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转自 凯迪BBS互动区
作者:煎饼读书——资治通煎
上次讲了,煎饼被领导罚读《资治通鉴》。这种蜡头书是最没读头的。老孟头说过,“独乐乐,于人乐乐,孰乐?”。与其自己嚼蜡头,不如大家一起聊。
好啦,开贴!
周纪一 威烈王二十三年(戊寅、前403)
初命晋大夫魏斯、赵籍、韩虔为诸侯。
臣光曰:臣闻天子之职莫大于礼,礼莫大于分,分莫大于名。何谓礼?纪纲是也。何谓分?君、臣是也。何谓名?公、侯、卿、大夫是也。
夫以四海之广,兆民之众,受制于一人,虽有绝伦之力,高世之智,莫不奔走而服役者,岂非以礼为之纪纲哉!是故天子统三公,三公率诸侯,诸侯制卿大夫,卿大夫治士庶人。贵以临贱,贱以承贵。上之使下犹心腹之运手足,根本之制支叶,下之事上犹手足之卫心腹,支叶之庇本根,然后能上下相保而国家治安。故曰天子之职莫大于礼也。
周威烈王初次分封晋国的魏斯、赵籍、韩虔为诸侯。(这就是魏国、赵国、韩国的先祖啦)
司马光说:俺听说天子滴职责莫过于维护礼教,礼教最重要滴事情就是名分啦。啥叫礼捏?礼就是纪律。啥叫分捏?就是君、臣。啥叫名捏?就是公、侯、卿、大夫(职位由大到小排列。)
啊!幅员辽阔,人口众多。但都要听命于一个人,你虽然有天大的本事,绝顶的聪明,都必须要给他卖命,这就是按照礼教来维护纪律。所以天子统治三公,三公统领诸侯,诸侯管制卿、大夫,卿大夫治理士人、庶民等。贵人来管理贱民,贱民服从贵人。上面指挥下面就像心腹活动手足,树根支配树叶。下面服务上面就像手足保卫心腹,枝叶防护树根一样。上下互相保护国家才能长治久安。所以天子的职责莫过于维护礼教。
【煎饼笔记】
先呸司马光一下,典型的种族主义思想。开篇煎饼就不喜欢,找点有趣的典故。
三公指什么呢?查资料得知周朝指的是司徒、司空、司马。西汉称为丞相(大司徒)、太尉(大司马)、御使大夫(大司空)为三公。到东汉时名称变为指太尉、司徒、司马.三公又叫"三司",共同负责军政事务。
而中国古老封建制度有三公九卿的说法,九卿又是什么呢?
九卿之说始于秦汉,说的是太常、光禄勋、卫尉、廷尉、太仆、大鸿胪、宗正、大司农、少府九个官职。
太常掌管宗庙祭祀与礼仪——相当于现在的宗教事务司司长
光禄勋掌管宫廷的守卫和护从——相当于卫戍司令
卫尉负责宫门警卫工作——相当于警卫司令
太仆掌管皇帝的车马——相当于小车班。
廷尉是最高司法之官,掌管刑狱、案件的审理等——相当于最高法院院长
大鸿胪又叫典客或大行令,负责外交及民族事务——相当于外交部长
宗正负责管理皇室、宗族的事务——这个相当于什么?
大司农又名治粟内史或大农令,掌管谷货、租税、赋役、财政等——相当于财政部长
少府掌山海池泽之税,以供养皇帝。——现在应该归属水利局吧。
可见当初的官职和现在很是有很大不同的,小车班班长也能进入常委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