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码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     

槐花公社123

搜索
查看: 3236|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 西递徽州楹联匾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2-19 13:17:4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错语:代作断句/编辑等
--------------------------------------------
  呈坎村楹联:

  丰山拱应家声振;
      坎水环流世泽长。

  形如八阵迷宫似;
      得天独厚少灾情。

  礼乐传家绳祖武;
      诗书继世翼孙谋。

  十四世本源深远,赖前人教孝教忠,俎豆常新,春祭秋尝崇典制;
      五百年树叶繁荣,愿后嗣学诗学礼,簪缨弗替,左昭右穆肃成仪。

  叙彝伦修名孝第;
      陈俎豆登进诗书。

  昌溪村楹联:

  科第尚哉,必忠孝节廉,自任畿端,方可无愧祖宗;(错语:当家训看即可,作联尚欠缺格式)
      读书贵矣,但农工商贾,各专一业,便非不孝子孙。

  位于文殊院象石之右的立雪亭,面对石笋,前有深壑,后有群松,旧有对联:

  去一天地;
  得一天地。

      明人余书升曾在石笋建颖林庵,楼上供佛,楼下为静室。庵四周峰峦奇异,气象万千。旧悬陶题联:

  自疑骑日月;
  我欲小蓬莱。

  吴静川题慈光寺联:

  就这里看破禅机,下乘、中乘、上乘,解脱因缘十二;
  从此地参透妙谛,取法、执法、非法,定慧世界三千。
  注:“因缘十二”即“十二因缘”,为佛教三世轮回最基本的说法。

  清代歙人吴退旃题写慈光寺僧人幽雅生活的对联:
  洗钵乍分蕉上雨;
  弹琴时引竹间风。

  清代显官,歙人曹振镛所撰描写慈光寺的对联:
  谈经云海花飞雨;
  说法天都石点头。

  胡子庆以黄帝在黟山修行炼丹的神话传说立意,作黄山慈光寺联:
  跌宕炉鞴,婆裟火烛,看自三十六峰,头头是道;
  影为形本,声是响根,历尽八万千岁,滴滴归源。

  听涛亭距慈光寺约一华里,过亭以后,前山奇景方正式拉开帷幕,旧有楹联非常贴切地道出此亭在黄山的绝妙位置:
  过此成仙侣;
  回来无俗人。

  玉屏楼被称为“黄山绝胜处”,古代有二幅描写玉屏楼地势的对联:

  万山拜其下;
  孤云卧此中。

  高阁逼云霄,举头红日尽;
  远山收入画,回首白云低。

  因文殊院后依玉屏峰,前有文殊台,左青狮,右白象,清代萧山人高枚以佛教用语撰联:
  蓬飞九品为黄海;
  狮吼一声下玉屏。
  (这副对联是描写玉屏楼的)
  注:“蓬飞九品”为佛教名词“九品莲台”之意,净土宗认为人死后往生极乐世界所托的莲花座,因所修功行的深浅分为九品。故上联是说黄山是佛教极乐世界所托的最高品。“狮吼一声”也是佛教用语,引自《传灯录》:“释迦佛生时,一手指天,一手指地,作狮子吼云:‘天上天下,唯我独尊’”。

  在金沙岭上的辨源亭,旧有顾锡畴题联:
  丹液一杯;
  渐江千里。

  位于后海芙蓉岭下的芙蓉居,四面环山,溪水绕流,院内有名贵的古花木,繁花似锦,芳香扑鼻。院中有一圆池,日月映照,如浴水中。描绘这一自然和人文景观的门联为:
  养得翠池常浴日;
  乱飞花雨且耕耘。

  散花精舍原址为明建散花庵,旧有楹联:
  经残花雨外;
  僧散佛香中。

  在引针峰下,明末僧一心和其徒雪奇建引针庵,因峰而得名,孙鲁山题有:“平乐净土”匾额,并题楹联:
  引针一线衣珠露;
  笑指千峰觉路开。

  黄山疗养院原址为紫云庵,因座落在紫石峰麓,后倚紫云岩,故清人赵子良题联赞道:
  紫石云烟作屏障;
  青天风雨走蛟龙。

  紫云庵又名茅篷庵,面对溪壑,翠竹拂檐,住持僧悟千曾自题匾额“黄山一茅篷”,后歙人蒋龙章重书匾额,并题联:
      地近丹泉,岩涌飞流千嶂雪;
  院依紫石,门开曲径一茅篷。

  紫云庵前原有紫竹林一片,故紫云庵观音神龛的对联为:
  紫竹林中观自在;
  莲花座上现如来。

  黄山观音寺联:
  音可能观,观遍黄山开慧眼;
  士可以大,大如沧海显婆心。

  光明顶之西旧有普贤庵,庵为明万历时建,曾有楹联:
  奇妙脱凡蹊,果到峰头始信;
  光明凌绝顶,直从天外飞来。

  清代钱塘人汪夔一题黄山石室联为:
  石诡松奇,自是有仙骨;
  僧闲云懒,到来生隐心。

  黄山松是黄山的奇景之一,旧日的狮林精舍有这样一幅楹联:
  近听风声如笛;
  远闻松涛似海。

  狮子林,景多而集中,昔日狮子张嘴的地方为观音庵,明代诗人余绍祉曾题联,太平县令陈九陛书写:
  岂有此理,说也不信;
  真正妙绝,到者方知。

  余绍祉为桃花溪秋景题联为:
  翠壑丹崖千丈画;
  白云红叶一溪诗。

  余绍祉还题联,将黄山列为天下第一山:
  人间有石皆奴仆;
  天下无山可弟兄。
2#
 楼主| 发表于 2009-2-19 13:20:54 | 只看该作者
  余绍祉还有一联描写黄山云:

  松生绝壁不知土,
  人住深崖只见烟。

  位于狮子林的古轩辕庙有徐文长题联:

  神力可通三宝殿;
  声威当比万峰高。

     从苦竹溪到云谷寺的路上,可观黄山三大名瀑之首的九龙瀑,瀑水在香炉、罗汉两峰之间的悬壁上九折而下,一折一潭,每折百余丈,宛如九条白龙腾空飞舞,极有气势,清代天绅亭有联赞道:

  九匹白练出奇观,连续奔腾,远观如八骏骅骝添赤兔;
  三岭松涛鸣爽籁,抑扬起伏,乍听似千军健卒赴疆场。
  注:“骅骝”为周穆王八骏之一。

  枕头峰下乌龙潭近处有新月亭,俗名“乌龙亭”,因亭柱上刻有20字对联,故该亭又名“廿字亭”。石柱上有柱联一对:

    四面远山绕二水;
  一潭星月照孤亭。

  “廿字亭”亭柱上还刻有20个字对联:

  忠恕廉明德,正义信忍公;
  博孝仁慈觉,节俭真礼和。

  乌龙潭刻像石有联:

  泉声咽危石;
  日色冷青松。

  在白龙潭侧,旧有乡雪亭,联为:

  水声千涧雨;
  山气四时秋。

  位于丞相源的骊珠室,实为竹篱茅屋,丘若太题额,并有楹联:

  深隐不妨浮白兴;
  穷愁常抱草玄心。

  在翡翠池边岩壁上的“寿”字石刻旁有一联:

  普慈莲花,大生大化;
  黄山妙果,寿世寿人。  

  相传李白来到黄山黄帝源,听说夫子峰附近罗村的碧山有位叫胡晖的学士,即专程探访,于村头问路。后人在问路处建“问余亭”,并题联道:

    绿柳桥边山径;
  青莲马上诗机。

  清末民初海宁人陈方镛在《楹联新话》中记载了其友人李寅生青年时泛舟至湖北访黄鹤楼后,顺江而下至黄山的经历,李氏登上天都峰后振衣长啸,大有飘飘欲仙之感,于是手书一联:

  访鹤倚层楼,曾过晴川留爪迹;
  寻僧登绝,要将云海荡胸怀。 

    清代婺源人齐彦槐游黄山时,应山僧彻公之请题联:

  松山绝壁不知土;
  人在深崖可处烟。 

    1914年初夏,近代著名教育家黄炎培先生在文殊院两位高僧的导游下,遍游黄山全貌,并曾书赠一联给翁松禅师:

  名山大好吾家有;
  游客昔评天下无。

  黄炎培书赠果证禅师的对联为:

  同看云海光明顶;
  难得天西接引僧。

  黄炎培还撰二联赠黄山茶坊老板:

  深情抵江水;
  古道照南山。

  率水由山,其民好礼;
  春蚕秋稼,有女如荼。

  黄山古代楹联还有:

  天都护黄海;
  莲花拥紫云。

  泉流功德永;
  山辟普门僧。

  足临清静地;
  身在图画中。

  住此仙人窟;
  参来上乘禅。

  狮子林中福地;
  清凉顶上灵山。
  注:此为今清凉别墅联。

  宇宙尚存唐岁月;
  山川犹见汉衣冠。

  本色住山深有味;
  清诗呈佛岂无缘。

  云外闲吟发天籁;
  山中静雨落松涛。

  山深自觉无寒暑;
  禅老无心计岁年。

  曾游雁宕居安固;
  又住狮林享太平。

  眼根已澈浮云表;
  心镜先莹宝月中。
  注:此为文殊院联,系清代萧山人高枚题。
3#
 楼主| 发表于 2009-2-19 13:24:47 | 只看该作者
  天外龙头狮起吼;
  云间招手佛随缘。

  临风说法花应坠;
  对月谈禅石不顽。

  心超黄海天都上;
  身寄紫岩莲蕊间。

  奇石幽松,天然仙境;
  危岩深壑,自是名山。 

    清代北京的歙县会馆联:

  清樽夜话黄山树;
  彩笔朝题紫陌花。
  注:此联为鲍觉生题书。

  清代北京歙县会馆还有一联为:

  九万程中,三千道上,藉此馆粲场茵,用萃东南之美;
  卅六峰下,廿四桥边,移来绶花带草,咸依日月之光。
  注:联中“卅六峰”指黄山,“廿四桥”指扬州。

  黄山还有许多现当代人试撰的楹联:

  黄山自然尤绝伦;
  古徽人文尽风流。

  白云成海;
  苍松化龙。

  从容立马半山寺;
  小心卧龙一钱天。

  胸藏万壑云成海:
  笔点千峰石化莲。

  艺坛称绝诗书画:
  黄岳传奇松石云。

  万松林双猫捕鼠,老僧采药;
  七巧石二仙对奕,丞相观棋。

  气象常新,胜地黄山无限好;
  光明绝顶,东方红日正高升。

  松石亦多奇,天下名山能有几;
  峰云皆绝妙,楼头画境更无双。

  金鸡叫天门,五老登高半山寺;
  观音指游路,三岛蓬莱一线天。

  前景雄伟,莲花高耸天都险;
  后山秀丽,西海空灵北海奇。

  远近诸景皆佳,身历奇峰惊始信;
  遐迩群贤毕集,神游梦笔竞生花。

  朝晖夕照,幻景奇观历历在目;
  风起云涌,荡胸涤臆飘飘欲仙。

  泰岱之雄伟,衡岳之烟霞,匡庐之飞瀑,峨眉之清凉,黄山兼而有之;
  温泉之晶莹,青松之苍劲,云海之沧波,怪石水灵秀,寰宇觅亦难矣。
  注:此联为安庆太湖师范学校高级讲师周磊所作。

  八百里黄山,东西南北天成趣;
  五千年历史,春夏秋冬客过勤。

  百里遥瞻,莲花佛国;
  千秋俯瞰,翡翠湖山。

  出海狂蛟,九叠龙潭藏玉影;
  穿云新道,三根银线挂天车。

  亭外排云,远山色淡丹青隐;
  门前赏景,骚客情深兴味浓。

  拔地莲花生八极;
  冲天香气溢千峰。

  天上都城,丹墀浪涌云霞灿;
  人间仙境,翠壁风摇草木香。

  狮子林中无异兽;
  散花坞里有珍禽。

  剑刃朝天,万杆锋芒毕露;
  笋尖拔地,千头秀色可餐。

  北海云来天织锦;
  东溟日出地擎珠。

  夏纳凉风,秋听爽籁;
  朝观旭日,晚看丹霞。

  宝座凌空,清凉台畔松飞翼;
  生公说法,微妙言中石点头。

  闲观四海云霞景;
  静对千峰锦绣图。

  揽胜搜奇,四围锦绣;
  登峰造极,一片光明。

  曙色渐融天际日;
  光明普照画中山。

  妙笔生花,写尽松岩神韵;
  新诗入梦,吟成云海奇观。

  林深夜来早;
  峰高月上迟。

  云浮峻岭,奇松怪石多姿,归来懒看岳;
  谷涌温泉,瑶草琪花竞秀,浴罢似登仙。

  云外舞禅钵,集漫天仙氲,春清夏晦秋露冬藏尽收眼底;
  谷内腾蛟龙,汇遍地灵气,东逼南吼西疾北徐皆纳域中。

  云外青峰无数,最宜登楼遍览;
  谷中泉潭有几,何妨涉涧涌流。

  频来急雨千崖净;
  怒吼天风万壑摇。

  绕醉吟通幽,来云谷山庄,竹篁清溪间,且听秋风夏雨;
  过皮篷入胜,望白鹅峻岭,松屏石径处,可揽朝晖暮云。

  临窗邀石听溪雨;
  凭槛对月浴松风。

  泼墨染云山,满目景色添画意;
  挥笔蘸烟雨,一派风光送诗情。
  (写云谷山庄)

  (以上对联摘自吴寿宜《黄山楹联》)
4#
 楼主| 发表于 2009-2-19 13:32:07 | 只看该作者
  人间仙境
  天下奇山
  楚图南(安徽名胜楹联辑注大全P2021)

  丹青图画未描完北海胜境
  翰墨词章难写尽黄山奇观
  ——欧阳中石(悬于慈光阁)

  长虹垂地若篆字
  晴岫插天如画屏
  ——尉天池书

  忙里有余闲,窗明几净宜小坐
  临此无俗虑,水洌茶香可开怀
  ——郑久康(写慈爱光阁茶楼)

  登斯楼,品石鼎龙团,春风解愠
  分雅座,赏玉壶凤饼,秋月舒怀
  ——郑久康(写慈爱光阁茶楼)

  位于文殊院象石之右的立雪亭,面对石笋,前有深壑,后有群松,旧有对联:
  去一天地;
  得一天地。
  
    明人余书升曾在石笋建颖林庵,楼上供佛,楼下为静室。庵四周峰峦奇异,气象万千。旧悬陶题联:

  自疑骑日月;
  我欲小蓬莱。

  吴静川题慈光寺联:
  就这里看破禅机,下乘、中乘、上乘,解脱因缘十二;
  从此地参透妙谛,取法、执法、非法,定慧世界三千。
  注:“因缘十二”即“十二因缘”,为佛教三世轮回最基本的说法。

  清代歙人吴退旃题写慈光寺僧人幽雅生活的对联:
  洗钵乍分蕉上雨;
  弹琴时引竹间风。

  清代显官,歙人曹振镛所撰描写慈光寺的对联:
  谈经云海花飞雨;
  说法天都石点头。

  胡子庆以黄帝在黟山修行炼丹的神话传说立意,作黄山慈光寺联:
  跌宕炉鞴,婆裟火烛,看自三十六峰,头头是道;
  影为形本,声是响根,历尽八万千岁,滴滴归源。

  听涛亭距慈光寺约一华里,过亭以后,前山奇景方正式拉开帷幕,旧有楹联非常贴切地道出此亭在黄山的绝妙位置:
    过此成仙侣;
  回来无俗人。

  玉屏楼被称为“黄山绝胜处”,古代有二幅描写玉屏楼地势的对联:
  万山拜其下;
  孤云卧此中。

  高阁逼云霄,举头红日尽;
  远山收入画,回首白云低。

  因文殊院后依玉屏峰,前有文殊台,左青狮,右白象,清代萧山人高枚以佛教用语撰联:
  蓬飞九品为黄海;
  狮吼一声下玉屏。
  (这副对联是描写玉屏楼的)
  注:“蓬飞九品”为佛教名词“九品莲台”之意,净土宗认为人死后往生极乐世界所托的莲花座,因所修功行的深浅分为九品。故上联是说黄山是佛教极乐世界所托的最高品。“狮吼一声”也是佛教用语,引自《传灯录》:“释迦佛生时,一手指天,一手指地,作狮子吼云:‘天上天下,唯我独尊’”。

  在金沙岭上的辨源亭,旧有顾锡畴题联:

  丹液一杯;
  渐江千里。

  位于后海芙蓉岭下的芙蓉居,四面环山,溪水绕流,院内有名贵的古花木,繁花似锦,芳香扑鼻。院中有一圆池,日月映照,如浴水中。描绘这一自然和人文景观的门联为:

  养得翠池常浴日;
  乱飞花雨且耕耘。

  散花精舍原址为明建散花庵,旧有楹联:
  经残花雨外;
  僧散佛香中。

  在引针峰下,明末僧一心和其徒雪奇建引针庵,因峰而得名,孙鲁山题有:“平乐净土”匾额,并题楹联:

  引针一线衣珠露;
  笑指千峰觉路开。

  黄山疗养院原址为紫云庵,因座落在紫石峰麓,后倚紫云岩,故清人赵子良题联赞道:

  紫石云烟作屏障;
  青天风雨走蛟龙。

  紫云庵又名茅篷庵,面对溪壑,翠竹拂檐,住持僧悟千曾自题匾额“黄山一茅篷”,后歙人蒋龙章重书匾额,并题联:
    地近丹泉,岩涌飞流千嶂雪;
  院依紫石,门开曲径一茅篷。
5#
 楼主| 发表于 2009-2-19 13:36:19 | 只看该作者
  紫云庵前原有紫竹林一片,故紫云庵观音神龛的对联为:
  紫竹林中观自在;
  莲花座上现如来。

  黄山观音寺联:
  音可能观,观遍黄山开慧眼;
  士可以大,大如沧海显婆心。

  光明顶之西旧有普贤庵,庵为明万历时建,曾有楹联:
  奇妙脱凡蹊,果到峰头始信;
  光明凌绝顶,直从天外飞来。

  清代钱塘人汪夔一题黄山石室联为:
  石诡松奇,自是有仙骨;
  僧闲云懒,到来生隐心。

  黄山松是黄山的奇景之一,旧日的狮林精舍有这样一幅楹联:
  近听风声如笛;
  远闻松涛似海。

  狮子林,景多而集中,昔日狮子张嘴的地方为观音庵,明代诗人余绍祉曾题联,太平县令陈九陛书写:
  岂有此理,说也不信;
  真正妙绝,到者方知。

  余绍祉为桃花溪秋景题联为:
  翠壑丹崖千丈画;
  白云红叶一溪诗。

  余绍祉还题联,将黄山列为天下第一山:
  人间有石皆奴仆;
  天下无山可弟兄。

  余绍祉还有一联描写黄山云:
  松生绝壁不知土,
  人住深崖只见烟。

  位于狮子林的古轩辕庙有徐文长题联:
  神力可通三宝殿;
  声威当比万峰高。

    从苦竹溪到云谷寺的路上,可观黄山三大名瀑之首的九龙瀑,瀑水在香炉、罗汉两峰之间的悬壁上九折而下,一折一潭,每折百余丈,宛如九条白龙腾空飞舞,极有气势,清代天绅亭有联赞道:
  九匹白练出奇观,连续奔腾,远观如八骏骅骝添赤兔;
  三岭松涛鸣爽籁,抑扬起伏,乍听似千军健卒赴疆场。
  注:“骅骝”为周穆王八骏之一。

  枕头峰下乌龙潭近处有新月亭,俗名“乌龙亭”,因亭柱上刻有20字对联,故该亭又名“廿字亭”。石柱上有柱联一对:
  四面远山绕二水;
  一潭星月照孤亭。 

    “廿字亭”亭柱上还刻有20个字对联:
  忠恕廉明德,正义信忍公;
  博孝仁慈觉,节俭真礼和。

  乌龙潭刻像石有联:
  泉声咽危石;
  日色冷青松。 

    在白龙潭侧,旧有乡雪亭,联为:
  水声千涧雨;
  山气四时秋。 

    位于丞相源的骊珠室,实为竹篱茅屋,丘若太题额,并有楹联:
  深隐不妨浮白兴;
  穷愁常抱草玄心。

  在翡翠池边岩壁上的“寿”字石刻旁有一联:
  普慈莲花,大生大化;
  黄山妙果,寿世寿人。 

    相传李白来到黄山黄帝源,听说夫子峰附近罗村的碧山有位叫胡晖的学士,即专程探访,于村头问路。后人在问路处建“问余亭”,并题联道:

  绿柳桥边山径;
  青莲马上诗机。

  清末民初海宁人陈方镛在《楹联新话》中记载了其友人李寅生青年时泛舟至湖北访黄鹤楼后,顺江而下至黄山的经历,李氏登上天都峰后振衣长啸,大有飘飘欲仙之感,于是手书一联:
  访鹤倚层楼,曾过晴川留爪迹;
  寻僧登绝顶,要将云海荡胸怀。

  清代婺源人齐彦槐游黄山时,应山僧彻公之请题联:
  松山绝壁不知土;
  人在深崖可处烟。

  1914年初夏,近代著名教育家黄炎培先生在文殊院两位高僧的导游下,遍游黄山全貌,并曾书赠一联给翁松禅师:
  名山大好吾家有;
  游客昔评天下无。 

    黄炎培书赠果证禅师的对联为:

  同看云海光明顶;
  难得天西接引僧。 

    黄炎培还撰二联赠黄山茶坊老板:

  深情抵江水;
  古道照南山。

  率水由山,其民好礼;
  春蚕秋稼,有女如荼。

  黄山古代楹联还有:
  天都护黄海;
  莲花拥紫云。

  泉流功德永;
  山辟普门僧。

  足临清静地;
  身在图画中。

  住此仙人窟;
  参来上乘禅。

  狮子林中福地;
  清凉顶上灵山。
  注:此为今清凉别墅联。

  宇宙尚存唐岁月;
  山川犹见汉衣冠。

  本色住山深有味;
  清诗呈佛岂无缘。

  云外闲吟发天籁;
  山中静雨落松涛。

  山深自觉无寒暑;
  禅老无心计岁年。

  曾游雁宕居安固;
  又住狮林享太平。

  眼根已澈浮云表;
  心镜先莹宝月中。
  注:此为文殊院联,系清代萧山人高枚题。

  天外龙头狮起吼;
  云间招手佛随缘。

  临风说法花应坠;
  对月谈禅石不顽。

  心超黄海天都上;
  身寄紫岩莲蕊间。

  奇石幽松,天然仙境;
  危岩深壑,自是名山。

  清代北京的歙县会馆联:
  清樽夜话黄山树;
  彩笔朝题紫陌花。
   注:此联为鲍觉生题书。
6#
 楼主| 发表于 2009-2-19 13:40:37 | 只看该作者
  清代北京歙县会馆还有一联为:
  九万程中,三千道上,藉此馆粲场茵,用萃东南之美;
  卅六峰下,廿四桥边,移来绶花带草,咸依日月之光。
  注:联中“卅六峰”指黄山,“廿四桥”指扬州。

  黄山还有许多现当代人试撰的楹联:
  黄山自然尤绝伦;
  古徽人文尽风流。

  白云成海;
  苍松化龙。

  从容立马半山寺;
  小心卧龙一钱天。

  胸藏万壑云成海:
  笔点千峰石化莲。

  艺坛称绝诗书画:
  黄岳传奇松石云。

  万松林双猫捕鼠,老僧采药;
  七巧石二仙对奕,丞相观棋。

  气象常新,胜地黄山无限好;
  光明绝顶,东方红日正高升。

  松石亦多奇,天下名山能有几;
  峰云皆绝妙,楼头画境更无双。

  金鸡叫天门,五老登高半山寺;
  观音指游路,三岛蓬莱一线天。

  前景雄伟,莲花高耸天都险;
  后山秀丽,西海空灵北海奇。

  远近诸景皆佳,身历奇峰惊始信;
  遐迩群贤毕集,神游梦笔竞生花。

  朝晖夕照,幻景奇观历历在目;
  风起云涌,荡胸涤臆飘飘欲仙。

  泰岱之雄伟,衡岳之烟霞,匡庐之飞瀑,峨眉之清凉,黄山兼而有之;
  温泉之晶莹,青松之苍劲,云海之沧波,怪石水灵秀,寰宇觅亦难矣。
  注:此联为安庆太湖师范学校高级讲师周磊所作。

  八百里黄山,东西南北天成趣;
  五千年历史,春夏秋冬客过勤。

  百里遥瞻,莲花佛国;
  千秋俯瞰,翡翠湖山。

  出海狂蛟,九叠龙潭藏玉影;
  穿云新道,三根银线挂天车。

  亭外排云,远山色淡丹青隐;
  门前赏景,骚客情深兴味浓。

  拔地莲花生八极;
  冲天香气溢千峰。

  天上都城,丹墀浪涌云霞灿;
  人间仙境,翠壁风摇草木香。

  狮子林中无异兽;
  散花坞里有珍禽。

  剑刃朝天,万杆锋芒毕露;
  笋尖拔地,千头秀色可餐。

  北海云来天织锦;
  东溟日出地擎珠。

  夏纳凉风,秋听爽籁;
  朝观旭日,晚看丹霞。

  宝座凌空,清凉台畔松飞翼;
  生公说法,微妙言中石点头。

  闲观四海云霞景;
  静对千峰锦绣图。

  揽胜搜奇,四围锦绣;
  登峰造极,一片光明。

  曙色渐融天际日;
  光明普照画中山。

  妙笔生花,写尽松岩神韵;
  新诗入梦,吟成云海奇观。

  林深夜来早;
  峰高月上迟。

  云浮峻岭,奇松怪石多姿,归来懒看岳;
  谷涌温泉,瑶草琪花竞秀,浴罢似登仙。

  云外舞禅钵,集漫天仙氲,春清夏晦秋露冬藏尽收眼底;
  谷内腾蛟龙,汇遍地灵气,东逼南吼西疾北徐皆纳域中。

  云外青峰无数,最宜登楼遍览;
  谷中泉潭有几,何妨涉涧涌流。

  频来急雨千崖净;
  怒吼天风万壑摇。

  绕醉吟通幽,来云谷山庄,竹篁清溪间,且听秋风夏雨;
  过皮篷入胜,望白鹅峻岭,松屏石径处,可揽朝晖暮云。

  临窗邀石听溪雨;
  凭槛对月浴松风。

  泼墨染云山,满目景色添画意;
  挥笔蘸烟雨,一派风光送诗情。
  (写云谷山庄)

  (以上对联摘自吴寿宜《黄山楹联》)

  人间仙境
  天下奇山
  ——楚图南(安徽名胜楹联辑注大全P2021)

  丹青图画未描完北海胜境
  翰墨词章难写尽黄山奇观
  ——欧阳中石(悬于慈光阁)

  长虹垂地若篆字
  晴岫插天如画屏
  ——尉天池书

  忙里有余闲,窗明几净宜小坐
  临此无俗虑,水洌茶香可开怀
  ——郑久康(写慈爱光阁茶楼)

  登斯楼,品石鼎龙团,春风解愠
  分雅座,赏玉壶凤饼,秋月舒怀
  ——郑久康(写慈爱光阁茶楼)

===================================
错语:编录过程中发现重复不少,下来闲暇再处理)

Archiver|槐花公社 ( 备案许可证号:苏ICP备11031522号 )

GMT+8, 2024-11-27 23:55 , Processed in 0.038391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22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