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仗宽严问题
这问题的提出本不科学,还是要归结到那句老话——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不同,很难或根本不能用量化标准进行界定的。每个联手都会有自己的宽严标准,在这一前提下我说说个人的看法。
一、诗联和对联在对仗上有本质区别,好的中二联往往因对仗过宽而不能成其为好的对联作品。这点可以量化确定,因为它不是基于谁的观点,而是对联的本质确定的——对联是唯一以“对”为特点的文体,在对仗上的要求自然严格于其它任何文体。因此,探讨对联的工拙或宽严,千万不能以诗联为参照。
二、同类对仗为工,这是大前提。
三、王力先生“在同一种类相为对仗者,叫做工对;否则可以叫做宽对”的说法不能视为一种见解或结论,而应视为行文过于随意而导致的无意识偏颇。任何初学者都会知道“天”对“地”这样的天文类地理类互对是标准的的名对(正对、工对),“花”对“鸟”这样的植物类动物类互对也是如此。
四、我看过的名人联话很少,不知道之前是否有人提到过,但下面这句话是绝对的真理——对仗工拙不仅从小类分析,也必须从对仗字词是否组成成语俗语或约定俗成的分类方法来考虑,如果是,则可判定为工,而不必考虑它们是否跨类。举个例子说,“天地人”为三才,所以任何两字相对都是绝对工整的;“花鸟虫鱼”、“风花雪月”一为不同的分类方法,一为成语,任何两字的对仗也是绝对工整的,其工整程度甚至往往超过同类字词的对仗。(在无情对中这一方法得到更充分的运用。)
五、续上继续举例解释。我们现在采用的分类法根据的是事物的自然特性,这当然不会是唯一的分法。比如生物界可以分为动物界、植物界和微生物界(从前的分类法,现在的趋势是分非五界,我只是打比方而已),但也可以分为自养生物和异养生物。各种分类方法没有对错之别,也没有高下之分,只有常用和不常用之别,因为他们都准确地把握了事物之间某一侧面的区别。
六、按我个人的宽严尺度,天文、地理和时令,动物和植物,音乐和器用,人伦、部分武备、部分九流和部分政事,书化、器用和服饰等等,这些跨类对仗可以视为工;如果宫室对器用、器用对饮食等等,这些则要视为宽对了;而假如是熟人用了人伦对器用、人体对动植物、器用九流对天文地理等等,我会开玩笑说他对得比喇叭裤或中世纪筒裙还宽。
七、第六点所说仍然不可能是绝对的,因为还需要考虑其它地方的对仗。如果全联除一处很宽外,其它地方均非常工整,我可能再从语意高下程度来区分其对仗宽严;如果全联是几处略宽,我则可能会按累计效果判其为宽对。——这就是不确定性。文学作品需要统观全局,而不是只根据个别字眼来进行判断。
八、最后必须明确的是,不够工整绝对不等于不能这样对,甚至不等于对得不好。当为求属对工整而可能损失更佳意境时,宽对是必须的选择。对仗上的损失,可以用更高妙的意境和内涵来弥补。——当然,这句话不应成为联手们回避严格炼字炼句的依据,因为对于绝大多数人的绝大多数作品而言,对仗远未达到可以为求意而放宽的地步。看大多数名人的作品和相当多的比赛结果,都可以发现这一论断的正确性。
这帖子实在写得太好了,请原谅,我要擅自转帖了:)
[此贴子已经被槐花飘香于2006-1-1 11:12:50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