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码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     

槐花公社123

搜索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无敌大眼睛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 人生成长的启示==《老子》全文解说

[复制链接]
4#
 楼主| 发表于 2015-9-23 18:09:19 | 只看该作者
第三章:欲望容器率先长成

    直立行走了将近一年的人走进了他人生的第三年,也就是我们现在习惯所说的两岁多的这一年。在这一年中最为明显的已经不是他身体的变化,而是他精神世界的形成。对比于他的生理系统,我们可以将他的精神世界称之为“人文系统”,或“心理系统”。
    人的“心理系统”和人的“生理系统”一样,也是由诸多不同的单元所组成的。不仅如此,心理系统中各个单元的成长时间也各不相同。在心理系统的某些单元还没有长好的儿童期,他们会面临诸多与成人完全不同的问题。儿童心理学成为心理学中一个独立的分支就说明了它的特殊性。
    两岁多的儿童开始使用“要”、“不要”来表明他的渴望,比起前两年的他,我们会明显地感觉到他的欲望的出现。在人生成长的第三年,我们遇到了第一个后天成长的单元:欲望容器。要想说明这一点,还需要首先介绍一下所谓“心理系统”,或“人文系统”中都包含哪些单元。
    在我的第二本书《玄德》中使用了一个“人文系统图”,这张图的组成过程由《玄德》的第二部分详尽描述。在这里直接引用这张图:
图4:心理系统图
    也许你看到这张图的第一感觉是复杂,那是由于你不熟悉它。如果我出示一张这样的图你会觉得复杂吗:

图5:人体八大系统之一的循环系统
    上图所展示的不过是人的八个生理系统之一的循环系统,此外还有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等等。这八个系统相互协作并相互影响。难道人的心理系统就该比人的生理系统简单吗。如果我们能够接纳人的生理系统图,那么心理系统图,也叫人文系统图对我们来说应该并不复杂。
    如图4所示,组成人的心理系统的各个单元由我们较为熟悉的人文领域的概念来代表,它们并不是以完全相同的形式存在于系统之中的。其中,“礼”、“仁”、“逻辑”表现为旋钮,它们可以被调节。通过调节这三个旋钮使得我们的心理系统更加健康。而“欲望”和“德”表现为容器,它们中间存在着相互制约的关系,欲望和德的此消彼长影响着人的心理状态。另外几个单元也各有特点,我们无需急着在这里一一叙说,因为在我们观察的人生成长旅程中,它们会依次长成,我们有很充裕的时间和篇幅来熟悉它们。
    在图4的心理系统组成图中的大部分单元都是需要后天长成的,只有一个单元随着人的出生一起来到这个世界。这个单元就是处于系统图正中间的“倾向无为单元”。在上一章我们看到了,处无为之事是道的特性。人,这个生于道的个体自然会带着道的特征开始他一生的旅程。这个单元使得人总是倾向于自己身体的自动行为,在人生漫长的成长过程中,这个单元所起的作用是不能用一个简单的好和坏来概括的。在后面的讨论中我们会看到,只有将我们自己身体的自动行为锻炼成有益的,这个“倾向无为单元”的作用才会对身心发展有利。
    除了这个先天形成的“倾向无为”之外,心理系统中其它的组成部分都是后天形成的。这些有待依次长成的单元中最先出现的是在人生第三年形成的欲望,其它的单元会在13岁之前依次长成。人文系统中各个单元的成长是必要、而且是有益的事情,但在后面的讨论中我们会看到,每个单元形成的时候,人们首先面对的是这个新单元所带来的问题。于是,在人生的第三年,当人的欲望开始出现的时候我们首先要面临的课题不是欣喜,而是如何限制它。这是由于欲望会要求获得满足,从而给人带来麻烦。要想限制欲望,首先要了解它。欲望都有什么样的特点的呢?较为简单的说法是:欲望需要满足,欲望难以被满足。如果一个人的欲望总是得不到满足,这个人会出心理问题;另一方面,无论在什么程度上去满足一个人的欲望,那个人的欲望也不会被满足,欲望会在我们填充它之后自动变大。尽管后面会有章节专门阐述欲望的特点以及制约它的方法,但现在我们所面临的问题是,这个有着奇怪特性的欲望在人文系统的其它单元还没有出现的时候率先出现了。
图6:人文系统中只有倾向无为单元和欲望容器
    一般来讲,当一个事物呈现某种好的、或是坏的特征时,它的制约方就在它附近。就如同《神雕侠侣》中有着剧毒的情花的解药就长在它旁边一样,这个无法满足的欲望也一定有一个制约的单元存在于同一个心理系统之中。这样的想法是完全合理的,制约欲望无限扩大的单元就在它附近,但遗憾的是,在人生成长的第三年,欲望出现的时候,那个制约欲望的单元却还没有形成。人的欲望在生命的早期有着一段没有制约方的发展期,然而,它的发展对于它的主体来讲不一定是件好事。
    欲望以容器的形式存在于人文系统之中,欲望的特性是自动变大,也可以说是无为变大,满足它的填充物会变成新的欲望。于是,在没有有效的制约手段的情况下,尽量回避它不失为一个解决方法。显然,对于到9岁才会长出“欲望容器”的制约者--“德容器”的孩童来讲,尽量不去接触孩子的欲望,帮助他们制约欲望是家长、老师和社会都不可推卸的责任。面对2到9岁这个阶段的,甚至是对更大一些的孩子们,在他们之间引
入竞争,标榜贤才,对人的早期成长都是不利的。因为竞争、标榜贤才挑动的就是人的欲望,这对于一个还没有控制自身欲望能力的人来讲是非常有害的。
图7:两个相互制约的容器
    人文系统中存在着相互制约的两个容器,一个出现得早,一个出现得晚。如果在“德容器”出现之前“欲望容器”就已经膨胀得很大了,就算9岁的时候“德容器”如期出现在人文系统中,由于两个容器的大小悬殊过大,他们之间相互制约的效应在一开始就呈现一边倒的格局,那么,我们人生旅途中要起到重要作用的“德容器”就有可能在成长的初期就被扼杀在摇篮里。因此,我们有必要在这个欲望单独成长的时期考虑如何不让它变得过大。
    在没有制约方的情况下,回避它是明智的,也是别无选择的选择。标榜好的人,就会使得人们去竞争,就如同小孩的父母常说:看看人家的孩子多优秀,你向人家学学。这样的方法就是标榜贤才,这样的父母如今遭受了许多批评,因为大家看到了标榜贤才所带来的问题。不标榜贤才,使得人们不去竞争就是回避欲望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法。
我们的世界里除了贤才,还有难得的东西。所谓难得的东西就是大家都想要的东西,由于人人想要,人人都抢着要,使得这样的东西变得稀少、贵重。如果一个社会喜欢夸耀这样的难得的东西,其结果就是产生盗贼。难得的东西之所以难得,实际上是人的欲望导致的,是人人都想拥有这样的欲望造就了难得的东西。此时,如果我们再夸耀这些东西如何如何贵重,无疑是在推动欲望的变大。于是,要想回避欲望问题,不夸耀难得的东西才是正确的,才不会人为地制造盗贼。
    除了以上两种方法,回避任何可以刺激人的欲望的事物当然也是一个有效方法。如果一个领导人能够判断出那些事物会激发人们的欲望,激发人们的竞争意识,而后对这样的东西进行回避,这种方法就叫做“不现可欲”,这样做的结果是使得人心不会被欲望搅乱。
    现在我们看到了,在人生第三年,欲望率先产生。在没有制约方的情况下,回避欲望成为一个有效的方法。虽然这里我们面对的是2到9岁的“德容器”还没有出现的人,但回避欲望的方法不仅仅是对这个年龄段的儿童有效的。由于“欲望容器”自出现在人文系统中的那一刻起就将伴随我们一生,因此,这个方法尽管有些消极,但却是有效的,是我们在人生任何阶段都可以使用的。特别是在一些欲望膨胀极快的时期,或管理他人欲望的时候。
    如果我们获得了一定的社会责任,有了某个规模的团体让我们管理,那么管理团队中成员的欲望就成了团队稳定、健康发展的前提条件。由于每个人管理自己欲望的程度各有不同,作为管理者,使用前面我们讨论的回避欲望的方法都会起到“使民心不乱”的作用。如果一个圣人管理这个团队他会怎么做呢?让大家吃饱、穿暖、身体健壮,但是要少想事情、少一些志向,经常使得团队的成员处于一种无知、无欲的状态。如果一个团队能时常保持这样的状态,那些自以为聪明的人就不敢妄为。如果团队能够按照这样的方式自动地运行、无为地运行,就不会出问题。
    说到这里,或许你会反对,这不是愚民政策吗?表面上看是这样的,但问题不那么简单。这里有一个让人联想到愚民的词是“无知”,现在我们就来看看它代表什么意思。对一个事物的了解可以分为“无知”、“有知”和“至知”三种状态,有知就是知道一些,而至知就是全部了解。如果我们将这三种状态排序的话,“无知”并不是最坏的状态,一知半解可能才是最差的,才是最有助于欲望变大的。过去的几十年中我们经历许多次不同的物质流行潮,例如彩电、例如汽车,这些物质的流行导致了人们欲望的膨胀,而欲望膨胀最厉害的阶段就是对这些物品一知半解的时期。你不得不承认,当这种物质潮涌来的时候,人们的物欲横流,社会状态反而不如不知道这些物质存在的时期好。当然,这种对物质的追逐热潮会随着人们对这种物质的理解而降温的。当年的彩电如是,今天的汽车热也随着人们对汽车历史、性能、品牌的了解而即将恢复正常温度。可见,对人的欲望膨胀最为不利的状态是“有知”。实际上,完全了解一个事物,即了解事物的边界才是解决欲望问题积极、有效的方法。这种积极的方法需要有“德容器”的参与,我们将会在三十七章讨论这个方法。现在,我们至少知道了“至知”是制约欲望的积极方法,而“无知”是防止欲望变大的消极方法。可遗憾的是,当一件事物出现在我们面前,从“无知”到“至知”的过程中,一定要经历那个一知半解的“有知”过程。要想回避这个“有知”过程给人生成长所带来的负面效应,一个可行的方法是,将对一个事物一知半解的状态统统归结为“无知”。我们可以这样告诉自己,也将这样的思想传达给我们所管理的团队。就是说,当我们还没有完全了解一件事情的时候,就把它归结为完全不了解,让我们的团队只存在“无知”和“至知”两种状态。不鼓励任何形式的一知半解,就是“常使民无知”操作方式。如此一来,你还能说这样的方法是愚民吗?
    这一章所面对的情形是在我们无法使用“至知”的、积极应对欲望的方法时一种回避欲望变大的消极方法。“至知”也叫“知止”,“知止”就是了解事物的边界,就是完全了解它,而“知止”是需要“德容器”的。在“德容器”还没有出现的这几年,甚至在人长成之后必须要经历对某些事物一知半解阶段的时候,这一章所讨论的防止欲望变大的消极方法是非常有用的。
    还是像前两章那样,我们将这一章所总结的方法简化如下: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3#
 楼主| 发表于 2015-9-23 18:08:42 | 只看该作者
第二章:相对性的产生

    走过了人生第一年的小人儿经历了许多不平凡的时刻,已满周岁的婴儿在这一年的发展中已经呈现出许许多多自己独特的个性。有过孩子的人或多或少都会记得他们的儿子或女儿站起来走路的种种片段,这样的神奇事件就发生在周岁的前后。婴儿有些像一个顽强的探索者,他们用一个成人拥有的特性---走路,走进了人生的第二年。就在我们为他们的成长欢呼的时候,婴儿也在逐渐走向成人、走向常态的路上距离他们出生时刻的道越来越远了。
    远离道的第一个信号就是道的唯一性幻化出二元的相对性。在上一章中我们看到,宇宙、人生的诞生时刻是“无”,世间万物都从“无”中出生而后走向常态的“有”。在“无”向“有”过度的过程中有一个无法分清“有”还是“无”的“玄”状态。“有”和“无”是道创生万物后出现的第一个相对的事物,道在创造一个事物之后首先将自己的唯一性分裂,一系列相对的概念在这个事物诞生不久就随即出现。例如,在宇宙诞生不久就出现了有无混合的“玄”状态,之后又出现了原子核和电子,正、负电就是一对相互对立、相互依存的概念。
    同宇宙一样,人生的诸多相对性在距离人生起始点不久的第二年出现。许多人可能会有这样的印象,刚刚出生的婴儿的长相都差不多,把两个毫无血亲的新生儿放在一起会被人误以为是双胞胎。然而,用不了多久,他们的长相就出现差别了。不仅仅是长相,他们的身高、体重、性格等等都显现出不同的生长发育程度。这个阶段的父母最喜欢做的事就是比较自己孩子与其他孩子谁更高些,谁更重些,尽管这些比较在孩子长大一些他们就懒得做了。虽然我们可以批评孩子的父母这样做很无聊,也无助于孩子长高或长胖,但这并非家长有意为之,而是人生成长到第二年所反应的突出特征所导致的。尽管相对性将伴随我们一生,但当人长大之后,某些指标的相对落后并不能显示一个人的落后。例如,一个人跑得慢并不能说明这个人不成功,成年的人需要许多综合指标来统筹考虑。如此一来,某个指标的相对性就不那么重要了。然而对于一个离开人生起始点不久的婴儿来讲,由于衡量他的指标还不多,人们愿意用身高、体重来代表他的一切来比较孰优孰劣。因此,在人生的第二年,相对性就非常清晰地展现在我们眼前。于是我们就遇到了一个探讨人生诸多相对性的绝佳机会。
    在讨论相对概念之前,有个问题需要澄清,这个问题是由于古今词义的变化而导致的。由于《老子》中某些词的含义与现代语境中所表达的意思有着较大的差异,这种词汇对理解《老子》有着很大的干扰。对于这样的词,我们遇到一个分辨一个。现在马上要遇到的是“美”和“善”这两个概念,现代语境中“美”更多地指向外部形象,它不仅用于人,也用于物,从它的反义词“丑”我们就可以体会到这一点。当然,现代语境中,“美”也可以指向人的行为,此时,“美”的反义词就不能用“丑”,而是用“恶”了。这一章出现的“美”是指人的行为,因为它的反面不是“丑”、而是“恶”。如果只是针对“美”这个概念,我们原本不需要费这么大的事,因为即便将这里出现的“美”完全想象成现代汉语中的意思也不会对《老子》的理解产生太大的偏差,但问题出在后面紧跟着出现的“善”上面。现代语境中,“善”更多地指向人的内部品格,从而延伸至人的行为。比如我们形容一个对社会有利的行为,通常使用“善行”,而不是“美行”。这样一来,当我们将“美”和“善”两个概念放到一起的时候,很自然地就将“美”划归为人或物的外表定义语,而将“善”作为对于人的品格和行为的定位词汇。但是,在这里、乃至以后所有章节中出现的“善”,它的反义词都不是“恶”,而是“不善”。因此,我们有必要澄清一下“美”和“善”在《老子》中所代表的含义,以便能够在这两个概念出现是不至于被现代语境中它们的含义所干扰。
    由于反义词是“恶”而不是“丑”,即将出现在这里的“美”是对人的品格和行为的定义语,它代表了现代汉语里“善”所代表的形容人的品格的那部分含义。以至于现代语境中的善人、善事、善行、善良等在《老子》里应该是用“美”来表达的。有了这样的认识,我们就可以澄清《老子》中的“善”是什么意思了。有着“不善”作为反义词的“善”不是定义人的性格和品质的,也不是用来说明某件事情是有利于社会还是有害于社会的。《老子》中所出现的所有的“善”都指的是一个人做事的水平。如果一个工匠能做出优美的艺术品,那么,针对做工艺品这件事而言,这个工匠就是“善人”。于此相对应,刚刚开始实习,无法做出完美工艺品的人就是“不善人”。《老子》中出现的“善人”不代表现代汉语意义中好人的意思,它表示某个能将事情做到极致水平的人。同理,《老子》中所出现的“善”也没有现代汉语中表达好人好事、与“恶”对应的那个含义。也就是说它不包含“善良”之“善”,而仅仅是“善于”之“善”。现在我们可以总结一下,《老子》中的“美”与“恶”相对应,表达一个人的品格和行为;而“善”与“不善”相对应,表达一个人做事的水平,是“善于”的意思,与人的品格无关。
    好了,现在我们可以回到相对性的话题上。像“有”和“无”一样,相对的概念一定是相互对立并相互依存的。如果“有”不存在,我们就无法定义“无”。众所周知,世间有很多这样的概念,例如“美”就是相对于“恶”存在的,美的行为就相对于恶的行为而存在。正是因为社会中有了诸如见死不救、落井下石等等恶的行为,与之相对比,见义勇为、施舍接济穷人才成为美的行为。假设一个社会中没有那些恶行,人人都自觉地做好事,那么不会有人将这些行为归为美,原因是那些衬托美的恶行不存在,人们会认为这些好事像吃饭、睡觉那样平常。这就是相对性所面临的问题,失去了比较的对方,概念本身就无法成立。因此我们说:美之所以是美,是因为与恶的比较中才成立的。
    与美一样,善也是这样一个因与自身的反面“不善”比较而存在的概念。一个人能将事情做到最好,那是因为有做不好的人存在。奥运会体操冠军,由于动作完成出色而获得掌声,获得高分,这些都是与同场竞技的对手比较而得来的。只有一个人的表演,就谈不上冠军。如果我们将几次运动会的冠军同时比较,很难说这次比赛的冠军就能获胜。因此,对于某件事情做得是否优秀,完全取决于比较。不是和别人比,就是和自己的过去比。一个人做事是否优秀,完全是由于有可以比较的人存在。因此,我们可以说善于做事的人之所以让人们认为他做的好,是因为有那些不善于做事的人的存在。

    像上面那样相对的概念还有许多,例如第一章就出现过的“有”和“无”,他们相互依存,由于对方的存在而存在。
    除此之外,还有“难”和“易”。由于做成一件事所耗费的时间、经历的不同,我们将其理解为难和易。但是没有绝对的困难,也没用绝对的容易。做一辆汽车要比做一个风车难,但比起做一架飞机,做汽车又是容易的。
    长和短也是如此,你说一列火车是长还是短呢?没有参照物,这个问题没法回答。它比汽车长,比隧道短,“长”和“短”因比较而得名。
    比了长短,我们再比高低。同样的道理,我们说不出眼前的山是高还是低。不是有那么一个脑筋急转弯吗,说是人总比山高,因为人站在上山。人要与山争高低,就要征服那座山。可见,是因为相互的竞争才分出高和低,或者说分出“高”和“下”。
    在音乐中有许多不同的发音方法,单音独响叫“音”,多音和鸣叫“声”。正是由于有音的概念,才有多音的声存在。音和声是通过和鸣来表现彼此的存在的。
    还有一对概念是“前”和“后”。一个队伍行进过程中,后面的人要跟随前面的人走,通过跟随我们分辨谁在前、谁在后。有时,队长会下令停下、向后转,队伍原路返回。此时,原来前面的人变成了跟随者,变成了后面的人。如果这个队伍只有队长一个人,没有人会费心地去想他到底在前、还是在后。
    类似以上的这些相对的概念生活中还有很多,我们没有必要在此一一列举。我们的问题是,当知道了这些是相对的概念,即便一个人获得某种以这些概念标注的地位,那也是相对的。例如,我们在某个竞争中跑到了前面,但突然道路反向,我们就如同折返队伍中的排头兵,转眼间变成了最后一名。因此,真正了解道的运行规律的、我们将其称之为圣人的人是不会将自己的精力耗费在这些相对性上的。圣人会怎样做呢?他们会顺应自己的身体自动地做事,因为自动的行为不累。例如我们走路,谁也没有想过先迈那条腿,一般的行走是不会很累的。现在我们做个实验,先用脑子想迈哪条腿,然后再迈,你会发现走不了几步人就会累。不用想就可以行动的身体行为叫“无为”,也可以说是自动的行为。为什么圣人会依从身体做自动的事呢?因为无论所做的事获得一个什么样的结果,都是相对的,这些相对的结果随时都会变。就如同前面说的那个例子,队伍一转向,排头兵变成了队尾。如果你做的是自动的事,是无为的事,无论结果发生什么变化,你已经有了收获。因为身体自动的行为没有消耗你的精力,比起那些绞尽脑汁、拼命向前钻的同路人,你是舒适的,是不那么累的。
    生活中充满了人与人之间的争论,这些争论都是在为自己所走的路进行辩护,当两个人之间的道路产生分歧时,争论就不可避免地发生了。面对这样的情况,孔子告诉我们:道不同,不相为谋。老子的态度也很类似:行不言之教。可不是嘛,如果我们像前面所说的圣人那样依循自己的身体自动地做事,由于我们做的事没有通过大脑指挥,我们可能无法在第一时间说出自己为什么要这样做。可是,无论我们是否言说,依据无为所做的事情已经展现出结果。不用我们说什么,我们所做的事已经说明了一切。这就是行不言之教。
    为什么我们要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呢?前面说了,因为相对性难以把握。但不仅仅如此,还因为这样做符合道的特性。在这里我们可以对比一下道和基督教中的上帝,虽然都是创生万物,但他们对待所创生的万物的态度和后续做法是完全不同的。上帝创造了天地、山川和人,在创造人之后,他屡次向人类表明他是创生者,让人们相信他。对于不相信的人,上帝采用了各种惩罚方式,包括大洪水这样的灭绝性灾难也被上帝用来惩罚不相信他的人。道不是这样做的,道在创生了万物之后就任由万物自由地、无为地发展,并不干扰其发展过程。虽然生出了万物,但道并不像上帝那样将自己创生的万物据为己有。在万物发展过程中,道不仅没有干扰其发展过程,反而用自己的能量来推动其发展。推动了发展也不去显示,甚至到了成功那一刻也不会将功劳归于自己。在这里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上帝和道的不同之处,上帝总是不停地告诉人们:跟随我才有光明,不跟随我必遭惩罚。为什么会有如此的不同呢?其原因是道创生了万物和人之后,一直存在于它所创生的对象之中,并推动其发展。于是,尽管道没有将万物发展的功劳归于自己,它的作用也不会因此而有丝毫的动摇。就如同一个成功人士,他不会将自己在社会上的成功归于自己每天所吃的饭,但他清楚地知道,如果不吃饭,早就没命了,何谈成功。
    回到我们前面讨论的圣人,除了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外,他还会依照道的规律做事。推动事物的发生、发展而不居功。不居功并不意味着他会被忽略,他的作用将由事物的发展完全显现出来。
    人生的第二年显现出明显的相对性,由于相对性,才有了以上的讨论。现在我们或许可以更为清楚地理解《老子》各章背后的逻辑关系了。以人的年龄作背景,每一年都会显现出他作为人所具备的共性,这些共性就是道在推动人生成长过程中所留下的足迹。例如,在人生的第二年所讨论的相对性并不是只有这一年的人才拥有的,只不过是这一年的人会突出反映这个特征。借用人生成长各个阶段所反映出的不同画面,我们完全有可能为道画出一幅完整的画像。
    还像上一章所做的那样,我们用简练的、诗一般的语言来简化这一章讨论: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2#
 楼主| 发表于 2015-9-23 18:08:01 | 只看该作者
第一章:人生的起点
    对于每一个人来讲,这都是一个伟大的时刻,虽然他的出生并不是人所共知的事件,但作为那个个体本身,他总会脱口说出自己的生日,尽管那个时刻的他还没有任何记忆,尽管他诞生的情景都是听父母讲述的。每一个人在回望自己的出生时总会带有很多美好和神奇的遐想。的确,出生对于一个人来讲是再伟大不过的事情,可是你想过没有,人的出生还有着一个更为伟大的意义,伟大到远远超过个体诞生对这个人的意义,那就是道创生了一个生命。由于所有的生命、乃至天地宇宙都是道创生的,于是,一个人的诞生所展现的道的形象对我们来说就有着跨越时间、空间,理解宇宙万物生生不息的借鉴作用。观察生命的诞生,就如同欣赏道的直播秀,这对于一直在问“道是什么”的我们有着不可言喻的重要意义。
    刚刚出生的生命是那样的奇特,我们甚至很难将其称之为婴儿,感觉上婴儿应该是满月以后的生命所具有的称谓。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呢?因为诞生初期的生命一切都是那样的反常,几乎没有什么与成年后的人相似。别说站立、坐起,甚至连脖子都需要用外力加以固定,也就是说,他连头都抬不起来。至于吃饭、说话等成人必备的功能,在生命起始点的这个生灵都不具备,就连视觉也没有完全形成。这个刚刚诞生的生命是道创生的,他距离道很近,可以说他表现出的反常特性正是道的特征。我们能够描述这个生命起始点的生灵的特征吗,显然可以,尽管他是如此的反常。道正是这样的,如果我们看看霍金是怎样描绘宇宙诞生之初所显示的道,就会发现那与生命的诞生有着非常相似的状况。霍金在《大设计》里是这样说的:
    的确,正如当今科学中的许多概念,它似乎违反常识。但常识是基于日常经验之上,而非基于通过一些无比美妙的技术被揭示的宇宙之上,这些技术中有一部分使得我们得以窥探原子或者观测早期宇宙。
    直至现代物理的出现,一般认为有关世界的一切知识都是可以通过直接观测而获取。事物就是它们看起来的样子,正如我们的感官所觉察到的,但是现代物理学辉煌的成功显示,情况并非如此。现代物理学是基于诸如费恩曼的与日常经验相抵触的概念之上。
    显然,宇宙的诞生并不神秘,完全可以描述,但这个过程所揭示的规律与我们日常的经验不符,是“违反常识”的。比起宇宙的诞生,人的出生距离我们更近,更为我们所熟悉。对比宇宙的诞生,我们发现了道在创生万物时所拥有的共性。我们完全可以用上面霍金在描述宇宙诞生所使用的语言来描述人的诞生时刻:“的确,正如婴儿所显示的许多概念,它似乎违反常识。但常识是基于日常经验之上,而非基于在所有方面与成人相反的婴儿所揭示的人之上,这些信息中有一部分使得我们可以窥探道和观测刚刚开始的人生。”当宇宙和人并列在道面前时,他们的诞生向我们提供了完全类似的信息。他们的诞生过程是道的特征的显现,完全可以被描述,并且是违反常识的。我们可以将这样的特点简称为“道可道,非常道”。
    由于宇宙、人、乃至一切事物在诞生点和成熟之后呈现完全相反的特征,于是对事物的命名就有了困难。我们还是用宇宙来举例,宇宙最基本的特征是空间和时间,但是当我们将空间和时间这两个名字拿到宇宙诞生点,就发现这两个名字并不合适。现代物理学显示,宇宙诞生点尺寸为零,密度极高,没有尺寸还可以叫空间吗,那时的宇宙一点也不空。同样,宇宙诞生点的时间是停滞的,停滞了还可以叫时间吗,显然有问题,这违反时间即流逝的常识。可见,我们平常所使用的对宇宙的命名是基于常态宇宙,而不是基于包含了宇宙诞生点的整个过程的。如果我们一定要给包括宇宙诞生点的同一事物命名,就会发现,我们只能使用一些无法描绘常态的名字。空间和时间在这样的规则中可以被命名成“维”。例如说我们的宇宙包含三维空间和一维时间。但遗憾的是,“维”无法表达空间所表达的空旷,也无法表达时间所表达的流逝。同宇宙命名相类似的是,对人的各种命名也具有同样的问题。例如人的腿,说到“腿”这个概念,我们知道它可以支撑身体直立,可以用来走路。但是这种命名所包含的意思用到刚出生的婴儿身上就不成立了。很少有人会在讨论婴儿的这个部位时用“腿”这个字,而是用“小腿儿”来替代,原因就是我们本能地在将“腿”这个字和行走、直立联系在一起。如果一定要给人的这个部分起一个名字,并且这个名字一定要包含婴儿和成年阶段,或许“下肢”这个词要贴切一些。同样,找到了这样的名字,并不意味着它可以表达“腿”所表达的直立、行走等内涵。这样的、可以包含事物诞生点的名字可以找到,但它不是平常我们使用的名字。这就叫“名可名,非常名”。
    站在人生的起点处,就如同站在宇宙的起点处,很容易看到他们是从何而来的。宇宙诞生于137亿年前的大爆炸,那个当时爆炸、后来膨胀为今天整个宇宙的东西,我们叫它为黑洞。黑洞没有尺寸、没有时间,但是它有很高的能量,很高的温度,很密集的质量。不仅如此,这些高能量、高质量以基本粒子的形态存在于黑洞之中。面对这样的状况,为了更好地描绘宇宙、生命的诞生,我们需要引入“有”和“无”的概念。
    有和无是相对的,它们无法脱离彼此而单独存在。也就是说,没有绝对的“有”,也没用绝对的“无”。如果我把做成房子的水泥、砖、玻璃定义为有,那么房子里的空间就成为了无,尽管这个被定义为“无”的空间里依然存在空气。虽然有空气,但是相对于组成房子的固体物质,我们还是可以将这个含有空气的空间定义为无的。同样,我们在生活中经常这样使用“有”和“无”的概念。例如,某个人说他自己一无所有。这样说的人实际上并不是什么都没有,否则他早就无法维持自己的生存了,那是在表达这个人没有他想拥有的东西。在这里,“无”同样也相对于“有”成立。现在,当我们面对宇宙、生命的起始点,我们也需要运用“有”和“无”这一对基于对方而相对成立的概念。我们可以将常态宇宙、常态生活中所拥有的东西称为“有”,与此相对,常态宇宙、常态生活中没有的就是“无”。用这样的概念来观察宇宙起始点就会发现,大爆炸时刻的宇宙没有空间、没有时间,没有常态宇宙的任何特性;它有的是高能量、高密度、基本粒子,所有这些都是常态宇宙中所没有的。然而,就是这个没有常态宇宙所具备的任何特征的点是宇宙的起始点,因此,我们就说,“无”是宇宙的起始点。我们的古人习惯用天地来表达现代语言中的宇宙,用这样的语言讲就成了:“无”是天地的起始点。这个结论来同样适用于人的诞生,一个人的起始点是一颗受精卵,这颗受精卵也是从常态中并不存在的能量中诞生的。如果我们看人的精神世界更是这样,人们甚至无法回望自己4岁以前绝大部分记忆,更何况记住自己在生命诞生时刻的精神世界了。人生起始点的精神世界也是常态人生不存在的东西,属于我们所定义的“无”。“无”不仅仅是天地的起始点,也是人生的起始点,是一切事物的起始点。
    当天地从无中诞生之后,无所创造的常态宇宙所拥有的东西,或者简称为“有”,就开始了它的发展过程。霍金在《时间简史》第八章中有如下的描述:

    在大爆炸后的大约100秒,温度降到了10亿度,也即最热的恒星内部的温度。在此温度下,质子和中子不再有足够的能量逃脱强核力的吸引,所以开始结合产生氘(重氢)的原子核。氘核包含一个质子和一个中子。然后,氘核和更多的质子中子相结合形成氦核,它包含二个质子和二个中子,还产生了少量的两种更重的元素锂和铍。可以计算出,在热大爆炸模型中大约4分之1的质子和中子转变了氦核,还有少量的重氢和其他元素。所余下的中子会衰变成质子,这正是通常氢原子的核。
    可见,在大爆炸后的大约100秒时,常态宇宙中所具备的东西就出现了。包括10亿度、这个最热的恒星内部的温度;组成宇宙的基本原子,氢、氦、锂和铍等等。霍金描述了宇宙创生从“无”到“有”的过程,这个过程历时很短,这个过程创造了常态宇宙所具备的特征,创造了“有”。不要小看这个被创生出来的“有”,霍金说得明白:“温度降到了10亿度,也即最热的恒星内部的温度。在此温度下,质子和中子不再有足够的能量逃脱强核力的吸引,所以开始结合产生氘(重氢)的原子核。”这个常态宇宙中最热的温度使得基本粒子得以束缚,从而产生了原子核,进而产生了原子。可见,从“无”中创生的“有”再进一步的发展,生出更多的“有”,乃至万物。现在我们要讨论一个重要的差别,简单地说,“有”进一步生出更多的有,和宇宙诞生点的“无”创生出“有”是有着本质不同的。从宇宙诞生点的无生出常态的有之后,无就转变为了有。由于无是常态中不存在的东西,我们无法在常态中找到它。但是,当最初的“有”被创生出来并进一步发展、“有”再生出更多的有的时候,生出更多的有的那个“有”并不像宇宙诞生点的“无”那样会消失,而是保留在常态宇宙之中。就如同霍金所说的:导致原子诞生的宇宙温度(10亿度)被保存在常态宇宙中最热的恒星内部。如此一来,可以进一步生出万物的“有”就如同母亲一样,在生出万物后并不像“无”一样消失、转换,而是存留在常态之中。于是,我们可以说:“有”是万物之母。
    从“无”创生出“有”,再到“有”进一步生出万物,“有”和“无”作为宇宙、人生起始点的重要元素为我们了解道的运行规律,以及道所创生出的宇宙万物、人文精神的种种特征和界限有着不可言喻的重要作用。常态中所不存在的“无”,例如黑洞、例如基本粒子总是直接显示道的特征,我们完全可以通过了解这个“无”来了解道最本真的奥妙。也就是说,用常态中不存在的无(常无)来了解道的奥妙。与“无”不同,“有”是常态宇宙所具备的东西,通过了解宇宙、人生中的各种“有”,就可以帮助我们了解道所创生的这个世界的种种界限。也就是说,可以用常态中存在的有(常有)来观察道所建立的事物的边界。由于2500年的时间间隔,边界这个词在《老子》里被称为“徼”。“无”和“有”各有各的用途,分别观察它们,可以使得我们了解宇宙万物的奥妙和边界。然而,这里出现了一个逻辑问题,那就是“无”本来是常态宇宙中不存在的东西,我们怎么去观察它呢?失去了观察“无”的可能,我们又怎么能够了解宇宙中万物的奥秘呢?别着急,有一个可行的方法使得我们可以间接地观察“无”。
    “无”和“有”相对而生,通过向对方的转换来实现万物的诞生和死亡。当一个事物无中生有时,这个事物就诞生了。这个事物可以是我们的人生,也可以是那个看似很长久的宇宙。在另一方面,当一个事物进行了从有到无的转换时,这个事物就从这个世界消失了,我们也可以称其为死亡。“无”和“有”之所以进行相互的转换,是因为它们原本就是一家,它们来源于同一个东西。是的,是道造就了他们的相对性,是道导致了它们的相互转换。原本简单、一体的道通过它的巨大能量造就了可以相互转换的、完全相反的双方:“无”和“有”。这一切并非我们的猜测,是老子通过观察人生所获得的准确认识。之所以说它准确,因为这样的认识在2500年后被物理学家通过科学手段证实了。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对黑洞长时期的思考使霍金得出了“黑洞不是这么黑”的推测。霍金认为,由于黑洞的大引力场的作用,在黑洞的边界处应该时时刻刻发生着粒子从无到有,再从有到无的过程。也就是说在黑洞的边界处,由于巨大的能量,不时凭空诞生一对对正粒子和反粒子,而这些粒子都很短命,它们产生后便找到它们的伴侣并与之相湮灭。但是有些反粒子不慎掉进了黑洞,与它相伴的正粒子找不到相互湮灭的对象,从而有可能逃逸到太空之中。于是人们有机会观测到这些逃逸到太空之中的粒子,于是人们也就有机会找到黑洞。关于粒子从无到有,再从有到无的推测是巧妙而准确的,如今在高能加速器中就可以创造这样的过程。
    上面的事例中出现了这样一个状态,即粒子存活的时间很短,也就是“有”状态的时间很短,与此对应,“无”状态的时间也很短,粒子实际上一直处于不停地诞生和湮灭,这是一个粒子不停进行有无转换的状态。在这样的状态中,我们很难区分什么是“无”,什么是“有”。于是我们需要一个总称,这个总称要包含相互对立的双方“无”和“有”,同时也包含他们之间的相互转换。我们当然可以将它们的总和称之为道,但是考虑到这个总称所表达的是道创生万物、推动万物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特殊阶段,我们最好还是给出一个独有的名字来表达“无”和“有”的总称,并包含他们之间的相互转换。我们就将这样的总和称为“玄”。
图1: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得注意的是,“玄”所表达的内容不仅仅是“无”和“有”这两个概念的简单组合,“玄”之中还包含了从无到有、以及从有到无的相互转换过程。这个概念在常态中或许用处不大,因为常态是一个以“有”为存在形式的状态。例如我们的人生,“有”的状态会有几十年,而出生的从无到有、死亡的从有到无的时间并不长。如果看宇宙,它存在的时间就更长了。我们将这样长存的“有”和创生点的“无”合起来思考可能会有意义,但我们不一定非要这样做。也就是说,如果我们将“无”和“有”分开来考虑在常态下也是可以的,我们没有被迫使用它们的总称“玄”的必要性。只有在一种情况下,我们非常需要“玄”这个概念,那就是前面例子中所描述的粒子不停地产生和湮灭的状态,因为“有”和“无”相互转换的太快,我们无法区分“有”还是“无”,此时我们需要使用“玄”这个概念。我们被迫使用“玄”才能描述的状态正如前面的例子中讲到的,处于黑洞的边缘。什么是黑洞,黑洞就是“无”,我们宇宙的起始点就是一个黑洞。于是,我们了解了,那个分不开有无的“玄”状态距离宇宙的起始点很近。由此类推,“玄”状态距离人生的起始点也很近。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宇宙、生命都起源于无,在从无到有的过程中,一定会经历一个分不开“有”和“无”的“玄”状态。

<IMG title="《老子》全文解说  第一章: 人生的起点" style="LIST-STYLE-TYPE: none; BORDER-TOP: 0px; BORDER-RIGHT: 0px; BORDER-BOTTOM: 0px; PADDING-BOTTOM: 0px; PADDING-TOP: 0px; PADDING-LEFT: 0px; MARGIN: 0px; BORDER-LEFT: 0px; PADDING-RIGHT: 0px" alt="《老子》全文解说  第一章: 人生的起点" src="http://s15.sinaimg.cn/mw690/0017VUsQzy6H4mR0YYm9e&690" width=690 height=558 real_src="http://s15.sinaimg.cn/mw690/0017VUsQzy6H4mR0YYm9e&690">

图2:“玄”状态介于“无”和“有”之间
    现在,让我们来观察这个“玄”状态,很容易我们就会发现它是在不停地变化的,因为那里一直在发生着有和无的相互转换。尽管它在不停地变化,但也不是难以把握,也不是无法获得任何消息。恰恰相反,在这里我们所获得的信息将解开宇宙诞生之谜。还是那个粒子诞生、湮灭的例子,我们发现在粒子不停地有无转换的过程中,有些粒子由于找不到与之相互湮灭的对象而逃逸到宇宙之中。如此一来,原本连光都无法逃出来的黑洞就通过它周围的这些“玄”状态下跑出来的粒子使得它“不那么黑”了,使得我们可以找到它了。如果我们换个说法就是:那些原本在常态宇宙、人生中不存在的“无”就是通过它周围的“玄”状态所逃逸出来的信息使得我们可以发现它。只有找到了“无”,我们才能通过对“无”的观察来了解道的奥妙。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方法呢?显然是通过观察“玄”状态的变化。换一个数学一些的表述就是,我们通过对比“玄状态一”和“玄状态二”,从而找到那些逃逸出来的粒子、逃逸出来的信息。再通过这些信息发现原本我们无法发现的“无”,进而通过观察“无”来了解道的奥妙。了解了道的奥妙,就可以通晓宇宙万物的发生、发展规律,通晓万物的奥妙。这样的对比不同“玄”状态的方法叫“玄之又玄”。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知道,这样的方法是通晓道和万物的方法和途径。
图3:玄之又玄的方法
    人生的起点处给了我们大量的关于道的信息,在以上的论述中我们不仅仅使用了对人之初的观察,也更多地借用了现代物理学对宇宙之初的认识。物理学有着严密的逻辑和现代观测手段,如果我们没有老子那种从人的诞生中发现人生的“玄”状态的本领,借用现代物理学对宇宙的认识来理解老子所阐述的内容就不失为一种简便而有效的方法。
    上面论述了人生第一年、特别是人生起始点所展示的道的特征和了解道的方法,这些论述可能过于冗长,我们现在就将其简化为如下的诗一般的语言: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Archiver|槐花公社 ( 备案许可证号:苏ICP备11031522号 )

GMT+8, 2024-6-12 03:23 , Processed in 0.048994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22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