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附录:【西递村主要古建景观】
=============================
【西递村胡文光牌坊】
胡文光牌坊位于西递村村口,兴建于明万历六年(1578年)的“胡文光牌坊”,俗称“西递牌楼”,高高耸峙在你眼前。当时的西递人胡文光登嘉靖乙卯科进士,先为江西万载县知县,后为胶州刺吏,迁荆王府长史,授予四品朝列大夫。因其政绩显著,皇帝遂恩准敕建这座石坊。牌坊高12.3米,宽9.95米,系三间四柱五楼单体仿木结构,通体采用不易风化的“黟县青”大理石。4根主柱下有长方形石墩,两端石柱皆用抱鼓石装饰,中间两柱前后雕有两对倒铺石狮,为枋柱支脚,造型逼真,举世罕见。牌坊东西两面匾额分别刻有“荆藩首相”和“胶州剌史”八个大字。坊上每一处装饰图案都有寓意,如4根主柱的东西两向共有12个穿榫,分别拖起文臣武将和八仙人物雕像,寓意即“出者为将、入则为相”,“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又如脊头吻兽为鳌鱼,寓“独占鳌头”之意;且锡制鳌鱼的触须呈波纹形,可兼作避雷针。特别是檐下斗拱两侧饰有32面圆形花盘,象征花团锦簇,后来竟意外地吻合了胡文光为官正好32年,这恐怕是天意了。
【西递村走马楼】
位于胡文光牌坊西侧的“走马楼”,又称“凌云阁”,始建于清道光年间,相传当年西递首富胡贯三家族为迎接歙县的亲家、当朝宰相曹振镛的到来而突击营造的。现今的走马楼是依据当年的布局重新修复的,并与相邻的七哲祠遗迹共成一个景点。走马楼分上下两层,粉墙墨瓦,飞檐翘角。檐角垂直有银铃,楼正中高悬“清风明月”匾额。一楼置有石雕漏窗,楼上设有长数十米、宽约3米的眺廊,四周设有回廊栏杆椅,衬以精美木雕。凭栏眺望,远山近水,尽收眼底;八面来风,银铃叮铛。楼下有单孔石拱桥,名为梧赓古桥。西溪流水潺绕走马楼,穿桥而过,在这里可领略到“西递八景”之一的“梧桥夜月”美景。
【西递村村口拱门】
进村入口处为两个高大的拱卷门洞,外向门额为“西流虹亘”、“东阜日华”,内向门额是“十干衍派”、“七哲名家”。“西流虹亘”,意为“西溪如同彩虹般绕村西去”。“东阜日华”,意为“西递如同东升旭日般光华四射”。“十干衍派”,即指西递胡氏明经公孙文昊公所生四子和文晟公所生六子,用天干名派,称“十干衍派”。其中壬派祖令极公四子士良公因公务赴金陵,途经西递铺,“见其山多拱秀,水势西流,遂陪地师前往。见东阜前蹲,罗峰遥拱,有天马涌泉之胜,犀牛望月之奇;产青石而如金,对霭峰之似笔,土地肥沃,泉水甘甜,因此举家从婺源迁居西递”,“是为西记递祖。”“七哲名家”,则指明经胡庆宋元时期最著名的7位先哲,即胡环谷、胡玉斋、胡孝善、胡梅岩、胡双湖、胡云峰、胡石邱。现拱门及门额均为重修,并圈有仿古围墙,但其规模气势均逊色于原先。
【西递村旷古斋】
沿着青石板路走进村中大路街,首先参观的民居景点为“旷古斋”。旷古斋是一幢清末典型的徽派建筑,许是受宅向风水及用地的局限,大门开在面街的边侧,斋内砖木石三雕基本保存完好。“旷古斋”堂系今人给取的,由当代著名书法家刘炳森手书。现斋内正厅堂皇前摆设有精致的西递全景大型沙盘,这在古民居旅游景区尚属首创,最为引人注目。大沙盘生动直观地展示了西递村的村落布局和地形地貌,使游客一目了然。堂前两侧厢房陈设古色古香、左为书房,内悬陶渊明《桃花源记》字画横轴,书案上有文房四宝;右为居室,有古老彩绘木雕床铺等。
【西递村桃李园】
由瑞玉庭前行数步,便是“桃李园”。桃李园亦建于清咸丰年间,由正屋和庭院组成,正屋为三间三进二楼结构,前两进为两套背向三间屋。二进楼上设有独特的“楼上井”,使整个房屋光线充足,空气畅通。而且,楼上木雕扶栏板权作小姐相亲孔洞,供小姐偷偷观看来往家中的男青年中,能否挑选到如意朗君。二三进之间用粉墙相隔,中间有门相通,门上有隶书“桃花源里人家”石刻横额。后进两侧次间用以相隔的12块花扇门上,依序镶有漆雕《醉翁亭记》全文,为清康熙年间古黟书法家黄元治手书,至今仍有清新悦目,令人玩味不已。庭院在正屋右侧,有小门与前进连通,院内尚存石几、石栏杆、石砌鱼池及石榴树等。在通往街面的小门上,石刻有小篆“桃李园”三字门额。
【西递村西园】
位于村中横路街上的“西园”,系清道光年间知府胡文照所建。由八字砖雕门楼进入园内,右侧是一排三幢结构房屋。庭院以低墙相隔,分成前、中、后三进。前园有卉鱼池、假山盆景、石几石凳,特别还保留有“西递”二字古石刻,以及清代著名画家查士标所书“云林遂思”石刻匾额。中园门洞上有篆刻“西园”二字画轴形门额,门侧是砖砌长方形大漏窗,左为松石图,右为竹梅图,寓含“咬定青山不放松,寒梅疏竹共风流”之意,构图清新,雕刻精湛,堪称西递古代石雕极品,据说日本游人出10万美金购而不得。后园门额为砖雕“井花香处”四字,入内有石栏古井等。
【西递村三畏堂】
与西园相邻,与东园通连的“三畏堂”,取“畏天命、畏圣旨、畏大人”之意。大厅高悬“三畏”两字匾额,堂前轩敞,天井宽大。西递古民居内大都设有“天井”,这是徽派建筑的一大特色。天井的设置,一般三间屋在厅前,四合屋在厅中,起到采光、通气诸功用。因过去徽商巨贾为了藏富防盗之需,其往宅大都建有高大封闭的屋墙,很少向外开窗。设置天井,把大自然融入屋中,使“天人合一”,足不出户,也可见天日。还有一种说法,就是商人以积聚为本,总怕财源外流,造就天井,可“四水归堂”,即四方之财如房顶上的雨水,汇集于天井内,不致于外流他家,俗称“肥水不外流”。
【西递村追慕堂】
返回大路街,来到"追慕堂"前广场。追慕堂为西递胡氏荣祖公后裔二十三世应海公祠,建于清乾隆甲寅年。据《西递明经胡氏壬派宗谱》记载:“始祖讳昌翼,字宏远,号眉轩,本唐昭宗子。”唐太宗李世民的十三代孙唐昭宗李晔遭判将朱温杀害,刚出世的皇子由奶娘抱出宫,被宦游长安的古徽州婺源考川人胡三收养,遂改胡姓,取名胡昌翼,寓“大得覆翼”之义。此公后因中后唐同光乙酉看明经科进士,遂自称明经胡氏,为西递胡氏始祖。他之五世孙胡士良于宋自婺源迁居西递,繁衍至今。故祠堂取名“追慕堂”,寓含后人追思慕恋先祖业绩之情意。追慕堂门楼翘角,大门两侧置有巨型石狮和旗杆墩各一对,木栅横设三元门,廊下石阶三列与门相对。八字门楼用两块巨大黟县青石制作,风格独特,精美壮观。步入前进大厅,只见祀堂皇石柱粗犷,撑托着圆形屋顶,气宇轩昂。围绕天井四周的屋檐被18个四层的斗拱高高挑起,使整个大厅更显光线充足,宽敞明亮。走两边穿堂进入后厅,迎面是一台式三间建筑,两侧有石上下。人在阶下需仰视方可望见台上享堂,也许这是为增添祭祀活动的神秘威严而特意设计的。追慕堂于1993年夏修复开放,现享堂内塑有唐太宗李世民和两名相魏徵、李靖像,在祀堂内壁列有“凌烟阁”上24位功臣图。参观追慕堂,不仅可以了解西递胡李之渊源,还可追溯西递胡氏远祖唐太宗的文韬武略,以及开勋臣们的创业伟绩。“追远报本,莫重于祠”,据西递胡氏族谱记载,古老的西递村祠堂林立,约有30多座。论规模和精美程度,第一位当属面对胡文光牌坊的“明经胡氏宗祠”,名“本始堂”;第二位为“仁让堂”,俗称“长房厅”、“厅冠厅”,坐落在前边溪边右岸;第三位才是“敬爱堂”;“追慕堂”只能称作第八位了;还位于走马楼旁的“七哲祠”,追慕堂下首的“辉公祠”,至1949年仍未完全竣工的“霭如公祠”等。可惜的是,因众所周知的原因,西递村大量祠堂皆遭毁坏,现保存和开发较好的唯有“敬爱堂”和“追慕堂”。
【西递村仰高堂】
返回前边溪街,右首便是明末清初建造的三楼建筑“仰高堂”。仰高堂有2处大门及门楼,一处大门正对面前边溪街(现已封闭),另一处大门开在正屋的边侧,门前为一小庭院,院门上方有石刻“爽延朝旭”四字,进门后,左手置有“浣月”二字石刻门额的侧厅。正厅一楼为并列五开间,中间的方柱厅堂较为狭小。二楼为并列三开间,却设有宽大的圆柱大厅堂。据说这是因为《大明律》曾有规定,房屋地皮税是按照底怪厅堂的占地面积征收,明人为纳税金,便故意缩上一楼厅堂,而把真正的大厅堂移至二楼,可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这种“楼上厅”现象,后成为明代民居建筑的一大特色。三楼结构简单,但开有排窗,登高望远,桃花源里人家美景一览无遗。
【西递村膺福堂】
出青云轩上行不远,左转入一门额为“水环岳拱”的高大拱卷里门,眼前即为西官品最高胡尚赠故居“膺福堂”。胡尚赠,字如川,清贡生,官一至二品,乐善好施,曾捐重金倡建古黟碧阳书院。膺福建于清康熙年间,为三进三楼结构。大门砌有三间四柱五楼的贴墙牌坊,构架类似胡文光牌坊,两侧用水磨青砖切成“八字门楼”。因俗称“衙门八字开”,故有八字门楼的房屋,一般为官员宦大户人家。门楼上砖雕精品纷呈,尤以底层大门两边对称的一对砖雕,因视角的改变而形态各异。居中看为以对龙戏水,从一侧看为一龙一凤,而从另一侧看,龙却成了凤,凤又变成了龙,如此龙凤呈祥,妙趣盎然。一进大门为门厅,中间置有仪门,平常紧闭,一般来人从两侧边门进出。只有迎接七品以上的官员或嘉庆时,才能大开仪门。前进为典型的徽派四合屋,屋内的隔扇门皆雕成莲花形,精致典雅;天井四周雀替木雕呈倒爬狮,尽显官商府第的气势。
【西递村尚德堂】
紧邻仰高堂的“尚德堂”,始建于明万历年间,为五间二楼结构。一楼柱枋,清初曾重修,二楼斗拱、瓜柱等部件均为明代建筑。大门用整块黟县青石砌成八字门楼,凝重端庄、气势非凡。“黟县青”大理石是西递村的特产,胡氏祖先因发现这里“产青石而如金”才定居下来。在西递村前石境山上,就有“天字号”、“地字号”、“人字号”和“金鸡硐”四处大型的古代取石石硐。另据清代县志及《中国人名大词典》载:清乾隆年间,村人余香别出匠心,制石箫、三笛,皆中律合调,人称绝技,传说曾参加万国博览会展出并获奖,足见当时黟县青石雕技艺已达相当水准。
【西递村迪吉堂】
与枕石小筑相邻的“迪吉堂”,系清道光年间西递首富胡贯三,为迎接歙县的宰相亲家曹振镛而特意建造的独家宴会厅,俗称“接官厅”。院前为八字大门楼,门额为砖雕“宫厅”二字。正厅门楼为贴墙牌坊,厅内气势轩敞,有4根高大的正方形石柱。“迪吉堂”三字古匾仍色泽鲜艳,堂内置有独具特色的抱厅及院落等。从迪吉堂前至村口的街道,是昔日西递最繁华的。相传当年曹振镛来西递会亲家时,整条长街铺上华贵的大红毡地毯,沿街店铺张灯结彩,胜似过节。西递村的古街巷是清一色的青石板路面,两侧还砌有排水沟。大街两边一般是木板门的店面,老字号的肆旗,还有鳞次栉比的古民居,门楼宏伟的祠堂等;小巷则多为马头高墙,石雕漏窗,门罩门额,呈深巷迷宫、曲径通幽景致。尤其是门罩,在大门石坊上部用水磨砖做成向外突出的线脚及装饰,顶上复以瓦檐,檐下由砖雕的飞檐椽支撑,古朴美观,最能体现徽派建筑特色。
【西递村王文胜徽雕艺术馆】
沿大路街出村时,顺道可参观“王文胜徽雕艺术馆”和“应天齐西递村艺术馆”以及众多古玩和旅游纪念品店摊。王文胜徽雕艺术馆藏有砖木石雕三雕艺术珍品数百件,系村中“四宝斋”主王文作画创立的。王文胜是西递首家营销文房四宝及古玩纪念品的专业户,在营商的同时,他还坚持自学美术知识,多方拜师求艺,刻苦钻研,练就一手独特的砚雕绝活,并创办了“黄山怪石砚研究室”。他精心创作的三方千层岩怪石砚,一改传统石砚的平面形状为高层次立体造型,形似出土的唐代陶罐,古朴高雅,令许多参观的书画家赞叹不已,砚台大师方建成也给予极高评价。
【应天齐西递村艺术馆】
“应天齐西递村艺术馆”是利用原霭如公祠的二层“花厅”楼布置而成,为我国首座中青年画家的个人艺术馆,木刻大师古元题写馆名。馆前有400多平方米的庭院,院内古木参天,置有花台假山、花木盆景和大鱼池等。馆内陈列着版画原作36幅以及创作草图、套印刻板、首发作品的报刊和各类获奖奖牌、证书等相关史料,与原花厅内的精美木雕交相辉映,相得益彰。
【西递村青云轩】
履福堂后边有通向深巷的边门,斜对面即为“青云轩”。青云轩建于晚清时期,结构酷似北的小四合院。院门横额为石刻“青云轩”三字。正房为两层小楼,置“满月”形黟县青石大门洞,与庭院正中的百年牡丹相映衬,寓意“花好月圆”。厅上雕梁栋,布局精巧。尤为奇特的是,厅堂中央地面上有个拳头大小的下水口,揭开石盖,有冬暖夏凉的感受,被誉为古民居内的“土空调”。除正厅外,院内其他三面均为平房、走廊。院中假山盆景错有致,更有一大型海蚌化石,据说还有寒武纪的产物,曾深埋地下长达五六亿年之久,堪称稀世珍宝,许多好奇的游客,都禁不住躬身赏玩,惊叹不已。
【西递村枕石小筑】
从前边溪街转至右板上街,可参观“枕石小筑”。其正屋"笃谊庭"建于清道光年间,为三间二楼结构。清宣统年间,由胡枕石建“小筑”于庭之右侧。庭院大门为砖砌袋子八字门楼,上嵌砖雕“紫气东来”横额,大门里向门亭嵌有画轴形石雕门额“枕石小筑”四字,传出自本邑书法家黄少牧之手。门亭两侧建有花瓶、绿叶形小门洞,分别嵌有砖雕“玉壶”、“莺春”门额,内设当年主人供花木过冬的温室。庭院宽敞,置有石几、石凳和花木假山等。正屋太师壁高悬“笃谊庭”匾额,天花彩绘艳丽,裙板隔扇木雕精美绝伦,连斜撑、雀替等部件也鎏金溢彩,更显富丽堂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