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码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     

槐花公社123

搜索
查看: 372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 小金山前的对联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5-9 09:26:0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源:扬州晚报网
作者:华干林
==========================================

  小金山是瘦西湖中的一个岛屿,乾隆年间由扬州盐商程士铨建成私人花园,他挖土推山、围山造屋,遂成湖上景观。后人增其旧制,辅设亭台楼阁,其构思之精巧,营造之精致,堪称中国古典园林典范之作,其间配置的一些楹联也极为雅致精炼。如“一水回还杨柳外,画船来往藕花天”(琴室);“借取西湖一角,堪夸其瘦;移来金山半点,何惜乎小”(关帝庙东边房);“青山载酒呼棋局,紫褥传盅近笛林”(棋室);“月来满地水,云起一天山”(月观)。
  关帝庙庭前一副对联,很多人不解其意,联曰:
  弹指皆空,玉局可曾留带去;
  如拳不大,金山也肯过江来。
  这副楹联为清代同治、光绪两朝帝师翁同和所撰,对仗工整,意蕴飘逸,堪称小金山的画龙点睛之笔。
  这副楹联之所以难以读懂,是因为联中使用了几个典故,要读懂它,先要知晓这些典故。
  典故之一:“弹指皆空”。佛禅用语,意为人世间一切枉然,万事皆空。苏轼曾在凭吊欧阳修的《西江月》中写道:“三过平山堂下,半生弹指声中。十年不见老仙翁,壁上龙蛇飞动。 欲吊文章太守,别来几度春风。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皆梦。”翁状元在撰写这副对联时,想必深谙东坡居士的参禅之道。
  典故之二:“玉局”。苏轼有许多名号,如苏子瞻、苏东坡、苏学士、东坡居士、苏黄州等,但有一个名号却鲜为人知──苏玉局。苏轼是四川眉山人,宋代成都有一著名道观设在成都市北的玉局化,故又称玉局观。苏轼晚年曾在玉局观担任过职务,后人遂常以“苏玉局”称苏轼。
  典故之三:“留带”。指的是苏轼与佛印裙带互赠的故事。佛印,北宋名僧,是苏轼的好友。某日,苏轼见佛印于寺中,佛印说:啊呀,阁下驾到,可惜我这里连坐的地方都没有啊。苏轼戏言:暂借和尚四大用作禅床。佛印曰:僧有一问,答得来即坐,道不得则将你腰间玉带归我。轼欣然同意。佛印即道:四大本空,五蕴非有,阁下欲于何处坐?苏不能答,遂解玉带予佛印,佛印即以衲衣回赠。这便是禅宗公案中流传甚广的裙带互赠的故事。翁同和的这副上联就是引用上述轶事,只是他对苏轼留带之说尚存疑义,故有“玉局可曾留带去”之问。
  典故之四:“如拳不大”。典出“拳石”。拳石,指园林中用来堆砌假山的石头,也泛指园林中的假山。白居易诗云:“拳石苍苔意,尺波烟杳渺。”当年小金山主人程士铨将瘦西湖中的清淤之土,堆积成一座小山,翁同和之“如拳不大”,当指此山。
  典故之五:“金山也肯过江来”。清代,特别是康乾时代的扬州,由于漕运通畅,帝王巡幸,呈现出了开埠以来的第三次辉煌。富可敌国的扬州盐商,生活奢靡,挥霍无度。他们建园林、养戏班、蓄艺妓、作迎逢,种种作态,引起了当时许多人的妒嫉、不满。当时曾有人作诗讥讽道:“青山也厌扬州俗,多少峰峦不过江。”这首诗对扬州的偏见是显而易见的。而翁同和妙笔生花,一句“金山也肯过江来”,给那句“青山也厌扬州俗”以有力反驳。

Archiver|槐花公社 ( 备案许可证号:苏ICP备11031522号 )

GMT+8, 2024-11-23 23:55 , Processed in 0.035086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22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