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码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     

槐花公社123

搜索
查看: 3319|回复: 1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当代佳联选评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6-5-21 13:54:2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作者:余元钱

 
      琴书乐志,不为五斗折艘,笑宋晋两朝,安道子年称隐士。
      得失忘怀,足令千秋俯首,喜田园一派,浩然成大有宗师。
            ————胡静怡《题九江陶渊明祠》
    九江陶渊明祠,建于清乾隆元年,座落在江西九江县马回岭,为著名的古建筑之一。骚人墨客为其题联者多矣。清代唐陶山“门前学种先生柳,岭上长留学士坟”之题,以如金之墨勾画了此祠的风物特点,寄托了人们的凭吊之情。胡静怡先生不因步因袭,而另辟蹊径,从人品和诗艺两方面概括靖节先生的一生,堪称大手笔。
    上联颂德。陶元亮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高尚节操和耿介品格,古今皆知,然其隐士之风何以示显,则末见的评。联中出——“笑”字,以反衬之法,俯视宋晋间名士戴安道、王子年,其高风自“昭昭乎若揭日月而行也”。据载,戴逵,字安道,少博学,好谈论,善属文,能鼓琴,工书画,其余巧艺,靡石毕综。其性不乐当世,尤鄙王侯,一次大宰闻其善鼓琴,使人召之,逵竞对使者破琴,并曰;“安道不为王门伶人”。又据传,王嘉,字子年,陇西安阳人,轻举止,丑形貌,外若不足,而聪睿内明,滑稽好语,笑言末然之事,辞如议记,事过皆验著。此二人,也算名隐士,然联文却以一“笑”付之,淘有“一览群山小”之概。
    下联彰艺。靖节之诗,宏开—代,独树一帜,其诗名历来上与屈原,下与李白杜甫相并立。尤其是田园诗,自钟嵘《诗品》给予加上“古今隐逸诗人之宗”的桂冠后,历代学者、诗人皆视其为田园诗的开创者。联中着一“喜”字,以正承之法,直贯孟浩然、范成大,称有宗师,潜之诗歌成就,也便跃然于纸上矣。孟浩然,史称其诗清淡,长于写景,多反映隐逸生活。李白云:“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杜甫亦曰:“复忆襄阳盂浩然,清诗句句尽堪传”。范成大,更以善写田园诗著称,有《四时田园杂兴》六十首,钱钟书称其为“中国古代田园诗集大成。”浩然,成大二家,在唐在宋均各领风骚,联文称其源盖出于渊明,“喜有宗师”,极彰渊明之诗艺,不禁令人为之“高山仰止”。
    从联艺上看,此联对仗工整,音韵铿锵,深谙为联之道,足可成为题联者之楷式。微庇:“为”字在此读仄声,“令”宇古音二读,此则为平,故平仄稍有不谐。“五斗”对“千秋”,字面的对,然一实一虚,差欠适称。若能略加校正,则浑然无暇矣!

2#
 楼主| 发表于 2006-5-21 13:54:5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阿错 于 2009-10-30 21:37 编辑

彩虹横破洞庭波,两岸共蹁跹,琼田万顷飞车渡;
斑竹拭干妃子泪,八方争辐辏,珠履三千踏浪来。
                         —一一劲骑《题洞庭湖大桥》
   
    洞庭湖为我国五湖之仲,昔日号称“八百里洞庭”。在此建造大桥,自是雄伟异常。题联以“彩虹横破”四字,毕具此桥之胜概,可谓举重若轻。此地又有“斑竹一枝千滴泪”之神奇传说,今斑泪已“拭干”,一反其用,立意新颖。
    蹁跹,形容舞姿;辐辏,比喻人或物之聚集。它们都是联绵词。二个联绵词相对,不仅工巧,更把沿湖人民对建桥之喜悦心情与建桥后所展示之繁荣景象,表现得淋漓尽致,甚见功力。余者如“琼田”与“珠履”中的“琼”“珠”对举,也妙合天工。
    上联以景融情,下联以史示变,营构有规,相得益彰,颇具匠心。
3#
 楼主| 发表于 2006-5-21 13:55:1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阿错 于 2009-10-30 21:37 编辑

长清胡不清?愤昔日祸加黎庶;
克杰成何杰?信今朝刑上大夫。
                         -一陈祖源《警示联》


    反腐败联语,近几年屡见不鲜。然,立意新奇,构思乖巧,别出心裁者,则少见寡闻.陈祖源先生这副警示联,一反因袭,避熟脱俗,标奇立异,令人耳目一新,为之击节赞叹。
    胡长清,原江西省副省长;成克杰,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是当今中国贪官中被处以极刑的层次最高者,取材典型,已属不凡。然更出人意表的是联作者不用线性思维,平铺直叙,写成标语口号式之类,而是在“胡长清”“成克杰”这二大贪官的姓氏名字上,细侦密察,巧思妙构,在常人不易察觉之点,出奇制胜,翻出一副“人人心中所有,个个笔下所无”之黄绢幼妇、外孙齑臼式的绝妙好辞。
    之所以能达到此种境界,除有深邃的胸襟和敏锐的洞察力外,还在于联作者深诸联道,善于运用多种对联修辞手法。
   (1)嵌字。嵌字是把预先选好的特定字词自然和谐地嵌入联语之中的修辞方法。它既能明确地表达某种思想内容,又不穿凿生硬,往往构思奇巧而富有情趣。嵌字有多种情况,有嵌数字、颜色、五行、五方、四季的;也有嵌人名。地名、楼名、药名、词牌名等。此联嵌“胡长清”“成克杰”属嵌姓名之类,奇特自然。
    (2)双关。双关是用同一个字或词语同时关涉二种意义的修辞法。它可以使语言含蓄有味,用于讽刺,辛辣有力。有二种类型,一是谐音,利用文字音同或音近的条件,使词语具有两种不同的意思,二是借义,利用比喻方式或词的多义性,使词语的表达同时具有两种不同的意义。此联中“长清”既是人名,又可解为永远清廉,克杰,亦是人名,又可解为能为豪杰。胡,既是姓,又可解为疑问代词;成,亦是姓,又可解为动词“成为”。“长清胡不清”?“克杰成何杰?”正是利用其语词的多义性,用双关手法,给予辛辣的讽刺和鞭答。
   (3)设问。凡是用问语形式的修辞方法,统称为设问。它可以提醒读
者注意,启发人们思考,增强表现力。有发问式、设问式、反问式、问答式四种,此联属设问式,先提出问题“胡不清”?“成何杰”?然后说出看祛:由于他们祸加黎庶,故双双皆落极刑。发人深思,催人反省,表现力极强。
   (4)互文。互文是两物各举一边而省文的修辞方法。它可以使上下文义互相呼应,互相补充,使语言简约而含蕴丰富。有句内互文,句间互文等。此联属于句间互文,“愤昔日祸加黎庶”,既是对胡长清的,也是对成克杰的。同样,“情今朝刑上大夫”,也是两相兼及,互对互指。如此,节约了行文,又扩充了内蕴。
    此外,该联还运用典实(中国封建社会有刑不上大夫之律,此一反其意)、对比(愤昔日与信今朝句)、反复(同一句反复出现,如清——清,杰——杰)、转品(词类的活用,把姓氏名词“胡”,转为疑问代词;亦属姓氏名词“成”转为动词;名字的“清”与“杰”转为形容词的“清”与“杰”),序换(把胡长清之“胡”,成克杰之“成”,置换于后,使之含义迥别.别生异趣)等多种修辞手法。
    正是由于该联综合使用了近十种修辞法,使之特具巧思,新颖别致,、妙趣横生,超凡脱俗。它于谐谑中透出严正,于轻巧中蕴含凝重,于情趣中给人以警示,故曰,是当今反腐倡廉中一副十分难得的佳联,为众多读者所激赏。
    联作者陈祖源,系古田人氏,为福建省诗词学会理事,南平市诗词联学会副会长。1999年他在《澳门日报》读者公益基本百万行征中获亚军奖,奖金三千元。上述警示联乃作者又一杰构,已被省内外多种刊物所推崇。
4#
 楼主| 发表于 2006-5-21 13:56:0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阿错 于 2009-10-30 21:38 编辑

文采风流,统五岳三山于笔下;
羽觞月醉,生骊言骈句自胸中。
        一香港陈锡波《题赠梁羽生(陈文统)先生》


    此乃一副既嵌原名又嵌今名,既突出受赠者主业成就又彰扬其业余高名的十分精妙联语。
    梁羽生,原名陈文统。世人皆知,他是武侠小说的泰斗,同时又是联学高手,现为中国楹联学会顾问。
    上联嵌原名“文统”二字,突出他的文学成就。文采,文辞、才华之义,庚信《哀江南赋》云:“潘岳之文采,始述家风;陆机之辞赋,先陈祖德。”此便是对“文采”一义的最精到阐发。凤流,此词有多义,此取“杰出”之意。《世说新语》曰:“卿风流隽望,真后来之秀。” 即用此意。正由于文辞、才华杰出,故能统领五岳三山于其笔下。陈文统先生有多部风靡于海内外的武侠小说,他在文学领域所取得骄人成就,在上联短短的十二字中,便囊括无遗。 一个“统”字,极具张力,也毕见功力。
    下联嵌今名“羽生”二字,彰显其联学高手的盛绩。“羽觞月醉”,源自李太白《春夜宴桃李园序》一文:“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骊、骈,原义皆为二马并驾,引伸为并列、对偶。骊言骈句,即指联语或联学。在人醉月亦醉之际,而萌生、创作的联语,定是自胸中流出的真情之作,梁羽生被誉为联坛高手,诚有自也。一个“生”字,十分准确地传达他在联语余事创作方面的特点和真象。它是“触景生情”之“生”,而非“矫揉造作”之“作”之“造”。
    该联对仗十分工整。既有自对“五岳”对“三山”,‘骊言” 对“骈句”;又有上下对“文采”对“羽觞”,“笔下”对“胸中”;同时还有借对“风流”对“月醉”。“风流”,本为连用词,“杰出” 义,而借成语“风流云散”之“风流” 意,与“月醉” 成工对。此外,副词“于”对“自”,动词“统”对“生”,也十分自然而妙合。
    联作者陈锡波为香港楹联学会负责人一之一,中国楹联学会常务理事与对外交流中心副主任。他撰有联选《骊鳞》,此联便是选自《骊鳞》一书中。
5#
 楼主| 发表于 2006-5-21 13:56:4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阿错 于 2009-10-30 21:39 编辑

季札剑,季子金,季布重诺言,刘季大风归故里;
班固文,班超笔,班昭续汉史,鲁班巨斧造云梯。
                                    ——刘季子《姓名联》


    在一副楹联中,嵌八位历史人物姓名,已是罕见;且还要上下联所嵌人名各有—字相同,更属不易。刘季子所写出的如此高难度之楹联,委实是楹坛之奇珍,联苑之绝品。
    季札,历史上有二位。一是春秋时吴季札,封王不受,历聘鲁齐郑卫晋等图,以多闻著称;一位是五代时季札,据《五代史.后蜀世家》载,孟昶难当周兵,客省使赵,李札请行,乃以季札为秦州监军使。“季札剑”,当属后者。
    季子,即苏秦。据《国策》书:苏季子初说泰不遇,归,妻不下机,嫂不为炊。后封为武安君,受相印,路过洛阳,嫂四拜自跪。问何前倨而后恭,嫂对曰:“以季子位尊而多金也。”“季于金”,即出此典。
    季布,楚人,为项羽将,以任侠著名,重然诺。楚人有“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之诊。故《幼学琼林》曰:“季布一诺千金,人服其信。”“季布重诺言”,即此谓也。
    刘季,即汉高祖,姓刘,名邦,字季。《史记。高祖纪》载:刘邦称帝后,回到故乡,与故人亲友会饮,席间击筑作歌曰:“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大风,即《大风歌》,“刘季大风归故里”,使据此史事。
    上联以“季”字串之,连缀四个不同时期历史人物及史事,功深而技娴。
    班固,字孟坚,陕西咸阳人,东汉史学家、文学家。著《汉书》,文辞渊雅,叙事详赡;又善作赋,有《两都赋》等。“班固文”,即突出他在史学和文学方面的成就。
    班超,班固之弟。据《班超传》:班超初给官府抄写维生,久劳苦,曾投笔叹曰:“大丈夫犹当立功异域,安能久事笔观间乎?”后从戎,成东汉名将,并出使西域,封安定侯。成语“投笔从戎”。便由此而来,“班超笔”,即对此之概括。
    班昭,一名姬,字惠班,班固之妹。班固死时,所撰《汉书》八表及《天文志》遗稿散乱,未完成,昭奉命与马续共同续撰之。“续汉史”,此之谓也。
    鲁班,春秋时鲁国的巧匠,又名鲁般,公输班,《汉书》云:“班输擅巧于斧斤。”云梯,古攻城之具,《墨子》曰:“公输班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鲁班巨斧造云梯”,便综合上述之事。
    下联以“班”字领之,分别写班家三兄妹和鲁巧匠的不同功绩,思巧而艺高。
    此联看似文字游戏,实属方家之作,无深厚历史底蕴,无精巧文字底功,绝难写出如此非同凡响之联。此联最突出的一种修辞方法。就是运用“同异法”。“同异法”,是指字数相同,字面同中有异。异中有同,有同有异,同弃相映比较的修辞方法。有两种情况,一是前同后异,即同头异尾,“季札”、“季子”、“季布”和“班固”、“班超”、“班昭”,即是;一是后同前异,即异头同尾,此不例举。对联中运用“同异法”,可使语意生动,警奇。此副《姓名联》之所以不凡,即缘此故也。
    还有一奇的是联作者姓名与联语也属“同异法”。联作者刘季子,女,1926年生,湖南湘潭人,诗词联作品曾多次获奖。其传略乙入之中国当代艺术家名人录》。
6#
 楼主| 发表于 2006-5-21 13:56:5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阿错 于 2009-10-30 21:40 编辑

    每年一度的端午节又将来临了。这是我国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传统节日。湖南陈治法先生题《汩罗屈子庙》联,是许许多多纪念屈原的楹联中颇为奇巧的一副佳联。联文是:

          屈子有才终屈子;
          怀王有道莫怀王。

    “屈原,名平,字原,屈子是对其尊称。据史载,屈原“学识渊
博”。主张“彰明法度,举贤授能,东联齐国,西抗强泰”。他所作《离骚》、《九章》,“反复陈述他的政治主张。上联中“有才”。就是对此的高度概括。然由于当时国君昏庸,听信谗言,终使他才学无法施展,政治主张无法实现,使他(子)蒙冤(屈),沉沙汩罗。这就是后一个“屈子’,之意。
    怀王,印楚怀王,姓熊名槐,战国时楚国君。屈原辅佐他时,他不但不听忠谏.,反而听信奸佞子兰、靳尚的谗言,放退屈原。下联中所说“无道”,便即指此。如此昏君,几千年来为人民所不齿,自然也就不可能再有人去想(怀)念他(王)了。“莫怀王”,道出人民的心声。
    此联妙在上、下联头尾一词,均字同而义异。上联头一个“屈子”是专有名词,是屈原的尊称;尾一个“屈子’,是动宾结构,解为“使他蒙冤”。“终”字,既使人感到沉痛,又使人感到“愤恨”、饱含联作者无限感慨,有一字千钧之功。下联头一个“怀王”,也是专有名词,指楚怀王;尾一个“怀王”,也是动宾结构,解为“想念君王”。“莫”字鲜明表达联作者爱憎分明、嫉恶如仇的心情,于平凡中见深度。
    全联言简意赅,既对屈原、楚怀王二个历史人物进行切中肯綮约评价;又明辨忠奸,泾渭善恶,激起人们的爱国之情。从联艺上看,该联运用“转类”的修辞方法,对词类“屈子”、“怀王”的活用,使语言新颖生动,构思精巧独特,言有尽,意无穷。
7#
 楼主| 发表于 2006-5-21 13:57:1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阿错 于 2009-10-30 21:41 编辑

石族涵和,舂光四序迎骀荡;
万方处泰,国运千秋莫燕安。
               ----李可蕃《题西藏林芝福建园升平楼》


    西藏林芝,南临雅鲁藏布江,东倚葱翠林峦,素有“高原明珠”与“西藏江南”之称。
    《福建园》于1999年5月由福建省人民政府营建,2000年6月一座呈现福建特色的传统园林便初具规模,园内以“闽芝阁”、 “闽芝湖”为主体,建有“莺歌宫”、 “升平楼”等十几个亭台楼阁的景观。为使此公园提高文化品位,成为一座完整的传统园林,以益林芝之美,福建省诗词学会受有关政府部门的委托,组织骚人墨客,制作楹联、匾额、题刻以及点缀于各客厅的书法、绘画等作品。经遴选,光楹联就有十五副。李可蕃老先生的此副“升平楼”楹联,便是其中佼佼者之一。
    上联写春先,以“骀荡”喻“百族涵和”。 “百族”,泛指各民族,张栽诗“郁郁小城中,岌岌百族居。”柳亚子词“不是一人能领导,那容百族共骈阗。”都是此意。此特指藏汉等各族人民。藏汉, 自古以来就和睦相处,拉萨大昭寺前的“唐蕃会盟碑” (也称“甥舅会盟碑”)就是历史明证。 “福建诗词”第二集《谒拉萨唐蕃会盟碑》有句云: “唐蕃遥合璧,甥舅永同心。” “涵和”,即指其所蕴涵的和睦之气。 “骀荡”,舒缓荡漾貌。谢朓诗: “朋情以郁陶,春物方骀荡。”此和睦之气,以“骀荡春光”喻之,尤给人以温暖、舒畅、祥和之感。 “骀荡”之前加一“迎”字,有“平字见奇”、 “常字见新”、 “补字见色”之效。   
    下联写国运,以“燕安”颂“八方处泰”。 “万方”,犹言四方。 《书·汤诰》 “嗟尔万方有众,明听予一人诰。”杜甫《登楼》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都是指“四方”之义。 “燕安”,原指留恋家室,引伸泛指安逸闲适,此当指安居乐业。近代中华,国运偃蹇, 自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近二十多年来,我国发生翻天覆地变化,河清海晏,国泰民安,处处呈现一派升平景象。西藏更是跨越多个历史发展阶段,从农奴隶一步跃入社会主义制度,变化之巨,尤为惊人。 “升平楼”建立便是其标志之一。“奠”,下字讲究,有“初始”之意,既给人以喜悦,更给人以希望。
    此联文功深厚,无论是遣词、锤字、宅句、安章,都毕具底蕴。其联语则俗中寓雅,雅中含俗,诚为雅俗共赏之楷式。佼佼者,非虚言也。
8#
 楼主| 发表于 2006-5-21 13:57:4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阿错 于 2009-10-30 21:41 编辑

万里来游,邗上烟花扬子水;
一樽相对,淮东风月蜀冈云。
                   ——秦子卿《题扬州瘦西湖》


    这是一副高度概括高度浓缩的名胜风景联。扬州瘦西湖,原名保障湖,又名长春湖,约有一千五百年的历史,此湖与杭州西湖相比,另有一种清瘦含蓄、娇妍秀丽的特色,故称瘦西湖。清代乾隆时的诗人汪沆有诗写道:“垂杨不断接残芜,雁齿虹桥俨画图。也是销金一锅子,故应唤作瘦西湖。” “销金锅”,指西湖,元·周密《武林旧事》: “西湖天下景,朝昏晴雨,四序总宜,杭人亦无时而不游……日糜金钱,靡有纪极,故杭谚有销金锅之号。”汪诗一出,瘦西湖之名尤著。
    “邗上”,即邗江之上。邗江,水名,指扬州至淮安段古定河。据《寰宇记》:昔吴王夫差北霸中国,自广陵(即今扬州)城东南筑邗城,下掘沟,谓之邗江,亦名邗沟。 “烟花”,乃阳春烟景,迷蒙之烟雾杂以似锦之繁花。语出李白诗: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邗上烟花”,便指此瘦西湖特有景致。 “扬子”,即扬子江。扬子水。谓此地有与扬子江相通之水。因扬州在长江北岸,大运河经此。宋曾巩诗: “连荆控蜀长江水,尽在迥廊顾盼中。”经大运河与长江相遇之瘦西湖水,真可谓是“尽在迥廊顾盼中”了。此乃上联所浓缩的令人心旷神怡的美景。 “万里来游”,当因此而不虚行也。
    “淮东”,秦淮之东。杜牧《夜泊秦淮》云: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风月”,语出赵孟頫《扬州迎月楼联》 “春风阆苑三千客,明月扬州第一楼。” 自古有“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可知“淮东风月”, 自是非同寻常。 “蜀冈”,也写作“蜀岗”,在擅西湖之邻。 “云”,江湖岚《扬州二十四桥联》中有“胜地据淮南,看云影当空,与水平分秋一色”之句,可知“蜀冈云”,别有一番异趣:既与水相融,水天一体;又与水相分,平分秋色。面对此地之风月云, 岂可“一樽”而方休!
    此联采用“蒙大奇”手法,文字不多,而意象无穷。 “蒙大奇”,是英国十分世纪美学家休姆提出的,他说: “两个视角意象构成一个视角和弦,它们的结合,暗示一个崭新面貌的意象。”这就是电影艺术中的“两个镜头并置”产生画面与画面之间的在质上区别于这两个分镜头的“第三个意义”,即所谓“蒙太奇”手法。在我国古代诗论中称之为“象外之象” “言外之意”,含有无穷余味。上联“邗上烟花”与“扬子水”;下联“淮东风月”与“蜀冈云”两相重合所产生的”第三种意象”,决不仅仅是联中所提及的这有限景致,而是可以任凭读者展开想象翅膀,驰骋于瘦西湖上下左右、东西南北,纵揽其万千气象。所以说,它是一副高度浓缩的名胜风景住联。
9#
 楼主| 发表于 2006-5-21 13:58:4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阿错 于 2009-10-30 21:43 编辑

东迎华岳,西接昆仑,南望祁连,北通大漠。越丝绸古道,溯汉武雄风。襟欧亚,射天狼,到此何妙同斟御酒;
尧法昊天,舜承禅让,禹治水患,汤撤鸟罗。显燮理嘉猷,施庙堂铁腕。念台澎,除硕鼠,清时正好共品龙芽。
   
    此联上联为甘肃酒泉汉武集团等四个单位联合向海内外征联的出句;下联为二等奖(一等缺)获得者之一、现寓居美国的李伏波老先生的对句。
    出句从地理和历史两个层次来说明应到此“同斟御酒”:对句从古政和今治两个方面来说明应趁时“共品龙芽”。史与地,古与今,御酒与龙芽,上下对举,左右相彰,:可谓是珠联璧合。
    “华岳”,为五岳之一的西岳华山,·泛指中原锦绣大地; “昆仑”,即举世闻名的昆仑山,位于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象征伟大的中华民族; “祁连”,为河西走廊屏障的祁连山,它既险峻又壮阔,显现出“西中国”独特的地理景象;“大漠”,乃蒙古一带的“大漠瀚海”,泛指由蒙古以北、以西广阔苍茫的“西域”地带。“丝绸古道”;即古今中外举世无双的“丝绸之路”,它既代表“汉唐盛世”,又象征古代中国的伟大文明和悠久历史: “汉武雄风”,原指汉武帝灭匈奴、统河山的雄才大略,此喻中华民族奋发图强精神与不屈不扰气节。 “襟欧亚,射天狼”是酒泉的两个特点:其一,酒泉乃“丝绸之路”的咽喉,历来有“河西关钥”之称, “襟带欧亚”是其地理特征。其二,射天狼,‘指射杀天狼。天上有“天狼星”,古人占星以为它主侵略,以象征敌人,苏轼词“西北望,射天狼”。酒泉是我国卫星发射中心,,当今霸权主义常常挥舞“核大棒”,射天狼,也喻中国人民反侵略、反霸权的坚定信念。

    “御酒”,指皇帝所赐之酒。典出《史记》:汉武帝时,骠骑将军霍去病战河西,大败匈奴,武帝特赐御酒犒赏,将军以为功在全军独饮不当,又因酒少人多,遂将酒倒入一眼泉中,于是全军共饮,万众欢腾,从此以后,人们便把这眼泉称为“酒泉”。酒泉生产的“汉武御酒”便源于此历史故事。
    出句,构思精巧,由描绘地理到追溯历史,再由历史而归到现实,从而突出征联宗旨——“到此何妨同斟御酒”。出句含蕴深广,气势雄伟,洵是斑斑美玉也。
    对句,据征联组委会统计,将近二万份,而脱颖而出者,高居榜首的也只有三名,李伏波先生对句便是这三名者之一。“尧”,即上古唐尧, “昊天”,即天。 《幼学》曰: “唐放勋(尧名)德配昊天,遂动华封之三祝。”正因为“尧法昊天”故其德也配昊天,成为牛国历史传统中最贤明之君。“舜”,即虞舜, “承让”,,即古代把帝位让授于贤者。孔颖达《疏》曰“若尧舜禅让圣贤。”舜,就是第一位承受这“禅让”之尊的一位圣贤。“禹”;,即夏禹。上古洪荒,水患频仍, ‘‘尧使鲧治水,九载绩用弗成,禹乃嗣兴。三过其门而不入”,别九州,奠山川,乃治水患。大禹功盖千秋。 “汤”,即殷汤, “鸟罗”即捕鸟之罗网。《左思》 “一鸣众鸟至,再鸣众鸟罗。” “汤撤鸟罗”,语出成语“网开三面”:汤见有人在野外四面布网捉鸟,就下令撤去三面,后以比喻“政仁法宽,恩泽优渥”。刘禹锡《贺赦表》: “网开三面,危疑者许以自新;德达四聪,瑕累者期于录用。” “燮理”,即协调治理; “嘉猷’’,即佳策良谋。’《传》: “三公之任,佐王论道,以经纬国事,燮理阴阳。”彰显德治之功; “庙堂”,指朝廷,范仲淹“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铁腕?,指强有力手段或强有力统治,‘施铁腕,即从严执法,以昭彰法治之力。 “念台澎,除硕鼠”,此乃当今中国二大政治任务:一要完成祖国统一大业,一要铲除贪官硕鼠,以臻世盛时清。“龙芽”,茶名。 《茶经》 “一曰龙团胜,二曰雪白茶,三曰万寿龙芽。”杨万里诗: “午睡起来情绪恶,急呼蟹眼瀹龙芽。”
    此对句,立意新奇。它以史为经,以今为纬,;说明,既要以德兴邦,也要以法治国,唯有德法兼治,才能彰显盛世清时。当此之时, “共品龙芽”, 自是人情之常。以此与“同斟御酒”相对,一酒一茶,可谓相得益彰。对句高瞻远瞩,寄意遥深,诚为瑟瑟灵珠矣。 。
     此对句由于立意新奇,与另二位作者的对句二起各获奖金一万元,然就字面对仗言,尚有欠工之处,故难占螯头,只位列二等。征联单位后又以三十万元重奖求一等对句,但至今未得其偶,有兴趣诸君,可否一试身手?
10#
发表于 2006-5-21 14:16:20 | 只看该作者
[quote]以下是引用阿错在2006-5-21 13:56:40的发言:
季札剑,季子金,季布重诺言,刘季大风归故里;
          班固文,班超笔,班昭续汉史,鲁班巨斧造云梯。
                                    ——刘季子《姓名联》

……季札,历史上有二位。一是春秋时吴季札,封王不受,历聘鲁齐郑卫晋等图,以多闻著称;一位是五代时季札,据《五代史.后蜀世家》载,孟昶难当周兵,客省使赵,李札请行,乃以季札为秦州监军使。“季札剑”,当属后者。

——延陵挂剑,这是很常见的典故
建议作者查阅下,看看这个“季札剑”到底是谁
11#
 楼主| 发表于 2006-5-21 14:21:30 | 只看该作者
延陵季子将西聘晋

延陵季子将西聘晋,带宝剑以过徐君,徐君观剑,不言而色欲之。延陵季子为有上国之使,未献也,然其心许之矣,使于晋,顾反,则徐君死于楚,于是脱剑致之嗣君。从者止之曰:“此吴国之宝,非所以赠也。”延陵季子曰:“吾非赠之也,先日吾来,徐君观吾剑,不言而其色欲之,吾为上国之使,未献也。虽然,吾心许之矣。今死而不进,是欺心也。爱剑伪心,廉者不为也。”遂脱剑致之嗣君。嗣君曰:“先君无命,孤不敢受剑。”于是季子以剑带徐君墓即去。徐人嘉而歌之曰:“延陵季子兮不忘故,脱千金之剑兮带丘墓。”




① 延陵季子②将西聘③晋,带宝剑以过徐君④。徐君观剑,不言而色欲之。延陵季子为有上国⑤之使,未献也,然其心许之矣,使于晋,顾反⑥,则徐君死于楚,于是脱剑致之嗣君⑦。从者止之曰:“此吴国之宝,非所以赠也。”延陵季子曰:“吾非赠之也,先日吾来,徐君观吾剑,不言而其色欲之;吾为有上国之使,未献也。虽然,吾心许之矣。今死而不进,是欺心也。爱剑伪⑧心,廉者不为也。”遂脱⑨剑致之嗣君。嗣君曰:“先君无命,孤不敢受剑。”于是季子以剑带徐君墓树而去。徐人嘉而歌之曰:“延陵季子兮不忘故⑩,脱千金之剑兮带丘墓。”


〔注释〕①本文选自《新序·杂事卷七》。作者刘向,本名更生,字子政,沛(今江苏省沛县)人,西汉后期著名的经学家、目录学家和文学家。《新序》和《说苑》是刘向在任校中秘书时编撰的两部分类历史故事集。②延陵季子:季札(zhá),春秋时期吴国人,因封地延陵而得名延陵季子。③聘:访问,指古代诸侯之间或诸侯与天子之间派使节问候。④徐君:徐国国君。徐国在今安徽泗县北。⑤上国:指春秋时中原诸侯国。⑥顾反:总想着回来。⑦嗣(sì)君:此指徐国即位的君主。⑧伪:欺。⑨脱:解下。⑩兮:语气词。故:故旧。



〔译文〕延陵季子要到西边去访问晋国,佩带宝剑拜访了徐国国君。徐国国君观赏季子的宝剑,嘴上没有说什么,但脸色透露出想要宝剑的意思。延陵季子因为有出使上国的任务,就没有把宝剑献给徐国国君,但是他心里已经答应给他了。季子出使在晋国,总想念着回来,可是徐君却已经死在楚国。于是,季子解下宝剑送给继位的徐国国君。随从人员阻止他说:“这是吴国的宝物,不是用来作赠礼的。”延陵季子说:“我不是赠给他的。前些日子我经过这里,徐国国君观赏我的宝剑,嘴上没有说什么,但是他的脸色透露出想要这把宝剑的表情;我因为有出使上国的任务,就没有献给他。虽是这样,在我心里已经答应给他了。如今他死了,就不再把宝剑进献给他,这是欺骗我自己的良心。因为爱惜宝剑就使自己的良心虚伪,廉洁的人是不这样的。”于是解下宝剑送给了继位的徐国国君。继位的徐国国君说:“先君没有留下遗命,我不敢接受宝剑。”于是,季子把宝剑挂在了徐国国君坟墓边的树上就走了。徐国人赞美延陵季子,歌唱他说:“延陵季子兮不忘故,脱千金之剑兮带丘墓。”
-------------------------------------------------------------------------------------
偶家2丫头真不是盖的,跟着长见识了
12#
发表于 2006-5-21 14:32:15 | 只看该作者
扣,2妞错错的手真快啊

Archiver|槐花公社 ( 备案许可证号:苏ICP备11031522号 )

GMT+8, 2024-11-24 05:44 , Processed in 0.064270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22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