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码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     

槐花公社123

搜索
查看: 4898|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 浅谈“通感”在对联中的应用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12-20 10:18:3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源:中国楹联学会网
作者:韩全兴
====================================================================

    通感是在文学创作当中经常用到的一种修辞格,也叫做“移觉”。它是指在描述某一事物时,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或者运用其它手法,将人的听觉、视觉、触觉、嗅觉等等感觉充分调动起来,使它们相互沟通、交错,彼此融合转换,将本来表达A种感觉的词语移用来表示B种感觉,使词语所创设的意象生动、清新,避免了落入俗套,往往能于陈词中翻出新意。这种修辞在古典诗歌中很常见,在现代诗文创作中更是被普遍运用。


    在对联创作中也不乏成功的例子,比如妙峰山观音殿联:“金顶化金身,莲花座上熏风暖;妙峰瞻妙相,杨柳枝头甘露香。”这联当中,描述观音法相,如果只是平白描述法相庄严,不足以动人,所以联中写到“熏风”,指信客入殿来,参拜金身,便觉熏风拂面,此处即由“金身”视觉,引入了“熏风暖”的触觉,这样一来,法像便摆脱了泥塑,而成为普度慈航的菩萨。下联中的“香”字也是这样的用法与功用。


    通感在对联创作中是具有必要性与可行性的。


    首先就其必要性来说,对联受字数、平仄、对仗等格律要求,在创作时就要想尽一切办法戴着枷锁跳出优美的舞蹈。而通感可以使创作者的笔触由某一种感觉拓展开去,极大丰富了创作可用的词汇,丰富表现力的同时,也降低了难度。


    其次,前人的诗文、对联创作实践为我们证明了其可行性。白居易的《琵琶行》中便多处运用了通感,达到了完美的艺术效果,例如在描摹精彩的琵琶演奏时写道:“银甁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在用其它声音比拟琵琶声音时,引入了视觉,银瓶乍破、铁骑突出,表现出了音乐的动人之处。对联中的应用,本文中会再具实例。


    在一副联中,恰当地运用通感,可以达到如下效果:


    一、以“实”写“虚”。


    在对联创作中往往会遇到要描述一种抽象的对象,比如声音、某种感受等等。当然作者在创作的时候,对自己的描写对象是有直观感受的,但作者能过自己的描述,使读者能够体会到自己此时的感觉,引起读者共鸣,才是创作的真正目的,因此如何把自己的感情淋漓尽致地融入到文字中,是一个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常江先生的陶然亭公园联云:“兰亭一序、沧浪一曲,有客陶然自醉;子美双诗、太守双文,无菊风也添香。”这联中把景物、与杜甫、苏舜钦、欧阳修等人物及作品相融合令人绝倒,上联中的亭为“实”,而下联中所表现的是公园中的氛围以及给人的感受,是“虚”的,是不具形态的,常老在表现这一种“虚”无飘渺的感觉时,便由陶然亭的“菊”引入了触觉——“风”、嗅觉——“香”。无处不在的风,受文豪情怀与著作的濡染,便具有了让人怡情的香气,这样把公园里这种格调完美地表现了出来。


    二、以“景”入“情”。


    情景交融是在创作实践中,尤其是写景联中大家追求的目标,并且要融得不着痕迹,如果是单独的平铺直叙,则兴味索然;反之过多的感情抒发,则过于平淡直白而少韵味。有时通感就有助于这一融合,因为它能够对眼前景从多种感觉角度去描摹,大大开阔了创作空间,并且意蕴深刻而不外露。


    例如有一联云:“文成竹叶书犹绿;吟到梅花句亦香”,联语用反衬着意表现竹与梅的品格,并把作者对它们的感情融于其中。下比写梅花诗句,却用了“香”字,诗句本是无香的,但作者却从嗅觉的角度来表现它,这就是通感,这个“香”字,虽然表面不是写情的字,但此字一出,梅花的品格、作者对于梅花的赞颂,便跃然纸上了。无尽地情感,都融在了这移转的感觉上,从而达到了作者的表现意图,也给读者意蕴的感染。


    三、以“曲”代“直”。


    联语感情表达上,我们追求的是自然不着痕迹,太过直白的情感表述,反倒失去感染力,有道是“文似看山不喜平”,要给读者以思考的空间,同时读者的思考便是对作品的再度创作,有了这个过程,才会引起读者的共鸣,作品也才会是好作品。


    例如林则徐禁烟被谪戍新疆时曾撰联:“伏波铜柱无颜色;少保金牌有哭声”。林则徐是我们所钦慕的民族英雄,在这一联中,把他眼见山河破碎的悲痛,朝廷软弱使自己功亏一篑的愤恨,在这十四个字之外渲泻了出来。“伏波铜柱”取典于马瑗,喻指中国的领土、边界,林公便借视觉“无颜色”把疆土沦于敌手,而国无悍将御之的愤恨蕴藉其中。“少保金牌”是没有声音的,但通过“移觉”,人们似乎听到了它的哭声,“金牌”使岳飞直捣黄龙成为幻梦,如今一道圣旨也是林则徐自己的誓言化为云烟,不哭何为?能过听觉——“哭声”,让人对这位老英雄的遭遇寄予诸多的同情,对无能的清政府执鞭以笞。综观全联,无一字言情,而情无处不在,这就是通感的妙用。


    四、以“少”言“多”。


    无论哪种文体,都在追求词语简练,意蕴深刻,即所谓“言有尽而意无穷”,尤其是对联,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创作者有非凡的创作功力,这时候,恰当而巧妙地利用“通感”也不失为一个好方法。


    董其昌有联云:“客渚含兰思,寒灯照雨声。”下比的“照”是表现视觉的词,但此处却用来表现声音“雨声”,感觉上的移换并非逻辑上的混乱。全联一共才十个字,但其中的孤旅客愁表现得淋漓尽致。“寒灯”营造了孤寂的氛围,“雨声”会凭添愁苦,这两个意象是表达这种感情极为恰当的事物,但如何把它们连接起来呢?作者用了一个“照”字,把视觉与听觉融合。寒灯照的不是雨,是心;雨敲的不是窗,也是心。两者便有了契合点,心里是可以有一盏寒灯照的,它会泛出孤苦的光辉。这样一来,下比五个字中,通过移觉,把作者本人从联中淡出,却添进了丰富的情感,料想不同境遇的人,读到此联,便会有不同的感受吧。


    综上所述,通感在对联创作中可以起到丰富情感、利于表达、使语言生动、意象清新的作用,当然在创作中还要据不同的实际情况采用相应适用的手法,不可一概而论。

2#
发表于 2013-12-21 22:05:55 | 只看该作者
学习

Archiver|槐花公社 ( 备案许可证号:苏ICP备11031522号 )

GMT+8, 2024-11-27 18:40 , Processed in 0.039595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22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