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码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     

槐花公社123

搜索
查看: 4076|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 对联讲述的古州平定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1-17 16:59:2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一代宗师 于 2014-1-17 17:10 编辑

来源:阳泉楹联艺术网
作者:王润云
====================================================

    说到对联,上至耄耋老人,下到三岁幼童,谁能没有见过呢?只要一过年,也不管穷,也不论富,家家户户都要贴对联。不仅过年要贴对联,那家企业、工厂、店铺要开张了,或者是谁家娶媳妇、搬新家,别的可以少,对联不能不贴。还有,那些文物古迹,山水胜地,随便走一处,那门厅廊柱上,保准会有历史久远的对联等着你欣赏。戏台上有戏台联,寺庙里有寺庙联,就连街上那流动的汽车上,逢年过节,也有大红的对联绽放着喜庆与祥和。可以说对联在我们的生活中如影随形,无时不在,无处不在,这些对联记录着怎样的历史,又会为我们讲述怎样的故事呢?
          (一)
    对联是我国独有的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它源远流长,丰富多彩,灵活鲜明,雅俗共赏,历来受到人们的广泛喜爱。对联能写景状物,抒情言志,又可说古道今,褒贬讽谕。它要求以最少的字句,最简练的形式,唤起人们最浓郁的美感,寄予人们最美好的祈愿,给人以最丰富的启迪,使人于玩味深思中得到教益。中国楹联协会会员吴永胜先生这样形容对联在生活中的地位:差不多每个中国人,你可以不接触词,诗,曲,甚至散文,但是还没有人不接触对联,尤其是春联,在春节的时候,差不多家家户户都要贴对联,甚至除了家,什么鸡窝了,牛圈了,羊圈也都要贴上,有时候人不在的时候,人没有住的房,那也千里迢迢捎回对联来都贴上。什么叫对联呢,对联首先是有独立意义的对偶句,是我国独特的文学形式。
    对联,雅称楹联,又称对子,也可以单独叫对,或者单独叫联。另外还有联语,联子,楹贴等叫法。就是两两相对的句子。要字数相等,断句一致。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达到某种效果外,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不多不少。要平仄相合,音调和谐。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则要用平声。 要词性相对,位置相同。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 要内容相关,上下衔接,但又不能重复。吴永胜先生用通俗的语言为对联作过简略的解说:用现代汉语来讲,一声二声是平声,三声四声是仄声,而且上下联的文字还得相别,如果文字一样,那就犯了合掌的大忌。对联大体分两类,一个是文学艺术类,名胜联,哲理联,文人学士之间的题赠联,再就是实用联,春联,寿联,这里头也没有严格的界限,有些寿联挽联写的好,它的文学艺术性也是很强的。对联起源于什么时候,这个问题在对联学术界争议相当大,前几年有过这样的观点,春联起源于后蜀时候的孟昶。
    孟昶(919~965年),五代时的后蜀国君。公元934~965年在位。孟知祥第三子。五代时,孟知祥为西川节度使,后唐明宗死后,孟知祥僭称帝号,历史上名为后蜀。孟知祥不出数月而死,其子孟昶即位,是为后主。孟昶年仅十六岁,他爱好文艺辞赋,曾命人在石头上刻《论语》、《尔雅》、《周易》、《尚书》等十经,历时八年才刻成。又怕刻石经流传不广,就刻为木板,以便于流传。后世用木本刻书,即是始于后主孟昶。据史书记载,这位被后人认为和唐后主李煜有太多相似之处,又同为亡国之君的孟昶,正是对联的创始人。宋人张唐英蜀梼杌:“蜀未归宋之前一年,岁除日,昶令学士辛演逊,题桃符于寝门,以其词非工,自命笔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那么,春联是否就源于此呢?
    在五代之前,早已有对语的形式,只是没有成为独立的文体,如先秦时期的易经:”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老子二十六章“重为轻根,静为躁君。”论语阳货“四时行焉,百物生焉。”以及汉朝的碑碣铭辞,六朝的骈文也有许多对仗工整的对句,而唐朝律诗中的三、四句,五、六句,必得是工整对仗的联语。袁盛慧先生是一位在平定颇有名气的文物研究专家,他认为对联起源大约在两晋时候,最初是刻在桃木扳上,才有了旧桃换新符,桃木在民间有驱邪的功能,过去人们用桃树枝蘸上青灰水,中了邪以后,抽打他的身上,说是驱邪了,后来人们把桃木用于刻对联。吴永胜先生也有类似的见解:其实对联最早就是起源于上古时候,上古传说时候,有神荼和郁垒,可以辟邪,人们就把神荼和郁垒画到门上,起辟邪的作用。
    据《山海经》记载:东海度溯山有大桃树,蟠屈三千里,其卑枝东北曰鬼门,万鬼出入也。有二神,一曰神荼,一曰郁垒,主阅领众鬼之害人者。除《山海经》记载外,汉代诸书皆有记载。如《重修纬书集成》卷六《河图括地象》中即说:桃都山有颗大桃树,枝干盘曲三千里,树上有一只金鸡,太阳出来的时候就叫鸣。树下有二神,一个名叫郁,一个名叫垒,均拿着苇索,看守那些不祥之鬼,一旦捉住便杀之。
    百度百科也有注解:传说东海里有座风景秀丽的度溯山,又名桃都山。山上有一棵蟠曲三千里的大桃树,树顶有一只金鸡,日出报晓。这棵桃树的东北一端,有拱形的枝干,树梢一直弯下来,挨到地面,就像一扇天然的大门。朔山住着各种妖魔鬼怪,要出门就得经过这扇鬼门。每当清晨金鸡啼叫的时候,夜晚出去游荡的鬼魂就必须赶回鬼域。在鬼域的大门两边站着两个神人,名叫神荼、郁垒。如果鬼魂在夜间干了伤天害理的事情,神荼、郁垒就会将它们捉住,用绳子捆起来,送去喂虎,因而所有的鬼魂都畏惧神荼、郁垒。这样在民间就流传开用降鬼大仙神荼、郁垒和桃木驱邪、避灾的风习。他们用桃木刻成神荼、郁垒的模样,或在桃木板上刻上神荼、郁垒的名字,挂在自家门口,用以避邪防害。这种桃木板被称做“桃符”。
    袁盛慧先生还讲了另外一种说法:据民间传说,年是一种怪兽,每到过年的时候,就要到村里吃东西,人们就把火给拢起来,后来就贴对联,对联是红的,像火一样,年也就不敢来了,再后来,人们在这上边写上字,就成了春联了。
    究其实,年也不是一种动物,按文字源流来说,年是一种庄稼。就像咱那稷、谷这样的庄稼,可以看那古文字,甲骨文里边,还有钟鼎文里,这个年字就像一个弯弯的稻谷一样,和黍一样的那种形状的字,那就叫年,因为咱们汉民族呢,尤其是中原一带,属于农耕文化,每到秋天冬天的时候,千字文里有秋收冬藏,收获什么呢,大多就是收获黍、米、谷这类型东西,都像年的形状,后来,咱们这玉米是引进来的,明朝时候才引进来,农耕文化产生了年的说法,人们崇拜农耕文化,在每年春节的时候,春天到来的时候,人们才举行节日,庆贺春天的到来,因为开春呀,万物复苏,一元复始,新的一年开始,这个节日是比较重大的,所以说咱们要过春节,要贴对联,对联后来就赋予红火热闹的意义,把对联发展起来以后呢,越到后来越兴旺,到了宋元明清的时候,由于文化的大繁荣,对联成为一种形式,也是一种文化的形式,也是一种民间习俗形式,越来越广泛的运用,山水名胜,民居民宅,婚丧嫁娶等等情况下,都要用对联表达喜庆的节日气氛,就留下了许多千古绝唱的佳联。
    对联是由古代的桃符发展而来的。远在周代,我国民间过年就有悬挂桃符的习俗。这种习俗持续了一千多年,五代时,桃符上的神像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联语。宋代以后,民间新年悬挂春联已经相当普遍,王安石诗中“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之句,就是当时盛况的真实写照。一直到明代,人们才用红纸代替桃木板,出现我们今天所见的春联。春联之盛始自明太祖朱元璋,《簪去楼杂记》记载:朱元璋建都京城后,曾下令“凡公卿士庶门第,须加春联一副”,他也带头写了一副对联送与徐达:“破虏平蛮,功贯古今人第一;出将入相,才兼文武世无双。”尔后文人学士无不把题联作对视为雅事。
    清代是对联的繁荣期,不论在内容的开拓还是在艺术的成熟上,都是前所未有的。清康熙六十寿辰(1713年)和乾隆八十寿辰(1790年)两次重大庆祝活动是宫廷楹联创作的高潮,对楹联结构的规范化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南怀瑾先生更是将“清对联”与唐诗宋词元曲相提并论,从事清代文学史研究的赵雨先生也认为,“清代的主流文体是楹联”。孙髯的昆明大观楼长联和梁章钜的《楹联丛话》(1840年)是清代楹联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标志着楹联已经成为可以与诗词曲赋骈文分庭抗礼、媲美争妍的独立文体。
    时代的车轮驶进20世纪,对联带着鲜明的时代特征伴随人们一起经历了跌宕起伏的发展历程。随着共和国的成立,尤其是改革开放深入人心,对联也以崭新的面貌盛行于中华大地。
素有文献名邦之称的古州平定,对联遗存之丰厚令人欣喜。这些内容精彩纷呈、时代特征鲜明、地理形胜突出、习俗文化强烈的对联,会为我们讲述一个怎样的平定呢?
      (二)
    这是一个风和景明的日子,寓居平定州的傅山先生和三五知己同游冠山。山色苍茫、松涛阵阵,鸟飞林间,泉流石上。傅山先生一行穿过山间小径,来到夫子洞前。这是以夫子石窟为主体的一座明代古建小院。院南一座两柱一门的石坊,柱面上镌刻一幅楹联:“于此寻孔颜乐处;超然得山水真机。”
    这可能不是傅山先生第一次拜谒夫子洞,但这一次,傅山先生依然被眼前的这副对联深深触动。他说:“昔人教寻孔颜乐处,此句也是平地圪垛语。”
    傅山先生为什么会发出这样的感慨呢?这夫子洞又是怎样的一个所在呢?
    夫子洞即夫子圣迹洞,又名高岭书院,是闻名三晋的历史文化名山——冠山上的一个重要古迹。据古碑记载,明朝嘉靖丙戌年(1526),曾在冠山书院求学的平定人孙杰年老归里后,雇人在一方巨崖上开凿了这一儒教石窟。窟内雕像为孔子和他的两个弟子颜回、曾参。
    了解夫子洞的历史,感受夫子洞弥漫的儒家精髓,我们似乎能理解傅山先生当年赏读这副对联时的那一段议论:“读得书久,自有乐处,便与孔颜不远;若白日去寻孔颜,孔颜与你是对面不见,岂不罔过了日子也!赖天地祖宗之泽,破书可读,一切龌龊人事不到眼前,心上纯资磨去,日知所亡,三间小屋之下,好不高贵也!自爱不自贵,自知不自已,圣经贤传,古今载记,尽尔游衍,谁能禁之……”傅山先生深悟对联之意,教导读书人要务实,要有学有行。
    关于这副对联,在中国楹联协会会员王世茂先生编著的平定一中教材《乡土诗文读本》中有着更详细的注解:“ 上联中的“孔颜”,指孔子和其得意门生颜回。《论语•雍也》:‘子曰:‘贤哉,(颜)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孔子对颜回的夸奖之词,也正是孔子所主张的。一般人以为,古人苦读经书是为求取功名,其实‘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那只是一种很低的层次。而在真正的读书人看来,读书的终极目的,就是‘寻孔颜乐处’,坚持自己的理想追求,追求理想的过程就是理想实现的过程,融人的生命情趣、价值追求于一体,并在其中体验‘尽善尽美’的境界,这大概可以说是中国古代的素质教育。下联中的‘超然’,是说超于物外;‘真机’,就是自然情趣。孔子在《论语•雍也》中又说:‘知者乐水,仁者乐山。’这副联语告诫来书院的求学者,不能只沉浸于此间景色宜人的山水之中,而要寻得‘乐处’,悟出‘真机’,那就要从‘乐水’、‘乐山’中悟出这样的道理:读书贵在实践躬行,求知重在内心省察。此联精练质朴,寄托遥远,蕴含着对古训的真灼见解和对学子的深情诫勉,读后使人茅塞顿开,颇受启迪。”
    “传五百里人情,多少奇观廿二史;绘四千年物色,分明俗说十三经”。这就是冠山资福寺对面戏台上镌刻的对联。据史料记载,此台建于清代中叶,每年农历四月初八及六月初八为冠山庙会,届时要演戏数日。上联中的“廿二史”,指《二十二史》,清代时将明万历年间刊行的《二十一史》加入《明史》,称《廿二史》。下联中的“十三经”,指儒家奉为经典的十三部古书。汉把《易》、《诗》、《书》、《礼》、《春秋》立于学官,名五经。唐合《周礼》、《礼仪》、《公羊》、《谷梁》为九经。开成间刻石国子学,又加《孝经》、《论语》、《尔雅》,称十二经,到宋代,复增《孟子》,至明合称十三经。
    在佛门前的戏台上,我们读到了儒家经典,这副对联想要讲述的是怎样的思想感情呢?
    王世茂先生认为:为什么说三教和谐统一呢,本来寺庙是佛家的,可是对面戏台那二十二史,十三经,那分明就是儒家的经典。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佛家弟子的念经和儒家弟子的念书,他们有雷同的地方。道家也是呀,冠山上的文昌阁和吕祖洞就是道家。那上边的对联更是耐人寻味。
    “境采山林余韵;檐飘海凫云风。”这就是冠山吕祖洞联,而文昌阁联则是:“四面云山环斗极;满城烟树焕文章。”
    袁盛慧为这两幅对联作过这样的注解:文昌阁上有一副“四面云山环斗极;满城烟树焕文章”的对联。上联写了冠山的高,冠山环境的优雅,缥缈,就像仙境一样,冠山在平定县城西,回望这个平定县城的时候,他说的那个烟树就是咱那旗杆,文人名士出的多,旗杆院,华表的那些东西,到处都是,下联“满城烟树焕文章”形容的就是这个景象。平定号称文献名邦,到处是进士府第,文魁、亚魁的府第,另外一个就是名胜古迹当中,咱们老百姓俗称的红牌楼,原来在南天门黑砂岭这个地方,这也是咱平定的文献名邦的由来。
    寥寥数字的对联,讲述着平定的山河壮美,文化灿烂,那红牌楼上究竟有着怎样的一副对联,它和平定素称“文献名邦”又有着怎样的关联呢?
    在冠山众多的名胜古迹上镌刻的对联中,文献名邦坊联是绝对不能忽略不说的。
    冠山文献名邦坊不是古建筑,身上却挂满深厚的历史印迹。《平定县志》载《迁址重建“文献名邦”坊书后:“戊辰(1988)季秋,挚友王谦子益、池长胜必卿联名惠函,谓平定决定重建被毁之科名坊,因南天门故道废,将位之于冠山。”这段文字是题写冠山文献名邦坊额及对联的平定籍老干部周璧先生撰写的碑文中的开头。其中的科名坊,俗名红牌楼,光绪版《平定州志·坊表》中对此有专门的记载。“文献名邦坊:知州吴安祖为嘉庆丁卯科乡试中式解元李绳宗举人王朝翰、刘垂绪、杨天德、赵发、黄璟、李印万、张观藜、耿以德、白中元,副榜,潘令、甄方、耿以敬、曹铎、张汝乐建。
    “科名焜耀无双地;冠盖衡繁第一州”,关于这副对联,当地的文人学者各有见解,在一段时间里,就其中的一些字还有过比较大的分歧。
    袁盛慧先生说:“在这里边呢,有两个字是有争议的,一个是科名焜耀,是焜耀呀还是尡耀,再一个下联里头的冠盖衡繁呀还是衝繁,这个有异议,有争论,后来,1989年的时候,平定县为了恢复文献名邦的称誉,而且当年的时候,平定获得了全国集资办学先进县,为纪念这个事情,就把科名坊重修于冠山了。在镌刻对联的时候,经过一些专家,一些老干部的探讨,最后就定成是焜耀和衡繁。平定籍老干部周壁还写了文章进行讨论,用衡繁和焜耀,它的意思应该是说平定是几等州城还是几等县城的几等之地呢,比较重要的地方,因为当时的黑砂岭上是通京大路,有一条驿道,西面的甘肃了,四川了,陕西了,去北京都要走这条路。
    在周璧先生撰写的碑文中也提及此事:“闻平定诸贤达于原楹联‘衡繁;一字有争议。有持‘衡繁’者,有主‘冲繁’者,各执一词。王、池两学长及璧,据少时回忆,均认定原作确为‘衡繁’。执‘冲繁‘之说者,虽词汇也有所据,语义也差可衍通,然依字义而言,‘冲繁’旧时多用‘衝繁’,系表述地域之形胜,含军事要冲重镇意,方之平定全境固无不可,若副之‘文献名邦’坊,则有失贴切。璧为直溯‘衡繁’所据,翻阅一九八五年重印有清光绪壬午(1882)续修《平定直隶州志》,得三例证。录如下:一、州志卷十六坊表门,列有科名坊,一曰‘文献名邦’坊……二、州志卷一载,吴安祖修葺嘉山书院落成,延师课士赋诗四章,其第三章首联云:‘待聘谁携席上珍;科名焜耀榜中人。’此盖科名坊榜上联‘科名焜耀’之出处。三、州志卷一载,署州牧姚学瑛《旧叙》云:‘其冠盖相望则科第之蝉联也;其衡宇相接则生齿之繁衍也’,此乃科名坊下联‘冠盖衡繁’所由来也。鉴上所述,主‘冲繁’之说者窃以为有悖原撰……”
    一副对联,勾连出这么多的故事,也印证了平定素称“文献名邦”是有根有据的。
    平定自古以来文华灿烂,已是不争的事实,重教兴学一脉相传。在冠山众多文物古迹的对联中,我们已窥见一斑,而这些浓郁着当代气息的对联,也为我们讲述着今天的平定灿烂辉煌的教育事业。德馨亭,即集资兴学纪念碑亭对联:“雨过冠山举县兴学择万世;霞照红楼全民助教耀九州。”“功高不与山色去;厚德长随风月来”。平定教育史上一件又一件盛事透过这寥寥数字的对联,一一展现在我们的眼前。其实,在平定,不止是这些文化盛事被对联永久记录,这个自古以来就为兵家必争的晋冀通衢、燕赵锁钥的军事要地,拥有内长城重要关隘的娘子关、固关,处处芬芳着名对佳联诱人的芳香。
        (三)
    “药纲万卷上下左右震宇宙;林涛千里东西南北焕华夏。”这是1989年的药岭山上新增添的一副对联。有人撰文评析,说这副对联对仗工整,寓意深刻,非经沧桑难写出。那这副对联究竟是谁撰写的,对联又深蕴着怎样的寓意呢?
    药岭山在平定县西南25(20)公里处,是平定县境内面积最大的森林区。山上有一座古刹,原名清凉寺,后寺以山名,又称药岭寺,由此,当地人称药岭山为药岭寺。又因山上树木成林,岭与林谐音,人们也把药岭寺称为药林寺。
    药岭山上药材丰富,抗战时期,八路军在山上创建了太行第二卫生材料厂——利华药厂。
    在抗日战争时期,曾任中共平(定)西县委书记的赵雨亭, 长期战斗在药岭山至昔阳县松塔、广阳一带。公元1989年,已经成为省级领导的赵雨亭回到药岭寺,旧地重游,浮想联翩,感慨万千,于是他挥毫泼墨写下了这副对联。
    这副对联就镶嵌在药林寺林区的入口处高大的石牌楼两侧的石柱上。上联从字面上看是指药岭山上药材遍地,声名远扬,寓意利华药厂的药品从这里运送到上下左右的抗战前线和抗战根据地。下联从字面上看是指森林涛声洪亮,寓意战争年代抗战志士出生入死保家卫国,他们的英勇行为就像这滚滚林涛声传千里永载史册。
    在药岭寺不仅有弥漫着硝烟的红色记忆,而且苍林翠木,山高涧深,风光宜人,自古以来就有避暑胜地之称,在这样的地方,自然少不了梵音袅袅:“住法宇于西方天花散彩;覆慈云于中国贝页成文。”“七重宅树围金界;一点闲灯伴白云。”这是清凉寺正殿联,就在寺中的其他殿宇门前楹柱上,几乎全都有对联,“兴万世养生大利;开千年医药真传。”(东殿)“四野桑麻沾雨露;一村士女遍弦歌。”(西殿)品读这些对联,这方水土养育的这方人,崇尚济世的文化根性和悲天悯人的大爱情怀尽在其中。  
    对联有没有地方性,从内容上说,还是有的。冠山、浮山、药岭寺,只有平定有,别处没有。冠山的对联大都和文献名邦有关联,药岭寺的对联和佛家济世救人有关联,浮山的对联却是和女娲炼石补天的传说紧密相联。
    浮山即东浮山,原名东浮化山,位于平定县城东南25公里处,海拔1200余米,相传,这里是女娲炼石补天之处。和所有的名山胜处的风景区一样,这里也有进山石坊,坊柱上镌刻的对联是“云腾山而有象;石入水而不沉”,这副上下联共有12个字的对联,立体感非常强烈,似乎讲述着浮山的地貌形胜。那这副对联究竟有着怎样的背景呢?我们又该怎样来品读这副对联?
    石坊楹柱上的对联是当代平定县著名书法家王宽书写,而联语却出自一通古碑的碑文。这通古碑立于清光绪十四年,碑文由平定人黄汝香撰写。黄汝香是光绪二年丙子科会试的翰林院庶吉士,改授望都县知县。碑文中有这样的句子:“游览则虽暑弗暑,登临则无风亦风。云腾山而有象,石入水而不沉。所谓天钟灵秀,地据形胜也。考之志,为女娲氏炼石补天处,遗灶存焉。”
    另有一通明成化二十三年的古碑,碑文描述的也是浮山胜景:“南对晋盘,北望舞台,东跨苍岩之险,西挹冠山之秀,巍然高耸,兀然突出。云烟出没期间,林木深秀可爱。其顶圆阜而平阔,其势峭拔而盘旋,盖平定之甲胜也。人登其上,晃如身在霄汉,环顾诸山,群峰皆下焉。”读过这两通古碑的碑文后,再品味浮山进山石坊的对联,上下联的语境之美和浮山胜景之美相互呼应,如在眼前,白云蒸腾,群山如大象奔驰;女娲炼石遗留的浮石,入水漂浮不沉,其景其意,尽在一副对联之中,赏读之间,已是令人心旷神怡。
    好的对联,首先要文字和情景相对,语言和意境互应,说到这样的佳联名对,在平定,有一副对联常常被人们称道不已。“百二雄关谁为最,要路三千此并名”。这是娘子关宿将楼上的对联。
    娘子关地处太行山中部,距离平定县城45公里,与河北省井陉县交界,是出入山西的东大门,我国著名的内长城关隘之一,素以雄关、险道、崇山、秀水闻名于天下。境内有桃河、温河两条河流自西向东贯穿全境,在娘子关下汇聚成绵河东流而去。河谷两岸山脉连绵起伏,山中有悬泉瀑布,更有自然天成的石洞仙府。承天山、绵山壁立千仞,势如锁钥。历史上的娘子关有很多名称,唐朝以前称苇泽关,隋朝设置的苇泽县要比今天的娘子关大许多。唐设置承天军城,这一带又称承天军。宋以后改为承天寨,承天镇。娘子关的名称大约形成于金元时期。金代文学家赵秉文《游悬泉赋》中曾提到娘子关,金代诗人元好文《游承天悬泉》也有“娘子关头更奇崛”的诗句。娘子关名称的来历有两种说法,一说是唐大历年间在悬泉上筑有妒女祠,人称娘子庙,因称这里为娘子关。更为普遍的说法是唐朝李世民之妹平阳公主率娘子军驻守而得名。在娘子关城有东西两道门,东门额书“直隶娘子关”,西门额书“京畿藩屏”。西门上有重檐歇山顶阁楼,这就是传说中当年平阳公主的住处,因称宿将楼。宿将楼上有两幅对联,一为“雄关百二谁为最;要路三千此并名”。其二为“楼头古戍楼边寨,城外青山城下河”。这两幅对联的作者是谁,现在已无从查证,但就是这样简练的两幅对联,却把娘子关的地理形胜、历史渊源尽收其中,其精妙之处,令人玩味无穷。
    王世茂先生编著的平定一中教材《乡土诗文读本》中有这样的注解:“……宿将楼背后楹柱上有联曰:‘雄关百二谁为最,要路三千此并名’,充分描绘了这座古关名隘的独特风貌和秀丽天成的景象。上下联中的‘雄关百二’与‘要路三千’,互文对义,极言娘子关的险要;‘谁为最’与‘此并名’设问自答,和谐天成。整幅对联用词精当,要言不烦,大意是要告诉人们:概览天下众多的雄关要隘,谁最险要?就是眼前这所娘子关!这里既是‘雄关’, 又是‘要路’,并称无愧,名不虚传。”
    在娘子关境内的新关村,有一座完好的古关城。这就是固关。在固关城楼西面檐下的柱子上挂着一副著名长城专家罗哲文题写的对联“北望雁门千里近;长城锁断万峰青。”东面檐下的柱子上也挂着一副对联,联语出自明朝吏部尚书乔宇的《故关》:“河山表里连三晋;燕赵襟喉控七雄”。品读这两幅对联,文字的对仗工整与否似乎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两幅对联传递着怎样的历史烟云?
    固关距离平定县城42公里,是由故关演变而来的。据文献记载和专家考证,这里的长城最早为春秋时期的中山国建造。公元前296年,赵国灭掉中山国,这一带关城就成了赵国的属地。故关旧城是一座砖城,明嘉靖二十一年在更为险要的新关村用石头砌筑了固关,意为固若金汤。这座石头关城就是现在的固关。固关位居冲要,控晋冀咽喉,史称井陉口西出之门,列先秦九塞、太行八陉之列。
    了解了固关深厚的历史文化和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再细细咀嚼这两幅相隔几百年撰写的对联,两千多年的朝代更迭演绎的却是不变的壮丽山河。

   (四)
    “山川楼外布,井邑掌中看。曲水清流急,巅峰翠绕环。”这是《平定州志》收录的《涌云楼》中的诗句,也是两副工整的对句。金代诗人赵秉文站在涌云楼上,看到的,感觉到的,通过这样如诗如画的两个对句,展现在我们的眼前。诗人一定不会想到,相隔几百年后出现的几副对联,与他的所思所写会有异曲同工之妙。
    “州署东北隅高阜之上,有亭曰环翠,形势轩豁,峰峦拱抱临眺间,有离尘绝俗之概……”这是《平定州志·艺文》卷中收录的《补葺环翠亭记》中描述的古州平定曾经的州衙所在地——上城的壮美风光。环翠亭就座落在这里。亭上曾有一副对联:“城偎曲水千层浪;郭外环山万点青。”
    这副对联收录在《一隅对联辑览》中,是清代曾任平定州知州的王祖庚撰写的,王祖庚在《补葺环翠亭记》中写到:“前守张公讳慎者创修之,中亭三楹,东西舍各一缅,自康熙二十四年距今六十余载,残废已久。
    当时的王祖庚,以为环翠亭是康熙二十四年,由张慎创修的。当他拿出俸禄将环翠亭修好之后,提笔写下了《补葺环翠亭记》并书写了那副对联。之后,他还补写了一篇《后环翠亭记》纠正了环翠亭的创修年代:“是亭也,初不知始于何时?亭之中有木简书张公讳慎者新建,由今溯之几六十余载,而郡又无志可考,遂以为张公所建也。近检照万历时云:创建于宋,名思武楼。大观四年州尉高更名涌云。元至元二年改建为堂,祀金礼部尚书赵闲闲秉文,吏部尚书杨文献公云翼,左司郎中元遗山好文,元翰林学士李文中公治,国子司业已秦溪构,中书左丞吕忠孝公思诚,名六贤堂。明成化时又名崇贤,嘉靖二十一年王公讳齐者守郡复易为亭,环翠之名始昉……”
    一副对联,牵扯着一处古建筑历经宋、金、元、明、清的兴废旧事,还有众多和古州平定有着千丝万缕关系的名宦贤士,正如民国初年平定知事吉廷彦题书的这副对联所蕴含的深意:“楼上近天视楼下接民听安得仰不愧俯不怍;栏外看深耕栏内饮旨酒须知食之易生之难。”
    有一本书名为《一隅对联辑览》的书,分“名胜古迹”、“名人题书”、“特色民俗”、“婚赠寿哀”、“求对应征”、“谣谚俗语”、“墨迹珍藏”、“楹联丛话”、“实用春联”等九辑收录了古州平定古往今来各种各类的对联,将平定人各个历史时期的生产生活情景尽收其中。吉廷彦的另外一副对联就收录在这本书里,“天下无弃材善用得人则夏瓦周陶均属利民之器;眼前多至宝曲成有道即丸泥抔土亦为富国之资。”统观对联的整体文意,这是一副写实的对联,那它记录着怎样的一段历史事件呢?
    这是民国初年平定平民工厂的对联,平民工厂在上城,民国初年创办,制造紫砂陶工艺品。《题平民工厂联并序》,其中就有“是工之兴,发端于今冀宁道尹朱子钦先生。先生前任平定刺史时,即拟创办是事,以为民利……
    “物因工巧成精器,地以人灵出醴泉。”这副对联就是当时的冀宁道尹朱子钦先生撰写的,在他的《题甘泉亭联并序》中这样写到:“平定陶器,经前州牧王子良君仿制东瀛砂壶,余履任察其原质甚细,尤可改良……适吉君硕卿(廷彦)任平,政无不举,懋著循声,当委托吉君极力提倡。余于甲寅春时,朱庆生、吴云根来晋,尽力研究,得矿质多种,不数月而出品精巧,为北省所罕见,从此招生传习,可为晋省开一利源。吉君复于工厂东南,掘井得甘泉,嘱余撰井亭联,因制十四字,以志缘起。”十四字的对联,记载着平定历史上曾经兴办紫砂陶工艺品这样一个重要的事件,让我们具象地感知辛亥革命之后的平定,民国政府的一缕阳光照耀着普通群众的日常生活。这两副对联共同再现了当时的政府为解决平定百姓就业问题,利用平定有丰富的煤炭和粘土资源,可以烧制陶器的有利条件,创办平民工厂的史实。
    记载着平定历史上比较重要的事件的对联还有很多,比如榆关门联:“赤帜未标于汦水;奇谋早定于榆关。”这是记录韩信下赵背水一战时驻扎在今天的平定县城上城一带,以榆树塞门的历史,也是榆关名称的由来。在上城,还有一副旧衙署坊联:“法律里乃有自由;人格上当然平等。”这个石坊建于民国初年,当时倡导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对联的联意表达的就是这个时代有识之士的思想感情。其实,像很多寺庙联、戏台联、民间宅居联,都有记录事件或者记录时代的意思。
    在《一隅对联辑览》中收录着77副寺庙联,而这还只是平定众多寺庙中比较出名的大庙,比如天宁寺、城隍庙、圣庙、苍岩行祠等等,而散布在村村落落里的那些大大小小的寺庙,几乎没有不在楹柱上镌刻对联或者贴红纸对联的。位于平定县城东5公里处的秦王山上有一座秦王庙,正殿楹柱上镌刻的对联是“耿耿忠心,匡定初唐世界;皇皇惠政,福庇三晋生民。”这个庙里祭祀的是唐太宗李世民和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中的英公李勣和卫公李靖。对联中记录的是李世民还未登基时,作为秦王,率兵打仗路过此地,两位大臣在此迎候并驻扎于此,李世民当上皇帝后,君臣忆及此事感慨良多的故事。像这样记录着历史的对联比比皆是,而另有一副对联却能佐证一个村子的名称。
    “古州联园千枝秀;移穰庙对领风骚。”,这是一篇题为“傅山题联证村名”的文章中的开头语。当我们回望旧时的移穰村那众多的古建筑时,就会发现在寺庙、戏台、阁楼、碑坊及宅居等楹柱上,那些显现着建筑特点和地理环境特征的对联,不仅对仗工整、意蕴深邃、书法精妙,而且出自名家之手,成为村中颇具历史价值的人文景观。
    “外道阐提多,像设三身回蔑戾;众生饥饿苦,慈悲五谷护移穰。”这是移穰村寿圣寺正殿楹柱上的对联,横额“即非庄严”。这副对联是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医学家傅山先生亲笔撰题。移穰寿圣寺,是一座怎样的庙宇,当时声望颇高的傅山先生竟为其亲笔题书对联。
    《平定州志·坛庙》记载:“寿圣寺,一在州东北四十里移穰村,唐贞观二年建,宋宣和五年修,明洪武八年僧会宁重建。”由此看来,移穰寿圣寺是州志中记载的古平定州辖区内七座寿圣寺中建筑年代最早的一座大庙。傅山题联超凡脱俗,深奥含蓄,从字面上看,上联是讲佛教教义的,下联是讲佛的福德的。对联下句镶入移穰一词,本系村名之由来。据传清代以前,移穰村的村名有多种写法,“移掌”、“移章”、“移长”等都曾在古碑中出现过。《傅山题联证村名》一文中记述了移穰这个村名的来历。清代康熙年间,僧正司僧官如焕和尚任寿圣寺主持,适逢傅山先生寓居平定,为了统一村名,特恭请傅山亲题寺联,借名人之手择吉正名为“移穰”。“移穰”一词,取《诗经》“降福穰穰”之意,象征此地五谷蕃熟,丰盛富饶,有神灵护佑,移来幸福。
     “金镜高悬,大千世界全包看,眼前离合悲欢,总是现身说法;倏梦黄粱,百万姻缘尽历听,台上丝竹笙歌,如同静夜闻鈡。”
    “珠灯正满,璧月初圆,趁宿雨晴时,收拾悲欢寄歌舞;福地长春,洞天不夜,向晚山青处,揣摩忠孝壮乾坤。”
    “垂手拍肩,看翩跹妙舞,杂佩光摇沧海月;娱心悦耳,听婉转艳歌,余音高遏碧天云。”
    “寓褒贬于贤奸,分明一部春秋义;可兴观于忠孝,犹是几篇雅颂诗。”
    这就是移穰古戏台现存的4副对联,统观4副对联内容博大、格调高雅,不难看出作者对生活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格调高雅。传为移穰李氏大门股七世祖李蕊所作。
    在《平定县志·文化》卷里,收录了12副平定古戏台对联,在《一隅对联辑览》中收录了45副戏台联,其中有很多都是独具特色的戏台联:“谈古论今,知天下千年风云事;讽喻指点,得人间万户真善美。”(柏木井)、“颂古喻今,讴忠贤,歌英雄,常催人奋进;明镜高悬,鉴功德,赏品貌,永为人楷模。”(神子山)、“放开眼界,若为忠,若为孝,恍读一家史记;参透机关,可以褒,可以贬,如诵全部春秋。”(东回)这些对联不仅追求对联的艺术之美,更赋予了教化作用,寓意深刻,耐人琢磨,不愧为古州佳对。
    这是一些富含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气息的戏台对联:“物华天宝歌盛世,凤飞五指山;人杰地灵咏古今,龙腾喷珠泉。”(东锁簧)、“丝竹悠扬,尽演千古风流人物;锣鼓细敲,齐颂今日革命英雄。”(中小川)“艺苑繁华,千歌万曲,唱不完四化壮举;文坛异彩,重笔浓墨,画不尽九州春光。”(夏庄)“舞榭歌坛,颂不尽千古英雄;四化途中,还看我风流人物。”(桃叶坡)
    赏读这些张扬着时代色彩的对联,那曾经让一代人记忆深刻的时代热潮从对联的文字间滚滚而来。上世纪六十年代、七十年代、八十年代初,古州平定农村曾经掀起的唱戏热依然能让人热血沸腾。
      (五)
    一间古色古香的屋子,八仙桌,太师椅,墙上挂着中堂,中堂总是名人墨迹的字画,而两边的文字一定是字数相等、文意对仗、富有人生哲理或者诗情画意的对联。这样的场景虽然已经不太多见,但这样的对联却至今还被许多人收藏着,并影响着人们的思想感情。
    这是平定县城彰化坡李氏老院,院落虽然古旧却颇具气势,院中正厅高大讲究,厅中正面墙上悬挂着一副中堂,大篇的寸草书法,有许多题跋赞语,左右一副对联:“白酒黄花陶令宅;清风朗月庾公楼。”对联的字足有半尺见方之大,行草书法,如行云流水。落款没有交代写给谁人,没有写作日期,只有“傅山”二字和一方傅山的印章。
    这是收录在《一隅对联辑览》中的一篇题为《一副傅山楹联》的文章中描述的场景。那这副对联是出自傅山之手吗?文章作者李纯先生在文中言之凿凿:“太原傅山碑林里的所有碑刻,我全部仔细品味过,散在平定及省内各地的、博物馆内收藏的,印刷发行的,实在不能说少,所以粗看过之后,便认定是傅山所作无疑。”
    在平定的民间宅居对联中,不仅有人收藏着傅山的对联,至今还有不少保存完好的名人题书对联。
    平定城东南孙家沟许氏旧宅,现为白氏所居,又叫白家院。院里正堂过厅木刻瓦联:“随遇每生欣,朗日和风入怀抱;静观殊自得,崇兰修竹有情文。”这副对联出自祁隽藻之手。祁隽藻是山西寿阳人,清嘉庆年间翰林,官至大学士,三代帝王师。清代寿阳归平定州管辖。孙家沟许氏,曾是平定州名门望族,家族中列仕者代不乏人,其中子弟许长庚与祁隽藻同年,又为知交,此联是根据许长庚的性情特意制作的。
    在平定很多至今保存完好的古宅旧院的门厅廊柱上,还有许多各具特色的对联:“格后立良谟,筑室得佳山佳水;传家有至宝,积书遗贤子贤孙。”“多欲何穷,知足眼前皆乐地;我生有定,识时身后总浮云。”这是移穰李氏宅院的两副对联,一副镌刻在上北院石柱上,一副镌刻在下北院石柱上。在乱流石家大院的正宅石柱上镌刻着这样的对联:“斗室安居,未及积金先积德;布衣随分,虽无恒产有恒心。”在《一隅对联辑览》中,还收录着城里黄氏、城里高氏、城里张氏、上庄周氏、岩会翟氏等家族大院的对联。赏读这些对联,不难发现,这些曾经名重一方的大家族,或者是商贾巨富、或者官商结合、耕读传家、或者是书香门第。无论他们的家庭背景有着怎样的不同,却拥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忠孝礼仪、积德向善、崇文重教、勤俭持家。这些对联或传情达意、或寓教于文,却具有同样的作用——家训。
    在《一隅对联辑览》中有一个重量级栏目,那就是《墨迹珍藏》。书中《张金桂自传》一文的前言就是这些墨迹联的简介:“本辑所收名人墨迹联,单列者凡31人,计联33副,入其它名人者34人,计联36副,总共名人65名,计联69副,全部为张金桂先生藏品。其中除少数著录为“张金桂家藏”外,已经捐献给平定县人民政府永久保藏。”
    《张金桂自传》一文中介绍:“张金桂,号嘉河居士,祖籍平定城里,一九一六年生于一个经商家庭,曾任阳泉供电局会计师,现已离休赋闲。”
    平定文史资料第十七辑,李俊瑞摄影作品选集《一方水土》的摄影作品中收录着1994年7月,张金桂先生家藏墨宝捐赠仪式照片,其中就有清刘墉书联句:“诗与青山俱秀色;人将白鹤共流年。”清张之洞书联句:“愿随壮士斩蛟蜃;闲与诸儒论石渠。”清祁隽藻书联句:“漫劳车马临茅屋;愿遂儿童舞筱骖。”清李鸿章书联句:“岳华定镇云雨乃会;文武举职神人以和。”清张穆书联句:“开编朗读古人书;爱客频悬贤士榻。”清许乃普书联句:“偶支鹤俸分鱼俸;闲点茶经补水经。”清翁同和书联句:“但愿低头拜东野;未应举臂辞卢敖。”清桂复书联句:“制从长卿辞高古;诗到元和体变新。”清赵之谦书联句:“前身应是梁江总;百岁须齐卫武公。”等等。
    在《一隅对联辑览》的《名人题书联》中,就收录有很多副这样情景交融、琅琅上口的对联。像以《蒙古游牧记》名传后人的清代平定大阳泉人张穆先生撰书的对联:“路绝尘埃非洒扫;胸吞云梦略从容。”“醉卧太湖石为枕;渴饮天河月当瓢。”这样的对联不仅诗情画意,而且大气磅礴。品读这些名人题书联,一副一副都是意境深远,别有韵味:“杜陵评书贵瘦硬;李白落纸如云烟。”(黄汝香)“百丈水帘,自古无人能手卷;一轮月镜,迄今何匠敢行磨。”(白孕彩)“敢曰积荫功,凡事甘心作善;勉为敦伦纪,终身苦志读书。”(蔡子璧)“山光积翠遥疑逼;水态含青近若羞。”(王妙如)“春风放胆来舒柳;夜雨瞒人去润花。”(孙晋祺)。这些明清以来在古州平定成长起来的名人,用对联的形式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他们不仅用对联抒发感情、记录心境,他们还用对联互勉自挽。
    “倦游赴晋阳,五载传经,幽魂恋恋依校舍;卧床逾周月,一朝易箦,清泪潸潸别家人。”这是清光绪二十三年丁酉科举人,次年联捷进士,授为翰林院庶吉士的平定人蔡侗的自挽联。蔡侗在辛亥革命后返回故里,曾应聘篡修县志,民国年间曾任中学校长,1928年受聘于省立工业专门学校,后改任山西大学国文教授。这副自挽联写于他在1933年返乡度假期间,突发疾病,弥留之际,题联自挽。
    而那些富有特色的行业对联,更鲜活地再现了人民群众在各个历史时期的生产生活情景。《煤铁白灰联》、《生意联》、《印染联》《祈雨联》等等:“一窑两口分左右;七股八叉进财门。”(煤矿)“炉中风道好;濠内锅形全。”(铁炉)“坚凝经火形全化;洁白留名世所需。”(灰窑)“一点公心平似水;十分生意稳如山。”(生意)“真青无二色;宝兰第一家”(印染联)“四民殷望云霓布;三日欣看雨泽教。”据《平定州志》记载,平定自古以来山多田少,干旱少雨,土瘠民贫。但是煤炭资源丰富,被称为“煤铁之乡”。民谚“有了黑白黄,不愁钱和粮。”说的就是煤炭、硫磺和白灰这些地方特产。铸铁业和印染业源远流长,对联也应运而生,用其特有的语言精华记录着颇具特色的民生民俗。
    当我们深入了解平定的对联文化时,越来越深刻地感觉到,对联这一文学形式所涵盖的内容是这样的博大精深,尤其是那些经过时间淘洗的对联,反复品读,韵味深长,就像一部浩瀚的故事书,引领我们一步一步走进岁月的长河,亲身体验生活的跌宕起伏。
      (六)
    平定一位对联艺术家说:对联就像一篇日记,什么时候拿出来看,都能想起当时的心情。对联文化在平定不仅有着深厚的历史,且历久弥新。在现代,在今天,对联依然用自己特有的精力,活跃在平定这片富饶的土地上,记录着人们的生活,书写着崭新的篇章。
    “一沟流水几桥横,岸上人家种柳成。来岁春风千万树,绿烟和雨暗重城。”金元时代著名诗人元好问咏平定城的名句所描绘的重城,说的就是古州平定从宋代开始就设置县衙、州衙的上城和住户商铺林立的下城。现在的城里街就是从宋代演变而来的下城。在长达千年的岁月中,下城一直都是平定的繁华闹市,直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这里大约三四公里长的街道两旁依然是店铺林立,繁华热闹。在这条街上,有当时的两个地标性建筑,那就是电影院和影剧院。在影剧院的对面,曾经有一家批发店,开业时的一副对联讲述着一个弃文从商的故事,也反映着刚刚过去的那个时代人们对从商经历的心结
    “海内存生意,陶朱事业通四海;通衢皆财源,端木生意隆三江”,这副对联是从王世茂先生的手抄本上抄录下来的,王世茂先生为这副对联作了详细注释。
    通衢指平定,陶朱和端木是两个典故。3月19日开业的四海通,横批是四季发财。实地采集于影剧院对面,93年3月21日。这副对联的特点是嵌四海通三个字,他这个批发部就叫做四海通批发部,楹联的上联下联和横批里头,就嵌了四海通三个字。主要特点是对仗工巧,运用典故,含义深刻。根据历史上的记载,他这上联中的陶朱就是陶朱公,就是春秋时候的范蠡,这个人既辅佐越王勾践灭了吴,以越王为人不可共安乐,弃官远去,不当官,跑到陶这个地方,才称为朱公,陶朱公,以经商致富,作者引用这一典故,意思是想说明四海通批发部郝成先生原在平定报社供职,(后)弃文从商一事。下联中的端木是复姓,这是指孔子的弟子端木慈,即子贡,史书记载他是能言善变,非常喜欢经商,家里头也累积千金,很富裕的。
    随着平定县城旧城改造,四海通批发部早已被林立的高楼所淹没,然而,记录那段历史的对联却存留下来。像这样的对联,在王世茂先生的小本子上,还有很多,如“九轨可通,一尘不染;四轮贴地,六盘腾空。”(梨林头村汽车队)“做人何必十分好,喜济天下;卖纸只求三毫利,乐善吾身。”(方圆经营部)“全民健身,浪里白条显身手;群众体育,水中蛟龙呈逞英豪”(平定游泳池” 在王世茂先生抄录的对联本上,有很多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行业联,其中有私有企业、有乡镇企业、有国营企业,而这些企业现在有很多已经不复存在或者改头换面,发展成另外一种面貌了。而这段历史却在对联中以文化的方式得以永恒。
    王世茂说起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平定对联盛事:“1985年、1986年,征对活动,教育局,县志办搞了一个,再下来就是九几年开始的,在图书馆那个地方,基本上每年都有。当年咱修起捐资助教亭,那是92年吧,穆县长是主管文教的,让我给年往那上边写一副对联,我说平定这么多文人们,你最好还是征集征集吧,刚办起报来,后来就在平定报上征集。征集了一个月,挑选出作品一百多副,从一百多副中,叫了十多个评委,都是老先生,晋如祥,常一中,李俊瑞,李土,都是平定文化教育界的名流,进行无记名的评,评了以后,从那一百多副中初选出投票,挑选了20多副,其中十三四副都是我写的,最后选了那上边刻的。”
    《一隅对联辑览》的第五辑《求对应证》中,收录的就是乙酉(1985)元宵即兴联对、癸酉(1993)年元宵觅知音联对、甲戌(1994)年元宵有奖赛联对、冠山新建兴学碑亭应征联。“西峪梨峪将军峪,不分大峪小峪,山边有谷便成峪;东关榆关娘子关,无论新关旧关,关上无门还是关。”(出句:王世茂;对句:赵树林 石永祥)“评梅有诗震古今,身系陶然,魂系平定;亨德无敌传天下,功成乱世,名垂千秋。”(出句:魏文瑾;对句:赵聚敬)“粮山棉海,海晏河清歌盛世;火树银花,花红柳绿闹新春。”(出句:耿宝红;对句:张震文)“人杰地灵,敢令穷乡奔富路;物华天宝,定叫旧貌换新颜。”(出句:刘建国;对句:石斌锐)“桃符千门,黄钟乐醉凤台客;春灯万点,紫萧声引鹊桥仙。”(上联:杜湘君;下联:梁双成)“冠山松涛,娘关鸣泉,天宁晓月,阳春落霞,浮顶奇石,药岭深刹,悠悠古州,风景钟神秀;庙沟镁锭,锁簧针布,谷头古陶,张庄碳素,水峪三桥,新村果脯,巍巍山城,精品凝天瑞。”(上联:肖驰;下联:岳华昌)……翻阅这些浓郁着乡土特色的对联,当时的图书馆大展厅层层叠叠挂满对联的情景依然能令人荡气回肠。
    2002年,平定县委提出了两个一百,一个是纪念平定中学建校一百年的百年校庆,一个是纪念石评梅诞辰一百年的系列纪念活动。平定县楹联诗词协会不仅参与了平定一中百年校庆的征联活动,而且组织了纪念石评梅诞辰一百周年东升杯全国征联活动。出句为吴永胜先生撰写的“雪后评梅,人间天上共陶然”,同时求征主题为纪念石评梅的自撰联。
    在山西日报社主办的《对联·民间对联故事》第五期刊登的《纪念石评梅诞辰一百周年全国征联揭晓》的报道中这样记录了当时的盛况:“征联活动启动后,到去年11月底就收到来自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及解放军部队的应征联五千多副,还收到来自日本的邮品两件。应征者中最年长者95岁,年龄最小者15岁。中国楹联学会副会长王庆新、中国‘联坛十老’之一的赵云峰先生、张养浩先生都亲自到平定县参加了总评。”
    从2002年到2003年的这一场平定联坛盛事把平定的对联文化推向了高潮。
    “平定城,千年古城春光艳;东大街,十里长街佳联红。”古州平定悠久的历史,自古以来重要的地理位置以及独特的地貌地形养育的特色民俗等等,这些自然和人文历史共同滋养的平定对联文化,有着肥厚的土壤、厚实的根基、良好的生存环境和广阔的创作前景。在这里一代又一代热爱对联艺术的人们,整理对联遗存,赏析对联佳作、传承对联文化,使古州对联之花在中华联园的大花园里散放着独有的芬芳。

2#
 楼主| 发表于 2014-1-17 17:06:5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一代宗师 于 2014-1-17 17:13 编辑

    第四章的戏台庙宇联良莠不齐,而从第六章以后,现代“文人骚客”的对联作品,大多惨不忍睹,估计很多是名人名流,又喜好风雅到处留墨宝,偏偏只是粗通文墨,缺乏相应对联知识,写出一大堆声律对仗等等均一塌糊涂的狗屁东西来,更别提那些蹩脚拗口马屁十足的内容。本来这篇文章前面旁征博引的,花费了不少心血搜集整理,洋洋洒洒的大有可观,临近结束了却如同盛筵最后端上几盘狗屎,倒人胃口!
    作者应该具有一定的楹联知识,在这样的文章里,搜罗最后的很多垃圾玩意来充数,在肯定文章前面成绩的时候,还是有些遗憾和不解。

Archiver|槐花公社 ( 备案许可证号:苏ICP备11031522号 )

GMT+8, 2024-12-27 19:23 , Processed in 0.040672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22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