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码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     

槐花公社123

搜索
查看: 1991|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抗日战争期间国民党几位重要将领的不同表现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1-23 05:59:3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不能!不能!绝对不能!

  冯玉祥在察哈尔一带抗战,蒋介石调中央军逼其解散,冯的老部下庞炳勋跃跃欲试,激怒了宋哲元等将领,宋授意冯治安和秦德纯去当面问庞,他们对庞说:“听说大哥要打冯先生,是吗?”庞看情形不对,赶紧解释说:“这怎么能够。不错,是有人叫我打冯先生,可是请二位老弟想一想,他是我多年的老长官,我怎么能够打他呢?”冯治安直截了当地说:“我们也不相信你会打冯先生;如果真的要打,那么,我们就要对不起大哥了!”庞赶快说:“不能!不能!绝对不能!”

  我甘冒天下之大不韪,与日本人谈判停战。

  刘戡同何应钦吵架,桌子上的茶杯打翻,茶水洒了一地,何没办法,只好说:“假使你是军分会的代委员长,我是师长,我以这种态度对你,你作何感想?”刘没说话就走了。何对留下来的符昭骞说:“要抗战,首先要军队服从命令,目前华北的情形就不是这样。命令要宋哲元的部队集中通县,他们却到廊坊去。要傅作义部队集中高丽营,他们却到长辛店去。像这种情况,如何谈得上抗战。所以我甘冒天下之大不韪,与日本人谈判停战。”

  1933年,陈济棠拒绝蒋介石调兵赴赣剿共,他宣称:“不要说日军占了北平,就是日军占了南京,我也不肯调兵去江西剿共。”

  剿赤军要选定时辰

  1934年,中央红军长征,刘湘焦急万分,因为各军都想保存实力,影响剿匪战事,必须物色一位可以统一指挥的人主持军事,他最敬奉神道设教的老师刘从云,于是刘被礼请出任“剿赤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刘到任后,驻节南充,自称便于居中策应。其命将出兵,不但要选定时辰,还要指定方向,为一般所未闻。一次命潘佐率部截断红军后路,但又根本不知地形。潘师照其所指定的方向前进,则面临大山,又遇断岩。以电话向其请示,则回话责说:“你不晓得军队要逢山开路,遇水搭桥?”请示人员气极,答以“是不是还要临岩舍命”,一时传为笑柄。

  忠孝不能兼全

  赵登禹忠诚果敢,一生勤苦耐劳,慷慨好义,有燕赵豪杰的风度,生得体格魁梧臂力过人,传说他曾只手搏虎,所以绰号“打虎将”。七七事变,日寇进犯南苑,他躬冒战火,身先士卒,和顽敌死拼,我军士气为之大振。赵不幸身负重伤,士兵劝他离开火线,他含泪答说:“命在旦夕,你们不要管我。城内有我老母,你回去告诉她说:‘忠孝不能兼全,万一不幸,她儿子为国死了,也是光荣,不用以我挂在心里!’”话说完,就与世长辞,年仅42岁。

  在这次战事中,军人大概都要死的

  抗战时期,有一记者碰见一军人自愿去河北组织游击队,军人表示,对于中国的最后胜利,他是有确信的。记者问:“中国打胜以后,你打算做什么事情?”无名军人很冷静地说:“那时候,我已经死了,在这次战事中,军人大概都要死的。”

  愿把身躯易自由

  续范亭在抗日战争期间以“剖腹自杀”的方式抗议“不抵抗主义”。1935年,他赴南京呼吁抗日,在中山陵放声痛哭:谒陵我心悲,哭陵我无泪,瞻拜总理陵,寸寸肝肠碎。战死无将军,可耻此为最,腼颜事仇敌,瓦全安足贵?又赋绝命诗一首:赤膊条条任去留,丈夫于世何所求?窃恐民气摧残尽,愿把身躯易自由。

  南京丢失是谁的责任

  1938年1月,蒋介石到河南开封主持军事会议,责问韩复榘不发一枪之罪,韩顶撞蒋说:“山东丢失是我应负的责任,南京丢失是谁的责任呢?”蒋声色俱厉:“现在我问的是山东,不是问南京,南京丢失,自有人负责!”

  决以死拼以报国家

  1938年3月,在津浦县南段为殂击敌军南下的藤县保卫战中,我军守城师长王铭章将军发出了“决以死拼以报国家”的最后电文。他在破城后的巷战中,与参谋长赵渭滨将军、邹绍孟将军同时壮烈殉国。

  士兵打完了,你就自己填进去

  1938年春,台儿庄大战最激烈时分,第二集团军总司令孙连仲对师长池峰城说:“士兵打完了,你就自己填进去!你填过了,我就来填进去!”。

  我五千年历史之民族,决不致于亡于区区三岛倭奴之手

  张自忠死前亲笔谕告所部各将领:“看最近之情况,敌人或再来碰一下钉子,只要敌来犯,兄即到河东与弟等共同去牺牲。国家到了如此地步,除我等为其死,毫无其他办法。更相信,只要我等能本此决心,我们国家及我五千年历史之民族,决不致于亡于区区三岛倭奴之手。为国家民族死之决心,海不清,石不烂,决不半点改变。愿与诸弟共勉之。”

  长沙不守,军人之职何在

  抗战期间,蒋介石曾起意“不守”长沙,薛岳不以为然,他说:“长沙不守,军人之职何在?”白崇禧以“长期抗战,须保持实力”相劝,薛也不听,他说:“湘省所处地位关系国家民族危难甚巨,吾人应发抒良心血性,与湘省共存亡。”在他的指挥下,中国军队与日军先后进行了三次大规模会战,取得歼敌各4万多、4万余、5万多的胜利。薛岳受到蒋介石嘉奖,美国总统杜鲁门为薛岳颁发一枚自由勋章,以表彰其在抗战中的贡献。
2#
 楼主| 发表于 2007-1-23 06:00:00 | 只看该作者

  鹿死谁手,唯在能守

  1942年元月初,在第三次长沙会战中,激烈战斗遍于整个会战。第十军师长黄钟将军在其“三战长沙”的日记中记到:“......终日在激烈战斗中,刘阳门、北大马路均起巷战,新军路肉搏4次。本师为夺取陈家山牺牲百余名。下午四时火起,烟雾弥天。尤以北大路附近为尤烈。野外无鸟兽,城内无行人。此为激烈日,亦为决战日,鹿死谁手,唯在能守。”

  留着肉给日本人来吃

  抗战期间,魏德迈任蒋介石的参谋长,他对中国军队多有指责。例如他坚决主张兵员的给养,一定要使每人每日有3600卡路里的热量,所以每人每日必须吃肉半磅,黄豆或花生米四分之一磅及少量奶制品、水果、油盐等。当时何应钦曾以“中国人从幼不必吃肉,只吃饱就行了”,俞飞鹏曾以“补给鲜肉为难事”来推诿,都遭到魏德迈的驳斥,魏说:“最好你们留着肉给日本人来吃。”

  凡是到过中国的,一律就地枪毙

  第二次缅甸战役开始,孙立人指挥新三十八师如下山猛虎般扑向胡康河谷。10月29日占领新平洋,12月29日攻占于邦。当日军俘虏被带到孙立人的面前时,孙立人厌恶地皱皱眉头,不加思索地命令参谋:“这些狗杂种!你去审一下,凡是到过中国的,一律就地枪毙,今后都这样办。”命令被迅速执行。
  
  祝上帝保佑你们

  1944年夏,中日会战,蒋介石要方先觉“死守衡阳”,日军两次攻城失利,乃调重兵围攻。到8月6日拂晓,日军突破阵地,拥入城内,双方展开激烈巷战。方先觉等向蒋介石发出电报说:“敌人今晨已由北门冲进来,城内已无可用之弹及可增之兵,危急万分。生等只有一死为国,来生再见。方先觉、周庆祥、容有略、葛先才、饶少伟、孙鸣玉同叩鱼(6日代号)。”蒋介石给方先觉等的答复是:“祝上帝保佑你们!”“鱼电”后第二天,即8月7日晚上,方先觉等决定投敌。
3#
发表于 2007-1-25 21:37:27 | 只看该作者
从前写过一个联,翻出来:
上联:铁血雄风,黄沙埋烈骨
下联:丹心浩气,华夏屹军魂
记念下。

再就是:方先觉投敌,我觉得:其事可憎,其情可谅。
4#
发表于 2007-1-25 21:38:50 | 只看该作者
转一贴:方先觉-他是抗日英雄还是汉奸?

1944年,在中国的湖南衡阳发生过中国军队和侵华日军之间震惊世界的一战,这是中国抗战史上敌我双方伤亡最多,交战时间最长的城市攻防战。国民革命军陆军第10军在湖南衡阳以孤立无援的病惫之师抗击数倍于己的日军,血战整整47天,纵观整个抗日史,这一仗持续之弥久、战斗之惨烈、影响之深远,中国战场所有的城市防卫战,似乎没哪一仗可与堪比。

  1944年,随着同盟国军队在世界反法西斯各战场的连续反攻,日军参谋总部意识到从东南亚到日本本土的海上交通线迟早会被切断。因此,从东南亚的马来亚经中国到朝鲜釜山的大陆交通线将成为最后东亚大陆作战的生命线,但这条生命线在中国的河南、湖南、江西和广西等地还为中国军队所控制。为此,1944年2月,日军参谋总部向中国派遣军下达了代号为"一号作战”的命令。这一战役,中国抗战史称为豫湘桂大会战。

  衡阳是豫湘桂大会战的第二阶段,长衡会战的主战场。中国守军是国军第十军,下辖第3师、第190师、预备第十师,实际兵力是七个团,加上配属的暂编54师1个团,总兵力为8个团,1.7万人。进攻的日军先后共投入的是横山勇的11军的四个师团,68师团、116师团、58师团、13师团,约九万人,空军有第五航空军全力配合。

  衡阳城守将方先觉,国民革命军第十军中将军长,1903年出生于安微宿县,毕业于黄浦军校第三期,先后任国民革命军排长、连长、营副、团副、团长、副师长、师长、代理军长。衡阳之战前任第十军军长。

  当时,军委会对第十军下达的作战命令是坚守衡阳城10至15天。

  1944年6月23日拂晓,日军笫68、116师团扑向衡阳,中国抗战史上最悲壮、最惨烈衡阳大战的序幕正式揭开。双方激战至6月27日,日军在付出巨大伤亡后,攻占了衡阳外围阵地,阵地上的中国守军连伙夫在内,无一人逃跑、投降,全部战死。

  6月28日,日军调上了预备队,对衡阳发起了第一次总攻,在飞机、重炮的掩护下,日军如潮水般一波一波发起冲锋,并对中国守年施放了毒气。双方展开激烈的攻防拉锯战,至7月2日,经5昼夜几乎连续的搏杀,日军停止了进攻,中国守军挫败了日军的第一次总攻。7月3日至10日,日军忙于补充兵力、弹药,战况稍缓。

  7月11日,得到了野炮四个大队、迫击炮二个大队的增援的日军攻城部队开始了对衡阳的第二次总攻,惨烈的攻防战又开始了。7月13日,中国守军击毙日军120联队联队长和尔大佐,经过连续9昼夜的血战,日军68、116师团以伤亡8000人、阵亡联队长1名、大队长6名、几乎所有的中队长的代价,只攻占了衡阳防线的一线阵地,日军的第二次总攻又遭惨败。中国守军也伤亡4000余人,失守的阵地都打到最后一人。在日军着手准备第三次总攻期间,城内外大小战斗并未停止,军委会在7月12日严令79军、62军火速增援衡阳,20日己打到衡阳效外,不料日军正好在此时停止对衡阳的总攻,转而全力阻击并反击中国援军,79军、62军被迫后撤。

  衡阳久攻不下,惊动了日本天皇和日军大本营,在日本中国派遣军严厉斥责下,横山勇又调派了58师团、13师团二个主力师团,增援68、116师团。这时守城的中国第十军的有生力量己经基本消耗殆尽,轻伤员、马夫、伙夫统统上了火线。8月4日凌晨,日军合四个师团之力对衡阳进行了第三次总攻,最后的血战到来了,激战至8月5日,第十军伤员已过8000人。部下向军长方先觉提出了突围的建议,方拒绝了,说”我们突围出去了,剩下这8000伤兵怎么办,你们忍心丢下他们让日本鬼子屠杀,死,我们死在一块,要自杀,我先动手”。8月7日,衡阳中国守军第十军与下属各部的通迅联络电话线都被日军飞机、重炮炸断,已无法组织有效的抵抗,各部处于各自为战状态,衡阳的陷落己是时间问题了。8月8日,方先觉向军委会发出了”……来生再见”的最后一电,然后拔枪自戕,一旁的副官眼明手快,将手枪击落,枪响未击中。这时,第三师师长周庆祥进来报告说”军长,我已以你名义下令挂白旗了”方先觉对援军迟迟不到,让第十军孤军血战,已心存不满,经反复考虑说”那只有这样了,不是我们对不起国家,是国家对不起我们。不是我们不要国家,是国家不要我们。”命参谋长起草了投降条件:1.保证官兵生命安全2.收容治疗伤兵,郑重埋葬阵亡官兵3.第十军保留建制,不出衡阳,就地驻防。

  当晚,方先觉与日军68师团长堤三树男正式谈判,日方向第十军的顽强战斗意志表示敬意,并完全同意所有的条件。历时47天的衡阳之战落下了帷幕。

  军委会在7月23日再次严令62军、79军解衡阳之围,并调派74军、46军增援。8月8日,79军攻占杉桥,与衡阳已近在咫尺,但此时,衡阳己陷落,解围失利。造化弄人啊!方先觉要是能再支持一天,或者援军再快一天,衡阳之战就是另外一个结局了。

  第十军共13000余人放下了武器,其中约9000人是伤员。日军四个师团伤亡合计达30000人。

  衡阳战事结束后,日军感佩第十军的忠勇,果然信守约定,没有象其他地方那样因泄愤而屠杀投降的官兵和伤员。并将第十军改为”先和军”,仍以方为军长,各级军官也都是旧部。之后,第十军主要将领陆续逃脱。11月18日,方先觉在军统特工的安排下,逃回重庆。


  第十军以孤军对抗日军四个师团的围攻,坚持达47天之久,军委会战前的命令只须守住衡阳10天至15天,某种意义上来讲,方先觉己完成了自己的任务,衡阳的陷落,非战之罪。

  在期间,第十军未得到一兵一卒的增援和粮弹补充,日军第一次总攻后,第十军炮兵的炮弹己基本耗尽。纵观抗战史,从淞沪会战开始,中国军队与日军的大规模会战,都是我众敌寡,无论胜负,中国军队的伤亡都大于日军。如南京保卫战,中国守军16万,日军二个师团5万多,只打了一周,就弃守了。第十军在日军兵力、火力占绝对优势的情况下,却杀伤了超过自军总兵力的日军,并坚守孤城达47天。这不能不说是个奇迹。

  方先觉功篑一亏,未竞全功,是悲剧人物,后人称他是”惟欠一死”。以致晚节未保。
5#
 楼主| 发表于 2007-1-26 02:33:48 | 只看该作者
这就是个民族文化的问题了.

好比当年朝鲜战场上,志愿军的战俘回来后没几个有好下场,老美的战俘回去却象英雄.对待生命的态度不仅仅体现在某些方面上,其中的东西太值得琢磨了.
6#
发表于 2007-1-26 17:31:22 | 只看该作者
恩。错大哥说的对。

Archiver|槐花公社 ( 备案许可证号:苏ICP备11031522号 )

GMT+8, 2024-6-8 19:13 , Processed in 0.060344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22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