乐音在不住远去,倒像奏琴之人走出了数十丈之遥,又走到数里之外,细微几不可再闻。
琴音似止未止之际,却有一二下极低极细的箫声在琴音旁响了起来。回旋婉转,箫声渐响,恰似吹箫人一面吹,一面慢慢走近,箫声清丽,忽高忽低,忽轻忽响,低到极处之际,几个盘旋之后,又再低沉下去,虽极低极细,每个音节仍清晰可闻。渐渐低音中偶有珠玉跳跃,清脆短促,此伏彼起,繁音渐增,先如鸣泉飞溅,继而如群卉争艳,花团锦簇,更夹着间关鸟语,彼鸣我和,渐渐的百鸟离去,春残花落,但闻雨声萧萧,一片凄凉肃杀之象,细雨绵绵,若有若无,终于万籁俱寂。
箫声停顿良久,众人这才如梦初醒。王元霸、岳不群等虽都不懂音律,却也不禁心驰神醉。易师爷更是犹如丧魂落魄一般。
此一大段,作者不吝繁笔,娓娓道来,细致入微,悠然传神者,不外此乎?更兼用语颇合典雅之旨,“鸣泉飞溅,群卉争艳、间关鸟语,彼鸣我和、春残花落,雨声萧萧”,叙述之妙,尤耐人品。时时令人思古之妙文。琴为心声,着笔如此之美,悠然令人神往。舍身而为乐去,不亦宜乎?
“这婆婆所奏的曲调平和中正,令人听着只觉音乐之美,却无曲洋所奏热血如沸的激奋。”此一句,可谓点睛之笔。同为一曲谱,演奏格调却因人因时而异,明写音韵之美,暗传人物之性,手法不失高妙。
二、 潇湘夜雨之音:
笔法能直能曲,能实能虚者,当以潇湘夜雨之音最有余味,且听来:
一凝步,向江中望去,只见坐船的窗中透出灯光,倒映在汉水之中,一条黄光,缓缓闪动。身后小酒店中,莫大先生的琴声渐趋低沉,静夜听来,甚是凄清。
莫大先生不是文中主要人物,出场不多,多有虚写之笔。然其绝非因着墨不多而失特色。此处以景色衬托琴音,寥寥数语,却是传神。景若琴声,琴如人意。用笔以简代繁,且情景互见。且再听之:
突然之间,墙外响起了悠悠的几下胡琴之声。令狐冲喜道:“莫大师伯……”盈盈低声道:“别作声。”
只听胡琴声缠绵宛转,却是一曲《凤求凰》,但凄清苍凉之意终究不改。
令孤冲心下喜悦无限:“莫大师伯果然没死,他今日来奏此曲,是贺我和盈盈的新婚。”琴声渐渐远去,到后来曲未终而琴声已不可闻。
令狐冲大喜之日,他不做正面道贺,却以隔墙之音,清清戚戚的《凤求凰》之曲,道尽其意,其人正如他的潇湘夜雨之名,飘渺不可琢磨。令人在瞠目之余不禁捧腹不止。其人滑稽若此!虚笔道出,令人回味不尽。其真人如何呢?且看:
令狐冲见莫大先生形貌落拓,衣饰寒酸,哪里像是一位威震江湖的一派掌门?偶尔眼光一扫,锋锐如刀,但这霸悍之色一露即隐,又成为一个久困风尘的潦倒汉子
寥寥数语,人物形貌性格便跃然纸上。其人正面叙写不多,却极精彩,展示武功之际更现人物性格,诚为妙笔。且看搏杀嵩山派费彬之节得出场:
忽然间耳中传入几下幽幽的胡琴声,琴声凄凉,似是叹息,又似哭泣,跟着琴声颤抖,发出瑟瑟瑟断续之音,如是一滴滴小雨落上树叶。令狐冲大为诧异,睁开眼来。
费彬心头一震:“潇湘夜雨莫大先生到了。”但听胡琴声越来越凄苦,莫大先生却始终不从树后出来。费彬叫道:“莫大先生,怎地不现身相见?”
琴声突然止歇,松树后一个瘦瘦的人影走了出来。令狐冲久闻“潇湘夜雨”莫大先生之名,但从未见过他面,这时月光之下,只见他骨瘦如柴,双肩拱起,真如一个时时刻刻便会倒毙的痨病鬼,没想到大名满江湖的衡山派掌门,竟是这样一个形容猥琐之人。
这个音乐配合他这个人物形象的出场实在是再妙不过了。而其师弟的评述更丰满了这个人物的性格:
曲洋叹道:”刘贤弟,你曾说你师兄弟不和,没想到他在你临危之际,出手相救。”刘正风道:“我师哥行为古怪,教人好生难料。我和他不睦,决不是为了甚么贫富之见,只是说甚么也性子不投。”曲洋摇了摇头,说道:“他剑法如此之精,但所奏胡琴一味凄苦,引人下泪,未免太也俗气,脱不了市井的味儿。”刘正风道:”是啊,师哥奏琴往而不复,曲调又是尽量往哀伤的路上走。好诗好词讲究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好曲子何尝不是如此?我一听到他的胡琴,就想避而远之。”
刘正风、曲洋临死之际的谈话,令人在苍凉之余不禁莞尔。师兄弟不合,原是对乐的追求志趣迥异的必然。若再细细品之,却更合二人为乐而生、为乐而亡的性格。
乐之为文,诚令人倾心也!
三、 音战杀伐之威:
若论文章性格,《笑傲江湖》的文笔当如西岳华山,奇气郁然,峻峭高踞。若论雄浑如潮,中正如乐者,非《射雕英雄传》莫属了。不妨仍以乐来品赏其间妙韵:
欧阳锋道:“兄弟功夫不到之处。要请药兄容让三分。”盘膝坐在一块大石之上,闭目运气片刻,右手五指挥动,铿铿锵锵的弹了起来。
秦筝本就声调酸楚激越,他这西域铁筝声音更是凄厉。
铿铿锵锵四字便先点出铁筝的格调大体,且再听之:
只听得筝声渐急,到后来犹如金鼓齐鸣、万马奔腾一般,蓦地里柔韵细细,一缕箫声幽幽的混入了筝音之中,郭靖只感心中一荡,脸上发热,忙又镇慑心神。铁筝声音虽响,始终掩没不了箫声,双声杂作,音调怪异之极。
铁筝犹似巫峡猿啼、子夜鬼哭,玉箫恰如昆岗凤鸣,深闺私语。一个极尽惨厉凄切,一个却是柔媚宛转。此高彼低,彼进此退,互不相下。
双雄相较,见之于音。音战杀伐之势,较之滥杀海砍之文,高下判若云泥。
这时郭靖只听欧阳锋初时以雷霆万钧之势要将黄药师压倒。箫声东闪西避,但只要筝声中有些微间隙,便立时透了出来。过了一阵,筝音渐缓,箫声却愈吹愈是回肠荡气。郭靖忽地想到周伯通教他背诵的“空明拳”拳诀中的两句:“刚不可久,柔不可守。”心想:“筝声必能反击。”果然甫当玉箫吹到清羽之音,猛然间铮铮之声大作,铁筝重振声威。
于乐理中证武功之旨要,非在文辞之高妙,实在这“似与不似”之间。读者怕难有几个武功高手,便是有,也断不至考证于此。然其文辞能悠然会心者,正是这“似与不似”的妙处。
只听得双方所奏乐声愈来愈急,已到了短兵相接、白刃肉搏的关头,再斗片刻,必将分出高下,正自替黄药师耽心,突然间远处海上隐隐传来一阵长啸之声。
于此引出三方的争斗,高潮迭起:
这时发啸之人已近在身旁树林之中,啸声忽高忽低,时而如龙吟狮吼,时而如狼嗥泉鸣,或若长风振林,或若微雨湿花,极尽千变万化之致。箫声清亮,筝声凄厉,却也各呈妙音,丝毫不落下风。三般声音纠缠在一起,斗得难解难分。
此一段读之,每每令人击节。金先生用辞可谓深得古文之妙旨,而能写得跌宕澎湃,汹涌起伏,非古人之所及。
乐之入文,或证之人心,或证之武功,或体现文采风流,俱能传一时之妙。为文如此,为乐若此,读之怡然心醉。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8-29 14:38:15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