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码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     

槐花公社123

搜索
查看: 4061|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 救救对联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8-5 12:15:2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源:清远日报2013.08.04
作者:于沙
===================================================

  对联是用对仗(又叫对偶)的修辞手法写成的。上半,叫上联,又叫出边;下半,叫下联,又叫对边。对仗的规律,就是把词性相同、平仄相反、语意相关、字数相等的两个句子(或词组),排列成上下两半。要求用字不重复(叠字除外),组合不生硬,以意巧、语雅、流畅、天成为妙。字字合律的,叫工对;个别字、词、韵不对应但语意对应的,叫宽对。对联的平仄,要求上联平起仄落,下联仄起平落。切不可上联最末用平声字,而下联最末用仄声字。
  对仗,作为修辞手法,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尚书·舜曲》中的“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无傲”和《诗经》中的“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就是最早的对仗句。
  到唐宋时代,诗词作家们十分看好对联的价值和功能,明确规定:凡八行的律诗,无论七言的还是五言的,内中的三、四行与五、六行,必须是两副对联。如李白的“三更有梦书当枕,千里怀人月在峰”“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如杜甫的“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做伴好还乡”“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如王维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如林逋的“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如欧阳修的“残雪压枝犹有桔,冻雷惊笋欲抽芽”;如陆游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有的绝句,四行,就是两副对联。如王之涣的“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和杜甫的“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就分别是由两副对联组成的。可见他们看到了对联的艺术魅力,故喜欢引对联入诗。
  宋词的某些词牌的某些部分,也要求是对联。如刘长卿《谪仙怨》中的“鸟向平芜远近,人随流水东西”;如晏几道的《鹧鸪天》中的“舞低杨柳楼心月,歌罢桃花扇底风”;如秦观《八六子》中的“月夜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都是精美的对联。
  对联,是中国独有的(外国没有)、特殊的(两句即成篇)一种文学形式。自明代以来,广泛运用于各种领域,凡楹(厅前的柱子)之上,几乎都贴着对联(故对联又称楹联)。因直接面向生活、面向群众、对联的影响与日俱增,也由此产生了许多精品和妙品。
  有的对联,特别令我珍爱,如孙尚香悼刘备的挽联(当时她在吴国):“思亲泪落吴江冷,望帝魂消蜀道难”,清代郑板桥的论文联:“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鲁迅诗中的“梦里依稀慈母泪,城头变幻大王旗”和“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等等。邓拓,被“四人帮”以“莫须有”的罪名,害死于“文字狱”中。在追悼邓拓的大会上,赫然挂出一副对联———“千古伤心三字狱,万民切齿四人帮”,寥寥14个字,道出了人民的心声。对联的文字张力何等出奇!
  可惜的是,时当新世纪,历史前进了;然而,作为文学之精华的对联艺术却倒退了!
  请看一看、查一查、比一比,今天还有几个人能创作出可与前人媲美的对联佳品呢?现实是:每逢春节,虽有大量红纸烫金的对联充斥市场,贴满商店大门、农家小院,但多是立意不高、用语低俗的东西。其中,不少连对仗规律也不符。我所在单位对街一家的大门两边,贴着一副春联,内容是: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努力构建和谐街道此“联”至今还一角不缺,一字无损地“亮”在众人眼前!这是对联吗?除了字数相等、两处平仄相对外,压根儿与对联无缘。这还不甚可怕,可怕的是:多少人来往、进出于此间,竟无一人提出异见?难怪,有时电视屏幕上亮出一张红纸,上面并排写着两句话,主持人口口声声说这是一副了不起的对联。其实,除了两边字数等,离对联的本质特征,相距十万八千里!徒有对联之名而无对联之实的现状,怎不叫人心惊?
  更有甚者:湖南凤凰县的旅游业火起来了,邀请一名大名人就此作副对联,使之更火。大名人作的对联如下:水秀山清风景好;红男绿女拿钱来
  这是对联吗?除了上下两边字数相等,简直与对联挨不上边!既然与对联挨不上边,信誉颇佳的杂志《读者》,为什么于2006年2月号第57面上,爆出了这则消息,并堂而皇之把那14个字当对联刊出?简直乱套了啊!是这家杂志的编辑不知对联为何物?还是那位大名人把两句玩笑话当了对联呢?
  对联艺术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快来救救吧!
2#
 楼主| 发表于 2013-8-5 12:25:32 | 只看该作者
    作者的呼吁值得肯定,传统文化的衰落表现在很多地方,仅仅就对联来说,普通大众对于对联的错误解读,以及某些所谓名人的对联墨宝,确实让对联文化更容易受到摧残。

    不过作者的观点还是有一些缺漏,比如关于律诗的例子,律诗的颔联颈联是律诗的对仗规范,沿袭古人的骈文格式演化,不能直接称呼为对联。相反是对联在某些方面,借鉴律诗的说法,更合理一些。从对联的发展史来看,时间上也是成熟在律诗之后的。
    至于孙尚香那联,纯粹就是后人杜撰,三国时候压根就没有对联这种文体存在。作者在这些地方欠严谨考证,会影响整篇文章的说服力的。
    顺便说点题外话,网络上流传很多苏小妹等等的对联故事,其实大多也是后人编排的,通过大量以谬传谬的复制转帖等等方式,居然被很多资料类对联书籍引用,这也是对联文化的失败表现之一。
3#
发表于 2013-8-29 22:12:21 | 只看该作者
读过做记号,措施言之有理。

Archiver|槐花公社 ( 备案许可证号:苏ICP备11031522号 )

GMT+8, 2024-11-24 00:31 , Processed in 0.038695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22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