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码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     

槐花公社123

搜索
楼主: 槐花社员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资料整理]对联分类分析

[复制链接]
106#
发表于 2007-3-18 06:01:16 | 只看该作者
集姜夔词
歌扇轻约飞花,高柳垂阴,春渐远汀洲自绿
画桡不点明镜,芳莲坠粉,波心荡冷月无声
===陈衡恪

陈衡恪(1876-1923),字师曾,曾名口庵/衡.号槐堂/朽/朽者,又号朽道人.江西修水人.光绪年间湖南巡抚陈宝箴之孙,诗人陈散原(陈三立)之子,史学家陈寅恪之兄.是中国近代著名的画家和美术教育家.

[错语]这副联是陈衡恪的大量集句联中惟一流传下来的,而且还是在他的追悼会上展示的时候才被众人知道.梁启超在<<饮冰室诗话>>系列里有篇文章叫作<<苦痛中的小玩意>>,就提到这联,说自己爱好上集句联就是因为看见了陈衡恪的这副遗作手迹.黄秋岳<<花随人圣庵庶忆>>里也提到陈先生用姜夔的词作有大量集句对联.
相关的内容大体在<<琵琶仙>><<念奴娇>><<湘月>><<扬州慢>>等等里可查阅.
偶个人觉得不算工整,内容场景也不那么吻合,只是显得书看得多有文化罢了,没什么好夸耀的.
107#
发表于 2007-3-31 06:09:07 | 只看该作者

银汉是红墙,一带遥相隔
銮镜与花枝,此情谁得知
===梁启超

梁启超(1873-1929)著名的改良派政治家和报刊活动家.字卓如,一字任甫,号任公,别署饮冰子/饮冰室主人/哀时客/中国之新民等.广东新会人.我国著名的政治家和著名学者.12岁中秀才,17岁中举,次年访康有为,被这为今文经学大师所折服而毅然退出学海堂,从学康三年,自称“生平知有学自兹始”.戊戌政变后,出亡日本,广读西书.1902年创《新民丛报》.1912年回国,1918-1920年旅欧,回国后研究重点为先秦诸子、清代学术、史学和佛学.1922年起在清华学校兼课,1925年应聘任清华国学研究院导师,指导范围为“诸子”、“中国佛学史”、“宋元明学术史”、“清代学术史”、“中国文学”、“中国哲学史”、“中国史”、“史学研究法”、“儒家哲学”、“东西交流史”等.这期间著有《清代学术概论》、《墨子学案》、《中国历史研究法》、《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情圣杜甫》、《屈原研究》、《先秦政治思想史》、《中国文化史》等.主要著作收入《饮冰室文集》.1927年,离开清华研究院.1929年病逝.当年初中课本里就有他的《少年中国说》一篇,单纯而激昂.


[错语]
上联出自后唐五代毛文锡《醉花间》:"休相问,怕相问,相问还添恨.春水满塘生,鸂鶒还相趁.昨夜雨霏霏,临明寒一阵.偏忆戍楼人,久绝边庭信;深相忆,莫相忆,相忆情难极.银汉是红墙,一带遥相隔.金盘珠露滴,两岸榆花白.风摇玉佩清,今夕为何夕."而下联,则是那著名的宫廷词人温庭筠《花间集卷(五十)之其十》:"宝函钿雀金鸂鵣,沉香阁上吴山碧.杨柳又如丝,驿桥春雨时.画楼音信断,芳草江南岸.銮镜与花枝,此情谁得知."
小毛同学和韦庄等,都是当是"花间派'的典型,小温比较下来名气更大,被后人更升华为朦胧派,意思就是北岛/舒婷那样的意识流现代诗人.
梁启超的的这个集句展示了他深厚的文学功底,从这些不太热门的词人作品,中间的朝代/风格,以及在对联基础上必须的意境/对仗,特别是情绪的呼应,以及场景的铺垫,仿佛是一气贯通.在寂寞的夜晚,思念一情投意合的文学女青年,娓娓道来而自然流畅,仿佛天作之合.不知道梁先生当时的目的是什么,如果真是送给一文学女青年,这么花前月下的绮丽风光,看着这么含蓄的古典浪漫情书,不约会就真太可惜了.两个前分句,在对仗的修饰上,类似当句小自对,而后面的虚词铺垫,都是在场景上的情绪延伸,此情何处倾诉,欲辨已无.

Archiver|槐花公社 ( 备案许可证号:苏ICP备11031522号 )

GMT+8, 2024-11-24 00:00 , Processed in 0.035493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22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