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码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     

槐花公社123

搜索
查看: 477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 谈古话今说楹联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12-31 00:59:2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减肥不要紧 于 2016-12-31 01:01 编辑

来源:光明日报2014.04.14
===========================================

  主讲人:姜玉峰  时间:2014年3月  地点:云南省玉溪市通海县“秀麓光明讲堂”
  主持人杨千成(通海一中原校长、著名文化学者,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前不久,由光明日报社,中共通海县委、通海县人民政府,玉溪日报社共同主办的“秀麓光明讲堂”正式在秀山脚下古乐传习馆开讲。讲堂通过邀请国内知名专家、学者到通海举办讲座,以期推动文化繁荣发展。云南省通海县被誉为“中国楹联文化县”,“中华诗词之乡”。通海是通江达海的边城,经千百年来中原文化、江南文化、巴蜀文化的交流影响,使通海成为一个颇具文化底蕴的小城。云南四大名山之一的秀山就是通海传统文化的一个缩影,人们誉之为“山林诗苑”和“匾山联海”。秀山之特色之一就是山不在高而匾联丛聚,所谓“无楹不联、无壁不诗、无额不匾”。“滇人善联”,全国著名的三楼一祠——黄鹤楼、岳阳楼、大观楼、武侯祠中最受喜爱的名联,都是云南人撰写。围绕楹联文化的特点和品鉴,我们特别邀请姜玉峰以《谈古话今说楹联》为题开讲。


  楹联,俗称对联、对子、楹帖等,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是与诗词曲一脉相承的独立文体,是我国弥足珍贵的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它具有鲜明的文学性、群众性、时代性、实用性和鉴赏性,为中国各族人民喜闻乐见。从其形成到现在,一直具有旺盛的生命力,能适应不同时代的社会需求,成为一种无可替代的应用文体。只可惜一段时间一度势微。在举国开拓创新的大势下,相信通过努力,楹联文化的复兴指日可待。


从总书记、总理用联说起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和李克强总理多次利用楹联教育干部,祝福民众。这种把楹联文化成功运用于政治生活的做法,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特别是楹联工作者。
  2013年11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菏泽市视察时,给市、县委书记们念了这样一副联:
  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以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
  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道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
  这是镌刻在河南内乡县衙博物馆三省堂的楹联,由康熙十九年(1681)知县高以永所撰。联中表述了作者对“百姓”与“一官”的理解和态度。总书记古为今用,赋予了楹联以科学的理念和时代的精神,以此教育党的干部正确处理自身与群众的关系,勤政廉政,为人民服务,造福一方。这是党的路线教育的目的所在。
  今年1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人民大会堂向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负责人、无党派人士代表会议上读春联拜年祝福:
  (一)骏马追风扬气魄;
  寒梅傲雪见精神。
  (二)昂首扬鬃,骏马舞东风,追求梦想;
  斗寒傲雪,红梅开大地,实现复兴。
  这两副联是广东省梅州市征集春联的得奖作品,公示在《人民日报》上。这两幅作品以骏马比喻进入新的一年——农历马年,以红梅渲染喜庆,以傲雪寓改革需要的精神,从百姓的层面,表达了追求强国梦想,实现民族复兴的愿望。习总书记选读这样两副对联。十分契合会议的主旨和氛围,从一个侧面宣传了党的十八大精神。
  十二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期间,李克强总理参加山西省代表团议政会议,会上吟诵了晋祠的一副楹联: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同人共乐千秋节;
  乐不可无,乐不可极,乐事还同万众心。
  这是晋祠同乐亭联,作者是晋祠清末举人刘大鹏,号卧虎山人。此联是嵌名联,把同乐二字用顺嵌、逆嵌、直嵌等手法多次嵌入联中,引人入胜。联作首句“同声相应,同气相求”集自《易·乾·文言》,泛指意见相同而互相响应,愿望一致而互相帮助。古代以农历八月初五为千秋节,同时千秋节也是词牌名。寥寥几个字,通过艺术加工,把同舟共济,同心同乐的意念表达出来。而“乐事还同万众心”表达了与民同乐的情操。与代表们共同欣赏家乡文化,其教育效果不言而喻。
  中央领导重视楹联文化,在楹联界引起了极大的震动,释放出无穷的正能量。联坛、媒体争相传达。通过学习,从中可以得到很多启示。
  首先,中央领导在不同场合的用联,发挥了引领作用。给全国人民带了好头。这是不成文的发动,是对楹联文化最有力的褒扬,是引领弘扬楹联文化的号角。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长鞭指处,万马奔腾的局面还会远吗?
  其次,中央领导在不同场合用联,起到了极大的鼓励作用。两位春联作者闻讯后欣喜若狂、更加坚定信念自不待说,单就近期媒体的青睐、地方党政部门的空前重视楹联文化就足以说明问题。
  再次,中央领导在不同场合用联起到了拨乱反正的作用,为楹联文化正了名。“文革”中好的楹联书籍、好的楹联作品大都被付之一炬。所用之联很多摘自当红者的语录,或凑两句自鸣得意但不成体统的话来滥竽充数。春联也渐由商贩在印刷厂印刷的吉祥话(大都不成联)代替,基本上谈不上传统的节日文化。社会上很多人以为楹联是诗歌的附属,甚至认为楹联不登文学大雅之堂。社会上对于楹联的模糊认识阻碍了楹联文化的发展,应当得到澄清。


全面认识楹联文化

  楹联是由两行简练文字组成,能独立表达完整意思,与书法艺术相得益彰的律文体。这是我国独有的民族文化瑰宝。楹联与中医,京剧,中国画,传统诗词一样,是国粹。

  (一)楹联文化源远流长
  中国楹联产自何年代,学界历来有争议。通常认为,楹联始于五代,清代楹联大家梁章钜也持此说。文载,蜀末归宋之前一年岁除日,孟旭令学士辛寅逊题桃符版,以其词非工,自命笔云:
  新年纳余庆;
  嘉节号长春。
  梁章钜的老师纪文达认为,楹帖始于桃符,蜀孟旭“余庆”“长春”一说最古。
  随着资料的增多,人们对于楹联起源的时间不断前移。谭嗣同书中,刘孝绰(481-539)罢官自题门联“闭门罢吊庆;高卧谢公卿”应比孟旭联早得多。
  中国楹联学会2010年松江会议,专题研究对联探源。会议主流认为对联产生于晋代,以陆云与荀隐的口头联为代表:
  日下荀鸣鹤;
  云间陆士龙。
  而《后汉书》孔融(153-208)写有堂联:
  座上客常满;
  樽中酒不空。
  这又比陆云(262-303)起源说提前了近百年。
  不管如何,楹联起源很早,经不断完善成熟,至明清形成高潮,这是毫无异议的。


  (二)楹联文化具有根深蒂固的群众基础
  楹联文化在国人中具有牢不可破的群众基础。一个人可能未看过中医,可能未看过京剧,可能未欣赏过中国画,而几乎家家户户,人人都与楹联亲密接触过。以春联为例,早在宋朝我国已普及了桃符(春联前身)。以王安石元日诗为证: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可见,桃符在北宋时期就已经深入到千家万户了。
  朱元璋在南京建立明朝,除夕传旨,公卿士庶家门上要添加春联一副。其微服视察,还为外出未归的苗姓阉猪者亲题:
  双手劈开生死路;
  一刀割断是非根。
  应该说,朱元璋是现代纸质春联的发起者和推动者,起到过里程碑的作用。同时他扩大了应用范围。如题赠徐达联:
  始余起兵于濠上,先崇捧日之心;
  逮兹定鼎于江南,遂作擎天之柱。
  康熙、乾隆帝都是作联高手,除了故宫琳琅满目的对联大多出自他俩之手外,神州名山佳地,无不留下他俩的联迹。
  由此看,楹联或出自皇廷,或出自草野;或出自名人达士,或出自平民百姓。雅俗共赏,何陋之有。


  (三)楹联是民族文化精华的集成
  楹联的形成与发展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他的自身特点如对仗工整,平仄协调,韵律合拍等,处处融合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
  楹联作品中,涵盖了古今中文语法和技巧。在逻辑关系方面,其并列、转折、递进、因果、选择、假设等等无所不包。在组句技巧方面,串组、换位、重复、连珠、拆词、回文、顶针、歧义等无所不有。在修辞手法方面,比喻、借代、双关、衬托、隐含、假称等等皆可为用。析字手法更是楹联的强项,拆字、隐字、嵌字、同旁、同韵、同声、叠字等琳琅满目。光嵌字又能分鹤顶、燕颔、鹿颈、蜂腰、鹤膝、凫颈、雁足、魁斗、蝉联、云泥、鼎峙、碎锦、晦明等格。
  唐诗为楹联的发展提供了无穷的养分。说楹联脱胎于唐诗也不为过。如同与时俱进产生的宋词和元曲一样,楹联与唐诗有着割不断的血缘关系。楹联中处处可以看到唐诗的影子。但楹联不是唐诗。它比对仗有着严格要求的唐诗更灵活,更能融合新时代语言特征,更适合从不同角度表达情意。
  古人用整、俪、叶、韵、谐、度来归纳近体诗的特征。就这些特征而言。整(即每句的字数相等)是诗联共有的。但诗句是固定的,以五七言为主。而联是自由的,因需而定,或短或长,灵活多样。几个字可以,百余字甚至逾千字也允许。俪(即对偶)是楹联的整体要求。而律诗只规定中间两联用。叶(相粘)因联只有两句,故不存在。同样楹联也不存在韵的问题。谐是具有共性的。平仄、音节都要求和谐适宜。只是楹联音节较诗丰富多彩,这就使得象“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儒卧陈蕃之榻”等诗中不能用的句式,在楹联中可随意发挥。度、律诗要求句数,字数固定,而联则只限句数,不限字数。
  应该说明的是,律诗中的对仗句是诗中部件,是全诗的组成部分。不一定要求表达完整的意思。因此诗中的对句不一定能成为完全意义的楹联。诸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三顾频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等,孤立摘出来单用是费解的。这与楹联能独立表述完整的意思是有区别的。


  (四)楹联广泛渗透社会生活领域
  楹联不仅内容具有艺术性,形态也引人入胜。不同的场合,不同的用项,就有不同的楹联。通常大家所见到的春联只是一种。社会生活中,人们处处可与楹联相伴。
  名胜联为胜景增添文化的色彩。泰山等名山大川,从进大门到极顶,楹联盈目。当人们欣赏楹联的同时,往往受其内涵的熏染。如南天门上那副“门辟九霄,仰步三天胜迹;阶崇万级,俯临千障奇观”联会把你引进路险天高的仙境,使你回味无穷。进入岳坟,遍布的楹联会引导游客更加审视朝廷的腐败和英雄的伟岸。送给老者的寿联,祝贺婚姻的喜联等为人生大事烘托了气氛。而灵堂中的挽联和送殡的挽幡寄托着对逝者的哀思。现在我们每到一处新辟的古建筑中,往往在逼真的仿古外形中感到缺些什么,显得没有韵味,很大程度上就是缺少了楹联作品的缘故。
  具有鲜明特色的是,楹联是有形的,是通过书法艺术展现出来的。这和诗词是有区别的。楹联的撰句,配上适当的书法,起到了珠联璧合的作用。古代一副完整的楹联作品,基本上是一人所为。自撰自书,或深沉,或飘逸,尽情挥发。元明清代流传下来的楹联珍品基本都是如此。
  曾几何时,这种情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联与书法从一统走向了分离。撰联的不能书写,书写的不会撰联,成了现今普遍现象。名家错字错联大量出现在名山大川、雅居胜地间。这是现今复兴楹联文化必须正视的问题。实际上,目前在一副楹联中出现了双层知识产权:撰联者和书写者。从而现代楹联“创新”出了新的署签:某某撰某某书。这在以往是罕见的。当今加强两者结合,追求书联合璧不容忽视。贻笑大方,谬误流传,良莠不齐的情况应当根治。


科学鉴别楹联优劣

  鉴别一副楹联的优劣,大体要从意、辞、情、艺诸方面综合分析。单从辞句、格律、书法等单方面观察是很难识别楹联的好坏的。

  (一)意
  意是一副楹联的主心骨。诗言志,词情长,楹联则意厚。对联最重要的是意联。背离这一条不可能成为好联。不管是名胜联、题赠联、喜庆联、哀挽联等,都是如此。如同样是风景,济南大明湖沧浪亭联:“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就意境宏大,寓意寓情。而:“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则说明不了什么。还有些两句文字,意思不相连贯,各说其事,实际也不能算作楹联。
  好的楹联意的容量是无穷的。这是同等字数的其他文体所不能比拟的。清末状元孙家鼐为朱元璋做过和尚的龙兴寺作过这样一副联:
  生于沛,学于泗,长于濠,凤郡昔钟天子气;
  始为僧,继为王,终为帝,龙兴今仰圣人容。
  云南省武定县狮子山,传说明第二代建文皇帝,被其叔朱棣夺位后曾在此做过和尚。寺里有这样一副联:
  僧为帝,帝亦为僧,数十载衣钵相传,正觉依然皇觉旧;
  叔负侄,侄不负叔,八千里芒鞋徒步,狮山更比燕山高。
  两副对联合起来看,活脱脱地叙述了明朝三代历史。朱元璋成长和艰辛创业,二代允炆皇帝的失落及朱棣夺位,都从联中展现出来。笔者曾用《两副楹联三代史》为题,在报纸上推介过这两副联。联意容量之大,于此可见一斑。


  (二)辞
  辞以达意,辞以载情。斟辞酌句是撰写楹联的基本功。中国楹联学会组织力量,总结了前人联作的经验,出台了联律通则,经过试行后正式发布。这是作联的规范要求,对社会文化活动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联律通则指出,联的基本规则是字句对等,词性对等,结构对应,节率对拍,平仄对立,形成意联。这个规则,作为现代人的文化水平,是不难做到的。问题是很多人不识此体,信手而为,难免出笑话。通则对传统对格也作了说明,划出了宽对和允许突破基本规则的几种情况。特别指出撰联的避忌的问题,诸如忌合掌、忌不规则的重字,忌仄收句的尾三仄,平收句的尾三平等。通则通俗易懂,意义重大。
  撰联要注意炼字,这和作诗是一致的。杜甫就是炼字的典范。他在诗中写道:“为人性癖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他的诗对仗别致,令人赞叹不已。像:“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中的“溅”与“惊”,“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潜”与“润”,令人叫绝。贾岛也是“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他的:“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用“推”还是“敲”?苦思不定,最后流传成作诗要推敲的佳话。
  斟字酌句不是仅仅针对初学者,老于此道者更是孜孜不倦。如一门三学士的苏东坡一家,炼字的典故就很多。传苏小妹曾出句“轻风细柳,淡月梅花”让苏东坡加一字。苏东坡加为“轻风摇细柳,淡月映梅花”,苏小妹评为下品。东坡又改作:“轻风摇细柳,淡月隐梅花”,苏小妹认为还不属于上品。追问下,苏小妹念出:“轻风扶细柳,淡月失梅花”,并讲出一番道理,闻者信服。


  (三)情
  情是诗联的精髓,诗的源泉就是情歌。一副联如不能以情感人则谈不上好联。现在常常看到一些联玩弄辞藻,大话、套话、废话成堆,让人望而生厌。楹联表达情感具有独特的优势。由于不受固定字数的束缚,节奏又可以随用而设,故往往比其他文体更能打动人。特别是哀挽、题赠等主题联。
  林则徐到广东禁鸦片烟,面临十分严峻的考验。帮助出谋划策的有之,嘲讽的有之,威胁利诱的更有之。在这种情况下,林则徐在自己的府衙挂出了这样一副楹联: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此联大义凛然,器宇轩昂,情理交融,刚正不阿。关键的大刚二字,语出孟子。孟子在论“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中说道,“其为气也,至大至刚”。联句引经据典,才气非凡。更重要的是情感震撼人心。既申明以大海纳川的胸怀听取吸纳各种建议,又向社会宣示,不惧怕歪风邪气,以无欲应对邪恶。
  顾炎武一岁时,生母病重,留下三副遗联。其一是:
  我别良人去矣,大丈夫岂能无妻?倘他年重对婚姻,莫向生妻谈死妇;
  儿随严父卧哉,小童子终当有母,待异日再承慈训,须知继母即亲娘。
  对联血泪交融,感人肺腑。据传顾炎武后母见联后,感动得痛哭流涕,尽职尽责地担负起亲娘的责任。试想一下,如果不是动之以情,而一味谈一些伦理道德之类的大道理,不一定会起到这样的效果。


  (四)艺
  艺是楹联引人入胜的看点。前面所说,国语文法技巧都可以在楹联中应用。欣赏楹联,要注意其中的玄机,找出其巧妙之处。很多技巧,在楹联中往往是重复叠加使用,起到美幻奇的效果。
  如乾隆皇帝视察杭州,遇到了乡试两生成绩相当,难以判定第一、二名的问题。乾隆出联测试。上联为:“烟锁池塘柳”。第一位见联后,皱皱眉头,告辞了。第二位苦思冥想了大半天,还是交了白卷。乾隆大喜,得意自己出了绝对,无人能对出。原来这简单的五个字中,偏旁隐藏了金木水火土五行。因第一位考生审题快捷,乾隆将他定为第一名。
  杭州西湖周遭文化沉淀雄厚。唐朝白居易的七律,宋朝苏轼的绝句,周彦邦的词,人们耳熟能详。明清朝,人们印象较深的却是楹联。如明董其昌冷泉亭联:“泉自几时冷起;峰从何处飞来。”以设问句成联。此联一出,直到今日,还有人试图回答这个问题。清朝楹联名家俞樾答联是:“泉自有时冷起;峰从无处飞来”。俞樾妻答曰:“泉自冷时冷起;峰从飞处飞来”。俞樾女儿回答最具文学性:“泉自禹时冷起;峰从项处飞来”。意指大禹治水,项羽“力拔山兮”。此联左宗棠等都有应答。松江女所作的岳坟联,采用拟人的手法:“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也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复兴楹联文化要从教育抓起

  当前我国楹联文化发展形势如何评价呢?智者见智,仁者见仁。好与坏的议论都可以听到。我认为要实事求是。从弘扬传统文化的角度分析,从目前社会上楹联状况看,不尽如人意;从发展的趋势和改革开放以来的作为看,是值得宽慰的,且是向着理想的愿境逐步前进的。我们既要看到楹联创作水平和发挥的作用与时代不称,同时也要看到中央领导带头用联,党政部门越来越重视,各级楹联组织通过不懈的努力影响力越来越大,各级楹联基地像雨后春笋出现在城乡大地上。楹联文化正在政治经济文化领域发挥着令人瞩目的作用。我们有理由相信,复兴楹联之梦不是幻想。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要振兴楹联文化要做的事的确很多。如加强楹联理论研究,强化楹联文化的普及,提高楹联的专业水平等。但真正有普遍意义的当务之急,我认为是加强楹联文化的教育,包括学校教育和成人教育,让更多的人认识楹联,会欣赏楹联、鉴别楹联、使用楹联,自觉发挥楹联的作用。这样做,无疑能夯实楹联文化发展的基础。
  有识之士一直极力主张加强国人的楹联文化教育。古人幼学入门,必授以声律韵对。国学大师陈寅恪力主大学入学考试要“对对子”,并在北京大学任教期间付诸实施。他阐明的理由是:
  1、对子可以测验应试者能否知分别虚实字及其应用;
  2、对子可以测验应试者能否分别平仄声;
  3、对子可以测验读书之多少及语藏之贫富;
  4、对子可以测验其思想条理。
  他在考题中拟对子出句为“孙行者”,拟标准答案为“胡适之”。学生有答“祖冲之”者,也对。
  北京大学这些年自主考试,出过对子如“北京雾锁车迷路”等,考生认为难于上青天。然而在中国楹联教育基地的一所初中,初二学生却出手不凡。可见楹联教育抓不抓,语文水平大不一样。所以有些人认为,学校抓楹联教育会影响正常语文教学,这个论点是缺乏根据的。调研发现,现今楹联教学,教师、教材、教学设置等都不适应,应当在深化教育改革中认真解决。


  总之,楹联是国粹,是仍然能为现代社会生活服务的传统应用文体。我们应该认识楹联,亲近楹联,用好楹联,使楹联文化在新时期得到长足的发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Archiver|槐花公社 ( 备案许可证号:苏ICP备11031522号 )

GMT+8, 2024-11-27 16:15 , Processed in 0.038559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22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