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复旦新闻文化网
作者:葛乃福
---------------------------------------------------------------------------
苏步青不仅在数学界成绩卓著,而且在诗词领域也颇有造诣。苏老的诗词首先是抒发对祖国、人民和生活的热爱,其次是叙述自己的抱负和对教育事业的执着。诗词与对联往往是融为一体的,关于苏老的诗词已有文章作了介绍,我这里主要谈的是苏老在对联方面的逸事。
1984年春节,在复旦大学机关迎春茶话会上,苏步青教授吟咏了他应《人民日报》之约作的对联:“春满九州,大庆欣逢卅五载;人迎四化,小康定看二千年”。这副对联对仗工整,时代气息浓,与会者对此报以热烈的掌声。
接着,苏老介绍了解放初的一件往事。那是在由陈望道校长主持的春节团拜会上,不知谁提出了作春联助兴。苏老即席出了上联:“陈望道卢于道头头是道”,这上联熔人名和成语于一炉,别具—格。当时,有人在对的下联中提及曹亨闻、张孟闻两位教授:“曹亨闻张孟闻默默无闻。”
当我去拜访苏老时,提出要将此则对联故事写成短文见报。苏老说,见报可以,但要将对联修改一下,并嘱我第二天听回音。
第二天一早,我就去苏老家。苏老对我说,这对联要修改,不改会引起误解的。他建议在上联“头头是道”前加“真正”,在下联“默默无闻”前加“岂能”两字。我对苏老考虑的缜密和思路的敏捷十分敬佩。
苏老平时工作忙,社会活动多,虽然业余酷爱写诗,但往往时间很少。这一矛盾他是怎样解决的呢?他采取的做法是化整为零,有空就见缝插针地写它两句。以七律来说,常把每两句作为对联来写。整首七律诗分为四联: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写出其中两句就是写出了一联,然后再根据主题的需要加以“组装”。他的诗差不多都是这样写成的。从13岁起,苏老几乎每年总要作诗若干首,这样久而久之,就养成了经常吟诗作对的习惯。他的那些脍炙人口的诗句,常可作对联来欣赏,例如“伟党扶持千木茂,慈怀灌注万花稠”(《中国福利会少年宫成立三十周年志庆》),“移山倒海诚无分,添瓦加砖尚可期”(赠施平同志》),“树人犹抱百年志,报国长怀四化情”(《出席学科评议会感赋》),“节近春分香渐褪,望穿树杪雪仍堆”(邓尉探梅所见》)。对偶有严对与宽对之分,苏老给一个中学生的题词“为学应须毕生力,攀高贵在少年时”是宽对,亦可以作为对联来读。
苏步青说,搞数学的人不能整天在数学里打圈转,我喜欢在休息的时候读点诗词,借此调节大脑的作用,像听一段轻音乐一样快活。他一生作诗500余首,并出版了《原上草集》和《苏步青诗钞》两本诗集,其中可以看到许多精妙的对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