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码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     

槐花公社123

搜索
查看: 3894|回复: 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 巽楼笔记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1-27 22:08:0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筵席 于 2011-1-27 22:09 编辑

作者:一粲道人
来源:潮学网论坛
====================================

1)明陈碧洋先生,余同里先贤,嘉靖乙酉乡试第一,连登丙戌进士,授浦城令,终至户部主事。其丰才吝遇,诗作中每可见之,早年余遇同里陈汝珍夫子,谓碧洋先生有断句云:“剑短中原阔,鬓衰岁月流。”

2)大埔温氏《潮州诗萃》收入碧洋先生一诗《清平道上杂感》:“掩卷生怀抱,登楼复啸歌。旅情凭浊酒,乡思厌沧波。霜落梅花苦,天阴雀噪多。不堪白云处,亲发两皤皤。”此或为先生仅存一首也。同乡翁司马则有《清平道中偕碧洋有感》:“荒戍隐征幰,大风惊乱沙。衣单我与尔,道远客为家。海国日初暖,梧山桃欲花。高情贪日观,孤兴已天涯。”或可见情怀不同也。

3)揭阳孙星阁,客居香江,号十万山人,精于诸子百家,尤长于诗歌书画,曾为同邑诗人林璧东之妻画家孙堉兰作一诗云:“堉兰笔底有烟霞,八六寒窗老画家。嫁得诗人林处士,分明前世是梅花。”

4)余乡关脚地方,民国时为出入汕头之孔道。民十八年,乡人陈传日等倡修桥筑路建亭,以里人陈芷青出资最巨,故斯亭名唤“芷亭”。同邑名士林梁任先生为作《芷亭记》,并撰冠首联云:“芷里幽香堪供客,亭前曲水可停仙。”

5)宗伯江东先生,清未秀才,曾为长石路寺院题联云:“何须再渡南海,此处便是灵山。”又为龙江亭题联:“无虞于风雨,以便其往来。”皆言简意赅,而颇可玩味者也。而为自家书斋“怀德居”撰联:“怀瑾增光储国器,德星频聚起人文。”

6)澄海报福庵有数联:“心平不拘受戒,行直何劳坐禅。”“佛不择人而度,僧乃治心之微。”“修道无钱鱼无水,悟空有物舍有人。”“得法有道道独立,修真无品品自高。”皆释门难得一见之联,真佛法者也。

7)澄海王鼎新故居有一联云:“奇石撑山骨,流云吐月华。”相传鼎老最喜此联。甲申岁,故居重修时,由蔡仰颜师重书。

8)同里陈人诗夫子,病弗起时,余床前探视,夫子以诗联手抄册出示。余通读后语于夫子,其中或为一联可传之后者,曰:“鼠尽猫闲,那得牛黄霜补体;官清弊绝,何来马爹利开怀。”夫子有喜色。

9)潮州郑心经光绪年补博士弟子员,喜读书,长诗词,文笔清峻,诗论警俗且多抢劈,人称“郑斧”,有《鹧鸪吟馆诗钞》二卷传世,又曾以咏橄榄诗百首,广为传颂。

10)林侠魂评翁司马曰:“全材不出世,公允武允文,亦卿亦帅;才奇且正,学博而醇。”龙泉岩建成“师贤亭”时,推翁氏族人闻宋先生撰联,得联云:“师也,学博而醇,允文允武;贤哉,才奇且正,亦帅亦卿。”读书能化者。
2#
 楼主| 发表于 2011-1-27 22:09:0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筵席 于 2011-1-27 22:10 编辑

11)胡志明甚喜下中国象棋,曾有诗道:“错路双车也没用,乘时一卒可成功。”

12)陈龙庆先生(潜园老人)自1904年即在家中办学,并撰联云:“家庭办学校,世界进文明。”后与里人林大裹合力将宝莲庵中恶尼逐出,成立“瀹智高等小学”、“师范馆”。

13)日寇占蓬洲城时,相中城中至高潜园,妄图占为哨所。宗伯廓连闻知,告之主人佘太孺人,佘孺人疏散家人,自毁潜园,粉碎贼谋,实女中丈夫。佘太孺人,讳友云,学者佘次冈次女,陈龙庆先生德配。历掌毓秀女子师范学堂、女子高等小学教务,其七十一岁大寿时,时任民国政府主席林森撰寿序为贺。

14)揭阳刘昌潮先生,以“理、气、趣”论画,蔡仰颜师曾撰文析之,颇得艺学全面者也。实此三字或可为其它艺之法则也。

15)刘昌潮先生精于写竹,郭沫若谓:“当代郑板桥”;与北京董寿平齐名,有“南刘北董”之说。其以海派画法开岭东新画风,黎雄才先生谓之为“岭东之宗”,余师蔡仰颜夫子早年出于刘氏之门,私语谓于余,何止岭东之宗夫?!

16)蓝鼎元为普宁知县时,与潮州画家陈琼交厚,慧眼识珠,撰文赞陈之画作,并曰:“深知他年一绢片纸,皆足为海内宝贵。”

17)清未潮州名画家郑心经,其人其事皆颇为传奇。某年年关在即,家中无米,在妻儿的催促下,郑向友人借来五元银圆。回家路上,为一好书所诱,竟用四元半把该书买下,仅用半元过年节。晚年疾病缠身,某日,自感不久于世,遂与诸画友相聚作画告别,又请王延康为其书写墓碑,可见他对友情的重视。

18)潮阳郑慕康先生,潮人首为上海中国画院画师者,隐居都市,淡泊自持。1979年,上海朵云轩展出上海名画家遗作,即选先生之作品;恰逢先生自闲参观,遂与主办人交涉,海上画坛始知先生善在人世。无独有偶,1999年《汕头美术大展》在广州展出出版专集时,将健在之王流秋先生作品编入已故者列也。2002年,深圳举办“百年潮人书画展”,声明只收已故者,而时尚在人世之蔡敬翔先生作品也在其中。

19)普宁罗铭先生,在20世纪40年代,以《百雀图》闻名海内外,而有“罗雀”之美誉。50年代后,他先后17次攀登华山,作大量以华山为题之山水画,又得“罗华山”的美誉。

20)揭阳孙文斌辑有《孙文斌珍藏师友画集》,收入老师孙裴谷画作21帧,足见不忘师恩。
3#
 楼主| 发表于 2011-1-27 22:11:18 | 只看该作者
21)金陵杨国崧落户潮州遂为潮人,斋号初定韩水寄寓,后易为思补轩。缘由画家符翕,以为其颇有先人杨补之的遗风,故题“思补”二字名其居室,郑心经则为跋:“宋杨补之先生,绘画名家,史称其善画梅,张之壁间,有蜂蝶集其上,信乎技神矣。吾友筱亭仁兄,为其后人,性倜傥不羁,幼工六法,每当驱遣烟墨,模山范水,洒洒然觉胸中别有丘壑,妙有乃祖风。符子琴司马一见奇其才,甚钦迟焉,因以思补二字额其居,余故乐为志之,以见祖述有人云。樗居士郑心经跋。”

22)王鼎新书法有“鼎新体”之誉。

23)番禺汪兆镛所辑《岭南画征录》收入潮人画家计:黄璧、孔继绪、余颖、黄倬瀛、曾习经。

24)揭阳林保大人之公子,听艺人拉竹弦,颇为美妙,强买斯弦。自拉时曲不成调。询之仆人,仆曰:“少爷买弦时,忘记了把他的手一起买来!”事见林毛根先生之著也。

25)桑浦山上有一石洞曰:“翁公书院”,传为举登翁司马未达时读书所在。清未时,有人于石上刻翁公书院四字,署款为:“仁夫鸾书”,为扶乩作也。与大路村翁公仅存唯一字迹,炯然异也。此怪力乱神也。

26)桑浦山上有一石洞曰:书斋崆,洞口有署款山人所题之诗:波光四面映三台,满地苍苔湿草鞋。独坐洞口谁为伴?白云飞处故人来。

27)蓬洲城中有一书斋,额题:“含晖精舍”。传为乾隆间,状元庄有恭曾寄于此也。有联传为庄氏所作:“含东来紫气,晖锦绣文章。”

28)公车上书后,林梁任在其执杖上题:“康门走狗”,以示支持。

29)凤城才子佃介眉晚年为饱腹曾于街边为人书字博酬,曾为一村妇草笠书“劳动致富”四字,妇嫌其丑,只付了5分钱,事见《岭南书学研究》。佃氏有《买字》一首曰:“家贫墨未贫,斯语似欺人。凤阙何人近,龙门我岂亲。何须穷必去,只要道还真。独笑能空室,奚能空我身。”诗见《亦是集》。揭阳郭笃士先生,文革时也曾街头买联,一农夫见之讥其字“有骨无肉”,先生遂收摊,事见《芳林片羽》。盖佃、郭二氏书法皆以学养出之,喜用秃笔,而得高古故也,农夫村妇岂能知之妙者。

30)杨方笙先生咏文革组诗,余在友人家中读,记得一句:万民皆睡一神醒。
4#
 楼主| 发表于 2011-1-27 22:12:36 | 只看该作者
31)秦牧先生家中富藏画,而壁间惟张蔡仰颜师《林檎图》,谓家乡风物独亲者。

32)宗瑞伯祖,幼好画,入上海艺专,尊人颇不喜,断其次给。女友郑碧君本同校,为求伯祖学有所成,遂弃学于汕上友良中学任教,所得皆支持伯祖学业也。后尊人为伯祖议得一亲,伯祖避之转学于上海新华艺专。1931年,移居新加坡,为该国艺术协会创办人,任会长近40年,获新加坡总统授“公共服务星章”。与郑氏一生恩爱,传为艺坛佳话,《陈宗瑞水墨水彩画集》前言云,该书之出版“盖追先室郑氏碧君。”

33)潮州胡镇福富收藏,丘氏夫妇编《潮州书画录》时,所附图录泰半胡氏所藏。

34)揭阳黄挺世伯,下乡时寓于我邻,回城时,将床板送于我家。板黑色,系习字无纸,以板替纸。今板已不知何踪了,足惜也。

35)饶平詹安泰先生为门人蔡起贤书一联:“放开肚量吃饭,立定脚跟做人。”蔡将此联张于墙间不替换。

36)翁万达司马有集曰:《思德堂集》,清季道光癸巳季夏,由先生十一世孙词林依家藏旧版重刊,今学界少见矣!潮阳周修东学长独见于广东人民图书馆,求乞复印,以页三元为资制得一册,而后再制数册送于汕头市图书馆、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数据库及黄挺教授,潮汕学界始得重瞻旧本。

37)读《陈丁书画》得见一中堂,内容为:“刀笔随身五十年,是是非非倒与颠。有人问我蓬莱路,云在青山月在天。”诗不知出何人之手。

38)海阳黄际清先生,诗学前辈,其书斋名为“读东观书室”,缘因先生一生最喜读《东观汉纪》也,诗作《移居》中有句:“尽思东观恢先绪”。先生诞辰155年时,潮州诗社刊行《读东观书室诗草》,饶选堂先生题签。

39)澄海高振之先生精墨竹,汕上张铁生精墨梅,故有“潮汕二墨”之称。普宁李君可精墨莲,与高氏也有“潮汕二墨”之说。

40)余友黄刚兄,精书法,能诗词,新厦落成,周修东、曾旭波、陈嘉顺等友过访,余忝为末,是日诸人为拟其斋号为“立庵”,取“壁立千仞,无欲则刚”之意也。
5#
 楼主| 发表于 2011-1-27 22:13:3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筵席 于 2011-1-27 22:14 编辑

41)揭阳孙淑彦先生,初署其斋为“七录居”,后易为“象贤书房”,甲申年曾寓于汕上,所居署“随遇而安居”。

42)澄海蔡仰颜师晚年居汕上一商住楼八楼之上,命名为“沁苑”,阳台甚大,种各类植物百计,曾有雀鸲于苑中老榴上育子五只。

43)黄挺世伯有一印“曾海室主人”,未知是否其室名,其居于韩师则定室名为“二玉兰斋”。

44)潮人抗元英雄许夫人者,《大埔县志》有云:“许夫人者,潮州畲妇也。吾埔妇女,相传受帝昺封,世代为孺人,得加银笲,盖由夫人之故。”近读某君文谓,许夫人姓陈,系陈文龙之女,不知其资料出于何处。

45)灭宋崖山一役,元军首领正是降将张宏范,他竟立碑夸功:“张宏范灭宋于此”,后人于碑前添一字成“宋张宏范灭宋于此”。

46)余于潮阳某地见一“赤脚家神”上书“诰封一品如夫人洪华祖婆”。

47)甲申秋,立庵雅集,景熙先生示一联命余为之,系黄任初先生《万年山中日记》中联曰:“放眼看天大如笠,澄心听水古于琴。”

48)余师黄锦华先生早年居无定所,故号“萍斋”。后得数楹遂名为“将就阁”,又因其院中有一青金树,故又名为“青金堂”。黄老师题“将就阁”联为:将就将就,开拓进取;就将就将,大展宏图。
喜其“青金堂”一号。青者,书也,书中自有黄金屋。


49)张华云著有《潮汕竹枝词百唱》。

50)释智诚法师,江苏武进人,林春山居士,江西泰和人,二人皆定居汕上近六十年乡音无改,未谙国语及潮语,然镇日相聚,而能畅谈甚欢。
6#
 楼主| 发表于 2011-1-27 22:20:03 | 只看该作者
51)释定持法师,诗僧也,曾刊《行脚吟》手书本,皆文革前之作,诗书具佳,颇神往也。然后刊《行脚吟》全集时,文革后,所作之诗颇俗,故知艺之难也。

52)杨雪立先生,安徽人,定居潮州,曾为汕头孔教会会长、时中校长,长于书法,其书有“风华富贵体”之誉。其孙杨锴,颇长书法,曾为汕头书协副主席。

53)曾于汕上书展目晤阎锡山一联书自撰联作品:“自知性疾难偕俗,且喜身闲不属人。”

54)饶平严墨翰书法颇为难求,招牌更以字计费,某商请其书一字“行”,后得名为“行行行”。

55)有友人告余一石,刊字云:“翁君子光葬其先人于此。”余与陈景熙老师往寻,有榜书四字“乳虎出洞”,温氏克刚所书。翁子光者,名辉东,潮汕著名学者,其墓碑出自名学者叶恭绰先生之手,其文为:“潮州方言作者翁子光先生墓。”

56)普宁青阳山有一石刻,元进士刘南海所作“朝阳”二字,事见陈永正先生《广东美术史》。甲申冬,余与友偕游,又见石壁有明提学林大春诗刻:“访苏隐君□□于青阳山中归却寄此:江上维舟拟造庐,竹间遥望引轻裾。谁传消息千山外,应为神交十载余。云影渐移归涧谷,峰阴乍转见樵渔。别来却忆双庭桂,不信朝阳迹已墟。万历六年戊寅仲夏邑人林大春书。”此隐君何人未详,诗碑此字模糊难识,修东学长疑为苏黉,嘉靖岁贡,贵山人,官零陵训寻。

57)吾潮名家郭笃士先生曾为刘海粟校戡诗稿。

58)曾有一友约余书一联:“功成名就固然好,游手好闲也不赖。”说是一茶馆所题之门联。

59)潮阳赵心田医师书斋“耕心园”有联云:“汝无文字休言命,我有儿孙爱读书。”其孙赵一鲁画家题其妻墓有联云:“大地间惟有你我,情天里别无他人。”

60)陈龙庆刊行有《龙泉岩游集》十五卷,收自明至1918年四百余年间吟咏龙泉岩诗十三卷,游记二卷。
7#
 楼主| 发表于 2011-1-27 22:22:0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筵席 于 2011-1-27 22:23 编辑

61)郭嵩焘在法国致李合肥信云:“往与宝相(按:宝论今时洋务,中堂(按:李鸿章)能见其大,丁禹生(按:丁日昌)能致其精,沈幼丹(按:沈葆桢)能尽其实,其余在位诸公,竟无知者。”



62)丁禹生幼随达夫太平寺读书,后衣锦还乡,题太平寺联云:“古佛又重参,五千里外初归客;旧题何处觅,四十年前此读书。”所谓旧题,据丰顺民间传说,是一首联珠体诗,诗曰:“江南一树梅花发,一树梅花发石岩。花发石岩流水响,石岩流水响潺潺。潺潺滴滴云烟起,滴滴云烟起半山。烟起半山春汛到,半山春汛到江南。”缩字得《减字望江南》词:“江南一树梅花发,石岩流水响潺潺。滴滴云烟起半山,春汛到江南。”



63)顺德冯奉初集潮州先贤二十家稿成《潮州耆旧集》,时丁禹生在其幕,协助辑定。



64)曾国藩、胡林翼、左宗棠、彭玉麟,是为同治中兴四大名臣。青年毛泽东最为服膺曾、胡,尤以胡之字“润之”为字。



65)晚年张学良与张大千、张群、王新衡轮流做东,定期聚会,时人谓为“三张一王”会。



66)江南制造局草创,丁日昌中丞居功最伟,并执该局事务经年,成果硕然,奈何誉之所至,毁之也随,时人论此局事务,已少许涉及丁丞矣。



67)丁日昌在江苏巡抚任上,张联自励曰:“官须呵出,干来若处处瞻顾而循,纵免刑章终造孽;民要持平,等去看个个流离颠沛,忍将膏血入私囊。”



68)1870年,曾国藩、李鸿章联名上奏,派学童至美国留学,获准,二年成行。此事,由丁日昌、容闳幕后推动最力。在哈特福特留学生事务所内,张挂三位此举赞助最力之相,即曾、李、丁三氏。



69)曾国藩既逝,丁日昌在揭阳寓所为建祠纪念,并撰联云:“风雪记横江,别时握手悲号,三日流连抵千古;功名真盖世,天末一廛瞻拜,中心诚服复何人。”上联所述,乃丁日昌扶母柩回籍,过南京,曾国藩冒雪凭吊,并与丁“深谈三日”。

70)1877年初,福建巡抚丁日昌视台,预言曰应利用台湾的有利条件,屯田开矿,开设机器厂、船厂,并“泊铁船二三号,以固东南枢纽”,预言如是经营,“利窦日开,生聚自可日有心盛,数十年后竟可另设一省于此。”其之视台,为“开辟以来向为大吏之所未到”,“男妇老幼夹道聚观,熟番头目亦皆远道迓接”。丁尤主持是岁台湾文、武试,邱逢甲参加此试,丁格外重视,并曾“东宁才子”印章一枚。

8#
 楼主| 发表于 2011-1-27 22:24:1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筵席 于 2011-1-27 22:27 编辑

71)1870年,南江总督马新贻遇刺亡,是为“庚午刺马案”,丁日昌撰联为挽:“共楫忽三年,北固南徐,握手悭缘成永诀;捧书犹昨日,彭亡歙陨,伤心筹国更何人?”然王家璧挟私怨上奏,刺马为丁日昌所策划,由斯引了清廷保守、洋务二派之争,王虽所奏无实,清廷为保太平,而未加罪。李鸿章因是有信慰丁曰:“琅琊(按:王家璧)前奏,中外传为笑柄,虽快一时谗慝之口,自有千秋直道之公。吾弟才识心力十倍庸众,岂终为山中人哉!此等毁誉,不过缘非科目翰林而起,今世乏才,岂乏翰林科目耶?”帝师翁同在日记中评论王之所为系“三百年来未有之奇事也。”



72)朱学勤、丁日昌、袁芳瑛,是为咸丰三大藏书家。



73)丁日昌旧藏有宋版世采堂韩文。曾国藩日记有云:“午正,至丁雨生家吃饭。饭后,看渠所藏书,其富甲江浙之官绅,最精者有宋刻世彩堂《韩文》、《东都事略》等书。”韩文后因急用,质与狄楚青800元。及后,书归杨守敬,后藏书也散落人间,据传书以12000元为日人抢购而去。而周退密丈《上海近代藏书纪事诗》则谓,该书后归陈清华,并落入国家图书馆。各存一说。



74)何绍基赠丁日昌有诗云:“果中之王信非偶,诗坛之霸世应有。公于杜韩盖伯仲,我愧胡冯老先朽。”颇为奉丁为诗坛霸主之意。其二人相交甚契,唱和墨迹集成《荔支唱和册》,何曾为丁题“百兰山馆”和“絜园”之额,并为絜园撰写碑记。据云,胡天民先生家藏有此碑朱拓本。又云,此拓仅制六十份。王冬龄撰何绍基墨迹目时,未见此碑,故未录之。



75)丁日昌“一门风雅”,陈石遗诗云:“三世诗家世所无”。



76)李德裕贬潮,经鳄鱼滩,船坏,宝玩古书图画,一时流失,足见佳绘名品,早已沾溉潮汕。事见《太平广记》。



77)闽派画家房修,清康熙间来潮定居于马家巷,“入城十三担画稿”,设帐课徒,传授闽派技法。故我潮画家,颇受闽派影响。



78)潮州博物馆藏有陈琼巨帙《关公像》,写是关羽出巡,屹立云端,周仓提刀在后,均怒目注视下界,极为传神。传为琼夜梦关羽,晨起所写,此画为陈氏后人所宝,平时不示人,仅在每年农历五月十三日“关公生”时才张挂供人朝拜、观赏。建国后,由其嗣捐献国家。琼又作有《筑堤图》套画,共四件,由《截流》、《打夯》、《植草》、《庆功》组成,每幅皆涉及一百多个人物,且各有分工劳作,神态各异,气韵毕现,景物逼真,场面浩大,四幅连环,堪称杰构。



79)澄海沦陷时,日寇曾闯至上华骚扰。画家高振之不畏强暴,挺身斥责倭兵,被敌砍伤,幸被群众抢救而免于难。



80)1929年,孙裴谷由其门人刘昌潮引领至上海,与王一亭、潘天寿、谢公展等交流,回汕后,撒板设桌,一改往事张纸于板之作画方式。

Archiver|槐花公社 ( 备案许可证号:苏ICP备11031522号 )

GMT+8, 2024-11-1 07:36 , Processed in 0.041403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22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