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码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     

槐花公社123

搜索
查看: 3304|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 品读龙湾民间对联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7-22 13:59:3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对联,是一种雅俗共赏的文学体裁和文化现象,它既登皇宫金殿的大雅之堂,也出现在寻常百姓家。
    在龙湾街巷人家的门庭上,有许多内容丰富的对联,人们俗称其为“门对”。那么,透过这些对仗工整的字句,我们能从其中了解多少文化内涵,这些“门对”背后又有怎样的故事呢?
    笔者业余寻访了我区山地、平原、海滨三大地形区的古今对联,结合文献,搜集了数百条民间对联,并缀小文,以飨读者。


字字珠玑
渗透“可持续发展”理念

    对联是一种独特的文学艺术形式,它始于五代,盛于明清,迄今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对联雅称“楹联”,北方俗称“对子”,明代温州地区俚称“门帖”,现在俗称“门对”。
    早在秦汉以前,我国民间过年就有悬挂桃符的习俗。所谓桃符,即把传说中的降鬼大神“神荼”和“郁垒”的名字,分别书写在两块桃木板上,悬挂于左右门,以驱鬼压邪。明清以后,对联曾鼎盛一时,出现了不少脍炙人口的名联佳对,文人学士还把“题对作对”视为雅事。随着文化交流的发展,对联还传入越南、朝鲜、日本、新加坡等国。
    据龙湾区所见文献记载,明代沙城人项乔所作对联是我区较早的对联资料。明代《岐海琐谈》记载项乔所作对联:“孝弟忠信便是道学,起居食息俱是工夫”。《岐海琐谈》作者赞叹之:“俱名言也,尤宜佩服。”
    项乔是明代温州永嘉学派的继承人,仕宦二十余年,著有《瓯东私录》。项乔的学术形成是在老家七甲守母丧时期,在撰写《家训》中渗透自己的思想。项乔在家乡留下的思想,不仅记载在书籍中,还被后人摘录在对联上。现在沙城七甲项氏宗族的堂匾:“四留堂”。其释文:“留有馀之才,以还造化;留有馀之禄,以还朝庭;留有馀之财,以还百姓;留有馀之福,以还子孙。”用今天的话讲,告诫我们要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不要一下子耗竭资源,要为子孙留一条后路。
    由此可见,古人对于对联(以及堂匾)的创作非常慎重,大到道德自律境界、教育后代为人处世,小到饮食起居。正如项乔教训本族子弟:“门帖(对联)虽是幼事,接目警心,为益最大。”意思是:对联虽是小事,但起到教育警示作用,意义很大。

崇文重教
激励龙湾学子奋发学习

    龙湾是一个典型的耕读社会,耕读文化在对联上也得到深刻的体现。如状元石坦村蔡家庭院有一幅孙衣言亲笔书写的联语:“藏书百卷可教子,买地十亩皆种松”;如五溪村一栋晚清至民国时期的民宅,有一幅对联:“百年燕翼惟修德,万里鹏程在读书”(木版漆书),内门对联:“天香生桂子,国瑞发兰英”。板壁分别书写“文韬,武略”、“神荼,郁垒”。横额:“耕且读”。这些对联形象地展现了龙湾耕读文化传统。
    在永昌殿前,笔者意外邂逅龙湾永强最早的共产党员之一陈启明同志的故居。陈启明1927年入党,抛家弃子,以算命为掩护,进行革命活动。陈启明旧宅板壁分别手书:“耕、读、渔、樵”四题,并有释文说明。如题名“耕”内容为:“春夏秋冬四季天,尧舜耕种大丰年,耕得土脉上和动,才了蚕桑又插田。”题名“读”内容为:“凿壁偷光把书读,孔融文学满腹中。少年熟读书九卷,谁得诸事件件通。”可见耕读文化思想深深扎根在龙湾民间的土壤里。
    当然,重视文化教育的对联远不止这些。如“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之类的对联以其浅白而深刻的道理,成为一代人的记忆。有意思的是,居住在笔者旧屋前幢的浙江大学数学博士潘剑侠,据说一家出了“四个姊妹五个博士”(其妹夫亦系博士)。潘剑侠出身农家,他就读海滨一中(今永兴中学)时特别喜好数学,老师在课堂讲解例题,他也同时埋头解题。老师发现之后,很受感动,经常借给他参考书,特意为他“加小灶”。可能是同学之间互相带动,当时潘剑侠所在的班级学校,形成学习数学的风气,几乎年年包揽永强区数学竞赛一等奖。潘剑侠旧屋门联为毛泽东主席诗词:“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石灰墙漆书),内门联:“闲时多想想,静处细敲敲”(木版漆书)。联系潘剑侠的好学深思,颇可玩味。
    这些勉励人们勤奋学习、积极向上的对联,对龙湾的莘莘学子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龙湾民间浓郁的文风。笔者幼时便是在村中的路亭板壁上学会背诵《回乡偶书》、《登鹳雀楼》等诗句,当年的情景至今历历如在。
3#
 楼主| 发表于 2009-7-22 14:01:46 | 只看该作者
走街串巷
“累”并快乐的寻访旅程


    在龙湾,有许多不同风格的对联,人们往往就地取材,或咏物言志,或写景抒情,反映我区山地、平原、海滨三大地形区的文化特色。如:白水电光照家宅,罗峰山色映门庭(殿前村);罗山披锦绣,双溪吟长歌(朱垟村);乘风扬帆渔歌腾海,归舟破浪锦鳞满仓(永昌南门)。也有戏台、庙宇对联,如位于蒲州的玄坦庙戏台对联:“顷刻间千秋事业,方寸地万里河山。”——不多的字句刻画出舞台上古往今来的悲欢离合;状元老街的三港观:救度黎民功高明,平治洪水配春秋;还有阐释人生真谛,宣扬家庭伦理,如:恬淡胸襟养太和,瑞祥步履由中道(永昌堡);能忍心常乐,知非德自新(五溪村);和睦生百福,平安值千金(永昌堡)。
在寻访龙湾对联的过程中,笔者不仅领略了对联文化之丰富,还遇到许多有趣的事。印象最深刻的是经常遭到狗的追击。一次笔者在前街的小巷弄里遭遇三条狗前后夹击,进退两难。还好一位老人出来呵斥了狗,问明笔者情况,老人热情地介绍自家后院的门联:“罗峰西耸粗构小阁槐庭,碧海东临遥见征帆螺岛”(石灰墙漆书)。声称这是故友根据他的意思写的。“前门对联早换了,这一对还保留着,转眼已二十几年了。”睹物生情,老人不免感慨不已。
    还有一次,笔者在海边寻访一处废弃村落的对联,遭遇暴雨,淋了个“落汤鸡”。不过收获不匪,而且没有谁来质问“你是哪里的?干什么的?你拍这些干什么用?为什么?”等等问题。一次在南门发现一对木刻墨书对联,形制甚为罕见,但未走近便有屋主挥手呵斥“这里没什么东西,走开!走开!……”。
    寻访对联的路上,“累”并快乐。
2#
 楼主| 发表于 2009-7-22 14:00:45 | 只看该作者
国威远震
表达反抗侵略的民族气概


    纵观近代中国的历史,是一部国运衰落、多灾多难的历史。所以这时期我区的对联多有反映时事,表达国人同仇敌忾、反抗侵略的民族气概。1944年温州第三次沦陷,日寇占据永中期间,烧杀掳掠,无恶不作,引起百姓极大愤慨。乡人们在北桥墙壁上写下一副对联表达愤慨之情:“东南西北日寇强奸抢劫,古今中外盗贼禽兽肝肠”。汉奸转告日寇山谷队长,说是游击队贴的,日寇惊惶不已,凶暴气焰少了许多。
    1946年抗日战争胜利后第一个春节,百姓扬眉吐气,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天河镇乡绅王梅庵先生挥毫大书“国威远震,佳节长春”,张贴在自家门台上。王梅庵早年留学日本,名望甚高,日寇欲拉之下水。先生闻讯,对乡人说:“宁可丢尽家产,决不当汉奸。”还告诫子女:“你们如果被抓了,唯有一死。我是不会去赎的。”他举家避居瑞安、平阳,直待抗战胜利才回,书此门联,内心喜悦可想而知。
    王梅庵先生的书法造诣深厚,早年与溥心畲、沈尹默、叶恭绰等书法家齐名于燕京。由于历史原因,王梅庵先生手迹留存很少。他为大罗山天柱寺所写“击磐数声诸天毕至,登峰四望一柱独撑”及“问昔日瀑泉在否?看今朝天柱依然”两对石柱楹联,亦因改建而废毁。现永中北头桥居士林尚有其集东坡句章草对联:“久知世界一泡影,坐视万物皆浮埃。”(青石凹刻)笔法沉着凝练,甚是难得。

时过境迁
见证时代沧桑巨变


    新中国成立后,全国出现建设社会主义热潮,民间对联也留下了那个时代的痕迹。例如1965年,海滨公社在下垟街建了第一座路亭“奋发亭”,作为群众休闲处所,给人们留下温馨的回忆。据老人介绍,当时吃不饱穿不暖,群众活动地方也很少,于是村民填塞了茅坑建造路亭,既方便本地百姓,也为路人提供歇脚处所,夏暑还提供凉茶。
    对联由海滨公社秘书潘金水所书:“忆苦思甜传红谱,移风易俗建新村。”(沙南村)行书线条遒劲,颇有功底。后来,下垟街沿街陆续兴建路亭,对联内容大多结合时事抒发情怀,如:观鱼胜过富春江(祠南村);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我胸怀(榕树下村)。不过现在这些路亭大多废弃,对联保存完好的寥寥无几。昔日熙熙攘攘,聚众散讲宣传政策的场面永不复存了。
    1978年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神州。先富起来的人们纷纷建房买车,人们对生活变化的喜悦之情也浓缩在新屋的门面上。70年代末到90年代,我区民间出现对联创作的繁盛时期,出现大量歌颂改革富民政策、期盼国家富强的对联。如:立志改革,振兴中华(北头桥永中老镇府);祖国庆长春,人民歌幸福(五溪村)。这一时期公益对联也很多,如:为了纪念状元古桥修复,在桥边“状元阁”上留下:“古桥重筑便行旅,新阁构成宜憩游”。
    但是90年代末,龙湾开始流行纸本泥金印刷的对联,由于印刷技术的可复制性,民间原生态对联创作也慢慢减少。近年来,对联制作日益精良,一般为红底,饰以金鱼、铜钱、花卉,内容大多以招财进宝为主题,如:“四季财源顺意来,一年好运随春到”;“户纳八方富贵财,门迎四季平安福”等等,金光闪闪,书体肥硕,颇受群众欢迎。
    虽然对联制作方便了,但也意味着我们难以通过这些对联,透析地方文化特征了。也许,是因为农耕文明离我们愈行愈远,对联原创也越来越少。

Archiver|槐花公社 ( 备案许可证号:苏ICP备11031522号 )

GMT+8, 2024-11-24 15:03 , Processed in 0.035637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22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