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码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     

槐花公社123

搜索
查看: 2999|回复: 2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对仗宽严问题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5-7-23 05:52:3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对仗宽严问题

这问题的提出本不科学,还是要归结到那句老话——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不同,很难或根本不能用量化标准进行界定的。每个联手都会有自己的宽严标准,在这一前提下我说说个人的看法。

一、诗联和对联在对仗上有本质区别,好的中二联往往因对仗过宽而不能成其为好的对联作品。这点可以量化确定,因为它不是基于谁的观点,而是对联的本质确定的——对联是唯一以“对”为特点的文体,在对仗上的要求自然严格于其它任何文体。因此,探讨对联的工拙或宽严,千万不能以诗联为参照。

二、同类对仗为工,这是大前提。

三、王力先生“在同一种类相为对仗者,叫做工对;否则可以叫做宽对”的说法不能视为一种见解或结论,而应视为行文过于随意而导致的无意识偏颇。任何初学者都会知道“天”对“地”这样的天文类地理类互对是标准的的名对(正对、工对),“花”对“鸟”这样的植物类动物类互对也是如此。

四、我看过的名人联话很少,不知道之前是否有人提到过,但下面这句话是绝对的真理——对仗工拙不仅从小类分析,也必须从对仗字词是否组成成语俗语或约定俗成的分类方法来考虑,如果是,则可判定为工,而不必考虑它们是否跨类。举个例子说,“天地人”为三才,所以任何两字相对都是绝对工整的;“花鸟虫鱼”、“风花雪月”一为不同的分类方法,一为成语,任何两字的对仗也是绝对工整的,其工整程度甚至往往超过同类字词的对仗。(在无情对中这一方法得到更充分的运用。)

五、续上继续举例解释。我们现在采用的分类法根据的是事物的自然特性,这当然不会是唯一的分法。比如生物界可以分为动物界、植物界和微生物界(从前的分类法,现在的趋势是分非五界,我只是打比方而已),但也可以分为自养生物和异养生物。各种分类方法没有对错之别,也没有高下之分,只有常用和不常用之别,因为他们都准确地把握了事物之间某一侧面的区别。

六、按我个人的宽严尺度,天文、地理和时令,动物和植物,音乐和器用,人伦、部分武备、部分九流和部分政事,书化、器用和服饰等等,这些跨类对仗可以视为工;如果宫室对器用、器用对饮食等等,这些则要视为宽对了;而假如是熟人用了人伦对器用、人体对动植物、器用九流对天文地理等等,我会开玩笑说他对得比喇叭裤或中世纪筒裙还宽。

七、第六点所说仍然不可能是绝对的,因为还需要考虑其它地方的对仗。如果全联除一处很宽外,其它地方均非常工整,我可能再从语意高下程度来区分其对仗宽严;如果全联是几处略宽,我则可能会按累计效果判其为宽对。——这就是不确定性。文学作品需要统观全局,而不是只根据个别字眼来进行判断。

八、最后必须明确的是,不够工整绝对不等于不能这样对,甚至不等于对得不好。当为求属对工整而可能损失更佳意境时,宽对是必须的选择。对仗上的损失,可以用更高妙的意境和内涵来弥补。——当然,这句话不应成为联手们回避严格炼字炼句的依据,因为对于绝大多数人的绝大多数作品而言,对仗远未达到可以为求意而放宽的地步。看大多数名人的作品和相当多的比赛结果,都可以发现这一论断的正确性。

这帖子实在写得太好了,请原谅,我要擅自转帖了:)


[此贴子已经被槐花飘香于2006-1-1 11:12:50编辑过]

2#
 楼主| 发表于 2005-7-25 20:06:29 | 只看该作者
水若兮 MM近来在各论坛出没频繁啊~随便转啦,关键是多几个人看。
3#
 楼主| 发表于 2005-7-25 20:26:13 | 只看该作者
应该说所举全部不确。

双飞两虹影
万古一牛心

——以为有什么我不懂的典故或困把“牛衣”打错了,一搜索才知道“牛心”就是那块破石头形状像牛心而已。(不明白为什么不叫猪心石:)此联宽无可宽,劣无可劣,符合光第哥一向的联艺:)

不陟高寒处
安知天地宽

到此日方辨妍媸更向鸿蒙开面目
过这关才算儿女还从祖父种根苗

——这两联是自对嘛。

莫认化城为宝所
更翻贝叶证菩提

——是宽对。我的文章里说了,工宽之别并非好坏之别。但这联已宽到不类对联了,更无余味可供咀嚼,倒正好是劣联。

北斗七星三四点
南山万寿十千年

——是一副好的宽对:)

百金囊尽扬州死
万里魂归蜀道难

——好联。囊是服饰部,魂我弄不懂,但习惯上是按人体部来对的。
4#
发表于 2005-7-25 21:03:32 | 只看该作者
我找联困难点,叫我找诗词还好过这个,我的意思是在特定的环境下,会出现而且可以出现文中所列过宽的
5#
 楼主| 发表于 2005-7-25 21:28:10 | 只看该作者
嗯啦,我也并不反对宽对可以出名篇啊。这篇文章谈的不是如何写好对联,而是针对许多人宽严尺度的误区而写的。
6#
发表于 2005-7-25 21:29:15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大肠世家在2005-7-25 21:28:10的发言:
嗯啦,我也并不反对宽对可以出名篇啊。这篇文章谈的不是如何写好对联,而是针对许多人宽严尺度的误区而写的。
根本上同意:)
7#
发表于 2005-7-23 07:15:47 | 只看该作者
确实不错,还是国粹认证版的,我进不去
8#
发表于 2005-7-23 10:15:43 | 只看该作者
好好学习一下!
9#
发表于 2005-7-23 16:19:43 | 只看该作者
大肠鼓捣了一晚上,到处论坛发这篇帖子,估计又喝高了,一看见好帖子就亢奋得睡不着,想大家一起分享.好肠啊,无限感动中~~~~~~~~~~~~~~~~~~~```
10#
发表于 2005-7-23 18:32:04 | 只看该作者
西西,俺正要找这个哩,收藏先~~~:)

楼上的,所谓“好肠”,是不是指的可以红烧,可以白煮,也可以灌?
11#
发表于 2005-7-23 18:36:25 | 只看该作者
对联辨正法

宽或严、工不不看挂在什么地方
12#
发表于 2005-7-23 21:01:14 | 只看该作者
按我个人的宽严尺度,天文、地理和时令,动物和植物,音乐和器用,人伦、部分武备、部分九流和部分政事,书化、器用和服饰等等,这些跨类对仗可以视为工;如果宫室对器用、器用对饮食等等,这些则要视为宽对了;而假如是熟人用了人伦对器用、人体对动植物、器用九流对天文地理等等,我会开玩笑说他对得比喇叭裤或中世纪筒裙还宽。

---------------------------------

人伦对器用未必不工,人体对动物有时正好妙着,九流对天文地理也是正常的,既然跨类,则名词对名词、动对动,基本上为工。词之构成与词之整体如果以此为分,则整体为要,构成为辅,而多数人以构成为要,整体为副,失整体原意之本。


13#
 楼主| 发表于 2005-7-24 03:57:57 | 只看该作者
我喝到第七瓶了,本来没醉意,可是困困硬把我逼疯拉。SPEAK  FRANCH!

人伦对器用未必不工,人体对动物有时正好妙着,九流对天文地理也是正常的——这个请困举个例子。
14#
发表于 2005-7-24 12:13:35 | 只看该作者
双飞两虹影
万古一牛心
   ——刘光第题四川峨眉清音阁牛心亭

不陟高寒处
安知天地宽
   四川峨眉山金顶——明·梁应龙

莫认化城为宝所
更翻贝叶证菩提
   四川峨眉山洗象池——清·诸辅臣——当代  

嘿嘿,都忘了个特殊:)如果这个范围在特定体系内,化城--地理,贝叶--一种书。。佛教内

北斗七星三四点
南山万寿十千年
   四川峨眉山洪椿坪——近·赵熙

寿。怎么说也和星隔太多类吧,嘿嘿

            到此日方辨妍媸更向鸿蒙开面目
            过这关才算儿女还从祖父种根苗
            * 痘神庙联-----------------------------

            百金囊尽扬州死
            万里魂归蜀道难
            * 吴山尊挽四川李墨庄太史(鼎元)联
这个囊和魂不知道是啥类

其他的还没找书,有空再寻找:)在某些场合下用是很正常的。。
15#
发表于 2005-7-24 12:15:17 | 只看该作者
。。有一二个举得不确了
16#
发表于 2005-7-24 19:16:00 | 只看该作者
虹好象是虫字旁??对牛那个一下也没什么哈!虹虬不知道是虾米……
高寒、天地是不是自对??
皮囊对灵魂没虾米不对??
呵呵!
至于什么开辟鸿蒙,谁为情种什么的,也有点追根溯源的味道!
乱说一下,宽对严对的俺都不懂!!
17#
发表于 2005-7-24 20:18:14 | 只看该作者
囊这是钱囊,不是皮。
18#
发表于 2005-7-25 09:53:48 | 只看该作者
这好东西我先弄我新家去贴贴好不?改天请大肠喝酒!
19#
发表于 2005-7-28 00:32:19 | 只看该作者
需要扎实的基础为后盾
顶一下
20#
发表于 2006-3-5 16:04:59 | 只看该作者
继续顶上,同时检查自己
21#
发表于 2006-11-6 14:23:57 | 只看该作者
继续顶上来大家自律下
22#
发表于 2006-11-6 14:49:31 | 只看该作者
来一回头,读一回头,醉。
23#
 楼主| 发表于 2006-11-10 07:18:39 | 只看该作者
来一回头,读一回头,醉。
听几段话,懂几段话,强。
24#
发表于 2006-11-10 07:34:10 | 只看该作者
搬凳学习
25#
发表于 2006-11-11 03:27:59 | 只看该作者
百金囊尽扬州死
万里魂归蜀道难
吴山尊挽四川李墨庄太史(鼎元)联
这个囊和魂不知道是啥类

_这个,是挽李调元的,不是李鼎元.
26#
发表于 2006-11-11 13:32:07 | 只看该作者
是李鼎元.

李鼎元,字味堂,亦字和叔,号墨庄,四川绵州人.乾隆戊戌进士,改庶吉士,官兵部主事.有《师竹斋集》.

李调元,字雨村,四川绵州人.乾隆癸未进士,历官直隶通永兵备道.有《童山诗集》。

不知道怎么传的,在网络上很多资料里,居然成了李调元.

李鼎元其实是李调元堂弟.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1-11 13:34:00编辑过]

Archiver|槐花公社 ( 备案许可证号:苏ICP备11031522号 )

GMT+8, 2025-2-24 19:22 , Processed in 0.057577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22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