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码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     

槐花公社123

搜索
查看: 2743|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专题【剑】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5-12-4 22:32:2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编者按
□ 苏三

  剑出现于数千年前,由青铜剑演变至铁剑、钢剑。中国的铸剑技术,由铸铜合金,以至百炼钢,古代独步天下,近代亦保持世界先进地位。汉唐时期,中国古刀东传日本,催生了名声煊赫的日本刀。在日本国,对刀的研究很系统,对铸刀剑的师傅亦非常尊重,关于日本刀的书籍很多,其中详细记载了各代名刀及其师承、流派。相形之下,中国剑的待遇就差强人意。

  十八般兵器里,剑可谓是侠之大者。修长,简洁,轻重适宜,有刃有鞘,进退有度。比刀潇洒,比枪冷峭,比棍凌厉,比流星锤——天哪,真有流星锤这种愚不可及、毫无前途武器吗?和其他兵器不同,除了杀戮,还有舞剑这么一说。如果说有古典暴力美学,那么剑一定是它的主要载体。

  中国只有剑术,没有剑道。日本国人用刀,很有些讲究;西洋人决斗,程序也很复杂。据传中国有一个很大的民间组织叫武林,其领导人被尊称为“武林盟主”,但奇怪的是,它没有任何程序性、强制性的章程,一切事务的真伪善恶都只有两个标尺:一是武功高度,一是道德高度,因此武林纷争必然此起彼伏。但是反过来,也许正因为这样一种松散的,草色遥看近却无的状态,这种任何技、术、艺,都只在民间自生自灭的现实,剑文化才没有被清规或者权威所窒息,而是晃晃悠悠的繁衍下来。不过事易时移,琴剑诗酒这四君子,似乎只有酒文化还没有死掉。

【剑的历史】
刀剑小史
  ·我国现出土文物中,最早的剑出现在殷周时期。

  ·在西周初期的车战组合中,剑的地位并不重要,主要用于自卫或肉搏。据《释名》记载:“剑,检也,所以防检非常也。”当时剑的全长在17-27厘米之间,而有效使用的剑锋约12-18厘米。

  ·春秋之后,因为步兵的兴起,剑作为一种武器开始受到重视,长度在28-40厘米之间。尤其是在吴越地区,因水道纵横,车行不便,而使剑的步兵却能发挥出很大威力,所以铸剑水平远高于中原诸国。当时有名的铸剑大师欧治子和干将莫邪夫妇即生活在吴越地区。

  ·在湖北江陵出土的越王勾践剑代表了春秋时期铸剑的最高水平。这把剑也反映了当时剑的外形特征:剑锋不是直的,而是呈拉长而削尖的花生果形,这种形式有利于直刺而不利于劈砍,证明了当时剑武器的战术使用方法。(有趣的是,强调速度的法拉利跑车的俯视图也呈拉长的花生果形。)

  ·《晏子春秋》记载崔杼杀了齐庄公以后用武力逼诸将军大夫盟于大宫,谓“有敢不盟者,戟拘其颈,剑刺其心”,从另一个侧面证明了戟和剑这两种武器的战士使用方法。

  ·越灭吴,楚灭越,于是越国的铸剑优势转移到了楚国。

  ·战国时,随着车战的式微,剑作为一种步兵武器受到更大的重视,为适应战争的需要,提高了剑的威力,战国晚期,剑的总长从早期的50厘米达到了81-91.3厘米。

  ·当时铜剑制造的高技术:*剑脊和剑锋的含锡量不同,一般背部10%,刃部20%。这样铸成的剑刃口硬而脆,而脊部柔而坚。*为避免表面锈蚀,采用铬盐处理。

  ·由于铜剑已不能满足战争的需要,铁剑自春秋晚期开始出现。当时楚燕两国的铁剑制造技术最好。因为铁比铜强度更好,所以最长的可达到140厘米。

  ·当时铁剑制造的高技术:*用纯铁渗碳后对折,多层叠打。
  *剑锋淬火而剑脊不淬火。

  ·到了楚汉相争的时期,铁剑的样子发生了变化,原有两度弧曲的刃部伸成平直,更加锋利,剑锋的夹角则逐渐加大,说明剑的功能已由平行向前推转为主要用刃部劈砍。

  ·战国末年骑兵已作为一种独立的兵种出现,在秦始皇陵中就能发现一些骑兵方队。西汉时期的骑兵已经成为战争的主力。由于马速度快,推刺功能已经没有多大的意义,而劈砍功能十分适用,于是在西汉时期,出现了环柄的长刀。此类武器只有一面刃口,而另一面是厚实的脊,所以便于劈砍,又不易折断。《释名》中称:“刀,到也。以斩伐到其所乃击也。”

  ·西汉时期的刀呈长方形或梯形,直脊直刃,现在看来样子很酷。刀柄和刀身之间没有明显的区分,一般没有格。刀柄首端制成扁圆的环状,称“环柄刀”或“环首刀”,注意,与所谓的“大环刀”不同。

  ·到三国时期,军队中大量装备的短柄兵器,就只有刀了。当时斜谷造刀最有名,例如诸葛亮让蒲元铸造的刀就是斜谷造的。

  ·自东汉之后,剑在战场上被淘汰已成定局,但佩带宝剑的风气未变,另外剑也作为法器或象征物而存在。

  ·北宋时期,刀的形制有所改进,改成前锐后斜的形状,有护手,并且去掉了扁圆的大环和鸟兽类饰物。

  ·明代出现一种腰刀,这是当时部队刀器的主要种类。戚继光在《军器解》中清楚地指出,马步兵兼用的兵器即有腰刀。他还指出:“腰刀造法,铁要多炼,刃用纯钢,自背起用平铲平削,至刃平磨无肩,乃利,妙尤在尖。近时匠役将刃打厚,不肯用工平磨,止用侧锉,将刃横出其芒,两下有肩,砍人不深,刀芒一秃,即为顽铁矣,此当辨之。”可见当时也有假冒伪劣之害。

  ·自明之后,冷兵器逐渐式微,而剑则退出了历史舞台。

【剑的历史】
剑史
  剑最早在夏商周三代之前﹝距今约六千年﹞出现,当时是以石或玉制成,一件保存最精美的出土玉剑就是用整块岫岩玉磨成的。


  青铜铸剑最迟出现于商代中期﹝距今约三千五百年﹞,最初是曲柄短剑;商代晚期演变成直柄短剑,形状也有很多变化。现今最常见的是吴越地带的形制。青铜剑的铸造技术非常高超,剑身是铜,而剑刃是铜和锌、铬的合金。剑上的纹饰和涂剂亦很先进,涂剂有非常好的保护作用,令青铜剑埋在土里,依然能好好保存。青铜剑到秦汉时代,由短剑变成长剑,最长的竟超过 90 厘米,表示易折断的弱点已能基本克服。青铜剑之后接着有铁剑,在过渡期间出现的是铜柄铁刃剑,铸铁炼钢的技术正不断发展。

  中国人懂得利用铁在商代已经开始,当时的人利用非常稀有的天然陨铁打制剑的锋刃。在战国时期,楚国的冶铁业较为发达,制铁剑的数目也较多。1979-1981年在湖南益阳赫山庙战国早期墓中出土的一把长钢剑(78厘米),经金相检测后,发觉它是以块炼铁渗碳,而反复锻打而成。这标志钢剑的出现。


  剑在战场上的使用到西汉时已渐渐被刀取代;当时出现的是环首直刀。晋朝时,虽然冶铁炼钢技术已相当发达,但用于制剑不多;而剑只用作礼仪和装饰。当时甚至时尚佩镶宝石的木剑。总而言之,剑作为战场兵器已演变成礼仪、权位象征及民间武器。


  自铁剑和钢剑取代铜剑,制剑由铸造改成为锻打;反复锻打除令铁块成形外,还能使组织致密、成份均匀、杂物减少并细化而提高钢铁质量。


  最早的锻打制铁剑出现于西周,是将整块炼铁直接锻打而成,质量普通。战国末期,块炼铁渗碳锻制钢剑出现,到西汉时,这种技术已普遍用于制剑。块炼铁渗碳后反复折迭锻打,令杂质减少、细化,组织更均匀。


  西汉后期,出现了炒钢技术,将生铁里的碳氧化掉,变为熟铁,再渗碳反复加热折迭锻打成剑。同时出现的技术还有铸铁脱碳,加热局部渗碳锻打。


  炒钢折迭锻打技术运用的同时,还有淬火。经科学检测,出土的战国末期钢剑曾经加热至摄氏九百度以上进行淬火。剑刃淬火令硬度提高,更加锋利。


  将钢材折迭锻打的次数愈多,剑的组织更均匀,质量更高。当时折迭锻打的次数简称为“炼”。出土的东汉钢剑有铭记“五十湅﹝炼﹞”、“三十湅﹝炼﹞”,科学检测即为折迭锻打的次数。今所谓“百炼钢”,表示钢器折迭锻打的次数很多。


  两汉之后,以上的制刀剑技术不断发展、提升和普及。可是随着剑的用途改变,晋以至元朝期间剑大量减少,直至明清时期剑才复趋普遍。


  中国素来不大重视剑的保留,导致中国剑大量流失和毁灭,使剑文化与整体中国文化比较,完全失去平衡。

【剑的历史】
中国剑简史
  人类社会的发展出期,工具和兵器是不可分的,随著社会的复杂化以及工艺的进步,工具很自然地因用途的不同而有了形形色色的改变,兵器于是在此时产生了较为明确的定义;它与猎具、工具所不同的是:兵器专门意指人与人武力斗争的器具,扮演著令人又敬又怕的矛盾角色,千载之下,常生“乃知兵者是凶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的感叹。

  到目前为止,人类似乎仍脱离不了战争,古代的刀剑却已然脱离了战场(军用刀除外),尽管如此,与生俱来的狩猎本能,仍使我们对刀剑有一股难以言喻的感情,或许,这也是尊崇古人生命力的一种表现吧,促使我们不时回顾,并从中得到启发。

  为了与后来的枪炮火箭等产生热能的火器有所区分,一般将兵器分为分热兵器和冷兵器两种,本文只针对冷兵器-特别是刀和剑的部份来加以简单的介绍,并将中国古代刀剑的发展大略区分为三个阶段。

前期

  殷商之前,由于使料及实物的缺乏,我们对当时的战争型态与兵器的运用方式仍少有了解,因此直至目前为止的研究一般均以殷商为起点,并将我国早期的战争型态分为车战、步战与骑战三个过程,春秋中期之前以车战为主,战国时期则以步战代之,秦至汉初逐渐转为以骑兵主导战场;从对战争型态的了解,我们可以知道刀剑在战争中所扮演的角色,从而对刀剑的发展有更深刻的认识。

  商朝的步兵单位采十进位制,称“什”(战车甲士则以三人为一单位),此制延续至周初,之后以五人为一基本的编制单位,称“伍”,每五个“伍”(即二十五人)形成一个方阵,称“两”,“两”即是最基本的战术编组,在每一伍中,成员彼此熟悉,平时一起下田劳动,战时互相呼应支援,这是生死与共的紧密关系,也形成了军队牢不可破的基础。

  伍并不单凭个人的技艺或体能,它是一个组织化的武装力量,个人发挥手中兵器的最大效能,而达到最高的整体战力;按“司马法”所言:“长以卫短,短以救长”,短兵在前,长兵在后,分别是:戈手、戟手、矛手、殳手、弓手,其中戈和戟、矛和殳是可以互换的,前四人所持的兵器足以互相支援,戈最短而殳最长,最后的弓手以前四人为纵深,可以不断地以箭射远,同时指挥全伍,这些步卒根据现有的战国图案,是都佩有铜剑的,可在近身肉搏时用以刺杀敌人。

·青铜的使用

  大约在新石器时代的后期,人类进入了青铜器时期,在中国也不例外;由于铜加入了铅和锡之后形成青铜合金,硬度高而熔点低,容易加工,逐渐取代了石器,人类的工具从此进入以金属为主要素材的阶段。

  依据《考工记》的记载,战国时期的工匠以累积了足够的经验,能充分的掌握冶炼青铜的技术,按照器具不同的用途,合金中的铜与铅、锡比例也有所不同,“金有六齐:六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钟鼎之齐;五分齐金而锡居一,谓之斧斤之齐;四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戈戟之齐;三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大刃之齐,五分齐金而锡居二,谓之杀矢之齐,金、锡半,谓之鉴燧之齐。”斧斤、戈戟要求一定的硬度与韧度,而大刃则硬度更高,但韧度稍差一些,《考工记》上所提出的比例,经过现代科学的验证,是相当正确的。

  还有一点必须说明的是:青铜器氧化后常常在表面形成一层薄薄的氧化层,对器体反倒有保护的功用,虽经千年的埋藏,仍大致完好;而铁器除了极少数经过表面处理的,往往锈蚀殆尽,使得我们在考证出土的文物时相当困难,这是如今对唐宋兵器的了解远不如战国兵器的原因。

·青铜刀剑的发展

  青铜的特点是硬而脆,利切削而不利砍劈,从出土的实物中可以证明早期已有短的削刀,造型颇为原始,单刃曲背,若作为攻击性武器的话,恐怕稍嫌单薄脆弱了些,事实上,当时的刀作为切削工具的作用可能还大于护身,真正作为兵器的,应该是长于刺击的剑。

  早期的青铜剑约在商朝即已大致成形,最初仅长十余公分,直脊双刃,剑身扁阔,柄以木片夹束,亦无剑格,而后发展出固定的形制,除了两段收束的剑身外,并有了格、茎、箍、首的完整握柄,长度在四十公分之内,剑柄以丝麻筋皮等物缠绕,方便持握,主要以木作鞘;在未来的千年间,这种剑的造型逐步迈向成熟,并作为步兵的基本武器而活跃于战场上。

  青铜剑的盛行与中国古代战争的形态有著密切的关系,自商代到春秋之时,正式的战争以车战为主,接战的范围、回旋的空间较大,因此战车上的“士”较常用的武是戈或矛,剑只在近战或肉搏时使用,而剑能刺能砍、两面开刃的特点以当时的条件来说,的确具有优势,随著锻冶技术的发展,剑的长度逐渐增长到五、六十公分,进入了第一个高峰期。

·吴越的名剑

  春秋时期,互为世仇的吴越两国却同以铸剑精良闻名于当世,我们由现存的实物可以充分证明此点,其技术之精湛、工艺之华美,可称举世无匹,尤其是剑身的表面处理,不但具有神秘华丽的花纹,在两千五百年后的今天,仍然寒光四射、锋锐如新,这种处理技术至今仍然是个谜。

  此时,钢铁制的兵器也登上了舞台,或许对于青铜兵器的锻冶技术已累积了足够的知识,又或许折叠钢的技术本来就承袭自打造青铜兵器的经验,无论如何,这个时期的钢铁兵器,其水准的确领先了全世界一大截,著名的铸剑大师如:欧冶子、干将等人,链就一批千古名剑:干将、莫邪、湛卢、巨阙、纯钩、龙渊、太阿、工布、鱼肠等,即使实物不存,它们的赫赫威名仍令我们心驰神往;‘吴越春秋’中记载薛烛评纯钩剑:“光乎如屈阳之华,沉沉如如芙蓉始生于湖,其文如列星之行,其光如水之溢塘,”此外,太阿剑“巍巍翼翼如流水之波”、工布剑“文若流水不绝”,以及:龟文、缦理、列星、溢水、冰释、高山、深渊、水波、珠衽、流泉等等形容,均是指剑身上的折叠花纹而言,当我们看到古代刀剑上的花纹时,才能体会古人所言实非虚语。

·秦朝的长剑

  战国后期的秦国已经是青铜剑、铁剑并用,同时剑的型制也有变化,长度曾加到一百公分左右,剑身狭长,表面经过仔细地研磨,并有一曾铬盐氧化物,显现著乌黑的光泽,能防蚀防锈,陕西秦墓出土的诸多长剑几乎有如新制,而其他兵器如:铍、矛、殳、镞等也都是应用此法。

  这种长度的青铜剑在以往是不可想像的,由于青铜硬而脆的性质,过长的剑极易折断,因此剑的长度历来是受到限制的,秦代的长剑硬度一如经过处理的中碳钢,却能具有这种长度,出土之后颇令人不敢置信,经过学者的研究,发现其剑身有规律地作多段的收束,剑身宽度逐段变窄,而厚度则作比例性的加大,使其物理性能达到非常完美的地步,据说兵马俑出土时有过大量碎片压住青铜长剑的实例,移开碎片后,长剑立即反弹恢复原状,可见这种青铜剑韧性之优良;此时可说是青铜兵器的第二个,也是最后一个高峰。

·铁剑取代青铜

  钢铁兵器正式装备部队后,因为硬度和韧度都明显地优于青铜,也由于骑兵的大量使用,配合其冲锋陷阵、马上接战的战术需要,对兵器的强度有更高的要求,所以在西汉末年时,钢铁兵器几已完全取代了青铜,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在这数百年的交替期间,同时也是青铜兵器的发展巅峰,无论长度、硬度、韧度,在历史舞台上展现其最后的灿烂风华。

中期

  秦朝统一六国,其军容之壮盛、装备知优良,从兵马俑的实证中可以窥见一二;从秦开始,战场逐渐由骑兵主导,以强大的军力、高度的机动性,控制著越来越庞大的帝国。

·剑的没落

  骑兵既然成为军队的功击主力,伴随而来的是战术的改变与装备的革新,由于骑兵冲锋的速度极快,单手施力的长剑固然仍能直刺敌人,予以重创,但冲力之大也足可把骑兵拉下马来,陷入挨打的困境,因此,马上的短兵显然要特重其切削的性能,加上强韧的铁器也已相当成熟,长剑于是渐渐为长刀所取代,并在汉代末期完全退出战场,但是它的象征意义却从未在中国人的心目中褪过色,甚至还结合了道家的神秘色彩,被盖上一层玄之又玄的厚厚面纱。

  这个时期的长剑常以玉石为装具,千年之后,长剑已朽,玉剑饰却已其精美的质地与纹饰为人珍爱,成为玉器中一个不可或缺的品目;除此之外,剑术也一直受到重视,不论王公贵族、武林豪侠,仍然喜欢练剑、佩剑,我们可以说:剑虽然在战场上没落了,但在民间它始终保有王者的地位。

·环首铁刀

  这种在西汉时期发展的新兵直身而单刃,剑首成扁圆的环形,一般称之为“环首铁刀”,没有明显的剑格,柄以木片夹束,再紧缚粗绳,因长于砍劈而迅速地取代长剑,也由于需求量大增,汉武帝时在全国各地设立铁官,专管铁器生产,而冶炼方面也有长足的进步,东汉时使用百链钢和局部淬火的技术,使之更加强韧锋利,随著汉朝对四方的经略,东及日本、西达西域,可说威名远播,这种形制也一直延用到魏晋南北朝时期。

  当时的日本对环首铁刀全盘接收,并著手仿制,对后来日本刀的发展有非常深远的影响,至今仍保有不少实物可兹证明。

  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双附耳式的佩系法,改变了配刀的方式,这种方式一直沿用至今;另外,此时也发展出新的刀型,刀身略弯,刀尖前锐后斜,更适于劈砍,其形制与后世的刀型已十分接近。

·唐刀

  唐朝时又发展出新的刀型,刀首无环,柄部以木夹裹铁茎,外缠丝绳,刀首包裹金属饰件,刀柄与鞘均镶金刊嵌玉、裹以鲛革,装饰华丽非常,日本称之为“唐样大刀”,至今正仓院中仍有同一型式的传世品可供参考,日本人在精心模仿之后,以此为基础而发展出后来的武士刀。

  除了短柄长刀之外,唐代还有一种长柄的大刀,长一丈(约三米),称为“陌刀”,威力极强,步兵持之以横向密集队形列于阵前,“如墙而进”,但唐以后就未见使用的记载了。

·西域民族的刀

  这个时期是一个十分开放的时代,各民族交流频繁,中亚的“大马士革钢”(我国称为“镔铁”)经由丝路在此时传入,这种镔铁并非一般的折叠钢,呈现著特殊的细碎花纹,制作方法至今成谜,自古以来,得之者视若至宝,它的锋利、强韧、耐蚀直可傲视古今;唐代与西域的关系极其密切,取得这种宝刀是可以理解的,但不知是否取得这种技术?当时波斯、大食人来华者颇众,其中可有能匠?又或者彼国视为密技、不许外传,然而中唐时与大食的征战,也有可能俘获亦未可知?凡此种种,有待未来专家学者的研究。

后期

  五代至宋之间,新的战争型态又蕴酿成形,由于火药的发明与使用,热兵器登上了历史舞台,这是宋代战争的一大特点,此时的骑兵战力相当有限,主要以步战、城池攻防战与水战为多,在短柄兵器上,则吸收了西北少数民族的风格,形式庞杂,有鞭、棒、锤等,在接战时配合长刀使用,以破解敌军的铁甲,而长刀也变化为刀身微曲、刀头较宽、厚脊薄刃、并带有护手的型式,坚重有力,从出土的少数宋刀得知,此时也运用了纯熟的夹钢技术。

  在长柄的兵器方面,则有大刀、戟、斧、钩、锤等,可说无奇不有,这些都是为了战术上的需要而制作的;军中以很少用剑,只作为军官的佩饰,短刃厚脊钝锋,样式重拙,不利击刺,显然象征多于实用。

·蒙古与阿拉伯的交会

  元朝虽是横跨欧亚的大帝国,但流传下来的兵器实物却非常的少,蒙古军长于骑战,人人马术娴熟,行动飘忽而快捷,使用利于砍削的马刀或腰刀是很合理的,同时我们也有充分的理由相信,以如此强大的军事队伍而言,其兵器的质量必有可观;文献中曾记载蒙古军征服阿拉伯时,曾掳掠当地的能工巧匠随军征战,以当时“大马士革钢”冶炼技术之精湛,其兵器之形制、制作工艺等,必定因此有所改良或提升。

  另一个旁证是:其他的文献也提及,女真兴起之时,因与蒙古谛盟,获得蒙古的协助,兵器的制作技术遂得以大幅进展;以蒙古在明代的不振,却能以精良的技术支援女真,说是元朝所遗是相当可能的,此点相信在未来必可由考古实物得到佐证。

·戚家刀与抗倭战争

  明代的火器发展已渐成熟,远射的火炮已基本上取代了炮与床弩,但单兵使用的火器如鸟铳等,因装填费时,未至完全实用的程度,所以刀、矛、弓箭等传统兵器仍为步兵之基本装备,并因倭寇的侵扰而有重大的变革。

  当时的军队在接战倭寇,时手中的兵器常遭精良的日本刀磕折,死伤极重,尔后发展出厚背砍刀相抗,虽不再易断,但一经正面砍架,刃口常翻卷,甚至不能伤敌,况且器又沉重,远不如日本刀的灵动沉猛;为长久之计,抗倭名将戚继光遂上书建议,向日本政府订制军刀一批,其形制基本上是中国式的,但制法却是日本风格,这批为数数千的中日混血军刀在战场上有优异的表现,戚继光于是以此进行仿制与改良,称“戚家刀”,刀形狭长,具有优美弯弧,护手与刃的相接处装有吞口,面长背短,可增加刀的强度,清代腰刀一度保留了这个特点。

  日本刀的影响还显现在另一种长刀上,这种刀长约二米,具有长柄,以利双手握持,颇似苗刀,由步兵使用,杀伤力极大。

·龙泉剑

  虽然剑在战场上已无用武之地,但正式场合仍以佩剑为主,民间亦多习练剑术者,即使文弱书生,也总喜欢在书房挂上一把长剑,以示文武合一,道教更以之为法器,配合穿凿附会的传说,使得剑的本色一时竟模糊起来,充斥著许多不具实用性能的剑器,至今仍数常见,以浙江龙泉出产最多;龙泉于明清两代均以制刀剑闻名,因用料精良、制作严谨而享有声誉,最盛时,仅此一地,刀剑号竟达数十家之多,尔后以需求日盛,力求大量生产,而识货者日少,所作徒具剑形,沦为壁上庄饰,技艺遂日渐中落,我们常见龙泉所出之七星宝剑,但少有佳作,即是此理。

·清刀

  清代的制式军刀包括了:顺刀、窝刀、札刀、朴刀、斩马刀等;顺刀为直刃,有些类似蒙古或西藏的解手刀;窝刀方头方尾、髹绿漆,是最常见的清刀式样;朴刀又称大刀或砍刀,民间亦常见到,斩马刀似朴刀而柄长,杀伤力强;这几种刀一般尚称精良,佳者刃身可见细密的折叠纹路。

  乾隆曾四次命内务府造辨处成批的御用刀剑,装具非常华丽,除了金银玉石之外,鞘为红、绿二色之鲛鱼皮,或以金桃树皮拼成“人”字图案,并标有名称、编号、年款,展现了当时工艺的极致,经常出现在大阅等重大的典礼中,堪称清代兵器中的瑰宝,现藏北京故宫。

  从现有的乾隆宝刀、遏必隆刀等贵族用刀中,可以从握把、刃弧,看出浓厚的阿拉伯风格,更有直接以西藏名刀进献者。

  至于民间的刀型更是多样,只单刀一种,就有腰刀、柳叶刀、雁翎刀、厚背砍刀等形式,装具之佳者多有雕镂,除牡丹、葵花等草叶图案外,并有蟠螭、龙、凤、狻猊等瑞兽的造型,刃背饰以竹节、八卦纹,血槽亦多有变化;另外,帮会使用的兵器,式样更是无其不有,难以一一叙述,有些在刃身上还错有代表帮会的隐晦图文。

·大刀队与日战争

  八年抗战时,重演明代的历史,组织了大刀队与日本刀相抗衡,写下现代始上特殊的一页;其刃身无异厚背砍刀,柄稍长以利双手施为,柄首有环,使用起来势沉力猛,勇悍无比,日人不敢小觑,这也是中国传统刀械用于战争的最后一个例子。

·外观处理技术

  三千年来,在中国古代刀剑的发展过程中,有一些关键是必须提出来的,它们代表著此段文化史的精萃,也代表著傲世的文明成就。

·青铜剑的表面处理

  这部份又可分为乌黑亮泽的防锈层与规则的表面暗纹两种,其制作方法仍是千古之谜;防锈层是一种铬盐氧化物,厚度仅十微米左右,在西方直至二十世纪才掌握它的技术;平面暗纹或呈菱形格状、或象火焰,至今所知并无重复者,构思巧妙、华美绝伦,在世界兵器史上无出其右,可说超绝古今。

·金属的折叠

  不论青铜、钢铁,我国的金属折叠技术在东周已相当成熟,领先阿拉伯、日本近千年,这种技术巧妙地克服了同时保持刀剑硬度和韧度的矛盾,使刚柔并济,因此沿用至今;由于反覆捶打,纹理十分细密,不经研磨抛光,一般难以看出,加以年久失护,往往锈蚀,所以在得到古刀剑时,通常须要适当的处理,使之回复原貌,同时,也有助于了解刃体的锈蚀状况,以便去除腐蚀性的锈斑,否则迟早锈穿刃体,无药可就,这是收藏者不可不知的。

·装饰的工艺

  刀剑既然长久以来一直是兵器或武力的代表,小至个人的健身护体,大至国家的宣威致胜,无不以之为基础,因此人们在其上施以巧艺,或增进其功能,或装饰其外表,以下是常用的工艺:

·错金

  在金属胎体上绘好所须图案,以凿刀刻出外窄内宽的沟槽,然后将金、银、铜等薄片以锤打入槽中,薄片受力后遂紧嵌于槽壁内,不易脱出,最后以错石错平表面即成;此种工艺以战国所作最称精致,线条细致流利,金银对比,华美非常。

·鎏金

  先以金或银与水银合成汞齐,涂于金属胎体表面,然后加热使水银蒸发,表面即有金或银薄膜之附著,最后以金属物推实即成;此法发明于战国中期,运用非常广泛。

·包金

  将金或银等捶成薄片,包覆于胎体上,再以锤敲打密实,使凹凸纹理一如胎体表面即成。

·镶嵌

  今人多镶嵌不分,是实上,二者略有不同,镶是将某物固定于胎体的表面,胎体表面一般不受影响,而嵌则是将某物固定于胎体的中间,或是胎体的表面凹槽内,胎体表面须经挖凿或镂空,以与物形相合。

·髹

  以漆平涂于器物上称为髹,髹漆不仅有助于固定,也有助于耐久防蚀,因此多施于柄和鞘上。

·失蜡法(或称脱蜡法)

  对于更繁复的造型,古人以蜡雕制原型,再覆以细砂,并使之密实,预留灌浆的孔道,然后灌以高热的金属熔浆,蜡遇热溶化而流失,熔浆遂填补其缝隙,待冷却后取出进行修整即成;此法发明于战国或更早,许多精致的镂空造型均以此法铸成。

6#
发表于 2005-12-5 13:34:14 | 只看该作者
现在好象就龙泉剑在卖了,也就装饰而已
还有些小型杂志上有邮购,粗劣得恶心
5#
发表于 2005-12-4 23:44:08 | 只看该作者
我倒有本中国剑的研究书藉,太长,没空打上来
4#
发表于 2005-12-4 23:42:54 | 只看该作者
大剑:
  古代剑名。《五代史·史弘肇传》:“周太祖出镇魏州,弘肇议带枢密以行,苏逢吉场邻以为不可,弘肇恨之,明日会饮窦贞固第,弘肇曰:‘安朝庭定祸乱,直须长剑大剑,若毛锥子安足用哉。’

扣,长剑大剑不过是形容。
3#
 楼主| 发表于 2005-12-4 22:39:49 | 只看该作者
【名剑欣赏】
剑的各部分
  战国铜剑与后来的铁剑和钢剑有很多相同的地方,因此各部份的名称没大分别。
  以上名称所指部位大多意义明显,只有几个需要解说:

  腊 → 剑身最宽处
  从 → 腊的一半
  箍 → 铜剑的茎会以丝绳缠绕,以利握持,箍的设计为缠绳更为牢固。

[upload=jpg]uploadImages/20051242237731626.jpg[/upload]
  青铜剑的鞘与钢剑的佩法不同,青铜剑的鞘是以剑带穿过一个称为彘、卫或剑鼻的带勾,紧紧像腰带般束着而佩挂的;钢剑只以绳穿过附耳而悬挂于腰带。

[upload=jpg]uploadImages/200512422372647204.jpg[/upload]

【名剑欣赏】
名剑谱
万仞:
  古代名剑。郭于章《剑记》:“西晋寮有旌阳令许逊者,得道于豫章山,江中有蛟为患,旌阳没水投剑斩之,后不知所在,项渔人网得一石匣,鸣击之声数十里,唐朝道王为洪州否刺史,破之得剑一双,视其铭,一有许旌阳字,一有万仞字。”

龙剑:
  古代名剑。刘禹锡《武陵观火》:“晋库走龙剑,吴室荡燕雏。”柳宗元《闻歌》诗曰:“翠帷双卷出顷城,龙剑破匣双月明。”

照胆:
  古代剑名。南朝。梁。陶弘景《刀剑录》载:“武丁在位五十九年,以元年岁次午铸一剑,长三尺,铭曰‘照胆’,古文篆书。”

金剑:
  古剑的一种。《刀剑录》:“章帝建初八年,铸金剑令投于伊水中,以压人膝之怪。”

王氏剑:
  古代名剑。《五代史·冯晖传》:“吾闻王氏剑,天下利器也。”

大剑:
  古代剑名。《五代史·史弘肇传》:“周太祖出镇魏州,弘肇议带枢密以行,苏逢吉场邻以为不可,弘肇恨之,明日会饮窦贞固第,弘肇曰:‘安朝庭定祸乱,直须长剑大剑,若毛锥子安足用哉。’”

大梁氏剑:
  南北朝时期梁武帝萧衍命陶弘景所造神剑13口,称大梁氏剑。《剑记》:“梁武帝命陶弘景造神剑十三口,以象闰月。”又引《水经注》:“梁国多沼,时池中出神剑,至令其民像而作之,号大梁氏剑。”

隋刃:
  亦名浪剑。剑身用毒药炼铸,伤人即死。《新唐书·南诏传》:“隋刃,铸时以毒药并冶,取迎曜如星者,凡十年用成,淬以马血,以金犀饰镡首,伤人即死。浪人所铸故亦名浪剑。”(注:浪人,指行踪不定之人)。

浪人剑:
  古代名剑。为浪人(行踪无定者)所铸。《会要》:“贞观元十年九月辛卯,南诏献锋槊、浪人剑。”亦名“浪剑”。

玉柄龙:
  古代名剑。《事物异名录·武器·剑》:“汾阳王(郭子仪)诞日,裨将以父所宝玉柄龙奉之。”

青龙剑:
  唐代名剑。唐·殷成式《酉阳杂俎》:“唐开元中,河西骑将宋青春每阵,常运剑大呼……吐蕃曰:‘尝见青龙突阵而来,兵刃所及,若叩铜铁,谓为神助将军也。”

疥痨宾:
  古代剑名。《唐书·顾彦辉传》:“养子瑶,尤亲信,彦辉以所佩剑号疥痨宾佩之。”

青霜:
  古代名剑。此剑之剑光青凛若霜雪,故名。唐·王勃《腾王阁序》:“紫电青霜,王将军之武库。”

鸦九剑:
  唐代铸剑师张鸦九所造之剑。唐。白居易《鸦九剑》诗:“欧治子死千年后,精灵暗授张鸦九,鸦九铸剑吴山中,天与日时神借功。”

灵宝剑:
  古代名剑。宋·沈括《梦溪笔谈》:“钱塘闻人绍,一剑削十大钉皆截,剑无纤迹;用力屈之如钩,纵之铿锵有声,复直如弦。古之所谓灵宝剑也。”

裴旻剑:
  古代利剑。宋·文同:“交柯挥电裴旻剑,乱蔓漓张晓笑。”

鞘剑:
  古代剑名。《元史·何实传》:“实来归,大将木华黎与论兵事,奇变百出。遂引见太祖,献军民之数帝大悦,赐鞘剑。命从木华黎选弃前锋。”

破山剑:
  古代剑。《珊瑚钩诗话》:“有农夫耕地得剑,磨洗适市,值贾胡售以百千,未可,至百万,约来日取之。夜归语妻子,此何异而价至。是庭中有石,偶以剑指之,立碎。诘旦,胡人载镪呈,则叹叱曰:剑光已尽,不复买。农夫苦问之。曰:是破山剑,唯一可用,吾欲持之破宝山耳。”

青蛇:
  古代剑名。《万花谷》载:“龟文、龙藻、白虹、青蛇……皆剑名也。”

火精:
  古代名剑。《杜阳杂编》:“火精剑,建中二年大林国所贡。云其国有山,方数百里,出神铁。其山有瘅毒,不可轻为采取。若中国之君有道,神铁则自流炼之为剑,必多灵异。其剑之光如电,切金如泥。以朽磨之,则生烟焰;以金石击之,则火光流起。唐德宗时,上将幸奉天,自携火精剑出内殿,研槛上铁狻猊,应手而碎,乃乘舆夜,待从皆见上仗数尺光明,即剑光也。”

折铁宝剑:
  古代名剑。状似刀,仅一侧有刃,另一侧是背,上有一窄凹槽。剑身中间印有宽凹槽,长3尺4寸3分,重仅1斤4两。《拳剑指南》谓:“状极古雅,有刚柔力,能弯曲自如。单双手持之,无往不利。此是古大将所用折铁宝剑。”

干将:
 古代名剑名。干将,本人名,相传他与其妻莫邪铸有名剑二枚,因以名其剑。《吴越春秋·阖闾内传》:“请干将作名剑二枝。干将者,吴人也;莫邪,干将之妻也。干将作剑,金铁之精不流,于是干将夫妻,乃断发剪爪,投于炉中,金铁乃濡,遂以成剑,阳曰干将,阴曰莫邪。”一说干将、莫邪铸剑,铁汁不流,莫邪投身于炉而成剑。参见“莫邪”。

吴干:
  指春秋时期吴国名剑“干将”。《战国策·赵策》:“夫吴干之剑,肉试则断牛,金试则截盘义。”《吕氏春秋·疑似》高诱注:“吴干,吴之干将者也。”参见“干将”条

干胜:
  古代名剑。《广雅·释器》:“断蛇、鱼肠、纯钩、燕支、蔡愉、属镂、干胜、墨阳,并称名剑。”

雌雄剑:
  ①古代名剑。晋·王嘉《拾遗记》载:昔吴国武库之中,兵刃铁器,俱被物食尽,而封署依然。王令检其库穴,猎得双兔,一白一黄。杀之,开其腹,而有铁胆肾,方知兵之铁为兔所食。王乃召其剑工,令铸其胆肾为剑,一雌一雄。号‘干将’者雄,号‘莫邪’者雌。其剑可以切玉断犀,王深宝之,遂霸其国。②指插于一鞘之双剑,二剑把扁平,剑身一边平,另一边有脊,相合成一剑之形。 莫邪:
  古代宝剑名。或作“镆邪”、“镆铘”、“莫铘”。唐。陆广微《吴地记·院门》载:吴王阖闾使干将铸剑,铁汁不流。干将妻莫邪问该如何办,干将说:从前先师欧冶子铸剑时,曾以女子配炉神,即得。莫邪闻言即投身炉中,铁汁出,铸成二剑。雄剑叫“干将”,雌剑叫“莫邪”。一说莫邪断发剪爪。投于炉中,而后剑成。参见“干将”。

墨阳:
  古代名剑。参见“干胜”条。

龙渊:
  古代宝剑名。相传春秋时楚王令欧冶子、干将师徒铸铁剑。欧冶子、干将作成铁剑三支:一名龙渊、二名太阿、三名工布,献给楚王。楚王见后非常高兴,问道:“何谓龙渊、太阿、工布?”答曰:“欲知龙渊,观其状,如登高山,临深渊;欲知太阿,观其(纹),巍巍翼翼,如流水之波;欲知工布,(纹)从文起,至脊而止,如珠不可衽,文若流水不绝。”(见《越绝书·外传记宝剑》)“(纹)”即刃上碎锦式花纹。唐人为避高祖李渊讳,改“渊”为“泉”,因称“龙泉”。又相传晋代张华见斗、牛二星之间有紫气,后使人于丰城狱中掘地得二剑,一曰龙泉,一曰太阿(见《晋书·张华传》)。

龙泉:
  古代名剑。亦称“龙渊剑”。出自河南西平县。取当地龙泉水淬剑而得名。《东观汉记》:“章帝赐尚书剑,韩棱渊深有谋,故得龙泉剑”。又,浙江龙泉县所铸之剑,亦称“龙泉剑”。

丰城剑:
  古代名剑。即龙泉、太阿剑。《晋书·张华传》;“吴之未灭也,斗牛之间常有紫外紫气。及吴平之后,紫气愈明。华闻豫章人雷焕妙达伟象,乃要焕宿,因登楼仰观。华曰:‘是何祥也?’焕曰:‘宝剑之精,上彻于大耳。’华曰:‘在何郡’?焕曰:‘在豫章丰城。’华即补焕为丰城令。焕到县掘狱屋基得一石函,中有双剑,并刻题,一曰龙泉,一曰太阿。焕遣使送一剑与华,留一自佩。” 太阿:
  古代宝剑名。相传为欧冶子、干将所铸。也作“泰阿”。《战国策·韩策一》:“韩卒之剑戟,……龙渊、太阿,皆陆断马牛,水击鹄雁”。《史记·李斯列传》:“服大阿之剑。乘纤离之马”。参见“龙渊”。

太哥:
  “太阿剑”之异名。敦煌遗书《王陵变文》:“不可别物,请大王腰间太哥宝剑。”

泰阿:
  春秋时期名剑之一。这作宝剑的通称。为铸剑名师欧冶子、干将所铸。见《越绝书·越绝外传·记宝剑》。《史记·李斯列传》:“今陛十……服太阿之剑,乘纤离之马”。一作“太阿”。参见“太阿剑”条。 胜邪:
  春秋时期越国冶师欧冶子所铸五大名剑之一。参见“湛卢”条。

工布:
  古代名剑。《越绝书·越绝外传记宝剑》:“欧冶子,干将凿茨山,汇其溪,取铁英,作为铁剑三枚:一曰龙渊,二曰泰阿,三曰工布。”参见“龙渊”

磐郢:
  古代名剑。《吴越春秋》:“吴王得越所献宝剑三枚。一曰鱼肠,二曰磐郢,三曰湛泸。”一作“豪曹”。

湛卢:
  古代宝剑名。相传为春秋时人欧冶子所铸。《越绝书·外传记宝剑》:“欧冶子乃因天之精神,悉其伎巧,造为大刑三,小刑二:一曰湛卢,二曰纯钩,三曰胜邪,四曰鱼肠,五曰巨阙。吴王阖庐之时,得其胜邪、鱼肠、湛卢。”杜甫《大历三年出瞿塘峡久居夔府将适江陵》:“朝士兼戎服。君王按湛卢。”
  另:春秋时期越国冶师欧冶子所铸五大名剑之一。晋·左太冲《吴都赋》:“吴钩越棘,纯钧湛泸。”相传欧冶子所铸五大名剑为三大二小。其大者有湛卢、纯钧、胜邪;其小者有鱼肠、世阙。湛泸宝剑因通体“湛湛然黑色也”(宋。沈括《梦溪笔谈·器用》)而得名。一作“冗卢”。

鱼肠:
  春秋时期越国冶师欧冶子所铸五大剑之一。汉·袁康《越绝书·外传·记宝剑》:“阖闾以鱼肠之剑刺吴王僚。”参见“湛卢”条。

蟠钢:
  “鱼肠”剑之别名。宋·沈括《梦溪笔谈》:“鱼肠即蟠钢剑也。”亦称松纹剑。参见“鱼肠”条。

松纹:
  古代名剑“鱼肠”之别称。《梦溪笔谈》:“鱼肠,即今蟠钢剑也。又谓之松经纬度。”

巨阙:
  古代宝剑名。相传为春秋时人欧冶子所铸。《荀子·性恶》:“阖闾之干将、莫邪、巨阙、辟闾,皆古之良剑也。”参见“湛卢”。

纯钧:
  古代宝剑名。相传为春秋时人欧冶子所铸。《越绝书·外传记宝剑》:“越王勾践有宝剑五,闻于天下。客有能相剑者名薛烛,王召而问之,(客曰)……扬其华,(揪)如芙蓉始出,观其(纹)(花纹〉,烂如列星之行,观其光,浑浑如水之溢于塘,观其断,岩岩如琐石,观其才,焕焕如冰释,此所谓纯钩耶。”参见“湛卢”。

纯钩:
  古代宝剑。“纯钧”之异名。《淮南子·修务》:“夫纯钩,鱼肠之始下型,击则不能断,刺则不能入,及加之砥砺,摩其锋鄂,则水断龙舟,陆团犀甲。”参阅“纯钧”条。

淳钧剑:
  古代名剑。相传为欧冶子所炼。《淮南子》:“山崩而落洛之水涸,欧治子而淳钧之剑成。”亦名纯钧剑。

燕支:
  古代名剑。《广雅·释器》:“断蛇、鱼肠、纯钩、燕支、蔡愉、属镂、干胜、墨阳,并称名剑。”

蔡愉:
  古代名剑。参见“干胜”条。

画影:
  传说中古代部族首领颛顼所用的宝剑。《名剑记》曰:“颛顼高阳氏有画影剑、空剑。若四方有兵,此剑飞赴,指其方则克,未用时在匣中,常如龙虎啸吟。”

腾空:
  传说中古代部族道领颛顼所用的宝剑。《名剑记》曰:“瑞顼高阳氏有画影剑、腾空剑。”参见“画影剑”条。

轩辕剑:
  古代名剑。《名剑记》:“轩辕采首山之铜,铸剑,以天之古字题名。”

启剑:
  古代名剑。相传为夏禹之了启在位时所铸。梁·陶弘景《古今刀剑录》:“夏禹子帝启在位十年,对庚戍八年铸一铜剑,长三尺九寸,后藏之秦塑山,腹上刻二十八宿,文有背面。面文为星辰,背记山月日月。”

夹剑:
  古代名剑。传说殷帝孔甲在位时所铸。梁·陶弘景《古今刀剑录》:“孔甲在位三十一年,以九年岁次甲辰,采牛首山铁,铸一剑,铭名曰‘夹’,古文篆书,长四尺一雨。”

太康:
  古代名剑。以此剑造于殷帝太康在位时,故名。梁·陶弘景《古今刀剑录》:“启子太康在位二十九年,岁在三月辛卯春,铸一铜剑,上有八方面,长三尺三寸头,头方。”

定光:
  古代剑名。传说殷帝太甲在位时所铸。梁。陶弘景《古今刀剑录》:“殷太甲在位三十二年,以四年岁次甲子铸一剑,长二尺,文曰‘定光’,古文篆书。”

含光:
  古代名剑。春秋时卫人孔周藏有殷代留下来的三把宝剑:含光、承影、宵练。《列子·汤问》:“孔周曰:‘吾有三剑,惟子所择。一曰含光,视不可见,运之不知其所触,泯然无际,经物而物不觉。’”

承影:
  古代名剑:为春秋时卫人孔周所藏。《列子·汤问》:“孔周曰:‘吾有三剑,惟子所择……二曰承影,味爽之交,日夕昏有之际,北面察之,淡炎焉若有物存,莫有其状。其触物也,窃然有声,经物而物不见’。”《文苑英华·唐并州都督鄂国公尉迟恭碑铭》:“蛟分承影,雁落忘归。”

宵练:
  古代名剑。为春秋时期卫人孔周所藏。《列子·汤问》:“孔周曰:‘吾有三剑;惟子所择……三曰宵练,方昼则见影不见光,方夜则见方而不见形。其触物也,骜然而过,随过随合,觉疾而不血刃焉’”。一作“霄练”。

夏禹剑:
  古代名剑。传说为夏朝大禹时所铸。《名剑录》:“夏禹铸一剑,藏会稽山,腹上刻二十八宿,文有背面,文为日月星辰,背记山川。”

铜剑:
  古代剑名。以铜铸成。《刀剑录》:“夏君在位,以庚茂八铸一铜剑。”

锟鋙:
  古代名剑。《列子·汤问》:“周穆王大征西戎,西戎献锟之剑,……切玉如泥。亦作昆吾。”注:“昆吾,龙剑也。”

轻吕:
  古代名剑。《逸周书·克殷》:“武王答拜。先入,适王所,乃施射之,三发而后下车,而击之以轻吕,斩之以典钺。”

镇岳尚方剑:
  古代名剑。相传为西周时期昭王瑕在位时所铸的宝剑。梁·陶弘景《古今刀剑录》:“昭王瑕在位五十一年,以二年岁次壬午,铸五剑,名五岳,铭曰:‘镇岳尚书’,古文篆书,长五尺。”

掩日:
  春秋时越王勾践所督铸的八把长剑之一。

转魄:
  春秋时期越王勾践所督铸的八把长剑之三。

悬翦:
  春秋时越王勾践所督造的八把长剑之四。

惊鲵:
  春秋时越王勾践所督铸的八把长剑之五。

灭魂:
  春秋时期越王勾践所督铸的八把长剑之六。

却邪:
  春秋时期越王勾践所督铸的八把长剑之七。参见“八剑”条。

真刚:
  春秋时期越王勾践所督铸的八把长剑之八。

光剑:
  古代名剑。春秋时吴王夫差所用之物,长约一尺五寸,茎为圆柱形,有两道箍棱。剑身有两行阴刻篆字,铭文“攻玉王光自(乍)用剑以战茂人。”为安徽省南陵县出土文物。

吴王剑:
  古代名剑。《项奎虎丘山诗》:“当时吴王剑,砺光裂岩幽。”

吴王夫差剑:
  古剑名。为春秋时期吴国君主夫差所用。河南辉县出土文物。剑通体长59.1厘米,剑身宽厘米。剑身上有阴刻篆字铭文:“攻吾王夫差自作其之用。”

吴王光剑:
  古剑名。为春秋时期吴国君至光所用。安徽南陵县出土文物。剑通体长50厘米,茎为圆柱形,有二道环棱形箍。剑身有脊,近腊处有两行阴刻篆字铭文:“攻吾王光自乍(作),用剑以战戍人。”

吴越剑:
  古代名剑。《周礼·冬官》:“郑之刀,宋之斤,鲁之削,吴越之剑,迁手其他而弗能为良,地气然也。”

永用剑:
  古代名剑。《拳剑指南》:“永用剑是铜质铸,为古吴季子之子逞之佩剑……此剑式样颇小,度为古代佩持之手剑。”此刻全长一尺五寸六分,重为一斤六两,剑柄较短。

伍子胥剑:
  春秋时吴国大夫伍子胥所带宝剑。清·俞越《茶香室三钞·伍子胥剑》:“伍子剑,在澹台潮中,长五尺许,有伍子胥,时浮水面,人取之必病,弃之好安。”

必卢:
  古代名剑。《吴越春秋》:“越王赐文种属卢之剑。”一作“属镂”。参见“属镂”条。

属镂:
  古代名剑。《左传·鲁哀公十一年》载有:“吴王夫差赐伍子胥属镂自刎”事。《吴越春秋》作“属卢”;《广雅·释器》作“属鹿”;扬雄《太玄赋》作“属娄”;《荀子·成相》作“独鹿”。参见“干胜”条

独鹿:
  古代剑名。《荀子·成相》:“恐为子胥身离凶,进谏不听,刭而独鹿弃之江。”《注》:“独鹿与属镂同”。“属镂”系吴王夫差赐伍子胥剑名。

越王勾践剑:
  古剑名。为春秋越国君主勾践所用。湖北江陵县望北一号墓出土。剑通体55.7厘米,剑身宽4.6厘米,剑柄长8.4厘米。上有铭文,曰:“越王鸠浅自作用剑。” 鸠浅即勾践。

越州勾剑:
  指春秋时越王朱勾之宝剑。湖北省荆门市子陵岗发掘出五百多件东周至东汉时期的重要文物。其中越王州勾剑尤为珍贵,是继越王勾践剑之后出土的又一件兵器国宝。这把剑通体长56.2厘米,以篆文铸成的铭文“越王州勾自作用剑”清晰而精美,可与著名的越王勾践剑媲美。

步光:
  春秒时期越国名剑。《史记》:越使大夫种言于吴王,曰:“闻大王将兴丈义,因奉屈虏之矛,步光之剑。”

扁诸:
  古代剑名。《吴越春秋·夫差内传》:“吴败齐师于艾陵之上,还师临晋与定公争长。吴师皆文犀长盾,扁诸之剑,方阵而行。”注:“阖闾既铸成干将、莫邪二剑,余铸得三千,并号扁诸之剑。”

时耗:
  古代名剑。《越绝书·越绝外传·吴地记》:“扁诸之剑三斤,方圆之口三千。时耗、鱼肠之剑在焉。”

长扬剑:
  春秋时代晚期的钢剑。因1976年4月考古者发掘长沙“长扬六十五号”墓时出土,故得名。为我国被发现的第一柄古代钢剑。此剑茎长7.8厘米,身长30.6厘米,宽2-2.6厘米,脊厚0.7厘米。

太康:
  古代名剑。以此剑造于殷帝太康在位时,故名。梁·陶弘景《古今刀剑录》:“启子太康在位二十九年,岁在三月辛卯春,铸一铜剑,上有八方面,长三尺三寸头,头方。”

定光:
  古代剑名。传说殷帝太甲在位时所铸。梁·陶弘景《古今刀剑录》:“殷太甲在位三十二年,以四年岁次甲子铸一剑,长二尺,文曰‘定光’,古文篆书。”

含光:
  古代名剑。春秋时卫人孔周藏有殷代留下来的三把宝剑:含光、承影、宵练。《列子·汤问》:“孔周曰:‘吾有三剑,惟子所择。一曰含光,视不可见,运之不知其所触,泯然无际,经物而物不觉。’”

承影:
  古代名剑:为春秋时卫人孔周所藏。《列子·汤问》:“孔周曰:‘吾有三剑,惟子所择……二曰承影,味爽之交,日夕昏有之际,北面察之,淡炎焉若有物存,莫有其状。其触物也,窃然有声,经物而物不见’。”《文苑英华·唐并州都督鄂国公尉迟恭碑铭》:“蛟分承影,雁落忘归。”

宵练:
  古代名剑。为春秋时期卫人孔周所藏。《列子·汤问》:“孔周曰:‘吾有三剑;惟子所择……三曰宵练,方昼则见影不见光,方夜则见方而不见形。其触物也,骜然而过,随过随合,觉疾而不血刃焉’”。一作“霄练”。 夏禹剑:
  古代名剑。传说为夏朝大禹时所铸。《名剑录》:“夏禹铸一剑,藏会稽山,腹上刻二十八宿,文有背面,文为日月星辰,背记山川。”

铜剑:
  古代剑名。以铜铸成。《刀剑录》:“夏君在位,以庚茂八铸一铜剑。”

锟鋙:
  古代名剑。《列子·汤问》:“周穆王大征西戎,西戎献锟之剑,……切玉如泥。亦作昆吾。”注:“昆吾,龙剑也。”

轻吕:
  古代名剑。《逸周书·克殷》:“武王答拜。先入,适王所,乃施射之,三发而后下车,而击之以轻吕,斩之以典钺。” 镇岳尚方剑:
  古代名剑。相传为西周时期昭王瑕在位时所铸的宝剑。梁·陶弘景《古今刀剑录》:“昭王瑕在位五十一年,以二年岁次壬午,铸五剑,名五岳,铭曰:‘镇岳尚书’,古文篆书,长五尺。”

掩日:
  春秋时越王勾践所督铸的八把长剑之一。

转魄:
  春秋时期越王勾践所督铸的八把长剑之三。

悬翦:
  春秋时越王勾践所督造的八把长剑之四。

惊鲵:
  春秋时越王勾践所督铸的八把长剑之五。

灭魂:
  春秋时期越王勾践所督铸的八把长剑之六。

却邪:
  春秋时期越王勾践所督铸的八把长剑之七。参见“八剑”条。

真刚:
  春秋时期越王勾践所督铸的八把长剑之八。

光剑:
  古代名剑。春秋时吴王夫差所用之物,长约一尺五寸,茎为圆柱形,有两道箍棱。剑身有两行阴刻篆字,铭文“攻玉王光自(乍)用剑以战茂人。”为安徽省南陵县出土文物。

吴王剑:
  古代名剑。《项奎虎丘山诗》:“当时吴王剑,砺光裂岩幽。”

吴王夫差剑:
  古剑名。为春秋时期吴国君主夫差所用。河南辉县出土文物。剑通体长59.1厘米,剑身宽厘米。剑身上有阴刻篆字铭文:“攻吾王夫差自作其之用。” 吴王光剑:
  古剑名。为春秋时期吴国君至光所用。安徽南陵县出土文物。剑通体长50厘米,茎为圆柱形,有二道环棱形箍。剑身有脊,近腊处有两行阴刻篆字铭文:“攻吾王光自乍(作),用剑以战戍人。”

吴越剑:
  古代名剑。《周礼·冬官》:“郑之刀,宋之斤,鲁之削,吴越之剑,迁手其他而弗能为良,地气然也。”

永用剑:
  古代名剑。《拳剑指南》:“永用剑是铜质铸,为古吴季子之子逞之佩剑……此剑式样颇小,度为古代佩持之手剑。”此刻全长一尺五寸六分,重为一斤六两,剑柄较短。 伍子胥剑:
  春秋时吴国大夫伍子胥所带宝剑。清·俞越《茶香室三钞·伍子胥剑》:“伍子剑,在澹台潮中,长五尺许,有伍子胥,时浮水面,人取之必病,弃之好安。”

必卢:
  古代名剑。《吴越春秋》:“越王赐文种属卢之剑。”一作“属镂”。参见“属镂”条。

属镂:
  古代名剑。《左传·鲁哀公十一年》载有:“吴王夫差赐伍子胥属镂自刎”事。《吴越春秋》作“属卢”;《广雅·释器》作“属鹿”;扬雄《太玄赋》作“属娄”;《荀子·成相》作“独鹿”。参见“干胜”条

独鹿:
  古代剑名。《荀子·成相》:“恐为子胥身离凶,进谏不听,刭而独鹿弃之江。”《注》:“独鹿与属镂同”。“属镂”系吴王夫差赐伍子胥剑名。 越王勾践剑:
  古剑名。为春秋越国君主勾践所用。湖北江陵县望北一号墓出土。剑通体55.7厘米,剑身宽4.6厘米,剑柄长8.4厘米。上有铭文,曰:“越王鸠浅自作用剑。”鸠浅即勾践。

越州勾剑:
  指春秋时越王朱勾之宝剑。湖北省荆门市子陵岗发掘出五百多件东周至东汉时期的重要文物。其中越王州勾剑尤为珍贵,是继越王勾践剑之后出土的又一件兵器国宝。这把剑通体长56.2厘米,以篆文铸成的铭文“越王州勾自作用剑”清晰而精美,可与著名的越王勾践剑媲美。 步光:
  春秒时期越国名剑。《史记》:“越使大夫种言于吴王,曰:‘闻大王将兴丈义,因奉屈虏之矛,步光之剑。’”

扁诸:
  古代剑名。《吴越春秋·夫差内传》:“吴败齐师于艾陵之上,还师临晋与定公争长。吴师皆文犀长盾,扁诸之剑,方阵而行。”注:“阖闾既铸成干将、莫邪二剑,余铸得三千,并号扁诸之剑。”

时耗:
  古代名剑。《越绝书·越绝外传·吴地记》:“扁诸之剑三斤,方圆之口三千。时耗、鱼肠之剑在焉。”

长扬剑:
  春秋时代晚期的钢剑。因1976年4月考古者发掘长沙“长扬六十五号”墓时出土,故得名。为我国被发现的第一柄古代钢剑。此剑茎长7.8厘米,身长30.6厘米,宽2-2.6厘米,脊厚0.7厘米。

【名剑欣赏】
十大名剑
第十名:承影

  远古的一个黎明,天色黑白交际的一瞬间,一双手缓缓扬起。

  双手合握之中是一截剑柄,只有剑柄不见长剑剑身,但是,在北面的墙壁上却隐隐投下一个飘忽的剑影,剑影只存片刻,就随着白昼的来临而消失,直到黄昏,天色渐暗,就在白昼和黑夜交错的霎那,那个飘忽的剑影又再次浮现出来。扬起的双手划出一条优雅的弧线,挥向旁边一棵挺拔的古松,耳廓中有轻轻的“嚓”的一声,树身微微一震,不见变化,然而稍后不久,翠茂的松盖就在一阵温和掠过的南风中悠悠倒下,平展凸露的圈圈年轮,昭示着岁月的流逝。天色愈暗,长剑又归于无形,远古的暮色无声合拢,天地之间一片静穆。这把有影无形的长剑就是在《列子·汤问》之中被列子激赏的铸于商朝后来被春秋时卫国人孔周所藏的名剑:承影。

  承影是一把精致优雅之剑。

  剑气激射指数:7


第九:纯钧

  春秋时期,一个风和日丽的午后,经过数年卧薪尝胆终于击败吴国的越王勾践,睡了一个甜美的午觉醒了过来,心情非常舒畅。饮了一壶上好的龙井新茶后,勾践兴致勃勃地派手下去找一个人。这个人就是薛烛。薛烛是秦国人,此时正在越国游历。薛烛虽然年纪轻轻,但却已经名动列国,被人称为天下第一相剑大师。不大一会儿,眉清目秀文质彬彬的薛烛就赶来了。宾主一番客套寒喧之后,就带着随从来到室外宽阔的露台之上。越王勾践酷爱刀剑,这个露台高达数丈,气势舒张,光线充沛,专门用来看剑赏刀。落座之后,勾剑扫了一眼身边的薛烛,心想这个年轻人虽然年纪轻轻但却阅剑无数,一般刀剑肯定难入他的法眼,于是,勾践一开口就叫手下取来了自己颇为得意的两把宝剑:毫曹和巨阙。哪知,薛烛走马观花地看了一遍,随便地说了一句:“这两把剑都有缺点,毫曹光华散淡,巨阙质地趋粗,不能算宝剑。”说完他还在温暖的阳光里懒懒地打了一个哈欠。勾践颇感意外,觉得很没面子,他想了一想,一咬牙,俯在一个贴身侍从耳边吩咐了几句,过了一会儿,侍从率领几百个铁甲武士护送一把宝剑来到台下。薛烛感到好笑,问道:“大王这么兴师动众,拿来的是什么剑啊?”勾践对薛烛的态度有一丝不快,他没好气地吐出了两个字:“纯均”。只听见“咣啷”一声,薛烛从座位上仰面摔倒,束发的金钗掉在地上,一头长发披散下来,面色突然凝住、呆滞。好大一会儿,才突然惊醒,只见他脚尖点地几个纵跃掠下台阶,来到剑前,深深一躬,然后又表情肃然地整理好自己的衣服,从侍者手中接过宝剑,小心翼翼地敲了几敲掂了几掂之后方才将剑从鞘中缓缓拔出。只见一团光华绽放而出宛如出水的芙蓉雍容而清冽,剑柄上的雕饰如星宿运行闪出深邃的光芒,剑身、阳光浑然一体象清水漫过池塘从容而舒缓,而剑刃就象壁立千丈的断崖崇高而巍峨……过了好久,薛烛才用颤抖的声音问道:“这就是纯钧吗?!”勾践点了点头:“是,”他得意地接着说道:“有人要用千匹骏马三处富乡两座大城来换这把宝剑,你看行吗?”薛烛连忙说道:“不能换。”勾践做作地皱了一下眉头问道:“为什么?你说说道理。”薛烛激动地大声对道:“因为这把剑是天人共铸的不二之作。为铸这把剑,千年赤堇山山破而出锡,万载若耶江江水干涸而出铜。铸剑之时,雷公打铁,雨娘淋水,蛟龙捧炉,天帝装炭。铸剑大师欧冶子承天之命呕心沥血与众神铸磨十载此剑方成。剑成之后,众神归天,赤堇山闭合如初,若耶江波涛再起,欧冶子也力尽神竭而亡,这把剑已成绝唱,区区骏马城池何足道哉……”勾践满意地频频点头:“说得有理,既是无价之宝,我就永远把它珍藏吧。” 故事见于《越绝书》。

  纯均是一把尊贵无双之剑。

  剑气激射指数:7.5


第八:鱼肠

  黑铁一般的大鹰向大殿疾飞的时候,专诸也正端着亲手烹制的梅花凤鲚炙走上殿来。

  天空里阳光猎猎,大鹰疾飞如故。大殿间甲士陈列,专诸稳步向前。云朵被飞鹰的气势惊呆纷纷游走起来。王僚被专诸手里的菜香所吸引,提了提鼻子,向前欠了欠身,他只看到菜没有看到专诸。那道菜叫梅花凤鲚炙,梅花是严冬的寒梅,凤鲚是太湖里只在酷暑出现的凤尾鲚鱼,炙,是用严冬寒梅的枝杆来烤炙盛夏太湖里的凤尾鲚鱼。

  飞鹰已经看到大殿的轮廓,天色突然暗了下来。专诸已经来到王僚的面前,把菜放在案上,殿内灯火依旧。

  乌云在天空翻滚,大鹰已经收翅。

  王僚吞着口水,看着面前的美味。专诸稳稳地正在用手掰鱼。伴随着一声响雷,飞鹰向大殿凌空击下。王僚突然感到一股凛冽的杀气从鱼腹中激射而出,他被惊呆了。鱼肠剑已经出鞘(鱼腹),它稳稳地依偎在专诸的手中,疾速向前,两把训练有素的铁戈从面前交叉拦住,鱼肠剑从缝隙中穿了出去,依然疾进。面前有三层狻猊铠甲。第一层穿透,第二层穿透,穿透第三层时,鱼肠剑发现自己已变成了断剑。剑断,然而杀气未断。鱼肠剑依旧向前。飞鹰将大殿击碎的时候,鱼肠剑也挺进了王僚的心脏。飞鹰在受伤下坠的时候满足地打了一声呼哨。断成一半的鱼肠剑在王僚渐渐减弱的心跳中哼起了无声的歌曲。被刀锋剑雨扑倒的专诸,用最后一丝力气,向着脸下的土地,绽出了一个寂寞的微笑。……夫专诸之刺王僚,飞鹰击殿……见于司马迁《史记·刺客列转》

  鱼肠剑是一把勇绝之剑。

  剑气激射指数:8


第七、第六:干将莫邪

  干将、莫邪是两把剑,但是没有人能分开它们。干将、莫邪是两个人,同样,也没有人能将他(她)们分开。干将、莫邪是干将、莫邪铸的两把剑。干将是雄剑,莫邪是雌剑。干将是丈夫,莫邪是妻子。干将很勤劳,莫邪很温柔。干将为吴王铸剑的时候,莫邪为干将扇扇子,擦汗水。三个月过去了,干将叹了一口气。莫邪也流出了眼泪。莫邪知道干将为什么叹气,因为炉中采自五山六合的金铁之精无法熔化,铁英不化,剑就无法铸成。干将也知道莫邪为什么流泪,因为剑铸不成,自己就得被吴王杀死。干将依旧叹气,而在一天晚上,莫邪却突然笑了。看到莫邪笑了,干将突然害怕起来,干将知道莫邪为什么笑,干将对莫邪说:莫邪,你千万不要去做。莫邪没说什么,她只是笑。干将醒来的时候,发现莫邪没在身边。干将如万箭穿心,他知道莫邪在哪儿。莫邪站在高耸的铸剑炉壁上,裙裾飘飞,宛如仙女。莫邪看到干将的身影在熹微的晨光中从远处急急奔来。她笑了,她听到干将嘶哑的喊叫:莫邪……,莫邪依然在笑,但是泪水也同时流了下来。干将也流下了眼泪,在泪光模糊中他看到莫邪飘然坠下,他听到莫邪最后对他说道:干将,我没有死,我们还会在一起……

  铁水熔化,剑顺利铸成。一雄一雌,取名干将莫邪,干将只将“干将”献给吴王。干将私藏“莫邪”的消息很快被吴王知晓,武士将干将团团围住,干将束手就擒,他打开剑匣绝望地向里面问道:莫邪,我们怎样才能在一起?剑忽从匣中跃出,化为一条清丽的白龙,飞腾而去,同时,干将也突然消失无踪。在干将消失的时候,吴王身边的“干将”剑也不知去向。而在千里之外的荒凉的贫城县,在一个叫延平津的大湖里突然出现了一条年轻的白龙。这条白龙美丽而善良,为百姓呼风唤雨,荒凉的贫城县渐渐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县城的名字也由贫城改为丰城。可是,当地人却时常发现,这条白龙几乎天天都在延平津的湖面张望,象在等待什么,有人还看到它的眼中常含着泪水。

  六百年过去了。一个偶然的机会里,丰城县令雷焕在修筑城墙的时候,从地下掘出一个石匣,里面有一把剑,上面赫然刻着“干将”二字,雷焕欣喜异常,将这把传诵已久的名剑带在身边。有一天,雷焕从延平津湖边路过,腰中佩剑突然从鞘中跳出跃进水里,正在雷焕惊愕之际,水面翻涌,跃出黑白双龙,双龙向雷焕频频点头意在致谢,然后,两条龙脖颈亲热地纠缠厮磨,双双潜入水底不见了。在丰城县世代生活的百姓们,发现天天在延平津湖面含泪张望据说已存在了六百多年的白龙突然不见了。而在第二天,县城里却搬来了一对平凡的小夫妻。丈夫是一个出色的铁匠,技艺非常精湛,但他只用心锻打挣不了几个钱的普通农具却拒绝打造有千金之利的兵器,在他干活的时候,他的小妻子总在旁边为他扇扇子,擦汗水。

  干将、莫邪是一把挚情之剑。

  剑气激射指数:8.5


第五:七星龙渊

  这把剑传说是由欧冶子和干将两大剑师联手所铸。欧冶子和干将为铸此剑,凿开茨山,放出山中溪水,引至铸剑炉旁成北斗七星环列的七个池中,是名“七星”。剑成之后,俯视剑身,如同登高山而下望深渊,飘渺而深邃仿佛有巨龙盘卧。是名“龙渊”。此剑铸造的技艺固然精湛,但它的闻名还在于无法知道其真实姓名的普通渔翁:鱼丈人。话说伍子胥因奸臣所害,亡命天涯,被楚国兵马一路追赶,这一天荒不择路,逃到长江之滨,只见浩荡江水,波涛万顷。前阻大水,后有追兵,正在焦急万分之时,伍子胥发现上游有一条小船急速驶来,船上渔翁连声呼他上船,伍子胥上船后,小船迅速隐入芦花荡中,不见踪影,岸上追兵悻悻而去,渔翁将伍子胥载到岸边,为伍子胥取来酒食饱餐一顿,伍子胥千恩万谢,问渔翁姓名,渔翁笑言自己浪迹波涛,姓名何用,只称:“渔丈人”即可,伍子胥拜谢辞行,走了几步,心有顾虑又转身折回,从腰间解下祖传三世的宝剑:七星龙渊,欲将此价值千金的宝剑赠给渔丈人以致谢,并嘱托渔丈人千万不要泄露自己的行踪,渔丈人接过七星龙渊宝剑,仰天长叹,对伍子胥说道:搭救你只因为你是国家忠良,并不图报,而今,你仍然疑我贪利少信,我只好以此剑示高洁。说完,横剑自刎。伍子胥悲悔莫名。故事见于《吴越春秋》。

  七星龙渊是一把诚信高洁之剑。

  剑气激射指数:8.8


第四:泰阿

  楚国的都城已被晋国的兵马围困了三年。晋国出兵伐楚,是想得到楚国的镇国之宝:泰阿剑。世人都说,泰阿剑是欧冶子和干将两大剑师联手所铸。但是两位大师却不这样认为,他们说泰阿剑是一把诸侯威道之剑早已存在,只是无形、无迹,但是剑气早已存于天地之间,只等待时机凝聚起来,天时、地利、人和三道归一,此剑即成。晋国当时最为强大,晋王当然认为自己最有资格得到这把宝剑,但是事与愿违,此剑却在弱小的楚国铸成,出剑之时,剑身果然天然镌刻篆体“泰阿”二字,可见欧冶、干将所言不虚。晋王当然咽不下这口气,于是向楚王索剑,楚王拒绝,于是晋王出兵伐楚,预以索剑为名借机灭掉楚国。兵力悬殊,楚国大部分城池很快陷落并且都城也被团团围住,一困三年。城里粮草告罄,兵革无存,危在旦夕。这一天,晋国派来使者发出最后通牒:如再不交剑,明天将攻陷此城,到时玉石俱焚!楚王不屈,吩咐左右明天自己要亲上城头杀敌,如果城破,自己将用此剑自刎,然后左右要拾得此剑,骑快马奔到大湖,将此剑沉入湖底,让泰阿剑永留楚国。第二天拂晓,楚王登上城头,只见城外晋国兵马遮天蔽日,自己的都城宛如汪洋之中的一叶扁舟,随时有倾灭危险。晋国兵马开始攻城,呐喊声如同山呼海啸,城破在即。楚王双手捧剑,长叹一声:泰阿剑啊,泰阿剑,我今天将用自己的鲜血来祭你!于是,拔剑出鞘,引剑直指敌军。匪夷所思的奇迹出现了:只见一团磅礴剑气激射而出,城外霎时飞砂走石遮天蔽日,似有猛兽咆哮其中,晋国兵马大乱,片刻之后,旌旗仆地,流血千里,全军覆没……

  这件事情过后,楚王召来国中智者风胡子问道:泰阿剑为何会有如此之威?风胡子对道:泰阿剑是一把威道之剑,而内心之威才是真威,大王身处逆境威武不屈正是内心之威的卓越表现,正是大王的内心之威激发出泰阿剑的剑气之威啊!见于《越绝书》。

  泰阿剑是一把威道之剑。

  剑气激射指数:9.3   


第三:赤霄

  秦朝时,有这样一个没有出息、浑身都是毛病的青年。他懒,从来不干家里的农活。他好酒,常常醉成一滩烂泥。他好色,见着漂亮姑娘就迈不开腿。他没有礼貌,对官对民都大大咧咧。最可气的是他好撒谎,好吹牛。他经常让人看他左腿上的七十二个黑痣,他不说这是皮肤病而说是天相图。他经常遥望咸阳,摇头叹气: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他撒谎越来越离谱。他不知从哪儿弄来一根生锈的铁棍,告诉乡里人说这是一把从南山仙人那里得来的宝剑,名字叫:赤霄。他把它奉为至宝,整日“剑”不离身。他还说自己不是人而是天上的一条赤龙。他的牛越吹越大。他说他早就认识始皇帝,始皇帝是白龙,他还说始皇帝不如他,因为他是法力更高的赤龙,他将来要取而代之也做皇帝。他还说他知道始皇帝的元气已化为一条白蛇最近一段时间正在丰西泽附近游弋。他说他要斩去这条白蛇,他边说还边用捡来的铁棍比划了一下。人们都把他的话当笑话、大话,没有人相信。可是,在一个晚上,一切都变了。这天晚上,乡里几十个结伴去县里学徒做工的青年走到了丰西泽,这个青年也在其中,但他不是去做工而是凑热闹,他一边走一边掏出酒壶喝酒。这帮人走到丰西泽时停住了脚步,说来也怪,最近,去县城学徒做工的人经常有人莫名其妙地消失在丰西泽附近,所以,为保险起见,大家派了一个身手敏捷的青年先走几步前去打探,过了一会儿,探子吓得面无人色逃了回来,他说他走一段路闻到前面隐隐有腥气,于是爬上一棵大树了望,看见一条硕大的凶恶的白蛇正挡在道路中间,象在等待什么。人群大惊失色,再也不敢向前。这时,这个青年分开众人向前走去,他说那条白蛇在等他,他要斩了它。他一边说一边拔出铁棍,脚步踉踉跄跄,看来他喝了一路,到现在已经喝醉了。人们屏住呼吸看着他歪歪扭扭远去的背影,心里都在说:这个傻小子……一夜过去,这个青年也没有回来,人们知道他一定成了蛇的美餐。云开雾散,大家继续前行。走了一段路,突然,他们看见一条硕大的白蛇,被斩为两截扔在路边。再向前走了几里地,发现这个青年正躺在路边呼呼大睡,他的身体上方有一团云气笼罩,云中有条赤龙正在懒懒洋洋地飞来飞去。而手中的那根铁棍不见了,代之的是一把饰有七彩珠、九华玉的寒光逼人、刃如霜雪的宝剑,剑身上清晰镌刻着两个篆字:赤霄。这一刻,人们都相信了这个青年原来说的话都是真的。这个青年就是刘邦。这把剑就是斩蛇起义的赤霄剑。

  赤霄剑是一把帝道之剑。

  剑气激射指数:9.7。   


第二:湛泸

  湛泸是一把剑,更是一只眼睛。湛泸:湛湛然而黑色也。这把通体黑色浑然无迹的长剑让人感到的不是它的锋利,而是它的宽厚和慈祥。它就象上苍一只目光深邃、明察秋毫的黑色的眼睛,注视着君王、诸侯的一举一动。

  君有道,剑在侧,国兴旺。

  君无道,剑飞弃,国破败。

  五金之英,太阳之精,出之有神,服之有威。

  欧冶子铸成此剑时,不禁抚剑泪落,因为他终于圆了自己毕生的梦想:铸出一把无坚不摧而又不带丝毫杀气的兵器。所谓仁者无敌。湛泸剑是一把仁道之剑。

  剑气激射指数:10


第一:辕夏禹剑

  众神采首山之铜为黄帝所铸,后传与夏禹。剑身一面刻日月星辰,一面刻山川草木。剑柄一面书农耕畜养之术,一面书四海一统之策。轩辕夏禹剑!对这样一把剑我们还能说些什么呢。

  黄帝、夏禹!对这样两个人我们还能说些什么呢。勇气、智慧、仁爱……一切归于两个字:圣道。

  轩辕夏禹剑是一把圣道之剑。

  剑气激射指数:无穷大。

  轩辕剑 黄帝所铸 首山之铜 天文古字 广黄帝东行纪云帝崩葬乔山五百年後山崩室空惟剑在焉一旦亦失去画影。

名剑欣赏】
中国古代名剑欣赏(图)
(略)
2#
 楼主| 发表于 2005-12-4 22:35:10 | 只看该作者
【剑的文化】
剑术概述
  我国的剑术,在春秋后期开始出现,史籍中也开始出现关于剑术家的记载。

  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卧薪尝胆、报仇复国的越王勾践,曾请了一个埋名隐姓、生活在山林中的剑术家越女给他的士兵传授剑术。这个越女不仅剑术精通,而且还有一套理论。她说,剑术看起来似乎浅显而容易,但是其中的道理却深邃而精妙,有门户的开合,阴阳的变化。用剑进行搏斗时,精神要充足,外表要沉稳,看上去安祥平和,像一个文静的少女,一经交手才知道凶狠如同恶虎。

  剑术不仅在春秋战国的战场上发挥着临阵杀敌的重要作用,而且也是一种表演艺术。无论是临阵打仗,还是击剑娱乐,剑术的好坏都关系到格斗者的生死存亡,所以这是的剑术都是非常实用的实战技术,没有半点华而不实之处。在格斗时,往往先以假动作欺骗对方,等到对手开始动作,自己再动。不动则已,一动起来就急如闪电,这样虽然是后发制人,却往往抢在对手之前击中对手。

  收持兵器的舞蹈在秦末汉初有了新的发展,成为军队中的一种娱乐。公元前206年项羽的谋士范增为了除掉与项羽争天下的刘邦,在项羽招待刘邦的酒宴上,示意手下的战将项庄在席间刺杀刘邦。于是,项庄就以舞剑助兴名,持剑舞向刘邦,准备在舞剑中找机会行刺。这时,同情刘邦的另一楚军将领项伯见势不妙,借口一个人独舞不如双人对舞好看,也急忙拔出剑,跳入场中于项庄对舞起来,暗中用身体保护刘邦。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故事“鸿门宴”。“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就作为成语流传下来。这说明在秦朝末年已经有了用兵器舞练的一些套路动作,这种套路不仅可以单人演练,也可以双人表演。出土的汉画像中,也可以看到以对打形式出现的各种较为复杂的武艺动作,如:弓步扎枪、跃步前刺、歇步架剑、弓步格挡等等。

  为了对付匈奴的骑兵,汉朝也发展起了以骑兵为主力的军队。骑兵交战中以砍斫为主,很少有刺的动作。于是,环柄刀代替了剑,使得剑在战场上的使用价值大大下降。到了东汉末年,环柄刀几乎完全取代了剑,成为军中主要的短兵器。

  剑在战场上地位的下降反而使击剑的风气在社会上风行开来,人人喜欢击剑,喜欢佩带宝剑,剑术有了很大的提高。上至皇帝,下至文武百官,每人都在腰间挂一口宝剑。虽然从汉代起,重文轻武的社会风气已经形成,但是,当时的读书人却一点儿不像封建社会后期那些弱不禁风的白面书生,大家都以能文善武而自豪,许多文人墨客与剑术结下了不解之缘。著名的历史学家司马迁的祖上在赵地就是以传授剑术而驰名;东方朔15岁就学习击剑;大文学家司马相如年轻时不仅喜欢读书,而且喜欢击剑。汉武帝时,渤海郡博学多文的儒士隽不疑,应邀去见一个大官,看门人要他解下佩剑,隽不疑十分坚决地回答道,剑是君子用以自卫的武备,不能解。陈寿写到他在“安平之世而刀剑不离于身”。这个时期还出现了不少专门讲击剑方法的文章,据《汉书》记载,这样的文章有38篇,可惜后来都失传了。东汉末年,剑术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出现了不少技艺高超的击剑家,这些人游走四方,传授剑术。如在汉恒帝和汉灵帝年间(公元147-189年),在首都洛阳城,一个叫王越的剑师就十分有名,教过不少徒弟。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盛大的朝代,特别是在开国后的100多年里,万象更新。两晋南北朝时期那种萎靡不振的文弱风气被一扫而光,整个社会充满了蒸蒸日上、朝气勃勃的阳刚之气。唐代的文人们不但用笔来歌颂兵刀弓马的军旅生活,写出了大量的边塞诗篇,而且非常喜爱武艺,一手握笔,一手提剑。被誉为“诗仙”的李白,15岁就喜爱击剑,25岁仗剑远游,走遍了祖国的名山大川,36岁时还“学剑来山东”。他不仅剑术高明,而且善骑马,能射箭。

  唐代的民间武术在套路化、娱乐化的方向上又朝前迈进了一大步,这突出地表现在剑术方面。唐代以前已经有了娱乐化的种种表现。到了唐代,持剑舞蹈成为一种社会风气,友人宴饮时也舞剑助兴。 精通剑术的人很多,其中最著名的剑术家就是斐[min上曰下文],剑一到他的手中,就像有了生命。斐[min上曰下文]的剑术、李白的诗和张旭的草书在唐代被人们称为“三绝”。斐[min上曰下文]的剑术与实战已经有了相当的距离,带有明显的娱乐化、艺术化特征,所以能够吸引数千人。

  剑术与艺术的进一步结合便是剑舞,也可以称之为艺术化的剑术套路表演。唐代的剑舞已经达到极高的水平,大诗人杜甫看著名的公孙大娘的舞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至过了50年后,在看公孙大娘的弟子李十二娘的表演时不禁回首当年,记忆犹新,写下了千古名篇《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使我们今天似乎还能看到公孙大娘的剑舞如雷霆震怒,蛟龙出水,观众惊讶失色的生动情景。杜甫说,大书法家张旭就是因为常去观看公孙大娘的剑舞而收到启发,草书大为长进。

  公孙大娘的剑舞因为是舞蹈,需要高度的艺术化加工,自然与军事武艺完全不同,就是斐[min上曰下文]的剑术也与实际的作战技术有较大的差距,这与后来紧紧扣住攻防格斗为主题发展起来的武术套路有明显的区别,这说明唐代的套路武术还不成熟。但是武术,尤其是套路武术,需要极为丰富的动作素材,唐代舞蹈的高度发达,特别是武舞达到一个高峰,为后来武术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前提条件。


【剑的文化】
琐谈青铜古剑
  商周时代“国之大事,在祀与戎”,战争是贵族国家对外掠夺、对内镇压的重要手段之一,因而武器的发展与改进就受到格外的重视。这时武器之进步,是与青铜冶铸业的发展紧密相联系的。青铜不但可以制作多种生活用器,而且也可以制作青铜武器。

  青铜就是铜、锡或铜、铝的合金;或铜、锡、铝3种元素的合金。青铜制作的武器远比非金属武器使用方便,具有更大的杀伤力。在制作青铜制品中,由于铜加锡或铝的比例不同,致使合金硬度也不同,青铜武器需要坚韧、锋利,因而就比制作容器等器物多加锡或铝。关于制作不同种类青铜制品的合金比例,在战国人所作的《周礼·考工记》中已有明确的记载。

  就近年所见,商周青铜武器遗存的数量大,品类亦多,形制上也多富于变化,铸造技术也在不断改进。青铜制武器主要品类有:戈、矛、戟、钺、刀、剑、铍、镞等等。其中青铜剑在青铜武器中独具特点,许多都属国之重宝,不断引起人们的关注,据知,一些文物收藏家还专门以收藏古铜剑为情趣。 六种不同的青铜短剑与剑首图谱

  青铜剑,是佩带的手持短兵器。佩剑不但可防身,而且也代表了佩剑者的等级身份,并炫耀富有。《考工记·桃氏》记士阶层由于有上士、中士、下士的层次区别,因而佩剑的尺寸与重量亦有不同的规定,谓之“上制上士”、“中制中士”、“下制下士”,这也就是《左传·庄公十八年》所云:“各位不同,礼亦异数。”《史记·吴太伯世家》记吴国公子季札挂剑的故事,公元前544年,吴国季札出使中原,路经徐国。徐君对季札佩带的宝剑,心里羡慕。季札考虑到出使的需要,暂时就没赠送。季札出使完毕返回徐国时,徐君已死,于是季札“乃解其宝剑系徐冢树而去”。从这一故事可以看到,季札在出使中佩剑,不但可防身,而且佩剑也是身份与地位的标志。

  青铜剑主要由剑身与剑茎两部分组成,每一部位都有名称。剑身前端称“锋”,剑体中线凸起称“脊”,脊两侧成坡状称“从”,从外的刃称“锷”,合脊与两从为“腊”。剑把称“茎”。茎主要有扁形与圆形的两种。茎和身之间有的有护手的“格”,格又称“卫”(璏)。茎的末端常有圆形的“首”,首又称“镡”。茎上有的有圆形的“箍”。茎上常以绳缠绕,绳称为“缑”。剑鞘也谓之“室”。短剑也称“匕首”。考究的青铜剑的首与格等常以玉质作成,这种剑,一般则称为“玉具剑”。

  青铜剑的起源与发展,在历史上应有着长期的孕育过程。从笔者所见最新考古资料看,最早的青铜剑是商代后期的铃首剑,是1971年在山西省保德县一座古墓内出土的,通体长32厘米,由身、茎、首3部分组成。体中部的脊,一直通到首。宽扁茎,扁圆形首,正面有连续的镂孔,首内有丸。与保德铃首剑相似的还有1976年山西省石楼县曹家垣出土的和1982年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发现的铃首剑,以及河北青龙抄道沟出土的羊首曲柄短剑等等。它们的被发现和被认定,要比以前论定的最早的铜剑始于西周早期又提前了。这里还需说明的是,以上所谈保德等地铃首剑均带有北方游牧民族“戎狄”族的文化特色。

  西周早期铜剑,已较多地被发现,如:甘肃灵台白草坡、陕西长安张家坡、陕西岐山贺家村、北京房山琉璃河等地,都有考古发现。它们的主要特点是,例如:张家坡剑和琉璃河墓52的剑,剑体呈柳叶状,脊略凸起,无格,无首。茎端略瘦。茎部有圆孔。有的剑还有透雕龙蛇饰的剑鞘,异常绚丽。

  西周晚期至春秋的铜剑增多了,剑体也加长了,河南三门峡市上村岭虢国墓出土的西周晚期至春秋初期的4柄铜剑,最长的达到40厘米。圆柱形茎,出现圆形剑首,剑体有高起的脊,尚未有剑格。河南洛阳出土的几柄春秋铜剑,其中一柄还套有整块象牙制的刻有花纹的剑鞘,异常考究。

  春秋晚期至战国可说是铜剑最发达的时期,除个别地区的剑反映了地域或民族风格外,形制上一般都开始定型。春秋晚期的铜剑,绝大部分都有剑首,并普遍出现了剑格,但具剑箍的还较少。长度一般都要在40-50厘米以上。有名的越王勾践剑、吴王夫差剑、吴王光剑等等,都是这时期的重要作品。这些宝剑制作精美,表现了卓越的制作工艺。东周青铜剑,以吴国、越国的最为上乘,《周礼·考工记》载:“吴越之金锡,此材之美者也。”湖北江陵古墓出土的越王勾践剑,通长55.7厘米,身满饰菱形纹,剑格两面以蓝色琉璃镶嵌花纹。剑身有“越王鸠(句)浅(践)自作用剑”鸟篆铭文。该剑被我们认定为国宝文物。

  战国铜剑有了长足的发展,数量特别多,这与当时战争的增多和加剧有着直接的关系,但同时也反映了战争形式的变化,即车战转化为徒步战,在短兵相接中,剑就会起到重要作用。这时的铜剑一般都较长,有的长度几近100厘米。《楚辞·国殇》云:“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足以说明长剑在这时很普遍。有剑箍的剑,可谓司空见惯。一些铜剑,常伴有漆制剑鞘出土。有的在剑茎上还缠有缑(丝绳)。铜剑上有铭文的也较多。

  我国北方地区的辽宁、吉林等地,东周时还流行一种曲刃式青铜短剑,有的还有呈丁字形的柄。巴蜀地区流行柳叶状,体较长,扁茎,无剑格的铜剑,而具有双鞘的双剑也独具特色。云南滇民族流行体粗短,一字形剑格的剑。

  考察近年始皇陵出土的铜剑,剑身修长,可达90厘米。格呈菱形凸起状。两汉铜剑逐渐被铁剑所代替。

  商周青铜剑对研究我国古代兵器史、战争史和青铜冶铸史都具有重要意义。

【剑的文化】
铸剑鼻祖:欧冶子
  欧冶子,春秋末期到战国初期越国人。中国古代铸剑鼻祖。欧冶子诞生时,正值东周列国纷争,楚先后吞并了长江以南45国。越国就成了楚灵王的属国。

  少年时代,他从母舅那里学会了冶金技术,开始冶铸青铜剑和铁锄、铁斧等生产工具。他肯动脑筋,具有非凡的智慧;他身体强健,能刻苦耐劳。他发现了铜和铁性能的不同之处,冶铸出了第一把铁剑:“龙渊”,开创了中国冷兵器之先河。

  欧冶子铸造的一系列赫赫青铜名剑,冠绝华夏。在春秋五霸、战国七雄的争霸战争中,显示了无穷威力与摄人心魄的艺术魅力。

  关于“龙渊”剑的诞生过程,《越绝书》中有“楚王见剑”的记载: 楚王命令风胡子到越地去,寻找欧冶子,叫他制造宝剑。于是欧冶子走遍江南名山大川,寻觅能够出铁英、寒泉和亮石的地方,只有这三样东西都具备了,才能铸制出利剑来。最后他来到了龙泉的秦溪山旁,发现在两棵千年松树下面有七口井,排列如北斗,明净如琉璃,冷澈入骨髓,实乃上等寒泉,就凿池储水,即成剑池。

  欧冶子又在茨山下采得铁英,拿来炼铁铸剑,就以这池里的水淬水,铸成剑坯,可是没有好的亮石可以磨剑,欧冶子又爬山越水,千寻万觅,终于在秦溪山附近一个山岙里,找到亮石坑。发觉坑里有丝丝寒气,阴森逼人,知道其中必有异物。于是焚香沐浴,素斋三日,然后跳入坑洞,取出来一块坚利的亮石,用这儿水慢慢磨制宝剑。

  经两年之久,终于铸剑三把:第一把叫做“龙渊”,第二把叫“泰阿”,第三把叫“工布”。这些宝剑弯转起来,围在腰间,简直似腰带一般,若乎一松,剑身即弹开,笔挺笔直。若向上空抛一方手帕,从宝剑锋口徐徐落下,手帕即分为二。斩铜剁铁,就似削泥去土,之如此,皆因取此铁英炼铁铸剑,取这池水淬火,取这山石磨剑之故。

  楚王见剑大喜,乃赐此宝地为“剑池湖”,唐乾元二年此地置县就以第一把宝剑为县名,叫“龙渊县”,因避唐高祖名讳“渊”字,改叫“龙泉”,一直叫到今天。为了纪念龙泉宝剑鼻祖欧冶子,后人在剑池湖建了“剑池亭”和“欧冶子将军庙”,成了一方千年古迹。



【剑的文化】
相剑术
  《淮南子·氾论训》记:齐国薛邑有一位烛庸子,只要见到剑身上指甲盖那么一块,就能够鉴别出这把剑是利还是钝。看来,烛庸子精于相剑,并因此而闻名。

  所谓相剑,即通过观察器身外表(包括器形、文理、颜色、光泽、铭文、装饰等),来鉴别剑器的优劣和名剑的真伪。战国社会上专门有一类术士以此为务,被称为“相剑者”。但是,即使是相剑术士,对于一般铜剑之貌似名剑也很头痛,要予以鉴别,就必须精通铸剑之术,能够识别优劣。

  故相剑术又以铸剑术为基础。《吕氏春秋·别类》记:“相剑者曰:白所以为坚也,黄所以为牣(韧)也,黄白杂则坚且韧,良剑也。”这句话大概出自相剑术士的相剑经,它就是以铸剑术为依据,结合铜剑的形貌特征和流传使用情况等,这样才能够最终鉴别名剑的真伪。

  《吴越春秋》、《越绝书》记有薛烛为越王允常(一说为越王勾践)
  相剑的故事,他事先并不知情,仅凭观察,判明了各剑的名称、优劣,并历数其特征、来历和流传始末。这虽是后人编造的传说,但大致反映了相剑的情形。

  《韩非子·说林上》也记有一则与相剑有关的故事:

  曾从子是一位善相剑之人,客游卫国。卫君怨吴王,曾从子就说:吴王好剑,我是相剑者,请大王让我去为吴王相剑,乘机将他刺死。卫君却说:“你这样做并非缘于义,而是为了利。吴国富强,卫国贫弱,你如果真去了,恐怕反会为吴王用之于我。于是就将曾从子逐走了。这个故事来看,春秋晚期似已有相剑术。尽管《说林》中的故事都是为游说而编集的事例,有些来源于传说,有些是韩非自己杜撰的,不一定真有其事;但说相剑术大约初起于春秋晚期,却完全有可能,因为古代铜剑正是在这个时期趋于成熟兴盛,并在战争和社会生活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相剑之所以能够流行而形成为了一门方术,与贵族中盛行的带剑、好剑之风有着密切关系。由于社会上有这么一个显赫阶层,不仅盛行佩剑,而且喜好精良华美的宝剑,于是就出现 了一些以相剑为务的术士,他们出入豪门,专为权贵鉴别刀剑。曾从子、薛烛之流,可谓典型。



【剑的文化】
铸剑术
之一

  古代有六种冶铜工匠分别是:筑、冶、凫、栗、段、桃。筑,制削刀;冶,制箭镞、戈、戟;凫,铸钟;栗,制量器;段,制镈器(泛指农具);桃,铸剑。铸剑而专列为一门工种,可见其重要性,这是与当时中原铜剑的兴盛密切相关的。那么,铸剑术的基本情况如何,有哪些主要的程序和工艺,在战国时期,中原铸剑术取得了什么突出成就?大冶铸金、巧夺神工制作铜剑的基本方法是铸造,铸造一件铜剑大体上有五道工序。

  (一)制范 即制作供浇铸用的型范。剑范多用泥塑造,然后放入窑中经火烘干,再加修整,质地似陶,故称泥范或陶范。制范以铜剑的器形设计为依据,而铜剑器形是否能够达到设计要求,规整而谐调、匀称而美观,则决定于制范是否精细。制范还要为以后的装饰打 下基础,如剑体上铸出的花纹和名文,都必须预先在剑范的内壁上刻镂出阴阳相反的纹路。实际上,铜剑装饰的第一步是范型上进行的。

  (二)调剂 铸剑的材料是青铜,青铜是铜和锡或铜和锡、铅的合金。剂即剂量,指青铜合金中各成分的比例,古时写作“齐”。熔炼青铜之前,须根据合理的配比规律,对铜、锡或铜、锡、铅等原料进行调配,称作调剂。这是决定铜剑性能的关键环节。在一定范围内,青铜中含锡量提高,能够相应提高合金的硬度和强度;但含锡量超过合量的界限,就会使青铜合金变得非常脆弱,易于断折。在青铜合金中加入少量的铅,可调节金属的铸造和加工性能,但铅含量过高,也会降低合金的硬度和强度。因此,只有按照合理的比例对各成分进行调配,才能得到适于充作剑材的既坚且韧的青铜。

  对于铜剑合金的成分配比,春秋战国之际已经认识到了其中的规律。《考工记·攻金之工》所记“金有六齐”,标明了六类铜器的成分比例,其中第四类为:大刃即剑;叁分其金而锡居一,指青铜合金作四等分,铜(金)占三分(百分之七十五),锡占一分(百分之二十五)。

  近年来,冶金史研究者陆续分析检测了一些春秋晚期和战时期的中原铜剑实,发现其合金成分中,铜的含量与“大刃之齐”很接近,大致在百分之七十五上下;但锡的含量相差较多,实际含量只有百分之十六左右,较高的也只有百分之二十多一些。这种差别可能因为,《考工记》“六齐”只标明了青铜合金中最主要的两种万分--铜和锡,而铜实物中常含有少量铅及其他一些元素(铁、锌等),因之,六齐的铜锡配比法大概是一般性地代表了青铜合金中铜和其他非铜元素的比例,如此,则青铜剑实际成分中其他非铜元素的总量也就大致接近百分之二十五了。

  撇开文献和实物的上述差别不管,有两点是明确的。一是《考工记》关于“大刃之齐”的记载说明在春秋战国之际,中原匠师对于铜剑合金万分的配比规律已经有所认识,有所总结,并以之指导铸剑;二是铜百分之七十五上下和锡百分之十六左右的实际合金比例是合理的,一些研究者对如此配比的铜剑作了机械性能和硬度试验,证明其具有很好的强度和硬度。

  古人铸剑既无先进的熔炼设备、纯洁的原材料,又无精确的测试手段,匠师们在这种情况睛经过长期实践,摸索总结出了青铜合金的配比规律,并具有很强的规

  律,铸出的铜剑的合金比便也会不尽相同,而呈现在配比常数上下浮动的现象。

  (三)熔炼 原料调配停当后,将之装入坩锅炼。熔炼的目的是将铜、锡、铅等原料熔液体,同时也进一步去除原料中含有的杂质,如附着于原料上的木炭,以及原料中含有的氧化物、硫化物和铁等其他金属元素,使合金精纯。

  熔炼的关键是观察火候,判断是否熔炼成熟。《考工记》对此有较详记述:

  凡铸金之状,金与锡,黑浊之气竭,黄白次之;黑浊气是原料上附着的木炭、树枝等碳氢化合物燃烧产生的。黄白气主要是熔点低的锡先熔化而产生的,同时,原料中含有的氧化物,、硫化物和其他元素挥发出来也形成不同颜色的烟气;黄白之气竭,青白次之;温度升高,铜熔化的青焰色有几分混入,故现青白气;青白之气竭,青气次之;温度再高,铜全熔化,铜量大于锡量度,一进只有青气了。而且,焰色纯净,表明原料中的杂质太多气化跑掉了,剩下残渣可予以去除;然后可铸也。销炼成熟,可以浇铸了。

  上述次序,也是古代匠师长期实践的经验总结,后来人们用“炉火纯青”喻功夫纯熟,就源于这里。

  为了提高青铜合金的质量,工匠们还对铜锡进行多次熔炼,以进一步去除杂质。《考工记·栗氏》所记“改煎金锡”,就是指更番,重复煎炼。

  (四)浇铸 将熔炼成熟的青铜液体浇灌入剑范,俟其冷却、凝固,铜剑就成形了。

  (五)铸后加工范铸出来的铜剑仅是一个坯件,表面精糙,故卸去铸范后,还须进行如下的修治加工:

  ——刮削琢磨,使其表面平整光滑;
  ——装饰,如在铸成的花纹沟槽中镶嵌琉璃、绿松石,或嵌错红铜丝、金丝、银丝,甚至进一步在器表刻镂花纹。嵌错是当时很常见的装饰工艺,它是在铜器表面铸出或刻镂出花纹,再嵌以金、银、铜丝(或片),用错石将表面磨光,即显出色彩鲜明、线条清晰的生动形象;
  ——装置附件,配齐剑具;
  ——砥砺开刃。

  这样,铜剑的制作就最终完成了。但在使用过程中,剑器还要时常修治砥砺,故当时可能有一类工匠专门从事这项工作。汉代称这类工匠为“削厉(砺)工”,其技艺又称“洒削”之技。削砺就是刮削砥砺的意思;洒削,指磨刀以水洒之,泛指修治刀剑。

  西汉景帝时,大臣袁盎被刺,尸体上弃有凶器,是一柄新修治过的剑,官府就在长安的削砺工中访查,一工匠说:这把剑是梁王的某位郎官来修治的。由此便查出了主使人梁孝王。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用战国晚期大学者荀子的一段话来概括铸造铜剑的整个过程:

  刑(型)范正,金锡美,工冶巧,火齐(剂)得,剖刑而莫邪已。然而不剥脱,不砥厉,则不可以断绳;剥脱之,砥厉之,则劙盘盂,刎牛马忽然耳。   战国相剑术士曾说:白所以为坚也,黄所以为牣(韧)也,黄白杂则坚且牣,良剑也。

  这种精良之剑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复合剑。战国时期,铜剑应用臻于极盛。在此背景下,铸剑术不断发展进步,出现了一些科学先进的工艺,取得了杰出的成就,其中尤以铸造复合剑的技术最为突出。 所谓复合剑,是指剑脊和剑刃用不同成分配比的青铜合金分别浇铸的青铜剑。其剑脊采用含锡量较低的青铜合金,韧性强,不易断折;剑刃采用含锡量较高的青铜合金,硬度高,特别锋利。因而刚柔相济,是古代铜剑的精品。其铸造方法也与普通铜剑有别。普通剑之剑身系一次浇铸完毕,复合剑则是二次浇铸:先以专门的剑脊范浇铸剑脊,在剑脊两侧预留出嵌合的沟槽;再把铸成的剑脊置于另一范中浇铸剑刃,剑刃和剑脊相嵌合构成整剑。 

  从冶金史研究者检测的一些复合剑实物得知,其剑脊的含铜量要高于一般铜剑,含锡量则低于一般铜剑;刃部的情况相反,含铜量低于一般铜剑,含锡量高于一般铜剑。如果单以脊部或刃部的材料制作整剑,势必过于柔软或过于刚脆,但以之分别制作剑脊和剑刃,就获得了超过一般铜剑的更为优秀的性能。这是创造性地运用青铜合金成分配比规律的高超工艺,体现了古代匠师对铜剑合金成分比例的控制达到了极高境界。

  复合剑的脊部含铜多,故呈黄色;刃部含锡多,故泛白色。剑脊和剑刃判然异色,正如相剑术士所言,所以有人称之为“两色剑”。又由于这种剑表面看起来,剑脊像是镶嵌上去的,故也有人称之为“铜镶剑”或“插心剑”,这些都不是科学的名称。

之二

  神铸剑须配合天时,一年中以春秋两季最佳,夏天太热,冬天太冷,皆会影响材质,尤其农历五月,俗称“毒月”,聚积各种毒气;而七月则为“鬼月”代表至邪之气,对象征正义化身之剑,皆不适合。除节气之禁忌外,天阳亦有属于自己之最佳时辰,因生肖属龙,而龙之地支为辰,因此选择于辰日、辰时铸剑,于“三龙调合”下,方得于心理、上实际上铸造出完美无缺之名剑。

  在中国古代的各种工匠中,最受人尊崇的,就是战国时代吴、越两国的铸剑师。他们不但名留史册,甚至许多刀剑,都以他们的名字命名。在现代,也有一位祖籍浙江的台湾商人,他以三年的时间回到历史,重新扮演了一次铸剑师。铸剑名工干将被楚王召见进宫,据说王妃生下一块纯青透明的铁,大王知道是异宝,便决计用来造一把剑。将铁块捧回家后,干将与妻子日日夜夜地锻炼,费了三年时间,铁块未镕,铁水不下,夫妻俩剪下头发、指甲,投入火中,铁水终于流出。最后开炉时,哔啦啦地腾上一道白气;漆黑的炉子里,躺着通红的两把剑,干将用井华水慢慢地滴下去,这样七日七夜,就看不见了剑,仔细看时,却还在炉底,纯青的,透明的,正像两条冰。精气遥指斗牛间这是鲁迅在小说集《故事新编》中的“铸剑”一篇。关于造剑,自古就有许多引人的神话故事,不但铸剑过程惊天地、泣鬼神,故事中的宝剑甚至还有“神性”。

  在《吴越春秋》和《越绝书》中,越王句践就曾请名剑师欧冶子为他造了五把宝剑,后来越国战败,只得将三把送给吴王夫差求和。然而吴王无道,其中的湛卢剑竟“自行而去”,到了楚国。一天楚王醒来,发现身边多了一把宝剑,十分惊异,就请来当时着名的剑师风胡子来评剑,问他这把剑值多少钱?风胡子告诉他,无法算出它的身价。当造这柄剑时,赤堇山裂开,现出锡矿;若耶溪也干涸,露出铜矿;雨神降下大雨洒扫、雷神拉动鼓风炉、蛟龙捧着熔炉、天帝装炭,由通晓天机的铸剑师欧冶子经过千锤百炼,才作成鱼肠、湛卢等这五把宝剑。古代炼一把宝剑名刀,是要山崩水枯、诸神出动,还要出现一位上通天机的铸剑师。日本的武士刀在国际市场上最有价值,被公认为艺术极品。因为日本刀的技术,是从中国传过去的。

  日本刀最早仿自我国西汉,到了唐朝又模仿“唐样大刀”,其后便以此为蓝本,对冶炼方法、淬火技术、造型变化等发展出自己的风格。日本对于历代刀工名录、各系锻造方法都做了极有系统的整理,因此技术一脉相承下来。为什么中国古代的刀剑铸造技术却失传了?“还在刀剑等‘冷兵器’的时代,每个政权都不喜欢人民拥有刀剑,不是没入,就是大量摧毁”古书记载,干将为楚王炼成世间无二的剑,却因楚王怕他再去给别人炼剑,便把他给杀了。在《列异传》及《搜神记》中,就有干将之子持“莫邪”剑为父亲复仇。为了掌握“军事机密”,锻冶刀剑的资料,中国书籍出现得不多,可以说是很禁忌的话题。道家由于炼丹,对中国早期的化学及冶金技术发展,有很大贡献。南北朝的道家学者陶弘景就在《刀剑录》中说过:“刀剑之由出久已,前王后帝莫不铸之”,可惜古代文献中“不甚详录”。百炼钢化为绕指柔 中国刀剑工艺最高水准,在史料上有详细记录的,应该是东汉时代出现的“百炼钢”。日本在三十五年前出土一把中国的钢刀,上面的错金铭文中,有“中平”、“百炼清刚”等字。而中平,就是东汉灵帝(西元一八四年)的年号。百炼,则是反覆加热、折叠锻打一百次,使得杂质尽出,最精纯的钢。可惜这样的技术太费工,动辄耗费数年,才得宝刀三五把。

  到了唐末“安史之乱”,社会大乱,十室九空,百炼钢的技术就逐渐失传了。到了北宋,当时的大科学家沈括曾在《梦溪笔谈》一书中说到他造访磁州锻坊,观看炼铁,才认识所谓“真钢”。他还记述了当时的一把宝剑:有人将十支大钉钉入柱中,挥此宝剑一削,钉子全部截断,剑锋却纤毫无损;用力弯曲,剑身如勾,放开来铿然有声,又如箭弦一般平直。

  到了明朝,更是每下愈况。戚继光在《练兵实纪·杂集》中指出,当时的工匠不肯好好磨刀,结果“砍入不深、刀芒一秃,即为顽铁矣。”清朝的乾隆皇帝是非常重视文治武功的一位。他尤其喜爱刀剑,从乾隆十三年到二十二年,不惜人力物力,制作了一批带款识的精美刀剑。由于“今上”的重视,当时冶炼刀剑的技术又大幅提升。花纹钢就是百炼钢?根据中国自唐朝后就少有刀剑着作、墓葬出土来推测:百炼钢的技术,唐以后可能就失传了。“清朝扣鸣刀上花纹钢的技术,很可能是从日本、东南亚、中东、印度学习的。”世界上最好的花纹钢不在中国;我们古代刀剑的铸造技术,没有流传下来。

  中国的百炼钢就是一种花纹钢,大马士革刀上的花纹,是钢铁坩埚铸造时结晶的天然花纹;日本刀上的花纹,则是局部淬火法形成的温度线;中国的花纹钢,是百炼钢制作过程中不断折叠锻打后出现的纹理。魏晋时代的文学作品“魏都赋”就形容当时的宝剑“流采之珍,素质之宝,乍虹蔚、波映,或龟文、龙藻。”“古代对于花纹的形容,如雨、如云、如流星。以前看到这些文字,觉得古人真是夸张,后来看到刀剑上的纹路,才知道真有其事”中国的百炼钢之所以会发展出各种花纹,是因为可以从花纹的排列整齐、细密与否,鉴定工匠锻造时所花的心血与其功力。淬绿水,鉴红云刀胚完成后,要用锉刀小心地锉出平而直的“荒面”,再刨出血槽、继续刨光。刀身打造好之后,还需要经过入水“淬火”。金属经过急遽冷却,可以增加刀的硬度,而变得锋利异常。据《太平御览》记载,三国时代蜀国有一位着名的兵器制造家,名叫蒲元。

  有一次诸葛亮命他在斜谷造钢刀三千把,蒲元嫌汉水的水质“钝弱”,不适宜淬火之用,就派人到成都,取来“爽烈”的蜀江水。结果士兵取回水后,蒲元一淬火,就发现不对劲,找来取水的人问道:“这水里怎么掺了涪江水?不能用了。”士兵不肯承认,蒲元再问:“掺进去八升,是什么原因?”那人知道再也瞒不住,赶紧叩头认罪:“我过涪江时,背的水桶翻了,我怕回来交不了差,只好掺进八升的涪江水。”蒲元能够分辨水桶里有多少比例的蜀江水与涪江水,或许过于神话;但是用什么水淬火,在科学上确实有讲究。北齐时代,分别用牲尿和牲脂淬火。牲尿含有盐分,淬火时比水冷却得快,淬火后刀刃钢质坚硬锐利;用牲脂淬火冷却慢,因此刀背钢质柔韧,可以抵销刃口受到的冲击,以免折断。

  中国古代的钢铁技术有两个高峰,一个直接衔接了青铜器的最高峰,也就是东周到秦这段时间,另一个则是南北朝到唐。
  而从第一个高峰到第二个高峰之间,全世界没有第二个文化能与匹敌。
  第一个高峰的象征物,是剑,第二个高峰的象征物,则是刀。

  无论是剑或刀,在中国人的文化中都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尤其是剑。
  古时候,制剑的技术是当时世界上最尖端的科学,也是最神秘的魔术,着名的铸剑师具有如同国师一般的地位,可以驱使国君为他兴筑炼铁的高炉,可以牺牲活人为他的作品献出生命。 铸出的名剑,成为国君的珍藏,价值连城,最珍贵的宝石珠玉,都用来作它的陪衬,甚至,就有如今日的导弹一样,它的数量也充分代表了国力。 名剑也是文人歌咏赞颂的对象。即使文人对制造它的技术一无所知,仍然以优美的词藻夸张地描述的它的美丽,它的精神,还有它的神力。 然而这也使得中国人在之后一直迷迷糊糊,不知道哪些描述是真哪些是假,而历代的迷信,更使它蒙上层层的面纱。

  而中国人,在第一个高峰与第二个高峰之间,即使也曾经有过国力不如人的时候,即使也曾经有过忍辱负重的时候,却未曾真正失掉过自己的尊严。 虽然,以现在的眼光看,这段历史不免带有侵略的意味,但作为后人的我们,仍然必须感谢先人为了生存发展所做的努力,正是这些先人,使汉文化得以延续数千年而没有灭绝过。 这种尊严,是用刀与剑换来的。 是英雄以刀剑换来的。即使过了千百年,即使后人早已忘记这些英雄的勇武事迹,那份骄傲却依然存在,既是我们的资产,也是我们的包袱。 说是资产,是因为它可以是我们持续奋斗时所需的勇气,也是我们民族韧性的基础。 说是包袱,是因为我们的惰性与健忘,忘了先人勇气之外的智慧,但知所骄,不知所警。

  有干将与欧冶子的善于铸剑,还需要薛烛的眼力。
  名剑固然可贵,然而世人更看重的是挂剑的季札。

  汉朝年轻的大将霍去病率领骑兵横扫匈奴,当他死了以后,哀痛的汉武帝命令他的军队肃立在道路两旁为他送葬,数十万玄甲军从都城一路排到霍去病的墓前,大军静寂无声。 那样的静寂无声,显现出一种尊严。 汉朝年轻的大将李陵是名将李广的孙子,同样率领军队跟匈奴作战,他只有五千人,在塞外遇到匈奴大军,以五千之众,力敌十数万强敌,在友军不肯出援的状况下数度接战,歼敌数万,最终不免以无力再战而降。 那样的无力再战,却也是一种尊严。

  从东汉开始,环首铁刀就成为日本人学习模仿的目标,三十炼也好,一百炼也罢,日本人可以说是亦步亦趋。 这一千年以来,日本人对“唐样大刀”基本上只作了两处更动:一个是刃形变弯,以利挥砍,一个是装具可以拆卸,以利保存名刃。 就连“剑道”,都是承袭自中国的“劈刀术”。 古人炼刀炼剑,有百般讲究,其实以现在的科技水准来看,十之八九都是有科学根据的,而这些技巧,日本人可以说学了个八九成,并且比中国人还讲究。
  讲究季节,是为了环境的稳定。
  讲究原矿,是为了成分的精确。
  讲究工法,是为了钢材的均匀。
  讲究水质,是为了淬火的效果。
  讲究研磨,是为了最终的锋锐。

  日本正仓院中所收藏的唐样大刀,曾经见证过中国人的辉煌,曾经代表了中国人的尊严。 唐代的武将,曾经使半个世界为之艳羡。 他们雄强的体魄,非凡的武艺,穿着当时世界上性能最好,也最美丽的明光甲,衬着精心织绣的丝绸,腰间配着最锋锐华丽的大刀,还有世界上最强劲的弓弩,最优良的战马,所到之处,金甲耀日,令人不敢逼视。 盛唐的风华,正是日本人的标竿。 到了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日本的刀匠仍然坚守着传统,由政府分配每人每年一点“玉钢”的矿砂,从冶炼到锤锻,从烧刃到研磨,世界但知日本刀匠的技艺超凡,却不知每一个细节都是沿自中国。

【剑的文化】
剑诗词
风雨 ·李商隐

凄凉宝剑篇, 羁泊欲穷年;
黄叶仍风雨, 青楼自管弦。

新知遭薄俗, 旧好隔良缘;
心断新丰酒, 销愁又几千。


苏武庙 ·温庭筠

苏武魂销汉使前,古祠高树两茫然;
云边雁断胡天月,胧上羊归塞草烟。

回日楼台非甲帐,去时冠剑是丁年;
茂陵不见封侯印,空向秋波哭逝川。



别房太尉墓 ·杜甫

他乡复行役,驻马别孤坟;
近泪无干土,低空有断云。

对棋陪谢傅,把剑觅徐君;
唯见林花落,莺啼送客闻。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满江红 ·苏轼

江汉西来,高楼下、葡萄深碧。
犹自带、岷峨云浪,锦江春色。

君是南山遗爱守,我为剑外思归客。
对此间、风物岂无情,殷勤说。
江表传,君休读。
狂处士,真堪惜。

空洲对鹦鹉,苇花萧瑟。
不独笑书生争底事,曹公黄祖俱飘忽。
愿使君、还赋谪仙诗,追黄鹤。


浪淘沙 ·李煜

往事只堪哀,对景难排。
秋风庭院藓侵阶。
一任珠帘闲不卷,终日谁来?

金剑已沉埋,壮气蒿莱。
晚凉天净月华开。
想得玉楼瑶殿影,空照秦淮!


古诗五十九首 其三 ·李白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明断自天启,大略驾群才;收兵铸金人,函谷正东开;
铭功会稽岭,骋望琅邪台。刑徒七十万,起土骊山隈。
尚探不死药,茫然传心哀;连弩射海鱼,长鲸正崔嵬;
额鼻象五岳,扬波喷云雷,鬓鬣蔽青天。何由睹蓬莱,
徐市载秦女。楼船几时回,但见三泉下,金棺葬寒灰。


古诗五十九首 其十六 ·李白

宝剑双蛟龙,雪花照芙蓉,精光射天地,雷腾不可冲。
一去别金匣,飞沉失相从,风胡殁已久,所以潜其锋。
吴水深万丈,楚山邈千重;雌雄终不隔,神物会当逢。


古诗五十九首 其四十八 ·李白

秦王按宝剑,赫怒震威神;逐日巡海右,驱石驾沧津。
征卒空九寓,作桥伤万人;但求蓬岛药,岂思农扈春。
力尽功不赡,千载为悲辛。


古诗五十九首 其五十四 ·李白

倚剑登高台,悠悠送春目,苍榛蔽层邱,琼草隐深谷。
凤鸟鸣西海,欲集无珍木;鸴斯得所居,蒿下盈万族。
晋风日已颓,穷途方恸哭。


古诗五十九首 其五十六 ·李白

越客采明珠,提携出南隔;清辉照海月,美价倾皇都。
献君君按剑,怀宝空长吁;鱼目复相哂,寸心增烦纡。


塞下曲六首 其一 ·李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塞下曲六首 其五 ·李白

塞虏乘秋下,天兵出汉家;将军分虎竹,战士卧龙沙。
遽月随弓影,胡霜拂剑花;玉关殊未入,少妇莫长嗟。


塞下曲六首 其六 ·李白

烽火动沙漠,连照甘泉云;汉皇按宝剑,还召李将军。
兵气天上合,鼓声陇底闻,横行负勇气,一战静妖氛。


出自蓟北门行 ·李白

虏阵横北荒,胡星耀精芒,羽书速惊电,烽火昼连光;
虎竹救边急,戎车森已行。明主不安席,按剑心飞扬;
推毂出猛将,连旗登战场。兵威冲绝幕,杀气凌穹苍。
列卒赤山下,开营紫塞傍,孟冬风沙紧,旌旗飒凋伤。
画角悲海月,征衣卷天霜;挥刃斩楼兰,弯弓射贤王,
单于一平荡,种落自奔亡;收功报天子,行歌归咸阳。


北上行 ·李白

北上何所苦,北上缘太行,磴道盘且崚,巉岩凌穹苍,
马足蹶侧石,车轮摧高岗。沙尘接幽州,烽火连朔方;
杀气毒剑戟,严风裂衣裳,奔鲸夹黄河,凿齿屯洛阳。
前行无归日,返顾思旧乡,惨戚冰雪里,悲号绝中肠;
尺布不掩体,皮肤剧枯桑,汲水涧谷阻,采薪陇坂长。
猛虎又掉尾,磨牙皓秋霜,草木不可餐,饥饮零露浆。
叹此北上苦,停骖为之伤,何日王道平,开颜睹天光。


发白马 ·李白

将军发白马,旌节渡黄河,箫鼓聒川岳,沧溟涌涛波;
武安有震瓦,易水无寒歌;铁骑若雪山,饮流涸滹沱。
扬兵猎月窟,转战略朝那,倚剑登燕然,边烽列嵯峨;
萧条万里外,耕作五原多;一扫清大漠,包虎戢金戈。


君马黄 ·李白

君马黄,我马白,马色虽不同,人心本无隔;
共作游冶盘,双行洛阳陌,长剑既照曜,高冠何赩赫,
各有千金裘,俱为五侯客。猛虎落陷,壮士时屈厄,
相知在急难,独好亦何益。


少年行二首其一 ·李白

击筑饮美酒,剑歌易水湄,经过燕太子,结托并州儿;
少年负壮气,奋烈自有时,因声鲁句践,争博勿相欺。


赠崔侍御 ·李白

长剑一杯酒,男儿方寸心;洛阳因剧孟,托宿话胸襟,
但仰山岳秀,不知红海深。长安复携手,再顾重千金;
君乃輶轩佐,余叨翰墨林,高风摧秀木,虚弹落惊禽。
不取回舟兴,而来命驾寻,扶摇应借力,桃李愿成阴。
笑吐张仪舌,愁为庄舄吟,谁怜明月夜,肠断听秋砧。


在水军宴赠幕府诸侍御 ·李白

月化五白龙,翻飞凌九天,胡沙惊北海,电扫洛阳川。
虏箭雨宫阙,皇舆成播迁,英王受庙略,秉钺清南边;
云旗卷海雪,金戟罗江烟,聚散百万人,弛张在一贤;
霜台降群彦,水国奉戎旃,绣服开宴语,天人借楼船,
如登黄金台。遥谒紫霞仙,卷身编逢下,冥机四十年;
宁知草间年,腰下有龙泉,浮云在一决,誓欲清幽燕。
愿与四座公,静谈金匮篇,齐心戴朝恩,不惜微躯捐,
所冀旄头灭,功成追鲁连。


幽州夜饮 ·张说

凉风吹夜雨,萧瑟动寒林。正有高堂宴,能忘迟暮心。
军中宜剑舞,塞上重笳音。不作边城将,谁知恩遇深。


答五陵太守 ·王昌龄

仗剑行千里, 微躯敢一言。
曾为大梁客, 不负信陵恩。


[酹江月]驿中言别友人 ·文天祥

水天空阔,恨东风、不借世间英物。蜀鸟吴花残照里,忍见荒城颓壁。铜雀春清,金人秋泪,此恨凭谁雪?堂堂剑气,斗牛空认奇杰。

那信江海余生,南行万里,属扁舟齐发。正为鸥盟留醉眼,细看涛生云灭。睨柱吞嬴, 回旗走懿,千古冲冠发。伴人无寐,秦淮应是孤月。


战歌 ·沙天香

边塞男儿重武功,
剑光如电气如虹。
人生自古谁无死,
马革裹尸是英雄。


行路难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拨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玉壶吟 ·李白

烈士击玉壶,壮心惜暮年。
三杯拂剑舞秋月,忽然高咏涕泗涟。
凤凰初下紫泥诏,谒帝称觞登御筵。
揄扬九重万乘主,谑浪赤墀青琐贤。
朝天数换飞龙马,敕赐珊瑚白玉鞭。
世人不识东方朔,大隐金门是谪仙。
西施宜笑复宜颦,丑女效之徒累身。
君王虽爱蛾眉好,无奈宫中妒杀人。


Archiver|槐花公社 ( 备案许可证号:苏ICP备11031522号 )

GMT+8, 2024-11-1 13:28 , Processed in 0.049174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22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