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先按照个人观点发言下,好话偶不爱说,刺头一个
我过江州,闻玉笛悠悠,往后回眸, 犹欲吟诗作对再把斯楼咏起
谁经胜景,看烟霞滚滚,他年忆起, 默然泼墨挥毫又将黄鹤勾回
两个末分句何不断开?两个"起"字;下联的"谁"字仿佛转化了主体;对仗在句脚的松散也不妥,比如"眸""起";"默然泼墨",朗读的感觉很欠妥;虚字的使用也需要斟酌,比如"犹欲";部分地方可以缩水.
幸有清风做伴,登高放眼,万般世事懒回顾
恨无明月为心,把酒消愁,千古诗词重诵来
上下联的第一/二分句间都突兀,适合加一虚字转折,比如"幸有清风做伴,宜登高放眼";对仗上还是不稳,特别是末字,"回顾"对"诵来",下力的饿重点,注定"顾"和"来"有词性的区别,在关键部位不能形成对仗.
仙圣以作古, 诗词墨迹依然,历历风物证黄鹤
楼阁却万年, 山色湖光长在,迢迢大江锁白云
还是细节的对仗,瑕疵略多.还有一点,偶属于格律保守派,但也觉得长联可以宽松,但这个整体里的音韵感觉呆板,而且可以替换修正,这样读起来感觉更跌宕一些.
总感觉整体摸索的成分更大,沿袭多而未化,炼字上也稍微粗糙.
阅读多而没结合自己体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