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码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     

槐花公社123

搜索
查看: 1903|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新中国第一将军:粟裕诞辰100周年纪念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7-10 16:03:1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p></p><p></p><p></p><p>&nbsp;&nbsp;&nbsp;&nbsp;1949年10月20日,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第一次会议部分委员合影。前排左起第一人既是粟裕大将。<br/>&nbsp;&nbsp;&nbsp;&nbsp;前排右起:陈毅、刘少奇、程潜、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粟裕。中排右起:刘斐、张云逸、邓小平、张治中、高岗、聂荣臻。后排右起:刘伯承、傅作义、蔡廷锴、贺龙、罗瑞卿</p><p></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7-10 16:19:00编辑过]

2#
 楼主| 发表于 2007-7-10 16:10:00 | 只看该作者
&nbsp;&nbsp;&nbsp;&nbsp;今年8月10日,是粟裕将军诞辰100周年纪念日。粟裕是深受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尊敬与爱戴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杰出的军事家、战略家,是长期担任国家和军队高级领导<nobr id="key0" target="_blank" style="FONT-WEIGHT: bold; FONT-SIZE: 14px; PADDING-BOTTOM: 0px; COLOR: #6600ff; BORDER-BOTTOM: #6600ff 1px dotted; BACKGROUND-COLOR: transparent;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职务</nobr>的卓越领导人,是我军军事科学研究战线的重要开拓者和领导者。他在半个多世纪的革命生涯中,曾多次率部入浙作战,新中国成立后又多次莅浙视察、指导工作,在浙江大地上留下了不朽的足迹,浙江人民<nobr id="key5" target="_blank" style="FONT-WEIGHT: bold; FONT-SIZE: 14px; PADDING-BOTTOM: 0px; COLOR: #6600ff; BORDER-BOTTOM: #6600ff 1px dotted; BACKGROUND-COLOR: transparent;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永远</nobr>怀念他。<br/>&nbsp;&nbsp;&nbsp;&nbsp;<br/>&nbsp;&nbsp;&nbsp;&nbsp;一、临危受命,挺进浙江,胜利坚持三年游击战争<br/>&nbsp;&nbsp;&nbsp;&nbsp;<br/>&nbsp;&nbsp;&nbsp;&nbsp;粟裕第一次入浙作战是在1934年9月。这一年的7月,为了宣传和推动抗日,调动和牵制国民党部队,中共中央决定组建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向闽浙皖赣四省边界地区开进。粟裕被任命为北上抗日先遣队参谋长。7月6日,粟裕率部从江西瑞金出发,于同年9月挺进到浙西南、浙西一带,并一度攻入常山县城,使在白色恐怖统治下的浙江人民深受鼓舞和振奋。<br/>&nbsp;&nbsp;&nbsp;&nbsp;<br/>&nbsp;&nbsp;&nbsp;&nbsp;1935年1月,抗日先遣队在江西怀玉山遭敌重兵围攻失败,粟裕率先遣队先头部队突破敌军封锁线到达赣东北苏区。2月,中央决定以先遣队的先头部队和突围部队为基础,组建红军挺进师,由粟裕任师长,刘英任政委,挺进浙江,开展游击战争。3月23日,红军挺进师在粟裕和刘英的率领下,翻越闽浙边界的仙霞岭,进入浙江江山。这是粟裕率先遣队挺进浙江半年之后再次入浙作战。4月下旬,在粟裕、刘英的指挥下,挺进师在庆元斋郎打退浙江、福建保安团和地主武装3000余人的进攻,打开了进入浙西南开辟游击根据地的通道。5月上旬,粟裕和刘英指挥挺进师进入龙泉、遂昌、松阳三县边界地区,受到当地群众领袖和革命群众的热烈欢迎,很快就开创了纵横百余公里的浙西南游击根据地。这是挺进师入浙后创建的第一块游击根据地。<br/>&nbsp;&nbsp;&nbsp;&nbsp;<br/>&nbsp;&nbsp;&nbsp;&nbsp;红军挺进师在浙西南的斗争,引起了国民党当局的极大震惊。从1935年8月起,国民党调集重兵对浙西南游击根据地进行大规模“清剿”。粟裕和刘英决定以游击战的战略战术来打破国民党的“清剿”。他们率领主力部队跳出敌人的包围圈,进入浙闽边境开展游击活动,与闽东特委叶飞<nobr id="key2" target="_blank" style="FONT-WEIGHT: bold; FONT-SIZE: 14px; PADDING-BOTTOM: 0px; COLOR: #6600ff; BORDER-BOTTOM: #6600ff 1px dotted; BACKGROUND-COLOR: transparent;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领导</nobr>的闽东红军胜利会师。11月7日,在泰顺白柯湾成立了中共闽浙边临时省委和临时省军区,粟裕任临时省委组织部长兼临时省军区司令员。<br/>&nbsp;&nbsp;&nbsp;&nbsp;<br/>&nbsp;&nbsp;&nbsp;&nbsp;闽浙边临时省委建立后,粟裕和刘英率挺进师在当地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下,开辟了浙南游击根据地。同时,从1936年3月到1937年10月间,粟裕率挺进师主力先后四次往返于浙南和浙西南之间,为恢复重建浙西南根据地历尽艰险。1936年9月,粟裕率挺进师主力第三次从浙西南回到浙南时,在瑞安县割藤湖与浙南地下党负责人叶挺鹏等领导的革命武装会师,使浙南游击根据地的范围<nobr id="key4" target="_blank" style="FONT-WEIGHT: bold; FONT-SIZE: 14px; PADDING-BOTTOM: 0px; COLOR: #6600ff; BORDER-BOTTOM: #6600ff 1px dotted; BACKGROUND-COLOR: transparent;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发展</nobr>到平阳北港和飞云江中游南北两岸的平原地区。在粟裕和刘英的领导下,到1936年底,挺进师游击战争的活动范围到达过闽浙边界两侧、浙江南部、金(华)衢(州)盆地以及台州部分地区,共计30多个县。<br/>&nbsp;&nbsp;&nbsp;&nbsp;<br/>&nbsp;&nbsp;&nbsp;&nbsp;在开辟浙西南和浙南游击根据地的艰苦游击战争环境中,粟裕九死一生,历经艰险。一次粟裕在龙泉河和松阳溪之间被敌人围困,他命令大家隐蔽进刺丛中。搜寻的敌人大喊:“看到了,看到你们了,赶快出来!”粟裕示意大家沉住气,敌人不到眼前不开打。结果敌人瞎叫了一阵后离开了。粟裕赶紧组织大家泅渡过河,一天一夜急行军180里,连打7仗冲出了包围圈。还有一次粟裕被敌人追到一条山沟里,前面被一个敌人据点挡住,他急中生智,让大家拿下红五星八角帽,装作敌保安部队,大摇大摆地闯过了敌据点,当敌人发觉有诈时,粟裕已经带部队脱离了危险区。最为危险的是有一次在瑞安渡飞云江时,粟裕不小心被旋涡卷了进去,差点就要被旋涡吸到水底去。幸好后面的人赶快递了一个伞柄给他,才把他拉上岸。刚上岸后面的敌人就打过来了,他们赶快攀上悬崖,才摆脱了敌人。在三年游击战争中,这样惊险的场景并不鲜见。他<nobr id="key6" target="_blank" style="FONT-WEIGHT: bold; FONT-SIZE: 14px; PADDING-BOTTOM: 0px; COLOR: #6600ff; BORDER-BOTTOM: #6600ff 1px dotted; BACKGROUND-COLOR: transparent;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回忆</nobr>说:“在那三年的一千多个日日夜夜里,部队大部分时间是露营,青天作帐,大地当床,很少脱过衣服睡觉,经常和衣而卧,‘枕戈待旦’。”但粟裕凭着对革命胜利的坚定信念和对党的事业的赤胆忠诚,不畏艰险,英勇顽强地坚持斗争。<br/>&nbsp;&nbsp;&nbsp;&nbsp;<br/>&nbsp;&nbsp;&nbsp;&nbsp;在坚持浙南三年游击战争的过程中,粟裕作为红军挺进师的主要<nobr id="key1" target="_blank" style="FONT-WEIGHT: bold; FONT-SIZE: 14px; PADDING-BOTTOM: 0px; COLOR: #6600ff; BORDER-BOTTOM: #6600ff 1px dotted; BACKGROUND-COLOR: transparent;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军事</nobr>指挥员,根据革命处于低潮、敌我力量对比悬殊的实际情况,果断地提出并实现了从正规军向游击队、从正规战向游击战的战略转变。在这一战略转变过程中,他把毛泽东军事思想与浙南游击战争的具体<nobr id="key3" target="_blank" style="FONT-WEIGHT: bold; FONT-SIZE: 14px; PADDING-BOTTOM: 0px; COLOR: #6600ff; BORDER-BOTTOM: #6600ff 1px dotted; BACKGROUND-COLOR: transparent;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实践</nobr>相结合,创造性地提出并实践了“敌进我进”的作战方针,形成了灵活多变的战略战术,粉碎了国民党军的多次“围剿”,胜利地坚持了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争。浙南三年游击战争,充分显示了粟裕作为一个优秀军事指挥员的才能,孕育了他作为一代名将的根本气质,成为他军事生涯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3#
 楼主| 发表于 2007-7-10 16:11:14 | 只看该作者
&nbsp;&nbsp;&nbsp;&nbsp;粟裕在浙南坚持游击战争时期,正是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武装侵略步步深入,民族矛盾日益上升的时候。他虽然较长时间被隔绝在浙西南一个封闭的地区内活动,但时刻关心着全国的大局,密切注视着形势发展,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全国的政治形势和党的方针<nobr id="key7" target="_blank" style="FONT-WEIGHT: bold; FONT-SIZE: 14px; PADDING-BOTTOM: 0px; COLOR: #6600ff; BORDER-BOTTOM: 2px dotted; BACKGROUND-COLOR: transparent;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政策</nobr>,使局部地区的斗争适应全国的形势和大局。在此基础上,他根据以往斗争的实践经验,不断调整游击根据地的政策。1937年9月,正在浙西南遂昌门阵一带活动的粟裕在得知国共两党和谈的消息后,立即给国民党遂昌县党部、县政府发出《国共<nobr id="key2" target="_blank" style="FONT-WEIGHT: bold; FONT-SIZE: 14px; PADDING-BOTTOM: 0px; COLOR: #6600ff; BORDER-BOTTOM: #6600ff 1px dotted; BACKGROUND-COLOR: transparent;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合作</nobr>抗日建议书》,要求停止内战,枪口对外。9月19日,粟裕派代表在遂昌门阵与遂昌县政府的代表进行和平谈判,达成了停战协议,从而自觉实现了从国内革命战争到民族解放战争的战略转变。<br/>&nbsp;&nbsp;&nbsp;&nbsp;<br/>&nbsp;&nbsp;&nbsp;&nbsp;粟裕于10月率部前往浙南平阳,与刘英等人会合。随后,部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闽浙边抗日游击总队”,粟裕任总队长。1938年3月18日,粟裕率由原红军挺进师改编的部队从平阳山门出发,前往皖南集中。部队到达皖南后,改编为新四军第二支队第四团第三营,粟裕任第二支队副司令员,投入了抗日战争的伟大洪流。<br/>&nbsp;&nbsp;&nbsp;&nbsp;<br/>&nbsp;&nbsp;&nbsp;&nbsp;二、主动请缨,进军浙西,天目山上威名远扬<br/>&nbsp;&nbsp;&nbsp;&nbsp;<br/>&nbsp;&nbsp;&nbsp;&nbsp;<br/>&nbsp;&nbsp;&nbsp;&nbsp;1944年秋,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形势和国内抗战形势发生了根本变化,日军败局已定。中共中央筹划进一步扩大解放区,缩小沦陷区,作出了发展东南,打通浙东与浙南以至与闽中联系、配合盟军在沿海登陆的重大战略决策。9月27日,中央给华中局发出《关于发展苏浙皖地区总的方针和部署》,赋予新四军发展苏浙皖地区与闽浙沿海地区的战略任务。时任苏中区党委书记、新四军第一师师长的粟裕得知中央的决定后,非常振奋。他回想起率领抗日先遣队和红军挺进师在浙江战斗的情景,重回浙江战斗是他期盼已久的愿望。他向华中局恳请由他率新四军第一师主力执行南下任务。华中局将粟裕的请求报告了中央。10月24日,中央复电同意由粟裕率部南下发展苏浙,决定“苏南及浙江归粟裕<nobr id="key3" target="_blank" style="FONT-WEIGHT: bold; FONT-SIZE: 14px; PADDING-BOTTOM: 0px; COLOR: #6600ff; BORDER-BOTTOM: #6600ff 1px dotted; BACKGROUND-COLOR: transparent;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统一</nobr>指挥”。<br/>&nbsp;&nbsp;&nbsp;&nbsp;<br/>&nbsp;&nbsp;&nbsp;&nbsp;1944年12月27日,粟裕率一师主力从苏中兴化出发,于1945年1月6日到达浙西长兴,与在这一带坚持抗日斗争的新四军第十六旅会合。1月13日,新四军军部转发中央军委命令:成立新四军苏浙军区,任命粟裕为苏浙军区司令员,谭震林为政委(未到职,由粟裕兼政委),后又任命叶飞为副司令员。华中局还委托粟裕以华中局代表的名义全面<nobr id="key6" target="_blank" style="FONT-WEIGHT: bold; FONT-SIZE: 14px; PADDING-BOTTOM: 0px; COLOR: #6600ff; BORDER-BOTTOM: #6600ff 1px dotted; BACKGROUND-COLOR: transparent;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领导</nobr>苏南、浙东两个地区的党委工作,以建立全面统一的指挥。2月5日,新四军苏浙军区成立大会在长兴北部的温塘村隆重举行,粟裕在大会上讲话:“向苏浙人民宣誓:我们将竭尽一切力量,完成准备反攻,驱逐敌寇,争取抗战胜利的重大任务。”<br/>&nbsp;&nbsp;&nbsp;&nbsp;<br/>&nbsp;&nbsp;&nbsp;&nbsp;粟裕深感<nobr id="key5" target="_blank" style="FONT-WEIGHT: bold; FONT-SIZE: 14px; PADDING-BOTTOM: 0px; COLOR: #6600ff; BORDER-BOTTOM: #6600ff 1px dotted; BACKGROUND-COLOR: transparent;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责任</nobr>重大。他认真分析了面临的形势,制订了向东南发展的作战方案。当时浙西天目山是国民党顽军重兵把守之地,新四军要进入敌后,必将遭到顽军的拦截,这样就不可避免地要与顽军进行一场恶战。为进一步摸清情况,同时避免新四军主动进入顽区在政治上的不利,粟裕决定先以一个纵队控制莫干山、杭(州)嘉(兴)湖(州)敌后地区,顽军如由孝丰(今属安吉)、安吉等地向新四军进攻,我军即乘势向孝丰地区反击,进而控制天目山。粟裕的方案得到了华中局和新四军军部的肯定。与此同时,为了适应新的环境和作战要求,苏浙军区部队开展山地战术训练,粟裕亲自向连以上干部讲课,着重讲解了山地特性和大兵团在山地作战的要领,为部队实行由平原水网到山地、由分散游击到大兵团作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br/>&nbsp;&nbsp;&nbsp;&nbsp;<br/>&nbsp;&nbsp;&nbsp;&nbsp;根据预定方案,粟裕指挥苏浙军区部队从长兴向莫干山和杭嘉湖敌后挺进。新四军的行动引起了国民党顽固派的恐慌,国民党第三战区司令长官顾祝同下令顽军拦截和进攻苏浙军区部队。在此情况下,苏浙军区被迫进行自卫反击。2月12日至17日、3月7日至26日、5月底至6月23日,苏浙军区部队在粟裕的指挥下胜利地进行了三次反顽自卫战斗。特别是在第三次反顽自卫战中,面对敌我兵力悬殊的不利情况,粟裕采取了巧设疑阵,诱敌冒进,集中兵力,各个击破的战法,先后主动撤离新登(今属富阳)、临安和东、西天目山,后退200里,将顽军引向孝丰的预设战场,然后集中<nobr id="key0" target="_blank" style="FONT-WEIGHT: bold; FONT-SIZE: 14px; PADDING-BOTTOM: 0px; COLOR: #6600ff; BORDER-BOTTOM: #6600ff 1px dotted; BACKGROUND-COLOR: transparent;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优势</nobr>兵力在运动战中大胆穿插,分割围歼冒进的顽军,取得了重大胜利。天目山三次反顽自卫战共歼顽军1万多人,彻底粉碎了国民党顽固派聚歼苏浙军区主力,驱逐新四军出江南的狂妄企图,巩固和发展了苏浙皖抗日根据地,扩大了新四军在江南的抗日阵地。<br/>&nbsp;&nbsp;&nbsp;&nbsp;<br/>&nbsp;&nbsp;&nbsp;&nbsp;天目山反顽自卫战是粟裕<nobr id="key1" target="_blank" style="FONT-WEIGHT: bold; FONT-SIZE: 14px; PADDING-BOTTOM: 0px; COLOR: #6600ff; BORDER-BOTTOM: #6600ff 1px dotted; BACKGROUND-COLOR: transparent;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军事</nobr>生涯中的重要一战,表现了他高超的军事指挥艺术和战略家的气魄,创造性地学习与运用毛泽东思想。关于这次战役,粟裕后来回忆说:“天目山战役是我在抗日战争中所经历的激烈和艰苦的重要战役之一,正是通过天目山战役的胜利实践,使我们提早实现了从游击战到<nobr id="key4" target="_blank" style="FONT-WEIGHT: bold; FONT-SIZE: 14px; PADDING-BOTTOM: 0px; COLOR: #6600ff; BORDER-BOTTOM: #6600ff 1px dotted; BACKGROUND-COLOR: transparent;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运动</nobr>战的战略转变,为后来蒋介石对我们全面大打时做了思想上和战略战术上的准备。”这一战,也得到了华中局和中共中央的高度评价。华中局致电粟裕指出:“此次主动退出天目山,诱顽深入而齐歼的模范经验,值得深刻研究和发扬。”中共中央军委和毛泽东也来电盛赞苏浙军区部队打得好。天目山战役进行过程中,正逢中共七大在延安召开,粟裕被选为中共中央候补委员。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央领导在酝酿中共中央委员人选时,给予粟裕高度评价,说“粟裕同志将来可以指挥四五十万军队”。后来的历史发展,证实了中央领导的预言。
4#
 楼主| 发表于 2007-7-10 16:12:13 | 只看该作者
&nbsp;&nbsp;&nbsp;&nbsp;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在此前后,毛泽东发表了《对日寇的最后一战》,延安总部发布了战略大反攻的命令。消息传到江南的时候,粟裕正在长兴<nobr id="key0" target="_blank" style="FONT-WEIGHT: bold; FONT-SIZE: 14px; PADDING-BOTTOM: 0px; COLOR: #6600ff; BORDER-BOTTOM: #6600ff 1px dotted; BACKGROUND-COLOR: transparent;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主持</nobr>召开苏浙军区高级干部会议,总结天目山战役的经验。他以激动的心情与大家共享胜利的喜悦,同时冷静地思考当前的形势和所应采取的对策。根据延安总部和新四军军部的命令,粟裕领导苏浙军区对负隅顽抗的日伪军展开最后进攻,各部在浙西、浙东、皖南、苏南的反攻作战中,从日伪军手中先后收复了10多座县城,拔除敌伪据点100多处,苏浙皖抗日根据地已扩展到苏南全境和浙江、安徽的一部分,面积达25000平方公里,人口600万,成为抗战时期全国19块解放区之一。<br/>&nbsp;&nbsp;&nbsp;&nbsp;<br/>&nbsp;&nbsp;&nbsp;&nbsp;抗战胜利后,为了争取和平民主,避免内战,中共中央决定让出包括浙江在内的南方八个解放区。根据中央的部署,从9月下旬开始,粟裕一方面组织苏浙军区部队和地方干部北撤,一方面对坚持江南斗争作具体布置。在粟裕的组织指挥下,苏浙军区各部顺利撤离浙江,于10月下旬到达苏北解放区。粟裕任华中军区副司令员、华中野战军司令员,担负起新的战斗任务。<br/>&nbsp;&nbsp;&nbsp;&nbsp;<br/>&nbsp;&nbsp;&nbsp;&nbsp;三、运筹帷幄,乘胜追击,组织指挥解放浙江<br/>&nbsp;&nbsp;&nbsp;&nbsp;<br/>&nbsp;&nbsp;&nbsp;&nbsp;1949年春,全国解放战争胜利在望。中央决定在4月间发起渡江战役,解放京沪杭地区。此时,粟裕任第三野战军代司令员兼代政委,全力投入渡江作战的准备<nobr id="key1" target="_blank" style="FONT-WEIGHT: bold; FONT-SIZE: 14px; PADDING-BOTTOM: 0px; COLOR: #6600ff; BORDER-BOTTOM: #6600ff 1px dotted; BACKGROUND-COLOR: transparent;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工作</nobr>。对于即将指挥解放自己曾经浴血奋战过的浙江,他感到异常兴奋。4月21日,鉴于国民党政府拒绝在《国内和平协定(最后修正案)》上签字,毛泽东主席和朱德总司令发布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在中央军委和总前委的领导指挥下,人民解放军第二、三野战军的百万大军分东中西3个集团开始渡江作战,胜利突破国民党军长江防线。粟裕直接指挥东集团4个军渡过长江,向纵深进击。<br/>&nbsp;&nbsp;&nbsp;&nbsp;<br/>&nbsp;&nbsp;&nbsp;&nbsp;人民解放军渡过长江后,国民党军全线溃退,南京、镇江、芜湖一带的敌人开始向杭州撤逃。敌人的逃跑路线粟裕早已预料到的。他深知,杭州是闻名中外的美丽城市,怎么也不能让敌人逃到杭州,使杭州遭受战火劫难。4月22日深夜,彻夜未眠的粟裕站在一张大<nobr id="key2" target="_blank" style="FONT-WEIGHT: bold; FONT-SIZE: 14px; PADDING-BOTTOM: 0px; COLOR: #6600ff; BORDER-BOTTOM: #6600ff 1px dotted; BACKGROUND-COLOR: transparent;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地图</nobr>前,反复察看着敌人逃跑的路线:敌人要逃到杭州,必须经过安徽广德至浙江长兴一线。敌人从南京到长兴、广德约140公里,其中一部分是山区,而且敌军在逃跑的路上,还要受到我攻击部队的攻击与阻拦,其速度必受影响,估计敌人4至5天才能到达。他又把目光转向我军中集团和东集团目前所在的位置上。他计算:东集团现在从长江边直插太湖,到达宜兴地区约50至80公里,如果<nobr id="key5" target="_blank" style="FONT-WEIGHT: bold; FONT-SIZE: 14px; PADDING-BOTTOM: 0px; COLOR: #6600ff; BORDER-BOTTOM: #6600ff 1px dotted; BACKGROUND-COLOR: transparent;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发展</nobr>顺利,仅用2至3天的时间,就可以在这里切断南京至上海的通路,再用1至2天的时间,就可以在长兴地区切断南京至杭州的通路;与此同时,中集团从渡江地区向东到广德、长兴地区约150至200公里,这里是新四军过去活动过的地区,指战员熟悉那里的山山水水和道路情况。再加上他们吃苦耐劳、猛打猛冲,用4至5天的时间,也可以到达长兴地区,切断南京到杭州的通路,从而使两个集团形成合围。<br/>&nbsp;&nbsp;&nbsp;&nbsp;<br/>&nbsp;&nbsp;&nbsp;&nbsp;经过<nobr id="key6" target="_blank" style="FONT-WEIGHT: bold; FONT-SIZE: 14px; PADDING-BOTTOM: 0px; COLOR: #6600ff; BORDER-BOTTOM: #6600ff 1px dotted; BACKGROUND-COLOR: transparent;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准确</nobr>、反复的计算,粟裕果断决定:东集团由北向南,中集团由西往东,两路大军东西对进,迅速进占长兴、广德一线,关门打狗,将逃敌围歼在郎(溪)广(德)长(兴)一带的苏浙皖边。23日至24日,粟裕连续发出多道命令,严令各部“迅速猛进,阻击、截击与尾追”,务须追上敌人主力,完全封锁敌人退路,围歼南逃之敌于太湖西岸长兴、广德、郎溪地区。命令的中心就是一个“快”字:快追,快堵,快截,快歼。<br/>&nbsp;&nbsp;&nbsp;&nbsp;<br/>&nbsp;&nbsp;&nbsp;&nbsp;根据粟裕的作战部署,4月28日凌晨,我军在长兴、吴兴一带将逃敌全部包围起来。粟裕又发出新的命令:由第九兵团司令员宋时轮、政委郭化若<nobr id="key3" target="_blank" style="FONT-WEIGHT: bold; FONT-SIZE: 14px; PADDING-BOTTOM: 0px; COLOR: #6600ff; BORDER-BOTTOM: #6600ff 1px dotted; BACKGROUND-COLOR: transparent;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统一</nobr>指挥第九、十兵团全歼被包围在郎(溪)广(德)长(兴)的敌人;第七兵团以最快速度向杭州攻击前进,抢占钱塘江大桥。从4月29日开始,我军向被包围之敌发起了全面进攻。整个苏浙皖边围歼战,歼敌6万余人,使敌军无法按计划逃入杭州,从而使这座闻名中外的<nobr id="key4" target="_blank" style="FONT-WEIGHT: bold; FONT-SIZE: 14px; PADDING-BOTTOM: 0px; COLOR: #6600ff; BORDER-BOTTOM: #6600ff 1px dotted; BACKGROUND-COLOR: transparent;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美丽</nobr>古城免遭浩劫,同时也为解放浙江创造了有利条件。<br/>&nbsp;&nbsp;&nbsp;&nbsp;<br/>&nbsp;&nbsp;&nbsp;&nbsp;在此前后,粟裕统率的第三野战军共有4个兵团10个军分兵数路进入浙江作战,在浙东、浙南等各地方党组织和游击武装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先后解放了浙西北、浙北、浙东、浙南等广大地区。<br/>&nbsp;&nbsp;&nbsp;&nbsp;<br/>&nbsp;&nbsp;&nbsp;&nbsp;浙江<nobr id="key7" target="_blank" style="FONT-WEIGHT: bold; FONT-SIZE: 14px; PADDING-BOTTOM: 0px; COLOR: #6600ff; BORDER-BOTTOM: 2px dotted; BACKGROUND-COLOR: transparent;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大陆</nobr>解放后,粟裕就把目光转向解放舟山群岛。早在1949年5月,他得知第七兵团部队占领宁波后,就命令第七兵团“迅速以足够力量占领定海及各重要岛屿”。但后来由于上海的5万国民党军逃到定海,舟山的国民党军力量加强,粟裕改令第七兵团暂缓攻击,但仍须积极准备。1949年12月5日至6日,根据毛泽东解放舟山群岛的电令,粟裕在宁波召开第七兵团和第九兵团师以上干部会议,总结渡海作战的经验和登步岛战斗失利的教训,指出海岛作战不能设想侥幸取胜,而要有充分准备。为保证渡海作战的胜利,决定延期攻打舟山群岛。这次宁波之行,是粟裕在新中国建立后第一次来到浙江,距他第一次进入浙江已经15年过去了。但此时的浙江已是人民的天下,粟裕感到无比欣慰。
5#
 楼主| 发表于 2007-7-10 16:14:18 | 只看该作者
<p>&nbsp;&nbsp;&nbsp;&nbsp;从1950年春开始,根据中央军委的决定,粟裕组织进行了解放舟山的海陆空协同渡海作战的各项准备。除了第七兵团的3个军外,又增加了第九兵团的3个军,陆军总兵力达20万人。海军有登陆舰19艘,空军有战斗机、轰炸机50多架,并在民间征集到木船2000余艘。战前的充分准备,在军事上给国民党舟山守军以极大的压力。这时,国民党为了集中力量固守台湾,避免舟山守军被歼的厄运,不得不从舟山撤离。第三野战军不战而胜,于5月17日解放了舟山本岛,不久舟山群岛宣告解放。<br/>&nbsp;&nbsp;&nbsp;&nbsp;<br/>&nbsp;&nbsp;&nbsp;&nbsp;从进军浙江到解放舟山,在一年的时间内,粟裕指挥第三野战军解放了浙江大片国土和部分沿海岛屿,为浙江的解放作出了重要的贡献。</p><p><br/>&nbsp;&nbsp;&nbsp;&nbsp;四、情系老区,心向人民,不朽足迹永留浙江<br/>&nbsp;&nbsp;&nbsp;&nbsp;<br/>&nbsp;&nbsp;&nbsp;&nbsp;新中国建立后,粟裕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国防部副部长、军事科学院第一政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等重要<nobr id="key0" target="_blank" style="FONT-WEIGHT: bold; FONT-SIZE: 14px; PADDING-BOTTOM: 0px; COLOR: #6600ff; BORDER-BOTTOM: #6600ff 1px dotted; BACKGROUND-COLOR: transparent;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职务</nobr>。虽然肩负重任,但他仍然情系浙江,心向老区人民,始终关心着浙江各方面的工作。<br/>&nbsp;&nbsp;&nbsp;&nbsp;<br/>&nbsp;&nbsp;&nbsp;&nbsp;粟裕非常关心浙江的经济建设。上世纪七十年代初,他受周恩来总理的委托负责交通口的工作,并担任国务院港口<nobr id="key3" target="_blank" style="FONT-WEIGHT: bold; FONT-SIZE: 14px; PADDING-BOTTOM: 0px; COLOR: #6600ff; BORDER-BOTTOM: #6600ff 1px dotted; BACKGROUND-COLOR: transparent;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建设</nobr>领导小组组长。1973年6月6日至7月3日,粟裕率港口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和交通部有关人员,从南到北视察沿海港口,先后到了浙江的镇海、杭州、乍浦等地。当他了解到宁波北仑港的位置和水深等优越条件后,对<nobr id="key1" target="_blank" style="FONT-WEIGHT: bold; FONT-SIZE: 14px; PADDING-BOTTOM: 0px; COLOR: #6600ff; BORDER-BOTTOM: #6600ff 1px dotted; BACKGROUND-COLOR: transparent;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开发</nobr>北仑港表示出了极大的关注,选定在这里兴建东方大港。1978年6月26日,粟裕来到宁波,巡视了镇海港和北仑港。他先到建港指挥部听取了情况汇报,然后兴致勃勃地登上东海舰队的舰只,从海上巡视两港的建设情况。当他得知镇海港已建成万吨泊位,北仑港已建成5万吨级泊位,10万吨级的泊位正在兴建施工时,脸上露出了舒心的微笑。如今可以告慰粟裕的是,他生前关心并牵挂的东方大港——北仑港已巍然屹立在东海之滨,在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br/>&nbsp;&nbsp;&nbsp;&nbsp;<br/>&nbsp;&nbsp;&nbsp;&nbsp;粟裕与浙江老区人民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心中时刻牵挂着老区人民的生产和<nobr id="key7" target="_blank" style="FONT-WEIGHT: bold; FONT-SIZE: 14px; PADDING-BOTTOM: 0px; COLOR: #6600ff; BORDER-BOTTOM: #6600ff 1px dotted; BACKGROUND-COLOR: transparent;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生活</nobr>。1961年冬,他专程到温州、金华、泰顺等当年战斗过的地方看望老区人民。每到一地,他总是关切地问起群众的生产和生活情况,千方百计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发展生产。特别是对那些烈士家属,总是问长问短,给他们以<nobr id="key4" target="_blank" style="FONT-WEIGHT: bold; FONT-SIZE: 14px; PADDING-BOTTOM: 0px; COLOR: #6600ff; BORDER-BOTTOM: #6600ff 1px dotted; BACKGROUND-COLOR: transparent;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鼓励</nobr>和安慰。每到一个地方,他都要去看一看烈士陵园和革命纪念馆、纪念碑,对青少年进行革命传统教育。1979年10月,粟裕收到一封反映金华革命老区落实政策、人民生活和经济建设等方面的群众来信。他亲自给浙江省委负责同志写信说:“浙南是革命老根据地,在三年游击战争和抗日战争期间,那里的革命人民曾经作出过重大贡献和牺牲……建议省委对老区的发展予以关注,并对革命烈士遗属和老同志的实际困难予以帮助。”在他的亲切关怀和过问下,问题基本获得解决,中共浙江省委办公厅专门给粟裕写信作了汇报。为此粟裕又复信浙江省委说:“谨对你省委<nobr id="key6" target="_blank" style="FONT-WEIGHT: bold; FONT-SIZE: 14px; PADDING-BOTTOM: 0px; COLOR: #6600ff; BORDER-BOTTOM: 2px dotted; BACKGROUND-COLOR: transparent;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领导</nobr>及有关部门认真落实老区政策所获得的成绩表示敬意,相信这一经验对有类似困难的某些老区也有促进作用,祝愿你省老区建设获得更为迅速的发展。”1980年9月,革命老区松阳安岱后村的群众怀着对粟裕的尊敬与爱戴,托人给他带去了一公斤当地的土特产笋尖。卧病在床的粟裕收到<nobr id="key5" target="_blank" style="FONT-WEIGHT: bold; FONT-SIZE: 14px; PADDING-BOTTOM: 0px; COLOR: #6600ff; BORDER-BOTTOM: #6600ff 1px dotted; BACKGROUND-COLOR: transparent;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礼物</nobr>后,心情非常激动。他把全家子女晚辈们召集在一起,深情地说:这是我们三年游击战争时期在浙江开辟的第一块根据地——安岱后村送来的礼物。真是“千里送笋尖,礼轻情谊重”呀!这就是革命根据地人民群众的感情。我们革命、建设搞了几十年,老根据地的人民还没有真正从经济上得到翻身,我们对不起他们呀!他又叫秘书到床前,嘱咐他帮助买一点<nobr id="key2" target="_blank" style="FONT-WEIGHT: bold; FONT-SIZE: 14px; PADDING-BOTTOM: 0px; COLOR: #6600ff; BORDER-BOTTOM: #6600ff 1px dotted; BACKGROUND-COLOR: transparent;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食品</nobr>寄给安岱后村,并且要写封信给他们,感谢他们送来的笋干和带来的问候,希望他们搞好生产,搞好老区建设。1981年,他在北京专门接见了遂昌县党史工作干部,对遂昌人民在三年游击战争期间作出的贡献表示感谢,并在他的关心下修建了门阵人民盼望已久的公路。1982年,他又为“遂昌中学”和遂昌中学的“科学馆”题字。这一件件难忘的往事,充分体现了身经百战的粟裕将军对浙江老区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p>
6#
 楼主| 发表于 2007-7-10 16:16:38 | 只看该作者
&nbsp;&nbsp;&nbsp;&nbsp;粟裕难忘在浙江浴血奋战的峥嵘岁月,难忘与自己共同战斗的战友们。在有生之年,他准备把自己在浙江战斗的经历记录下来,留给后人。1980年,粟裕在杭州专门邀请几位参加过浙南三年游击战争的老战友老部下座谈,为《回忆浙南三年游击战争》一文收集资料,并与他们一起合影留念。以后他又忍着<nobr id="key5" target="_blank" style="FONT-WEIGHT: bold; FONT-SIZE: 14px; PADDING-BOTTOM: 0px; COLOR: #6600ff; BORDER-BOTTOM: #6600ff 1px dotted; BACKGROUND-COLOR: transparent;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病痛</nobr>,以极大的毅力完成了《回忆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和《回忆浙南三年游击战争》的革命回忆录,留下了极其珍贵的党史资料。这次杭州之行,他还专门为《浙江民兵斗争史》一书题词:“几度战局临转折,数番入浙捣贼巢。兵民并肩齐奋战,鱼水相依情意牢。山川草木溅碧血,烈士忠魂冲云霄。忆念当年堪回首,喜看群英涌江潮!”表达了他对洒遍烈士鲜血的浙江革命老区和老区人民的深切怀念以及对浙江改革开放美好未来的真诚祝愿。<br/>&nbsp;&nbsp;&nbsp;&nbsp;<br/>&nbsp;&nbsp;&nbsp;&nbsp;粟裕把自己与浙江大地深深地连在一起。他曾经对人说过:“浙南是我的第二故乡。”1984年粟裕去世后,根据他生前的遗嘱,部分骨灰撒在了浙西长兴温塘苏浙军区纪念馆、浙南温州江心屿、平阳山门抗日救亡干校和浙西南龙泉烈士陵园、遂昌王村口等地,实现了他永远与浙江人民在一起的愿望。<br/>&nbsp;&nbsp;&nbsp;&nbsp;<br/>&nbsp;&nbsp;&nbsp;&nbsp;粟裕将军(1907—1984)是湖南会同县人。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杰出的<nobr id="key1" target="_blank" style="FONT-WEIGHT: bold; FONT-SIZE: 14px; PADDING-BOTTOM: 0px; COLOR: #6600ff; BORDER-BOTTOM: #6600ff 1px dotted; BACKGROUND-COLOR: transparent;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军事</nobr>家、战略家。粟裕1907年8月10日出生于湖南省会同县坪村乡枫木树脚村,侗族。1924年春到常德的湖南省立第二师范学习,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7年5月参加叶挺部队。6月转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南昌起义。1928年参加湘南起义,后到井冈山。历任中国工农红军的连长、营长、团长、师长,红4军参谋长、红7军团参谋长等职。参加井冈山斗争,转战赣南、闽西,参加中央苏区第一至第五次反“围剿”。1934年7月起,指挥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转战闽浙皖赣边,任挺进师师长、闽浙军区司令员,在国民党统治腹心地区开辟浙南游击根据地,在与中共中央失去联系的情况下,坚持了极其艰苦的三年游击战争。抗日战争爆发后,任新四军第2支队副司令员、先遣支队司令员、新四军江南指挥部、苏北指挥部副指挥。协助陈毅开辟江南、苏北抗日根据地,指挥了黄桥战役。皖南事变后,任新四军第1师师长兼政委、苏中军区司令员兼政委、苏中区党委书记, 1944年底任苏浙军区司令员兼政委、苏浙区党委书记。抗战胜利后,任华中军区副司令、华中野战军司令员。先后指挥了苏中战役、宿北战役、鲁南战役。1947年1月,任华东野战军副司令员,指挥了莱芜战役、孟良崮战役。后任华东野战军代司令员兼代政委,指挥了豫东战役。同年9月,组织指挥济南战役。11月起,任中共淮海战役总前委成员,直接指挥淮海战役。1949年1月,任第三野战军副司令员,参与指挥渡江战役,组织指挥上海战役。南京、上海解放后,兼任华东军政委员会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任华东军区以及第三野战军副司令员、解放军副总参谋长、总参谋长,国防部副部长,军事科学院副院长、第一政委,中共中央军委常委。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和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他是中共第七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八届至第十一届中央委员。1982年被选为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务委员。还当选为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1984年2月5日病逝于北京。<br/>&nbsp;&nbsp;&nbsp;&nbsp;<br/>&nbsp;&nbsp;&nbsp;&nbsp;<br/>&nbsp;&nbsp;&nbsp;&nbsp;在抗日战争时期,粟裕将军指挥了黄桥战役、车桥战役、浙西天目山反顽战役;在解放战争时期,粟裕将军指挥了苏中(七战七捷)战役、宿北战役、鲁南战役、莱芜战役、孟良崮战役、沙土集战役、豫东战役、济南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淞沪战役。其中,黄桥战役歼敌1.1万余人,天目山反顽战役歼敌3万人,苏中(七战七捷)战役歼敌5.3万人,宿北战役歼敌2.1万人,鲁南战役歼敌5.3万人,莱芜战役歼敌5.7万人,孟良崮战役歼敌3.2万人,豫东战役歼敌9万人,济南战役歼敌10万人,淮海战役共歼敌55.5万人,淞沪战役歼敌15.3万人。粟裕将军指挥的华东野战军(第三野战军)在华东和中原战场共歼敌240多万人,是四大野战军中歼敌最多的。<br/>&nbsp;&nbsp;&nbsp;&nbsp;<br/>&nbsp;&nbsp;&nbsp;&nbsp;粟裕从一名普通的士兵成长为杰出的军事家、战略家。粟裕没上过一天军校,但粟裕将军深谙兵法精髓。粟裕将军筹划战争深思熟虑、深谋远虑,兵法灵活多变、不拘一格。指挥战争时胸怀全局,审时度势,多谋善断,出奇制胜,迭克强敌。粟裕将军有高超的战略洞察力,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粟裕将军用兵如神、出奇制胜,善于打包围战歼灭战,尤其善于指挥大兵团作战。粟裕将军在指挥战争中善于捕捉<nobr id="key0" target="_blank" style="FONT-WEIGHT: bold; FONT-SIZE: 14px; PADDING-BOTTOM: 0px; COLOR: #6600ff; BORDER-BOTTOM: #6600ff 1px dotted; BACKGROUND-COLOR: transparent;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战机</nobr>、创造战机,以非凡的智慧和胆略,指挥了一系列精彩的战役。苏中(七战七捷)战役、孟良崮战役、豫东战役、淮海战役,皆是军事史上的经典杰作。<br/>&nbsp;&nbsp;&nbsp;&nbsp;<br/>&nbsp;&nbsp;&nbsp;&nbsp;1947年5月13日至16日,粟裕将军以“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的气概,指挥华东野战军发起著名的孟良崮战役。经过四天的激战,全歼了蒋军“五大主力”(全部是美式<nobr id="key4" target="_blank" style="FONT-WEIGHT: bold; FONT-SIZE: 14px; PADDING-BOTTOM: 0px; COLOR: #6600ff; BORDER-BOTTOM: #6600ff 1px dotted; BACKGROUND-COLOR: transparent;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装备</nobr>)中最精锐的王牌部队——整编74师,全师3.2万人全部被歼灭。今年的5月16日是孟良崮战役胜利60周年纪念日。<br/>&nbsp;&nbsp;&nbsp;&nbsp;<br/>&nbsp;&nbsp;&nbsp;&nbsp;1948年11月6日至1949年1月10日,粟裕将军指挥了震撼世界的淮海战役。淮海战役从发起到<nobr id="key3" target="_blank" style="FONT-WEIGHT: bold; FONT-SIZE: 14px; PADDING-BOTTOM: 0px; COLOR: #6600ff; BORDER-BOTTOM: 2px dotted; BACKGROUND-COLOR: transparent;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统一</nobr>指挥都是粟裕提出来的。淮海战役历时66天,共歼敌55.5万多人,我军以60万兵力打败了敌人的80万兵力,创造了战争史上的奇观!毛泽东说:“淮海战役,粟裕立下第一功。”在遥远的莫斯科,苏联最高统帅斯大林赞叹道:“60万战胜80万,<nobr id="key2" target="_blank" style="FONT-WEIGHT: bold; FONT-SIZE: 14px; PADDING-BOTTOM: 0px; COLOR: #6600ff; BORDER-BOTTOM: #6600ff 1px dotted; BACKGROUND-COLOR: transparent;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奇迹</nobr>!”<br/>&nbsp;&nbsp;&nbsp;&nbsp;<br/>&nbsp;&nbsp;&nbsp;&nbsp;粟裕将军是中华第一名将。粟裕将军为中国人民立下了赫赫战功。粟裕军事思想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粟裕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军事思想。粟裕军事思想是中国人民的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
7#
发表于 2007-7-11 14:33:03 | 只看该作者
叹息,没见到他打日本鬼子

Archiver|槐花公社 ( 备案许可证号:苏ICP备11031522号 )

GMT+8, 2024-11-28 00:56 , Processed in 0.042287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22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