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码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     

槐花公社123

搜索
楼主: 决定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 联话福州

[复制链接]
93#
 楼主| 发表于 2010-8-30 12:11:51 | 只看该作者
联话河口万寿桥


   人语听喧哗,樵子负薪归雪堰
   橹声闻欸乃,渔翁沽酒泛蒲溪


    这是常州雪堰万寿桥的对联。

    福州也有万寿桥,而且有两座万寿桥:一座在台江,俗称大桥,现在叫解放大桥;一座在南公园东边古河口,也称河口万寿桥、小万寿桥,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过去,台江一带,地处闽江下游,江面非常宽阔,水流平缓,由上游下来的泥沙长期积淀,形成大大小小的沙洲。这些沙洲渐渐成了人们集聚、繁衍、生息的村落,如义洲、帮洲、新洲等。洲与洲之间的来往,往往是靠舟船。

    明弘治十一年(1198年),为方便海上贸易,特别是便利琉球贡船往来,督舶邓太监组织在河口尾开凿人工河道“直渎新港”,直通闽江。河口一带形成新的港口,这条河就叫“新港河”,现在这里还是称“新港街道”。那时茶亭公园的水域是与内河相通的。

    河口渡是古时福州的交通要道,由于渡口比较狭小,来往的人货又多,常常发生事故,船覆人亡。看到这个情况,清康熙七年(1668年)5月,鼓山僧人成源募得白金2000多两,当地人柯应寀也出资赞助,在大家的努力下,第二年12月建成这座桥。为了对抱病造桥的成源和尚表示感谢和祝福,也因为桥所在是万寿乡,人们就把这桥叫万寿桥。

    桥为东西走向,以松石为基,花岗石板砌成,有4墩,墩高7.3米,中间两个桥墩特意造成船的形状,两头三角尖,好分水,可减轻长年急流冲击。桥面平铺12条石梁,每条石梁数千公斤,是利用退潮水浅时砌基垒石,涨潮时以水的浮力将载于船中石梁架上石墩。桥两端都是石阶,桥中段石阶比较高,方便通行船只。桥两侧有石栏杆,桥头望柱上端各雕一石狮。

    桥头两侧各植一株榕树。桥东有万寿堂,还曾建有阿育王石塔,祀河神。桥西建万寿庵,祀观音,庵左侧墙上原来嵌有康熙九年(1670年)鼓山住持道霈写的《河口万寿桥记》碑,记述建桥来由和过程及捐资人姓名。后来这座碑搬到于山碑廊。桥西现在还留有刻着“康熙九年七月……”字样的一口大石槽。

    河口港曾经是琉球等诸蕃国贡船集中泊地,附近有“河口天后宫”和著名的“柔远驿”(琉球馆)等,都是福州海外交通史的重要遗迹。清朝康熙年间开海禁后,这里的对外贸易更为繁华,曾经“百货随潮船入市”。

    在万寿桥北边不远处的一座桥,叫“十二桥”,建于1914年。那时福建省会市政局在福州动工兴建从水部门经南公园至台江汛的第一条马路,沿途建有14座桥。在取名时,可能为了省事和方便,桥名直接就用顺序号码,从1到14依次叫过去,非常简单明了。其中11桥至14桥都在新港境内。
92#
 楼主| 发表于 2010-8-30 12:10:50 | 只看该作者
联话茶亭


  山好好水好好,开门一笑无烦恼
  来匆匆去匆匆,下马相逢各西东


    这是福州南门外古茶亭联。联语自然活泼,朗朗顺口如民歌。

    据《榕城考古略》载:“昔有僧以暑月醵金饮行者,故名。有乐善好施坊,为里人何长浩立。”当年,这里是从台江进城的必经之地,据说明代建有茶亭庵。后来,有一僧人见行人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汗,非常辛苦,就募集一些资金在此搭起茶亭,免费为过往行人提供茶水。乡亲为表感激之情,立了“乐善好施”坊。

    在此歇脚的行人多了,人们就经常聚在一起攀讲、说唱、演曲,休闲、解闷。

    人气一聚自然就是商机,一些人就在茶亭附近陆续开出一些店。说来也有意思,“物以类聚”,店也以“类”聚。到这里开店的大多是各行各业的手工业者。制作经营的有锣、鼓、琴等乐器,厨、剪、剃等刀具,笔、墨、纸等文具,石、泥、木等雕塑,箱、柜、盒等皮具,衣、鞋、帽等服饰,针、线、布等百货,铁、铜、锡等五金,脂、粉、油等化妆品……

    这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福州的“三把刀”:厨刀、剪刀和剃头刀。福州的厨师、裁缝、理发师是很出名的。过去福州人出洋、“过番”,大多是凭着烹饪、制衣和剃头的手艺,凭着心灵手巧,凭着吃苦耐劳,谋得一条生路和发展。而在福州,这“三把刀”的品牌店,如增金利厨刀、正谢泰剪刀和永字号剃刀等等就大多聚集在茶亭街。后来,从洋头口到南门兜的茶亭街就成为福州著名的手工业一条街。至今不少老店老铺还在茶亭街做着生意。
91#
 楼主| 发表于 2010-8-30 12:09:42 | 只看该作者
联话柔运驿


  沧海曾经,看初日东升,长虹夕霁
  蓬山不远,喜好风帆引,甘雨随来


    这是福州柔远驿的对联。柔远驿位于福州市台江区琯后街,含有怀柔远方来客之意,是当年海外各国来华使者来榕的寄寓之所。后来福州被指定为与琉球交往的专设港口,到柔远驿居住者逐渐多为琉球人,所以民间又把它称作琉球馆。

    当年,台江河口一带都是琉球馆的范围,包括进贡厂(专供琉球进贡使、商人寄存贡品和货物的地方)、天妃宫以及球商会馆等,其后逐渐荒废。

    柔远驿建于明成化七年(1474年)。当时福建市舶司从泉州移福州,在闽安镇设“巡检司”衙门。琉球国等进贡船在闽安镇经“巡检司”检验封仓后进入福州内港河口,贮存在“进贡厂”里,然后再上北京。琉球贡舶或商船进口后,所有商品不得自由买卖,必须交由赵、马、李、郑、林等十家球商(即十家排)承办,琉球人所需物品亦托他们代办,实际上就是“洋行”,那时这里“华夷杂处,商贾云集”。与琉球的贸易,如纺织品以及雨伞、扇、皮箱、漆器、香料、磁器、锡器、竹器、胭脂、银器等的输出,促进了福州手工业和转口贸易的发展。

    中国与琉球国的往来始于明洪武五年(1372年),朱元璋命杨载出使琉球,琉球中山王察度即遣弟弟泰期到中国朝贡。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朱元璋又赐台江河口附近的“善操舟者”“闽人三十六姓”给琉球国,因此福州与琉球国的关系特别密切。清时出使琉球国的使节也多为福州人,如嘉庆十三年(1808年),奉命充册封琉球正使的齐鲲,是福州仓山区齐安村人。清道光十八年(1838年)出使琉球的林鸿年,是福州侯官人,以翰林院修撰作为册封琉球世子尚育王的正使。他们在琉球还留有珍贵的摩崖题刻“活泼泼地”和“源远流长”等。此外还有琉球国的“蔡红亨”在长乐传艺,被称为“蔡夫人”。闽侯南屿的拳师周子和成为日本“柔道”的始祖等,都是中琉两国人民友好的象征。近代琉球国成为日本国冲绳县那霸市。如今,福州市和那霸市为“友好城市”。

    柔远驿建筑面积500多平方米,大厅横梁上悬“海不扬波”横匾。楼分两层,楼上有“汉代以来福州对外交流”、“明清时中国和琉球的友好往来”、“缔结友好城市福州与冲绳那霸的密切往来”等展部。楼下有“福州对外友好关系史馆”,陈列中外友好往来的日本空海和尚、意大利的马可波罗、中国郑和以及福清隐元禅师等人物、事迹等珍贵资料和中琉(中日)友好往来的实物。
90#
 楼主| 发表于 2010-8-30 12:08:35 | 只看该作者
联话小桥


   小桥左边排青果
   安民崎顶挂估衣


    这是福州评话序头的联句。

    小桥是连接台江中亭街和横街的一座桥。过去从台江中亭街向北走,要进入福州城,就要经小桥,上安民崎顶,过横街,越吉祥山,下洋头口,走茶亭街,到南门兜。若是过小桥向东拐,就走达道路,接五一南路。如果过小桥朝西去,可到达上杭街和下杭街。可见,小桥位居南台交通要冲。

    福州评话唱道“小桥左边排青果,安民崎顶挂估衣,横街巷口酒米店,惠泽境内择棕毛……”说的就是福州过去从小桥至横山一带的商店、货摊的经营情况。小桥头当时的水果店铺,买卖四时鲜果,不论枇杷、杨梅、桃子、李子、柑桔,还是芒果、柚子、板栗……都是福州的特产。

    小桥原名“沙合桥”。宋代在白龙江架浮桥,作为过江的通道,到了元代建造万寿桥,当时小桥还是浮桥,潮落时,人们可以直接从露出的沙滩上走到中亭街。这种水冲潮涌造成“沙合”的现象,便形成南北通行的天然“沙堤”,于是改浮桥为石墩桥,以便来往,称沙合桥。当沙合桥泥沙淤积太多时,又专门疏浚河道,以通舟揖。1470年沙合桥改建为单孔石拱桥。

    万寿桥建成时,是当时福州地区最大的桥,所以人们俗称为“大桥”。沙合桥与万寿桥相比,当然就显得小了。为了方便称呼,民间就把沙合桥叫做“小桥”。同样的,人们习惯把万寿桥北地区叫做“大桥头”,也就把“小桥”附近的地区叫做“小桥头”。小桥是座石拱桥,特别的是,拱桥中间的石板只有20厘米宽,却能承载繁华街市的车水马龙。

    据说“沙合桥”的得名,来自民间歌谣。《挥尘前录》是这么说的:“初,闽人谣曰:南台沙合出宰相。章得象相时,沙涌可涉。政和六年(1116年)沙复涌,已而余深复大拜方务,得帅福唐,南台沙忽再涌,已而朱汉章,叶子昂相继登庸。”就是说,小桥那个地方一“沙合”,露出沙堤,福州就有人当宰相。这个余深,是宋元丰五年(1082年)进士,官至御史丞等。政和二年(1112年),封卫国公,加少傅。后来他因上谏福建贡花果扰民事,被贬为福州太守,他居住西湖边,至今仍有“余府巷”的地名,“人指南台山与川,大惊喜气异当年”。如今,中亭街和横街地区的建设和巨大变化,使当年的小桥不复存在,只留下一座小石桥和悠远的历史故事。
89#
 楼主| 发表于 2010-8-29 23:11:39 | 只看该作者
台江篇



联话解放大桥


   九轨徐行怒涛上
   千船横系大江心


    这是我国古代著名诗人陆游在福州所吟《渡浮桥至南台》诗中的颔联。陆游当年渡的浮桥就是现在解放大桥的前身。

    解放大桥,俗称大桥,又叫万寿桥,实际上是万寿桥和江南桥的合称,横跨闽江北港白龙江,长580米,为福州第一大桥,是当年台江通往仓前山的必经之桥。

    过去白龙江江面比较开阔,从仓前山一直到现在的小桥头,中间隔着一块楞严洲,白龙江水因此分为南、北两派。1093年,福州郡守、闽县琅歧人王祖道,募钱在这里建南、北浮桥,方便过往行人。

    北浮桥从小桥头到楞严洲,南浮桥自楞严洲至仓前山。用粗大藤缆将浮船连接并紧固于江中树立的石柱上。船上铺木板,两旁安扶栏,浮桥中间开两个门,方便上下游行船。《马可·波罗游记》这样描述:“一条一英里宽的大河,河上有一个美丽的桥,建筑在木筏上面,横跨河上。在这里建造了许多船只,航行在这河上……珍珠、宝石的贸易很盛。”时任福州决曹的陆游写下本文开头说的那首诗:“客中多病废登临,闻说南台试一寻。九轨徐行怒涛上,千艘横系大江心。寺楼钟鼓催昏晓,墟落云烟自古今。白发未除豪气在,醉吹横笛坐榕阴。”

    为方便过往浮桥的行人,在仓前山岸边建济川亭,在小桥头建泗洲亭,在楞严洲建中亭。中亭是闽江码头泊地,鱼、油、豆、棉等客商云集,形成中亭街。“中亭一路腥风满,水袴芒鞋人卖鱼”,说的就是当年水产夜市“半瞑摊”,满街腥湿,人们穿着草鞋、木屐忙生意的情景。

    1103年,王祖道再任福州太守时,南浮桥所在己淤沙成洲,因位于江中,称中洲,元代筑有炮城,清代设有税卡,现在叫中洲岛。这样,白龙江江面就二分为三。王祖道因地制宜,设三座浮桥。

    王祖道在建浮桥的同时,还以田租收人作为修桥经费,交由万寿寺头陀王法助管理。万寿寺在南台坞尾婆婆弄,是西禅寺的廨院。1303年起王法助奉旨劝募,改建石桥,历时19年,先在中间的江面建成石桥,取万寿寺称万寿桥,是闽江上最古老的石桥。

    万寿桥有36孔,长389米。每孔之间叠架两根1米见方、长9米多、数十吨重的大石梁,上面再横铺石板,两旁有石护栏。据说,石料多采自闽安镇,有块大梁为“金刚腿”左腿,因尺寸不够,还留在大桥下。万寿桥建成后,又在南江面桥建成九孔石桥,因在江之南的仓山,称江南桥、仓前桥。

    1949年福州解放后,两桥被统一称为解放大桥。后来跨中洲建陆桥,把万寿桥、江南桥连成整体拱形桥。1995年因洪水冲击,万寿桥桥墩崩离原位,又进行彻底重修。1996年9月29日修葺一新的解放大桥竣工,成为飞架闽江之上的又一座现代化的“彩虹”。
88#
 楼主| 发表于 2010-8-29 23:10:04 | 只看该作者
联话郑孝胥


   认贼作父郑孝胥
   甘做牛马殷汝耕


    这是当年讽刺汉奸郑孝胥和殷汝耕的对联。

    郑孝胥是伪满洲国第一任国务总理,殷汝耕是伪冀东自治委员会主席。此联虽不够工对,但用于鞭笞郑、殷却是到位的。

    郑孝胥,福州人,1860年出生,字苏戡,一字太夷,号海藏,晚号夜起翁。近代诗人、书法家、亲日派大汉奸。故居在福州衣锦坊冼银营2~3号。

    郑孝胥是清光绪八年(1882年)解元。1885年他由岳父吴赞成介绍,投奔直隶总督李鸿章,跟着办理洋务。光绪十五年(1889年),考授内阁中书,接着任江苏省试用同知。第二年,选用镶红旗官学堂教习。1891年,东渡日本,任驻日本公使馆书记官,不久升日筑领事,调神户大阪总领事。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回国。1898年戊戌变法初,以候补道员在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章京行走。变法失败,投奔湖广总督张之洞,不久任京汉铁路南段总办,兼办汉口铁路学堂。1902年,任上海江南制造局总办。次年,以四品京堂补用,为广西龙州边防督办。他曾创立边防武建军左右八旗营黄两千余人,为保卫中国南疆作出过贡献。

    郑孝胥比较有经济头脑,在上海时就曾入股商务印书馆。后来到天津投资启新洋灰公司、投股先施公司天津中原公司,还入股办《世界诚报》。1911年夏,任广东按察使、湖南布政使。

    郑孝胥很会作诗和度曲填词,为诗坛“同光体”倡导者之一,与陈衍都是闽派诗的首领。陈衍说清乾嘉时期许多诗人都有元好问七律的风格,其中要算郑孝胥的成就最大。郑孝胥诗特点是意度简穆、韵味淡远、造语生峭,往往清言见骨。当时影响较广,李宣袭、周达号承传他的诗学衣钵。武昌起义后,郑孝胥羁留上海,以遗老自命,蛰居海藏楼,整天饮酒写诗自娱。

    郑孝胥还擅书法,与曾熙、沈曾植、李端清并称民初四大书家。郑孝胥书法工楷、隶,尤善楷书,可与陈宝琛并驾(如图)。1905年建林则徐祠堂时,复制林则徐墓前两块圣旨碑,《御赐祭文》由陈宝琛书丹,《御制碑文》由郑孝胥抄写。严复的墓志铭也是陈宝琛和郑孝胥撰。郑孝胥对校勘古籍、鉴别文物也很擅长。

    郑孝胥后来成了汉奸。1923年,郑孝胥由陈宝琛引荐入故宫,任“懋勤殿行走”,为清室复辟出谋献策,被授为总理内务府大臣。翌年,溥仪取消帝号,迁出故宫,郑孝胥与日本人密谋,帮助其辗转入日本使馆,再入天津日租界。从此郑孝胥追随溥仪。“九一八”事变后,正式向日本求援,以期复辟。不久,随溥仪赴东北,投入日军怀抱,卖国求荣,当了汉奸,为人所不齿。他过去的好友,如陈衍、昌广生等,都和他绝交。

    1932年3月,伪满洲国成立,郑孝胥出任伪国务总理。后日方见郑孝胥难以驾驭,以其年高“倦勤思退”为名,不要他了。最终郑孝胥暴病死于长春,葬于沈阳市东陵区高坎镇七间房村。有《海藏楼杂诗》和《郑孝胥日记》。
87#
 楼主| 发表于 2010-8-29 23:09:04 | 只看该作者
联话张伯玉


   关河莫问周秦事
   花木谁分汉魏春


    这是宋福州知州张伯玉写的一副对句。

    张伯玉,1003年出生于福建建瓯,跟福州挺近的。他宋天圣二年(1024年)中进士,先后当过吴郡从事兼郡学教授、太谷县令、越州知州等。治平二年(1065年),任福州知州,后来当了检校司封郎中,1068年去世。在太谷县令任上,张伯玉当官比较勤政,广兴水利,少用刑罚,少征税费得到老百姓的拥戴。

    庆历四年(1044年),时任陕西河东宣抚使的范仲淹器重敢言清节的张伯玉,举贤良方正,推荐到朝廷任职。皇祐元年(1049年)张伯玉当上侍御史。当时陈执中是宰相,张伯玉说:“天下未治,未得真相故也。”此话当然就得罪了陈执中,把他“外派”去太平州(今安徽当涂县)。仁宗皇帝知道张伯玉清廉家贫,在张离京前,叫人送五万钱给他。

    也就是在庆历四年(1044年),与范仲淹同年进士、曾共同守边郡的腾子京,贬谪岳州(古属巴陵郡)。庆历六年(1046年),滕子京重修、扩建唐初的岳阳楼,并把唐宋人咏岳阳楼的诗赋刻在石上,嵌于楼壁。他写信请范仲淹也写一篇文章。范仲淹就在这年的9月15日,写下了《岳阳楼记》,其中有名言“先天下之忧而优,后天下之乐而乐”。

    至和年间(1054~1056年),张伯玉任严州副知州。嘉祐八年(1063年),以度支郎中知越州今浙江绍兴。张伯玉大力兴办学校,培养当地人才,颇有成绩。

    张伯玉多学而博识,知太平府时,曾巩是他的手下州司法参军。张伯玉叫曾巩写《六经阁记》。曾巩写了好几稿,张伯玉看了都不满意,最后只好自己动手写。写好后,曾巩读了,非常佩服。后来,曾巩名列唐宋八大家。

    杜甫说:“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言臣是酒中仙!”张伯玉也是嗜酒善诗,有“张百杯”“张百篇”之号。

    张伯玉《隐静山》云:“高士浮杯来,投钖顿清绝。到今千丈松,闲伴五峰雪。凌烟孤鹤起,向晚啼猿歇。不见纤尘飞,寒泉湛明月”。《题叔虞祠》则云:“庙中桐叶手中文,闲读高碑拂素尘。异陇归禾曾是主,徒林射兕独留神。关河莫问周秦事,花木谁分汉魏春。惟有门前旧溪水,秋风幽咽送行人。”

    《铁围山丛谈》记载,张伯玉酒量大,记性也非常好,几乎过目不忘。有个“颇强记自负”且自以为“饮酒世鲜双”的人不服气,上门挑战。三十多杯下肚,“士人雄辩益风生”,“而张略不为动”,等到士人承认自己不行了时,张伯玉笑笑说:“量止此乎?老夫当为君独引矣。”说完,又喝了几十杯。

    接着张伯玉提出比记忆。他指着家里的四柜书说,我老了,还有病,不如以前了,现在能记的也就这些,请你从里面拿出一册来。那人抽出一本《仪礼》,张伯玉说你就随便翻一页开个头吧,我给你续,接着就滔滔不绝背诵下去。经此两番较量,那人在“骇服”之余拜了两拜,称赞张伯玉的确是个奇人。

    福州有“榕城”美名,要感谢张伯玉。治平二年(1065年)12月,62岁的张伯玉从绍兴转任福州,路途艰辛,自不待言。进入福建、福州,水驿道头,都有一株或多株枝繁叶茂的大榕树,让疲惫的张伯玉,身心得到一片清爽,自然就喜欢上了榕树。

    上任后,经过调查,他了解了榕树更多的好处,就下令编户植榕绿化。他带头在府衙之前种下两株榕树,发动居民广植榕树。治平年间福州约有30万人,种下了数以万计的榕树,“满城绿阴,暑不张盖”。

    于是就有了李弥逊在《蝶恋花·福州横山阁》中描写的“百迭青山红一缕,十里人家,路绕南台去,榕叶满川飞白鹭”的美景。也就有了陆游《度浮桥至南台》:“寺楼钟鼓催昏晓,墟落云烟自古今;白发未除豪气在,醉吹横笛坐榕阴”。

    为纪念张伯玉植榕,福州在杨桥路环岛上树立了张伯玉雕塑,后来迁到闽江公园北园。
86#
 楼主| 发表于 2010-8-29 23:07:18 | 只看该作者
联话曾巩


   两橹并摇,好似双刀分绿水
   孤桅独立,犹如一笔扫青天


    这是曾巩当学生时与老师北宋著名思想家李觏对的对子。

    曾巩是江西南丰人,1077年到福州当太守。虽然只干了一年,但他的政绩却为人们所肯定。在福州任职期间,有一件事,为文坛所津津乐道。这还得从他的前任程师孟说起。

    1068年9月,光禄卿程师孟到福州当太守,大搞基本建设,筑城墙,建校舍,修寺庙,造楼亭。同时,仁政安民,兴教育,办围垦,罢铁钱,医贫民,救灾荒,聘贤才。程师孟对福州三山之一的闽山(乌石山)很欣赏,认为它就像道家描述的海上仙山:蓬莱、方丈、瀛洲,于是把它改名为道山,并建道山亭纪念。后来,程师孟调去广州、越州、青州当太守。在越州时,程师孟得知散文大师曾巩当了福州的父母官,就请他为道山亭写一篇文章。才华横溢的曾巩应约写下脍炙人口的《道山亭记》:“其地于闽为最平以广,四出之山皆远,而长江在其南,大海在其东,其城之内外皆涂,旁有沟,沟通潮汐,舟载者昼夜属于门庭……为亭于其处,其山川之胜,城邑之大,宫室之荣,不下簟席而尽于四瞩。”刘克庄游览道山亭,读了曾巩的《道山亭记》后感叹道:“绝顶烟霞霁色新,万家台观密如鳞。城中楚楚银袍子,来读曾碑有几人?”

    曾巩幼年聪慧,12岁时作的《六论》,就得到江西老乡欧阳修的赞赏。18岁那年,他进京考试落榜,特别是父亲又遭人诬陷落职,家中生计的重担一下子落到了他身上。他不得不放下喜爱的诗书,拿起农具下田干活,操持家务,有时还辛辛苦苦做些小生意。

    过了5年,他再次进京考试,又落榜。无可奈何之际,他写信给欧阳修,送上他写的杂文和时论。欧阳修读了他的文章,再次被感动,有“昆仑倾黄河,渺漫盈百川”之叹。由于欧阳修的推荐和宣传,曾巩的文名轰动天下。有人赞叹曾巩,说“其文章之剽鸷奔放,雄浑环伟,若三军之朝气,猛兽之抉怒,江湖之波涛,烟云姿状,一何奇也!”

    曾巩39岁时,又去参加考试,这一次的考官是欧阳修,不用说,他考上了。中进士后,曾巩任太平州司法参军、馆阁校勘、集贤殿校理。后在齐、襄、洪、福、明、毫、沧等州任知州,大家评价还不错。1080年,神宗召见时,他提出节约为理财之要的观点,得到神宗的赏识,留在三班院供事。1082年,拜中书舍人。次年在江宁府逝世,追谥文定。著有《元丰类稿》五十卷、《续元丰类稿》四十卷、《隆平集》三十卷,被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曾巩在福州任职,还写了不少脍炙人口的诗篇,如《福州城南》:“雨过横塘水满堤,乱山高下路东西。一番桃李花开尽,惟有青青草色齐。”

    曾巩在福州做了许多好事,后人为了纪念他,在道山亭东侧建瓣香堂,在乌山麓建曾氏宗祠,在大庙路建曾公祠。如今只有后者还在。
85#
 楼主| 发表于 2010-8-29 23:06:05 | 只看该作者
联话王审知


   马从太守分骖去
   牛向前王乞土来


    这是前人描绘当年每到立春,地方官员在闽王祠前举行祭祀,动土春耕情景的诗对。

    闽王祠在鼓楼庆城路,原为王审知故居,后改为闽王祠。

    闽王王审知(862~925年),字信通,又字详卿,祖籍琅琊(今属山东省),移家光州固始(今河南)。唐中和元年(881年),随王绪渡江南下,进入福建,“竹林兵变”后,奉长兄王潮为帅。景福元年(892年),王潮派王审知率兵攻占福州。王潮为福建观察使,王审知为副。乾宁四年(897年)王潮死了,王审知继任,后加平章事,封为琅琊郡王。后梁开平三年(909年)加授王审知中书令、福州大都督府长史,又封为闽王。

    王审知“宁为开门节度,不作闭门天子”,实行保境安民政策,向朱全忠称臣纳贡,并与南汉、吴越的地方割据势力缔姻结好。王审知整顿吏治,用人惟贤,重用不受馈赠的贾郁、重视农业的颜仁郁及黄滔等人。当时在外地任职的翁承赞、王倓、徐寅等纷纷来归,王审知都予以礼用。

    王审知重视教育,在福州大兴“四门学”,以教闽士之秀者;又在各地广设庠序,搜集整理文献,使闽中文教事业得到发展。他重视发展农业生产,采取“轻徭薄赋”的政策,鼓励垦荒,围垦造田,扩大耕地面积。又兴修水利,扩浚福州西湖、福清、长乐海堤、连江东湖等,鼓励农民种茶,每年输出茶叶二三万公斤,福州鼓山的茶叶还被列为贡品。

    王审知很重视商业、外贸,开辟福州的外港———甘棠港,使福州成为东南地区对外贸易的重要港口。王审知还撤除关卡,免除苛税,由是贸易额扩大,财政收入增加,人民生活相对安定,使福建成为全国比较稳定繁荣之地。

    王审知两度扩大福州城池。唐天复元年(901年),于小城外加筑城墙,称为“罗城”。后梁开平元年(907年)筑南北夹城,面积比旧城扩大七倍多,民众誉为“开闽王”。王审知笃信佛教,主政时兴建或修复的佛寺达200多座,还铸造大铁佛,用金字缮写四藏经送入开元寺。后唐同光三年(925年)逝世,谥“忠懿”,葬于福州北郊,后移莲花山麓。人们将位于福州庆城寺东的闽王故第,改为祠庙,春秋祭祀。闽王庙几经沧桑,于宋开宝七年修缮一新,并立石以纪之。

    闽王祠内“恩赐琅琊郡王德政碑”,为唐天祐三年(906年)所立,记叙了闽王的家世及重要政绩,是全国四大名碑之一,福建第一碑。祠之东墙嵌有“乞土胜地”碑,每年立春,福州郡守率僚属,在此碑前举行乞土仪式,取泥土制“春牛”,发动春耕。清杨庆琛诗道:“春来牛乞祠前土,布与东风万户知”,此俗延续近千年。

    闽王祠于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奉旨重修,改称“忠懿闽王祠”,以后曾多次整修。1981年,重新修葺时,在二道墙上嵌入“绍越开疆”四字,以纪闽王对八闽大地的贡献。在厅上塑立王审知像,同时陈列由闽王墓出土的王审知及夫人的两方墓志铭,以及有关文物与介绍王审知政绩的展览。

    闽王墓在福州晋安莲花峰南麓,是一座有五代时期江南风格的石构坟墓。坟墓上有3层拜台,气势雄伟,深约150米,宽约30米。墓道旁立有4尊翁仲,两文两武,高约丈余。还有石虎、石马、石羊蹲于左右。墓碑上镌刻“唐闽忠懿王墓”。

    闽王墓是福建现存最古老的陵墓,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84#
 楼主| 发表于 2010-8-29 23:05:10 | 只看该作者
联话萨镇冰


   忘怀富贵心常乐
   从事勤劳志益坚


    这是萨镇冰诗中的颔联。

    萨镇冰,先世为色目人(蒙古族),原籍雁门(今山西代县),1859年出生于闽侯,字鼎铭。11岁考入福建船政后学堂驾驶班,毕业后派到“扬武”等舰见习。清光绪三年(1877年)赴英国格林威治海军学院学习时,他父亲送联:“家有健儿驰海上;国御顽夷赖栋梁”。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任广东水师提督,总理南北洋海军。1911年10月,袁世凯组阁,任萨镇冰为海军大臣。民国后,先后任吴淞商船学校校长、北洋政府参政员、上海兵工厂总办、闽粤巡阅使、海军总长、海军部尚书、海疆巡阅使、代国务总理。民国12年2月,出任福建省长。民国22年11月“福建事变”,成立“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为高等顾问和延建省省长。1926年卸省长职,驻南港散赈,督导灾民建屋、修路、筑桥、劝耕。

    据说他任福建省长时,有位表弟想借他的名声获利,在自己开的算命店写一副对联:“现任省长表弟;古今星相名家。”横批是:“包汝显贵”。萨镇冰知道后很生气,在对联边各添一字:“现任省长劣表弟;古今星相假名家”。横批:“谨防受骗”。

    抗日战争爆发,萨镇冰前往东南亚各地向华侨宣传抗战,筹募经费物资。抗日战争胜利后,回福州,热心社会慈善事业,被推为福建佛教医院董事长。民国37年起,与中共中央社会部福州秘密工作站发生联系。民国38年夏,蒋介石通过代总统李宗仁及福建省主席朱绍良,多次劝其赴台湾,李宗仁称:“若拟乘飞机,即派专机,拟坐军舰,即派大舰。”镇冰都以有病推辞。同年8月17日,福州解放,他和别人联名发出拥护中国共产党、欢迎人民解放军的安民布告。此后,任第一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央军委委员、中央侨委会委员、省政府委员会委员,住在泉山仁寿堂,安度晚年。

    1952年4月,萨镇冰在福州病逝,终年94岁。临终前不久,萨镇冰写道:“国疆昔小而今大,民治虽分终必联,人类求安原有道,俗情狃旧尚无边,忘怀富贵心常乐,从事勤劳志益坚,所望群公齐努力,相扶世运顺乎天”。有《古稀吟集》《客中吟草》《里门吟草》《仁寿堂吟草》传世。

    萨镇冰和严复、叶祖珪三人是同乡、同窗。严复说:“同为船政官学生也,已而同登练船,遍历南北,联袂于日本,接席于英伦,至卒业而归也。”1905年7月29日,广东水师提督、总理南北洋海军的叶祖珪病逝。萨镇冰挥泪接任叶职。1917年严复回乡养病,住阳岐故居时,萨镇冰特派两名卫兵,负责保卫严宅的安全。萨镇冰安葬在梅亭群鹿山,与叶祖珪墓园毗邻,严复墓园也在不远的阳岐鳌头山。

  冰心父亲谢葆璋是萨镇冰的学生和同事,他曾经评价:“中国海军的模范军人,萨镇冰一人而已。”
83#
 楼主| 发表于 2010-8-29 23:04:18 | 只看该作者
联话戚继光


   浩气远吞三岛水
   英灵常在九仙山


    这是福州于山平远台的一副对联。

    平远台在戚公祠之南,原为宋代所建,1933年蔡廷锴等人重建。平远台边上有一株古松,岩石上还有“国魂”等题刻。有巨石像一个大石床,古称“仙人床”。相传戚继光抗倭胜利,在平远台庆功时,酒后借着月色走到这里,倦意渐起,散卧石上,不觉酣然入睡,后人将此石名为“醉石”。清代诗人张亨甫有“六军一醉海天月,山中草木皆轩昂”的名句。巧的是,“平远台”早在1132年就题刻在此巨石上,而后来纪念戚继光的戚公祠也建在旁边,戚继光原籍则是安徽平远。

    醉石前有亭名“醉石亭”。亭下方石壁上有“誓雪国耻”等石刻。特别要看一看的是石壁上刻的1936年郁达夫谒戚公祠时写下的《满江红》词:“三百年来,我华夏,威风久歇。有几个如公成就,丰功伟烈,拔剑光寒倭寇胆,拨云手指天心月。至于今,遗饼纪征东,民怀切。会稽耻,终当雪。楚三户,教秦灭。愿英灵,永保金瓯无缺。台畔班师酣醉石,亭边思子悲啼血。向长空,洒泪酹千杯,蓬莱阙。”附近有蓬莱阁,原名“复亭”,为纪念1528年戚继光出生于山东蓬莱,乃改名为蓬莱阙。

    戚继光,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诸,明代杰出的军事家、民族英雄。戚继光17岁时世袭登州卫指挥一事。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任都指挥佥事,总督山东沿海备战倭寇。在任期间,所辖海疆肃靖,人民安居乐业。

    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戚继光调往倭患猖獗的浙江,走上了抗击倭寇主战场的最前线。他招募金华、义乌矿工,编练戚家军,创鸳鸯阵,率领戚家军转战于宁波、台州、温州诸府沿海,给倭寇以毁灭性的打击。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浙江境内倭患平定,戚继光又奉调挥师南下,两度驰援入闽,扫荡福建沿海倭患,并一度进入广东境内剿倭。隆庆元年(1565年),终于肃清东南沿海倭患。在长达10年的东南抗倭生涯中,他从都司佥事、参将一路晋升到总兵,防地也是从宁波开始,渐次南移,一路直到福州。由镇守一隅防务进而守福建全境并浙江金、温二府地方,督水陆诸军务。大小百余战,所向无敌,“戚家军”威名振东南、誉满天下。荼毒百姓数百年的东南沿海倭患从此基本平定。

    隆庆元年(1565年),戚继光奉调北上,官拜总理,旋兼总兵,总督防务。在任期间,多次有效地抵御来自关外的侵略。1588年逝世。
82#
 楼主| 发表于 2010-8-29 23:03:33 | 只看该作者
联话林则徐


   苟利国家生死以
   岂因祸福避趋之


    这副对联是林则徐在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禁烟失败,被遣戍伊犁,离开西安时,留给家人一首诗中的颔联。它表达了作者在逆境中义无反顾、舍身报国的激烈壮志和坦荡胸怀。

    林则徐是福州人,史称中国近代“开眼看世界第一人”,是“中国近代史上杰出的民族英雄,世界反毒禁毒先躯”。成为“福州十大名片”之一。

    林则徐1785年生于书香门第,他任官足迹遍及河北、江西、云南、浙江、江苏、陕北、河南、山东、湖南、广东、广西、甘肃、贵州等地,屡立功绩,被誉为“六任封疆帅,千秋社稷臣”,得到道光皇帝的赏识。

    他当江西乡试副主考时,选拔清贫积学之士,被誉为“清榜”。任两广总督时,在厅堂题下著名的对联:“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当江苏按察使时,他认真处理积案,平反冤狱,打击邪恶势力,“决狱平恕,民颂之曰林青天”。在昆明任云贵总督期间,他强调“不分汉回,但分良莠”,重视民族平等,得到边民的拥戴。1849年因病告老还乡回榕时,滇民“焚香载酒,远迩不期而集至数万,妇孺奔走号泣,拥公马儿不能前”。在新疆,他走遍天山南北,兴修水利,开挖“坎儿井”,保证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需要,群众感恩戴德,颂称“林公井”。

    1839年6月一天清晨,受命为钦差大臣的他,在虎门海滩上,主持了震动世界的禁烟销烟活动,销毁缴获的二万多箱鸦片,成为世界禁毒史上的辉煌壮举。从1988年起,6月26日被确定为国际反毒品日。后来道光皇帝听信谗言,将他革职,遣戍到新疆伊犁城。

    林则徐祠堂位于南后街澳门路,建于清光绪年间,面积近3000平方米,围以风火墙,现为林则徐纪念馆。门墙分左右开门,上额以“中兴宗衮”、“左海伟人”。墙内壁塑“虎门销烟”浮雕。内大门上额刻“林文忠公祠”。过仪门,内有重檐九脊顶碑亭,中有三座御碑,分别为谕旨、祭文、碑文。御碑亭北侧为“树德堂”,堂中塑林则徐像,上悬道光十九年(1839年)皇帝御笔“福寿”匾,旁跋“愿卿福寿日增,永为国家宣力”。林则徐名联“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也悬于此。

    林则徐墓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福州晋安马鞍村金狮山麓。墓纵深24.8米,横宽13.2米,有双重屏墙、四层墓埕,三合土构筑。因朝向五凤山,墓前横屏镌刻“五凤来翔”句。

    林则徐对外开放和反对侵略的爱国思想,至老弥坚。“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充分表现出林则徐不畏千难万险,不计个人死生祸福,为国家和民族的利益奋斗拼搏的爱国主义精神。
81#
 楼主| 发表于 2010-8-29 23:02:25 | 只看该作者
联话林觉民


   知足知不足
   有为有弗为


    这是谢冰心的祖父谢銮恩撰写并挂在其家客厅的对联。冰心故居原来是林觉民的故居,在福州南后街杨桥路口。

    林觉民(1886~1911年),字意洞,号抖飞,为辛亥革命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父亲是福州的中学国文和图画教师。林觉民16岁考入福建高等学堂,读了宣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书刊,向往革命,还动员自己的妹妹、嫂嫂和妻子到女子师范学堂读书。1905年,林觉民东渡日本留学,参加了孙中山领导的中国同盟会,1911年4月初,同盟会日本总部派遣林觉民回国组织人力物力支援革命。他在福州召集同盟会会员筹办军火,并在西禅寺制造炸药。当林觉民把弹药运到广州时,已是4月27日。起义开始,他率领敢死队冲入两广总督府衙门后堂,不幸中弹负伤被俘,后从容就义,年仅25岁。

    林觉民故居是一座旧式多院落的木屋建筑群,原为林觉民父辈7户人家聚居处。现存二进厅堂,面阔三间,进深七柱,穿斗式构架双坡顶,正中为厅,两侧厢房。厅前有天井、回廊,两侧有披舍。正座东侧紫藤书屋,坐南向北,为五柱三开间书房。书房西有小书斋,坐西向东,西墙外有小院。院中小屋双开间(一厅一房),坐北向南,进深五柱,是林觉民夫妇居室。南面有小天井,植有梅花。北面为厨房,今改为花园,园东南角有小门,通连二进厅堂。林觉民和他的妻、儿住在西南隅的一个小院落里,1886年林觉民就出生在这里。他在给妻子写的绝笔书中,有一段对“双栖所”甜蜜生活的回忆:“入门穿廊,过前后厅,又三四折,有小厅,厅旁一屋,为吾与汝双栖之所……窗外疏梅筛月影,依稀掩映,吾与汝并肩携手,低低切切,何事不语,何情不诉?”

    林觉民就义时,他的岳父陈元凯在广东候补知县,闻噩耗,连夜派人回福州报讯。林觉民的父母妻子等7人避祸急忙搬走。不久,林觉民亲戚也都搬走,房子转让给谢家。谢冰心幼年曾居此,谢家直至50年代才离去。此故居经修葺后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91年11月9日,辛亥革命光复福州80周年纪念日,林觉民故居作为“福州市辛亥革命纪念馆”正式开放。

    起义前三天,林觉民抱着一死的决心给父亲和妻子各写了一封遗书,其中《与妻书》被选为中学教科书课文之一,情殷意切,影响深远:“意映卿卿如晤: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吾作此书时,尚是世中一人;汝看此书时,吾已成为阴间一鬼。吾作此书,泪珠和笔墨齐下,不能竟书,而欲搁笔!又恐汝不察吾衷,谓吾忍舍汝而死也,谓吾不知汝之不欲吾死也,故遂忍悲为汝言之。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吾自遇汝以来,常愿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然遍地腥膻,满街狼犬,称心快意,几家能够?……吾平生未尝以吾所志语汝,是吾不是处;然语之又恐汝日日为吾担忧。吾牺牲百死而不辞,而使汝担忧,的确非吾所思。吾爱汝至,所以为汝体者惟恐未荆汝幸而偶我,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国;吾幸而得汝,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国?卒不能独善其身!嗟夫!纸短情长,所未尽者尚有万千,汝可以模拟得之!吾今不能见汝矣;汝不能舍吾,其时时于梦中得我乎!一恸!意洞手书。”
80#
 楼主| 发表于 2010-8-29 23:01:29 | 只看该作者
联话黄钟瑛


   尽力民国,最多缔造艰难,回首思南都俦侣
   屈指将才,有几老成凋谢,伤心问东亚海权


    这是孙中山挽黄钟瑛联。

    黄钟瑛,福州人,1869年10月出生,本名良铿,号赞侯。

    1882年,14岁的黄钟瑛考进福建船政后学堂驾驶班,毕业后先后被派往“靖远”“威远”“康济”等舰及刘公岛北洋水师枪炮学堂实习。1894年,“济远”舰率其他舰送兵员赴朝鲜牙山增援,回来时,被日本军舰围攻,双方激战,“济远”舰中炮,伤亡惨重。作为“济远”舰航海员,黄钟瑛主动协助管带方伯谦指挥战斗,接连发炮重创日军旗舰“吉野”号。后随舰参加黄海海战与威海保卫战,作战英勇。

    1896年起,黄钟瑛先后任战舰枪炮官、帮带、大副、管带。1911年调任“海筹”舰管带。辛亥革命爆发后,清军大举南下,进攻湖北革命军。清海军统领萨镇冰率长江舰队奉命进驻武汉江面。萨镇冰看到部队将士倾向或同情革命,就叫黄钟瑛担任临时舰队司令,他自己去上海治病。

    黄钟瑛率舰队来到九江,林森与吴铁城等人,利用驻九江的清朝海军中多为福建人、广东人的关系,策动临时舰队司令黄钟瑛率清海军起义。当时参加黄花岗起义的有福州籍人士28名。黄钟瑛激励士卒,效忠革命,毅然率舰队起义,被鄂军都督黎元洪任命为第一舰队司令。黄钟瑛与九江陆军义军组织成立陆海军联合委员会。不久,率军参与平息安庆骚乱,接着镇抚大通。不久汉口、汉阳相继失守,黄钟瑛又率舰救援武昌。到了商议停战的时候,各舰代表在上海选举程璧光为总司令,黄钟瑛为副司令。因程璧光在英国未回,就由黄钟瑛任代总司令。

    1912年1月,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临时大总统孙中山任命黄钟瑛为海军总长兼任海军总司令。黄钟瑛决心整顿海军,支持成立随营宣讲团,编辑出版《军中白话宣讲书》。南北和议后,袁世凯就任民国总统。黄钟瑛向北洋政府提出辞职,并举荐刘冠雄为海军总长。在被极力挽留下,黄钟瑛仍任海军总司令,不久被授予海军中将。由于工作过于繁重,积劳成疾,当年12月黄钟瑛病逝于上海,年仅44岁。政府按海军上将规格优恤,孙中山亲自撰联挽之。黄兴的挽词是:一举夺得扬子江,汉势不孤,黯收幕南王气;六州齐传奈尔逊,将星忽殒,独存海上雄风。蒋介石也曾赠匾褒奖。

    1913年黄钟瑛归葬福州,其墓在福州金牛山北麓,位于梅亭村南侧,墓柱镌刻:“芝草还生新筑垄;梅花遥对旧时亭”。墓镜楷书:“俎豆分贤庑;松楸入画屏”。墓埕前竖黄钟瑛墓碑:“中华民国海军总长兼海军司令赞侯黄公之墓园”。1992年11月被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79#
 楼主| 发表于 2010-8-29 23:00:00 | 只看该作者
联话胡也频


   忍看朋辈成新鬼
   怒向刀丛觅小诗


    这是鲁迅纪念胡也频等“左联”五烈士的诗对。

    胡也频是福州人,1903年出生,乳名培基,学名崇轩,在福州崇德小学、乌山师范学校念书,后来到祥慎金铺当学徒。1920年考入上海浦东中学,后往天津大沽口海军预科学校学习轮机。两年后,胡也频到北京投考大学没考上,就开始了他的文学之路。胡也频的创作引起了鲁迅的关注,得到了鲁迅的指导和支持。

    1927年,胡也频认识了冯雪峰,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的思想。1929年,在上海办起红黑出版社,与沈从文合编《红黑月刊》。当时,季羡林转入山东省立济南高中,就是在胡也频影响下,开始阅读由日文转译为汉文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书籍。

    1930年5月间,胡也频回到上海,加入左翼作家联盟,被选为“左联”执行委员,担任工农兵文学委员会主席。同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出席在上海召开的苏维埃区域代表会,被选为中央苏区会议代表。期间创作中篇小说《一幕悲剧的写实》《到莫斯科去》,长篇小说《光明在我们的前面》和短篇小说《故乡》。

    1931年1月17日,他被逮捕。2月7日凌晨,与柔石、殷夫、李伟森、冯铿等被秘密杀害于龙华塔下。鲁迅在《为了忘却的纪念》中写道:“许多青年的血,层层淤积起来,将我埋得不能呼吸……我沉重地感到我失掉了很好的朋友,中国失掉了很好的青年,我在悲愤中沉静下去,然而积习却从沉静中抬起头来,凑成了这样的几句:惯于长夜过春时,挈妇将雏鬓有丝。梦里依稀慈母泪,城头变幻大王旗。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

    1925年夏,胡也频对丁玲一见倾心,他邀她到朋友家去,带朋友到她家去。拜访鲁迅时,他递上的也是署名为她弟弟的名片,但她却不能接受他。胡也频是一个诗人,有南方人的热情,一直追寻丁玲。

    丁玲与胡也频的爱情是少男少女式的甜蜜与疯狂。丁玲给胡也频的情书说:“我是多么感激你的爱。你从一种极颓废、消极、百无聊赖的生活中救了我。你只要几个字便能将我的已灭的意志唤醒来,你的一句话便给我无量的勇气,和寂寞的生活去奋斗了。”

    1930年,胡也频与丁玲同赴上海,住在上海永裕里13号3楼的亭子间。也就是在胡也频被杀害之前的三个月,丁玲在医院生下了他们的儿子,胡也频完成了《光明在我们的前面》的写作。

    丁玲在知道胡也频的死讯后发誓:“我要复仇!为了可怜的也频,为了和他一道死难的烈士。他的一生就这样结束了,他用他的笔,他的血,替我们铺下到光明去的路,我们将沿着他的血迹前进。”1931年5月,丁玲出版了与胡也频的合集《一个人的诞生》。

    胡也频遇难后,其在福州的家人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都不了解他惨死的情况。1939年7月里的一天,福州的国民党特务得知胡也频是福州人,就到胡家搜查威胁。胡也频的母亲因此自缢身亡,死时刚满54岁。一直到1949年底,胡也频的父亲胡廷玉才敢写信到北京,向丁玲询问儿子被害的情况。
78#
 楼主| 发表于 2010-8-29 22:58:59 | 只看该作者
联话龚易图


   同是南人,四座高风倾北海
   来游东国,两乡旧雨话西湖


    这是龚易图所书济南浙闽会馆的楹联,当时他任济南知府,联中嵌“东西南北”。

    龚易图(1835~1894年),字蔼仁,著名藏书家,福州人。清咸丰八年(1858年)进士,先任云南知县。同治四年(1865年),实授东昌府。1868年,调补知济南府。他在当时颇有名气,结交了不少名流高士。据说,李鸿章的弟弟待人颇为傲气,但对龚易图却十分客气,政府的机要事情,也常和他商量。

    光绪三年(1877年)5月,龚易图请假回福州,恰值家乡闹水灾,他主动协助赈务,倡捐万金,建议疏浚洪塘河,以泄水患。7月,他和钱塘许钤身、连平颜培鼐、侯官杨仲愈同游鼓山,在灵源洞留下摩崖石刻。冬天,他在乌石山留下摩崖石刻:“奥旷之区,是谓神谷,不廓而容,不凿而朴,敷草木以华。曰:其书可读,其人无所长而能,不疑滞于物,醉与醒,清与独乐,其同忌吾独。”年底,升任江苏按察使。

    光绪五年(1879年)10月,龚易图在家乡和朋友叶大庄、何书衡等人游方广岩时留下题刻:“晨经阳岐江,雨泊濑下,爨夜入山,越葛岭,炬尽,虎啸……岩奇,游亦奇哉!”

    光绪七年(1881年),调广东按察使。后来,任两江总督的李鸿章,让龚易图当了广东布政使。光绪十一年(1885年),调任湖南布政使,被劾奏革职。后捐制棉衣3万套赈济灾民,恢复官衔。光绪十四年(1888年)春,回福州。不久,在上海筹办织布局。龚易图和张謇是我国近代兴办民族纺织工业的开山鼻祖。几年之后,他仅40多岁就辞官还乡。光绪十九年(1894年)病逝,享年59岁。

    龚易图工诗文,通禅理,精书法,善绘画,著有《乌石山房诗存》8卷、《文钞》2卷。

    据史载,龚易图住南街通贤境。他喜欢园林,在城中建有四处私家园林。一是在乌石山西南隅,广植荔枝,取名荔枝园,有啖荔坪,自题楹联:平生最爱说东坡,日啖荔枝三百颗;天下几人学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现在还有树龄250年的古荔。后来改名双骖园。落成时,龚易图大宴名士,林纾题联:白云朝夕异;明月古今同。二是在花园弄建武林园和芙蓉别岛,园内怪石嶙峋,为福州之冠。再就是在西湖畔扩建祖居老宅为园林,题名“三山旧馆”,意思是不忘旧,是清末以来福建最大的私家园林。立龚氏宗祠。因为四周都是绿树碧水,就称为环碧轩。他在环碧轩藏书楼题联:“藏书岂为儿孙计;有志都教馆阁登。”

    他在双骖园藏图书5万余卷,称为“乌石山房藏书”,有《乌石山房藏书简明书目》,开头有龚易图所作序《双骖园乌石山房藏书楹条款并引》,历叙藏书之难,保管维持之难,并订立掌管规例十五条,勉励后人,世世遵守。末署“光绪已卯十二月谷旦双骖园乌石山房主人”。其藏书大部分现在福建省图书馆,另一部分藏书后来到了台湾大学。
77#
 楼主| 发表于 2010-8-29 22:58:00 | 只看该作者
联话高士其


   簪缨世族
   孝友家风


    这是福州鼓楼鳌峰坊高士其故居的一副对联。

    高士其(1905~1988年),福州人,乳名贻甲,原名高仕钅其。现代生物学家、化学家、科普作家。高小毕业后,高士其以优异成绩考入清华留美预备学校。1925年,官费赴美留学。次年进入芝加哥大学化学系和细菌系,被选入该大学医学研究院攻读医博士课程。为了掌握第一手资料,他吞食过减毒的“食物毒细菌”。1928年,在试验脑炎过滤性病菌时,玻璃瓶破裂,病菌从耳朵侵入大脑,造成其终身无法治愈的残疾。疾病发作时,脖颈僵直,手足颤抖。他忍受着疾病的痛苦煎熬,坚持读完了医学博士课程。

    回国后,在李公仆、艾思奇鼓励下,高士其开始用自己僵直、颤抖的手,从事科普作品创作。他的第一篇科学小品《细菌的衣食住行》发表在《读书生活》半月刊第二卷第二期上,并将原名“高仕錤”改为“高士其”,取“去掉人旁不做官,去掉金旁不要钱”之意。

    高士其是中国第一批科普作家。抗战全面爆发后,高士其拖着近乎瘫痪的病体,辗转千余里,走了三个多月到达延安,是最早到达延安的科学家之一。毛泽东、周恩来等领导同志亲切地称赞他为“中国红色的科学家”。

    高士其得病之后,一个外国医生曾预言他活不过3年!然而,他却与病魔抗争了40多年。全身瘫痪的高士其,奇迹般地活着。他手不能拿笔,甚至说话也只能发单音,每一篇作品,都是由他艰难口述,秘书逐字记录“写”成的。从23岁到83岁,靠他的顽强意志、坚持锻炼和奋力拼搏,高士其在60年残疾生涯里写出数百万字科普作品,被称为科普“铁人”。冰心为《高士其全集》作序说:五四运动的口号,是“民主”和“科学”,高士其就是全心全力地把科学知识用比喻、拟人等等方法,写出深入浅出、充满了趣味的故事,就像色、香、味俱佳的食品一样,得到了他所热爱的儿童们的热烈欢迎。高士其的文笔格调清新、质朴。如他在代表作《菌儿自传》中生动与幽默的语言:“我看见那酒精灯上的青光,心里已是兀突地跳了。果然那狠心的科学家,一下子就把我往火焰上穿过三次,使那冰凉的玻璃片,立刻变成热烫热烫的火床——烧得我的细胞凝结,死去活来,终于晕倒,不省‘菌事’了。”

    1949年后,是高士其科普创作的黄金时代,他先后出版了《我的土壤妈妈》等20余本科学小品集和科学诗集《科学诗》。其中《我们的土壤妈妈》获1954年全国儿童文艺创作一等奖,并被翻译成多种文字。1980年以后,高士其先后被选为中国科协委员、顾问,中国科普作协名誉主席。1988年12月19日病逝于北京,终年83岁。为表彰高士其对中国科普事业作出的卓越贡献,1995年国家设立“高士其科普奖”,作为中国科普界的最高奖。1999年,国际小行星命名委员会将由我国紫金山天文台发现的、国际编号为3704号的行星命名为“高士其星”。
76#
 楼主| 发表于 2010-8-29 22:57:11 | 只看该作者
联话邓拓


   生欲济人应碌碌
   心为革命自明明


    这是邓拓诗中的一个对句。

    邓拓(1912~1966年),原名邓子健、邓云特,笔名马南邨、左海等,福建福州人,当代杰出的新闻工作者、政论家、历史学家、诗人和杂文家。18岁参加左翼社会科学家联盟,同年入党。他主编出版了中国第一部《毛泽东选集》,当过《晋察冀日报》、《人民日报》社社长兼总编辑、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席、北京市委书记处书记、中央华北局书记处候补书记等职,并主编理论刊物《前线》。1961年3月,开始以“马南邨”为笔名在北京晚报副刊《五色土》开设《燕山夜话》专栏,共发稿153篇,颇受读者喜欢。他的杂文爱憎分明、切中时弊而又短小精悍、妙趣横生、富有寓意,一时全国许多报刊、杂志争相仿效,开设了类似的杂文专栏,为当时“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苑增添了生气。

    他的《燕山夜话》和与吴晗、廖沫沙合写杂文《三家村札记》中的文章,一部分是大量的以传播知识、开拓眼界、启发聪明、讽刺愚骄的广义的杂文,实际上是以知识性、艺术性为主,兼有思想性的散文小品著作。另一部分是被称做鲁迅式的以思想性、批判性为核心的杂文,是直接并深刻地反“左”的杂文。

    1966年4月16日,《北京日报》刊登关于《燕山夜话》和《三家村札记》的批判材料,“三家村”被打成“反党集团”,成为文化大革命的最早牺牲品,5月18日,邓拓含冤自尽。邓拓另有《中国救荒史》《论中国历史的几个问题》等论著。他的杂文重史识、史论,抓住现实,旁征博引,含蓄委婉,可谓雅俗共赏。

    邓拓故居位于乌山东麓,古“天皇岭”后的鼓楼区第一山4号,这里有摹宋米芾的“第一山”。南宋绍定二年(1229年)状元黄朴出生这里。宅内原有一方岩石,上刻:“祖居山下自唐迁,父老相传八百年,但使儿孙能守分,不会沧海变桑田。”清道光年间,闽县贡生林材住这里,1798年他在石头上篆书“第一山房”。叶观国住这里时,自号“双榕书屋”。光绪年间,山房归邓家所有。邓拓出生在“第一山房”,7岁到天皇岭小学读书。这里现为邓拓纪念馆。

    故居是一座花木葱茏、山石耸立的小庭院,岩壁上刻有“第一山房”四字。进门一株榕树,虬枝佶倔,须髯飘拂。迎面而来的是一块卧牛石,高约4米,宽3米,上有摩崖诗刻。据说,邓拓小时候常在石旁读书习字。

    穿过甬道,左边是小天井。抬头可见邓拓名诗的摩崖石刻:“当年风雨读书声,血火文章意不平。生欲济人应碌碌,心为革命自明明。艰辛化作他山石,赴蹈从知壮志情。岁月有穷愿无尽,四时捡点听鸡鸣”。天井北的双层楼屋为陈列室。天井南倚小山,即第一山。拾级可至山顶,仰观乌塔,欣赏小园林之胜。
75#
 楼主| 发表于 2010-8-29 22:56:07 | 只看该作者
联话苔泉


   苔壑泉流松阴境
   龙峰山抱水环腰  


    这是鼓楼福飞路苔泉古井的一副对联。

    苔泉古井在鼓楼屏山西北部的龙腰村。苔泉坐南朝北,背依屏山,西延左海西湖,面对北峰。井旁有棵大榕树,枝繁叶茂。

    福州地处亚热带,属戴云山脉的余韵,是闽江河口盆地,地下岩石结构有利于地下水的集聚、补给和循环。丘陵地带植被良好,草木茂盛。因此,福州雨水充沛,地下水水量蕴藏丰富,分布广泛,水质优良,特别是福州的温泉很有名气。

    因为地下水源充足,泉水多,历史上,福州两度被叫做“泉州”,到唐景云二年(711年)才最后将“泉州”名称移给闽南现在的泉州。

    苔泉,原来叫石泉。泉水从屏山石壁的石头缝里自然流出,没有名字。后来在这附近建了个寺院,叫“石泉院”。据《八闽通志·寺观》载:“石泉院在越王山北,石壁峭立,泉出其下,唐元和中建院于泉侧,敕号石泉”,可见,当年这个泉的名字,是因为有这个寺院,而且是皇帝给起的。

    福州人把地下丰富的水脉称为龙脉,有诗说是:“五凤朝阳生丽水,九龙经脉出金汤。”龙脉从屏山这里的石壁探出,犹如龙舌,所以被人们称为“龙舌泉”。

    苔泉,在历史上又名“蔡公井”。蔡公说的是北宋的著名书法家蔡襄。蔡襄是仙游人,中进士后知谏院,迁龙图阁直学士,知开封府,卒谥“忠惠”。工正、行、草、隶书,又能飞白书,以散笔作草书,称为“散草”或“飞草”,与苏轼、黄庭坚、米芾,共称“宋四家”。

    北宋庆历五年(1045年),蔡襄以枢密直学士知福州时,觉得苔泉水清纯甘冽,品质非常好,就派人经常到这里取水泡茶。还特别书写了“苔泉”两字,叫人刻石立于井边。不知道蔡襄把这口井叫做“苔泉”,是不是因为井在屏山西北麓背阴处,井壁青苔常绿。也许,就因为蔡襄喜欢这口井,人们才把这口井叫做“蔡公井”。灵源洞的“忘归石”是鼓山中最早的摩崖石刻,也是蔡襄当年所题。

    苔泉历史悠久,明代王应山《闽都记》也说:“越王山之北,石壁峭立,泉出其下,即苔泉也。”《闽书·方域志》则记载:“有曲水苔泉,郡第一泉也。”直接就推举苔泉为省城第一泉。清代翰林叶观国也用诗来称赞:“茶园嫩叶拣春前,官焙场开北苑先。蟹眼试汤谁第一,欲招水递致苔泉。”

    苔泉地处龙腰,属龙腰村所有,所以又称“龙腰井”。苔泉井水非常清冽,井旁过去还有个亭,叫做“洗心亭”。当年从苔泉这里可以直接走到屏山顶的镇海楼。由于苔泉的天然佳质和文化品味,清末学者何振岱编修《西湖志》时,将“龙舌品泉”与镇海楼的“样楼望海”一起列入西湖新八景之中。

    2001年,苔泉被列为福州市第五批文物保护单位。井台后壁镶嵌据说是蔡襄手书“苔泉”题刻,具有很高历史价值和书法艺术价值,至今保护完好。
74#
 楼主| 发表于 2010-8-29 22:47:14 | 只看该作者
联话聚春园


   聚多冠盖
   春满壶觞  


    这是福州“中华老字号”聚春园里的一副对联。

    冠盖:旧指官员的服饰和车乘,用以代称官吏、仕官。冠是礼帽,盖是车上的顶篷。汉班固《西都赋》有“冠盖如云,七相五公。”唐杜甫《梦可白》有“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春:唐人多称酒为春,代称美酒。司空图《诗品》有“玉壶买春。”壶觞:旧时盛酒的器皿。

    这副楹联是福州历代名联巧对中的一枝奇葩。说它巧,就巧在藏头冠顶,把酒店的名号“聚、春”,自然贴切地嵌在上下联之首。

    聚春园是福州饮食业的百年老店,其以“佛跳墙”为代表的闽菜,古今闻名。

    据记载,1865年,省城福州新开了一家菜馆,号“三友斋”。当时在布政司当衙厨的郑春发,是它的股东之一。后来郑春发独自接下了“三友斋”,于1895年改名为“聚春园”,沿用至今。

    郑春发请布政使周莲题写店名匾额,又请书法家甘联灏题写了这副楹联。据说,不久周莲也题了这副联,甘联只好“让贤”。后来,周联也已无踪。如今,有当代福州书法家沈觐寿题的这副名联挂在三楼宴会厅。

    “聚多冠盖”,是写实,洋溢着店家的得意。当时聚春园是福州唯一一家大酒家,而这家老板又当过布政司衙厨,有官家背景,连店内大厅也仿衙署客厅摆设。闽浙总督、布政使等都是常客,省会及各地达官贵人络绎不绝,门前车水马龙,热闹非凡。

    “春满壶觞”,是写意,更道出了酒家的自豪。说壶中酒常满,并不是要说自己的酒好,夸的是自己的菜好。聚春园作为大酒店,自然摆得出系列名菜、特色菜,如酥鲫、四大酥、四大抓、万寿扣肉等。

    聚春园的大菜有满汉席,好家伙,足足有72道菜。菜好,大家吃得兴起,这酒自然就要频频“满上、满上”了。

    “聚多冠盖、春满壶觞”这副楹联的著名,在于聚春园。而聚春园的著名,当在于它的名菜“佛跳墙”。

    闽菜是全国八大菜系之一。要论闽菜的首席,“佛跳墙”当  仁不让。相传,清同治年间,福州官钱局一位官员的家属善于烹饪。她将鸡、鸭、猪肉、海鲜,加上佐料,放在空酒坛中煨制,自称“福寿全”。布政使周莲有幸品尝一次,便念念不忘。后来叫他的厨师郑春发登门学艺。郑春发学了之后,又根据自己的经验,进行改进、创新,终于形成一道造料、刀工、火侯至佳,色香味俱绝的名菜。郑氏“聚春园”开张后,这道菜成为镇店之宝。

    有一回,一帮文人骚客到店里打牙祭。改进型的“福寿全”上桌后,坛盖一掀,醇香满堂,个个吃得痛快淋漓,技痒难耐,纷纷吟诗作对。有一句“坛启荤香飘四邻,佛闻弃禅跳寺来”。语虽不恭,却也赢得满堂喝彩。郑春发灵机一动,索性就将“福寿全”改名为“佛跳墙”。自此,名店、名菜、名联“三位一体”,流芳长远。

    得暇之时,若在聚春园大酒店这座贵族精神、平民本色的名店,欣赏这副楹联,品尝“佛跳墙”这道无与伦比的名菜,陶陶然于闽饮食文化浓郁氛围中,不亦乐乎!
73#
 楼主| 发表于 2010-8-28 22:59:14 | 只看该作者
联话镇海楼


   八郡河山闽故国
   双门楼阁宋行都


    这是明代闽中才子陈亮《登北城镇海楼》的诗对。

    福州镇海楼原来建在鼓楼屏山山顶。屏山在福州旧城正北,是福州“三山”之一,因为山峰形状像一座大屏风,所以称屏山。越王时在山麓建故都,所以又名越王山。

    明初,福州时有海患。为了防御倭寇的入侵,也为了城市的发展,明洪武四年(1371年)驸马都尉王恭负责砌筑石城,称为福州府城。府城北面跨屏山,南绕于山、乌山。城墙东、西、南三面依宋代的外城遗址修复。如今,在南门兜于山脚下,还保留有一段明福州府城的城墙,成为历史的见证。

    重建福州府城时,王恭先在屏山顶修建一座谯楼,作为各城门楼建造的样本,所以称为“样楼”(如图)。样楼是重檐歇山顶的双层城楼,高约20米,是当时福州最高的建筑物,成为城正北的标志。样楼楼上祀真武帝君,楼前广场有七口石缸,排列如北斗七星,称“七星缸”,人们说当年石缸中的积水,从来不干涸。

    据说登样楼可以望见大海,所以又名镇海楼,与杭州吴山、广州越秀山的镇海楼齐名,历来被视为省城的标志性建筑。登楼可远瞰闽江口乃至东海。过去海船夜航进闽江口,都以此楼为航标。清代谢章铤在光绪年间《重建镇海楼记》中说:“且夫楼以镇海名,意在楼,实在海。嗟呼,海风叫啸,海水飞扬,登斯楼也,其忍负中流砥柱之心哉。”

    “三山”是福州的标志和代称。而三山之上,又各有标高之志。屏山有镇海楼,乌山有乌塔,于山有白塔,形成三山两塔一座楼。镇海楼,北倚北峰,南有五虎山为案,东衬鼓山,西托旗山。左前于山相扶,右前乌山呼应。乌龙、白龙双江如玉带环腰。明代“闽中十才子”之一的陈亮,写下《登北城镇海楼》诗:“东西屹立两浮屠,百里台江似带纤。八郡河山问故国,双门楼阁宋行都。自从风俗归文化,几见封疆入版图。惟有越王城上月,年年留影照西湖。”当年的“样楼望海”与“龙舌品泉”等被列入西湖八景,载入《新修西湖志》。

    宋代诗人陈轩那首著名的赞美福州的诗:“城里三山古越都,楼台相望跨蓬壶;有时细雨微烟罩,便是天然水墨图”,也许就是在烟雨蒙蒙的三月,在镇海楼写下的。

    历史上,镇海楼屡毁屡建,清乾隆六十年(1795年)重修。曾作为中山纪念堂,民国中毁于火。1945年改建为林森纪念堂,“文化大革命”期间被拆废。如今,要重建起来,将是福州城区的一个新标志。

    屏山东南为冶山,旁有欧冶池,相传为春秋时欧冶子铸剑处,又称剑池。池旁还有欧冶亭、剑光阁。南麓有座建于宋代的长江以南第一木构巨作华林寺。屏山北麓有屏山公园。
72#
 楼主| 发表于 2010-8-28 22:43:38 | 只看该作者
联话鼓楼


   铜钲犹是闽王点
   银秤才悬汉守更


    这是宋代福州郡守程师孟写福州鼓楼的一个诗对。

    鼓楼,又称鼓角楼、州门、威武军门、彰武、全闽第一楼。建于唐代,历经五代、宋、元、明、清,屡焚屡建,屡建屡毁。20世纪50年代初,修建鼓屏路时,鼓楼被拆。

    鼓楼,是古代报时、报警的楼房,上有大鼓,因此鼓楼的位置必须在城市的中心,古代城市大多建有鼓楼。福州鼓楼区就是因有鼓楼而得名。

    鼓楼最初是唐元和十年(815年)福州观察使元锡建的州门、鼓角楼。2001年4月福州考古队在鼓屏路口出土了青砖,铭文为“后唐天成四年(930年)岁次己丑九月丁卯朔十三日己卯重监鼓角楼。”

    乾宁三年(896年),福州升为威武军,此门称威武军门。晚唐五代时,福州设都督府,成了都督府的谯楼。宋熙宁二年(1069年),郡守程师孟用宁德人陈普研制的铜铸刻漏壶以报时,一天误差只在20秒之内。程师孟在《晓登威武军鼓角楼》诗中说:“百尺谯门戍万兵,黄昏初动昼龙声。铜钲犹是闽王点,银秤才悬汉守更”。

    明万历三十九年(1611年),重修时题“海天鳌柱”“第一楼”,称为“全闽第一楼”。鸦片战争以后,重修的鼓楼上设置了机械的自鸣钟代替刻漏壶。当时鼓楼前有三尊石狮,朝向闽江对岸的五虎山,民间说是“三狮朝五虎”。

    宋元丰三年(1080年)福州名儒陈烈,因不满官府强令百姓元宵节每户燃灯七盏,在鼓楼上写下“官家一盏灯,太仓一粒粟。贫家一盏灯,父子相聚哭。风流太守知不知,犹恨笙歌无妙曲”的名句,逼使官府收回成命。

    1794年福州举人林希五在鼓楼元宵迎灯赛会时,制作了“一对台阁(制台,抚台)不点灯,两只狮子(布政使司、按察使司)戏铜钱,五个道士(粮道、学道、盐道、兵备道、钱道)戴歪帽,一头老虎(知府)脚点蜡”的奇特花灯,揭露长泰命案中官员贪赃枉法的行为。后人把它编成了顺口溜:“两台暗摸摸,双司只要钱,五道官不正,唯府祝光明”,著名闽剧《兰花赋》就取材于此。

    《闽都别记》有“鼓楼前拾柴配(片)自幼相识”的故事,说从连江和罗源来的徐得兴与俞百均,在鼓楼前药材店学艺。当时正在建鼓楼,店主让徐、俞去拾加工劈下的柴碎片等。俞被木头压伤,徐日夜照顾。两人因此成为生死之交。后来福州人形容朋友关系很“铁”时,就说是“鼓楼前拾柴配朋友”。

    清代鼓楼的北面是布政司衙门,叫“布司埕”,集聚有十多家前店后坊的个体手工线面店,在那里摆着许多木线面架,制作线面,成为福州线面的主要产地,留下“鼓楼前布司埕线面”的民谚。

    据说鼓楼前曾有家钱店,门前挂一串大木钱。布政司前有京鼓班吹奏。有人就来了个谐音双关对联:“钱店前,挂木钱,木钱怎抵目前急;鼓楼古,吹京鼓,京鼓难消今古愁”,颇有急智。
71#
 楼主| 发表于 2010-8-28 22:38:55 | 只看该作者
联话都城隍庙


   殿耸冶山昭盛世
   神居闽海佑生灵


    这是福建都城隍庙的一副楹联。

    福建都城隍庙,位于福州鼓楼冶山西麓。所以,冶山又被叫为“城隍山”。城隍庙最早是在西晋太康三年(282年),首任晋安郡太守严高创筑郡城时创建的,距今1724年,是我国最早的城隍庙之一。

  福建都城隍庙主祀西汉御史周苛,他当时被刘邦派去守荥阳河南荥阳县,城破,被楚霸王项羽抓住,但他宁死不屈,项羽气起来,把他烹了。汉高祖刘邦念周苛忠烈可嘉,诏命郡县立庙祀之。后来,城隍庙逐渐增加了从唐代到明代的功臣名宦蔡襄、汤和等13人陪祀。

  绍兴二十七年(1157年),福建都城隍庙进行了修建和扩建。淳熙五年(1178年),福建都城隍庙前又兴建了更衣亭和肃仪亭。同时,在福建所辖的十府二州,即福州、兴化、泉州、漳州、台湾、延平、建宁、邵武、汀州、福宁等府和永春、龙岩两州,要求也建起城隍庙。

  元末,庙被毁。明洪武二年(1369年),冶山城隍庙被封为“鉴察司民威灵公”,十七年(1384年),称“福州府城隍之神”。万历十年(1582年),被火烧毁。不久,再修建。因为是在同城,闽县、侯官县的也都附祀在福建都城隍庙。

    到了清朝,城隍庙再经修建,东西设辕门,大门双狮据守。殿中央祀城隍神,两庑配杂官,分曹办事。二仪门后悬大算盘,高0.9米,宽3.6米。有一副对联这么说:“人世何劳空计较;神天自有大乘除。”也就是劝人们不要斤斤计较,不要为名利相争。

  过去,按不成文的规矩,凡是到福州上任的官员,都必须先到城隍庙中斋沐、借宿,向神明表达忠君爱民的承诺。每逢农历初一、十五,官员也要到城隍庙里行香祷告,祈求地方安宁和个人官运亨通。清代福州诗人蔡大鼎的《游城隍庙》描绘了这种情形:“庙貌森严镇福州,威灵俎豆直千秋。远人祈祷缘何事,海国安澜暗里求”。

  清雍正年间,皇帝题赐“福建都城隍”,把这里作为福建省最高城隍。清代,台湾府属福建省管辖,在福州屏东泰山宫和怀安五帝庙墙壁上,保存的清道光年间“福建十二府州城隍朝泰山”壁画中,就有台湾府城隍,这是历史的见证。台湾许多城隍庙都发源于福建各地的城隍。比如,台湾南投竹山镇灵德庙等进香团就连续多年前来晋谒祖庙,促进了海峡两岸城隍信仰的民间交流。

  1994年,在福建福州和台湾省民间城隍信仰者资助下,福建都城隍庙移址到鼓楼冶山云瑞巷重建,占地500多平方米。正面嵌“福建都城隍”匾额。大殿两侧临摹屏东山头角泰山庙福建十二府城隍神像壁画。1997年修建福建都城隍庙主殿和殿东侧的三清阁、临水宫配殿。
70#
 楼主| 发表于 2010-8-28 22:35:15 | 只看该作者
联话法海寺


   万派朝宗归法海
   千峰环峙拱罗山


    这是福州法海寺的一副楹联。

    法海,是佛教的名词,这里也是指寺名。罗山,是法海寺的所在。福州有“三山现,三山藏,三山看不见”的民谣,罗山就是那“三山藏”之一,现在法海寺内还可以看到“罗山”的摩崖石刻。

    法海寺在鼓楼法海路,这条路的名字就来自这个寺。法海寺最早在福州城南,五代闽王时迁到城西,后晋开运二年(945年)才迁现在的地点,叫做兴福院。宋大中祥符中年间改名法海寺。明万历二十年(1592年)状元翁正春为法海寺书题门额:“清净慈门”。有明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屠隆撰、欧阳序书的“晋安中兴罗山法海寺碑”。谢肇淛《过法海寺》诗曾描写:“当年甲第倚云开,此日惊登般若台。金地已成新法界,罗山还属旧如来。春深别院无歌舞,水落寒池有劫灰。二十年前读书处,题名强半没苍苔。”万历四十年(1612年)还有个谢肇淛撰、徐(火勃)书的《重建罗山法海禅寺碑铭》。清谢道承《七夕法海寺罗山堂雅集》诗道:“罗山堂上鹊南飞,金粟台前兔未肥。等是羁人爱良夜,卧听萧鼓不便归。”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高福康撰写《重建罗山法海禅寺碑记》。

    光绪四年(1878年),重建大雄宝殿,翌年,建天王殿,曾任云南布政使的陈景亮书写了嵌字楹联:“法云地,护金刚乾慧地,救护亲因入偏知海;罗汉道,证菩提无上道,安住不动如须弥山”。同年,又建法堂。光绪十年(1884年),再建大悲楼。有楹联:“法海衍真诠,方寸有法身,法海无殊南海;罗山参妙谛,护持皆罗汉,罗山即是灵山。”清同治年间(1862~1874年),僧心法渡海到台湾劝募,寺又重修。1928年圆瑛法师主持雪峰崇圣寺时,将法海寺收回加以重修,作为雪峰下院。1948年,寺内附设“法海中学”,招收贫寒失学青少年,后并入福州五中(格致中学)。法海寺的弘法楼,据说原来是鼓山涌泉寺净空法师建的。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为法海寺题写寺匾。省、市佛教协会均设在寺内。

    弥勒殿中供奉的弥勒佛像,与福州其它寺庙中袒胸露腹、笑口常开的胖大和尚形象不一样。这尊弥勒佛身着菩萨服装,头戴天冠。根据印度佛教《弥勒上生经》《弥勒下生经》等记载,弥勒是释迦佛的弟子,他将来必成为佛(即未来佛),是释逝牟尼佛的接班人。据说,佛国中真正的弥勒像,其实就是这样的。北京广济寺天王殿,苏州灵岩寺弥勒阁和河北隆兴寺中供奉的也是这种模样。大肚弥勒是弥勒的一种化身。

  弥勒殿两侧是十六罗汉,这也和其它寺庙不同。十六罗汉是从唐玄奘译的《法住记》来的。清乾隆皇帝钦定十八罗汉,取代了十六罗汉的传说,而法海寺还保留原来的说法。
69#
 楼主| 发表于 2010-8-28 22:29:13 | 只看该作者
联话开元寺


   古佛由来皆铁汉
   凡夫但说是金身


    这是清代曾异撰撰写的福州鼓楼开元寺铁佛殿联。曾异撰,1596年出生,侯官人,1639年中举人,著有《纺绶堂集》。

    据《榕城纪闻》说,开元寺大铁佛是北宋元丰年间铸的,这么大的铁佛,在国内是很罕见的。900多年前这尊5万公斤的大铁佛是怎么铸成的呢?

    据有关资料记载,是用“蜡铸法”浇铸的。其方法是先在浇铸地点挖一口深井,然后在井旁用三合土塑成佛像模型,等它干燥后,涂上几寸厚的牛油和黄蜡,等待凝固,再在上面雕刻佛像,然后涂上用泥土炭末调成的细泥浆,一层又一层,涂到几寸厚为止,这样就形成了三合土、油蜡、炭泥浆等三层的“壳”。等到内外通体都干透变硬的时候,用火在“壳”外面烘烤,中层的油蜡遇热溶化流入水井中,中间一层就变成虚空了。然后再在塑像四周堆起土山,在山上设置熔铁炉,把熔铁注入模型虚空那层,熔铁凝固后,一尊精美的佛像就铸成了。

    明代中叶以前,人们大都认为这尊佛是唐五代时闽王王审知所铸的1.5万公斤的铜佛。所以,“凡夫但说是金身”,也就是说都认为是铜铸的。后来,有人发现这佛不是铜的,而是铁铸的。重量也不止1.5万公斤,而是达到5万公斤。曾异撰据此做了翻案文章,说这“古佛由来皆铁汉”,你们搞错了。冯梦龙在《警世通言》中还把这尊铁佛描写为镇妖之宝。

    曾异撰对佛祖称“铁汉”,虽然有些不大恭敬,但也是实话实说,道出实情。但也有人从佛教的原理上解说:“古佛由来是铁汉”,是说古代能成佛的人,都要经过一番艰苦磨炼,因此都是铮铮铁汉。“凡夫但说是金身”,是说一般的人,未谙佛理,不明佛在心中、觉而成佛的真谛,就以为佛是天生含“金”的。

    开元寺是福州现存最古老的佛寺之一,坐落在鼓楼区经院巷。南朝梁太清三年(549年)初建时名“大云寺”,唐初称“龙兴寺”。唐开元二十六年(738年)玄宗李隆基“诏天下诸州各建一寺,以纪年为名”,福州因为寺庙很多,不必新建,于是就把“龙兴寺”改为“开元寺”。唐闽王王审知笃信佛教,在寺内开戒坛,度僧3000人;后唐时其子王延翰又度僧2万人。当时开元寺规模宏大,在福建五州开元寺中间排第一。

    历史上开元寺曾好几次遭灾被焚。现存铁佛殿、灵山堂和佛化社等数座殿宇。开元寺内有许多珍贵文物,寺门口的“开元寺”牌匾,据说为唐代大书法家欧阳询所书。
68#
 楼主| 发表于 2010-8-28 22:23:30 | 只看该作者
联话西禅寺


   说法衍禅宗,曾七个蒲团坐破
   升堂参佛果,有双株荔子阴留


    这是陈承裘撰写的对联。

    从对联上下联第二字嵌的“法堂”两字,可以知道它是题刻在西禅寺法堂的楹联。陈承裘是清刑部郎中,祖父陈若霖是清刑部尚书,相传为官清廉、刚正不阿,著名闽剧《陈若霖斩皇子》演绎的就是他的故事。,父亲陈景亮任过云南布政使,儿子陈宝琛位居翰林院传学士,后来为太子太傅。这陈家原藉福州仓山螺洲,是有名的官宦世家。

    西禅寺,全国重点寺庙之一,名列福州五大禅寺,位于福州鼓楼洪山怡山之麓,始建于唐咸通八年(867年)。相传南北朝时炼丹士王霸,居此“炼丹成药,点石为金”。每逢饥岁,便靠卖药卖金换米救济穷苦百姓。后来王霸“服药仙蜕”,人们便在他的故居建冲虚观祭祀。隋末废圯。唐咸通八年视察使李景温请长沙懒安禅师在此建寺,定名为“清禅寺”,后改为“延寿寺”。五代后唐长兴四年改名“长庆寺”,宋景衣佑五年敕号“怡山长庆寺”。

    早先福州称“东南佛国”,宋知州谢泌有诗道:“城里三山千簇寺”,“道路逢人半是僧”。福州东西南北都有禅寺,长庆寺在西郊,于是人们就把长庆寺叫做“西禅寺”。

    “七个蒲团”是西禅典故。据《西禅小记》载,该寺四代住持慧棱苦修20年,坐破了七个蒲团,还没有弄明白佛理。一天,观看别人卷门帘的动作时,突然想通了:“卷起帘来见天下”,因此大彻大悟。

    “双株荔子”是西禅的特色,该寺盛产荔枝。一进山门,就可以见到清周莲的对联:“荔树四朝传宋代;钟声千古响唐音”。据说寺法堂前后四株荔树是梁开平年间,寺第四代住持慧棱禅师种的。我住寺中时,那宋荔就在我的住处门口,并不起眼。后来这古荔得到重点保护。

    西禅荔枝种植历史悠久,品种优良,《西禅荔枝谱》说“西禅所出以蛀核见称”。“蛀核”指的是核小如丁香,似虫蛀,说像蛀牙似的。龙眼也是“蛀核”的好。现在还专门培育出无核(籽)水果。清诗人林佶诗:“怡山古寺近城郭,长林骋望心先凉;周遭有荔三百本,老树种植从前唐”。《广群芳谱》说:“荔枝以兴化之枫亭驿为最”。而清程十砚却注意到:“长庆门前刚摘尽,满街斜日卖枫亭。”

    西禅寺更出名的是“怡山啖荔”韵事。明代起,寺僧就在蝉鸣荔红之际,邀请省城文人雅士,到寺内寄园举办荔枝会,啖荔、咏荔,吟诗作画,谓为“开园”。就是大家高高兴兴,狠吃荔枝狂作诗。1937年夏,郁达夫游西禅,也毫不客气地声称:“陈紫方红供大嚼,此行真为荔枝来。”荔枝是福州的名果之一,从唐朝就作为贡品,有“百果之王”美誉。童谣唱道:“阿蛴(蝉)叫,荔枝红”。荔枝在福州种植早,范围广,宋郡守程师孟诗曰:“一等翠林无别木,四边惟有荔枝园”。福州荔枝还作为外贸商品“外至西戎、西夏……新罗、日本、琉球、大食之属,莫不爱好”(宋蔡襄《荔枝谱》)。
67#
 楼主| 发表于 2010-8-28 22:13:41 | 只看该作者
联话华林寺


   香龛十芴佛无语
   清磬一声人到门


    这是鼓楼华林寺的楹联。

    华林寺在鼓楼屏山南麓,原名越山吉祥禅院,始建于宋乾德二年(964年)。当时,吴越国国王钱镠割据闽浙等地,派驻福州的守将鲍修让为祈求佛祖保佑郡境的安宁,拆除闽王宫殿,利用拆下来的材料在屏山南麓修建“越山吉祥寺院”,有文昌祠、普陀岩和正殿等。正殿之后有法堂,法堂之西有祖师殿,都以屏山为靠背。此后,人们又在附近建造数座禅院。

    鲍修让,又名鲍修逊,吴越钱氏臣,宋建隆元年(960年)知福州彰武军。在大殿有当年墨书祈福吉祥语:“法轮常转”“国界安宁”。这“国界”是指吴越国国界。所以,华林寺大殿就成了五代十国史的实物见证。

    到宋代,吉祥禅院已是福州的著名寺院。南宋名相张浚被贬到福州,就是寓居于这里,并把住所称作“绝学寮”。乾道三年(1167年),太上皇帝赐御书“环峰”“越山”,并刻石于寺。明代初年,福建施行汰僧废寺,越山吉祥院也列为废汰之寺院。直至正统九年(1444年),经福建参政司右参政宋彰奏请朝廷,禅寺才获得御赐匾额“华林寺”。当时寺所在的左一坊,也因寺得名华林坊,今称华林路。

    明正德年间(1506年~1521年),附近的罗汉院、越山庵等并入华林寺,后又增建了御书阁、环峰亭、绝学寮、胜会亭等建筑物。明代诗人谢肇制写诗描写华林寺:“严城高控万松间,草结团瓢竹映关,一片落花林外路,数声啼鸟雨中山。”

    清康熙间,增建天王殿。寺西侧还有火神庙、普济堂等等。清嘉庆至道光年间(1796~1850年),重建大殿、天王殿、山门、廊庑、客堂、僧舍等。

    据现存史籍文献的研究及科学的测定,大殿的建造年代确认为964年。若按建筑年代排列,在我国历代重要木构建筑中,它列在山西省五台县的南禅寺大殿、佛光寺大殿,芮城县的广仁王庙,平顺县的天台庵、大云院,平遥县的镇国寺大殿之后,居全国第七位。前6座建筑均保存在气候干燥的高原地区,而福州多雨、潮湿、蚁虫害严重,华林寺大殿能保存千年,在长江以南名列首位。

    古建筑基本上是按面阔、开间的多少,来确定用材的等级。华林寺大殿按例只能用第五等的材料,而实际上却与山西五台山佛光寺大殿九开间一样,用第一等的材料,说明华林寺大殿用材是超等级的。华林寺大殿构件硕大无朋,国内罕见。据中日专家学者考证,华林寺大殿对日本镰仓时期(12世纪末)的建筑风格有着巨大的影响。

    殿内柱子布局采用减柱法,内柱4根,每根高7米,内柱之间,由前后内额、四椽筏纵横连结,形成内层四方框架。大殿四檐及内柱头上均施斗拱,而柱头上更用特别粗大的斗拱承托,梁架斗拱为七铺作、双抄、三下昂、偷心造,具有唐宋风格。整个架构中没有用一枚铁钉。

    华林寺几经兴废,仅存大殿。1984年重建华林寺大殿,面宽15.87米,进深14.68米,前廊3.84米,殿身10.84米。18根殿柱还是原来的殿柱,保存了原构件各种精美造型和特色,并配建山门、东西配殿、回廊及工作室等。1982年3月华林寺大殿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寺内存有宋代高宗赵构篆书残碑一方,清康熙《华林禅寺香灯碑》、民国《林森纪念堂碑》等。
66#
 楼主| 发表于 2010-8-28 22:09:12 | 只看该作者
联话藏书楼


   师友肯临容膝地
   儿孙莫负等身书


    这是林则徐故居藏书楼的对联。林则徐藏书楼在通湖路东边文藻河北面,自购的旧房子“云左山房”中。云左山房面积约2000平方米,有竖匾“尚书第”。第一进正中为厅堂,两侧为会客花厅。第二进为林则徐父母居处。第三进五间排双层楼阁,底层东西两厢分别是林则徐夫妇和长子汝舟夫妇卧室,这楼上就是林则徐藏书处,名“七十二峰楼”。

    福州是“海滨邹鲁”,历史文化名城,历代读书、著书、藏书的专家学者、文人墨客很多。现在还有不少人家藏图书成千上万册,有的做学问,有的靠家传,有的是乐趣,也有的只是附庸风雅而已。清黄宗羲说的很精辟:“尝叹读书难,藏书尤难,藏之久而不散,则难之难矣。”

    过去,福州的藏书家可是“国家级”的。比如明代福州的红雨楼就与宁波的天一阁齐名。

    红雨楼是徐熥、徐 藏书楼,遗址在观巷南端,紧靠于山北麓。当时二徐故居占地三四亩。红雨楼在住宅之南,楼旁边种了几十株桃树,阳春三月,“桃之夭夭”后,落红片片,故名“红雨”。红雨楼主人徐氏兄弟,皆广闻博学,工诗词,精考证,是明代全国著名的学者。

    徐 认为:“人生之乐,莫过于闭户读书。”主张“传布为藏”,即收藏图书是为了流传给更多的人阅读。他晚年编写的《红雨楼书目》《红雨楼题跋》等名闻全国。红雨楼实际上是一个藏书楼群。

    红雨楼东南有绿玉斋,是徐熥于万历十七年创建的。徐熥说:“山中树木虽富,唯竹最繁,扶疏掩映,窗扉不扃,枕簟皆绿,天籁自鸣,故名绿玉斋。”内藏国内罕见的图书数千卷。绿玉斋东边有宛羽楼,是曹学佺资助营建的。红雨楼之西有清晖阁,也是藏书楼。

    红雨楼藏书吸引不少国内专家学者来阅览。远来借读的多住徐家,免费食宿,时间久了,难以为继,最后只好典当东西来应付,被人称为“穷孟尝”。徐熥活不上50岁就死了,墓在东门外桑溪。弟弟徐 活了80多岁,一生辛勤著作,仍然大力搜罗图书。至晚年,积书7万多卷,和天一阁相当。

    20世纪50年代末期,北京图书馆古籍部主任徐千里来到福州讲学。他认为红雨楼所藏珍贵书目,远远超过宁波天一阁。现在福建省图书馆善本室尚可看到不少钤有红雨楼印章的图书。

    龚易图的藏书楼名气也很大。龚易图(1830~1888),字蔼仁,进士出身,清光绪年间,历官广东、湖南等省布政使。他在福州修建了4座著名的园林别墅,即半野轩、环碧轩、武陵别墅(英蓉园)和双骖园。双骖园是依托乌石山麓围墙而建,收藏10万多卷古籍。其中不乏宋刻、元明清善本,尤以宋刻建阳麻沙本最为珍贵。当时评价说双骖园藏书之富之精,堪称闽省第一,可和清末江南“皕宋”“铁琴铜剑”“八千卷嘉惠堂”三大藏书楼媲美。林纾以“白云朝夕异;明月古今同”题福州双骖园。

    龚易图后来又买了许多书,收藏在他的北后街环碧轩(遗址今是西湖宾馆)大通楼上,额题“五万卷藏书楹”,楹联为:“藏书岂为儿孙计,有志都教馆阁登。”

  清末谢章铤的书斋“赌棋山庄”也是有名的藏书楼。谢章铤祖籍长乐。光绪三年(1877年)进士,曾为内阁中书舍人,主江西白鹿洞书院讲席。西湖致用堂移乌石山后,改名致用书院,谢章铤在此任山长16年。谢章铤藏书特色是多抄本,说是“予家世业儒,插架无宋版书,而传抄未刻之本,颇费心力……”“赌棋山庄”在鼓楼鳌峰坊,有联曰:“青山自是吾家物;老树不忘天下春。”

  鳌峰坊,在于山北麓。因于山又称九仙山,唐朝时这个地方就叫“九仙坊”。宋朝时因坊里住的陈诚高中状元,改名为“登瀛坊”。又因为于山顶上有块巨石,形如“鳌头”,而山下坊里的陈诚正好“鳌头独占”中状元,就改名为“鳌峰坊”。

  当代著名科普作家高士其的故居也在鳌峰坊。高士其生于1905年11月1日。1934年,他开始发表科普作品。从1949年到1985年,高士其写了六七百篇、约75万字的科学小品和科普论文,创作了2800多行科学诗,著书18本。1988年12月19日逝世。

  高士其故居由主体建筑群和花厅两大部分组成,占地约1200平方米,坐南向北,始建于明代。主体建筑现为前后两进,由后天井、回廊、厢房、厨房等建筑组成。花厅由书房、水池、阁楼等建筑组成,其中的阁楼为高士其之父高赞鼎于民国初年所建,高士其青少年时期即在此生活、学习。高士其故居陈列展出高士其遗物实物100多件,图表照片100多幅,展览面积近1000平方米。陈列内容分人生历程、献身科普、关爱孩子、温馨友谊和故土亲情5个部分,介绍高士其先生的光辉一生和他所作出的杰出贡献。

  鳌峰坊还有清代全省最高学府“鳌峰书院”(今福州师范学校第二附属小学)。清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建,院舍庞大,有崇正讲堂、敦复斋、五子祠、笃行斋、正谊堂等125间。

  鳌峰坊39号,是当年在闽江口指挥中国海军与日寇血战的海军马尾要港司令李世甲故居。三进大宅,有些不同的是,三进之后是一座建在大石头上的二层灰砖房,李世甲的卧室、书房在二楼。
65#
 楼主| 发表于 2010-8-28 22:06:50 | 只看该作者
联话正宜书院


   中原士气扬旗鼓
   左海文章射斗牛


    这是清代林鸿年题写的正谊书院楹联。

    正谊书院,也是清朝官办省会四大书院之一。前身为清同治五年(1866年)闽浙总督左宗棠在新美里(今黄巷)创立的正谊书局,以校刊理学总集为主要任务,共计刻成书籍五百二十五卷,名为《正谊堂全书》。后镇闽将军英桂接受沈葆桢、杨庆琛等的建议,改书局为书院,并购骆舍铺(东街口原省图书馆处)民房改建,同治九年建成,定名正谊书院。

    正谊书院首任山长是状元林鸿年,主讲19年。学生中有陈宝琛、林纾、陈衍、吴曾棋等。

    林鸿年(1805~1885年),福州人。清道光十六年(1836年)恩科状元。林鸿年中状元后,授修撰,出山东乡试副主考官。同治二年(1863年),官至云南按察使,不久改布政使,又升云南巡抚。道光十八年被任册封琉球国正使。著有《松风仙馆诗草》,光绪十一年(1885年)逝世,享年81岁。林鸿年故居原在福州北门华林坊4号,是六扇五排四进的大院落古建筑,后被拆了。

    林鸿年中状元的故事,据说颇有戏剧性。

    那年是道光十六年恩科。按科举制度,逢子、午、卯、酉年为正科,遇庆典加考一次,算是恩科。这一届参加殿试的有172人,福建的有6人,其中有来自侯官的林鸿年和来自闽县的何冠英。

    这一届的8个阅卷大臣中,有来自闽县的廖鸿荃,不知道当时为什么没有回避。他榜眼出身,当到工部尚书。还有卓秉恬,他与湖南道州的何绍基家有过节,也不知道为什么没有回避。

    阅卷后,8个大臣取前10名殿试卷进呈,有何绍基、何冠英、苏敬衡、林鸿年等。

    何绍基是阮元的门下。阮元是当时著名经学大师、书法大师,曾任户、兵、工部侍郎、云贵总督、体仁阁大学士。应该说何绍基中状元的机遇来了,可能性极大。

    谁知道,天有不测风云,有机遇,就有风险。卓秉恬见了何绍基的卷子,就特别“关照”,特别“认真”阅读,终于发现了问题,而且问题不小。

    原来科考的试卷,每行都是24格,但开头两格要留空,准备有“皇帝”“皇上”之类的字时才能写上。卓秉恬在何绍基答卷的两行空头两格之下,“横读”出了两个字:大行。哇,不得了了,“大行”是特指刚刚“龙驭宾天”、还没有上谥号或还没有下葬的去世皇帝。这还了得,简直是在“恶毒攻击”和诅咒道光皇帝了。

    其他7个读卷大臣看了,个个大惊失色。廖鸿荃惊得晕厥过去,经灌了姜汤后才回阳。状元出身的主考官潘世恩还比较镇静,考虑到自己的乌纱帽,就想“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赶忙把何绍基的卷子抽走,没有呈给皇帝御览。

    何绍基就这样逃过了一场杀身之祸,当然也丢掉了“金榜题名”的一场富贵。

    最后,8个读卷大臣达成共识,第一名为闽县何冠英,第二名为山东苏敬衡,第三名为侯官林鸿年。过了几天,殿试,不知是为什么,道光帝朱笔一勾,把林鸿年提到前面,列为第一。等而下之,何冠英为第二,苏敬衡为第三。林鸿年可能本来探花都探不到的,却得了个状元。
64#
 楼主| 发表于 2010-8-28 22:04:42 | 只看该作者
联话凤池书院


   文酒过从,喜蔗尾景佳,菜根味美
   衣冠脱略,看投林鸟倦,出岫云闲


    这是清代郭伯荫题写的凤池书院楹联。

    凤池书院是清代官办省城著名的四大书院之一。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建在三牧坊,就是现在的福州第一中学校址。

    当时省城只有一个鳌峰书院,考虑到学生人数不断增加,总督汪志伊、盐法道孙尔准就新建了一个书院,名为圣功书院,有教堂三楹十二间,专门教育生员和童生。后来因为这个地方原来是宋状元许将的旧宅,就改称为凤池书院。

    许将,字冲元,鼓山镇横屿村人,宋庆历五年(1045年)生,宋嘉祐八年(1063年)中状元。

    书院第一任山长,是赵在田,教导诸生以“持躬立品为先,道义文章为次”。继任的山长,是魏敬中,也深受学生们的爱戴。

    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陈宝琛主持鳌峰书院,陈璧主持凤池书院。他们都提倡实用,以前的学风有所转变。

    陈璧,闽侯人,生于清咸丰二年(1852年),17岁中秀才。光绪元年(1875年)中举人,光绪三年(1877年)中进士,光绪十四年任内阁中书,光绪十五年任湖北主考官,光绪十八年升任礼部铸印司员外郎。陈璧还担任过湖广、陕西监察御史、吏部掌印给事中、邮传部尚书、政务大臣等。他十分重视福建船政事业,并创办书院,兴学育才。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陈璧回福州度假时,还担任凤池书院主讲。

    后来,盐商萨重山、林世通等捐资,改建门楼官厅,添造横舍,撰碑文、树碑石。道光二年,盐法道王楚堂捐俸建“仰止楼”五楹,以祀宋儒陈古灵、陈季慈、杨龟山、李忠定、胡籍溪、朱元晦、黄勉斋等28人,并增建讲堂,收藏书籍。

    道光三年,前督宪赵慎畛又倡捐拓展“凤池”,经营一切,自此凤池书院规模大备,人文蔚起,多士观摩,鼎盛一时,与鳌峰书院并驾齐驱。

    凤池书院有讲堂十二间,学舍三十余间。院后还有花坞、荷地,有宋代种植的两株古荔枝树。书院名师很多,末任山长曾宗彦,于清光绪二十五至二十七年(1899~1901年)间,以在籍翰林出身的侍御身份出任该职。曾宗彦思想和行动上属于维新派,同情支持戊戌变法,积极参与“六君子”之一的林旭等主持筹办、在北京福建会馆成立的维新组织“闽学会”,并成为骨干之一。变法失败后,曾宗彦自感已无能为力,返回故里,颐养天年,卒于民国初期。凤池书院历时85年,前后山长12人。

    科举废止后,凤池书院改为全闽大学堂,首任山长叶在崎。1903年改名福建高等学堂,先后继任的有陈宝琛、林炳章、陈培辊等。1912年1月教育部令学堂一律改称学校,监督改称校长。自1915年起改名福建省立第一中学。1952年8月定现名“福建省福州第一中学”至今。
63#
 楼主| 发表于 2010-8-28 22:02:59 | 只看该作者
联话鳌峰书院


   坐里门内,夕而朝教,不忘就尔事
   习君子言,尊以遍学,莫便近其人


    这是清代林枝春为鳌峰书院题写的楹联。

    鳌峰书院,清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建在鳌峰坊(今福州师范学校第二附属小学),院舍庞大,有崇正讲堂、敦复斋、五子祠、笃行斋、正谊堂等125间。当时,全国各地取名“鳌峰书院”的不少。

    清康熙四十六年,巡抚张伯行购买于山鳌峰之北的一所尼庵改建设立这个书院,有书舍120间,并购买了很多书籍,选择各地学行优秀的学生,来这里深造,还为他们提供食宿和衣服。

    书院开张,首先聘请的是罗源县的教谕,也就是县级学校的正式教师蔡璧,来主持书院的教学,叫作山长。蔡璧人品好,学问也高。他逝世后,学生恭称他为“恭靖先生”。后来学院规模逐渐扩大,影响力加强。林枝春、陈寿祺等先后任山长。

    林枝春(1699~1762年),字继仁,号青圃,仓山林浦人,雍正元年(1723年)中举人,乾隆二年(1737年)高中鼎甲第二名,就是榜眼,授翰林院编修,乾隆三年充顺天乡试同考官,后来提督河南学政、江西学政,当过翰林院侍讲学士。林枝春乾隆十七年告假回乡,在鳌峰书院主讲8年,教育有方,名气很大,许多人争着要当他的学生。林枝春著有《青圃文集诗集》《日知录》《闻见录》《学庸说》《五经辨疑》等。林枝春故居在福州黄巷。

    陈寿祺(1771~1834年),字恭甫,号左海,福州人。小时候跟孟超然学经学,要当古代的君子。嘉庆四年(1799年)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授编修,曾充广东、河南乡试副考官、会试同考官。嘉庆、道光间主持泉州清源书院、福州鳌峰书院各11年。他主张经世致用,著《科举论》《义利辨》《知耻说》教育学生。他还大力改革书院陋习,为鳌峰书院制定规章,著有《尚书大传笺》《五经异义疏证》《说文经字考》《左海文集》等。有个学生张际亮原先在鳌峰书院学习,当时书院管理松弛,学生只是学习八股,他感到很失望,就不读了。陈寿祺接任山长后,风气为之一新。张际亮知道了,要求再入书院学习,还颇得陈寿祺赏识。

    林则徐由父亲林宾日介绍结识了陈寿祺,就读于福州鳌峰书院,在治学、做人、办事等方面受到陈寿祺的不少启迪。林则徐做了大官后,仍然和陈寿祺交往密切。1821年,林则徐因父亲患病辞官回福州,两人更多了交流切磋的机会。林则徐赴京,陈寿祺写了《赠林少穆兵备入都补官三首》,希望林则徐再度做官后,要“清如江流滔,惠如海波广”“许身稷禹伦,志士何所讳”。林则徐在答诗中表示:“但当保涓洁,弗逐流波奔”“要在持守固,庶几恻隐存”。

    林则徐的鳌峰书院同学赵轩波,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进士,道光六年(1826年)被闽浙总督孙尔准聘为越山书院山长。
62#
 楼主| 发表于 2010-8-28 21:57:46 | 只看该作者
联话书院


   攀桂天高,忆八百孤寒,到此莫望修士苦
   煎茶地胜,看五千文字,个中谁是谪仙才


    这是林枝春主持福州鳌峰书院时题写的楹联。

    书院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教育机构。唐开元十一年,唐玄宗要求创办丽正书院,于是有了“书院”这个名称。当时书院是作为“修书之地,非士子肄业之所”。到了南唐白鹿书院设立,才正式成为教授学生的场所。宋初,江西庐山的白鹿洞书院、湖南岳麓山的岳麓书院、南京的应天书院、嵩山南麓的嵩阳书院,并称海内四大书院。加上湖南衡阳的石鼓书院、江苏南京的茅山书院,有海内六大书院的称号。书院绵延千年之久,直到清光绪末年,科举废止,才把书院改为学堂。

    福州原是滨海偏僻之地,自宋室衣冠南渡以后,文化逐渐发展,与中原相似,有了“海滨邹鲁”的美誉。福州作为福建的省会,文化教育自然成为全省的中心。一些书院,办在福州,实际上是全省性的。

    明代福州西门的共学书院就是当时全省最大的书院。到清康熙二十四年,总督王国安、巡抚金铉,将共学书院修建扩充。康熙四十一年,巡抚李斯义再次组织修建共学书院。康熙四十六年,鳌峰书院在于山北麓的鳌峰坊成立,是福建书院的后起之秀。

    福州书院的发展,也是此起彼落。到清代,形成著名的省城四大书院:鳌峰书院、凤池书院、正谊书院、致用书院。其中鳌峰、凤池两家书院,是教育生员和童生的。正谊书院是教育举贡的。致用书院兼教举贡、生员。

    除省城四大书院外,福州较出名的书院还有越山书院,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建,院址在今北大路三角井附近北库巷,有讲堂5间,斋舍50余间,附属祠庙等。书院藏书集中于文昌阁,藏书400多种,5000多册。此外还有龙光书院,在东门内澳桥下,道光十年设立,是八旗总官学,专为驻福州的满族人士而设。

    比较特别的是正音书院。因为福建方言较多,沟通比较困难,雍正六年时在福建各州县设立正音书院,学习官话(当时称普通话为官话),但没有多久就停了。

    清同治十二年,王凯泰任福建巡抚,认为闽中缺少专门研究经史的书院,就参照浙江诂经精舍、广东学海堂的规制,在福州西湖旁的西湖书院,设致用堂,同时建筑一所十三本梅花书屋。次年,正式称为致用书院。到光绪年间,因西门外地势低洼,屡次遭受水患,就移建在乌石山范承谟祠堂左边。

    据《荆湘近事》记载:“五代蒋维东,隐居衡山,受业者,号曰山长。”因此,书院院长也叫山长。致用书院的首任山长,也就是院长是林寿图。林寿图,字颖叔,号欧斋,闽侯人。清文宗咸丰十年前后在世。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进士。林寿图爱写古体诗,著有《黄鹤山人诗钞》十八卷等,据说都是讽刺时政的诗,所以并没有出版。

    在致用书院30年的历史中,山长只有林寿图、郑世恭、谢章铤三人,但是培养了不少人才。如史学的张亨嘉,清末担任过北京大学监督。
61#
 楼主| 发表于 2010-8-28 21:55:56 | 只看该作者
联话孔庙


   先觉先知,为万古伦常立极
   至诚至圣,与两间功化同流


    这是山东曲阜孔庙大成门的楹联,清雍正皇帝撰题的。伦常,指封建伦理道德,就是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孔庙是祭祀孔子的地方。在我国各市县,大都会有一座孔庙。当然规模最大的是在孔子的老家曲阜。曲阜孔庙南北长1公里多,占地327亩,有厅堂殿庑400多间,包括三殿、一阁、一坛、三祠、两庑、两堂、两斋、十七亭、五十四门坊,气势雄伟,是我国规模仅次于故宫的古建筑群。

  福州当然也有孔庙,又叫文庙、圣庙,就在南门兜圣庙路口,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最初建在城西北,唐大历八年(773)移建于此,既是祭孔的殿堂、又是府学堂。五代闽王王审知在此设四门学,后多次修建,有御书阁、稽古阁、养源堂、议道堂、驾说堂、二十八斋舍和杏坛、射圃等。庄子云:“孔子游乎淄帷之林,休坐乎杏坛之上,弟子读书,孔子弦歌”,后来就把杏坛作为孔子讲课的场所。

  明清期间,孔庙经增修扩建,规模恢宏,现在的延安中学以及府学里一带都曾属孔庙范围。福州孔庙历史悠久、保存完好,在省会城市中数一数二。

  现存孔庙的主要殿宇建于清咸丰四年,中轴由南至北为棂星门、仪门厅、大成殿,两侧为廊庑、官厅、乡贤祠等。

    孔庙大门前东西墙嵌“金声玉振”“江汉秋阳”两块石匾。按照孟子的说法,“金声”是敲钟的声音,表示奏乐之始,引发众声;“玉振”是击磬的声音,表示奏乐之终,收结众音,“金声玉振”象征孔子之德集古圣先贤之大成。

    大门口立有下马碑,上书汉、满文“文武官员至此下马”。棂星门也称先师门,说是门,形似坊。棂星又称灵星、天田星,“主得士之庆”,古时天子祭天,要先祭棂星,这里设棂星门,表示尊孔如尊天。

    大成殿为孔庙的主体建筑,是祭祀孔子的正殿。大成殿面阔七间,进深五间,为重檐九脊顶,有20多根上吨重的大石柱。

    福州原辖十邑,邑邑都有孔庙,其中比较特别的是原属闽侯现属仓山的螺洲的孔庙。

    螺洲是个乡镇,虽然后来作过县城、地区所在地,但它的孔庙“级别”还是比较低,是乡镇级的,而且是“民办”的。螺洲孔庙创建于南宋,据说孔庙本来都是官府建的,并且是县府以上才能建的。但有一回螺洲的乡民自发建文庙,县府下令拆除。乡里有位秀才,到县衙论理,说乡民私建文庙自然不对,但文庙既然建了,还从来没人敢拆。如果要拆,就请县府派人来拆。县官也怕担拆文庙的恶名,只好作罢。

    螺洲孔庙明成化十年(1474年)重建,后又经清代陈若霖等多次重修。庙前立一座石构棂星门,由6根高大圆石柱和12块石枋组成,3道石门,高7米,宽13.45米,门额雕双龙戏珠、丹凤朝阳等。石柱有青龙盘绕、鲤跃龙门等精美浮雕。石门进去就是半月形泮池,池上有拱形步云桥,或称为状元桥。泮池两侧是回廊,后面是大成殿。
60#
 楼主| 发表于 2010-8-28 21:54:13 | 只看该作者
联话秘书巷


   携将稀齿篦箕样
   来赠寒村拢鬓人


    这是过去杭世俊《篦梳巷》诗中的对句。

    篦梳巷在福州城内东衙巷口。据说清初,当地居民大多以制作篦梳为生,远近闻名,人们就把巷子称为“篦梳巷”。据明王应山《闽都记》记载,这里原来是“善寿坊巷”,巷里住着陆藻的姐姐,80多岁的老太太,还身体硬朗,没有什么病。陆藻在福州当太守,后来因陆蕴、陆藻两兄弟都官至侍郎秘书,其官府就被称为秘书第,就把巷子旧名“善寿里”改称为“秘书巷”,以示荣耀。福州有地名歌谣唱道:“澳桥侧畔旗人街,陆府昔日秘书第”,说的就是位于澳桥侧畔的秘书巷。

    后来,人们叫秘书巷叫顺口了,就谐音叫作蓖梳巷,才有了杭世俊演绎的《篦梳巷》:阿母梳头晓镜春,东牙小巷哄街尘。携将稀齿篦箕样,来赠寒村拢鬓人。

    陆家兄弟在福州城内,除了有秘书第在秘书巷外,还有一处陆庄,在高峰桥西,是陆家的庄园,也很有名。现在还有“陆庄”地名和“陆庄桥”在。

    陆家兄弟的父亲陆宣,字潜甫,后改名畸。宋嘉祐四年(1059年)进士,当过潮州太守、朝散郎。

    陆家兄弟的哥哥陆蕴,字敦信,小时候就刻苦读书,又勤于思考,看事物常常有自己独到见解。绍圣四年(1097年)进士。先任太学春秋博士,后任太常少卿。因得罪朝廷,被贬到赣州瑞金当县令。后来复官,迁大司成,擢御史中丞。后知福州、建州,加显谟阁直学士。他为官清正廉洁,敢于直谏,不畏权贵作梗,几次得罪当朝而遭贬。最后任集英殿修撰,1120年逝世。陆蕴是一代名臣,《三山志》《八闽通志》等都有他的传记。

    陆蕴的词写得不错,如在《唐宋诸贤绝妙词选》有一阕《感皇恩·旅思》:“残角两三声,催登古道。远水长山又重到。水声山色看尽,轮蹄昏晓风头,日脚下,人空老。匹马旧时西征,谈笑绿鬓朱颜正年少。旗亭斗酒,任是十分倾倒,而今酒兴减,诗情少。”

    陆蕴的弟弟陆藻,字敦礼,登崇宁二年(1103年)进士,当过泉州、福州的太守。他的诗也写得很好,如他去泉州上任时写的《赠泉郡谢事五老》:“五老三百七十七,俱生仁祖承平时,名齐庐阜久传世,身异商山深采芝。”

    陆家兄弟诗词自然出名,没想到他们家的侍女也能出口成章。《苕溪渔隐丛话》讲了这么一个情况:“陆敦礼藻有侍儿名美奴,善缀词,出侑樽俎,每丐韵于坐客,顷刻成章”。如她的《如梦令》:“日暮马嘶人去,船逐清波东注。后夜最高楼,还肯思量人否?无绪,无绪,生怕黄昏疏雨”就流传很广。

    “东牙小巷”就是东衙巷,小巷曲曲折折所以又称“豆芽菜巷”。如今,秘书巷被高楼大厦和新村楼院所掩映,成了闹市中的小巷。
59#
 楼主| 发表于 2010-8-28 21:50:20 | 只看该作者
联话欧冶池


   夕阳仙观孤钟杳
   夜雨欧池古剑鸣


    这是徐勃《冶城怀古》诗的一联。

    欧池,就是欧冶池,又叫越山池,是福建最古老的一口池,在鼓楼区冶山的北麓,鼓屏路北端东侧,冶山路省财政厅院内。

    欧冶池和春秋时期冶铸宝剑的能手欧冶子有关。据《吴越春秋》载,越王勾践的父亲允常,请著名的欧冶子在这里铸剑,所以又名剑池。也有的说是因为汉初闽越王在这里炼剑得名。

    唐元和年间(806~820年),有和尚抽干池水,在池底还捡到几把铜刀和几个剑环。附近的竹林间,还可以看到一些冶炼的炉灶,说明这里的确是古代铸剑的遗址。

    宋熙宁元年(1068年),程师孟到福州当知州。第二年,他主持修复子城。在子城东北部,发现那里灌木杂生,就组织清理整治,发现了这个水池。询问之后,得知这是古池,叫作“欧冶池”。喜欢历史文化的程师孟为发现这么悠久历史的古池,感到非常高兴。

    他特别欣赏池子南依的冶山。那山上树木郁郁苍苍,岩怪石奇。这个地方,山青水秀,真是一片不可多得的美景胜地。于是,程师孟就叫人在池边建了欧冶亭,同时还配套建了禊游堂、喜雨堂、剑池院、城阴馆、凌云台、画舸等等。为了方便人们观赏,还特地在欧冶亭的北边,建了跨池通道。

    修建一新的欧冶池,成为当时福州的一个热点景区,许多人来这里游玩。陈襄关于欧冶池景区的诗有:“荔子园林海日边,幽亭更在碧云颠。江山旧是无诸国,楼殿今为极乐天”。宋状元黄裳有《欧冶池》诗句:“人随梦电几回见,剑逐云雷何处寻?惟有越山池尚在,夜来明月古犹今”。

    元代,欧冶池景区又建了三皇庙、五龙堂。元泰定五年(1328年)特别在欧冶池畔立石碑:“三皇庙五龙堂欧冶池官地”,将其收归官产,加以保护。

    明张时彻也有《宴集剑池》诗云:“石径缘青嶂,朱筵敞翠微。采莲牵水荇,移舫乱云衣”。明成化十五年(1479年),欧冶亭被镇守太监卢胜,移至欧冶池的西边,不久就毁坏。到明弘治年间,由于不断被附近民居侵蚀,且年久失修,欧冶池严重淤塞,仅剩下半亩大小的废池,而且被圈进福州贡院的范围。

    清道光八年(1828年)官府购回民居,重新清浚,池面大大扩展。光绪十八年(1892年),立了“欧冶子铸剑古迹”碑。此碑和后来出土的刻着“剑池”两字的古石碑,保存在于山碑廊。1932年修复欧冶亭、喜雨堂、剑池院等。

    1982年,重新清理,疏通水源,池内泉眼重涌,又在池岸砌石,在池上建八角剑光亭,池北建石舫、池心亭、喜雨轩等仿古建筑,轩前砌有月台,护池石栏杆,还有曲桥通剑光亭。1983年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Archiver|槐花公社 ( 备案许可证号:苏ICP备11031522号 )

GMT+8, 2024-7-2 21:46 , Processed in 0.057972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22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