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楼主 |
发表于 2006-4-14 17:11:30
|
只看该作者
贴下关于樱花的
-------------------------------------------
樱
作者:小钻风
殊色东来渡海涯,娇羞那肯让吴娃,丽日和薰惜绛纱,吹芳焕艳斗云霞,
天生妩媚自无邪,不比米囊夺命葩,今春消息过荆沙,斤斧纷纭恨欲加,
恶梦金陵杀若麻,汉南碧血怨胡笳,一纸马关痛不遐,百年井绠畏长蛇,
西极乌孙贰汉家,龙媒不碍出渥洼,五胡自可乱中华,宋坊犹听奏琵琶,
狼山踏破待长车,风物终宜放眼赊,玉石俱焚未可嘉,岂能废食到倭瓜,
条柯可伐耻难遮,匹夫之怒不堪夸,我到林前唯一嗟,何妨年年赏此花。
肯把樱花扑碎?
作者:嘘堂
篡改刘辰翁的一句词做标题,是借它里面有些吊古慨今的意思。词牌“宝鼎现”,一百五十七字,属于仄韵格中的长调。刘词第二段作:“父老犹记宣和事。抱铜仙,清泪如水。还转盼,沙河多丽。恍漾明光连邸第,廉影动,散红光成绮。月浸葡萄十里。看往来,神仙才子,肯把菱花扑碎?”
改菱花为樱花,是因为近来颇见关于樱花的议论。广州日报近日刊文《武汉大学樱花卷入国耻之争》,谓“随着一年一度的武汉大学樱花节于3月下旬开幕,一场关于‘是耻不是花’与‘是花不是耻’的争论也迅速在网上升温。”岛倭以樱花为国花,于是中国国内的樱花是否堪赏,也就成了集矢的话题。热血的自然激奋,持重的也有分说。俺个人同情热血的立场,而又认同持重的理性。美好的樱花不妨玩赏,而在樱花树下、赏花群里肃重地派发“勿忘国耻”的传单,也是俺所乐见的作为。
去年,为纪念抗战胜利六十周年,俺曾与佛爷搜罗近年网上相关文言诗词,成《东事集》一编。记得见过几首以樱花命题寓意的,姑拈出来,录在这里——
樱花二首 问余斋主人
岁岁东风吹海隅,赤光间蕊粉侵朱。游人不记当年事,笑指春花入画图。
下越千年证绝哀,乐天诗笔记曾栽。此花已作东洋嫁,种向金陵竟忍开。
十二日玉渊潭看樱花 孟依依
粉悴红憔罪忍加,一年春事最堪嗟。人前未敢深怜汝,不合扶桑作国花。
咏樱花寄依依 高寒
清姿入眼意何加?忍对游人仰面嗟。一读君诗深一痛,梅花岭上看樱花。
这几首作品,都委婉可诵。问余兄是俺钦佩的女作手,不沾习见的女儿脂粉气,诗风一贯沉郁老健。依依灵心蕙质,在网上颠倒众生有年,是风花雪月派追捧的超级偶像,这诗也颇有为花辩诬的意思,正看反看,摸棱难揣,而自允为合作。高寒的唱和,俺以为“梅花岭上看樱花”一句颇得比兴之妙,物象对举,意韵潜行,能让人心底生出慨叹。樱花本绚烂,只是牵连上历史、国族的阴影,遂使骚人之笔变得沉重。其幸耶?不幸耶?
又,问余兄的诗是旧作,想是当时有所激而发。想试寻其本事,输入“樱花/南京”四字在网上搜索,无意间又看到条“中日民间友好樱花扎根南京”的新闻,称今年3月,100棵樱花树扎根南京溧水天生桥景区,是举为“旅日华人韩金龙发起建立的‘中日民间友好樱花园’的一部分。” 中日友好这个词,在现在的国际情形下,俺只能觉得可笑。不过种树栽花原无罪,也不必扑碎,且留给骚人们做诗料罢。
------------------------------------------------
皆喜,小酬
商女无端辱厦门,章台一醉效王孙.樱花四月寻常落,祭作当年战死魂.
就作委屈下花,提醒下人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